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14:5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这就是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华美班”的特色。为让学生学到扎实的技能,毕业后就能上岗工作,该校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多次深入企业、市场调研,抓住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机遇延伸特色专业方向,与无锡市华美电缆有限公司(下简称“华美电缆”)合作开办“华美班”,实现理论实践教学并行,管理考核齐抓共管。
校企融合,“华美班”破壳而出
2013年9月,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系的调研团队在深入考察众多机电类企业后,重点调研了宜兴官林电缆城,敏锐地感觉到了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与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内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意识到这一点,学校组织了专家和骨干教师深入华美电缆、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进行调研。学校钦惠平副校长告诉记者:“进行市场调研,看清市场动向,把握机遇与企业达成合作,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从专业上保持优势,积极延伸特色专业内涵,根据市场需求拓展建立新的专业。”
无锡市华美电缆有限公司是江苏三木集团下属的分公司,具有二十多年的专业生产电线电缆的经验,地处美丽的太湖西岸,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华美电缆品牌”在2008年3月经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以10.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于国内电缆行业的前列。公司多年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路线。目前,华美电缆拥有员工500多人,其中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超过100人。
面临电缆制造这一专业在全国没有几家这一现状,而电线电缆企业在全国竞争日趋白热化,等到企业真正感觉招人难、用人难已为时已晚。职业院校应当承担起培养该行业人才的责任,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拥有59年悠久的办学历史,许多工科类专业都是省级和国家级示范专业,年平均就业率高达95%以上。双方在自己的领域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很快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学校决定与华美电缆合作开设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方向)专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学校和华美电缆共同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统一招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换句话说就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去年9月,“华美班”第一批招收了17名学生。这些学生目前正在学校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后2年将进行专业技术学习,每学年的上半学期在学校接受项目化教学,下半学期去华美电缆由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培养。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根据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企业相应生产线岗位的情况安排师傅。最后一年,学生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由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辅导。
“由于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寥寥,故还没有完善的配套专业课程教材”,学校“华美班”负责人姚正武副教授介绍说,学校便依据线缆制造行业和国家的标准,借鉴企业生产工艺文件、设备操作指导书、相关理论出版资料和相关职业岗位培训教材等,着手开发配套教材。
理论实践,双层质量保证
走进华美班的课堂,姚正武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电缆的基础知识,学生们手中的电缆样品是去年8月从华美电缆拿回来的。为办好“华美班”,去年8月学校安排姚正武、刘四妹、张焱焱、夏诚4位“双师型”教师作为实习者到华美电缆进行首次培训。在电缆、塑料电线、橡皮线、拉丝生产车间,企业技术总监张锐林分别为4位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讲解,4位教师还试着进行了操作。在熟悉了相关的生产流程后,教师们还接受了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培训,并提出疑问并与企业工程师进行深度交流。培训结束后,教师们从企业带回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常规电缆样品。“我们鼓励教师去企业学习,甚至去做兼职,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还能将企业最先进的知识带进课堂,何乐而不为。教师如果达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求也无法继续教学,能做到这两方面平衡的教师就是我们的精英教师。”钦惠平笑着说道。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优秀学生和员工必不可缺的素质。在基础理论课方面,学校安排4位“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华美电缆企业安排了6位优秀的企业教师负责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其中华美电缆的技术总监张锐林既是电缆行业的工程师也是质量工程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还会定时去学校给学生上课,把企业文化和电缆行业的新知识、新信息等带进课堂。“学生们能够很快听懂新的知识,之前面对的都是企业员工,到了学校授课时我感受到了新鲜血液的力量。学生作为企业未来一份子,现在与他们多接触增加了解,对培养人才来说非常有益。”张锐林高兴地说道。
除了理论课教学质量保证外,现代学徒制给了学生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华美电缆企业自身就拥有完整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系统,结合学校教学目标,成功地将这一系统运用在了“华美班“上。企业安排生产线的主管、领班或高技能员工担任学生师傅,最低要求是师傅的技术达到初二级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师徒结对分为双向选择和部门指定两种形式,并签署师带徒协议书,明确师徒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徒弟在学徒期间的一切安排需要经过师傅同意和批准,师傅对徒弟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职业精神的灌输,对日常生活等方面也要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师傅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师在学校就告诉学生,去企业就是去学习的,跟着师傅认真学习掌握本领,师傅才愿意教你,相反怕吃苦、怕动手的徒弟,有哪个师傅愿意带?”钦惠平说到。
管理考核,奖惩并行严要求
在“华美班”,学生前两年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考试都要达到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标准才能进入之后的学习。在之后两年的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在学校的项目化学习,由学校教师制定考核标准,给学生打分;在企业的学习,由师傅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打分;最后一年顶岗实习,由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在岗、轮岗实践进行考核。“最后看学生的综合评分,这就是双层考核与管理。”学校教务处孟宪辉处长说。
教师给学生打分,那么谁来给教师打分呢?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给老师打分,此外还由各系主任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监督小组,通过抽查听课给教师进行打分,并将考核的书面材料上交学校督导处。学校督导处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检查、督导,作出评价,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双师型”教师年终全面考核的依据。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实行奖惩制度,如教师考核不及格,学校将取消其“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如果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按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华美班”的教师多是“双师型”教师,学校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检查与考核。教师需要每2年内在实践领域或者理论领域做出成果,例如开发研究项目,或者根据学校安排去企业实践,抑或者主持或参与建设实训室、校内外的实习基地等;在理论领域,要有论文或实践性教材的编写等研究成果,这是义务也是要求。
作为电缆制造行业的领头企业,与完整的师傅带徒弟培训系统相匹配的是成熟的员工管理系统。学校与企业结合“华美班”初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企业师傅们的积极性,企业对师傅进行连带考核,徒弟考核合格,师傅最高奖励500元;如果徒弟考核不及格,延长学徒期不超过三个月,延长期满考核仍不合格的,师傅有可能被取消资格。徒弟们因操作不熟练或技术不达标造成的人为事故,师傅负有连带责任。这些管理规定,不禁让人感受到了企业管理中一丝严厉的色彩,正是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华美班”的学生们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职业观念,掌握了过硬的技能技术。
与时俱进,“华美班”承上启下
说起“华美班”,拥有几十年办学经验的钦惠平不禁感慨:“我们学校的校企合作从计划经济时代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的订单班我称为1.0时代,每年按国家计划进行技能类人才的培养,这些学生毕业后基本都进入企业工作;90年代至20世纪初是2.0时代,订单班采用企业冠名的方式,但企业还不能融入日常教学;订单班进入3.0时代是2010年以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让企业与学校这两张皮贴在了一起,企业参与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过程。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有规律、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学生就业对口率大大提升,‘华美班’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华美电缆工作,另一部分毕业生则由华美电缆等推荐进入电缆相关行业工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就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这是按照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类型及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对口单招或联合办学等一系列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来推进高职、拉动中职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也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广西职业教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广西教育厅《关于加快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和办学特色,与县级中专从专业、课程、师资等多方面开展中高职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在五年贯通制的‘3+2’模式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创新模式。”中高职衔接作为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和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思路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通过中高职专业宽口径对接,采取从学制与教学内容上契合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签订办学协议,以专业对接为主,共同统筹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以及学制等;将学习划分为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在完成中职相关专业学习2年后,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考核测试,转入高等职业院校完成3年的专科学习,最后获取专科毕业证。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思路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和师资队伍的互培互训。
1.构建“2+3”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相同点在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由职业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衔接学制的设定取决于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在不断开展的衔接实践中,总结出相对于“3+3”、“3+2”的“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体现在:(1)“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3+3”、“3+2”的分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改进学制,以更加匹配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地域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两段式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中职学习的2年,本阶段重点不再是培养学生的一线生产能力和就业能力,而是以工作环境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除了学习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还需要学习足够学时的文化素质课程;第二阶段是高职培养的3年,教学做一体化以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技能和实操技能。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学生全面接受专业核心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训练,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当然,“2+3”并不是硬性划分,2年必须由中职学校负责培养,3年必须由高职学校负责培养。在中职2年时间内,学生可以进行流动学习,比如中职实习实训条件不够完善的,可以委托高职院校完成学生的实践性环节,毕业指导也可以在中职和高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2)“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明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升学的矛盾,强调学生的长远发展。从“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施情况来看,减少了中职生岗位实训的时间长度,保证了高职教育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充分体现“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中高职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结合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发挥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教?W优势和资源优势,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等,积极探索实现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与措施。
2.优化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行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是破解中高职协调发展难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目前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下,课程衔接出现重复和脱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中职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整套专业和课程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中高职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共赢。(1)纵横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纵向对接强调基础课程的逻辑内化衔接;横向对接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提升梯度衔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中基础课程要保质保量,尤其是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基础课程要足量开出,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理论的连贯性;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注重核心岗位工作任务的适用性和梯度区分,让学生强化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以第二课堂、技能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学院在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实践中,尤其注重强化高职类专业供用电技术与中职类专业农业电气化的纵向衔接合作,修订了“2+3”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中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规律;另外还加强与中职专业课程的横向对接,从文化课拓展到德育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2)细化分阶,强化专业核对课程的梯度。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找准中职和高职的专业和课程的衔接点,开发了专业目录,吻合职业技能培养的梯度以及学习规律,将一个大的学习任务划分为既递进又关联的小的学习点,分别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完成。比如,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网络技术》课程学习,可以细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维护技术》、《网络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安全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网络工程》等6门课程,前3门可以作为一个课程包在中职阶段实施,后3门作为重点在高职阶段实施。以完成中职与高职的分阶与梯度的区分,真正实现课程的逻辑与理论内容的衔接和难度的提升。(3)对接实训,实现实训过程共管。“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中职学生的实训时间,但关于实训能力的学分、毕业要求等必须由双方共同商定,实现过程共管。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的第一年,如何利用学习的时间,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进行必要的专业见习和技能训练,以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提升。中职和高职院校对“2+3”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要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不同的要求。
3.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跨校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运用技术优势,突破中职和高职地域的距离,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依托超星教学综合应用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与合作办学的中职共建《PHP+MySQL网站开发项目式教程》的数字资源课程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手机APP视频远程教学,受益教师和学生达1000人。深度的中职、高职和企业三方合作的项目正在尝试,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多赢局面。中职和高职共建实训基地,也可以借助互网联平台来实训远程共建共享。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宜州职教中心合作共建了一个培训交流室,以搭建师生的培训和交流的平台,每年为中职培养教师100人次,现在线上线下混合培养的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学院电力工程系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共建配电线路实训场,显著改善了农村电气化专业的实训条件。近期实训基地接待了藤县中等专业学校2016级农村电气自动化专业共63名新生开展专业认知学习。
4.开展师资培训和交流,实现师资队伍互派互培。为深化合作,切实提升合作办学的师资,打造双师教学团队,积极通过校外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担任中职和高职阶段认知实习项目,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比率。中职和高职之间通过互派互培,在实际教学中担任教学任务,到对方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形成“互聘互培,共建共享”机制。学院为了大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合作学校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陆尚平博士指导中职学校教师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机电系骨干教师对口帮扶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与论文写作,出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化改革的剖析》等论文;与合作办学的中职共同申报《上门简易洗车自动装置》水电学院科研项目一项。汽车工程系外派梁建和、周华新、邓登云等广西名师及教授前往武鸣中专、广西第一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县级职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另外我院专业团队到藤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现场听课、点评、示范,并开展专业教师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帮助中职教师进行8门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大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长远机制
1.建立“协同一体”的长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系统,只是培养的人才层级不同。中职与高职是相对独立,又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协同”一体的理论基础,中职和高职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的内生发展必然会促成两者的合作办学,集成合力共同促进两者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大大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途径。为了全面调动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资源,持续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院成立中高职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刘延明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中高职衔接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对口帮扶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协调管理。中高职衔接管理办公室下设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学生管理工作小组和招生工作小组,保证合作办学和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将对口帮扶工作列入学院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中,与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跨域式发展。学院这两年对口单招的学生由原来的150人到2015年度的752人,可见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中高职衔接项目持续推进,全院专项资金投入400多万元进行课程建设、交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的项目建设,出版了25本教材,中职、高职和企业共同修订8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专业100%覆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结合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定位,重点发展电力类、机电类、建筑类等专业的衔接,进一步推广和提升专业多样化培养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述评
作者简介:罗勇武(1956-),男,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刘毓(1964-),男,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肖冰(1978-),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易峥英(1977-),女,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何芸(1980-),女,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高职教育。
一、专业群研究概况
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在职业高中或中专学校进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及一大批职高和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想也被引入进高职领域,并在部分高职院校中自发地进行实践与探索。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建设500个左右的专业群,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而什么是专业群、为何要组建专业群、如何组建专业群等等问题在当时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似乎还比较陌生,为此,从2006年起陆续有不少高职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专业群建设问题,并对以上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据不完全统计,自1994年(所能搜集到的关于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的最早的时间)至2007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专业群建设的论文共计47篇,其中2006年至2007年间就发表了25篇。
为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的现状、进展及存在问题,为专业群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本文拟对近十多年来,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成果作一述评。
二、专业群研究现状评析
(一)关于专业群的概念
尽管有关专业群建设思想的文章有近50篇,但明确提出专业群概念的文章只有8篇,在这8篇文章中,关于专业群概念的不同表述有5种,但从概念内涵来看,可概括为两种主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些或工程对象相同、或技术基础相同、或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这种观点强调组群专业的相近性,即工程对象相同、技术基础相同或学科基础相同,并把专业的相近性也即是否拥有共同的基础作为划分专业群的依据,笔者将此种关于专业群概念的界定称为“相近论”。持此种观点的代表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贾宝勤认为“依托现有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开办一些相近相邻的专业,形成以基础专业为主、基础共用、分支较细但又联系紧密的专业体系,我们称之为专业群”;①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智国认为“所谓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相近相关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体;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姚寿广认为“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③
第二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与第一种观点不同,这种观点是从专业组群的目的与意义出发来界定专业群的概念,群内专业是否具有相关性并不重要,专业群划分的依据取决于人才培养和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笔者将此种关于专业群概念的界定称为“合力论”。持此种观点的代表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易新河。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持“相近论”的专家学者占大多数,居主流地位,这种观点也因此成为目前专业群概念的主流观点,多为其他一些研究专业群思想的学者所引用。“相近论”与“合力论”两种观点的实质区别在于对专业群建设之目的的认识。持“相近论”的学者将课程体系构建、资源共享、专业的灵活调整视为专业组群之目的,由此,组群专业必须拥有共同的基础;“合力论”并不否认专业群所具有的资源共享、专业灵活调整等意义,但其认为专业群的核心目的应是以群内专业之合力,实现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一观点突破了专业相近性观念的束缚,直指专业组群的目的与意义,使组群专业可能是相近专业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专业。
笔者以为,“合力论”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专业群建设思想的出发点,拓宽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路与视野,提升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是目前相对较为全面的对专业群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目的
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目的,学者们在专业群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领域的部分学者针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过专、学生就业渠道过窄的状况,提出以职业岗位群为参照,组建专业群,明确该专业群下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细分专业的个性及具体的就业岗位,建立适应不同具体工种并与各细分专业相对应的、个性化的“模块课程”,从而构建“宽基础、活模块”(或“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冯晋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晓东、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张建华等都从改革课程体系、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专业群的建设思想。因此,专业群建设思想的提出源于职业教育领域课程体系改革,可以说,在研究的早期(1994年-1997年),专业群建设思想是依附于课程改革思想而产生的一种专业建设理念或思想。
随着专业群建设思想的产生与实践,专业群建设在灵活调整专业和资源共享方面的意义也同时显现。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学者逐步摆脱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视角,而直接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审视专业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因此,在专业群建设思想发展的中期(1997年-2005年),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更多地是围绕专业的灵活设置和资源共享进行。如1997年,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贾宝勤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学校的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又要考虑学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能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只有依托原有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相近相临专业,形成专业群体系,才能使专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专业的市场适应性”;④2001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智国虽然是从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角度提出专业群建设思想的,但其落脚点还是在资源共享与专业市场适应性的提高上。
2006年是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启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并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提出了专业群建设要求,通过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促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示范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的提出,掀起了高职教育领域内专业群建设研究的热潮,2006年至2007年发表的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论文比往年之和还要多,有力地促进了高职教育领域专业群建设研究。在这一阶段,尽管有很多的学者仍将视角局限于资源共享和专业的灵活调整上,但已有学者开始从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这样一个层面来反思专业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如2007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易新河提出专业群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和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关于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无论是基于课程体系构建还是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灵活调整等目的建设专业群,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实践都显现出了如下的意义:
1.实现了基地、师资等资源共享,促进了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而又非常紧缺的两大资源,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分散,一方面会相应造成资源力量的分散,加大高职院校在这两大资源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带来资源重置等问题;相反,从专业群的角度出发考虑专业设置,易于在基地、师资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促进群内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进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2.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调整专业,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正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智国、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杜安杰等所指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淘汰老专业,开设新专业。如果不进行专业群建设,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则专业过于分散,形不成合力,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旧专业惨遭淘汰,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二是专业拓展基础薄弱,难以推出新专业,导致人才培养滞后。而通过“专业集群”建设,集聚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基础与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可不断往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拓展。
3.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专业群建设思想强调以重点专业或核心专业为龙头,这一“龙头”专业一般都发展时间较长,各方面的教学条件较完善,有着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与成果,能够辐射带动群内专业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从而达到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之目的。
(四)关于专业群组建的原则与方法
如何组建专业群?也即专业群组建的原则与方法是目前专业群建设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但也有个别学者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关注。如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赵鹏飞提出按职业技术门类与职业岗位组建专业群;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石艳红提出围绕产业链和围绕职业岗位群两种专业组群方法。
三、专业群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群的概念最早是伴随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而提出。今天,在高职领域,人们已将其视作一种重要的专业建设思想和理念,更多地从专业建设本身的角度去研究和丰富。尽管对专业群的研究在逐步地深入,但从上述关于专业群研究现状的分析看,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还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高职领域的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1.对专业群概念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随着人们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学者在过去或现在的历史条件中,依据自身的实践和认识而提出的各种有关专业群概念的表达,并无对错之分,都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专业群建设思想的反映。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专业群的概念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教育部从行政导向上对高职院校提出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使对专业群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由一种自发状态进入到一种自觉状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高职领域的学者们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群概念的认识,更为科学、全面地反映专业群思想的实质与核心,并达成共识,以指导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2.专业群建设目的单一。目前,学者们对高职院校专业组群目的的认识存在单一性倾向。如有的仅仅围绕“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构建而组建专业群,有的仅仅围绕资源共享的目的组建专业群。正是这种目的的单一性,使得我们对专业群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笔者以为,同一高职院校完全可以视不同具体情况,按多元目的取向组建不同形式的专业群。如有的以资源共享为目的,有的以课程体系构建为目的,有的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专业跨系、跨学科组群的情况,也有的专业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专业群。
3.对专业群组织形式与管理的研究尚属空白。如果突破资源共享、专业灵活调整等专业群建设单一目的倾向,以更开放、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专业群建设,则可能会出现专业跨系、跨学科组群,甚至有的专业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专业群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专业群应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管理,则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
注释:
①④贾宝勤.建设专业群 推动专业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1997(03):21.
②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办学特色[J].嘉兴学院学报,2001(07):90.
③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
参考文献:
[1]刘汉民.职高机电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1994(10):18.
[2]邢畏三,梁纯山.以集群式模块模式强化对职高课程的管理[J].天津教育,2000(01):22.
[3]冯晋祥,宋旭红.高职高专“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1(1):14.
[4]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9):68.
[5]林苏.高职教育系统整合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51.
[6]范树林,刘清涛,王振贵.高职服装类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20.
[7]梁芳使.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31.
[8]赵鹏飞,苏成柏.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46.
[9]李媛媛.浅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54.
[10]杜安杰.浅论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思想[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0.
[11]徐建俊.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7):152.
[12]石艳红.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23):37.
[13]易新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6.
[14]张辉,马建华.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