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21:23: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是职业学校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后续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都起着先导性的作用。本文从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文件制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校;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管理
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是职业学校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电子电工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电子电工方面的基本技能,还可以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涉及到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电气控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电子装配与调试、电子CAD、电子仿真等,实训教学内容根据具体专业有所选择和侧重。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后续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都起着先导性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是与实训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问题。实训教学是一项非常繁烦、责任重大(如安全问题)的工作,管理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实训教学的准备、实施直至总结和反思都离不开管理的问题。本文所涉及到的管理问题主要是如何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文件制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加强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管理的一重要环节。电子电工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调试和组装。整个实训实际就是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工艺的浓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电子产品的报废。所以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急于动手焊接制作电子产品不重视基础训练,以至于眼高手低,做出的产品不仅外观不美,性能参数也不合格,因焊接不仔细而造成的漏焊、虚焊、连焊的现象很多,尤其是排线焊接的错误率较高。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安排学生利用废旧印刷电路板进行拆卸、焊接实训,对此提出具体要求:焊点无虚焊、表面光洁且大小一致。经过焊接练习合格后,再发放实训产品的配件正式安装。利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合格率,而且也使学生的基本焊接技能得到了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如以手工电焊接线作为基本训练,让学生在废旧电路板上反复练习,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师讲操作要领并作示范和解答问题。再用正式印刷电路板练习,学生自己检验质量,小组互检,小组长写评议。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电烙铁焊接的基本功。为了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我们课题组采取的做法是严格要求,严格考核,认真总结。严格要求,是为了确保电子电工实训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进入电子电工实训室,必须学习实训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每人自觉遵守。实行分组、组长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管理的自觉性。强调“必须安全用电”的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严格考核,要结合电子电工实训的内容严格考核,采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制评分办法,由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自检、小组评议和教师验收实习产品质量综合评定成绩。认真总结,电子电工实训结束,要求每人写一份书面总结,总结在实训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有哪些认识、收获和体会以及对电子电工实训有哪些意见和好的建议。
二、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教师的管理
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电子、机电以及工科类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加强动手能力的系统工程。面对21 世纪电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技能性人才的紧缺局面,对电子技术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指导老师,具备综合实践技能是指导学生更好提高实践技能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一是熟练地使用电工、电子仪器检测元件的能力。电工电子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常用的电工电子测量仪表熟练应用。如:万用表、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稳压源、晶体管特性仪、扫频仪等仪表。二是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能力,如剥线钳、斜嘴钳、压接头钳、电工刀、螺丝刀、电笔和电烙铁等。三是要具有应用现代电工电子设备的能力。现代电工电子设备主要以微电脑控制,如利用变频原理、PLC 控制器控制各种现代自动化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训对象调整实训教学内容。我们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生源基础较差,但他们性格活泼、好动,对实训很感兴趣。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安排时间为四到五周。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中专班学生侧重基本技能训练环节,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对“对口单招班”学生则在理论基础知识上和基本技能训练上全面兼顾。在实训教学中我们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己动手制作产品。对于部分懒惰的学生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实践;对于一些难点、疑点,让学生们相互研究、相互讨论,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相关教学文件的管理
为加强对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相关教学文件的管理,我们制定了相关教学培养目标,并对教学基本要求的应用做了要求。
知识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正确使用与维护;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3.理解常用电子电路和简单电子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电子电路安装的工艺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2.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3.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4.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5.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能力,电工电子实训,设置方法
一、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各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电类专业课程之前的第一科电类课程。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训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高职教育的特色。电工电子实训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如何设置电工电子实训题目,构筑电工电子实训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的结合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二、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研究的意义
1、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脱节。教师基本上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比较好的做法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把那些理论上难以想像,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但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解决创造力培养的问题,无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2 实验教学手段还延续传统的路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传统的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过程由教师设计好,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获得预定的结果,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提高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电工电子实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2.1 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岗位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生产现场是用理论解决问题应用能力,而不是用理论分析问题。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面试题目就是应用能力的测试。为此,为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工电子技能,有必要把电工电子实训做为高职教育的一个课程体系,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制造、运用、安装、调试、维修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高职人才,正是这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转换环节上的需求,搭起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讲台,探索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永远课题。
2.2 多学科技术相互融合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把各专业学科有机制联系在一起,如图一所示。接口技术是电工电子学科发挥作用的舞台。同时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是完成学科融合,掌握相关专业课程基本保证。
三、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学业时间短,学业任务重的特点而产生的,虽合二为一,但是也自成体系。电工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模块既有明显的区分,也有有机的结合,如图二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恰当的实训题目设置,可以很好的完成相应的能力训练。
四、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
4.1 影响实训题目设计的因素
4.1.1 教师的专业倾向。专业教师是专业人才,但并不是全才,“术业有专攻”,所以,在实训题目的选择上必然有侧重的方向问题。
4.1.2 实训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大多是由过去的中专学校转型而来,实训条件还没有跟上社会对高职学院的要求。实训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场地的转移,不是授课方式的转变,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的运行。
4.1.3 地域市场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式与地域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关系。高职学院的办学宗旨也就是为地域市场经济服务。所以,实训题目的设置,也会受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影响。
4.2 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同时,也有自身专业性的一面。经过适当的知识和技能扩展,而成为相对独立的职业领域。如家电维修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装配工等。
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应遵循“四适应”原则:
4.2.1 适应学生特点。高职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较差应用能力,但这不意为着动手能力差,我们把实训题目分成三个层次,各取所需。初级水平基本达到实训目的,中级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基本可以独立工作。高级水平基本可以独立工作。
4.2.2 适应专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对电工电子实训内容要求不同,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侧重于维修电工、接口电路、功率推动等。自动化专业侧重:数字电路的设计、检测电路、接口电路等。分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训题目,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4.2.3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灵活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法定。实训题目的设置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长春的汽车产业,无锡的弱电子应用,沈阳和徐州机械装备制造等。深入地域企业,了解职业技能需求。
4.2.4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专业与职业是不同的,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要给学生的职业取向留下适当的“接口”。学生毕业后,经过适当的专业能力补充,就很容易实现职业转换。图三是为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的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方向。
五、总结
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必须符合高职学院的办学宗旨,本着“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灵活设置电工电子实训题目。
参考文献:
[1]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 职教论坛 ,2008年10期。
[2]何成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
实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6-02
维修电工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等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社会开展“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熟练使用常用电3232具及仪器仪表,识别、选择、调整常用低压电器,学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部分高水平学生可以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本课程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能后,可以胜任企业里安装、操作、维修等电工岗位。
然而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造成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取证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到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必须对现行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能力实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因此,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打破传统以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线索的教学模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真实的企业岗位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行为,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实施教学,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同时通过对实际线路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实验,并体验企业对实际岗位的要求,逐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路
维修电工的工作涉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典型电路的安装与线路的检测、专业工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对这一岗位的调研,及行业专家的深入分析,根据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将本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基础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实训。以上四个模块是以完成维修电工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通过真实的项目环境培养职业素质。同时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初级”的基本应会要求,涵盖了“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应知、应会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于课程教学中。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的课程实训内容
针对安装、操作、维修电工等职业岗位对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和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既能贴近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又可实际操作的学习情境,如触电急救训练、电工仪表与实测、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查、电动机控制电路制作与调试等项目。将学习情境分成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学项目丰富,内容充实,针对性强,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的实训内容见表1:
四、基于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模式设计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全在实训场地和生产车间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讲、练、示范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学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特别是在生产技能训练中,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实际生产,得到实际技能训练。在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中,都以生产实际中的规程、规范为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条例,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整个实训内容占用三周教学周,共计90学时。其中基础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应用技能实训占用22学时;综合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生产技能实训占用28学时。基础技能实训分为5项实训内容,10个单项实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应用技能实训主要侧重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分为6个实训项目,主要学会控制线路的连接、调试方法。综合技能实训以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为主要实训内容,分为3个实训项目,主要完成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任务。生产技能训练主要是根据校办工厂的产品调整实训内容,目前实训项目是电动吊篮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融入教学过程。
五、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考核体系
一、电工电子实训概述
电工电子实训是机电类、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核心实训课,涉及的基础课程有“电工电子”、“电子技术”等。学生通过电工电子实训,应当能熟练识别各类电工电子元件、分析电路原理图、设计和搭建典型电路回路、设计和装配简单功能的电路和电子产品、熟练掌握仪器仪表使用。通过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学生形成其专业核心技能。
二、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概述。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是崇尚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倡导教育应从传统的“陈腐公式”中解放出来,以科学技术应用作为中心,通过实物,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精确操作的能力,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设定的教学项目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团队完成项目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各类知识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学习变成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理会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体验创造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职业素养。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担任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从而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主动教学模式。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项目教学法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学习过程分解为具体而典型的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由企业的生产产品直接或转化而来)的跨或者不跨学科学习过程,通过项目教学方案设计,项目教学思路设计,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现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关系的认识。在现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学生注重理论方面的学习,包括基本概念和理论,和一部分典型的电工回路,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止步于对纸面上回路的理论分析,没有意识到在实践中回路分析与搭建的特点,对实训的兴趣不高,往往对实训课程中的课题的主要目的和应用特点搞不清,很难达到实训的要求和实训技能的培养。
2.教师教改和业务进修缺乏积极性。作为电工电子实训的指导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我院电工电子专业开设较早,课程结构比较成熟,教与学的关系处理较好。但是,这在一定程度是使得教师的自我进修的动力变差,实训教学课题变更较慢,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生产需求;教学过程空乏,师生关系定位不符合新教改要求;评教手段单一;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实训教学中的紧迫性不强。
四、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实训教学优化及实践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的,必须以切合企业需求的实训项目为核心组织实施,运用项目教学法,整合学院现有实训设备和实训条件,以期达到实训预期效果。在实训教改的优化及实践中,应根据我院专业特点,加强实训教改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建立并优化实训的课程体系
1.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对电工电子线路实训教学项目进行优化。满足企业岗位要求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必须积极探索并创建一种将基础、综合和工程应用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将实训分为基础、综合和工程应用三个层次,基础实训随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综合性和工程应用实训依托于具体而典型的企业转化来的项目,该类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项目实施中,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分层次教学,在保证基础实训条件下,逐步完成较大的项目,体现因材施教。
2.项目实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根据实训项目内容和项目实施过程,从所需“器件(性能、参数、选用)”、“测试仪器(选用、性能参数、正确使用)”、“实训原理方案”等三个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准备,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加强实训操作指导,提高操作独立性。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教师可由一些问题导入,让学生分析解决方案,最后再指导个别特殊问题。指导学生重视实训的评价分析工作:全面完成实训项目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分析、实训总结等内容的实训报告,同时请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相关软件将实训项目实施结果与实训分析结果整理,加强信息技术在电工电子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校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高专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7-02
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模块,覆盖面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内容。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各院校各专业都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都在开展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该课程目前的情况是学时少,任务重,而高职高专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下面本人结合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论述有关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首先它是一门高职高专院校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内容是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以本人所有的机电信息学院数控模具专业学生为例,他们在校的后两年要学习《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课程,他们所学的专业,所学的课程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有关电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大一学习了《电工电子技术》,具备了有关电的基本知识,才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其次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既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锻炼动手能力。《电工电子技术》的授课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目的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是希望他们学以致用,能够具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工电子技术领域更是飞速发展,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必须不断摸索新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课堂基本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师上课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但是目前的课程教学大多数依然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存在这样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教师授课经验不足,教学手法单一;2.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最终结果就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上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
三、考核方案单一
随着教学改革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推进,一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调整。但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标准依然是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会让学生产生错觉,降低他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四、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有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情况,需要调整《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除了安排学生做常规实训以外,根据实训室设备情况,增加创造型实训,如制作电子时钟、收音机等。创造型实训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考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尽管老师也在不断探索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做PPT课件,准备相应的视频等,但是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 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初高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学习动力不足,如此下去,教学效果大都不太理想。教师认为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学生埋怨听不懂。
结合上述情况,以《电工电子技术》为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实训室教学的方法,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可安排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实操,如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课前告诉学生项目内容,让学生事先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预习;课堂中教师讲完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要求后,安排学生进行实操,并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例如,讲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电动机控制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动手连接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点动控制的线路图,并让他们观察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连动控制的特点。这样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很多。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去思考,这样会大大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己动手操作并总结,这会增加学生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去学,这样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3.调整考核方案,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
期末试卷的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且传统的考试方法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存在“60分万岁”的思想。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对知识的领悟程序,为了引导学生走出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误区,课程改革中要调整考核方案,改变考核方法。考虑到《电工电子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考核的安排如下: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实践教学占总成绩的3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评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情况,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主要是实训内容和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调整后的考核方案,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课程学习有正确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具备 的栋梁之才。
五、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初见成效。首先课堂上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教学,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实训操作更是积极参与;其次通过把课堂放在实训室,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更加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更加突出以生为本的要求,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因此需要高职高专的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专业行业的情况,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建.浅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8):35-36.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工实训;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83-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实训在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实训基本上还是以老师指导为中心,采用现成的线路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和实训方式长期未变,教学手段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训前,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准备好实训工具和材料、调整好仪器设备。实训时,教师讲授实训内容,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地演示。学生对内容不预习、不思考,只是按照教师讲授内容照搬。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电工实训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
1.教学观念的更新
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使师生间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的实训主动性和实训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最终必须靠学习者自己完成”的观念。在教改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地学习,实训中提问的深度在不断增加,所提出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指导书,有的学生还超前进行自学,少数学生还主动地开始自己进行电气产品的设计。
2.借鉴CBE教学模式
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显著特点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吸取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意见,制订出相应的综合能力,列出对应于各综合能力的专项能力,再对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修改、完善,最后形成DACUM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分解岗位职责为若干项综合能力:(1)安全用电常识;(2)电工基本操作工艺;(3)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4)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5)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6)常用电机的拆装与维修;(7)变压器的维修;(8)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然后将每项综合能力又分解成若干项专业能力。例如:第(8)项综合能力可分解成如下8项专项能力:①常规管理要求(包括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等);②电动机单向运转电路的安装;③电动机可逆控制电路的安装;④双重联锁电路的安装;⑤鼠笼式电动机Y-启动电路的安装;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的安装;⑦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⑧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这样就可以制定出DACUM表,它给学生提出了能力和考核测试的具体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使电工实训内容实用、实效、新颖,能使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通过CBE的引入,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电工实训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训现场教学相结合,辩证地处理好这三种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补充与相互渗透作用。例如:在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电机和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等内容,通过屏幕展示,只需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系统地、科学地把原来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内容展示完毕,并收到更好的效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针对专业的特点选定了一批适合电工实训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加上自己动手制作的一批多媒体课件,总共约16个学时,就能完成内容涉及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操作工艺、电工仪表、电气照明、电动机、低压电器、变压器、电力拖动、机床电路,甚至还包括一些国外大公司的工艺要求等。使学生对电工实训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现场教学中,学生置身于各自工位上学习,不仅能在教师的讲授中对设备、工具的结构、原理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就学会了使用技能,所学知识易于巩固,学生感觉技能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经老师的演示操作,学生由模仿到学会操作,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4.“一体化”新型师资的培养
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新型的师资。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操作技能训练,实训指导教师理论基础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故此,急需培养一批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新型师资,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刻不容缓的事。为了加快“一体化”进程,学校加强专兼结合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将学校实施的“双师型”工程推向深入,定期分批派遣实训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锻炼,为教师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二是鼓励实训指导教师报考研究生,尽快提高理论水平,充实新型师资队伍。三是施行外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作为实训指导兼职教师,采取讲课、辅导、绝活表演等多种形式传授技艺,达到改进实训方法、丰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庆哺: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工职教研究》,2010年8月第15期.
[2] 王艳新:电工技术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2月第3期.
[3] 陈洪亮:变压器自动运行控制的教学,《电工技术》,2011年5月第12期.
【关键词】电工实训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目前,电工实训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课程开发方法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其特点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相对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进行学习,将相关知识分为多项学习性工作任务,将学员应知应会的知识融入到这些任务中。同时,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任务中牵涉什么知识就重点讲解这些知识,和任务无关或关系较小的内容放在知识拓展中,让学员自学。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使学员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然而内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因教员或多或少的存在旧的理论教学的理念,教学环节与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笔者根据学校近几年电工实训课程改革过程研究成果,总结出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组织环节和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是电工实训课程的实施大纲,是课程实施过程的总体指导,所有任务都要按照这一整体要求来设计,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组织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任务提出。任务提出主要是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需要制作的电路所具备的功能。对任务制作的基本步骤、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提出要求。
第二环节:任务分析。任务分析环节首先将任务进行分解,即将课程具体任务细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也就是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为几个不同的简单的小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将一个复杂的整体电路分解为几个不同功能的模块。然后根据各个模块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理论学习,最后对整个任务进行整体分析,分析任务最终现象,实现的相关要素以及对可能存在的电路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及调试方法的学习。
第三环节:任务制作。任务制作环节主要在实验室进行任务制作与调试,这一部分主要以学员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伴随过程性实训考核。任务完成后,根据每个任务的具体特点,要求学员利用开放式实验室完成任务电路的改进或者进行创新性研究,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从制订计划到功能实现,全部由学员完成,教员只在学员有需要时进行启发或答疑。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主体环节设计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每一个任务科目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设计如下:
任务一:简单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这一任务含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物理量的测量、简单电路的组装及调试两个实训科目。这两个科目重点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以及直流电路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的掌握。由于学员大多对仪器仪表的使用不熟练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较慢,可主要采用趣味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趣味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员的引导,能够调动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即小组一起进行学习讨论。
任务二:复杂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这一任务主要由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原理的验证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三个验证性实验组成。这一部分主要在进一步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使用、直流电路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分析复杂电路能力。这一部分,学员有上一任务做铺垫,有一定的基础。可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形式展开。自主学习式教学。主要是用于实训课,包括“教员引导、分组实践、适时集中、共享交流、实训提高”几个环节。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员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员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任务三、四: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这两个任务包括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实训科目。这两个任务尤其是第一个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性的应用到,大多数学员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这一部分可主要采用讨论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相结合形式展开。引导文教学法在单个任务中期,学员具备了一定自学能力,掌握了分析任务电路的方法时采用。主要以任务完成过程为线索,由教员根据任务所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编写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且难度阶段递进的引导问题。学员以引导文作为线索,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最终完成任务。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动手能力
《电工技术应用》是工科类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工程概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为让学生迈进电专业大门的第一步,电类基础课教师的责任重大。
1、教学应强调基础,抓住重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
现今学校由于扩招,学生的基础较差,同时由于该课程的学时压缩和教学时间提前,使得教学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学生反映课程难学。教师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要求,而是要多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和学生沟通进行了解,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并了解不同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师会运用开放的多种方式和策略,把各种教学模式灵活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学习。教学重点应该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准确的运用定律和公式,弱化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一定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培养目标,从“广而博”的电路分析学科知识中进行选择,对材料进行提炼,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与相应的专业教师紧密沟通,另一方面应该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即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工程技术能力。
2、教师应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并进行提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做到对教材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要讲授的内容。《电工技术应用》内容多,分析方法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注意自身的衔接,使学生思路清晰,重点明确。例如,对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进行总结: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求解对象,列电流方程,若含有无伴电压源支路,应在该支路假设未知电流;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流为求解对象,列电压方程,若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应在该支路假设未知电压。课后,针对目前学生要学的内容多,在一门课程上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的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程中,应该利用好课后作业的环节,帮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的新内容,充分利用作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列写关系方程,而尽量少用文字描述。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归纳总结纠正,尽量采用集中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断的激发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实训是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从《电工技术应用》实验开始,强化安全用电意识,为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做好铺垫。在实验之初以及后续的实操中,反复练习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多次重复的正确使用,会将要求变为习惯,在以后的专业课的实验实训中得到体现。其次,从《电工技术应用》课程的实验中,逐渐识辨各种常见常用元器件。掌握器件的参数测量、管脚识别及好坏测定。同时因为实验过程中面板上的电路图和理论课上的原理图可能不完全一致,应该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对实验用图进行分析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最后,要通过实验实训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对理论课上的定理定律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习惯,以总结的形式完成复习的步骤。在实训的环节更高的要求是通过动手培养学生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综合性实验。从整体上分析,实验实训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教师要在实验前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讲解实验目的、原理、过程,并在进行中提供答疑和纠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应不断的改进实验内容,实验方式方法,在保留部分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这对广大的教师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4、结语
电工课程教学值得思考探索的内容很多,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提升,实验环节的改革,等等。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获得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挖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乃平.电工基础(第二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丽琴.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电工实训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应用
所谓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一种重视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就本质而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创造了广阔舞台,在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性能够帮助他们对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有效应用,对自己想法进行创造性表达,最终解决电工实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内涵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实施一个较具完整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以项目的形式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实际工作程序,对计划予以共同制定,协作完成学习任务①。通过小组成员分析与研究,共同创造性的完成项目任务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与实施项目中,学生主动、自觉构建了相关知识,参与了相关学习,从而掌握了技术、学会了新知识以及锻炼了技能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
(一)项目导学教学活动开始
电工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认真介绍电工实训的要求、内容以及总体安排,再以自愿原则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出一个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将任务平均分配给小组成员,以此制定具体的电工实训工作计划。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开展
根据所分配到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去研究问题、查找资料,同时认真记录每日的学习情况与具体研究结果,以便于可以根据计划具体实施,并及时和指导老师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具有辅作用,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比如,以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必须详细制定实训计划,从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实训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跨职业能力与基本职业能力,如图一所示。具体项目导学教学内容为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其实训的最终目的就是:a.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接线规程和施工方法;b.掌握电气设备调整、试车的方法与步骤;c.正确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合理选取控制方案,准确选用电器元件。
(三)项目验收与学生成绩评估
由电工实训指导老师针对小组成员所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性评价,依照小组总体评价、实际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组员分工情况等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实训成绩,此评价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是对项目导学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四)项目总结
在项目导学教学中,项目总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方式具体实施,完成项目后,组织学生深入分析项目设计、进度、组织以及验收等各环节,对各项目标实现与否进行全面核对。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中,以趣味性与实用性教学作为突破口,对学生电工实训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与激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同时不断引进目标激励和教育机制,在实训项目中,保证学生即存在合作关系,又具有就业理念与竞争意识,同时充分提高电工实训教学效率。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考证和技能训练,为学生持证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工实训,从根本上将传统电工课程体系打破,实现了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一体化,进一步融“做、教、学”为一体,对培养学生能力予以不断强化②。运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维护、安装设备操作能力与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交际能力、互助协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在具体电工实训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意识。
四、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电工实训教师要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学科、跨专业教学能力
通常情况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会涉及到各种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专业、跨学科技能。比如,车床中电动机的位置控制中,教师必须了解车床工作台的实际运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进而不断适应电工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教师团队合作能力
一般一个项目会有多方面内容涉及,而个人精力又非常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团队合作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工实训教师一定要有与同事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适时关注电工实训发展情况。并于具体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协作与分工,为共同目标而努力,通常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有潜移默化功能③。所以,在电工实训中构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的充实与探讨。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知识是属于跨专业或者是跨学科,通常学习起来极为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指导学生对知识与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性的是,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在项目完成期间,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而项目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视项目的趣味性与综合性,在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电工实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精神。
【注释】
① 徐明川. 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2008 (11):189-190.
② 朱铁汉、缪兴锋. 浅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 中国市场,2008 (l0):154-155.
【关键词】导 做 评 拓 电工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82-01
中职教育要依据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操作能力。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变教为导”,变“师传生受”为“师导生学”或“师生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并提倡“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样更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以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为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理解难度较大,可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的运用恰好改善了这个现象,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师生的点评和知识迁移拓展,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更能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意识,并且学生的操作技能也会逐步提高。
一 “导”
即教师的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动手操作过程进行启发引导,这是新课讲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每个引导性的问题,注重知识的严谨性和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引。例如,学习“电容器的特性和容抗”(出自《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纯电容电路一节)时,可将这个知识的引导分成三个阶梯型的问题:(1)“电容器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有什么不同?”其意在引出“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2)“电容器对交流电有什么影响?”其意在引出容抗的概念;(3)“容抗的大小与电容有什么关系?与交流电的频率有什么关系?”其意在引出“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和容抗的计算公式。
二 “做”
即学生独立动手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实践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电工学科来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训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学校配备专业的电工电子实训室,还需配置课程里需要的各种元器件、电工仪表仪器和电工工具等。
1.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学习的知识,教师不能代劳
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学生可以自行完成对定理的检验学习。教师更可借助于某些操作性较强的实训项目,例如直流电路的故障排除、日光灯的安装与检修、家庭照明电路的检修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
2.要求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教师要做好演示操作
例如,万用表的使用、电容器的检测、导线的剖削等,这类基本操作要求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 “评”
即评价,一方面根据“做”中的动手实践的结果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将直观的现象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即使学生能通过实验得到一些知识,但也大都是停留在现象这种表象上,这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另外,学生的课堂表现需要及时的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给予鼓励。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操作的条理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拓”
即迁移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使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例如学习了电容器的特性后,举例最常见的功放的放大部分、生活中触摸用电器外壳麻手现象和音乐门铃的电路,学生感觉原来书中的原理知识就应用在他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全员参与,主动学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的高效性。这种教学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要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的学生来说,动手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更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能竞赛 电工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24-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急需大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职业教育顺应发展潮流,培养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如何以技能竞赛推动职业学校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扎实技术技能、高效工作”的电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电工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很多职业学校没有将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技能竞赛教学相衔接,导致只有参赛选手受益,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受益不大,严重影响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信度与效度。为此,引入技能竞赛的教学机制以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快速提高。本文以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索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坚持的原则
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思路,根据企业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来设计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电工专业课程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在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模式。
(一)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需要基于三大现代职教理论(即杜威“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和戴明的 PDCA 质量管理理论来设计教学和教学活动。
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告诉我们,务必把“从做中学”贯穿到电工专业的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当中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职教理论,明确指出做事的方法决定学习的方法,而学习的方法决定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三点:一是如何做事就如何学习,如何学习就如何教学,教育与学习都要突出“以做为中心”;二是对事情来说是在“做”,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在“学”,对施教者和学习者的来说都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共同提高认识;三是职业教育目标不是简单的教人学习,而是教人学“做事”,通过“做事”来悟出新知识和找出新方法。
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师应运用这一教学法,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切实做到把电工专业理论与电工技能实践相结合。
戴明的 PDCA 质量管理理论。基于 PDCA 质量管理理论,结合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实践,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等环节入手,探索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规律,从电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出科学、规范、有特点、易推广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促进健全和完善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体系,推进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进程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目标,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教学中突出“职业学校学生主体性”的原则。电工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及要求、教学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凸显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围绕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该专业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并改革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实用性、针对性,把学习过程转换为工作过程。教学中凸显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促进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平台和评价体系,做到学以致用,体验电工工作之责任并获得经验。在电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用企业电工班组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尽快让职业学校学生体验企业工作情景和角色转变。
二、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电工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当前中职电工专业课程较为陈旧,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师生通过参与电工专业技能竞赛,逐渐意识到电工专业课程内容应与社会需求接轨,电工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来培养社会需要的电工专业技能型人才。随着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工专业课程选择上要紧跟时展潮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贴市场需要,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电工专业高技能人才。从近年来的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如单片机设备、PLC、电子制作等要求^高。由此可见,电工技能竞赛项目与国家经济发展、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单位紧缺急需的电工专业岗位技能对接。随着电工技能竞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其必将成为职业学校电工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标。电工专业培养目标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电工技能赛对于电工专业一体化教改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调整电工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达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电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电工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电工课程教学已不能满足职教需要,应以电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推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提高电工专业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企业调研以了解企业需求,把电工专业教学与企业的工作要求、职业规范保持高度的一致,把企业电工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纳入电工教学当中,使职业学校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是通过请丰富经验的电工师傅来学校讲课、辅导,增加师生对企业电工技能需求的了解;三是通过增强电工专业生产实践基地的建设,使职业学校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产学做一体化;四是教学中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知识链接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学中做、做中学,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效率。 (三)电工专业实训设备的建设。由于电工技能竞赛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加快了电工实训室的建设。例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增加了亚龙和天煌的设备后,快速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室。随着实训室建设推进,电工实训能力大为加强,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政府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展示职业能力的极具吸引力的竞技平台。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到职业教育中,为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而努力。
三、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整合电工类专业群与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精神,应加快电工类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电工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采用技能竞赛培训方式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成为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承企业核心技术技能、积累新经验和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例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将电工类专业群优化为 4 个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在建设中)、电子技术应用与电子电器维修、电工技术应用与制冷设备维护,以此优化电工专业培养目标。
(二)改革电工类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驱动电工专业改革、以工业产业技术进步驱动电工专业课程改革、以电工实用技术驱动教学改革,实现电工专业课改以适应经济发展、工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科技发展,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不断更新,需要按照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标准来设计电工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具体做法为:一是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电工专业课程设计、评价,引进先进电工技术(如 PLC 技术、电子制作技术等),提高电工专业课程教学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模拟真实电工作业环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学真做以快速掌握真本领;三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四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流程改革,根据企业生产真实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流程;五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技能训练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分为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单项技能训练课程有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电机与变压器检修、电机控制线路装调、PLC 基础与实训、变频控制技术实训等;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有机床电气检修、PLC 与液压气动控制技术实训、制冷设备检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气设备装调、机电一体化设备装调等。
(三)完善电工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一是着力推荐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正高级讲师职务(正教授)评审,考核推举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入编,落实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二是按规定聘请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电气专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建立“双师型”教师年金制度;四是推送年轻教师到办学能力强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技术先进的企业学习,促进一体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五是探索职业学校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加强电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例如,通过多年的师资培养,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现有副高级职称 7 人,电类高级技师 12 人,都是“双师型”教师,国家骨干教师 4 人,建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组建和优化电工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资源平台。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技能鉴定为依托,组建校内实训资源平台。在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上,需要满足如下条件,确保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一是建立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场地;二是编写理论课与实习课一体化的教材;三是完善专业理论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设置实习设备与职业场景一体化的实训装备。这些实训平台包括大赛需要组建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单片机安装与调试、制冷设备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调试与维护(在筹建中)综合技能实训平台,以及单项技能实训平台。主要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一体化实训室、电工基础与技能一体化实训室、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一体化实训室、电机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一体化实训室、机床控制线路检修一体化实训室、低压电工作业技能训练一体化实训室、高压电工作业技能训练一体化实训室、PLC 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变频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PLC 与液压气动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一体化实训室、数控机床电气检修一体化实训室、家用电器检修一体化实训室、电子电器维修一体化实训室、高技能培训与鉴定实训室。
(五)建设基于PCAD的一体化课程教学督导及质量评价体系。随着职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教改推进,一体化教学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一体化师资、场地、教材不断得到完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伪一体化”教学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度和信度。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符合一体化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障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体化课程教学督导,包括一体化课程实施计划、实施过程,教学评价过程的整个过程教学督导。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应该采用全过程跟踪式的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的多样性评价、“知识+技能+素养”的要素评价,确保一体化教学活动不偏离教学目标(包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目标),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质量。对好的教学经验和措施,纳入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中;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办法,争取在下一个教学循环中加以实证和解决。不断提升一体化教学质量,增强一体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丰富教学经验。
总之,职业技能竞赛对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电工专业根据技能竞赛项目遴选教学内容,通过“课课有竞赛、人人都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完善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内容。通过竞赛选手介绍竞赛经验和指导教师指导参赛总结,观察其他学校选手的技能操作演示,对师生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⒖嘉南住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赵燕南.电工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职业,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