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20:2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滕王阁序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奇才少年”――王勃。
2. “奇才”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对“奇”字有3种解释:(媒体映示)(1)出人意料的;(2)惊异;(3)杰出的。看看应选哪一种?“奇才”就是杰出的人才。
3. “都督”:“督”字习惯上念轻声“du”,古代的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一位少年竟然得到都督这样的夸赞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
预设一:从“都督的表现”看出王勃是奇才。
(1) (出示: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精彩万代传,如果你能有节奏地读好,就更有意味了。(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谁能用表演的方式来解释“拍案叫绝”的意思?师提问学生:阎都督,你为什么要拍案叫绝?友情提醒:你能注意到这里的两个“!”,那一定能再现当时的情景。
(3) 王勃让都督从生气到很欣赏,靠的是自己的才气。可见他的确是一位――“奇才!真是奇才!”
预设二 :从“构思”过程看出王勃是奇才。
(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大家看看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描写了上述内容。(指名读)
(2)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江上的秋景真迷人啊, 。)(结合《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想象)
(3) 我感受到了,在你的心中澎湃着一股激情,你真想亲眼见一见这美景,是吧?请你深情地读一读,让我们再好好地欣赏一下。
(4) 烟波浩淼,一碧千里,多么美的景色,怎么看也看不够。轻轻地读,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间,细细地去回味。
(5) 这不正是王勃笔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吗?
(6) 知道什么是“落霞”与“孤鹜”吗?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落霞”就是“落日的余晖与灿烂的云霞”;“孤鹜”是一只野鸭)不用查字词典,用联系上文的方式就能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7) 此刻,你就是王勃,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找找那独特的美,读读文看看图 ,落日洒下余晖,映得天空五彩缤纷。野鸭披着余晖,缓缓飞翔在那广阔的天空;云霞灿烂无比,飘得轻轻悠悠,那么柔美。
(8) 这样的美是宁静之美、悠闲之美,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美。把这样的感受带入到你的朗读中。
(9) 这样的景致王勃用了七个字就完美呈现了出来――落霞与孤鹜齐飞。
(10) 平常的晚霞、一只野鸭、天空、江水,在王勃的眼里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重温!(配乐读)
(11) 就是这14个字把一幅生命力极强、动态的画面写出来了,只有奇才才能做到。 我们忍不住要再次夸赞他――“奇才!真是奇才!”
预设三:从王勃的“胸有成竹”看出他是奇才。
(1) 同学们,这美景让王勃目不转睛地看,情不自禁地构思,大有不吐不快的激情。(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在《补充阅读》中有一个典故,我们快速阅读一下。
(2) 文同画竹之前心中有“竹”,后来用来形容做事前心中已有了十分的把握。一位歌唱家上台之前的“竹”是――(歌);老师走进教室之前的“竹”是――(教案);那么王勃写诗之前的“竹”为何物?(诗句)谁来胸有成竹地读一读?
(3) 是啊,王勃自信但不轻狂,沉着中包含着谦虚,真是一位难得的奇才!
预设四:从“王勃的写作速度”看出王勃是奇才。
(1) 王勃的这篇《腾王阁序》全文九百多字,王勃用了多长时间写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文思如泉”――用拆字法来理解词语意思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笔走如飞”――写作速度非常快,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3) 读到这里,你的心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油然而生?《滕王阁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短短的时间内,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我们忍不住也来一次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二、 课堂小结
我在2011年3月底,对24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最大障碍。调查结果是:害怕文言文的人数为160人,占总人数的■,也就是说对文言文有恐惧感的学生占到了90%以上;75%的同学回答是失分多,失分达一半以上;56%的同学的回答是读不懂;32%的同学回答是理解不透彻。
可见恐惧、失分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读不懂。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学生不能把老师所讲的知识有效调动起来,不会把知识点从教材迁移到新文本;第二,不能根据上下文和大的社会背景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也是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瓶颈。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迁移”与“推测”就是这个“渔”,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如果自觉地付诸教学,使学生也能熟练、自觉地运用它,我想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就能举一反三,就能天天有“鱼”吃,这样就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迁移”与“推测”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梳理,并根据我们的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步骤地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的顺序与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与学习卷,尽可能使学生对“迁移”与“推测”的掌握完整、系统化。
首先重视积累,学会迁移。
近些年,高考文言文材料虽不与教材直接挂钩,但其命题差不多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只有掌握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才能有效地理解它们在考查材料中的含义和用法。从平时的翻译训练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不注重积累文言词语,知识迁移能力差,动手翻译时不知所措,错误百出。
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①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②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误译①: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王恭坐在六尺簟上。
分析:译文没有译出“簟”的意思,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因形会意,更不会由此及彼联想到高中语文第三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簟”即“竹席”意。因学生平时不留心教材注释,相同的知识点出现在课外材料中,不会翻译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策: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平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字词用法,名句名篇,打下坚实的文言基础,才能形成迁移能力,适应高考的需要,并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基于此,从高一起始阶段开始,可一周内坚持阅读二至三篇文言短文,积累两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注意比较分析),积累三个多义实词(以课本为主),积累四个成语(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中的四字短语),积累五句名句(如课文中个别有哲理的句子或课外名句)
其次是推测的方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旁可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比如:“造庐访成”(《促织》)“造”形旁为“走”,有“到……去”的意思。
(2)通假推断法
一个字在意义上讲不通时,就考虑通假。比如“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通“环”。“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中“缪”通“缭”(《赤壁赋》)。
(3)互文推断法
有些文言字词义可根据上下互文推断出来。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对“小流”,可以推出“跬步”是“小步”“半步”的意思。
(4)语法分析推断法
有些文言词义也可以从语法角度去推断。如:“烟波微茫信难求”中“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5)成语印证法
现在活在人们语言中的成语,很多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而成语易记易懂,可以借助这些成语推断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与“不速之客”联系起来,可理解为“招致”“邀请”。
(6)课文迁移法
有时也可根据课文前后语境推断出字词含义。如:“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中“便宜”可理解为“方便”。
(7)根据上下文推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百金之士五万人”中“百金之士”学生有的理解为拿各种兵器的士兵,有的认为是拿盾牌的士兵,有的理解为穿盔甲的士兵,这种理解均不合理,根据上文李牧“市租皆入莫府,为士卒费”,以及“边士月得赏赐而不用”,可以推知“百金之士”为“得百金以上赏赐的士兵”。
让学生熟练了解“迁移”与“推测”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做“迁移”与“推测”的训练,并领悟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