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04:2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绿色建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低碳”观念,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培养低碳意识。要积极利用低耗能资源和自然资源,充分凸显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理念。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整体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和地域特点,设计出符合当地气候、地质、地貌的不同建筑类型,并适时的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能源和技术。另外设计要以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以及居住舒适环境的追求。
1.2低碳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低碳节能设计应该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建筑格局,从建筑朝向到风向,从建筑布局平面到外向,从建筑间距到整体界面,从单个到群体等等都都要采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不仅要注重建筑空间的阳光充足,而且还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为绿色建筑低碳设计的应用提供有利的条件。
2绿色建筑中低碳设计的要求
2.1优化能源配置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替代传统的天气燃气、固体燃料等能源和施工技术。或者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降低排碳量,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例如可以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也可以将建筑过程中的废气能源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降低能耗而且减少污染。
2.2节约能源消耗
在建筑围栏的设计中,尽量突出节能结构,有效地减少暖通空调等采暖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可以选择采用综合自然通风的原理,改造传统空调系统设计原理,将夏季的主导风向充分利用。最好将确保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这样不仅节能而且充分的以地域环境为前提进行设计,突出了建筑的地域风格。
2.3节约资源消耗
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剧增,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所以为了凸显低碳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该从建筑材料的选用上着手,减少施工对资源的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且也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途径减少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确保材料无危害。可以定期进行检查、抽检,预防材料浪费和不合格现象。
2.4创造健康的环境
所谓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保持建筑的良好通风,空气清新,采光良好的是必备的条件。为了实现建筑环境达到标准,可以适当的减少室外环境的波动的影响,对建筑环境进行有效地控制。
2.5与整体设计相协调
在满足绿色建筑低碳涉及的同时,应该考虑设计的地域特点,将其与低碳设计充分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满足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要求。这不仅是对建筑设计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提升建筑环境质量重要途径。
3绿色建筑中低碳设计策略
3.1建筑物采光设计
建筑采光设计作为绿色建筑低碳设计的中药内容,是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建筑拥有足够的采光,才能应用太阳能减少对电能的消耗。由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建筑朝向和门窗的位置,最大化的增加建筑采光面积,有效地延长阳光照射时间。当前已有建筑采用门窗智能化遮阳系统,降低了室内照明耗电量。具体的对策可以增加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减少建筑物外表面冬季主导风向的方向。
3.2建筑物的体形设计
为了落实低碳建筑理念,一定要合理的设计建筑的形状和平面形式,为空气流的良好流通和减少供暖或制冷造成的能源消耗提供有效的保障。绿色建筑低碳设计是一种环保的设计理念,再设计中提倡建筑与室内一体化,所以应该采用高性能、强耐久性、低耗能的建筑体系,这样不仅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减少了各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也降到了最低。故建筑物的体型设计在绿色建筑低碳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绿色建材的选择
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选择新型环保材料,可以降低施工中产生的污染和能耗,从而实现低炭设计理念。目前一些建筑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性(如人造板材会挥发甲醛),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材料最好选用成品或者使用循环再利用材料,可以控制建筑中二氧化碳的排量。此外也可以应用一些原生态或地域性材料,较少运输环节,提升施工的效率的同时降低耗损。
3.4建筑配套设计
绿色建筑低碳设计理念也可以体现在建筑配套的设计中,如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可以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将污水进行处理并利用。这种建筑配套设计非常适合水资源缺乏地区,可以将雨水和处理过的污水应用到灌溉建筑区的绿化环保工作,灌溉树木花草,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另外在炎热地区也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雨水,设计屋面水流域路径,增加雨水在建筑物表面的渗透性,有效降低建筑表面的热效应。
3.6建筑垃圾处理
绿色建筑低碳设计中还应该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不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具体可以将建筑中的石块、破砖、混凝土块等固体垃圾应用于软地基的加固工程中;对于剩余的钢筋、铁管等金属材料回收到钢铁厂,进行重新加工等。
4绿色建筑低碳设计的应用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中凸显出绿色建筑低碳设计,具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4.1被动式采暖设计
被动式采暖是合理的设计建筑的朝向和合理的平面布局,使建筑的整体空间和地域环境特点相适应,并且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使建筑在夏季可以得当太阳的直射,促进建筑室内散热,确保建筑物的温度适宜。另一方面是建筑物在冬季可以自动收集和储存太阳能,为建筑提供采暖的能量。通过这种采暖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所需的能耗。
4.2遮阳设计
低碳经济是指行业生产采取较低能耗,较低污染量,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来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自从工业发展繁荣以来,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和高负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下一次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转变,是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
2园林绿化中低碳经济的产生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引起了能源的不断消耗和资源的过度浪费,导致环境的持续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日益增加,从而引发了因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全球变暖的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直接造成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且会逐步恶化。为了积极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3低碳园林设计的原则
3.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人工费用在当前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园林设计应该在遵循生态平衡原则的基础上,在保证园林建筑稳固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园林工程的施工工期,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在园林设计中应该巧妙的利用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尽量减少后期人工的维护。
3.2设计具有独特性园林设计的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主要是指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在时空的分布、景观类型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在低碳经济不断深化进行的当今时代,园林设计应该根据园林所起到的功能,具有的风格特征来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即使是由同一个景观所构成的因素,也要根据园林类型、功能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设计。这中独特性的设计既能促进园林设计的创新,同时还能降低园林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3合理搭配种植物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尊重自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措施对景观进行规划,并且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人和绿化植被之间的关系。设计施工时要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绿化苗木。绿化苗木的选择要四季有花,四季长青,乔、灌、花草复式栽植,设计时尽量采用自然生态模式进行布置,并合理布置乔、灌、草的搭配,促使整个绿化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4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低碳园林建设中具有特色建设的基础,因地制宜是在综合考虑园林建设区域特征的同时,结合当地的经济、历史文化等地域特点,创设出既符合地域风情又使当地居民具有强烈认同和归属感的园林建筑。为了满足因地制宜这一要求,在建设园林时就可以保留当地的一些原始的建筑物和花木,尽可能的应用当地的植物,突显整个园林的地域特征。
4低碳经济下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措施
4.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近年来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大面积的观赏性园林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奢望。但是又因为绿色植物不管是对于人类健康还是环境的优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园林建筑依然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在既节约土地资源又美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或者墙面绿化等诸多节约土地面积的园林绿化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吊桥体式、屋顶式、房墙式等每一寸土地来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的需求,种植的植物要符合占地面积小,且具有攀爬能力的植物,以藤蔓类植物最为合适。这样,通过三维绿化形式,在满足人们对绿色植物追求的基础上,还能起到降温、除尘、减少噪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4.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的不断减少,使得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这就使得节约水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的园林节水一般是采用集水技术或铺装地面透气透水性装置。但是除了使用节水装置之外,还要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回收和利用。其中,回收雨水和利用中水,将其利用再生水灌溉或者微喷装置进行二次喷洒,成为了当前节水的主要措施。其次,还要注意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比如对植物结构进行调整,加大表层土壤的渗透率,也是进行水资源节约的措施之一。
4.3选用低碳园林材料依据低碳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建筑材料就应该选用既低碳又环保的材料。这包括园林中道路的铺设,景观造型布置使用的材料,都应该选用节能环保的、低碳的材料。其中,低碳材料的含义是在确保材料使用效能的前提下,使用可再生的,环保的,自然的原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较低的能耗,较低的污染,且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这种材料还应该具有可回收的可能。园林景观设计使用的材料应该是能反复使用的且是新型的环保材料。
4.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节能方面讲园林绿化,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利用这些环保节能的资源,对园林的绿化建设做贡献。建设节能环保型的园林主要是在对园林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对当地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进行节约利用,最大效率的使用这些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最低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
4.5对园林设计进行低碳施工和管养建造一个低碳园林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行动,将园林建设成型,创造一个低碳园林实体。既然是环保节能的园林建设,那就是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依然要采取节能环保的措施。具体的措施是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率。除了采取节能的施工过程外还要注意对园林的养护工作。在园林养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减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生态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在园林中多种植一些乔木,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5结语
低碳概念主要是尽可能少的使用化石能源,避免化石能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大,那么为了能够减少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就需要在其设计规划中引入低碳概念。建筑是人和自然进行能源交换的媒介,建筑无论在建造中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消耗较多的能源。低碳的建筑设计将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首先在建筑的选址方面就可以避免占用树林以及水源地,然后在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空间,有效利用建筑来增大空间优势,而且在建筑建造所使用的材料中尽可能使用节能材料。并且还可以可以加装相应的节能设备.通过这些方式就会使得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中所消耗的能源大大减少,这就可以有效的达到低碳目的。我国是建造大国,但是在建筑设计中并没有注重低碳思想的引入,所以在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没有达到环保低碳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环保低碳的理念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可以为居民节省一定的能源费用,所以将低碳理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的使用。
2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策略
建筑的低碳设计包含着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以及废弃方面,要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低碳的目的,下面将详述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策略。
2.1高效利用建筑空间
高效的利用建筑空间将可以使得建筑物所需的建造面积减少,尤其在城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城市的面积有限,所以必须在有限的面积上更高效的使用空间。目前高效利用空间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造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面积上让更多的人居住。所以高层建筑被广泛的运用在城市的房屋建造中。这将有效的缓解城市居住面积偏少的情况,同时减少建造也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而且高层建筑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土地的使用,避免占用过多的土壤,从而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2.2建筑的环境属性
运用低碳理念所进行的建筑设计主要是能够与环境进行教好的融合,而且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是判定建筑设计是否低碳的标准。所以低碳建筑设计既要能够满足建筑所需要的功能,也要能够和环境达到较好的融合,使得建筑和环境达到相对和谐的统一,让建筑物和环境能够较好的共存,而不会在建筑的建造、使用以及废弃后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可以使得建筑物和环境呈现出和谐的局面,这是目前许多建筑设计所无法满足的。
2.3建筑的材料选取
运用低碳理念所设计的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要使用节能材料,因为为了达到低碳的目的需要严格要求建筑施工中的各个要素,另外现今的建筑材料大多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而且在建筑物废弃之后也无法有效的回收。从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目前在我国建筑建造中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就是水泥,虽然水泥的强度更高质量更好,但是水泥的使用会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而且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这并达不到低碳建筑设计的标准。另外使用水泥会使得建筑物废弃之后拆除与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从而再一次的破坏环境,所以为了能够更大限度的满足低碳设计就需要选取低碳的建筑材料。
2.4建筑的材料利用
为了更好的达到低碳建筑设计的目的就需要更大限度的使用建筑建造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一次性的,即在使用过后这些材料就会被废弃,那么被废弃就会污染环境,但是对这些材料继续加以利用就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
2.5建筑物的体形设计
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有较大的关系,如果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合理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物使用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将建筑物的通风设计的更加合理就可以有效减少空调所使用的能耗,但是在不同地方建筑物所使用的体形有较大的区别,所以要依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建筑物的体形,使得建筑物体形和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此外还要能够有效的利用建筑物的体形来更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使用。例如在建筑物中设计透明的天窗将使得建筑物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有效降低,房屋的隔层设计将使得房屋冬暖夏凉,使得房屋使用中空调消耗的电能显著降低。
2.6智能系统的设计
1.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通过技术研究、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尽量减少煤炭的使用,降低使用煤炭等能源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由于该理念以人类本身为出发点,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在工业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理念逐渐重视起来,并积极加入到环保建设中。
1.2低碳经济理念特征
低碳经济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显著特点。首先,低碳经济理念以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为目的。其次,该理念主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技术为核心,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第三,低碳经济理念对于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各项工作逐渐将该理念作为指导准则,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3低碳经济理念意义
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逐渐重视,低碳经济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建筑装饰设计方面应用尤为普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节约资源能源。建筑装饰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建筑装设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减少了建筑装饰成本,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2)营造美好环境。在装饰过程中,新材料的应用,可以给人们营造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心情愉悦,更利于开展各项工作。(3)提高生活水平。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装饰设计水平,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围,而且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
2探析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设计———以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为例
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A、B型专家门诊楼进行设计。地面的铺装材料采用了抛光砖。这种材料的地面砖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抛光砖不含放射性元素,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其次,天然石材由于成材时间和风化程度的不同,导致紧密程度、强度不一,而抛光砖采用数千吨液压机进行压制,并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结,其抗弯曲强度非常大,长久耐用,降低了由于材料质量差而频繁装饰的时间。第三,抛光砖的耐火等级为A级,属不燃性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发生助燃,能够降低医院的经济损失。首层大厅墙面采用的是大理石和烤漆玻璃。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装饰材料,大理石不仅有很强的装饰性,而且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不易粘尘,维护、保养都很方便简单。烤漆玻璃是一种通过喷涂、滚涂等方式,富有极强表现力的装饰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强的耐水性,且抗酸碱性抵抗能力强。这种材料选用的是环保涂料,符合社会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健康安全。涂料不易脱落,具有将强的抗颜色老化能力,增加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频繁更换的资金。办公室采用的墙面装饰材料主要是白色乳胶漆,墙面采用乳胶漆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这种材料无毒,调制方便,易于施工;其次,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碱等优良性能,使用寿命较其它材料长。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环保要求,既经济又实用。室内天花板采用的是无机硅钙复合板和埃特板。无机硅钙复合板中抗水剂的加入,从本质上提升了该材料的抗水性能,材料中含有增韧剂,提高了材料的握固力。除此之外具有良好的抗裂、防火、耐久性能、安全可靠强度高、材料成本低,施工方便,适合在医院等面积较大的地方使用。既做到了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医院环境的安全性。埃特板是由水泥、矿物质、植物纤维组成的一种环保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该材料中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功能齐全,不仅安装方便,寿命长,而且较其它材料相比,具有极高的防水、防火、防潮性能,除此之外,还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适合应用在医院等场所。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在建筑装饰设计理念上,严格按照低碳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装饰设计。大部分装饰材料取材方便,价格不高,而且均属于环保材料。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增强了装饰效果,同时为医院内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等提供了健康保障。
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设计策略
(1)树立低碳经济理念意识。
要实现建筑装饰设计低碳化,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理念意识,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在满足舒适度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视制度创新和新材料的使用,任何设计环节都要紧紧结合低碳经济理念,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
(2)选用低碳节能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在选用材料方面,除了满足设计要求以外,尽量选择加工中减少碳排放量的可循环的环保材料。环保材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环保、无污染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保障。如运用于室内的液体墙纸,这种液体墙纸是利用纳米光触技术生产的,不仅能够净化室内空气,而且能够达到室内空气长期清洁的效果。第二种是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如灯具使用LED光源,LED光源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有害物质排放、使用寿命长、耗电量少;安全可靠性强,节约用电降低了电能的消耗。第三种,少加工、多自然的材料。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尽量采用加工过程少,自然的装饰材料。比如对于家具的选择,最好选用木质家具,用木质家具代替金属家具,不仅节约装饰成本,而且较为实用,更加环保。
(3)合理的灯光设计。
对灯光进行合理设计是建筑装饰重要内容之一。在设计上,建筑本身增加自然采光,减少人工光源。同时要科学布置灯具,通过计算来布置灯具,在保证空间照度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另外在灯具的选择上,不要选择耗能大的白炽灯,尽量选择节能灯。
(4)减少繁琐设计。
繁琐的设计不仅会给人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严重浪费资源。在办公、餐饮等场所,尽量减少繁琐设计,给人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家居室内装饰设计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装饰。
(5)加强装饰设计管理。
首先,要根据建筑装饰材料清单,对各个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重点关注清单中是否有高能耗、高有害物质排放量的材料,如果发现,要选择低耗能的替代材料。对材料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材料浪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浪费水电和装饰材料,保证装饰施工进度和质量,对于装饰过程中剩下的材料,能够再次使用的要合理利用,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要统一进行处理。
4结语
摘要: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内部空间评价研究是实现低碳轨道交通的基础。以城市轻轨内部空间低碳化为目标,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提出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评价法,建立了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评价,为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是对城市低碳轨道交通研究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低碳 内部空间 评价
在能源危机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各国政府的中心议题,构建高效低能耗的低碳交通体系能缓解交通拥堵以及降低能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1]。城市轻轨所具备的低碳属性促使其进入发展期,尤其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随之带来巨大的城市轻轨建设量。而轻轨内部空间是整个轻轨枢纽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也是有害气体排放的来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内部空间进行评价,从而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达到城市轻轨站点低碳化的目标。
在对轻轨站点评价研究上,张向科、刘浪[2]提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设立了评价指标,构建了评判方法和评判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一个轻轨站点上。对其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智能性进行综合评估。刘琪和晏克非(2005)[3]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广义效用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站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是在已有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低碳评价,进而为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轻轨站点内部空间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低碳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评价是通过一定的规则、方法利用归纳出来的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或全面综合状况做出优劣的评定。评价轻轨站点内部空间状况时,要想得到真实、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必须先选取合适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4]。如表1-1所示:
1.2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轻轨既要满足旅客的中转,又要满足旅客的集散,它在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并直接影响整个交通系统。轻轨内旅客聚集密度最大、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轻轨站点内部空间;同时,内部空间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也是有害气体排放的来源,通过全面评价轻轨站点的内部空间,构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提出评价指标体系[5]。由此得出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2所示。
2.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2.1评价方法的选取
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数量众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需要采用适合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用于轨道交通内部空间评价的方法种类繁多,并且各种评价方法又各有优缺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选取评价方法的关键是要选择适用于评价对象的评价方法。表2-1就各个评价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本文所建立的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均可以调査所得或计算可得,不存在缺少统计资料的情况,也没有大量模糊指标,更不是非确定性评价问题,而且评价指标体系中已有很多主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宜选取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的评价方法,所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不够好,处理权重不太容易,所以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能消除指标间的共线性,但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没有共线性,而且因为时间、环境的局限性得不到大量的统计数据,所以也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信息熵评价法是根据已知指标不同轻轨站点的差异度确定指标权重进行评价,故选取信息熵评价法作为本文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2.2评价模型的建立
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本文的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模型,设有m个轻轨站点需要进行
评价,m个轻轨站点用n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则指标矩阵X可表示为:
各评价指标的概率Pij为:
当j一定且x1j=x2j=...=xmj时,即某一个指标所有轻轨站点的得分完全一样,此时Pij= l/m ,令Pi= 1/m;因Pij≥0,Pi≥0(i=1,2,...,m;j=1,2,...,n)且 则指标Xj相对强度熵Hj的计算公式为:
当某个指标对所有要评价的轻轨站点来说值相同时,信息熵值达到最大,此时Hj=1即对所有要评价的轻轨站点来说该指标完全一致,该指标的存在不影响最终评价结果。因此,某个指标的重要性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值Hj与1的差值,设其为指标的差异度Dj其计算公式为:
Dj=1-Hj (4)
根据归一法,所有指标的熵权和应为1。则指标的熵权Wj为: (5)
综合评价结果为指标的熵权与指标值的简单加权和,其计算公式为: (6)
式中, (7)
为m个轻轨站点综合评价结果的水平矩阵,其中Ri(i=1,2,...,m)表示第i个轻轨站点的综合评价结果[6]。
对综合指标评价水平矩阵R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矩阵元素越小,则对应的轻轨枢纽内部空间低碳性越好;矩阵元素越大,其对应的轻轨枢纽内部空间低碳性越差。
3.结束语
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是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低碳交通的迅速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实施效果可以被看作是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实现的一个方面,促进了城市交通发展观的变革。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综合评价法,对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低碳评价,以指导轻轨站点今后进行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是城市低碳轨道交通发展研究的新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湘蓉.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2]张向科、刘浪.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轻轨站点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特种结构》增刊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225-227.
[3]刘琪,晏克非.公路站场规划布局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159一162.
[4]李静.客运枢纽内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
物流管理论文2400字(一):精益物流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要在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精益物流的管理工作支持。对精益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此种全新物流管理模式,主要为降低资源损耗,缩短不必要环节带来的消耗。而农产品作为现代精益物流重要环节,不仅是探索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环节,更能提升客户满意程度,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产品与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益化与个性化农产品服务。
关键词精益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策略
农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销售量,推动国内农业发展。在农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变革中,全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出现。此种全新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能降低农产品生产盲目性,更能最大限度减低生产所带来的风险,不断提升农户效益空间。国内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这也意味着,农产品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行业发展能力,应从农产品供应着手,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带来的损耗,实现精益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价值,获得更多利润。
1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
1.1供应链流程相对复杂
对当前农业供应链结构加以分析,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来说,在供应链系统中包含生产、供货、物流与客户等不同环节[1],这些环节之间联系极为紧密,任何农产品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产品供应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正是这些不同环节要求,导致国内农产品供应相对复杂。再加上,在农产品实际运输过程中,对运输时间、存储以及保鲜技术要求较高。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农产品运输质量,最终在运输途中增大农产品损失,难以达到农产品客户需求。
1.2以往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较为传统
在以往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多采用传统农产品供应模式,此种模式相对落后、单一,不仅难以满足迅速发展农产品行业,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2]。对当前农产品供应进行分析,依旧采用分散供应与经营模式,在此种模式中,农产品供应商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传统农产品供应商,整体水准并不高,难以推动农产品供应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单一、落后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大众对农产品需求,更会由于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方式不当,导致供应链不同环节出现利益冲突,最终降低农产品质量。
1.3农产品供应链先进技术难以得到应用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由于农产品供应环节相对复杂,供应过程涉及诸多环节,都会增加农产品供应系统复杂程度。其中,在部分农产品供应过程中,需要应用技术方式之处农产品供应,确保农产品供应各大环节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加以分析,这一环节体系并不完善、成熟,很多客户并不了解农产品运输关键信息,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极易影响农产品整体销售。这些关键信息不畅通,势必会影响农产品整体供应环节稳定性,导致农产品供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2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精益物流管理有效策略
2.1应用标准化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工作
对于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整体供应能力,降低供应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农产品供应精益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标准化、精益化物流管理方式,并以标准化精益物流应用管理为基础,做好精益化管理工作。例如,在精益物流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在物流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标准化物流管理意识。其次,应做好农产品人员培训工作,以精益化、标准化供应链为基础[3],及时检查农产品供应各个环节工作,并考察供应落实程度。最后,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应培养工作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并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而以更为严格、标准管理方式,最终实现精益化物流管理工作。
2.2应用信息化建设精益化物流管理
在当前农产品供应链运行中,应当以物流管理方式与供应为基础,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方式,并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平台,借助平台实时更新农产品最新供应效益。作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环节,应结合信息化工作,不断调节农产品生产情况。借助信息化平台,农产品运输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物流信息,并在平台上,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不仅能维护农产品稳定运输,更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2.3不断简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流程
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越烦琐,所带来的农产品损耗越大。因此,为解决农产品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传统农产品供应流程,做好农产品供应流程删减工作。首先,在供应流程删减过程中,应结合先进技术,构建农产品专业平台,并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以此删减农产品不必要环节[4],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其次,应结合不同城市农产品供应环境,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不同农产品供应需求,最大限度避免农产品浪费问题出现。而对于农产品供应商来说,为避免供应环节农产品浪费问题,应结合农产品运输要求,做好农产品供应简化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供应效率,使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开展得到充分落实,并为供应企业设置良好形象。
3结束语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问题进行不断研究,要想进一步简化供应环节,降低农户与运输企业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并做好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对传统物流供应方式加以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打造专业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掌握更为精准、时效性信息。只有这样,不断简化供应链流程,以标准化流程体系,开展农产品供应工作,才能实现农产品资源整合与实践,做好农产品物流服务,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为农产品行业发展带下坚实基础。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探索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途径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是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现状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具体的管理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绿色物流管理先进技术
前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较为突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其中,使之适应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者对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掌握不透彻,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只做表面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物品的运输以及包装上,而忽视质量问题。责任意识不强,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积极性较低。第二,技术水平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以此保证绿色物流链的完善性,针对在物流数据数据采集以及传输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忽视对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绿色物流管理质量,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物流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涉及方面较多,包括运输、加工以及包装等环节,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限,经常出现岗位职责不明晰的现象,各部门参与工作积极性较低,不利于保证物流供应链的平稳发展。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
(一)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一,定期开展绿色物流相关主题培训大会,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针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充分认识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绿色物流管理质量。第二,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在人才招聘的环节中要对应聘者的绿色物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操作,在此之前提供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并由专业人员带领操作,定期对人才的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态度以及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为依据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原则,物流企业要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人员到优秀的企业开展实践交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并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应用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完善人才竞争机制,针对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与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
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保证低碳环境下绿色物理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此环节中要发挥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力度研发先进的技术,以此为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积极与先进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完善自身的物流配送技术以及运输技术,尤其是在物流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有助于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从整体上提升绿色物流管理效率。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实现绿色物流自动化、绿色物流网络化以及绿色物流信息化,在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借助绿色物理信息技术结合物流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集中优化与升级,在企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优化物流企业工艺流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此环节中可以将信息监测技术应用其中,实时对绿色物流的运行流程进行监测,并及时收取运行数据信息,针对在监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实施一体化物流管理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要逐步实现一体化绿色物流管理,在此环节中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尤其是在包装、运输以及装卸上,注重完善绿色物流运行链,对其进行集中管理。第一,从包装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安排工作人员对包装的质量进行检查,质量合格之后方可进入运输环节,保证包装的严密性,以此符合运输的实际需要。第二,从运输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运输环节中,可以将一贯制的运输方式应用其中,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配送机制,由物流企业统一调度,以此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第三,从装卸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將机械设备装卸方式应用其中,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也有助于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集中实现绿色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将装卸、集装箱装卸和公路汽运等核心业务进行协同规划,实现了商品从高能耗高成本公路运输到低能耗低成本铁路运输的转变,在此环节中加强与生产、物流、贸易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提高物流绿色发展水平,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选择。
三、结论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同时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它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机遇 ;影响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国家和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都投入了极大的力度。其中政府的扶持力度最具引导性,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他们注意到创意产业对优化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而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致力于发挥创新、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全球创意产业勃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化与产业的联姻是历史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新现象、新机遇,是信息时代社会资本积累的新源泉,抓住这个机遇就把握了信息时代。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部随后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北京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又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同年7月,央行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银监局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策都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且已经开始制定切实的指导方针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打通脉络。此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消息:“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日前《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这一消息的将使低碳经济深入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在今后无论出于经济原因或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倾斜和税收优势都将显现无疑,他们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矛盾论认为,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例如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单一的分类方式无法使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与我国目前的低碳经济政策进行良好对应,由此带来的行业内低碳标准不统一,碳排放区别不明显,很难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分类时针对不同视角进行多角度分类。低碳经济要求以科学、准确的碳排放为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碳”化分类以更好对应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促进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低碳产业,但不是无碳产业,只是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总体排碳量较低,作为经济范畴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离不开资源使用与能源消耗,其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也必然直接或间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研究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排碳量得到减少和降低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人们通常用“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单位元素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的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CO2)也制造的多,“碳足迹”就会增大,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就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小。如何科学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碳足迹”,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减少“碳足迹”的产生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房地产经济论文范文一: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越来越严重能源危机使我国开始加快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高污染行业,所有,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低碳经济的发现愈发的重要。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资产泡沫,增加就业几率,低碳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绿色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经济在房地产方面的展开,离不开国家支持和房地产行业内部对其的关注,当然社会整体对于低碳消费观念的认可,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因素。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减少废气污染的排放是低碳发展道路的主要目标,所以,我们首先要确保,使用的原料必须是无污染,无毒。而在生产建材企业也需要符合建筑行业的地毯发展需求,才能让他们的产品对社会接纳。所以说,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可以推动该行业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促进下游实施。而低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降低资源的减少浪费,以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节能减排,也是抑制气候变暖的最要措施。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不利影响。
1.1致使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增加。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需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花更多的钱去开发新技术、新设施,同时更昂贵、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来代替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昂贵的行为。因此,低碳经济将增加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成本。
1.2低碳经济会在短期内制约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建设模式所采用的共同特点是高耗能,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一特点。例如,在能源和技术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适当的变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脱离能源的支持,而能源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情况下,如果失去了低能量支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2.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有利影响。
2.1调整了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目前,中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投机,有些人不明白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只是盲目炒高房价,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使消费者太过重视的位置和价格的房子,并忽略了内部质量和舒适的房子。因此,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的情况,因此,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有利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2.2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房地产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类似于股票市场,繁荣背面可能是泡沫,房价的不断提高,势必会给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带来危机。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会使房地产开发商用比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房地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对建筑品质以及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只顾经济利益。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3能有效实现房地产的节能减排和建筑的智能化。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上使用的是非常巨大的能源消耗,低碳经济的要求,房地产行业是致力于建设低碳,智能,时间长,建筑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和低碳经济将导致房地产行业积极引进和应用低碳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的能耗,从而实现低能耗和智能发展的未来架构。
三、在房地产经济中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措施
1.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的关注。政府应加大研究,逐步建立低碳建筑和碳排放量低碳指标;应跳出单体建设思维,站在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建设计划的设计,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低碳技术的商人提供一定的奖励,并对缺乏节能减排和对商家给予严厉处罚;政府还可以改革税收政策,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费用等等。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提高房地产公司的重视。
房地产公司,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除了赚钱,他们更应该关注全球的生态平衡,关注社会的未来发展,他们理应更多的去了解低碳文化,低碳住宅和绿色建筑。关于房地产的开发,除了使用新的低碳环保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生态纳米石材,双层玻璃幕墙,也要有着全新的低碳环境建设技术,提高对于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率,例如外墙外保温技术属于低碳环保技术。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已经有所发展,我们也可以对此加以借鉴。另一方面,住房产业化、工业化生产方法应用于建设,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质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3.提高开发技术水准,合理地规划户型布局。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基本采用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开发商更注重经济效益的结果,而忽视了低碳经济的要求和买房子的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都加大面积住宅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房地产开发单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做好户型的规划布局工作。
4.积极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很多房地产在我国的建设,对于玻璃有着大面积的使用,目的也是为了采光的更充分性,但是这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由于玻璃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得它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往往天气一热,室内的温度就会特别高,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人们往往会使用空调降温,在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间接的增加了电能消耗。有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我国房地产商,可以适当的使用新型玻璃,譬如,隔热辐射玻璃,它能在为住户提供一样采光需求的同事,还能隔绝因为室外光线照射二导致的房间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减少在因选择空调降温时的电力资源浪费问题。此外,在住宅区更多的去种植绿色植物,提高绿化覆盖率也是一种不错的节能手段,它在美化周围环境的同时,也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清新,特别是在夏天,树荫的阴凉也会为燥热的夏天带来些许凉意。
5.积极倡导低碳消费。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房地产行业应该对低碳经济发展有着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于其的发展,应该有着更大的,更积极的宣传推广,让消费者更深刻地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对于低碳环保的认识。虽然由于技术以及材料的限制,低碳建筑价格会普遍的概予同类型的普通建筑,但在未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有关低碳建筑的价格自然也会随着降下来的首先,要保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重要的。低碳经济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房地产行业应大力发展有利方面,加强现有的优化和改进的缺点,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低碳经济概念发展成房地产经济,为自身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争取在低碳经济时代里寻求长久的经济、环境共赢,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房地产经济论文范文二:房地产经济发展下市场经济论文
1.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市场经济是房地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存在着很多不良的因素,如果不及时的遏制住,很可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是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够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产生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控制好房地产商品的价格
过高的房地产商品价格如果不实时的控制,使其无限的发展下去,非常容易出现经济泡沫,而使整个市场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从国外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这一点。控制控制好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并不说一定要强制性将房产价格降下去,价值决定价格,市场应该按照房地产商品的价值却制定相应的价格,真正的实现供需平衡,而如果价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价值,这种不良的现象,终有一天会使房地产陷入绝境。房地产价格过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矛盾,国家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缓解矛盾,其中利用价值以及价格规律来进行调节是主要的措施。价值与价格的合理才能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进而使房地产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中。
1.2做好金融监督
无论是哪一行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出现价格虚高的现象,主要就是金融监督工作不到位,有很多的房地产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开发大规模房地产的实力,但是通过向银行借贷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引起银行坏账现象,很多的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房地产价格过高,无人问津,银行贷款也就无法按时归还,因此政府与银行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全方位的了解房地产企业的各个信息,尤其是偿还能力,加强控制力度,并且对银行贷款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资金更加隔离的配置,从房地产行业逐渐的流向其他有更有希望的产业中,也使整个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起来,而不是过度集中在某一产业中。为了达到金融监督的目的,政府以及银行都应该对自身的很多业务进行改进创新,在改进传统的存贷模式的同时,还要引入更多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资产,尽可能的降低高风险贷款的比例,从而实现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1.3尽快实现房地产经济转型
目前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并没有完全的靠拢,甚至有些脱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因此政府在各方面上鼓励房地产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环保,不再只是考虑经济效益问题。政府可以利用杠杆经济原理来对房地产企业进行有效的调整。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投资智能建筑,在开发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这样参与智能化建筑的开发的开发商就会越来越多,进而改变这种房地产开发商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对购买低碳环保的住宅的用户实行优惠,进而扩大购买人数,购买人数的增多,又会促进开发商开发智能化的环保的建筑,进而完全的实现了房地产经济的转型,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与方式及设计对整体建筑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技术及施工形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有效缩短工期。
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我国的建筑业得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建筑技术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 建筑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最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设计标高一般要求:大型工程项目通常都要确定场地设计平面,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就是将自然地面改造成人们所要求的平面。场地设计标高应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并力求使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设计标高确定方法:一般方法如场地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实际工程中,对计算所得的设计标高,还应考虑下述因素进行调整,此工作在完成土方量计算后进行。考虑土的最终可松性,需相应提高设计标高,以达到土方量的实际平衡;考虑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应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根据经济比较结果,如采用场外取土或弃土的施工方案,则应考虑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变化,需将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场地设计平面的调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设计标高,则须重新计算土方工程量。
2 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施工技术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多层建筑物当地基较好时多采用天然浅基础,它造价低、施工简便。如果天然浅土层较弱,可采用机械压实、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打桩技术要点如下。
打桩机就位后,将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送至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四周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打桩开始时,锤的落距应较小,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锤时,应使锤跳动正常。在打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用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时,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或法兰锚接。目前焊接接桩应用最多。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焊缝应连续饱满,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打桩的质量控制:打桩的质量检查包括桩的偏差、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3 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可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低碳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形式,外墙节能技术: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
4 结语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有更多优良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被运用到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更好的建筑技术开发,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还有更加注重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低碳建筑。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城;小街区;热岛效应;低碳
【Abstract】Blocks are the basic units of urban space, and building blocks having ecolog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ty. Summarize the current setting eco-city neighborhoods, we found a small block is the trend of low-carbon eco neighborhood settings. From improved micro-climate, energy conservation point of view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neighborhood "small scale", but summed up optimization "small-scale neighborhoods" to be carried ou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ity neighborhood set.
【Key words】Eco-city;Small blocks;Heat island effect;Carbon
1. 前言
(1)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城市、街区、建筑建设的尺度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趋势。在农耕文明时代,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人类只能进行“小尺度”的建设;而在推崇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时代,大尺度的建设成为了主流。发展至今,更加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 ”,“小的也是美的”的建设理念成为了更适宜自然、融入自然的方式。
(2)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街区”作为中观空间载体,承接了宏观生态城市与微观绿色建筑,是城市空间构成以及低碳节能的重要构成部分。现有研究从城市功能、人文、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构建适宜街区尺度[1~3],也有从原有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讨论街区尺度的研究[4]。而针对改善气候以及节能减排对街区尺度以及街区特征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3)本文从从中观层面的“街区”来探讨一下,“小尺度”以及“其他建立于小尺度上的特征”可从哪些方面对城市气候、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以期为生态城市中街区设计提供参考。
2. 生态城中街区建设尺度
(1)通过总结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中街区建设,可以得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街区尺度以及特征,见表1。
(2)通过总结上述不同区位、不同气候条件的生态城的街区尺度可以看出,其街区尺度特征具有一定共性。街区单元尺度设置在70m×110m至400m×400m之间,均属于较小尺度。分析可知,在该尺度区间的街区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开发建设和功能组织、活力、交通、心理、视觉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街区尺度较小,在规划中能更根据现状环境特质灵活的设置功能、确定指标体系,更有助于充分利用自然干扰度较小的地段,也更有利于确实的保护原有的生态、水文因子。例如,台北市依据自身盆地自然系统的有利条件,划定了 “生态城市分区发展单元”,小尺度的的单元内充分调动各发展单元的环境潜力,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特色自然系统[5]。
(3)综上,选定适宜的街区空间尺度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基础,基于适宜的空间尺度,优化其设置、布局,将更有益于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下文主要论述合理布局小尺度街区对改善微气候、降低碳排放的积极作用。
3. 小街区对改善城市微气候及降低碳排放的影响
3.1小街区对微气候影响。
(1)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地区原有物理环境的改变,能耗的提高,也给城市带来了“气候病”。目前,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热岛效应是指相较于下垫面普遍为植被、土壤的郊区,城市中大量的密集的建筑物、水泥路面等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造成了城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2)街区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如何通过自然做工改善街区热环境,调节城市气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1.1增加遵循自然肌理的通风廊道。
(1)相较于街区,道路具有较小的流动阻力,可以作为气流的主要通道[6]。构建小街区,增加支路路网密度,可为城市增加毛细风道,能有效加强传输郊区冷空气与城市热气流的交换作用,能调节城市温度[7]。
(2)同时,研究中发现,当风向与街道、河流走向不一致时,风向将会偏转;而当街道走向与风向一致时,在街道及河道的上空形成“管狭效应”,带来较空旷处更高的风速。较高的风速更易于降低空气的温度,对此,为提高风道的降温效应,《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作出以下指引“建筑物的排列和街道布局须遵从盛行风方向”。从上述结论可知,在保证交通便利的基础上,路网不应拘泥于方正路网。道路的走向应尽量与夏季盛行风向保持一致。并充分尊重原始的自然河流走向。
(3)由此可知,在较小的街道尺度基础上遵循盛行风向构建风道,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3.1.2紧凑布局。
(1)城市热岛的产生源于不同类型用地其下垫面的热力性质不同,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的能耗较大,一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的具有较高的地表温度。但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布局形成的城市温度环境差别较大。街区较大、功能较为单一时,较为集中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将带来集中热耗,中心规模较大时,较冷空气难以进入内部进行热交换,使得热岛效应较为突出。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出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整体能耗的降低 [8]。同时,单一的用地性质,会增加长距离的出行,也导致城市每天两次的“钟摆交通”,将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2)小街区规制将增加道路密度,可通过道路(尤其是绿化率较高的道路)切割城市热场,避免单一性质的用地大面积布局,最终达到降低城市热辐射,削减热岛规模效应的作用[9]。
(3)综上,小街区不易形成大规模的集中热源。在街区“小尺度”的基础上增强街道两旁绿化,能更有效的吸附温室气体,起到切割城市热源,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3.2绿色小街区对低碳贡献。
街区是城市实现低碳目标的基本组成单元,其空间结构布置对于用地功能、交通出行有影响较大。小街区构造城市交通的微循环,形成具备良好的慢行交通基础条件,可对碳减排起到积极的作用。
3.2.1小街区优化慢行系统及公共系统构建。
(1)根据陈飞等学者研究,相较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小汽车是每公里人均耗能最高,每公里人均CO2排放量最多的出行方式(见表2)。同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近年来小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同时当车辆过多,超出道路的允许通行能力后,将造成交通拥堵,也会导致大量额外的CO2排放[10]。相反,发展能耗更低,排放量更低的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更有利于碳减排,也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同交通方式能耗及排放物比较见表2)。
(2)小尺度的街区更适于步行。密集而较窄小的街道可以减慢车流速度,随着车流速度的降低,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更加安全便捷[12]。同时小街区构建增加了支路网络的密度,增加了街区内可达性,也增加了对慢行交通的支持。因此,街区“小尺度”即可推动慢行系统的发展,由此起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3)除了“小尺度”的特征,街区还可通过以下方面构建更加低碳的城市。通过强化慢行步道的景观设计,营造舒服宜人的慢行系统,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生态、健康、安全、便捷的绿道网络,可以增加慢行吸引力。有研究指出,具有良好可达性并与慢行系统相结合的绿色开放空间可以降低人们由于“休闲补偿心理”而产生的远距离出行需求和里程,并激发健康的出行行为发生[13]。同时,可通过加强慢行系统与快速公交站点的接驳、增加公共交通站点的慢行可达性等手段以增强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将能进一步促进居民通过慢行出行,从而降低城市碳排放量。
3.2.2混合功能。
(1)土地用途混合是城镇发展的自组织格局,是人类对聚落空间的生态选择[14]。土地用途决定了生产、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也决定了具名的出行需求。美国交通规划工作者纽曼与肯沃斯通过比较美国、欧洲及亚洲的城市,发现美国城市(低密度分散式布局)大约要比同等规模的欧洲城市(高密度紧凑式布局)人均多耗费3~4倍的燃油,其中50%的差异归因于土地使用模式的不同。国外多个社区调研显示,在社区项目中每增加20%的零售和商业活动,会引起小巴或其他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约增加4.5%[15]。
(2)较小的街区尺度,更易实现不同类用地混合布局,构建更丰富的功能布局。即能在较小的的范围内将生产、居住和公共服务三大功能集中,通过短距离的出行即可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用步行即可满足大部分出行需求。从而减少了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机动性出行,即可降低小汽车的使用率,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4. 结语
(1)相较于大街区,小街区更密的路网对缓解热岛效应,以及更利于慢通促进碳能耗的降低。在小尺度街区的基础上,遵循夏季盛行风向布局街道,设置街区功能时能够紧凑的布局,并在城市大热场中适度增加绿化街道密度以切割热场,均可有效基于小街区尺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为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强化慢行步道的景观设计,增强慢行系统与社区中心轨道公交站点的可达性,以及通过街区内功能混合均可起到抑制机动性出行带来的碳排放。
(2)本文对小街区所涵盖的其他方面未进行研究,仅整理分析了街区尺度与街区设置对改善气候及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主要出于对前人理论的总结梳理,有待进一步结合实例进行的深化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伍学进.城市宜居性短街道与小街区公共空间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0,(3):89~91.
[2]黄烨停孙一民.街区适宜尺度的判定特征及量化指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9):131~138.
[3]杨俊宴,史宜.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J].建筑学报,2015,1(2):119~124.
[4]陈天,臧鑫宇,王峤等.基于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规划策略研究[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3:1~11.
[5]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
[6]石华.基于深圳市道路气流特征的城市通风网络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
[7]李国松.基于遥感技术的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缓解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8]薛瑾.城市热岛产生的空间机理与规划缓减对策[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
[9]李d,余庄.基于气候调节的城市通风道探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91~997,插2~封3.
[10]陈飞,诸大建,许琨等.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6):39~46.
[11]苏城元,陆键,徐萍等.城市交通碳排放分析及交通低碳发展模式――以上海为例[J].公路交通科技,2012,29(3):142~148.
[12]王轩轩.中国城市的小地块街区模式初探[D].东南大学,2007.
[13]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4]庄淑亭,任丽娟.基于低碳的城市土地混合使用探讨[C].//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127~130.
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倡导将课本知识变为实际生活中的技能。当前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为民众所熟知和重视,通过学校的教育将这种理念从一种口号变为实施操作层面的措施很重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活动,使低碳生活进入学校,走进家庭,培养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自然的深奥与神奇,了解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这篇论文对低碳生活理念与生物教学的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几点改进生物教学的建议。
2、将生物学科教学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相融合的改进方法
2.1将低碳生活理念与生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从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上看,教材原有的各类动物、植物的知识已经涵盖了一部分低碳生活的要素,教师应该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适当突出含有低碳生活知识的部分、紧跟新闻时事,根据学生的兴趣使生物教学更加系统化与层次化。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章节融入环境对生物物种生长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生态环境危机及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在现代生物技术等题教学中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在直观见证现代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同时培养其节能节水的低碳行为。此外,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搜集低碳素材,设计低碳生活闷卷并在校园一定区域内进行问卷调查社会实践。同时,制作低碳牛活宣课件进行校吲内低碳宣教。这些低碳教程的合理渗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让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困难,为今后更深一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重视环保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让学生领会多姿多彩的生物界的同时还要了解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而且还要让他们理解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了解人类的索取会给自己和其他生物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生物世界是很奇妙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知识在教材中都有详细的讲解。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已及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形成了现在这个高耗能经济,这种经济发展造成无序的抛弃、污染、垃圾、核废料正成为地球生态向前延续的巨大障碍。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多与实践相联系,可以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试着给它们分类,了解它们的习性,收集标本都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和身边的生物相处,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保护地球。
2.3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技术平台提高教学水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将计算机多媒体平台作为生物知识的教学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平台拥有的动画、声音、图片等媒介能让生物学知识呈现出更生动立体的面貌。这些媒介都有助于让生物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生物学课件的制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大纲上的知识难点深入浅出地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挂图、板书等教育手段减少了众多弊端。如基础理论的很多微观知识点晦涩难解,因此这部分知识尤其注重动画、声像、影视等多媒体技术及资源的利用。实践证明,通过动画显示显微镜下的中期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声像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快捷,轻易地掌握理论知识,还恰好切合了低碳环保的教学理念,有效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
3、结语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低碳环保
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落实到城市建设中,对于可城市的未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目前中国走城镇化道路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面对城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就需要在城市規划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低碳环保问题,这也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将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城市发展的各项元素都被有效利用起来,促使城市系统更为协调,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城市规划设计的现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社会经济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城市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主要体现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到城市中,导致城市污染严重。为了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城市规划中注入低碳环保理念,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低碳城市的发展很难做到全面推进
中国的战略发展中,绿色发展成为了发展主题,城市规划设计中就要将绿色元素注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推进城市绿色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城市在绿色化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低碳环保,而低碳城市的发展很难做到全面推进,主要是由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多地关注大城市以及开发城市新区方面,而忽视了城市老区的低碳建设。即便是对城市进行低碳环保城市规划,也往往由于没有对区域发展实际充分了解,没有考虑到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会导致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难以有效落实,不利于城市更好地发展。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不足
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绿地系统规划是重要的内容。一些城市在绿地规划中更多地局限于园林规划,没有做到城市绿地的全覆盖,特别是规划设计中没有以园林知识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必然会出现绿化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现象,导致大量的绿化自己浪费,且没有获得预期的绿化效果。利用绿地进行城市景观塑造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打造宜居环境,而且还发挥着低碳环保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绿地系统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使得原有的绿地资源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被打破,使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符合城市发展要求。
1.3城市规划设计中没有建立生态保障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按照低碳环保的指导思想展开,更为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但是没有将低碳环保落实到城市居民,没有认识到城市居民持有低碳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另外,城市低碳环保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能源,并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正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中没有对生态保障体系予以高度重视,城市的低碳环保难以落实。城市规划中,旧城区的规划是其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增添新的规划内容,而且还要对原有的资源合理规划利用,而往往城市规划设计中没有对于此建立有效的生态保障体系,使得旧城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就必然会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效果。
2、城市规划设计达到低碳环保效果的有效策略
2.1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于设计目标明确,并对指导思想准确定位,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要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有所了解,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使得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城市建设要求,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2.2对于城市大气排放合理规划
近年来,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但是,城市空气环境依然呈每况愈下趋势,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为了净化城市空气环境,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各种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其一,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城市居民已经普遍拥有私家车,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随着私家车的数量增多,城市大气污染也越来月严重。对大型货车、中型货车、小汽车数量予以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尾气排放量,使得大气污染有所缓解。另外,还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改进汽车发动燃烧设计,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
其二,重视城市绿化,将绿化带的范围扩大,不仅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而且还对城市环境起到了美化效果。绿色植物可以对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予以吸收,除了灰尘之外,包括SO2、CO2都可以被有效吸收。
其三,对城市中的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将工业区设置在城市的边缘,而且不可以建立过于集中的工业区,同时对于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物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排放物经过技术处理后满足规定的指标,还要鼓励工业企业对于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可以降低资源成本了,还降低城市污染绿。
2.3对城市的空间要合理布局
城市的空间有限,因此要布局合理,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为便利,而且还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城市规划要凸显城市的文化特点,这是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需要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就要通过对城市的空间要合理布局得意实现。
2.4对于城市的污水以及垃圾要有效处理
造成城市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城市污水以及垃圾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得城市环境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妨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将对污水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将污水再利用系统制定出来,使得污水排放之后,就可以通过污水再利用系统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指标之后就可以循环再利用。城市垃圾采用技术处理措施,使得垃圾被利用后继续发挥其应用价值。对于容易降解的垃圾,可以采用降解处理措施以再利用。对于不容易降解的垃圾,可以采用掩埋的方法取缔焚烧的方法,可以避免大量的废弃物排放。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低碳化发展,就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环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城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要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目前城市环境逐渐恶化的不良现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其中,而且还要严格遵循低碳环保的原则,以使得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打造绿色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继蓉.面向低碳的城市规划及设计概述[J].科技与企业,2016(05):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