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4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
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五、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2、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完整。
4、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时由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开业务高峰期,避免对联机业务运行造成影响。
6、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7、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本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送修前,需将设备存储介质内应用软件和数据等涉经营管理的信息备份后删除,并进行登记。对修复的设备,设备维修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病毒检测和登记。
8、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有的程序、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后清除,并妥善处理废弃无用的资料和介质,防止泄密。
9、运行维护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10、营业用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
【关键词】 民航空管 安全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也得到快速的增长。航空运输的增长势必给航空安全管理带来挑战,研究航空安全管理的对策也就层出不穷。纵观这些对策分析,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制度、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等方面探讨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P者认为这些研究思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并未触及到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本质问题。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本质问题在于协调性,即各部门之间协调处理的能力比较欠缺,导致安全问题发生时管理问题不断。
一、民航安全管理现状
1、地区之间管理现状差异。民航安全管理中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系的的发展差异造成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着不同。有的地区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执行现状比较令顾客满意,有的地区的安全状况则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安全管理现状也存在着差异性,有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比较完善,有的公司安全管理则存在许多漏洞。而这种地区间、航空公司间安全管理的差异是很难令顾客事先知晓,造成顾客与航空公司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2、顶层制度和具体制度之间的差异。自2006年起我国民航领域就开始推行了民航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系统,目的是为了强化民航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以此不断的符合国际发展水平。民航各级也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但仔细分析这十几年来民航安全管理制度,会发现顶层安全管理制度和具体执行制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即上级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而具体到每个航空公司时,安全管理制度的细节性、具体性则缺乏。
3、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势弱。我国各级航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影响力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监督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协调不足,此外还有惩罚力度不足的问题。影响制度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制度的适应性因素、制度执行人员的因素、制度的稳定性因素都可能与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关。
当然,我国航空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可喜的成绩,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和健全。如何解决安全管理的漏洞是每个航空领域人员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民航安全管理对策
许多研究者对于民航安全管理从主观安全意识提升、制度机制完善、法规技术的规范等方面进行探析,综合这些对策的出发点,笔者认为都要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这便是安全管理的协调性。安全管理协调不足,再完善的制度、再标准的技术规范也会引发安全管理的漏洞。因此,笔者从这个角度探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对策。
1、安全管理体制的改变。保证安全管理的协调性,笔者认为前提是安全管理体制的改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制还延续的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路,即直线职能的管理体制。直线职能安全管理体制必然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体制容易造成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航空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便是要打破管理体制的僵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民航管理体制,采用“制衡―合作”管理模式,实现各方参与、共同协调好安全管理。
2、保证制度的适应性和内聚力。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升级而作出改变,以此符合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要保证其适应性。同时,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还应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内聚力,也就是说能发挥制度的向心作用,减少安全管理制度的离心倾向。笔者认为,安全管理的协调性离不开制度的适应性和内聚力。安全管理制度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建立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各管理部门和基层航空领域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制度的完善发展。
3、航空安全管理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保证安全管理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信息共享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不协调的局面。首先是航空公司和顾客之间安全管理信息的交流共享,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该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质量,顾客通过第三方机构了解安全管理质量现状。这能够鞭策航空公司改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其次,要保证各部门之间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以此来实现安全信息资源的合作式发展,提升各部门沟通交流和合作应急的能力。
三、结束语
民航安全管理是关系我国民航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也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民航安全管理应是各级民航业管理的重点领域。安全问题的发生有许多因素促成,我们要做到尽可能不让安全事故发生,即使事故发生也应该有能力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而我国在前者作出的努力比较多,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协调处理的能力不足。因此,安全管理的协调性机能和能力需加强建设。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安全管理;标准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高架桥,城市道路体系由平面扩张为立体,由横向扩张为纵向的扩张[1]。工程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人员层次和流动复杂、露天的立体交叉部分多等特点,造成施工中危险性大、预防难度大。住建部的《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显示,2016年共发生27起较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因此,要有必要建立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1安全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主要按照国家的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和项目安全管理指南,充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本项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3]。郑州市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的实施分为四步的循环,如图1所示。首先,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考察和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及时发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汇总制度落实中的各种状况对其进行评价,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从制定、颁布和执行、考察、评价四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细则,针对高架桥体施工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对项目管理制度实施运行的主要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秩序,有利于高架桥工程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普及和传承。
2人员配备的标准化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安全管理的不同岗位要求配备拥有相对应知识、能力、技术和沟通素质的人员,使人员的安全素质与岗位相适应,为项目管理机构培养具有强烈安全意识的组织团队。郑州市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各级单位设置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按照图2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标准配置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公司管理制度,满足学历、职称、现场施工经验年限且具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各级安全部全面负责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培训、会议及考核等工作,组织(配合上级)安全事故的分析、调查和处理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化的主要包括,标准化管理人员配备和组织系统化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培训。由安全部门组织有关单位系统制订标准化管理的培训教材,使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并结合国家建设管理培训班,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组织的应知应会培训班,分层组织标准化管理的系统培训,尤其要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内容的培训考试,做到教方法、教内容、人人考核,持证上岗。
3现场管理的标准化
每个高架桥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都是最大的难题,对工地的监管还是靠安全管理人员去现场进行巡查、抽查,有必要对施工现场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现场管理标准化主要是规范建设安全管理、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将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检查内容和手段方法等转换为工作标准。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工地建设、生产队安全管理、工装设备、工地实验室、现场技术资料等各个方面,并制定具体的现场管理标准措施,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以郑州市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五、六标预制梁场为例,开工初期,预制梁场对营区、办公区、钢加厂、“六牌二图”等临建工程提出统一要求,注重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安全自查镜、安装实名制安全帽智能桥式摆闸门禁系统和安全语音提示系统,有效避免了施工现场不佩戴安全帽现象的发生;加工区的材料摆放分类、分堆码放整齐,材料标识清楚,使用数控弯曲机、数控钢筋调直和切断机,较好的防范了相应风险和落实了本质安全;在现场用电方面真正落实了“三相五线制”,严格按照“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设置了配电设施;在安全防护方面注重细节,在现场加工区采用护栏,将施工区和通道进行了隔离;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文明标牌更是随处可见、提示和警示非常到位;在环境保护方面,率先引进了扬尘和噪音指数自动监测设备,对扬尘和噪音指数进行了实时监控。
4结束语
高架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其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对于公章制度的遵守,同样需要管理人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管理。对于我国的高架桥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应从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四个角度构建了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王长宇.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2]张先稳,许健彬.“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7,(4):42-44.
1、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建立和人员配备
公司设立了由参建各方组成的安委会,作为*工程的最高安全管理机构。公司工程管理部作为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部门,部门配有一名专职安全员和一名兼职安全员,两名安全员都经过合格的安全培训。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公司从开工到现在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下发各承包商要求严格执行。建立了由业主、监理、设计、各承包商四方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安全管理体系。今年来重点修订几个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水电站2009年防汛预案和抢险预案,已通过凉山州防汛办审查,修改版已重新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2)针对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森林防火要求,制定了公司防火防爆管理制度。(3)制定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和管理办法。
二、*公司二季度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妥善及时处理了“*”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了全工地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安全检查。
2、4月份签订了*核能源公司与*公司的《安质环责任书》,并通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各承包商和*公司内部各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
3、配合*核能源公司对*工程进行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了与各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座谈会,布置全年安全重点工作。
4、按照*核能源公司要求重新修编制定了《*工程2009年防洪度汛及应急抢险预案》。
5、组织开展了3月底、4月底、5月底的全工地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查出安全整改隐患上百个,由监理专项发文给各承包商进行专项整改,目前隐患大多已完成,有的正在进行之中,公司联合监理将严格督促承包商完成相关整改,并把情况以月报形式反馈。
6、6月份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按照*核能源公司和*县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在工地全面展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活动”等安全宣传、教育、检查工作。
三、目前*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1、首部枢纽按期实现了汛前全部完成水下工程施工,实现了导流洞封堵,闸坝过流,完成进水口工作门安装的目标,基本实现了闸首安全度汛。
2、“*事故”洞段1#下游爆渣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塌腔回填工作,下阶段掘进严格按省安科院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
3、下发了通知要求隧洞各标段,加强弃渣管理。尤其是ci-2h、ci-3h标,必须在特定渣场弃渣,不得沿河、沿高边坡弃渣。
4、通知要求*公司*料场沟口生活营地原则上汛期不
能住人,施工管理人员应撤离到砂石加工厂房居住,防止泥石流危害。
5、加强了*料场高边坡变形观测,遇有大雨、暴雨长时间的雨水情况,则将开采区人员和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毛料开采。
6、针对厂房后边坡局部存在变形加大的趋势,召开了四方会议,停止压力管道开挖,先进行一期衬砌、加强支护,同时加快压力管道岔、支管施工,尽快完成砼回填压坡,保证厂房安全。
7、开始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8、砂石骨料毛料开采:汛初和汛末可适当保持一定开采量,有持续降雨或高边坡有不稳定(变形)时停止施工,在保证高边坡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汛期毛料需要。
四、*公司下季度(第3季度)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1、检查各承包商安全月活动情况,总结安全月活动成果。编制总结报告汇报公司。
2、组织开展每月全工地的安全大检查活动,联合监理督促承包商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
3、加强工地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施工单位务必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严格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检查各承包商做好弃渣管理工作,督促各承包商对沿河堆放的材料、设备以及建在不稳定渣体上的临时房屋进行及时的转移、拆除。
5、加强*料场高边坡变形观测,遇有大雨、暴雨及长时间的雨水情况,应将开采区人员和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毛料开采。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施工现场规模大且施工周期长,导致施工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加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难免存在疏忽。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欠缺,建筑行业正在向危险行业靠近。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命财产起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及建筑行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系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工程施工现场现状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要问题就是建筑公司即施工包头缺乏管理意识,没有及时的对现场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出及时的处理以及对建筑人员的管理相对宽松,没有硬性的规定,建筑施工的责任不明确,导致现场容易发生混乱;其次,施工方对施工设备、人员安全、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做到100%的重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建筑质量和设备的好坏而发生的;除此之外,由于施工人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有些技术性活不能完全达到施工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会匮乏,致使施工不专业而引起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问题;另外,施工人员自己的安全施工意识薄弱,有时候会受利益的驱使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活,加之管理方有时为了在工期内完成任务,会对施工安全产生忽略;最后,也就是国家和建筑行业并未对施工现场制定相应的制度,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核心。
2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施工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
树立施工单位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提高大家的信任度。这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树立良好的形象需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用心服务。必然可以促进建筑施工方形象的提升,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越发重视,尤其是居住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变的更为紧迫,建筑公司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注重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都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这对建筑行业以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的管理的措施
3.1施工方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由目前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很多的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意识并不重视,从而引发了许多施工问题。不但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次,在施工单位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质量的正确认识,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更是不加以重视,由此也体现了施工单位对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和控制工作没有做到有效管理,从而造成了施工工程现场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形象。所以应该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制度应该从全体工作人员出发,结合施工人员的建议和专业人士的经验制定出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安全制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要求、技术设备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同时在总结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其它先进建筑企业的管理经验,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分工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以此可以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行安全责任制度,把安全目标灌输到每个人心中,严格要求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遵守,监督工作人员能否真正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优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由于建筑行业属于一种高危险的工作,所以对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普遍的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加之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不重视,所以很多的施工人员很难参与到施工管理中,只有少部分的施工人员能够参与其中,所以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①建筑公司应该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活动,举行比赛,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有利于形成自觉意识。②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还能提高工程质量和树立企业形象。③实行责任制,任务分工明确,有利于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更好的保障工程的质量。
3.3保障施工材料质量
有些建筑公司为了公司经济效益和不拖延工期,有时候会在材料选择上做些不合理的选择,而在建筑公司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材料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很多建筑公司对材料不会逐一检查,具有一定的误差。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所以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在施工材料的管理方面应加以重视,必须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格杜绝伪劣、假冒材料。在选购施工材料的时候,选购者应该具有安全意识,对施工人员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具有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要对材料具有一定的了解,对它的品牌、质量、规格、数量都要做好相应的笔记,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保证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其安全生产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内部从业人员和广大学者。它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改善的地方。施工现场充斥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比较低,安全意识欠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人员素质低等是主要因素。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监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确保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崔振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工程管理,2016(16).
[2]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科学,2010(35).
效能指的是事物内部所蕴含的能力与组织内在功能的体现。安全管理效能指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能力与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成效。企业安全管理效能主要是通过管理手段、规章制度、安全文化氛围等调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安全生产能力与安全执行效率的提高来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效能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生效速度与安全管理程度两个方面。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影响着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安全工作执行者的主动性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效率。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员工安全知识水平不高而导致的。员工安全主动性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安全主动性水平,较高的安全主动性才能够促进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
2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2.1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理念的影响安全理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精神中有所体现,属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价值体系。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发挥的主要作用为引导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提高责任意识与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引导员工树立积极的安全生产价值观,提高安全责任意识。通过这些方面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效能建设成效的进一步发展。
2.2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融合管理者与员工的安全文化理念,实现他律性与自律性相互结合,将安全理念转化为安全行为。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管理行为存在约束作用,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实现管理行为与安全行为的巩固,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与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2.3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影响企业利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与规范性特点来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引导、约束与规范。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着不同的特征,部分企业强调运用惩罚代替管理,导致安全管理效能较低;部分企业强调安全生产数量、不重视安全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效能同样不理想。企业安全管理不仅要重视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严密,还要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才能够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成效的提高。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制定与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制度效用最大化。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重视文化模因,促进安全管理效能的提高文化模因对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都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模因指的是能够对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进行传递的信息形式,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与传播力。积极的安全文化模因能够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3.2防范文化退化,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化法治安全文化建设属于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坚持的观念,实现在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有效渗透,树立非常牢固的安全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效能提高。如果发现企业安全文化出现退化的情况,要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各种连锁反应的出现。一旦出现安全文化退化而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损失。
3.3强化安全反思,注重企业文化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行动情境更加复杂与不确定,因此要通过知识对行动情境进行再次定义与监控,通过反思来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反思实际上就是自身风险意识的强化,应该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得到贯彻。同时,需要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结构与方向的调整,控制同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4结语
抓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前提,是要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企业员工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安全管理制度为准则的,只有有了完善健全并且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员工的生产行为才能在安全的范围下开展进行。同时,只有有了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员工才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违反相应的规章制度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样才能让一个企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应该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那些重要岗位的或者特种作业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让员工真正明白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危害和后果。只有员工真正把那些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真正从心底接受了企业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文化才能长久存在。
二、加强安全观念建设
培养企业安全文化,关键是要改变思想观念,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来看待这个问题。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安全价值,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构建起安全文化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来达到宣传安全生产的目的,如:一日安全员评比活动,班前班后开展安全会,利用安全宣传栏,管理看板,安全宣传视频或者录像等形式,广泛的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同时,可以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装订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个员工手中,让他们时时树立安全意识。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认识,从而改变员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态度。
三、加强安全行为建设
据统计,90%左右的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人的安全行为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安全意识,规范企业员工安全行为的主要手段。企业可以采取的安全教育形式有:三级安全教育、师傅带徒弟、“四新”教育、脱产与半脱产安全教育培训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让企业员工的操作更符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和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除了靠安全教育培训之外,还有一点很关键的便是靠约束力。有约束就必然有标准,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标准管理体系,是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只有企业上下都加强安全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才有基础,才能真正地落地。最高管理层支持安全的行为必须在同事和员工中显而易见,体现出他们的示范作用能推动安全事业;经理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以便能与员工讨论安全问题时充满信心;员工以及现场操作人员能习惯性应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对工作进行检查,以便对潜在的缺陷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以此推动自身的安全行为不断改善。
四、加强设备设施建设
本质上来说,安全指的是作业过程或者作业环境安全,不是靠外部采取附加安全设施和装置。而是靠自身安全性的设计来进行本质的改善提高,就是说即使在生产故障或者错误操作的情况下,设备和系统仍然能够保证安全。因此,提高本质的安全是保证安全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程度。企业应该给员工创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作业条件,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完善安全防护装置,使员工在作业时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
五、加强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执行的程度。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问题,通过过程控制,可以将问题快速得到解决。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监查立体网状工作体系,并持续改进。实现在执行中监督,在监督中提升,有效保证各种措施的执行到位并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文化。
六、结语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安装调试;安全管理制度
0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配电网络中的重要保护设备,在该装置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电力网络故障的及时与准确判断,然后有利于管理人员采取措施修复和处理故障。这样不仅能恢复电力系统的供电功能,还能促进电力系统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同时,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中,为促进继电保护装置有效发挥作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是必要的。当前,随着电力系统发展和技术创新,继电保护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在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活动中,除了通过仪表检测、信号预警等方式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之后,还有必要落实其它安全管理措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技能。[1]本文结合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具体工作,提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管理活动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现状
安全管理是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该项工作,能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能为电力系统发展和运行效率提升创造条件。但目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相关制度没有得到严格落实与执行,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1继电保护设备质量存在缺陷加强继电保护设备质量控制,这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但目前在安全管理和继电保护设备施工中,一些管理人员不注重对继电保护设备质量的控制,没有按要求采购设备,忽视继电保护设备的检查与验收,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后续运行也产生不利影响。1.2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调试不到位加强继电保护设备安装调试,这是保证设备性能,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但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未能详细掌握设备基本情况。不仅影响设备有效运行,还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生,制约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充分发挥。1.3设备安装及运营维护没有落实例如,继电保护安装验收不到位,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安装,忽视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抗干扰性测试。[2]或者继电保护装置运营维护工作没有严格落实,不注重数据资料分析和研究,难以为继电保护设备有效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1.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为提升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必要的。但目前在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单位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忽视落实责任制,没有认真按要求开展设备巡视和检测,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或者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不注重健全完善管理培训制度,影响他们的综合技能提高,也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和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有效发挥。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对策某
电力自动化运行中,为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确保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提高电力自动化运行水平和工作效率,施工和管理单位采取以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2.1保障继电保护设备质量,合理对设备进行设计和选型应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可靠性与稳定性,合理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确保动作及时、准确、到位,满足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需要。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切断线路,避免损坏元器件,确保电力线路安全供电。继电保护装置造型选择上,应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需要,确保供电稳定,要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保证其稳定性、可靠性、灵敏度及速度性,使其有效发挥作用。[3]进而有效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电力系统元器件损坏,避免对电力线路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有利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2.2重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调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选用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继电保护装置设备的前提下,还应该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选型和调试工作,严格按电力线路施工需要开展各项活动,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要对设备安装、系统后台监控管理等各环节都仔细检查,合理分工,加强工作人员协调配合,认真细致完成电力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及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数据库,重视数据录入,确保调试结果合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4]对于雷击、干扰等突发事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反应。要采用两端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合理配置避雷器装置等,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2.3加强设备安装及运营维护,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注重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监测与控制,当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投入运行后应该加强设备维修与保养,促进其综合性能发挥。注重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能测试,保证设备性能满足要求。完善使用和管理制度,注重各类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为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管理提供参考。[5]注重安装及运营维护,对存在的故障及时检查,准确判断并处理故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让继电保护装置有效发挥作用。2.4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技能为提升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根据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推动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这是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对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责任来说,应该让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详细了解工作任务,然后按要求开展各项管理活动,顺利完成安全管理任务。只有严格落实责任制,让每个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各项活动,才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6]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没有认真完成安全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和部门采取惩罚措施,对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采取奖励措施,从而有利于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重视电力基础扎实,安全管理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引进,充实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队伍,确保工作人员胜任自己的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课堂授课、讲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胜任安全管理需要,有效提升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
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效果
上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中,通过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仅有效规范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同时还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确保安全管理水平提升。3.1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通过采取上述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规范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促进继电保护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让电力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满足供电和用电需要,确保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正常用电。3.2提高电力线路服务与管理水平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仅导致继电保护容易出现故障,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出现供电中断现象。而根据电力自动化运行基本情况,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让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提高电力线路服务水平及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正常的供电和用电秩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3.3促进电力系统有效运行和发展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继电保护出现问题,可能会给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扰乱正常的供电秩序。作为技术和管理人员,采取措施保障继电保护设备质量,重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加强设备安装及运营维护,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技能。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还能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进而推动系统更好运行和发展,使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4结束语
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是电力自动化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明确存在的不足,根据电力工程运行基本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外还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和处理。从而确保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促进电力自动化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晓初.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4(10)下:48-49.
[2]张晓滨,李春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44-145.
[3]周超敏.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3):51-52.
[4]杨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及评估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下:36-37.
[5]施计.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2(4):39.
关键词: FIDIC;安全管理;对策;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FIDIC施工合同条件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施工合同标准格式,是推荐用于由雇主或其代表工程师设计的建筑或工程项目。这种合同的通常情况是,由承包商按照雇主提供的设计进行工程施工,雇主和承包商都严格执行合同规定条款。
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立法(法律、条例、规程)和建章立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目的是保护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不受损失和环境不受到破坏。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对安全管理有明确要求,包括现场防护、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等。
2、合同条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
2.1 遵守所有适用的安全规则
所有适用的安全规则除包括企业所在国的国家、行业、单位的法律、条例、规定和规章制度外,也包括项目所在国家的有关安全法律法规。
2.2 照料有权在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
有权在施工现场的人员不仅包括承包商人员和雇主人员,还包括由雇主和代表工程师通知承包商作为雇主在现场的其他承包商的授权人员及任何其他人员。承包商应始终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维护承包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承包商应指派一名事故预防员,负责现场的人身安全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2.3 现场安保
承包商必须在工程竣工和按规定移交前,提供围栏、照明、保卫和看守,负责阻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现场。
2.4 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期间,承包商应保持现场没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碍物,并应妥善存放和处置承包商设备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应从现场清除并运走任何残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承包商应使该现场和工程处于清洁和安全的状况。
2.5事故报告
任何事故发生后,承包商应立即将事故详情通报雇主代表(工程师)。承包商应按雇主代表(工程师)可能提出的合理要求,保持记录,并写出有关人员健康、安全和福利,以及财产损害等情况。
3、安全管理对策
3.1 项目安全管理策划
项目安全管理策划就是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安全管理条款,工程系统、环境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考量,完善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3.1.1 安全管理目标策划
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策划就是根据项目现有的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项目可承受的安全管理风险,合理确定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就要求全体员工在工程建设中,遵章守法,自觉防范安全风险,不断地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1.2危险源的辩识和控制策划
(1)危险源的辩识
项目危险源辨识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及施工作业风险评价小组,对所承担建设施工项目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环节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所有施工作业活动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不足点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再就是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施工作业风险性评价。
(2)危险源的控制
1)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原则首先是考虑消除风险,其次是考虑降低风险,最后考虑采用个人防护设施和用品。即首先考虑从本质上消除风险,而后退其次后求之。
2)危险源风险控制的三种方式
①运行控制:通过严格地执行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制度,加强过程性的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达到对各类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控制,包括对一般危险源的控制;
②管理方案:部分重要危险源在现有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消除的情况下,需项目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才能有效消除危险源风险时,需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对这一部分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
③应急控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突发的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达到对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控制。
3)危险源风险控制策划
①首先依据风险控制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如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②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重要危险源必要时制定安全控制措施,一般危险源做好运行控制。
③应急控制:对于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如火灾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等应制定应急预案。
3.1.3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
(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部必须收集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严格遵守适用的各项法律法规。如在国内进行施工的FIDC合同条件施工项目,必须收集如下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等等。根据FIDC合同条件相关条款要求,在境外施工项目还要收集并严格遵守所在国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如我公司在安哥拉进行FIDC合同项目施工,收集了《安哥拉劳动合同法》等,并严格遵守安哥拉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地域环境,建立《项目安全和卫生文明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施工检查制度》、《安全施工措施管理制度》、《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含违章处罚)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安全设施、防护装备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当地劳工安全管理规定》等等。
3.2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指设施标准、环境整洁、行为规范,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FIDIC施工合同条件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间,承包商应保持现场没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碍物,并应妥善存放和处置承包商设备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应从现场清除并运走任何残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应使该现场和工程处于清洁和安全的状况。包括:
(1) 施工生产区域尽可能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告示牌和安全警示牌,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施不应进入封闭区。
(2)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遵章守纪,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 施工道路平整、畅通、安全标志、设施齐全。
(4) 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安全标识清晰。
(5) 施工机械设备定点存放、材料工具摆放有序、工完场清。
(6) 现场建筑垃圾定点放置,定期清运,不准随意丢弃垃圾。
(7)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噪音等危害,废渣、污水处理符合规定要求。
3.3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强调一个“严”字,主抓一个“细”字。我们应该认识到,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尤其是施工安全管理,要通过识别和控制施工过程的危险源,达到预防和消除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但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标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列入过程控制管理的节点。事故发生往往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到轨迹的交叉所造成,从事故发生的原因看,也说明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应该作为安全管理重点。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必须要做到四个坚持:
第一是要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第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经营任务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第三是坚持全员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监督机构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过程,生产时间,生产要素。因此,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第四是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 事故的报告
按照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相关条款要求,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必须立即将事故详情通报雇主代表(工程师)。事故报告除了我们国家规定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外,还要报告有关人员健康、安全和福利情况。
4、结束语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平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的基础工程。安全管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过程中一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风险预控,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
1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
深入贯彻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增强工程管理以及建设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具有分散性大、改造周期短、改造任务重等方面的特点,致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管理目标也没有得到实现。
纵观我国目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可以发现,虽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程安全管理方针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文件传达以及施工现场检查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考核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农网工程安全管理目的。
2 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构筑完善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具体表现如下:
2.1 成立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分层落实安全责任
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切实落实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成立各级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并将安全责任与个人岗位职责紧密结合在一起,量化到个人,以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控制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把施工队伍质量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单位都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安全管理行为,主要包括安全方案的审批制度、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及监督制度、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施工人员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安全管理效果,因此要严把施工队伍质量,加强对施工队伍资质的审核。
2.3 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强化安全风险预控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管理,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重点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技能培训,实行培训上岗“安全准入”制度;组织技术、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综合测试,达到既掌握安全知识,亦掌握实践操的双重培训目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向工程人员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以不断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建立起农网安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增强对各类安全风险分析、评估、预警以及防控能力,提高农网安全风险的整体管理水平。
2.4 以人为本,规范施工现场操作行为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农网改造周期短、改造任务重,使得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基于此,在农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作业现场分级勘察制度,并编制施工“三措一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施工监督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主管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的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配到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上,切实落实到个人的岗位工作职责上,形成责权利的有机统一;确保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持有相关的上岗资格证书,严禁非专业人士的混入。
2.5 加大安全监督力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监督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切实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力度,全面落实“省公司督察、市公司巡查、县局(公司)自查”三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根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现场安全标准检查卡的相关标准及要求,监督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可控性。
2.6 构筑安全考核体系,促进多元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际情况,构筑完善的安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参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现场施工的文明施工;实施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以及详细的农网工程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并进行奖惩通报;开展多元化的安全管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比较贴近职工生活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题活动、张挂安全禁止、警示以及宣传牌等,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真正做到农网工程的安全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提高农村电网运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依靠各级领导以及每个职工的安全重视、各项安全管理手段以及制度,构建安全管理以及监督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焕琴.王新农网升级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时间根据在建工程进度进行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实施措施:
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各项目部。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保证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公司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