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费者教育工作举措

消费者教育工作举措

时间:2022-04-05 20:14:26

消费者教育工作举措

第1篇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的领导,市工商局成立××市工商局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办公室,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消保科、办公室、_____指挥中心、消委办、信息中心、个私协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消保科负责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县市区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广大消费者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普及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积极促进和谐消费;通过对生产经营者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其诚实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以其合格的商品和规范的服务对消费者负责;通过对行业协会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更好地发挥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有效规范行业行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通过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活动,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活动

_、由各级消委办牵头负责,个私协会配合搞好以下活动:通过组织消费维权报告会、编发宣传教育提纲、制作宣传教育图片,开设消费教育专题讲座和社区巡回演出,举办知识竞赛以及柜窗、宣传栏张贴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将科学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法介绍给消费者。加强对新产品、高科技产品和“家电下乡”产品消费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加强对电视购物、目录销售、上门推销等新型营销方式的介绍,引导消费者理性对待广告和促销,做到理性消费;以电信服务、家电维修、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美容美发、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为重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广大消费者对日常生活服务业的营销方式和经营手段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培育和提升消费能力,确保消费者放心消费。

_、由各级_____机构负责搞好以下活动:组织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基层消费维权工作者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重点抓好农村消费者教育,通过以会代训、短期培训等形式,加强对_____联络站站长的培训,使之成为农村消费维权知识的宣传员。继续大力推进_____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通过认真受理和解答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建立和完善消费者咨询知识库,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市场监管信息和消费警示、提示;着力办好《_____工作简讯》,及时相关资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科研单位和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和服务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突出以人为本,通过指导、协调相关组织和企业开设“消费课堂”,组织开展“消费体验”活动,更好地发挥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_、由各级消保机构负责组织开展以下活动:通过举办食品经营者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印发宣传教育图片和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农村食品放心示范店联系点”等创建活动,推进其诚实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以其合格的商品和规范的服务对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对群众投诉比较多的行业、部门、领域开展专项消费维权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并同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精心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活动

_、注重选择多种多样的载体,充分发挥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的作用,与相关媒体合作,制定宣传报道和教育引导计划,统筹安排好时段、版面和栏目、节目,形成宣传合力,营造良好氛围。由各级局办公室负责牵头,消委办、_____机构提供维权案例和消费知识,消保机构提供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例。

_、充分利用××红盾信息网的“消费维权”专栏,组织开展网上消费维权成就展、网上消费知识竞赛、网上征文等活动,主动设置议题,吸引网民参与,加强教育引导,使互联网成为人们了解消费知识、提高维权意识和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平台,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由各级消委办牵头负责,信息中心、消保、_____机构配合。

第2篇

[关键词] 重点学校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平等意识的普遍增强,也因为重点学校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反对的意见也越来越尖锐。[1]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2]

一、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意义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带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本教育。公平应该是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重点学校制度奉行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它主张将资源优先集中于部分学校,给予部分学生特别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显然与义务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重点学校政策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学生享受到的义务教育差距很大;重点学校往往可以优先选择生源,使得学校之间的落差(schoolrank)不断加大;重点学校中干部子弟和强势阶层子女的比例极高,弱势群体子女难于进入就读,影响了社会公平。这次教育部明令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重要体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区域内的学校之间三个层面的均衡发展。重点学校政策给这三个层面的均衡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为地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还加剧了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优秀师资的非正常流动:从教育资源更为短缺的乡村流向城镇,从边远地区、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进而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义务教育是具有全民性、公益性、基础性特征的教育,它不能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来提供不同的教育,而应该一视同仁,向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必需的、基础的教育。重点学校的叫停,回归了义务教育的本意,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是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职能归位的重要表现

政府是用纳税人的钱在举办义务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由于义务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并对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义务教育是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3]。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政府应当通过制度安排予以保证的。因而,政府首要的教育职能应该是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帮助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而重点学校政策的实施,使得政府不是维护教育公平,而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到了少数学校,损害了多数学校和多数学生的利益。其实,重点学校政策混淆了政府和市场、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功能。政府的职能应该是通过举办公立教育,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因而不具有竞争、筛选、淘汰的功能。[4]取消重点学校,是政府职能在义务教育领域归位的重要表现。

二、义务教育阶段变相重点学校的现实存在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即已决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实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曾发文要求京津沪等城市限期取消“择校生”。但事实表明,一直以来,重点学校在义务教育领域仍然存在,对名校实行倾斜政策,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招生政策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仍然是教育管理的基本行为。正如学者杨东平指出的,择校热之所以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热,在于这一政策并没有真正被革除,我们实行的是一种“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政策,以示范校、实验校、明星学校等种种名义,仍在实行倾斜政策,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5]现在已经很少提重点学校了,但换成了省级、市级、区级学校等等,各种名目的变相重点学校在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三、重点学校取而不消的原因剖析

重点学校取而不消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片面的政绩观与教育观尚未转变

教育部虽然叫停了重点学校,但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没有真正树立起面向所有学校、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观念,在制定教育政策措施、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时,往往注重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个别地方甚至把建设所谓“窗口学校”作为政绩工程,把高考成绩、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作为政绩追求的重要方面,在这种观念下,他们热衷于举办各种名目的变相重点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权力寻租者与既得利益者的抵制

取消重点学校,意味着权力寻租空间的减少和既得利益的丧失,必然引来一定的抵制。布坎南在《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中论证,区别对待的制度安排极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为的泛滥。[6]重点学校政策加剧了学校落差,使得择校热愈演愈烈,升学门槛越来越高,进入重点学校日益成为金钱、社会权力的较量,重点学校逐渐成为滋生各类权力寻租行为的摇篮。实行了几十年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让某些强势阶层充分受益,取消重点学校,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必然会有很大的阻力。

(三)教育财政政策不合理

重点学校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资金支持。目前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两部分。笔者于2005年9~10月在北京市A城区调查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突出的问题有:(1)教师结构工资中学校自筹比例过高,有的比例高达50%。由于各所学校自筹能力不同,使得各所学校教师工资和待遇有明显不同,这是导致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2)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过低。按照北京市2001年的公用经费标准,A区财政虽然足额拨付,但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很多学校需要自筹资金解决一部分公用经费。可见,在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下,无论是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都需要学校自筹一部分资金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市场的过多介入,从而进一步拉大学校之间的差距。

(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滞后

政府热衷于举办重点学校的重要原因是对升学率的追求。升学率高一度成为重点学校的基本特征,片面追求升学率也一度被指责为重点学校的弊病,然而正如不少学者所指出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根源并不在重点学校。就教育领域而言,一个关键r生的因素就是考试、评价制度。

首先是高考制度改革滞后。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没有直接面临高考,但高考带来的升学竞争已经前移到义务教育阶段。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数还是决定学生命运最主要的因素,升学率还是衡量教育质量最主要的标准,因此升学竞争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义务教育阶段很难摆脱其影响。高考制度不改变,升学率还是会成为家长和很多行政官员的追求,重点学校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消亡。

另外,不公平的中考制度依然存在。笔者在A城区调研时发现,中考时学校被分为A、B、C、D等若干等级,在不同的时间组织考试,对生源进行层层筛选,使较好的一些学校获得了优先选择生源的特权,加剧了学校生源的差异,这样的中考制度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四、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变相举办重点学校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点学校取而不消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作为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己任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叫停之后还需拿出可行的措施。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对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监督

教育部提出“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这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区县政府负责管理。要杜绝重点学校变相举办的现象必须通过政策的调整来引导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教育观,真正致力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对他们进行政绩考核和督导评估时,要改变以升学率、建设“窗口”学校作为政绩考查的标准,而要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主要以薄弱学校改造情况、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情况、所有适龄学生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政绩考核。

(二)调整和完善教育财政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取消,是政府职能的归位,其精神实质是取消一切通过政府行为加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之间差距的因素,教育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手段。要逐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减少学校自筹经费的比例,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具体的政策建议有:(1)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标准,对教师结构工资限高保低,保证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职工享有大体相当的工资水平,这是实现教师正常流动的重要保障。(2)科学核算并适当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保证能充分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3)在规范捐资助学款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有创收能力的学校预算外收入中统筹一定比例,用于薄弱学校建设。(4)财政经费和基建项目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

第3篇

在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同时,储蓄和投资意愿却不断加强。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的是“储蓄”,此比例比上季度提高了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的是“消费”,降至历史最低点。有记者报道,央行上海总部公布了5月份上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首次突破了4万亿元。城镇居民储蓄增、消费降的情况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尚未走出低谷,拉动内需任重道远,仍须多方努力。

为什么居民消费不足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居民消费不足主要基于他们对当前宏观经济和世界经济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和世界经济是否真正探底在思想认识上还确定不了,或者说在主观体验中还感受不到。自从去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人从实体经济的纷纷受挫、不少人接连失业等现象中,认识到了金融危机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减少,钞票会吃紧,所以他们潜意识地捂紧了钱袋子。危机发生以后,国家实施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增长迅速的信贷总量,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天文数字的刺激经济方案,加上地方投资,总投资达20万亿元。这些举措无疑会成为居民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和刺激消费的强大动力。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政策效果要传导到消费者,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也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传导、影响的过程中,客观地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居民收入相对减少、就业压力存在、社保医保水平不高、未来预期不稳定等现实依然存在,这成为了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另外,进入今年二季度以后,我国资本市场连续走强,对资金的吸引力不断增大,在财富效应的感召下,一部分有钱人将钱投入股市,寻求多途径的投资方式,也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另一因素。

内需不振的症结在哪里

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目前我国编制的CPI指数,包括类消费品,具体指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居住类。所谓拉动内需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拉动消费。当前我国的消费指数下降,内需不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一是消费主体兴致不高。社会消费主体是谁,毫无疑问是广大老百姓。老百姓消费兴致不高,自然形成内需不振。老百姓为什么消费兴致不高,对未来经济预期不稳定固然是一大原因,关键是他们目前的钱包不鼓,而且即使鼓起来了仍然心有余悸。那悸怕什么呢?怕老了无钱养,怕病了无钱治,怕子女读书无钱送,怕一旦生活中有个难处无地方拿钱。正因为有了这些个“怕”,所以他们宁肯现在衣食住行差点,也要将那些余钱剩米储起来。

二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公。我们经常说财政和金融资源要公平配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要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许多公共资源分配的透明度不是很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不是很畅,资源配置也欠公平有效,所以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资源因错配造成不必要损失的有之,投资因重复建设、效益低下造成巨额浪费的有之,公款大把大把流入私人口袋的有之,等等。毕竟国家资源是有限的,当我们眼睁睁望着那些没有形成效益的资源付诸滚滚东流时,想想,那要抑制多少消费需求啊!

三是促进消费举措缺乏配套措施。客观地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各行各业响应政府的号召,采取了一系列促销举措,重点反映在购车、购房、购家电产品上。例如购房,有些供应商采取降低房价、提供装修服务、比例返回等催暖举措;例如购车,不少车商采取了“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促销举措;家电也是一样。

实事求事地说,上述举措对促进消费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显著,原因在哪里呢?关键是一些配套措施没跟上,有的还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6月1日,国家批准了《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2009年已安排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1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40亿元用于补贴各地淘汰、添置相关种类的汽车。但由于此次“以旧换新”主要针对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轻、微型载货车和部分中型载客车及“黄标车”提前报废给予补贴,而对其他车辆限制颇多,大多数车主都持观望态度。家电下乡也一样。实施中,由于政策不到位,在不少地方遭遇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垄断的干扰。为此经销商苦恼不堪,消费者也很不满意,给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启动内需重点要关注什么

在找准消费指数下降、内需不振的症结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分析通过什么途径来启动内需了。

既然启动内需的关键在老百姓,激活老百姓消费的决定因素是老百姓肯掏出钱来买东西,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各地政府要多多开辟就业门路,切实做好保就业工作,让低收入人群不断增加经济收入;要继续做好完善社保、改善住房、推进医改、改革教育收费等民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踊跃消费的后顾之忧。这中间特别是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社保、医改、教育条件的改善。当全国农民的消费步伐不断加快的时候,我国内需的瓶颈就会迎刃而解。

第4篇

各位领导:

我局在市局和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我县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从今年初,以深入实施“食品准入工程”为基础,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全面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初步形成了对食品质量的全方位、动态、立体监管体系,实现了食品质量监管从“以打为主”到“以防为主”的转变,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今年以来,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的食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收到明显成效。

一、整治治措施

我局在食品整治过程中,制定了六项措施:即依托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狠抓三个重点,构筑四道防线,建立五个制度,落实六查六看,确保全县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取得成绩。

依托一个中心,即依托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12315的申诉举报职能,统一指挥调度全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一个中心,三级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高效运行12315监管平台。原创:实现两个转变,就是实现过去“以打为主,打防结合”向现在的“以防为主,防打结合”战略的转变,其次变“静态管理”为“动态巡查”,改变过去监管工作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建立了日常巡查制,初步形成了“企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三方联动的监管机制。狠抓三个整治重点,就是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打击行为。构筑四道防线,即严把食品准入关,抽样检查关,不合格食品退市关,食品备关。建立五个约束制度,即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商品索证制度,签订责任书,不良行为警示制度。落实六查六看,就是完全落实了国家工商总局的六查六看。

二、加强12315网络建设

我局于5月初开通了全市首家12315申诉举报网站,是我局建设数字型工商的又一举措,消费者在网站上可以浏览维权信息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知晓我县知名企业的有关情况,也可在网站上进行申诉、举报,网站设立食品备案查询和曝光台,对销假售的单位进行曝光,网站的开通,为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途径。

三、积极推进农村消费维权工作

按照省、市局部署,以建立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网络为突破口,探索农村消费维权途径,依托村镇组织,在农村大多数行政村和较大规模的市场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点,配备联络员,大力普及消费维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完善保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机制,着力解决农村消费纠纷申诉举报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县300个行政村中已有225个村设立了12315联络站,培训了240名村级联络员,我县设立12315联络站和联络员的的村已达到全县行政村的75%,达到了省局制定的年内60已达到省局制定的60%的村庄设立12315申诉举报服务站或联络点的要求。我们还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消费特点,适时加大对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和小商店的检查力度,对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案件,积极组织力量优先立案、快速查处。我局近期在全县的各大商场、超市都安装了12315灯箱提示牌,12315提示牌的安装,即为广大消费者维权提示了维权途径,又震慑了销假售劣违法行为。

四、启动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为切实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共青团##县委、##县工商局近期在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启动了“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我局以保护好青少年就是保护未来,促进社会进步的理念,并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青少年维权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活动以查处侵犯青少年消费权益,整治中小学校园环境为重点,活动期间,共查获劣质小食品47公斤,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净化。

五、注重舆论宣传,扩大整治效果

我局密切与新闻媒体联系,重视食品安全的舆论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重点宣传食品整治成果,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9月10日##县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及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中,我局共抽调25名业务骨干,共出动食品安全宣传车21台次,上街进行宣传,在宣传期间,我局制作大型食品安全宣传图版6个,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切实坚强正面宣传和消费引导,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扩大整治成效,树立了执法权威。

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绩显著

在今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我局进行了周密部署,明确了整治的重点、方法、步骤和整治的具体要求,利用近6个月的时间对我县的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8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5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942家,查处无照经营37户,捣毁食品制假窝点2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4起,案值2.3万元,罚没金额3.1万元,没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有:原创:劣质成年奶粉133袋,婴幼儿奶粉203袋,劣质酱油57瓶,工业醋酸掺拌的食用醋127瓶,过期儿童小食品31公斤,过期肉制品27公斤(火腿、香肠等),假兰陵陈香白酒两箱,无标识的茶叶7.5公斤,要求退市商品11个品牌,为消费者索赔7200元,立案5起,没收违法所得3800元,罚款14800元,使我县的食品市场得到净化。

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调查研究

结合目前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我局开展了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要求全局每个工作人员不断掌握履行职责需要的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努力提高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从政行为,要求每个执法人员都要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勤政、作风优良。今年我局共举办法规培训两次,派专人到省局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学习一次,每月还定期召开廉洁自律生活会。此外,为了完成省、市局下达的辖区内食品安全基本情况的调查,我局共对我县7个乡镇56个行政村的食品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两篇,为制定我局食品监管措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八、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的食品监管过程中,发现仍存在着食品的源头尚未得到有效整治,食品经销者自律行为较差,进货渠道不正规,食品经营场所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我局将与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强合作,理顺职能。

九、下一步食品监管计划

第5篇

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的中国汽车论坛,以“高端、求实、重效”的特点真正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达沃斯”论坛,成为全面集聚世界汽车领袖、国内外行业精英、政府主管领导的中国汽车界最重要的交流与沟通平台,成为每年汽车领域中最受关注的盛会。2017中国汽车论坛同步举行了15个有针对性、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与前几届相比,今年的论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还包括高峰对话、沙龙、现场智能汽车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增强互动性和关键问题解读,大部分主题都设有演讲嘉宾与参会代表、记者的互动问答环节。论坛期间还同步特别推出了一批同期高峰论坛、OICA等国际组织的相关会议等。

银隆新能源投资100亿建南京产业园

――5月9日,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项目在溧水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开工仪式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银隆新能源将把南京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基地,提升辐射全国和世界市场的带动力,带动更多产业在南京落户,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银隆新能源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先进钛酸锂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南京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启停电源等产品,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40亿元,将于2018年投产,形成年产2.5万辆纯电动商用车、5亿安时动力电池和40万辆汽车启停电源产能。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辆纯电动商用车、25亿安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40万台启停电源的生产能力。

北京民企在渝建立全国首家心理学产业园

――5月11日,由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全国首家心理学产业园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举行签约仪式。九龙坡区区长刘小强带领区政府班子,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带领企业管理团队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心理网”的实体机构,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心理行业的老牌企业。重庆市九龙坡区是重庆市主城核心九区之一,地处主城区西部,位于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拥有全国首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围2016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心理科技和心理服务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但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起步比较晚,国内还没有成规模的产业园区。鉴于此,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九龙坡区政府支持下,在重庆成立全国第一家心理学产业园。该园区占地15000平米,集心理企业孵化、心理产品研发、心理学术交流、心理设备展示、心理学大数据管理、心理咨询与心理医院于一体。

深圳发起建立“品质消费生态圈”

――5月22日,以“迎品质革命,促消费升级”为主题的“共建深圳品质消费之都”大会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来自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等5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大会由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承办。会上,深圳市消委会秘书长冯念文就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及开展项目作了梳理,就“品质消费生态圈”做了详细介绍。

据介绍,“品质消费生态圈”主要包括“好人举手”、“一流标准”、“品质挑战”、“众筹监督”四大核心内容。其中,在品质挑战这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对不信任的产品轻松发起挑战,消费者可以检测任何想检测的产品。另外,消费者还可以众筹的方式筹集检测费用,后续所有的事情由市消委会来跟踪,为消费者解决经费投入和时间成本的后顾之忧。

云南“史上最严”旅游整治措施受好评

――取消定点购物、严打欺诈销售、禁止不合理低价游……上月15日起,云南正式施行22条旅游市场整治措施,从旅行社、导游、景区和政府履职等环节的“症结”着力,整治市场“顽疾”,确保云南旅游市场秩序在一年内实现根本好转,受到游客和诚信商家的好评。

云南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大省。为彻底整治旅游市场,云南此次施行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及其引发的强迫消费、欺诈消费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从购物场所、旅行社、导游人员、景区景点管理及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属地政府责任7个方面,明确了22条严厉措施,力度和覆盖面均超以往。其中对旅游购物、低价组团等焦点问题,云南划出多条“红线”,明确取消旅游定点购物,将所有旅游购物企业纳入社会普通商品零售企业进行统一监管;严禁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严厉打击购物商店针对旅游者的各类欺诈销售行为。云南还将建立旅行社“黑名单”制度,实施行业禁入。

海南将于六月启动大型综合招商活动

――5月18日上午,“美好新海南,投资新机遇”DD2017海南综合招商活动新闻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海南省委、省政府将在6月27D28日在海南举办建省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产业针对性最强的大型综合招商活动。

第6篇

一、指导思想——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传统做法

1999年经济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在进行全年经济工作安排时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速度指标应当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应当能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并且公开宣布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做法。

既使在年中,当经济增长速度一度出现严重下滑势头的时候,政府也没有重新采取“压指标"、“上速度"的传统办法,而是积极寻找对策,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项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或曰“宏观调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二、战略重点——立足于国内市场

1998年末,我们提出199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当立足于国内市场。后来政府将“立足于国内"不仅作为1999年度的短期宏观政策取向,而且作为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来考虑。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仅仅依赖出口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恐怕难以长期为继。在这样一种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今后不论国际市场形势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不能够忘记国内市场。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我们早已将立足点放在了启动国内市场的话,那么1999年上半年出口急剧滑坡的势头就足以导致各级决策者的信心崩溃和手忙脚乱。

此外,既使在1999年下半年,随着国际市场形势有所好转、提高出口退税政策逐步见效,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快速反弹以后,政府仍然没有放弃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的努力。

三、国企改革——确立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中期目标

国企改革是个老话题,也是自改革伊始就遇到的难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再错过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机。如今,经济处于持续下滑阶段,此时推进国企改革,势必会加大安排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难度,增大改革的阻力。

然而,目前也决不是推进国企改革的最差时机。与泰国、韩国等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相比,我们现在推进国企改革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政策空间,政府还有能力为安排下岗职工做些什么。如果等到爆发了金融危机以后再来进行改革,那就一切都晚了,在安排就业方面政府也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改革的成本也会大大提高。

正是由于认识到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1999年9月,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到2010年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中期目标和相关政策。

四、修改宪法——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在法律上肯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有企业改革一样,发展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不应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加以评述。但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许多微观领域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宏观经济政策予以配合。因此,像国有企业如何进行改革、民营经济是否应当发展这样一些原本很微观的问题,就带有很强的全局性和宏观性,不得不暂时纳入宏观经济政策的视野进行全面考察。

五、科教兴国——把发展教育作为头等大事

1999年里,最鼓舞人心的大事之一是举国上下热情关注教育事业。教育不仅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了消费者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者新的投资热点,更成为1999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教育政策也不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之内,但是至少在1999年里,发展教育的的确确已经成为政府引导投资、扩大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并构成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态势

1999年在上年增发国债1000亿元(其中有大约一半转至1999年使用)的基础上,政府继续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再次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扩大内需。

应当看到,增加财政投入对于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其他政策的密切配合,缺乏民间资本的积极响应,其政策效果已经呈现衰减迹象。尤其是在积极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实行了一些增税措施,使得财税政策的扩张效应与紧缩效果相互抵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被严重削弱。

七、货币政策——信号作用未能得到应有发挥

年初,关于1999年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有关部门表现得有些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最初提出的口号是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与此前的“适当从紧"相比而言,这显然带有放松银根的意味。然而不久,有关部门很快将“适当"一词修正为“稳健",正式提出了1999年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信号功能。有关部门在此问题上的举棋不定,信号不清,多少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再加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着严重障碍,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早已不复存在,因此,纵然是中央银行口口声声要增加货币信贷投放,但货币和信贷却总也投放不出去。据人行公布的数据,1999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125%,增幅比上年的155%又降低了3个百分点。

看来,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体制上,既使是前面提到的货币政策的犹豫不决,其根本原因也还在于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缺陷。

八、收入政策——初次运用于启动经济

1999年,政府除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政府投资以外,还动用了收入政策以促进居民消费。1999年里,政府拿出540亿元用来提高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待遇以及适当增加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预计全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5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在经济低谷时期提高职工工资,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尝试用增加收入政策来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这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九、消费政策——变限制消费为鼓励消费

1999年,消费政策备受政府重视。由于生产过剩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也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控制通货紧缩。1999年,银行降息是为了促进消费,征收利息税也是为了促进消费,发放消费信贷还是为了促进消费。

在方方面面各种政策“连轰带赶"的作用下,1999年9、10月份起,居民消费似乎有了一些起色,但是物价仍呈下降趋势,预计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9%,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3%,已连续2年多呈负增长态势。

第7篇

一、加强组织,统筹安排

为扎实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取得实效。月 日上午,****分行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日”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宣传活动的统一指挥,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分行2020年度“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方案,统筹安排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目标,着重宣传

本次开展以“权利·责任·风险”为主题和口号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主要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基本金融服务保障措施,抗击疫情金融政策和具体举措;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准确认识自身拥有的八大合法权利,依法合规理性维权。

三、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抗击疫情期间金融服务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分行高度重视,全面落实监管机构及上级行的各项决策部署,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始终把客户和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通过层层传导压实防控责任,指导全市辖内机构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金融服务工作,彰显大行担当。

四、形式多样,广泛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

因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本次活动以线上教育宣传活动为主。

(一)网点宣传

活动期间,我行辖内网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互动。一是采用LED屏和液晶电视进行宣传,在活动期间全区各网点LED屏流动播放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标语,网点液晶电视不间断播放金融知识宣传广告片。二是采用折页、宣传手册开展宣传。在网点摆放普及金融知识专用宣传资料,教育引导客户准确认识自身拥有的八大合法权利,用通俗易懂的话向客户介绍包括银行卡用卡安全、理财服务、自助渠道使用等金融业务知识、对相关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均予以重点提示,并重点聚焦账户资金安全、个人信息安全、非法集资风险和过度负债等热点问题,提醒消费者注重保管好重要证件和个人敏感金融信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电信诈骗等活动的侵害;提示消费者注意理财投资风险、信用卡违约责任、贷款综合成本预算,以及保险产品犹豫期、退保损失等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强化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开设咨询台。各单位抽调业务骨干,设立咨询台,选派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相关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全面的人员负责金融消费维权咨询、受理工作,及时、认真、详细接到消费者提出的问题,确保及时妥善处理咨询、投诉事项。

(二)利用媒体,扩大宣传

着重特色宣传,扩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面。我行制作精美的“邮储银行漯河市分行金融消费者权益知识宣传”,利用微信平台转发“朋友圈”,发给每位员工及其家人、朋友和客户,通过网络宣传积极推动了我行“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的广泛宣传,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通过与客户网上互动扩大宣传受众。

此项宣传活动,辖区内参与宣传网点数**个,参与员工***人;受众客户*****余人;发放宣传资料****份;微信推送点击量*****次。

五、总结经验,做好下一步工作

第8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对于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工商局、市消费者协会,向全市广大消费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消费者保护事业、关心支持工商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战斗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多年来,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始终坚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工作,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消费投诉处理工作成果明显。20xx年以来,全市消协系统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3万余人次,受理投诉2136起,处结2136起,处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4万余元。提供案件后政府罚没款 19余万元,支持消费者起诉 9件。通过消协工作人员扎扎实实的工作,化解了大量的消费纠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是消费宣传指导工作富有成效。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强消费宣传和指导,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消费知识和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者科学、正确、健康消费;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在中国工商报、新华社网等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和信息56篇;发布《消费警示》8次;举办《消协简报》3期。荣誉牌匾召回制、维权护农及建立一会两站经验做法分别被青岛市消协以简报形式转发。根据投诉情况,有针对性地深入到消费者满意单位及部分企业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健康维权有关知识的宣传13次,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10期,召开座谈会8次。

三是积极开展了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消费者协会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食品、药品、饮料、酒类、农资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的商品进行了重点监督。特别突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5600余家。

四是消费维权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消费维权效能为目标,健全了消费警示、投诉信息反馈、消费者咨询首问负责、投诉案件督办、申诉举报案件转办等六项制度,建立了消费维权长效机制。

五是一会两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六项工作举措,统一规划,严抓落实,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保质保量的建立和完善了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有序推进一会两站工作全面实施。截止2016年12月底,xx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健全了一会两站,做到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履行职责规范、发挥作用明显。

六是以食品安全和红盾护农为重点,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严格落实工商所辖区负责制和执法人员片区负责制,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监管目标和责任,将农资、食品监管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农资市场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1条、食品安全示范店10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场1处,发挥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实行了食品质量抽检制度,对存在问题的进行了曝光。利用农资供需旺季和节日,对农资市场和食品安全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立案查结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22起,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的年主题确定为新消费我做主,其主要含义是:

新消费是引领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模式转型的新动力,是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完善机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新消费需要新理念和新举措。2016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新消费我做主,是消费者对新消费的支持和肯定,也是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日益向好的呼唤。

新消费我做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倾听消费者声音,重视消费者诉求,满足消费者需要,赢得消费者对新消费的满意和认可;二是弘扬诚信、公平、法治文化,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让消费者能做主愿消费的良好环境;三是引导科学理性消费,践行绿色消费、品质生活,呼唤维权自觉,提倡依法维权,让消费者主动做新消费的支持者。

围绕这一消费年主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维权举措,努力开创维权工作新局面。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消费和谐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消费者依法护权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宣传消费和谐年主题,推动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并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做贡献。

四是发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向消费者介绍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知识,并接受消费者咨询和投诉。

五是宣传名优商品和优质服务,推动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以便让消费者在了解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基础上放心消费、科学消费。

六是发布有关安全、健康的消费警示、提示,向消费者披露损害生命健康的商品、服务及不法经营者的信息。

七是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特别是对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八是宣传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

九是组织法律工作者开展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以及社会各界全面深刻理解消费和谐年主题的主要含义和内容,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良好的新消费我做主年主题活动氛围。

二、围绕新消费我做主年主题,大力开展消费指导和消费教育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节约用粮、用水、用电、用油、用纸等系列消费教育活动,引导消费者、经营者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保护环境资源,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同时,在农村组织开展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消费教育活动,避免不恰当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土地板结等不良后果。

三、围绕与广大消费者吃、住、行、用等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开展社会监督活动

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行动、商品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行动、家用电器和家庭装饰装修材料比较试验行动以及旅游服务消费体察等社会监督活动。通过对上述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社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把红盾护农和食品安全监管推向纵深

集中开展种子及化肥市场、农药市场、农机具及零配件市场三次专项整治。坚持打假与扶优结合,开展农资经营放心店创建活动,在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设联系点。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准入、食品质量准入和市场经营行为,加大食品质量抽检力度,突出对奶制品、水发产品、儿童食品、饮料、酒、蔬菜等重点检测,至少抽检100批次。抽检不合格商品坚决退市、撤架,跟踪监督销毁,抽检情况向社会公示。

五、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9篇

一、正确思想导向的内涵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属性,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我们全部教学的宗旨,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特征,它反映的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要。在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教学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意大利作家但丁有句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课程的教育性、思想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呢?

1.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德育人,以德树威。中国男足前任总教练米卢曾经喊出一句口号―“态度决定一切”,他用这种态度带领中国足球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同样,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除了要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一位学生。教师一旦具备了人格魅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例如,在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时,笔者每次都会做到立正站好,首先向学生鞠躬问好,因为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举动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由于教师有这种德育意识及相关行动,学生在上课问好这一细节中都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觉得:老师课课如此,从不偷懒,平等、尊重地对待我们,我们也应该尊重老师。同样,对待他人也一样。

2.在内容的选择上,挖掘教材中正面的教育内容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和国情教育,教材中许多内容的讲解可以从思想道德教育开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趣、情感、情操及道德。

例如,在讲授“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在讲授“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要帮助学生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结合社会中存在的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培养“四有”新人;在讲授“参与政治生活”时告诉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和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学生实际,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在教育方式上,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正面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式之一,比如共a主义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都属于正面教育行为。这一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质与地位也决定了教师在实施教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正面教育的原则导向。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对学生必须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教育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例如,在讲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时候,一些教师讲的都是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来制假贩假,对消费者进行坑、蒙、拐、骗,在讲到依法治国、依法惩治腐败时,一些教师列举的也都是反面案例:在课堂上罗列了多个腐败分子,并把他们的犯罪事实通过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出来。笔者不禁要问: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究竟想给学生怎样的导向呢?举出生产者和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坑蒙拐骗的例子,难道只是想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列出腐败分子的犯罪事实,难道只是想说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这样做难道不会产生某些严重的消极影响?

教学中不是不可以列举反面的例子,但教师必须清楚举反面例子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学中除了列举反面例证外,更多的应该是列举正面的例证,或者由反面的例证引出正面的例证,从而让学生看到希望和光明。如果课堂上所展示的全是社会的阴暗面,学生还能看到光明和希冀吗?如果学生看不到一丝的希望,又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呢?事实上,一些反面的例子有时也是我们进行正面教育的极好素材,有经验的教师就善于把反面例子与正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反面的例子出发引向正面的教育,从而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功能。

第10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工商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在百忙中参加今天这个恳谈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我国成立__周年,是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工商系统全面落实新“三定”方案、切实转变职能的关键一年。年初以来,我们*县工商局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究出台了__项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和_个配套方案,努力提升服务层次,拓展服务渠道,以服务项目建设、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扶持市场主体发展为重点,力争在服务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离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完善和加强。召开今天的会议,就是为了倾听各位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我们在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经营者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给予指正,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调整思路、明晰重点、完善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面,我代表县局党组简要地把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一些工作向各位作以汇报:

一是利用“两费”停征后的转型期,全力加强干部素质教育。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我们简称“两费”)从去年_月份停止征收以后,系统内外流传着许多种说法和猜疑,比如不收费了工商部门干什么?工商工作如何运转?是不是管不着经营者了等等。客观地讲,在“两费”停征前,我们的基层工商所要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收取管理费,外界对工商部门的职能也错误地定位为收费,反而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弱化了。“两费”的停征实际上为我们履行市场监管和服务项目发展的职能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条件,使我们从过去繁重的收费任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监管执法工作中来。针对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作风能力与履行职责不相适应的现实,我局先后以思想转型、职责转型、能力转型和作风转型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遵章守纪、重塑形象”、“廉政勤政教育学习”等专题教育活动,以及“科学发展观全员培训”、“履行职责、强化服务知识更新培训”、“执法办案技能培训”等多次能力教育活动,不仅有效地统一了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对工商职能的认识,也大大地增强了干部执法办案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为更好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奠定了基础。

二是落实新“三定方案”为契机,不断优化整合执法力量,强化市场监管与消费维权工作。__年出台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赋予了工商部门更多的职责,我们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按照实践“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实现“四个转变”和“四高目标”的要求,开展“定岗定位、优化组合、双向择岗”活动,对基层机构进行了优化组合,撤消了南古工商所,增设了_个经检分局,赋予几个经检分局不同的监管侧重点,为实现专业化监管思路奠定了基础。在干部的调整上,通过“岗位选领导、领导选干部、干部择岗位”,中层领导找到了可以最大发挥才能的岗位,一般干部找到了能够最大释放潜力的地方,领导与干部之间实现了最优组合,全局实现了人尽其才、量才而用。调整后的基层执法人员达到__人,占全局总人数的__%,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动力和活力。仅今年元月份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件,涉案金额万元,罚没入库金额万元;受理并成功调解消费者投诉、申诉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受理消费者举报起,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起,案件总值万元。

三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水平。近年来,我局坚持用服务发展的理念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克服狭隘的部门观念,跳出工商拓思路,围绕大局搞服务,通过完善制度体系、落实优质服务措施、实行帮扶引导、开展技能培训、开辟绿色通道、落实优惠政策等非常有效的工作,全面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促进了我县非公经济的发展。今年一季度,我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内资企业户、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增幅分别达到了%、%、%、%。特别是近期,我们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立足工商职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五十条具体服务举措,主要突出了_个重点,其中包括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的__项优惠措施,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的__条具体举措,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_个“放宽”,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_种“渠道”,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的_项措施和保证各项服务措施落实的具体办法等。具体内容在各位已经拿到的册子上,在这里我不再做重复介绍。

各位领导、同志们,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来看,当前首要的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最根本的应对之策就是发展经济、拉动内需、促进生产、扩大就业。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壮大财政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实施‘三大战略’不动摇,四轮联动强工业,突出特色兴产业,完善基础增后劲,统筹发展重民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全县各项工作确定了方向。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制定了这么多的措施,就是为了适应县委、县政府当前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工作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我们召开今天这样的恳谈会,就是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不同意见、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以便于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希望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多为我们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第11篇

(一)切实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各单位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尽快制订、修订消防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将消防工作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分析、研究、协调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

(二)进一步强化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能,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消防工作良好局面。区发改、建设、规划、财政、城管、科技、水务以及公安消防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我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国资、教育、民政、工商、经贸、交通、农业、文体、卫生、广电、旅游、人防以及供电等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工作的检查,指导并督促其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三)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责任的法定主体,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岗位工作责任制,从组织、制度、措施、设施建设上狠抓责任落实,并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加大消防投入,建立稳定的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

(一)加大消防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消防事业投入,保证消防业务费足额到位,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逐年增长。要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广泛吸收、整合社会资源,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形式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治理等必需经费,为我区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执行保障标准,落实消防业务费。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警省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发[]101号)精神,确保我区消防业务费达到或者超过最低保障标准。

三、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控火灾综合能力

(一)制订《消防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制订《消防发展“”规划》,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使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更加科学,消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各街、乡、镇上报的总体规划中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区人民政府一律不予审批。公安、规划等相关部门要对全区小城镇消防建设规划进行修订,并检查验收落实情况,力争到“”期末,全市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全面落实消防规划,一般镇基本落实消防规划。

(二)加强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为各消防站配齐灭火、举高、专勤等各类型消防车,并逐步、有计划地淘汰、更新超期服役的消防车辆,优化消防装备结构,使其更好地适应灭火、抢险救援等工作需要。认真落实消防建设专项资金,并按国家规定的必配标准全面落实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通信、消防监督等技术装备。加大侦检、救生、破拆、堵漏、洗消等特勤装备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处置各类特殊灾害事故的能力。

四、强化单位消防自主管理,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一)不断强化单位消防自主管理能力。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巡查,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定期做好建筑物的固定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配置、保养、维护工作,确保其完备好用;定期组织对单位员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重点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员工的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疏散两大基本能力;定期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活动,不断强化“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意识,努力改善本单位消防安全条件。

(二)大力提升消防管理社会化水平。充分运用行政、司法等多种手段,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监督执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探索单位现代消防管理模式,优化消防管理办法,推广使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制定消防职业资格认定、消防中介服务资质管理等规章、办法,强化消防技术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发挥金融、保险等经济杠杆作用,大力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增强单位平时防灾和灾后社会救助能力。

五、加强社区、农村消防工作,形成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一)推进社区消防工作深入开展。民政、公安消防部门要将社区消防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并计划、考核;公安部门要以公安派出所为支撑点,积极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群众义务消防队伍,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和灭火演练。充分发动街道和社区群干、积极分子,采取定期上门、结对关照、专人看护、住户联防等措施,重点做好孤寡独居老人、学生、幼儿、智障残疾人员以及外来务工暂住人员等的火灾防范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各类生产协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群众义务消防组织,组织村民开展自防自救。结合村镇规划、扶贫开发和村容村貌整治、水改工程和能源建设等,积极推进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灭火器材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传播防火、灭火、逃生基本知识,加强安全用火用电教育,倡导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六、大力排查整改火灾隐患,改善全市消防安全环境

(一)全方位、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各有关部门要定期通报、分析火灾形式和发生规律,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为主要内容,每年年初集中二至三个月时间,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及时解决火灾防范重大问题。在专项治理过程中,既要注重解决现实隐患问题,又要注重加强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督办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排查论证、政府通报督办、新闻曝光、舆论监督、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升级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重大火灾隐患按期整改到位。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区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停业,区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7日内作出决定。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隐患单位按期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全面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建设项目,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安监、房产、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对构成违法事实的,要依法依规从严查处,消除火灾隐患。对未经消防建筑设计审核、验收或消防安全检查未合格而擅自施工、使用的场所,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灯会等大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并给予行政处罚。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而不具备新颁行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依法撤销原批准文件,并责令其按新的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四)切实维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切实保障公民对火灾危险的知情、监督、投诉、举报等权利。公安消防部门要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电子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认真受理并及时依法处理公民对破坏公共消防设施等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的投诉、举报。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公民火灾危险和自防自救方法。

七、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一)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消防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教育活动,组织好“119”消防日等主题消防宣传活动。劳动社保、教育、科技、司法、文化、出版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普及教育工作。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及时重要消防信息。要充分发挥消防教育训练馆、消防站等作为消防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火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消防装备展示、消防法律法规宣传、防灭火和逃生演练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和灭火逃生技能。

(二)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对领导干部消防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公安、劳动社保等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管理、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维修,以及消防设备操作控制等特殊岗位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范畴,严格职业资格正式制度,推行就业准入制度。有关行业、单位要大力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电工、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人员密集等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有关单位还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八、健全消防工作考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一)加强对消防工作的检查考核。区人民政府把消防工作作为绩效管理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和平安地区等考评范围,并建立科学的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各街、镇、乡每年要将消防工作情况向区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区公安消防部门要对各街、乡、镇消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12篇

从2005年1月20日开始,法国各地陆续爆发了抵制《教育指导法》(本刊今年第6期对《教育指导法》的内容进行过详细介绍———编者)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中学生间断性地多次举行全国性大规模罢课和游行。目前看来,尽管《教育指导法》已经正式走完所有立法程序,但双方的争议仍未完结,罢课仍此起彼伏。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很值得中国在进行中等教育改革时深思。特别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改革,对我国酝酿中的高考制度改革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参考价值。

一、中等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总体情况综述

从2002年至今,法国新的《教育指导法》(又称《学校未来导向法》,Loid’orientationpourl’avenirdel’ecole)已酝酿3年多了,法国教育部为此专门设立了讨论该法的网站,先后有近千万人参与讨论。2005年1月12日,继教育部长会议讨论通过该法草案第一稿后,教育部长费雍又向国民议会报告了该草案。然而,“费雍法案”(法国各大媒体均将此草案称为“费雍法案”)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教育工会和各界的强烈反对。为此,教育工会于今年1月20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有十几万人参加的罢课和示威游行,散发传单,上面写着“别毁了我们的未来”等。由于“费雍法案”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有关中学教育改革的部分,因此,罢课和游行的参加者主要是中学生和中学教师。鉴于中学生几乎均未达到法定罢课年龄,因此老师为了让学生参加罢课和游行,就要求中学生“必须经其监护人事先签字同意”。所以,实际反对该法案的人数还更多。从1月20日到1月底期间,部分地区又陆续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罢课和游行。

据法新社2月15日报道,2月11日和2月14日,全法又有数万名中学生走上街头。“国民议会本周起举行有关学校改革法的辩论。中学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已先声夺人,必将使国民教育部长递交的政府草案受到严峻考验。议会的相关辩论就成了本周政治时事的焦点。”在巴黎,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对改革方案喝倒彩,尤其是抗议针对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全国师工会(FSU)号召举行罢教声援学生。中学生的反应如此强烈,主要是担心将各种成绩载入毕业文凭会使高中毕业者获得的业士学位失去国家统一文凭原有的价值。对此,费雍在当时的《周日报》(Journaldimanche)中指出,如果不能消除中学生的担忧,如果形势始终很紧张,法国教育部可能会取消对高中毕业会考进行改革的计划。但他同时重申,进行学校改革的决心不变,并声言“绝不放弃改革高中毕业会考的理念”。随后,费雍的决心和观点得到了总理拉法兰的支持,也得到了人民运动联盟(UMP)主席萨科奇的支持。他们希望费雍能坚持不懈。3月2日,法国国民议会进行投票,以人民运动联盟346票赞成、左派政党(社会党、绿党)178票反对、法国民主联盟(UDF)弃权,初审通过了《教育指导法》,并将该法转交参议院审议。3月8日,全法又有超过20万人举行罢课和游行,口号是“彻底撤销学校法”。法国媒体认为,教育部“蔑视中学生运动”,对此不予理睬,反而请求启动紧急立法程序,试图尽快通过此法案。3月10日,全法有超过100万人参加了罢工、罢课和游行。参加者绝大多数仍是中学生和中学教师,也有不少工人、政府职员和科研人员。传单上提出的口号是“呼吁全民协同”。当天游行后,拉法兰总理在电视上明确表示,学生们其他的要求都可以接受,惟有有关学校改革的法案绝不能撤销。

3月15日,法国参议院开始正式审议《教育指导法》,依法要审议3~4天。由于法国政府已宣布对该法采用紧急程序,因此,在参议院审议后,该法将被提交对等混合委员会(GMP,即由7个国民议会议员、7个参议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审议。为了对参议院的审议造成直接影响,3月15日,全法又有100多万人参加了罢工、罢课、罢教和示威游行。中学生散发“费雍,你完了”的传单,情绪比较极端和冲动。尽管3月24日又爆发了全国性的罢教和罢课示威活动,但法国国民议会仍然在当日最终通过了费雍的学校改革法案。正式的法律文本包括63个条款和1个附加报告。25日,法国各地再掀抗议高潮,抗议者占领了全国的数十所高中,并举行了不同规模的示威活动。经历了周末和3月28日“复活节”的短暂平静,3月29日至4月1日,规模不等的地区性抗议活动仍时有发生。之后几天,举国上下的形势趋于缓和,但4月7日~8日,巴黎的许多中学仍连续出现罢课游行和学生拥堵校门不准任何人进入的情况。个别地区还发生了学生向警察投掷玻璃瓶,引起双方肢体冲突,甚至造成一个中学生受重伤的后果。据媒体报道,目前学生组织者声明仍坚持今后每周罢课一天,直至取消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制度。他们坚持这样做的原因在于,1990年通过为期15年的现行《教育指导法》后,正是由于学生一直坚持罢课和游行,教育部最终决定不予执行涉及高中毕业制度的改革方案。

二、各方对中等教育改革方案的争议点综述

组织这次的各团体反复强调,游行示威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中等教育的质量。而“费雍法案”中所谓的改革强化了社会对个人前途选择的社会决定权和不平等,严重伤害了中学生固有的权利。近年来,“教育财政预算的匮乏已经导致了这种恶果”。组织者认为,是政府挑起了此次“学生运动”,而又“拒绝与学生对话,倾听学生的合法要求”,促使学生的抵触情绪越来越高涨。部分中学生更是言辞激烈,称其已被政府“作为敌人攻击”。新法有损教育的基础,有悖政府和学校公共服务的宗旨,“毁灭了社会的希望”。而的组织部门和参加者才是最关心学校未来的,费雍则是非法的,因为他的改革方案只是为私营企业中部分人的利益服务,而不能对教育进行良好的管理。一些中学生悲观地说,他们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学习,因为他们将来可能会一无所有,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在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中学生运动中,罢课、罢教和游行示威者始终坚持六项要求:(1)政府撤消中等教育改革法案;(2)立即恢复2002年以来削减的9万个中学教学职位并废除2002年确定的辞退教师的计划;(3)保留以往行之有效的各项教育政策和一系列法规措施;(4)保留高中毕业会考前一学期的辅导制度,以及为保障学校安全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5)免费实施各项学校发展规划,尤其是各项职业培训措施;(6)增加中学督学的数量而不是设立中学学警。据法新社2月15日的报道,教育部的改革法案虽经长期讨论和多次修改,但各方针对法案中以下几点改革措施的争议焦点始终未变:(1)颁发文凭的标准是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试成绩、实习考试成绩和鉴定的综合计算成绩;(2)修改现行请短期病假或事假教师的代课体制,改由缺勤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小组“内部”其他教师加班代课(每周不超过两个小时),不再设另请代课教师的职位;(3)增设初中毕业文凭证书;(4)从小学毕业班开始建立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业评估和考核制度;(5)高中一年级的第二外语属于公共课程;(6)改革教师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制度,修订师资培训章程;(7)五年之内把专门为辍学学生开设的校外辅导班从现有的300个增加到1500个;(8)将优秀奖学金的名额增加3倍,奖学金的金额由每年700欧元提高到1000欧元,压缩其他社会福利补贴;(9)在初中四年级(初中毕业班)增开探索职业知识及职业经验的选修课,每周3~6小时;(10)增加计算机课时。#p#分页标题#e#

三、法国中等教育改革和的启示

法国的这场中等教育改革风波发人深省。教育改革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事关在校学生的学业和前途。改革既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又能为广大教职员工所拥护,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因其受益,这才是改革的目的之所在。为此,笔者认为,法国中等教育改革不能忽视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要考虑改革措施的公平性。法国教育部这次改革的初衷是通过将平时成绩纳入高中毕业成绩,“避免毕业会考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我国教育界在讨论高考制度改革时曾有人提出过类似对策。不可否认,就平时考试的标准而言,难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任课教师直接支配学生前途的权力过大,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高中毕业成绩的公正性。此外,各中学教育质量和声誉的好坏,也极易造成“同样的中学毕业文凭而价值不同”、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同以及高校的入学录取参数不同等结果。这对较差学校中学习优良的学生有失公平,特别是对因经济拮据而读不起好的私立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公平,因而引发众多学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