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物理教学

医学物理教学

时间:2023-02-24 16:56: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物理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物理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

1引言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生命科学,而生命现象是物质的一种高级运动形式。现代物理学是医学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物理学是揭示和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物理学所提供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反过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又不断地向物理学提供新的研究课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回顾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它几乎是与物理学同步发展的[2]。

医学物理是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医学物理的目的,一是让医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理论知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物理基础,二是让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的医学物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归纳了当前医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2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医学物理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大学胡新珉教授、北京大学喀蔚波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杨继庆教授等前辈的努力下,医学物理教材得以不断完善,相应的辅导教材也层出不穷。但是,一门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靠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仍应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上不重视

对医学物理的不重视是教学中的最大障碍。大家都明白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运动,但很少有人把生命体和新陈代谢理解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很多医学生不明白学习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没有把医学物理当成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其学习的动力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有些高校的决策者对医学物理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表现为一些高校把医学物理设置成选修课,有的医学专业甚至不开设医学物理,或者减少课程的教学时数。在这种思想环境下,许多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只能以一种应付的心态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2内容上不统一

医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一是为了掌握物理理论,二是为了培养物理思维,因此,医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也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但现在各大高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不同,内容上不统一。有的学校侧重于物理理论的教学,为医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大学物理》;有的学校仅讲授有限的几章内容,把医学物理中与医学联系较少的章节从教学中删除。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内容也不统一。

2.3学科发展落后

我国医学物理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学物理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完善的学科,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物理研究生学科和威斯康星大学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医学物理系等已有数十年的历史[3]。而国内现在许多医院的放射科、放疗科已经引进或购置了大量的的高端设备,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要进入这些科室工作,仅靠医学物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有资料表明,中国对医学物理学人才的需求是几十万人[3]。

3教学改革思路

我国的医学物理学学科目前还没有建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物理教育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当前国内医学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医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3.1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要明确医学物理的教学目的,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以我校为例,原来医学物理的教学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学生没有学过高等数学,普遍反映物理听不懂,学习困难大。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两个学时向学生讲授微积分,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微积分的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两个目的。

3.2规范教学内容

目前各个医学院校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为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教学造成了障碍。物理学中的各个部分都与医学紧密联系,如分子动理论与呼吸系统、热力学与消化系统、流体力学与血液循环系统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章节性地删减。

我校五年制临床本科教学采用的是四川大学胡新珉教授主编的医学物理学第6版,安排68学时。为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安排51学时完成前17章的理论教学,后3章安排学生自学或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实验安排17学时,由原来的每实验3学时减为2学时,以保证理论教学的课时数。实践证明,学生在2学时内能够完成实验。

3.3提高医学修养

医学物理是用物理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医学中的问题,教学对象是医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两者的联系。但目前承担医学物理教学的老师大多毕业于物理系,没有医学基础,从而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为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的医学应用,医学物理的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系统地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找出物理知识和医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它充实到教学当中;物理学的发展推动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从宏观形态的研究进入微观机制的研究,从细胞水平的研究上升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日益将其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学基础之上[4]。因此,医学物理教师还应随时了解当前医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把这部分内容也充实进课堂。当前,很多医学物理教师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5,6]。

3.4激发学生兴趣

医学生对物理学缺乏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没有高等数学基础,上课听不懂,我们把安排在第一学期的医学物理课调整到第3学期,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后再进行讲授;学生觉得学习时间少,教学内容多,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开设网络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觉得学习物理学没有实际意义,我们通过强调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的例子也尽可能采用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医学问题;有的教师则通过安排学生去医院相关科室参观学习[4],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或者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医学物理师培养

我国各级医院大量进口高档医疗设备,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我国自己开发的医疗设备,虽然价格便宜,但档次低,口碑较差,很多医院仍然首选昂贵的国外设备。

为了培养能够从事高端医疗设备开发和操作的人才,教师首先应重视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把科研中产生的新思想灌输给医学生,从医学生中培养医学物理师。目前,北京大学在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内已开设了医学物理方向,2001年成立了医学物理和工程重点实验室[3]。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物理学和医学的发展,两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医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教学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教师只有努力学习新知,发现问题,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珉.医学物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陆申龙、马世红,等.医药类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物理实验,2005,25(12):20~22.

3包尚联.促进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良性发展.中国基础科学,2004,4:48~53.

4岳萍.医学物理教学探讨.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5(2):47~48.

5王淑萍、石永锋,等.对《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7,18(3):234~235.

第2篇

关键词: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医学物理;应用

R-4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物理课堂中的探索和应用,充分满足了医学物理抽象性、实践性的特征,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围绕着课堂活动的核心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并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高。

一、问题讨论时教学法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经过共同的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久以来,他们对医学物理这门学科感到厌烦和枯燥。而在医学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在问题的刺激下,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讨论中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紧贴教学内容的问题,并使他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培养他们探索的能力,从而可以使他们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在众多的学科中,物理知识具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因此,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慢,经常难易理解,而通过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问题。在医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

二、医学物理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内容

(一)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趣味性会陡然增加。依据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特别是一些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等,推动物理知识的应用。比如,在学习流体运动这一章节时,在让学生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伯努利原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伯努利原理的生活应用,比如刮台风为什么房顶容易掀掉,风中打伞为什么伞容易翻上去,烟囱为什么越高越好,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加深对伯努利原理的理解。物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验性。因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使他们在实验中论证学到的物理知识,并在实验中进行归纳、总结。

(二)联系专业知识

医学物理是临床等相关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与专业课联系起来,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第二章物体弹性时,可以联系人的骨骼,骨折从物理角度来讲也是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骨骼受力不同发生形变也不同,从而进一步了解骨骼的受力特性。

三、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内容时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题材,而且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对问题进行合理设置,使他们在和生活的接触中,进行充分的讨论,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就“激光的特性”来说,在对问题进行设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激光的应用,比如激光笔、激光碎石、激光全息摄影,然后让学生把应用特性对应起来,例如,激光笔是利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好的特性,激光碎石是利用了激光的高强度,激光全息摄影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的模式也叫导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讨论探究”,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进行相互地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比如,在学习“眼睛”时,可以对“近视、远视、散光”等现象进行讨论,然后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这些现象”,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近视是用眼姿势不正确,引起眼睛发生形变而近视,再进一步提问学生“近视眼睛的形变是怎么样的呢”,从而得出近视的生理成因。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在积极引导学生并参与到讨论活动中的方式,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培养物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保证讨论和课堂教学的可控性。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设置的内容要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霞,周明哲,张小清,张智勇,郭继坤.“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04:9-13.

第3篇

一、STS及STS教育

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thnology)、社会(Societ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美国科技教育的危机和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负面问题而发起的一种运动,它是一种旨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学术研究领域。STS教育是S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STS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科技素养,能够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新型公民的一种新教育观。即培养学生掌握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知识,提高其解决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STS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提高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兴趣;使其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科技对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使之认识自然科学与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密切关系;以辩证法的观点考察科学技术和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1.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应变能力。而STS教育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一方面采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强调关注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重大影响,强调关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STS教育重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重视技术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的相关性,重视对学生竞争能力、决策能力的培养。这些恰恰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校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其最终目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其教育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对学生智力的提高,片面强调“精英教育”,提倡竞争与成功。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社会关心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教育理念下,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STS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重视科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知识与技术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教学内容与高新科技以及现代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与习惯。所以,在医学物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入STS教育理念。

3.有利于医学物理和中学物理顺利接轨

2007年我国高中物理全面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STS教育理念的应用,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与高中物理顺利衔接,医学物理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加以深化。因此,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出发,医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该渗入STS教育理念,这必将对高中物理与医学物理间的顺利接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提高医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目前医学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由于他们大都是学物理出身,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少一些,在教学中通常仅注重物理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医学知识与物理的结合方面相对较为缺乏。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医学物理内容多、难度大,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且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这样有利于在讲课时物理知识与医学知识的衔接,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理念

1.加强对医学物理教师STS教育理念的培养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医学物理教师本身不具有STS教育理念,那么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可谓纸上谈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绝大部分医学物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STS教育融入医学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赞同把STS教育理念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甚至少数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STS教育,对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STS教育更加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因此,如何培养教师的STS教育理念是问题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有目的地培养教师们掌握STS知识,使其具备STS分析能力和决策的能力,以利于STS教育理念更好的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去。

2.深入挖掘医学物理教材内容,寻找渗透STS教育的关键点

STS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医学物理中渗透STS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医学物理科技基本知识和最新与医学物理相关的科技知识;而科学态度不仅包含了对STS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程度,而且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问题的发现意识和处理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选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符合时代要求,能够反映最新的医学物理研究成果、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在医学物理课上加以渗透。

3.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

整个物理学发展史也是对物理学探究的历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以及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其中饱含了丰富的STS教育内容。因此,教师把物理学史中发生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史料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渗透STS教育起到积极的难以估量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改革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teaching

Dong Degui Sun Haixia Dong Wei

【Abstract】In order to follow the demand of the modern medicine and think about studen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sanit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 and reform class teaching. Education is the main base for innovating, spreading and applying knowledge and also is the cradle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talents. Because student’ quality comes lower and lower in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asks our teachers to have to innovate education so as to adopt the modern education, to make students learn more knowledge as possible as they can. In addition, teachers’ method of teaching should be suitable for students but students can not be made to fit teachers’ method of teaching.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ation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卫生职业教育要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改革。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素质越来越低,要求我们老师不得不创新教育,以适应现代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学点知识,教师的教法要适应学生,而不能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法。我就物理教学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1.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物理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物理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物理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物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2.营造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物理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再次,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3.开展创新教育:物理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3.1 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物理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物理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物理方面的医学理念。使学生认识学习物理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物理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物理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物理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超声诊断和气体栓塞等方面的教学,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物理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物理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3.2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物理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物理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在解决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3 加强物理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物理能力是表现在掌握物理知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物理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理解医学实践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地强化训练:自学医学仪器的使用、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物理规律、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物理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5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高职校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00-02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习热情,集思广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

针对我院新生来源文理兼收、物理基础差别较大、对物理课程学习兴趣不大的状况,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本人引用了讨论式教学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首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再好的教学内容也很难被学生掌握并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而现在的学生文理科兼有(即使理科生源学生也弃考物理),加上生源基础不同,因而相当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存在畏难思想,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来。以往在教学中只能尽量减少难度,反复多讲、多练习题,收效甚微。

针对此种情况,经调查分析,本人认为:学生虽然对学习物理兴趣不大,但他们的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学习热情较高,自主意识较强。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引用讨论法,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教与学共同的兴趣点,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第一章讲到位移、位矢时,首先提问 “物体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卫星定位是怎么回事?”因学生知道,近些年来,卫星定位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旅游中离不开导航。所兴趣很大,纷纷争着发言。在讨论中原来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也有了兴趣,加入进讨论的氛围中。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建立位移、位矢等知识。在教师的指点和调控下,使整堂课一直处于生动而有序的讨论的气氛之中。

在讨论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一些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是有差异的,通过讨论和争论,能使学习水平趋向一致。学生之间的解释问题更易被接受,胜过教师的苦口说教。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让学生针对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这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讨论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用讲授法授课时,学生会作出各种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教师应及时发现。如当他们表情迷惑时,表明他们对所讲内容有疑难;当他们嘀嘀咕咕时,意味着理解上存在疙瘩;当他们无精打采时,显示学生的身心困倦、缺乏兴趣。这时教师不应靠提高嗓门或硬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来维持授课,而是应停下来,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以暴露并解决他们的问题或教师授课的问题。这种讨论看似耽误了时间,实是促进了教学。它使得教学更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利于知识的落实和理解掌握。

如讲刚体的定轴转动时,教师并不觉得有疑难点可处理,但这是学生在中学没学过的内容,他们常会出现嘀嘀咕咕的现象。这正是讨论法应用的好时机。

在习题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或教师诱导问题而引发讨论。这种讨论法是主体作用发挥最充分的过程,是学生暴露知识缺陷、暴露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整个能力结构的核心,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2 讨论式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实验的内容提出问题或根据实验中遇到问题而展开讨论的方法,谓之实验式讨论法。充分挖掘实验中的问题,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和讨论的机会,也是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法。

在实验中,不应该由教师做一遍,然后学生照样做一下就算做了实验,而应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引入学生参与讨论的模式如图1所示。

在实验中,教师是实验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2~3名一组,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内容,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实验结果的差异、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是讨论的内容。通过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实验的目的。

3 讨论式(教)学习法在学生相互之间的应用

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毕竟时间有限,而学生在课后的预复习或做习题中相处的时间较多,因此讨论式互帮互学也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后由基础不一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遇到问题相互进行讨论,互帮互学,点滴积累,使基础差的同学很快赶了上来。这一方法对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建立都是很有效的。

4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革新教学思想。讨论法耗用时间长,教师应舍得让出时间和空间,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课堂教学中不能讲的太实、太细、太满、太透,防止束缚学生的思维。

要讨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近,最好处于最近发展区。要善于将学生思维激活,让他们各抒已见,允许不同观点的争论,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合理处理教材,做到详略得当。讨论要尽量围绕中心内容来安排,不要在个别偏僻的枝节问题上耗费时间;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强化。

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灵活运用。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师的能力及自身特点,适当地变化教学方法,把几种教法组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吴磊;黄桂玉.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质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2] 唐克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3] 徐四六.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4] 俎栋林.核磁共振成象(MRI)物理教学的必要性[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

[5] 周彬.物理教学方法初探[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6] 陈晓白,李宝河,胡耀民.关于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杂想[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物理 教学 人才培养

近些年,不少中专卫校通过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升格为医学类高职高专,而作为重要基础课的物理学基本沿用了中专校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高专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一是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内容创新不够。反映物理学科新进展、新成果的内容较少,概念、定律和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不少是高中物理的重复,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思维活力;与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基本一样,没有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教师就物理教物理,学生就物理学物理,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利于促进专业学习的深化。

二是教学方式不够科学。长期以来,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占据主导,虽然具有可以系统完整地传授知识,经济、灵活和高效的优势,但也存在对学生进行大容量灌输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弊端。而且教学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出的学生缺乏把物理知识灵活应用在实践中的能力。

三是物理教师不够专业化。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改扩建,教师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基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卫生高职校中有相当部分物理教师并非来自高等师范这一教师教育系统,而是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对教师职业所依据的双重专业知识基础,他们大多具有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而缺乏教师教育所需的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职业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直接影响了高职校物理教学的质量。

为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满足卫生高职校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需要对物理教学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1 优化教学内容

1.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用统一、整体的观点来看待物理学,把经典物理和近现代物理、物理理论课和物理实验课融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精炼传统物理的内容、增加近现代物理的内容,突出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精神对其它学科的渗透与促进作用。对高职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定理和原理进行分类和比较,精简压缩与中学物理内容相重复的部分,突出新物理教学内容对大学生施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 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要求教学内容做到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适应,把现代物理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溶合到经典物理学教学内容中,如电磁学中的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磁疗、压电效应等的应用;光学中的全息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光学的基本知识。这种“溶合”既包括在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对接处介绍物理学新成就、新发展,也包括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审视经典物理学的内容,加大现代物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展现新的物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跟上时代的发展,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1.3 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根据专业特色及后继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物理课对该专业的授课计划,在保证基本的物理教学体系的情况下,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侧重,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重要的理论铺垫。这需要教师关注物理学与专业交叉的前沿动态,采集与专业相关的素材,充实到高职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学到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又能为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把物理的价值体现在专业学习当中,如德国医科类大学,其开设的物理课教学内容与医学联系就相当紧密,声学、光学、流体力学及核物理的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了医学的特色。

2 综合应用教学方法

知识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优点,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除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问题法教学

问题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当代教学方法。从惯常的“从知识到问题”转换为“从问题到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教学法由教师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发掘和解决问题,一般有演绎和归纳两类方法。演绎法的步骤为: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选择假设一验证假设。归纳法的步骤为: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收集资料一整理资料一总结结论。问题法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由学生负责解决问题,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培养。

2.2 讨论法教学

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探索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通过教师的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已获得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讨论,通过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获得新的物理知识.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在交流和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明确的评判,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常常将讨论法和问题教学法结合应用,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案例法教学

就是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变枯燥的理论教学为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声波学的次声时,就可举例:1948年2月,一艘名叫“乌兰・米达”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全体船员及船上一条狗突然死亡;1969年9月一架C132客机飞入“死三角”海区上空,突然坠毁,机上人员全部身亡。向学生揭示迷底是一定强度以上的次声与人体器管产生共振使人昏迷或直接致死的原因造成,然后再向学生讲述次声的物理原理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让学生在剖解案例发生原因中学习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多媒体教学法

顾名思义,多媒体教学法就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式灵活、教学内容多、单位教学时的使用效率高等优势,通过提供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可以生动、直观地将抽象深奥的物理理论和内涵以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意境,增加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对在一般实验室环境下很难完成的物理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如光电效应、磁场的描绘与导光纤维等。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3 提高教师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3.1 提升核心专业素养

一是丰富教师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体现在物理教学领域中的一般原则及其联系的知识,包括教材内容知识、教学法内容知识和课程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否丰富,体现了教师对本学科知识是否能全面、正确和深刻的把握。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首先就要丰富教师的陈述性知识,这样才能对物理的基本知识及其关系阐述的恰到好处、准确到位,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解答能力。二是充实物理教师的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属于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系列。在加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时,一方面,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哪些基本技能是解决该领域的一般问题所必需掌握的。另一方面,可将较复杂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许多子技能或前提的技能,并分别掌握,然后促进各子技能或前提技能之间的组合,进而熟练掌握。三是培养物理教师灵活应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策略性知识,是指物理教师有效地计划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时采用的策略。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要求对该领域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及一些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不同策略所各自适用的一般情境。当碰到类似问题时,就可参考先前的解决策略解决问题。通过构建物理教师的三种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核心专业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即一个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应该贯穿在他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在学校里要接受的职前教育即学历教育。另一个是非学历教育,即走上工作岗位时要接受入职教育,并通过教师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进入工作岗位后,要进行在职提高,逐步从一个新手教师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个熟练教师、最后成为一个学科教育专家。二是教学和研究的―体化,教师在重视并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学科教育水平。

3.3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在职教育是高职物理教师最可行、最重要的知识更新路径之一。一是补偿教育。教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激励政策,尽可能地完成硕士、博士等学位的补偿教育。二是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短期培训,出国考察或是自学等,开阔视野,了解物理学前沿动态,及时更新物理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

第7篇

一、物理教学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性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科学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强调了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实质是在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于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即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不足,使物理教学始终处于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动态发展体系之中,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渗透到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物理课堂是物理教学进行STS教育的主要基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STS教育因素,把握好物理教材内容和STS教育的结合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STS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学《水循环》一节,教师就可在以下几个环节中渗透STS教育:(1)认识水的循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云、雨、雾、露、雪、霜等现象进行讨论探究,利用实验演示雨的形成过程,共同探究其科学原理和吸、放热规律,然后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人工降雨的物理方法。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科技的密切关系。(2)珍贵的水资源。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水资源的作用认识较肤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让学生网上搜集或社会调查、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有关资料等,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作用、现状,如黄河的源头、天山天池、湿地、大海、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罗布泊、赤潮、蓝藻,等等。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水资源的分布、作用,以及污染的现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过度开采将导致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将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等。在认识水资源形状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究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的责任在于人类自己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3)保护水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搜集生活中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然后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介绍海水淡化技术的物理原理和污水净化技术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外设计节水或净水的小发明。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中有机渗透STS教育,使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多样的STS教育活动

1.专题性研究

STS教育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在开展STS教育活动时,对于一些信息量大、专题性强的内容要结合教材,以专题活动课形式进行STS教育,如学习热学时,可以开展“厨房里的热学”专题活动;学习声学时,可以开展“城镇的噪声污染现状及对策”专题活动;学习力学时,可以开展“摩擦力的利与弊”专题活动;学习光学时,可以开展“光污染的原因及对策”专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解答物理现象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能自觉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

2.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测定太阳的直径、安装照明电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讨红外线的作用、探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等。

3.科普讲座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核能的和平利用、超导的获得和应用、超低温的获得及在医学中的应用、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制冷冰箱新科技、磁悬浮列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防伪技术,等等。

4.知识竞赛

开展一定主题的知识竞赛,既可以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能使知识灵活化,使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举办一系列竞赛,例如生活中的大气压、厨房里的热学、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噪声的污染和利用、惯性与交通安全、环境污染与保护等。

5.小制作、小发明

第8篇

关键词:创新;实用型;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129-02

大学物理是理工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大学教学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基础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物质结构探索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尤其是在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方面表现出很多不足。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主要依据,因此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就是构建适应大学人才培养规划的教学课程体系。

一、大学物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大学物理在理工科专业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改革,虽然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教学上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但是其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大学培养的学生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综合分析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当然大学物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物理课时减少,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虽然教育部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课时进行了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大学实践教学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在大学物理教学课时安排上存在“缩水”的现象,造成大学物理课时“缩水”的根本原因是大学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基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物理的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在短期内很难看到实用价值,比如本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注意力放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也就是自己的学习必须要满足就业或者考研的需要,而大学物理课程在短期内很难满足大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大学物理的公共课地位,使得其更不能引起学生的注重。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大学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但是综合分析,目前大学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此种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其却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出来:一是讲授法就是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学生被动的听,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容易造成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象;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比较单一。学生属于有思想的个人,如果在课堂上始终贯彻一种氛围,那么学生必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三是物理课程中存在很多概念性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将其领会,尤其是将其灵活应用,因此大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

二、物理实践教学缺少

物理课程属于自然学科课程,因此其需要广泛地开展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基于大学物理的公共基础课程地位,使得其在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一是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问题没有处理好。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不难看出大学物理教材内容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没有很好地进行连接,这样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其在学学物理时必然会感到吃力,也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二是大学物理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实践教学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学在物理实验室、器材等方面的匮乏导致物理实践课的安排比较少,另外大学开始的物理实验也与生活实践相脱节,这些问题问题都是英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三是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偏差,也会影响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为了招生,其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这样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习就会进入到大学,而基础知识差必然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本着突出基础、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的原则,使物理教育的内容既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又体现明显的时代性。作者首先对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以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重点放在基础性强、适用性广、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上,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侧重点,注重理工科各专业物理学知识共同要求的构建和特殊要求的兼顾,按不同专业分类修订大学物理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着力提升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科技性,不仅要反映物理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而且要体现当前的科技发展,力求把经典内容教出新鲜感。四、基于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措施基于大学物理的基础课程因素,大学在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此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作者工作经验,认为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课程系统建设,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革大学物理教材内容,增加实用性知识

大学物理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因此作为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强调物理内涵、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同时,教学内容的深度有所不同。例如力学部分“抛体运动的研究”,普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只需要掌握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叠加方法,会计算抛点和落点在同一高度情况的射程、射高与出射速度和抛射角的关系。计算机类、数学类专业学生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沿初速度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叠加方法,研究有一定高度落差的斜抛运动的最大射程条件,以及抛点和落点固定条件下,以多大的角度抛出,需要的抛射速度最小等问题。又如“求电荷呈球对称分布时所激发的电场强度”,电信类、化学类和医学类等专业学生只需要会计算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均匀分布在球面上两种情况的电场分布;而数学类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会计算电荷体密度按ρ=ρ(r)在球体内分布的电场强度分布,为他们的数学建模打下基础。

(二)创建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大学要丰富与创新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一是要在基础物理实验的层次上,采集中级模式进行教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在强调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有教师集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由学生自主的完善实验操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在综合设计物理实验层面上,采取自主开放的模式教学。在进行现代物理实验时,要将物理的工程应用性得以体现出来,因此需要教师设定一定的物理实验项目,然后有学生自主地选择实验内容,由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操作的设计,并且教师给学生不设定实验时间等,完全由学生自主的进行,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三是积极引入高端的实践教学手段,实现精品课程实验的创新。物理实验离不开高端技术的支持,因此大学应该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构建高端的实践技术设备,以此提高学生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另外创建精品物理实验课程还需要教师队伍的支持,因此大学要积极形成一支以课指委为带头人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三)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引入到实践教学中

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格证考试、社会实践比赛等形式,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物理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就必须要将课外科技创新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一是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立实验仪器的研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设备仪器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物理实验数据不准确的现象,比如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等就会因为设备因素而导致存在误差,因此大学可以根据设备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设备的研究,以此寻求改进物理实验仪器的方法,进行提高物理实验的实用性;二是将综合实验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大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设定一定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由学生自主进行设计与操作,允许学生利用大学实验器材等进行自主的实验等,因此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三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形成以赛带学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物理比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是要做好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间的衔接。具体到大学物理教学系统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就是要学生掌握牢靠的物理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那么学生是不能具有实践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将高中物理知识与大学物理知识之间进行衔接,在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时要有目的的将高中的知识融入到大学教学中,以此形成立体式的知识结构体系;二是大学要注重物理学习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大学要加强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支持,除了在硬件上进行广泛的投入之外,还需要在软件上进行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大学要聘请社会中的成功人才到大学内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大学物理的重要性;三是大学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将课程资源与专业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总之,结合我国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应更多进行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改革探索,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选择,灵活变通,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艳.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J].物理与工程,2013(12).

[2]罗春荣,周王民,郑建邦,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张富文.应用物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4]张亚萍,马红章,王殿生,等.建设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6).

[5]房喻,陈亚芍,胡道道,等.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第9篇

作者:李海玲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对于医学生为什么要学物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看法不一,有部分教师和学者认为是为专业课服务,也有部分教师和学者是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不同的目标定位,导致目前各院校对医药专业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相径庭。教学目的是理解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的准则,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医药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仅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的,也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所要求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医药类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医药科学的专门人才”,因此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强调物理在医药中的应用,不太注意物理学本身的系统性,对物理学的思想性、人文性也不够重视,而当今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宽口径、厚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医药类物理课程来讲,就是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所以应该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王义遒教授在《医用物理学实验》序中写道:“物理课程带给医学生的不仅是一种从事医药事业的手段和工具更是一种对追求科学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的科学态度的启示”[2]。

课程的内容选择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部分教师针对医学生专业意识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放弃了传统物理教材中物体的转动、分子物理学、热力学等从内容看与医学联系不太密切的章节,而加入了一些蛋白质和基因组序测定技术、计算神经生物等与医学紧密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弊大于利。首先,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加入这些内容必然减少了物理学内容的讲授,影响了其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大部分院校的物理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讲,他们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再者,大部分的医学院校的物理教师都是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毕业的,他们对医学临床知识也是有限的,仅凭与临床医生交流、多查阅相关书籍,要把这些临床知识真正介绍给毫无医学基础的学生显然绝非易事。所以,对于医药院校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参考2010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讨论通过的《医药专业物理及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予以确定。该要求指出对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物理课程与理工类物理基础课程在内容上基本一致,只是对学时的分配和教学要求有所调整,也就是要求医药专业的物理课程应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主,增加近代物理内容的比例。对于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不必过于深刻的讲解,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医学专业课上也会讲到,比如说心电图在生理课中还会讲到,磁共振在医学影像里会讲到,但量子论和相对论等重要物理知识,如果物理课上没讲,学生就没有机会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而这些内容恰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启迪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2]。

双语教学,不能盲目

跟从当今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提高医学生的英文水平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依靠外语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外,各个基础医学学科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近年来越来越提倡的“双语教育”,一直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但是,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教育部提倡双语教学的初衷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外文信息,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进而实现优秀教学资源本土化,使学生在国内即能学到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了解西方文化,开阔思路。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原版教材在课堂使用英语教学实现对英语大量的自然应用,在英语听力、科技阅读能力等方面得到实用性的提高和锻炼。因此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非常高,而目前国内在医药专业物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存在以下困境:①课时少。目前医药专业物理课程平均学时不足60课时,而课堂上两种语言的同时使用往往占用更多的时间,迫使教师有时候为追求双语教学的形式而舍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这显然造成了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获取语言知识的双语教学误区。②师资匮乏。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参与者,在双语课堂上,教师对授课内容流利的表达能力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据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4]当前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总体的学历以本科为主,这显然达不到有过硬的专业英语水平这一双语教师的能力要求。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一新生在中学的英语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科技英语,而在双语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听懂外语,还要同时理解语言背后的物理概念,而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言形式上,阻碍了对物理内容的理解,使物理课程的学习受到了教学语言的负面影响。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医学生认为“物理本来就难学,用英语学物理就更难”这种现象显然违背了通过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因此,目前在医药专业物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各授课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方法,还要全面客观的了解各种教学基础,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跟风,避免舍本逐末。总之,医药专业物理教师应正确认识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正确协调物理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结构与为专业服务针对性需求之间的关系[4],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专业、深入的研究,加强交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教学PBL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批准号:FJCGGJ12-082)。

【Abstract】A PBL teaching method including its process design and requirement was developed in medical physics course. This teaching process is capable of raising the students?蒺 interests of learning, resulting in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edical physics,teaching,PB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3-02

PBL的全称是“Problem?鄄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1]PBL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简单地说,PBL就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载体,其教学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看课外相关的书籍、文献,最后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对其终身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LBL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鄄based learning),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LBL教学法具有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易于掌握、系统性强等特点。对基本概念的讲授较为深刻、全面,易于理解,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知识背景的低年级学生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受传统中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大都已习惯该方法。LBL教学法是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的教学方激,也是当前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大家也发现LBL教学法存在着很多不足,LBL教学法基本是采用教师传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以记忆、灌注、强制为特点,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和能力培养,忽视教学中感受、体验及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未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这种依赖习惯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本科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医学与物理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在以往教学中,一直都是完全采用LBL教学方法,其结果是学生学习很被动,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学好。考虑LBL的局限性和当前学生多、教师少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在教学中逐步地和选取某些章节进行PBL的教学方法,把两者有机结合,并结合现在的网络教学研究和探讨了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PBL教学。根据医学物理学的特点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产生了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提高。我们根据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结合医学物理教学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流程设计。

一、教学准备工作

PBL教学要求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即要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完善;思维要求更敏捷,担负的责任更重。教师要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理解、洞察学生的想法,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上的、工具上的支持等。所以教师在实施PBL教学前要进行充分的知识和其他方面的准备。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图书馆、电脑学习软件、文献检索系统、录像、模型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自学,所以在实施PBL教学前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以上学习方法的应用。另外PBL是以问题为中心,需要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所以在教学前学生要成立学习小组,小组的成员要根据学习兴趣和成绩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提出问题

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所以教学中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问题是引发学习的导火线和串接学习活动的中介线,是教学的起点,同时又是学习过程的动力。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能否有意义地进行,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良好的问题设计。[3]我们可以从问题的情景性、真实性、复杂性、开放性、挑战性、层次性、冲突性、探究性、覆盖性、松散性这样10个原则出发,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问题设计。

而《医学物理学》的问题最好要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讨论流体动力学的泊肃叶定律时可提出:为什么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在受到惊吓或激动等刺激后较易发病?这时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包括血液流动的规律、血压变化与发病的关系得知:①血液的流动遵循泊肃叶定律:Q=■,②血压突然升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于是,接下来同学可分小组讨论:受到刺激后,血压为什么会升高?泊肃叶定律表达式中哪个量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通过讨论可得出:当人体受到各种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脑血管收缩,即半径R变窄,血管流阻随之变大,导致血压P升高,故较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通过拓展泊肃叶公式Q=■分析,提出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即Q变小。因流量Q与R4成正比,所以治疗冠心病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其实是增大血管半径R来增大血液流量Q;而Q与黏度?浊成反比,所以故也可采用活血化淤的办法降低血液黏度?浊,同样可增加血液流量Q。你比较倾向哪一种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把流体力学的内容与血液流变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如,以“气体栓塞”这部分为例,进行以问题引入新课的设计。可提问同学:在装有开关的连通管两端分别吹出一个小肥皂泡和一个大肥皂泡,之后打开中间的开关,让两个肥皂泡相通,这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其中大部分同学想当然地认为小的肥皂泡会逐渐变大,大的肥皂泡会逐渐变小,直到相等为止。之后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演示肥皂泡的变化过程,学生此时会看到大的肥皂泡越来越大,小的肥皂泡越来越小。这与同学想象的相矛盾,学生对此觉得好奇:怎么会与自己想象的相反呢?这种问题情境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然后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出来的问题及讨论的提纲分发给学生,主要问题有:①弯曲液面附加压强如何表示;②肥皂泡内部压强如何表示;③气体的流动方向;④气体流动后引起的变化;等等。

三、收集资料、论证假设

在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学生急切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会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教师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去伪存真并对难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弄清道理。这时注意:提问难度不要太大,但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如果问题较复杂,提问就要有梯度,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可接受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PBL教学法成功的关键[4]。所以,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首先思考问题,并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自学与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者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学习网络的应用,资料的查询方法,图书馆的使用,还要学会阅读文献,对于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去查阅和阅读外文文献。通过学生的这些学习,可以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查阅资料与文献后,学生进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写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报告。

四、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在每个学生研究完自己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小组讨论。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召开问题讨论会,每个小组提出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其次,同学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报告在小组讨论会上宣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达到充分调动思维的目的。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讨论长处与不足,经过讨论之后,小组总结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后,教师在全班课堂上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总的解决方案的汇报,或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总方案。在最后讨论时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评点各小组的发言质量.提问质量、回答问题的水平,为学生整理思路,提出完善的理论分析,让学生对该问题建立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得到思考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指导,思维得以拓展提高。

PBL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了相互沟通,锻炼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故此,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与LBL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是考虑到一般医学院校物理教学教师与学生总数相比较显得太少的实际现状,以及LBL在系统知识传输教学等方面的优越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把PBL和LBL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综合两者的优越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进行PBL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医学物理学》的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跃龙.PBL教学法及其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47-48.

[2] 吕磊,张正厚,李田勋等. 医用物理教学中PBL和LBL相结合的效果评估[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6,23(4):309-312.

[3] 杨艳妮. PBL方法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2009(7):207-208.

第11篇

 

物理学理论的研究是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和解释,这也成为一种非常通用而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这一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用准确简要、逻辑清晰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概念、陈述物理规律等。然而,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物理信息处理能力和物理表达能力不高;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很难读懂科技文章或者对此类文章和新闻毫无兴趣,无法有效提取新闻报纸阅读材料中包含的物理学信息,也不能够将科技文章和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物理中的科技写作是指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逻辑推理,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成报告或小论文[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对一部分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开始撰写一些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科技论文。此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重视科技写作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应该成为教材学习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先以美国流行的《物理:原理与问题》教材为例,该教材分为30章,在每一章节的课后测评都设有“科技写作”栏目,至少一道题,多则三道题,从题目的分类情况来看,主要是以下这么几个方面[3]:

 

1、物理学史:

 

1)实验发展类:例如研究并描述人类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发展史。

 

2)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影响:如研究并阐述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这类型的科技写作需要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参考资料做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突破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联系。

 

2、生活中的物理学:这类型的题目很多,例如要求用物理学原理解释过山车竖直的环形滑道大多数并不具有圆环形状的这种设计思想,还有研究体重计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作用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能够真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会更会深刻,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

 

1)物理学与生物学:研究一个人能够无眩晕地忍受的最大加速度。

 

2)物理学与艺术:研究某些乐器,如小提琴或者小号的构造。

 

3)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4)物理学与医学:研究和解释衍射在医学和天文学中的作用。对每一种领域,至少描述两种应用。

 

这类型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物理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跟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是万物之理并不是一句大话,特别是现在诞生了很多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等等。学生越能够了解物理和其他学课的关系,就越能体会自然科学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也能发现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重大影响,从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会更为重视。

 

4、物理学前沿:例如研究迄今所见的最大质量的粒子的干涉效应,描述实验过程,并说明干涉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对学生的物理学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对前沿的了解,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物理学在高新科技上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能加深对这些成就中用到的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有时候,前沿科学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并不复杂,以中学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理解。而当学生了解这一点以后不但能建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减少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对当前物理学的应用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目前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物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现在高考题目的改革使得题目都会有一定的生活或科技发展背景。以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就能发现大量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或者与科技前沿相联系的题目。

 

如2015年北京卷的18题,以“蹦极”运动为背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以及功能关系。20题又以常用的一卡通(IC 卡)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感和电容以及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又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II 中的第18题,是以指南针为载体考察磁学基础知识;而在第25体总,以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为背景,考察摩擦力、压力等受力分析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知识,可以说综合应用性很强。

 

尤其是2012年浙江卷的25题,是设计一种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安全性的“闪烁”装置,在第四问中还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评价,这就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其余各省的考题中这样的题目屡见不鲜,如2015年四川省的物理部分第9题联系到了目前人们关心的严重雾霾天气,并从“铁腕治污”出发讨论地铁的运动,并且计算燃油公交的气体污染物,这就极大增加了物理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应用,就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心里有底,从容应对。特别是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能够对题目给出的材料细致分析,从而给出清晰的回答和明确的解释。

 

第三,科技论文写作有利于加强多学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有益。

 

关注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而且,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科联系,不仅可以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

 

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简洁明朗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论证观点的严密性。而在完成论文写作中,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查询资料并分析整理,这样也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科技素材,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在语文课上的议论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论述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物理发现的地位、物理人物的成就时,会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并对科学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常常会受到哲学宗教以及国家政局的影响,因此训练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对政治历史的理解。

 

如果让学生分析猎豹适合奔跑、鱼鹰能够捕鱼的物理原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学生还能对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体态特征有更深的感受,对生物学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物理和化学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为何收集氢气试管开口朝下、为何收集氯气试管开口朝上,为何我们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或者液体的色彩来初步判断化学实验的产物,这里面都蕴含了大量的物理道理。

 

物理和体育就更有关系了,在投铅球时为什么老师强调出手速度要快、角度要成45度左右,为何跑步时手臂要前后摆而不是左右摆,这些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所以学好了物理,对提高体育成绩也有好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科技论文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多关注最近的物理进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自动发掘生活中的物理学应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物理课程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而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这一课程目标。

 

5、总结

 

通过如上三点论述,可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学生能够发现学科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点评:科技论文写作是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这些新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需要从物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才有望实现。撰写者可参考以上相关内容进行写作。

第12篇

那么教师在实施前沿物理教学的新课程改革中,将这一理念落实的到底怎么样呢?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学生是不是喜欢学习这些知识呢?为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笔者对于在都实验二中所教的班级进行过调查,为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学生是否希望学习前沿物理知识及其原因、当前物理教师的前沿物理知识水平以及教师对前沿物理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编写的,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为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新课改中的经验和问题,问卷还设了开放性的问答题。调查实施时,笔者亲自到学校,在班主任的配合下,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回答完毕后当场收回,共有问卷186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1~12题涉及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理论、超导、核武器等前沿物理知识的问题中,选择A(非常希望)的人次总共达133,选择B(比较希望)的人次总共达31,选择C(无所谓)的人次总共有7,选择D(不希望)的人次有3,选择E(1点也不希望)的人次共有14。也就是说共有72%的高中生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了解当今的前沿物理知识,这说明在中学课堂渗透物理高科技知识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是完全可行的。

大多数学生希望了解高科技知识的现状给了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挑战,新课改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三、思考与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前沿物理知识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前沿物理知识考的少,讲多了也没有用;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经典物理比前沿物理重要。其实这些想法都没有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方面考虑。经典物理与前沿物理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如果说经典物理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控制逻辑,体现了“知识即工具”这一理念的话,那么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纯科学研究就体现了对前人的质疑与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前喻文化。将前沿物理知识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日新月异、激动人心的变化,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引起内心的探究欲望,促进“终身学习”,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远未达臻完美,尚有许多未知等着他们去发现、去创新,物理学仍然大有可为,物理学是值得他们献身的事业。

2.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我们再也不能奢望十几年的学校学习能给人终身享用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师职业大门对社会的敞开,有人预言,将会有20%的教师被淘汰出局。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不断“洗脑”“充电”,使自己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所以现代教师必须走出一次性教育的误区,不失时机地进行再次教育以及相关培训,多与同事交流,不断充实自己。

3.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时应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前沿物理知识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未知的外部世界与学生已知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将未知融入已知中。这种联系和融合越清晰,学习就越成功。前沿物理是在经典物理基础上的继承、修正和超越,二者并非绝对对立,在教学上也不能割裂开来。在中学阶段,应当多考虑如何在经典物理教学的整体背景中进行前沿知识的教学,换言之,应当多考虑前沿知识在经典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4.讲授的前沿物理知识应少而精。很多教师担心前沿物理知识对于高中生过于深奥,不好理解,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此讲授前沿物理知识应在科普层面上,重在讲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在“量”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以能体现物理学新思想、新方法的内容为主;在“度”上应以介绍和渗透为主,注重的是思想、方法的熏陶而非繁杂的公式推导。教学中应避免大量新现象、新知识的简单罗列,否则,物理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5.应多联系生活实际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新课程改革加大了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家用电脑的组成”“了解激光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这为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意义的活动素材,提示我们前沿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