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0:0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语综合水平考试
由学校统一组织,主要考查申请者运用外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除外语综合水平考试(各类专项计划、优秀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计划除外):1、以第一作者或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被SCI、SSCI、A&HCI收录;2、ESI高水平论文,且以第一作者或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文章被人文社科中文期刊收录(《中国社会科学》、国内其他期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4、毕业于QS或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排名前400名的境外高校硕士生。申请外语综合水平考试免试的考生须向报考院系提交申请表,未提交申请表的或不符合条件的视为无效申请。
(一)时间:2016年3月6日上午。
(二)地点:武汉大学(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准考证请于考试前一周在网报系统自行打印)。
(三)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在外语综合水平考试阶段需加试政治理论(文科考试内容主要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科考试内容主要为自然辩证法)。
(四)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五)公布成绩:考生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本人成绩。若对成绩有异议,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查。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在网上公布,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
确定候选人
培养单位考核专家组根据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参考外语综合水平考试成绩,对考生入学申请进行集体审核评议,做出评价结论。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评议结果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1:2的比例确定候选人,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 实效性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237-02
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将原来在高校开设的《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整合为《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并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论教育,是在高校中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原理》课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地、系统地把握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该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显现的教学效果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一、《原理》课的教学现状
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潍坊医学院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应地对《原理》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有了新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校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原理》课的教学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所以在《原理》课的课堂上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有的玩手机,有的干脆趴在座位上睡觉,个别的学生甚至基本不来上课……课堂上能自始至终认真听课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学生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不活跃,授课情绪自然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原理》的教学实效性。
二、《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针对《原理》课教学存在的种种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以使我们能够认清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学生对《原理》课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我们每年在上课期间都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映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等的要求,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每个上课班级抽取一定的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师生对话交流。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听到了对《原理》课肯定的声音,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原理》课内容枯燥难懂,且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就能过关,自然也就认为《原理》课不那么重要;有的同学还认为由于《原理》课是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考试非常重要的课程,希望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与研究生考试结合起来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理》课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这直接影响着《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
《原理》是整合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授课教师基本是由原来的从事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教师调整过来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背景参差不齐。比如我们教研室的教师有哲学背景的,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有伦理学背景的,这样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注重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授课重点放在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上,不利于体现原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时由于授课教师较少,而教学任务又比较重,我们不得不聘请其他教研室的教师讲授《原理》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原理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不够
我们对《原理》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师也都采取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相对落后,不少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挫伤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有些年轻教师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相对较少,理论分析也不够深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单调
目前,我们通过改革虽然改变了原来一张期末试卷“一锤定音”的课程考核方式,但也主要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对学生平时出勤、课堂纪律与参与教学情况等都有所反映,但是由于大班授课的模式影响,教师并不能够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当然也不能保证完全公正地给予学生平时成绩。
三、提升《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学生认识,注重素质教育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就给学生布置了“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的讨论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用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
《原理》包括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这样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为了较好地解决整体把握理论的问题,我们主要是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法,不仅自己教研室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还邀请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通过集体备课使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给予授课教师以理论上的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原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讲授《原理》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很大挑战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问题。理论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被大部分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社会的新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教学提供现实的素材,使教学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提升《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原理》总学时分割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占2学分,实践教学占1学分,即课堂教学学时为36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为12学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教师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有:撰写课程小论文,如“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组织课堂讨论,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宗教与迷信的异同”、“大学生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能趋同吗?谈谈你对‘趋同论’的看法”等;运用影视音像教学资料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结合教学内容,我们选择《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和《货币》等电视纪录片的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提高了《原理》课的实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原理》课程涵盖的内容多,知识范围广,加之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学生。而当代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客观上要求我们《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经典案例教学法。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比如我们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原理时运用了“蝴蝶效应”和“六度分割理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在学习价值规律的原理时,运用现实中“菜贱伤农”的实际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是关键,案例要有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启发性等特点。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已经编写适合《原理》课堂教学的案例50多个。
2.重点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懂的原理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引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专注于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设计辨析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以引起学生思考并进一步正确理解这一原理。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在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学习中设计一些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有利于帮助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比较难懂的理论通过习题的形式也容易让学生接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较为难懂的理论问题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3.课堂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课堂讨论、学生走上讲台、主题发言、学生辩论等形式进行,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例如,在讲授商品的二因素原理时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吗”。在讲授历史唯物主义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布置题目让学生准备,制作课件,挑选几名学生走上讲台主讲,然后学生和教师进行共同点评。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原理》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原理》的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在考试的题型上力求多样化,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联系实际的分析题和材料题,在论述题和分析题中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机会。比如论述题,可以出三个题目,让学生选作其中一题或两题。在考核机制上建立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课堂发言等全面考核的综合考核制度,从而全面提高《原理》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平时成绩占40%,由平时考查(考勤、小测试、回答问题等)、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或读书报告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也设想用口试的形式,把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但是《原理》大班授课的方式,使口试的形式很难推行。我们力求探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水平,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原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教学主体的转换,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等等,需要我们授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原理》教学的实效性。
[基金来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改革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批准号:14CXJJ12)]
参考文献:
[1] 江丽.《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5
[2] 张晓燕.论《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经济师,2011(6):123
[3] 杨松.“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58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3)
思维差异英语写作应用一、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知行为来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语言学界对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甚早。早在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派创始人威廉・洪堡特(Karl Wilthelm Von Hambolt,1767-1835)就提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20世纪初,新洪堡主义者,美国人类萨丕尔(Edward Spair,1884-1939)和其弟子沃尔夫(Benjamin L. Whorf,1897-1941)进一步阐述了萨氏的理论,并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他们将语言的范畴和类别当做思维本身的单位和媒介,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还是该语言所制约的世界的模式,即“语言决定世界观”。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两者之间辨证统一,互相依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之,语言又充当着思维表达的承载工具,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西思维差异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1.主体思维VS客体思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主观感觉,即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悟出“自然的真谛”,属于主体性思维。
西方哲学提倡“主客二分”的二元论。认为宇宙是外在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西方人习惯于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
2.后馈性顺向思维VS超前性逆向思维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思维。“龙的子孙”历来强调历史的延续性,不善于怀疑、否定、批判。从而在思想上呈现后馈性,比较排外,厚古薄今。
而在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都无时无刻地不向世界展示着他们卓越的假想性、超前性、未来性思维。
3.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
中国人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描述事物重求其似,不求其真,往往带有朦胧、猜测的成分。
而西方人却很注重逻辑的实证性、精确性。更倾向于以精确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世界,通过定量分析,精确地计算、推理,来揭示掩藏在事物表象下的本质。
4.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解性直线型思维
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惯于按时间的发展,空间的变化顺序叙事,总是从因到果,由先即后等。再者,呈现一种螺旋型结构,思想表达不是直击主题,而是在主题之外“围绕旋转”,最终尽可能地使其落回到原点。
而西方人由于受古希腊传说等历史文化的影响较深,在表达思想时,惯于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举例。呈现直线型结构,在西方人眼中,直接表达要优先于间接表达,当展开一个话题时,会直接切入主题。
5.具象思维VS抽象思维
中国传统一直以“尚象文化”著称。《周易》以“观象制器”解说文化起源;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中医以“观面相察舌色”诊治疾病;天文历法研究“观象授时”。因而中国人习惯具体思维,好就事论事。
西方偏重理性思考,崇尚抽象思维。因此,在生活上,西方人更多的是谈论观念、方法、原则等,属于一种“尚思文化”。
三、中西思维差异的异质性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原则
1.一言:内容
内容在这里指的就是“言之有物”。以前文所论述的“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为基础,试例证:
有物一:分论点如何排序
面对“Topic: should the money invested into a university library be used to buy books or to buy computer? What do you think?Why?”的话题,有些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分段主题句:
理由1:Computer can be linked withinternet or intranet, information exchange thus is made easier.
理由2:Compared with books, computers can store the needed information much longer, since paper books are easily eroded.
理由3:When readers are making some inquiry, computers provide much more efficiently than books can do.
理由4:Given same space, computer may contain much more information than books can, as information can be stored on hard disk or CDs and DVDs.
以上罗列的理由,如果简化一下顺序就是:内联网耐久性高效性存储性。这种顺序没有规律,思路混乱,西方人精确性、逻辑性的思维模式,一点没有在英语习作中有所体现。应该调整为:高效性存储性耐久性内联网。
有物二:段落扩展:举例子、列数字。
“言之有物”的另外一个标准就是有效地通过论据进行说理论证。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来源于实践,它包括一些基本原理、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
2.二言:形式
形式就是“言之有形”。以议论文为例,根据“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析性直线型思维”差异理论,具体说明。
有形一:首段要阐明观点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在首段“开门见山”。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开头方法(排比法、背景法、场景法、定义法、名言法等),需要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有形二:主体段要有主题句
首段阐明写作观点之后,在其后的主题段落中一般要采用分论点的形式,或论述或证明自己为何持此观点。而每一分论点的段落非常强调主题句。在英语正式文体体裁写作中,主题句+辅助语的英语段落可以占到整个英语段落的60%~70%以上(曾利沙,1994:20)。
3.三言:语言
语言是指“言之有采”。
有采一:少使用人作主语
前文展开的有关中西主体性和客体性思维的比较,反映在语言形态上,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
有采二:“逆向”高分句型
中国人较顺向,而西方人较逆向。比如,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英语用“back”指称过去时间,而用“forward”指称未来时间;而汉语则习惯用“前”指称过去时间,用“后”指称未来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理论,并多向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英汉反向表达,增强学生的语感。
有采三:抽象名词的使用
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在句子词汇使用层面,除了在科技论文、哲学和政治性文体中,汉语较多使用动词,较少使用抽象名词;而英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因此,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往往在习作过程中,脑海里会出现汉语的四字格,如“翻天覆地的变化”“未雨绸缪”,而不会像英语母语使用者写出这样的句子: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临渴掘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学英语,尤其是学习英语写作,如果不掌握抽象名词的表达,就很难写出地道、耐读的英语文章来(蔡基刚,2003:1)。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2]许钧.论翻译的层次[A].载杨自检.翻译新论[C].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确立思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作用的依据。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那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呢?我认为可以采用这样几条措施。
一、确立一个原则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状况,应确立灌输原则,提倡灌输教育。所谓灌输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性质和任务,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列宁在《怎么办》中详细阐发了“灌输”原理,认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在工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意识只能靠从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同样,今天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由中学生自发形成,只能通过“灌输”。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的思想、理论、道德规范这股活水引向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所掌握、内化,以使政治课具有导向和铸造的功能。
二、采用两种方法
教材进行改革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有所变化,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让学生参与实践,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寓教育于情感之中。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的抽象地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政治教师,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2)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比如,我们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我们曾多次组织学生去看一看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大好形势,访一访建设功臣们的事迹,画一画,照一照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感受很深,回校后,写小论文,感到有话要讲,有文可写,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所写的论文质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
三、通过三个途径
(1)充分运用主教材作用,这是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那就是要针对学生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这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现有的教材经改革以后,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注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
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思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假、丑、恶。如我在上《公民》第二册“喜、怒、哀、惧,人之常情”一节时,先简单介绍了这四种情绪在生活中的反映,然后围绕着课文中“由于生活条件,个人经历,阶级地位的不同,情绪也会有极大的差别,人的情绪也有其品质上的区分”这一观点,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讲述了英雄徐洪刚,面对歹徒表现出充满凛然正气的怒,显示出英雄的本色,使学生对英雄更加崇敬。相比之下,要克服为了个人私利而引起的感情冲动,这是无谓之怒。我又分析了在日常生活中,为国、为民而喜的情绪,为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困顿而悲哀的情绪,使学生懂得,人的情绪与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爱集体的情操。最后又与学生一起分析大家熟悉的“5·29”案件,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懂得“因何而喜,因何而忧,因何而怒,因何而惧,情绪像镜子,表现出他思想觉悟的高低”。现有政治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
(2)加强时政教育,这是另一个途径。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事教育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动性,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新晨
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如在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列举了卢湾区副区长祝文清受贿被判刑、著名跳高运动员挂靴后官到福建省体委副主任倪志钦受贿走上被告席的案例,使学生既懂得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接受了一次公民要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
关键词:暖通空调;硕士研究生;创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7-02
一、引言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国内外高等学校对此都非常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如何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简称暖通空调)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成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能敏锐地感知新事物,发现新规律,开拓新领域,想前人所未想,创他人所未创的优秀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暖通空调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
在硕士研究生培训方案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有6个二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其中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一门涉及建筑、能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卫生、机械、电子电工等众多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主要从事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人工环境的创造与维持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各类建筑和舱室等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及空气品质的控制,为实现此控制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冷源热源系统及设备、区域供热和供冷系统等。其中心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及降低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创造和维持适宜的人工环境。可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空调热泵技术、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与控制、通风空调工程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室内环境控制、除尘与洁净技术等。其培养目标是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事业心强;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暖通空调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从事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也为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打下基础。为了达到上述的培养目标,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通常要学习下列课程: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写作、专业英语、数学物理方法、数理统计、高等代数、高等传热学、高等热力学、高等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建筑热过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空调与建筑节能、暖通空调新技术等。
三、暖通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体系
研究生与本科生是不同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大学生是老师教你,考试答案老师知道,你照老师教你的方法去答试题,做对了就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进研究生院,老师除了上课以外,还给你一个研究题目,老师不知道答案,别人也不知道答案,让你自己去按老师指导的方向,求知一个新的结果,老师与同行专家评议你的结果是对的,你的研究就结束了,老师给你个学位叫博士;但是,正式做研究,必须学习和锻炼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结果,这个锻炼的阶段就是博士后。暖通空调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必须将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为此应构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研究生生源、指导导师、硕士论文、道德水平、学习环境等。研究生导师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道理就在这里。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部分导师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结构老化。现在,很多暖通空调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论文中大量运用计算机知识,或是编制程序,而相当多导师的计算机水平,远远赶不上学生,何谈指导。某大学就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被发现用某游戏程序冒充验证实验结论的一段程序,论文自然没有通过。这位学生投机取巧之所以迟迟没有被发现,就是因为其导师本人对计算机编程知之甚少。有人将硕士研究生导师分成两类:有时间的没水平,有水平的没时间。而有些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知识结构新的导师往往又是暖通空调学科的骨干力量、知名人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社会活动比较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指导硕士研究生。更不容乐观的是,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目前社会上的热门专业。高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研究生,但热门学科的优秀毕业生愿意在高校任教的却不多。古人云: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硕士论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但近年来,部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差、质量下降。究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不努力,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偷工减料”,人云亦云,甚至出现了个别抄袭、剽窃等现象。有的研究生论文往往是开头几章原封不动,照抄别人的,最后一章发发感想。有的研究生论文是大题目做了小文章,头重脚轻;有的是缺乏实验数据,凭空想象;有的是曲解人意,生拉硬扯;有的是结构不合理,将错就错;有的是堆砌华丽词藻,内容空洞;有的是引述各家之论十分壮观,没有自己的见解;有的是语言修饰不当,读来令人费解;有的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硕士研究生应当通过自己的在校学习,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大体形成自己的基本科研能力。而在这基本的科研能力中,自主地思考,对所研究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有初步的独立思想和独立思想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暖通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遵循坚持质量、优化环节、规范管理、突出特点的原则,始终将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构建包括研究生生源质量、指导教师队伍水平、硕士论文质量等全方位的创新体系,培养创新精神,使他们学会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激发创新火花,提高创新素质。使硕士研究生的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综合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同时,还需要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教学督导,严格课程教学、学位论文等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导师队伍规范性建设,完善导师遴选与考评制度,建立导师上岗培训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培育更多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金丽鑫,谢立平,姜红,等.研究生质量下滑原因剖析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5,(8).
[2]孙利.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体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3]汪勋清,王春霞,田松杰,等.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培养质量管理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
[4]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4,(1).
[5]王晓梅,张桂花.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3).
[6]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11).
[7]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3).
[8]陈厚,曲荣君,王春华,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0,38(10).
[9]张国兵.筛选理论与研究生创新乏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2).
[10]黄浩.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误——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水平低准现象我见J].文艺争鸣,2000,(6).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理论
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不仅思维的对象、内容不同,而且思维的方式、思维规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从根本上讲,决定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在从远古的原始思维走向现代文明思维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也随之由传统的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从静态思维向动态的变革思维转变。在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创新性思维方式将成为2l世纪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而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唯物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的统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我们认识壮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智慧之源。因此,开展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想今后在社会中谋求一种比较好的工作,最莺要的是在校期间多掌握几门有用的实用技术,如计算机、英语,等等。这种对实用技术的注重,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其知识结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关系中,片面看重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大学学习有专业的区别,并且学习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和导向的,那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至于说基础性的知识,既然是基础,那么也就可学可不学,因为这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尤其明显的表现是,在不同的基础知识中,大学中一般只重视专业性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其他各种基础性的知识。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基础性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本专业有关系的基础知识,而把诸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作为思维方法的哲学知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和政策法规知识等都排斥在基础知识范围之外,以至于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最后将无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需要很多实用性的技能,因此,在大学生中片而强调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知识,而忽视其他专业知识以及“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把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当成其成才立业的根本,过分热衷于过级考证.并且常常把这两种知识与教学计划歼没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实用”的知识,而后者是“无用”的知识,因而放松了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事实上,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全面学习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因为理工科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对于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实牛活的情况是,文史哲等学科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心目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理工科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学了以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相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足虚的,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其中尤其是对理论的系列知识更是不屑一顾,根本看不到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
二、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一,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因为理论是根据时展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的伞部理论体系中,科学实践观是贯穿于其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无论考察哲学的发展,还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是离不开对实践特点和实践要求的正确把握的,任何创新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通过的理论教学,我们能深刻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进行创新思维奠定的基础。因为创新思维本身就是要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去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就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理论教学所能提供的恰恰就是这种科学的指导和内在的肯定。马克思卡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都是进行思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第二,理论有助于打破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维定式,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来说,阻碍人们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思维的传统定势,即人们习惯依据原有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思考的一种倾向性,尤其是盲目地迷信权威,惟书、惟上、惟经验等错误倾向。通过理论的学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些思维定式,因为马克思本人就有一句名言:怀疑一切。马克思正是以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前人的成果,才超越了前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理论特别是哲学,是形成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其辩证思维知识对人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理论有助下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认识,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例如,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应的就产生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就必然导致空想、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要求全面、发展、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
理论课的教学正是向大学生系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的主渠道,这既是造就社会屯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建设人才的需要,作为系统的理论课程,理论不仅具有传播政治理念、思想意识的功能,而且也具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的作用。其次,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重要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评价,它在总体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自我、事物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错误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而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一般而言,人生观通过影响人的态度、兴趣、志向、意志等方而来进一步决定着人生的动力与努力程度,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理论教育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发扬传统,继续发挥好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要创新观念,深入研究,觅分挖掘理论教学在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独特价值。马克思义理沦不仪教给人们正确的世界观,而且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发展人生,努力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从根本卜说,理论足进行人生创造的力量源泉。
第四,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人与人关系本质的总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人由下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做出的评价自然也就各异。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活动方向和对事物的取舍态度。在现实活动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因此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即人类的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进行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满着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要有价值标准;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关注社会需求;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后果。坚持的价值观,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有机统一,是进行创新思维时应该明确的目标。
三、创新理论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提高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求对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创新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由此人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足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等。作为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得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
其次,要创新理论课教学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是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现有成果和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反思,探究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抛弃以往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三是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思想政治教师应有良好的知识素质
政治课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系统,它所讲授的知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全方位的特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广博的文化修养,这不仅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全面担当起政治教师的职责、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需。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
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如法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美育等。这方面的知识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
相关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行为科学、传播学等当代新兴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艺术的需要,而且能经常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朴素的教学认识得到理论的升华。
广阔的背景知识:这包括文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开拓视野,敏捷才思,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开展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大量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他们能够提出形形、五花八门的问题,往往使许多教师汗颜。教师在学生面前“什么都知道”的形象正在动摇。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要处理好广度和深度的关系
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有资之深,才能左右逢源。教师有了比较广博的知识,才能透彻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准确讲授教材。有人认为,中小学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基础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那么多课程好像没有用,也没有必要研究得那么深,只要弄懂教材就足以应付那些小顽童了。我想,这是一种无知的看法,基础知识与高深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不能深入,哪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如果教师所掌握的只是教材上那点知识,最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这样的教师,根本没有资格去教学生。学生或许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却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三)要勤于和善于积累资料
良好知识素质的形成,既要靠勤奋学习和积累,又要靠科学的方法。积累资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积累资料的方式很多,如积存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刊物,做资料笔记或卡片、剪报,制作录音、录像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等。这些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时间、教学经验、资料来源等条件而定,因人而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教学工作环境灵活选择。积累资源后,还要经常翻阅,温故知新,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思想政治教师应有良好的能力素质
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其他教师一样,政治教师担负着大量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长年累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面对的是思想活跃、各方面都尚未“定型”的青少年,需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艺术;又要对具有不同年龄、知识特点及个性特征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律法规教育。为此,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政治教师大量的工作是用讲课、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政治课教学,这就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课要教得好,受学生欢迎,的确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关系。要讲好政治课,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应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熟练地写好教案、调查报告、总结、论文以及辅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等。
有一次听到一个学生对他的家长说:“我们政治老师的板书就像在现场书法表演,他的声音很悦耳动听,他的知识很渊博,上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可见,多才多艺、博学多识的教师一定会备受学生欢迎。有时在讲课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联系当下正在流行的歌曲或正在举办的重大文体活动,或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运用所学的观点对其加以分析,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这样一堂课才不会显得枯燥无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并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政治教师担负着重要的德育任务,大量工作都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既要牢牢掌握育人的正确方向,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去教育学生,又要掌握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引导,启发自觉性,争取最佳效果。
为此,教师要注重调查研究,会因人而异地对学生个别谈话,启迪学生提高认识,或改正缺点错误;要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通过有益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进步;要能处理好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能审时度势,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时事形势教育。
(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作为一个教师,如能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所建树,当然更好。即使不能如此,也应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赏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在大量从事教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搞些科学研究,既可以开阔视野,锻炼提高思维能力,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又可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教育技能,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教学艺术,将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政治教师既有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经验,又有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的深切体会。因此,政治教师应当从事教育理论和青少年心理特征及活动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教育和教学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
此外,思想政治教师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应该是这些活动的组织参加者。如果教师在文艺、体育和劳动技术方面有某种特长,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我们要在学科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我们所希望学生达到的能力水平结合起来,确立一个明确目标,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成为具有什么样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需具备什么程度的哪些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来检测其具备的能力,如何体现学科的特点。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创新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并为这个目标动员各种学科力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依据的一些基本原则。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由于处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生活经历和理性思维,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尽相同,因而必须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学科的特点,确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须依据的原则。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原则
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诸多方面如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但这些创新知识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学科教学,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发挥其真正价值。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方向、层次都各不相同。如理科方面在培养创新能力时可能更侧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而文科方面可能更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同属理科或文科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又各有侧重,但无论怎样,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不能脱离学科教学这一基础。
(二)、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所处年龄特点相一致的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智力、心理、经验不尽相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时就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合理的既不高又不低的适宜要求。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以上所提的各个方面的个体差异,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结合某一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动手,对科技感兴趣,那么理科教师就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多加以指导;有的学生性情稳重、爱好文学又善于钻研,文科教师也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对其予以指导。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理论的东西,但理论的东西不宜过多,教给学生时也一定要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如教师要想通过STS模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要突出具体做法,而非仅仅是概念理论上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同样老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某种创新方法时也应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如“头脑风暴法”,那么教师就可以就某一专题组织一次“头脑风暴法”的讨论会,让学生切实感受这种方法。
(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重的原则
无论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低,如果他不具备某种基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等逐步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很重要。只讲创新精神不够,但只是一味讲培养能力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会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两者的培养一定要协调起来。
第三、选择恰当的创新教育的内容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鼓励学生努力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获取自己所需的各学科的课内课外知识,充实自己、培养兴趣,要是学生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能力,都有可能具备在现在或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创新并取得成就,如爱因斯坦小时并非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甚至连一个板凳都做不好,但却成为一个大科学家。爱迪生尽管没有上过多少学,却有很多重大的发明。
2、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
要教育学生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毫不思考的接受一切,不要屈从于权威,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扬弃”。如果马克思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如果爱因斯坦不敢打破牛顿的权威就不会有相对论的产生。而现在又有人对爱因斯坦的理论提出疑问,而这正证明着历史的进步。曾提出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八个字,也就是说提出假设要大胆,验证假设要小心,对于学生也要培养这样的精神。3、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有的时候人们会对有些问题提出疑问,但由于各种原因却不一定敢于创新。有些人人为创新是大人物或权威们所做的事情或者创新所涉及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如此又无人改变,是书本教材中的知识,是某些权威的著作,是某些领导的讲话或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但这些并不能表明这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绝对正确性。创新意味着进步,社会的进步正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发展的,每个人都要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吃西红柿的人。XiN^;Ih*T^{qFWJzh[oB;UoN+[U)K(}中国革命史论文-x7f8mmf|bMlI~l+%i€(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需要对许多方面和能力进行训练培养才能最终具备创新能力。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在各种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的思维,它既包括形象思维又包括抽象思维,有直觉思维也有批判思维,有集中思维也有发散思维。这些思维方式的有机组合就形成了各种水平的创新思维。在学科教学中要联系学科实际培养学生的相关思维,突出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优势。
2、各种能力的培养
由于创新能力是以多种能力为基础的,且与创新能力相关的能力有很多种,因而必须对相关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训练。这些相关能力中较重要的有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知觉能力等。这些能力也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培养或应用的一些能力,他们既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目的,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较高能力才可能形成较高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很多教师在培养这些能力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甚至形成一些模式。
论文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3、创新方法的指导
创新方法是获得创新能力的必要因素。掌握了有效的创新方法才会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并使之得以发挥。创新方法有几百种,典型的有头脑风暴法、零起点法、检核表法、类比法、组合法、移植法、模仿法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选用一些方法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第四、把握基本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方法:
1、启迪激趣,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愿望,一旦学生产生了创新的愿望,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创新的目标时,大脑就会建立起一个相对的“优势灶”。这时人的神经系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增强,更易刺激“兴奋灶”从而导致新观念,新思想的萌生。要对有待创新的事物抱有追求,怀有强烈愿望还需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对创新目标明确,愿望强烈,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新热情。如学生就自己在日常学科学习中遇到的学习方法的问题确立解决目标进行创新,可能就会产生新的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是要有使命感,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巨大的创新内在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建立了某种为国家社会而努力学习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其创新活动就会变成一种长期的主动的行为。
2、博学好问,夯实知识基础。
要创新就必须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对要创新的方面一无所知,创新就不可能。知识储备少,创新的难度也就越大。知识是人的智力因素的物化形态。当一个人接受知识并运用知识时,其中潜在的智力因素又能发挥出来。这时知识在使用者身上便升华为智力。因而知识丰富的人,智力就比较高,在创新活动中,就更善于提出设想,确立思路,寻找捷径,并确定合理脊梁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储备,要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博涉各种学科及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增加对知识的体悟,使之很好地转化为个人的东西,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与当前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立足学校学习进行创新。
3、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创新。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探究是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一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学习、生活、心理、思维方面的问题,即对每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需要创新的课题,通过确立目标,收集信息,储备知识并进行探究从而实现相关方面的创新。在探究过程要培养自信,善于质疑,敢于求异并要有克服问题和困难的顽强精神,当然前面提到的,要提高创新能力,也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4、针对创新的各个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训练。
创新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设定具体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逐步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的方法,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一个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到的目标,确立检测标准,通过具体的学科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之能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并能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预先设定的用来检测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问题。
此外,在学生学科创新教育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几方面需注意的关系。(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角色关系。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有关创新的较为丰富的知识,掌握创新训练的基本方法,更主要的是教师首先应有创新精神。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的创新素质无论从精神上,能力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该不断自觉地加以提高。新课程将教师定们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这样对教师创新教育的素质要求更高。而相对于学生,我们重在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在学习实践中能解决一些具体的并不一定很大的问题,为今后的创新能力的继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关系。
创新教育有很多理论也有很多方法,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固然很重要,但在具体教学中更多的是涉及一些具体实践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时一定要恰当的掌握好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比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并学生进行初步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提高。如果学生对创新理念也很感兴趣,那么也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的理论加以学习和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应该说就学科而言,课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最集中接受创新教育的场所。学科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把创新教育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学科优势,一点一滴的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渗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课外有很多创新教育的资源可以利用,有很多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搜集在课外得到,更重要的是课外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创新实践只有在课外才能大县身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创新活动小组,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有益的创新活动,激发兴趣,开阔视野,训练能力,增强体验,这将大大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一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关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有些是具有共性的、一般的、基础性的。从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看,这些是很重要的,需要大力加以培养。然而这些相关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并不一定是学生急需的或者有些还是学生难以短时期接受的,那么就要在顾及这些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关注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促进学科的发展,并解决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发挥创新学习的作用。
(五)、主动获取与被动接受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师生互动,在创新教育中我们也要充分发动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是教学相长。在创新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和指导是必须的,学生的被动接受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创新教育由外在教授转化为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其意义重大。每位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都要时刻关注这种转化,并努力促成这种转化,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成为一种自发的、积极的行为。
以上是笔者个人对于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在具体的学科创新中每位教师还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推动创新教育,而也许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各个学科的教师应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勇于实践、勇于创新,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培养和塑造新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推进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一、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重要作用
1.促进资源呈现方式变革,推进课程整合
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环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整体的一部分,环境对学习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在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反映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世界的应用方法。而要在中学政治课堂中打造这种真实度很高的情境,必须充分利用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实现教材理论知识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思想者园地网站,设置了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文本素材、图片图表、视频动画等栏目,涉及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类型的资源,建立了分类科学、管理方便、搜索简便的网站平台,方便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使用或二次开发。这些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多媒体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创设出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通过顺应和同化等方式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打造有效课堂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传统政治课堂在知识传授方面有课堂容量大、花费时间多的特点,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束缚着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知识点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这样易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避免单纯教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3.促进传统教研方式的变革,形成高效教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传统教研活动受时间、地点、地区、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变得低效甚至无效。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以其交互性、非线性等特点,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研方式。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利用科研优势建立的以地区学科发展、学科教研、学科资源、赛课赛教等为主的地区性教研平台,如无锡政治教研网(http://)、武汉政治教研网(http://)等。
二是一些网站依托“国培计划”或网络培训而建立的包括视频播放、网络研讨、在线作业、互动评价等内容的网络研修平台,如新思考网(http://)、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cn)等。
三是一些学校建立的以展示学科新闻、学科动态、学科资源为主的中学政治学科组网站,如桐乡高级中学政治组(http:///tgzzz/)等。
四是中学政治教师建立的学科资源网站,如笔者创办的思想者园地网站(http://),共收集各类教学资源15万条,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资源点击量更是突破4 0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目前规模较大的中学文科综合类教学资源网站。
这些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教研方式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实时性、交互性的同步或异步的教研新模式。
二、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迎合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对深入推动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虽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结合思想者园地网站的建设谈谈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理念。
1.科学与生活并重,突出生活性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高中政治课改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设置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互动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课程设置上看,高中政治新课程内容都是立足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这种生活既包括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又包括基于学生校内外生活的现实生活,以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还包括在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典型事例,即未来的生活,以便培养学生参与未来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科学与生活并重,有利于通过学生的真实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来创设情境,架设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促进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贯彻。
在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资源库建设的生活性和时代性特征。思想者园地网站始终站在网络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在建站之初即推出了文本素材、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类型的素材资源。这些教学素材资源既有来自于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光明网、中青网等中央级权威媒体的,也有来自于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网、中国无锡网、无锡新传媒网等地方性权威媒体;既有反映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的素材,也有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第二课堂的素材资源,并且把这些鲜活的素材资源整合进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中。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不仅关注学生生活,而且关注社会实际,做到了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到生活中应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2.课标与教材并重,突出模块化
模块化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新课改力主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目前,高中政治课程既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必修模块,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选修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下又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如“经济生活”模块下,分为“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主题。在这些由模块、主题和课时组成的教学结构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标要求与模块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观察、思考、感悟、探究,启发学生理解模块的文本知识和内在思想,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必须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牢固树立模块化、主题化的思想。例如,思想者园地网站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文本素材、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常规栏目都是以“模块―单元”的层次来划分的。如在“教学试题”栏目下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选修课程等栏目;在“政治生活”栏目中,又细分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等。这样的栏目设计把各类信息资源进行了系统归纳,一方面有利于规范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体现了资源有序性原则;另一方面便于广大师生对课程资源进行搜索和查找,体现了简便性原则。而在高考园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栏目中则设置了专题模块。这种把教材模块与专题模块有机结合的形式,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实用性、易用性。
3.开发与应用并重,突出个性化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作为具有不同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独立个体,对课程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实行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出发来组织教学,而且要注重自身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完善学习评价等方式完善和提高自我,积极打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个性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富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学习中提高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反思、独立思考,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可见,在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坚强的资源支撑。
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好课程资源对推动课程改革的作用。思想者园地网站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服务的理念:
一是服务新课改。2004年开始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彻底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坚持生活主题、正确价值取向、灵活教学策略、探究开放学习等理念。思想者园地在课改之初就设置了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视频实录等频道,通过课改培训、课改动态、课改课堂、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形式及时关注新课改、报道新课改、推动新课改。
二是服务新师生。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对师生在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垄断课程资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现象已经彻底改变,教学更多的成为培养时代需要的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公民的手段。思想者园地网站坚持搜集权威媒体素材资源,用富有时代性的素材资源创设生活化、信息化情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服务新高考。新课改推动着各地高考模式的变革,高考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对高考复习备考、高考课程资源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者园地网站在“高考园地”栏目下设置了高考分析、专题复习、高考模拟、专项练习、疑难解析、复习指导、解题指导、时事广角等子栏目,以便让广大师生能够更加及时地全面掌握权威的高考复习资讯,大大提高了高考复习的实效性。
4.技术与规范并重,突出开放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Web2.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逐渐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它具有用户分享、信息聚合、兴趣聚合、开放平台等显著特点,它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此外,风起云涌的云计算平台、物联网技术、服务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大型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软件平台和技术平台。而越是大型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越需要有完备的技术规范和建设规范,这样才能始终保证网络资源库平台的可扩充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技术性是实现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保障,确保资源库正常有效地运行。网络资源库提供的课程资源的清晰度及运行技术要求要与现行的网络浏览器相符,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以及交互、导航、评价等手段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并且能够可靠地运行,容错能力强,若有小的故障不会丢失数据。
目前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数据库平台、服务器平台,以及资源的分类、呈现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不利于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思想者园地网站在建设过程中密切关注课程资源库建设规范,以《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为依据,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器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按照课程资源建设规范的要求,规范教育资源内容、描述资源属性,从而有效构建起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共建平台、评价平台,极大地方便了不同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放共享。同时,网站按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积极帮助师生开展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在资源呈现方式、资源实时生成、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系统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 多因素交织的具知识创新和转化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的特征主要有价值 取向多元化、权力来源多元化、权力主体角色多元化等。高等教育权力系统应从适度分权和 缓冲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模式整合。
高等教育系统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交 织的具知识创新和转化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其任务激增、信念 繁多,受到各种力量的牵拉。即高等教育由谁来统治,由谁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工作和信念 进行整合所平衡的权力问题。权力在组织理论是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用以影响另一个人的 能力,这种影响使后者做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做的事[1]。正如夏特希纳德(E-E-S chattschneider)所观察的,权力系统是一种倾向性的调动,稳定地提出某种观点,促进某 些群体的目标,把另一些群体的目的列在次要地位[2](P.121)。在伯顿克拉克著 、王 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下文简称《高等教育系统》)及约翰 范格 拉托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下文简称《学术 权力 》)中,将高等教育权力系统归结为学术系统,其立论基础就是“高等教育系统是控制高 深 知识和方法的机构”,“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2](P.121)。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3] 。因此,影响与控制高等教育系统中工作、信念的权力,不仅有来自其内部的学术权力,还 包括来自外部的行政权力。 探索与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权力系统对人们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系统和指导人们的行动具有现实性。
一、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的特征
如果我们懂得权力,我们好像懂得所有我们需要了解有关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的一切方面 [2](P.7)。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种基本权力形式,似乎已 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4](P.7)。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的传统高等教育系统中,权威 的分布模式一直是教授行会和国家官僚的结合。行会权威在大学中占统治地位,较高层次存 在的官僚权力通常位于中央政府[2](P.138)。但高 等教育权力系统内部同时出现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并存的现象,说明两者既有存在的合理 性和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高等教育权力系统有别于国家行政权力系统[5 ]。高等教育权力系统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仅为实现统治阶级服务,使组织和活动不 能 偏离国家行政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空间,从而促使这个系统 健康、有续、充满活力地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权力系统上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特征。
1. 价值取向多元化
任何行为取向都是价值取向的结果,高等教育权力亦然。高等教育权力系统是一个同时存在 多种价值观的系统,其内部有四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即平等、效率、自由、约束[4 ](P.7)。高等教育系统立足之本、生命之源在于其学术生命的发展,必须赋予学者平等 、 自由的个人和集体的学术权力,拥有与他人相同的参与学术事务、活动和关系的权力。但权 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力具有创造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6]。高等教育系统 并非 只是一般的学者团体,而是必须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利益,有工作分工 及资源和权力分配等基本特征的社会系统。并且,作为现实的、有生命存在的学者,又有 着 自身的特殊需要、利益和意志,经常地发生相互冲突和矛盾。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离 散的、无组织的、无效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特别在高等学校,时间和效率都是学校管理中 不可 忽视的,是必须强调的[7](P.15)。从大的方面来看,高等教育权力隶属公共权力 的范畴,公共权力的根本任务就是权力主体运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与 提 高社会公众利益和整体生活质量,其核心是公共权力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合理地协调 各方 面的利益和冲突,使各种意志和行动达到相对平衡,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权力系统需要建立必 要的约束机制。
2. 权力来源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系统》及《学术权力》这两部著作中,学术 权力按权力来源被划分为扎根于学科的权力、来自院校的权力以及来自系统一级的权力 。来源于学科的权力主要位于基层操作单位,由个人统治(教授统治),其强调教授 对学生的学习实行广泛监督,也常常监督低级教师的工作,他们的判断不受官僚统治的密切 控制 ,也不受排斥个人决策的学院式规范的约束。来源于院校的权力主要位于整个系或学部、学 院、研究生院和大学等组织。这样的权力主要体现为学术集体对大学所进行的管理。来源于 系统一级的权力是个人权力和学院式权力的结合,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以一种“学术共同体” 进行管理的方法。
然而,从权力的获取来源其又可分为:法定行政授权、民主选举授权,感召力(学术 权威)。法定行政授权是以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依归,由行政机构或行 政人员所行使的一种法定权力。这种权力由制定所赋予,是一种授予权。在高等教育系统内 这种法定行政授权主要表现在,国家通过对高等教育系统内的行政人员采用任命制,以确保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得以付诸于实践从而确保国家对高等教育系统所设定的目标得以实现 。如各国大学之外的教育行政官员、部分国家的大学校长及院长等由国家的行政任命所赋予 权力。民主选举授权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是以学术管理为基础,以平等、民主管理为依托,由 学术或专业委员的成员推选,获得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并上报国家行政机关加以备案的学术 人员所行使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的形成,组织或政府行为不是主要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 学术专业力量。它的核心“任命”来自下面而不是来自上面,不是来自一个高级官员 或首脑。如一部分国家内,大学中的学院院长或主任是负责一群人的临时领导,他的当选是 由于同僚的常识。感召力(学术权威)是指一群人追随一个人并接受他或她的命令的意愿, 因为这个人具有非凡的个人性格——极端地说,他是“受到神的恩典的天才”[2](P. 135)。他所依赖的是由人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威望形成的,实质上它是某个人的一种学术威 望所构成的魅力、影响力和内聚力。
3. 权力主体角色多元化
权力主体,即权力的掌握者或行使者,可以是教育民主管理机构或教师,也可以是学校行政 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还可以是政府及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等[7](P.5)。角色 指一种社会身份,它有社会或组织所规定的特定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7](P.82)。权力主体角色多元化是前两个特征派生出来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和权力来源多元化的 结 合。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主体的角色并非绝对固定不变,随着高等教育职能、内容等 发生变化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以个体还是以组织形态出现的权力主体,其在 权力系统中担负的角色是多重的。不仅反映在教育系统内部,还影响到教育领域之外。大多 数国家,作为权力主体之一的校长,不仅是学校的最高行政权力代表,而且是学术权力的核 心。另外,基于高等教育系统底部的学科也突出地表现出权力模式的帝国主义特征,作为这 种权力主体的教授(学术权威)不仅合法地统治着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而且权力不断地延 伸,进入中央的各种委员会和机关,他们成为取悦于高级官僚和高级政治官员的最重要的选 民[2](P.134)。从而出现一些学术专业中有影响的高级学者在重要的中央机构中任 职,成为这些机构中非官方专职的专职人员,担负着资源分配、决定政策的角色。
二、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的整合
1. 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系统中权力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随着人类进入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巨大作用将以催枯拉朽之势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工 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乃 至起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权力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也必将有其新的变化。在高 等教育系统内部,无论从横向或纵向的权力模式来看,不可避免地涉及学术和行政这两大权 力。正像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也 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程度,从而做到趋利避害,推动高等教 育权力系统的发展。
首先,学术权力具备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其功能的主要承担部门:高等学 校,是知识的保存、传递、应用及其创新与转化的重要场所,这里的知识不是普通的知识, 而是高深的专门化的知识,这样知识权力就掌握在具有高深专业造诣、忠诚于学科发展规律 的专家手中,因为“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 讲授”[8](P.31)。国家权力机构多以法律权威方式施加影响于学术权力客体,这 种权力形式由于远离学术前沿,往往对学术权力客体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支配。因此,高 等教育中的学术权力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逻辑的客观要求,是其特征的外化。 转贴于
其次,行政权力具备的合理性。相对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是依靠包括国家法律、政府 意志、社会要求、学校规章等制定的强制手段形成的影响和支配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权力形 式,其具有强制性[9]。这种强制性也是随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 的,并非完全是外在力量强化的结果,而是在高等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有存在的客观性 和必然性的一面。
随着高等教育系统逐步发展成有自己的组织目标、组织机构、组织互动、组织控制的正 式组织,其日益趋向科层制,具备科层制的性质,按科层原则运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目 前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学科、专业分化越来越细,系统规模膨胀得越来越厉害。正如高深学 问需要专门化一样,在学院或大学的日常事物方面也需要职能的专门化,事物工作和学术工 作必须区别开,因为它们都有它自己的一套专门的知识体系。[8](P.37)因此,在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迫切地需要科层制的“权力网络”对系统内部成员进行协调与控制,保 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实现。
权力现象对于社会生活本身而言,具有显在的双刃性。对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学术权力和行 政权力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不能否认,它们各自都有其局限性的一面[7](P.48 )。一方面,学术自身的特性限定了学术权力的适用范围。受权力主体基本特征的影响 ,学 术权力在某种情况下,常常带有片面性和保守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变更导 致了高等教育内部行政权力的不稳定及其功用的削弱。某些情况下行政权力往往惟我独尊 并 越俎代庖,学术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形成二者的失衡、无度或滥用,导致权力的异化。
2. 建立权力规范机制
高等教育系统的独特管理理念基于“院校自治、学术自由”两大原则基础之上,兼顾 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因为高等教育系统不同于政治、经济系统,其不能按企业模式来行动 ,也不能当作行政部门来管理,否则,就抹杀了高等教育系统“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的特 点,导致管理的低能与无效。基于上述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理念,高等教育权力系统如何给予 恰当的定位已成迫在眉睫的重任。
首先,健全适度分权的权力体制。健全高等教育权力系统,根本一点就在于调整适度分 权的权力体制。高等教育系社会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的权力系统不可避免地爱 到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制约。一些集权体制走向分权或分权体制走向集权的尝试往往是短期行 为。[2](P.222)虽然,每个国家的权力分配模式都包含着缺陷,刺激人们尽力弥补 这些缺陷,但最终仍以奏效甚微结局,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成熟的高等教育体制倾向于 维持历史上形成的权力分布原状,不同体制的互相靠拢是有限度的。因此,要想彻底地从根 本上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产生有意识的改革和无意识的调整,从拒斥变化和 诱导变化的诸多模式中寻找适合自身客观情况的系统融合形式,吸纳官僚体制下的“有效规 划和旨在推动改革的行政手段”[2](P.224),抛弃学术权威“个人权力形成以某一 个学术贵族为中心的封闭型体系”[2](P.225),使教育体制成为接受变化适应环境 的新需求的一种形式。
其次,建立权力冲突的缓冲平台。组织往往是各种不同利益的结合体,高等教育系统也 不例外。从其纵向上可分为基(学科)、中(院校)、高(官僚)三个层次,从其横向上可 分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个系统。无论哪个层次何种系统中的权力主体,其必然是其自身 权力系统的利益代表或以维持其系统利益为使命,否则将被系统内部的成员所抛弃。在高等 教育系统内,无论权力主本是何方代表,都会造成权力价值天平的失衡、体制紊乱。基于此 ,不妨设置一个缓冲机构,形成多权力主体进行交流的平台,给那些“了解高等教育”、“ 同情它们的需要”的具有专长和代表性的大学教授提供一个向政府讲话的平台。同时,也为 官僚机构中的人员一次“因高等教育的扩张所引起的费用和复杂性,加强克服混乱现象、恢 复秩序。
参考文献:
[1]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建敏,李原,译.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55.
[2]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 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4] 眭依凡.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现代大学教育,2001,(4):7 \|11.
[5] 张济正.教育行政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
[6] 王伟.公共权力效益核心理论的界定与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2,(1):4 4\|47.
[7] 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