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竞争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

时间:2022-05-28 21:3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竞争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竞争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竞争策略;博弈论

1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者构成

(1)由传统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演变的区域性物流企业。主要是指地区的商业储运公司,他们一般依托原来的仓储系统,并拥有自己的车队,在本地区提供基本物流和部分增值服务。虽然与其它地区的原兄弟公司有联系,但还不够紧密,尚不能成为网络。这类企业的仓库结构和设施比较旧。

(2)由某一传统领域全国性的国有企业演变成的物流企业。虽然他们是全国性的公司,但地方的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因此,除非是很大的客户,多数客户很难享受到较为全面的配合和统一的协调。

(3)大型外资跨区域物流企业。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这类外资物流企业在绝对数量上不多,但他们在物流行业中却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在设备投资、资金实力、人才、观念、经验和管理方法上,这些企业都有着较大的优势。

(4)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作为后进入市场者,多是顺应市场需求和物流发展趋势而建立的,而且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求得发展,必有优于传统企业之处,因此,新兴物流企业的定位一般都是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要在短期内打入市场,规避物流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很多新进物流企业都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2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状况

2.1国内第三方物流同行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增长及现代物流理念的传播,原有大型传统储运企业纷纷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此外,随着中国物流热的掀起,不同的运输、仓储企业甚至小型送货、送报企业都纷纷打起物流的牌子,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2来自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领域与运输服务和分销领域一样,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目前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著名物流企业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即将进军中国物流市场。众多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物流企业或与国内物流企业结成联盟,或并购股权,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占据了“三资”企业物流供给的大部分市场。

3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时的竞争博弈模型

(1)随着我国对外格局的进一步放开,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将进入国内市场,必然对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竞争结果产生影响。

假设第三方物流企业1与第三方物流企业2为在竞争中是否合作的决策者,可选的策略集合为合作与不合作。他们的行动分别为a1,a2,a1,a2∈A={合作(Y),不合作(N)},简写为A={Y,N}。

假定在协作前,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用分别为U1,U2。协作后,第三方物流企业1的期望效用为U1*=U1+ΔU1,第三方物流企业2的期望效用为U2*=U2+ΔU2(其中,ΔU1,ΔU2为效用增加量),若有一方拒绝合作则协作不成功,两第三方物流企业仍能得到自己的保留效用U1,U2,且双方没有事先投入。

第三方物流企业1与第三方物流企业2的行动组合分别为(Y,Y),(Y,N),(N,Y)和(N,N)。如果以期望效用值表示支付值,则可得到双向选择博弈,如图1所示。

显然,如果双方都同意协作,即(Y,Y)是双方的均衡战略组合。

(2)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将会很快地与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达成协作关系,结为合作甚至成立合资公司。这就会使得国内市场发生变化,形成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国外物流企业相抗衡的局面。

①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链条。

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已经具备了雄厚的抗衡实力,他们既可以走自主竞争发展的道路,也可以和国内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协作发展,通过不同竞争资源的整合,最终形成一条以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链条。

②国外物流企业领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

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可以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的资源优势,但是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经营网络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这样就必须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借助中国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优势,通过整合市场物流资源,构成国内市场的另外一条物流链。

③游离于国内、国际物流企业联盟以外第三方物流企业。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部分服务水平较低、数量相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游离于上述两种物流链条之外,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的存在将是长期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也是必须的,同时也会发生动态变化,或被整合、或壮大后加入上述阵营。

4我国第三方物流竞争策略

4.1进行准确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定位

(1)第三方物流市场行业定位取决于该行业的整体物流运作现状。家电、电子、食品、日化企业的物流量和发生物流费用最大,在这种以规模求利润的行业中,他们是第三方物流市场中绝对的大客户,可定位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直接市场;超市连锁业、医药行业领域的竞争尚不激烈,是潜力市场。

(2)客户群体方面,以国外大中型制造企业、具有良好品牌的流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以国内大中型企业为辅。

(3)市场层次方面,以高层次物流市场为主,为社会提供精益化的物流服务;市场对象方面,以高附加值、大体积、小重量、多批次、高时效的民用消费品为主。物流服务定位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物流功能,从而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

4.2选择正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1)第三方物流运作功能定位。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后,由于各地网络不成熟,需要借助综合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和销售业务的物流保障,为其提供物流服务,协调存货流和信息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物流产业发展趋势来制定发展战略,在现有资源下确定运作模式。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运作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综合物流模式和配送中心模式将成为未来第三方物流经营的主要模式。

(2)业务以客户为导向。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转变经营观念,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以作业为中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客户的市场需求。

(3)灵活的定价及结算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所提供的整套物流服务来制定个性化、套餐式的价格,价格由总部统一制定,价格体系应按某一标准如区域或服务水平进行简化。这样既可使客户方便地估算成本、选择服务,又便于物流企业计算利润并增加物流作业的灵活性。此外,对于不同的目标市场客户群,可以对同一服务制定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4)积极寻求企业转型。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转型方法。我们认为,依据外部资源、外部力量来克服障碍,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外部带动式转型”可较迅速地将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与外部同行的交流与沟通,吸收借鉴优秀同行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强与同行间的合作。一些拥有相当实力的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方式来扩展服务领域和地区覆盖面。

(5)实体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往往是跨区域的,对于想拓展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全国性的实体网络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随着大企业的不断国际化,他们也在寻找国际化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那些希望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必须从地域上和物流服务的广度上进行扩展,需要拥有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服务网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组织网络的难度比较大,目前能真正形成全国性配送网络的不多,有待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一个全国性物流网络,形成网络资源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因为拥有客户所需要的车辆、仓库等设施而成为第三方物流的,而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将各种物流资源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信息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第三方物流的一大特点,从而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将跨地区的物流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安全、高效地实施物流运作。

参考文献

[1]刘蜀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看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1).

[2]沈杰,于,徐淑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张玉红,康健.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第2篇

关键词: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科技论文;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3]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J].学报编辑论丛,2007:12-15.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薪酬问题分析对策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与分配方案,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便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分析

一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平均分配主义还是主要倾向。公平付薪是薪酬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合理而公平的劳动报酬可以充分调动大多数职工的积极兴、避免劳资纠纷。但传统观念将公平的概念绝对化,将其等同于平均、同等。导致薪酬的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工作岗位的差异性和员工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工资差距没有拉开,其结果导致了内部的不公平。

二是薪酬分配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实际工作、人员差别和岗位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薪酬制度,薪酬分配与岗位、员工业绩存在着脱节现象。

三是分配行为不规范。薪酬分配管理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问题较多,如员工的工资结构不合理、奖金过低、在分配中管理者个人意识参与过多等等。

四是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工作薄弱,特别是在岗位的界定和评价方面存在误区。作为基本薪酬的决定依据更多的是行政级别或人员类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过了分析和评价之后确定的岗位。如,中层管理人员都拿本相同的薪酬,理由是他们属于同一类岗位,但事实上,不同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说他们是在同一个行政级别上,却不能说他们属于同一个等级的岗位。

五是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的薪酬与市场脱节,缺乏竞争力,造成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积极性不高,薪酬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员工满意度不高。

二、对策探讨

薪酬的作用就是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一,但这些能力必须是所在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水平。因工作能力的不同而工作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劳动者得到的报酬也不应相同。所以应建立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制度,实行定员定编,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和成果以及担当的岗位责任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将报酬与贡献挂钩,使薪酬管理逐步摆脱经验管理,迈上科学管理的台阶。

首先要在企业的领导层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各项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劳动分配机制,在企业内部进行人事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此推动和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二是加强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工作。通过工作分析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合理界定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针对具体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条件、权限以及任职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分析,从岗位本身明确了对组织发展的相对重要性及对其任职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行岗位工资制,建立起以岗定薪、岗动薪动、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三是完善企业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以科学的考核制度为依托的。薪酬体系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只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和短期的激励作用,只有将薪酬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员工个人的成长与企业发展相融合,才能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是制定多种薪酬分配方式。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注重工作机会的获得、有的注重物质奖励、有的注重荣誉获得,有的着眼于改善现有工作环境,因此,要想使薪酬制度发挥更大的效果,需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根据员工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分配制度。可采用收益分享、利润分享、股票期权,雇员持股计划等,而且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可充分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报酬的关系,并为特殊人才设计特殊的“薪酬方案”,以充分调动员工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4篇

论文摘要:在国际贸易中,对商标显著性的保护体现了国际贸易商标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价值。地域性保护制度差异是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保护的障碍,国际社会为协调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保护制度地域差异障碍进行了立法构建。目前,国际贸易商标显著性立法构建中出现了以驰名商标为典型的扩张性保护与平行进口为典型的抑制性保护趋势。

商标的显著性是指商标自身具有独特的识别特征,能够区别商品或服务出处,它是商标的固有属性,也是法律保护的重要目的。在国际贸易中,保护商标的显著区别性是商标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价值。

商标对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其功能的发挥是基于商标具有的显著识别性。国际贸易中构建商标法律制度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商标的显著性能够得到超越地域限制的国际保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显著区别性是商标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也是获得保护的基本依据,同时还是商标权人权利利益的根本维系基础,是国际贸易中商标所涉的各方利益予以立法平衡的焦点。

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制度保护的地域性障碍

传统上,国家通过国内立法构建商标取得及权利保护制度,以维护显著性利益。商标显著性保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的保护在一国之内市场对于维系商标显著性尚可有效,但在国际市场,商标显著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原因在于:一国企业依本国法律标准(申请或使用)所取得的商标权利,只能在本国地域范围内行使,超越国界将不再受到保护,除非在他国依照该国法律标准另行取得对原商标显著性的垄断使用权。此外,各国商标法律制度不尽相同,受到法律保护的显著性区别要素构成要求及保护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有的国家所保护的具有区别性质的商标仅为图形文字或其自组合商标,而有的国家则允许也保护立体商标,甚至具有区别性的气标、声音也可获得保护。

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保护制度的协调

(一)加强协调国际商标显著性保护的立法

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商标显著性保护的地域障碍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国际社会很早就开始了立法协调活动。如19世纪早期制定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及以后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建立商标图形要素国际分类维也纳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立法对商标显著性保护制度的协调不断加强。

(二)确立平等的商标显著性域外保护标准

商标显著性保护具有地域主权特征,商标保护仍主要依赖于各国的商标保护制度。商标显著性的协调首要方面是提供公平的保护标准,这体现于国民待遇标准与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引入适用。

国民待遇是巴黎公约最先采用的公平保护标准。此待遇标准要求是在尊重商标地域独立保护的前提下,为本国与国外的不同商业竞争者提供了相同的保护标准。该原则在之后的一系列的商标保护国际条约中延续适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还将国际贸易基本规则—最惠国待遇引入商标国际保护制度。最惠国待遇标准的确立,使得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竞争者对于商标显著性具有平等的保护基础。国民待遇及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引入,确保了商标显著性利益的保护平等,对于恢复被扭曲的国际贸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三)制定显著性保护的具体认定适用规则

商标显著性是商标法权利制度构建的基础,在商标法律制度中也有专门针对显著性问题的规定。在TRIPS协定中规定了商标需具有显著识别性,应具有视觉可感知性。这一定义确认了商标应具有显著性的基本要求,但就如何认定显著区别性并明确规定,有待于立法与司法事件的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于显著性的强度认定标准问题。TRIPS协定中也规定了因使用可获得商标显著性,这是对商标显著性的“第二含义”理论的承认。

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保护的扩张与抑制

(一)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的保护的扩张

1.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的扩张表现。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显著性保护适用领域的扩张。在国际贸易中,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占有主导地位的往往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商誉,所使用的商标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些竞争者会将这些驰名商标在其他不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领域上注册使用,并利用使消费者对商标所指示的来源误解, 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并有可能对原驰名商标产生淡化效果,损害企业的商誉利益。本质上,这是一种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原有驰名商标的商誉会产生淡化效果。传统的混淆理论与保护制度对制止搭便车的淡化行为难以发挥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又基于反淡化的理论,在驰名商标显著性的保护上,从保护领域扩展至了非相同及类似领域。

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扩张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保护地域的扩张。传统的商标显著性保护是基于地域性保护,商标的显著性也具有地域性,而驰名商标保护在一定条件下获得超越地域的特殊保护。如根据TRIPS规定,成员方在对驰名商标提供特别保护方面,应当考虑到由于宣传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而导致有关商标在被请求给予特别保护成员地域内驰名的结果,驰名商标一经认定,在他国未取得商标权之前的显著区别性价值能够得到确认保护。

2.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扩张的本质理解。在国际贸易中,对于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的扩张,其根本原因在于驰名商标所凝聚的巨大的利益价值。驰名商标不同于普通商标,不仅起着识别商品或服务的作用,而且更凝结着企业的商业信誉,体现着企业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驰名商标也代表着消费者的消费利益,对国家而言,驰名商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实力,是一国民族工业的集中表现。保护驰名商标显著性是保护驰名商标权利人,保护广大消费者,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秩序,提升国家竞争实力的需要。对于驰名商标显著性保护的扩张正是体现了对上述几者利益保护的重视。

(二)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保护的抑制

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着对商标显著区别性保护进行限制的问题。这种限制表现为多种形式,但最为突出的就是以权利用竭为理论解释基础的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商标平行进口的后果是在同一市场同时存在两种来源不同的相同商标的商品。这些商品上的商标相同,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产品来源,这实际上是削弱了商标显著区别性功能,显著性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1.对于商标平行进口的争议。对于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存在着一些争议,最主要的是地域排他性保护与权利用竭理论之争。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商标权具有地域垄断特性,即同一市场上在相同及相近的商品上商标使用具有专有排他性,商标需要具有显著区别性。商标平行进口则破坏了商标权的专有排他性,损害了商标的显著区别功能。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支持者理论依据主要是权利穷竭原则,认为附有某商标的商品一经商标权人或其授权人的同意第一次投入市场后,商标权人即丧失了对其控制,其权利即告穷竭。另外也有人主张,从商标区别性的功能看,国际贸易中对商标显著性的保护主要目的禁止他人假冒,发挥商标的基本功能,但对于使用相同商标的真品已无能为力,而相同商标合法地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之上的真品平行进口就属这种情形。

2.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本质理解。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商标显著性的利益之争。这种利益表现为商标竞争者之间、商标权利人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竞争,也涉及到了国家贸易管理的利益。商标平行进口首先影响到了同一市场的相同商品、服务提供者的竞争利益,实际是商标权的垄断与反垄断斗争。其次,商标平行进口也涉及商标权利人与消费者利益之争。反对者认为同一商标授权各国不同使用人使用后,开发出的商品总是应考虑当地的国情、风俗、口味等因素而不同,因而在平行进口商品与国内商品质量、售后服务和担保不一样的情况下,平行进口将会混淆消费者,扰乱市场交易秩序,进而损害国内商标权人的良好商誉。而支持者认为平行进口实际上是为了平衡知识产权人专有权所产生的负效应而设置的,其主旨是对商标权利人加以必要的限制,以免产生过度垄断,阻碍产品的自由流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平行进口制度可以成为国家贸易进行控制的一个手段,因而商标平行进口的争论也反映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与非关税壁垒之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披露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本文对在我国以中文发表的会计与财务方向的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章进行评述,希望达到以下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揭示中国会计与财务方向的信息披露研究在时间、发表期刊、内容、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二是揭示我国会计与财务方向的信息披露制度变化,使读者了解此类研究的发展情况、现有状况及未来方向。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目前在会计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度且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作为研究样本,汇总后选取了《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和《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7种。为兼顾研究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本文搜集1998-2012年上述期刊发表的与信息披露有关的所有文章,从时间和发表期刊上统计14年间有关信息披露文章的发表情况,如表1所示。

二、信息披露发展轨迹述评

为避免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机制和投资者带来的潜在危害,在投资者保护中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信息问题和问题。财务会计信息作为公司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2007),而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信息披露来实现。从本文最终选定的183篇论文来看,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在我国从没有研究、鲜有研究,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我国资本市场与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历史相对应(毛洪涛、吉利,2005)。

三、研究主题综述

毛洪涛、吉利(2005)按研究主题将信息披露类文献划分为四类。本文参考其划分方法,按研究主题将论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披露模式,包括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信息披露策略、信息披露规则或准则和披露质量;第二类是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包括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资本成本、投资和融资约束及其他研究内容;第三类则是对特定信息披露问题,包括业绩预测公告、季报信息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计收费信息强制披露及其他研究内容。

(一)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披露模式

1.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文章的研究思路为从资本市场交易动机假说来解释公司价值与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诸如,张学勇和廖理(2010)结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研究证实股权分置通过改变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基础的一致性改善了公司治理并进而有效提升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水平。伊志宏等(2010)则结合产品市场竞争的中观背景研究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对信息披露产生促进作用,而产品市场竞争则对某些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互补或替代作用。而另一个研究思路则是从关系经济等新兴市场的显著特征为切入点,并考虑了专有成本动机的影响。程新生、谭有超和许垒(2011)发现高价值公司基于市场交易的动机通过自愿披露获取资源的内在驱动力不足,且受到关系等专有成本的影响,往往倾向于选择低披露政策;但是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各类市场发育程度更高,契约经济更加成熟,因此资本市场交易的披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2.信息披露策略。对于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着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假设,投资者“有限理性”假设(Della Viagna and Pollet,2009;Kahneman,1973)和“消化”假设(Patell and Wolfson,1982;Doyle and Magilke,2009)。在国内研究中,程小可、王化成(2004)研究表明好消息偏向于更早披露,坏消息偏向于更晚披露。张馨艺、张海燕和夏冬林(2012)则从高管持股的角度研究其对择时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以及市场对择时披露信息的反应。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进行业绩预告时,好消息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倾向于在休息日披露,并且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进行择时披露的可能性也越高;从市场反应看,休息日披露的坏消息与交易日披露的坏消息没有显著差异,休息日披露的好消息反而会产生更加显著的正面市场反应。

3.信息披露规则或准则。谭燕(2008)将证监会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披露规则管制作为切入点,研究管制规则约束下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特征,结果表明证监会增加披露规则的确约束上市公司利用内部估值操纵盈余的行为,但是在规避和迎合管制的动机下,上市公司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并利用资产减值的其他转回“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而金智等(2011)则将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公告为切入点,研究了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同行竞争者对处罚公告产生显著的信息传递效应,且信息传递效应的程度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与同行公司对处罚公告的市场显著负相关,即监管当局对违规公司查处的信息披露监管产生了显著的外部性,并且使同行的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市场学习行为。

4.信息披露质量。王斌、梁欣欣(2008)研究了公司治理、经营状况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一以及财务收益能力、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均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但股权结构却没有明显相关性。张然等(2012)还分析了本地优势、信息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与公司同地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更准确,并且这两个因素对分析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具有共同作用。

(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1.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朱、汪辉(2009)以深交所上市公司在公平信息披露规则实施前后的盈余公告事件为样本,研究了公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规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收益波动性与信息泄露显著下降,但总体而言,规则不会导致信息质量下降,“寒风效应”仅出现在竞争性、高成长性和公布“坏消息”的公司。黄寿昌等(2010)则研究了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有着更活跃的股票交易以及更低的股票价格波动,但其披露的非持续性可能表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倾向。

2.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信息披露可能降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Healy and Palepu,2001)。根据这一理论,汪炜、蒋高峰(2004),曾颖、陆正飞(2006)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李志军和王善平(2011)的研究则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减轻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张然等(2012)从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鉴证报告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结论,黄娟娟、肖珉(2006)则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为样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3.信息披露与投资、融资约束。张纯、吕伟(2007)研究表明,主动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向,并且市场关注程度会进一步减轻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实证支持这一理论:信息披露水平和以分析师为代表的市场关注程度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从投资的角度,张纯、吕伟(2009)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及相应信息中介的发展将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且信息披露与信息中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

4.其他研究内容。除以上研究外,张宗新、杨飞和袁庆海(2007)研究信息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在关联性,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其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也都较佳。白云霞、吴联生(2009)研究信息披露与我国国有股权私有化中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存在降低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信息及时披露对私有化前的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于李胜、王艳艳(2010)发现信息竞争性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投资者的分类认知效率,投资者对未预期盈余的敏感性随竞争性信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程度则随竞争性信息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三)特定信息披露问题

1.业绩预测公告。中国证监会1998年要求存在连续或重大亏损的上市公司亏损公告,以此为背景,薛爽(2001)研究了预亏公告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在预亏公告时股价显著下降,且预亏公告的披露效应远超过年报的披露效应,预亏的确对分散年报风险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分散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是将年报风险的大部分转移到了预亏公告前后。戴德明等(2005)则研究了上市公司预测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预测盈余信息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

2.季报信息披露。以中国证监会对季报披露制度监管为背景,唐跃军(2005)考察了企业业绩组合、企业业绩差异与三季度季报披露和预约披露的及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三季度季报披露和预约披露中可能存在信息操作的动机,以至有时并不完全遵循早些公布好消息、迟些披露坏消息的规律,并且三者对预约披露的及时性有显著影响。

3.内控信息披露。杨有红、江薇(2008)以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为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标准。以内控信息披露为研究背景,李万福等(2010)考察了其与过度投资及财务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内控治理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从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并进而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以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研究主题,方红星、孙和金韵韵(2009)研究表明,在2003-2005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正相关。

4.环境信息披露。2008年5月1日起同时实施的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保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是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较全面的环境信息依法公开新阶段的开始。、张国清(2008)基于“松花江事件”研究了该事件发生后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肇事者“吉林化工”所属化工行业的79家A股公司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样本公司后两年的环境信息披露相比前两年显著增加。沈洪涛、冯杰(2012)利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舆论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以及政府监管对舆论监督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的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信息披露的监管,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且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沈洪涛、游家兴和刘江宏(2010)还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能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再融资环保核查政策及其执行力度能显著影响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理论研究的取向。对183篇论文的研究发现,有85篇论文属于规范研究,约占46.45%;属于实证研究的共98篇,约占53.55%,如表2所示。通过年度趋势的分析,本文发现在2004年以前,规范研究占大多数,此后实证类文章逐渐占据大多数,2010年以后这类文献占比已超过80%。

五、目前信息披露研究不足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从本文所选文章的研究方法来看,以2004年为转折点,之后实证类文章逐渐占据大多数,但就具体实验研究方法,绝大部分采用了档案数据法。从研究主题上看,实证类文章摒弃了规范类文章对会计概念、会计信息作用等的论证,转而采用更具有说服力的实证方法来为上述争论提供证据,且随着国外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和发展及信息披露政策变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文章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具体。但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披露这一主题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突出体现在实证研究方法的不成熟及基础理论解释的同质化。

(一)研究不足

1.内生性问题。在对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正如Healy and Palepu(2001)所指出的,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是影响信息披露的市场经济后果结果的主要不足。即公司在业绩好时会选择增加披露,因此信息披露与其经济后果,如资本成本之间的显著关系很可能不是由信息披露,而是公司业绩所致;另外,一般研究假设信息披露变更具有随机性,但事实上却很可能与公司经济情况或公司治理相关(Healy and Palepu,2001)。就国内目前关于信息披露及其经济后果的文献而言,在笔者所统计的文献内,尚未有文献考虑到了内生性的影响。虽然某些学者也指出某些内生性问题的重要性(孟晓俊、肖作平、曲佳莉,2010),但这一问题仍未能在相关实证文献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2.自愿披露动机问题。Healy and Palepu(2001)总结出六种自愿披露动机假设:资本市场交易、控制权争夺、股票补偿、诉讼成本、管理层能力信号以及专有成本。目前国内关于自愿披露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还是偏重于展示良好的形象,即公司价值越高、业绩越高的企业,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展示良好的形象,避免“次品车”市场条件下的“价值折价”,往往倾向于披露更多的信息(谢志华、崔学刚,2005)。然而资本市场交易动机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资本市场发展成熟,但在我国新兴市场的背景下,这一理论解释并不合理。程新生、谭有超、许垒(2011)率先从专有成本和关系网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从控制权争夺、诉讼成本和管理层能力等这些理论解释方面进行的研究并不多。

(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Healy and Palepu(2001)的文献综述中所提及的可能的研究方向中,本文主要关注其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1)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什么,其对资本市场发展有何影响;(2)何种会计标准能够带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3)审计师是否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信度;(4)在已证明存在偏误及利益干扰的情况下,信息提供方之一的财务分析师的预测和推荐是否可信;(5)当股票价格迅速波动时分析师的作用是什么;(6)为什么公司会选择自愿披露;(7)信息披露是否会影响资本成本。

目前国内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未完全解决,且远远滞后于对西方成熟市场的研究。第一,针对问题(1),在我国新兴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下,法律制度不健全,财务造假事件不断发生,因此信息披露监管自然必不可少。但强制披露的信息是否可信,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仍有待探究。第二,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但新会计准则在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出了新的方法(徐经长、曾雪云,2010)。在对欧洲国家采用IFRS的研究中,Armstrong et al.(2010)提出了投资者对采用新国际会计准则可能的正面和负面反应。正面反应为高质量财务信息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同时也有负面反应,如对低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新会计准则执行和由此可能带来的管理层机会主义的担忧。然而,目前国内只有极少量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第三,随着国内财务分析师行业的迅速发展,分析师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如何,其的分析报告是否可信,并且是否具有信息含量,这些问题在国内还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后续研究。第四,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文章关注自愿信息披露,但对其动机的研究还只限于资本市场交易理论(程新生、谭有超、许垒,2011),缺乏从其他理论角度解释自愿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白云霞,吴联生.信息披露与国有股权私有化中的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10).

2.程小可,王化成,刘雪辉.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2).

3.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上市公司预测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来自深圳、上海股市的实证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5,(2).

4.樊铮,张继东.竞争战略与竞争信息自愿性披露[J].中国会计评论,2010,(3).

5.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证券分析师预测[J].金融研究,2007,(6).

6.方军雄.审计收费信息强制披露与审计环境的改善――来自中国审计市场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4).

7.胡奕明,陈晓,林勇峰.上市公司定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动机――关于WTO影响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2).

第6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贷款;市场定位

民营银行的概念,即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的商业性质的银行,从90年代一开始被提出就引发了学界内很广泛的争论。其中最有争议的莫非是关于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即民营银行应该贷款给谁,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有一派学者认为民营银行的出现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解决方案,因此民营银行应该为区域性的规模较小的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李明岩(2013)认为“不管哪家企业为主设立的民营银行,都必须将经营目标锁定在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服务,而不是为几家大企业服务,尤其不能只为关联企业服务。”而王自力,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却认为这是对民营银行认识的一个重大的误区,“任何商业银行都想找大客户。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在乎大客户。”研究表明,有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造合并成为商业银行后,提供小额贷款的几率反而下降了。因此民营银行不会局限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而且还有可能把业务中心转到大企业上。” 而本人认为想要明确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首先要考虑到民营银行成立的渠道,根据其成立的渠道从而明确其贷款对象。

一、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的多样化

民营银行按照运营规模的大小可以归为三类,分别是社区型民营银行,地域性民营银行和全国性民营银行。它们各自的主体服务对象会有所区别,但是都可以迎合不同客户的需求。

1.社区型民营银行

社区型民营银行一般营业规模小,经营区域有限,采用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 并且主要的经营原则为关系型融资。社区型民营银行通过在借款者,贷款者和存款者之间建立紧密的的联系,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使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在中国,这种运营模式特别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域内小金额民营资本合资的为社区内居民和个微小型个体经营户服务。

首先,社区型银行营业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小区域内,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能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储蓄,贷款服务。,银行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与客户的亲身接触,因此对于客户很了解,能更好的形成互相的信任,提供更多客符合户需求的服务。于此同时,社区型银行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由于资源成本问题,如今在中国大多数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都不涉及微小企业,对于居民贷款也有较大的限制,而社区型民营银行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市场空缺,很好的避开了与大型银行的竞争也有效的开辟了自己的市场, 从而大大的提升了社区型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总结以上两点,本人认为发展社区型民营银行的路径很适合中国的资本金较少的新型分民营银行采取,民间资本可以考虑以中国较为发达城市的社区里建设社区银行,通过给居民和当地微小型企业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而运营下去。

2.地域性民营银行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在贷款时往往遇到很大的阻挠并且屡屡受挫,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与大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客观有效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导致的。地域性民营银行的诞生能很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很好的帮助中小企业,与之共存。

首先,地域性民营银行有很大的信息上的优势,并且由于在成立初期就把客户定义为本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所以他们收集信息很方便,对于信息的采集途径也比较灵活,因此其市场效率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地域性民营银行的建造可通过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造,吸收民间资本,壮大其经营实力,提高其金融实力,改造为现代化的地- 2 -新民营银行。其中在商品经济发达一带,诸如江浙一带,珠三角一带已经存在许多地下经营的钱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地下运营的机构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与当地中小企业的脉络并且非常了解当地中小企的运营情况和信用,将这些零散,不规范的地下钱庄和贷款公司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合法化奖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地域性民营银行。

3.全国性民营银行

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明确表示由于民营银行由于资本金,信誉,风险等众多其他原因的限制不能把贷款对象定为大企业,而应该只能作为地域性政策银行而存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大家普遍不看好民营银行在与国有大银行竞争中能占优势,但事实上,在长城所牵头提出的5家民营银行方案中,民营瑞丰银行的目标是要在20年后成为“东方花旗”,而不是什么社区银行。 “神州银行”,也就是在今年8月在工商总局核准的华商银行,注册资金就已经超过了15亿元,其创始人的目标也是能让神州银行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民营银行。 由此可见民营资本不见得筹集不到大的资金作为初始资本,许多诸如苏宁和阿里巴巴等民营企业都有很大的财力,并且有建立民营银行的意愿。因此让民营银行通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面向全国,直接与国有大银行竞争不见得行不通。家喻户晓得的民生银行就是中国的第一家民营银行,也是一家全国性银行,现在也主要和五大行一样提供相似的服务并且与其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民生银行从一开始就增长迅猛,于200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业绩表现也一直优异。由此可见,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的前提下和相关政策到位后,拥有大资金的民营银行完全可以与大银行在全国进行利益的争夺,并且获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全国性的民营银行也是新建立的民营银行市场定位中的一个选择,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注册民间资本的稳定性,管理,并且依赖于我国市场和银行监管机制的完善和支持。

二、民营银行发展前景

1.近期内无法撼动国有独大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只是试点了几家,在近十年以内民营银行难以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影响。毋庸置疑,现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就足以令预备筹建民营银行的民营资本望而生畏。到今年6月底为止,招商银行资产总额就为3.81万亿元;兴业银行资产总额3.58万亿元;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对于全国广泛经营的国有的五大银行和八家股份制银行不会造成很大的打击,但是对于地方性经营的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会形成冲击。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民营银行的出现会降低行业的集中度,增加行业的竞争,然而对于行业整体的利润划分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

虽然民营银行短期内无法撼动国有银行的大局,但是长期会对银行体系影响长期会对我国银行经营模式和领域的划分带来改革性变化。社区型民营银行和区域性民营银行在针对于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划分会带来业务结构的分层,是整个银行的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长期来看,会个银行业带来稳定的盈利增长潜力和估值优势。

2.促进市场更加合理有效率的进行运作

民营银行的加入能协助我国市场成熟化过程,促进市场的规范化,通过和国有银行的竞争改变银行业的运营模式,提升银行的运作效率。我们国家发展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银行,表明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体系不完善。 兴办民营银行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徐进银行营运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有利于加快国有银行的金融改革。民营银行也可以通过与大银行在市场上的互补,提升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3.将成为新型国民投资手段

目前我国经济速度增长迅猛,国民收入增长也带来了生活的质量的提高,于此同时大众开始寻求投资回报率比银行利率更高的不同投资手段。民间筹资建设民营银行无非给民间资本的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银行的高额回报率会在将来吸引很多民间资本的参与,形成我国的一种新型的国民投资手段。

三、结论

民营银行作为一个很早以前就存在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如今民营银行的存在终于要突破概念的讨论而成为实体而存在。在此之前,关于它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问题始终会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并在其成立之后也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民营银行的发展的模式,认为民营银行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灵活的进行市场定位,而不是被局限与一种市场发展方向。但不管如何,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尽管短期内很难改变中国银行也得格局,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他的出现一定会改变中国的金融市场,使之更加有效率,更加成熟。在此之前,国家必须做好在监管和政策方面的相关准备工作,来迎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李印喜.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选择[J].现代商业,2007(30):17-18.

[2]林贵.民营银行风险的表现、成因及防范研究[J].经济师,2012(5).

[3]江勇.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5).

[4]李明岩.避免民营银行成为大股东提款机[]中华工商时报,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10069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斯密问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道德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21世纪初期由政府推行的惠及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运行近10年来,新农合制度已极大地缓解了一度困扰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但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显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其中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农合制度的惠民形象及可持续发展。当前出现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诸多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原因众多,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片面注重“经济人”的利益追求,而忽视了“道德人”的责任义务。“经济人”和“道德人”是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阐述人类本性时涉及的两个核心理念,它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长达百年的激烈争论,并被学术界称之为“亚当·斯密”问题。对于一定程度上陷入追逐利益的“经济人”“囚徒困境”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重新审视“斯密问题”,无疑对当前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

一、“斯密问题”的由来

亚当·斯密被誉为西方经济学鼻祖,一生留下两部传世巨著:即1759年发表的被称为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发表的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所谓的“斯密问题”即由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根据亚当·斯密在这两部巨著中关于道德利他和经济利己这两种人性论的剖析提出。他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人性观是利他的,并以同情心作为其基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医学论文,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5而且,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只存在于那些品行高尚的人之中,也存在于那些严重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之中,即便是最大的恶棍,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但在《国富论》中,斯密阐述的人性观则是利己的,人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人性基础不是来自利他心,而恰恰是出于利己主义的考虑。“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这样提议:请给我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2]而且,“每个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3]历史学派学者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他(或同情),而在《国富论》中把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自私),在同一个人的思想体系中呈现出利他和利己两种相互分裂的人性,就构成了所谓的“斯密问题”。

二、“斯密问题”的解读

作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大师和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对人的本性予以科学的阐释。事实上,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里并不存在利他和利己两种矛盾的人性,在其著作里也并没有将利己和利他截然的对立起来论文格式范文。在亚当·斯密看来,利他与利己都应是人类本性的维度之一。因此,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虽然强调了人性利他的一面,但他也看到了人性的多重性以及彼此间的转化;而在《国富论》中斯密虽侧重阐述了人性的利己特征,但也没有否认人性利他的一面。也就是说,“道德人”也有利己心,而“经济人”也有利他心。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借斯多葛学派学者之口指出,人是自利的,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如果明天要失去一个小指,他今晚就会睡不着觉; 但是医学论文,亿万人的毁灭同他自己微不足道的不幸相比,显然是更加无足轻重的事情”。[1] 165他指出,同情虽然首先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本性或道德天性而存在,但这种同情并不不是出于人们的仁慈动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怜悯和怜惜,而是指“同感”, 即感同身受。比如当我们看到对准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的一击将要落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而当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它,并像受难者那样受到伤害,但这并不是对别人真正的同情,而是通过别人身上所遭遇的苦难联想到自己,实际上是打着“同情”的旗帜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是“道德人”的利己性。在《国富论》中,斯密指出,虽然每个人在本性上首先注重的是他自己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彼此交换,但会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引导下促进社会利益,推动历史进步。斯密认为,对于人的自利倾向,我们应当承认其合理性,承认其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他同时强调,自利不等同于自私,“经济人”只是用精明的手段为自己提供所需要的物品与安全,而不是做依附于社会的吸血鬼。斯密进一步指出,“经济人”要获得自身利益还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即利己的同时必须利他。由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依赖性,从交换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利益即是自己的目的,又是别人的手段,其经济活动必须是在自己的利益中包含了别人的利益,在别人的利益中又包含了自己的利益。即要实现自利目的,就必须为他人提供其所需要的东西,并通过交换而获得他人所提供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从纯粹利己的动机出发,“经济人”通过一种经济机制的转换,实现了利他的道德目的。显然医学论文,亚当·斯密认为,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实现辩证统一,人能够做“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体,并尤其强调人类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身上更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斯密关于“经济人”和“道德人”辩证统一的思想对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

三、“斯密问题”对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启示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既具有公益性质又具有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显然内在地包涵着“经济人”和“道德人”两个基本的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体全球化、产权多元化、服务市场化、医疗机构运作企业化或公司化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作为“经济人”的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是市场经济制度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市场效率、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应看到,作为实行一定福利政策如实行由政府推动实施的极具公益色彩的新农合政策的社会公益机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群众共同的健康利益,其医疗服务应以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为宗旨,而不能以纯商品的形式完全进入市场竞争机制,更不能在企业化的经营中唯利是图,违反行业准则,改变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定位。也就是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应该谋利而不失德,在作为“经济人”合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首先作为一个“道德人”而存在,注意协调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不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能“富而好行其德”,自觉履行社会道德义务,这样才能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为自身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因此,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这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真正走出追逐私利的“囚徒困境”的可行之路。但这种统一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政府、医院、医务人员四方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和谐态势。首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这是实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与“道德人”和谐统一的核心所在,它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两层内涵。两个层面即政府、社会层面针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层面针对内部医务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两层内涵则是指激励机制应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辩证的方面。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能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经济人”自利的基本要求得到激励和保护,又能使其损害他人利益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抑制和禁止。一方面医学论文,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提高其社会美誉度,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统筹考虑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共赢,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共赢关系。另一方面,除了正激励外,还应建立健全负激励机制,即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处罚机制。事实一再证明,一旦惩罚的威胁不存在或者失去效用,道德行为就很难维持。因为当人们发现违背道德的成本代价越来越低甚至变为零,或者说不遵守道德不仅不会给他带来直接损失,反而却可以带来直接利益时,他也就勿须再遵守道德。因此在建立健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时,负激励不可或缺论文格式范文。其次是加强医德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建设是实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与“道德人”和谐统一的关键。良好医德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制度约束的外在强制,但另一方面更注重医务人员的自省自觉。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德立国,先哲们不遗余力地传递有关道德的种种信条,即便亚当·斯密也强调人类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身上更应“流淌道德的血液”。因此,作为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这样极具社会公益性机构工作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就更应该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热情,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知识在内化为道德情感,在外化为道德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高尚医德医风。在实施医疗服务行为时,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努力提高自身的医德品质,并通过对医疗先进单位及典型人物的宣传宣扬,塑造医务人员的新形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再次是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奥尔森认为,除非存在强制的或其他的特殊手段以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否则,有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因此,作为农村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尽快改变当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医学论文,增强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其服务行为,避免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以体现新农合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维护新农合制度的惠民形象。在现今全国性法律出台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可由地方视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对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象和范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基金筹集、使用及管理、补偿标准及程序、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机构行为规范、医药使用及管理、考核及责任追究等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无法可依的掣肘之制,待条件成熟后再出台全国性的统一法律,从而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真正进入法制轨道。最后应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推动医疗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媒介的作用,加大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社会责任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都 来关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此外,还应重视医疗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的培养发展,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行业治理作用。从国际通行惯例来看,专业化的行业协会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自律性,故而在相应机构的管理中可以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因此,应致力于推进医师协会、医疗机构协会(包括非公经济医疗机构分会)等医疗行业社会中介管理组织的繁荣发展,加强其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督、治理的社会功能,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监督体系,营造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社会环境 。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5,P16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P14.

第8篇

【论文摘要】发展民营银行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阐述阻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存制度约束,并提出相应的外部制度支持

2004年8月18日浙商银行在浙江杭州正式开业,引起中国银行界的广泛关注。浙商银行是在浙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重组改制而成的,从而被冠之予中国内地肖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浙商银行由已有金融机构改组而成而不是全新设立,这与中国民营银行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原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加拿大酉女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徐滇庆原先所主张的增量设立并不相同。通过吸收民间资本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改造而不是新建民营银行,可以说是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方式,避免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这是现实条件下的合理选择。

可以说我国的民营银行是在激烈的争论中诞生,而其产生之后又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它的主要盈利模式、投资回报率等都将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也将影响决策层对其他申请设立的民营银行的态度。民营银行的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自身服务对象定位、市场定位、规模定位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索就是外部制度的配合。然而,目前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仍然受许多外部制度因索的制约。

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

(一)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尚待健全、银行业即是高利润行业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在进入和退出上必须建立起全套规范制度。民营银行的准入制度是保证准入过程当中的公平性同时维护银行业的合理适度竞争;而退出制度则是保证金融体系持续稳定运转、)缺乏制度保障必然导致民营银行发展的先天不足,在这方而我国上世纪90年代前期的城市信用社曾经留给我们特别深刻的教训。

(二)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进行保证,即使不良资产已经达到25%甚至史高,其经营仍然可以不受影响、但是民营银行不可能拥有国家信用,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心需要其他相应的制度作保证。缺乏存款保险制度即不利于民营银行的整体形象,一发生银行风险也不利于风险的分散,因此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当的金融机构保障制度、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明确的存款保险体系,而我国尚没有建立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

(三)金融监答水平尚待提高、民营银行要而对公众信任、行业竞争、信贷对象资信低、网点少吸收存款不足等多种风险,而且自身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弱,因此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决策部门认为民营银行的风险大、可控性差,对民营银行一自采取高度严厉的答制政策,造成适应民营银行发展的金融监答制度和措施都处于空自状态,相关监答政策亟待完善。

(四)不良资产的处置有待明确、、为了解决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已经成立四家国有资产答理公司并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1.4万亿的不良资产。民营银行在以后的经营中显然也会产生不良资产,但是如何处置民营银行的不良资产尚无具体的措施,这将影响到民营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五)利率尚未市场化、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苹,虽然同业拆借和债郑券回购市场的利率已经放开,贷款利率也允许在一定范围的浮动,但是最主要的存款利率则是固定。利率答制使得民营银行无法通过价格竞争扩大市场,阻碍了民营银行发展。

此外,我国缺乏民营银行兼并重组制度以及没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限制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二、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支持

为了使我国民营银行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促进民间金融的繁荣,我们必须加强相关的外部制度的建设、

(一)规范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条件、首先,在我国应当明确必须实行严格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民营银行体系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要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将那此不符合规定的,容易出现风险和损失的民营银行排除在市场之外,维护市场主体的高质量。第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不等于人为的制造障碍也不是高不可攀,这种市场准入制度不应该限制发展新的民营银行。在现有条件下,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依据这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设立民营银行应当成为可能。第三,这一市场准入制度应当是有充分的透明性,准入原则和审查条件必须明确。除非采取拍卖的方式,否则对于经营牌照的发放,审批部门当然拥有绝对的决定权。但是,牌照发放对象的要求及标准必须是公开透明的,要防止“寻租”行为的出现

(二)建立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目标是提高金融稳定性,保证整个民营银行体系健康,防止出现所谓的“烂苹果效应”:一个烂苹果不清除,导致一筐苹果坏掉;一家民营银行破产,引发民营银行的全而危机。民营银行本质上是企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是正常的,不可能存在只有进入没有退出的情况,“退出”是一种可能的而又合理的市场行为。

在具体的退出方式上,可以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或其它经营良好的民营银行接答中兼并经营不善的民营银行;也可以进行破产清算,即在民营银行出现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退出市场。

(三)制定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应当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肖要目标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不是让有问题银行逃脱责任。存款保险将避免在银行出现问题时过度提取资金,防止挤兑,有助于保护正常支付体系,稳定金融体制。此外,存款保护还将有助于新设立的较小规模的银行同设施已经很完备的大银行机构进行竞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阻止银行业过度集中。在我国,采取自愿性还是强制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受保对象、保险额度、受保存款范围、保险资金筹集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四)完善对民营银行的监答制度、监答当局要督促和推动民营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引进先进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积极督促民营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答理,防止各类金融案件的发生;督促民营银行提高资木充足比例,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民营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对从事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商业银行负责人要严格依法惩处,取消其金融从业资格。

(五)设计可行的民营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处置民营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行方式有两种。一是成立全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是整个银行业或某类银行发生全行业的不良资产危机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将危机银行的不良资产归集到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由其统一进行答理。比如,美国在解决其储蓄贷款协会的不良资产问题时,由“债权重组信托公司”(RIC)来负责400家以上的有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管理和清算。日本为解决其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也成立了日本式的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一是通过我国已有的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民营银行不良资产。在操作上由国家赋r四家国有资产答理公司民营银行清理不良资产的资格,准许民营银行委托已成立的四家国有资产答理公司其清理本行的不良资产;或者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民营银行把不良资产折价出售给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六)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民营银行更加有效地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答理;而在存贷款利率决定上拥有较大的自,可以促使民营银行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具备金融基础条件,应当逐步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使之更加能够反映资金的实际供求状况。

(七)设计民营银行兼并重组制度、在民营银行设立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民营银行不可能通过大规模开设分支行实现规模扩张,如果能充分利用兼并手段则可有效突破地域限制。为了使民营银行得到充分发展,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允许民营银行通过兼并重量组的方式迅速实现地域扩张与业务拓展。

(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民营银行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担保模式和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在担保模式上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四种:社会化组建,市场化运作;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混合组建,市场化运作。在资金来源可能的途径有:政府出资;商业银行资助;受担保企业交纳风险保证金;国际机构赞助;各种准备金、留存盈余等等。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即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资信低融资难的问题也有助于民营银行的稳健经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发展民营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撩望》,2000年第3期

[2]程惠霞、杜奎峰、于永达: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约束及政策变革方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徐滇庆、巴曙松:我们呼唤什么样的民营银行,《中国改革》,2002年10月

[4]夏洪涛、范薇: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10期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古典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混合经济;政府干预;效率与公平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总结了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既继承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优点,又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其缺点,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市场机制调节的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公平,是一种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 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 

凯恩斯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不仅有私有产权的私人经济,而且还有政府经济以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相混合的经济。他在《劝说集》中说道:“事业的性质不一,有些在技术上是属于社会的,有些在技术上是宜于个人经营的,对两者必须加以区别。有些事业个人已经在进行,已经有了成就,而有些事业则在个人活动范围以外,关于后一类,政府如果不做出决定,就再没有人来过问;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是与后者而不是与前者有关的。在政府方面,主要不是在于去做那些个人已经在那里做的事体,不是在于比个人去做得好些或坏些,而是在于去做那些现在还没有人在那里做的事体。” 

在《通论》中,凯恩斯的混合经济思想更为明确。他说:“我们对于经典学派理论之批评,倒不在发现其分析有什么逻辑错误,而在指出该理论所根据的几个暗中假定很少或从未满足,故不能用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他主张“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 

而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只能是国家的保卫者,公共事业的管理者,货币发行与法定利息率的决策者以及征税人,而不能是市场主体,不能是经济运行的调节者。 

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有企业和居民,而且还有政府,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萨缪尔逊就指出,市场经济的“全部主体”是消费者、厂商和政府。这种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像企业和居民一样,也进行投资生产(政府主要投资生产公共产品),进行采购和消费,它是市场经济中一个主要的投资者和生产者,也是一个主要的商品采购者和消费者。 

对于新自由主义者来说,混合经济体制是难以忍受的。他们认为,只要有政府存在,就有垄断存在,就有计划存在,就有权力存在,就有垄断和计划的弊端存在,就有权力寻租存在。如此,则“看不见的手”就是受限制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将继续存在,改革就是不彻底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学上的老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把国家作为罪恶的渊源,其最彻底者甚至把欧美的福利国家也称为“通向奴役之路”。 

事实上,任何务实的而不是极端的经济学家,都能认识到强政府干预的优缺点和纯自由市场的优缺点。当然,由于存在双重缺陷,混合经济体制既不像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那样能够得到市场神学的支持,也不像强政府干预那样,能够得到计划神学的支持。市场神学与计划神学都能够得到大多数头脑简单的人的支持。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以自由市场排斥政府干预,或以强政府干预排斥市场调节,而是如何尽量减少混合经济体制的缺陷,尽可能发挥混合经济体制的优点。这是心态平和的、不走极端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各种类型的社全经济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政府干预 

凯恩斯革命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生活。《通论》一书,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凯恩斯指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背后隐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市场机制是完全的。即市场机制符合以下条件:(1)每个当事人都拥有完全的经济信息,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能够充分地了解市场的价格变化。在经济当事人之间经济信息是对称的;(2)存在着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可以控制或影响价格,没有任何企业或集团在生产和销售上具有垄断的地位,也不存在几个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垄断竞争;(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由于其他条件的约束,边际产品的增加量随投入增加而递减,增加产量不会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4)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不产生外部效应,不会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5)交易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6)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即每个生产者都可以合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益最大化。完全的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凯恩斯通过分析,得出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导致“市场的失灵”(marketfailures)。他指出,由于人们的经济行为总是受到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纯粹依靠市场调节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导致社会供求的均衡,从而引发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经济危机也就由此产生。 

按照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要存在着一定量的总需求,社会就会产生相应数量的供给。既然“看不见的手”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市场进行调节,那么就应当让政府担当起调节供求关系的部分责任。凯恩斯认为应当放弃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应当扩大政府经济职能,用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率的办法来提高投资意愿;或者直接增加政府投资来弥补民间的消费和投资不足;抛弃传统的节约观念,鼓励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政府应当通过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鼓励消费,引导需求,以此克服市场缺陷所带来的种种经济困难;在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过程中,政府甚至可以执行“举债支出”的赤字政策。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经济先后遇到了麻烦。先是通货膨胀加剧,随即出现了在物价总水平急剧上升的同时失业也大量增加的“滞胀”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对政府干预调节的功效失去了信心,特别是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基础。“政府失效”的概念开始出现。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继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官方经济学。他们针对“政府失效”,积极提倡自由企业制度。弗里德曼指出,西方国家干预的实践并不成功,它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正是国家的干预活动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了西方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各种福利措施造成极大的浪费,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干预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因此,政府的干预必须减少而不是增多,它的主要职能在于“防御外来敌人的侵略,确保我们的每一个同胞不受其他人的强迫,调节我们内部的纠纷,以及使我们能一致同意我们应遵循的准则”。 

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提出了较为温和的国家干预理论:市场与政府都不是完美的,需要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另一方面,政府经济行为低效率,需要采取措施增强竞争、削弱垄断、适度分散政府功能,加强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 

其实,各个历史阶段的理论纷争,是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反映,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正确或错误。它们之间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过程,表明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同样重要。争论的焦点和根本区别,只是市场与政府角色的主次、干预的方式和干预的范围程度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新自由主义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都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已经很少有哪个经济学家主张“纯粹”的自由经济或“纯粹的政府干预”。新自由主义者不可能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的作用,他们主张的政府经济职能偏重于保护和完善市场的自由竞争,防止垄断的发生。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社会已悄然完成了政府经济职能的调整,就是综合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优点,走向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混合型”经济。 

3 效率与公平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领域一对永恒的矛盾。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每个人都试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它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要好”。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会自动配置资源而无需国家的干预;主观追求自利的“经济人”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间接地使社会利益最大化了。 因此,斯密的主张就是如果遵从市场对资源的自发配置作用,就是有效率的,进而也就是公平的。 

新古典学派也反对政府干预分配,认为任何试图使“结果均等”的努力都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他们认为只有竞争的市场才是最有效率的,而竞争和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政府干预,就等于没有了自由,市场竞争也无从谈起,效率也就随之消失。此外,他们认为效率本身就意味着公平,因为效率与个人能力和努力相关,效率反映了个人的勤奋程度与技术水平,收入多少正是给予他的最公平的回报。 

而事实上,市场本身的缺陷要求政府对公平问题实行某种干预。凯恩斯曾这样说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缺乏公平合理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在此他指出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两大弊端。因此,必须采取步骤进行改革,扩大政府的经济机能。在国家的管理控制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私人经济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除了解决市场自发配置资源产生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外,还可以减少由于市场的缺陷所造成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财产占有、接受教育机会和能力等方面机会不均等,竞争中不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而造成的收入差别不是由于勤奋与懒惰造成的。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可以促进私人策动力得到适当的发挥;既可以医治有欠公平合理和不能充分就业的弊病,又可以保留效率与自由。 

但总体来说凯恩斯也是一个效率优先的主张者,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市场的无效率前提,1929-1933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最好的证明。当然缩小不公平程度也是政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重中之重还是效率。 

萨缪尔逊也明确地把不公平看作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缺陷。他说:“我们不要忘记,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虽然竞争具有一种理想的效率”,但它“对平等问题却是不闻不问。”“在市场经济下财富的分配是非常不平等的”。他认为,为了克服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政府必须进入市场,把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实行混合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把效率同公平、稳定结合起来。 

综上,我们不难总结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及萨缪尔逊,对于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他们主张的还是把效率放在第一位的,其中最大的区别表现在如何实现效率优先这一目标的手段上: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人才;培训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35-01

企业的发展,靠科技进步的推动,人为的经济运作。拓宽市场,靠人才的竞争。供电企业赢得的是广大社会企业的广泛需求,电力供应,若没有社会的大力支持,那么其生存背景将会是一片暗淡无光。靠科技打造精品形象,靠科技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大发展。企业的竞争,着重看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队伍的建设,科技人才的储备情况。

我局自从创建国网公司一流企业达标以来,企业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管理手段更趋现代化,经营理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如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调度自动化,供电MIS网络建设,调度MIS网络应用,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企业的文件传阅,网络会议,电子公告,本企业的发展的战略方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了我局各个角落,使我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大大提高,丰富了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应的一大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一批从事专业技术队伍相应而生。科技论文、技术讲座,技术论坛,技术比武等等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已摸索出了学习型企业的一套路子,学习型企业,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外来先进的管理、经营思路,不断为企业充电,不断充实企业的文化建设领地。对调度中心而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电力行业也留有一席之地。如调度自动化高级应用软件模块开发和实应化获得行业专家的赞誉,名列全国前列,为我局调度自动化全面实用化。电力商业化营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现代化企业的竞争,还要看其科技含量,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设备的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实现的方式。

我局近几年注重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技术培训。抓紧对后备人才的积极选拔。同时注重职工对新设备了解、熟悉,不同程度的组织多次技术讲座,请厂方专家来局讲授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或者高级应用软件的理论分析,对班组定期开展技术论坛。大家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激烈的争论,热烈的场面不分高低的各抒己见。这个场面可见对每一个疑惑的问题决不放过。对于专业上的问题,我们与厂家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反复论证,决不放过任何疑点。甚至连电力企业权威厂家四方公司的人也认为,宝鸡局的人要求太严,太细。我们决不放过蛛丝马迹,决不允许一点疑问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健康运行,进而为我们留下安全隐患。我们就是这样的执着和钻研,如今宝鸡局出现了追求卓越,永不疲倦的保护人,永无止境的自动化人,永攀高峰的调度人,规范巡视的变电人。精心检修的修试人等等。他们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宝鸡供电人敢为天下先,争创国际一流的雄心和壮志。就拿我局综合自动化设备发展的历程来看,从过去最早的七十年代布线逻辑,分立元件抗干扰性能差,信号极不稳定,监视手段单一。八十年代出现了单扳机式微机远动装置,究其量只有两遥功能,而今进入九十年代。集中式。模块化大规模,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广泛应用于综合自动化系统。商业化NT操作平台,高级UNIX操作系统,高级应用软件PAS的功能开发,远程维护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而且为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使用手段、且性能稳定,信息传输既快有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则是规范化作业、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人性化企业文化等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中来。

目前,我局从长远发展来看,以人为本,实施科技兴企的战略任务还很艰巨,任重道远,要有一个长期发展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就当前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变化动态指数不定。国家电力企业内部实行的体制改革,网厂分离,这对我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我们当仁不让,应难而上,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狠抓内部管理,苦练内功,规范化作业,科学预控,状态检修,减少内耗,节约成本,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检修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修试成本。只有如此,企业的发展才能开足马力,增强后劲。从维护大局出发,只有把握机遇和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局的主题是稳定和创新。这里稳定是关键,是基础,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根本。靠科技手段,为企业注入活性剂,才能使企业走上快车道,不至于掉队,这才是我企业发展的硬道理,才能为电力企业改革和探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路子,发挥行业的特点。同时,不仅需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还要有一定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吸纳人才。从唯物辨证法的观点来看,稳定与流动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正确处理好流动与稳定的关系,这不仅关系到我企业生死存亡的百年大计。而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如果光稳定不流动,不能激发人才的有效潜能,以及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化。如果光流动不稳定,企业的人才基础不会牢固,人才基地建设就会濒临枯竭,后续力量将会出现断层、青黄不接。

从我局科技发展的动态及过程来看,目前。还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管理缺乏系统性,培训计划有时流于形式。

2.资金投入幅度欠缺,种种原因,出外培训工作由于工作忙或资金不到位而不了了之。

3.对科技人才的培训及发展计划缺乏规范性,对人才的使用要有效的利用,对人才交流工作缺乏长期性。

4.人才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院校毕业生趋向管理科室,进入班组或进入一线的很少,积极性不高,这是个不正常的心态。

解决以上问题需采取的措施:建立系统规范的培训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大技术培训的人力物力支持使之常态化和制度化以及奖惩机制,建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是保证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唯一途径的人文理念。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

一、引言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演变,同时也是政府行为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政府一般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通过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调整,确保顺利执行其制度安排。由于各种利益集团对资本市场制度演进,没有足以匹敌的能力,所以只能被动适应。在经济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资本市场制度演化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制度化演进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极大的资金支持,在建设筹集资金方面做出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经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快速增长。资本市场也是政府行为主导的演变结果,由于资本市场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在实现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市场严重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因此,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根本原因并不是市场本身造成的。另外,资本市场本身是没有效率高低之分的,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制度环境都是人为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目前这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严重低效率的情况,就必须从决定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环境上找原因,阻碍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关键是制度环境的约束。同时,产权、信用、寻租也都将成为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上的制度环境因素

从产权约束激励机制上来看,国家的金融制度特征是资本市场上产权的界定与交易行为决定的,影响着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形成。而产权则影响资本市场的竞争环境,如果资本市场缺乏明确的产权,就不可能形成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产权不明确就成为资本市场上各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原因。

从信用约束机制上讲,信用是十分重要的制度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资本,是资本市场交易发展与存在的基础。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用是实现交易的基本保证之一,同时也是资本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大敌,机会主义的存在常常给市场带来不可预期的后果。因此,信用问题也就成为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根本问题。

从寻租行为方式上来看,寻租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习以为常的普遍现象。寻租活动也成为市场参与主体生存的基本手段。在经济制度变迁中,政府管制基本上直接导致了寻租行为。寻租行为的扩大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运行秩序。因此,寻租行为不仅影响资本市场本身,也影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此外,腐败现象与寻租行为紧密相联,是危及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建立的因素。

三、制度环境因素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关系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如上文所述,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关系的制度环境因素主要是产权、信用与寻租,下文将详细对这三种因素对资本市场效率关系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产权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关系与影响作用机制

讨论产权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关系与影响作用机制问题主要通过产权、交易成本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关系、产权、竞争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关系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进行。

1.产权、交易成本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关系

降低交易成本是产权的功能之一,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科斯定理”定义归纳为,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不论采取何种产权界定形式,均不影响经济效率;而交易成本为正数时,产权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具体运行机制表示为“交易成本一产权 经济效率。”

产权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关系表现为: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没有独立明确的产权主体关系,也就没有约束与激励机制来规范资本市场上各种投资行为,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主体去搜集更多的资源信息,也不能从事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的其它投资活动;如果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关系,但投资对象产权关系不清晰,就导致投资主体无法获取更多的、准确的相关信息,投资活动也将无法进行。由于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阻止了资本市场扩大交易规模,也导致了交易结果的缩小而无法通过交易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由于资本市场上产权的不清晰而造成交易规模缩小和交易行为无效,也导致了投资上的损失。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来看,因产权不明确造成的效率损失也叫无形交易成本。因为产权界定不清,潜在的大量交易无法实现造成潜在的交易成本变得无穷大。同时,也造成资本市场存在大量欺诈的、虚假的、不完整的信息,使参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进一步变得增加,导致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很难顺利进行,从而影响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由于产权界定不清,也加剧了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引发机会主义的生长。机会主义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的,因此,信息不对称为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2.产权、竞争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关系

明确清晰的产权提高资本市场竞争。如果没有明确清晰的产权就不会有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竞争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产权和竞争之间的则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由于产权的存在,资本市场竞争提高了产权的实现与完善;另一方面由于产权的存在,竞争实现了资本市场充分的完全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讲,产权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外部约束力,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效益不好,公司股东将通过抛售股票的行为,产生对公司经营机制的约束。一般来说,只有市场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形成真正的交易行为,形成真正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形成资本市场上产权主体之间的充分竞争。一旦产权明确,同样也会产生产权激励机制,使得产权主体各参与者实现最大化利益,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股票市场上,由于企业业绩不佳和经营不善的公司股票一般都会被投资者抛弃。在其他要素市场上,产权对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是一样的,产权则是竞争形成的最根本,资本市场的竞争促进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可以说产权是资本市场上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原因。

充分竞争市场提高了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在资本市场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竞争上,进而会发生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的竞争有广泛的、多层次的各市场参与主体,也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层次与规模,以及市场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资源配置的效率;从金融资源供给的形态上来看,市场上有多样化的、广泛的参与主体,有更加充裕的资源供给与更多的投资者,形成供给方的竞争市场;从需求方面形态上来看,多样化的、广泛的参与者表示有更多的资金需求以及更多的筹资者,并且形成需求方的竞争市场。同时,资本市场的竞争代表市场上有更多的金融工具可供选择交易。资本市场充分竞争的实现条件是必须有大规模的、多结构、多层次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也是资本市场竞争直接带来的结果。多层次的大规模金融工具给各参与主体提供了获利的大量机会,不仅可以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主体参与交易,因此,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的竞争体现了政府监管机构职能的准确定位。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灵魂,只有在资本市场运行平稳的情况下,才能使得整个经济协调统一发展,才能形成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资本市场的高效率。

(二)信用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

信用是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社会信用的缺失直接造成交易秩序的混乱,导致交易过程中的出现的假冒伪劣行为以及违约行为和不守信用的行为产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制约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股票市场配置效率。一般来讲机会主义往往是带有犯罪性质的,并且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从资本市场上看,机会主义行为最为突出地是表现在券商、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运用各种方式手段,机会主义行为往往会制造出虚假信息,目的是欺骗中小投资者,因而使得股票市场上有逆向选择行为与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破坏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上市公司投资者的逆向选择行为与配置效率。从信息对称程度上来看,上市公司作为人一般知道自己公司是好是坏;而投资者作为委托人不知道上市公司是好是好坏。在人与委托人博弈的过程中,无疑就会发生逆向选择问题。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欺骗行为的信息的发生,因为这些信息产生使得股票市场上的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信号甄别与传递作用,最终,导致投资者选择的意愿是绩差股而不是绩优股。因为政府行为对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影响很深,造成购买了绩差股的投资者会产生有一种预期的心理效应,都会认为政府往往是不会让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退出,因而就出现了很多的企业重组,随着重组的发生表示着股票价格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与潜力,投资者并不会担心自己购买了不良公司的绩差股票。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就强化了投资者选择绩差股的主动偏好性。使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出现逆向选择的行为,这种行为即被人们解释为股市的“劣质股驱逐优良股”现象。

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与道德风险。当投资者拥有了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后,道德风险问题的讨论就转向了另外一个层面。在上市公司成功发行股票并且筹集到所需资金后,掌握了主动权。此时,上市公司人可能做出以下行为:一种行为是严格按照招股说明书上的要求履行承诺与责任,合理安排利用筹集资金,维护公司合法地正常经营,保证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正常的、预期的行为,也是对上市公司完善、规范的基本要求;其他行为是可能违背招股说明书上有关条约,把上市公司所筹得的资金挪用等。这也是机会主义产生的典型道德风险行为。相反,股东只能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被动地了解其经营情况,而没有更多的途径来获知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过程。再加上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往往是不够明晰,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造成管理的内部控制,极易产生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经营的整体行为。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筹得资金以后,并没有把上市筹得的资金用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在上市后其经营业绩并未转好,有的甚至面临退市和走向亏损风险。一直以来,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行为,使得股票市场最终的“担保人”是政府,股票市场的所有损失与风险都将由政府来埋单。

(三)寻租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

从资源配置上看,寻租从全新的角度对经济学提出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首先,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寻租行为从生产性活动延伸到了非生产性活动,即是所谓的寻租活动。从寻租行为上看,资源配置效率不单单体现在生产易过程中,也存在于非生产易行为,对资源配置有效性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第二,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政府行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顺利运行,即政府充当了调节者的角色,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寻租理论是把政府作为经济行为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角色,政府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而权钱交易则表示了政府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特点,也即是“政府失败”的重要原因。这种复杂的经济行为凸显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复杂性,降低了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三,寻租理论区别了两种行为寻租和寻利的方式,也区别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积极地寻利竞争与资源配置消极地寻租竞争行为活动。总体来看,寻利竞争是通过更多地竞争行为牟取一定的利益,有利于经济资源实现有效合理、高效地配置。

在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一般经济都表现出很多的获利机会,对经济主体而言,变迁的方式不同所代表的利益的手段及获取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制度变迁方式是由市场主导的,其变迁过程中政府干预的程度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市场参与者都是为追求一定的生产性利润而参与竞争的,而经济制度的变革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力量而进行的变革,因此,非生产性赢利的机会就不存在,寻租问题也就不会发生。如果制度变迁方式是强制性的,政府就会对经济进行过度的干预,就必然导致产生很多的通过非生产性手段方式就可以获得的获利机会,与此同时,也导致了经济行为中利益团体和个人寻租行为的发生,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

在市场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一般纵容或侵犯对参与经济主体的产权,并没有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手段。塔洛克说,“政府的权利与其说是被用来保护个人权利免遭伤害,倒不如说是被当作侵犯个人权利的一种工具;政府与其说是利用权利以及税收来提供社会公共产品,不如说是其利用权利来牺牲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在政治上给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提供该影响人所希望的全部私人产品”。 实际上,寻租行为是一种产权的再分配行为,是对他人财产权的侵犯与剥夺行为,寻租行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也是对全社会财产的剥夺。创租是通过某种管制措施来掠夺他人财产的行为;抽租是通过威胁、强迫等手段来剥夺他人财产的行为;垄断则是以财产转移的方式剥夺他人财产的行为。政府的创租行为和抽租行为是“政府失灵”的重要因素。

政治市场对经济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的影响。寻租行为是政治市场交易的参与结果与主要内容。一旦寻租行为被选上,政府官员和议院就会从事政治活动,以及根据自己与所代表的各种利益团体的需求,并且许诺从事政治活动和所代表的政治愿望,也会尽量满足选举人的某些利益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投票人为了获得未来的某种相关利益,会对可能当选的被选举人提供相关资助与支持;另一方面,被选举人为了当选而需要资金支持和资助,也会做出一定的承诺;与此同时,被选举人也会借助自己的政治权利和地位为当初的支持者与赞助者谋取一定的利益。其寻租行为的结果反映了政治市场对经济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所以,也酿成了在经济制度变迁过程当中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政府干预过度行为下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与寻租行为。相对于对融资者来说,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当前,大多数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都是通过发行股票这种方式来进行的。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使本公司的股票发行上市,会采取各种方式与措施,甚至有些手段是违法的;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能够达到增资、扩股与配股的目的,往往采取一些造假蒙骗的行为来欺骗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另外,有些上市公司还会采取坐庄或者进行恶意炒作股票的行为,造成价格非正常波动的态势,在不正常的价格波动中谋取暴利。所以,这也是资本市场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股市一般都是国有企业筹集资金,是一个无风险资金的场所。所以,这也是中国股市 “寻租”场所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四、资本市场对企业家的监测和筛选机制:价格机制与接受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制约作用的体现一般企业家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即需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与市场外部条件相互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这些外部条件并不是十分完整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转变为企业家内部人控制的方式。因此,市场外部条件对资本市场企业家的监测机制、约束机制以及筛选的相互作用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资本市场是股票投资者与公司股权相互交易、相互转换的场所。股权投资者不能直接要求撤回其股权资本金,股权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能退出公司,因为单个股权出资者如果对资金需求有一定程度影响时,股权出资者将会面临内部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也面临着由于公司管理效率较低的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为解决这一矛盾,因此,衍生了资本市场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资本市场的运行从表面上看是指证券与资金的相互之间继续流动,实质上是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风险转移与重新配置资产的渠道。资本市场功能的客观的监测和检查提供了外部机制。首先,正确评价和反映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绩效;其次,一种内在的机制促使企业家其所控制的资源和最终转移到企业家素质上。

在资本市场上价格机制是通过股票价格波动趋势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变化,体现了企业价值的高低,也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水平与能力。实际上,利用资本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投资者筛选与约束的作用关键在于企业家制定的内部股票定价机制。因此,股票价格的判断依据不仅仅是局限于创业者提供信息来判断,相对于出资人来说,为公司的经营状况提供了参考信息依据,同时,也为投资者和企业家的利益责任发生内在冲突,使得企业家不断实现内在机制。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定价机制可以补偿投资者在企业家监测信息方面的劣势。如果股票定价机制有效,形成的价格泡沫将会缩小,同时,股票价格也能反映市场参与者和企业家自身的能力,以及企业家对股票价格的估计程度,通过单一的价格而不是出资人收集的信息来综合判断,因此,大大地节约了投资者信息成本

在资本市场定价体系完全有效情况下,通过股票价格能够真实反映与会者通过收集信息对公司未来的价值和目前状况的评估与判断,体现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盈利能力的评价。投资者将股票市场价格并依据企业家提供的信息来比较与判断,找出公司经营管理业务上存在的种种漏洞,并消除这些漏洞,以此发现企业重组的机会。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股票价格与其得到的报酬相互挂钩,其目的是通过股票期权约束与激励企业家。目前,这种模式已成功运用于美国资本市场。当然,采取股票期权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可以选择不投资资本,因此没有风险;二是企业家具有内部信息资源优势,可以获得公司披露和未被披露的信息,影响股票的价格,并且灵活机动行使股票期权;三是企业家可以获得期权收入,并且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在资本市场定价体系不完全有效情况下,尽管公司股票价格对投资者的公司治理现状以及未来的评价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评价和现实往往会存在有系统性误差,所以,促使股票价格信息失真行为。如果完全依靠股价与绩效来评价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导致出资者犯下严重的错误。

接管机制的作用与股票收益证券和支配的双重特性是分不开的。一是产量特征,即发挥剩余控制权,二是安全功能,即股票持有人有权控制上市公司行为,并能够影响上市公司政策行为。而对接管机制来说,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不善时,投资者的利益是由一个或多个股东出资者利益联系在一起,投资者通过收购股份和表决权获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事实,可以由出资人以及自己的继承人或者另聘其他的企业家来进行控制,从而造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上投资快速贬值。通过接管机制,就完全可以控制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全力以赴确保投资者股权。

从敌意收购方式上来看,表面上看来好像是不同利益的公司之间在争夺控制权,而实际上是企业家和出资人之间矛盾激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出资人运用金融手段保护自身利益实施企业家的监测和筛选过程以及金融监督部门执行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表面上看,尽管敌意的接管目标公司承诺已经不再向股东发起敌意收购行为,但这也会遭到目标公司的极力反抗。在双方反复争论的过程中,利用经济资源优势作为依托挂钩,如果成功挂钩,目标公司将会面临重组的结果,同时,也造成大量失业,并且损害公司长期人力资源成本,而研究开发和销售网络长期发展是不利于本公司的。敌意收购通常是指内部治理结构发挥作用而具有的外部条件,是保证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重要经济体制,是出资人约束企业家的一种工具,它的直接行动是提供了更多的发现市场机会,创造出创业人才来代替原来的高管,这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还可以提高投资者的财富;其间接影响是指企业家人力资源成本的贬值,以及未成为收购目标公司的企业家采取措施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目的是避免成为受害者的敌意收购。另外,企业家可以在控制和占有租金直接转移到投资者手中,改善股票红利,以增加投资者财富。因此,敌意收购的监测、筛查对企业家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与此,金融中介将运用一定的手段,并通过检查与监测企业家的功能。

接管机制的第二个方式是积极股东行为。它将被改造成正负股东和措施的行使过程的控制。在美国,该方法在资本市场首先得到了发展,其主体是机构投资者。因为个人股东一般受资金限制,只能买一个公司少量的股票,所以造成企业家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虽然机构投资者拥有很大的资产,且其监管成本与匹配的收益性也很好,相比个人股东来说,能够更为积极监督企业家。通过市场上股东积极行为,不但可以促进改革治理结构目标公司,还可以为股票市场的长期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效监测及筛选出真正的企业家。

五、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对策及建议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资本市场制度环境的不完善是资本市场配置效率难以提高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导致非市场性的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直接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扭曲作用。

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产权结构与制度环境。要使得产权结构和制度环境完善,就必须重视市场经济行为中的各种相关利益关系,从“理性的经济人”出发,实施积极适度的激励约束机制,获得与实际投入相符的经济回报;通过法律约束在经营过程中“非理性经济”行为,因此,法律手段就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造成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的最基本原因是失信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我国社会信用状况也将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在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上的种种失信行为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国际化步伐。在当前,在资本市场上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表现市场参与者的知识观念与信用意识的缺乏。

发展创新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发展的生命主线。主要表现在:实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积极促进上市公司融资手段多样化; 推进现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展;多层次的现货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市场(即OTC市场)等;推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均衡化发展;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如国际板);以及资本市场发展带来衍生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PE/VC市场发展、产业整合、定价权与话语权等问题。因此,建立全部流通的资本市场,是实现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强化资本市场法律约束与规范政府行为。法律就是实现转变的最有效的一个工具。政府行为就是政府对资本市场过度干预行为,因此,政府干预行为也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严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从资本市场来讲,要减轻政府干预行为以及政府管制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就是要对政府的角色在资本市场上重新定位,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活动范围与内容。

六、 结论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后承上启下的最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阶段重要的一年,同时,又是我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一年,因此,必须要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努力推进各项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互动发展,形成有效的资本市场体系。有效的资本市场及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体系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完善和改进资本市场监管机制。资本市场发展的最新变化趋势是向成熟的资本市场转型,市场化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有效融合的平台,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投资者缺乏信心的投资渠道。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管理水平,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保护市场投资者利益机制,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其投资理财的服务能力,公共参与制定战略性的制度设计目标,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稳定、有序循环良性互动发展,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涛.中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韩立岩,王哲兵.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J].经济研究,2005,(1).

[3]胡宗义,宁光荣.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岳正坤,王高.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

[5]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渣打银行国际化经营历程与实践[J].国际金融,2012,(7).

[6]郭梅亮,徐璋勇.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研究的进展与评述[J] .国际金融研究,2012,(2).

[7]姚宇惠,韩伟,邹平座.中外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关性分析及其影响路径分解[J] .国际金融研究,2012,(5).

[8]曾俭华.国际化经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2012,(1).

[9]芦峰,刘维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储蓄新视角下的网络DEA方法[J] .中国软科学,2012(2).

第12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 问题 对策

自1997年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其存有较大争议,由此导致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也是一波三折。直到2006年3月15日,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公允价值才在我国重新启用。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虽体现了国际间制度趋同的要求,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开展得如火如茶相比,我国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限于学术探讨阶段,大多是介绍国外理论,对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对遇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较少。没有建立适合我国市场条件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导致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

一、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取得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中明确表述:“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应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适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据此可知,当被计量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时,则其可观察的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具有一定的可验证性,不存在任何争议。但是,当被计量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时,则必须借助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而我国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估值在实践中应用较少,无论在方法和技术都不够成熟,需要大量人为估计、假设与判断,再加上资本交易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缺乏相应的市场参考标准,价格难以真正反映真实价值,因而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是不可靠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并且容易被企业管理当局操纵,给企业留下相当的利润操纵空间。例如,在金融资产中,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是以短期持有、赚取差价为目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价格可在股票等交易市场中获得,具有一定的可验证性。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企业持有的目的不甚明确,在不存在交易市场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对可靠性和相关性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并不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企业为了平滑业绩,更倾向将金融资产划分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利于盈余管理。在多数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工具。

2.缺乏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真正得以运用还需要完善的信息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从前面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公允价值的确定应该是交易双方在活跃市场条件下进行的。美国之所以在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走在世界的前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目前我国虽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要素市场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使某些资产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不能通过活跃市场环境取得公允的数据,而只能通过评估的方法进行计量。而且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上市公司大部分通过国企改制形成,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高度集中现象非常普遍,内部治理结构薄弱,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当会计职业人员采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估价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施加各种压力,影响会计职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利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等非市场竞争手段的行为进行利润调节,最终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3.缺乏公允价值应用的具体准则

公允价值要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除了上述介绍的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外,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计量公允价值问题。虽然我国新准则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中明确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但是对于第二、三个级次,即: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适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具体应用中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准则中没有详尽的表述和统一的规定,企业在实务操作中没有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操作依据,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具体适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公允价值估计的重要方法,在运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估值技术时,至少要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确定折现率这两个要素,而对现金流量的估计和折现率的确定计等计量的要求及方法分别分布各个具体准则之中,各准则之间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计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复杂性。

新准则还规定,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应以上相同或相类似的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但在具体应用该方法确定公允价值时,对相同或类似项目的选择和确定上,新准则中并无明确的规定。

4.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有待于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方兴未艾相比,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相对落后。虽然,从韩颖1993年引入公允价值的定义以来,众多国内学者就对公允价值进行相关研究,但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十分有限,大多学者停留在引入理论或零星分散研究阶段,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较少,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5.会计人员和相关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于提高

由于我国公允价值应用刚刚开始不久,而且目前各项要素市场尚不完善,再加上评估理论和实务研究显然落后于其他方面。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效果上看,在很多时候不过是估计而已。执行该项会计准则确定公允价值计量更多的依赖会计人员和评估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利用现值技术以及其他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人为操纵空间很大,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高低便成为公允价值确定的重要因素。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关注越来越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尚有很大差距,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职业判断和分析能力,尤其在我国会计新制度、新准则快速发展形势下,在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和惩罚机制不健全的情形下,会计人员和相关评估人员为保住自己的饭碗,往往迫于管理层的压力,在利润所带来的巨大诱惑面前丧失职业操守,利用允价值的计量来修改会计数据,进而操纵会计利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削弱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从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现状的分析来看,虽然公允价值的应用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但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更具相关性无可争议。因此要积极发挥公允价值应用模式先进性一面,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来促进公允价值的有效施行,提高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减少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提高公允价值可操作性的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

完善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公允价值发挥有效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适合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首先,努力构建完整、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交易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各类要素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逐渐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完善的市场价格机制,为公允价值可靠取得提高有效数据;

其次,逐步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断的收集各种信息,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不但使公允价值估值所依据的数据具有可验证性,而且降低公允价值的获取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内部形成健全的责、权、利制衡体系,构建一种既有激励机制又有能力约束经营者行为的股权结构。

2.制定适合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尽管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等具体准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指导公允价值应用的具体指南。导致人们应用各具体准则时,前后所持标准不一致, 使公允价值的计量缺乏可比性。因此,为了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贯性和可比性,提高公允价值信息质量,要制定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明确公允价值运用的具体条件,而且要对条件的判断给出具体明确的依据,并对估值技术的选取和以及估值模型的变量的确定给予原则性的规定,计量准则制定的越详细,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越强,留给相关人员的可操作空间也就越小,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

3.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美国之所以在公允价值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走在世界的前列,正是建立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我国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时间还比较短,且大多是非系统地研究,仍旧停留在以国外理论的介绍为主,对公允价值方法的研究较少,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

我国市场经济不如西方国家发达,具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全盘照搬西方的公允价值实践经验是不可行的。因此在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制定诸多限制条件。为了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增强公允价值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必须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套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又不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具体准则的中国特色的公允价值具体应用指南,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4.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交易是人的活动,公允价值是人们对交易进行计量的手段,拥有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以及而讲求诚信、不做假账的会计等相关人员是正常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

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资产评估公允至上的意识,从主观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利用公允价值美化利润的动机。

其次,由于公允价值应用中估值判断的事项增多,对企业会计人员及外部评估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会计人员有关公允价值的教育和培训,要求会计人员和评估人员掌握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减少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把握好估值的判断尺度,客观公正,增强相关人员对公允价值估值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晓虎.公允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王海斌.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8,6.

[3]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人民出版社.2007.

[4]潘秀丽.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