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素质培养论文

职业素质培养论文

时间:2022-07-28 08:4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素质培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素质培养论文

第1篇

长期的实践调研发现,当前《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针对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中教师只侧重教会护生基本理论和如何进行技能练习,忽视了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2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随着近年来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方法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依据护生的实际特点与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现实情况是护生由原先的80后转变为90后之后,教学方法没有随之改变。这些教学方法比较滞后,已经不能适应护生职业培养的需求。因而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

1.3教师授课及考核形式单一,未较好的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目前《基础护理学》授课多数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护生的主体地位,只侧重专业知识的讲解,未加强职业素质相关知识的讲解。在《基础护理学》考核中,形式单一,未能将护生职业素质考核内容容纳进去,比如护生关爱病人的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对提高护生职业素质极为不利。

2.《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加强护生职业素质培养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2.1加强《基础护理学》

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在挑选《基础护理学》教师时,不仅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应该从职业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考量教师,选取职业素质较高的教师,使其在授课过程中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于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并定期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培养。

2.2教学内容改革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临床结合更紧密,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基础护理学教育中。增加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比例,通过课程内容整合,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临床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3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

2.3.1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并把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护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2.3.2实验教学实验课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复式教学法,即“问题引导式”、“示教—练习式”、“情景模拟式”“角色扮演式”“自学———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从护生的着装、言行举止、课堂纪律、沟通交流能力、关爱病人等方面进行培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护生学习操作的积极性,通过护生参与教学,还能使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2.4设置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体现护生职业素质的内容加入考核标准中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不能只注重护生期中和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应将护生平时实训时体现职业素质的能力涵盖在实训课成绩里,以引起护生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如护生的仪容仪表、关爱病人的意识、沟通能力等。

3.职业素质的具体培养方法

3.1培养护生关爱病人的意识

在课程内容讲解时注重培养护生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比如,讲解给病人床上擦浴时要强调给病人保暖,给病人摆时要促进病人舒适,给病人解释病情时要有耐心,给压疮的病人翻身时要有责任心,病人疼痛或病情危重时要有同情心。

3.2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护生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语言及技巧的训练,比如:如何有效地解答病人的问题及疑惑,病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护士无法满足时,怎么与病人沟通使护患双方达成共识等。

3.3培养护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善于沟通的护士易取得病人的信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病人满意度的有利条件。理论课上部分内容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实验课练习时将护生分小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护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4.小结

第2篇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实践技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任熊(1978-),男,湖南隆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杨财根(1972-),男,江西南丰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JSJM15001),主持人:刘任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项目“旅游企业发展态势及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影响分析”(编号:JSJM1405),主持人:杨财根;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编号:苏教师〔2012〕39号),主持人:杨财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研究”(编号:B-a/2013/03/013),主持人:李畅、刘任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2-0091-0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由多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低下,相关现实与理论争议似乎越发激烈,如徐苏凌等认为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需要重新审视[1],王海岳认为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2]。目前,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最大支撑行业之一,就业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选择该专业,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当前规模庞大,“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点探讨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问题。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综合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高职院校能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以下简称“高教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论文在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高职院校各大专业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毕业设计(论文)的支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技能的旅游行业与企业专业人才,学生的技能提高主要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三个主要环节相互影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内学习相互影响,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与企业实践相互影响,没有校内课堂等学习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分析综合的能力会非常欠缺,而没有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对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的感知体验就是空白,相关职业技能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既是对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及深化,也是对企业实践技能的梳理与提高。因而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旅游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来指导,唯有学校与企业的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相应行业企业工作技能。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如图1。

图1 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图

二、当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问题

(一)各环节缺乏“第三方”参与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应更接“地气”,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前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应形成包含开放的一个“开放环”,吸纳办学利益相关方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其中。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几乎包揽了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实践、学校管理、校企合作创新、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各环节所有巨细事务。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这种高职院校包揽一切事务的现象更加明显,从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论文中期检查、论文答辩、论文评分等各环节,几乎由本教研室或系部(二级学院)教师包揽指导学生完成,极少由本校其他二级学院(系)的教师参与,更不用提有校外第三方参与其中。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毕业综合实践 对策

[作者简介]开永旺(1967- ),男,安徽南陵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浙江 杭州 3111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65-02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被多数学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它是学生对专业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最应该认真对待的学习内容。然而,面临毕业的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进行毕业实习,他们往往普遍看重就业而忽视毕业实践,从而直接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佳,使得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之间出现矛盾。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及实习指导教师应该重视的研究内容。

一、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学生的就业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届毕业生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不愿离开浙江省,不愿离开大城市,不愿到基层去;个别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又选择了放弃;有些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学生们在面试时不是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发挥和发展潜力,而是关心报酬和工作环境。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企业很反感。再就是实习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差异,毕业生往往对顶岗实习抱有好奇心和很大的希望,不少人打算在此大显身手。但是,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实习单位,发现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常常只是简单的琐事,甚至无所事事时,这与原来的期望有差距,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致对实习单位产生不满情绪。

2.学生自身素质存在问题。从我们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怕苦怕累,遇到加班等情况,有的就干不下去了;有些学生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不再努力工作和学习了。这些学生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学生内在素质不达标。实习单位在肯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却对他们的内在素质评价较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内在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道路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知识决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在素质则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

3.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时间安排的矛盾。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毕业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高职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实习周记+实结+毕业论文)一般是在第五学期末开始进行,持续到整个第六学期,直到六月份毕业前的毕业答辩。因此,大学生的毕业环节与就业同时进行的方式,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另外,还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4.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严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大学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学生有压力,学校同样也有压力。所以,毕业生因找工作而耽误学习,学校采用理解的态度,在执行管理制度上会放松。同时,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就业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这部分同学在论文答辩期间,不能有充分的时间在校内修改论文,往往都是匆匆忙忙完成答辩,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而学校对此现象采取放任的态度。

5.毕业论文撰写存在严重问题。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上,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抄袭、拼凑现象严重,标题不明确,选题大而空,更有甚者整篇从网上下载。另外,有的还把论文写成了说明书、操作手册、经验总结之类的。毕业论文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对毕业论文的综合性教育地位认识不清,在教学中人为割裂毕业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

二、对策研究

1.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大一、大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教育和动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习,对学生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需求并科学地评价自己,找出差距,不断充实自我。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加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挑选。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调整实习期望值,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对待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使期望更贴近现实。

第4篇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研究生企业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09-0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是我国教育部在2009年新提出来的一个硕士学位种类、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在缩短研究生培养周期和就业适应期限的前提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相比,专硕的培养目标独特性在于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经过近几年专硕的培养实践可以发现,专硕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从专硕的定位角度出发,分析了专硕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创新培养的紧迫性,进一步地,分析了我校的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下,专硕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阐述了专硕企业工作站的建立及运行机制。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

目前专硕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离不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硕的培养目标。结合这两部分的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专硕创新培养的紧迫性。

1.市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析。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人才,从国家层面规划出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战略,需求已从本科生逐步转变为研究生。其中,以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为主体。而企业则更青睐那些具备专业技能,能进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硕毕业生。根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及部分地区和科研机构在专硕招收规模上在总体数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硕士研究生已不仅仅是科研机构需求的人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硕士人才对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更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企业在参与国家、地区或全球竞争中,这类人才发挥的作用则尤为关键。相对于科研机构,企业希望所招聘的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学硕毕业生所不具备的。因此,在这方面,专硕毕业生的市场需求较大。

2.专硕培养目标。专硕培养的目的是在缩短研究生培养周期和就业适应期限的前提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学硕相比,专硕的培养目标独特性在于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专硕创新培养紧迫性。专硕占硕士招生规模的比例如此之大,人数之多,其毕业后进入企业,能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是专硕培养的关键。客观上说,这将直接反映了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中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专硕自2009年由教育部提出至今,时间跨度较为短暂。专硕培养过程中各环节所依据的考核标准以及参照的规章制度均是在以前学硕培养的基础上过渡并简化而得来的。显然,这种模式肯定达不到专硕设计的初衷。由此可见,专硕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情况对我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专硕进行培养创新与实践改革,能为专硕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二、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

我校专硕培养环节包括:学制、课程学习与学分、专业实践、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及答辩。其中专业实践是专硕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专硕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也是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专硕培养过程中,设有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在该模式下,专硕研究生在学校经历近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进入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进行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这种模式利用学校的科研以及资源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企业现场的生产可以锻炼专硕学生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校内培养。专硕的培养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6学分。这些课程包括硕士阶段的基础课程,如《矩阵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硕士英语》等,这可以让学生储备足够的基础知识,是成为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必备条件。

2.企业培养。专硕进入企业工作站,成为企业的“特殊”技术人员。一方面,专硕学生需要参与该企业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在企业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和学术论文。一般情况下,该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均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这使得研究生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工作中。同时,技术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专硕学生可以跟随校外导师在现场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企业的项目作为载体,学位论文必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能促进学生提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成为高素质应用人才提供经验积累。

3.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的特征。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站并不意味着脱离了校内培养,学生需要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其课题进展。这种定期的科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专硕研究生再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将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此外,企业导师能帮助或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这种良性的互动、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两方面均得到提高,最终成为新型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三、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建立

江苏省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依据《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工作站通过融合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高校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校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依托学校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进行培养。下面结合我校与徐州恒天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实例,分析研究生工作站设立过程中人才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企业创新能力三方面建设的优势转变。

1.人才团队。在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过程中,我校有6名高级职称人员参与该公司合作项目,其中三人为博士生导师。该公司原有的团队主要以工程师为主体,学校科研团队的加入,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高校科研人员也能够充分结合现场工况及技术需求,开展创新研究,服务生产实际;而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则为校园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提供载体。这种优势互补的模式,可以使得企业现场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同时学校科研成果也以最快速度进入产业化阶段。而这个过程中,专硕研究生发挥了纽带作用,专硕研究生在这种庞大的人才队伍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2.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已有3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该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这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站之前,均有近一年的校内相关课程学习,修满了课程学习的学分。在进入企业后,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均已找到了课题的切入点。依托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的实验与研究工作。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完成学位论文,既是在企业中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创能能力。我校为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创新学科平台建设院校,具有完备的科研创新平台。企业与我校合作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科研平台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徐州恒天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多型号挖掘机整机生产,而我校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参与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教师从事的研究包括机械设计、液压、车辆工程、理论等方面。在企业工作站建立过程中,已经凝练出了三项创新性课题,该课题也是该企业多年来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该课题的开展,必将产生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成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专硕研究生积极参与,必将能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四、总结

专硕作为从一种国家层面设立的新型的硕士学位,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其在培养模式上需要有新的创新体系。专硕主要服务于企业生产,因此,设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专硕经历校内和企业共同培养,学位论文以生产为载体,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双赢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发兰,陈新忠,汪华,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6-60.

第5篇

1.提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实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本专业毕业论文课题时间安排为14周,需要学生能很快进入课题状态,完成实习课题过程。所以学生在专业实习前的科研能力锻炼,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完成和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专业实验课中的比例

过去本专业的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比例较高,通过教改,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每门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已达100%;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锻炼学生主动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综合实验素质,为毕业课题的独立工作及课题创新奠定基础。

1.2 教师科研成果应用在专业教学之中

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我院煤炭职业卫生与安全的防制和流行病学研究优势,充实到教学内容里;举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讲座,使科研成果直接为教学服务;比如把矿工结核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和煤矿农协工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与机制研究应用到流行病学课程的传染流行病学和性传播疾病章节的教学中,将个体因素在尘肺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和尘肺遗传易感性研究应用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尘肺发病影响因素的教学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开发学生科学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的献身科学精神。

1.3 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活动

预防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教学应紧密结合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钻研兴趣。为此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各学科均编写了适合本专业课程特点的辅助实习教材,并出版了“煤矿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指南”作为参考资料,使之与培养目标更加呼应。通过各学科组织学生见习教学基地的实际生产活动,比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见习陶瓷和煤矿粉尘、噪声的现场监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见习CDC理化检验中心的研究工作,以及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做科研小助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风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开拓科研思路。

2.优化毕业论文实习流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院预防专业毕业论文课题主要在各学科完成。流程包括教师提前计划和论证课题、下达课题任务书、学生选题、完成课题过程、中期汇报、论文撰写和答辩。

2.1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使流程内容系统充实

毕业论文实习课题的论证安排在第9学期末。由各学科制定具体的课题计划,在充分考虑本科生自身特点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指导教师结合个人的科研题目选定难度与深度适当的子项目作为实习课题方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的题目和任务书,经系毕业学术小组对题目审核后向学生公布;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对专业的爰好、对学科及带教师资水平的了解自选学科和课题项目。

毕业论文实习从第10学期开始,2周的实习基地综合见习后,将14周论文实习划分为互相衔接的3个阶段,第1阶段约4周,课题的前期准备和文献查阅,并提交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第2阶段是资料收集、实验检测或动物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和论文撰写阶段,约8周;最后2周为论文提交、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答辩前的准备与答辩时间。通过合理的时间与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进一步提高科研实践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培养创业精神。

2.2 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人一题,增加学生个人实践机会;独立完成课题的各个流程,培养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教师起指导作用,减少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优秀论文;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受教育对象逐步转变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较好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显著提高毕业实习效果。文献查阅、综述和课题设计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使学生把毕业论文课题当成自己的科研活动,既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造能力,也为资料收集、实验检测和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数次论文修改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在论文答辩过程,给学生提供学术报告机会,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应变能力。

2.3 提高学生实习课题的科研价值和社会实践性

近年来每年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课题中,60%以上来自教师立项课题,90%以上课题均结合国、内外各相关领域的实际情况;如2006年实习课题涉及劳动卫生方面的辐射损伤、粉尘危害及管理和尘肺机理探讨、企业职工健康状况,环境卫生方面的室内装修材料对健康影响、饮水质量调查分析、作业场所毒物监测、曹妃甸工业区环境评估、污水灌溉的有害物质监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方面的结核等传染病防治、医务人员伤害和防护、肿瘤发病趋势和疾病普查、临床医学文献统计;社会医学方面的粉尘作业老职工生命质量、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医保人员经济负担调查;妇幼保健方面的妇女家庭暴力分析、妇女儿童健康、疾病防治和伤害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毒理学方面的纳米材料毒理研究、功能物质对尘肺保护机理、尘肺灌洗液成分及机理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方面的学生营养状况与营养教育、渤海水域海水产品营养价值的提高和风味物质检测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和植物化学物营养价值开发等。通过教师科研在毕业实习中的应用以及毕业课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科研实践接轨。

3.规范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实习的量化管理包括毕业论文的课题申请和论证、指导教师资格审查、课题过程记录、中期汇报和检查、毕业实习表现评价、论文评审、答辩程序和评分、优秀论文评选等。实行有计划、有要求、有考核的量化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带教过程和学生的实习过程,调动教师带教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第6篇

为了深人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现状,探讨职业教育学硕士学位设置模式问题,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在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已毕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问卷组成

调查所用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牵涉到问题有:中职硕士生教育总体状况评价、教材及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培养条件、中职硕士生管理工作及社会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时问与学习能力、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问题等。

二、样本采集

本次调查抽取了试点培养单位中的5所院校。所调查的15所院校中,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15人,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26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78人,研究生所在争位教育培训负责人76人,已毕业学生220人,在读学生685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1078份,其中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率达96.82%。

三、调查的基本结果

   1.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研究与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总体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问卷首先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培养机构(高校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负责人、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质量的认识基本一致,大多数培养机构负责人(占66.7%)、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占65.4%)和指导教师(占79.5%)认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总体质量一般;有20.0%的机构负责人、23.1%的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11.5%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高;13.3%的机构负责人、11.5%的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9.0%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低。但从总体看,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中的绝大多数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表示了肯定,有57.9%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较高,39.5%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一般,仅有2.6%的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评价上,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认识存在差异。尽管当前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不论是培养机构负责人还是指导教师,大多数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乐观的态度。

2.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各培养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人数上差距较大。在被调查的15所中职硕士培养院校中,最多的有175人,最少的仅有21人。对于“是否迅速扩大招生规模”问题,培养机构负责人均认为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在规模上不宜过大,应保持适度的规模。

调查还显示,有83.7%的培养机构负责人和91.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尽管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体发展势头依然良好,此外还有37.6%的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健康有序,仅有4%的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不看好。

3.人学条件和培养过程的相关因素

(1)生源。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生源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中教一级职称的在职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关于生源选拔的标准,学校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所在单位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研究生所在单位负责人的调查显示,认为应优先选派教学骨干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人占92.0%;但是,就同样问题对承担培养工作的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占被调查人数86.0%的人赞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即从2005年开始,考生要参加全国统一的中职硕士研究生人学资格考试和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水平考试。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实际选派过程中,受访单位所派送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中,学校管理人员占65%,教学骨干占71%(两者有交叉)。

(2)学习动机。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学习动机、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时间保证的调查是本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8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他们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实自己,67.8%的被调査学生认为是为了工作需要’想获得高学历者占48.0%。其他动机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占36.8%,听从领导指派的占总人数的14.8%,有14.2%的人读研是随大流,1.5%的人认为没有动机。可见大部分人选择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还是为了充实自己和工作需要。针对已毕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调查显示,获得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的人转换工作岗位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有82.5%的被调查者依然在原单位工作,81.4%的人仍从事原专业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委托培养的性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流动管理比较规范。

(3)能力水平。调查显示,不管是院校负责人、指导教师还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本人都认为外语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中,有73.5%的人认为是外语水平,有33.0%的人认为是专业基础,有40.0%的人认为是教育研究方法,有20.0%的人认为是学习动机,此外还有13.3%和6.1%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92.6%的指导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不存在工作能力和学习动机上的问题,但有74.3%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人学时普遍存在专业基础差的问题,60.5%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本学科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56.9%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的问题。有68.9%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一般,62.9%的人认为自己专业基础一般,61.4%的人认为对本专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一般。由此可见,不同群体的人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外语、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4)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时间不足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攻读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中进校学习,一部分是学生校外的学习时间。依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集中进校学习的总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上、下学期均在校脱产学习3个月)。调查显示,仅有45.5%的学生面授时间达到6个月以1:,还有26.0%、15.5%、13.0%的学生集中进校学习的时间分别为4~5个月、2~3月、少于2个月。究其原因,82.5%学生反映学校工作任务重,无法离开岗位。除了在校学习时间外,我们针对目前在读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进行了集中学习之外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充足时间,37.7%的人认为有一定的时间,48.2%的人认为时间很少,9.7%的人认为没有时间。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在校外学习这一部分,没有时间或时间很少用于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的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繁忙(87.9%),平时应酬太多(3.5%)、家庭负担重(5.9%)以及其他原因(2.8%)。总之,学习时间不足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研究与探索因素。

(5)课程设置。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这就更加突出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从被调查的15所院校实施的培养方案来看,一般都安排了4~5门公共课、6~8门专业课。调查显示:56.4%%的指导教师和61.5%的中职硕士生认为课程安排合理或基本合理,肯定了中职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但是,尚有43.6%指导教师和38.5%中职教育硕士生认为课程安排不太合理或不合理,这说明课程设置还应作进一步的修订或调整。具体地说,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分比例上,应适当减小公共课的学分比例;在理论课与方法、技能课的比例上,应适当加大研究方法、技能课比例;在教育类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上,要突出学科专业特点。

(6)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问题。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对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持肯定的态度,对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满意度较高,对基本状况有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师资结构现状,有62.7%的同学认为导师有丰富的指导研究生经验,但同时也有37.3%的同学认为指导教师无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经验不丰富。

(7)论文与论文质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和质量比较认同,对论文质量有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认为学位论文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的占2.7%,认为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的占17.8%,认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占57.8%,认为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不太高或无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者占21.7%。对研究生论文质量总体水平,6.5%的被调查者认为很高,11.8%的人认为较高,68%的人认为一般,9.3%的人认为很差,4.4%的被调查者说不清楚。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论文选题来源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基本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认可,但其学术水平却不被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处/部)负责人看好,由此反映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提供者(包括相关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巧究与裸素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自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学术水平是否应当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评价标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与教育硕士、普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当有何不同,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四、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不论从中职硕士生所在单位的反映看,还是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及完成论文的情况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基本达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满足了学校的需求,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培养了所需要的人才,但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与普通硕士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尚不清晰。一些课程的设置、教学环节的安排、学位论文指导标准的把握等,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硕士生培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的目标。

2.培养过程不到位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由试点单位来承担,中职教育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但生源单位(大多为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也是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没有参与到实际培养过程中,而校内教师大多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经历,中青年教师更缺乏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质量。同时由于缺乏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联系,缺乏知名的高级中学教师、高级技师作为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有一定的困难。

3.缺少适用于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教材和参考书

现有教材多重理论阐述和探讨,轻实际应用,有的内容陈旧、起点低、特色不鲜明,与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得不够紧密。

4.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够

大多数被调查的学校在开设公共课时,将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包括进来,这种方式虽然拓宽了知识面,但与一些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愿望相矛盾。同时也有学员反映开设的课程对基础性、总结性、实用性知识不能兼顾。

五、建议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培养现状,提高教育水平。

1.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职业专门性,需要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是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学位,与普通硕士相比,它应该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替代的职业优势。这种职业优势,除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从教经验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得以强化、提升。因此,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应强调教育教学实践,重在求实,注重知识的运用,更加重视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综合性,使学位获得者既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熟悉与之相关的管理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特点,首先应树立以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的观念,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要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制订有序的培养计划,从培养方式和培养环节等方面来增加其实效性。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单位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展使得高等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各自的职能发生了微妙变化,基础教育单位并非只是需求方,高校也不仅仅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提供者,只有基础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并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作为合作的基点,才能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的规格和数量,更加适用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3.加强课程建设,加快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课程既要遵循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规律,还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研究性的课程设置应突出综合性的要求,要以研究本学科专业理论为基础,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学术性课程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一方面学术性课程有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理论修养和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学术性课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实践性的课程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环节,其重点应放在将职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运用于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上,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进行科学判断。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开课与讲课要力求少而精,讲座与学术沙龙则可以丰富而宽泛。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吸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职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参加教材的编写,加大适用于培养不同专业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硕土生需要的教材和参考书的建设力度。

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导师遴选制度

导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是能否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导师,除了要做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研究外,还要涉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及时掌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密切注视中等职业教ff的发展动态。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如下做法:①从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师资中分离出部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中职教育硕士生任课教师或论文指导教师;②从国家重点、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特级或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师资的必要补充,聘请他们担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部分课程的讲授工作并指导论文;③为促进校际交流与学习,部分课程聘请外校特别是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所专家授课;④选派优秀的硕士生指导教师去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访学调研;⑤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每年都必须阶段性地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并将是否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作为遴选中职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在组成导师组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有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和缺乏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建成一个导师组,优化导师组的整体指导资源,提升导师组对实践问题的指导能力。

第7篇

引言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本文由收集整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

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4) 企业指导教师的参与。真正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中来。一方面,邀请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去审核和考评学生的论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第8篇

秘书专业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其适应范围广、培养成本较低,在很多普通高校和各类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作为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下面是浅谈秘书专业毕业。

相比其他专业,秘书专业毕业论文还存在选题范围较窄、理论性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对本科专业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尚有争议的情况下,对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更是存在分歧。有些学校完全取消这一环节,从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学层次的目的出发,一些保留了专科层次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学校,在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由于秘书专业本身尚不成熟,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理论储备不足,论文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较多,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成为秘书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笔者认为,作为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梳理、整合,将在校期间所学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性练兵,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且针对秘书这一对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更是其学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已有二十余年的开设秘书专业的历史,对毕业论文的环节要求严格,近几年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越来越突出的感觉到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需改进,尤其在三个方面要严格把关。

按论题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毕业论文的论题可分为:真题真做,真题假作和假题真做三种类型。真题真做是指以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运用所学理论真刀实枪的演练,力求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题假作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但做论文时可只在理论上加以解决,或者来源于实践的论题已部分得到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或可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假题真做是指虚拟的题目,学生要对这一虚拟问题进行实际的演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以求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

近年来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所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均有下降,秘书专业也不例外。

第9篇

一、网络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1.人才需求预测

全球网络人才相当短缺,随着全球各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网络人才需求会有新的增长。网络及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迅速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为大学生网络教育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根据我国目前每天开张2-3家各种类型的网站的速度来推算,我国对网络人才的需求缺口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严重网络人才危机。

2.人才素质结构预测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确定,主要根据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随着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迈进,人们更重视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思考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除了仍然重视知识,能力之外,更突出地重视人的素质。第二,面向21世纪,本行业的发展态势是,在原有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将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管理;在通信业务急速发展的环境下,将迅速改造、升级和发展高速宽带网,接入网和三网合一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要求。

二、网络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1.强化质量观念,走特色之路

整个专业教学采取“以技术应用”为关键,形成一条“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模式,努力把专业办精、办好,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能吃苦、会学习、敢创新”、“会设计、善维护、有特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2.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的目标

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专业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重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发展和推广为目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体现大学生网络人才培养特点,重新构建课程结构

研究职业特色和工作过程,以现场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五个环节一来构建课程体系。

4.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促进产教研结合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建设教学基地,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后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性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密切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加快产学研步伐,尽快形成企业、学校一条龙教育的新体系。

5.建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

(1)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大胆尝试、改革,因材施教,提倡启发互动式、讨论式等研究型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把课程讲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开放专业实验室,淡化教室、现场和实验室的区别

(2)、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弹性学分制。对不同的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在变学年为学分制的同时,努力建立与之配套的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政策。

6.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估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定性的模式。公共课程的考核将以权威的试题库为基础,逐渐实现教、考分离。专业课程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除采用闭卷考试外,可以采用开卷笔试、面试、上机实训并写实训报告等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各种手段。实践教学的考核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成果相一致进行鉴定和考核,对典型学生进行案例答辩,评定成绩。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各种技能比赛,参加职业认可的各种考级、考证,并对成绩合格都计入学分。

三、构建“以能力为本,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五个环节组成。

1.课堂实训: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组建管理维护能力”和“网站建设管理维护能力”设置课程。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均安排了课堂实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接近1:1.1。此阶段主要是通过模仿学习,巩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

2.专业技能实训:本专业安排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Web程序设计等共5门课共9周的专业技能实训,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从模仿到应用的过渡,从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基本技能训练:本专业安排了中英文录入、程序设计、OFFICE软件应用、局域网络组建和求职面试等共5个学期的基本技能训练,强化本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的应用。

第10篇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②《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即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同时该《若干意见》也将卓越法律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三种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下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其中,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因而此种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是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为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层政法机关,该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法律人才。③此《若干意见》的出台无疑终结了法学界(法律教育界)长期关于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到底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之争。④对于那些办学实力雄厚、生源优质和教育资源丰富的法学院系可以采用前两种或全部类型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法学硕士。⑤考虑到办学时间短、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在法学硕士培养模式上应选择西部基层应用型模式,以及在该模式指导下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二、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标准的变革

考虑到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现行体制和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实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构建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标准:

(一)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思想和理论成就。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必须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二)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法学理论知识是进行法律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须掌握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具体包括:掌握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基本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社会、道德、伦理等背景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是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能够获得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证,能适应西部基层各类法务实践活动,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法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好的谈判、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逻辑和法律思维;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具备较好的诸如法律诠释、推理、论证等能力;具有规范使用法律语言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法律谈判和法律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四)具有相应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性思维要求人们能够突破常规,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我国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社会管理模式也急需创新,这种创新离不开在法律框架下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因此,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让学生针对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具有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应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正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事实和法律;严明纪律,保守秘密;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为人表率,注重修养;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适应急剧变化的西部落后地区各类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自愿扎根西部,促进西部法治事业的发展。

三、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措施的改革

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的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入与退出机制方面的变革生源质量是法学硕士培养的重要前提,因此西部高校在招录法学硕士时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的专业知识、计算机能力、外语、有志于从事西部基层法律职业工作等。为保证学生的质量,学校应严格培养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对于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学生暂缓或延期授予,直至不授予学位。在学位论文方面,应建立起严格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完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论文至少应有一名校外专家进行“双盲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必须要有校外专家。

(二)培养学制方面的变革法学硕士可实行3-4年的弹性学制。根据其培养目标,3年制法学硕士按照“1.5+0.5+0.5+0.5”模式实施。第1、2个学期为人文素养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实施阶段,第3个学期为专业课以及学位论文开题实施阶段,第4个学期为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和社会管理创新课程,同时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工作,第5、6个学期为毕业论文设计阶段。

(三)深化“学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应将高校、实务部门教育资源有效系统融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条件许可的高校可与实务部门进行订单式或定向人才培养。这就要求西部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创新基地,①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高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度拓展“学院与司法部门共建”、“学院与企业共建”、“学院与政府部门共建”等的社会合作教学模式。

(四)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标准,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西部高校法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可从人文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等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可开设《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当代中国社会》、《自然科学史》、《人类学概论》等课程。学科基础课模块应以法学方法论、法哲学、法学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应重点突出专业课前沿问题的教学,同时还应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可增设《民族法学》、《民族法律政策与公共治理》、《区域法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等选修课。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可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法律诊所》、《法律实务》、《非诉讼纠纷解决》等实践实训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模块可开设《法律实务与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等课程。

(五)革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研究式教学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理财专业人员;三层双轨制;证券投资;综合素质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路程,既有风雨也有成果,最为世人所瞩目的就是中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功。在这30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成为GDP增幅的世界第一,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中产阶级和豪富阶层在中国迅速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理财观念从激进投资和财富快速积累阶段逐步向稳健保守投资、财务安全和综合理财方向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个人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各种理财产品、理财服务层出不穷,人们的理财观念有所转变,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理财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开始发展起来[1]。然而与全民理财大趋势所不协调的是,我国专业理财人员的大量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完善。作为为客户提供全面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士,理财人员应该是一位知识丰富、工作高效、耐心和蔼、待人诚恳、可以向客户提供全面与建设性意见的咨询专家。从这一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培养的理财专业人员,应该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金融市场特点,具备实践与理论双轨、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型”主要包含四点要求:一是道德素质,包括对理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成功的信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与应变能力等;三是业务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四是技能素质,包括资金管理技能、财务分析技能、风险防范技能、产品组合技能、理财建议与规划技能等[2]。

从以上素质能力培养出发,高职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应是一个全面立体的教学过程。

一、课程体系重在突出四大职业模块。

首先,高职院校的理财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地点仍然是校园,主要学习技能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因此,理论教学要符合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就必须设计合理、计划全面、有的放矢。

所以,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必须构建新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要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教育;突出专业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培养思路;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特别体现职业认知、职业准备、就业和创业引导的新理念。

据此理念,新构建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四大职业模块所构成:职业素质能力模块(即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一)职业思想道德模块。

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理财规划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择业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

(二)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使在校学生获得在投资

理财领域内从事第一个工作、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必要知识、必要技能,为在校学生今后工作提供充分专业准备的、形成现实动手能力的知识和技能,如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经济学知识和技能、运筹学知识和技能、财政学知识和技能、经济法知识和技能、商务谈判知识和技能、现代金融学知识和技能、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公共关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为本专业提供基本支撑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财经应用文、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计算机安装维护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三)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本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如公司理财知识和技能、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投资学知识和技能、证券投资知识和技能、期货投资知识和技能、理财实务知识和技能、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以及统计与调查预测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四)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能使在校学生具备在其未来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理财咨询实务、实用合同范例、市场营销实务、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心理学、普通话、口语艺术、社交礼仪等[2]。

通过理论课程的四大模块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构架。这就如同建造房屋时,要先搭好脚手架才能平地起高楼,此处的模块理论课程设计就如同脚手架,理财专业学生由此接受培养,犹如高楼一般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技能训练重在构建“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多,为了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尽可能与社会同步、与专业挂钩,校内的技能训练可以采取“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三层双轨制”,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新模式。“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双轨”是指理财能力训练和投资能力训练同步进行。

第一层:专业基础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学》课程;训练内容主要是理财的基本原理、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基础知识。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投资学》课程;训练内容:投资学概述。

第二层:专业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实务》课程;训练内容为课程单元训练等。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等课程;训练内容主要为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

第三层:职业综合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训练内容主要是根据风险计量判断风险大小、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个人所得税筹划策略、个人养老规划、个人财产分配与传承、财务计算器的应用等。

投资能力训练训练:基于校内《投资理财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实训内容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证券交易的各种技巧、证券市场运行、期货交易的操作程序及各种管理条例等。

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明显得到系统地提高。

三、教学方法创新,将课堂教学变为场地教学。

课堂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学生不仅能够听到老师在讲什么,还能够感受到老师肢体、语气、表情等等带来的信息,而且有了问题可以当场提出得到即时的回答,做到了零距离的沟通。然而课堂教学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弱点:首先,也是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因人施教,要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其次,学习内容收到了限制。一些训练特点非常强的课程受到的限制尤其大。

作为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投资理财学课程,如果一味地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一来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二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根据教学课程的要求,有些科目可以采取场地教学的方式,比如设置证券大厅,定制电子显示屏,将股票市场的大盘波动即时显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理财工具的变化和魅力,更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场地教学既克服了课堂教学的缺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优点。也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角色进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毕业论文强调专业论文学分制。

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素质的理财人员,对于专业的财经用语表述应该是相当熟练的。然而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理财讯息和理财用语还是有些难度的。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以及增强理财专业观念。鼓励学生撰写各类财经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一是增强

了学生关于社会经济的关注度,二是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三是为学生的就业申请增添筹码。对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学校予以承认相应学分,并作为理财专业的重要教学成果。

五、毕业实习要求证书与经验并重。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后能够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要求专业学习过程应与国家技能考证、国家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接轨,实行多证书考核管理制度,以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体现综合技能素质。理财专业学生应获取的证书有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英语三级证书(或英语A、B级应用能力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等。

同时,作为理财专业的学生又要注重实际经验的累积,要在毕业实习期间通过专业实践,将所学置于所用,用工作检验理论。投资理财专业所面临的行业局面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更具有变化性和挑战性,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实践经验是对于培养真正的理财专家来说,是必经之路,也是攀岩捷径。

综合素质型理财人员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时期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培养方案。其重点是理论着眼全面、实践落在实处。高职教学应服务于国家全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第12篇

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软件理论方法技术在不断演进,软件产业在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也在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升。由于软件产业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软件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软件人才的竞争,软件行业企业核心职业岗位对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科软件人才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而学术学位软件硕士研究生侧重于科学研究,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难以快速适应软件企业对技术骨干的现实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正是针对这样的人才需求,为软件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

教育部规划建设的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中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校正在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我们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就是要针对江苏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南京市打造“世界软件名城”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软件企业培养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软件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软件企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地方软件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学术学位培养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针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科研院所等,人才目标定位为专家、学者、教授、研究员等。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的是能将知识、技术应用到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职业素质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目标定位为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

学术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修养,重视知识的创新,注重探索研究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旨在培养相关学科的研究型人才。而专业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培养以理论知识、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核心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具有高层次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简称ITSS分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并力求标准服务于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于市场需求,最终实现我国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中“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评价指南一一设计与开发服务”中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设计与开发服务的职位体系分为六个职位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不同的级别,具体包括:

1、软件项目管理:

4级——项目经理,5级——高级项目经理,6级——资深项目经理

2、软件架构设计:

5级——软件架构师,6级——资深软件架构师

3、软件需求/系统分析

3级——需求分析师,4级——高级需求分析师,5级——系统分析师,6级——资深系统分析师

4、软件开发

1级——助理软件开发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开发工程师,3级——软件开发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

5、软件测试

1级——助理软件测试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3级——软件测试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测试工程师

6、软件交互设计

4级——交互设计工程师,5级——高级交互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的就是各个职位系列中的4级及以上软件人才,培养规格是以软件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软件企业高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计算机和软件理论基础与知识水平,具有一定软件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善于团结合作和组织协调,具备很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软件企业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应用创新型高级软件人才。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学术学位培养以学校为主,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参与科学研究。专业学位应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引入企业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

在信息产业、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南京、江苏、长三角区域的信息产业和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我们要针对软件行业、软件企业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需要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软件行业、软件企业的资源和力量来培养人才,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相融合的办学道路,探索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新途径,形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软件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校企合作

(一)校企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成立校企联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以把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技术应用前沿和热点等引入学校,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促进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企业科研项目驱动学校人才培养

企业为赢得市场往往需要不断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而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攻关和科研能力,可以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引入学校,驱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为企业降低成本,这对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学校人才定向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

学校按照企业所需定向培养高层次人才,人才毕业后即可投身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企业资源服务学校人才培养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较好的实验环境、条件、技术和设备支撑,并最好能有实际生产环境来进行实习实训,为此,可以将企业资源引入,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降低学校的实验条件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作为回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科研、技术等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四、人才评价标准

学术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开展科学探索、研究和创新,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需要。而专业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备了从业的基本条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与学术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在以下方面应有所不同:

(一)毕业论文

学术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以科研能力考核为主,学位论文强调理论价值和在未知领域的原创性发现和探究。而专业学位论文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具体问题或者实际需求选题,强调创新性的设计和应用,突出实践过程、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可以结合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研发、产品创新等,采用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产品设计、项目开发、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来体现,主要考核毕业论文工作的技术含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成果

攻读学术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纵向课题申报和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横向课题申报和研究、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问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社会服务、自主创业等。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考核,还可以将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设计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等纳入考察范围。

(三)职业资格

专业硕士学位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针对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培养人才,职业性是专业硕士学位的特征之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可以将是否获得软件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引导学生积极对接职业需求,获得职业资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