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28 15:07:40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第1篇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了意义;有了理想,奋斗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生活才会有希望。那么关于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怎么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怎么写(一)

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了意义;有了理想,奋斗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生活才会有希望。因此,要逐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就能实现的小理想(目标),这样一步步迈向成功。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要经常和学生们谈心,关爱他们,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工作动态,并进行相应的疏导。

2、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相互配合教育好学生。

三、有效利用课堂的40分钟。学生厌学或是不主动学习,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多次功课落下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习题。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有意识地设制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逐渐让他们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精选习题,对优等生,要加大训练密度和难度;对学困生,则适当地降低难度,多练习些基础知识的题目。

四、主要辅导措施

1、课堂上创造机会,要多鼓励、多启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多给他们一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或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多赏识少批评,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3、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在课前进行集中讲解,个别问题进行面批面改。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4、采用一优生带辅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5、利用班会课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一些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和心得,差生加以学习,这样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新晨

7、重视中等成绩的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总之,只有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在教学中将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习水平。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怎么写(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3、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补差内容:全册教材。

2、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优等生:某

后进生:某

形式:

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学习,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同时,在每天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怎么写(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特长生的培养和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二班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计划:

二、学生名单

差生:某

三、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2、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

3、非智力因素(个人原因)

这些同学本身比较聪明。他之所以走进差生行列,这与他从小学习习惯不好有直接原因。家长从来不管学习,作业经常不写,在学校写多少算多少,上课总溜号,坐不住板凳。语文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一些同学,不是很聪明,又不爱学习,家长又管不了,学习一点不用心,数学理解能力差,应用题最差,语文生字老记不住,读课文也不流利。

马文艳同学学习也很努力,但反应很慢,记忆力差,写的也慢,学习方法不得当。

四、培养优生,转化学困生措施、方法。

后进生转化: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4、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以后我下决心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争取取得成效。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优生:某

优生的培养:根据这类学生的特长,善于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对于课本上的习题,她们总觉得不够做了。针对此情况,我经常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她们出一些难度大的题,或是奥数题。每天一道,培养她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培养起来。语文方面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读指定得课外读物、阅读与写作。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绚丽多彩。

小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怎么写(四)

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创新数学课堂,就要切实抓好班级的培养补潜工作。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潜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3、专研教材、讲究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复习课时,把知识进行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难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重点对象及其特征

许多优生成绩发挥不稳定,时好时坏,关键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周一次的“思维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2、课堂教学中,鼓励优等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又要兼顾提优补差。对于书本、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等作业,可分层要求。如某号题,有些学生要做,有些学生不要做。有些要求用一种方法就够了,有些学生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4、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

五、培优辅差计划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自己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2、补差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本班优等生和后进生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在每周的星期二、四午休活动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五、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3、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第3篇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任二三班和二四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还应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培优补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通过一学年的教学,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定出了培优补差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二三班和二四班共有学生101人,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数学课上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

2、培优辅差对象

①培优对象

二三班:管伟琛、王旭、孙梅朵、张恩培、于艺卿

二四班:刘思涵、张家瑞、卢铭瑄、、李文娇、崔雨欣

②辅差对象

二三班:黄晴晴、武政佑、田宇、张硕峰、贾允飞、李骄阳、

二四班:奥奋博、姚淑琴、姚美霞、王浩、胡科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fanwen.chazidian.com) 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一带一”。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四.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5、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应该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学生自己不会做.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6、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及时反馈矫正,耐心辅导。

在教学中,本人努力把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争取做出好的成绩.

第4篇

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班级对优秀生采取奖励制度,期中、期末成绩优秀者都得到相关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全面调查了解学生。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应综合运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了解后进生。

2、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一般每天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辅导。

3、培优辅差要坚持做到“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计划、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

4、辅导差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要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落实好“四清”工作。四清工作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人人过关。“堂堂清”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容量适度,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创新,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参与性,课堂教学氛围的平等性,交际性,不把学生的“为什么”留到课后。“日日清”要落实当天学习内容的及时复习巩固,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完成语文背诵内容,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周周清”强调对一周知识的系统复习回顾,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树,归纳知识重点和难点,自主解决疑难问题。“月月清”是对当月主要学科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验收,强调检测命题的科学性,考试的严肃性和反馈的时效性,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在四个环节中不能过关的学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杜绝教学中的盲区和盲点,落实教学的过程管理,有效控制学生学习知识的负积累,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在培优补差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期末的成绩分析可得,相当部分的学生,基础还较差,底子还比较薄。成绩还比较低下,部分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化,优生成绩还不尖,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还须加倍努力。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路子,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年,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本学期以来,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培优补差的目标,制定了培优补差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们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81人,其中刚来的转校生有10人,上次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共71人,平均分是81.57分,及格人数69人,优秀人数48人。

1、成绩较差的学生有7人:分数在50、60分。他们分别是:屈琰棋、张亚齐、于新聪、张宸瑜、石文情、肖凯戈、付齐震。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底子薄,基础差。他们是重点补差对象。

2、中等生有49人:分数在70、80分,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良好,作业能按时完成,就是有时候不够认真,自觉性不够,知识积累远远不足,从而导致学习浮动性很大。

3、优等生15人:分数在90分以上。他们学习习惯很好,自觉性也比较强,却偶尔也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他们是重点培优对象,需要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4、今年的插班生有10人,学习习惯普遍不够好,需要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体来说,这班学生跟上届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第一是班额更大,组织教学更困难,作业量也更大,这使我们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第二是学生状态不同,上届学生差生多,但综合素质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参加发言和各种活动,这班学生差生没有那么多,但上课时不能迅速安静下来,课堂上普遍状态低迷,不愿意回答问题,却都爱做小动作和互相说话,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总是需要中断课堂教学去管理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扭转班级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工作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期望能达到以下目标:

1、培优对象: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能按照计划提高综合语文能力,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井能协助老师进行补差活动,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2、中等生:严格要求,进一步巩固井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

3、后进生:要求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去做,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井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三、主要措施

1、多备学生,多备教材、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创新的教学理念,活泼风趣的教学风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格耐心的教学态度,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带领他们从语文中去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2、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切实有效的课后辅导,多关爱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学习信心。

3、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优等生介绍思考过程,用优等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后进生。

4、对后进生抓基础,加强字词练习和检查,并训练他们学会说通顺的句子。优等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解题和写作能力,争取从习作上多得分。

5、整体上进行规范格式练习,强化书写练习,让学生在考试时尽量把卷面印象分全部抢到。

6、实施小组竞赛,记录小组竞赛红星榜,采用激励机制,定期发奖,利用小组集体的力量带动后进生进步,鼓励优等生继续进取,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重视中等学生,严格要求,持续培养学习习惯,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第6篇

班主任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充分发挥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并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既要尊重团、队组织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怎么写1新的一学期到了,为了能让学生们等更好的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提高我的教学质量,特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目前的初一(2)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1人。优秀学生很少,中差生占绝大多数。虽说已进入初中,但学生心理仍比较放松,心态还在暑假之中,各方面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适应中学生活,并进一步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教育为主线,以促进教学和保障教学为宗旨,在学校、团队、政教的共同领导下,积极与学生家庭及社会密切配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切实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工作,使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生犯罪率为零,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

2、大力建设班风、学风,在学校组织进行的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中能够保持先进行列;

3、搞好培优补差工作,通过努力,进一步扩大优秀生规模,减少待进生数量,力争使优秀学生占到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

4、同学校、政教结合,共同搞好创建行为规范达标校和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业务自修,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本学期,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理论自修工作。除认真学习有关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以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听专家讲座,多和别的班主任搞好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搞好自身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经常性的做好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搞好家校结合,做好家访、家长会工作

搞好家校结合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本学期要力争做到每周23次家访,一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家长会,并且要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事后有总结,并力争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使班级管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学生同甘共苦,下大力气,共建班风和学风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怎么写21、要以学校大规模实施四阶教学模式和六步教学法为契机,协调好师生关系,强化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班委会建设

本学期,要在以学生自选班委的基础上,加强班委会的建设,督促班委成员经常搞好自我工作计划和总结,经常在一起探讨工作方法和思路,和班主任一起互通信息,共同促进班风和学风建设。

3、抓住一切可用机会,搞好学生思想工作

本学期,除了充分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课外,还要挤时间,尽可能多的找机会,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初一上学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使学生是否适应中学生活的关键时刻,思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搞好思想教育工作,除能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缩小同学间的学习两极分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各种科学手段,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好转

新学期,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学教育手段及措施,如心理暗示、社会公共心理、趋同心理等,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影响。通过树立榜样,加强引导,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使班风和学风向前健康发展。

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培优补差的成败,直接影响着班风和学风的建设成败。本学期一定要和科任教师密切结合,各学科要在搞好自己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齐抓共管,培养优秀生,转化待进生,经常性的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互通信息,共同制订培优补差的措施与方法,共同搞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

紧密配合学校,搞好第二课堂活动1、政教处的领导下,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并力争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班。在学校和政教处领导下,实施成功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搞好主题教育月,评选不同类型的先进学生。

在新的一年里,我会按照计划来实行,给学生一个好的教育,同时我也会提高我的教学质量。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怎么写3一、继续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观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现阶段就开始动起来,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由于我们本身的经验并不丰富,同时我们班的学生跟同年级的同学相比,他们也有共同之处,那么为了能够让他们学得更好、考得更好,我们也就只有一个办法:笨鸟先飞。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把临界生的名单和人数把握好,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其思想学习情况。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设管理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加强师生对话建立师生联系制度,以周记形式有话就说,实话实说;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走近学生,指导学生竖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地生活态度。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四、组织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必须有一个主题,围绕着主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们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班风的形成必然要经历“导向”,“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因此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经常化。力求使班级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团结向上,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怎么写4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精神为指导,贯切和执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素质教学效果,深入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行务实、勇于开拓,面向社会,贯切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为主,提高管理的效果,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

二、班级概况:

本班有3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外地生工16人)。

1、在学习方面,整体的水平一般,尤其是语文方面稍弱,学习习惯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惰性较强。

2、在思想方面,从整体上来说,班集体的互帮互助氛围很淡,同学之间关心较少,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学习上:当有的同学出现了不会做的题的时候,很少能有人主动问题,更没有人对其主动进行帮助。

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努力做到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

3、行为习惯方面:

因为学生的来源组成比较复杂,学习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差距很大,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待培养、提高。在学习方面,他们的良好学习态度有待激发;在纪律方面,自律性还有待培养,尤其是外地借读学生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下课经常有跑、闹、喊叫的现象,需要老师和同学的提醒。

三、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1、定立本班的班规,并让学生严格遵守和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违法,不违纪。

2、在班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培优扶差”“一帮一”活动为主线,使整体的成绩有所提高,且在各项竞赛能取得好成绩。

3、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教育,对学校的警语、标语、级风、校风要深入学习,并付诸行动。

4、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如班上的学习园地,建立“阅报栏”张贴优秀作业,作品等。

5、让每个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独立、自主、自觉”的能力,团结奋进,为班争荣誉。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怎么写5一、班级概况:

我班这学期共有41名学生,其中女生8人,男生有33人,通过一年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班里大多数孩子已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具有爱集体,爱劳动,团结友爱等特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班里孩子的情况,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热爱学习,团结友爱,做个文明的孩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我工作的重点。

二、管理目标

1、行为习惯目标:培养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认真听讲,排队快、静、齐,认真做眼保健操,保护教室、校园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学习能力目标: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规范书写,准确率高,勤于阅读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加强班队建设,培养活泼、健康、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卫生等行为习惯。

3、加强沟通,促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4、狠抓转化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工作。

5、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6、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班队建设,狠抓落实班风建设。

加强全班的德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树立公德意识,注意安全教育,树立我为班级服务光荣的集体主义精神,人人争做班级小主人。培养良好的班风,加强学生的纪律,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

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检查作业书写的检查力度,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卫生方面,我将培养一名能力较强,责任心强的卫生委员,每周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检查、督促,组长认真负责督促,做好值日工作。

3、加强沟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多和他们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对班干部进行严格要求、给予微笑的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的目光.扫除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心理障碍.

4、狠抓学困生工作。

善于发现闪光点发掘他们心灵中的火花,给他们闪光的机会。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开展“一帮一”活动,并在安排座位时实行优生带困生,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5、利用班队会、晨会提高法制意识,抓好消防、交通、防火安全意识。

第7篇

2015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云南现有公办学校乡村教师24.1万人,约占全省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60%。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支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稳定和扩大乡村教师规模、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是开展教育扶贫、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产生深远影响。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关系到广大乡村孩子的命运,关系到全省教育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各兄弟民族的未来。

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好当前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的主要困难,核心是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来实现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的目的。

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切实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主要政策举措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下同)立足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这三个核心问题,秉承“统筹设计、资源倾斜、务求实效、建立机制”的基本原则,力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从师德建设、培养模式、补充渠道、生活待遇、管理改革、能力素质、激励机制、各级责任等8个层面提出了有力的政策措施。

(一) 关于“下得去”

一是建立乡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自2016年起,设立定向免费师范生专项招生计划,用于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各类企业联合推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各地需求、岗位空缺情况和乡村学校实际需要,采取“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专门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民汉双语”、初中“一专多能”、特殊教育“双证书”、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等教师,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解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另外,由于我省民族性、边疆性突出的特点,还将在部分省属高等院校建立“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在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建立定向或委托培养“民汉双语”幼儿教师机制。

二是政策引导,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确保特岗教师与在职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各地自主实施以补充乡村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当地“特岗计划”。普通高校毕业生赴边境县、市和3个藏区县、市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招聘教师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学校实际需求,提出招聘岗位的条件及要求,经同级人社部门核准后,组织分学科考试、考核,确保招聘人员“人岗相适”,招聘计划可向本地生源倾斜。

三是推进交流轮岗,鼓励支教送教,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以县为主、县管校聘”体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每年有15%的优秀校长和10%的骨干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轮岗交流,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鼓励县及县以上所属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到乡村学校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村学校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鼓励乡村学校联合聘用或单独招聘符合条件的音体美专业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

(二)关于“留得住”

一是重视待遇改善,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安心从教。通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来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有、离岗取消、实名发放、动态管理”的办法,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村小及教学点倾斜。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的范围、对象、档次及标准等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市区自行确定。明确规定“各地不得将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充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关心教师健康,每年为乡镇及以下学校教职工提供1次免费常规体检。同时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快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并优先向乡村女教师倾斜。把改善乡村教师住宿、食堂、办公条件与实施“全面改薄”等工程相结合,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二是减轻乡村教师工作压力,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编制结构,强化编制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学校需求。定期清理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村小、教学点教职工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按照学校规模,在核定编制总额内,配备必要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减轻乡村教师额外工作负担。鼓励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师生规模,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工勤人员和安保人员。

三是畅通乡村教师发展通道,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根据国家部署,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设立正高级教师职称。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规范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中、高级岗位设置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师德、能力、业绩、贡献并重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将“教得好”作为乡村教师获得表彰的重要指标。省人民政府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给予鼓励。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基础教育领域云岭教学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对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予以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广泛深入宣传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关于“教得好”

一是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发挥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资格定期注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作用,丰富乡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乡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增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二是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乡村教师素质水平。在教师培养、准入、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实行师范类专业培养质量定期评估制度,鼓励师范院校聘请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师范生授课。整合当地教研训资源,推动师范院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校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鼓励师范院校每年派遣高年级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1个学期,置换出乡村教师到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跟岗研修。

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计划》提出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学校教师和校(园)长进行不少于360学时的专业化培训。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加大送培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教师工作坊、信息技术能力应用等培训模式的实施力度,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立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面推进实施“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校(园)长培训基地建设工程”3大工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鼓励校际合作,推广并完善“强弱携手”“教育发展协作区”等模式,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教学能手。鼓励企业、社会、个人多方参与,加快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探索建立一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以师德表现、工作成效和在职学习培训结果为基本依据,实行5年一周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基层人才培养的各项政策规定,优先安排乡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

四、贯彻落实《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使《计划》落地生根,我们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各级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发改、财政、编办、住建、人社、卫计、民宗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第8篇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即将开始,为使初一(2)班在新的学期能有一个新的面貌、新的发展,现特制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目前的初一(2)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1人。优秀学生很少,中差生占绝大多数。虽说已进入初中,但学生心理仍比较放松,心态还在暑假之中,各方面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适应中学生活,并进一步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教育为主线,以促进教学和保障教学为宗旨,在学校、团队、政教的共同领导下,积极与学生家庭及社会密切配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切实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工作,使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生犯罪率为零,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

2、大力建设班风、学风,在学校组织进行的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中能够保持先进行列;

3、搞好培优补差工作,通过努力,进一步扩大优秀生规模,减少待进生数量,力争使优秀学生占到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

4、同学校、政教结合,共同搞好创建“行为规范达标校”和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业务自修,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本学期,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理论自修工作。除认真学习有关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以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听专家讲座,多和别的班主任搞好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搞好自身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经常性的做好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搞好家校结合,做好家访、家长会工作

搞好家校结合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本学期要力争做到每周2—3次家访,一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家长会,并且要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事后有总结,并力争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使班级管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学生同甘共苦,下大力气,共建班风和学风

1、要以学校大规模实施“四阶教学模式”和“六步教学法”为契机,协调好师生关系,强化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班委会建设

本学期,要在以学生自选班委的基础上,加强班委会的建设,督促班委成员经常搞好自我工作计划和总结,经常在一起探讨工作方法和思路,和班主任一起互通信息,共同促进班风和学风建设。

3、抓住一切可用机会,搞好学生思想工作

本学期,除了充分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课外,还要挤时间,尽可能多的找机会,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初一上学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使学生是否适应中学生活的关键时刻,思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搞好思想教育工作,除能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缩小同学间的学习两极分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各种科学手段,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好转

新学期,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学教育手段及措施,如心理暗示、社会公共心理、趋同心理等,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影响。通过树立榜样,加强引导,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使班风和学风向前健康发展。

(四)、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培优补差的成败,直接影响着班风和学风的建设成败。本学期一定要和科任教师密切结合,各学科要在搞好自己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齐抓共管,培养优秀生,转化待进生,经常性的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互通信息,共同制订培优补差的措施与方法,共同搞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

(五)紧密配合学校,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1、政教处的领导下,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并力争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班”。

第9篇

工作总结

古炉中心学校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总体来看,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立足校本,全员参与,关注课堂,注重实践,深入探索新课程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着“多学、常思考”的宗旨,本学期我组各位教师除了经常阅读有关的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外,曹银旺等几位老师参加数学培训会,听取市、县优秀教师的整理和复习课,了解并把握了复习课的结构与重点。还有大部分的老师参加县里组织的教学研讨课听课活动,老师们通过这些活动,学习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创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我们各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了创建有效课堂,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一原则,本学期我组开展了各种教研活动。我组的曹立新、张结明等几位教师主动承担数学教学研讨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0其他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观课、议课。四月份,我组的李霞、胡向军、范烛红等十位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其中陈灵芝、李霞、胡向军三位教师分别获全学区一、二、三等奖,这次大赛让我们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感性教学,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妥善处理感性教学与理性教学等问题,实践证明开展这种教学研讨既能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自主、创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四、认真落实培优补差,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10篇

一、摸准学情

接教新班,向班主任和班委成员交谈沟通,了解班风学风,诊断所教班级学生特点及存在问题。若有可能,逐一找学生谈心,搞清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心理、思维、习惯等,摸准学情,为下一步的化学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股票市场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完一个章节,举行水平测试,试题主要来自所学的化学教科书和所做的同步训练。严格测试,测出真实情况。分段统计:90分以上、90-80分(含90分)、80-70分(含80分)、70-60分(含70分、60分)、60分以下(不含60分)各分数段的人数、姓名、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综合能力三种能力强弱的划分归类。从分数段和能力的综合分出优、中、差三类结果。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逐步缩小好、中、差的距离。只要教师舍得精神,肯用心,抓两头带中间,培优辅差的效果逐步凸现出来。

二、具体操作措施

1.制定培优辅差教学计划

根据水平测试的结果分类,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培优辅差教学。优秀学生定A层,该层学生自己订出保优的计划,力求每次测评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渐渐提高分数,各种能力逐渐增强。中等生分在B层,鼓励他们冒尖,改换学习方式,多学多思多问多练。差生居C层,思想、学习上存有问题,教师多找其个别交谈,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要求,督促落实到位,缓慢提升。教师的培优辅差计划的内容包括宗旨、各班指标、培辅的时间地点、培辅教师、培辅方案、培辅的学生名单等。

2.落实培辅计划

备好了学生,备足了授课内容,备够了巩固的练习,方能收到实效,落实计划中,特别要重视:

(1)突破薄弱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偏科现象,采用“强项”的学科让位薄弱学科的办法,把强势的学科的课外时间少放点,改上薄弱的学科,以此减少薄弱学科的数量,各学科齐头并进。具体到化学学科或其中某部分知识,某层次的学生学得不好,课外多花时间,教师多加强辅导,单兵训练、提高成效。当然,这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理解支持配合,班主任的协调,让学生学科的“短板”尽量减少,共同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2)见缝插针抢时间。培优辅差不仅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主要的还见效于课外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自习课、午休、课后休息等时段,针对性找各层学生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辅导解决,积少存多,问题会越来越少,学习效果相应地越来越好。既可以个别辅导,又可分类分批培辅。

(3)内容的优化综合。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重点进行以下的培优辅差:①化学元素符合及意义;②化学式的意义;③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计算;④溶液的相关计算;⑤实验器材操作;⑥计算技巧技能;⑦典型例题解析;⑧探究、开放式各类题型的归纳。抓住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常见题型展开典型型习题的训练,或制成电子课件,让学生随时调阅练习。

(4)早日接触中考题型。从学习接触化学开始时,教师整理出省、州、市县往年的中考或质量监测的知识点题目,让学生接触了解。每章举行一次“章考”,每月底进行一次月考,围绕考点,易混之处编题。教师在批改评阅中,搜集建立学生错题档案,以此作为培优辅差的依据,弥补化学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纠错集的建立。根据每次测试的情况,学生独自整理出:哪些知识点未弄清,失分的原因,解决的措施等,将错题抄在纠错集的本子上,抽空看看想想,减少错误,全面提高个体的综合能力。

三、注意事项

1.认真学习新课标。抽时间研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别,注重新提法与教科书对应的知识点,还要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的新特点、新题型、新解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上的化学学习。同时将教科书里的化学知识按常识介绍的、了解的、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等层次,落实到平常教学中,驾驶好教科书。

第11篇

【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一】 1、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反复强调同学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竭尽全力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树立升学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以学校制订出的中考目标为目标,力争实现会考目标,

2、抓好级风、班风、班容班貌的建设,要求同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

3、总体成绩更上一层楼,争取全班同学的成绩在整体上有提高,保证一部分优秀生,能在老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能升入一中,使一部分后进生能顺利毕业,升入高一级学校。

4、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同学们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同学们自护能力。

5、耐心指导同学们的生活,关心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搞好宿舍、教室、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良好行为习惯。

6、组织或指导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同学们身心健康成长。多参加学校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比赛。

7、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抓住毕业班的特点,开展理想目标教育。

2、加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纪律,落实学生量化评比、奖惩条例。跟班到位,狠抓到底。

3、正面教育与典型带动结合。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朝着学校订出的中考目标,百折不挠,力创辉煌。

4、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等,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形象化的教育形式、分层递进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班。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坚持不定期召开班级优秀学生组和班干部、团干部会,研究班级动态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6、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形成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7、面对全体学生,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捉中间,耐心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且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促使学生有强健体魄以迎接挑战。

9、加大对学生晚休的督查力度,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安静休息。

10、加强家校联系,勤家访,根据学校的要求,及时召开家长会,共同商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方法。

11、 坚持和各科任课老师不定期联系,及时召开任课教师碰头会,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本学期我将不遗余力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的重托和希望。我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我的辛勤努力,换来所有学生美好的未来。

【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二】 为实现培养有理想、有信心、有毅力、有干劲、讲文明、守纪律的毕业生,学生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的总目标,在积极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和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九(2)班的具体情况及毕业年级的特殊性,制定本工作计划。

班级目标:

1、加大班级管理力度,树立良好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竞争力。

2、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并且有信心、有毅力、有干劲去实现理想。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好中等生的提高工作。

工作重点:

1.加强班级管理,紧抓学生行为规范。

2.定目标,树典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大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4.开好班会,及时解决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及时充电。

班级口号:团结一心,争创佳绩。

具体措施

1.加大班级管理力度,继续树立良好班风,促进学风。

遵守纪律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保证,良好班风是集体更具竞争力的基础。九年级是初中决战性的一年,为使班集体和个人都更具竞争力,本学期将加大班级管理力度,力争杜绝违纪现象。

(1)加强班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让学生能更好的自我管理。每周开班委例会,讨论班级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2)针对平时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3)继续密切保持和生活老师联系沟通,统一思想。及时帮助解决宿舍区出现的问题。

(4)加大早自习和下午自习课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做到不乱讲话,不准串位,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树立文明守纪典型。我班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班级每一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本学期班内树立文明守纪的学习标兵。

2.加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班风。

(1)制定目标计划。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明确自身的长处及不足,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目标计划,并帮助学生执行计划。

①树立中考目标。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各高中以往的分数线及基本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中考目标。指明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

②树立学期目标。学期目标主要以定分数和找对手为主。让学生明确本学期要学习成绩要达到什么层次。找一个追赶的目标,尽力超过对手,营造竞争气氛。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

③定好周计划。由于初三学习紧张,学习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确每周自己要做到什么,上周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及时总结反思,检查改进。

(制定目标的工作在第一周完成。学生计划实施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监督。)

(2)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班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积累上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面对初三繁重的学习,目前多数同学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如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效率低下,不能自觉复习、差缺补漏,不能及时反思总结等等现象。因此,本学期还将继续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力争让学生学习忙而有序,提高学习、复习效率。主要的方向是在课堂学习习惯、自习习惯等。

①课堂学习习惯。

主要做三项工作:

第一,各科任老师和值日班干一起抓好课前准备。

第二,结合各科实际,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对有疑问、重点、易错题、补充题等等做好笔记。

第三,学会自我提醒,学生间互相提醒,防止走神发呆,杜绝不专心听讲,保证每节课都有收获。

②自习习惯。

主要是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督促学生利用好自习课。安排好每节自习课的学习内容。严格做到不乱讲话,不准串位,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每节自习课班主任监督。培养学生自觉利用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第二,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第12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1)05-0172-05

收稿日期:2010-10p-2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880081);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0CX005)

作者简介:杨令平,男,陕西西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司晓宏,男,陕西乾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出台与有效实施,西部农村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校舍条件差、教育装备落后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重心已实现了由以教育设施设备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目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与东部发达地区及西部大中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关键主要是由于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所致。因此,只有消除了师资水平上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与东部发达地区及西部大中城市之间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继而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现实背景下,消除东西部之间、西部城乡之间师资队伍水平差距的根本措施在于建立健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保障机制。

一、完善引入机制,拓宽西部农村地区师资来源渠道

良好的引入机制能从源头上保证高素质教师进入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针对目前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引入机制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重点健全和完善以下制度:

第一,完善工资待遇制度,以利益导向为手段吸引优秀师资。目前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在入口上存在着好教师“进不来”、“不愿来”的现象。据我们在西部部分省市调查,自1998年实行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基本政策以来,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小学很难补充到正规的大学毕业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一些师范院校毕业生宁肯在城里打工当“蚁族”,也不愿到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针对这种状况,要吸引优秀人才向西部农村中小学流动,就必须大幅度提高西部农村从教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为此,笔者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对西部边、老、少、穷地区的农村教师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边远贫困地区的从教人员额外再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并且增加的幅度一定要具有诱惑力,能够达到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尤其是到边远地区积极从教的目的。二是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实际,对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之间的教师实行有差别性的地方津贴、补贴机制,即越是边远、贫穷和艰苦的地方,教师所获得的补贴和待遇就越高。笔者认为,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差距显著存在的状况下,不实施这两条措施,便不足以从根本上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向西部农村流动,不足以改变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落后面貌。陕西吴起县从2007年起对农村一线教师实行了浮动一级工资并给每位非本县籍教师每月增加100元住房补贴和每年补助2 000元探亲费等政策,使得该县僻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流得进,稳得住”的良好态势。这一做法正好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第二,认真执行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门槛,也是教师准入制度的核心。目前西部个别地方农村中小学在教师队伍入口上还存在着把关不严、标准过低的问题,即一些资质不够、学历不达标的人通过各种关系进入教师队伍。为此,笔者认为应严格西部农村教师的准入制度。首先,坚持“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原则,确保新进教师达到国家教师资格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广大西部农村地广人稀,学校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且寄宿生比例较高。针对这一实际,必须适当扩大西部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标准,降低其生师比。同时,应根据西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客观实际,适当增设生活教师的编制和岗位。针对目前西部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缺编的实际,应在优化编制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英语、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奇缺专业教师的补充。

第三,继续推行和完善教师特岗计划、支教计划、免费师范生等政策,确保优质教师资源能够及时补充到农村。首先,应进一步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2006年开始实施的“特岗计划”在短短的几年里已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2008年,全国共招聘了6万多名特岗教师,他们覆盖在西部400多个义务教育攻坚县的数千所学校之中。这些教师的加入,从学识水平、观念视野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给西部农村中小学带来了一股清新气象,并使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发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次,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实习支教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政策的实施既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的不足,又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同时还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升,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极好措施。目前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应进一步扩大该计划实施的范围和规模,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应与当地政府联手共同建设好实习基地。再次,要落实好免费师范生政策。免费师范生政策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丰富农村中小学优质教师资源。2011年是免费师范生毕业的第一年,目前国家有关免费师范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已经出台。在贯彻落实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时亟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保证这些学生能够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城镇学校落户;二是要让他们在服务期限内能够真正下到农村基层学校,并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各种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做好教师的后续培训提高工作,使他们尽快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迅速提高农村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增强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指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积极有效的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其间幅度差距达60%。教师作为一种知识型行业和学习型群体更是如此。因此,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教师自我进取、自行提高的内在发展动力,是加强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其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另一条重

要途径。

第一,强化教师内在激励机制。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从外在条件和外部表象上对西部农村教师给予了关注、关心和关爱,而对他们的内在需求以及内在激励则较少顾及,这就使得诸多针对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因缺少其主体的内在自觉和主动回应而在实施效果上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较少,这就使得他们一方面产生了自卑情结,自信心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意志松弛,进取动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发展。针对这种实际,必须在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强化激励机制,并以此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应加强师德教育。通过师德教育来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爱岗敬业、认真教书、为人师表。其次,应强化他们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工作的内驱力更多地来源于自尊心、成就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等内在需要。学校管理者应通过种种精神表彰和物质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民主、平等、进取的校园文化的营造,通过各项管理改革措施的推进等,来不断增强教师内在的自我激励,使其产生强大的发展动机。

第二,强化教师的外部激励机制。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教师个人内在自觉与努力的同时,还需要靠外在环境和条件的支持。因此对教师的激励除了需要强化内在激励机制外,还要强化外部激励机制。强化外部激励机制的手段多种多样,目前最重要、最实际的是要认真施行和推进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我国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一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二是为了把教师的劳动业绩与经济收入密切挂钩,从而鞭策其敬业投入、勤奋工作。根据笔者在陕西、新疆的调查,绩效工资的实施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已引起了良好反响和效应,调动了教师专心从教的积极性。但这一制度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目前许多西部省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配套政策,这导致各区县自行制定的政策极不统一;二是由于考核标准还比较模糊,因此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这导致许多学校存在平均发放的现象,难以发挥激励功能。为此笔者建议,西部各省级政府应尽快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绩效工资配套政策,同时应建立健全教师考核标准体系,严格考核制度,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目前尤其是要注意打破绩效工作发放中的平均主义思想,坚持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把绩效工资发放与教师的工作业绩密切挂钩,拉开分配差距,以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达到增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内在动力和活力的目的。

三、健全培训机制,大力提升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素质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使其能够不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是加强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东西部之间和城乡间教育差距的十分重要的手段。2011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意见》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促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对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目前当务之急是应认真地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

第一,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项培训投入,扩大“国培计划”。实践表明,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水平之所以低下,一方面是缺乏优质师资,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在信息资源和培训机会不对等的情况下,西部农村教师与东部发达地区及西部大中城市教师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为此,笔者建议:一是中央政府应建立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费支持力度;二是西部各级政府和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办颁发的关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确保“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教师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三是应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的规模,并着力向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只有扩大“国培计划”的受益面,才能为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优质培训机会,缩小他们与东部地区及西部大中城市教师之间的水平差距。

第二,加强西部地区区县级师资培训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西部广大农村中小学主要在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接受培训。而据我们在陕西的调查,该省现有的89所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中,绝大部分存在经费不足、设备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效甚微,事倍功半。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建议:一应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并促进其与县域内相关机构进行整合或合并,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真正建设成为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培训中心。二应切实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整体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培训职能。三应进一步强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及校本研修中的组织协调和服务支持等功能。

四、建立合理流动机制,均衡配置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

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解决本国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实践表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是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师资水平差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西部各省正在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建立县域内教师流动机制,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完善的教师流动政策和制度。相应的制度建设是保障教师合理流动的关键。在教师流动机制方面,西部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教师流动的义务、程序和期限等。同时,还应出台教师流动的相关考核制度。只有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才能广泛、有序地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

第二,设立教师流动特殊岗位,促进优秀师资向西部边远地区流动。城乡之间教师福利待遇的巨大差距是教师不愿流动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吸引更多教师流动到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就应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一定的特殊岗位,对这些岗位在经济待遇和评职晋级等方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使越是偏远、越是条件差的学校相应的待遇越高。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优秀人才进入西部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队伍之中。

第三,继续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关键在于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此笔者建议,要改革现行条块分割、以学校为主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聘任、管理和配置师资及全员合同聘任和“无

校籍”制度,使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这样有利于县域内师资队伍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应深化校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校长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学校管理水平交叉提升,和谐并进。

五、创建退出机制,永葆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活力

合理的退出机制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优存劣汰、吐故纳新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使不合格教师“出得去”,才能使优秀教师“进得来”,这样也才能永葆教师队伍建设的张力和活力。从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在教师退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上,当务之急应重点解决好农村地区“民转公”教师和代课教师两类群体的退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