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03:1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个性化自我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主学习)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仍处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实践探索阶段。如韩清林认为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魏玉燕、何莲珍等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建议。王笃勤、彭金定等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庞维国则总结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应具备的主要特征。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和策略正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而变化,正如何其莘和黄晶伟(2009)所总结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亦摇摆于复合型与实用型之间,人才方案中体现的亦呈现出‘复合+面向’的特点,呈现出重复性办专业、跟风设立专业、套用研究型高校人才方案,同质性办学情况突出,高校未能形成本层次专业办学特色。”杨平(2012)指出:“各高校在引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应以就业方向和专业为核心,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把英语常规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并实施应用型人才的职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二、应用英语个性化教学
1.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实现预定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以了解和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习者的能力为目标,可以采用个别教学、小组教学或班级教学等组织形式,或者是几种教学形式穿插使用,视具体教学需求灵活运用。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使教师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个性、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的成长超过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
2.以旅游英语为例的应用英语个性化教学。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诸多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期许满足我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这在无形中加重了对旅游英语课堂的要求。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诸如旅游英语这样的应用英语的教学应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1)采用合适的旅游英语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采取合适的旅游英语教材。教材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大多数旅游英语采用的教材都是传统的景点介绍、基本对话等内容。实际上,由于该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完全可以结合本专业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不同层级的教材。比如对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太多篇幅和大段的英文景点介绍对他们来说就是查阅新单词,完全忽略了他们的英文交际能力,再有这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反之,对那些英文功底很好的学生来说,太简单的教材又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由此可见,合适的教材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教师能力的提升
除了要有合适的教材外,作为课堂的主要掌控者———教师,对整堂课程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旅游英语的培养模式为“旅游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对旅游文化的教授。这一点,许多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文化交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旅游英语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学习旅游文化知识。(3)教学内容、课堂设计要针对该专业学生特色制定在课堂设计方面,教师要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模拟实际情况的情景对话,或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把上课的内容设计成现实场景演练等。这样原本比较死板的教学内容会变得非常有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如何在应用英语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习结果的主动组织自我总结、评价,教师在平时的应用英语课堂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
精心编写预习、学习、复习教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以他们为中心,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和策略加以有效利用,有强烈的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的意愿。
2.突出“语言基础能力+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英语与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
加深学习者对应用英语学习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目的。这就要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契机,悉心安排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
3.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广泛地拓展校园、社会、家庭资源,使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尤其是应用英语专业更是如此。比如旅游英语,它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作用,如果只是简单的课堂学习,及时在课堂采取情景教学法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时第二课堂可以完全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学生可以到真正的酒店前台办理一些入住预约手续,也可以去机场等场合实际体会课堂内容。
4.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鼓励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以自我评价为手段,逐渐养成专注的自我学习习惯。
四、结语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
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自我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与教学的自我在进行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沟通。总结反思的内容和视角一般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前瞻设想,特别是提升经验和修正教训的前瞻设想,要善于吸取同行观点,目的步骤明确,内容措施具体。例如,重庆名师、特级教师刘云生,从偏远区县村小教师到出任主城区教委副主任,始终将学习之根、研究之根、反思之根和总结之根伸向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及心灵,坚持总结反思自己课堂的“教”、学生课堂的“学”和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及深度和广度,使他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先后推出了语文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正是总结反思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优秀教师才会拾级而上,抵达名师之巅。: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很早前就提出了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不能再是一味的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并且是高效学习。本文根据目前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现状和教学趋势结合本人长期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切实可行的做法: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借助现代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改进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策略
Discussion on Non-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Yufang Zeng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Abstract: UNESC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lifelong learning, which means that we can no longer give the student passive learning in our education mode, but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face up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rning, and have highly-effecti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rend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 I proposed several feasibl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differently,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meta cognitive strategies of independent-learning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o consciously cultivate students' habit of self-study in the daily teaching process, to improve teaching mode by using modern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etc.
Key words: non-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ies.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在积极稳妥的推进,在部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极大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要求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独立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技巧和策略。英语作为国际交际语言和工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培养大学公共英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一定的策略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一、自主学习理论相关理论
国外语言教学中相关自主学习的表述为:autonomous learning、self-directed learning、self-access learning 等。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强调了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突出了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内容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可以理解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策略是自我调节,环境是自我营造和创设,学习过程是是自我管理和监控,学习结果是自我评价。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知识的习得,轻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方法;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被调动。机械的灌输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授的现成知识是一时的,探索知识的方法才是一世的。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他们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最有效的武器。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在班级教学中能找到一种完全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外语教学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关于外语学习各方面的相应训练,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学习自主性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在知识更新迅猛的时代,掌握已有知识虽然重要,但是掌握了如何学习未知新知识,学会应变和自我调节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说穿了就是要求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是直接推进其进行英语学习的原动力。Williaus 和Burden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力。动机由4个部分组成:行动的愿望和决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活动中投入的精力,参与和兴趣的保持。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能促使他们自我监管,在学习中坚持下去。动机可以分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性动机是指学习着具有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愿望融入目标的人群和社会。这种动机激励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言交流,强烈的动机能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的热情;工具型动机是希望从英语学习中获得一些具体和使用的东西诸如英语考级或者求职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不同的个人远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培养,激发各自的不同动机。
我所任教的本科学生中,有的学生立志出国,所以就帮助他树立融合型的学习动机,鼓励他抓住一切机会,主动参与外语学习,交流,多听多看全外文书刊报纸影象资料,多和外教接触,进行全景互动等等;还有大部分学生就是希望能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能顺利进入社会谋得生计,针对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工具型动机,对他们的学习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自我监管的习惯,用学习成功来刺激他们。
动机的激发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有利的教学环境。比如:亲身体验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的教学模式(直观情景,问题情景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自主-实践-合作教学模式等;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授课模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的考虑学生层次,对教学活动分层次设定稍微拔高点的教学任务,从而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愿望。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学到知识,在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就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在自身要求与现有水平的矛盾刺激下,激励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用的各种行动和方法,既包括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行为也包括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策略时要注意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结合自己的实际定立一个恰当的目标,只有在切实可行的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激励学生坚持下去,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对他的学习过程有个自觉的自我监控,不能随意,再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习惯,要习惯反思。这样才能从精神意志品质上为自主学习提供思想保障。
在思想层面上已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后,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督促学生自觉合理的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教师可结合学生个人实际,因势利导,灵活调控,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错误,灵活应用工具书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各种学习素材,要有重点有条理的记录所接受到的信息。通过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是保障自主学习顺利完成的前提。
(2)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组织参与课后各种练习,如单词和短文听写、范文背诵等;课堂上学生或配对练习、或小组讨论,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增进学生交流,体验语言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后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归纳总结语言的应用和语言点。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完成语言任务。给学生布置一个他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好的方法。开始可以低起点,留给他成功的体验,随之要求可以适当提高,让学生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能利用上下文的知识背景对未知词汇和语言概念有个大致的理解,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手段。这样不但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扩大知识面,增大语言训练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了一套科学的认知新问题的思维模式。
3、丰富学习途径,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的普及,其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方面也起到了显著作用。Warschauer Turbee 和Roberts引用大量文献证明了电脑网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性,促进各种学习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学习技巧的掌握。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和设备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逐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学习方法和策略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时,其自主学习能力已稳步有效提高了。研究表明,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中心效果很好,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途径。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的的语料资源,同时提供了一定的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空间,促进学习自主化和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平台。
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是现行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的一个共同课题,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新趋势,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求我们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和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负责,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馨月.影响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因素[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9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新时期;意义;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28-01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时期下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招生的不断扩大,使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能力、课外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下面结合高职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探讨新时期下加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对策。
一、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和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会学习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在学校创造了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高职学生进行各种自主管理活动和集体事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认清自己以及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做出自我评价和调节,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自身的应变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会有很大提升,从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更快的融入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形势并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二)有利于完善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新时期下,学生的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工作较复杂,然而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进而使学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会主动、自觉的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活动,也会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集体事务,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学生管理负担,不用每天忙于学生的日常琐事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会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会自己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完善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我国高职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生活铺张,经济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家长给的生活费也相对充裕,我国从2002年开始已经推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使一些贫困的大学生也“富裕”起来。新时期下,大城市的消费内容非常广泛,学生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很多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喜欢相互攀比,导致在经济消费上缺乏理性的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消费占的比例很少,而在网络、娱乐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消费的比重较大,追求名牌时尚,经常举办大型聚会,买高档的数码产品,造成生活铺张,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学习意识淡薄,时间管理能力较差
大学的学习模式相对高中来说非常的自由,并不采取高中监督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学生自我支配时间很多。但是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这种自主、自由弹性太大的学习氛围常常感到迷茫、困惑,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约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习惯于高中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没有形成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再加上时间安排不合理,常常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谈恋爱以及学校的各种组织活动方面,而忽略了课后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投入,往往在考试临近时,才抓紧时间学习。
(三)心理素质较差
新时期下,很多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极尽宠爱,在平时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事情,他们习惯于第一时间求助于父母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进入大学后,高等职业院校的环境相对自由,而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离开了家长的悉心照顾,很多高职学生会由于陌生的环境常常感到恐惧和迷茫;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离开了父母的严格管教而暗暗窃喜,极容易受到外界自由的社会环境的诱惑而放纵自己;有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学得到很大的发展,毕业之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学生常常会担心未来的生存压力而感到焦虑、困惑,不能有效的完善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
三、加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在性格、生活环境以及成长背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发其潜能,可以利用良好的校园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级学生会、班委会以及社团联合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职务。学生管理者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动手策划、组织管理活动细则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机体意识,也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制定明确的人生和职业规划
学习目标是激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的有效催化剂,进而大学后,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人生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和分析自己所选专业的特点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兴趣树立学习本专业的动力和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针对学习中的不足和优势对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针对自己的实现目标进行细致的自我管理,从而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安排时间。
(三)开展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放下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身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思考,搜集信息来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进而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经常开展一些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懂得感恩父母的艰辛,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以及朋友关怀;在教学楼或学生宿舍的宣传栏经常贴一些积极向上的宣传语;在课堂上经常讲解一些案例,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和总结,完善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高等职业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下的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针对当前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娟.新时期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问题浅析.科技信息,20ll,(08).
[2]许靖.试论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育,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时代,2Ol1,(08).
关键词:女学生实验认真执着收获
我是名初中的科学教师,女的。之所以这么强调我的性别,是想告诉大家,之前我是如此害怕做实验,现在却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这个过程和转变,也是一个飞跃。这还得从我的大学实验课开始说起。
大学时我的实验伙伴是个男同学,长得像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手。每次实验之前,我都会笑嘻嘻地问他:“你准备好了吗?我什么都不会,都指望你了。”他总是欣然地笑笑。实验时,他认真的模样让人肃然起敬。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做他的助手,帮忙拿工具,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我最喜欢光学实验,好玩好看又没有危险。最害怕的是电学实验,每次做电学实验的前几天,我就开始紧张了。我害怕被电死。每做一次电学实验,我就把自己豁出去一次,就差写遗言了。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做实验之前,我都会预习好几遍,可是仍然没用。做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做什么实验,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我总是机械化的把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反思等都写在实验纸上,只求我的实验报告单能让我的实验伙伴满意,顺便让我混个“良+”或“优”。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每次将实验报告单写完的时候,有关于这个实验的内容我都搞懂了。我把这个神奇的顿悟现象归功于写实验报告单这个重要的环节。经过4年担惊受怕的实验经历,等我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教师时,我有一种极其复杂的实验情结:痛苦和收获并存。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让我的学生能心情愉悦地做实验,并且有自己的收获。
为了实现誓言,我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在实验设计上,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为此,我很苦恼,我忽然觉得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怎么这么难。大学时代面对实验时的那种焦虑、恐慌的情绪一下子又充满了整个大脑。这种情绪也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待实验的情绪啊!是啊,如果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先解决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然后再追求实验收获,效果就会好些。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和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我总结出一些适合我班学生的实验方案。
我认为实验之前的思想动员工作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就是实验目的;了解实验中需要哪些仪器和工具,有哪些工具是可以自备的;大概知道实验的步骤;让学生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安全隐患,事前教会学生防护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因为恐惧而发出的尖叫声;要规定学生必做实验,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选做实验;要努力渲染实验成功时出现的美丽的实验现象,同时要让学生做好实验失败的准备,等等。总之,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期待走进实验室,并暗示学生要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因为它是发现真理的最直接的活动。
如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到位的话,那么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上实验课绝对是一种享受。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安静严肃的实验环境,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千万别在课堂上吓唬学生这个仪器很昂贵,或者因为个别学生有点顽皮而大声呵斥他们。当学生成了研究员,他们专心致志的表情会让我动容。老师要关注学生实验中的不足点、闪光点和意外发现,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总结归类。对于学生实验中的原则性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求救信号要留意,并轻声耐心地给以帮助。如果是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难题,并鼓励并启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每次在实验课结束之前都要留10分钟用于解答学生的提问,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学生,并对于本次实验中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有待改善的地方,赞扬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实验品质。个别小组如果实验没有完成,要另约时间再做,前提是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不然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
实验课后的实验报告是最精彩的环节。事前提示学生如何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较低,但重视内容。写作内容包括:实验中的意外发现、与实验伙伴的合作感受、实验的改进方案、实验中的困惑、自认为较得意的实验行为、由本次实验引发的联想、实验带来的意外心得体会,等等。总之,基本上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字数没有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说的都是最真实的实验体验,极富个性化。以下是我收录的其中一个学生的实验心得:
植物失水和吸水的实验
作者:王 晴
【关键词】 网络教学;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质量
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各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网络教学跨越时空、交互性强、资源丰富、共享名师,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终身学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人对网络教学认识不到位,师生参与网络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网络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影响网络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建、教、学、管”等方面探索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环节。
一、把好网络课程建设和维护关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基础平台,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分析等都要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网络课程的质量对网络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设网络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确定其表现形式,要注重学习环境设计,防止仅以电子化教材或课堂教学录像充当网络课程,要针对网络学习的特点灵活表现教学内容;要注重自主学习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方便学生拓展知识和个性发展;要完善导航功能,菜单和超连接标注要明显,要有学习历史与状态记录,防止学习时迷航;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考知识更要考应用,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投入教学的网络课程,应尽可能选择版本权威或名师主持制作的课程,如教育部立项建设的精品网络课程、各类评比产生的优秀网络课程等。无论网络课程来源如何,在实施教学前,都要针对教学对象特点,对网络课程进行认真梳理和维护。特别是对引进的课程,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消化,反复测试,不能因为功能上的缺失或内容上的错误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网络课程的维护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完善其功能,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除了教学内容的多维度展示外,还应该包括讨论交流、辅导答疑、教学评价、学习日志等功能模块,如果网络课程的功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必须要求课程开发人员加以完善;第二是进行内容维护,主要看课程结构是否完整,内容展现有没有错误,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否适合网络教学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课程中的教材、资源、试题等进行修改完善,及时补充本学科最新知识。第三是更新教学信息,包括修改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提示教学方法,提出教学具体要求,录入任课教师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对网络课程的维护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个别问题随时修改补充;进入一个新的教学周期前,要进行完整维护;当课程内容或教学对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全面修改更新;即便基本情况没有大的变化,每隔2-3年也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次重新修订,以保证网络课程的教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二、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有人认为,网络教学中教师已经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把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等通过教学提示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与计算机“人-机对话”,开展网络教学,教师将面临“下岗”危机。其实不然,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分离,学生得不到同步激励,也体会不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会缺乏学习信心。特别是网络教学发展初期,学生还习惯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网络学习方式还不够适应,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学生认为教师对网络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非常重要,他们希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始终感觉到教师的存在。
计划引导。就是利用教学公告及时提醒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虽然网络教学是个性化学习,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但为了便于协作学习,避免少数学生不能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通常应确定阶段学习目标。对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督促,不能放任自流。
交流引导。就是要利用在线讨论工具组织交流。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讨论主题,必要时可组织分组讨论或网络辩论,对学生的优秀帖子应设为“精华帖子”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在协作学习情境中互相学习。教学实践中发现,凡是有教师参与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讨论主题,学生跟帖的热情都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评价引导。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考评。可以利用布置作业、学生自测和组织单元测验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标准,知道如何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提倡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遵循客观性、发展性,重视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客观地评价,使评价结果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以达到其自我提高的目的。
情感引导。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提高网络学习的热情。网络教学中,学生在孤立的环境中通过鼠标、键盘、屏幕与外界交流,极易产生信息超载,使学生茫然抑郁,产生情感缺失。这时,教师的情感引导十分重要,在精力的投入上不能因机器的隔阂而减少,要以饱满的热情及时与学生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咨询、组织时事评析、宣传校园文化,还可以为学习成绩进步者奖励电子贺卡和音乐等,这样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
三、突出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主张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代替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网络教学恰好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拓展学习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成为可能。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掌握学习主动权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加一门课程学习,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弄清楚学习目的,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什么,了解什么,学会什么,需要完成哪些教学实践活动。经常查看教学公告,了解任课教师对教学的具体要求,与任课教师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2、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线,已经熟知的内容也得听,没有听懂的问题也得过,教师要按照多数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安排教学进度。而网络学习则以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为参照,进行有选择的学习。通常首先快速浏览课程内容,区分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未知的。对教师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自己未知的内容,再反复阅读教材或观看教师的讲课录像,必要时向教师和同学求助。对已知和模糊的知识,可利用网络资源温习或自我测试。这样既可以保证对重点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网络学习的物理空间可能是狭小的,但虚拟空间是无穷的,舍弃无穷的空间而拘泥于狭小的世界是不明智的。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有利于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开启个人思维,有利于与教师和同学的有效沟通。讨论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参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主题,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既可以参加集体讨论或辩论,也可以选择对象私下交流。有效的讨论交流不但能帮助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避免网络学习的孤独和枯燥,提高学习兴趣。
4、善于拓展学习
网络学习的又一突出特点是,获取参考资料比较方便。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学科专家会把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源收集整理在一起,并提供索引查询。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学习,开展学术研究,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加强对网络教学过程的管理
网络教学在虚拟的网上进行,教学周期相对较长,学生分布广,教学形式活,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制定网络教学计划
网络教学可分为现代远程教育和在校生网络教学,在校生网络教学又可分为全程网上教学和对课堂教学的增强教学。对大多数院校来说,目前网络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制定网络教学计划应视院校硬件条件、软件资源和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等多方面情况而定。通常,必修课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网络教学辅助,选修课可以实现全程网上教学,这样既保证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又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可选性,还能锻炼学生网上学习能力。同时,由于选修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的,能够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
2、选好主管教师
网络教学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管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必须是学科专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及相关知识;其次要具有一定信息素养,具备常用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知识,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第三是要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对学生引导要主动,指导要及时,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能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服务。
3、实施过程监控
对网络教学过程监控可分为开课状态检查、课中形势检查和课终效果检查。开课初期,主要看教师和学生登录情况,防止个别人因疏忽误学;教学过程中,检查教学开展情况,如作业量、讨论发帖数量等;教学结束时要检查完成教学任务情况,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检查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统计分析系统和教学痕迹记录情况实施,检查结果应向师生通报,发挥督促作用。
4、严格组织考试
网络教学是由学生自主安排的个性化学习,缺少外在的监督机制。对于自控能力差和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更大。因此,严格组织考试,发挥好考试的杠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教学考试,既可以在网上答题,也可以打印纸质试卷进行。组织网上考试时,要以考应用为主,防止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复制、粘贴试题答案。
网络教学是教学发展趋势之一,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但无论教学形式怎么变,教学目的是不会改变的,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的生命线。探索网络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保证网络教学质量,也是为了促进网络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清安.韩平,程永敬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宋凤宁,周艳,黎玉兰等.大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心态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30-32.
[3] 刘繁华.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4.38-40.
[4] 崔惠萍.网络教育中的情感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1.59-61.
【作者简介】
杨定友,西安政治学院基础系副教授.
(上接第206页)
导的地位,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的内涵和构成。化学课的小结,也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的总结性,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各分段讲述进行的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自己的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由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迈进。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从“被动的注入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注 释】
[1] 樊彩霞.姬建峰.教育心理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张德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刘凤霞.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若干方法.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3.
[4]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李午戊,男,汉族,陕西汉中人.
(上接第211页)
用在教学中的发挥,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结语
将项目实践运用在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改进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反应虽然设计过程很辛苦,但是做完项目之后很有成就感,自己也成长不少,不仅对于数据库课程的掌握更深入、更扎实,自己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都得到提高,整体的综合能力较设计前提升很多,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软件开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潮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0.6.
[2] 黄丽萍,周忠眉.浅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 薛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1.
【作者简介】
王 峰,任职于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在职研究生.
(上接第214页)
[2] 崔秀芬.从范畴化理论看大学英语词汇的习得[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员工自我鉴定表范文一:
不知不觉来到公司已经快三个月了,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足够去了解周边的环境以及熟悉身边的同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熟悉我所负责的工作。
当初通过多轮面试得以到公司工作的我是幸运的,怀着努力工作、体现自我价值的决心踏进了公司的大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成熟的公司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鼓励自我增值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与我所向往的不谋而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可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我的家乡是有着××百多万人口的××省××市,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安逸舒适的地级城市,但我内心中一直有种“走出去、看世界”的想法。直到大学毕业,当我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到××以外的地方去,到发达的大城市去。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来到了地处××的核心——××市,来到了××。在××的××年里我从事过信息、销售、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我也利用我所接触的、所了解的慢慢的在丰富自己工作经验以及人生阅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不应该满足现状,应该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
到公司最初的三个月也是我试用期的三个月,我运用之前所学在了解、熟悉、掌握手头工作,利用每一次外出的机会了解其他工作上相关配套企业的资料,正在慢慢进入角色。
在试用期即将结束之际,我特向公司领导提出申请转为正式员工,希望得到公司领导的批准。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以回报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
员工自我鉴定表范文二:
时光辗转。
岁月如梦爬上眉梢。
醒来,睁眼,一年悄然过。
一年的时间,长辄如朱自清先生“盼望着,盼望着”一样焦心,短暂似过隙白驹般雷厉空灵。我就是在这样矛盾的时间罅隙里,度过了一年的见习生活。
我于xx年x月x日进入公司工作,见习一年。现根据公司的制度规定,已过试用期限,满足转正条件,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并将近一年来的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生产安全部的工作比较繁重。外业工作主要是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以及相应安全生产工作的技术交底工作,经常性都需要跑现场;内业工作则主要是工程资料的管理(包括工程资料的整理、存档、借用管理)和公司、区、市各级的企业报表的统计工作,以及与安全相配套的管理方案、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安全管理经验技术的总结等等。
进入安全部后我主要负责非安全相关的内业工作,即负责报表方面的统计工作和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在安全部秦部长和部门同事小朱的耐心指导下,较快地适应了公司生活,逐步了解了部门职责,负责的内业工作的大致流程与要求。剩下的就是需要靠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快熟悉业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入职——积极应对工作
初入职场的我,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较快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
在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不懂的问题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可以为公司的建设尽一份力。当然,初入职场,也曾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通过领导的指正,让我学到了更多,也让我明白必须用更加严谨端正的心态去学习和工作。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让我在不断的反省和思考中逐渐变得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加全面。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感谢领导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以及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三、自省——工作需要客观“关怀”
工作真的没有自己想当然认为的那么简单。一份报表,只是简单的数据,却需要用心去体会其含义和正确的计算方式。它的背后牵涉到了管理费用的收取和公司的产值,预示了公司新的发展前景。一份资料,虽然只是登记其来处去处,但是却是公司招投标和资质升级必须要利用的业绩。
也曾跟随领导外出检查项目,除了旅途的劳累外,还目亲自体验了检查过程中的艰难。由于部门人手有限,检查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资料检查、现场规划、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工作区、生产区是否合理布局及各自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检查要在短时内完成,工作压力较大;加上有些项目上虽提前通知了检查时间但负责人却仍不到位、检查过程中被置之不理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检查过程中餐饭的不定时不定点,也体现出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易。
一次出差检查,让我知道工作没有“想当然”!
我承认,偶尔的时候会突然想,这种工作真的很没意思,每天只是简单的数据和毫不费神就能处理的文档整理,既没技术含量,也非自己想学想从事的专业性的技术工作,甚至一度令我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产生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永远只能做这些工作?
虽然心怀心思,但是内心却很赞同白岩松先生的话:人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具备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即必须要具备别人所不能的东西。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究竟具备什么??
四、时间——环境是催化剂
自己需要努力自我提升。这是来到三公司工作之后内心最为强烈紧迫的感觉。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认可,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增创自我价值。也就必须具备至少某一项技能。
这是在三公司的沃土上,让我逐渐认清了自己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内心开始给自己一个定位,为了更好的工作,自己应该开始做点什么。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实现学生自主的阅读,才会使这种能力化为己有,终身受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正如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而当今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自觉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力。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满堂灌”、肢解课文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课内对课文从遣词造句到思想内容,从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条分缕析、无所不包。
一、自主阅读的涵义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得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根据庞维国先生对自主学习的定义[1],笔者也试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自主阅读进行定义。从横向角度是指从阅读的各个方面和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阅读。如果学生本人对阅读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阅读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的阅读动机是自我驱动的,阅读内容是自己选择的,阅读策略是自主调节的,阅读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阅读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阅读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阅读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他人指导或控制,其阅读就是不自主的。
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阅读是指从阅读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阅读的实质。如果学生在阅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相关的阅读准备,在阅读活动中能够对阅读进展、阅读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阅读活动结束后能够对阅读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阅读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调控,其阅读就不是自主的。
这样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综合界定自主阅读的好处是,横向界定自主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澄清学生究竟在阅读的哪些方面是自主的,为教师确定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阶段性目标提供依据,也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特点因材施教;纵向界定自主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在学生的阅读活动过程中,什么时候更多地需要自己监督、指导,什么时候较少需要引导、帮助。
由此可见,自主阅读强调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动机,能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评价、总结,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能够取得较高阅读效益的阅读行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其实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要我学”成“我要学”,让学生做阅读教学甚至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线,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师的教呢?笔者不以为然,教和学是辩证的统一,自主阅读不仅没有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真正体现“教”是为了“学”,为了学生的发展。由此看来,要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还需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学生意识。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大有改观,但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象还是依然存在,学生还是被老师当做被指示、被灌输的物化客体,被动地听,被动地学,无法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所以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首先就是要有学生意识,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有学生意识,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使课堂成为“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2]
其次,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就是不再以教师自己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不再是教师单纯的指示、讲解、灌输,教师变自己的作用为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阅读在交互中起着作用。国外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途径,其中之一就是有针对的教学指导。目前,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教学指导,处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和使用某些自主学习策略,而且这些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各科内容的学习。[1]笔者认为,自主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出一辙,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指导。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做法为: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时间等,为学生精心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其次,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有效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前的阅读学习活动中去,不做旁观者和无关者;第三,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及时跟进,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深入,方式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交流和介绍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2]
第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在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读者在心理上对阅读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读者积极主动阅读的直接动力。俗话也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学生自主阅读课,需要教师开始前的激趣导入。教师的激趣导入应用一段原创的、感情真挚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而不是依靠多媒体、音频、图画等只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导入,其一,这些只是外在刺激,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听过了、看过了,也就忘了,一切就是过眼云烟;其二,依靠这样的导入,学生的依赖性会逐渐增强,阅读、学习会越来越被动,自主阅读能力甚至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减弱,学生依然是被当做被指示、被灌输的物化客体,无法实现其自主生长。
第四,创设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阅读的自由空间。
首先,给学生自由初读课文的时间和空间。现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忽视学生的读,一上课就直接抛出问题,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阅读,就是要注重学生的读,以学生的读为主,不管是出声的读还是默读。所以教师讲解前,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诵读时不要求全班齐读,而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由进行,可以是出声的朗读,也可以是不出声的默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篇幅长短来定诵读时间。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按照真诚、细腻、个性化三级要求逐级提升。这样既尊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培养学生纤细的感受力,又能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讲解后,也要给学生自主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感情更深入的朗读。可以是全班一起朗读,也可以是学生个人的朗读或是小组朗读等多种促进学生自主朗读的方式。其次,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文本特点来进行选择,“自身特点”指学生自己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如擅长哪些、不擅长哪些,喜欢那些、不喜欢哪些。“文本特点”指课文的语文特点,以“两特一先”为选择原则: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语言学习优先。学生再读课文时,边读边思考,可以在学习纸上写下来。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是阅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第五,倡导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并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倡导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是阅读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每人针对文本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当学生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就可能先寻求其他同伴的帮助,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前后桌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当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纲要》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出基础教育改革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迫切的要求和期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倡导学生的合作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合作阅读过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增强阅读的体验和体会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第六,引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结果做出自我评价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反思能力。
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此次阅读活动中,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哪些是值得肯定需要保留的,哪些是应该克服并需要调整的。总结自己在此次阅读活动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启示,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哪些经验,以后怎样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活动中去。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反思越细越深,且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能够付诸实践,改正不足,他的进步也就会越快也深而且越持久。
自主性阅读,并不是被动地阅读、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获取知识,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情感,还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升华。培养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自主阅读教学的引导、促进作用,这样,就能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有了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关键词:阅读 智力活动 自主 合作 感悟 兴趣 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以探究为主线,优化学习结构,通过启发、阅读、感悟等方式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组织学生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使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培育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
朱熹在《读书三则》中说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见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合理的方法,选择富有个性化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对文本的掌握,更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回顾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自主探究阅读。自主探究学生自读为主,遵循“读中悟、疑后想、探后练、练
中创”的教学原则,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自主阅读教学有助于个性自由、自主发展,追求批判、多元、开放,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如何有效保证阅读过程不出现偏差及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阅读及问题探讨之中呢?自主式阅读不是漫无目的地翻书,更不是学生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也不是画龙点睛式地找几个好学生一回答了事。教师要确保全班每个学生都投入到阅读、质疑、探讨活动之中,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阅读及探究任务,利用任务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务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分层次的,包括预先设计的和课堂生成的;任务必须能满足不同个体阅读需求的多样性,能切合不同个体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老师要注意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坚决杜绝死角。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进入阅读和思考状态。鼓励引导这些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
2.小组合作阅读。这里的“合作阅读”,是指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对主要问题的学习情况及时组织一条合理、开放的教学主线,师生合作探究中心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导读导悟中心问题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目的。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但要注意讨论的问题必须具体、有可讨论性。小组讨论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
如《麻雀》一文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可先引导学生抓住“突然,一只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一块石头、落”,通过换词比较感悟麻雀飞下来的勇敢,坚定、果断;然后联系麻雀为什么“像石块似的落”的情急情景,反复咏读“……像石块……落……”,反复再现麻雀“落”的场景,在朗读中引领学生感悟麻雀“惜子如命,奋不顾身”的思想内涵。
3.感悟阅读
高林生老师指出:“感悟的实质是意会。”感悟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我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我国古代的国学教育从来就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张反复吟涌,潜心涵咏,以求明文达义。语文感悟学习强调最多的是学生个体的主动积极参与。感悟者因为自己的经验积累欠缺,产生需要或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平衡,促使自己去感悟、去建构,从而达到新的意义和新的自我感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的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来接触新的文本。因此,在语文感悟学习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更要学会做人。同时,感悟自身也是综合运用感知、想象、记忆、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过程,学生自身要在语文学习中建构自身的完整性,要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在感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自读感悟和点拨感悟两种方式。“自读感悟”,是指在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要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紧扣上一教学环节中梳理出的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全面深入地自读深悟课文内涵的过程。自读感悟,意味着学生在阅读课上应该自由感悟、自主感悟、自信感悟。一个“自”字,集中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课上的独特表现。
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中总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这时可以采取点拨阅读的方法。小学生由于缺乏驾驭知识的能力,对知识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的印象。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识;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借助教者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难点;运用点拨,可把学生思维步步引向深层,以保证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思维训练的力度。
总而言之,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活,阅读热情被激发,阅读面也会得到扩展。阅读数量的累积会带动阅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也将日益增强。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高林生 2012.9
《依托文本,有效拓展阅读教学》 潘君 现代教育科学 2014.3
【关键词】训练;小学生;口语交际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就必须要懂得交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目前,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自信,缺乏家庭教育,口语交际教学成了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对口语交际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与教师的口语交际,应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然而过去,我们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结构严密、教学过程的流畅,把小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计的轨道上,生怕小学生越雷池半步,结果造成孩子畏难、害怕的心理,课堂教学毫无生气,课堂的口语交际是一种“传话”,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动,没有激情。那么应该如何关注小学生,实现小学生与老师的和谐对话,消除小学生的害怕心理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鼓励小学生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比如:第一节课师生见面,可以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跟大家在一起,我心里很高兴。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短短几句话,使孩子们缩短了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可以在班内设“周末你我他”栏目,在活动中,教师主动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扮演角色,共同完成口语交际内容。学生台上表演,台下学生给其“配音”,台下学生“发令”,台上学生表演;教师表演,学生给老师的动作“配音”,形成互动。不定期地开设“畅想栏目”。如:《50年后的母校》、《十八岁的我》、《20年后我们再相聚》、《假如我是……》。让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显示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立足课堂,构建口语交际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优势,构建口语交际模式的阅读课文,经过探讨,我总结了以说为主题的模式:预习自说―朗读仿说―讨论互说―总结许说。一是预习自说。阅读总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预习的基础上,而预习情况反馈,提供了交流学情空间,拓展新知应让学生自说预习中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难。二是朗读仿说。阅读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训练任何一种语言能力都离不开读,特别是“对话”可让学生自选角色朗读,读中感悟真情,通过模仿表演反复训练,自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是讨论互说。阅读是一种个性色彩极强的活动,通过课文的感知,学生有了第一印象,教师放手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生畅说对课文的理解,创造乐说、会说、能说的氛围。四是总结评说。阅读教学中对问题探究、课文朗读、习题训练等都要指导小组评说,让学生在分析、梳理归纳的思维训练中培养表达的具体性、严密性,提高表达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要给时间,让学生尽情倾吐内心的感受,实现同学间的信息沟通与启迪。这一教学模式把阅读和听说融为一体,学生说中感知课文,说中感悟课文,读中积累语言,说中品析课文,形成语言的有效积累。
三、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从家庭做起
有句话这么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首先,胎儿在体内就受到母亲“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与否与母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强的幼小年龄进行的,父母的形象示范,言传身教给孩子以终身影响。父母的工作态度、思想作风、性格修养、爱好特长,无不使孩子耳濡目染,令其终生受益或受害。因为学生生活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家庭中,因此,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让我的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亲听,从而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从入学抓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因此,在孩子入学后老师就要重视对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懂得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课文课程标准上列出了许多口语交际情景创设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创设情境,整体性呈现情境,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关注孩子的交际能力,充实学生的话题。倾听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生动、形象、逼真的画面,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交流。在《所见》的教学中,通过播放配乐的手段,让孩子们先闭眼感受并想象画面,然后再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插图,将自己想的与插图对比,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想得美是插图画得美。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有了说的欲望,更让他们有了说的内容。通过播放动画片、童话故事等,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我在给大家播放了《小木偶的故事》后,把台词发给大家,让学生分组来表演小妖怪、小木偶、粉红色小兔子、熊警察等人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表演结束,我提出问题:1.看了这个影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己是最棒的,诚实最重要。)2.评选最佳表演者: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说说,谁模仿得最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对一些要“出场”的学生事先进行“彩排”,让他们在掌声中找回自信,下一次的“出场”一定会更精彩。
总之,我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不仅仅是教师要重视,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口语交际的训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主动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实际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学好语文,具备使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条探索和发展的新途径,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中包含了情感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能够在感情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小组这个活动共同体中要与其他成员积极交流、合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因此,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组员之间的协作也是各自经验、知识和思维相互交流的过程,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拓宽其思路。学生要通过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并形成最终的成果。学生需要互帮互助,这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组内成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机制,形成了人人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
二、促进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有关对策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应该使合作学习为语文教学服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环节时,必须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一系列小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或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用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做铺垫,调动起课堂学习气氛,从而打开学生兴趣的闸门,让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海洋。
2.选择多样化的合作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及学习上的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学习需要,在小组学习中,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可采用讨论、辩论、竞赛等形式展开合作学习,是突出不同学生个体独特思维、培养其快速思考能力、学会团队合作的有效方式。现在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其个性化的发展,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并树立竞争意识,教师只是辩论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同一知识时掌握程度也不同,这时可以利用辩论赛的形式,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课本知识后隐藏的道理。
3.完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包含评价、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完成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养成了一种正确的学习习惯,而且实现了知识的升华。教师的积极评价是学生改正自身不足、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给予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这一过程,还要及时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反思。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在授课前,教师安排学生以“中国石拱桥的有关调查”为题,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三天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堂上,学生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有关石拱桥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宣读自己的研究报告。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评价,肯定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要总结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并给予适当补充,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研究课题时有何不足。
我们应该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社会型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是初中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尽量将语文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联系起来,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项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生存。未来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将继续深入下去,要将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肖云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兼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5),98-100。
关键词: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系统;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38-04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略显不足,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的选择能力,自我监控与评估技能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2]因此,各高校不断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随着3G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技术的提升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其学习过程的便捷性、社会交互性、情境敏感性、个性化等特点[3],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和学习者的关注。与传统的自主学习平台相比,移动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大学生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远远超过个人电脑的普及率,可以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其二,移动学习可以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这是其他学习方式无法做到的;其三,移动学习以其服务个性化、学习情境化的特点,真正做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环境研究,设计移动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
二、系统设计思想
1.自主学习理论
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截然相反,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齐莫曼认为,应该从学习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环境、结果等七个维度界定自主学习。他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是这样的:学习者自我激发学习动机,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独自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时能够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最终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5]
移动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习者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起到的是助学者的作用,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者独自组织并完成的。自主学习理论则在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移动技术则提供了网络、设备、平台、资源和内容支持,为学习者传递知识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学习协作会话,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
2.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
与网络学习系统的设计不同,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软硬件条件、学习资源及学习活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移动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方海光教授提出了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为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思想。如图1所示,该路线图分成了三个层次:移动学习装备环境、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移动学习服务环境。其中,每一层次包含两个要素,共计六个要素: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移动学习网络接入、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内容和移动学习活动。[4]根据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学习因素还是技术因素的情况,路线图又分成学习驱动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技术驱动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
本系统采用学习驱动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和自主学习理论,设计移动自主学习活动过程;详细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设计移动学习内容和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最终根据以上条件,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根据学习者使用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环境状况,采用一定的开发技术进行系统的实现。
三、学习活动设计
在自主学习理论、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等思想的指导下,文章设计了移动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移动网络和设备的支持下,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实施在线学习活动,学习者结合具体的生活、社会场景,积极地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协作互动、在线测试,完成知识的学习。学习活动完成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学习监控状况和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进行修改和调整,其具体学习活动如图2所示。
四、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大学是由学校教育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需要在此阶段做好进入社会的知识准备。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加强自身的外语能力、社交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外语学习、社交礼仪、管理艺术、汽车驾驶等内容。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移动学习自身的特点。移动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干扰,并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学习片段。因此,根据移动环境下学习者的注意力时间为5~10分钟,研究人员提出了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思想,以适应这种由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形成的片段化的学习体验。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求是:呈现方式简洁且概括性强;信息承载量小而精;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特点。[6]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提供学习材料,管理员在充分掌握这些学习材料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作移动学习资源,并按照“类别――主题――知识点”的三层级别来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管理和导航。类别是最高的级别,其作用范围与学科科目相似,下设若干个主题;主题是由反映相同主题的知识点构成;知识点是最小的知识组织单元,在此基础上管理不同的移动学习资源。
五、学习平台的设计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最重要的一步,并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起到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大学生多样的移动学习需求,是高校自主学习的有益补充。系统平台分成学习平台和管理平台,用户角色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进行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教师通过管理平台实施策略管理、在线答疑。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各种自主学习活动。
2.系统体系结构
移动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系统设计,分成表示层、网络层、业务逻辑层、存储层四层。如图3所示,这样的设计体系结构清晰、软件耦合度低、便于管理和维护。
(1)表示层。该层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界面与系统交互,并依赖于网络层和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通讯。学习者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利用GPRS、3G或Wifi无线网络,与学习系统进行交互。教师和管理员通过PC终端,利用有线网络或Wifi手段,进行系统管理与维护。
(2)网络层。该层是为各类设备接入本系统提供网络支持,接入的方式可以通过GPRS、3G、Wifi等无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3)业务逻辑层。该层用来封装系统的具体业务逻辑服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处理表示层的应用请求,进行业务判断和数据处理,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包括在线学习模块、在线测试模块、学习管理模块、学习管理模块、信息交流模块和管理系统模块。
(4)存储层。该层负责为系统具体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并存储系统交互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本系统的存储层主要包括学习资源库、学习管理库(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监督等)、信息交流库(在线论坛、在线答疑)、用户管理库。
3.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特点,结合自主学习理论,并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分析,本系统可以分成学习系统、管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学习系统为移动学习者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管理、在线学习、信息交流、在线测试、使用帮助服务。管理系统由教师和管理员共同维护,管理员负责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教师负责策略管理和信息交流等。
(1)学习管理
学习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它包括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功能。
学习计划主要包括长期学习计划和短期学习计划两种。长期学习计划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选择某几个学习类别的内容,进行长期的自主学习。短期学习计划是学习者选择一定的学习主题,并设置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截止时间。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策略名称、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具体案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查看,并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运用于自主学习活动中。
学习监控模块的目标是实时监控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信息交流和在线测试情况,并将监控结果反馈给学习者,辅助其进行自我学习监控和自评,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本系统针所有知识点学习情况进行监控,监控的主要指标有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统计、平均学习成绩、在线讨论次数、提问/答疑数、自我评价结果。而对于主题和类别单元的监控,可由其包含的知识点学习情况叠加而得到。
在完成在线学习之后,针对该学习单元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在线测试,学习者根据测试结果和学习监控结果完成自我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学习者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进行调整。
(2)在线学习
根据学习计划,系统会根据“类别――主题――知识点”动态生成树型学习导航,学习者根据该导航图并于时间安排对相应的知识点模块进行学习。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最好能根据周围环境和学习内容特点,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3)信息交流
在线协作是虚拟学习系统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模块进行协作讨论,也对具体难题进行在线提问、答疑操作。
(4)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包括知识点测试和主题测试。学习者完成每一个知识点或主题的学习时,系统会提示学习者进行在线测试环节进行测试。学习者如果测试成绩较差,可以重新进行学习,然后再次返回测试模块进行测试,学习监控模块将把新的测试成绩替代之前的测试成绩。
(5)使用帮助
学习者初次进入本系统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帮助时,系统会帮助学习者对系统的功能介绍、使用方法、学习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6)用户管理
管理员对于用户信息的管理操作,具体操作包括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
(7)资源管理
管理员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制作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并对上传的学习资源进行管理,具体操作包括学习资源的增、删、改、查。其中,资源按照“类别――主题――知识点――资源”这样的树型目录进行资源维护和管理。
(8)策略管理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理论,针对不同学习内容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为大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活动提供策略参考。
(9)信息交流(在线答疑)
教师针对学习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习者解除学习疑惑,使学习者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六、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以及系统实现
根据学习群体使用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开发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工作。当前大学生使用的手机终端不一,有使用基于Android、Symbian、iPhone OS、Windows Mobile等系统的智能手机,也有使用普通2G手机。当前移动网络大多数人使用的是GPRS或3G网络,部分学校支持校园Wifi。考虑到当前移动终端和网络情况,为了服务更多的学习者,本系统将采用开发效率较高的、适用性较广、支持多种网络模式的WAP2.0技术开发。
本系统将使用Windows 2000作为系统服务器,使用Tomcat6.0作为WAP服务器,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中使用了Struts+Hibernate+Spring+WAP2.0开发框架,开发工具为MyEclipse 8.5,测试工具为Opera浏览器。考虑到学习内容在手机终端的自适应问题,本系统以目前常见的分辨率240×320,作为主要屏幕分辨率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部分效果图如图5所示。其他手机可以通过UC Web手机浏览器进行访问,也可以较好地进行页面呈现。
七、结束语
文章根据大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学习驱动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对系统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及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平台设计、移动终端、无线网络和系统实现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目前本系统已经在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中进行试用,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和好评。文章主要工作是将移动学习运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但在设备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情境建模等方面还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谢东海,陈坤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75-27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3]Klopfer E,Squire k,Jenkins H. Environmental Detectives: PDAs as a window into a virtual simulated world [Z].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Vaxjo, Sweden:IEEE Computer Society,2002:95-98.
[4]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