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

时间:2022-10-01 19:1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抗美援朝精神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

第1篇

一、在雄壮的音乐声中感受爱国之情

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音乐创设情境,歌曲展现历史,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上课前播放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设爱国主义情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上新课前播放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生很快被雄壮的音乐感染。之后,进一步解读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的战歌,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与敌人浴血奋战。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在音乐之中,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走进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情绪随之高昂起来,为感悟“最可爱的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奠定了基础。

2.课堂上播放《我的祖国》,体会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

《我的祖国》是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它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最可爱的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抗击美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便在歌曲之中。 “一条大河”是祖国的象征,是岁月的象征,是友情的象征,是人生的象征,只要属于这条“大河”里的故事,它就会永远地流淌。

3.结尾时学唱《英雄赞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首歌曲《英雄赞歌》让学生联想到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一节课的结尾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升华,在本课的结尾,通过学唱《英雄赞歌》,唱出战士们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气概,唱出战士们高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在催人泪下的故事中升华爱国之情

当代学者许纪霖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情节冲突中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战斗英雄和”这一子目,课本安排的意图是:选取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典型代表和,让学生通过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悟志愿军战士身上的高贵品质,培养爱国情操,并以此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课本由于篇幅原因,英雄的事迹只做了简单介绍,于是笔者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和的事迹材料,并让学生自己编辑整理,写成小故事,要求这些故事能体现战斗英雄英勇无畏的精神,并通过学生讲故事的形式来升华情感教育。

三、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英雄的心理认同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法教学,正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所谓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1】。讨论法的意义在于变教师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的同时,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此既能在讨论中深化学科知识,更能在讨论中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

动荡的战争年代的英雄让学生感动,国家危难之时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心潮澎湃。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爱国之情又如何表达呢?通过如何争当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在和平年代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感,自强不息,同样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爱国主义不是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而是融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在歌曲中激昂情趣,在故事中感动心灵,在讨论交流中缩短学生与英雄的时代差距,达到心理认同。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绎,让爱国主义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又通过行动外显出来,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得到落实。

第2篇

《功勋》八个单元观后感

一、 本片力图展示的内容:

《功勋》分为八个单元《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讲述8位功勋人物故事。阐述八位功勋人物取得成就的高光时刻,八位主人公来自于不同的行业领域,性格也不尽相同,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八位主人公的默默无闻,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激励当代年轻人,去学习,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李延年在战斗中的英勇身姿,前仆后继的精神。看到了于敏、屠呦呦、袁隆平、孙家栋,献身于事业,为祖国默默无闻奋斗的精神。 

二、 对本片的感悟: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学习老一辈在行业领域内躬身入局的精神。八位主人公,在组织,在团队需要的时候,舍小家成大家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舍弃安逸的环境,积极投身到条件艰苦的生产一线,在一线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观看《功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公司组织需要我的时间,我希望能够像前辈们一样挺身而出,当需要舍弃目前的生活的时间,我需要能够做出决断。

三、 精神做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剧中于敏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我要学习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抓稳打往前走。在企业内,我们需要这种默默无闻献身事业的榜样。在接到组织的任务后,能够主动献身于一线事业,能够敢于抛弃安逸的生活条件,远赴一线。

面对美军的优良装备,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战斗英雄李延年通过对逃兵小安东的处理部分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将战士们的血腥激发了起来。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团队激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学习剧中李延年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如何带领团队取得胜利。

四、 后续工作中的启发及改进措施:

对于我们行业而言,行业起伏波动大,我们不能够被行业的波动所影响,从而滋生出浮躁的工作氛围。我们需要学习前辈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工作的专注,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养好猪。我们只有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基地内防非,配种,采样,检测等,还是职能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那我们终将取得好的成绩。当我们沉下心来,躬身入局,慢慢的,我们就是行业内的先锋、是行业内的榜样。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 学生 课程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时代的不断发展,资源的不断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成了我们课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为在我们的教材内外、课堂内外、校内外蕴藏着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学生的生活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资源开发时,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这些可贵的生活资源。

语文课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科学知识、童话寓言、诗歌散文……人有生命,语文也有生命。在这包罗万象的内容中,隐藏着不少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在依托教材进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资源开发时,我们就发现了身边这些可贵的生活资源。于是,挖掘课程资源的“重点”,拓展教材,组织加工、优化整合出活动主题,将学生的实践资源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以达到对教材学习内容的立体化的实践与提升。

如教学了《再见了,亲人》一课后,我向学生提供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拓展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后非常有感触,在交流中都说到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表达着自己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我知道,这是发自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是来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动。因为,只要你用心去聆听魏巍笔下满怀深情的语言,就会被文中的人、文中的情所打动。“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魏巍笔下,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现在呢?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可是怎么让学生们来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可爱的人呢?于是,我在班中开展了“走近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1.课外研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空,在社会生活中寻找自己眼中的最可爱的人的事例。

学生们通过上网、上图书馆、阅读书籍、开展社会小调查、采访身边人物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事例,定格下了一个个最可爱的人。这些资源除了有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故事,还有身边的令人感动的真人真事,非典时期的英雄故事等等。学生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走进了社会生活,关注着身边语文学习资源,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的同学把查阅到的故事制作成专题,有的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进行阅读后,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诗,有的同学还把整理的资料(故事)带来,与同学一起阅读,分享读后的感受。在整个积累与分享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的思想也在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沟通,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思想又一次的碰撞,心灵一次次得到新的启迪。重视学生资料的积累与分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中交流。课一开始,我从“可爱”一词入手,进行课前谈话。我问学生:“你认为,在我们班中,谁最可爱?为什么?”之后,我又问他们:“在一个母亲心目中,谁最可爱?”“猜猜看,在王老师心目中,谁最可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可爱”一词的理解,然后引出活动主题。

版块一:从《再见了,亲人》一课引出作者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从文中马玉祥的故事中,感受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情怀,超越国界的爱,超越亲情的爱,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其他英雄故事,补充8年来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情的数据统计,感受他们的勇敢无畏,无私奉献和对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从中理解魏巍为什么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版块二是走进生活,走近非典战士。以叶欣为例,让学生重点感悟叶欣的两句话“这里危险,让我来!”“不要靠近我,会传染。”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近这个心灵如天使一般美丽的护士长。而后又让学生说出更多的非典中的英雄人物。

版块三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在社会生活中寻找这样的可爱的人:魏清刚、好人蒋克清、捐助贫困学生的班中学生的母亲、默默无闻的清洁工、烈日下坚持工作的建筑工人、教书育人的老师……,直击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真正从身边能触摸到这些可爱的人,感受着身边平凡人的心灵美,学生们便感到是那样亲切,也渐渐地认识到可爱的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3.课后反馈。当引领着学生们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时,每个人的内心都涌动着一种美好的情感。于是,让学生在课后选择一个最感动的人物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书写下感受,再进行交流。

第4篇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

表演这种形式在许多课堂上均可以见到,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模式,不管需要与否,都让学生表演一番,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其实质却是完全抛开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任务。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船长》的时候,让学生表演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船上的人们逃生的情景,由于学生不能体验到在生死关头的严肃、紧张,在朗读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的话时故作大人的口吻,引来下面学生一片哈哈大笑。教师本来是想让学生体验在生死关头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但教师的精心预设期望达到的效果却在同学的哈哈大笑中荡然无存。

现象二:泛滥的文本拓展――深度语文

拓展探究在新课程的阅读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几乎已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许多教师在此环节中费尽心思,力求创新,或是进行同类作品迁移阅读,或是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或是利用课文引出话题进行讨论辩论……这种探索活跃了课堂,活跃了学生思维,但有时会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贫乏和肤浅,缺乏内涵与深度,似乎远离了语文。

有效的拓展文本会给学生带来更深的体验,会有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围绕“亲人”一词进行拓展,引入多媒体课件的树根,由树根说到有血缘关系的人,说到非典战斗中身先士卒的钟南山、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成龙,引入海湾战争的图片,50年前抗美援朝的影片,至此,窦老师带着学生从拓展的文本中感悟了亲人的含义,把亲人的含义推向了更高的一个层次。

与窦老师相比,有的老师的拓展文本纯粹是为了拓展而拓展,不是为了学生的需要而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引入了多个文本进行对比阅读,但都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其结果是让学生坠入一头雾水之中:老师究竟要把我们引向哪里?

原因分析:

1.语文意识淡薄,课程目标迷失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2.盲目跟风,拿来主义

随着新课程的春风吹遍大地,在基层的走出去的老师多了,基层学校请进名师来校授课、讲座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多,再加上杂志、录像以及各级各类培训,可以说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一位教师心中,但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做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许多老师还是找不到感觉,摸不准方向,甚至有的老师连教材都解读不透,不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看到或听到一节好课,有些老师就不加咀嚼的拿来用了,不管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不管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怎样了。还有些教师出去听课以后,觉得一些老师的教学语言很有风格,很有个性,于是认为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我回去以后也可以模仿着用,于是乎,就像工厂批量生产一样,程式化的语言“遍地开花”了。

3.底气不足,缺乏智慧

第5篇

一 、内容补白,升华情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要巧用文章中的段落、语句,创设情感留白,引领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很容易形成内心共鸣,这种真切理解和个性化的感悟是老师的讲解无法替代的。

我曾经听过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一课,这堂课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王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时巧妙的“补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凭借丰厚的语言功底,引导学生用心领悟,用情体会,用想象补充,给语文课堂注入了一溪滋补之水。因此,课堂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堂焕发着生机活力。下面这个教学环节,让我现在回忆起来,都是记忆犹新的。

王老师上完了这首词的上阙,学生们都还深深沉浸于词人在征途中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情形中。王老师却话锋一转:在纳兰性德的心里,他的家乡又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你在作者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在《琵琶语》的伴奏中进行补白写话,王老师则用舒缓的语调提示学生想象词人在家乡生活的种种可能性。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调动,一幅幅具有个性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乡村乐居图”“朋友畅谈图”“院中赏月图”“儿童嬉戏图”……词人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可是现实却是“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 ”这么巨大的反差,词人怎能不“聒碎乡心梦不成”?怎能不思念家乡啊!对于这一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王老师独具匠心地抓住“故园”二字,进行内容补白,令学生荡气回肠,唏嘘不已,真正地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课堂变得有灵性,有生命,有诗意。

课后,我深切反思,何谓有效课堂?这是多么真切、实在的有效课堂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时常深入不进去,转化角色进行换位思考,能把学生引领到第一人称的“我”,让学生和课文的主人公融为一体,是一种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样,学生不再单纯是为解答问题,而是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主人公,学生自然会有感而发。“聒碎乡心梦不成”学生理解不了,老师也很难讲清楚。王老师巧妙采取转换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展望诗人家乡温馨祥和的画面,这样今昔对照,何须老师多言啊!

二、标点填白,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标点符号熟视无睹,不加重视,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常常被用得无趣无味。其实标点符号不该是鸡肋,许多课文往往用标点符号设下空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能读懂课文中的语句是水平,能读懂标点符号是高水平,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标点符号为研读点,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充实“空白”,连接“空白”,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我抓住“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询问学生,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独自一人面对巨大的石块,面对破碎的玻璃,是怎样挖的?还会遇到什么困难?父亲是怎样想,怎样说的?在学生想象交流中,一个不顾一切救儿子的伟大的父亲形象更加丰满了。此时,让学生再读这句话时,已是“润物细无声”了,饱满深情不说,甚至有的学生眼中还含着泪花。

这小小的标点,既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

三、结尾留白,余音绕梁

课堂结尾并不是一堂课的“终曲”,而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曲终”之时,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留白,留下一串“省略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作更进一步的推理延伸。这样课虽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第6篇

中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地认识电教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美的气息。

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

要在语文课堂上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语文,让其能够体验真情,充分发挥想象,再现画面,从而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在美妙的徜徉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当讲到《敬畏生命》这一课时,为了激起同学们对小生灵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笔者设计了一组视频,命名为《花猫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这只花猫是笔者几年前养过的一只母猫,名字叫嘟嘟,当时笔者把它生小猫的过程拍下来,后来4只小猫在嘟嘟的喂养和呵护下慢慢长大,2个多月的坚持拍摄,记录下幼猫从出生到会爬,会跑。笔者将“个人珍藏”拿出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在看的过程中有几个女同学流泪了,也许想起自己的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吧。看完之后组织学生围绕着“敬畏生命”这个主题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生命的不同看法和感悟,有些同学说珍爱生命要有行动,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爱护动物的习惯,还有位同学说要劝他爸爸从此之后不能打鸟了。看来这段视频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懂得生命之美缘于生命之爱。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情感之美

从感受情感之美到创造生活之美,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如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真正了解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境界,笔者在课堂上先播放了一段“抗美援朝”的记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奋勇杀敌的事迹,然后结合1998年抗洪抢险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真正使学生从多侧面感受到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从而在内心产生对人民子弟兵无限地崇敬和热爱之情。

又如在教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句话,笔者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电视节目《都江堰》。直观、形象、丰富的电视画面再加上解说员富有磁性的嗓音,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许多同学都是目不转睛地在看,整个播放过程中教室里出奇地静,当解说员说到“都江堰”的伟大之处时,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甚至还有人鼓起了掌!那一刻,笔者知道教学目的达到了。学生们的掌声不仅是对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的赞美与骄傲,也表达了对李冰父子这样的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工程师们的由衷敬意。播放纪录片《都江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都江堰”的伟大,从而理解余秋雨先生那句石破天惊的开篇语。因为长城在中国人心中,特别是在仅有书本知识的学生心中的分量无疑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纪录片《都江堰》那“声”“画”并茂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单靠教师从文字层面上去做分析,学生是很难理解“都江堰”是比“长城”更令人激动的工程的。但在看了《都江堰》这个短片后,学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种不同寻常的说法。自然而然地在寓教于乐中把学生的情感给激发出来了。

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形象之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美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愉悦,同时学生情感和作品的情感也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形成了相应的审美心理,从而感知课文的整体形象美。在《背影》一课中,笔者制作了一组有背景的幻灯片,一是背景离乡的电影画面,二是出示书中的朱自清画像,三是出示父亲买橘子背影的画面,并配以二胡独奏《牵手》。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情景设置,进一步体会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从生动的形象上升为内心的感动。

四、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美

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如在《岳阳楼记》一课中,范仲淹用妙笔把岳阳楼的湖光山色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时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你来到岳阳楼前,看到这般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用心体会,之后也会踊跃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美的能力。可见“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电教媒体,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真正进入“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美的能力。

多媒体渗透语文教学,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能力,对于引导学生鉴赏意境美、挖掘人格美、体验情感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语文课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育目的。但一定要注意,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服从并服务于课文教材以及读文过程中的语言训练。离开了文本,离开了语言训练去运用信息技术,无论其手段如何先进都只能越俎代庖,搭花架子,失去了语文教学个性,更无美及艺术可言了。语文教学的信息化仿佛引了一股清泉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是一首醉人的诗,是一幅引人的画,是一曲动人的歌。多媒体教学让语文教学沐浴着美的光辉,让语文课堂充满美!

第7篇

一、读通文本,整体把握

大千世界是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也正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体现了事物的美,以及它的完整性。以这样的视角看语文学科,“它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统一体”,语文教学要注重各个侧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统一特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整体提炼、整体升华。我们应特别重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小学语文的整套教材,熟读全册语文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课本,这些精选的文章从命题到立意、谋篇再到布局。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是一个个逻辑严密、首尾圆合的整体,一个个浑然天成的有机体。我们对课文的解读,即在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局部的重点赏析,再在更高层次上的整体回归和感悟。对课文的整体解读,就是要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结构,体会思想感情:要把握课文创设的语境和基调,作者的基本倾向和观点;要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等等。离开了这些。我们无法理解、判断、赞赏、批评某一字词是否用得准确,某种修辞手法是否用得恰当。某种句式是否用得合理,某个细节的描绘是否传神,某一思路的展开是否清晰。我们能不把花瓶打碎了再一片一片地去欣赏。一般讲,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可按三个层次进行,即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以求通读文本,整体把握。通读文本还应注重吟诵课文。因为默读只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吟诵则作用于人的口眼耳脑,人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起来。吟诵越是投入,多种感官的调动、发挥就越好:吟诵越是得法,对文本的感受领悟就越全面、深刻。要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读好了,文本的解读成功了一大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充满生机和富有情趣。

二、读透文本,潜心会文

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沿用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这种解读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即把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主题思想、道德教训,导致阅读教学虚无缥缈,架空文本,冷落语言,轻视双基。我们提倡读透文本、细读课文,就是强调放大文本的语言价值。回到语言的本身,指向语言的词句和表达方式。确立言语和形式,再解读文本,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读透文本就是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意和意趣,要仔细研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这种结构,而不用别的。细致品味其美妙和神韵,在咬文嚼字中触摸作品,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品,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品。一句话,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而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独到魅力。

读透文本是全面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我们倡导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研读,让文本所承载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碰撞、融合、升华,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基础。解读和鉴赏文本的常用方法有:

1 审美分析法。积极探索文本美的构成和美的价值,强调愉悦、畅神、移情的效果。注重审视文本的美感和形式,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和评价孰优孰劣等,是审美分析的具体表现。

2 语言分析法。用语言学原理和概念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形象、语言规律、语言结构等。语言分析法通常以“咬文嚼字”的形式出现,着眼于字词义,即揣摩微言大义;着眼于字词味,即品评兴味神韵。

3 品象入境法。就是品味意象、探入意境,这是解读、欣赏抒情性文本的重要方法。简要的步骤包括:披文识字、感知物象;探入意境、领悟意蕴;体会情感、审美评价等。

4 辨识文体法。根据文体的一般特点,据以解读、欣赏文本。运用此法,首先要明确这类文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则。其次要考察这样的文本特点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的。

此外。还有吟诵美读法、历史分析法、道德分析法等。

三、读薄文本,品味神韵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入乎其内”,读深读透,细嚼慢咽。做作者的知音。还要能“出乎其外”,深入浅出,把握精要,做高明的读者。我们只有跳出文本,设计教学,才能言约意半、事半功倍。郑板桥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40年,探索40年,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要画出竹的内在精神“清瘦”,“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何尝不该如此呢!只有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削枝强干,披沙见金、撷取本质信息,突出重点,集中火力,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认为读薄文本就是要在课文的眼(文眼)、点(重点)、线(思路)上下工夫。

1 聚焦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内涵极其丰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价值。借助“文眼”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突出文本中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优化教学信息的编制、传递和反馈,缩短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认识、发现、理解和运用的过程,闻一知十,以少胜多。如对《泊船瓜洲》一诗,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我们阅读时往往把着力点放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上。深入解读,细致品文,会发现“绿”字只是一字的运用之妙,却不能统领全诗,诗眼应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归结出诗人靠家近,应该还;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想象出诗人离家久,更该还;从“明月何时照我还”理出诗人思家心切,苦不能还。为什么不能还呢?进一步查阅资料,辅助深入解读文本,方知王安石为革新变法而呕心沥血,“为大家而舍小家”。诗眼抓准了,整首诗的主题就把握住了,教学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立意深远。

2 提挈主线。作者在构思作品时总要考虑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哪些内容为主,哪些内容为辅等等。叶老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解读文本理应花大力气去提炼主线,去枝强干,以简驭繁,真正弄清作者的意图,深层把握文本,从而“挈领一顿,百毛皆顺”,科学设计和高效实施课堂教学。提炼主线是对文本纵向整体把握。深层整体把握。犹如串珍珠,要抓住串珍珠的线。常见文章的主线有(1)结构线。要善于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结构特点。(2)主旨线。要准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呈现主旨的层次。(3)情感线。要深刻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理清人物(事物)情感的变化。

3 突出重点。阅读教学可讲可学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授字词句篇知识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学习方法,从揣摩语言文字到获得情感品德的熏陶……加之教师为应对考试常常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西瓜”“芝麻”统统捡,“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浮光掠影,劳而无功。哲人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文本的解读,教学的实施。只有瞄准课文内容的重点,语言表达的亮点,双基训练的基点,学生理解的难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文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才能利用文本最具有价值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读新文本,放飞思想

第8篇

关键词:常熟民间民俗舞蹈;传统舞蹈文化;牛小艾;浒浦花鼓;挖掘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63-02

一、牛小艾舞蹈作品诗情画意

20多年扎根在江南水乡常熟的牛小艾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潜心耕耘,创作出了大量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江南色彩的舞蹈节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舞蹈创作队伍,创作出了一大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舞蹈作品,使常熟逐步成长为江南舞蹈的创作基地。2007年,常熟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创作基地。首届中国江南文化节江南舞蹈奖的设立则更丰富了常熟作为江南舞蹈创作基地的内涵。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理事、常熟市文化局艺术总监牛小艾是常熟的舞蹈家,也是我国著名的舞蹈编导。她的《绣》、《织》、《耕绿》、《井》等“江南女子系列”曾多次荣获全国五星奖金奖。

《耕绿》以写意的手法,虚与实结合,概括了江南劳动妇女秀美、勤劳、质朴的形象。该作品构思巧妙,道具多用性变化,使有限的时空转换过程具有流畅自然的特征,并为舞蹈风格韵律的发展形成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耕绿》是以俊秀之美,给人一种轻盈欢快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江南绿色洋溢在无垠的空间,江南沃土绵延在江水之间,绿色中无数生灵在蠕动着,那是江南女人在绿野中、在沃土上默默耕耘着。在沥沥的春雨中,在似火的骄阳下,她们飞奔在地里行间,劳动的汗水换来秋日的金黄梦,收获的希望让她们笑得那么甜。

舞蹈《织》以其宏大的气势、细腻而流畅的语言、严谨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近年来的群众舞蹈力作。作品以深沉含蓄之美表现出江南织女细腻、聪慧、勤劳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诠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溶入作者对现实、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舞蹈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将这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日复一日的劳作,幻化成一副副灵动而诗化的流动画卷,创造出严谨的形式美,生发出这丝丝入扣的编织劳动之本源。

舞台上,根根丝线向上延伸的又高又远,顺着它的经纬似乎可以追溯到久远的从前。我仿佛看到了黄道婆手中的丝线在“拉”、“绷”、“开”、“合”;我似乎听到了伴着重重的机杵声,线在纵横交错、人在穿梭踏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艺术的想象,使其夸张、变形、浪漫。我用心去体会一种意境,带情去看一群鲜亮的舞台织女艺术形象。舞台上,那架织机、那群织娘、那悦耳的吴歌、还有那机杵阵阵的撞击声,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那久远的年代,带进那丝绸王国无与伦比的美丽之中。

牛小艾的舞蹈作品融合了苏州评弹、白茆山歌、古琴演奏等地方特色,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幅江南水乡画。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导黄素嘉说:“牛小艾的舞蹈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画面很美,有生活情节,又有历史文化底蕴,这就使她在创作上有独特的视角。她的舞蹈让人一看就感觉到江南的画面、江南的情韵。”

二、“浒浦花鼓”

《浒浦花鼓》是江苏苏南常熟浒浦一带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是汉族民间舞蹈花鼓舞种类里的一个独特的种类。

花鼓的历史,在宋代《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等宋人著作中,早就有了关于花鼓名目的记载。明代顾见龙绘有一幅花鼓图,图中男的敲锣,女的击鼓,二人对舞。后世花鼓舞姿与此图基本相同。清代乾隆年间赵翼的《陔余丛考》中说:“江苏诸郡,每岁冬必凤阳人来,老妇,散人村落乞食,……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可见至晚在明末清初,凤阳花鼓即流传到江苏各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凤阳地处皖北)并从苏北一带花鼓特别流行的情况分析,凤阳花鼓应是先传入江苏北部,尤其是扬州这样一些当时已相当繁华的地区,然后才逐步传至江南。

苏南常熟浒浦紧临长江,隔江与南通相望。这里河湖港汊纵横相连、气候温和,盛产渔虾,农产十分丰富,早就是一个贸易集镇。据常熟县志《常・照合志》载,唐会昌元年,吴越钱氏遣将梅世忠、李开山屯兵“浒浦”上游,以防江北南唐之兵。南宋初年也曾置武卫水军于浒浦。《吴郡志》云:“苏州浒浦铺实控扼之要,港汊深达可安迫舟楫,土地高广可以安立营寨”。这说明宋代浒浦已形成良港。清代海洋渔业生产逐渐发展,浒浦又成为渔民集中的渔港,渔民大多是来自苏北的移民,于是,花鼓也随之传到浒浦,是时约在晚清,距今一百多年。据花鼓艺人徐开明、徐贵银追忆,花鼓就是由苏北盐城渔民在移居浒浦时带来的,他俩也都是苏北移民的后代,过去都是造海船的木工。只是历年来又吸取了苏南浒浦地区民间艺术的素养,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浒浦花鼓》。在流传至今的花鼓唱词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响仓仓,两边排,这一套花鼓要打起来,要打花鼓凤阳有几条街,几条长来几条短,几条平整几条坏,九条又通燕州府,十条又通凤凰街。……”这些唱词有力地说明了浒浦花鼓与凤阳花鼓的相互关系。《浒浦花鼓》虽然大体源于凤阳,来自苏北,但又有其自己的特色。如演员手中所持花鼓形状虽与苏北花鼓相似,但不敲打。

从《浒浦花鼓》的音乐来看,由民间艺人徐开明、胡福海、张学仁等口授的曲调都用盐城方言演唱。旋律基本分上下两大句。后一句曲调几位老艺人演唱时完全一样,其他各句则根据唱词内容不同而略有变化,时而平铺直叙,时而高亢激昂,有很大的即兴性。旋律风格接近盐城、阜宁一带民歌,但又有区别。表现在较为抒情、婉转、柔和,这与舞蹈动作吸收了一定的苏南色彩是一致的。乐曲结构通俗,便于叙事化,也易于即兴发挥。开场及中间的小锣点子节奏变化丰富,如顶拍、切分、附点、弱拍起、后半拍起以及“前十六”、“后十六”等都广泛运用。这种音乐节奏在舞蹈中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显得更加活跃热烈。至于舞蹈动作节奏,除莲湘随打击乐点子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外,其他角色动作的基本节奏并无不同之处。

《浒浦花鼓》的舞蹈风格和“凤阳花鼓”、“盐城花鼓”有明显区别:动作略带颤颠,具有苏南舞蹈的色彩。有的步法又类似秧歌,又因加进了莲湘穿插其间,整个舞蹈便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花鼓。其中,如花鼓娘子的动作特点是:起步稍稍蹲,未迈先出胯,腰身随跨晃,来回柳条样。全身比较放松且带颤动,增添了苏南民间艺术柔媚的风韵;又如花鼓顽童“拖步转身”的动作:向左方向转体,可演员挥舞小扇反而先向右迈出一大步,左脚自然放松拖步,然后又突然来处向左转身,动作幅度大,对比强烈,给人以顽皮、灵巧的感觉;再如花鼓百挑的动作:莲湘的打法更为自由,没有固定规格,主要突出一个“顺”字和一个“巧”字,“打得顺,打得巧,得心应手任我敲。”各种击莲湘的舞步和技巧“矮步击”、“单腿跳转”、“莲湘穿腿”、“上八盘”、“中八盘”、“下八盘”等等,步法有:跳步、弓箭步、花梆步、荡湖船步(似旱船中划桨的步法)等等,交换自如,再加上扭胯、晃腰等动作,柔中带刚,表演诙谐风趣,富于幽默感,反映了渔民开朗、泼辣的性格。其中,特别是把莲湘变化丰富、技巧性强的舞蹈揉进花鼓,这样就使《浒浦花鼓》有别于其它诸花鼓,自成一体更具魅力。

《浒浦花鼓》舞蹈表演具有很大的即兴性,除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外,舞蹈表演全凭演员根据唱词内容、演出环境及演出对象,自由发挥、随机应变,只要求互相之间配合默契,演出情绪活跃。

《浒浦花鼓》过去是逢年过节,由民间艺人边唱边舞,向大户人家讨赏的一种场头表演形式。当年,从苏北移居来浒浦一带的渔民有木工帮、船工帮之分。年终岁首或逢重要节日就各自结伴成伙,临时组成花鼓班子外出活动。所得赏钱由大家一起吃光花光,不搞积累分成,纯属民间业余自娱活动。有时也应邀去外地参加带有比赛性质的演出。由两个花鼓班子同时开演,根据演唱内容多少、时间长短及观众反映等决定胜负,最后由输家设酒请赢家,以示祝贺、学习之意,并为来年再赛订约。

随着时代的变化,《浒浦花鼓》不但在演出场地方面从街头走向舞台,从自娱活动变为宣传或文艺演出,其服饰扮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老艺人介绍,早期曾以白娘娘、小青青、济公、武松等作为花鼓娘子、花鼓顽童及花鼓大哥的形象;“花鼓百挑”(即打莲湘者,因他在舞蹈中起着串联、的作用,故名“百挑”)则反穿羊皮褂子,头戴滑稽小帽;“花鼓妈妈”则头梳硬髻、穿大襟宽服,均扮作丑角形象。在时期,由于时兴佩戴墨镜、戴宽边礼帽、手持文明棍,花鼓艺人也曾一度照此打扮,以吸引观众。解放后的《浒浦花鼓》演出时演员一般都穿经过一定美化加工的农民服装或彩衣,从而比较接近生活,但在节日活动民间文艺演出中还常以早期的戏剧服装为主。

《浒浦花鼓》由于它的叙事性和即兴性,载歌载舞,活泼热烈的歌舞形式,深受群众欢迎,它深深地植根于江南浒浦这块沃土上,这流传到江南的花鼓民间艺术,又受到江南民间艺术及地方戏剧艺术的影响,并为迎合江南民众对花鼓艺术审美的要求,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断加工、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具有江南民间地方特色的《浒浦花鼓》,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

解放后,《浒浦花鼓》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视,历年来,常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用它编排新的内容。如在“抗美援朝”时期,在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国家许多专业艺术团体,如:红旗歌舞团、前线歌舞团等,早在五十年代初,就来浒浦采风收集,用民间舞蹈艺术精华,丰富了民族艺术舞蹈的创作,尤其是近年来,在收集、整理、加工民间舞《浒浦花鼓》的基础上,常熟市文化馆和浒浦文化站的群文工作者,运用原《浒浦花鼓》民间舞的动作素材和表演形式加以丰富、变化和发展,排演出了反映渔民新生活的舞蹈“花鼓乐”和反映民俗乡情的舞蹈“端午乡情”、“水乡花鼓”等,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民间舞,受到了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