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软实力论文

文化软实力论文

时间:2022-11-21 16:09:17

文化软实力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 文化软实力 现状 发展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一)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是一个舶来的概念。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全面阐释软实力概念。①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②

当然,经过中国化理解的翻译,实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内涵。通过查阅很多书籍,我发现对于“软实力”的理解,有几种不同的概括:“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③黄牧怡在《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中则结合硬实力来进行比较认识,认为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军事、经济等领域所具有的物质性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魅力和道德诉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是通过吸引、同化的方式,让别国“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④杨胜群先生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市场化的。文化软实力不等于文化产值,不等于文化GDP。⑤

(二)重要性

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比其他力量的影响更具渗透性、持久性、广泛性,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以下优越性。

1.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文化不管是作为一种智力支持,还是精神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的转化力。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对于科技工作的投入、科技成果的分享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对于成果的转化影响也是深远而长久的。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可以起到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作用,这是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市场机制下,文化可分为非经营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两类。无论是公益性文化,还是经营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对于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提升综合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⑥

2.增强外交亲和力,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态势下,不同的国家、民族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了解、消除了误会、化解了争端。“强大的民族总是自信的,自信的民族总是开放的。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在与异邦、异己进行文化交往时,总是以宽阔的胸襟善待他们,实施开放、宽容、理解、交流的国策;相反的,晚唐实施闭关封国政策,则反映了当时在中国积弱积贫、危机四伏的状况下的不自信。”⑦

二、现阶段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现状

就我国情况来看,现阶段的文化形势十分不容乐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使世界已经逐渐习惯了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贸易顺差,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却为“文化赤字”感到焦急。

(二)原因

1.在“标与本”问题上的认识不够清晰

近年掀起的“民族文化保护热”是一个好头,但是遗憾的地方还很多。其间的文化造假者有之,文化投机者有之,文化庸俗化者有之,文化玄化者亦有之,可谓五花八门。很多地方政府将文化建设简单归于“文化的GDP建设”,实际只是复制文化样式,本身对文化的发展恐怕弊大于利。

2.文化复兴不等于文化复古

在此,我举一个“民族文化保护”的例子,穿苗族服饰、梳侗族的发式、跳苗族舞蹈、唱侗族歌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但是现在处于商业需要制造出来许多节目和形象,不但扭曲了民族文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追求短期效益而随意制造一些节日、仪式因脱离季候和自然背景而失却了它们原有的精神内涵;为强制兜售旅游产品,尾随、堵截、敲诈游客的现象时有所见。为商品化、低俗化所左右的文化产业将丧失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背道而驰。⑧

三、如何发展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牢牢抓在手上,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⑨所以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注释

①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②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③ 詹得雄.“软实力”的含义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

④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⑤ 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J].瞭望,2007.

⑥ 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

⑦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⑧ 杜世伟.现代化的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A]//中国民族发展报告[C].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⑨ 杨汭.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参考文献

[1]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2]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3] 龙耀宏.民族文化与文化软实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第2篇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旅游软实力

1旅游软实力的定义与功能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SoftPower”,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S·奈教授在研究国际关系时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可称为“硬实力”,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软实力”,即“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这种软实力来源于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对外政策的吸引力,可细分为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这一见解,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刷新了国情、国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很快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青睐。

国内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中引入软实力概念“始于2004年,研究重点集中于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评价软实力的构成和作用”,其着力点在于如何以区域和产业的软实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学界,陈雪钧和李莉研究了“旅游企业的软实力问题”,杨积芳和陆林研究了“饭店的软实力比较”。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焦虑,即以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软实力问题,忽视了约瑟夫·s·奈的理论体系中,经济发展所隐含的硬实力增长与软实力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软实力是目的,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软实力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理论逻辑链条,影响了研究的进路设计;二是尺度模糊,忽视了软实力起源于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大尺度研究工具,其中文化软实力应应用于可标签的文化区域,体制软实力应应用于独立的政治与政策区域的事实,将其等同于一般竞争理论,甚至用于单个企业的竞争研究,造成了研究的空疏。因此,以建设国家或区域软实力为目标,从旅游产业的总体层面来研究旅游中的软实力问题,是比较恰当和可行的。

旅游产业的国际和区际竞争归根结蒂是国家和区域影响力的竞争,国家和区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在旅游产业中都会有所反映。在组成软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边界基本重合,属于旅游产业的可控因素,将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组成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极有学术生长力的新概念;而体制软实力的系统设计高于旅游产业的控制范围,一般只能将旅游产业放在对外政策中的对外旅游政策下研究;因此,本文讨论的旅游软实力特指既定旅游对外政策下,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国家和区域文化软实力,它包括相应的心理、制度、器物和习俗。

旅游具有招徕远人的力量,是可以产生国际和区际影响力的产业。旅游产业可以利用人的三种深层欲望及其组合来获得元发性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力,它们分别是脱序的诱惑、怀旧的伤感和追慕的欣喜。一个地方一旦凸显了某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常常会在相应旅游细分市场上自我完形、持续积聚。

旅游软实力并不等同于旅游影响力,尽管它是旅游影响力的来源之一。笔者认为,旅游软实力是旅游目的地在主客双方的文化对比、形象营销和旅游产品竞争中形成的,使旅游者服膺旅游目的地文化,修正其文化偏好的能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并将其导向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而旅游影响力还可以来源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误读、曲解、污化乃至隔离,这些对旅游者的单向度满足,一旦干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极可能激发主客双方的反感与冲突,导致旅游产业的波动和旅游影响力的崩塌。旅游影响力中,只有旅游软实力使各福利相关方趋向帕累托改善,是多赢协调可持续的一种。长久以来,有经验的旅游目的地领导已经体会到由设置旅游宣传议程和旅游文化言说框架而产生的旅游软实力,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说服力的资产,其中一些资产是无形的,如文化承传、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则是器物的,如地理景观及气候、城乡建设及服务、生活条件及商品、文化产业及产品。旅游目的地究竟应设置何种旅游宣传议程,凸显哪些资产,不仅需要通过对主客双方作深度田野调查找到均衡点,更需要旅游目的地领导从重建目的地日常生活意义的高度,经过深刻的权衡,最终做出选择。

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的自诉和好客态度的表白。在旅游产业竞争中,能产生旅游软实力的自诉往往具有相同的哲学结构:即本体论上更为理想的人生状态,以启发跨文化消费的反思性;认识论上更为真实的对话机制,以彰显跨文化消费的社会性;价值论上更为开放的多元维度,以容纳跨文化消费的合法性。具体而言,就是目的地在旅游开发时要发掘自身有魅力日常生活资源,呈现以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为核心的整体形象,有效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日常生活的体验。

一个地区如果早已建立起为游客向往的日常生活形象,天然就具有了强大的旅游软实力,如西欧、北美、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则主要通过旅游宣传构建了使游客支持其日常生活的旅游软实力,如马尔代夫,2009年10月17日的一次“水下内阁会议”,在启动了旅游热潮的同时,激发了人们从生态危机的厄运中托起这个珊瑚礁岛国的努力;再如“好客山东”和“活力广东”的旅游主题口号,前者负载着齐鲁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和北方文化的豁达豪爽,后者表达了岭南得风气之先、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无穷动感,它们既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准确定位了该地区的旅游形象。

2中国古代旅游软实力的结构与建构模式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旅游软实力的概念,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却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大概从西周开始,地方精英常常为自己生活的地方赋予“风水学”上的神奇定位,并广为传扬。如洛阳宣称自己为天下“土中”,庐山认定自己指配南斗星座,为地上“南际”,古徽州六邑则津津乐道“休宁蛇、歙县狗、黟县蛤蟆、绩溪牛、祁门猴子、婺源龙”的风水属号。而大概从南朝开始的“洞天福地”、“北京十景”、“西湖十景”等的评选,承继儒家从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发展到日常生活景观化的审美情趣,至迟到南宋已普及南北各地。从那时起,风景评选和旅游诗词几乎成为各地府志、县志、乡志、村志的必备栏目。“风水学”和日常生活景观化分别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应方面交融互渗,将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价值和旅游宣传价值有效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空间及其竞争规范和话语权力的结构性力量。

建构性力量来自中国传统旅游者,其运行机制可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34年(1607~1640)的游历生活,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29年,所到之处都是当时的著名景区,侧重于搜奇访胜,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名僧、高道及他们的徒弟等文化精英。后期的5年,着重地理考察,探访寻常游人不至之处,重在考察岩溶地貌的表面现象、构造和特征、探索水源以及修正前人的论断与记载,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樵夫、牧人、担者、马夫、洗衣妇、钓鱼童子、书生、官僚、地主等普通居民。《徐霞客游记》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旅游者追慕、占有和创新旅游文化空间的全过程。它契合旅游软实力的言说框架,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努力相互嵌入、螺旋推进,共同形成了一种罗曼蒂克化的文化习得、文化试炼、文化确认和文化建构模式。

3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结构与建构模式的问题

在西方,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革命者夺取了政权,接收了封建主和教会的许多地产和文物。如何处理这些财产?经过短暂争论,革命者遵循启蒙运动的思想指导建立起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一种全新的、市民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得以创立,旋即成为西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开放的,它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有闲阶级的,一股兴建大饭店、摩天大楼等接待性、景观性炫耀建筑的热潮风靡欧美城市。适应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跨时代转变,西方旅游从中世纪追寻非日常生活资源的宗教朝觐过渡到了世俗的“大旅游”时代。日常生活的进步与旅游文化空间的扩张似已完美融合,构成了近乎完美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

然而,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模式存在问题,问题出在与非西方接触时。在非西方的地盘上,西方人的身份之一是旅游者,大多数西方旅游者却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把非西方当成了由他们自由建构的他者。“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游记作家约翰·缪尔”,缪尔的游记把非西方描述成文明的对立物,是无主的“荒野”,是西方人避居和隐退的所在,是他们体验孤独、鼓舞信仰、再造激情后重返西方的地方。在这个由西方人建构起来的旅游文化空间中,几乎完全剔除了当地人的主体地位,将非西方目的地转换成了西方的文化飞地。

以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地区为例。缪尔之前,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认为,旅游区中的印第安人应该“身着传统服饰,骑着野马追风逐电……直至永远”。缪尔与印第安人接触后,发现印第安人无法也无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便提出,“印第安人与所处的原野和鸟兽不协调,应该被驱赶出去为白人旅游业的发展让路”。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公众普遍接受了这种“荒野”观,他们容忍乃至推进了以1964年美国《荒野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的颁行。这些政策和法律专注于西方人的旅游权,完全无视土著的固有权利,将荒野定义为“人类只作为过客而不会永久居留的地区”,并依法将印第安人迁出保护区,把他们与保护区隔离开来。然而,迁走了印第安人的“荒野”却必须用财政资金来维持。包括印第安保护区在内,“199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财政预算为11.8亿美元,到2006年增至22.49亿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翻,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1万多美元,还依然缺口很大。”印第安保护区的这种设立方法,已引起部分美国学者的反思。

另一个案例出现在菲律宾。菲律宾北部伊富高省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历经当地人2000余年的开发,形成了数万公顷壮观的水稻梯田生态系统。1995年,伊富高梯田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一时名声大噪,成为菲律宾北吕宋地区最主要的旅游区。在伊富高传统文化中,山顶的森林覆盖区为梯田区涵养水源,是严禁踏入的核心保护地带,具有神圣的宗教地位,属于公共财产;中间的灌木林带为梯田区调节和分注水源,还能生产柴草、花果等林产,是次一级的保护地带,有相对模糊的产权界定,属于准公共财产;再往下的梯田部分为生产和生活区,自古就有精细的产权界定,属于私人财产。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按照西方专家制定的方案,梯田部分被定为不容改变的保护区,梯田区内,当地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因触动西方专家口中的“原生态”而被高度怀疑。而山顶森林覆盖区和中间的灌木林带不属于保护区,西方专家在那里规划建设了完备的旅游设施,强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运作获得了这些旅游设施,并且经营着它们,当地人则因“素质太低”而被排除在外。砍伐山顶森林覆盖区的木材,制作成传统稻神木雕卖给游客,几乎成了当地人唯一的副业。然而,即使终日制作木雕,一个伊富高家庭每月也只能获得大概相当于人民币500元的收入。此后,伊富高梯田生态系统快速恶化,青年人大量外流,梯田面积锐减。西方专家提出,症结在于“人口太多,导致梯田出产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同时又在于“劳动力太少,使得25%至30%的梯田荒废”。期间,社区精英为应对危机,部分改种经济作物及蔬菜以重振当地经济的努力,又因遭到西方专家的激烈指责而搁浅。一系列事件不断掏空当地经济基础,耗散当地人的宗教信念,折损社区精英的社会资本,“当地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被破坏殆尽”,社区团结几近崩溃。

2001年,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2007年,也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菲律宾政府,如果不在两年内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伊富高水稻梯田,该遗产将被除名。西方专家要求菲律宾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然而,早在2002年,菲律宾政府已经撤销了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梯田委员会”和稍后成立的“巴纳维水稻梯田组”,2002年以后已没有对应的政府管理结构在实际负责伊富高梯田事务。西方专家既要防范当地居民,又要抵制社区精英,还要对阵当地政府,除了西方旅游者支持他们,他们在与一切人为敌的过程中心力交瘁。

历经2000余年的开发,伊富高人创造了水稻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后的十余年间水稻梯田便濒临全面危机。症结何在?2007年,伊富高议员索罗门·库噶拉沃对尾随西方专家组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说:“如果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护原始景观而让伊富高人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不会答应。我们不能像博物馆陈列古董似地陈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骄傲,它是我们文化与传统的根。目前,原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伊富高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忽视甚至放弃梯田。”他表示,“欢迎世遗委员会保护梯田,但同时,应该允许当地发展经济,向现代化迈进。”

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伊富高人的遭遇分别反映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西方直接控制范围内和直接控制范围外以及强势政府背景和弱势政府背景下,西方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它对非西方旅游软实力的颠覆作用。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发掘出三层隐含着的意义:第一,西方旅游者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违反了旅游目的地旅游软实力以主为主,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

理想景观的文化结构模式,也违反了追求帕累托改善的旅游软实力博弈模型,是主客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西方内部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中隐藏得极好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延伸到西方以外时便暴露了出来。而各种需要大量财政预算和外来补贴才能生存的“原生态”景区,是有闲阶级将公共资源偷换为自己的休闲资源,并绑架公共税金的产物。第三,以赛义德的东方学为代表的,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后现代景观理论可能走得太远,东方不可能绕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命题,直奔信息化、乡土化与社群化的后现代景观主题。过犹不及,后现代景观理论极可能正在导致另一种基于理论认同的主体错位、权力错配和话语暴力。

4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迷茫

当前,我国正处于1840年以来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蕴涵着一种‘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文化要求,表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也难免带有泥沙俱下的复杂性”。复杂就复杂在,“中国民众之所以产生普遍而强烈的空虚感和各种莫名焦虑甚或无意义等感受,是与现代意义上主体性自我经验的实践场景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严重些说,中国人其实既没有整体文化自我意识,也没有属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看到并开始反感西方文化在自身实践场景,包括旅游文化空间中的殖民,却又无法精准切割现代化、西方化和民族文化身份等宏大叙事,我们迷失在各种西方话语、传统“国学”和消费社会的丛林中,丢失了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不能自信地回答“人格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等文化主体性问题。

文化主体性是旅游软实力之议程设置和言说框架的前提,没有文化主体性便不可能自信地托出有说服力的日常生活资产;也不可能自如地叙述理想的人生状态,彰显真实的对话机制和开放的多元维度;更不可能自主地设立旅游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安排,以有效保障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中,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并非心怀鬼胎,欺骗他们的是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在这~模式中,是创世以来未曾扰动的神域,有三两个人寂的僧人坐在石头上发呆,深蕴其中的脱序感、怀旧感和追慕感令人神往。然而如此“原生态”的环境中,居然有人修铁路、盖楼房、建水坝,怎不令人愤懑?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集合了印第安保护区事件中“赶走这个,迁走那个”的残暴和伊富高梯田事件中“应该这样,只能那样”的蛮横。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批判西方“原生态”理论时所揭露的文化“法西斯主义渊源”,在2008年奥运圣火风波中作了一次集中的表演。然而反躬自省,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如此茫然、反击如此无力?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也不在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而在于我们自己缺失的文化主体性和迷茫的旅游软实力。我国旅游业“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5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文化主体性构建

从样式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民粹样式的,而是指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并在将五千年文明、五十六个民族积淀的真知灼见运用于当下时,能够对其不同于和不适于当前实践的部分进行重构的见识与能力,它讲求和而不同,是自信、理性、包容、激情、本能和反思的综合体,它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与旅游软实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是旅游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从生成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非悬空虚置、坐而论道的概念,而是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总是处于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之中,自始至终在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机制与结构模型之间起着减压阀与均衡器的作用。我国文化史上,出现过三次“真理在外”的文化主体性震荡期:第一次是,春秋延至西汉的儒学背景的,认为现实龌龊,真理在“郁郁乎周”的时期;第二次是,晋延至唐的佛教背景的,真经在西天的时期;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延至当下的救亡图存、崛起复兴背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前两次,文化主体性之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机制运行良好,直接促成了民族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结构性升级。当前这次挑战最大、程度最深,也最需要各个学科包括旅游学界的持续关注。

6强化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学术研究也是对未来的预见、构建与规范,是为人类社会立法”,我们应当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的旅游软实力经验,深刻揭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知识、科学的理论洞察和把握极为复杂的旅游现象,找到有效强化我国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6.1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夯实旅游软实力的价值基础

旅游软实力的本源是旅游者“尝试他种人生的深层欲望”,旅游软实力的本体是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旅游软实力的本质是为旅游目的地所采取的一种旅游实践美学,是旅游目的地所标签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对于旅游发生地的吸引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修正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当前,我国旅游的价值吸引力不足,因此,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提升价值吸引力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基础。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标举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首先是建设旅游文化心理的民族品格,反映中华民族应对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审美问题的伟大成就和文化遗产;其次是展现旅游文化心理的时代品格,反映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方式;第三是表现旅游文化心理的理性品格,反映中华民族统筹兼顾、合情合理、包容开放、亲善和谐、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

(2)把握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整合国内与国际两个圈层的旅游文化价值共识。在国内应主要采用文化自觉式整合,即努力促进国内旅游主体、介体和客体对旅游文化价值的高度自觉和自主向心。在国际应主要采用文化对话式整合,即通过旅游人员、旅游组织、旅游宣传、旅游学术间的对话、讨论、交流、沟通、辩论和批评找到正确的契合点。同时也不偏废文化管理式整合,对错误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要进行教育引导,对反动和腐朽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则进行规劝警告并依法处理。

(3)确保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首先是要掌握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机制。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大致可分为5个具有因果特征、系统特征和链条特征的环节,即适应性消费、逻辑性消费、价值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超越性消费,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应着眼于超越性的维度,着手于适应性的维度,着力于打通5个环节,建立可控制的产品消费结构。其次是要区分市场,突出重点。旅游文化产品的细分市场高度发育,其设计应避免脱离实际的概念炒作和简单笨拙的套用抄袭,针对重点市场作有格局、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产品设计,建立有主题的产品消费诉求。第三是把日常生活审美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凸显旅游文化产品的原真性,以真实打动人,以真实养成人,建立有情愫的产品消费体验。

6.2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产业基础

旅游软实力是旅游产业强国的精神之本,旅游产业强国是旅游软实力的动能之源。综观国外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实践,如明确具有软实力意图的日本“观光立国政策”,我们清楚地看到,至少在主题策划、产品组织、文化营销、政策建议这4个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都是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我国旅游业的情况则不尽理想,在这4个领域中,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均没有起到创新主体的作用,而仅仅是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而已,旅游软实力主体动能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看,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保障。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推进战略重组,打造具有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美国有运通公司、日本有交通公社、英国有四大旅行社,这些大的旅游集团实现了全产业链开发和纵向整合,可以对产业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和跨国经营,能有效影响目的地国的旅游产业形态,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世界级的旅游集团,改变这种状况,需按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全产业链和纵向整合的原则进行战略重组,逐步实现由国内发展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并尽快建立旅游跨国公司,打造投送旅游软实力的有效渠道。

(2)启动精细分工,培育具有文化原始创新力的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旅游企业过于散、弱、小,业务功能分工不发育,各企业自己包办生产过程的所有中间环节,因而效率低下、缺乏文化原创能力。我们应该按业务功能的层次分工重新设计旅游业产业结构。现阶段的重点是,创建由非赢利性的旅游研究单位,专业的旅游策划、融资、营销公司和专门的旅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构成的“服务于旅游企业”的旅游企业,同时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宏观与微观、务虚与务实、理念与操作、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具有层级性和差异性的产业分工结构,培育旅游软实力的创新主体。

(3)注重新兴业态,引领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增强对新兴业态的项目操作能力,抢占行业先机,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利用新兴业态市场大、覆盖面广、文化信息密集、跨国界流行等特征,实现旅游软实力的有效传播。同时加强旅游文化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的开发,在在线旅游、旅游商品、旅游出版物、旅游节事、影视作品等领域形成强大的生产销售能力,共同推进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

6.3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旅游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优美和西方后现代旅游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理性深沉,向我们展示了高度自觉、充分自律,激动人心的旅游精神,然而,在消费社会、大众旅游的当下,相关操作经验却难以复制和推广,如果一厢情愿地把它们当摹本,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首先,旅游的认知功能已大大削弱,现代传媒已构筑起信息透明、读图时代的“水晶世界”,占有一控制一创造的经典旅游认知链条已经翻覆,直至简略为单纯的在场感。其次,旅游的交往功能也遭遇封闭,在“顾客就是上帝”、旅游者被呵护备至、事事有人代劳、处处为旅游从业人员包围的短暂假期中,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实的社会交往已被压缩至极限。第三,旅游的娱乐功能正面临挑战,在休闲产业尚不发达的年代,旅游几乎是最佳休闲方式,具有娱人耳目、充实身心的相对优势,然而当下无所不在的网游、流行音乐、夜总会、选秀、八卦新闻正将神经亢奋、感官刺激和人私发掘到极致,它们的娱乐功能远较旅游有声有色和方便密集。而建筑在认知功能、交往功能和娱乐功能之上的多元反思的“涵化功能”,更似早已退出旅游者的心灵,“未必能发挥‘灵魂’作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变得轻浅和隔膜,旅游软实力似已失去凭借陷入困境。

要摆脱旅游软实力的时代困境,必须修复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功能。然而,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信奉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这与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必须“巧妙而大量耗费时间”的内在要求相悖。我们必须反思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理论中的悖论问题,发掘学术张力,进而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

(1)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之间的悖论与张力。曾经,人们将旅游产业理解为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介体或渠道,目的地的日常生活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实际上,旅游产业早已深层介入城乡发展,驱动着城乡面貌、城乡时空功能、城乡时空结构的快速变迁。在那些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资源价值结合得好的地方,旅游软实力的发展就好,相反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杭州西湖拆除景区围墙、免费开放事件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并没有引起旅游管理学界的足够关注;而以财政资金资助部分景区免费开放的政策所蕴含的理论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受的大量调查成果和旅游人类学关于原始真实和舞台真实的大量理论成果,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怎样整合、融合和契合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工作。

(2)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之间的悖论与张力。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源”与“传”的流向问题。在旅游策划中:社会事件是源,对社会事件的旅游开发是传;社会事件第一性,旅游开发第二性;社会事件是有无的问题,而旅游开发是有效性的问题。典型的如奥运旅游、世博旅游、民俗节事旅游等。以奥运旅游为例,我国旅游产业与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的同行相比,旅游策划能力十分逊色。而策划旅游是指为开发旅游而策划社会事件,如旅游节事、“哈利路亚山”事件、“宜春,一座叫春的城”事件等。这方面我国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案例,我国旅游管理学界对这些案例的关注和研究远远不足。如何提升旅游策划水平,优化策划旅游能力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3)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悖论与张力。1978年,旅游业成为我国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行业。此后20年是我国以政府为主体发展旅游业的时期,亦可表述为由接待型向事业型过渡。1997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了“旅游业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其特征是产业型与事业型并存,这是我国对旅游产业同时具备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基本定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不但重申了旅游产业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性质,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然而,我国现有旅游管理理论中,存在偏废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的问题,不但通行教材中几乎是空白,研究论文也较少,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甚至已落后于国家政策。加强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强化旅游软实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根本环节。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软实力 秦皇岛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6-02

国家“十二五”期间以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文化软实力”概念从学术理论层次迈入国家决策层面,在我国城市发展中“文化软实力”建设越发受到重视,成为城市竞争新的重要指标。城市文化软实力能使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而言,当经济发展所得效益积累到一定程度,注重文化制度,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以及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都是城市发展必然选择。中共秦皇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标志着秦皇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秦皇岛在城市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中,就必须整合和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和建立社会多元互动的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建设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秦皇岛的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阐释秦

1.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以一国文化、价值观念和政策,甚至外延至国家形象和领导人魅力的对外吸引力而达成目的的能力,而非利诱或威逼。这一概念被我国学者所引进后从各个领域进行论述,比较而言,侧重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文化所体现的影响力、创造力和辐射力的观点较多。文化软实力又分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文化软实力两个层面,前者论述较多,无论是政治、外交意识相态、艺术甚至哲学,社会习俗都是文化概念,其构成的综合影响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国家的层面来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等。城市文化软实力从国家或单个城市的角度看,宏观内容是一致的,但却不能简单等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基于软实力概念的延伸,相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更加具体化。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城市文化的基础而发展,城市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可认为是城市发展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得看就是城市具有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道德习俗,基本信念和地区人文精神的总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城市文化基础上所表达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体现在城市精神、物质建设,技术和行为等多方面。在城市精神上体现出的是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技术上体现为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创作的上升力,物质上则是以文化载体(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所表达出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效应,行为上则是城市市民对城市的心理认同、自豪感和幸福感,以及对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

综上而言,城市文化软实力可定义为:指一个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1]。

2.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来源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深刻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城市魅力和对外吸引力。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无形资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和城市发展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地。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将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以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期的中国,需要通过一种科学合理的途径,以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实现我国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并保证其有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科技、资本等流动更为活跃,这有利于各种文化手段的掌握和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十七大以来,文化软实力已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其建设倍受重视。从区域发展环境上看,环渤海城市群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秦皇岛应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1.提升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经济发展为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物质保障。“十一五”时期,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39.1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19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15元,比上年增长12.9%[2]。秦皇岛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人民收入水平,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拓展了其发展空间。借助经济发展的顺风车,秦皇岛2010 年-2012 年,秦皇岛市从资金、政策、人才、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扶持壮大北戴河五凤楼文化创意园区、山海关古城产业园区等现有园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秦皇岛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集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为一体。由于地理条件,秦皇岛境内山地、河湖、丘陵、大海、沙滩等地貌一应俱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鸟类为胜;秦皇岛历史悠久,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将军台新石器遗址等都证明了这里的人类文明历史悠久,自秦汉开始直至隋唐五代时期这里曾是郡治、州治驻地,明清两朝都在此设立永平府;秦皇岛境内民族众多,移民活动频繁,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众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如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孟姜女故事传说、抚宁吹歌;秦皇岛地区也有着近代工业文化的印迹,秦皇岛港是百年老港,这里也是中国玻璃制造工业的摇篮。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秦皇岛市政府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建设是较为重视的,除积极的推进旅游项目的深度开发,挖掘其文化价值,同时借参与创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机会,加深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取得一定成就。2012年,秦皇岛市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启动了以市博物馆、美术馆和大剧院为主体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市玻璃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百场戏剧下基层、千场电影进社区、万场电影送农村”,开展“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戏剧公益演出活动;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型现代评剧《家住长城头》在全国第八届评剧艺术节上获“优秀演出”奖,《海誓・南戴河》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秦皇岛传奇》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动画片奖;通过融资2300万元,以“欢乐城乡”为主题,组织“城乡文化走亲”、“彩色周末”、“等群众品牌文化活动演出5000余场;举办了“国际长城节”、“望海祈福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和“七夕中华爱情节”、“孤竹文化节”、“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天女木兰节”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扩大了文化影响力[3]。

2.提升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劣势

缺乏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的缺失使城市发展缺乏亮点和特色,造成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下降,也会使城市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受到影响。秦皇岛无论是在生态资源还是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都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但是因为严重缺乏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意识,缺乏向先进国家城市和成功企业学习成功经验的眼光,造成虽然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文化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但却基本上停留在重复建设和盲目跟从阶段,缺乏自身的文化品牌。简单的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导致经济建设取代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取代人文精神、重表面轻实际、重眼前轻长远的弊端,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城市文化建设严重受阻,得不偿失[4]。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秦皇岛往往被定义为“北京后花园”,这种观念直接掩盖了秦皇岛的发展潜力,事实上秦皇岛也具有作为城市的“独特性格”,其不应该被掩盖,而是应当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抹亮色,塑造特色的城市精神。

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问题较多。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等的创新力和影响力,实质是文化传播和输出的城市竞争力。秦皇岛文化产业有着显著进步,2011年,秦皇岛市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2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8%,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8%,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值。但与全国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较,还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尚未成为秦皇岛市的支柱产业。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在其结构中过分依赖与旅游观光相关的产业和项目,其他产业项目增速较慢;秦皇岛市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文化产品市场与文化服务市场不够成熟,而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则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且渠道不通畅,融资手段不合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缺少市场化融资手段;文化产业缺乏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以及文化专业人才和创新能力短缺;此外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仍完善,思想意识和产业观念尚需加强。

城市人文精神尚待加强。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本质,城市风格是城市的内涵城市的魅力,城市魅力则在于城市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 城市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的和谐统一,是城市最具风格魅力的状态,是对城市精神文化品质的最好展示[5]。当前秦皇岛城市市民对现代公民认识不清晰,认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与自己缺乏联系,这是因为普通群众既不了解城市人文建设和自身的关系,也缺少表达意见的渠道,政府、社会和市民间缺乏互动和沟通。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实效作用远比社会文化道德的约束性强,群众的城市人文自觉意识被市场化所猛烈冲击着。还要说明的是,当前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缺乏重视的结果,总体来看,人文教育缺乏特色,缺乏个性,对于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向心力的培育难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挑战

城市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全球化的发展固然给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相比较而言而言,国外的文化影响力强大,文化产业发展成熟,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较大的冲击,其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尤为明显。典型的例子是现在中国国内青年人对于西方节日要远比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有兴趣。

周边地区的城市压力。文化软实力地位的上升,各省市都热烈响应国家号召,加强自身建设力度。秦皇岛与一些文化强市如京港上广的差距自然不用多说,单就省内的保定、唐山等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与一些与自身定位类似的城市如山东威海等比较,竞争压力很大。

三、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

1.坚持政府主导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从我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积极发挥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公共权力部门的政府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主导者,有义务发挥主导作用,把城市的文化资源规划和建设好,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以实施管理,直接或间接产生行政职权用于施行法定的行政职责,以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和谐发展。应该强调的是,政府是有可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失误的,主要表现为:缺乏整体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规划,文化创新力度差;对城市文化定位的缺失,致使城市文化特色魅力消退;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文化建设贪多求全,缺少城市文化精品。

因此为促进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政府要首先确定明确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城市文化发展空间,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对文化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还有繁荣城市文化市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繁荣文化市场应当成为服务者,搭好文化繁荣的舞台,这就要求政府努力培育秦皇岛地区文化消费市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政策促使吸引高端文化人才,整合秦皇岛丰富的文化资源,扶植和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行业,注重文化产业的效率,而非单纯的产量,如借助北戴河动漫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完善相应配套和文化产业服务措施。

2.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提高文化创新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牌”

当前秦皇岛文化事业也算繁荣热闹,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城市文化的辐射力也有所增强,但是任然缺乏有力的“文化品牌”。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应积极参与文化交流,通过传媒(特别是新传媒手段)和宣传手段城市文化产品推销出去。将整个城市的文化资源规划整理,积极开发城市的各项文化资源,要依托秦皇岛丰富的生态、历史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同时将文化旅游和大型文化活动捆绑打包,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项目,整合成统一的文化产品。如借助天下闻名的山海关宣传“国际长城节”,扩大活动影响力和活动内涵,而非单一的举办活动这样对资源单纯的静态开发,要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打造“名牌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要由资源型向创意型转化,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如动漫产业等基础较好的产业项目,不仅要重视文化产业单纯项目的开发,也要做好周边产业的开发,例如可以学习日本秋叶原的经验,利用北戴河建设动漫产业园的机会,在北戴河建立起完善的集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产品和销售周边、产业同人创作为一体的文化园区,打造“中国秋叶原”,建立独特的文化品牌。

3.提高秦皇岛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凝聚力

城市凝聚力越高,将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城市保持勃勃发展的生气。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上[6]。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有关研究,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因此,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市民文化素质的进步。这里的文化素质不单单是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社会道德水平。就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领,为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挖掘秦皇岛的地区文化资源,培育市民的城市精神;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坚持长期开展文明城市的建设活动;提升城市管理者素质,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支持、鼓励个人的文明和社会公益行为,培育互帮互助的社会气氛。

要通过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培育城市的人文精神,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秦皇岛高等院校数量在河北省同等城市中占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优势,高等院校要将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价值追求,在教育中要融入人文精神,激励学生爱国爱城市的责任感。政府和社会市民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激发市民的城市主人公精神和城市责任感,建立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精神。政府要符合期待群众的期待,努力建设美丽的城市环境,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提升让市民对城市向心力和城市凝聚力的更具信心,无形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时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这个城市的居民幸福程度越高,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对外吸引力、文化辐射力就越强,城市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更强、更持久。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竞争层面将进入到以文化软实力角逐的新阶段,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秦皇岛市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努力构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将有利于秦皇岛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有利于美丽和谐的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7-34

[2]秦皇岛市统计局.2012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3-4-13

[3]戴庆峰.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评论,2009(1):51-54

[4]季静.论秦皇岛城市人文精神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1(9):122-123

[5]谭志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架和战略选择――以南京为例[J].学海,2009(2):175-180

第4篇

【论文摘要】准确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涵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一、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涵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从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来看, 文化具有自主能力和调适能力,增加文化认同感

具体地说,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很明显的事实是: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一体化,政治则是多极化、多元化。而文化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传媒与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上的鸿沟难以弥合,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裂痕亦有扩大的可能。一方面是全球价值趋同,另一方面是回归民族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自我认同。如何处理好全球普遍价值认同与民族角色的自我认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选择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从国内的文化转型来看,文化具有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就是说在文化战略上,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对民族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

3、从国际的文化交流来看,文化具有辐射力和竞争力,增加话语权

进行文化对话,需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今天,中国正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而西方并没有大量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中国文化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这样的文化才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第四,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来看,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而活跃的态势,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 具体来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涉及三个方面,即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同时,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

2、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径。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向中华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进军。

3、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世纪头20年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5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人本原则。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是无形的国土;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更是生产力的先导。所以,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具备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即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也能为国家硬实力的增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它不仅事关一个民族的国际形象,也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中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结合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背景,从价值取向上讲,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导航、支撑先进的本土文化体系建设、为国家永续发展提供原动力、保障民族凝聚力、国民创造力的源泉五大功能。鉴于此,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相应地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

在现今时代,世界形势日趋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也层出不穷,文化多元是人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多元文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和完善,有利于消除片面认识、极端认识;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文化的沟通有可能带来思想层面的混乱,有可能对弱势文化带来被覆盖的危险,对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也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帝国主义也逐渐浮出水面,文化帝国主义,其实质就是西方世界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武器的征服。相对于武器或暴力统治,文化的控制和渗透更能摧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壁垒。从意识形态入手达到征服的目的,具有隐秘性和无形性等特点,会使民众自发地屈从。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会模糊人们的主权意识。在当今社会,与武力征服紧密相连的文化侵略几乎已经找不到舞台了,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扩张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且这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用以简驭繁、以一领多的原则驾驭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中,一元化能否引领多样化便成为和谐社会的文化标志。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元化指导思想,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并存,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又有明确的文化主导思想。

“一个健全的文化体系,必有一个中心思想,在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兼容并包,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必须确立一个主导思想,藉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同时又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藉得保持思想上的活跃、学术上的繁荣”[1]337,348。

我国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历史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元化指导思想的重任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指导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但马克思主义决不能仅仅是纸面上生硬的表述,而是植根于实践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超越了经典作家的文字、语句,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并能真正指导我国实践的先进思想。因此,只能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罗素称,不管对于中国还是人类,文化问题都是根本,他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罗素的观点具有极深的意蕴。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当文化导向发生变化时,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相应改变。在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可以说就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精神象征,“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35。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不仅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也关系到我国的政治体制的运行。所以,“以一领多”

是我们在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坚守的原则,而且是核心原则。

二、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在牢固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才能确保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内涵。文化是立国之根本,尤其是在这个文化价值冲突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进方向,正是中华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只有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

在目前多元文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民族文化的崛起显得相当关键,任何一种自主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失去了这个核心,也就失去了一国精神的根本,“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3]152。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要紧抓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和内涵,积极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之处,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散发出新的光芒。

我国目前已经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吞噬我国传统文化等问题,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危机,许多人开始探求西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是,面对外来文化,如果全盘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味地去追随模仿,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就会带来整个民族精神的泯灭,从而也就带来民族独立性的消失。文化不自主,就有可能成为丧失民族特性与独立性的文化殖民地。

费孝通先生在1998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提出:“在中国面向世界,要世界充分认识我们中国人的真实面貌,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谈得到让人家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在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明天作出贡献。”[4]而且,他进一步阐释到:“文化自觉,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可以说,强调文化自觉的前提首先是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做到“文化自觉”的层次,才真正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坚持主体性的先天优势。虽然我国经常处在一种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中,也经常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非常巨大的,但中华民族没有在这种情形下丢失自己的文化,反而是将各种文化纳为己有,加以改造和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量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领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5]7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坚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文化创新原则。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柔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生存力与创新力的综合体现。创新力是其他实力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文化软实力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软实力也可以称为文化创新力或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构建构文化软实力应以文化创新为主导战略,只有文化自我创造、自我创新,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使文化具备辐射力与感染力。

我国目前建构文化软实力固然有许多优势之处,比如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文化发展战略也成为新的战略着眼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建构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比如文化倒灌现象严重,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核心价值观引领性欠缺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整体创新力不够,文化创新习性不足,以至于传统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致使文化理念的影响力不足。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1]251,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又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创新力不够,不仅会妨碍文化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民族先进性与国家创新力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文化自身的长久发展而言,全面照搬、机械继承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对它的全盘否定和彻底背叛。文化创新是文化内在创造性的自我转化。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我们可以汲取各家之长;另一方面,应通过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让文化不断提升,以适应并引领时代的进步。

创新离不开对自身的扬弃,扬弃不是简单的摒弃、抛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对自我的锻造和重塑,扬弃是在保留原来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的继承和提高,内含更新、创造之意。扬弃既有对消极因素的抛弃,也是对事物中积极元素的肯定和鼓励。无论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都需要扬弃的精神贯穿始终,“扬弃力包含在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全过程中,体现在各个环节的张力上”[6]404。扬弃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冲力,坚持扬弃代表着突破了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是事物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扬雄曾经说道:“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太玄》)。“不因不生”说明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不革不成”

说明必须不断创新。文化繁荣、创新之时,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的积累时期。培育和促进文化的创新性不仅是建构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时代的内在要求,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努力营造文化的创新性内涵,才能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

如果说坚持文化创新原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间维度来讲的,那么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维度着手的。在现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积极创新、自我扬弃,还要与外会通,站在平等、交流、整合的平台上,积极发展,博采众长,处理好借鉴和独创的关系。会通,就是对各种联系进行融会贯通,是联系之上的再联系、联系之中的优联系。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事物通过彼此间的相互运动联系在了一起。为了更好地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看世界,对事物的联系、变化、发展都清清楚楚,实事求是地加强联系有助于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为了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必不可少的联系之外,还应将所有联系的方面整合起来、将各种信息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加以综合运用,这就是会通的过程。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正视我国多民族、多习俗的现实,整合内部资源,统一在中华文化的大框架之下。能把我国各民族统一在一起的因素不是其他而是文化、文明,如果没有文化在起作用,国家就被会经济、地理、环境等等要素割裂开来。其次,要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其先进。在中华文化能够完全兼容的情况下,对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加以吸收、借鉴。建构文化软实力,在以本国文化为主体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包容性,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在对待西方文化时,有两种态度是错误或者有害的:一种是全盘西化,认为西方文化绝对先进,应该把西方文化全盘移植我国;一种是夜郎自大,认为我国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文化是优秀文化,漠视甚至蔑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和长处。费孝通先生提倡“文化自觉”的目的之一是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要求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通和交流,更快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扬弃。

坚持整合会通的原则,旨在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统合一处、相辅相成地互动式共享提升。这是一个协调并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其它文化的助推,以协调并举为基本点,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使主导文化发扬光大。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引导和凝聚其他多元文化向自身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一种文化为主导,其他多元文化为辅助的和谐文化之局面。

五、坚持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今天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7]。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使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普遍认同感和满意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协调统一,最大规模地将人心凝聚起来,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积极构建。

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坚持人本原则。一方面,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创造的,人是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文化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特征。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主人,以人为主动力[8]15。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的社会风气,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以人为本,必须将人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从整个生态链的角度上看人的作用和位置,看人的终极目标和关怀。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关键作用,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马克思认为从本原上看,“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看,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在以往的观念中,既有人类中心论也有自然中心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当从“类”的角度去研究人时,人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人处在自为状态,人与自然在互补的平台上相互作用,这克服了人类个体中心主义,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坚持人本原则,并不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建构文化软实力,也应站在生态和谐的立场上,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人本原则,达到人的本质与外界环境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EB/OL].http://www.54youth.com.cn.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2-02

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文化追求。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其深刻含义

最初,“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而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能力。因此,在文化交往全球化环境下高度重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多边合作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人们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方式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与此同时,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增强,这无疑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程度。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二、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针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以下建议:

(一)纲目并举,有效引导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并给予了具体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文化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整合,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所以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这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行动: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研究创新,努力解决好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使他们真正领悟其中真谛。

二是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在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起到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以党员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优中选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文化作为民族之魂,同时又是每一个民族的智慧之根、力量之源,所以我国五千年积累的优良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信”、“仁爱”、“民本”、“礼义廉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但是,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创新,古为今用,不断赋予其当下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加其发展壮大的砝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多方位传播,提升文化感召力。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例如2012年收视率极高的大型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不但创造了惊人的商业价值,其在文化上带给国人的影响更是它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以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2.多维度实践,增强文化吸引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凭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代表着世界最权威的声音。因此,在西方国家汹涌的文化攻势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积极弘扬我们的灿烂文化,让西方世界看到一个悠久却又先进的中华文明。我们还应立足国情、着眼中国的现状、扎根于中华文化,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3.多元化交流,促进中西文化融合。我们要敢于尝试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共进,例如互办文化年、开办经验交流会、开展学术报告等等。还可以举办“汉语桥”国外来华留学生汉语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出,可以更多地建立一些汉语推广机构;还可以通过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生活动或者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来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与此同时,孔子学院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影响。2007年4月9日,酝酿多时的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此后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国各大城市建成。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现如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截至2011年7月,全球已建立349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02个国家(地区)。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依托科学发展观

因为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所以它不仅影响经济领域,也事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危;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既能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增加中国文化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渠道。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无误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致力于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决不能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从而影响国家形象。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化产业同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相联系;不能只考虑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全国文化产业的统一大局;不仅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现阶段发展,还必须全面考虑文化产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全面协调的发展,更好地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不断地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拓展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接近2.47%。“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2年6月,全国文化事业费近五年来保持年均20%的增长。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40亿元,相比2011年131亿元,又有了一次飞跃,稳定在全球市场前十行列。”

(四)用文化来保障我国的大国形象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才谈得上国家尊严,才能有机会展示其影响力、吸引力,才可以拥有国际话语权和捍卫能力。而国家形象的好坏,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国家制度、政策倡导、社会环境、国民素质、文化特质和军队战斗力和领导集体的决策及领导力。而中国又是世界公认的大国,所以,为了树立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就要切实做到踏实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以实事求是、严谨认真、负责到底的态度来制定和推行内外政策;要努力营造和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团结友爱、诚信公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国民素质全员教育和终身教育,逐步让中国各类人群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貌;要弘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求同存异、鼓励创新的文化特质;要训练出勇敢无畏,对党忠诚、团结进取、文武兼修、顽强拼搏、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强大军队。党的领导集体要切实做好为民着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规律、敢于创新,做到民主。一旦建立起上述这样一种大国所应具备的良好形象,中国文化软实力必然能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振兴民族的不竭动力。

总之,继续更好更快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下我国向世界文化强国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我们只有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为改革和发展铺设一条光明大道,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在这条光辉大道上更加有力地前进。

参考文献:

[1]唐晋.大国策――软实力大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06.

[2]刘燕玲.破冰中国发展难题深度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91.

[3]张国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红旗文稿,2011,(8).

[4]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94.

[5]葛洪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刍议[J].红旗文稿,2012,(2).

第7篇

关键词:重庆;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54-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建设目标进行了初步阐释。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作用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重庆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积极作用,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对推动重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域特色文化的弘扬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地域特色文化,也叫地方特色文化,是某一特定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明显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特定地域,都有其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比如别具一格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劳动者、生产工具、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饮食习惯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音乐、戏剧、杂技、美术、方言、传统。重庆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色尤为明显。这些地域文化资源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自我认同、价值观念、群体意识、精神风貌以及哲学思想的体现,是重庆自然风貌、文化形态、民风民俗、地域个性的浓缩。其中以红岩文化为依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巴文化为依托的重庆人文精神、以三峡文化为依托的重庆移民文化情结是重庆地域文化的代表,对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以红岩文化为依托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岩文化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陪都重庆创造的、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作为红岩精神的发源地,重庆拥有众多的红岩文化资源,其中红岩村、曾家岩50号、新华日报社旧址、桂园等南方局活动场所已辟为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优秀的中华儿女创作的一大批记载红岩精神的书稿、诗篇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红岩文化的重要载体。

红岩文化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广泛性等特点。首先,红岩文化具有时代性特点。当前,红岩文化的时代性集中表现在红岩文化积极倡导建设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上。其次,红岩文化具有创新性特点。红岩文化把共产主义文化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封建文化和殖民主义文化的包围和禁锢,立场坚定,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最后,红岩文化具有广泛性特点。红岩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得到了群众的倡导和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逐步从重庆延伸到中国其他地区,成为跨地区、多色彩、多民族的新文化现象,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重庆红岩文化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具有重庆特色的品牌文化,弘扬以红岩文化为依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重庆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意义深远。因此,必须大力保护和开发红岩文化资源。第一,加强立法和规划。通过立法和规划对重庆红岩文化资源、历史文物、革命遗迹进行清查,确定保护责任以便有效保护。第二,加大红岩文化宣传力度。一些红岩文化资源知名度小,往往源于宣传力度不大,因此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以报告、展览、演讲等形式加以宣传,提升红岩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把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有机结合。由于缺乏经费支持,许多红岩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把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相结合,对红岩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用甚大。第四,发展红岩旅游业。将红岩文化资源开辟为旅游胜地,一方面有利于红岩文化的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民间资金用于红岩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二)以巴文化为依托的重庆人文精神

三峡重庆库区是考古发掘中发现巴人遗迹最丰富的地区。巴人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在科技、建筑、艺术等方面也独具一格。这些创造凝聚了巴人的智慧,揭示了巴民族的历史特点,并对重庆人文精神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重庆人文精神的形成受到巴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巴文化有如下特点:首先,勇敢尚武的民族性格。重庆地势险要,三峡地区尤为如此,迫使巴人形成了勇敢尚武的民族性格,以便有力应付自然环境的逼迫和外来势力的掠夺,由此形成了“聚之则生,散之则亡,合之则强,分之则弱”的观念。这种强悍的民族性格可以从三峡库区出土的巴民族历史文物中看出,在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兵器最多,反映了战争的频繁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也反映了巴民族勇敢的精神情操和强悍的民族性格。其次,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乐器的数量,仅次于兵器,说明巴人爱好音乐歌舞,富含艺术修养,使巴文化艺术气息浓郁。再次,巴人在祭丧仪式、交通形式、居住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对重庆人文精神影响颇深。总之,在重庆人文精神演进过程中,尽管在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点,但巴文化是其根基。如果无视巴文化的存在,重庆人文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以三峡文化为依托的重庆移民文化情结

三峡地区是华夏民族发源地之一,移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古代巴人首领率部族乘坐土船从夷水(今清江)西迁,到湘鄂西部定居,后来再迁移到川东建国,首开三峡大规模移民历史。元末明初和明清之际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川移民运动,在规模和影响上都是史无前例的。20世纪,三峡地区又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移民运动。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三峡地区由此成为战争难民的聚居地之一。二是70年代开始的三峡水电工程移民,从葛洲坝到三峡水利工程,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水电站建设,都牵涉到人口迁移,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巨大影响。不难发现,重庆移民运动历史悠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此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对重庆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形成了重庆移民文化情结。

重庆移民文化情结的核心是移民精神。它是在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与安置过程中,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培育和创造的中华民族全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精神具体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广大移民以国家利益为至高利益,以民族大义为最高道义,舍小家为国家,勇于牺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全国一盘棋,对口支援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共同奏响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的时代颂歌。在这场波澜壮阔、感天动地、气吞山河、彪炳青史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包含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内的三峡移民精神”[1]。重庆城市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以三峡文化为依托的重庆移民文化情结。三峡文化为依托的重庆移民文化情结是在完成三峡移民任务,破解世界级难题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三峡移民精神是红岩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全面学习三峡移民精神,对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重庆城市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精神和形象的塑造增强城市文化凝聚力

重庆城市精神必须植根于重庆本土文化传统,并在其中孕育和成长,培育和塑造重庆城市精神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文化源头出发,全方位提高城市精神品位。一座城市是否具有独特之处,文化的异质性尤为重要。而这种异质性必须寻之于源头。如前所述,重庆地域特色文化之红岩文化、巴文化、三峡文化均为重庆城市精神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三种文化亦即三种精神,是3000多万重庆人民通过他们的实践创造出的重庆城市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必须坚持自我认知与对外宣传相结合的路径。其一,城市精神的培育,需要通过市民接受其文化传统并受其熏陶和影响,内化为自我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前提。其二,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目的是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因此对外宣传不可或缺。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演出、展示等方式将是扩大重庆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的内核,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的外显。因此大力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同时,必须使之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以深化市民的城市精神意识,并促使城市精神顺利向外推广和传播。“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代表,城市地标象征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对内,它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民的精神象征;对外,它是异地人民认识这个城市的最直观的标志物”[2]。 加快城市形象传播,必须以城市精神培育和塑造为前提,以建立符合城市精神的城市地标为基础,以娴熟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重庆文化凝聚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

重庆市直辖以来GDP发展速度一直保持10%以上,为综合实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亟需加快。据重庆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重庆本地市民中,34.3%认为重庆文化氛围较浓,外地市民中,有32.2%认为重庆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较好,但就整体而言,重庆城市文化竞争力较弱,不适应经济发展步伐。重庆文化竞争力不强,主要源于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将其有效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提升其文化竞争力。

首先,以发展重庆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重庆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巴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码头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比比皆是。关键在如何转变此类文化资源为优势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到目前为止,重庆文化产业建设也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巴国城,成功将巴文化与汉唐文化有机结合,融合旅游、商业、文化等多种元素,成为“巴文化”最大展示中心。发展重庆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重庆尚未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需在政策上加以积极支持。同时,满足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资金供给,尤其是有关巴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对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扶持和加快其发展。

其次,大力扶植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积极扶持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有利于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正如重庆火锅文化在全国影响力的增强需要秦妈、刘一手、德庄等品牌一样,重庆红岩文化、巴文化、三峡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都需要扶植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以整合和优化文化资源,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知名度和竞争力。为此,需把政策扶持与市场介入有机结合,鼓励不同行业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组建跨行业文化产业集团。比如大型饮食集团与文化产业集团结合,组建饮食文化集团,共同开发重庆文化资源,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给予中小文化产业支持,使之在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迅速成长。

最后,把高科技运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科技推动力、文化创造力、商业运作成为现代文化业发展的三个动力机制”[3]。与传统文化商业相比,现代文化产业在高科技的运用,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满足人类各方面文化需求上更具时代特色。高科技运用于文化产业运作之中,对科技产品在文化领域中的产业化和文化市场制高点的占领意义深远。高科技运用于文化产业当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高科技制造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化奠定基础;二是通过高科技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迅速有效的到达群众手中,使之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全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长富.培育重庆人文精神与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J].重庆行政,2006,(6):48.

第8篇

关键词:精神生产;文化软实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充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着力点是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该理论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人文精神的基础亦是要热爱劳动。劳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号召人人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已成为当今时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论述,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观,认清劳动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弥补和优化已损害的环境。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能通过劳动优化环境,也就是说通过劳动,人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对他人、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明确良知是人与动物最关键的本质区别,认清自利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产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

人类的进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性劳动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通过劳动,逐步形成了语言、思维、意识等理性特征。有了理性后,首先在心理上产生变化,对记忆和想象时碰到困难和伤害的痛苦产生同情心;然后开始形成思维,并通过思维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理解社会关系并懂得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等道理,逐步形成了是非观、荣辱观等道德,使人性由个人向集体的方向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合作和谐,由此才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数千年绵延传承、血脉相连。

所以,合作、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石。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论述,明确教育与创新是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认清教育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就是要发展文化。

当今社会,科技和人才是第一发展力,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竞争力。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学习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并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硬道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第9篇

【论文摘要】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

一、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契机

(一)“世博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系统主要辐射源之一,具有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性和负面性的“二重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构建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带来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优质文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将民族文化致力于世界性的格局中加以观照,以平等的态度和全球的眼光对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吸收,彰显民族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思路,消解在过去单一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负面性因素,突破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狭隘主义的藩篱,在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双向互动中,创生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活力、新品格、新状态.

(二)“世博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世博会“博”的就是科学技术文明,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明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主流文化,它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也必将是全方位、多领域和深层次的。首先,“世博科技”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高端文化产品的发展,提升文化生产的信息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其次,“世博科技”有利于构筑文化产业新的流通方式,创生新的流通符号,扩展新的流通空间,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认同。最后,“世博科技”有利于催生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驱动新一轮的文化消费动力。通过世博会对普通群众的展示,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刺激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世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一个系统要在某一环境中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的系统,并不断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2010年上海世博是提升我国群众文化主体实力的难得机遇,不同的异域文化激荡和冲击着文化主体原本保守而封闭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参与欲望,提升了文化主体的鉴赏水平。其次,以最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博科技”带来了全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景观,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参与型的文化活动被我国人民广泛接受,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的建设资源.再次,世博会独有的开放视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科技传播方式,推动群众文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全新的虚拟世界转变,变革固有的文化传播模式,拓宽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涌现出新领域、新路径、新层次。

二、发挥2010上海世博会效应,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新发展

(一)发挥世博效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

1、强基固本,自强不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是整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内资源。在世博效应的推动下,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开发,获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层次的文化消费者,从而创造良好的保护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反哺,创设特色文化基地,加强对独特的、珍贵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撑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精神实践活动,培育新的更具时代性的民族精神。

2、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育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一是注重输出,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决定文化力量不仅包括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力量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首先,通过与科技元素整合,创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时代魅力.其次,通过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综合运用媒体的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时效性,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传播的反馈系统,增强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二是注重输入,推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当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才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文化外交,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文化的全球化,提倡各民族之间平等的对话,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非凡和生气,另一方面,避免走狭隘民族主义的保守道路,注重吸纳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总之,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既要保持一定张力以求发展,又要警惕过分的冲突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

(二)抓世博契机,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1、抢占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大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对文化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模式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资格认证机制,放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创意核的层层扩散”。

二是启动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集群优势”,2010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要充分利用世博会对我国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作用,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形成新兴科技高端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我国高端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要以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东方风格气派的文化标志和形象;重点整合民俗特色、戏剧表演、文化旅游和武术文化等有比较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相继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分析制约文化品牌的因素,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品牌体系.

(三)乘世博东风,提升群众文化水平。

1、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群众文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根本出路。社会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以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提升培育群众主体的文化欣赏能力。其次,着力营造积极的文化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最后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观

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伴随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为此,在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坚守发展方向和本质的“定海神针”。无疑作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内核、社会主义运动核心和社会主义制度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灵魂所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不能成为脱离核心价值观的无“灵魂”体系,而核心价值观也只有借助软实力的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并激发软实力作用的更好发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王充在《论衡・量知》中写道:“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这其中“核”就是核心、中心的意思。作为软实力的最早提出者约瑟夫・奈也曾指出,“软实力很多产生于我们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通过就我们处理国际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可见,软实力的真正内核和力量源泉实际上来自于价值观。我们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更是对人类现代文明的科学继承与发展。它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表达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公民的价值准则,是决定国家制度安排和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灵魂作用。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文化软实力所涵盖的各个方面是核心价值观形成、传导和放大其力量的外在机制和载体。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着国家意志,回答了应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整体层面上发挥主导力量的意志体现。它对应的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求同存异、家国一体的整体理念,也是对宏观层面文化软实力的总体规划。在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着社会取向,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核心价值在经济社会层面发挥价值引领和规制力量的体现。它对应的是社会主义文化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的坚守,也是对中观层面软实力力量构建的要求。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着个人价值追求,是对个人道德自律和社会监督力量提出的要求。它对应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民作为个人在自身事业与成长中所必须信守的底线和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是对微观层面软实力建设与发展的系统治理。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的构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体系,而以此为内核的文化软实力也充分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价值观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和国情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助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凝聚与升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承,并且其中包含的“富强”、“和谐”、“民主”、“平等”、“诚信”等内容,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据或诠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文化现代化成果的归纳与吸收。伴随中国越来越深入的融入国际社会,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助推下,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历史,在中国改革和现代化的助推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机制体系的内核。六年之后,在党的十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科学、准确、系统的提炼出来,成为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会在不断吸收中国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始终指引中国社会价值的方向。

二、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统一步调、协调推进,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综合力量。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和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引领。同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指引,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面临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文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改革创新的步骤,如果缺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评判,就很容易迈入歧途,甚至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纵观近年来国外爆发的多起事件,许多宁做西方霸权势力走狗的反对派势力中,总有不少曾经倡导本国文化改革开放的所谓“精神领袖”和“先驱”。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杂揉、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的社会转型期,我们必须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地位不动摇。在实践中,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主要通过使之成为规划和评价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提升的根本依据和关键指标,从而使文化软实力的每一步发展都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保证。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中最主要的竞争力。在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三点,而第一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后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更加扎实。可见,后两点也服务于第一点。从协调二者的发展关系层面来看,一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为主要目标,而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可以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而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又可以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和推行。因此,在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打牢社会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提升创造条件。三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保证。

(三)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之间的协调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之间内在联系与统一,因而良好的软实力建设必须在可靠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顺利推进,而处于良性发展轨道的软实力建设也会进一步巩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思想主导地位。这其中,协调互动机制发挥着关键作用。依托协调互动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将对软实力建设的各种要求显性化和具体化,同时软实力建设也能随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反馈给核心价值观的评判系统,从而为规范建设方向、纠正实践谬误和设定发展目标等方面提供保证。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已经建立,但是从现有机制的信息传递与管理效力角度衡量,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管理滞后、信息反馈不全面、指导规划不到位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而阻碍了两者的高效联通和协同发展。为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协调互动机制,要将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考评标准细化落实,要通过立法明确实践中的奖惩规定,要将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发展的综合成果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发展评价指标。总之,在未来的实践中,应不断完善两者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使两者更加紧密的关联在发展层面。

【参考文献】

[1]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N].人民日报,2015-10-15(02).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校文化建设;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社会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一种学术性的服务,而是逐渐变成了一种校园文化教育精神文明设施,是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知识的储备中心,它能够有效的给广大师生提供课题教学资源,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其现有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是受学校限制的,很多文化知识都只能通过课堂的教学来获取,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度,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专业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往往还需要大量的阅读专业书籍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图书馆丰富的书籍典藏和艺术报刊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学生提供有利的专业研究资料,同时还能够给其课余生活带去一份休闲,为其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水平日渐提升,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校园信息中心,为学校广大师生的教学研究和学术钻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着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校园精神,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校风和学风的提高,使学校的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文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图书馆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利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如何提升学校文化建设软实力

(一)建立良好文化环境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想要更有利于传播知识和文化就必须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在干净整洁的图书馆里进行知识的汲取和学习是一种享受,因此,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就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给学生提供宽敞舒适、采光效果好的图书馆馆舍,让其拥有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之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水平传播的象征,也是精神粮食的来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让人赏心悦目,其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也是十分有利的。其次要完善图书馆的各种制度,加强管理,对图书管理员进行统一学习和培训,加强其管理意识。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制度能够使图书管理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学校师生进行服务,还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其优良品德的影响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校的文化环境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二)完善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是图书馆建立的基础,文献建设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内所收藏的所有文献资料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文献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其能够吸收到更多知识来开阔视野。只有建立了一个健全的文献资源,才能提高图书馆的使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关于文献资源的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在进行书籍管理时应当对于不同的文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排放,确保学校师生能够准确、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还要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对于文献资源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校园文化良好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硬件设施管理,及时更新书籍,适当增加电子文献资源,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分类摆放,以自身水平来结合学校师生的要求,采用实用性原则合理规范文献资源的管理,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文化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开展文化传播服务

当今时代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变宽,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还应该做好校园文化的传播服务。对此,图书馆既要重视文献资源的更新,也要加强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行为,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更全面的利用,学生作为图书馆的长期使用者,其汲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因此图书馆管理者理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制定有效的学习服务,如与学生社团进行沟通合作,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辩论比赛或开展与学习相关的问卷调查,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设施给学生进行图书推荐、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让学生了解图书的资料管理等等,这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图书建设中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校师生充分产生互动、让图书馆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能充分发扬图书馆的历史传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的文化学习氛围。

三、总结

随着新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日趋多元化的服务方向也给学校的师生带来的很大的便利。图书馆对于校园文化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学校的文化教学设施,同时更是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利器。就目前的社会建设形势而言,高校图书馆更应配合校园管理做好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任务,加强精神文明的传播,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提供有效保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文化建设水平。(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赵兵.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服务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53-55.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70-0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西方软实力理论和中国文化力理论的过程中,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解读和分析文章以及研究性著作不断涌现,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基于对国外、国内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认识,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着眼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定位,拟提出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范围等基本看法。力争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国外对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提出并不断阐释的,其后不胫而走,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但是,国外对“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概念、范围和指标体系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对文化软实力概念内涵的界定

“软实力”理论创始人约瑟夫・奈明确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他把“软实力”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文化的吸引力;二是国家制度的吸引力;三是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力。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国外主流的观点有三种:一是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魅力造成的吸引力,在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比以往更加引人注目(约瑟夫・奈和基欧汉《重新界定国家利益》)。二是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但并非所有的文化都产生软实力,它来源于具有全球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够独断专行》)。三是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影响力”、“文化感召力”、“文化竞争力”,它影响乃至决定人类命运的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同。正如美国战略家热津斯基所言:“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影响”,一句话道出了文化软实力的真谛。

(二)对文化软实力范围外延的界定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范围和外延国外学者有多种不同观点,约瑟夫・奈把“软实力”分成三个方面: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也就是文化的吸引力,国家制度的吸引力和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大棋局》的作者布热津斯基认为,军事手段之外的政治生命力、意识形态灵活性、经济活跃力和文化吸引力是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他提出的大国的四个标志(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最后一点强调的就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涵盖的主要内容:一是大众文化。通常包括出版、广播、影视、图书、杂志、音像等在内的印刷、生产、制作、广告及发行;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书店、文具用品商店等在内的服务。二是民族文化。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阿米特・库马尔・古普塔认为,印度的传统有着古老的智慧和精神,但它始终未能展现昔日辉煌,原因正在于没有充分利用其在国内外的软实力资源。如果印度要重振自己的形象,就应该向世界展示其文化精髓,促使其他国家认识到印度在世界上可以起到的领导作用。同样,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路易斯・克莱瑞文斯在《希腊人轴承共识:提升希腊在西方的软实力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民主的摇篮,它的那些反映在希腊历史和文化中的原则对西方世界最具吸引力,能提升希腊的软实力。希望希腊能借此成为民主价值观的灯塔,标上“欧洲品牌”,与美国的价值理念相抗衡。三是教育培训。约瑟夫・奈指出,教育也是美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手段,它通过每年向世界各国在美国留学的50万外国留学生,不断地宣传民主自由理念和文化思想,向在美国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后代传授美国教育,由此与掌握权力的各国精英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向其灌输美国的价值观,提升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二、国内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的界定

我国对“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93年开始有学者在国内使用“软实力”的概念;根据中国期刊数据库的显示,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最初提出是在2005年,到2006年左右开始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使用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引领和掀起了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热潮。自此我国在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发展上步入了新阶段,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学界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国际政治研究的路径,另一种是文化研究的路径。前者把“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修饰语,以综合国力、国家和文化问题域为讨论背景。后者把“文化”作为中心语,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以“文化力”或“文化实力”为讨论背景。

(一)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对于“文化软实力”的主流看法,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是官方界定。2006年11月,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深刻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些论断的基本原则是把文化视为一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即文化实力和影响力。

二是理论界定。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辑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明确指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是学界界定。许多学者在把“文化软实力”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内涵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又分别进行了具体阐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般把“文化软实力”视为文化创生力、文化力或文化实力、文化的综合影响力、国民文化素质等。《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3日曾刊文指出:我们所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

(二)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范围的界定

对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外延或所指范围,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文化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我们广义地理解文化这个概念,把它解读为“一切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国家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是文化,语言、宗教、艺术、哲学也是文化,风俗、服饰、饮食、丧葬等同样是文化。文化无所不包,渗透在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样看来,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其实涵盖了除“硬实力”之外的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制度、机制、体制、模式、教育、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影响力。而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专指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以及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网络、动漫甚至文博场馆等在文化精神层面的综合影响力。

除以上两种理解外,另外一种对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外延或所指范围的思考――即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上,与国外有所不同,国内研究的着眼点是落在文化的基本层面上,更加注重的是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舶来品”,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目前,国内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范围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比较混乱,有“软实力”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泛化倾向,我们认为至少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界定。

一要进一步明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综合国内外观点,我们认为,文化软实力在行为层面上体现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体现为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外部体现为吸引力、渗透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软实力”的第一要素,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基础层面,即对本民族、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承传,进行与时展同步的整合和创新,对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进行合理的吸纳和创造;二是输出层面,就是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要着力向世界输出、推介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和厚重内敛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震撼力和深层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兆香.“文化软实力”界说[J].世纪桥,2010,(1).

[2]杨威.“2009文化哲学论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

[3]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13).

[4]洪晓楠,林丹.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J].文化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