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

时间:2022-12-04 14:1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语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语言

第1篇

一、传统建筑装饰非建筑语言属性

1、建筑实体元素的承载性和制约性

作为装饰元素的物质载体,建筑实体元素提供了良好的表现场所给装饰元素,而装饰元素存在的前提正是建筑实体元素。必须明确的是,在传统建筑装饰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实体元素,而装饰元素位列其后。在实体元素之下,装饰元素是一个二级概念。如果装饰元素不能成功依附于实体元素,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建筑实体元素具有承载性的属性。装饰元素在被建筑实体元素所承载的同时,也会受到实体元素的制约。这样,建筑中的装饰元素才能够同时满足统一和独立的要求。建筑物应当同时具有局部、外观的美,以及整体、内在的美。建筑实体元素和装饰元素应当具有既对立统一、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建筑实体元素又具有制约性的属性[3]。建筑装饰元素的附加性和灵活元素是建筑物所强调的,而装饰元素通常不具有功能性,因此是附加的。建筑装饰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对建筑物进行修饰和美化,不存在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装饰元素的附加性,通过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利用雕刻、绘画等方式,非建筑语言对装饰进行展现,通过圆雕、浮雕、绘画等形式,在建筑实体元素上进行附加,从而展现出外饰艺术的属性。装饰元素作为一种附加物,从形式上来说结合了建筑实体元素。因此二者可以在概念上进行分离。从某个角度来看,实体元素与装饰元素的相对独立性不相关联,在实体元素中,装饰元素能够较为灵活的进行展现,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装饰元素灵活性的属性。

2、建筑装饰元素的再现性和图案化

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是继承而来,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由简到繁再到简、由图案化到写实化再到图案化的历程。人们开始是利用几何图形对大自然进行认识和描绘,整体图案多是由大量相同的单元所构成。在可以利用具体形象对雕刻、绘画等非建筑语言进行展现,对有机的鲜活形象进行模拟刻画。由此可见,建筑装饰元素具有再现性的属性。通过更为简化的形态结构,能够展现出非建筑语言的装饰形象[4]。在传统建筑装饰当中,器物、山水、植物、动物等,都是通过简化、概括的图案进行展现,从而体现出了更为精炼的形态。图案化在传统建筑装饰中出现的较早,在汉代墓穴中,石雕虎的形象要比原始形态更为简单。在秦汉时期,刻画在瓦当上的动物形象都进行了图案化的处理,通过更为简洁的方式,对其形态进行展现。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饰元素还具有图案化的属性。

二、结论

建筑物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建筑装饰,建筑装饰又可分为建筑实体元素和建筑装饰元素。在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当中,从建筑语言和非建筑语言两个方面,能够体现出很多不同的建筑装饰语言属性。在建筑语言方面,主要有原发性、继发性、依存性、纯粹性、抽象几何性等。在非建筑语言方面,主要有承载性、制约性、附加性、灵活性、再现性、图案化等。对这些语言属性进行分析和掌握,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建筑装饰的效果。

作者:何姗

第2篇

一、隐性语言-镜头的类型

镜头大致可分为三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不同焦距镜头决定了不同的画面造型特征。

广角镜头:视角广、景深大、视野范围宽,成像比小的特点,夸张了纵深方向景物之间的距离感。广角镜头适合拍摄空间层次比较丰富的场景,如全景和远景。广角镜头对于表现宏大、辽阔、壮观等具有多层次空间的场景能产生独特的魅力,如果配和运用不同的角度,能在画面中营造出强烈和震撼的视觉画面。在建筑动画中,广角镜头在交代整体环境方面得天独厚,其镜头特点可以很好传达建筑的整体效果,并形成强烈的景深效果。

长焦距镜头:视野窄、景深小、表现的空间范围小,能够强化横向运动的速度感。长焦距镜头把远处的物象拉近放大表现,在拉近的同时把空间距离压缩了,从而减弱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镜头的焦距越长,这种压缩效果就越大。在建筑动画中应用时要巧妙的利用长焦距镑头的这种特点,比如用它表现环境的拥挤、闭塞、狭窄效果时取得的效果要比其他镜头要好。

标准镜头:所表现的画面效果最接近人眼观察事物效果。它能产生与人眼观察同样的透视深度,而且景深也大致相同,具有与眼睛接近的视觉感觉。所以,在制作建筑动画时除了需要追求特殊效果,标准镜头是经常使用的镜头类型。

在建筑动画中,镜头的选择对镜头语言的表现有潜在的影响力。不同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各有特性,也各有自己的局限性,在选用镜头时要扬长避短合理利用不同镜头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各种不同的镜头,在建筑动画艺术创作中才能充分发挥镜头语言的表现力。

二 隐性语言-机位设计

建筑动画中虚拟摄像机模拟的光学摄像机,机位设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找到最佳机位?从三个方面来设计。一是从哪个方向去看。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被摄对象的形状会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被镊对象,由于拍摄方向的不同,所拍摄的画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选择拍摄的方向,对于拍摄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从什么高度去看。摄制点的高度不同.所表现出的被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三是从多远去看,即景别的选择。远看和近看的效果有很大不同,而这将关系到观众看到的是被摄物的整体还是局部,是大的环境还是具体的细节。

1、拍摄方向

建筑动画的对象都是立体的,具有三维尺度,但显示画面是只有高度和宽度的二维平面。画面中物体的体积感的呈现与选择的拍摄角度有很大关系。从而将被摄物的深度展现出来。拍摄方向通常有正面、背面、侧面和半侧团几种类型。”????

(1)正面拍摄以建筑动画而言,正面拍摄是摄像机对着主体物的正前方拍摄;这种柏摄方向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能把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充分展不在画面上,表现出主体的稳重、端庄之感。比较庄重、大气的风格大都采用这个拍摄角度。但是正向拍摄也有不利的方面,它只能让观众看到被摄物的一个立面,即只有正面能得到体现,其他纵深的面无法表现,使画面缺乏深度和立体感。

(2)侧面拍摄

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从物体的侧面对物体进行拍摄。纯粹的侧面拍摄时,和正面拍摄效果类似,有利于表现主体的侧面形象展现,但因为纯粹的侧面表现还是比较平淡缺乏立体感。为了全面表现物体并具有立体感往往采用半侧面进行拍摄。

(3).半侧面拍摄

半侧面拍摄是指在人或物前方左右两面30-45度的角度进行拍摄。在这个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同时表现正面和侧面,使得物体有一定的纵深、立体感,这种角度也是最常采用的。在建筑动画中,作为主体的建筑,其立体感是重要的特性之一,所以为了表现其体量感,半侧面拍摄是最好的方式。

(4).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是指从物体的背面进行柏摄,这个角度只能表现物体的背面。但是拍摄方向在表现对象是人物时,摄像方向与人物视线方向一致,因而可以使观众获得和被摄人物一样的视角。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拍摄高度

摄像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高度。按照摄像机与对象相处的相对高度来讲,可以将拍摄的角度分为俯角拍摄、仰角拍摄和水平拍摄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以水平拍摄为主,但是一部动画如果全部使用平摄,就会使人感到平淡乏味。所以拍摄高度和角度的变化,会使影片产生丰富的变化,产生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

(1).俯角拍摄

俯角拍摄是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这种拍摄角度有利于展现面积、被拍对象在地理上的方位及周边环境,是最易表现全貌的一种角度。俯拍的画面开阔,对整体性场景的表现优越,如小区的全景、城市街道等,都可以采用俯拍。俯拍的角度若与地平线垂直或接近垂直.就成了顶拍。建筑动画中最常见的顶拍形式是在高层建筑顶端的俯拍,能给人整体的视觉恢弘的效果,成为建筑动画中最有表现力的于段之一。

(2)仰角拍摄

仰角拍摄是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仰角的拍摄,前景的高度能够被夸张化显示,而中远景的物体高度被压低显示。画面给人以崇高和景仰的感觉。在建筑动画中,仰角拍摄建筑物,会产生直插云霄的效果,显得高大伟岸。仰角拍摄也可使运动着的物体显得速度更快,会结观众以风驰电掣之感,如果镜头在仰角的同时有倾斜,同时也会让观众感觉处在被摄物体下方,有压迫、紧张的感觉。但是如果距离过近拍摄,也会形成上下比例失调、上部变形失真的问题.

(3).水平拍摄

水平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水平高度持平。这种拍摄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情况相似,画面中不会出现因为透视变形的情况,镜头语言表现比较真实、客观。水平拍摄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不一定保持绝对的水平,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做轻微的变化。水平拍摄时.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从物体的正面、背面、侧面、半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柏摄,以取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三 隐性语言-动态镜头

-动态镜头是指在拍摄中,摄像机位置、镜头的焦距或被拍摄物体等要素发生连续变化所产生的镜头。建筑动画区别于其他静态艺术在与其画面的运动性,建筑动画的镜头画面设计不仅需要符合静态艺术的审美特点,还需要体现出动态镜头的特点。常用的动态镜头主要类型有: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综合运动镜头。

1推镜头

推镜头是最常见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主要通过镜头的向前移动来拉近与被摄物体的距离。推镜头的作用丰富,主要有1、运动感表现。约束观者注意力。通过推镜头的这种强迫性聚焦作用可以达到描写细节、突出主体作用。

2拉镜头

拉镜头中摄影机由近往远拉开,画面范围由小变大,产生由局部到整体的作用。因为拉镜头是以近景或特写开始所以容易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抓住观者的注意力。有小到大的景别变化也能以最少的镜头表达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建筑动画中拉镜头经常运用在由局部到整体的镜头转场和衔接阶段,可以流畅的进行表现场景变换或衔接,使整个叙事节奏顺畅、连贯。

3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影机位置不动,镜头在水平方向摆动拍摄,它所产生的效果很接近人头转动观察的效果。它能把内容表现得有全面。建筑动画中摇镜头在表现场景方面,有两大优点1、摇镜头可以在机位不变的情况下,把较大范围内的场景纳入镜头范围,交代环境连贯。左右横摇的镜头表现出的空间感比较开阔,能表现空间横向延伸感,用它纵览场景全貌,介绍特定环境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2、摇镜头的运镜模式最接近人的摆头观察视觉效果,可以产生强烈的主观感,产生的画面有很强代入感。

4移镜头

移动镜头是指摄影机沿某个方向进行运动拍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叫横移镜头,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叫升降镜头。它拓展了镜头画面表现范围,可以无间断的从横向或纵向表现开阔的空间。移镜头在建筑动画中经常会用到,尤其在表现大范围场景并且要求中景表现的时候,移镜头可以持续沿某个轴向对场景较详细的表现。因为移镜头表现大场景的便利性,目前市面上有些建筑动画也出现滥用移镜头的现象,造成镜头节奏拖沓,让人感觉乏味。

第3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流行风格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设计师们也会通过全方面的设计思维来设计自己的作品,这使得各艺术门类的联系越发的紧密,服装也从自然界中经过美学知识筛选出所需元素进行创作,在艺术与计学中,服装和建筑都属于主体的设计学科,地位非常重要。笔者希望通过对服装和建筑两个艺术形式在艺术审美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能够对两个艺术门类的设计师们提供理论借鉴和思考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服装设计;建筑风格;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46-01

服装设计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服装设计的定义是解决人们穿着生活体系中诸多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服装设计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表达手段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性。“中国风”是在讨论到西方的具有中国因素的艺术作品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这也是笔者会长文章中提到的东方元素,明代的艳俗、清代的繁杂等将中国元素作为主要装饰设计,由于中国的建筑与装饰艺术较早通过丝织品和瓷器传入西方,所以在西方服装中,中国建筑的色彩与外部结构经常被变化为装饰而出现在中国风的服装设计中。借鉴和吸收民族文化特性,不是摹仿某一个民族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款式等浅层的表象,设计师完全可以通过一个民族的习俗、绘画、音乐、用具、面料甚至宗教的特征等等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素材,进行独到的创意设计。其目的是择其精华用其精神为服装设计所用。

在大众文化中,“艺术”这一名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可谓是艺术无处不在,现代人认为,艺术不一定要在特定的意境中,不一定要在特殊的环境下,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能就会迸发出艺术的火花,而建筑会以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呈现出来,建筑作为一个公共的场所,应该试着接纳和走进人们大众的生活,而不是再让人看起来高不可攀或者可望而不可即。就像服装一样再好的设计不被人们所穿戴将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建筑与服装很早就有渊源,黑格尔曾经把服装称为“流动的建筑”,也有称为“贴身的建筑”。笔者认为服装设计和建筑设计:设计意见能穿在身上的衣服很容易,但是要设计意见符合对象气质的的服装就没那么简单了,你不仅要了解对方的性格、职业、行为习惯,还有对色彩的分析等等。服装的设计基本款现在也有固定几个款式,就建筑设计中也有固定的使用功能排列形式,多数是约定俗成的,有些习惯也是历史遗留下来,好用的就是这个样的。但是现代的服装和建筑会很多不是那么规矩,比如说每个几年举办一次的世博会中各国的展馆,虽说大部分都是临时搭建,但是却充分的展现的他们国家的文化也传递大量的信息,再看看他们的建筑造型也是各显千秋,外观不仅从材料、线条、颜色等都是集聚设计师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北京奥运会体育场中标施工方案的“鸟巢”建筑和巴黎著名设计师帕康夫人的鸟笼服作品都是由线而成、由面成体,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是一致的。“鸟巢”的设计师赫尔佐格、德梅隆(在其建筑实践中持续不断地表现出的对表层处理的关注,并毫不讳言受到服装设计中对布料编织手法运用的启发。当然,服装设计中也有创新异形的,服装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的材质,款式的微调、不同气质的人穿,不同场合穿……真正决定一件服装好坏的,往往是这些方面,这些软件因素才是一件衣服的灵魂所在。

建筑也是一样,功能平面上,某种类型的建筑,功能如何排布,经过千百年来的探索,这个模式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比如公寓,再做成花儿,多数还是会有两排成排列状的房间。(当然有些地形等条件艰巨的会有新形式)。建筑有建筑的语汇,而功能是根据使用需求来定的。如果人的生活模式不变,使用需求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最根本的排列思想一般不会变。陆蕾萍说过:“当服装意欲一展建筑的挺拔与凝固的美感之时,建筑其实也试图表现服装的柔初与流动表面的性能,尤其是建筑所固有的支撑结构和服装的可携带性,对双方而言,都是莫大的诱惑。”比如博物馆就三五种布局方式最合理,而不会有上千种模式都好用,所以多数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最后的效果是否能打动人,很大程度上也要通过材质,机理等这些可变因素,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不同使用场合,不同使用人群而量身定做出的一款因地制宜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就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以及高水平的审美,所以,叫做“建筑设计师”,这个“设计”有不少的艺术成分在其中。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会闷头的排自己的平面设计稿,最后发现吧平面立起来真难看,急着交作业的时候也不会考虑材质和效果了,多半就是平面的,没有动感,也没有细节处理,而材质、颜色有的到位和真实是需要对软件熟悉以及丰富的经验,边体验,边设计。设计们追求设计艺术的品质与格调,远远超过全功能性和述说信息传递的局限,用设计家的美学观、画家的艺术观,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已经创意的赋予其作品一种异乎寻常的魅力和价值。高田贤三曾说过:“我喜欢混合各种东西。圣洛朗也将艺术、文化等多元因素融于服装设计中,从中汲取敏锐、丰富的灵感。的确在我们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的确体现了他们这种共同的设计思想理念。

第4篇

1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属性的相关概念

1.1传统的概念

就“传统”这一词汇而言,其主要是起历史相传而来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共同认识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可见,就传统而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规律性。建筑装饰作为社会中的一种文化而存在,其与传统之间存在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其在成为传统建筑装饰之前,必然有一段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的过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积累之后而成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

1.2建筑装饰语言的内涵

建筑装饰语言在根本上说,其实表达建筑的一种手段,该手段是在建筑装饰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创造和总结而来的。建筑装饰本身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同时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审美性等。建筑装饰语言作为建筑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兼具上述建筑装饰的几大特性。可见建筑装饰语言是双重的统一载体,是行和义的的结合体。在这里行主要是指建筑的形式、材料、空间等,义主要是指其所要向人类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即其所要表达的内容。

1.3属性的概念

事物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在存在的过程中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性质,如形状、颜色等等,同时事物在存在的过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关系。事物的属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性质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总称。就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属性而言,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来源、特征、内在规律等都是其自身属性的一部分。

2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来源

一提及传统建筑装饰,人们普遍的思考方式是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理解,可是翻开建筑装饰的相关记载查看其演变历程可知,其来源并非仅仅是单一的审美功能,而是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演变而来的。首先,传统的建筑装饰源于其使用价值,是对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使建筑更加的坚固耐用。例如,高邮龙虬庄遗址中的杆栏式建筑,为了解决防潮的问题,在地面所进行的蚌壳面的铺设。其次,传统的建筑装饰来源于中国传统“巫”文化的体现,以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和精神力量的追求。例如,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红烧土颗粒铺设的活动广场,该处的红烧土颗粒已不是就其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而铺设的,而是与原始的巫术礼仪行为有关。最后,传统的建筑装饰在一定程度来源于对于美的追求,从而满足其自身的心理愉悦。可以说对于美的追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审美意识有着一定的传承和继承性。例如,在建筑构造中的对称原则即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产生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3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基本特征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作为语言符号的的一种,其必然像其他语言一样,具备可解读、可传递、可归纳以及可演绎的基本特征。这有在具备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对建筑装饰语言进行积淀、传承、演绎,使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同时,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作为建筑装饰的外在体现,建筑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深深的嵌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因此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也同样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从题材、样式、色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伦理性和等级性。另外,在传统建筑装饰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但是在整体而言,均呈现出一定的统一性和继承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大环境的印记,均是对传统的建筑装饰的积淀、传承和发展。

4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内在规律

传统装饰语言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其内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装饰题材的选取及造型设计等两大方面。就装饰题材的选取而言,在对装饰题材选取的过程中均细致而慎重,这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对相关题材的神圣理解。在对主题的表达上均正大而鲜明,并在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平和、谨慎、严肃的氛围。在对装饰题材的寓意上均体现着祈福纳祥的寓意,以求平安吉祥,在这方面的表达上一般是通过谐音的利用、符号化的题材、隐喻的表达等来实现。就造型设计而言,首先是在利用线条的过程中曲直相结合使用,从而表现出刚柔相济的视觉美感。其次在造型设计中充分利用动态的设计,以求动静互生,从而实现我国建筑崇尚的稳固与和谐的审美标准。最后,在造型布局的过程中,充分讲究疏密相间、离合互应的装饰意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5结语

第5篇

本文作者:王天琪、李新慧 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统建筑虚实相生、内外相融的空间形态恰恰是传统文化中辩证精神的反应。

古人以人为本的观念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有了集中的表达。人本精神,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意思。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是自然和谐的,是一种“神人同在”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诗经•斯干》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约之阁阁,椓之蠹蠹。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其中说明了建筑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这是一种本质性的认识,即把遮蔽性作为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体现了建筑最初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存在。古人热爱自然,也渴望回归自然,溶于自然,建筑空间作为媒介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由建筑空间在衍化出纷繁复杂的人生。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表达了古人的生活本质。“道”是古人探询的终极目标,但这不是形而上的知识讨论,而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自身追求的体现。这种生活观贯穿于人生的每个角落,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之一。也就是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组合展现出古人的生命历程。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中国传统建筑予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复合的特点。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引自《论语•述而》)可以看出艺术在古代中国不像西方那样,脱离生活而独立于日常生活之上,而是融于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手段体现仁德、修养性情,所以空间艺术也是和生命活动的节奏相呼应的。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成为古人教化人伦,治理天下的基础之一。《淮南子•本经》:“是故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琢,金器不镂;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蠃之理;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直接说明空间形象意义具有明显的伦理道德教化作用。再看《史记•汉高祖本纪》的记载:“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後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由此可见壮丽的空间形象是政治理想和皇权威仪的象征。

总而言之,天道人性,见于建筑,化成空间。古人的方法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于建筑空间之中,如《庄子•大宗师》所写“藏天下于天下,而无所遁”。循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找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的方法,寻其特征。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1]写到,将中国古代建筑单体的各构件组合方法称为“文法”,他说:“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同样的,空间语言的组织也是有其“文法”可循的。

建筑空间语言作为一种表意手段,其中丰富的表情、独特的魅力不弱于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则得自于空间组织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的目的就在于挖掘其成就和丰富的表意手段,为今日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之源。

第6篇

关键词:符号语言;地域性;建筑设计;符号学

1 研究背景与理论

1.1 城市建筑形态的特色危机

在欧洲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国际主义风格,很快便成为西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特别是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迅速影响到全世界。这使得世界的城市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日趋消退,建筑和城市的面貌越显单调、刻板。于是世界建筑界出现了反对的呼声,人们进入了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反思历程。

建筑本身不仅是历史文脉的象征,是文化和信仰的载体和传播体,也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上文化的最典型的代表和标志。现如今,呼吁地域性特色设计,避免趋同化,更成为了时代的诉求。如何认识和剖析特色地域性设计,本文从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角度出发,来寻求方法或思想。

1.2 建筑符号的含义

建筑符号学的本质可以说是建立在符号学的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的外观外形、结构框架、建筑材料、建筑用途等内容进行剥离,并从建筑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软化为抽象形态识别,从而达到非建筑学的图像文化意义,这样使得建筑的符号统一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类似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系统。建筑符号也同样分为三类:建筑图像性符号、建筑象征符号和建筑指示性符号。不同的类别能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是建筑学家在设计建筑时候的一种独特的思想意识的表达形态。建筑本身所展现出符号可以有效地反映能指和所指的形式关系,也就是说建筑符号本身与所描述的对象具有相似性的特征,这正是建筑符号作为符号学的理论研究的重要的基础。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分析研究案例,从著名的伦敦蛇形画廊为出发点,选取了三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三位大师均曾获得过普利策建筑奖,分别是:扎哈・哈迪德、弗雷・奥托和藤本壮介。通过对东西方建筑师在相同和不同地域所展现出来的自身对地域性建筑的相似或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方法的比较性结果进行差异化分析,以此作为选择依据并为研究分析做准备。

3 研究目标和方法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与建筑的交流与互动。而符号成为了联系人与建筑的纽带。从符号学角度研究特色地域性建筑的意义传达,并能够提取城市文脉符号进行建筑创作,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欣赏特色地域性建筑,进而形成多样化的城市记忆。

基于几位东西方著名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剖析论述在特色地域性建筑设计和创作过程中的符号学理论。对特色地域性建筑从符构、符义、符用三个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层面下建筑外观形态设计的特点。

4 案例解析

4.1 扎哈・哈迪德相关案例

不管是位于伦敦蛇形画廊的临时建筑作品(图1),还是在河岸博物馆的设计中(图2),扎哈一如既往的使用着自己独特的梦幻般的符号――曲性形态。结合了地域性文化性特点的建筑符号特征就已经开始发挥得淋漓尽致了。格拉斯哥市是苏格兰的第一大城市,在后工业时代,这种荒芜转变为残存的辉煌记忆的些许证明,“存留”与“重建”成为格拉斯哥当代文明的最重要的议题。这个博物馆巨大的反“Z”符号形态,也被称为“一条河的重生”,在克莱德河沿岸一片灰蒙蒙的色调中异常显眼。这博物馆被媒体誉为“城市中的灯塔”,成为格拉斯哥河畔赋予了人们记忆的符号和地域新亮点。

从扎哈的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扎哈,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建筑作品。这种新形态建筑的符号的出现,也成为一种地域符号。

4.2 弗雷・奥托相关案例

德国建筑大师弗雷・奥托于2015年被授予了普利兹克奖。“奥托既是一名建筑师,也是一位梦想家、乌托邦主义者、生态学者,他率先探索轻型建筑材料,并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除此之外与众多建筑师、工程师、生物学家合作”这是评委会给予的高评价。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为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场馆设计的顶棚(图4),半透明的,轻盈又有力量。通过对他大量的作品的收集与分析发现,从建筑外形剥离的最基本的形态符号语言实际上是简单的(图3),这种本质的简单是他对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是对环境的生态回归。对于不同地域性要求的建筑设计,奥托也尊重当地特色文化或习俗,对形态符号进行了外部色泽的替换或结构的改变,进一步推进自身符号与地域性特点的深入融合,其符号自身便具有了地域性和特征识别性的双重特质,适度地融入了当地的特色地域性建筑当中,并能够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在伦敦蛇形画廊临时建筑作品中,他对于这种思考就可见一斑了(图5)。

他的思想领域中,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建造的是和自然界共生的社会。这里的“自然界”,奥托认为包括无生命的,有生命的,已死去的。这个观点很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他重视自然的规律,他试图从中找到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通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建筑范畴,奥托是从形而上的高度来理解建筑,来思考建筑,让建筑具备了“自然界”符号的生长味道,更像是让建筑拥有自我“生根发芽”的能力,并植根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中。

4.3 藤本壮介相关案例

位于日本东京的郊区,有一座名为NA-house透明的私人住宅(图7),这栋房子的高透明对比着周遭典型的混凝土日本密集的住宅区相当显眼,藤本以“树”的概念发展空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屋主住在自己家中却能像“游牧族”般生活的想法。其符号灵感源于树的生长方式和枝叶坐落有致的分布状态,整个住宅通透无比,采光方面也无可挑剔,即使安静地坐在屋子里随便向四周望都能把周围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建筑内部几乎不存在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空间,整个氛围非常明快轻松。这就很恰当地融合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当中,既显突出又不觉得突兀,发挥本身符号语言特点,结合环境特征,很好地将自身设计语言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环境当中去,可见藤本在其自身的建筑符号语言的提取和应用上显得简练而准确,并体现了东方简约的结构美(图7)。

藤本壮介的设计概念是:一种全新空间形式将被创造出来,自然与人造物相互融合;不是单纯的建筑物,也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一个独特的、两者合一的空间环境。伦敦蛇形画廊临时建筑作品展是他又一次尝试(图6)。相比较而言,蛇形画廊临时展馆,藤本也采用了相同的符号语言提取和应用方法,首先将符号提取到了极简,然后多变的重组和重复该符号元素,在空间形态、结构构成、语义传达方面都起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作用,最终的呈现形态也能很好地融合在当地的环境当中,并提升区域空间特质,发挥了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5 比较分析

从符号学角度对以往建筑大师作品进行横向分析发现:每一位建筑大师都有其独特的符号语言特征,这点我们可以从建筑的表层结构形式可以看出,从而其建筑的特色性通过其外观形式给人以信息感知,从而在人们脑中形成文化体验,来获得不同地域性建筑所表达的意义。因此,丰富的符号形式语言和巧妙的空间组织结构,能增大地域性建筑符号的信息量。

通过对三位有着典型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师的作品的纵向对比,并对其建筑符号语言进行更深层的结构和精神比较中发现,这些具有地域性代表特征的符号,在给人以美的感受之时,还往往以其深邃的内在要素构成给人以丰富、深刻的情感激唤,从而使人在欣赏它时发生无尽的情景意象。扎哈・哈迪德作为西方建筑大师代表,其经典的曲线既是参数化的体现,也是西方理性的极致体现,体现的是人与数学模型关系的建立,是科技符号在现实中的完全反应;藤本壮介的作品则代表了明显的东方地域特点,从建筑中阐述的是东方伦理逻辑、秩序和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强调人造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的是符号的自然秩序美感;然而弗雷・奥托的作品似乎更像是前两者的过渡,作品中透露出对于技术的追求,同时也提倡可持续与灵活性,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重视自然规律的考量,而这恰好与东方思想不谋而合。三位大师的作品是对不同地域特点、文化等诸多因素促成的视觉元素的集合后的展现,从中萃取出的符号就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性。其建筑符号的深层机构就是表现城市特征的建筑意象。地域性内的建筑是有形的,其所附带的符号语言也是有形的,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能更好的表达地域性城市空间的意义。

6 启示与思考

6.1 将历史中的符号引用到新建筑中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建筑造型要准确地传达其特定的意义,就要有相关的能被人理解的造型符号,一些建筑造型元素在其历史产生因素不复存在后,仍然在建筑领域继续发挥着作用,即使古典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不是很多见,但不会影响现代建筑的功能和使用,也不会束缚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两者是能够共同发展的。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且具有时空性,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反映。反观我们自己,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而且各个地区之间也独具特色。人们没有理由抛弃经过文明反复琢磨并已经形成体系的经典。

6.2 结合地域性文化进行抽象

将地域文脉抽象出来融入建筑设计中去是一种能够很好地体现建筑符号功能的方法,把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重新组合和构置,将那些最有传统特征并富有一定文化含意、为人们熟悉的造型、构件或者空间形式加以抽象、简化或是适当变形,使其与传统符号之间有神似的联系,以抽象的方式表达传统文化,以进取的方式运用先进技术,而不是简单改变已有的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 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第7篇

时代背景

中国是具有着悠深文化背景的华夏古国,在建筑上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在中国的建筑领域,现代的西方建筑思想引入到我国以后,建筑设计的思潮和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意识,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几乎已经把自己的文化彻底摧毁了,我们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崩盘了,传统的东西几乎没有了,完全西化了,原有的特色地域文化城市没有了它该有的可识别性,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

针对此现象,建筑业界也展开了对传统和现代融合之路的一些探索,开始急于重建中国传统的本土建筑文化。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用什么龙的图腾、太极八卦、天圆地方等等对传统建筑符号的生搬硬套,以及一些清一色的大宅院,砌马头墙,自诩都是来提醒人们其宝贵的理念。有的甚至牵强附会,莫明其妙。这些都缺乏了对创新探索的勇气与智慧,只是在对传统的复制与拷贝,说是抚今追昔,实则作旧造假。

再加上这些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肆虐扩拓,不断地吞噬着乡村,田野和山川!兴师动众去重建古城!斥资千亿来重修东京汴梁!使本来就已经是假模假样的古色古香的所谓地域的,民族的建筑,又增加了浓浓的铜臭味,成为官员彰显自己政绩的捷径。打着为重建传统文化建筑的旗号,实则劳民伤财。

王澍与他的建筑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具有代表性的略带批判现实主义风风格的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师,王澍,和他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重建中国本土建筑学的道路上从未止步,多年的实验,营造出了一批素朴深沉的作品:瓦园、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王澍这些建筑,在当下的中国,犹如一股充满泥土气息的乡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安逸淡定。

以他最近的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就是王澍对自然形态的叙事。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形态下的山、水或者是描述自然的中国古代山水画。远看这么一堆砖砌的老房子,平凡,没啥了不得,但是走近了,你会发现它蕴含有微型山川地理,有些地方的视角看上去锐利锋刃,如同山峦向天空抻展的脊背一样,自然山水永远唱主角。而我们人,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王澎设计的博物馆自然而甘于平凡,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朴素理念。

宁波博物馆又仿佛一座饱经风霜又独具东方风韵的古城堡,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沉静从容,稳重安详,张力饱满,漫步于此,走着看着不经意间你会产生自己是否也不过是这座收容历史的馆舍里的一个小小部件或道具,又或许觉得这座博物馆本来就是从此地生根长出来的这么平常自如。

宁波历史博物馆的瓦爿墙大量利用回收材料,节约能源。一方面体现了宁波地域的传统式建造体系,使建筑的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另一方面对时间的保存,回收来的旧砖残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这一切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的理念相吻合。而竹条模板混凝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竹子是江南特有的绿色材料,它的运用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宁波博物馆在王澍的手里俨然被塑造成为了一个有生命的建筑体。他用博物馆建筑来“收集”历史,展现历史。王澍对那种肤浅形式上的怀旧毫无兴趣,在他的作品中对传统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运用在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当代建筑中,使自己的建筑作品转换成了大型公共建筑语言。在当前中国过热的建设风潮中,王澍无疑给中国的建筑界竖起了一面旗帜。王澍从中国文化的书法影像、山水空灵中求悟到了因地制宜、返朴归真的真谛,将房屋建筑看做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零件,是人类这个物种为了起居生息,承前启后,寄托精神而必须用心亲手去造砌的掩体和存迹。

在如今迅猛发展的中国建筑领域,王澎“一反常态”创新地使用古朴的元素来弘扬历史,用建筑来抒发人文情怀,并在现代风格的探索中不断尝试往昔废旧材料的运用及传统文化精髓的展现。正是王澍对重建传统本土建筑的这份虔诚的执着以及他的敬业智慧,很快赢得了额西方的关注,2012年2月27日,49岁的王澍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王澍的获奖其实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终究会大放光彩的。至少王澎们告诉了大家,建筑设计的理念比手法更重要,建筑设计的内涵比外观更重要而民众百姓!父老乡亲最朴素至原始的理念或许正是王澎们建筑创作思想的源泉。

作为一个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王澍的确不是一个高产的建筑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下,各种唯名利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王澍却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研究建筑,他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受当下思想的影响,并且能够发掘其中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来。而在当代的中国建筑界,恰恰就是需要像王澍这样的建筑文人,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发掘和发展起来。

王澍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从传统的视觉审美角度看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智慧。他以一位中国的传统文人身份去欣赏与赞扬。在王澍眼中,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个文人。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或者说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王澍梦想着他能够创造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统一体。他在探索一条将简单朴素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和民间传统建造工艺相结合的设计之路。也就是这种现代和传统高度相统一的设计使得王澍的建筑作品可以脱离世俗,能够与现代商业建筑拉开一定的距离。他的建筑实践,是结合了当代中国传统的技术和特定文化语境“自上而下”的展开设计探索,以看似建构的方式表达一种对中国当代商业文化的反抗。

就连他写的建筑文字也是那么的朴素也不乏智慧。王澍会很认真的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从来不只是单单摆动那些高矮长短各种视图等等建筑专业用语,他的这种方法似乎和他的建筑想法有点相通之处。在阅读他的建筑文字时,你会感觉到如同是在听他唠家常般。他用一个古人的文字或者一幅画,一种生活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和顿悟。现在盖的房子和写的所谓的设计说明,都越来越讲究花哨,外表洋气,或者如何如何,却不注重读者的感受和品味,似乎专业文章就该写得面目森严,媒体文章都该洋洋洒洒,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样的文章,关键是让人看懂,最朴素的反而最能打动人的心!

展望

由于自身修养和篇幅原因,对王澍及其作品的解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历史在发展,传统元素也在不断的更新,当代的事物在将来也会成为历史。在中国,如何继承自己的传统,又如何吸收外来的文化,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特定的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但其过程总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像王澍一样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是不容易做到的。身处当今趋于同质的年代里,王澍没有拒绝现代化的时代性,没有将传统与现代对立,同时他也没有丢掉中国人的基因,没有将中国与西方对立,他没有标榜过独立工作室的另类,也没有受制于教授身份的学术立场,在古今中外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他没有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去发展他的建筑设计。在今日中国到处是山寨建筑和制造明星的年代,我们在衷心祝贺王澍获奖的同时,我们真诚的期待他能够为我们大家带来更多震撼心灵的作品。也通过对王澍思想的解读,我们年轻的一代建筑师也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寻找传统和现代之间连接的桥梁而努力着,为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的结合点而努力,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绵薄之力,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立场和多元丰富的创作之路。

第8篇

关键词:解构建筑;意识形态;能指;所指

一、解构主义的产生及内涵

解构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哲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哲学学说,也是继现代主义的又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1988年解构主义这股热入了建筑学界,在伦敦举行了首届解构建筑国际研讨会。在美国建筑杂志中曾写道:“本世纪建筑的第三趟意识形态列车就要开动。第一趟是现代主义建筑,它戴着社会运动的假面具;之后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它的纪念物真的是用意识形态加以装点的,而现在开出的是解构主义建筑……”。[1]这暗示着在人们的眼中解构建筑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并列成为20世纪的三大潮流。人们把它看成一种将建筑形体进行拆散、打乱、或将散乱、动式、构架的建筑风格。这是对解构建筑的一种误解,其实它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具备着建筑内在意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曾有一位美国结构主义者形象地将解构主义者比喻成一位拆卸父亲手表并使之无法修复的坏孩子。”[2]而所谓解构建筑并不是把建筑物真正地解掉,而是在满足建筑物理学、力学的规律下,不破坏建筑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要求下做出解构的姿态。总而言之,解构建筑师解的并不是房屋结构的“构”,而是建筑构图的“构”,这是一种观念的“构”。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双重性

但凡建筑,都应具备功能和思想的双重性,建筑中解构主义研究的基础是建筑符号学,即研究建筑的能指/所指的关系。当建筑作为一个符号时,它的特性就是有实用功能的“能指”,即建筑的形,以及建筑的内在意义——“所指”。

1、解构建筑的能指

研究建筑能指的构成规律是建筑的技术和知识,也就是要考虑建筑是否符合功能、技术、材料、使用者等一系列问题。当结构、施工等技术因素无法满足建筑发展的需求,更为先进、细腻的技术运用就会为建筑的艺术性表达锦上添花。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形态特征鲜明的建筑作品,也要归因于他善于运用和探索新技术的先进创作方法。

在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中,由于当时钛的价格下降,可塑性较高,使用它做构件的厚度只需要钢铁的一半,同时因为毕尔巴鄂常年下雨,雨后的钛金属表面映着水光,熠熠生辉。所以盖里选用了这种独特的金属材料,使得建筑表面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外衣。

有人在参观完古根海姆博物馆后称其是“耀眼的金属花”,有人认为它是绕动着的蛇,还有人认为是水中跳跃的鱼。它到底像什么?弗兰克·盖里本人从未明确地说过。在他绘制的古根海姆的草图中,这些形象都出现过,甚至还出现过在水中的轮船。盖里的这种创作方式类似于艺术创作中的黑箱思维原理,每个人对所看到的景象都要在头脑中进行一次加工,但是加工出来的结果却不是一致的。盖里的创作目的似乎就是强调在参观者头脑中制造出的一个不确定的、模糊的形态。

在古根海姆博物的馆内部设中,盖里鉴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与艺术品交流的平台或空间,将展厅设计的极为简约静素,为艺术品创造了一个安逸的栖所。对于任何形式的建筑,在它独特的造型下都要符合它的功能需求。这充分体现出建筑语言中的“能指”。

2、解构建筑的所指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语言或符号,以一种游戏的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继而呈现出平面化、手法化和行为化现象。在很多人将这种现象误解成一种毫无意义的,纯视觉或触觉的建筑艺术表现手法,不具备建筑内在的意义——“所指”。但解构主义建筑正是以它独特的、夸张的、反传统的建筑形式表现一种崇上自由的精神。它在给予建筑的强烈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暗示出人们内心焦虑和苦闷的复杂心态。而这不正是解构主义建筑给与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意义”的载体吗?

弗兰克·盖里认为建筑创作就是在不断探寻大脑潜意识里的某种建筑形态,即使他们还未曾作为实际形态表现出来。他在给建筑作品绘制草稿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凭借自己的潜意识在白纸上绘出那些未曾面世以及别人无法看懂的形式。那些连续不断又毫无持续规律的曲线看起来像是信手涂鸦,但这恰恰是盖里的绘图方式。在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时盖里曾说过“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顾及我的手。”[3]他还说过笔的滑动就像是在纸上滑冰,“我喜欢流畅无障碍的感觉……我在看图纸是试图挖掘出形式感,就像个淹没在纸中的人。那就是我从不认为他们是草图的原因”[4] 盖里的那些独特的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都是从这些最初的、涂鸦式的草图中发展和演化出来的,而正式这些“无意识的自动构思方式”也成为了构建新美学新特征的标准和思维方式。

三、解构建筑形式的审美意义

要想认清解构主义建筑,必须知道它并不是一种只专注于人们情绪、感受,一种物质的、媒介的、风景的、身体的畸形变,而是以一种游戏式的“话语”与“叙事”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是一种反对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

解构建筑被称为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设计。“这些解构建筑如同一座座独立的小城市,用散落的形式插入城市组织结构上,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犹如顽童的沙堆游戏。”[6] 解构主义建筑师正用着现代主义最伟大的遗产——抽象的几何形式原则并加上乡土营造方式或者多角度的、“偶交”的营造工艺,构造一种活泼的、不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不稳定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如弗兰克·盖里凭借着他那些独特形态、另类风格的建筑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态语言。

言语是建筑师个人的实验,每位建筑师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他们的读者则是参观者感受他们建筑后所产生的感受以及语言,由此便形成了建筑言语体系中的交换信息,而意义也由此产生。每个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事多重的,变幻不定的,自然每个人在解读建筑的语言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不同。由此,建筑作为一种叙事而存在,成为了一种文本。而作为文本的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又是在不断进行的,文本不断被新的主体阅读,从而不断地创作着新的意义。

总结

解构主义建筑并不是只追求形式的破坏或颠倒的一种设计风格,它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知识体系或者可以看作的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解构建筑不是将建筑的结构拆散,而在将结构重组,设计成独特的建筑造型,从而体现出思维的自由发展;解构主义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符号学这一环节,解构主义也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这个领域内,对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建筑的形式/意义关系相互影响。(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路.世界建筑1|1996[J].北京:世界建筑杂志社,1996,1

[2]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稿[M].北京:北京建筑杂志社,1996,1

[3][4]刘松茯,李鸽.弗兰克·盖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

第9篇

为解决中国当前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最新发展,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属性,设计一系列具有人文性,注重设计过程,富有设计教育针对性、可教授性的教学载体,将空间认识直接引入建筑学教学,以期通过空间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的组织和人文浸润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空间语言能力;人文属性;教学载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6306

一、缘起

自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建筑中单纯功能主义的设计方法一直占据设计方法的主流地位。现代主义大胆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战后对建筑的井喷式需求。然而,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类生活,生活是丰富、多样而复杂的,那么建筑也应该是复杂的,对建筑的简单化认识和自上而下的设计必将产生严重后果。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就举起了反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大旗。之后,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中公然宣布现代建筑已经于1972年死去。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渗入建筑设计领域,如美国著名数学家和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提出了“模式语言”理论,认为空间不是来自建筑师主观的创造,而是经时间累积后生活的凝结,建筑师要从生活中去寻找设计的源泉[1];而美国物理学家萨林加罗斯通过《建筑论语》探讨了建筑空间自身的组织规律及空间和空间尺度与人的体验感受之间的关系[2]。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方法理论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反应到建筑设计教育上,继巴黎美术学院古典建筑教育体系——“学院派”之后,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和教学思想发展中,世界范围内有几所主要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对建筑设计意义重大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如以格罗皮乌斯为首的包豪斯体系、海杜克引领的库伯联盟“德州游侠”体系[3]和赫斯利开创的苏黎世高工体系[4]。尤其是后两

者,以对单纯功能主义设计方法的批判,秉承现代建筑设计“可教”的命题,回归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的基础。强调空间是理解和形成建筑的核心,以“建构文化”为基础,形成了通过对空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空间产生、形成、建造的逻辑认知来构建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的今天,越来越为学界所接受。

然而,中国的建筑设计教育一直是传承巴黎美术学院的体系,建筑学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的思维。建筑学的教学方法更多是依靠长时间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悟性,是一种熏陶式综合性教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就是建筑设计教学缺乏中国文化的思维角度,存在教师经验示范性、不可言说性、学生自悟性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建筑教学,研究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最新发展,同时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属性,设计一系列具备人文性,注重设计过程,富有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载体,以期将建筑学教学直接引入对学科本质的认识,通过空间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组织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高效地直面设计的核心要义,建立以空间语言设计为主线的“可教式”建筑教学体系,培养富有中国人文特色的建筑师。

二、教学改革核心

为了以上的教学改革目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师自2007年以来进行长达3年半的教学改革。期间建立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现代主义建筑缺乏对学科核心基础的关注,二是中国建筑教育缺乏人文情境的渗入。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空间语言构建的方法

建筑学是空间几何秩序的一种表达与应用,而学界对结构秩序真实机制的认识有限。但是,建筑在任何尺度上都应该和人类每天的生存关联,建筑应该是生活的凝结。因此,低年级的建筑设计教育应先建立富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价值观,从基本的、空间的、纯建筑学的空间语言建构开始训练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1)空间词汇生成。可以通过“模式语言词汇训练”教学载体,把空间词汇与人类行为生活进行关联练习;可以通过“石膏造·浇筑与镂刻”教学载体,把空间词汇与材料的自身属性、材料的使用方法、材料的构筑加工与建构方法进行关联练习;通过“机关·空间——开合闭启容纳自然的多宝格式收藏馆”教学载体,来训练空间词汇与物(中国古代文玩藏品)、人(观者游者)、材料(木材构筑的动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2)空间词汇的句法组织。通过“四界空间练习”教学载体,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类型基础上,训练空间词汇与随空间结构而树立的墙体之间的结构凭借关系,体会空间词汇组织的方法。思考空间词汇组织在一起后词汇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相异、相对相错,还是相顾相盼,通过“九宫格空间练习”教学载体,训练空间词汇之间的标准化与多样性关系、位置经营关系。

(3)空间词汇与句法结构整合。空间词汇如何与已有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相结合并组成整体,空间词汇是如何拼贴或织补入城市空间中,也就是空间语言的组织与自组织问题。通过“路径·空间——连续、韵律、变化、活力之儿童游乐园”教学载体,可以训练空间词汇(这里指模式语言)、句法集零为整的组织关系,根据建筑功能设定人的行为类型,对应设计空间词汇类型,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网格中用路线串联空间词汇,集零为整。通过“棋格四宅”教学载体,训练不同的空间句法之间的并列、咬合、缠绕、渗透等关系。通过“周遭六记、旧城补丁六记”教学载体训练设计空间语言与城市空间结构及文脉的关系。

(二)中国属性建筑学教育

国外现代主义建筑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现代建筑是纯“科学”的思维,是纯“技术”的思维,也有可能是披着技术外衣的假科学。中国的建筑学教育是舶来品,是纯西方的思维,虽然有梁思成先生建立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但是一方面梁先生接受的教育也是西方的,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国性角度值得商榷,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建筑设计研究被完全切分成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研究领域[5]。因此,建筑设计教育严重缺乏中国文化内涵和研究角度。尤其是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建筑井喷式的需求已经使建筑师在业主和开发商的逼迫下无暇思考什么是建筑的本质和服务对象,什么是有生命力的建筑,什么是与人的行为、心理、体验相契合的建筑,什么是中国的建筑。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更多技术建筑师,缺乏人文建筑师。所谓人文,就是要考虑建筑与人的行为、感受的关系,就是要以人文化天下,以中国人共有的文化价值观来看待、欣赏、享受建筑。

而当前的建筑更多的是被时尚所左右,成为建筑师树立自己形象的工具,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装饰品。有的建筑只是简单的抄袭、组合,呈现怪异造型,求怪,求奇。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的非人性化、低质量化,缺乏人文内涵与人文情境,缺乏民族文化的特色。

这里将回到中国传统园林,说说什么是人文建筑。园林不仅是文人诗意和自我的居住空间,而且在日积月累的修葺成型中体现了人与空间、环境的紧密关系。同时园林还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作品,把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小品文集《幽梦影》中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园林中处处体现人文内涵,令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情与意。要领会和运用这种情境,首先要懂得文化,重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环境价值观。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创造融合传统文化内涵的“新人文建筑”,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与追寻,再融入新的需求和观念,

最终达到身处本国文化体验的共鸣与享受。因此,笔者认为园林问题就是中国未来的建筑问题,是人性化的空间,是有组织的秩序,是人文与建筑的结合,是中国的建筑学,是诗意的建筑。

三、载体

(一)空间词汇、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载体:门窗空间思辨练习、四界空间、窑洞汽车服务站。

教学分目标:

训练创新思维,建立设计价值观;

空间词汇的思辨设计练习;

空间词汇与空间结构的凭借与依托关系;

空间词汇与诗意行为的关系设计;

空间与功能、结构、通风、采光的关系设计。

(二)材料与建构

载体:石膏造·二合一宅、机关·空间·博物馆。

教学分目标:

材料给空间设计带来的可能性设计;

人、物与空间关系设计;

叙事性空间设计;

空间结构语言组织;

建构空间组织;

建筑因环境而改变的可能性;

团队协作能力。

(三)居住行为与环境

载体:藏友之家、

四境住宅、

棋格四宅。

教学分目标:

居住行为与空间关系设计;

人、物与空间关系设计;

不同的居住单元之间的关系设计;

“诗意的栖居”的理解与实现;公共与私密的功能关系组织。

(四)建筑策划与城市

载体:周遭六记、旧城补丁六记。

教学分目标:建立城市、文化、生活的综合关联设计;

建立一个具有研究性的设计训练程序——现实性与思辨性;

建立一个具有通用性的设计平台——评价客观化与交流情境化;

质疑空间的纯粹性与抽象性,引入叙事(策划、经营、生活、偶发事件等)与建筑设计的并行;

质疑建筑的“自明性”,关注建筑的“他治性”。多种事物的平等对待与综合互动,以及由外往内、由周遭决定核心的设计方法与态度;

从设计的角度,批判地关注城市问题;

在较大的视野之下思考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五)大尺度基地的游戏空间

载体:路径·空间·游乐园。

教学分目标:游戏行为本身就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行为生活与模式空间存在互塑互成之关系;路径对空间模式的联接作用;大尺度地块上的设计起始、发展和整合之化零为整的过程训练。经营位置之关系设计:如行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关系,路径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与路径之间的关系等,最后形成空间上多样统一之整体,体验丰富历险之经历。训练路径与空间的整体性之间关系,激活建筑模式语言词汇之间的整体性,才有可能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涌现性。

(六)辅线训练

(1)篆书书法练习——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

教学分目标:笔画关系体会、空间结构解析、古文园记理解。

(2)手绘空间表达练习

教学分目标:行为空间体会、空间层次表达、空间序列记录、构图理法理解。

(3)建筑类影视作品欣赏与评析

教学分目标:建筑师设计方法讨论、电影叙事结构安排、影视空间表达与解析。

四、示例

下面以其中一个教学载体“路径·空间·游乐园”为例(图6),分析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

教师在设计教学载体时,其实也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是在产生新的知识与理论。通过文献查阅与科学研究,教师认为建筑在任何尺度上,不应该以其表现出来的样子来界定,而是以其和人类每天的生存与活动之间如何关联来界定。建筑的四维性导致路径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组织线索,几乎是其中的经脉,对建筑空间的整体性作用巨大。它既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集零为整。训练路径对空间的整体性非常重要,因此建筑必须通过秩序组织途径——路径的疏密布局、韵律变化、得景成景的设计,来激活建筑模式语言词汇之间的整体性,以

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涌现性。

于是,根据前期研究和教学载体的设计,教师在讲课中把设计分解为三个步骤的设计训练,侧重培养学生对设计过程的感知。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参加设计阶段成果讨论会,达到一种共同研究建筑设计方法、共同创造知识的状态。下面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展现。

教师:寻找空间模式,从生活、诗意、中国人文属性,从三维、四维甚至五维,生成空间词汇。

学生:游戏行为本身就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曾经的讲故事、走迷宫、踢毽子、跳皮筋、滑铁环、跳大坡、扔羊拐……流线多样化的游戏模式空间,因此游乐园这个题目能提供更多发挥空间模式之想象力的可能性。

教师:建立路径,从关系,从空间序列、变化、组织甚至剪辑(蒙太奇),生成空间句法。

学生:在空间-结构训练的基础上,侧重两个方面的问题。路径对空间模式的联接作用;大尺度地块上设计的起始、发展和整合之化零为整的过程训练。

教师:结构影响,从形式、关系、人体行为尺度、尺度层级等,形成空间与形式篇章。

学生:经营位置关系是形式设计中最微妙的设计内容。包括行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关系,路径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与路径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空间上多样统一之整体,体验丰富历险之经历。

“路径·空间——连续、韵律、变化、活力之儿童游乐园”的设计题目,旨在通过空间与行为的关系进行模式语言词汇训练,通过路径把模式空间集零为整而形成整体。学生根据建筑功能设定人的行为类型,对应设计出空间词汇类型模式语言,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网格中用路径串、并联起空间词汇,产生叙事脉络,在限定的大尺度地块中进行空间词汇的集零为整,形成游戏故事篇章。

参考文献:

[1]萨林加罗斯.吴秀洁,译. 建筑论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亚历山大,等. 建筑模式语言[M]. 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朱雷.“德州骑警”与“九宫格”练习的发展[J].建筑师,2007 (4):40-49

[4]顾大庆,柏庭卫.建筑设计入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赵辰.“立面”的误会[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Teaching refor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ed on the basic space language ability and Chinese humanism

LI Chunqing, WANG Xin, HU Xuesong, DUAN Li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第10篇

摘要:在建筑的发展史中,材料在建筑中无疑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不可遮挡的材质表现力、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语言,也让建筑回归到最本色的创作源头。本文通过阐述材料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建筑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材料,回归传统,回归绿色设计,而不是盲目追求奢侈之风。

关键词:材料;语言;建筑;设计

1引言

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一种印象,在我国建筑的发展就是形式和风格的发展。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往往更偏重于形式和风格的要求。例如出自各级主管、投标的标书,以及新闻媒介的文字中,都在要求保持什么风貌,创造什么特色,造型要新颖别致……这都是向往某种形式、风格的社会促动力。社会的促动和建筑师的内因,为创造新形式注入了思想动力,但建筑师应该超越社会上对建筑形式的不适当要求并超越自己,让全社会都知道,新形式的创造,除了应符合我们这个第三国家的国情国力之外,还要符合建筑的基本目标和原理。要从建筑教育,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改善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内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回归建筑基本目标的问题。社会要理解建筑,不要出一些我国的国力,建筑师的人力所承担不起的难题。在建筑的发展史中,材料在建筑中无疑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不可遮挡的材质表现力、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语言,也让建筑回归到最本色的创作源头。广义的理解,材料的科学合理运用它不仅改变的是建筑的形式和风格,而是建筑的物质与精神本质。回归到运用材料、回归建筑的基本目标,把事物重新放到原点上,绝不是倒退,而是建筑师思想的解放,这样建筑师才有可能按照客观条件和科学规律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建筑。

2材料的运用

人类的发展史,可谓是一部材料的发展史,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直至今天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翻开人类建筑史,各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和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人类自在混沌初开的原始时现材料表现起,材料的运用就以变幻不定的形式给予人的精神升华注人了永不疲倦的兴奋剂,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执著地在建筑中挖掘着材质的表现力。然而对这种材质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使用它的水平高低,且对材料是否具有个人独到的见解,不同材质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审美特征,正是从不同的质地显示其内涵及个性的特殊意义。崇尚个性,追求多元的现代建筑设计,直接从材质近了设计的本质。由于在建筑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对材质本身魅力的关注,材质肌理的独特处理和贴切组合往往是建筑装饰设计成功的重要因数之一。这一重大的贡献就是重新认识并确定了各种材质本身作为建筑设计所独有的造型语言之一的真正价值。犹如一座宝库被突然打开,装饰语言内涵的潜能迸发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奇丽光彩,建筑师本人的艺术个性亦在其中尽显风流。虽然在使用材料方面前人为我们留下许多经验,但作为现代建筑师不能只满足于搬用固有的方法,而应根据时代的科技潜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材料的特性。西方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在印度的工作,表现出对当地建设条件的尊重,而不是抓抽象的传统符号或推销“舶来品”。除勒*柯布西耶、昌迪加尔的工作外,他的堂弟让奈亥的工作也很值得称颂,他是以一个印度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他说:“我尽可能用砖……也不必忌讳柱子的断面太大或者柱距太密,柱子越大越遮阳,事实上这些构件的形状倒是更接近结构的真实。”表现出设计者对利用当地材料时对普通技术的开放态度。路易斯*康的作品把印度的阳光和阴影简直当成了地方建筑材料来运用,同时又把地方材料砖都给用活了。还有一位出生在英国伯明翰的建筑师贝克,他曾与1940~1944年间在援华的一个外科手术医疗队当过麻醉师,他在印度设计的建筑完全地方化了。他擅长运用地材料营建低造价房屋,同时又把功能和外观的非常雅典,人们认为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工艺美术品。近些年来,有许多国外建筑师的作品在我国立起。但其中许多令人注目的作品并没有尊重当地的建设条件,鹤立鸡群,小视天下者如金陵饭店之类。有是干脆是舶来品,与当地的需要无关,如波特曼式的共享空间和玻璃幕墙的倾销,香山饭店因它昂贵的造价和用机械模仿手工磨砖以及对优美环境占有姿态而大打了折扣,甚至引发争议。

3材料的语言

现代建筑材料本身的材质作为建筑界面设计中的一种艺术样式,同样具有艺术范畴的基本共性,同时又因其“装饰性”的特质与写实绘画和抽象绘画风格迥异,形成与之相应的逼真,再现客观形象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材料质感以理性的分析或主观的意念为出发点,形成造型的最本质的语言元素:点、线、面。呈现出界于壁挂与装饰绘画之间的相对宽泛的表现形式和一定随意性的语言选择,在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方式。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造型语言构成因素的某些方面是以点、线、面为原理的,但并不纯粹把点、线、面当作唯一的造型语言的母语加以直率的表现。建筑师通过建筑材料将想象精练、变形、夸张、强化,创造了有别于模拟自然和写实描绘的材料语言。因此概括、夸张、变形也是建筑材料通常惯用的语言形态和创作方法。概括是对自然界的材料去粗取精的提炼,是从审美的视觉对最富感染里的美感因素进行的艺术归纳,是将最具表现力的某些造型特征,从纷杂无序的自然形态中简化为单纯、明晰的形象语言,从而构成建筑设计在造型、色彩、形式、审美等各方面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建筑师感受力即原始的创作冲动和艺术灵感最确切、最生动的表露和悟性升华的结晶。夸张是在“概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其材料语言因素,使之扩大为造型的主要语汇,直接决定着作品的主题形象和与众不同的精彩程度,夸张以美为原则,这不仅是装饰美的核心,也是建筑设计夸张的着力之处。装饰作品的夸张,使美的因素更集中、更典型、更赋予感人的艺术魅力。变形决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行为,它受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制约,即依据主观感受展现情感和精神的需要,使其贯注于正在生成的艺术形象之中,从而产生新的生命和艺术个性。这是超越“自然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的变质。其次,因环境、功能、材质、工艺及造型构图的不同,建筑装饰艺术要因“适”而“变”,化解不利的的制约因素成为艺术创作能动性发挥的潜在条件,随势就形,因材施艺,边被动为主动。变形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才能和智慧的材料语言,而这一切要以自然生动为得体,以情融理为法度,神形俱佳为上乘。

4材料的传承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结构的更新,必然增强人对精神与物质的需求个欲望。建筑的发展同样不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建筑既是个性的又是大众性的,要创造出符合时代步伐的技艺兼备的建筑作品,不掌握时代的脉搏是不明智的,如今材料所引申的意义已不只是我们去直觉地感受和简单地运用,而是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以材料原有属性、材料新的功能和价值加以深层地认识和把握,使材料不仅能在视觉和功能上超越原有艺术的含义,更在观念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建筑师不仅要锻炼他的眼睛,还要用心灵感受,以便能够检验材料表现与材料语言本身。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师表达设计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对材质美的敏感,对装饰语言的驾驽,对工艺技能的娴熟和最富创意精神的体现,把人类的精神、情感和信念变成了一种可感、可识、可触的物质形象造型,这里面就包含着通过材料的延续性表达对建筑传统精神的继承。印度建筑师对传统形式持超脱态度,他们好象并不在乎自己的建筑是否像传统形式,更注重传统精神与现代材料技术的结合。建筑师拉•里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切合时说:“建筑师们可以从回顾过去中得到启发,甚至通过与传统模式的对立来证明自身,把模仿外行排除在作品之外。”他所设计的贸易展览综合体,利用一个深厚的结构体系,同时又兼作遮阳设施,尼赫鲁展览馆是另一个精彩的实例,他大部分埋在地下,简直是一个“非建筑”,作者受到尼泊尔绿草如茵的佛教古冢的启发,在相当于二层标高的位置,修建了长满青草的护坡。中央设台阶通向层顶,让到这里来看“尼赫鲁大叔”的孩子们爬上爬下任意戏耍,建筑充满现代意识又有与传统切合的象征含义。他设计的亚运村,所用材料朴实,看上去就是一群低造价住宅,毫无气派可言,与北京的亚运村形成强烈的对照。其他的建筑师如多西*柯利亚等人,设计了许多学校建筑,他们的作品均有求实得行,并与传统精神想切合的奥妙。由于建筑设计中的材料、语言、工艺等特点,使建筑设计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决定了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们必然抱定永远探索的精神才会取得一些成果。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建筑材料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旧材料的运用、材料的语言及本土材料的传承精神,是建筑师应该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材料中寻求新的契机,如何实现材料的绿色设计的目标,实现建筑的回归,是建筑设计的根本。

作者:杨敏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第11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建筑不断涌现,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建筑的形式都趋于单调平乏,没有很好的将建筑本身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想要建造出更能体现历史文化、自然气息、哲学思想和民俗宗教的景观建筑,就需要我们将先进的建筑理念、创新的规划手法、优秀的建造技巧与建筑和环境本身所拥有的自然文化环境相结合,体现“语境化”的设计特点。语境化本来是语言学中的概念,1923年由B•Malinowski提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因此将语境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中,不乏为一个好的规划理念[1]。其实语境化的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从人类之初就不断体现,在中国更是有无数的优秀作品,例如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园林古镇,山西的木塔等等,这些别具风味又与历史自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建筑的语境化要求我们将建筑的外界形态和内在气质都要与周围的环境语境相融合[2],本文就语境化的景观设计在张家港双山岛旅游度假区项目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建筑景观设计的语境化

语境本是语言学中的概念,指的是特定的语言性结构在相互交流中的含义,包含了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种语境。而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语境概念还很新,布正伟曾经指出,在建筑结构的语言框架中,语境可以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人文的,主要体现在建筑景观本身存在的特定环境当中,既有建筑所要表达的含义也有其所展示的集体氛围。就像平常人们的交流一样,在理解一个语言结构时,必然会试图了解该语言结构所处的各种具体情况,在理解一个景观设计时,也要充分了解其具体的环境特征,才能真正的理解其建筑含义。语境化设计要求我们将规划和建筑的意义旨在表达其环境的含义,就比如一棵树,在不同的情景中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在中华之根洪洞大槐树代表的是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人民的灿烂文化;而在纪念馆中的枯树则渲染了悲壮的情怀和深深的反思。建筑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不仅要通过建筑景观来反映其所处环境的含义,更要通过对建筑的理解和思考来渲染其环境背景。分析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的语境化,可以发现其包含了语汇和文法两种思想。语汇指的是建筑和景观中的一般要素,而文法则是各种相关要素的组织形式。要素有很多,比如说宗教、文化、哲学、民俗、艺术等等,怎么将它们联合起来是最关键的。具体的要素又包含了山、水、植物、道路、亭等等,各种物质空间与艺术文化相融合,思想与意境相促进,使得文法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不断动态发展。设计语境化的景观建筑时,要将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等背景结合起来,采用特别的文法结构组织成所要表达的语境设计,让参观者能切身的感受到建筑所发出的情感和氛围[3]。进行语境化的景观设计,必须认真了解其景观形态特征,因为语境的含义和功能的关系是建筑语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景观设计的形态与景观本身所处的建筑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例如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很多都采用对称的方式来设计并建造,而且与山水都融为一体,设计者将环境因素充分的考虑到,采用各种手段,以小见大,巧夺天工,婉转的表达出了园林建筑的深刻意境。在很多园林中,设计者都能根据地势环境及原有的山水林等元素进行搭配,将建筑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效果。

2建筑景观的自然语境表达策略

相对于城市建筑的喧嚣,贴近大自然的建筑更能让人倍感清新,该类建筑一般会以自然为背景,将建筑融洽的注入到自然当中,成为一体。一般自然中的景观建筑会受到地质地形及气候等的制约,而且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景观建筑的风格大有不同。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很多自然旅游景区都不断投资建设别具特色的景观建筑吸引游客,例如悬崖栈道、休闲凉亭、湖心小岛等等都不拘一格。一般来讲,在自然中建造景观建筑,宏观的自然景象并未发生改变,人类只能在原有的自然面貌上进行雕刻绘画。在很多自然环境,例如荒漠、沼泽、森林、湖泊、丘陵等环境中建造景观建筑,并不能改变其现有的面貌,设计者只能依据不同地域环境进行形象的景观设计。通常我们会形容自然景观秀丽、宏伟、险峻、深幽等,这正是感受到了这些特有环境所表达出来的语境,我们需要在这些自然景观语境的基调上,设计建造相同或相似语境的景观建筑,以此来相得益彰。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自然景区的开发,景区内需要建造许多的建筑结构和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和建筑的形成,必须与景区语境相吻合,否则会影响到整个景区的意境,给人以格格不入的感觉。很多旅游景区并未有效的关注这一点,只是一味的讲究有效实用,夹杂了大量的与城市建筑相似的结构设施,对整个景区的语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影响到了来此旅游人们的心情。因此在自然旅游区内建造与自然语境相同的建筑景观设施相当重要,我们就此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将建筑语境融合到自然风景当中。

3建筑景观的乡村语境表达策略

传统的乡村语境景观建筑具有古朴的特点,讲究自然平淡、天人合一。因此在乡村语境的建筑景观设计时,要将建筑语境与环境相协调,强调一种和谐之美[4]。目前的乡村建设中,各种建筑结构被统一化,特点逐渐被泯灭,建筑风格逐步与城市建筑高度统一,乡村景观建筑原始的美逐渐消失。具有特有乡村语境的景观建筑作为我们每个乡村的体现,代表了乡土风情和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应该将建筑语境结合乡村固有的生活、文化和生产活动。乡村景观具有与自然景观不同的特点,它是具有特殊景观形式和内涵的景观类型,它包含了农舍等生产生活设施和休闲服务设施。乡村语境具有明显的田园意境,既有土地田园的风景特点,又有人们辛苦耕作的劳动情怀。乡村语境可以分为自然景观语境、乡村农业生产语境和乡村聚落形态语境。乡村的自然景观与大自然景观相似,但又别具一格,其类型较丰富,不仅包含了人们赖以生活的天地、山川、湖泊,还包括花鸟鱼虫、牛马羊群。一些乡村景观受人类干扰程度低,保存较完整,类型多样化,是重要的自然乡村遗产。因此,在设计乡村景观建筑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与乡村特点,与设计规划相结合,建立语境化标准。单纯的乡村景观随着人类的不断扩张已经越来越少,因此需要我们这些设计者排除异议,将淳朴的乡村景观重新展现。在景观设计时,我们要将其中的动植物、人文、天文地质等结合起来,将建筑与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乡村自然环境的基调下,建造淳朴的乡村景观建筑。依托于原有的古老的乡村建筑风格,将现代的科技工艺结合在一起,设计建立新的既能体现乡村特有语境,又具有先进完善功能的景观建筑,是现阶段每个乡村设计师所应考虑和探究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投入到乡村文化当中,感受其所散发的底蕴和展示的语境特点,将它植入到我们的建筑设计当中,旨在设计一种和谐融洽的景观形式。

4语境化的景观设计探索

在农村自然建筑景观的设计当中,需要寻找一种建筑语言,能完全贴切的与乡村化语境融合在一起。掌握这种建筑语言,可以将人类情感与农村环境相协调,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的学习这种表达的策略技巧,下面我们将通过南昌台湾村商住项目进行探讨。

4.1哲学理念在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哲学,将其作为语境化设计的统一指导思想[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上别具一格,历史是由人类从开始的种植、养殖、聚落生活等一步步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会了建房、修桥、铺路等等,都是与大自然合理融合。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是很奇妙的,讲究天人合一,将天、地、人、万物合理的统一起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东方建筑文明。哲学讲究因地制宜的设计布局理念,既要不断的探索地域环境的特点,更要求能适应其特点建立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哲学中的五行理念也应该被应用到建筑设计策略当中,五行要求设计者能充分的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掌握其实质的精神脉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建筑风格方面的理念也非常丰富,作为我们进行语境化景观设计的基础十分重要。如图1所示为张家港双山岛旅游度假区项目在考虑哲学动与静思想理念下的分区布置图。

4.2空间景观语境化设计

景观的空间实质上指的是景观本身的形式、建筑材料、色彩、布局等等要素的结合状态。建筑空间实质上也就是人类赋予建筑本身的一种功能性的作用,通过这种功能的表达,形成建筑、环境和人的三方面交流[6]。在中国的历代建筑设计中,一直讲究的是形与意的结合,这实质上说的就是景观建筑空间的表达。在进行乡村自然建筑的语境化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空间理念,将建筑表达的整体景观映像展现出来,给所处之中的人们以遐想,体现之间的文化底蕴。空间设计方法需要我们仔细的品读对象所包含的文化、民俗和环境特点,认真分析,慢慢品味,然后从空间形态上建立各元素的统一呈现,达到形意兼备[7]。如图2所示为张家港双山岛旅游度假区项目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空间语境化后,设计的各种不同空间理念分区,包括了养生小镇如图3所示、农耕文化如图4所示等等。

4.3旅游度假区的语境化形态展示

一种景观的呈现不仅需要一种思想的指导和方法的实施,更需要对具体形态的掌握。掌握景观的具体形态,不仅要对对象所代表文化脉络了解,还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抓住有价值的模型进行设立[8]。了解景观的语境化形态,发现其空间的实现形式和描绘语言,用整体建筑结构来阐述具体的景观内涵。

5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符号 符号学 建筑符号学 建筑符号学的应用特征

符号在中国的《新华字典》中解释为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来源于文字,一般量的符号只由一个字母构成,但也有由几个字母构成的符号。人与人之间的最重要的环节和手段是交流,人通过交流来发送、接收和创造信息,而这个交流的媒介除了语言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符号。符号的本质是它具有指示能力,符号是用于代表另一事物的某物(这是必备条件)。典型的符号包括:指符(能指)、被指、规则和引申的含义三个方面,能指和被指的关系是人赋予的,不是先天就有的。人可以赋予任何事物一种意义,而赋予事物意义的手段则要通过符号来完成。

符号学,按照文字理解,是处理符号现象的科学。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性质和规律的学科,传达体系和变化状态的普遍法则。符号学的对象包含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符号体系。最早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创立,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工具,它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是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和认识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建筑“意义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系统反思现代建筑的本质困惑及现代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符号学的研究开始扩展到建筑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建立了一套内涵丰富且严密的建筑符号学体系。

符号学具体可分为3个主要组成部分:

(1)句法学:即符号关系学。是研究如何联词成句的问题,涉及符号之间的组合以及符号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从符号与事物以及符号与译义的关系抽象出来单独讨论符号和符号之间的种种关系,即系统结构的研究。

(2)语义学: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关系,即符号如何传送意义,诸成分的性质。就语义学,莫里斯指出:“涉及符号以及各种意指方式所进行的表意”,即涉及它们的实际“携带”含义的方式。

(3)语用学:符号与人们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是某些人的符号效应。即语用学研究的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关系,它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去实际影响使用它们的人们。

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符号化的过程,而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是一种语言,它表现为形式、空间、表面、体积等,其第一层意思为声音、味道、触觉、动觉等。而建筑的第二层含意则为图像学、转换了的含意、潜在的象征、暗含的功能等。

建筑是自然气候的调节器,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记录了时代特征的社会存在,当然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符号或由符号组成的系统。符号学很早就在意大利首次被引进建筑学中。而建筑符号学在四十年代萌芽,六十年代兴起,七十年代成长,并流行于美国,它是关于建筑的符号学。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是文化和信仰的传播体,这与卡西尔的符号哲学相吻合。建筑是一种语言,语言又是一个系统,那么建筑语言也是一个系统,这也正是索绪尔所讲的符号体系。因此,建筑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律或内在秩序的符号系统。建筑符号学的意义在于交流,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和有效手段,它主张用人类文化真实而科学的整体感受去理解和感受建筑整体问题,一方面它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新的层面上全面深入了解建筑、认识建筑的意义,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与上面所谈到的符号学相似,建筑符号学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建筑句法学、建筑语用学和建筑语义学。

第一,建筑句法学

建筑句法学是研究建筑符号本身的关系和规律的学科,研究如何“联词成句”的问题,与意义的表达无关,是符号学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揭示了事物内部的关系。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存在一种深层结构,它是支配句子生成的核心。受此启发,布罗德本特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建筑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体系也存在一个深层结构,它是支配建筑生成的核心,是建筑中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潜藏在千变万化的符号体系之中。建筑句法学只从建筑元素本身的组合关系出发,在总体布局上研究实体元素与虚空元素的关系,研究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及其构成关系。对于建筑个体则着眼于其他建筑构件的形态构成及相互关系,完全不涉及建筑元素以外的意义及其影响。

第二,建筑语义学

建筑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代的事物的关系,即研究建筑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能指由物质表象构成(如形式、空间和体量等),所指则是能指所代表的思想或概念。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认为建筑是一种表达含义的信号媒介,这种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社会约定俗成基础之上的,在对建筑功能和形式关系的阐述中,既包含了功能和形式的信码联系,又体现了形式反映功能的约定概念,而且作为社会客观实在的建筑只有在信码的基础形式上才能表达功能。

符号学家皮尔斯根据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将建筑符号分为三类: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图像符号反映能指和所指的形式关系,即符号自身与对象的相似特征作为符号发生的基础。指示符号反映能指与所指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象征符号反映能指与所指间存在的某种约定关系,这种约定关系最初是任意的,这种约定一旦被人们接受以后就可以用来交流,并在该文化背景中对人们的联想产生特定的指向性。在这三种符号之间越是后者,与指设对象的联系越间接,其观念性和符号性也越强,因此,会更加依赖于社会的约定俗成。

第三,建筑语用学

建筑语用学研究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关系。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以社会约定为中介的,并且与认识者的年龄、经历、文化信仰、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国度的人对同一建筑符号会产生不同的反映,人们在判断建筑的属性时,往往是以头脑中已有代码提供的信息语义与认识对象提供的具体信码进行比较,然后再做出判断。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中,建筑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建筑师在社会的约定俗成基础上,把情感因素倾注在建筑实体上,建筑实体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充当着信息中介,把建筑师所赋予的信息传递给接受者,从而达到建筑师与鉴赏者之间的共鸣,产生应有的审美效果和精神功能。

了解了建筑符号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我们还需从建筑符号学的应用特征方面,包括:建筑符号应用的必然性、建筑符号应用的普遍性以及建筑符号应用的地域差异性等三点来深入探究建筑符号学。

建筑符号应用的必然性

建筑是人们用来居住的容器,作为与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紧密相关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既要满足人的越来越高的生理与安全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类友爱、尊重甚至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这些方面都不得不被建筑师在创造人为环境时所考虑。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皮尔士则提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的活动,因而符号理论也是关于意识和经验的理论;乔姆斯基更加注重语言生成中的语义的作用;卡西尔进一步强调,人主要是通过他的符号活动而表现其特点,一切文化成就都是所谓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所有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是运用符号形式来表示人类的种种经验。建筑文化自然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把符号学引入建筑领域,不仅有其真实性,而且有助于我们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创造建筑文化的人类,继而延伸至客体的建筑物。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建筑符号学的产生及其运用是20世纪建筑文化价值虚无的现实提出的必然要求,是自然科学实用主义建筑理论与浪漫人文主义建筑理论的价值信念都遭到现时历史演进中普遍怀疑的厄运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陷入历史困境之中人的生命体验形式绝对价值意义的必然要求。它的产生与运用必然将以往的种种理论传统及其心态带来新的素质。

建筑符号应用的普遍性

建筑是人与自然对抗的产物。一方面,作为功能的符号给人以直观感受,建筑的含义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思想表达的符号,让人从广泛的联想中得出历时性或同时性的文化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建筑符号是当作包容性较广的大概念来使用的,它同时包含了对建筑直接使用与感知作用两个方面。一切建筑设计活动不论它的初始意向与终结结果如何,都离不开对这两种使用方式的考虑。这就表明了建筑作品同时蕴藏着多重含意的可能性。建筑之所以存在,并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从而阐述自身以及自身所在的时代,正是因为建筑符号的广泛存在、普遍运用和可以被多重解释的事实。

建筑符号应用的地域差异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同一历史时期就地域而言是不均衡的, 尽管这些地域文化都是人对自然的反应, 不同地区符号体系的秩序不尽相同。即使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同一的,而能指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地区也会有相异性。相异性来自于文化亚代码。那么基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其建筑以及建筑符号的应用必定具有地域差异性。

以中国和韩国的古亭为例,首先亭子作为建筑是一种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亭子符号的特征是以代码为基础,代码是一个结构,而亭子符号的代码包括技术代码、句法代码、语义学代码。而我们比较中国和韩国的古亭,其实就是来比较中国和韩国的文化亚代码的差异以及建筑符号应用的地域差异。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1)中国·韩国古亭平面的形状均以方形、三角形、圆形为最基本代码;2)中国·韩国古亭的立面是以三角形、方形、长方形、梯形等最基本代码而构成;3)中国·韩国古亭的色彩是以灰、红、绿为最基本代码。4)中国·韩国古亭具有“记忆”的内容等四个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中国古亭平面的方胜形、双环形、双六角形、三叉形之句法代码,韩国古亭的平面7字形之句法代码,以及古亭的面阔和侧面多开间,都为中韩古亭符号的差异特征。这些建筑符号上差异也正是文化背景和地域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建筑的本质是科技、人文等诸方面的综合,是建筑师对人类生命体验形式的代码和亚代码的真实体验。符号学之所以必然引入建筑领域,是因为现有建筑理论自身存在缺陷的合理要求。建筑符号学的建立与应用,使原本对立的建筑观念有了交流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理论进行不断的学习、补充和完善,应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G·勃罗德彭特[英] 乐民成 译《符号·象征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M·塔夫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