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15:3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地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英语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0063
国内刊号:22-1174/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地理要素 开发途径 运用方式 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71-01
课程资源的开发许多师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开发,但主要集中在乡土地理、时事地理等方面,世界、中国地理要素如地形、河流、气候、风俗、文化等自然、人文地理的开发与应用做得较少,缺乏机制、系统、普及,越来越等。因此做好该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意义极大。
一、重要性。师生共同开发世界、中国地理要素课程资源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必要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阶段初中地理课本的内容由于受篇幅空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较空洞抽象,教师必须准备大量具体的图文资料、耗时费力;内容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实用性,造成学生厌学。如世界地理下册《亚洲》的地形和河流部分的课文内容是:亚洲的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都坐落在亚洲。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长河,如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等。如此聊聊几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吗?若能展示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鲜活的图文资料、视频等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地理表象,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将会有根本的改观。
三、可行性。当今,资讯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利,如互联网、电视、书籍、报纸等。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开发地理要素资源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只要规划好方案使之机制化、系统化、普及化,鲜活的素材会源源不断的补给课堂并与课程相配套,让地理课堂活跃起来、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乐园。
世界、中国地理要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开发与应用广大师生将获益无穷。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如何进行地理要素的开发与应用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开发地理要素课程资源的实施途径
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活动方式。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基于一定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应用地理知识(含地理能力)、地理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发现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并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其研究的一般过程如下:
1)确定研究收集的地理要素。研究要素题既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师生共同确定的,还可以由教师指导提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初中地理?活动?中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世界地理下册第二节东南亚的・活动・题3――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况的了解。
2)组织研究收集小组,制订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内容包括研究主题的内容、范围、目标、方法、步骤及研究人员的分工和评价。研究方案的制订为主题研究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一般来说四位同学一个小组,角色分工分别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原则是分工合作、互助分享、勇争第一;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同学评价,优质资料将编入校本教材并注明班级和姓名。
3)实施研究。此阶段进入具体的体验与探究收集阶段,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分步展开具体的研究活动。大致研究方式有查阅资料、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
4)形成结论报告。结论报告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结晶。撰写时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把调查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课文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提炼,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二)地理要素课程资源应用的方式
1)设置“地理新闻五分钟播报”栏目。
2)设置“课间插播”栏目。
3)展示交流。
4)整理成册。
三)地理要素课程资源实施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要素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具有详细、形象的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开展实践和探索。地理课上只要展示这些方面的材料,学生便会聚精会神地听讲。每当学生看到自己收集的材料或小论文被老师编成知识在课堂上运用时,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和地理学习的无限热情。运用世界、中国地理要素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的窗口,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提供了舞台。
2)降低新知识的教学难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的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已有知识,尤其是在地理要素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已获得大量的形象的、感性的认识,就会大大降低新知识的教学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因而学生除上学外的多数空余时间都被用来学习功课,学生的生活空间实在太小了,对外部世界几乎都不大了解。地理要素课程资源的探究与收集让学生更深刻细致的认识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地理要素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更细致、正确地认识了世界,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不仅善于观察、社会调查访问、收集和整理资料,更乐于结合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见解,从而开拓他们的思维、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做好世界、中国的地理要素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充分运用现代资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分享,定能开拓出一片地理教育新天地,地理学习的新乐园。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王民著
1 两部巨著,影响世界地理发展方向
尽管李春芬教授在地理学的多个学科领域,如土地利用、自然区划、城市地理等,均作出过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但是,贡献最大的领域还是区域地理,尤其是世界地理。
著名地理学家费尼曼(N.N.Fenneman)在其1919年的地理学分类体系图中,区域地理处在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这种观点曾为许多地理学家所接受,并在20世纪30—40年代盛行一时。受此影响,李先生在大学时代就对北美区域地理发生兴趣。赴多伦多大学留学后,他就以“加拿大西安大略格兰德河中游河谷的区域地理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自此以后,区域地理就成为其毕生坚持和不懈努力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其出版的学术论著中,区域地理著作占2/3,并以世界地理为主。
上世纪50世纪中期,李春芬教授对我国世界地理研究做了反思,认为以往的研究大多为就事论事的现象描述,缺乏提纲挈领的综合构思,因而缺乏整体感。为此,在他承担各洲自然地理研究生班的南、北美洲自然地理教学任务时,锐意改革教学内容,以对立统一学说为指导,提出了“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论体系。其理论内涵体现了地理环境是多样性的统一体,反映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他认为,地理学的两个特点是不能分割的,而是密切结合、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综合性立足于地区,离开地区就不是地理学的综合;另一方面,区域性也离不开综合性,即离不开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性。在上述辩证思维的统帅下,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精心编著了《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这部独具特色的世界自然地理学术巨著。他在该书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洲的独特性,一方面体现了该洲的整体性,同时也是有别于其他各洲的特殊性;这有别于其他各洲的特殊性,又体现了整个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书中还通过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动态分析,揭示了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以致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的变化,从而进一步解释地理环境内在紧密联系的整体性。
李春芬教授治学严谨,崇尚精品,倾注一生精力,出版了《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科学出版社,1962年)和《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两部精品力作,成为我国世界地理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
两部巨著均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论,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以现象描述为主的传统世界地理研究模式是一次颠覆性的历史突破,在地理界引起巨大反响。《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一书出版后,《地理学报》编委会曾对此书进行专文评介,科学出版社曾打算让该书参加国际书展,英文版《中国建设》也对该书做了报导。一部区域地理著作,能如此备受重视,实在罕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学术见解,在全国师范院校系统中的影响,更为广泛。现行的《世界自然地理》高校统编教材,就以李先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术观点,作为全书的学术指导思想。由于两部巨著全面阐述了世界自然地理的崭新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91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面向问题,创新世界地理研究方法
20世纪中叶,区域地理研究者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缺乏面向问题的目标导向和深入探讨的研究动力,以致学科发展的滞后性逐渐显现。
李春芬教授一贯认为,只有面向问题,有的放矢,才能振兴区域地理学科。早在1948年,李先生针对矛盾尖锐的中东问题,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地理因素看圣地纷争”一文,明确指出了巴勒斯坦问题是由其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造成的错综复杂的纷争,巴勒斯坦的混乱局面不仅是宗教和民族的纷争,而是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症结在于土地和经济。半个多世纪后,针对中东现状,重读李先生的文章,就可感受到他所倡导和实践的面向问题的研究,见解是多么深刻,让读者透过现象,认清了事物本质。
20世纪70年代,复兴区域地理学的呼声十分高涨,特别强调面向问题的研究。当时,发展中国家为了捍卫国家,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纷纷主张各国有权合理确立自己的领海和管辖范围。面对海洋权益的热点问题,李春芬教授发表了“拉丁美洲国家为保护本国海洋资源而斗争”、“秘鲁200海里海洋权的地理分析”等学术研究论文。前文因紧密配合当时行将召开的国际海洋法会议而备受重视,旋即由《北京周报》译成英文发表。后文充分彰显李先生扎实的世界地理研究功底,在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有机结合上,分析了秘鲁深厚的鸟粪层与众多的海岛、丰富的渔业资源、近岸的洋流循环、干旱的气候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证实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对发展秘鲁民族经济的重要性,进而用秘鲁洋流的生物界限与200海里十分接近的科学数据,论证了200海里海洋权的合情合理性。
李春芬教授面向问题研究世界地理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对当今的世界地理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世界地理研究工作者如能针对发达国家为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的纷争、发展中国家为捍卫海洋权益和斗争,以及WTO框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等热点问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深入研究,就能为国家的外交、外贸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课外活动 国情教育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一、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并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知识竞赛、进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行为素质;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创出地理课外活动的新路,赢得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最终能更好地发挥地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三、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为分布的名山大川,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可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观看录像片“长江三峡”“长白山风光”“井冈山风光”等,组织“中国地理知识竞赛”,出版“中国地理”手抄报专辑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教师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谊,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情绪、观点、行为,更便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思想、言行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课外活动中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诱导学生,有助于建立一种稳固的、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中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以锻炼,才干得以增长。如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学生能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并搜集与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六、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过程。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能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每一次失败,又能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震动和启发。在这样不断地接触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了“地图”一章后,组织学生测量学校,运用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中去。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改三大板块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着眼点必须从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高度,从地理教育担当的历史责任,要十分重视沉重的素质教育和储能教育,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动脑与动手,自觉与自理,智能与个性特长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统筹考虑,使地理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段爱琼.东莞市中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育天地,2010.
[2]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赵华.中学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J].观察思考,2009.
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府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政府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核心组成员,国家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
简历。1978―1982年,湖南师范大学学习;1985―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93―2000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院长,2000年至今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底起担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著作。《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城市地理学》,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推进湖南城市化进程研究》,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第1―4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3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册,选修7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004年;《中学地理地图册》(初中4册,高中8册),主编,星球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4年;《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合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地理大谋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土地资源学》,主编,气象出版社,1995年;《城市与开发区规划》,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洞庭湖治理与开发》,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构筑中部发展轴心》,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省会城市地图集》,合著,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国土与房地产辞典》,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湖南――名人的星空》,合著,外文出版社,2006年;《长江开发开放与湖南经济发展研究》,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沙漠之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另外,在《自然灾害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主持课题。先后主持课题50多项,主要有:《洞庭湖水灾减灾的经济学研究》(国家基金课题,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平垸行洪与退田还湖研究》(国家软科学课题,2004―2005年);《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07―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湖南省政府课题,2009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2006年);《长株潭3+5城市群城镇发展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大课题,2005年);《长沙市芙蓉区CBD建设规划》(长沙市规划局重大课题,2007年);《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长沙市课题,2003年);《湖南省城市化推进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点课题,2005年);《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2年);《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4年);《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城市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2002年);《株洲市协调区“两型社会”建设规划》(株洲市重点课题,2008年);《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整体规划》(沅江市课题,2004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湖南省社科重点课题,2002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控制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1年);《湖南省“十二五”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9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9年);《岳阳市产业发展规划》(岳阳市课题,2008年);《沅江市产业发展规划》(沅江市课题,2007年);《株洲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株洲市课题,2007年);《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开发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3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长沙市规划局重点课题,2004―2005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2003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2006年)。
[关键词]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25-02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大学地理教育理念已逐步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高等院校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出现了种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变革既是对传统地理教育的批判与继承,同时也是一个逐渐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
一、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目的趋向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教育模式侧重于地理知识及理论体系的讲授,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却相对滞后。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不断提升(即由原来的“知识型人才”需求逐渐演变为“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并要认真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能够十分快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不再需要对某些地理学的知识点进行填鸭式讲授。因此课堂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管理以及创新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是应该紧紧围绕主题,不拘泥于课本的局囿,在生活中大量提取典型素材,从而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气氛。同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积极交流,互相探讨从而形成多方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二、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展现出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上教学方法展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即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景观照片、新闻图片、地理图表、地理漫画、地理视频、录像等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亲身触摸立体模型、实物标本,以增强感性认识;讲述地理神话传说、奇闻趣事、未解地理之谜、地理探险故事、社会新闻、时事热点、教师或学生的亲身地理经历及体验等来培养学习兴趣;设定分类图表、归纳推理、举例说明、判读地理数据、相关数据的计算、比较等学习任务掌握科研方法;运用身体动作创意性的演示、实际操作、地理游戏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之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手段不断地推陈出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泥于三尺讲台、一块黑板。
三、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注重于实用化趋势
传统的自然地理教学往往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及体系,而忽视其实用性。随着数理统计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在地理科学中的推广,同位素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译朝着准确、客观、系统的方向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地理科学的实用性,也使大学地理教育与社会生产呈现相结合的趋势。地理教育与社会生产需要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实用化。我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如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等都离不开对地理知识的正确应用;关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战争冲突、全球变暖、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发展问题等更是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使得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日渐突出,出现了实用化的趋势。
四、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氛围体现出学术化趋势
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将学术研究水平作为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从逐年上涨的论文数量以及科研经费就可窥见一斑。许多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术研究上面。这一趋势必将对现代大学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随着高校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或者工作若干年以后最终选择了攻读研究生,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因此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定的学术氛围既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大学生提前把握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打下基础。营造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学术氛围应从以下几点来着手考虑:首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当采用一些学术化的语言,让表述内容更加科学、严谨;其次可适当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一些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所列举的实例应尽可能涉及地理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明某个研究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最后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地理学科的研究热点进行讲授,比如在讲到大气圈时结合全球变暖原因的争议、在讲述冰川知识时结合庐山第四纪冰川之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大学生对新观念、新事物好奇的特点,把教材知识引申、提炼并广泛联系现实的地理问题,提出一些存在争议的学术研究论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学术氛围”。
五、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实践化趋势
我国传统的大学自然地理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室外教学和实践活动相对较少;而某些高校为节省教育成本,主动压缩野外实习课程。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挫伤了他们接触社会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性。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总体实现了实践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1.大学地理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造能力、地理生存能力;利用丰富的社会地理教育资源和不同的地理实践学习方式,将课本与现实结合起来;2.大学地理课堂教学与野外考察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地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加深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3.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从地理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地理问题,然后力图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后,更多的高校会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增加学生野外考察实习的机会。
六、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理念表现出创新化趋势
创新化教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旧有的地理学教学模式已然处在不断转变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独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逐步学会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次,需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地理创新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地理学习中,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创新、获取知识,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地理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呈现了各种新的发展趋势。教师应不遗余力地为学生营造发挥地理创造才能的实践平台和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开拓未开垦的地理蛮荒,为今后的地理创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4).
[4]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6).
一、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喜欢阅读文字,看见地图就跳过去或只欣赏彩色的景观图片,即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大部分同学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是把老师划出的重点一一背诵记忆,却不能在地图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再加上地理学习时间少且不连续,因此,多数同学的地理基础不扎实。而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学好地理。所以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地图语言和能运用地图语言。要求学生逐步理解地图上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和相互联系,由看懂地图到熟悉地图(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表象),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地理科学殿堂的钥匙,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培养措施
1.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读图习惯、读图技能。(1)读图表标题。标题指明此图的所属,直接表明图内容的指向,这是读图的前提。(2)读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图上的颜色、线条、形状等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一般都在图例中交代得很清楚,这一步是学生读懂地图的基础。如:学习中国地势时,一看图中的颜色,就知道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有目的有重点地研读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地图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地图信息,进而找出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基本规律并得出正确结论。这一步是读图的关键,是落实本课课程目标重要的一环。这一步实施得好,就能让学生不仅能观其“图”而知其“地”,更能知其“地”而求其“理”。例如:讲中国地理“河流与湖泊”一章的《长江》一节时,先让学生了解图的名称是《长江流域水系图》,再看图例,知道图要告诉我们什么方面的信息,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最后从图中找出知识点:发源地和注入海洋、水电站主要分布的位置和原因、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的支流和湖泊等。学生还要关注各种地图间的联系,学会用几种地图来综合说明、比较地理事物和问题,达到多图并用。
2.利用游戏,激发读图、用图的兴趣。地名“张冠李戴”,地理事物搬家的现象在地理学习中经常遇到。如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地名繁多,大小各异,形状多样,掌握难度较大。在课堂上可让学生分组展开拼图竞赛,同时让学生把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填到图上,学生可在游戏中较快地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学习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其分布时,可以采取制定旅游路线的方式。
3.让学生动手填图、绘图,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学生自己画地图,可以端正学生严谨规范的求知态度和绘图方法。如学生学会画“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气温和降水,也有利于学生依图描述气候的特征及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后,请学生绘制一张小区的平面图,便于把知识巩固在地图上,提高地理素质。
三、达到目标
1.从知识点识记到空间概念的落实。地理知识的增长是以空间概念的形成为依托的,而空间概念的形成又以知识点的掌握为基础,这是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层次,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地理插图、挂图、新闻图片、多媒体资料等直观教具提高认识效果。
2.从图形信息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这是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上升层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到从具备读图技能到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的转变。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提出将3S技术应用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 中学乡土地理;地理教学;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5-01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化地理”的理念,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领略环境与生活魅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
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国外,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国内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
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2000~2014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国家级地理教学期刊《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69篇,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各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越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越丰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大的如公司、学校,小的如学者个人,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他们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软件,如GIS软件,而且能运用这些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如马耳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鲜有教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而新加坡虽然现阶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较少涉及3S技术,但是已计划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对3S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求,这将有助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最为前沿的国家,其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方向及其变化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将不断发展,而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必然随之发展。
2.国内研究进展。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S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上。3S技术课程研究又主要分为课程内容研究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课程内容上,段玉山、安业分别对高中地理中3S技术应用的选修模块内容与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3S技术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评述,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主。
在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3S技术辅助教学——以制作专题地图为主,用于分析、讲解特定教学内容。②3S技术辅助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中;③3S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④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另外,李晴晴、孙婷等就GIS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中学3S教育仍属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或高等教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而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将3S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另一方面,3S技术在我国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也较为缓慢。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3S技术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使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上机、体验3S技术应用功能的机会。
三、不足与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外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且其实践教学发展也较快,尤其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3S技术的问题。而国内研究进展缓慢,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往往侧重乡土地理资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少部分基于GIS建立乡土地理资源数据库,而将3S技术综合应用到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则仍较为少见。因此,如何将3S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7):4-3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信文.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地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余茂军,.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6]曾苏清.3S技术综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以海坛岛水土流失检测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编者
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当今时期,在源远流长、积淀丰厚而又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文学研究不断面临学科交融、学术创新的严峻挑战之际,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科意义
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尝试与探索,是基于对目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诸多缺失的反思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选择的结果。
文学地理学,顾名思义,即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而成的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定位可以有以下多向选择:1、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2、从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4、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5、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鉴于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尚处草创阶段,难免见智见仁,我想不妨先从中抽绎出若干核心要素,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如下:
1、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
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
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
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据此,大致可以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依次包括:1、作家籍贯地理;2、作家活动地理;3、作品描写地理;4、作品传播地理等四个层序,通过对这四个层序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了解文学家的生态环境,复原经过文学家重构的时空场景,揭示隐含于文学家意识深层的心灵图景,而且还可以由此探究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特殊规律。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一下文学地理学中“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有感于《红楼梦》又名为《金陵十二钗》,且反复出现“金陵”意象,我曾作过一次粗略的统计,结果发现《红楼梦》一书中出现“金陵”(或南京)竟达42次之多,足以表明“金陵”在曹雪芹精神世界中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因童年时代居于金陵,于是金陵便附丽着美好的童年生活在与曹雪芹坎坷一生的强烈对比中,不断内化、升华为具有精神原型意义的理想世界,积淀为具有精神原动力作用的“金陵情结”。再如鲁迅先生的系列“故乡”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由地理上的“故乡” 价值内化为“故乡情结”的另一经典案例,也同样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其目的首先在于重新发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空间,其次是从文学空间的视境重释与互释文学时间,最后则是重新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无论在个案研究的微观方面,还是在文学史研究的宏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正如一切物质都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存在一样,文学的存在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两种形态,而文学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史,只有当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完整的总体风貌,因此,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是19至20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学变革与西方文学理论传入的双重作用下兴起的。尔后,经过代代学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学史――无论是通代文学史还是更为精细的分类专题史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成果,成为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百年以来不断涌现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的线性范式――姑且称之为“藤瓜范式”,即文学史的时间进程为“藤”,作家作品犹如结在“藤”上的“瓜”,大家大“瓜”,小家小“瓜”,然后依次排列,循时而进。这种“藤瓜范式”看似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实则往往是对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单向度的片面构型,其根本偏失就在于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线性演进,而普遍忽视空间形态及其与时间形态内在交融的立体图景,结果不能不以牺牲文学史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为代价。
今天,当我们面对百年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与不足,面对学术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争鸣与期待,我认为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提出的意见:“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 这里,陈寅恪先生特别强调编著文学史应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两相融合,的确很有预见,也很中肯,对于克服长期流行的“藤瓜范式”之弊、重构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理想的新型文学史范式颇有借鉴意义。
文学地理学注重从文学空间的崭新视境,从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崭新平台,重新审视一切文学现象、形态与规律,其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文学的空间研究,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催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养液与活力。
理论创新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进展,首先有赖诸多具体研究成果的累积,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需要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创新的支撑。
追溯中国文学地理的研究实践,可谓源远流长,比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所论《诗经・国风》的地域特点,注重以风俗为中介探讨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堪称早期地理与文学交叉研究的典范表述。此后,关于文学地理或区域文学的论述,在历代的文集、诗话、笔记等中屡屡出现,但多随感而发,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绎与理论阐述。到了20世纪,在首尾两次略为相似的“文化热”的激发下,传统的文学地理研究先是在世纪初伴随西方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传入而发生近代转型,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继之则在世纪末再现复兴局面,除了日益增多的单篇论文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以曾大兴先生《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胡阿祥先生《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李浩先生《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专著。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概论》也曾列专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予以讨论。此外,杨义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虽然不属于纯粹的文学地理研究著作,但在文学与民族学、地理学研究的结合上有新的拓展之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成果累积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从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要求衡量之,学术界对此还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概而言之,目前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理论创新;二是体系建构,需要同时加以重点突破。其中理论创新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与灵魂,但严格地说,迄今为止尚无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建树,因此,这方面的重点突破,最为迫切,但难度也最大。鉴此,本文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场景还原”说的要义,就是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真正的文学研究如同文学创作,切不可舍弃那些具体可感的特定文学时空场景,更不可舍弃发之于那些生动鲜活而蕴义深远的特定文学场景的真情感动。兹举两例:一是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东阳赴上饶拜访退闲在家的辛弃疾,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陈亮小住十天后,两人又同去紫溪拜会朱熹,未见,陈亮先行东归。别后第二天,辛弃疾为挽留陈亮,一路追去,至鹭鸶林,雪深泥滑,独饮小村,夜宿吴氏泉湖四望楼,忽闻邻笛凄凉,不能成眠,感慨系之,作《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五天后,陈亮奉原韵赋词《贺新郎》(老去凭谁说)以答。别后,辛弃疾又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寄之。两人都在词中寄寓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一致主战的心愿。二是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为仇家所诬,长流宁古塔后,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等多方奔走,终以文才打动纳兰容若,援手相救。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中旬,吴兆骞在历经长达二十四年的流放之后,自宁古塔返还京都,徐乾学大设宴席,亲朋纷纷前来相贺。酒过数巡,徐乾学起身赋诗一首,徐元文、纳兰容若、潘耒、冯溥、陈其牟、王士祯、吴树臣、尤侗、毛奇龄等次韵奉和,吴兆骞本人也当场赋作《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诗:“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此景此情,的确令人感叹不已,感奋不已,它不仅留给我们一幅幅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文人生活图景,而且也一同赋予我们一种震撼心魂的信念与力量。所以,所谓“场景还原”说,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就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特定的具体的文学场景毕竟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单元,无数个文学场景的组合与演进,才能构成整体的文学时空图景。鉴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场景还原”说的基础上,再提出“版图复原”说,版图之“版”,意为户籍,《周礼・夏官・司士》有“掌群臣之版”云云,即为户籍之意;版图之“图”,意为地图。版与图组合为版图,既可通指一国的疆域,同时又可分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地域分布状态,如政治版图、经济版图、文化版图,等等。文学地理的核心关系是文学家与地理的关系,其中文学家是主体,是灵魂;地理是客体,是舞台。文学家的“户籍”之所在,也就是文学活动空间与舞台的中心之所在;而文学家的“户籍”又非凝固不变,而是始终处于活动之中的,因此以文学家为主体与灵魂、以地理为客体与舞台的文学版图也就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此即“版图复原”说的精髓所在。
“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如果说,文学版图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整体的概念,那么文学场景则为具体、特定的时空组合,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是高度个性化的时空组合。因此,把握了文学“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精神实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信可以在微、宏观两个层面上为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可以克服缺乏文学地理与中国文学地理独特性的模式泛化现象与倾向。
体系建构
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而言,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就如灵魂与骨架,无魂不活,无骨不立,两者缺一不可。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两大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点提炼“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与范畴予以密切配合,这就为“理论创新”之“灵魂”与“体系建构”之“骨架”的融会贯通与逻辑转换铺平了道路。
体系建构既是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另一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标志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形成的核心成果。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1、流域轴线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动脉”的作用。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三横一纵的展开,犹如四大动脉贯通于中国文学版图之上,彼此在伴随中国文学版图自西北向东南的依次移位中相继发挥主导作用。其中黄河流域轴线具有先发优势,长江流域轴线具有次发优势,珠江流域轴线具有后发优势,而运河流域轴线则在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而构成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黄金水网”中,具有交而通之、凝而聚之的特殊功能。然后由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三角洲与京杭大运河相配合,一同构成环东南沿海的弧形“黄金连线”,此与运河与黄河、长江三河交汇的“黄金水网”一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最密集的分布区。
2、城市轴心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心脏”的作用。城市轴心,意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行政关系的城市序列在中国文学版图的构成与演变中所发挥的最为核心的作用――不仅城市本身成为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学活动舞台,而且也是进一步驱动文学版图演变的核心动力所在。由于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在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城市群落也主要分布在这四大流域轴线上,流域轴线为城市轴心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条件,而城市轴心的转换又带动着流域轴线的移动,彼此连为一体,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城市轴心也在行政建置的设立与调整中,推进城市轴心体系的完善与轴心功能的发挥,然后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吸纳和积聚各种文学资源,发挥文学轴心作用,成为文学版图的“心脏”所在。其中始于西周首陪都制所开创的“双都轴心”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城市轴心体系中的核心所在。由“双都轴心”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网络连为一体,并通过“京都情结”的内在引力,最大限度地将各地的文人群体吸纳其中。
3、文人群体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灵魂”的作用。作为文学活动与创作的主体,文人群体的流向随时都在改变着并最终决定着中国文学版图的整体格局,决定着文学区系轮动的方向与节律。文人群体的整体地域流向,总是围绕不同级次的城市轴心,从外邑流向都城,从边缘流向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由求学、应举、仕进、授业构成的向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力为动力的正向运动;二是由隐逸、贬流构成的离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离心力为动力的逆向运动;三是由游历、迁居构成的交互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离心力为合成动力的交互运动。以上三者,以前者为主导,以后二者为辅助,在“极化―扩散”的对流与互动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文人群体也因此而历经不同的排列组合,然后逐步成长为不同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以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为基础,然后依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多元,最后便进入对文学地理区系轮动的动态模型建构与规律探讨。综合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内圈”文学区系,即指秦陇文学区系、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这文学区系既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又在时间上依次轮动,不断演化。“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从“内圈”文学区系与 “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态势来看,处于核心层面、构成核心动力的,则是“内圈”文学区系 。其在总体趋向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先后经历了五次循环往复运动,也由此划开了中国文学地域区系轮动的五个阶段。第一次运动始于五帝传说时代,终于商代,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燕赵、三晋三大区系的三角地带。第二次运动始于西周,终于战国,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与荆楚文学区系。第三次运动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四次运动始于隋唐,终于南宋,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再次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五次运动始于元代,终于清代,依次从燕赵文学区系向齐鲁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仍落在吴越文学区系。
以上各文学区系五次循环轮动的轨迹与规律,作为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的最终结果,是始于文学家籍贯地域,中经流域轴线之“动脉”、城市轴心之“心脏”、文人流向之“灵魂”三个关键环节的接力与互动而逐步形成的。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3]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4-142
王云龙(1971-),男,湖北黄冈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发达地区旅游产业与企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11TACK008)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50)的资助。
【摘要】工业休闲旅游发展遇到普通市民进入瓶颈,严重制约工厂旅游市场规模和新兴业态形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和运营模式是有待商榷的;指导理论应由单边市场理论转向平台供给理论;并提出工厂旅游平台供给运行机制和工厂旅游平台转型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工业旅游;休闲;平台
一、引言
休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心理压力、实现身心协调、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个人而言,休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而言,休闲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条件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工业旅游尤其是工厂旅游(或工业企业旅游)是城市发展必需的魂魄和精气神,工厂旅游能提供这么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休闲文化,可以培育成为区域特色休闲产品。
工厂旅游适合休闲特征表现在:第一,工厂旅游属于知识型休闲、文化型休闲,工厂旅游能传播知识文化,“玩”得有层次、有文化、有水平,能实现休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消费效果;第二,近距离,工厂旅游吸引的主要是市区休闲客源,休闲消费是闲暇时间的消费,工厂旅游短时间就能实现休闲需求;第三,工厂旅游属于群众性休闲活动,适合人群范围广,基本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休闲需求;第四,工厂旅游收费少,物廉价美,能兼顾高中低端消费市场;第五,工业门类体系健全,形成门类齐全的休闲产品体系,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兴趣爱好,工厂旅游种类选择多样。
工厂休闲旅游面临的困难在于,对于一般的市民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据了解,参观需提前预约、散客必须成团以及并非全年开放这三点是制约申城工业游发展的重要原因[1]。即使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仍然存在着广大市民“参与难”的问题。目前工厂旅游接市民休闲主要是单位团体,比如幼儿园、中小学等各类学校组织,居委会组织等。一般的市民要自己组团报告给专业旅行社接受和安排才有可能成行,这对一般的市民家庭来说是基本办不到的。休闲消费是民生性的消费。这个问题不解决,工厂休闲旅游就只能处于“阳春白雪”的境地,高高在上,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本身规模难以做大,发展前景自然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工厂休闲旅游基本运作机制进行反思。
二、文献综述
工业旅游分为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两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厂观光旅游开始兴盛,后发展成为各种工业企业参与的、产业类型多样的现代工业旅游阶段[2]。工厂观光旅游典型的国家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有法国、美国等。在法国,电力公司为了消除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心,普及核电知识,和社会公众处理好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核电站接待游客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核电厂来参观,此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先后参观人数达40万,从而改变了许多人对核电的认识。随后,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们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一些厂家开始收取一定费用,逐步演化为工业旅游项目。迅速掀起一个工业旅游的热潮,迄今,加入工业旅游行列的法国企业已有700多家,年接待能力突破了 1000万人次[3]。
美国现代工业及其国际性企业的旅游开发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如在汽车制造、钢铁制造、集装箱运输以及石油炼化等领域,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有在规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的制度,许多著名企业成为旅游胜地。其他工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比利时、瑞典、荷兰等,也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工业旅游。
吴相利[4]、张洁[5]、黄悦[6]等研究了国外工厂观光旅游的起因;Geoff McBoyle[7]工厂观光旅游影响研究,颜亚玉[8]研究英国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以及对企业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内工业旅游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的概念、特征、影响等方面,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安俊梅认为我国工业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缺少富有竞争力的品牌[8]。在国内对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也鲜有工业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如直接研究成果不多,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基本处于不成熟阶段,研究发展的空间很大等(王成武等)[9]。虽然工业旅游既包括老工业城市工业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包括现有的工业企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二者的开发前提条件截然不同,很明显后者要顾及对企业运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工厂旅游开发难度更大的基本原因。总的看来,国内外对工厂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描述性总结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工厂旅游中工业和旅游业产业间融合的内在机理的科学分析,也就导致实际运作中“工业”与“旅游”往往处于两中非融合状态。
三、对传统工厂休闲旅游运行机制的分析
工厂休闲旅游进入难的缘由是与工厂旅游的本质分不开的。从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工厂旅游接待的对象是一般游客,服务性质是旅游生活。但工厂旅游植根于工业、工业旅游依附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工厂旅游要长久持续下去必须寻找本源,满足工业企业的本体需求,即生产。毕竟,工业企业的主业不是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工业旅游的发展不是用旅游来替代工业生产。所以,工厂旅游服务由生活和生产两部分组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不可割裂。生产服务是工业旅游本质和内因,生活服务是工业旅游的外在表现。以上限制工业旅游发展的因素都是基于工厂旅游不能妨碍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由此衍生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前工厂旅游、这么多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运行机制是否合理?第二,我们能否寻找到一种两全方式或模式,将工业旅游合理地融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做到生活和生产二者兼顾。
当前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是有待商榷的。传统的工厂旅游运营模式是把工厂旅游等同于一般景点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单边市场”模式,这是与工厂旅游的本质属性违背的。一般旅游景点面对的是单边市场,只解决如何提供游客旅游服务。工业旅游除了提供游客旅游服务外,还要为工业服务。工业企业兴办工厂旅游的初衷并非真的要获取旅游收入,其目的是希望借助工厂旅游提供生活服务来获取生产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相关工业企业进行有效、有利的传播,旅游也会因为得不到工业的支持而夭折。工厂旅游关注生产服务的本质决定了工厂旅游不同于一般景点开展的旅游活动。工业企业看重生产服务,旅游业关注生活服务,于是就导致了生活和生产的分割局面。这样,不仅影响工业旅游市场规模形成,也直接影响到工业旅游业态形成和完善,传统模式中工厂旅游活动还停留在企业后勤服务阶段,仅被看作企业一项接待业务即“副业”而不是一种新兴业态。
四、工厂休闲旅游运行机制向平台供给转型
工厂旅游就是个平台。指导工业旅游合理运行的认识和相关理论应该由“单边市场”修正为“平台供给”、“双边市场”;工厂旅游既然是产业融合的产物,就应该用工业发展规律和旅游经济规律共同来指导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而不是其中之一独自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工业旅游就相当于一个企业长久性的永不落幕的小型博览会和交易会。工厂旅游是销售产品的平台,比如生产打火机、西服、工艺品等行业;在工厂旅游展示平台上集中了“会”、“展”、“演”和其他方便游客参与活休闲动形式,相比一般的工业展览会,其展示内容的层次和范围更深更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工厂旅游能否深刻表现企业文化,既体现了企业的勇气和底气,更是体现工厂旅游吸引力大小、品味高低,它是决定我们工厂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展示企业的文化内核而仅仅是变相的广告之旅,那将会导致旅游体验缺乏“主旋律”,让人游得兴致索然。常言道,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通过工厂旅游平台满足了工业企业卖产品、卖品牌和卖文化的所有目的。尤其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能从思想层次上改变人们对企业、对行业的一些传统观点和错误认识,这个是一般促销活动没法企及的,也正是开展工厂旅游的重要意义之一。此外,借助相关模式,工厂旅游也可以转换为信息、经验和知识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为市场双方提供商品交易(第一层次),平台有活动组织和会议介入,展示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第二层次),传播文化乃至品牌形象(第三层次),有知识交流(第四层次)。这种平台模式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其服务生产作用现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
五、工厂旅游平台供给运行机制简述
从平台内容看,顾名思义,工厂旅游平台是个旅游平台。但工厂旅游平台的产权属于工业企业,其本身并不擅长组织管理旅游活动,意味着很多工业旅游平台内容是可以外包的,如旅游活动策划、纪念品设计、教育类衍生产品开发等为工业旅游平台提供专项生产服务,实现多产业融合的格局。工业企业在平台中的定位主要是规划计划、组织和调度客源及其相关管理服务。如图2所示。这个理论改变了传统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拓展了传统工厂旅游的工作内容和完善了分工机制,对现实工业企业的工作指导意义大。
六、平台供给转型的配套措施
从时间的角度,工业企业周末和节假日停业,实现“错峰旅游”。一方面,休息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工业企业周末和节假日停止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让职工享受法定的休假权,真正落实职工的休假制度;另一方面,挪开空间和时间让位于工厂旅游经营活动,实现“错峰旅游”。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大国,“饭碗”比休假重要、“加班加点光荣”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0]。所以,要随着社会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上升,逐渐普及民众休闲观念,形成保障公民休假权利的法治体制,培育享受休假、休闲的社会风气。
从空间的角度,在工业企业区位中对工厂旅游实行专门的功能区划。体现在企业厂区和办公楼的设计考虑到工业旅游的需要。这样,游客多但不影响到办公,车辆停放不会影响厂区装卸货物的卡车进出。此外,把旅游设计的理念与大工程直接对接,大型工程项目投资设计伊始预留旅游功能,在项目规划和研发阶段就组织人力专门研究旅游功能,预留旅游发展的空间、时间和方式[11]。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的投资设计方案中就不仅定位电视转播塔,而是包含观光功能在内的综合功能。现在,东方明珠变成世界高塔协会中经营效益最好的代表。央视新台址、三峡工程等延续了这种从产业链延伸的角度投资设计的思路。
从生产服务职能的角度,将工厂旅游归类于工业企业的品牌营销范畴。从工业企业办公室接待到品牌营销的定位变迁,是工厂旅游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从一门“副业”到一种新兴业态的飞跃,是生活到生产的转型。与工业企业的品牌活动整合在一起,将工厂旅游视为品牌文化展示的平台,那就可以意味着工业企业的诸多品牌活动可以由企业内到企业外扩展,实现工厂旅游引进来,品牌活动走出去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宝花.申城工业游叫好不叫座[N].新闻晨报, 2011-04-14.
[2] 王若璇.基于工业旅游的景区综合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 刘会远,李蕾蕾.在中国开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
[4]吴相利.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2 (4) :73-79.
[5]张洁.工业旅游及其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6]黄悦,李琳.首钢旧址工业旅游研究及建议[J].旅游经济,2010(5):163-164.
[7]Geoff McBoyle.Green tourism and Scottis distilleries [J].Tourism management, 1996(4):255-263.
[8]安俊梅.工业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8.
[9]王成武,南剑飞,赵丽丽.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研究述评[J].开放导报,2010(2):101-103.
关键词 熵值法;评估模型;新型城镇化;新疆
中图分类号 K9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537(2016)06000108
An Entropybased Method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Xinjiang
XIE Yuana,c, ZIBIBULA Simayia, b, c*, ZHENG Lia,c, PAZILIYAMU Mulitijianga,c
(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cology,
c. 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izing City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ory and from the planning perspective, an index system for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of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and Xinjiang Urbanization System Plan (2012―2030). The index system,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local development features, consists of 7 target layers, 19 criteria layers and 95 indicators. Using entropybased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we conducted empirical analyses to 14 prefectures (cities) in Xinjiang, and used ArcGIS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spatial difference analysi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s significant, with Urumqi and Kashi for the higher level, Ili, Aksu, Bazhou, Changji, Karamay, Hotan at the medium level, and Aletai, Hami, Tacheng, Turpan, Kezhou and Bozhou at the lower level. These analyses and results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Xinjiang objectively. Our study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enrich the case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henceforth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Xinjiang.
Key words entropy method; evaluation model ; newtype urbanization; Xinjiang
改革_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率不断扩大和提高.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影响着国家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合理、持续和深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对此,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入手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不同的定义、解释和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主要强调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14];第二,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56];第三,强调城镇体系和城镇化状态及质量[78];第四,强调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和发展道路[91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多[1222],但由于众多学者对于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内涵的理解各异,对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导致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第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够全面和客观;第三,指标体系中缺少地方特色.对于新疆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研究虽有一些成果[2325],但其指标体系不能够完全反映新疆的经济、社会等发展特征.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应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从“乡”到“城”,使城镇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文以国家和地区规划为视角,结合新疆地区发展特色,构建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新型城镇化状态评价,并利用ArcGIS进行空间表达,旨在全面和客观地反映新疆的新型城镇化状态.
1 指标体系构建
针对新疆发展特征,构建了一套由7个目标层、19个准则层和95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表1).在目标层中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文化传承等;在准则层中,必须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高效发展、资源利用、国家对口援疆政策等在理论上对新疆影响较大的要素;在指标层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万元GDP能耗、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可吸入颗粒物指标、二氧化硫指标、艺术表演团体个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出口贸易总额、旅游业总收入、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各省(市)对口援疆项目到位资金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新疆的发展特征.
2 评估模型构建
2.1 数据标准化
由于各项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纲量不同,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数据之间具有无纲量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原数据进行标准化,方法如下.Yij=(Xij-minXij)/(maxXij-minXij),其中minXij和minXij 分别代表第j个指标下各评价样本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然后使用ZScore标准化公式将原数据标准化.Zij=(Yij-)/Sj,其中为第j个指标的均值,Sj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
2.2 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本文选取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由于计算熵时要取自然对数,ZScore标准化值必须为正数.因此,对标准化值进行修整,令U ij=Z ij +d,其中d是一个正整数,这样得到了一个标准化矩阵U=(u)m×n,然后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样本指标比重P ij:Pij=Uij/∑mi=1uij,其次计算第j项的信息熵值ej:ej=-k・∑mi=1pij・lnpij. 信息熵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指标的权重越大.其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关,此时令k=1/lnm,本文中有10个样本,m=10,则0≤e≤1.然后计算指标的信息效用值d=1-e,d越大,指标权重越大,第j项指标权重为:wj=dj/∑mj=1dj.
2.3 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模型
运用加权求和法,建立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模型[14]:LNUi=∑nj=1xij・Wij,其中,LNUi为第i个研究区的新型城镇化状态水平(1≤i≤m,1≤j≤n,m和n分别为地州市个数和指标个数);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2.4 新型城镇化状态分级
采用标准差分级法[14],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新型城化状态分为低等、中等、高等水平3个级别.其中,计算公式分别为:
, (1)
其中,为作用分均值,s为其标准差.
2.5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一般将新疆分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地区.北疆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南疆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东疆包括吐鲁番市、哈密市.
数据来源于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各地州统计年鉴》、2014年各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个别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及各地州统计信息网、各地州人民政府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3 结果分析
3.1 计算权重和新型城镇化状态模型
运用熵值法进行计算可得各项指标的信息熵、信息效用值和权重(表2),并利用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研究模型,可得新型城镇化状态水平,根据标准差分级法对新疆的14个地州(市)进行新型城镇化状态分级,再利用ArcGIS进行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
3.2 新型城镇化状态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布
通过定量计算结果可得(表3),新疆各地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综合水平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乌鲁木齐市>喀什>伊犁>阿克苏>巴州>昌吉>克拉玛依市>和田>阿勒泰>哈密>塔城>吐鲁番>克州>博州.其中,综合水平最高的乌鲁木齐市(8.07)是最低的博州(2.13)和克州(2.14)的近4倍,其差异显著的原因是:乌鲁木齐市是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和科技中心,而博州和克州处于西部边陲,经济、交通、资源等条件相对较差.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喀什为高等水平,伊犁、阿克苏、巴州、昌吉、克拉玛依、和田为中等水平,阿勒泰、哈密、塔城、吐鲁番、克州、博州为低等水平.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状态(图1).
3.3 新型城镇化状态单项水平及其空间分布
根据新型城镇化状态分级方法与式(1)得出新疆新型城镇化状态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低等、中等、高等3个级别(表4).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处理并制图,得到新疆新型城镇化7个单项水平的空间分布情况(图2).
3.3.1 “以人为本”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在得分上,新疆“以人为本”状态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3.59),最低的是克州(0.84).从排名来看,乌鲁木齐>喀什>伊犁>阿克苏>昌吉>克拉玛依和巴州>和田>哈密>阿勒泰>博州>塔城>吐鲁番>克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市、伊犁、阿克苏、喀什为高等水平,克拉玛依、昌吉、巴州、和田为中等水平;哈密、吐鲁番、阿勒泰、塔城、博州、克州为低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图2).
3.3.2 “统筹城乡”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新疆“统筹城乡”状态得分最高的是乌鲁木齐(0.36),最低的是阿勒泰(0.21)和博州(0.21),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乌鲁木齐>伊犁>喀什>昌吉>阿克苏>巴州>塔城、哈密、克拉玛依>吐鲁番>克州>阿勒泰、博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喀什为高等水平,克拉玛依、塔城、哈密、巴州、阿克苏、和田为中等水平,阿勒泰、博州、吐鲁番、克州为低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统筹城乡”水平较高,南疆次之,低水平区域除吐鲁番外,基本都分布于西部边沿地区(图2).
3.3.3 “集约高效”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集约高效”既强调发展速度,也注重发展质量.从得分来看,最高的是昌吉(0.39),最低的是克州(0.17).从排名来看,昌吉>阿克苏>巴州>哈密>伊犁和塔城>喀什>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和博州>阿勒泰>和田>克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昌吉、哈密、阿克苏、巴州是高等水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犁、塔城、喀什是中等水平,阿勒泰、吐鲁番、和田、博州、克州是低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除吐鲁番外,天山南北坡较高,而西北、西南两侧较低(图2).
3.3.4 “生态文明”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新疆“生态文明”得分较高的是巴州(0.49)、阿勒泰(0.47),较低的是博州(0.25).按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巴州>阿勒泰>和田>克拉玛依>昌吉>乌鲁木齐>伊犁>哈密>吐鲁番、喀什>塔城、克州、阿克苏>博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巴州、阿勒泰、和田是高等水平,克拉玛依、昌吉、乌鲁木齐、伊犁、哈密、吐鲁番、喀什是中等水平,塔城、博州、阿克苏、克州是低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除伊犁外,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图2).
3.3.5 “文化传承”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新疆“文化传承”得分较高的是乌鲁木齐(2.56)、喀什(1.33),得分较低的是哈密(0.45)、博州(0.38).从排名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乌鲁木齐>喀什>巴州>克拉玛依>阿克苏>伊犁>和田>昌吉>阿勒泰>吐鲁番>克州>塔城>哈密>博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喀什是高等水平,巴州、克拉玛依、阿克苏、伊犁、和田、昌吉为中等水平,吐鲁番、克州、塔城、哈密、博州为低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图2).
3.3.6 “市场主导”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市场主导”得分乌鲁木齐“一枝独秀”,其值为0.84,而最小的克州仅为0.02.除乌鲁木齐外,伊犁、昌吉得分稍大.从排名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巴州>阿克苏>喀什>克拉玛依、塔城>哈密、阿勒泰>博州>吐鲁番>和田>克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市高等水平,克州、和田是低等水平,其余都为中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以乌鲁木齐最高值为中心、四周较高、南疆偏低的特点(图2).
3.3.7 “统筹规划”状态及其空间分布 新疆“统筹规划”得分最大的是喀什(0.07),最小的是克拉依、克州、博州,其得分均为0.01.从得分排名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喀什>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巴州、阿克苏>塔城、和田>吐鲁番、哈密、阿勒泰>克拉玛依、博州、克州(表3).从等级划分来看,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喀什为高等水平,克拉玛依、博州、克州为低等水平,其余各地州为中等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整体较高,西部边沿地区偏小的特征(图2).
4 结论
综合来看,阿勒泰、哈密、塔城、吐鲁番、克州、博州的新型城镇化状态水平需要提高.具体来看,哈密、吐鲁番、阿勒泰、塔城、博州、克州要大力提高以人为本水平,尤其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劳动就业;阿勒泰、博州、吐鲁番、克州要提高统筹城乡水平,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阿勒泰、吐鲁番、和田、博州、克州要提高集约高效水平,尤其要注重“高效”,加强工农业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水平;塔城、博州、阿克苏、克州的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水平需要提高,尤其应加强文教事业的发展;和田、克州应提升市场主导水平,加强进出口贸易、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克拉玛依、博州、克州应提高统筹规划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口援疆政策.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认识[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1):1420.
[2] 胡鞍钢,马 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7(1):1629.
[3] 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 2013,33(1):138142.
[4] 李小建,罗 庆.新型城镇化中的协调思想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2):4753.
[5] 卢思佳,张小雷,雷 军.新疆铁路沿线城市与工业和谐度及其时空分异[J].地理学报, 2009,64(8):911923.
[6]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C]//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116.
[7] 仇保兴.深度城镇化――“十三五”期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 2015,22(7):17.
[8] 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9] 冯 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 2012(12):1214.
[10]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2):1622.
[11] 魏宗财,王开泳,陈婷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发区转型研究――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15,34(9):11951208.
[12] 姚士媒,张平宇,余 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 2014,34(6):641647.
[13] 曾志伟,汤放华,易 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3):14.
[14] 杨 洋,王 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 2015,35(7):5158.
[15] 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浙江省11个城市的数据[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16] 王新越,宋 r,宋斐红,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 2014,34(9):10691076.
[17] 叶亚亚,李景保,阳,等.湖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38(2):15.
[18]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13,(8):7276.
[19] 李匝.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协调度评价及地区差异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 2013(6):154160.
[20] 胡 萍,徐友光,张妙琴.广东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影响因子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38(5):1520.
[21] 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4(2):5154.
[22] 王 琳,任建兰,程 钰.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37(5):813.
[23] 马 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11.
[24] 张 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11.
[25] 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 2013,37(7):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