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3:4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陈志霞。女,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MSW中心主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访问研究员,美国德拉维尔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湖北心理学会理事,湖北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心理健康学会理事,武汉市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人力资源实践分会场主席。《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领域。具有心理学和管理科学工程的双重学术背景,长期从事应用社会心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社会态度与群体心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性别偏见与女性职业发展、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咨询辅导等。
主持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协重大调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二十余项。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于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年会;2008年获“中国心理学会荆其诚基金”奖励和资助,赴德国柏林参加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担任人力资源实践分会场主席并宣读论文;2008年7月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青年心理学家国际交流活动。
社会服务。先后为湖北省妇联、武汉团市委、深圳城管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建筑设计院、凯迪集团、红桃K集团、武汉科技学院、三峡商报社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从事过员工测评、培训、讲座及管理咨询。
学术成果。独著《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个案社会工作》、《大学心理学》等著作和教材80余万字。先后在《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ex Role:A Research Joumal》、《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人类工效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代表性论文。( 1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xtra-role Performance: Which Leads to Whic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148 (1).(2)Ambivalent Sexism, Marriage, and Power-R.elated Gender-tkole Ideology. Sex Roles: A Journal of Research, 2009,60 (11). (3)The
Mediate Effect of Multidimensional Perceived Orgamzational 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Chinese employees' Job Perfom~ance. 2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 (ICP-2008Ber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43 (3/4).(4) Ambivalent Sexism in Close Relationships: (Hostile) Power and (Benevolent) Romance Shape Relationship Ideals. Sex i
关键词:社会工作评估;绩效;问责;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1-0073-06
2003年,上海市禁毒办等部门以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方式向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等三家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开启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尝试①。自此之后,深圳、广州、东莞、北京、厦门、济南、南京等地也逐步开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探索,购买服务的方式、领域和规模都在逐渐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经逐步成为政府治理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和制度化选择。随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推进,各地陆续出台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和办法,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操作。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国家层面上得到认可。其后,国家逐步完善制度,以形成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管理高效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学术界围绕社会工作服务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思考如何促进、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社会各界也开始考问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与质量。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主要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服务。这样,无论面对政府还是面对社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都要表现自己服务的有效性,有效服务是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和专业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工作评估由此进入我们研究的视野。本文从社会工作评估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我国主要城市社会工作评估实践方式的评析,展现当前社会工作评估的内在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对策。
一、社会工作评估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社会工作评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计、策划、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测度、诊断和评价的活动。②这项活动着力实现两个追求:如何保证服务“物有所值”,如何让专业更为“专业”。它是成本控制系统和质量保证机制。社会工作服务之所以需要评估,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改
收稿日期:2014-09-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10JZD0033);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海西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课题。
作者简介:姚进忠,男,集美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厦门 36102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南京 210046)。
崔坤杰,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南京 210046)。
进服务,帮助社会工作服务更好运行;二是承担责任,评估者通常扮演监督者的角色;三是生产知识,评估结果的为新的服务评估积累经验和知识;四是助力公关,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公正的评估能为决策提供合法性和公信力。③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专业、科学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对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认可度不高。以评估来证明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性是提升其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评估是一种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活动,强调社会工作服务干预要有实证依据,服务效果要有尽可能明晰的显示。④它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服务项目目标达成度、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以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巩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因此,社会工作评估成为证明自己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同时评估过程也是总结相关经验、提炼本土理论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
2.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机构向购买方交代并争取更多发展资源的需求
在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同时,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交代的年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必须以评估方式向社会做出交代。项目执行机构以服务评估中的质量考察与成本效益核算向购买方交代其所出资的费用得到了良好运用并实现了项目规划的意图,用各种数据说明服务支出的合理性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性,这一方面可以获得社会信任与社会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为其争取更多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科学严谨的社会工作评估既是向购买方交代的要求,也是机构争取更多资源的重要条件。
3.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机构内部监察与问责的需要
一个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应对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服务执行过程的效率和品质。⑤项目评估有内、外两种形式。内评估由服务提供者进行评估,目的在于检查服务进度,总结服务经验等。⑥这种过程评估是对内部社会工作服务进行监察,有助于及时处理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社会工作评估是促进社会工作项目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工作服务是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合一的专业活动,整个服务的开展充满了复杂性和变动性。社会工作评估的核心功能是改善社会服务,通过对服务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评估,科学掌握服务对象复杂的社会需要,从而明确问题和任务,改进和完善社会服务方法,有效实现社会工作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增进服务对象福祉的直接目标和践行专业价值的终极诉求。⑦同时,社会工作评估可以更好地厘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展的方向,协助决策者决定有限资源投放的优先次序,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
二、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实践与困境
随着政府职能转型,我国社会工作机构迅速发展,承接服务项目类型逐渐多样化。然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缺乏、机构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社会工作服务乱象丛生、效率低下。很多地方的尝试并未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⑧因此,加强社会工作评估、运用评估结果提高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十分必要。为规范社会工作评估实践,目前我国一些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城市均出台了社会工作评估的指导性文件。笔者基于这些城市的评估方案对当前社会工作评估实践进行审视,总结其内在困境,为优化评估机制提供方向。
1.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实践
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对社会工作者服务绩效的评估;二是以广州、东莞、珠海、厦门为代表的对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绩效的评估。
深圳、上海两市出台的社会工作者服务绩效评估文件主要从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进行评估(见表1)。比较两市评估指标和评估程序,可以发现,两市的评估文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业能力是考核的首要指标。深圳对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评估包括专业资历、专业操守、业务能力等;上海则突出强调专业伦理。第二,服务质量和成效是考核的主要内容。深圳对服务质量的评估更为系统,包括服务规范性、档案管理规范性、服务成果、服务质量认可度四个方面;上海在注重服务成效的同时,强调社工在服务实践中的自身建设和成长。第三,工作量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上海有详细的工作量标准;深圳对此虽未涉及,但未来也很可能增加相关评估。第四,评估程序较为科学系统。两市均有社工自评、联合评估、汇总结果、公示、复核等程序,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我国社会工作评估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评估机制仍面临诸多困境。
(1)管理主义倾向较重,服务初衷受损。
“管理主义”概念来源于公共行政领域,它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尤其突出管理者的作用,讲究机械的制度和绝对服从,追求结果和产出,以效率为宗旨。⑨在社会工作评估中,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都是政府以文件的形式下达的,具有很强的行政命令性。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把评估任务交给社会工作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在设定评估的参数和边界时要听从政府的意见,并且向政府汇报。这些机构机械地按照政府设定的评估指标和程序对社会工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专业性、服务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估,盲目追求一个评估结果,既没有有效利用评估结果,也无法建立有效的改进机制,不利于评估目标的实现。这种管理主义思维很容易导致“指标绑架”问题。以深圳为例,每一份合同都会对服务的产出进行量化规定,这种做法会衍生出更加严重的问题,即社会工作机构以完成招标量为目标,从而背弃以服务对象“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初衷。⑩同时,由于评估指标和内容的选择受制于政府意志,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的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缺失,这也容易导致社会工作评估出现片面性问题,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与需求相脱节。
(2)评估主体单一,多方意见未能体现。评估主体包括提出评估要求主体和评估执行主体两类。这两类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代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与观点。比如,评估执行主体也即操作主体,既可以由购买方专门组织的考核评估小组(包括购买方、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资深社工和服务对象代表等)负责具体实施,也可引入第三方进行具体的考核评估。
但在实际中,社会工作评估主体比较单一,甚至评估要求的提出者与评估实际操作者是一样的。从提出评估要求的主体来看,该主体主要是购买方或社会工作主管部门,而服务对象、大众和舆论等很少参与甚至没有参与其中。从评估执行主体来看,评估执行主体的操作主要由提出评估要求的机构和组织承担,服务对象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第三方评估等被排斥在外。这导致多方意见得不到充分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大大降低,评估的效果大打折扣。
(3)过分强调科学范式,专业内涵体现不足。受管理主义思维的影响,当前社会工作评估过分注重科学范式,努力将模糊性的“物有所值”转变为规范、清晰、可操作的“绩效”评估。但是,社会工作服务以追求人性解放、实现社会公平为服务的核心价值,它并不简单地以利润为终极目标。服务的优劣,从资助方或购买方到提供服务机构再到享用服务的受众,评价不一,标准有异。相对于统一客观的盈利数值,“助人自助、惠泽社群”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说法。因此,社会工作评估不能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如果社会工作评估过于依赖科学计算,目标方向由量度绩效的准则来主导,那么很容易导致社会工作服务只重视眼前短期效益,服务的努力方向就是尽可能去达到当前的评估指标。这种社会工作评估把短期的达标凌驾于长远的目标之上,流于短视,从而影响评估的意义。
三、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对策思考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举措,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而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困境影响着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性和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也致使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应从以下维度完善与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1.逐步健全社会工作评估制度
政府购买服务不是一项单纯的交易行为,效率并不是衡量其的唯一标准。回应性、经济性、有效性、平等、责任等都是管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应兼具效率考察和专业发展的双重诉求。完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给予相应的保障。通过制度确保社会工作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逐步形成合理、灵活的社会工作评估监管机制,即实现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全国性规范与地域性特色相统一,建立动态监察机制,确保评估的常态化、针对性与全面性。一方面要加强规范指导与监管,保证社会工作评估标准化与程序化,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性,增强专业的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评估要具有本土性和灵活度,为专业价值的彰显创造足够的空间,拓展社会工作机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空间。
2.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评估主体
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评估表现出整合主义的特点,其核心表现是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即评估主体除了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之外,社会组织、服务对象、新闻媒体等也作为主体参与到服务评估中。古贝等人所倡导的“第四代评估”提倡的就是这样一种全面的积极参与,要求利益相关者和其他相关人在评估当中处于平等地位。这就意味着所有评估参与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理解,并努力形成一种符合常理的、信息量大的、成熟的评估共识。因此,在建立以第三方评估为核心的机制时,要注意培育可能的社会工作评估主体,汇集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内的更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力量(政府部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形成多视角的监察机制,全面考虑不同的价值观,将评估行为和后续工作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借助多元社会工作评估主体的参与,可以确保评估工作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评估中的漏洞与盲点,保证评估监察功能的实现。
3.不断完善社会工作评估内容
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是评估的关键,所以不断完善评估内容是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核心环节。社会工作评估的目标不仅在于证明专业服务的有效性,考察服务的效率与效能,还在于倡导先进理念,分析社会问题,建立专业的公信力。评估目标的复合性,决定了评估内容的多维性。影响评估的三大重要维度包括政治、衡量与实践。社会工作评估质量就取决于如何将这三个维度的内涵有效地整合到评估内容体系中。评估内容的完善过程也是实现政治、衡量与实践三个维度整合的过程。由此,社会工作评估内容应该是一个多层面的体系,其选择要做到全面性,涵盖社会工作服务的绩效考察、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回应、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考量等,即尽可能显示评估的效能、适当、效率与能力四种观点(见图1)。评估不仅要包括提供组织、政策或案主重要资源的政治程序,同时,评估内容还必须兼顾方法学与科学标准,选择反映评估内容的指标尽可能考虑效度、信度、可近性、系统性等方法学标准。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发展的积分卡架构和保罗・尼文(Paul Niven)为公共机构设计的平衡积分卡图表均为完善社会工作评估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平衡积分卡设置了愿景、策略、顾客、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财务六项内容,有效地把机构愿景、顾客要求和机构日常运作连成一线,在落实机构策略和监控机制上保证机构服务质量符合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当然,公益机构是为了达成使命而存在的,其运作是一套由使命出发、层层相扣的行动体系。具体到社会工作机构,它是基于专业价值使命发展出愿景,再根据愿景制定可行目标。因此,评估内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社会工作机构对专业使命的贡献程度,以有效提升机构的调适能力和专业能力。
4.严格设计社会工作评估程序
良好的制度和完善的内容都需要借助合理的评估程序才能够实现,严格设计服务评估程序是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工作评估是一种整合性的评估,应以逻辑关系贯穿目标和系统始终。它不只是全面量度活动成效(目标),还要顾及成效与活动的服务量及资源投放(系统)的逻辑关系,使评估更全面,最终达成活动成效。因此,设计评估程序,必须努力提升程序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察,全面展现项目的运作过程及其成效、影响。通过整合内外部评估、过程与结果评估,将过程、成果、影响评估整合到评估模式之中,做到动态掌握项目的处境分析、资源投放、活动/服务、服务成效等维度状况,从而对机构服务的能力、效率、效能、适当性等进行有效考察。
四、结语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使社会服务评估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工作服务也在其列,通过社会工作评估来考察与审视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是否获得“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回报。本文关注社会工作机构的公益形象与社会使命,期待借此增进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与信任并投入更多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评估虽然同时注重服务的绩效考察与专业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受管理主义思维影响,实际评估操作还是过多关注服务数量与效率的考察,致使服务对象的福祉、权益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成长受到损害。基于此,本文从评估制度、主体、内容和程序四个角度提出优化策略,其目的不在于建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估模型来量度社会工作服务,而在于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强调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成长作为评估的根本,促进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成长。
注释
①刘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文献综述》,《山东行政学院院报》2012年第6期。
②④⑥⑦顾东辉:《社会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9、18、20页。
③Chelimsky, E. The Coming Transformations in Evaluation. In E. Chelimsky and W. R. Shadish(eds.), Evalu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andbook. Thousand Oaks, CA: Sage,1997, pp.26―53.
⑤陈锦棠等:《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7页。
⑧韩梦冉:《广州市H街道政府购买社工项目评估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2页。
⑨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⑩马贵侠、叶士华:《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困境及前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金红:《上海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机制之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0页。
范斌、张海:《社会服务评估发展的历史性考察》,《理论月刊》2014年第3期。
[美]埃贡・G・古贝、伊冯娜・S・林肯:《第四代评估》,秦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官有垣等:《第三部门评估与责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63、21页。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1996, pp.18―63.
Niven, P. R. Balanced Scorecard Step-by-Step for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Agenc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pp.6―25.
关键词:单亲母亲;困难;社会工作;帮助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13-02
家庭是孕育生命的第一站,是带给生命最简单却最美好的幸福的天堂,父母便是这天堂中呵护我们、爱惜我们的天使。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使也有折翼的时候。面对丧偶、离异等导致家庭破裂的因素,单亲母亲比起单亲父亲,或许承受了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的种种压力,让昔日美丽的天使妈妈不仅折断了翅膀,更是徘徊在煎熬与痛苦的边缘。本文就将针对单亲母亲的困难,利用社会工作科学的助人方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单亲家庭现状
单亲家庭包括四种形式。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婚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目前,对于全国单亲家庭的数目统计尚没有较新的数据,中国1982年的单亲家庭率为12.59%,其中以分居式单亲家庭为主(9.26%),丧偶式单亲家庭次之(2.95%),离婚式单亲家庭最低(0.38%);1990年单亲家庭率为7.58%,其中仍以分居式单亲家庭为主(5.28%),其次为丧偶式单亲家庭(1.78%),离婚式单亲家庭仍然最低(0.53%)。
单亲家庭相对于正常家庭本身就有着很多的困难,更何况是单亲母亲支撑起的家。总体来看,这些困难可以分为十大类:⑴经济困难收入太低,入不敷出64%;⑵保障困难孩子未参加任何保险34%;⑶育子困难教育投资少46%;⑷就业困难年龄大,不好找工作62%;⑸再婚困难因为孩子问题62%;⑹养老困难家里有需要赡养(经济资助)的老人58%;⑺生理心理疾患自己身体有病需要常年治疗40%;⑻社会歧视,随时感到亲朋好友对单亲母亲的怜悯和同情85%;⑼升迁困难得不到机会100%;⑽家庭暴力离异一方经常回来纠缠自己和孩子90%。
二、社会工作微观措施
社会工作中,所谓微观就是指个案工作,即以一对一的方式,社工直接接触案主,帮助案主解决困难,提升案主能力,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就单亲母亲而言,最适合方法应该是自助小组。但对于心理问题或者情绪困扰较为严重的、无法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主动提出希望接受个案辅导的单亲母亲则比较适合个案工作。而针对单亲母亲来说,最合适的个案服务模式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为这种方法不但关注案主的生理问题、心理动机,更重视案主的社会因素。对于单亲母亲这种面对内心和社会双重压力的弱势群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定期与案主保持接触,了解案主的情绪状况,适时给予疏导,协助案主稳定情绪。还应联系民政、妇联、公安等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整合资源以缓解案主的经济压力。
三、社会工作中观措施
严格来讲,小组工作应该属于微观社会工作,但是因为单亲母亲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自助小组势必会依靠社区展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较容易召集和管理案主。所以在这里,我把依托社区的单亲母亲自助小组定位于中观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能够为单亲母亲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工会、妇联、社区组织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友、同事、邻里等,当然,单亲母亲本身的相互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单亲母亲工作坊的建立就是帮助单亲母亲建立非正式和正式的支持网络的载体,促进单亲母亲与支持系统的互动。
单亲母亲自助小组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单亲母亲寻找社会资源,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回自信,达到适应社会、自我成长,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单亲母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帮助单亲母亲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给单亲母亲以支持和帮助。具体目标:(1)形成单亲母亲社会支持网络;(2)开展对单亲母亲的关爱活动;(3)对单亲母亲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4)为单亲母亲提供沟通、交流和宣泄的机会;(5)在单亲母亲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6)学习、研究和交流工作经验。单亲母亲虽然往往不愿与人过多交往,但是在自助小组中,因为大家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小组动力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而一些单亲母亲的经验也可以带给其他组员最有效的建议和帮助。这也就是自助小组对于单亲母亲最大的优势。
四、社会工作宏观措施
相对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侧重于政策和行政的方向,也就是说把入手点提升到全社会的高度,此时的服务对象不再是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而是把单亲母亲作为一个整体,针对该群体普遍面临的困难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和加强家庭建设。应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关注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多现象,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摆脱困境。舆论部门应大张旗鼓鞭挞婚姻家庭领域的消极现象,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利于婚姻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进步。
除妇联、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救助外,应利用民间和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力量,大力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作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发展专门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单亲家庭、贫困母亲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使其从个人的、分散的和不规范的方式向正式的、组织化的和规范化的方式转变和发展,从而使支持弱势群体特别是单亲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的慈善事业的宣传、集资和实施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支持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政策,应引入社会性别观点,针对单亲母亲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以就业扶持为中心的相应政策和措施:一是再就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应向弱势群体中的单亲母亲家庭倾斜,如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贷款、收费和税收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应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者有所倾斜;二是应考虑单亲家庭的特殊困难,调整救助标准;三是制定针对单亲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在保险办理、养老金发放、医保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对单亲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给予适当放宽。
加强精神扶贫是提高单亲家庭母亲素质和应对现实困难能力的首要任务。应大力倡导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精神,引导单亲母亲转变观念,自立自强。社区、妇联等可多组织单亲家庭成员的学习、交活动。有关部门应对单亲母亲的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岗位求职等提供服务与方便。
可在城市成立单亲贫困家庭或单亲贫困母亲协会,组织单亲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如辅导、讲座、参观、游览等,增强单亲家庭成员的生活信心和韧性;可以在社区成立“单亲俱乐部”或“单亲贫困母亲俱乐部”,以关注成员精神和心理的抚慰为重点,倡导自助互助、同伴支持,整合有不同需求及不同服务资源的单亲者及其他互助资源,共同为改善单亲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做一些实事。
单亲家庭的递增,不仅使当事人面临经济和精神等方面的压力,而且也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孩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资源重新分配明显地向年轻人、高学历和高技能者倾斜。承载亲职重负和社会世俗压力的单亲者尤其是单亲母亲家庭往往面临福利水平下降、心理和社会适应困扰加剧等问题,这些人沦为弱势群体或弱势地位的可能性更大。对单亲家庭的研究,在欧美国家一直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关注的焦点是从社会心理、社会支持角度给予该类家庭成员以公平的社会地位及待遇。但在我国,与此相关的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是这方面的经验研究比较缺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鸿雁.中国当代单亲家庭问题研究[D].1996年6月
[2]]曾毅等.上海、陕西、河北三省市女性再婚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3,3:1-6
[3]唐文军.单亲母亲的处境与需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彭凤萍.城市单亲妈妈生活、就业状况个案研究――以长沙市某社区为例[J].理论前沿,2009(03)
[5]陈桂蓉.单亲家庭文化建设的缺损与修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6]李玲.单亲母亲家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后论文集[D].2008
[7]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社会学研究,2003(03)
【关键词】增权取向;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研究
一、研究背景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式下,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模式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
研究社区互助养老是十分有必要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日增,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养老模式刻不容缓。
理论价值在于,对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增能理论的拓展及其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操作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个人、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完善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
实践应用价值在于,为政府缓解养老服务劳动力和部分老年人养老金不足提供政策建议;建构同辈支持网络来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挖掘或激发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对影响自己生活空间的力量施加影响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民间互助养老的研究,学界对此主要集中于中国不同时期民间互助思想和制度的历史追溯(臧知非,2002;李玉洁,2004;丁建定,2014;么振华,2008)、在老年福利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严雄飞,2002;李文治、江太新,2000;王文涛,2006)以及民间互助养老的变迁(卞国凤,2010;)。
关于老年互助养老的研究,有学者从培养老年人的社区主体意识的视角,通过形成新的人际网络而自发组成邻里互助网络(守本友美,河内昌彦,立石宏昭,2005)以及在社区建立新公共空间来探讨自助互助养老模式(坪乡实,2003)。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状况出发,通过实际调查,提出建立老年邻里互助网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陈竞,2008;肖月荣,2012;);二是从现有的养老模式出发,分析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局限性,探讨自助互助养老的新模式(李丽,2010;漆彦忠,2011;吴兵,2012);三是从把时间作为提供养老服务资源的角度,通过储蓄为老年人服务的时间作为互助养老的应对措施,分析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在居家养老自助互助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我国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模式选择(刘林,智东,2009;马贵侠,2010)。近年来,在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实践模式上呈现出多样化,如美国的社区养老“村庄”、日本的邻里互助、德国的“老人之家”、法国的老年公寓、荷兰的“时间银行”等;我国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一些城市也得以实践,如上海 “老年生活护理互助会”、广州市的老年人之间“时间储蓄”;北京丰台区的“会员制互助会”;青岛市的老年邻里互助等。
本研究以增权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增权本身看,有学者认为增权被看作是一个过程(Solomon,1976),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权力的再分配、一个过程以及一个目标(Swift和Levin,1987);从增权范围看,一些学者认为增权涉及到个人、人际和政治三个层面(Gutiérrez,1990; Gutiérrez,1995; Gutiérrez}Qrtega,1991)或个人、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Zimmerman,1990; Perkins}Zimmerman,1995)。增权的实践总是指向特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同时兼具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结构所处的地位方面等多种弱势群体的特征,因此老年群体无疑是增权理论发展所服务的群体。增权在港台地区已经成为许多服务机构的基本工作策略,但对我国大陆的弱势群体而言,增权则是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角度,是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唐咏,2009)。目前,从增权视角对老年领域的研究主要有:老年服务工作的新理念(付再学,2008);受虐待老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孙琼如,2004);老年残疾人的增权途径(李红芳,2008);基于社区增权理论的农村养老问题(曾易,2011)以及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何楠,2010)等。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目前养老责任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下,运用增权理念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老年人在互助养老中作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受惠者的应对策略,使老年人对环境拥有表达的权力,以便控制、组织、整合自我和环境,提高老年人的权力感,并进而促进老年人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者流动性增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各种单纯注重外在服务的养老模式对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倾听来自老年群体自身的声音,为政府的养老服务更加有的放矢及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考诸文献,有关老年人增权和互助养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的进展,这些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如下三个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第一,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养老的研究,缺乏对城市社区的民间互助养老研究;第二,现有的研究主要讨论代际之间的互助养老,较少讨论老年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养老;第三,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志愿者的为老服务,较少涉及老年人既是养老服务的主体,亦是服务对象的群体内部的互助养老研究。基于目前国内运用增权理论探讨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研究尚不多见,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养老服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老年人的自我努力的关注和研究,构筑自助的基础,并以此来建立互助体系,使老年人成为互助体系的参与者同时更是受惠者,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三、社区互助养老的发展现状
我国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发展中,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是青岛模式。青岛市四方区建立的这种养老模式中,在各个社区设立互助养老点,由政府负责为互助养老点购买娱乐设施、补贴水电费等,并加强引导扶持、组织开展活动,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老人家庭提供活动场所,或者由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闲置场所或提供赞助,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同时,养老互助点以老年人“自愿结合、互助养老、互相帮助、共建和谐”为基本原则,以“为社区老人养老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为理念,倡导由低龄老人照看高龄老人、身体状况好的老人照顾身体偏弱的老人,使老年人活动由以前的扎堆娱乐型向团结互助型发展,形成老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应、互相牵挂、相互帮助的良好局面。
二是江苏海安模式。江苏海安社区以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方式安排50-60 岁老年人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里,像小时工一样为老人提供居家清洁、代缴水电费、心理防护,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等等。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不发生任何经济关系,只是把劳动时间进行“存”和“取”,这样既解决了部分高龄老人雇不起保姆的困难,又解决了部分工资偏低的低龄老人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体现了社会统筹养老的精神所在。
三是北京丰台模式。北京市丰台区西洼地社区2008 年成立的居家养老互助会,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居家养老互助会实行会员制,分红本、绿本两种会员,持红本者为志愿者,持绿本者为受助者。考虑到社区老人不想麻烦别人及自卑心理,社区内决定让需要服务的居民每年交10元会费,用于互助会购买必要的服务用品。志愿者的付出,也将作为“爱心储蓄”,提供义务服务满5 年,今后可终身享受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互助养老的建议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融合了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发展不成熟,缺少制度规范和保障等问题,有待于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构建,使其与社会正式养老服务体系相得益彰。
(一)科学评估老年个体需求,为社区老年人建立需求档案
要关注老年期的划分和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特征与需求。对个体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构成、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婚姻、经济收入、职业经历等进行了解和记录,为老年人建立个性化的档案,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工作。
(二)协助调适规范互助行为,促进小组健康有序发展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正在探索发展中的养老模式,是利弊共存的。社工在跟进服务的过程中,应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困惑和行为危机,适时地协助老年人澄清误解和化解矛盾,避免小组因突发性纠纷事件而解散。同时,可以建立互助小组的激励机制,对小组中积极参与活动、奉献精神强的小组成员给予适当奖励。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互助养老”分解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养老模式,它的成熟和规范需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法律保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构建。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保障互助养老服务的经费来源和专业社工的支持培养,针对新的模式探索新的路子,宣传倡导新的观念和服务模式,对“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让老年人在“互助养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权能感。
本论文是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省级项目成果,项目代码ZY32004215,省项目编号SJZZ15_0166。
作者简介:李益倩(1992.01-),女,汉族,山西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袁同成.“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J].理论导刊,2009(4).
[2]赵志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3]韩振秋.浅析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的特点[J].理论导刊,2013(11).
[4]干咏昕.中国民间互助养老的福利传统回溯及现代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13(5).
摘要:本文旨在运用人际交往理论以组团的形式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活动,使团体成员自身得到发展,并将团体成员数量逐步扩大,助人发展,为新生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支持与鼓励,提升自己,在活动中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学会与人交往,从而使大一新生能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断点”,顺利的度过大学阶段。
关键词:组发展团体 新生 人际关系 适应不良
大学阶段是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还是人际关系的方面都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如果大学阶段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会造成学习没有目标,生活没有趣味,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和身体状态不佳等不良的后果,更有甚者因为适应不良的问题而无法完成大学学业。在日照职业技术学年每年的新生入学测评中,使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量表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入学后的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是结果中阳性分数最高的因子在这一项中也是学生呈现阳性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1.关于新生入学适应的研究
1.1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也被称作团体练或团体咨询,是我国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顾名思义,团体心理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通过团体内部人际关系交互作用,协助个体开发潜能与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在国外起步较早,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最初团体辅导的目的是帮助患病的人们通过心理的调适战胜疾病,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运用到医院的精神科方面,后来逐渐被心理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我国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发展起步比较晚,最早接触团体心理辅导的是日本教授松原达哉在清华大学讲学,随后,清华大学的樊富眠教授在内地开始大力传播该方法。在实施领域中,团体心理辅导起步于大学校园。我国学者在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辅导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大一新生,而在大一新生中,高校朋辈群体对新生影响比较大。朋辈群体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者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发展团体的成员主要从朋辈中招募,包括高年级同学、同班同学、舍友、老乡团体或者学生社团等。发展团体中,个人会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社会的东西,其人际关系中都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而且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和独立决策能力机会都处于同一层次上,因此发展团体中能够让成员感受到宽松和和谐的氛围。这种平和氛围的产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提供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随着发展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团体的成员也在交流中个体得到更高的发展。因为有着相同的想法、思维水平的相同和相似的经历,使得发展团体成员之间成为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2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交流及其相互作用,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舒茨(Willam Schutz)提出人际交往中的三维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 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 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2.组发展团体
2.1组发展团体的活动介入
本文中的组发展团体是指,以十个人或者十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团体为工作对象,其中通过有目的的团体活动和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团体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团体经验,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的问题的解决及成长完善,从中得到自我发展,并帮助团体成员发展。
组发展团体主要包括:发展团体、团体成员、团体服务对象和活动节目等。发展团体成员和服务对象一般是较小的团体,团体内 的成员能够发生直接的相互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团体工作的开展。组织发展团体活动时,无论是团体成员的选择还是团体的形成等,都要有缜密的计划,团体目标要明确并且可实施,工作者在小组中充当自我发展并且助人发展,其帮助团体成员发现和运用个人、团体和机构的力量,以帮助团体成员以及整个团体达成目标,每个人参与到团体中成为发展团体的一部分,有的成员参加到团体活动中是为了娱乐,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以提高能力,有的人是为了认识新朋友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的人参加团体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团体工作要用民主化的自我发展和助人发展的形式,尊重团体成员并且依靠成员来解决问题。尽管大家参与团体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开展团体活动是一种过程,在整个团体工作中,活动环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发展团体成员的特点,设计符合小组需要的活动节目,工作者在发展团体开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总结,评估每个阶段的效果,控制工作进程,使工作获得改善和进步。发展团体的目标是:成员相互认识,让团体成员认识彼此并且加以了解,初步建立彼此信任的发展团体关系;团体成员了解发展团体目的、活动内容和安排,增加团体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组员需求和期望并给予反馈。让发展团体成员学会一种鼓励他人的方式,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以这种方式鼓励组员;工作员初步了解组员个性、爱好、特点、生活背景、价值观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相应的表格中进行相关的记录。
2.2活动设计
(1) “期望卡”活动
为降低团体成员焦虑、紧张以至于不愿意参加的心情,发展团体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打破僵局。在开学后的第一周的周五晚上十八点发展团体工作如期展开。在活动开始前,请发展团体成员先填写一份“发展团体成员活动前评估表”,工作员在一旁耐心指点。评估表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及在发展团体中的角色等,以及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时间,并强调活动过程中的要求,向成员分发小卡片填写“期望卡”组员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引导其谈谈对发展团体的期望。每 6 个人坐在一起成圈状,并每人从工作员手中领取一张“期望卡”,每个成员在“期望卡”正面写上名字、自我评价,并画上自我印象的肖像画,把“期望卡”交给坐在自己右边的成员,这样每个人手中拿的就是另一个人的卡片,在卡背后的四方格中任选一格,在里面填上你对印象卡主人的第一印象,将填完的卡交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将写完的卡片交回到工作员手中。收上来所有的卡片,再发回到留名人本人的手中。给每个人3 分钟看卡时间,然后展开讨论:让每位成员说出别人对你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印象,看看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给他这种与你以为的完全不同的印象?我有一个新朋友:把组员分成两个人一组,相互介绍,彼此了解个人的基本资料、兴趣等,把两个发展团体合成一组,分别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搭档,但是要用“我有一个新朋友”来开始,介绍这个搭档的基本资料、兴趣等。其他人可以互相询问其他资料,然后再把两个发展团体合成一组,分别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搭档,也要用“我有一个新朋友”来开始,介绍这个搭档的基本资料兴趣等,每个发展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自己的发展团体起一个名字。分享时邀请组员简单说出对这次聚会的看法及感受,使工作员明白他们对发展团体的看法和意见,使工作员能从中得到改善。
(2)我需要你
让发展团体成员通过抽签分成两人一组。先将其中一个人的眼睛蒙上,由同组的另一个同伴搀扶着走过设置的各种障碍物,然后将两个人的角色互换。将两个人的眼睛都蒙上,让他们两个互相搀扶着走过各种障碍物,在他们走的过程中,将相互搀扶的两个人强行分开,让他们独自摸索,看看他们通过障碍物的情况。
2.3介入后效果
活动证明,在帮助新生解决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中运用发展团体介入工作方法是可行的,无论是在过程评估还是结果的评估中,都可以看到发展成员的明显的进步。发展团体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帮助高校新生在发展团体活又腥鲜蹲约骸⒎⒄棺约骸U庵址椒ㄔ⒔逃肜郑容易被广大新生接受,易于操作。为了实践的持续性,也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我们社会工作者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建议能将这种形式的发展团体活动延续下去,在下学期新生入学的时候及时地开展本活动,使得新生能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尽快地认识身边的同学,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人生做好规划。
在活动结束后工作员也进行了一定的信息反馈,反馈信息证明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访谈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新生很喜欢本次的发展团体活动,为我们的发展团体是一个坦诚且大家相互关怀的发展团体。在接触新生的过程中,工作员和教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到新生的变化,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新生的表现表明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他们能更好地融入高校生活,对专业的认同感也明显增强。这些无疑证明了新生适应发展团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发展团体活动中社工运用了本专业的一些价值观和技巧,如价值中立、不带批判的态度、遵守保密原则和尊重每个组员观点等在几次的发展团体活动之中,都运用了倾听、澄清说明以及引导谈话和转移话题等的技巧,同时也运用了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等。工作者在每次活动后,对活动效果认真总结,修改不足之处。针对组员们的需求,工作者挖掘整合可利用的资源,满足组员的需要,组员们都感到受益颇深。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使得发展团体凝聚力逐渐增强。在新生适应发展团体里,组员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很大的差别,环境的突然转变让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不知如何应对。例如有同学谈到对大学应该如何度过感到很迷茫时,其他组员也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大家也互相交流,相互鼓励,使大家对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一个短期的规划。看到成员的成长,工作者感到很欣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处境不利 成因 对策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转化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共同领域和问题,如何实现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转化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内涵界定:概念的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们使用的词汇纷繁复杂,如“差生”、“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 “学业障碍学生”、“问题学生”等[1],即使是使用其中一个字面相同的名称,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时也存在巨大差异。
1.1 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在我国教育界,“差生”、“后进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名词。“差生”顾名思义就是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思想品德皆差予以界定,这种太过贬义的称呼有损学生人格,贴标签意味强烈。因而国内某些学者主张用“后进生”“问题学生”等表述来替代,但这些称呼仍含有浓烈的歧视意味。还有两个概念则是“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更多是神经生理学层面的问题,它主要针对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问题;更为常见还有“学业障碍”、“学业不良”等,它们所指的是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underachiever),与学习成绩不良关系更为紧密[2]。
在此种情况下,本文提出“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表述。从广义上讲,后进生和差生等都是包含在学生处境不利群体范围之内,它们在本研究视野内是一群需要特殊关注的处境不利学生。相对于上述几种概念,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提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不是称呼上的文字游戏,而是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信念。处境不利学生这一称谓更能彰显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更易使家长和学生接受。因此,本文采用非贬义的、相对的、可进步的“学生处境不利群体”(Disadvantaged Students)一词来描述班级中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暂时处于不良境遇的学生。
1.2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概念界定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处境不利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处境不利、同伴交往中衍生的处境不利、社会流动和变迁中的处境不利、家庭经济处境不利、生理缺陷处境不利等五类[3],本文主要从学习生活、社交生活这两个层面对这些类别的处境不利大学生进行研究。本文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考察是基于教育视野的一项研究,是高校范围内的学生处境不利群体方面的研究,并且本文的研究不包括贫困大学生群体,而是特指高校里的那些综合素质比较低、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作如下界定:是指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在学业表现、人格完善、能力发展、同伴关系等方面暂时处于相对不利的发展状态或发展潜力被抑制的群体。
本文围绕江苏某985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 HND)中心处境不利的大学生进行研究。案例班级是通过对分班成绩测试不理想和平时行为表现不好的学生而人为组建的“补差班”。这个特殊班级中的大学生群体区别于同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拥有物质财富上的绝对优势却在学业等其他方面位于不利处境。他们无需个人努力就能从父母那里继承大量财富,使得物质生活相当优越。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却遇到了各种各样难以克服的问题,有人存在智力偏低、认知建构性差,有人存在某些消极的人格特征,有人则是因为自身社交能力较差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无论如何,他们当前都共同地处于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不利处境之中。
2 陷入处境不利的根源:成因与特点
2.1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特点
案例班级有着人数少、师资强、课程单独开设的特色,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掌握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动力、无学业规划,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或多或少存在厌学情绪,生活习惯差,家庭条件优越但家长忙事业缺少关爱,因此学生的自尊心――自卑感并存。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困难,考试成绩差,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学习方面对教学活动缺乏兴趣;二是缺乏探究精神,惯于被动学习,机械重复学习内容,没有创造性思维;三是注重描述性知识,不会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对知识点完全没有理解[4]。处境不利的大学生在心理上通常有如下表现:一是在情绪方面,自卑、心情不稳定、心理承受力低;二是在沟通方面,人际交往能力差,与同学关系不密切;三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低下,注意力不易集中。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制约着此类大学生的发展,最终逐渐沦为处境不利群体。
2.2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形成,各方面原因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2.2.1 家庭教育问题
从外因方面来看,家庭影响不良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影响包括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父母个性和经历的“代际传承”等。家庭教育的失误,如管教单一、棍棒教育、滥打滥骂父母要求不一致、单亲家庭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或忧郁孤僻或任性暴躁,承受挫折能力差。如案例班级A学生,幼时家庭管教很严,大小错误其父都施加打骂,少年时期后就频繁离家出走;由于长期管教不当,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性很差,经常无故旷课,学业情况不容乐观。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家长坦言已经无法管教,也建议老师不必对其过于用心,只求能让他感受一下大学生活。
2.2.2 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现代大学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受着社会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折射出社会上的很多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正悄然膨胀。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一旦接触到这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受到的直接影响就格外大,对他们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直至成绩落后、贪图玩乐、不思上进、信仰扭曲。如前所述,本文中处境不利的大学生虽然在学业和生活上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另一面是大学里面特别有钱、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尖端”群体。如案例班级B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之好,该生自初中起就读于贵族学校,很少受学校纪律的约束,长期以来没有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进入HND中心学习后,学习成绩较差,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认为家里有钱总能出国,成绩是否好或者是否在国内上学其实无所谓,完全受社会不良风气指引,信仰金钱万能。
2.2.3 自身的生理、心理原因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产生的内因需要深层次的挖掘,可以追溯到学生身心层面,包括动机障碍、认知的障碍、意志差别等。特别是大学生上进心强与意志薄弱的矛盾,一部分智力较好的处境不利大学生,多少存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心理,但由于基础较差和长期形成的散漫、畏难、毅力不强的习惯,稍有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因此内心充满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如案例班级C学生,很早就踏入社会工作创业,目前已事业有成,在多年的社会打拼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下决心移交了公司事务,来HND中心学习。一开始该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但由于较早脱离学业,缺乏系统的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毅力,只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热情即告放弃。
3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思考
国外学者已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一些国家也已在政策层面出台了种种措施,例如美国针对处境不利大学生的支持战略[5],英国全面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健康发展措施[6],印度大学对处境不利学生群体的有关保护政策等等,都是体现了补救性教育计划和支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转化:
3.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大学阶段仍不能放松与处境不利大学生的家庭联系,辅导员和家长要随时保持沟通联系,用灵活多样的教育,以激励手段,感化处境不利大学生;运用弹性教育法,促进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实现转化。在学校中要树立良好的班风,用良好的班风帮助克服掉处境不利大学生的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学校家庭要双管齐下,注重展示学习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自发自觉地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2 通过成功体验启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旦充分调动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会形成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要多给此类大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善于捕捉他们哪怕是再微小的“成功点”,鼓励、帮助他们迁移到学习中去;采用分层教学,把握好教学的速度和难度,让处境不利的大学生学习的思路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8],让他们感到自己正逐步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建立起信心,尝到探索知识的乐趣,通过成功体验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达到转化的效果。
3.3 建立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诊断和指导机制
大学要诊断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性格、情绪、动机、动力这四方面的诊断,以此确定学生存在的不良非智力因素,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加速实现其转化。而学习指导的首要任务是为处境不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学习不良因素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举措以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指导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顽强的意志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指导要促使处境不利大学生拥有顽强的学习意志,以免转化过程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转化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耿中.关注弱势学生是教育的理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6 (10).
[3]郑信军.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文军,孙俊才.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J].心理科,2009,32(1):230.
[5]Ronald Davie. Combating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edited by Theo Cox, London and NewYork:Falmer Press,2000.
[6]DanielA.Be11.What it Means to be Disadvantaged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ResPublica(2008)14:65(R)C6.
[7][美] C eci 1 D.Mercer,Ann R.Mercer著,胡晓毅,谭明华译.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干明赞.问题学生赏识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