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11:4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表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舞者与舞蹈的关系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需要舞者来展现,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至关重要。但是,舞者不是舞蹈。一旦舞者永远地放弃了演员的身份,或者只要舞者退下舞台暂时告别剧场,他就不再是舞蹈的媒介,于是我们在他身上就找不到丝毫舞蹈的影子。舞者只有在某种特殊的场合、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别的技术才能够成为舞蹈的体现者,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舞者与舞蹈不是一回事:舞者力图与舞蹈合而为一,这是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统一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也只能在舞者的身上看到舞蹈作品;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没有词语的诗歌,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形色的绘画,同样无法想象一种没有身体、没有动作的舞蹈。舞蹈只能通过舞者才能够获得存在。舞蹈寄托在舞者身上。而且我们注意到,如果舞者是笨拙呢的,舞蹈也将是笨拙的:如果舞者是优雅的,舞蹈也将是优雅的。舞者的品质往往也是舞蹈的品质。
离开了特定的舞者和特定的表演来谈论舞蹈,犹如谈论一朵鲜花的美而不顾及它的颜色和芬芳。演员的杰出表演赋予舞蹈以生命,至少能够使舞蹈以一种更加鲜明的形象向观众显现。
舞者不是舞蹈,又是舞蹈。这是一个矛盾。这个怪圈由于成功的表演而被打破了。舞者在成功的表演中实现了自我否定,从而超越了自己的个别性和现实性。舞蹈利用了舞者才得以向我们显示,而舞者反过来也利用了舞蹈将自己非现实化和审美化。舞蹈通过舞者获得感性存在,舞者通过舞者获得审美意义。而在一场完美的表演中,舞者和舞蹈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小,而在一场完美的表演中,舞者实现了与舞蹈的真正统一。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在舞者身上看到舞蹈本身,也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说舞者即舞蹈。
二、真正的舞蹈表演都是即兴的
具体地说,也就是表演能否忠实于舞蹈,能否使舞蹈获得一个存在。这个问题包括了两种情况。(1)首演。在这种情况下,舞者的演出没有任何可供模仿或参照的作品,创作与表演连贯一气、合而为一,表演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就是舞蹈创作的最后完成,就是舞蹈作品的一次性定形,因而有些类似于绘画创作。(2)复演。在这种情况下,作品似乎已经预先存在,舞者的表演成了对原有作品的解释,编导的创造也只能是根据原始作品的推陈出新或锦上添花的创造,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第二度创造”。先前已经演过的作品对于复演的舞者,犹如剧本之于戏剧演员,乐谱之于钢琴演奏者。
在第二种状况下,“复演”几乎仍然可以还原为“首演”。因为原始作品即第一次表演未必具有绝对权威,甚至根本未能保存下来。而且,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原始作品,倘有之,也不过是诸如抽象的主题、大致的情节、空洞的结构、动作的程式和传统结构,以及舞蹈使用的音乐之类,这些只是后来的编导重新创造和演员重新表演的一个出发点。它的地位不能相当于戏剧家的剧本,倒是有些接近于画家作为创造出发点的静物或自然风光。戏剧表演是对剧本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必须忠实于剧本:剧本规定了戏剧表演的方向,并且可以检验表演。舞蹈表演当然也要求忠实于作品,但不是忠于过去而是忠于现在。评价某一场表演的效果,不能根据以往的原始作品,而只能根据这次特定的表演所呈现的作品来下判断,例如,同是表演《天鹅之死》中的天鹅因生命逐渐衰竭而倒在地上的过程,巴甫洛娃的动作和普列谢茨卡娅的动作完全不同。因此,一昧依靠传统来评价现在的表演,那就会如杜夫海纳所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舞蹈的表演技术主要因素是动作、情感与音乐,即是将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面部表情与形体舞蹈动作,并和音乐紧密结合而表现出来。因而分析起来,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
第一,内心感情的激发。就是内部心理技术方面的训练,这部分与戏剧基本相同。话剧的训练方法比较完整,通过各种元素的小品练习,如规定情境、想象、真实感、交流、情绪等等,达到对内部心理技术的掌握,从体验中学会创造角色的方法。舞蹈的表演训练要有一个创造与训练的过程,内容要按舞蹈的特点来组织,采压的形式也需采用情绪舞蹈组合的小品来练习感情与舞蹈动作及音乐的结合。这样的训练与今后的舞台实践相近,也比较切实可行。
第二,面部表情的训练。戏曲的面部表情是集中并扩大了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具有民族特色,有助于感情的传达与性格的造型,这对动作幅度较大舞蹈表演来说,是很可继承与吸收的,尤其在塑造古代人物时,更为有益。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强调一双眼睛的功用,由于舞蹈不说话,对眼睛的表现力要求得格外准确而明快。
第三,形体表现力的训练。人的形体各部位正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粗略地通观一下各部位的表现力,可看出人体的上半身擅长于细微深情的感情表露,而人体的下半部位,主要在于舞姿线条的结构和各种心情的舞步及技巧的功能。全身各部位都有自己的特长,又协调合作,构成完整统一的表现力。因而,重点训练的是善于发挥各部位的内在感情的表达,使得内心的激情能够准确的通过全身的身体,呈现在形体多姿的舞蹈中。使动作充满内在的感情而又饱含着旋律性。
海豚和海狮一一浮出水面,慌张地问:“为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一只红嘴海鸥说:“十五年没来花花港表演的飞毯舞蹈团,今天黄昏要在海边进行户外免费表演。花花港的居民和观光客都要去观赏,所以今天没有人会乘船出海来看你们。”
海豚和海狮们看看彼此,叹着气说:“唉,又是不好玩儿的一天。”
每天下午,花花港的观光游艇会载着观光客出海看海豚和海狮。海豚和海狮喜欢跟着游艇游泳、玩耍,观光客也会喂它们鱼吃,这让它们每天的生活很有趣。
海狮说:“可恶的飞毯舞蹈团,我要用我的左手给他们一巴掌,再用右手在他们的头上敲两下。”
海豚说:“我要朝他们喷水,让他们浑身湿淋淋,再用嘴狠狠地顶他们。”
大伙儿骂得很起劲,但是花力气骂人,肚子也饿得快,等到骂兴一过,海豚和海狮便各自吃东西去了。海狮潜到海里追捕鱼和乌贼,肚子虽然填饱了,但依然想念观光客脸上的微笑,以及抛过来的鱼。海豚不死心,在海上到处逡巡,但是找了许久,就是没有见着任何一艘船。
接近黄昏,海豚和海狮们聚在一起,抱怨今天真无聊。一只海狮提议:“飞毯舞蹈团就快表演了,咱们到海边去给他们喝倒彩吧!”
飞毯舞蹈团的舞台搭在沙滩上,面对湛蓝的大海,头顶上彩霞满天。上万名观众席地坐在沙滩上,海豚和海狮们则游到海岸边偷偷观看。
音乐声响起,舞蹈团开演了。穿着红、绿、蓝、橘、紫等各色服装的舞者,随着音乐开始跳舞。他们的脚步千变万化,身躯好似弹簧般紧绷伸展,四肢像章鱼触脚扭曲摆动。他们瞬间连翻好几个筋斗,身体还能像陀螺一样急速旋转,脚轻易就举到头顶上;踢动时,快得像射出的箭,一蹬就如同踩在飞毯上,凌空跃过半个舞台。
观众们看得大呼过瘾,不停地叫好;海豚和海狮们也赞叹不已,忍不住拍手鼓掌。海豚说:“其实,像他们那样跳,我也会呀。”
海豚和海狮蠢蠢欲动,按捺不住地以各式各样的姿势跃出海面,停留在空中时,也学飞毯舞蹈团的舞者,摇头、摆尾、扭动躯干,做出各种动作。
飞毯舞蹈团的团长从舞台上看到海上的动静,兴奋地提醒观众转头看:“今天海豚和海狮跟我们共舞哇!”
全龉壑诰讶不已,也为海豚和海狮鼓掌,花花港的市长则立刻请人准备鱼,犒赏海上的表演者。
落日余晖中,飞毯舞蹈团的舞者和海豚、海狮们合作了一场从未有过的舞蹈表演,他们一直跳到星星露出脸来,月光洒满了海面。
关键词:舞蹈表演;技术技巧;应用
舞蹈表演与舞蹈技术技巧之间是相互错金的关系,失去表演元素,舞蹈技术技巧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没有技术技巧,就不能够充分的展现表演的魅力,因此二者之间是统一的关系。本文就以此为中心,重点分析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技术技巧的应用问题。
一、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作用分析
在舞蹈表演中恰当的运用技术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体现为更好的表达情感。在舞蹈作品当中通常都会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要更好的展现出人物的时代精神以及特定的舞蹈特征,更好的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就需要应用技术技巧。
舞蹈表演对于音乐、舞台位置以及节奏因素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演员需要很好的处理相应的感彩,并运用技术技巧更好的演绎作品当中的艺术形象,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更好的表达情感。
二、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应用研究
舞蹈技术技巧不仅仅包括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还包括有舞蹈中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动作,而人物的形象特征及性格更难表现出来,这时就需要恰当的运用技术技巧。
舞蹈节目往往希望通过舞蹈着的表演,更好的展现出舞蹈本身的魅力,让观众感受舞蹈的美,并欣赏舞蹈的美,于是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技术技巧,让舞蹈表现更为灵活和生动。
舞蹈技术,就是以跳、翻、转、地面技巧等为基础的高难度技术动作,而这些动作的运用能够起到烘托气氛,增强情感的作用。但是在运用技术技巧的时候又不能够片面的应用高难度动作,认为这些动作越多越好,而是要实现技术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让技术技巧能够成为舞蹈作品展现艺术的推动力,进而提升舞蹈作品的观赏价值。
但是在应用舞蹈技术技巧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基础不扎实、过分注重技巧的应用等,这些都影响到舞蹈作品的效果。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这就要求舞者的技术技巧基础过硬,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但是从目前来看,舞者的基础并不扎实完善,身体的柔韧度达不到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到舞蹈的表现。而过分的注重技术技巧却忽视其他因素,也是十分关键点问题。对于任何舞者来讲,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要正确的对待其作用,并要注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要注重舞蹈本身情感的表达,优美的舞蹈并不是技术技巧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技术技巧的支撑上通过情感表达出来。没有灵魂的舞蹈,就算难度再高,技术技巧应用再娴熟也不会打动观众。
基于上述分析的在技术技巧应用方面的问题,要想更好的发挥技术技巧的作用,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舞蹈表演中应用技术技巧,需要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舞蹈表演及舞蹈技术技巧的紧密结合,能够在表演当中更好的展现舞蹈的内涵,可以说,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舞蹈技术技巧的恰当运用,在应用中,需要巧妙的将技术技巧穿插到舞蹈的情感表达之中,和舞蹈内容融为一体,只有真正的体会到舞蹈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才能够将舞蹈技术技巧的作用真正发挥。
第二,舞蹈技术技巧的应用,还需要在表演中化技巧为无形,避免生硬的套用。舞蹈的表演和技术技巧的融合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如果在表演中将舞蹈当中的柔美与技术技巧的娴熟真情的流露出来,真正的忘记舞蹈技术技巧的穿插应用,这样舞蹈作品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观赏境界。观众看上去并不生硬的舞蹈表演,才能够满足其视觉享受。
第三,在应用舞蹈技术技巧时,还需要正确的对待之。正确的认识并对待舞蹈技术技巧,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这就要求提高编导以及舞蹈表演者的个人意识程度,让其正确的认识对待舞蹈表演以及技术技巧的方式和方法。好的舞蹈编导往往在设计舞蹈的时候,不仅从舞蹈本身所要表现的内涵入手,还结合舞者自身的条件,考虑舞者的素质,将舞蹈与舞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舞者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暴露,这样才会演绎出完美的舞蹈节目,同时也能够让舞者更好的融入节目,发挥其灵感的作用,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
三、结语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对于舞蹈作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作品不仅要有技术技巧,还需要通过技巧的应用更好的展现出舞蹈的内涵和灵魂。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了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作用,并指出技术技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几点正确的应用方法,希望对于今后舞蹈的编排和表演起到帮助作用,给观众呈现出技术难度高且舞蹈内涵真正得到发挥的舞蹈节目。
参考文献:
[1]刘扬.舞蹈表演中舞蹈技术技巧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5(9):56.
关键词:舞蹈表演;特点
舞蹈作为表演性的综合时空艺术,早有不少理论家对其做过论述,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称“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英国哲学家罗宾称“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中国文豪闻一多称“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1]美学大师宗白华也说:“舞――这最高度的旋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研究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2]舞蹈通过动态的视觉形象,在情感的抒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人们常说舞蹈是流动的音乐,动态的雕塑,生动的绘画,这也是舞蹈与文字表现所不同之处,是通过人体律动来展现人们内心深层的精神世界,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进而与观者产生共鸣。为了使其充分发挥好艺术传达的效果,让人赏心悦目、获到思想上的启迪,笔者认为掌握其特点尤为重要。
一、舞蹈表演的灵魂――“情”
舞蹈作为表演性艺术尤以抒情见长,这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不胜枚数,由于地域特色、乡土民风、生活习惯、表演风格各有不同,从而在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如汉族胶州秧歌表现的是闭月羞花的少女情感,蒙族舞蹈表现的是草原独特的粗犷情怀,维族舞蹈通过“移颈”“绕腕”“打指”等舞蹈装饰性动作,表达了维族特有的热情与奔放。然而,舞蹈表演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把经过美化与凝练的舞蹈动作通过情感转换而出的,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与外”,情感是舞蹈的核心本质,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家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凝聚情感,并借以肢体语言抒怀,进而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鲜活的舞蹈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者身临其境,得到艺术的熏陶与震撼,从而与舞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笔者认为舞蹈情感,是随着舞蹈起承转合的发展而变化的,舞蹈所表现的诸要素都是围绕着“情感”而展开的,包括舞蹈动作的大小、节奏的快慢、动作力度的强弱等等,都显示了不同的情感内涵。如《中国妈妈》舞蹈以一群中国母亲与日本遗孤为线索展开来,在面对敌人孩子时情感表现从憎恨、接纳、养育到送别逐一过渡,舞蹈演员面部表情细腻,舞蹈动作质朴,通过反复弯腰刻画了中国母亲朴实无华的形象,刻骨的表演与极具张力的舞蹈动作,扣人心弦,碰触了每位观者内心深处的琴弦,不禁潸然泪下,为这跨越国际、跨越种族的母爱而感叹。舞蹈主题在矛盾的内心冲突中,显示了母爱强大的包容性,以舞传情,情景交融,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妈妈》舞蹈之所以触动观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舞蹈的点睛之笔。
二、巧妙的将舞蹈技艺相结合
从古贯今,人们对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有着青睐。上至汉代百戏、盘鼓舞都显示出了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身轻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更是家喻户晓。唐代杨玉环的《霓裳羽衣舞》所谓“翔鸾舞了却收翅,鹤曲终长引声”。[3]可见舞姿形态之轻盈,舞者的舞蹈技能之深厚,使得白居易大为赞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蹈艺术随着时代的流变,在舞蹈技艺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舞蹈技巧是舞蹈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舞蹈气氛、表达人物情感的必要方式。如果没有舞蹈技巧,就不能使舞蹈所传达的浓烈情感得以充分的体现,技巧的融入会使舞蹈作品锦上添花,而只为技巧而技巧就会使舞蹈作品缺少深度,舞蹈就成为了单纯的玩胳膊、弄腿的形式。那么观众欣赏到的就是人体杂技性表演。因此,舞蹈技巧应与舞蹈表演高度和谐统一,舞蹈表现的同时融入技巧,不仅可以有助于情感的传达,更有利于舞蹈对多姿生活的表现与人物形象塑造,也会让观众觉得赏心悦目。然而,完美的舞蹈表演,只有在演员内在的技巧与外在技巧的结合下才能做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内在技巧是舞蹈演员对人物塑造时内心的体验,即艺术表现能力,而外在技巧则是舞蹈基本的技巧,包括点、转、翻、跳、柔韧度、控制,以及对舞蹈道具的运用等等。如维族舞蹈《旋、旋、旋》,舞蹈中用以大量的旋转技巧凸显维族少女的热情、奔放,舞姿多变的快速旋转,是舞者情感最为浓烈的体现,舞蹈巧妙的将舞技与艺术表现能力结合起来,既展现了舞蹈作品独有的风韵,又耐人寻味。再如,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袖舞”,袖的技巧层出不穷包括:“抓、摇⑴住⒉、绕、盘、飘”等等,将这些舞技融于舞蹈中,使肢体难以表现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深化了舞蹈内涵,扩展了舞台的空间感,同时渲染加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三、舞蹈表演要做到形神兼备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的,而舞蹈表演又要求舞蹈演员做到形与神的交融,这需要经过一个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演变过程。舞蹈的形包括可见的一切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是经过舞蹈家的美化与凝练的产物,而这种规范的形态,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达到。舞蹈表演的形似是前提,神似才是内涵,眼睛是心灵的直观反映,除了眼睛的表现外,舞者肢体的每个部位、神经及细胞,都应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与所表现的舞蹈形态高度契合,做到情感与舞蹈动作的统一。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注入神的韵味,就会使舞蹈作品充盈着血与肉的生命气韵。单纯的只有形似,就会使舞蹈作品显得苍白无力,而只有做到形与神的兼备,才能使舞蹈所表现的内涵得以升华。而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在把握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吃透舞蹈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理解舞蹈内在意蕴,从而转化为动态的舞台艺术形象,传达真挚、缠绵的舞蹈情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形神兼备。例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通过舞台队形的调度、舞蹈队形的变化,演员流畅的台步与优美的手臂动作,构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仿佛让人感觉到了一滴滴水珠顺着山间的沟壑形成了潺潺小溪,绕过山丘小溪顺势汇入江河,波涛汹涌直泻浩瀚大海。在这行云流水的舞态中,领略了“荀子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孔子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中国古典哲学的意蕴。”[3]不由在脑海中产生了对大自然的联想,此时的小溪、江河、大海已是抽象、人物化了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感受小溪、江河、大海,各自不同精神品质的同时,灌注了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内心力量。舞姿造型与流动的舞态,传递着微妙的情感,最终波动观者心弦,并产生联想进而形成虚拟的象,从而产生无限的意蕴。又如古典舞蹈《贵妃醉酒》舞蹈形态取自白居易的“云鬓花颜金步摇”,并借鉴了古代绘画中贵妃醉酒的形象,建立的基本舞蹈形态。舞者抓住了舞蹈神韵,惟妙惟肖的表现出贵妃醉酒之后的雍容华贵,体现了放浪大气的唐代女性之美,舞蹈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一朵翩然绽放的牡丹花,似败非败的倩影。《贵妃醉酒》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舞蹈作品,舞者抓住了舞蹈核心――“醉”态的人物形象,在形似与神似、似与不似之间波动了观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象”,领略了中国特有的古典美,同时舞蹈表演也做到了形神兼备。
四、舞蹈表演应风采独具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在表演上应风采独具,通过细腻的表演刻画舞蹈作品的风格、韵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显示出自身的独创性。这比当下舞蹈界对舞蹈语言与技巧的探究更为重要。从古至今,我们不乏风格独具的舞蹈家,如前所述的演绎汉代赵飞燕、唐代杨玉环等等都是身怀绝技,又独具表演风格的舞蹈家,她们的舞蹈精髓至今影响深远。在历史的推进中舞蹈艺术日新月异。黄豆豆的《秦俑魂》刻画出了“俑”的非凡灵气,在舞蹈形象上紧扣俑的质感,舞蹈技艺独具一格,创造了古代武士的英勇形象,并赋予了舞蹈新的时代内涵。而杨丽萍的《雀之灵》展现了孔雀所具有的灵性,独具特色的波浪手,创造了属于自身的舞蹈特点与风格,后人很难在超越其精湛的表演。所以,舞蹈表演者要独具风格,拥有自身的创造性与表现力,才能在百花齐放的舞蹈园艺中独树一帜,使舞蹈艺术的生气力经久不衰。
结语
总的说来,舞蹈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我们在观其形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内在特点,这将引领舞蹈编导与舞蹈演员的视角,使其创作、演绎的舞蹈作品更加充实、饱满,并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同时起到艺术作品很好地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舞蹈表演只有做到传情达意、技艺结合、形神兼备、独具风采,才能在历史舞台的大浪中自由驰聘,使舞蹈家舞韵长存,成为那一时代的桅杆,并成为经典流传久远。
参考文献:
[1]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M].北京:东方出版
社,2005: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7.
[3]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135,225.
作者简介:
关键词:戏曲舞蹈;表演;影响;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01-01
一、戏曲舞蹈表演的特性
中国戏曲的形成,经历了由上古时期的乐,春秋时期的俳优,到百戏、唐参军、宋杂戏的漫长道路,逐步吸收融会了诗、歌、舞、杂技、武术、传奇故事、说唱、小说等各种艺术门类,直到元杂剧,戏曲才最终以独立成熟的戏剧艺术形式卓立于世界表演艺术的舞台上。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回过头看,我国的传统舞蹈,多半是载歌载舞的。它的本身就具备了表现戏剧情节的因素。它们的发展过程常常是由歌而舞,再以歌舞述故事,最后才形成以舞蹈表演故事的戏曲艺术形式。
在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发展上,戏曲舞蹈还继承了传统舞蹈按阴柔、阳刚划分类型的舞蹈风格、传统舞蹈的划圆原理和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舞蹈的意向表现手法。严格来说,戏曲舞蹈是对传统舞蹈的一个历史性的总结和提炼。为我们的戏曲发展和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戏曲中的舞蹈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创造了表现各种生活的表演技巧,凡是生活中有的,戏曲就有可能有,戏曲中的舞蹈就是要去表现它。因此,戏曲中的舞蹈的确是表现生活万态的舞蹈技巧的一大宝库。还创造了不少特技、绝活。这些瑰宝,自然而然会被舞蹈所吸收。中国舞蹈技、绝活的精妙,在世界舞蹈之林中怕也是独巨特色的,而这无疑也是得益于戏曲。戏曲舞蹈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题材。
中国戏曲与中国舞蹈互为渊源,相互的影响。中国舞蹈加盟中国戏剧,参与铸造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体系——中国戏曲;戏曲的舞蹈又反过来极大的影响于中国舞蹈,参与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个性的塑造。
二、对戏曲舞蹈动作的审视
对生活动作惟妙惟肖的摹仿,引起对生活动作实用功能之形象的联想、有助于塑造典型性格。戏曲舞蹈的特点,主要并不在衣帽服饰和道具的善于运用,又不在于抒情之擅长,而戏曲舞蹈与其他舞蹈有别者,在于其大量地运用了叙事与表意的舞蹈动作。戏曲舞蹈,其动作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其形成只不过是在生活动作的基础上更富于节奏感和造型感。
生活动作和艺术动作比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生活动作的形成,从生理学的观点看,一切动作都是由于客观刺激引起人体的反应。而艺术动作以假当真,实是对生活行为、活动的仿制。第二个特点是,生活动作的功能在于实用。而艺术动作的主旨则在供人欣赏。台上饮宴,不能充饥,包公断案如神,并不使社会罪恶稍减。总之,艺术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又不产生经济价值和法律约束。“一个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能表现出这个动作在生活中的一种实用功能,一种含义,或一个目的,引起我们对生活的联想,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动作。” 故生活动作的功能是实用,艺术动作的功能是欣赏,但是欣赏功能是通过模仿,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戏曲是一种戏剧样式,和其他戏剧样式一样,有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有众多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主要是由人的行为、动作构成的。一个动作和几个动作包含的生活内容有限,不能完成上述任务。戏曲要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组合才能推动戏剧情节的进展,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例如剧中人是好的,我们就亲近他,模仿他:例如剧中人是坏的,我们在生活中就警惕这样的人,并警惕自己不要犯剧中同样的缺点。这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都会带来较大的效果和利益,所以观众才认为典型形象是美的。因此,戏曲动作之美除了对生活动作惟妙惟肖之模仿,与天引起对生活动作实用功能之形象的联想,还需达到有助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就是美的戏剧和戏曲艺术动作必备的三个条件。
戏曲自诞生之日直到发展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其舞蹈表演也经历了从简单的肢体语言发展到复杂化、程式化舞蹈动作的过程。戏曲舞蹈表演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戏剧的表演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她以独特的魅力,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愁,向世界展示着东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动人风采。
参考文献:
今天中午,我满怀着心喜的心情,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一号教学楼右侧的小教学楼楼梯,我快步的爬上五楼,有时一级一步,有时二级为一步。
我将票给收票的同学后,马上激动地坐了下来,在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中,舞蹈表演马上开始,先由主持人说开场白,然后马上进入J表演,表演顺序是按照班级来的。
一班和七班跳的都是爵士舞的风格,领头带着队员按着拍子做得很到位,动作排得也很符合音乐。二班和五班的选手跳得跳的是民族舞,她们都将舞蹈的基本功发挥的淋漓尽致,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了,这证明她们在跳舞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到了里面。
就像刘老师说的朗颂课文,诗词等时要表达出这篇课文,诗词所要表现出来的感情。舞蹈也如书一样,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将它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四班的一个男生,刚开始,这个音乐出来时就让同学们哄笑一堂,让人意想不到,再加上他那有点像木头一样的体操般的动作,更是让人忍不住笑出来,但慢慢的我便没有笑了,因为他那种勇敢大胆尝试的精神令我佩服,起码他敢于登上这个舞台,不像有些即使表现不错,但不敢上台的人那样,他登上了这个舞台是给了他自己机会,给自己一个好好表现的舞台,一个好好表现的机会。
今天的舞台表演,让我明白了很多,我明白:如果我们想要有成绩,就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去尝试。
武汉市二十五中学8(10)班 胡曦
本文系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36-01
一、引言
舞蹈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点的是通过肢体语言及表情表现舞蹈的情感。舞蹈表演自始至终都将美传递给观众,通过情感的表达与观众沟通,产生共鸣。因此,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连接舞者与观众心灵的导体,通过情感的表达让舞蹈震撼人心。本文讲究舞蹈表演重情感表达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二、舞蹈表演与情感表达的相互联系
舞蹈可以将人类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表达出来,同时,人的情感世界也需要舞蹈表演这种形式,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艺术是通过寻求、拿捏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中最集、最凝练、最动人、最优美之处,进行加工和创造,进而提炼出来舞蹈形象。在舞蹈艺术构思中,如何把深厚的感情、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统一、融合起来,促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以唤起观众的心灵美感,这才是舞蹈表演的终极目的。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的外部因素,是看得见的、外在的运动,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流露。所以,前者是舞蹈表演的载体,后者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动作承载情感,情感使动作光彩。
三、舞蹈艺术中情感的表现
(一)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现
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其题材和主题都是以创作者生活经历或阅历引发的情感,以此作为创作基础的,从生活实践中挖掘艺术思想,在生活经验中获取创作灵感。
在舞蹈创作中情感控制与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创作过程中,需要情感的驱动和情感的表现,但情感的表现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具有交流性的,可以感染他人,而不是自我的陶醉或任意发泄情感。在创作中作者要满怀情感地创造,要与创作中的形象保持一致的情感脉络。
(二)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现
舞蹈表演是舞蹈作品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最重要的最后环节, 通过演员表演, 把舞蹈作品中的主题、形象、情感用肢体语言直接传达给观众,同时也把编导注入在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给观众以直观感受。这种情感表现依靠两个重要环节,传情和动情。虽然舞蹈演员的表演是按照编导规定好的舞蹈动作去表现作品, 但演员在这种固定的框架下有着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建立在演员对作品的深度理解的基础上, 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到作品中去, 来完成作品的全过程。演员的二度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更加深刻地表现编导的构思和情感。一方面, 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演员, 对作品不同的理解, 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 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另一方面, 不同的表演主体所产生的不同特点, 都会给作品带来新的特质, 这就是艺术常演常新的美妙之处。
四、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仅仅因强调舞蹈的情感性,而忽视甚至否定表现思想的重要性:那种所谓舞蹈不善于表现思想理念的理论,是错误而有害的。其实,情感与思想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以《红绸舞》为例,它表现的热烈情绪是以庆祝中国的伟大胜利这个巨大的思想意念所在。这便是当年的大革命失败后,在压抑的政治气氛中产生对光明前途的追求。总之,在社会意义的舞台上,必须重视思想性。不仅要求情感的真实和丰富,而且要求情感的真实和丰富,而且要求思想的正确与深刻,才能使舞蹈艺术达到鼓舞,教育人的目的。
(2)在强调舞蹈情感性时,还应该重视舞蹈形式在舞蹈表现情感中的特殊地位。舞蹈是用人体动作构成自己的语言,因此,用来表现一定含义的舞蹈动作,称之为“舞蹈语汇”。人们都说:“舞蹈是以形体说话的艺术……”这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个论点多少有点片面性,但说明了舞蹈是表达情意的特殊方式。所以,强调舞蹈的形式有助于更好地施展舞蹈的情感性。我们必须重视对舞蹈形式的研究和创作,并有所创新。诸如它的程式化,塑造性,韵律性。这三者都很好的遵循了对称、均衡、多样和统一等这样一些形式美的法则。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特点重视形式美的规律,最终还是为了更有力的表现内容,使内容和形式更完美地结合起来。
(3)在论述舞蹈情感性表现时,我们尤其不能疏忽舞蹈与音乐之间那种密不可分得关系。我国古代乐论指出:“舞者,乐之容也。”现代舞蹈大师贾作光也认为:“舞蹈的创作是在音乐的乐章或乐曲中去找出表现者的意志。”所以,人们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是颇有见地的。因为,音乐给与舞蹈的,有时是灵感的触发;有时是舞蹈动作的提示;有时甚至是舞蹈动作的提示;有时甚至是对舞蹈情节的把握和解释。虽然与音乐有着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之分。但是,在舞蹈创作和表现中,充分发挥音乐得作用,就会大大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审美的作用。
五、总结
总的来说,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关系到能否与观众引起共鸣,在舞蹈表演中要重视二次创作,但是也要注意不可因为情绪化而忽略舞蹈表演的原则。
关键词:舞蹈表演 音乐美感 升华
古往今来,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和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艺术起源的角度来看,最早的音乐和舞蹈便是一体的。我国古代就有诗、乐、舞一体的说法,上古时期传说的“葛天氏之乐”、《山海经》中记载的“百乐歌舞之风”,春秋时期的音乐与舞蹈统称为“乐舞”,都可见早期音乐是与舞蹈相结合而产生的。随着艺术的演变和发展,音乐和舞蹈艺术的交融以及在舞蹈表演中的渗透,都使得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与丰富,使舞蹈表演更富有吸引力。
一、音乐美感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音乐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展现的听觉艺术,它用声音来表现美,通过节奏、旋律、和声等的结合,给人以听觉感觉上的享受,熔铸人们的美学情趣,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艺术。音乐是随时间而流动的,以其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使人的心灵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情韵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而舞蹈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所展现的视觉艺术,它以人为表现的载体,以有韵律的形体动作为表现手段,表现出舞蹈形象内心的情绪和感情。舞蹈作为一种自由的、有节奏的、富于情感的表演艺术,自然需要音乐的融合。著名的作曲家吴祖强在他的《舞蹈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一文中曾说:“舞蹈和音乐的任务是共同努力通过塑造鲜明、有说服力的形象来展示企图表现的内容,从总的方面来看,舞蹈音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能尽力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舞蹈形象,加强舞蹈形象的感染力。”可见舞蹈表演与音乐必须要有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要求,二者是同步展现的,相互协调一致。对于舞蹈表演而言,音乐不仅仅是机械的伴奏,而是与舞蹈相融合的,促进舞蹈表演审美的一种深刻的情感体现和艺术表达,二者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二、音乐美感更能增加舞蹈表演的魅力
音乐的美感是伴随着舞蹈者的动作融入舞蹈表演中的,从而达到舞蹈表演者的最佳表现并使其舞蹈有着更微妙的内涵。而音乐的美感则伴随着舞蹈者的动作融入其中,从而达到舞蹈表演的最佳表现,强化舞蹈的表现力,揭示舞蹈的内容,加强舞蹈的感彩和思想内涵。舞蹈中的音乐,对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的创造与主题思想的揭示具有重要的作用。美的音乐通过其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表现出美好的情境,使舞蹈表演者用心灵去感知,进入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去体味、去寻觅舞蹈动作的源头。音乐所体现的情感与舞蹈表演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舞蹈随音乐驰骋,音乐被舞蹈宣泄。音乐的美感增添舞蹈的感彩,使舞蹈更加生动,更加轻灵。同时,音乐的美感也可以优雅地诉诸于观众的情感,在舞蹈与观众之间系上一条情感的纽带,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魅力。
众说周知,经典的芭蕾舞剧往往都配有最著名的音乐旋律。其中的音乐都有着明快的节奏、浓厚的抒彩和适于舞蹈表演的旋律。例如:被誉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音乐与芭蕾舞表演的完美结合。试想,如果没有音乐所创造的美感的烘托,只有舞蹈表演者的肢体技巧,又如何能够体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呢?
三、音乐美感激发与强化舞蹈表演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通过其美感特征的传递,还能够直接激发、扩展舞蹈演员思维想象空间,舞蹈表演者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调动他内心的情感体验,产生与音乐表达的共鸣,再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完美的表现出来,从而强化舞蹈表演者的肢体表现力。舞蹈演员内心的情感体验必须通过看得见的肢体外化才能称之为舞蹈表演,在这肢体外化的过程中,音乐渗透着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美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被称为现代舞创始人的依莎朵拉・邓肯,她的舞蹈表演中就体现了舞蹈表演的肢体外化与音乐美感的最佳结合,从而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优雅的舞蹈表演艺术。正如她曾说:“舞蹈家终于悟出他的身体仅仅是灵魂的再现,他的身体随着内心感受到的音乐,带着一种来自另一更深奥渊博的世界的表情而翩翩起舞。这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舞蹈家,自然不是模仿而是用自己创造的、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伟大的动作来表达感情。”音乐最大的特点即是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来揭示情感,舞蹈表演者捕捉到音乐中传递的美好情感,并通过肢体表现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一致。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一首优美的音乐蕴含着舞蹈的韵味、情感和气质,不仅给舞蹈表演者内心以情感暗示,并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使得他们舞蹈表演中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内心的欢乐、忧伤、愤怒以及狂热等等情绪,将音乐的情感和内涵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舞蹈表演之美与音乐之美的和谐统一。单纯的舞蹈之美是不可能实现的,离开了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情感的,没有音乐的美感,舞蹈表演也失去了它的美感特征和艺术功能。因此,在舞蹈表演艺术中,关注和强调音乐的审美感知,使舞蹈表演与音乐美感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从而达到舞蹈表演的升华,使舞蹈表演散发出更完美的艺术光辉。
参考文献:
(一)舞蹈教学的目标设置不够明确
舞蹈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舞蹈是一种与空间和时间相互融合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现,来实现人们对美的理解、对相应情节的表达、对情感的宣泄等。然而,要表达这些不同层次的内容,不仅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还需要很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韵律等。当前,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校对舞蹈学习的目的理解不够明确,因此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舞蹈动作或舞蹈基本功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舞蹈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另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则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将关注点放在身材好、长相气质出众、舞蹈基础好的学生上,忽略了大部分普通学生的舞蹈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并不符合学校开展舞蹈课程学习的初衷,这也同提升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的教育相违背。
(二)舞蹈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首先,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或编排的舞蹈内容其实并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所能利用的教材资料就比较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进行教材的自编工作,这对于非专业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大都是科班出身,常年接受的都是专业的舞蹈学习。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不自觉地加入过多的专业内容和专业知识,而这不利于非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其次,由于大部分学校都将舞蹈作为兴趣课来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教师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便很慢,且课程设置的时间也较少或缺乏合理性,这便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三)舞蹈教学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下,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在舞蹈课程的设置上,很多学校都将舞蹈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而学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显然并不符合课程发展规律。这样的课程设置形式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学习舞蹈的机会,更不必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了;其次,部分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舞蹈动作的传授,单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机械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
(四)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影响教学任务的开展
当下,我国部分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舞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部分舞蹈教师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后就缺乏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且在工作中也有畏难情绪,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长年累月教授的都是同一套舞蹈,学生早已失去了舞蹈学习的动力;其次,部分学校的舞蹈教师还要担任教务方面的一些工作,这些繁重的工作往往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舞蹈这门艺术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故而教师有限的储备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舞蹈艺术表演的思想意识
学生想要具备良好的舞蹈艺术表演能力,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意识,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表演能力的相应认识。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带领学生积极的参加到整个舞蹈的编排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个编排的过程中,自己寻找舞蹈的艺术主题;其次,还可以认真地体会舞蹈动作的各个细节,充分让学生对舞蹈中的艺术养分进行有效吸收。例如,在编排一套以空灵、宁静为主要意境的民族舞蹈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舞蹈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在心中对这支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一个初步的定位。然后,教师通过反复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一起对舞蹈的动作编排,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舞蹈中的技巧和动作进行细致推敲。最后再让学生学习一整套的舞蹈动作,这样的方式便能使学生对舞蹈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展示出良好的舞蹈艺术表演力,而通过学生的艺术和表演思想意识,使舞蹈的美感被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增强艺术表演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师在进行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学生亲身的实践与参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舞蹈艺术表演力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也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才能使得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艺术表演力得以充分的理解和领悟。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舞蹈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视频实践,结合视频为学生讲解舞蹈动作中的艺术表演。通过视频实践,学生对舞蹈中蕴含的艺术表现力、舞蹈动作技巧等都有了深入的感悟。然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音乐实践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音乐感悟舞蹈中想传达的情感意境。教师结合音乐的韵律为学生重点讲解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使得学生对于舞蹈的配乐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通过图片,教师对舞蹈者的动作进行一一分解,让学生对各个动作的来源和艺术表现力都有着更好的认识,并在展示舞蹈艺术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得以提升。
(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舞台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舞台是舞者展示自己的艺术表演力的最主要平台,因此,舞蹈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舞蹈比赛中去。不管是集体舞蹈还是个人舞蹈,都是对舞蹈艺术表演的一种最好诠释。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舞蹈收获到很多其他渠道不能获得的表演经验,并在大赛气氛的熏陶下,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艺术表演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舞蹈比赛,学生可以在备战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赛的进展与刺激,进而使得舞蹈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比以往提升很多。同时,有比赛作为激励,学生在练习舞蹈的时候也会对舞蹈中的艺术表演力进行着重揣摩,最终通过舞蹈动作将舞蹈需要传达的艺术表演力传达出来。这些都可以在无形中促进学生艺术表演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舞蹈表情包括面部、身体、言语表情三方面。人们评价早期舞蹈表演优劣的时,最关注的是孩子们的“表情”。早期的舞蹈表演活动中面部表情占了相当大比重,文中所论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不少舞蹈教师把训练形体和表演舞蹈之间简单地视为训I练达成的因果关系,对于表情似乎只要提出要求即可。孩子们在练习舞蹈、排演节目时,老师把启发孩子们表情简单地归结为让孩子们“笑”,以此作为少儿舞蹈表情符号。早期舞蹈教育表演表情成为早期舞蹈教育表演中所关注的问题,具体可体现在一是为什么要在舞蹈表演时要做出表情:二是表情本该是怎样出现的;三是怎样区分技术动作与表情动作;四是怎样认知面部表情与肢体表情,五是怎样启发孩子们的面部表情等五个方面。
要孩子们在训练或表演时做出各种表情,就是让孩子们呈现天真可爱、活泼快乐的艺术形象或传达舞蹈作品的主题立意。但是,如果强作笑容,显然对孩子们成长有害无益。在表演学中,通常会提到“内在动作”和“外在动作”。内在动作即指内心活动,外在动作包括面部表情与肢体表情。其关系为从属关系,即:外在动作从属于内在动作。换言之,内在动作处于支配地位,外在动作受内心活动左右。
在舞蹈训练的诸多动作组合中,其课程意义和组合性质是不一样的。一种是为了让孩子们练练功打点基础,属于技术性形体训练;一种是为了解决肢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连贯性,属于艺术性韵律训练;还有一种是为了让他们由易到难地舞蹈起来,并且能跳不同风格的舞蹈,这属于带表演性质舞蹈训练。
属于技术性的项目,面部松弛应保持自然。教师在早期舞蹈练习中的韵律训练,应注意启发学生在律动过程中逐渐地品味其中的协调、流畅和美感。此外,舞蹈练习中的某些来自生活的地域风格组合也与舞蹈作品不同,它是人们生命情调直接而单纯的表现,是为孩子们表演舞蹈打基础的核心部分,应特别注意启发他们的自娱心理。只有产生了美感和自娱感,技术动作才能逐渐向表情动作转化。
舞蹈的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两方面。面部表情不难理解,只要他是发自内心的,那就是生动的,对于舞蹈表演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缺少高难技术动作的早期舞蹈表演。肢体表情并不涵盖基本功部分,练功只是拓展肢体表情的手段,可以说练基本功时无情可表。如前文所述,韵律练习部分主要要求美感、律动感;地域风格的舞蹈组合则应当以自娱激发出愉悦的肢体表情。舞蹈艺术的本质便是运用肢体动作表情达意。只有面部表情与肢体表情两者统一协调,互相促进,舞蹈的表演才能更加精彩、更加完美。
早期舞蹈教育中如何启发孩子们的舞蹈表情,是一个值得舞蹈教育界重视的问题,也是从事少儿舞蹈教学、辅导工作的老师应当具有的能力。首先,舞蹈教师应当理顺表情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能光要求孩子们“笑”,“笑”只是表情的结果,不是表情的起因,起因是内心愉悦的体验,这也是美感的两个明显特点之一――内在激发外在。其次,舞蹈教师对孩子们的表情要求,先要让他们松弛、自然,使其感到“开心”,以此调动情绪。第三,舞蹈教师应当依据组合的性质、需要的舞蹈形象、作品的规定情境,挖掘和尝试各种方法对孩子们进行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启发,以激发孩子的心理体验和无穷想象,寻求表情的内在依托。第四,舞蹈老师应当带着自娱心情不断地亲自示范来引发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启发孩子的最好方法是老师的示范先美起来,先开心起来,教师的示范、启发到位了,就完全有可能诱发出孩子们的最真实、生动的表情。
总之,早期的舞蹈教育中,表情是一个需要正确认识和审视的问题,它从心理、审美、艺术灵气的激发等各个方面对孩子们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论文摘要:舞蹈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础和组成内容,舞蹈音乐结构也因此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舞蹈表演。本文从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之间的关系着手,论述了两者如何实现统一,实现舞蹈的完美表演。
舞蹈从一出现便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音乐没法离开舞蹈,舞蹈也少不了音乐。从国内外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舞蹈艺术的进步和音乐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一、舞蹈音乐段落结构和舞蹈段落结构关系分析
舞蹈和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门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诸多的相似性,即两者在段落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舞蹈音乐段落结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促进乐思及形象的表达,不同的音乐段落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相同的主题,并使得主题的表示形式呈现多样化。而舞蹈段落结构的不同也有助于舞蹈内容的表现,使其展现出一定的情感,从而深化了舞蹈的内涵。
二、舞蹈音乐旋律结构和舞蹈旋律结构关系分析
所谓的旋律是指舞蹈或者音乐表现过程中,作者以流动的时间形态来展现出来的自身的情思或感触,这种情思或者感触最终以音乐的高低起伏、音程的跳动而产生的音乐线条形式得到体现。为此,旋律是情感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了创造者的心情状况。同别的情思表现形式相比,旋律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不能通过具体的含义来体现,而是通过五声、七音或者十二序列音乐曲表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得舞蹈创作者能够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能力,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来展示音乐的情思,使得两者能够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情思表现体。
舞蹈音乐给舞蹈创作所带来的动力效果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表达:首先,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基本节奏和旋律伴随舞蹈始终,这种形式的关系是音乐烘托舞蹈表演全程,使得舞蹈能够有良好的表现主题,并从始至终引领着舞蹈的发展变化;其次,舞蹈创作可以把音乐作为主要对象,通过音乐来获取舞蹈的内容。这种形式的关系是舞蹈以音乐为基础,并以音乐的情思为舞蹈的表现情思,两者在表现主题上是一致的;最后,舞蹈家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获得创作灵感,展示音乐所激发的自我情感。音乐和舞蹈的这种关系是当前很多舞蹈创作的形式,编舞者根据音乐带来的情感启发,创造符合音乐心境的舞蹈内容,从而具有较强的感情基础。根据上述情况描述,在舞蹈创作旋律方面可以总结为下述几个形式:一是演绎形式,即在音乐十分流畅的情况下,让编舞者随之翩翩起舞,舞蹈内容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呈现相应的发展;二是对抗的形式,即脱离舞语,创造出同舞语相对的具有对抗性的形象语言,最后使得配合后的音乐和舞蹈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效果,这种形式的舞蹈创作旋律具有很强的表现感,能够从对比的形式实现主题的凸显;三是对话的形式,即把音乐仅且当作一种烘托舞蹈的角色,然后有目的地配合舞蹈动作,让舞蹈可以充分的单独展现,这种形式的舞蹈创造是以音乐为起子,启发下一步舞蹈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四是忽略的形式,即音乐和舞蹈彼此单独展现,互不干扰,这种形式的舞蹈旋律创造需要具备较强的情思,能够有效地将舞蹈和音乐区别开来,从而实现彼此的独立;五是变化式,即通过另一种舞语来代替原本音乐所阐述的某种舞语,最终来获得某种特别的效果,但是最终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是想通过音乐旋律来推动舞蹈所展示的情绪,最终又展示旋律的意义,获得旋律和舞蹈之间最协调的合作方式,完美地将舞蹈作品表现出来。
三、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情感布局关系分析
舞蹈的结构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舞蹈音乐情感布局的影响,舞蹈音乐情感布局将直接影响舞蹈表演者期望表达的内容、情绪以及相关的表演时间和顺序,除此以外,也关系着段落结构跟主题思想。一般的群众自娱自乐性舞蹈,从整体而言,除了段落结构并不复杂外,整个舞蹈也只呈现一种情绪,所以它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是比较单一的,而仪式类舞蹈,情感的布局往往紧紧的配合仪式内容,舞蹈的情绪将随着仪式的变化而随之变化。比如逢年过节时候展现的节庆舞蹈、一些民间流行的驱魔舞蹈等等。
从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的复杂程度来看,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深受音乐结构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遇到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作品,舞蹈内容通常情况下也会随之变得相对丰富多彩,时而欢快时而忧郁,时而温柔时而激情,情感也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它通常在舞蹈段落和段落之间,体现出一种特别的或是对比的情感,这也使得舞蹈表现呈现出较大的情感起伏,给观赏者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些具有剧情的舞蹈和舞剧往往情感都呈多线索发展,除了段与段之间呈现变化发展外,同一段落也会夹杂着不一样的情感线索,特别是在交响性舞剧当中所展现的对比性尤为强烈,一般在创作舞蹈音乐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些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色彩、节拍的切割、音色的搭配、调性的转换和空间的创意因素来形象和帮助所要展现的音乐的情感内容。而当舞蹈音乐结构比较单一的时候,舞蹈表演内容和形式也趋于简单,简单的音乐结构背景下不大可能衬托复杂的舞蹈表演,否则将会使得音乐和舞蹈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反差,让观赏者觉得表现形式不一,主题不一致等反面效果。为此,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要根据音乐结构的复杂程度来进行,不能一厢情愿的分割开来,使得两者不能实现协调和统一,最终破坏舞蹈的表演观赏性。
参考文献
[1]朱红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再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2]吴祖强舞蹈音乐的结构及其它[J]舞蹈,1962(6)
一、前言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和形态将舞蹈的内涵、思想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从而将舞蹈创作者想要体现的精神传达出来。舞蹈思维艺术是指在进行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运用的一种思维,不管是舞蹈创作者还是舞蹈表演者都需要运用舞蹈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活力的舞蹈动作,而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才能灵活、生动的将舞蹈内容展示出来。舞蹈思维艺术的运用能将不同的舞蹈动作巧妙的衔接起来,将舞蹈动作变得活灵活现,因此,任何从事舞蹈工作的艺术人都要重视自身的舞蹈思维艺术培养,从而为舞蹈行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并将这些作品传承给子孙后代。
二、舞蹈思维艺术的概述
舞蹈思维艺术不是文学思维艺术,文学思维艺术是通过想象、逻辑、联想等将实的物体虚化,建立一种“现实的虚幻”的意境,而舞蹈思维艺术是通过想象、联想将虚幻的东西转换为实态,从而建立一种“虚幻的现实”的意境,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意图。舞蹈思维艺术强调情感的渲染、意境的营造、生命力的表达,舞蹈思维艺术是舞蹈艺人原始意识的意象活动,它是原始的认知形态和本能的情感联系,它是一种肯定性的意识,带有强烈的意识,舞蹈思维艺术需要一种“飘飘欲仙”的意识。舞蹈思维艺术还需要有动觉和平衡觉这两种感觉意识,这种意识是心理和生理之间交互信息的一个过程,它是舞蹈元素的基础,如果一个舞蹈表演者没有良好的动觉和平衡觉,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
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的形成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为舞蹈塑造一种韵感,这种韵感是动作的根源,是动作产生的背景,舞蹈思维艺术能为舞蹈表演者创造一种势感,这种势能将舞蹈动作连贯起来,形成流畅的动作表演。舞蹈思维艺术是舞蹈表演者和舞蹈创作者的内在特性,对舞蹈表演者和创作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观众是否能理解舞蹈表演的内在含义,能否对舞蹈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完全在于舞蹈表演者的动作表演,舞蹈表演者根据自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在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将舞蹈艺术传递给观众。舞蹈表演者是观众感受舞蹈、认知舞蹈、了解舞蹈的窗口,是舞蹈艺术传递的重要媒介体,舞蹈表演者只有通过优雅的动作表演,才能让观众领悟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但是舞蹈表演不仅仅是简单的将舞蹈教员教授的舞蹈动作机械般的在舞台上展示出来,舞蹈表演者需要深刻的领悟舞蹈动作的灵魂和艺术,将舞蹈教员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转换为自身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而这个过程就需要舞蹈表演者有良好的舞蹈思维艺术。
舞蹈表演者的重要职能就是将舞蹈创作者的舞蹈艺术思维、舞蹈情感等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舞蹈动作展现出来,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过程中感受到舞蹈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舞蹈情感。因此,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表演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舞蹈思维艺术,才能将看不见的舞蹈情感、思维通过动作体现出来,这就需要舞蹈表演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舞蹈思维艺术。舞蹈表演者需要长期进行舞蹈练习,扎实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表演技巧,认真领悟舞蹈创作者的思想和内涵,不断练习,用心揣摩每一舞蹈动作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思维艺术。
舞蹈表演对表演者的临场发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舞台表演具有现场性,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表演者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其它对舞蹈表演有影响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舞蹈表演者有良好的临场发挥能力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通过表演者之间的巧妙配合,将失误掩盖住,让观众感觉整个舞蹈十分流畅,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都离不开良好的舞蹈思维艺术。
四、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编导及舞蹈教员的重要性
舞蹈编导是舞蹈表演的幕后工作者,他们对舞蹈表演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无论什么舞蹈表演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编排,才能保证舞蹈表演的完整、流畅,如果舞蹈动作没有经过设计、编排,就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便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是没有连贯性的零碎动作,观众从中根本不能领悟舞蹈想要表达的内容,更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编导是幕后工作者,不能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需要通过表演者作为媒介,实现观众和舞蹈编导的交流。因此,舞蹈编导想要将舞蹈作品的影响力传达给观众,就需要有良好的舞蹈思维艺术,创作出独特的舞蹈动作,让观众能从中体悟出编导的思想情感。舞蹈编导的舞蹈思维艺术要具有良好的散发性,能让观众通过舞蹈表演,从多个角度认识、理解舞蹈作品,从而将舞蹈作品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效果。舞蹈编导在设计、编排舞蹈动作时,要敢于改变传统的舞蹈束缚,大胆的创新舞蹈素材,帮助舞蹈表演者发现自身的不足,确保表演者能用更加完美的方式演绎舞蹈作品,从而让观众更加深刻的领悟舞蹈内涵。
舞蹈教员的主要职责是将舞蹈动作教给舞蹈表演者,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表演者,舞蹈教员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者需要为每个舞蹈表演者的动作进行指导,确保表演者能将每一个动作都做的完美无缺,舞蹈教员在幕后纠正每一个舞蹈表演者的动作的不足之处,让表演者不断完善自身,从而将完美的舞蹈动作呈现给观众。舞蹈教员需要根据自身的舞蹈思维艺术,结合表演者的特点,静心设计舞蹈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表演者的舞蹈技能,舞蹈教员在教授舞蹈表演者动作时,要结合音乐、文学、美学等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表演者的美感和舞蹈艺术修养,提高表演者对艺术的感悟能力。舞蹈教员不仅要注重提高表演者的艺术修养,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舞蹈思维,从而为舞蹈动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舞蹈教员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表演者各方面的提升,帮助表演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表演者各方面的素养,为表演者今后的舞蹈生涯做好准备。
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舞蹈表演者来说,只有运用舞蹈思维才能对舞蹈动作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利用肢体语言将舞蹈完美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对舞蹈编导来说,只有通过舞蹈思维才能将舞蹈动作和舞蹈情感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编排好舞蹈作品;对舞蹈教员来说,只有通过舞蹈思维才能对舞蹈作品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将舞蹈动作更加完美的教授给舞蹈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