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管理论文

科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25 07:4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等方面的基本计算;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

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了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应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持久的知觉过程,是和思维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了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并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③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⑤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文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

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或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一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4.意志。意志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做。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2篇

[关键词]科学管理;生产力;社会发展

从哲学的视角看管理,其本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人,通过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方式,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等方法和手段,对自然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进行规划、控制、协调等活动,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产生良好效益,实现人类活动目标的过程。

管理既然是这样一种活动过程,就不可避免会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不恰当的错误的管理之分,因此,笼统地说“管理是生产力”是不科学的,应该说科学管理是生产力。

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泰罗科学管理基础之上更为深刻的认识,即按照客观世界内在规律和人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管理活动,重视定量分析和战略规划,强调哲学思维和方法对管理的指导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按照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坚持自然、社会、人本身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管理看成是一个不断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复杂的过程。

第一,管理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自主性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社会越发达,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呈现给我们的也越多,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难以发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成功的管理必然是在变化中寻找本质和规律并适应其发展。

第二,管理必须适合和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思想发展史表明:在从一种管理方式演变成另一种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组织形式变化是根本原因,人性发展的新需要是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网络空间构成的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往群体劳动、集中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自然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时代开始了。

第三,整体性思维、复杂性思维、过程哲学思想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管理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许多方面内容,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理论、技术科学成果以及关于人的科学的新认识是科学管理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学科的进步就没有管理学的发展。

第四,坚持自然、社会、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管理的显著特征。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多人口形成的物质需求压力,人类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土壤沙化、资源短缺、森林面积减少、气候异常、各种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后果。这些结果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种族之间的利益纷争,导致国家、地区间矛盾冲突不断,影响人类和平发展。

第五,科学管理要以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观为最高准则。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许多问题的解决仅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不行的,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加以解决。任何个人、组织、国家都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人类共同的幸福。

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建立在牛顿力学机械观线性思维基础上的,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把人放在和自然界完全对立的基础上,忘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自然,应当与自然界共繁荣,而不是征服自然。二是只看到了物质生产力,忽视了精神生产力和人自身的生产力。固然,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决定政治生活和其他生活的前提。但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成为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成为推动物质生产进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

用系统论观点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过程哲学思想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是处在不同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人,能动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产资料,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体。其中社会生产力包含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自身生产的能力。

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的统称”。自然力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与人的劳动无关,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生活的力量。在人类早期,自然力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起了根本性作用,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富足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提高,部分自然界成了打上人类烙印的“人化的自然”或称人的思想“物化的世界”,从而形成一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劳动生产力。这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生产力已经成为制约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外在力量。

社会生产力是以实践着的人为主体和终极目标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本身生产力的复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生命的生产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因此有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三个方面。“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第一,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工具,把自己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曾经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扩大,都离不开生产中人的力量。物质生产力提供的物质财富数量和质量决定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因此,在人类发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追求物质生产力发展成为人们活动的最高目标,经济增长是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

第二,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精神劳动从物质劳动中分离出来,真正的精神生产便出现了。精神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发展自己思维、情感、意志、审美、创造性等精神品质的能力,包括思想及其物化的技术形态和制度产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认为,“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生产力影响很大”;还说,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对人类精神意志,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但是要享受艺术事先必须具有购得它的物质手段,因此,艺术家对于物质生产,对于节约行为也具有提供诱因的作用。李斯特提出,生产力主要在于个人的智力和社会条件,一个国家通过改进其社会和智力条件,就能够运用现有的物质资本,使生产力提高十倍。精神生产力的成果表现为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科学、宗教,也表现为制度产品,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制度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精神生产力不仅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还是促进物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知识和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机器代替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将越来越少,从事精神生产的人会越来越多,精神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由此推动人的发展,成为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第三,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人是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主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种的繁衍是人活动的内在原动力。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身生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口的生产。“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口的生产既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自然人繁衍后代,受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制约,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提供一定数量人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一定社会条件下人最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人的社会化。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人才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的另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人的社会化需要和适应社会的各种劳动技能,以及作为有尊严的人的交往能力、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传授生产和生活知识、经验,培养适合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教育,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新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获得广泛传播,新社会的实践主体经过社会化和良好的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第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由于生产本身不发达、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人总是处在片面发展和异化中。表现为劳动者为社会生产出财富的同时,却为自己生产出贫困。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劳动能力的提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甚至生育和抚养子女,都被看成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被异化成机器的一部分,资本的奴隶,失去了人的尊严、自由和全面性。只有在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产生。

生产力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各种要素的结合方式、结合程度、结合效果反映了人的能动性力量,体现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水平。如果把生产力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比作鱼网的经纬线,那么科学管理就是使其成为具有捕鱼功能的鱼网的纽结。科学管理不是生产力的硬件——机器、厂房、设备,也不是生产力的软件——先进的科学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是把生产力硬件、软件结合起来的组织件。科学管理是根据生产力总体变化规律,从整体出发协调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使之达到优化状态的过程。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作为生产力主体能动性的实现;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制度文明建设。

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是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只有在科学管理条件下,各种要素有效地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同样的道理,就像单个人不在自己头脑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界发生作用一样,没有生产的组织指挥,生产运动就不能有秩序地运作和运转。

第3篇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也认识到全球化经济竞争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明显变化,把“人”作为一种使组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加以发掘和科学管理的主张,已成为当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当代管理思想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这种要素在企业生产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力求将全世界的资源为我所用,以一定的投入成本实现产出的最大化。那么,谁在管理配置这些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金呢?在这些人、财、物的资源中,哪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呢?显然,人是第一位的。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也认识到全球化经济竞争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明显变化,把“人”作为一种使组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加以发掘和科学管理的主张,已成为当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1.传统人事管理的内涵。所谓的人事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和制度,对人事工作进行组织、计划和协调等。主要是事务性的工作,包括人事档案的管理、工资调整和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情况。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本”,抑制了人的能动性,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过分注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强调要按照国家劳动人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劳动人事管理规定和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人事部门在组织中更多地关注于事务性的管理,其管理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不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要求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建立健全人才短期和长期激励机制。概括地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企业实现与员工发展的最大化。在其管理过程中加入了以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组织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通过挖掘员工的潜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事实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它实现企业的个体员工优化和集体组织优化,使之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基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企业中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本”,而这个“本”就是“人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主体的管理,是利用人性、管理人性以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要获取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其关键是紧紧抓住“选、用、育、留、引”五个环节,真正做到选出潜力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育后备人才、留住有用人才、吸引紧缺人才。

二、从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

1.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传统人事管理把人看作一种成本。员工往往从事事务性操作,不利于开发人员的潜在能力。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征:

(1)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事务性管理。在企业中地位较低,很少涉及企业高层战略决策。它是对公司人事制度的贯彻予实践,是国家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需要创新和前瞻性思考的东西。人们普遍会认为,人事管理只是一项技术含量低、专业性差的活动,无法与生产、财务和销售工作相提并论。

(2)企业将员工视为一种成本负担,将员工角色物质化,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属于单纯的雇用关系,员工的发展跟企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企业支付员工工资,员工做好分配好的工作,并不需要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发展以及对公司的影响。工作内容单一,企业和员工相互之间没有归属感和信任感。

(3)传统人事管理,往往把对所管辖区域内的人的管理当成对他们的档案的管理,使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堆卡片,而不能解决人才的有效配置问题,即人才如何鉴别和如何调配的问题。按传统人事管理的做法,“人才”等于“官位”,“人才的配置”等于“官位的调整”,而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如一个财务科长,就与现代管理模式下的财务总监有很大的差别,而在现代管理模式下,人事科长就很可能不是一个常设的职衔,而是由某个主管资源调配的业务负责人来兼任这个职能。

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1954年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德鲁克认为管理具有更宽泛的3个职能:管理企业、管理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管理员工及其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同财务、生产、市场等其他管理职能一样重要,却往往被人忽视。它包括所有的人事行政管理、劳资关系处理、员工关系协调以及人员开发。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变化。

(1)理论上有所创新。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技术成为企业发展核心,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战略性。劳动人事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一种业务管理的范畴。人力资源管理则属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目标性和指导性。

(3)人力资源管理更着眼于未来。传统观念把劳动力管理部门看成是纯消费部门,因而对人力支出也是尽可能减少。现代观念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上。它以投资的目光看待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和开发人才,它谋求的是在可以预期的计划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值和最佳方式,它是谋求企业发展的潜力的投资,因而它更具长远性和增值可能。

(4)人力资源管理比劳动人事管理更具系统性,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其管理方式也更趋于灵活。这一点在它的职能分析中可以得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考虑的是整个企业的发展态势,它所制定的各种规划也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所以它更具前瞻性和全局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1.管理方式不同。传统人事管理主要以事为中心,讲究组织和人员的调配,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管理活动局限于为事配人。同时,也忽略了人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加以开发利用的事实,员工往往从事事务性操作,不利于开发人员的潜在能力。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企业的首要资产,尊重人格,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注重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同。人事管理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业务部门或办事机构,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门,人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主体,成为企业的特殊资本。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战略核心。

3.对人力的管理理念不同。传统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视人力为资源。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对人员的投资诸如工资、奖金、福利、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都被记入产品成本,从而严格地控制对人力的投资,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使员工不愿发挥全部潜力,妨碍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物质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产品的成本。现代人力资源则认为人力是资源,不仅是自然性的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与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相反,人力资本体现的则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即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将会提高,而不是下降。可以这样说,企业对人的知识、能力、保健等方面的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形态投资的收益率。

4.管理的着力点不同。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人员(岗位)的补充与上岗培训等,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追求投入产出的最佳方式,基于人性的管理有时是用技术和资金等管理手段无法达到的另一层次的管理,是通过体现对人性需求的合理满足,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可。这种科学巧妙的管理,可能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激活员工为手段,创造出“以十当百,以百当千”的积数绩效。

5.管理的思想不同。传统人事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对人进行外部的、孤立的、静止的管理,而现代人事管理则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对人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管理,高度重视对人的管理的相关性、目的性和开发性。在对员工进行全过程的纵向管理方面,传统人事管理把员工的录用、培训、使用、调动、升降、退休等相互关联的几个阶段人为地隔开,孤立地进行管理,造成上述各阶段的彼此脱节。从横向上看,传统人事管理把相互联系的人划归各部门,各部门从各自管辖范围出发,进行分块式管理,难以发挥人员的整体优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克服了上述弊端,把录用、培训、使用、调动、升降、退休有机联系起来,克服了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部人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全过程管理。

6.组织绩效评价上的不同。在组织上,人事部门仅仅是组织众多部门中的一个,其功能仅仅是整个人员管理的一部分,其他部门如行政、生产等部门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思想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在组织内部建立整合式的功能。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人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管理层,而企业中的操作层仍然被视为劳动力进行管理,这不仅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融洽双方关系。在视员工为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就不仅限于管理层,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拓展到劳资关系的各个方面。

人事管理中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员工绩效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报酬、奖惩、提升的有力依据,因而员工有抵触心理,惧怕绩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员工绩效现状的信息,找到与目前及未来要求的差距,绩效优秀的员工将得到物质奖励、提升等鼓励,而绩效较差的员工将得到培训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所有员工将从中受益,绩效考评成为员工与企业之间主动交流的有力手段。

四、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名词置换,它意味着从思想、理论到方法运用的根本改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观念问题。首先要把人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可创造的资源。所有提高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的途径,都需要人力资源加以开发、传播和利用。那如何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呢?首先是从“事本”管理观念向“人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事而忽视人,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则相当薄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强调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管理者要顺应时展的趋势,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认识到“人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在工作中注意了解和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合理需求,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将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从静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从单一管理观念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原来那种静态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当注意,传统人事管理在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上都比较单一,而单一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树立系统观念,将组织中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尽其才的目的。

2.认识问题。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无论任何国家或任何企业要发展,就要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树立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考虑和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对人力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而是一项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收益的,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战略的一部分,这要求组织围绕战略目标,系统地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层次决策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同步思考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配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战略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经济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战略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与此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也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事实上,现在越来越需要在企业战略计划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将人事部门吸收进来,结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来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

3.技术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讲究实践性和操作性。从人员招聘、薪酬设计到组织设计、工作分析、从测评考试到职位定岗、从考核到培训教育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和程序,技术含量都是很高的。如何将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和职能连接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员工,吸引并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更全面地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绩效考核等,只有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功效。因此,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若想真正实现功能上的转变,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必须从全新的角度,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内涵。

五、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体制都是在不断变革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只有适用、适应,没有完美无缺。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在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模式,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引入竞争体制。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是在竞争和雇用制基础上来确定企业和员工的合作关系。企业稳定发展主要依赖于与员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竞争和雇用制的建立,使员工感觉到市场的压力,才会有创新创造的动力,使其处于被激活状态。

2.建立公正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价值分配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一是激励体制的价值分配,使个人处于激励激活状态。二是运用多种价格分配形式,给员工提供不同的竞争“跑道”和动力源。如薪金分配上的固定工薪制、年薪制、股权分配及转让制、奖金分配制、职务岗位津贴制、岗位调整机会、职称评定和职务升迁等,形成个人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实现的有机集合,个人荣辱与企业兴衰相统一的价值分配机制。

3.建立公正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是能否激活员工的关键,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公认原则,即公司领导决策层公认的原则和员工认同的原则。二是吸引人才原则,能够长久地吸引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人才加盟自己的企业。同时,还要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传播企业文化,传递企业方针、目标和任务的载体,作为价值分配的依据。这样就能牵引员工为企业效力,约束员工按规程办事。所以,价值评价体系既是价值分配体系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企业牵引和约束员工的机制。

第4篇

1.1制度的激励作用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很多的医院在进行医院管理的过程之中,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并没有采取综合性的薪酬管理制度手段,在管理的过程之中,采取的薪酬管理手段过于单一,对医院内部员工的薪酬发放也并有注意到市场薪酬状态的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就导致发放的薪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也使得医院内部员工的满意度上升不了,这就导致难以有效的激发医院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2医院医院体系的报酬形式不符合多样化需求

在进行医院医院的分配过程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备的薪酬管理体系,现行的医院医院体系并不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医院内部员工的真实价值。对于那些并不能够直接显现出来的因素,例如:医院内部员工的管理协调能力、医院内部员工的技术工作能力、医院内部员工的知识储备能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没有科学的形成一套健全、完备的薪酬分配体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

1.3医院职工的福利待遇缺乏合理的弹性机构设置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医院所采用的医院职工的福利待遇大部分还是沿用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模式,并没有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变化手段。具体的来说,所采用的福利模式还是被动的接受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懂得合理的利用福利待遇激发员工对于医院的认同感,缺乏足够的弹性机制,不懂得人性化处理医院内部员工的具体事宜,没有发挥出医院职工的福利体系的应有作用。

1.4医院医院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的医院医院管理研究还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这就导致我国的大部分医院在进行医院医院管理的过程之中,缺乏足够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也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管理水平,这就导致在进行医院医院管理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在员工业绩考核和员工发展规划设计方面的漏洞,医院在组织医院医院管理的过程之中,也存在着管理不够灵活,缺乏弹性机制的问题。除此以外,在目前的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也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医院医院管理,这些都是制约医院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

2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综合性科学管理意识应用于医院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2.1医院要确定医院医院分配原则和管理方案

为了充分的保证医院内部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就需要医院在进行医院医院管理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知识理论,制定出医院的医院分配原则和管理方案,以便于有效的提升医院内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医院薪酬分配的合理性,促进医院管理体系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2.2实施公平公正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有效的保证医院内部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医院内部要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医院的员工的薪酬水平和员工的绩效水平充分的挂钩。与此同时,对于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等要素也要制定一套健全、完善的评价制度,丰富现有的薪金评价制度,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薪酬。

2.3建立起具备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医院的发展,还需要针对医院内部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对医院员工的薪酬评定工作。对于那些可以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员工,要给予更多的薪金,刺激这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员工的基本福利则要给予保证,保证每一名公司员工的基本福利待遇,提升员工对于医院的忠诚度,保证医院的的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3结论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市场出现了新的格局。医院经济活动日益广泛开展,各项业务收入显著增加.医院资金使用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是把医院作为主体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单位,促使医院更加科学合理地遵循医院启身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借鉴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经验和做法,按照统一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服务市场的需要,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医院财务管理研究逻辑起点

医院管理是全面系统的管理,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中,必然要进行医疗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护理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且这些工作是相互联系而且又是互相支持的,但是却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处理关于资金的财务活动和由资金引起的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它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强医院的管理工作是有分工的专业管理。2.涉及面广如上述财务管理论文,医院中一切涉及到资金收支的经营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医院的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是由财务部门供应。

2、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的观念陈旧,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管理者经营意识不强,管理观念滞后,方法落伍,知识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在经营中,医院普遍存在着对财务重预算轻管理的问题,单纯的套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增加经营风险与资金成本。长此下去,这种陈旧的财务管理管观念不能让全体人员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医院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导致医院人员、资金运行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2.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监督失控

目前医疗卫生单位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未覆盖所有的部门与人员,致使各部门之间的岗位与权责不分明,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衔接不明确。同时,由于医院会计操作混乱、核算不实等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制度缺位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约束与牵制。医院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造成制度的执行不力。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在医院中都普遍存在。

3、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已经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医院应从重财务预算, 轻管理转变为以核算为基础, 重管理的观念。同时,还应优化创新医院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将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

3.2提升财务人员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当前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针对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关键。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制度的学习,让财务人员熟悉和学习国家各行业各项相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提高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医院科学管理规范化的发展。

3.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监督力度

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使医院高效运转财务管理论文,而且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医院领导应充分重视医院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明确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使医院的财务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定期检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应严格分离互不相容的职务,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衡机制,使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减少制度漏洞,保证医院工作的机构及职责职权的合理划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医院要重视内部审计和内部考核,明确考核部门和考核责任人,授予考核人员奖惩权,使监督以及制约机制等能得到切实加强,提高财务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詹祥.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05) .

[2]许晓南.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若干问题刍议[J]. 现代商业, 2009,(36) .

第6篇

质量管理论文2400字(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保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能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测量并且进行科学的解释以及综合运用的过程。环境监测主要是服务于环境管理,因此,较高的环境监测质量有利于我国的环境管理,有利于对污染源的控制,有利于正确进行环境规划。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保护

引言

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对于环境进行监测以预防灾害,到如今的环境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无不体现了对于环境管理的重视。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环境监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滞后现象,对环境保护造成了影响。因此,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成为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1环境监测的概述

所谓环境监测,指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态势进行监督和检测。其主要通过对某些能体现环境质量的典型数值进行测量,从而掌握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污染成分、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这几大方面,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主要可分为物理污染监测、生物监测、土壤监测、水质监测和空气监测等。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指的是对各类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态势进行监测,并评估相关措施的执行效果,判断环境标准落实情况,并集中整合质量监测数据,从而判定特定范围内环境污染综合状况及其发展态势[1]。

2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队伍整体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量较为庞大,故有关部门所需投入的资金也较大,而长期的经费短缺问题,致使一系列工作难以有效的落实下去,长此以往,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人才资源的不足,始终是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多,人才资源的匮乏,导致一些实际矛盾的产生。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也就无法提供保障。受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许多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重点放在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上,对现场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往往存在忽视的情况。

2.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就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关法律法规,尽管如此,这些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宏观层面上的。而对于更加具体的问题如责任划分和执行细节办法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规定。此外,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交错的问题还有待于给出一个更为清晰的划分。

2.3环境监测资金不足

现如今,虽然环保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也调高了环境保护与监测的经费投入。但是,由于环境监测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购置相关机械设备、维修以及监测的成本非常高,并且日常成本开支也很高,政府提供的资金并不能使得监测系统有效运转,许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导致了环境监测任务也不能及时有效执行,监测数据及信息也不够精准,达不到信息分析的基本需求,对后续信息分析结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2]。

3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建设素质型人才资源队伍

要想在基层有效实施我国环境检测办法与工作,就要通过精确的数据与科学的分析来指导工作,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定期专业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建设素质型的人才队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只有通过专业队伍的建设,才能够从人力的角度使基层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而强化学习的过程,也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提升,将环境监测工作更加经验化、技术化,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我国相关科技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的保障。

3.2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受到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可以通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来帮助解决现下我国环境监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更多细节问题进行明确划分,如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环境監测各环节中的具体职责,做到各项事务能有专人负责,能准确找到责任部门。此外,还应当对环境监测工作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相关解决方法给出清晰的规定,以明确实施方法、划清实施责任界限。具体操作办法可以是依照从国家到区域到地方的标准来划分出一个等级,这个等级的划分能够保证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对区域及地方的环境数据进行更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评估,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3创建专项监测控制经费

高效的环境检查管理机制的运转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撑,只有拥有了专项经费,才可以为该管理机制提供更加先进的设备以及人才,从而全方位的提升环境监测成效。为此,国家应该考虑设置专项经费,并且安排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控制该专项经费的资金流向。在相关部门获取到该专项经费后,要善加利用,合理运用到设备采购、维修以及专业人才的引进上。实现专项经费收支合理化、细致化,并且将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针对挪用公款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此外,在创立该专项经费时,还可尝试性地与污染企业以及各环保单位展开合作,旨在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应基于技术与设备的条件,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设更具有专业素养的团队,从多个方面促进整体专业性的进步,才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自身,处理好内、外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为环境监测质量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质量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关于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探讨论文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水质采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强化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相关举措与解决方案进行初步的研讨与分析,希望对环境监管部门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水质保护;环境保护

相关部门在治理水体污染,监控水质变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监测结果与水体实际状况不相符的问题,同时,相关监测人员在对水体进行采样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很大的误差,进而导致环境保护部门在实施相关治理工作时,缺少足够精准的数据凭证,治理效果与方向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强化水体污染治理工作,首先就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

1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意义

当前,治理水体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水质监测也成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真正核心。监测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工作,可以快速有效的获取水质真实数据,可以让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水污染治理工程拥有更为明确的方向,是实施高效水体污染治理工作的前提。在水质监测工作中,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水质采样过程,而采用过程对于最终结果有着最为直观的影响,所以,各级部门以及水质监测人员,需要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更为认真负责的态度,使用专业技能完成水质采用工作,确保最终采样所得到结果可以真实反映水体现状。总而言之,水质采样工作的质量好坏,是影响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核心,更是实施系统化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

2当前水质采样工作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2.1采用工作中的设备检修问题

环境监测人员在对水质进行采用过程中,需要专业设备来保障总体工作的稳定,因此,采样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将会对采用工作所获取的数据以及采用进度造成直观影响。现如今,水质采样设备可以对水体的温度、酸碱度等各类基础数据进行持续性监控,并且,有些较为先进的设备,也可对水体的中的成分进行有效监控,而这些数据就是后期实施环境保护策略的有力凭证。但是,水质采样设备的总体技术标准较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并且,其在运行过程中,也要进行必要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终采用结果的精准性,保持监测过程的平稳。但是,在当前的实际采用工作中,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往往被人为忽视。虽然部分监测人员也会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但是,其检修过程没有按照专业流程来实施,且检修频率很低,存在这很大的局限性。这种现象,不仅让监测结果失真,也让监测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大打折扣,不仅无法为环保部门提供治理凭证,还会造成设备资源的额外消耗。

2.2水质采样工作中采样点选择不够合理

水质采样工作对采样点的位置选择有着一定的要求,采样点需要符合相关采样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采样点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采样点的管理也对最终的水质采样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只有那些具备代表性的采样点,才能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有效性,才能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更为具体的数据凭证,促进地区环保工作的有效进行。当前,很多水质监测人员在实施采样点选择过程中,缺少责任意识,对采样点的位置并没有进行科学考量,单纯为了节省时间,采样点的位置极为随意,不具备代表性,大幅度降低了水质采样工作的总体质量。水质采用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后期的调研以及长期性监控,如果前期监测人员所设置的采样点不够合理,且没有对采用点进行有效管理,一旦采样点的周边环境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变,将会对后期的长期性监控工作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2.3采样后的水样保存与运输问题

水质采样后,需要将所采集到的水样送至专业检测部门来进行深度检查,因此,水样在运输与保存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样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自身所具备的相关特性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改变。通常情况下,监测人员在完成水质采用工作后,会对所采集到的水样进行科学管理,会在其内部添加适量的固定剂来完成水样的整体保护,并对其容器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但是,再是水样保管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要求来对水样进行高质量保管,水样在采集后被随意摆放,进而导致水样保存过程中发生水质变化,最终检测数据无法真实有效的反应采样点附近的真实水质状况。并且,很多水样的运输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外界因素对于水样性质的影响,进而导致水样整体数据失真。

3强化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与解决方案

3.1让前期的准备工作更为有序化

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覆盖水样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初的采样过程到最终的数据监测,每一个环节都是监测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想要确保水质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首先就要保证采用实施前的准备更为充分。根据行业经验,为了让准备工作更为有序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3.1.1技术学习

在实施水质采样工作前,相关部门需要对参与采样工作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真正了解水质采样工作的重要意义,熟知采样方案与规范,并可熟练实施采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1.2设备学习

水质采样工作需要专业设备来配合进行,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让每一个监测人员对所有监测设备有着足够的了解,熟知设备的规格、型号以及工作过程,并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判断采样过程是否稳定,并需要其具备一定的设备保养与检修能力。

3.1.3其他保障

采样过程中,水质的保存容器需要符合具体的采样工作要求,所要使用的药品以及其他材料等都要符合具体的采样规范。

3.2强化设备检修与保养工作

采样设备的稳定性对于采样结果有着至关的影响,因此,负责水质采样的部门需要强化设备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设备检修与保养机制,明确设备使用规范,明确每一位监测人员的具体职责。监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由专人负责,并严格遵照相关使用规范来进行,同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与保养周期表,确保最终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此外,实施监测流程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强化对水样保管容器的管理工作,确保容器的材料不会对水质,确保容器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容器内壁的清洁度。

3.3科学管理采样点

水质采样点的选取,需要监测人员进行综合考量,严格遵照相关监测方案,并从技术角度出发,仔细判断每一个采样点是否符合标准。监测人员在确定采样点位置后,如果想要更换,必须要依照相关规范与技术来进行。采样点完成定位后,需要及时进行拍照,并交给审核人员进行检查。采样点的选择过程中,污染源常常被忽视,同时,环保部门所实施的净水工程也会导致采样的水质不能综合反映水质的整体状况,因此,监测人员需要对采样点的周边工况进行细致排查,确保采样的代表性。

3.4确保水样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的稳定

水样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需要对保存容器进行有效固定,使用特定的减震材料。为保证水样在运输过程中,其性质不会出现改变,需要及时添加相关药品或稳定剂,添加过程需要严格遵照操作规范。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冷藏的水样,需要确保冷藏箱内部温度的稳定。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预防环境因素對于水样的影响。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人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意义探索。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通常是指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构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侧重于过程。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三个因素:确定的目标、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既定的预算。

项目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总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任务。①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最大程度地优化所需资源配置,做到项目在特定的范围、有限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及质量之间的相对平衡。

1.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②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是依托学生公寓这一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一次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起止时间明确、参与对象明确、活动预算简单等特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指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视为一个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活动摘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采取招投标制度进行立项操作,通过公平竞争、公开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1.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将项目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文化真正地走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莆田学院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也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论文,如每年一届学生公寓文化节就是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组织“好学风”优秀宿舍评选大赛、“宿舍文化风尚大赛”、“寝室舍标设计大赛”、“安全知识知多少”之社区安全教育主题海报设计大赛、“迎奥运、树新风”之社区文明标语征集大赛、“节约我先行”之社区节能宿舍评选大赛等活动,运用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团队激励、绩效评估等专业理论,充分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做到责任到人、专款专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2.1酝酿准备阶段

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专家组经过调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总体构想,明确教育总体目标,确立正确导向。其次,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选择适合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并公布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申报指南,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公寓文化活动方案,营造“人人可以申报,人人可以参与”的氛围。。

2.2项目申报与审批

在立项通知公布之后,申报活动的学生团体必须在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各项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学生的活动意向和需求、活动场地情况,并对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形式作出详细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在充分论证之后向学生工作处投递活动计划书,参与项目申报。活动计划书须体现时代特色,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校园影响力。

在审批环节中,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活动立项评审,对所有活动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影响力、内容、活动形式、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立项。

2.3项目实施与监控

项目实施与监控是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通过审核的立项活动项目,由学生工作处与活动主要负责人签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协议书》,以协议书的方式确保活动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配套经费的及时落实。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的计划书不得擅自改变,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工作处组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对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督导,检查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活动组织者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活动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学生工作处对活动项目进行中期评测,如发现活动项目负责人未按计划开展活动,或是活动方案执行难度大,或是活动经费不合理使用,则可以中指活动项目的实施,停止拨款、撤销立项的处理,做到尽量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项目验收与评价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活动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活动项目的验收与评价环节。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运行结束之后,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活动项目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交文本材、图片、DV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进行活动项目的审核与验收工作。学生工作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的、最终的评审和反馈,根据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成效、影响力等,评选出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以及不合格项目;同时对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次该负责人或团体申报立项的参考指标。

项目验收结束后,学生工作处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及时兑现奖励和处罚,及时表扬和奖励开展得好的活动项目;批评不合格项目的负责人及申报团队。活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可在校内媒体中开辟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专栏,广泛交流活动项目开展的经验,也可对成功的活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3.1坚持资源整合原则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部门之间、院系之间各自规划,各行其事,未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资源整合也无法得到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重复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化解项目矛盾与冲突,提高项目资源利用效率。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精心规划,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目标,完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具体项目的申报指南,严把活动立项审批关,对申报的同类相似的活动项目,采取合并立项的方法,倡导竞争与合作,避免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重复开展的情况出现教育管理论文,有效地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

立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能否按计划开展,人力物力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合理使用,这些都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活动项目通过立项之后,倘若项目管理部门放开初期管理,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待到活动中后期才开始管理,则会延误了活动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变活动项目负责人的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总的来说,只有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加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培训,结合往届优秀项目案例,培养负责人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策划、组织、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宣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实施办法,以及项目成果的鉴定办法和具体标准。通过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通过立项审批时,能够明确其工作职责,能按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着手开展工作,如进行活动人员安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的使用问题、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等等。在项目的实施与监控环节,通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的不定期抽查与督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度意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加强,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3.3坚持过程监督原则

在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监督是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过程监督原则。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予重视和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进而导致整个活动项目无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立项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与活动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直观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协助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实现了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践,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46

②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9

③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第8篇

关键词:质量检测 科技手段 施工

一、施工全过程质量检测控制要点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检测控制要点进行介绍。

(一)施工准备阶段

为了有效地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对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予以重视,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合理选用施工设备和检测器具。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设备及检验仪器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现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们对于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具体选用上,应当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技术和方法、设备与仪器的性能、施工组织管理以及经济性等几大因素,然后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以此来充分发挥出设备及仪器的能效,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对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进行选择时,应当从型号、性能参数以及操作要求这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否则就算采用再好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也难以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应当在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优选材料供应商,从源头控制好材料质量;其次,在原材料采购的环节上,应当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采购,这样有利于确保原材料的使用,以免因材料供应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再次,材料进场前应当严把质量验收关,应由专人对进场材料进行质检,严禁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在验收过程中,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参与,验收合格后,应共同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是重中之重,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在一般的工程项目中,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都是施工阶段质检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钢筋施工。首先,在钢筋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对钢筋半成品的尺寸、箍筋尺寸以及弯起筋的弯折位置进行仔细检查,可以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在抽检过程中,应确保每种形状的钢筋不少于三件,检测步骤如下: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如钢卷尺或是游标卡尺对钢筋直径、几个尺寸进行抽查,看其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同时应当按照配料单对钢筋的型号、尺寸、级别和规格进行检查,抽检的钢筋根数应不少于三根;其次,在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应对钢筋的形状、规格、锚固长度以及连接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对骨架长度、间距和排距进行抽查。同时还应对钢筋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看焊缝是否平整、饱满。

2.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计量应当每个班次至少抽检两次,含水率应抽检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应至少抽检两次,并按照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的称量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准确,施工缝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拌和时间是否充足,振捣是否到位,养护是否及时。此外,还应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具体包括:外观质量缺陷、标高、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截面尺寸等等,同时每一层混凝土在拆模后应当进行实测实量。

(三)竣工验收阶段

在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应当根据设计图纸、合同要求以及相关规范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验收。首先,应当由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并由监理方通知建设方进行质量验收,然后再由相关部门进行组织验收。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当要求施工方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质量合格为止。在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尊重科学和事实,并确保立场公正;其次,还应当建立健全工程档案,这样能够为其它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二、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确保施工质量

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科学技术的充分应用息息相关。施工单位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有效解决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尤其针对质检环节,更应当将先进的检测仪器作为重要的质检手段,提高检测的精度和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满足项目管理要求。首先,落实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科学处理好施工质量、成本、进度三者的关系。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强化工程质量检查,做好定量和定性分析,若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其次,运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计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均纳入到管理系统中,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再次,建立科学技术攻关团队,对于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确保建设产品质量,推动施工工艺更新换代;最后,构建施工质量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将设计、监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纳入到动态跟踪管理系统中,从而确保参建各方严格按照合同和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动态全方位监控。

参考文献:

[1]赵冲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有色金属设计.2008(4).

[2]宋金刚.浅谈如何建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24 — 03

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阶段,高校数量增多,在校生数量激增,现在全国高校数量在2000所以上,在校学生3000多万,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今高校从规模发展阶段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而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学生工作是保证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从理论上不断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径,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

一、人性化管理概述

1.人性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提出来是经过管理理论和实践100多年发展的结果。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管理领域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其运用于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的代表就是“泰罗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把人视为物,以物为本,实现了管理的机械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实行非人格化管理,他们主要依靠强迫、控制、指挥和惩戒等手段,辅之以金钱的刺激,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也称为传统管理模式。科学管理理论重视物的因素,把人当成机器,制定和出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措施,辅以金钱的刺激,对人实行严格管理,以此来提高效率,其忽略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未注意到管理和生产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20世纪2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假设,后来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沙因的“复杂人”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等。

行为科学理论是将人作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假设基础上来看待,而不在仅仅把人当成“经济人”。它们认为人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因素,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民主化”和“人性化”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此激励他们在管理中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行为科学理论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优化了管理的效果,它强调人的作用,关注人性,按照人性的需求和满足来优化管理。

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产生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它不仅汲取了科学管理理性的一面,又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人性”的一面,同时注重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他不是将将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落实到单个员工身上,而是过渡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以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文化的调控职能,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刚柔并济,从而在管理中将理性与人本主义结合在一起。西方管理客体思想由‘物本管理’演变为‘人本管理’。”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人是知识的载体,对人的管理从体力劳动者的管理转变到脑力劳动者的管理,从而使人本管理发展到能本管理阶段。能本管理,是以人的内在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比人本管理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更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价值。能本管理阶段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根本体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现代管理论不仅强调了严格管理的理性一面,更关注管理过程中人性的一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为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由于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成功。因而由企业管理领域扩展到多个管理领域,从而出现了人性化管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2.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注重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人性要素,尊重人、理解人,以此来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业绩。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是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被管理者,给予其关心和帮助,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从而挖掘其潜力,发挥其创造才能,人性化管理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对学生工作队伍和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合理满足从事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物质和精神性要求,十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模式。

3.人性化管理的内容

人性化管理是根据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来实施管理的,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传统的物本管理变为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本要求来实施的。首先是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人的生理的需要,如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身体需要和人的安全的需要,如生命、财产、职业等方面的安全需要。

其次是在管理过程中满足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人的社会交往、受尊重程度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等方面。这就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措施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满足人的各种基本社会需要,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最后是正视人性的特点,保留传统管理模式的长处,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导,做到人性化管理和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传统管理在保证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方面有其优势,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实行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能一味地排斥或反对传统管理,相反人性化管理应该在传统管理的基础实施,做到人性化与和传统管理的有机融合,在保留传统管理优点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因而在人性化管理的内容中首先必须制定和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

二、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1.高等教育理念的改变,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了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原则和体系而形成的,其强调高等教育单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理论教学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及其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脱离社会经济发展,闭门办学,专业设置、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随意性大;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专业素质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高等教育机制和体制,在当代已经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高等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还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艰巨任务,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而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的学生工作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应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下,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把学生看成高校的生存之本,学生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成人成才。

2.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呼唤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管理理念上强调严格管理、绝对服从;管理体制和内容僵化,实行制度化、行政化管理;管理方法单调、多依靠经验管理,缺乏创新。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整齐划一、循规蹈矩、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学生成为被管理对象,且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管理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的机械式管理模式阻碍了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性。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才的创新性要求,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人才质量的培养。因而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需要在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上做出变化,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改变强制性管理而采取服务性管理,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3.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今我国在校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自我意识增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思想更加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条件优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就业压力变大,心理承受力较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学生工作“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经阻碍了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创新性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以前刚性化管理模式,依据大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学生做出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

三、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高校学生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工作和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一是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调动学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坚持人性化管理,调动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积极性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专业化工作队伍。

(1)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和制定工作制度

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是一支人数众多的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这一支队伍的建设,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各个高校在制度设计之初要根据人性化管理要求,制定辅导员、班主任的任用、培养和管理各项制度,为学生工作人员在制度层面创设一个培养人,提升能力的制度平台。

(2)贯彻人性化理念,确立工作激励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学工队伍人员的自身发展,满足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为此要确立一套完整的、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是建立工作绩效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其次是建立职务和职称晋升机制,教育部在2005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要根据这个文件精神,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职务和职称晋升机制,对于那些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达到一定期限,成绩突出,而职称问题又没有解决的,可以设立非领导职务岗位,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从而为其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3)坚持人性化管理,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学工人员编制上,高校要按照教育部1:200(辅导员和学生)的规定,及时足额配备辅导员,减轻辅导员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做好学生工作;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改善其生活条件、办公条件,为其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上,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业务培训,通过建立定期专业培训和日常例会等制度,加强工作交流和培训,建立一支学习型的学生工作队伍。

2.坚持人性化管理,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两个平台建设,即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平台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前者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一个安全的、有序的环境平台,其是基础性平台,后者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其是层次提升的平台。

(1)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有序的学生常规管理平台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高校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制定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首先是学生安全工作,主要包括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做好安全工作先要对学生灌输自我保护的思想,然后是学生工作部门要抓住学生“人头”,即要清楚学生何时何地在做什么,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在校期间要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检查方法,做到管理到位,不能听之任之;其次是加强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保证学生按时起身,按时上课,按时就寝,从而形成一个学习有氛围,生活有规律,安全有保证的良好环境。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高校学生工作要从关心学生切身利益着手,满足现代大学生个体利益的需求。首先是进行思想引领,加强专业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目标,改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是采取有效地激励措施,设立各种奖学金制度,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综合奖学金,专业的考级、考证过关奖,考研、考公务员奖等;再次是邀请知名学者、教授给学生开设一些高质量的讲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学习辅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学生学习互助组并且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关心和帮助他们,使其走出困境,顺利毕业;对立志考研,考公务员和考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学生工作人员要为学生参加辅导班,如考研英语、数学辅导班、公务员考试辅导班、司法考试辅导班,提供力所能及地帮助。

(3)以生为本,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

高校学生工作要坚持学生为本,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这个平台的建设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提升素质。首先是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结合一些爱国主义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题教育活动;其次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的文体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辩论比赛、学科竞赛、文艺晚会和多种体育比赛等;再次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素质大赛或文体比赛,让他们在不同层次的舞台上展现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第四是建立和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于勇挑重担学生干部队伍。要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的特点,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让其在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是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由于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再加上就业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而高校学生工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那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配合医院和家长做好治疗工作,促其早日康复。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条件,高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发展过程之中,高校学生工作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措施,探索出一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路径,从而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

本论文为淮阴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参 考 文 献〕

〔1〕〔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 〔美〕托尼·布洛克特.管理理论与原则 〔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 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第10篇

教师专业化理论旨在探索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不可替代的高智能、高情感专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他所反映的教师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仅仅依靠教育学课程教学是不够的,教学技能的形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长期对教育的关注和实践。师范生仅仅在教育学课堂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是无法满足其将来成为一名专业教师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应重视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上课,上课不学习,考前要重点,考后忙打听,成为这门课程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情景,任课教师在访谈以及书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定位偏差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学生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帮助。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师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书本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养。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展开。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掌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教师讲课没有说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教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教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学生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其将来的教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创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学生写的累,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当前,根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绩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教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处于改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抓紧机遇,积极促进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其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对榆林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当前,高师教育学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性的规定和原理,而无实践性的思想;只有理想形态的考虑,而无现实形态的认识;只有概念与理论的说教,而不是从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走向理论升华”。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实践者而言,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师范生作为将来的实践者,需要的是能指导其将来实践的知识,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确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是教育学课程改革关键。公共教育学应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师范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使其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转向。

(二)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实践取向的教育学是我们确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依据。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建立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教育技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知识点概括讲解,将陈旧的知识删除,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体系,给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鲜血,使其焕发活力。如,将课程内容中的教育本质、起源、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知识点进行概括性讲解或课外阅读;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当今的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学习相关政策。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有关教师和学生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课改新要求,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教学论部分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更新教学方法的内容、增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讲授法因其能满足高速度、高强度、高效度的学校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创立的“四段教学法”更是将讲授法应用到了极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育热点问题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讲台上的课前讲课进行观摩教学,学生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知识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收到学生的好评。带领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见习。此外,利用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可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

(四)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根据当前教育评价手段的科学管理模式来看,考试是最公正和合理的方法之一,但仅仅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失公平。如果说期末考试成绩是结果性评价,那么平时成绩则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8:2的比例,显示出的评价方式仍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调整教育学课程的评价标准,给教学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让教育学课程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改变传统的书面作业、课堂提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如通过设计教学和教学观摩实践、论文、实际调研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技能的培养,多把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建筑企业实现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组织好成本核算与管理,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 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

成本的核算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中实现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的手段。

1.1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本文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项目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1.2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程序:

1.2.1 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1.2.2 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1.2.3 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1.2.4 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成本、实际成本。

1.2.5 将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中。

1.2.6 结转期间费用。

1.6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1.3.1 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1.3.2 核算主要因素分析。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

1.3.3 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1.3.4 成本核算成果。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1.4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1.4.1 项目成本的均衡性。工程施工的过程分三个阶段,各有特点:

筹建期存在的问题:施工项目在筹建期间一般是没有产值的,费用除计入固定资产及福利费以外,其余一般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工程开工后分期摊入成本。

正常施工期存在的问题: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费用发生,发生的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属于未完工程性质的,应计入相应科目核算,如果来年开工后,有可靠的价款收入,则当期发生的费用不予结转,待开工后一次或分期结转,否则直接计入当期成本,目前,我们沈阳冬季重点项目也在正常的施工。

收尾阶段存在的问题:正常施工期应对收尾的费用予以充分估计,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成本,这样可以防止工程先盈后亏,也能保证工程尾工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1.4.2 分包工程的成本核算。

分包工程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另一种是不作自行完成工作量。作为自行完成工程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自然与自营工程相同;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与自营工程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不过它讲的是总体成本,属于临建部分的需要摊销,属于主体部分的要与自营工程同步进行,体现出分包工程利润。

2 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成本:

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2.1 搞好项目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2.2 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2.2.1 成本的节约。节约就是项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优化施工方案,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入手来达到节约。

2.2.2 成本的全面控制。成本的全面控制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

2.2.3 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目标的责任要全面。

2.2.4 动态成本控制。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3 降低项目成本。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包括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等方面。

3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搞好项目成本核算和管理,只有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才能使项目成本降低,才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1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使建筑企业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筑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为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项目成本日益透明化。提升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使企业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

3.2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使建筑企业战略发展。通过成本核算与管理,取得的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总之,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项目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建筑企业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论文的工作,才能使建筑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项消耗,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实现企业飞速向前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石新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2]《施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徐大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工程项目经济核算与成本控制》,李书源,高晓兵,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4]《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于广荣,天津市政工程杂志,2004增刊

[5]《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范水源,建筑经济杂志,2003.8

[6]《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问题分析》,王云翔,市政公路杂志,2003.4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39-03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训练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工作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而展开。由于学校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教学、科研或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他们都希望来图书馆得到及时准确的自己所需要的专业文献信息。因此,为他们提供研究型信息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馆员”制度正是为满足高校这一专业需求而设立的一项服务制度。“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是为学校师生“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尽管它在我国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开始实施,但在众多的一般高校里,尤其是体育院校尚属一种需要进行探索和试验的新生事物。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探讨该制度在体育院校建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全面推进这一服务模式作一些探讨性研究。

1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

1.1“学科馆员”的含义中文“学科馆员”一词来源于相应的英文名称Subject Librarian,在国外说法不一,相关的称呼还有学科专家馆员、联络馆员、学科咨询馆员、研究支持馆员、网络馆员等等。ALA(美国图书馆学会)对“学科馆员”的定义为:一种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有时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国内在“学科馆员”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对“学科馆员”尚无一个明确、规范的定义,但实际上“学科馆员”就是一些特殊的图书馆员,他们具有某学科的知识背景,或了解精通某些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为这些学科的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包括信息沟通和联络、资源组织与开发、学科信息咨询和导航以及用户培训和指导等等。

1.2“学科馆员”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科馆员”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美国兴起的。最早发端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是以大学科为对象,由专门的高级服务人员进行对口服务的一种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在国内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开始实行,北京大学于2001年也开始实施这一制度。之后,相继有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等国内不少大学图书馆都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现在北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我国港台等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相信,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也将会逐步实施这一制度。

2体育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2.1体育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个大学图书馆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必须具有支持学校进行高水平、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图书馆的资源发展应密切配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提高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主动性。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开始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与服务。起初,由图书馆馆员自己申请与馆里聘任相结合,组成了一批较优秀的馆员承担起了“学科馆员”的职责。根据馆里的要求及职责范围开展了相关服务。一年多来,他们与各自负责的院系学科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定期向对口院系介绍图书馆新的资源建设,并及时了解对口学科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的要求,协助对口院系学科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等。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学校的改革以及院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2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以纸质型文献为主的馆藏建设已逐步转变为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并更加注重电子资源与网上有用信息的收集。图书馆不再过分强调“拥有”,而更多强调对资源的“获取”。目前,体育院校图书馆通行的资源入藏方法,依然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教师参与选书制。院系教师选择资源,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很难从本院系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特别是在当前多种知识载体并存、信息资源多渠道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时间,他们难以在多种资源间作出合理选择,也无法对大量流动的网上信息进行收集、跟踪和揭示。同时,现有馆藏资源建设已无法满足读者新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精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科馆员”来担此重任,以保证馆藏资源结构的科学与合理,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2.3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需要近年来,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和联机编目等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图书馆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都迫切要求打破传统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新的服务机制,使图书馆的流通、阅览、检索一体化,提高各种资源按学科获取的集中度和使用效率,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图书馆正在根据自己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多媒体数据库。比如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15所体育院校、29家省市自治区体科所等联合建立了全国体育系统中文体育图书联合数目数据库;建立了体育报刊数据库;百年中文体育图书数据库;全国体育系统研究生论文数据库(文摘版)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更要求熟悉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正是适应了图书馆要实现服务创新与发展的需要,而急需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2.4“学科馆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4.1“学科馆员”的人员结构不甚合理要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选拔优秀的“学科馆员”是至关重要的。“学科馆员”一般要具备大学本科的某一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和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要熟悉信息咨询的基本业务,并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以及计算机的检索能力。中科院国家图书馆在2004年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之初,有兼职“学科馆员”10人,2006年6月新组建学科咨询服务部,设创新岗位20个(总馆),3个分馆22个均为硕、博士,面向全院30个城市108个研究所提供学科化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由9人组成“学科馆员组”(均为硕士或副高职称,专职),集中办公;北师大图书馆目前有5名兼职“学科馆员”,5名兼职咨询馆员,面向全校师生服务;人大图书馆设有“学科联系人”(学科馆员)22人为14个院系学科服务。鉴于其他高校的状况,本人认为,北体大图书馆现“学科馆员”的人员结构不甚合理。全馆工作人员共32人,参与“学科馆员”的有22人,占全馆人数的78%,其中高级职称(副高以上)8人,其余均为中级职称。这样的人员结构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差距较大,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2.4.2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科馆员”的培训“学科馆员”制度是一个新的工程,如何让院系学科乃至全校师生对此事物进行了解,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宣传。北体大图书馆虽在宣传上作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很欠缺,这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必会受到影响。再则,“学科馆员”上岗之前,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有的馆员对相关业务的开展以及“学科馆员”所承担的职责懵懵懂懂,不甚了解,只是起到了联络人的作用。因此,对更深层次的服务不到位,如参与试用、评价对口院系的参考工具及电子资源建设、定期编写对口院系学科的参考资料、包括利用图书馆的主题指南和新资源使用指南、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讲座、负责收集、鉴别、整理对口院系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协助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训练提供定题服务和决策参考服务等等。

2.4.3应加强主观能动性“学科馆员”要为对口学科提供信息服务,就必须了解各个用户的要求,主动与他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信息,以利于对咨询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北体大图书馆在实行一年多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当然,主动性存在主观和客观之分。客观上,由于“学科馆员”均为兼职,各自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和职责,时间上有时会发生冲突。但问题主要还是在主观能动性上,由于馆员的学识水平不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爱岗敬业主动上门服务欠佳。作为“学科馆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大多数用户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电子资源)和服务,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学科馆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的、热情的、不遗余力的为对口院系学科服务,了解和协助他们所需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尽量做到:让他们广泛地了解你、有问题最先想到你、更多地利用你、方便地找到你、满意地评价你。

3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与思考

3.1“学科馆员”的选拔要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选拔优秀的“学科馆员”是至关重要的。“学科馆员”一般要具备大学本科某一专业(非图书馆学)的学科背景知识和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要熟悉信息咨询的基本业务,并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计算机的检索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借鉴其他院校经验,根据北体大图书馆目前的状况,应重新聘任,并在人数上有所减少。具体做法:1) 从图书馆现有人才资源中挑选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又比较熟悉信息咨询工作的馆员承担此任;2) 留用各学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断充实“学科馆员”队伍;3) 引进已经具备“学科馆员”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2对“学科馆员”进行培训“学科馆员”的培训是落实“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环节。引进人才受诸多条件限制,那么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就显得更有紧迫感。在岗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馆举办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班;有计划地定期选派部分人员到开设图情专业的大学进修学习;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术研讨会或交流会;可以选派优秀馆员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而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到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进行考察或交流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模式,达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的目的。

3.3对“学科馆员”的管理与评价“学科馆员”的工作与图书馆传统的工作不同,它是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的深化,是一项具有高知识含量的、开拓性的、主动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对“学科馆员”的管理应提倡“软管理”,即提供一种自我引导、自主管理的工作环境,使“学科馆员”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工作中,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科馆员”例会,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时间上,鉴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实行弹性工作制较为理想。在学科的选择上,可采取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先易后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铺开。对“学科馆员”的考核评价,要通过“量”与“质”来衡量。应实行双向考核,即接受图书馆的考核,又要接受用户(对口学科)的考核,其中以用户评价为主。也就是说,“学科馆员”工作业绩的评价取决于用户的满意程度。

3.4领导重视,管理保障图书馆领导应参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制定,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把关。鉴于“学科馆员”特殊性,在待遇和经费上应有所倾斜。如设立专项经费,对其进行物质上的补贴等等。此外,图书馆领导应经常与各对口院系学科或校领导及时联系沟通,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4结语

在我国体育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一项新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逐步加以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是对学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的深化,是图书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促进体育院校教学、科研、训练等工作的开展。但在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初期,会有许多困难,例如,图书馆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学科馆员”本身的知识不足,各院系的师生对“学科馆员”制度的了解不够,良好的合作可能会受到影响等等。因此,图书馆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同时,要向用户大力宣传“学科馆员”制度,力求获得各院系学科的支持和理解。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关键。只有学校、院系、图书馆与各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才能推进“学科馆员”制度的开展,才能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丽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51-52.

[2] 龙世谱,朱长菊.论网络环境下的学科馆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9:110-113.

[3] 束漫.广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机制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1:60-63.

[4] 王瑞芳.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J].晋中学院学报,2005,2:87-89.

[5] 钟宇,徐杰.对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5:42-45.

[6] 滕海涛.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势在必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