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规范

建筑施工规范

时间:2022-08-11 15:2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施工规范

第1篇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随着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在施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随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企业竞争力,都在管理上下足功夫。而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管理研究主要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三个角度,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研究。但由于建筑施工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也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故本文在对建筑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中从四方面入手,即建筑施工中的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如图1所示。

1、进度规范化管理

进度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完成时间,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提高进度管理水平,应将进度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减少人为的影响因素。在进度的规范化管理中,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及施工承包方,故应设置进度管理架构,配置相关人员,落实各成员的职责范围,如专职计划员,负责熟悉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工作。同时,安排相关生产人员落实进度计划,负责核实进度完成情况等。完善各部门及各工作环节的沟通制度,做好进度协调沟通工作,使各参建单位之间及负责进度计划、进度落实、进度核实与进度反馈的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证各工作环节不影响施工进度。

第二,做好工程进度管理计划。首先做好总控制进度计划,其为项目明确了最终进度目标,为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提供依据,有利于确定关键工作及各项工作之间的组织配合。其次,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或分部工程进计划。各阶段、各分部工程的进度管理是实现总进度计划的手段。将阶段计划、分部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总控制进度计划的目标要求,同时该计划应更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相关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计划,提高该计划的执行力度。

第三,重点控制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施工资料因素和天气因素等。在落实进度计划的施工过程中,因保证各参建人员具有胜任相关岗位的能力,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误工、返工现象,影响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资料的提高满足进度需要,避免缺少施工材料而造成的停工现象;考虑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前做好相关措施,减少天气因素的影响。

第四,及时做好进度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与反馈工作。应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核实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则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并做好反馈工作,使涉及进度管理的各部门对进度管理有更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进度管理水平,改善今后的进度管理工作。

2、成本规范化管理

施工企业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而规范化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成本管理中主要做好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控制。

人是施工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管理和优化配置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企业的生产水平及定额确定生产人员数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合理开展施工活动,减少赶工、窝工,提高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减少人员成本。而材料费用占据了工程造价比重的50%以上,则可通过量、价两方面控制。在用量上,以施工预算为依据,确定材料用量,采取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加强周转材料的保养,提高周转使用率;零星材料实行包干制度,超额自负,节约归己;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损耗和二次搬运损失。在价格控制上,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争取以尽量低的成本采购相关材料。工程机械费则应控制好台班数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机械使用计划,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停置。

3、质量规范化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首先应树立质量意识,实行质量责任制。确立各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至各相关工作负责人,落实质量责任制,在计划、实施、核实及反馈工作中都明确各阶段、各自的质量目标,从而保证总质量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投入过程中应对材料、机械及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材料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于采购阶段,故应加强材料采购管理的规范化,保证所购材料满足质量要求。要求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所购材料具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牌等,制定材料进场检查制度,保证进场材料满足质量要求,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场。在机械使用上,应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定期进行保养检查,并保证人机相对固定。施工活动是影响质量的关键过程,其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按技术要求开展工作;做好各工序交接工作及质量验收工作,保证各工序进入下道工序前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加强施工工序及施工结果质量验收。

4、安全规范化管理

安全规范化管理包括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四方面内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施工要求,编制安全管理工作方案。针对专项施工,还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可行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关施工方案。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管及落实。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以及特殊工种用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施工技能,对特殊工种人员则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程序,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得生存之地。施工企业通过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推广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减少主观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春花.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J].山西建筑,2008(8),230-231.

[2]张涛.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浅见[J].建筑与发展,2010(05),148-149.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规范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system as a standard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of an effective means, in our country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owever, in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not sound factors, the bidding market still remain in the nonstandard practice, serious impact on the bidding func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idding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has a pivotal rol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bidding for some beneficial discussion.

Keywords: building project bidding standardized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1.1业主方面的问题

部分招标人规避招标或暗箱操作,把工程通过被“保护”单位转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行贿人等。

1.2承包商的问题

(1)承包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有的承包商为获取工程的承包权,不去调查了解业主。许多业主仗着手中的权势,蛮不讲理,长期拖欠工程款,以至承包商不仅不能获利,而且连成本可能无法收回。

(2)挂靠围标现象严重

联络同行“友情”陪标,有些投标人联络同行陪标,抬高报价,中标后,给陪标单位一定的好处费,多面挂靠,全面围标。围标基本上都是采取多头挂靠的方式实现的,一般是投标单位尚无资质或资质等级较低,得到某个招标消息后,同时挂靠到几个公司,以几家公司的名义同时投标,不管那家公司中标,最终的投标单位都是一样的。

1.3招投标机构的问题

招标机构在实际运行当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招标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不等,知识结构不合理。

(2) 一些招标机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规范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甚至个别招标机构与投标人串通一气,扮演“双重”角色,暗箱操作,与投标人合作,牟取不当利益,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了招标的信誉,败坏了招标的形象。

1.4其他方面的问题

(1)社会监督管理体制的缺陷

当前招投标活动,省、市、县的项目,按行政隶属分别由各省、市、县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监督,这就形成了条块分割、多头监管的局面,体制上就带来了混乱。各地、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彼此没有联系,各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强有力的、比较“超脱”的管理监督机构,对各类招投标活动(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招投标、药品采购招投标、国有资产处置招投标等),难以做到有效监督管理。从而形成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的体制。

(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一些地区或部门为了保护本地区、本系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采取种种措施来对外限制其他企业的投标。例如,某省对外省投标企业收取的管理费是本地企业的16倍,同时还规定只有省内企业满足不了招标要求时,才允许省外企业参加投标。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的改进措施

2.1 成熟的市场主体

建筑市场是由政府、业主、承包商和招标机构组成的。招标投标工作是以这几方面为主相互配合共同进行的,所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搞好招标投标的首要条件。

(1)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首先做到政企分开,把所有施工企业都放到平等的位置上。例如,将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政府)和有形建筑市场招标投标应分开,政府应用法律手段调控招标投标活动,政府各级干部不能随意干涉招标投标工作。

(2)对业主资格的审查应尽快做出有量化指标的详细规定。要授权招标投标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查业主资格。凡不具备发包工程资格的一律要求由政府批准的招标机构招标。

(3)要加强承包商管理,严格承包商的资质审查,把没有资质、挂靠和素质差的承包商清理出建筑市场。对工程项目层层转手倒包的现象,政府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发展招标机构是培育建筑市场的需要。通过建立招标机构信用档案,强化招标机构信用意识,强化信用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和促进企业守信经营,优化建筑市场环境;通过招标机构资格复审,加强对招标机构的市场行为监督,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招标机构或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接受投标单位委托招标业务,串通投标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招标机构,坚决清理出去;加强对招标从业人员的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招标机构的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招标行业的自律机制,由招投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为规则。通过行业自律,维护招标活动的秩序。

2.2加快法制、监督机制的建设

2.2.1严格控制地方保护主义

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而且也影响到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站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积极主动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2.2.2全面加强执法监察的力度

招标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况且又是资金投放密集区。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的运作机制,尽可能地减少招投标工作中的漏洞,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对犯罪分子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让“禁令”这条高压线,时时有电,常常有电。市场呼唤“阳光工程”,人们呼唤“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建立健全这种人们渴望的市场。

第3篇

摘要:《计价规范》的执行过程,贯穿于工程计价的各个环节之中,本文就施工企业应用计价规范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投标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valuation standard", penetrates each link of the project val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valuation standard.

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 valuation standard; bidding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下简称《计价规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以来,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种计价模式,已经在招投标和工程发承包活动中再次被广泛采用。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应当是投标人,也就是投标中标后的建筑施工企业。应用《计价规范》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投标之前的计价报价阶段、中标之后至签订施工合同阶段和签订施工合同之后至竣工结算阶段。 1.投标之前的计价报价,是应用《计价规范》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施工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按照施工图纸和预算定额等依据计价报价的模式。因为此时面对的是与招标文件一同收到的,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在这份清单中,招标人已经按《计价规范》规定的方法和表格,表达出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和施工措施项目的名称,施工企业只需进行相应的计价报价工作。投标报价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的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进行编制。据此,施工企业可以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采用根据本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制定的,供本企业使用的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自主计价报价。这种新的计价模式与传统的计价模式相比有了根本的区别,新的计价模式给予了施工企业发挥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舞台,同时也使其承担着一定的竞争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在投标之前必须对以下问题引起足够重视:1.1清单有漏项的可能 施工企业报价之前,要以设计图纸和《计价规范》为依据,认真核对所有清单项目,看其是否全面反映了拟建工程的全部内容。尽管清单漏项属于招标人责任,以便共同研究补充的办法。否则,投标报价因清单项目不完整而失真,导致工程结算纠纷或经济损失。1.2清单项目的特征会存在描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 根据《计价规范》的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只列主体项目,围绕该主体项目施工的附属项目内容,主要靠项目特征的描述,随主体项目名称一并反映出来,构成组合并计算综合单价的依据。施工企业据此来确定完成该主体项目所需要的具体的“工程内容”并计价报价。如:市政管网工程管道铺设中的钢管铺设,清单只列主体项目“钢管铺设”,而围绕其主体项目的其他附属工程:垫层、基础、防腐、保温、试验等工程内容,均通过主体项目特征来表达。但限于设计深度和清单编制者对《计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特征描述常会出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如果报价之前发现此类问题,也应及时与招标人澄清。否则发承包双方会因部分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是否已经(或应该)包含在主体项目的报价之中存在异议,而发生不必要的结算纠纷。1.3“综合单价”的确定必须考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是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通常,施工企业投标计价时见到的工程量清单,主要是表示主体项目工程数量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和表示各项措施项目名称的“措施项目清单”。对此,施工企业不便直接计价报价。计价时必须将每个清单项目,根据其结构特征或施工工序进行分解,直到分解为若干项目具体的“工程内容”(相当于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时的分项工程或定额子目)才可以计价。因为根据制定定额的基本原理,不论是企业定额还是预算定额,都是以一个最简单的施工工序,和最基本的计量单位来测算并确定其消耗量的。而清单表达出的却是由若干项“工程内容”综合而成的,某个主体项目的工程数量或措施项目的名称。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确定“综合单价”的过程中,不但要研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而且还必须研究其“工程内容”和各自的消耗量。这个消耗量应当是企业定额规定的实际施工消耗量,应当包括施工、运输、安装等方面的所有损耗。 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在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确定“综合单价”是举足轻重的,它直接关系着投标报价的竞争结果和企业的经营利润。如果报价偏高,则会因不能满足《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中标人的投标应符合“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基本条件,而失去中标机会;如果报价偏低,即使中标也会减少经营利润,甚至还会因报价低于成本,导致因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的规定,而失去竞标机会。 2.施工企业自接到中标通知书,至与招标人(发包方)正式签订施工合同期间,为应用《计价规范》的第二阶段。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自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三十日内,招投标双方应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村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施工单位在这个阶段,应对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可能最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也就是说,《计价规范》不仅仅作用于投标报价阶段,而且应渗透于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之中。施工企业必须掌握利用合同条款的约束力,降低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潜在风险的技巧。在研究施工合同条款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影响工程结算的问题: 2.1中标之后发现清单漏项问题

通常,投标报价之前留给施工企业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常会发生中标之后又发现清单仍存在漏项的情况,这时对于是否属于清单漏项,可能会是发承包双方争议的焦点,所以对此问题应该作具体分析。衡量清单漏项与否的标准,应当是设计施工图纸和《计价规范》的五个附录。若施工图表达出的工程内容,在《计价规范》的某个附录中有相应的“项目编码”和“项目名称”,但本清单并没有反映出来,则应当属于清单漏项;若施工图表达出的工程内容,在《计价规范》附录的任何地方均没有反映,而且是应该由清单编制者进行补充的清单项目,则也属于清单漏项;若施工图表达出的工程内容,虽然在《计价规范》附录的“项目名称”中没有反映,但在本清单已经列出的某个“项目名称”包含的“工程内容”中有所反映,则不属于清单漏项,而应当作为主体项目的附属项目,并入综合单价计价。

2.2清单项目或数量的变化问题 设计变更可能会直接增减清单的项目,或因设计变更改变了某项目的部分工作内容,而演变出新的清单项目,或清单提供的工程量可能存在计算错误,或设计变更直接引起工程数量的变化等。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险的施工行业,也是我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部门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得到了不断深化。其中,建筑行业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方而的关注。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还需亟待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建筑市场整体规范性不强,而且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比较混乱。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安全管理条例,把它们视为一纸空文。为了躲避责任,减少开支,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办理相应的建筑施工所具备的证件。有的甚至连办理建筑施工必备证件的程序也省了,违规进行建筑施工。这样即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建筑施工工程没有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最终导致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较低,需要不断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也迎来行业的春天,各种建筑项目层出不穷,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施工人员。由此很多农民工都大量的涌入到建筑施工工地中,这就导致了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整体较低,在建筑施工人员农民工要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建筑企业招聘的农民工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而且对于机械的安全操作规则和规范都不是很了解,而且安全施工的概念淡薄,对于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对于一些建筑施工资质较高的企业逐渐的脱离了建筑施工的具体施工,而变成了建筑施工的管理企业。这些企业在取得施工项目后,一般不会自己去从事现场建筑施工,而是将其在分包给下一级的建筑承包单位,这样本身上一级的企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就较低,到了下一级的承包队之后,那安全管理的概念更是淡薄,这些承包队往往看重任务能够尽快完成,不顾牺牲施工人员的安全,现场施工混乱,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3.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较为落后。几年来,虽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上还是较为落后的。存在的问题较多。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兴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的出现,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建筑施工的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在学习和接受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时,迈的步子还是很小,新的建筑安全管理理念亟需在建筑行业中发展。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为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最好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在建筑施工中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另外,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制定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对存在的违章违规操作现象,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立即纠正,促进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施工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3.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新型机械设备的运用。对原来的设备要注重更新和升级,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使其在建筑施工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做好设备安装与养护管理工作,使各项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其最佳性能的发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机械设备操作,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的情况,使机械设备的性得以最佳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还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行政主管单位都要认真分析和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公关活动,通过切实有效的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领域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好转,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周乐,徐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7,291:49-51.

第5篇

本文以《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为题,首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相关策略,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坚强建筑施工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工作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建筑施工管理是关系这建筑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关键,建筑施工管理得越好,其工作效率就越高,建筑施工管理得越差,则工作效率就越低。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基于此,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探讨

1 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概述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有力保障。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看,需要相关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需要有人进行施工操作,需要大量的材料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有效地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它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对于其它的管理而言,作为建筑施工,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建筑的种类来看,是多样化的,规模大小不同,施工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特别是天气的影响,常常需要多个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施工技术多种多样,各个环节、工序需要进行紧密衔接样。要达到这些要求,都需要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确保施工按照程序规范有序地实施,也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预期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效益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大量的新的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新的材料和设备也不断涌现出来,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施工工程中,同时,一些新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出现。这些新建筑工程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要求更高,装修方式更加富有创意,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时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站在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程情况了解不够,对准备工作缺乏足够地重视

一是对施工操作要求、图纸、技术规范等缺乏全面地了解,对关于工程的设计、质量要求等存在着不甚了解的情况。二是对于施工顺序、方法、措施、进度以及值得关注的关键个环节和部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只注重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而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往往不够重视,以至于难以掌握工程的真实情况,这样就很难对工程实行有效地管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误。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严重制约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

二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施工安全问题、质量隐患问题,出现大量的返工返修现象,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度,严重地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相关策略

(一)全面把握工程情况,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全面了解施工操作要求、图纸、技术规范等,对关于工程的设计、质量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于施工顺序、方法、措施、进度以及值得关注的关键个环节和部位应该了然于胸。三是除了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以外,还应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熟悉工程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工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便于更好地创新工作方法。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提高施工效率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得科学有效,能够有力地促进工程的质量的提高,助推工程顺利高效地实施,减少因施工安全而造成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首要的管理任务来抓。一是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二是将安全管理纳入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中,实行严格的奖励和处罚制度,以规范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的从业行为。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原则,加大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把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将资料检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作为施工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不可盲目求快,不可忽视细节。对于管理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该积极听取,并及时整改到位。对于施工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的,也应该予以一定的处罚。三是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相关人员的薪资待遇、岗位调整、奖金福利等联系起来,对于安全意识强,没有出现任何安全失误的相关人员应该在薪资待遇、岗位调整、奖金福利等方面予以倾斜,以奖励其安全工作成绩,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组织管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一是在管理建筑工地时,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这样才能提高团队施工的工作效率。作为管理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规范。二是加强对员工施工的组织管理。只有每一个员工的施工行为得到有效地规范,才能够尽可能地使返工、返修等现象得到最大限度地控制,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引进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设备、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涉及的项目繁多、周期长、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施工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水平,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筑施工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太中.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第6篇

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工程管理。在建筑房屋施工中,加强建筑整体的施工管理,直关系到我国的建筑生产安全。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综合水平,对施工投资、进度进行合理把握,加强建筑施工的调节度,逐步降低施工成本,对建筑工程可能出现问题进行管理,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不足,及时改善各种对策,有效防治和改进,消除施工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

一、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建设中问题直接影响建筑中多方面问题,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对施工设计、施工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技术水平进行分析,认识建筑施工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提出有效改善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案,这有利于建筑施工管理整体的把握。以下将针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建筑房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房屋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问题。从建筑施工方面对施工材料进行技术选择,严格控制建筑施工的基础标准,对整体工程是极其重要的。建筑部门规定建筑施工材料需要符合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标准。但实际上,房屋建筑施工材料往往受实际施工的影响,不合理的材料混入其中,影响施工效果。需要及时的整理和控制,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检查,防止因为材料的选择而造成房屋施工质量问题。

2、房屋建筑的设计问题。房屋建筑的设计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施工和后续管理。为了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需要根据设计标准,提出不同的设计建议,构造出建筑施工工程部分细节的管理,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特点进行分析。但房屋建设的实际情况是,施工设计与实际现场施工往往存在差异,设计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沟通不足,无法对房屋设计进行及时调整,影响房屋建筑的实际施工效果,造成材料、施工工时和工费的损耗,甚至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和竣工,进而影响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3、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问题。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前期会审,通过施工图纸中的各种细节构造,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编制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施工管理。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管理的不足,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不明确,没有良好的责任心,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现场施工建设,如果每一个施工管理都存在问题,整体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

1、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建筑施工水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采用分期管理的方法,及时调整并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弊病,通过有效的协调和组织,确保建筑施工的治理管理效果。

2、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不可选取厂家不明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施工材料的完整性和产品指标,对施工材料的生产许可证进行制度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流入。

3、改善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根据建筑施工水平对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控制和调整,逐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改善建筑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把握。严格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技术不过关、配套设备不合理技术不成熟的施工进行把握,改善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重视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对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加强施工建筑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管理。按照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经济体制水平进行综合性管理。把握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根据建筑施工经营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对施工作业全面进行管理,根据建筑人员的施工激素标准、钢筋正负面、技术验收规范标准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重视建筑施工人才的素质培养,明确建筑工程的施工责任。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检测及监管

1、建筑施工复杂性的检测分析。建筑工程的管理复杂而繁琐,其中可能影响的因素较多。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建筑施工工程进行及时控制和调整。建筑产品不具有固定的生产模式,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生产环境、设备以及检测技术水平进行及时管理,防止因为外界原因造成施工环境变化较大,影响施工竣工。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隐蔽性问题需要及时控制和调整,对隐蔽工程、施工交工水平、产品量等多个因素进行控制和调整,对工程的竣工验收进行局部性处理,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

2、建筑工程的有效检测。根据建筑施工标准对施工水平、施工过程、施工竣工等多项内容进行安全抽样检查分析。通过对不同施工式样的管理和调整,确定相应规定的施工程序、方法和检测人员。在施工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程序调整,对有效规范性施工和有效性施工进行改善,确保施工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工程整体数据的有效检测,方便后续建筑工程的管理。

3、加强监督管理水平。根据建筑施工的内部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建筑施工监督管理水平的规范,对施工规范中的技术人员、督导人员、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逐步提高建筑行业监督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督管理效果。严格的建筑施工竣工验收可以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第7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在房屋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紧抓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关,将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放在首位。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日益繁荣的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问题,在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中,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任务,需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同时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协调,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文在对房屋建筑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1 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所带来的危害

在我国现今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屡屡暴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究其原因,造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的原因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控不足,致使建成的房屋建筑屡屡暴出质量问题,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和恶劣地社会影响, 房屋建筑存在质量问题,使得后期的使用性和安全性大打折扣,房屋建筑施工所暴出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损害了房屋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

2 房屋建筑存在施工质量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但是其也暴出了很多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施工质量管理不到,在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单位中,对于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的控制较为完善,而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则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尤其是缺乏经验丰富的高技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很多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依赖于监理单位、政府等来完成施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及经费都不足,严重制约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及确立。(2)缺乏合乎规范的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我国房屋建筑行业施工质量管理类人员处于相对不足的境地,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通过大量招收农民工的方式来降低施工成本,这些人员未受过专业的培训且缺乏相关的施工经验,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缺乏相应的意识,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合规程的操作,从而使得房屋建筑存在着大量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现今,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房屋建筑施工的主力军,由此带来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3)缺乏科学、合理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在我国很多的房屋建筑施工单位中,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都未能建立起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施工单位将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于资金和人员设备的管理中,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缺乏足够的投入,使得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无法有效的进行下去。

3 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应对措施

3.1 做好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人的素质需要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项目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现场的协调调配能力等方面入手,做好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决策能力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一般为了赶工期对于施工人员的时间安排较紧,因此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同在周末开设培训班或者在晚上开设夜校的方式来做好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作使得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且熟知房屋建筑施工工艺等问题,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2 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做好房屋建筑施工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的责任意识,减少在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开展房屋建筑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在施工现场张贴海报或是设立公告栏等方式来积极宣传房屋建筑质量施工内容。

3.3 建立完善合理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房屋建筑质量施工管理中,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质量的施工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和组织顺利规范运营的基本保障。结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实际,建立起一套符合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在建立并完善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此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落实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的奖惩情况,对于施工中存在质量过失的人员绝不包庇,严格落实处罚,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良好的人员予以表彰。同时还要随时随地地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对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3.4 严格规范建筑施工流程

合理规范的房屋建筑施工流程对于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操作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施工单位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于发现存在的不符合房屋建筑施工规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对于不符合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工程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3.5 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水平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被开发出来,房屋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检测中,通过使用仪器设备来对房屋建筑质量进行测定分析,依靠数据来说明问题,对原有落后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更新,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需要进行严格测定,并在进行完相关的技术讨论后方可实行。

3.6 资料与施工同步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验收资料需要及时进行,各种项目的验收都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竣工验收资料,其中竣工验收资料需要包含所有使用材料的合格证、质检报告、施工项目的竣工图以及验收报告、设计变更项目图、隐蔽工程项目验收报告等资料,这些都需要在施工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如有遗漏将会对后续的竣工项目验收以及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结算等都带来额外的麻烦,甚至是影响房屋建筑项目的顺利交工。

抓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对于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排除,并采用各种手段来解决房屋建筑工程进度滞后问题。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各个环节加以重视。文章在分析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参考文献

[1]陈登忠.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程建筑,2010,10.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中的竞争将会日渐激烈,尤其是建筑行业,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建筑行业之中,更是加剧了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度,在市场的基本发展道路中,优胜劣汰是较为常见的。建筑施工的行业所相关的项目管理中,施工技术的过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前提。建筑施工技术中所展现出的优劣程度,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着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优化,具备很多优势,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使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保证,并与建筑施工的初步规划相符,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就一定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加大优化力度,是能够让建筑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技术,不是单纯的工人使用工作技能,还包含:档案资料、技能培训以及制度的管理等。可是,现今的建筑施工当中,所具备的技术管理方式还会存在着较多需要解决的障碍。

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全面的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体系

在建筑工程当中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所以基本上在规范和标准方面不是非常统一。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在规范和标准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又由于建筑施工的庞杂和繁琐的工序,没有较为全面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进入建筑施工阶段以后,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技术标准严重不符,从而导致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客户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建筑工程又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另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分包和总包的单位中的衔接性也不明显。因而在技术的操作方面也不能够根据初期所制定的标准执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也不能按照施工前所制定的设计和要求开展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存放以及购买等。这种状况不仅能够造成建筑施工工期被延后的状况发生,而且还会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缺失较高的技术管理执行力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中,大多数人员都属于农民工的行列,也有极少数具备建筑施工专业知识的人士存在,这就导致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水平都是不统一的,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而言,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性强的管理和指导。但是,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中,对建筑施工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强大的监督力度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甚至连监督的意识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实施,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按照技术参考书,或者是与建筑施工技术有关的规程来开展工作,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盲区。那么,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存在较多不够标准、不够规范的操作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以保证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过程中顺利实施。

(三)制度的缺乏以及施工体系的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施工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水平较高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岗位对施工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不同,因此,要在岗位分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施工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以实现岗位与施工人员分配上的优化。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施工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建筑施工岗位分配的前提条件,这就导致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岗位较为混乱,有的建筑施工工程中还存在着单一的施工流程由多人进行负责,或者是多个施工流程由一个人负责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重视国家标准规定的施工技术的使用,没有建筑施工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存在,建筑施工的体系也不够完善和规范。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分析

(一)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组织和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状况与施工人员所具备的建筑施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相融合,才能够开始着手对建筑施工相关的事项进行准备,同时在人员与岗位的分配上,要体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响应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标准要求,而且还要充分的遵守建筑工程施工操作技能上的规范要求,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业主对建筑工程提出的一部分较为合理的要求,并对其予以满足。另外,在对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商和分承包商的建筑施工水平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考虑后,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计划性较强的、可行性强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并充分与建筑工程分承包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来说,不仅要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而且还需要有专人来制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负责计划,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进行优化配置,并贯彻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去。

在建筑过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继续拧调动,并做好施工技术人员调动的计划书,以保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要将建筑工程的专业施工技术及时的传授给需要的施工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并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储备、调动,以保证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对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人员所具备的建筑施工的综合素质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

(二)加强管理执行力度

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执行力度有所提升的重要工作,就是严格关注建筑施工的具体进程,另外,还包含对建筑施工当中所涉及的组织、工作人员、设备、技能、物资以及材料等因素严格关注。由于这一系列的因素与建筑工程建造所获得的利益息息相关。对这一系列因素有所关注,能够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提升,从而将施工的连续、均衡、衔接发展充分保障,一方面要在初步设置的工期内将施工任务完成,另一方面还要将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运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极大程度上相应实现。

想要将技术管理执行的力度加强,有必要系统的划分施工责任,从而贯彻落实施工技术管理,一定要细致的划分到人,要让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在监督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操作的规程和要求仔细核对,分析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操作与建筑工程的标准是否相符。如果将问题发现,要在第一时间对操作规范、流程以及技术标准不相符的问题进行修整,让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操作以及建筑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三)加强管理施工的制度和体系

想要将管理施工的制度和体系达到优化的程度,建筑企业和建筑单位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的响应和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从而制定出和自身相符的技术施工制度以及体系,以这样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中的重点环节以及岗位,开展细致的优化管理流程,让建筑企业的操作工人可以具备较为正规的作业指导,让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为标准的规则给予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约束条件,让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能够得到优化。

所谓施管理工的体系就是将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前提,将施工的技术完善优化程度,管理施工的体系能够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度,还能够让管理人员开展较为有效合理的管理流程,从而将建筑施工工程可以顺畅的开展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制度和体系有所优化,不说明只将书面的标准和体系建立出来就可以的,需要将实践和规范相互融合,并且要细致、严格的执行和开展。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应对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因此,为了积极抗击市场不良因素和其他不利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尽快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和可靠性。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尽快找到造成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的原因所在,并积极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成长。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1)不按规定结算工程收入。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尽可能的增加自身的利润数额,就不按照规定来对工程进行结算,有时是提前估价,也有时是延迟结算;(2)不按规定确认分包管理费。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其分包企业的管理存在漏洞,比如说下属核算工程队不进行独立核算,甚至向一些无资质等级证书企业等进行分包或转包,从而导致了收入确认方面存在问题;(3)费用管理混乱。建筑施工企业常常会通过预付款来分包或转包工程项目的成本,从而使得成本核算较为混乱,此外,一些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不能正确的分摊到各个项目中去,票据管理也存在人为操纵痕迹,从而使得整个费用管理难以规范化。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政府调控的不规范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由政府通过市场的间接方式来进行调控,但是,当前的一些地方政府却并没有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性,而是仍然采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来直接干预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从而造成了管理错位现象,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是从国企改制而来,它们更多的重视利润,一旦经营效益不佳,将会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来造成盈利的假象;(2)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生成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和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因此,其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掌握着会计信息主动权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利用此问题来制造假信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十分突出,一些会计信息行为人为了谋取私利而伪造会计信息,显然会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3)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机构是自行设置的,相关会计人员也是企业自行任命,从而使得一些项目负责人很容易获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此外,建筑施工企业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会计信息审计机构,即使有审计机构,也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的审计标准进行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审计,这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从外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体系,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4)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生产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般来说,他们的素质包含了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从业务素质来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学历不高,后续学习力度又不够,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从而对于一些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把握。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1)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变传统的直接干预为通过市场进行间接调控,强化政府层面的间接调控效果,要让政府加强监督,确保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合法和真实性,要能够切实协调和联合检查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情况,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一套具体且统一的会计行业标准,从而尽量使得会计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2)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缺乏规范化的治理结构有着较大的关联。因此,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努力规范自身的会计治理结构,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来明确企业的产权问题,让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明晰化。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把会计工作人员及其会计行为尽快推向市场,对他们进行社会化管理,从而让他们在多方面因素的约束下,尽可能的提供出真实、客观以及可靠的会计信息;(3)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他们要想使得自身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以缓解或解决,就应该从审计、财政、税务三方面加强对于自身的监督,还要切实强化政府层面的会计监督工作,让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正确面对各种形式的会计监督手法,让会计信息保持真正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此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完善注册施工企业会计师管理体制,让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得以在强大的外部监督力量下保持必要的真实性与可信度;(4)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大大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会计技能的训练,要让他们虚心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让他们熟悉各种财务会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从而切实提升他们的会计业务能力。此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思想素养也是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坚持原则,切实提供出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5)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与它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检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尽快完善自身内部的控制制度,制定并执行相关的管理政策,协调内部的各项组织规划,切实提升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控制好各种财务风险,让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落实到位,实行严格的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强化成本管理,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6)推进会计人员委派制。由于当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都是单位直接委托的关系,因此,他们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地位较低,但是,他们仍然有可能会接触到财务循环或会计处理程序。同时,他们的行为又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命令与控制,有时难以避免受到人为影响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我们应该推行会计委派制,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他们明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与职业道德要求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会计委派制,切实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值得警惕的事情,但是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与监督体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道德素养,切实发挥出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让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一个规范化的防治模式下得以保证真实性、客观性与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建议

设计施工图文件是设计单位依照国家规范规定和勘察单位的资料而完成的设计成果,是业主意图的反映和贯彻,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依据。由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工作量增多,建筑设计的周期不断压缩,导致设计中频发考虑不周的问题。因此,对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问题

1、施工图的设计错误

现在的建筑方案中,人们常常注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极具感官的立面效果,而在施工图设计时忽略了实际作用,从而给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比如商业住宅合用楼的上面是住宅区,底层是商店。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在朝向的问题上无法兼顾到商业街和住宅。若在一层北面设置出入口,二层以上改为南向,这样不只浪费了使用的面积,而且发生紧急情况时不利于安全疏散。在建筑施工图设计时出现的总平面图缺失,即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大部分是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广场、建筑间距、道路布置、挡土墙和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标高、交叉点、变坡点、坡度、坡长、坡向等,以及坐标网格、指北针、建筑红线、道路红线、绿地保护线、出入口等标注;尤其是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场地的大小及位置布置要求,在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布置景观绿化。此外,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体育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纪念、学校、园林、中高层住宅无障碍设计。

2、设计文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为保证工程设计文件符合要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强制性规范,但有的设计人员在施工图设计时因粗心、急躁忽略了相关强制性规范。如果设计不是完全符合国家的编制深度要求,这种情况下,虽然设计中未出现明显错误,但由于设计意向的表达含糊,存在一定的弊端,将会影响设计图纸间的相互协调及后续施工准备工作,甚至因施工图的缺漏、矛盾或施工人员对图纸的错误理解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3、节能设计问题

当今社会,有关节能的各种问题备受关注,建筑节能设计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人员对它还不够熟悉,关注程度不够,出现节能设计部分考虑不周的情况。这种施工图纸在审核时,经常会出现不合格的现象,比如对节能设计标准的适用范围不清楚;窗墙比不符合要求;忽略墙体的不同、热工要求的不同,如采暖空调房和非采暖空调房的隔墙、楼板的区别;屋面、门窗节能材料选择不当;外墙热桥部位保温不到位;忽视材料防火性能要求等问题。

4、设计市场的行为规范管理松散

建筑市场不够规范,主要表现有:(1)行业报价缺乏统一的权威的标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模型验收条款依据。(2)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流动频繁,部分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3)行业缺乏具体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模型材料不够规范。(4)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无视技术与质量问题,过分强调设计效率与施工进度,在对待建筑施工图设计时,普遍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明显下降。(5)存在恶性竞争现象。

二、对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建议

1、加强对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的学习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行房屋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也更加明确。作为建筑设计的准则,并对实际的设计工作起着指导作用,加强对现行规定的学习,是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建筑法律、法规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实际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不同功能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设计规范。还有专门针对防火设计、无障碍设计、节能设计等的设计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等,这些设计规范对不同功能的建筑也有着约束、指导的作用。

2、正确理解建筑方案

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工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方案的审查要严格把关,要用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建筑方案。一般在密集建筑的设计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幼儿园、游乐厅是不能在内的,这是为了保证安全。如果要有这些场所的话,一定要安排在第一层或者三层以下,同时要设计一个属于这些场所单独的出入口,这样才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也要注意地下室结构的问题,有些设计方案为了使地下成为更大的车库或者仓库,增加使用面,而忽视地下室建筑结构的稳定与牢固程度,这是最大的危险,在施工图的设计中,一定要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保证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符合建筑的要求,在防水方面要加强施工的管理,避免水害的发生,确保人员和未来车库的安全。

3、加强对建筑施工设计图的审核

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设计图实行严格核审制度而且要让审核结果与建筑工程产值以及设计人员工资、奖金挂勾,而加强设计人员对质量的重视。其次,要加强建筑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制度。简单来说也就是建筑工程不分规模,在施工设计图正式出图前必须要进行设计图纸会审,也就是做到图纸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以及符合科学实际。

4、对各专业相关知识的沟通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包含着建筑、结构、水、暖通、电等的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是首先进行的一个设计工作,起着“龙头”的作用,但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各专业知识的了解。如建筑施工图中的房间没有考虑结构柱子和梁的布置,便会影响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舒服度;建筑施工图中的暗卫没有考虑设置通风设施,卫生间的污浊气体将无法排出。

5、加强设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设计人员的主观意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的素质关系关系着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质量。但是,现在的建筑设计单位以及施工队都是良莠不齐,建筑市场有很多资质低的企业,这样就影响到了设计的质量。所以,加强设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迫在眉睫。具体做法首先也就是要对建筑施工人员做好上岗前培训,最重要就是要对应届的大中专生进行的专业培训,加强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那就是要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人员自身水平,也就是要组织设计人员的专业的培训。最后那就是要让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学习掌握以及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

三、总结

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不能只是注重外观的立面效果,而忽视它的实用性,它应该做到除了体现完整的建筑创意外,还要满足其经济性、安全性、环境的保护、节能等一些类的要求。因此,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筑设计就必须要有创新,我们只有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才能不断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并充分发挥建筑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龙头专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宁.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对策

前言:建筑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技术人员的神圣使命。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房地产市场的非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事关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的安全事故的频发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建筑企业究竟怎么了?因此,关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地方政府和各施工企业的重视,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的要求由原来的三“控”(质量,工期,成本)变成“四控”(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特别增加了对安全的控制,可见安全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不断分析可能和已经出现的有可能引起安全隐患和事故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本文将着重探讨的内容。

1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评析

1.1各级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度不够

基于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现状,建筑施工单位一直是作为安全监管的配角在行使者“安全义务”,而主导者是当地的建设局和规划等部门,但是目前来看,这些政府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

1.2施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

在建筑企业层面,主要体现为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由于一味的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往往没有完全按照政府部门的安全规程操作,存在侥幸心理,置员工的生命健康权利和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于不顾。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员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等一系列现象,而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富集,出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而其中的一些身体条件好又肯于出力的农民工就出现在了建筑施工队伍当中,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人员严重缺少安全意识,地面和高空作业都是如此;其次,施工监管人员素质亦是偏低,由于广泛存在侥幸心理,从一线管理者直到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意识,或者是明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不愿采取任何措施。

1.4安全监理人员工作未能尽职尽责

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鉴于他们是高技术工种,人们也往往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追求效益,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些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致使安全监理形同虚设。

2建筑施工问题安全对策

2.1政府部门行使监管义务

结合本地区现状,建议政府部门群策群力,严格按照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恰当的行使监管的权利和义务。不断协调下一级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统一调配人员和设备,对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彻查,并和高校和相关的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出现问题的施工单位试行,成功后加以推广。最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

2.2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优异的工程质量和无安全事故的建筑施工过程要求高层次的施工队伍,包括一线的监管和施工人员以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还要

2.3规范施工操作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应收账款

一、市场经济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如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地理分布范围广,资金占用金额大,期限长,垫资拖欠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因此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垫资、投标保证金、应收账款拖欠、银行信用紧张带来的资金周转问题

(1)垫支过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施工市场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项目不惜争相垫资施工,而且数额巨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发包方苛刻的垫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产品周期长,施工成本高,需要施工企业长期垫付大量的资金,至最后交付工程项目时才可能收回垫付的资金,垫付的大量资金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开,资金严重紧缺现象,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投标保证金不能及时退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大部分为现金担保。现金担保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交纳一定的投标保证金。如果没有中标,建设方或建设方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把投标保证金退还给建筑施工企业。但很多建设单位都不能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有的长达半年时间。

(3)应收账款拖欠严重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垫资工程不收款或只收一部分预付款,致使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账面上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建筑施工企业松懈的内部管理,这些应收账款的账龄有的短则三五年,有的长达上十年。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数额高,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风险。

(4)银行信用紧张

银行借款要求企业有良好的资金信誉和相应的经济实力。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向银行申请借款,到期又不能归还,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改制逃债,使得银行利益严重受损。这种日趋恶化的信用状况,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贷危机。

2.资金的分散运营带来资金管理效益低下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地域分布广,资金管理不规范,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不采用统一管理资金的方法,向各个施工项目拨付资金,财务网点众多,多头开户现象严重,使得企业资金分散。总公司不能对各个施工项目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收回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回归总公司统一管理,各项目资金缺乏统筹、资金占用不合理,造成资金闲置、周转缓慢。

3.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及执行不严格造成资金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资金管理规范,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费用预算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致使这些规范计划流于形式,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奖惩及监督,加上企业领导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重视,所以很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4.管理层财务管理知识欠缺、会计处理随意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人员缺少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水平偏低,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造成资金管理的不规范。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式落后,施工企业各分公司沿用过去上报财务报表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缺少必要的财务信息集中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总公司无法掌握分公司的财务动态。

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1.资金周转问题分析

(1)标前分析、项目审查及合同签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取得承包权,除了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还必须要讲究竞争策略,做出正确全面的标前分析:一是了解委托方的资质等级及其信誉情况、财务状况;二是了解所投标项目的立项审批进度;三是掌握施工合同的履约时间、施工工程的结款期限、方式;四是合理评估成本,确定最低标价;五是充分考核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对垫支的期限以及偿还能力做好充分的估计。

(2)应收账款管理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的规章制度。财务部门与业务部们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销售与核算脱节,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等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和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应收账款日常清查制度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

(3)银行信贷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与银行的评级授信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资金周转畅通,这样大大减少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占用,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2.资金管理效益问题分析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建筑施工企业可建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实施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按照其分、子公司的发展需求合理调节资金、统筹安排。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分、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融资机制,不仅节约了企业外部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还有利于企业内部资金进行整合,统借统还。

3.资金管理效率问题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审计与资金运用的监督,形成按制度来做事、按制度来管事,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堵塞流动资金流失的漏洞。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制定具体程序和方法,明确权限,明确责任,规范使用原则,强化资金过程控制。

4.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1)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健全会计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2)加强内部监控。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控制度,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重大信息,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明确规定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职责,同时还应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四、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建议

1.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出的具体安排。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包括现金流预算、资金占用预算、资金需求和补充预算、融资和财务费用预算等,使企业对预算期的资金流转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地了解,更能合理安排资金。

2.应收账款转让融资

应收账款应视为企业的一项特殊流动资产,可以作为一种信用债权。应收账款融资能够大大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改善财务状况,避免风险且融通资金、加速资金流转,降低坏账损失,减少信用调查及应收账款收款的开支,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能有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困境。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更为以应收账款等动产担保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

3.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能力掌握

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财务、会计和税收知识,建立成本意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把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并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从财务的角度审视和重整自身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肖 青: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J].经济师,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