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0:1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核心素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
【关键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本页关键词】 职称论文投稿、职称、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正文】
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达到“启其所感, 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 在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 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 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 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 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 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的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 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 存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利用电教手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从美学角度讲, 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 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 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 而且技能之大, 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 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 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 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让学生观看艺术体操录像, 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 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蕴, 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五、通过体育比赛观看,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欣赏水平观看体育比赛,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美的欣赏, 运动美的欣赏包括动作美的欣赏、技术美欣赏、战术美欣赏、风格美的欣赏, 风格美又包括思想风格美和技术风格美, 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身体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能塑造健美的人体, 而健美的人体又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身体美又包括健康美、强壮美、体态美、体型美、素质美、风度美。通过观看世界大型体育比赛不但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同时可以提高体育欣赏水平, 了解到自己感兴趣项目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战术的产生和运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有更好地牵引作用。六、结束语综上所述,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诸多不利因素,处理室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从而合理使用电教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优化教学环境。同时, 对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 都要不断学习,科学的电教手段, 从而使体育教学能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应该在这方面投入适当的资金, 为体育电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教育改革
1.开展教育改革的意义
以少年军校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努力进行德育新模式改革,使学校的德育特色得以巩固与升华,同时对其他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对于建立三观与强化明辨是非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所在。核心素养在学生成长阶段,既可以培养学习素养,又可以更好地对情感和三观的建立提供帮助,促进个人成长并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2.开展教育改革的目的
2.1强化改革理念
强化对立德树人理念、核心素养内涵的宣传和学习,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认识,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思维方式。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生活中,借助少年军校这个载体,充分运用“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理念,强化学生的基本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逐渐成长为学习勤奋、意志坚强、个性鲜明的学生。
2.2开展教育改革实践
推进小学教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理念,真正将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和素质能力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多方面开展活动,努力将单向的“满堂灌”模式改变为多层面、双向的互动模式。各类特色学校应砥砺自身教育的特色,努力改变过去传统的德育模式,少年军校可以邀请部队教官讲解国防知识、解放军建军史等,开展国防知识图片展,定期举行军校体验活动。同时也融入具体学科教学中,如在体育课中增加军事体育游戏;在音乐课中增加爱国爱军歌曲学习等。
3.研究过程
3.1界定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查阅有关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研究的书籍、论文、资料及文献,界定立德树人的本质和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学生阶段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水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总结推进开展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作用。确认人的需要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2调查分析“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现状
搜集少年军校有关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制度、文件等,分析本校在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办法,明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学小组、教师等在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指出影响学校德育效果和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各种制约因素,方便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3.3创新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通过前期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本校教学改革现状的实践调查,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创新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4.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4.1加强课程内容融合
我校的艺术科组的老师通过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感悟,对课程进行了提升改革,整合合唱队、舞蹈队、行进打击乐队,成立了少年军校艺术团,把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少年军校的课程相融合,在军校的步操基础上加入音乐艺术。教师们在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意识,以生为本,学生自己记录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把训练日记本变成了训练字典,在动作不到位的时候找出问题根源,然后通过合作学习、主题式学习解决问题。以上措施极大地发扬了军校砥砺精神,丰厚了军校文化底蕴,提升了军校育人品质,引导学生树立了拼搏、奋进、团结、进取的思想。
4.2以素质培养为核心
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除此之外,还着力以少年军校为切入点,开发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促进少年军校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4.3以学生为中心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我校发挥教学优势,拓宽了少年军校中的学习路径,强化素质培养重要性,让学生的学习策略多样化。在少年军校,我们一改过去简单重复站军姿、练行进的枯燥训练,取而代之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甚至可以是线上学习、线下学习、兼而有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
一、融非智力因素于教学内容
一是充分考虑内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增加实训课比例,注重在模拟临床环境的岗位实训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二是结合内科学不同章节特点,将体育,音乐等有助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补充入课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引入体育锻炼、科学饮食等知识,精神疾病的防治引入音乐疗法知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提升,使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而不是成为简单的“看病机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人文知识的灌输,教育学生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四是及时将内科学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引入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二、选择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教学方法
一是提倡“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二是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与学生内科学学习密切相关的专题讲座,拓展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四是加强临床实训,利用附属医院优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接触临床,培养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试制度
改变一张试卷“一锤定音”的传统考试模式,采取开卷、闭卷、提交论文、讨论及临床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可增加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题目,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指学期末考试成绩,形成性评价可将平时测验、作业、论文、课堂发言等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经一学期的改革后,从内科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实验班)与未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对照班)同时进行考核,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提高,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内科学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作用。具体见表1。近年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恶性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出现,已经有不少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有“医学之母”之称,在内科学教学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降低工作后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医学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蕾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美润教育”是指具有“闳约深美、润泽东风”文化内涵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核心素养、文化特质”。“核心素养”是指人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文化特质”是指东风人具有的特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心胸视野,坚定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大美的境界,博学的审慎笃行,知行合一的精神。
一、基于文化愿景的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布局概括为一个理念、两项特色、主题。一个理念就是“闳约深美、润泽东风”;两项特色就是“快乐英语、科幻空间”;主题就是校园“三大宝”主题系列、新课程理念主题系列、学校管理文化主题系列、虚拟博物馆文化主题系列、全员班主任管理主题系列、德育活动主题系列、班级文化主题系列、文化长廊主题系列。让校园的时空充盈着文化,让每个角落都是一首“无声的歌”,让每个文化符号润泽师生的心灵。
二、基于课程的实践探索
“美润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价值是“立德树人”。课程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美润教育”特色课程是实施“美润教育”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校本活动课程。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一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班会认知活动,二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团队体验活动,三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基于活动的实践探索
在“美润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形成了“美润教育”系列活动:美润德育主题活动、美润阅读主题活动、美润社团主题活动、美润综合实践主题 活动。
1.“美润德育”主题活动
一是“以美润德”,培养品德高尚的淳美学生。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东风大讲堂等形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谦谦君子。重视仪式教育,重点打造初一年级学生的入学仪式、初二年级学生的入团仪式、初三年级学生的中考誓师仪式,规范学生的行为,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富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向学生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瑰丽多姿,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学生在欣赏美、学习美、展示美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品德高尚的淳美之人。
二是“以美育才”,培养多才多艺的臻美学生。通过开设社团艺术活动、校园艺术节文艺节目评选活动、岭南文化传承艺术讲座暨学生现场书画活动、艺术节闭幕式暨迎中考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以诗情文韵、墨香书韵、琴音画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展示美的能力,塑造多才多艺的臻美学生。
三是“以美健体”,培养健康阳光的健美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冬季长跑活动”,丰富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开设羽毛球、足球、篮球、田径、舞蹈等社团活动,加强体艺结合,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力量美、技巧美的感受。作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润物无声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体验青春美、享受健康美的过程中颐养心灵美,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健美学生。
四是“以美感人”,培养和谐尚美的美润学生。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在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建设,开展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如小广场的雕塑《翔》和石雕的动静结合,寓意东风学子畅漾在知识的海洋里,乘着东风展翅翱翔;挂于教学楼走廊及楼梯壁上的学生书画错落有致,课室内的图书角充满书香气色,让每一位师生美润心田。学校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美育培训,家长的率先垂范,对子女的成长起到表率作用。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美育合力,使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始终都浸润在美的氛围中和美的环境里,逐渐成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润学生。
2. “美润阅读”主题活动
一是“美润阅读”启慧怡情。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将读书活动当做常规工作抓好抓牢。近年来,语文科组也致力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顺利完成了区级课题《初中课外阅读课程化案例研究》和广东省教育学会小课题《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多篇的研究论文获区级、市级奖项,其中《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课题研究二等奖。
二是“美润阅读”傅采长才。年级班级围绕“阅读・悦读”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我读书,我快乐”等活动,并围绕“聆听智者的教诲”的主题指导学生阅读《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语文科组还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常规化,将名著导读纳入课堂教学,如《名著导读》《察言观行识好汉・名著导读》《阅读成果展示课》等区级公开课赢得同行一致好评。以经典名著阅读为主,美文名篇阅读为辅的美润阅读为学生生活增添诗意,为学生生命增添钙质,使之灵魂更丰盈,精神更强健。
3. “美润社团”主题活动
一是“美润引领”,社团活动课程丰富。学校教导处设计异彩纷呈社团活动招募海报,初一初二级全体老师参与社团活动课程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需要在微信选课平台上报名。
二是“美润主导”,社团活动形式多样。运动场上跑跳投拦,音乐室里吹弹唱舞,学科培养讲练研讨,综合实践亲力亲为,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学生灵性在活动中迸发。
三是“美润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丰硕。学校艺术节上体艺类社团精彩呈现,学校羽毛球队篮球队在区市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合唱队舞蹈队在区市比赛中均夺桂冠。综合实践类社团在省市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均获佳绩。
四是“美润延伸”,社团活动拓展生活。学校鼓励社团活动“走出去,引进来”,支持社团活动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如风之声小记者社团对番禺好人进行走访调查;创造机会请专家入场,如专家讲座粤曲文化、摄影文化、旗袍文化、番禺祠堂文化等,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4. “美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2014年对外投资就超过4.3万亿元。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中国抢抓机遇,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持续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在海外投资、金融、法律、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自从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和2008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有29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为050262,成为外国语言文学目录下的专业。然而,随着申办学校的增多,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合格商务人才成为一大问题,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4年教育部组织编制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可以用五个词组概括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功、人文素养、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知识和五种能力: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00学分或1600学时。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按四大模块设置,各模块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为: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25%~35%;跨文化交际课程模块为5%~10%;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为5%~10%。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商务话语的特点;如何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能力;如何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要着重系统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应对国际商务环境的能力。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还可以按选修和必修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和人文社科素养。实践环节涵盖实讯、实践和实习,占总学分的10%~25%,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程活动和涉外商务活动等课外环境中完成。毕业论文重点考查学生商务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可采用实践类或学术类形式,要求符合行业或学术规范,用英语撰写,正文长度不少于5000词。实践类包含项目报告和调研报告。
通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各个高校都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如广外就制定了英语语言类课程+英语文化类课程+(全英教学)商务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平洪,2009)。广外的生源底子好,师资力量强,这样的课程结构非常合理。但对于一些独立学院来说,学生的高考成绩不高,英语基础比较差,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笔者所在的高校正是一所独立学院,下面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
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13年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培养涉外企业的国际商务人员,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培养外企的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开设国际经济学、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物流等课程;国际会展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开设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和服务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个类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共155.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28.9%。公共基础课包含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体育和第二外语。公共选修课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课程,要求在本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共91学分,占总学分的58.5%。学科基础课包含商务综合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英语国家概况、会计学、同声传译、国际贸易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管理学导论、电子商务、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导论、商务英语口译和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有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礼仪和国际沟通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会展方向主要有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与服务课程。实践课程指的是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共19.5学分,占总学分的12.6%,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实训、校内劳动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等。
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我系在选择商务英语教材时,尽量选用双语教材,尤其是金融学、会计学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上课时以使学生听懂学会为第一目标,不会只采用英文上课,而忽视学生的基本需求。结合近三年的学生表现来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更广,性格更活泼,更愿意做社会实践活动。
4.结语
根据商英国标的要求,高校应该分层分类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避免千校一面。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应突出本校的专业定位,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也应如此。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绝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依托外语、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交叉,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一门复合专业。独立学院的商务人才培养应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2]Dudley Evans &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Ellis,M.& C.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
[5]李玲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12(4).
[6]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6]汤伟,杨亚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11)[J].外语界,2013(4).
一、人文精神与人文体育观
人文的英语词源直接来源于拉丁文,古希腊最早的人文学科教育,即对理想人性培育与优雅艺术教育和训练[1]。我国的人文作为汉语词汇,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人文精神指人类对自身完满性的追求,是人类在对自身完满性方面缺失的关注,是对理想人生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缺失方面的关注。人文精神内容体现在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与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包含信念与理想,人格和道德等,它没有固定的具体指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当时针对中世纪宗教,提倡自由是人本质,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个性解放与自由发展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周代礼乐教化用来对统治阶层陶冶身心、端正品德,提升老百姓文化素养、人格境界,调节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3。
人文精神具体运用在体育上就形体育观,人文体育观视野下的体育,不仅仅是人的工具或其它外物,而应是人自身存在方式及自我表达,体育发展不仅要关心社会,更应关心人自身,核心是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终极关怀,使体育回到以人为本轨道。人的身体是体育所改造的生物学目标,而对人心灵的教化是体育人文学目标。体育对人的生物学方面改造体现体育自然属性;体现体育文化属性的是对人之为人精神世界的教化。人文体育观指导体育实践具体体现在价值上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人格;在理论上科学全面地认识人;在实践过程全面塑造人,包括身体自然改造、人格塑造和对人心理及精神世界引导、社会化过程促进,使体育真正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有效途径[4。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身并有机结合教育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及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重要途径。将体育与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标志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文意识觉醒。但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对体育教学人文因素关注欠缺的问题。
(一)缺乏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
在现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实质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传授,忽视体育能力与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并未系统将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与主体人格培养
受原课程本位教学思想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基本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教学手段鲜有创新,课堂上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没真正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对体育兴趣、情绪、习惯等心理活动一旦形成,会对体育行为产生相当大影响,强烈鲜明体育态度是学生克服各种困难与坚持锻炼重要因素。但在现实体育教育中,存在着对学生兴趣培养以及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足问题。
(三)对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培养缺失
大多数高职校体育课时是两学时,然而一周一次体育运动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强身健体需要,学生要有自我锻炼意识和进行自我锻炼习惯才行。很多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就是每周一次体育课,长期坚持参加课外自我健身学生仅占小部分。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肩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然而,专门用于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和情感意志体育教学体系几乎还没有。现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身体方面培养,很少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展进行相应有针对性教学实践。
三、构建高职院校人文体育观
(一)学校体育设施要体现人文性
“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思想是教育发展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要求。体育设施选择与布置蕴含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具激励作用。重视校园体育场地与场馆和设施等的人文因素,如可在设施形状、色彩、功能方面不拘一格。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动机为目的,使体育设施符合学校体育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校体育安全卫生等要求,符合当代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
展示校园体育文化魅力和弘扬体育文化精神,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与能力以及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社交、协作能力等,保持了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形式,使每个学生受到体育人文教育影响。
(三)实行人文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要体现高职学生进步幅度,要注重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人文建设,隐性体育课程载体包括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课余体育兴趣活动等。加强高职院校体育人文隐性课程评价,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与健康心理素质及社会性人品的形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
[2] 张善文.周易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9.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新建的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进行调查,发现了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未能得到提升,工作量较大,科研和继续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建高校;体育教师;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76-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安徽省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宿州学院、黄山学院、滁州学院、巢湖学院、铜陵学院、池州学院、皖西学院、蚌埠学院等)
1.2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与教育方面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相关学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2.3 访谈法
走访部分高校,与从事教学工作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掌握第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要求,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并分析
教育工作以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大、质量高的名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和重要标志[1].因此,要让高校体育教师拥有专业的素养,主动的适应变化,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生力军.本文对安徽省专升本的相关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参考.
2 现阶段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2.1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
从调查情况看,自升本以来,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得到了提升,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达到了76.6%,从走访也得知,一方面,近年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对于学历有明确的要求,即非研究生不要.另一方面,部分中年教师为了适应学校发展,也积极进行研究生学历再教育,这两方面因素直接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为将来学校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
从调查情况看,我省新建本科高校的体育教师中教授比例偏低,甚至有的高校还没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而讲师和助教偏多,有的学校出现了讲师评职称的条件超过副高级职称的现象.按有关规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正常比例应该是2:4:3:1.由此可见,这些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极不合理.
2.3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工作量情况
根据调查走访得知,在我省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师中,大多数教师的周工作量都在16-22学时,少数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相对少些,有的高校还有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需要承担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重任务,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偏高.再加上承担运动队训练、组织体育竞赛等工作在无形中更加大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2.4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科研水平
从调查情况看,近三年没有发表过论文的教师较少,多数人都在不同级别的期刊发表过论文,但论文层次较低,一类、二类非常少.这说明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2.5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现状
根据走访得知,多数教师近三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主管领导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积极.其次,体育培训经费缺乏,影响了大面积、深层次的培训的开展.再次,目前我省针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较少,尤其是针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就更少.最后,高校扩招后,教学任务加重,工作量大,工作与培训的矛盾难以调节.也直接影响到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对策
3.1 优化学历层次,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目前正处于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的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中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定向委培等多种形式获取硕士及以上学位.同时适当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中,一步到位的解决教师学历问题.
3.2 完善专业发展动力机制,落实职称评定政策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专业化是“人们选择性地获得他们所属集团或加入这种集团的流行价值观、观点、兴趣、技巧和知识的过程”[3].研究表明,在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得到同事的认可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4].由于学校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升格,原定的职称编制数量没有及时补充,再加上学校近几年引进人才的力度较大,使有的学校出现了中职评审难度超过了高职的不合理现象,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3.3 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工作地点多数是在室外,风吹日晒是工作的常态.因此,必须尽可能的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如增加室内场地的建设等,学校和相关部门尽可能的多提供便利,真正为体育教师减压、减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
3.4 健全培训制度,拓宽培训途径
目前,安徽省高校教师唯一大规模的培训就是岗前培训,但这也不是针对体育教师的专门培训.要根据高校体育教师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网上与现场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网络课堂、教学视频等.这对于丰富培训内容,节约成本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振利.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与举措[J].教育评论,2006(5):14-16.
(2)郑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26.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学质量标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专业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载体,而教学质量是高校本科专业发展的根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的必要条件。2012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1],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制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提高和确保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由于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还在制定之中,未实施,制定出校级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成为广西大学进一步深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校标》)是基于广西大学本科专业审核评估要求,参照《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3],根据广西大学和体育学院的办学条件,自身专业定位和办学特点而制定出来的。本文将就《校标》的编制原则、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进行解读和思考,以期促进广西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
1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理念
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现状,学院提出了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培养具有良好素养具备体育精神的现代公民,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体育专业应用人才。前者讲的是育人,后者指的是育才,育现代体育人,育专业应用才。具体的内容就是将“综合素质培养、运动技能教学、实践应用创新”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培养,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培养出具备公民素养、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家精神的现代公民。通过知识获取和人文熏陶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获取方面,则侧重于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教学,就是通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和专项理论知识学习,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培养出技能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实践应用创新,就是通过实验教学、实训、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应用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编制原则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订《校标》过程中坚持“综合素质培养、运动技能教学、实践应用创新”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以“强化协同创新、突出运动技能、建立实现矩阵、加强实践应用”的总体原则。把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和专项运动技能指导应用能力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订《校标》时坚持处理好六对关系,这也是《校标》的编制原则。第一,处理好社会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关系。要把握好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在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传授运动技能,同时注重专项运动技能和一般项目运动技能的平衡发展,正确处理社会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体育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专业理论和运动技能课程教学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且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朝气阳光等职业素质。第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重视社会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大运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是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四,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自主训练的关系。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大学生自主训练能力的培养,要求出早操自主训练和课余时间的自主训练,以进一步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和专项体能。第五,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采用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等,提倡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目标
3.1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
学校于2014年《广西大学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4](西大教[2014]37号)文件,要求各个专业贯彻执行文件精神,确保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的实现。其建设目标具体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使广西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切实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3.2《校标》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定位
依据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设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参考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本《校标》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以“三位一体”社会体育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专项运动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专门社会体育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为:结合广西与东盟发展的区位特色,并充分利用广西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本着校内资源共享、突出特色、强化质量的原则,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运动技能、实践教育环节三者相结合,培养应用技能创新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西,面向中南,辐射全国。发展水平定位为:本学科专业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得到社会与兄弟院校的普遍赞誉。
4培养规格
4.1学制和授予学位
学制为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社会体育本科培养方案主修要求的学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2人才培养规格
《校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其培养规格具体如下。知识方面:(1)人文科学知识: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学习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3)社会体育相关的核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培养在运动科学方面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为学习和运用大众健身理论与运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4)社会体育相关的专门知识:学生在系统掌握运动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众健身和运动技能指导的专业化理论知识,实现对大众健身指导、健康管理、运动技能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社区体育指导管理和健身服务产业经营管理等某个运动专项专业知识的熟练和精通。(5)社会体育行业和健身领域前沿知识:学生应了解和把握社会体育行业和健身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需求。能力方面:(1)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从网络、书本、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具备快速掌握新知识领域概况的能力,科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2)较强的一般和专项运动技术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一般和专项运动技术能力,专项运动技能基本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3)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应能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工作策划、指导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并在实际工作能改进与创新的初步能力。(4)沟通与合作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素质方面:(1)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并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系列国内外政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坚持实现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努力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科学理性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2)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感和敬业进取精神,具有运动家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并能遵守现行的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3)专业素质:学生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健身和运动态度,能够运用社会体育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健身与运动技能指导与管理的服务意识。(4)身体素质:学生应当具有社会体育工作需要的良好运动素质,身心健康,形象朝气阳光。
5课程体系
5.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在制定2015年版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社会体育学科的特色,跳出了传统教学计划的框框,建设以综合素质课程为先,运动技能课程为本,实践教育环节为重,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总体由通识教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领域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含企业实践)组成。
5.2理论和术科课程
理论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领域理论课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产业概论、运动训练学。专业领域理论课程有: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科研原理与方法。术科课程是指运动技能课程,包括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和单项运动技能课程。专项运动技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院设定的运动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作为专项学习两年,设定的运动项目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健美五个项目。单项运动技能课程有:篮球运动、田径运动、游泳与救生、足球运动、排球运动等课程。
5.3实践教学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递进式多元化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实验教学、实训、毕业实习、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在企业实训培养方案,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三个方面。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集中实践环节必修部分的创新实践要求按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2011年修订)(西大教字[2011]22号文)执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4学分。学生需在在校期间完成《专业实践学分认定标准》中的课外实践、课外实习、运动竞赛、科学研究等任务后,经学院认定获得该学分。在学校所要求的《创新学分》认定标准中获得2个以上得分项的学生,亦可申请以其中1项用以认定专业实践学分。
6《校标》指导下的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发展思考
在《校标》制定实施之后,社会体育专业如何在《校标》指导下进行创新发展将是我院领导和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随着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2016年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将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广西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在《校标》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创新发展:
6.1以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标》的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充分考虑国家与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学校的办学实力,设计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创新引领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全程互动型人才培养模式。
6.2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与体育人文素养
本专业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与体育人文素养。基于本专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本专业本科教育阶段难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应以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为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结合学生运动技能、体育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融入学生服务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3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
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专业应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与实习实践单位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心等方式,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6.4以发展为统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教师是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力量。本专业应以教师职业发展为统领,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职称和学历,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改变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最终能让教师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到教学中去。
7结束语
《校标》各要素围绕培养目标而制定并适应专业培养要求。《校标》符合我国和广西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符合广西大学和本院的实际办学条件及专业定位。《校标》的制定是我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为有效地实践育人与育才,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运动技能专、实践应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该《校标》也可供兄弟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纪要[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3]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S].2009-7-26.
随着认识的提高、教育的改革和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逐渐得到了认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掌握信息和运用信息是衡量个体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大爆发同样冲击着初中教育,大量的信息涌向教育领域,只有科学地选择、正确地梳理和合理地运用信息,才能够保证初中教育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师作为初中教师群体的一员,同样经受着信息爆发的冲击,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不断地提高自身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够保证自身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才能够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抽取山东省某市10所初中5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期刊、书籍和学位论文等,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编制《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为9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访谈部分专家、教师,获得重要的研究资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信息素养的概念和结构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不仅包括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批判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是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一项基本素质。本研究中将信息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信息素养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1]。信息素养的结构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
3.2 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状况
1)初中体育教师信息意识状况。信息意识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态度和积极性。本研究进行的调查发现,22%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意识“好”,33%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意识“一般”,44%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好”;16%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积极性“高”,36%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一般”,49%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低”。通过数据可知,从初中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讲,初中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是较低的,这对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非常不利。
2)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知识状况。信息知识是指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明白,对于其发展与作用是否了解。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中重要的内容,是信息素养的基础。研究发现,13%的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知识“良好”,33%的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知识“一般”,53%的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知识“缺乏”。知识作为信息素养的基础内容,教师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够对信息素养有更加客观的认识,才能够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而研究发现,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知识缺乏得厉害,这严重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
3)初中体育教师信息道德状况。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2]。研究主要从体育教师对传播不良信息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来反映教师的信息道德。结果发现,100%的初中体育教师认为传播不良信息是“不好的、恶劣的”;33%的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67%的初中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通过数据可知,教师对待传播不良信息的态度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却是不好的,以后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4)初中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状况。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结构的核心,是指人们对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创新的能力[3]。初中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13%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好”,27%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一般”,60%的初中体育教师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差”;11%的初中体育教师评价和创新信息能力“好”,24%的初中体育教师评价和创新信息能力“一般”,64%的初中体育教师评价和创新信息能力“差”。通过数据可知,初中体育教师获取、分析、评价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不好,这对他们的信息素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3 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对策
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信息素养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访谈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信息素养和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师职业“不沾边”,认为只要好好地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了,信息素养只不过是其他相关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当今教育面对的学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从信息爆炸的社会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比如很多学生从网络上获得轮滑、街舞等技能的知识,并且很多网络知识具有一定的新颖新和严谨性,如果教师仍固步自封地坚守传统的基本能力,则肯定会落后于学生的视野,与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产生严重的不符。所以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引导,让教师明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使他们提高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2)开拓途径,加强教育。信息素养具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其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四个构成部分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这对主观意识相对落后的体育教师可谓是艰巨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为教师提供学习的便利,为体育教师提供信息素养提高所必备的各种硬件设施,比如开设专门的体育教师学习中心供体育教师交流、学习和实践。同时要积极地开 设相应的课程,比如计算机技术培训等,丰富教师的信息知识、培养教师的信息能力。还要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总之,若想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必须开拓途径,不断地丰富教育形式。
3)注重监督,评建结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难免出现疲劳和厌倦,而即使提高了的信息素养,若不在实践中运用也会消退,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监督和评价。首先,在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要加强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是用考核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检验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状况,以此督促体育教师的学习。其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运用信息素养的监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听课等形式来了解体育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再次,要定期的对体育教师已经获得的信息素养进行考核和评价,以督促体育教师不断地运用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4 结论
信息素养是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目前初中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低下、信息知识缺乏、信息道德有待提高、信息能力不高。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注重监督,评建结合;开拓途径,加强教育;加强引导,转变观念。■
参考文献
[1]潘桂贤.教师信息素质与教育效益[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2]段宝霞.教育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研究[M].上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摘 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己经得到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实际工作者的认可。本文主要针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导向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力争为从事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搞好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为高等教育一线工作者,贯彻执行党的《决定》是应履行的基本职责,同时积极探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基本任务。笔者主要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导向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入手,探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起源于管理活动,它指的是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简单地说,指的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一种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思想体系,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先进的价值原则和思维方式,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激发人与生俱来潜在的内在能力。
(二)满足人的需要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不断满足人的生存、情感、受尊重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开发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石。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为了发展人的一切,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和完善,使每个人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活动中,单方面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就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二、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始终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发展与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应注意到这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突出“以人为本”
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人体健康。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发展体育运动口号到“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阳光体育目标无疑是在强调体育教学的“人体健康”目标。高校体育教育要回归“人本位”精神,着眼于人的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和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对大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切实把发展人体健康的体育教育核心价值凸现出来。
(二)课程设置贯穿“以人为本”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要重视“人”的核心地位,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来构建体育课程体系。
1.建立层级体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层级体育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年级性别差异、身体健康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技能水平等来设定的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例如:根据性别差异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根据身体素质水平划分层次教学;根据兴趣爱好采用选项教学等等。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和自觉性,给学生提供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的实现现代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教学任务和阳光体育运动赋予学校的教学任务。
2.课程设置关注个性化差异,开设个性化课程,发展特色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体育专项特长生,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方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不同个性化差异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体育特长生可以引领学生体育的开展,发展学校体育的特色课程。另外还可以为国家竞技体育发现人才。因此,学校课程在设置上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设个性化课程,同时发展学校的体育特色。
(三)教学过程凸显“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学校体育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发展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要凸显“教书育人、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规划好蓝本;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各有所得,各有所获;另外,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体育项目学习的选择权和追求运动目标、提高健康水平的学习权,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只有这样才体现出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的宗旨。
(四)教学评价注重“以人为本”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一套好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真实的反应出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准确的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摒弃传统的统一指标的评价模式,注重“以人为本”,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定量指标客观的呈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定性的对学生参入体育活动的学习态度、自我表现、展示能力等情况做出评价,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增强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宁生.阳光体育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及课程体系构建[A].见:王德炜.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研究――大学校长论体育教育暨网球文化[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50-5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相关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重顶层设计,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等,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其学科研究、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学科 专业 课程 培养方案
一、前言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了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在此目录中,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体育类本科共计8个专业,武术专业为基本之一。
自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至1997年20年间,教育部不断调整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目录,武术专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被完整保留下来。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代码040306)列为适当控制点专业与其它7个专业共同构成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科类专业(代码0403)。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升体育学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代码040201)、运动训练(代码040202)、社会体育(代码040203)、运动人体科学(代码040204)、民族传统体育(代码04020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原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的,它主要包括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此后,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将武术系改名为民族传统体育系,当然也有部分体育院校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代表地位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没用武术系这一名称,但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以后,相关体育院校就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领域逐步设置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批新开发的理论课程相继进入课堂并出版发行了配套教材,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在2006年、2008年相继召集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研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逐步走向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办学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调取了首都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培养方案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体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注重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大学的功能定位。被誉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曾把战后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他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授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二)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程、专业、服务社会同材料、产品、占有市场的之间对应类比关系来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工作。要有服务社会的良好结果(社会效益)和使大学生(受益者)就业,就必须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科学选择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也就是找准了本专业突出特色。加强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形成综合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大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水平与交往深度和广度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努力造就和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人才。
(三)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受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支配,它是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区别而划分的,专业人才之所以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因其掌握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的比较精通的知识,并且提高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专业与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主干学科作为自己的支撑。在实践中,人们为强调专业的主干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其它专业相区分,常常习惯以主干学科对专业命名,如物理专业、生理专业等。于是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将“专业”混同于“学科”,将这两者错误地视为可以互换的概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研究对象划分的,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1]。在英文中,“学科”(discipline)的定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和“科目知识或教学的分支(A branch of knowledge or teaching)”[2]。《辞海》中指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3]。”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科是以探索的对象或研究领域划分的,而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门术语、概念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科反映的是人类在一定研究领域里对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认识的深化,它在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探索研究开发[4]。由于学科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强调研究分化、深入等。学科的发展和构建对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
展现其学科实质的课程则是把适用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同其学科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则隶属于学科范畴;从课程的构建过程和属性来看,它隶属于教育范畴。由于在实践中,课程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提取其学科研究成果并科学有机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知识。因此,其课程与学科的不同主要在于,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而课程的首要任务却是传递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在其传递知识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虽然学科与其专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本质属性却是有严格区别的,区别是:专业是根据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即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综合结构,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而学科则是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5];而专业的人才就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说,都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这三者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不仅以一种社会需求的特定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对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该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具体加以取舍和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的知识单位,这就形成了课程。课程不仅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以完成的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指针,它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抽调的8所体育院校中有6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占75%;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的,8所体育院校中只有2所,只占25%;8所体育院校没有将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但都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调研结果显示,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按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通过专业教育拓展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院校都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部分,而且形式多样,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和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等并能体现其培养方案的职业指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2700-2970学时。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低于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37.5%,在总学时数范围内的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为50%。必修课所占总学时比例超过70%的有3所。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低于1300学时的院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2.5%。核心专业课程中理论与技术的百分比差距比较大的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安排选修课时,兼顾方向模块课,要恰当选择与将从事职业相关联的课程。以实验、实习、观摩等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将知识和理论专化为运用它们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专业素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2.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3.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
(二)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重要性,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2.明确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专业课程还是今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点。
3.尚需进一步具体确定和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对象、特征、方法、内容、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建祖,张兴华,陆俊杰.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
[2]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M]. 36.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26.
一、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
依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同范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按学科划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另外一种是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按学科划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适用于某一具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目的是明确专业内不同课程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与方式,这种模式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易明确能力的不同类别及不同层次要求,在教学上不易突出能力培养之间的连续性。另外一种按能力的层次划分构建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教学型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时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并按通识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三个层次来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行“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注重能力的分层,但对能力的分类及不同教学环节的要求划分不够,在教学上不易把握能力培养的重点以及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不能较好地兼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从学校层面来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应具有全校指导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必然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其主要的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强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高素质”主要通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来体现。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然首先要对培养的能力进行分类,这样便于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的课程模块(通识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职业课程模块)相对应,然后确定不同类别的能力培养应采用的教学实施环节,最后才是对不同的教学实施环节进行能力培养的分层设计。由此,就形成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能力分类别—实施分环节—要求分层次”的体系化构建模式。本文拟在这种模式下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院校,在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主要遵循时代性、系统性和地方性三个原则。时代性就是要求在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体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时代要求。具体讲就是结合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人才的时代要求,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本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养结构的需要,按照“注重基础、加强综合、强化训练、突出能力”的原则,围绕本科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系统性就是要求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坚持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设计的原则。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再对能力培养进行系列性的整体优化设计,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作品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等七个方面的具体能力的培养。地方性就是要求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上应坚持体现地方性,在结合地方性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性和前瞻性。就是针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设定专业方向,使所设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突出职业性,就是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与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研究,按照技术领域和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的职业岗位指向更加明确。具有前瞻性,就是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预测未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创办新兴产业和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适时满足社会需要。
三、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内涵
根据上述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类别—分环节—分层次”的构建模式以及构建原则,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内涵如下。(一)基本框架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实践教学培养能力的类别、环节、层次三个维度构成。不同类别的能力由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来培养,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能力的方式及侧重点也不同,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都具有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具体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又是由能力类别体系、实施环节体系和要求层次体系等三个子体系构成,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二)基本内涵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能力类别子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按培养能力的功能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能力体系按模块设置分别为通识技能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职业技能培养模块等三个方面构成。通识技能模块由人文素质及相关能力(如人文社科知识,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文学、艺术创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心理素质及相关能力(如心理学知识、心理调适能力、心理平衡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鉴别能力等)、体育素质及相关能力(如体育知识、体能体质状况、体育欣赏能力、体育参与能力等)、社会素质及相关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公关礼仪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驾驶能力等)、军事素质及相关能力(如队列训练、内务管理、军事意识等)构成。外语应用能力主要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计算机应用技能主要是指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办公、教学和学习。本模块主要通过通识选修课的实验、认识实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完成。专业技能模块分师范专业技能和非师范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主要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的知识、技能要求,通过实验教学(由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构成,根据课程和教学大纲要求开设)、设计(论文)(由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实习(由以参观、考察、走访等形式开展的认识实习,野外采风、校外考察、艺术实践、专业见习、生产实习等方式进行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构成)、实训等环节完成。职业技能模块包括职业资格鉴定、岗前培训及就业指导等,各专业均在第七学期设置了岗前培训及就业指导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让其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了解岗位要求,为就业奠定基础。[4]师范专业的职业技能由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现代教学设计与媒体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等构成,主要通过“微格教学”训练,以举办说课竞赛、讲课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促进提高。非师范专业主要根据对应的职业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能力素质为核心制定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环节子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按实施性质不同分别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职业实训、设计(论文)、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六个环节构成。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层次子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等三个层次,构成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实验教学环节按难易及综合性程度分为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和操练性实验)、提高性实验(主要指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由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独立科技立项实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验等构成)三个层次。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检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技能、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实习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桥梁,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综合程度及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认识实习)、提高性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见习及金工实习)和创新性实习(主要是指毕业实习,师范专业特指教育实习,非师范专业特指专业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三个层次。三个实践层次构成学生对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工程技能认识的全面框架。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的从事科研学术能力的主要手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论文(设计)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专业培养的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形成系列,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洞察能力、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规范化撰写论述性文章的能力。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由专业调查报告、专业研究综述等构成,主要在一年级配合专业导论课、介绍本专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讲座或专业基础课,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文献工作撰写专业调查报告、专业文献综述,从而对专业培养目标、从业领域、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正确的认识,树立专业意识,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提高性要求是在本科二、三年级对学生科研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以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科研调查为主进行。创新性要求是在四年级通过毕业实习后,全面梳理和综合专业知识,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进行体现。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有明确的、独立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有明确的能力训练要求,具有严格的执行程序和评价标准,是学生合格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环节。科技竞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淘汰性质,科技竞赛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钻研意识、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检验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以课外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形式组织实施。按层次分,基础性竞赛主要指各项单项技能竞赛,提高性竞赛主要指校内组织的学科技能或学科论文竞赛,创新性竞赛主要指全国性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制作竞赛、英语竞赛、挑战者杯论文竞赛等。职业实训是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职业实训的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主要是指表述能力、基本形体规范、普通话、书法等的训练,提高性要求主要指文体艺术表演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简笔画、教学试讲等的训练,创新性要求主要指社会交往能力、心理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现代媒体技能、岗位角色扮演等的训练。各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将职业实训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形成系列化的职业实训体系,缩短就业适应期,逐步实现校内专业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社会实践也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公民。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主要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提高性要求主要指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创新性要求主要指学生参与假期社会调查的要求。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课程计划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不同能力、内容、层次的学时与学分的具体分配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设置。具体讲,通识技能模块与通识课程模块对应,专业技能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对应,创新能力模块与发展性选修课程等对应,职业能力模块与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实训课程对应。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关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教学内容在培养能力上具有功能分类,在实施活动中具有环节分类,在活动要求上具有层次区别,为科学构建符合各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供了较为明晰的理论依据。
作者:何瑜 杨果仁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