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核技术专业论文

核技术专业论文

时间:2023-01-19 03:2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技术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核技术专业论文

第1篇

2013年9月11日,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大会共收到论文1206篇,来自我国核工业及配套产业、核基础科学研究、核应用技术、核信息、核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及青年学者等1200余人参会,20多位院士亲临大会。

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承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协办,中国核学会22个专业分会及21个省级地方核学会共同参与筹办。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主任张国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国家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刘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二司司长王敏正,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陈飞,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显友,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等出会并致辞,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致开幕辞并发表由中国核学会评选出的“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2011.6.30-2013.6.30)”。

本届学术年会会期4天,年会交流主要以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口头报告、张贴报告三种形式进行。10日为产业论坛,11日为大会开幕式和大会邀请报告,12日至13日两天分22个专业学科进行分会场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学术交流。大会邀请报告阶段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将就核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基础研究、核能三代、四代技术、核能装备制造等进行演讲。分会场阶段广大核科技工作者将围绕核技术研发、核燃料循环、核电、核技术应用、核技术经济与现代化、核科技信息管理等方向进行交流研讨。此外,本届年会还将举办以“传承科学精神--纪念玻尔模型建立100周年”为主题的青年报告会,届时胡思得、邱爱慈院士等将与1000余名高校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弘扬老一辈核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将科学精神的“正能量”发扬光大。大会期间,还将“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2011.6.30-2013.6.30)”,评选优秀学术论文。根据计划,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拟于2013年11月出版。

与往届相比,本届年会增设“核能产业论坛”与“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评选两项重要内容。本次“核能产业论坛”,围绕当前核能产业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与讨论,依托中国核学会年会的强大学术平台和专家智库资源,将有效地推动核能产业“产学研用”的高效结合。由中国核学会评选的“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2011.6.30-2013.6.30)今日揭晓,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中国快堆并网发电、气体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和工业化应用等项目入选。

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核科技界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每两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旨在搭建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和交流两年来核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各个学科交流、交叉与融合,促进核科技人才的进步与成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电、核燃料关联产业、核技术产业、核基础科学、核医学、核农学等学科的全面发展,使核技术更多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造福亿万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科技梦”“中国梦”服务。(中国核学会)

第2篇

一、引言

核技术应用实验是核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核技术应用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使学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真正的、有效的知识结构。[2]核技术应用实验主要配合理论课的学习,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实验工作能力和正确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及处理数据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核技术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与毕业后的科学实验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核技术应用实验是继核辐射探测基础实验之后开设的应用性实验。[3]学生已经具备了仪器使用操作的基本技能、方法,[4]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开设核技术应用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多元化素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重点介绍了将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应用于核技术应用实验中的实践情况:实验准备、实施、实验报告形式、实验评价等。

二、创新研究性实验的重要性

传统的核技术应用实验通常是由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项目组成,实验指导老师先讲解、演示操作,然后学生按要求参照实验讲义上设定的步骤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只是通过实验来加深所渉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创新研究性实验是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动手实践、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5-8]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提升了学生严谨务实、探索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9-12]创新研究性实验是对传统性实验的改革与补充,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符合技术革新和发展的要求,是符合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顺应了“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目标,为学生顺利与企业、研究所培育模式无缝接轨。

三、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1、准备工作

(1)实验指导老师。①提供相关资料。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情况,详细列出实验目的要求、仪器的名称、使用说明、功能、注意事项等,并在实验前发给学生。这样能保证学生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有利于学生根据实验室的条件确定实验方案、熟悉相关实验原理及方法。②准备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项目及方案,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③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开放是保证学生能自主完成创新研究性实验的条件之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人才的个性化发展。[13,14]实验室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为学生开放,学生可预约到实验室熟悉仪器设备或进行预设计实验,为学生设计创新研究性实验项目摸索条件。开放期间,实验指导老师需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15]④评阅实验方案。学生实验项目及方案设计的情况反映了其对理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创新研究能力及准备工作是否做的充分。实验指导老师需认真批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修改实验方案,制订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2)学生。①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设备情况,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查阅相关资料。必要时,学生可预约到实验室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进行预设计实验。②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能全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验技能、创新思维过程及书面表达能力。[16]学生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情况及所学理论知识确定实验项目,选择相关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具体方案,画出实验原理图,拟定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

2、实施

根据实验设计的方案和步骤独立顺利完成实验是检验学生准备工作是否做的成分、创新研究能力强弱的关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及学生需做到如下几点:(1)指导老师。①强调仪器调试使用方法。学生在安装调试仪器前,指导老师强调注意事项及仪器调试使用方法。学生安装调试好仪器,需指导老师检查后学生方可进行下一步实验。②实验过程。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全程观察、指导学生实验操作。①观察学生动手实践能力。②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创新意识。③指导老师向学生提问:若改变实验条件,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可能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观察记录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④实验过程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及时给予指导解决。⑤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作出详细的记录并给予评价。(2)学生。①安装调试仪器。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原理图连接安装仪器设备,并调试,保证各元件设置的参数合理,且能正常工作。学生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给予指导解决。②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及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应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实验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现象或数据不合理的问题,认真细致思考、相互讨论,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③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出其现象,记录实验的条件、各元件的参数及实验数据,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原始记录需指导老师审阅签字。

3、实验报告

学生完成实验后需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是传统的报告形式提交,也可以是研究报告形式提交。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需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器材、设计方案、实验原理及其原理图、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条件、各元器件参数、实验现象、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误差分析、结论。研究报告形式需包括以下内容:研究概述、研究内容与目的、创新性、设计方案、实验原理及其原理图、实验现象及原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结论与建议。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17]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4、实验评价

创新研究性实验成绩的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创新研究性实验的热情及兴趣、也是今后能持续开展下去的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对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老师需全程参与实验项目中,对学生的任何一个实验环节都必须了然于胸,并做出详细记录及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实验前准备。这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设备熟悉程度、选择的设备及实验条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原理及其原理图的正确性、拟定实验步骤的正确性、设计的实验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等。这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20%。(2)实验操作。这部分评价依据主要为:操作熟练程度、仪器安装调试情况、实验原始数据及现象记录情况、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态度等。这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50%。(3)实验报告。这部分评价的依据主要为: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及正确性、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正确性、结论的正确性等。这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30%。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核安全工程;人才培养;高校

2010年,南华大学发挥自身几十年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色,凭借扎实的专业建设基础,积极申报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并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2010年即从新生中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转入一个自然班开始培养工作,该专业2011年获批湖南省特色建设本科专业,2012年获批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后,原“核安全工程”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调整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2013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南华大学以“核安全工程(专业方向)”继续招收本科学生,也是迄今唯一批准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阐述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以期为核安全领域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

随着我国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核能作为一种几乎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核电建设的安全、高效发展,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局已在国内实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制度。为了适应核安全人才的强大的需求现状,南华大学于2007年率先在安全工程专业下设置了核电安全工程和铀矿冶安全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并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为了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学科建设团队首先以需求为导向,先后调研了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三门核电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二二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核工业企事业单位,获得了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信函回执反馈意见,并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的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学生来校学习的机会,分企业类别(核电企业、研究院所、铀矿冶企业、核燃料加工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与建议。同时,组织南华大学相关专业(特别是核类专业)教师多次研讨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确定以“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宗旨,主要参照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知识要求,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进行了两次修改。

二、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各个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服务对象所确定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培养目标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质,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核与辐射安全、安全应急管理和职业健康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专门从事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工程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南华大学提出了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安全科学和核物理基础理论、核与辐射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课程,接受校内外实践环节、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具备服务于核工业各个领域的核与辐射安全研究、设计与监管的技能,并具有在核与辐射安全行政管理、核环境与核安全中介等机构中工作的能力。

三、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工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安全工程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和第二课堂,共计183学分。核心知识领域有工程理化基础、原子核物理、安全人机工程、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应急管理及其系统方法、核与辐射安全。核心课程包括“原子核物理”、“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核与辐射安全”、“防火防爆技术”、“安全检测及监控技术”、“核电安全工程”、“核通风与空气净化”、“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程”、“铀矿开采安全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核安全设施课程设计、辐射防护课程设计、核通风与防护课程设计、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包括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社会调查报告、各类竞赛活动获奖、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全校性的素质选修课程等。

四、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学校合并前的原中南工学院和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隶属于原核工业部,有多年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积累;学校现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辐射防护、采矿工程、放射医学等多个涉核专业。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为我校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围绕组建“核电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铀矿冶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两个核心教学团队开展工作。教学团队成员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研究人员或工程师组成。对校内教师鼓励中青年骨干去企业锻炼或攻读博士学位及出国进修学习,派出年轻教师参加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重视“传帮带”“、老带新”的措施落实到位。校外教师,我们主要聘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既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有时也被请进校园课堂给学生讲课。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核安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

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相关专业的已有资源,重点建设特色实验项目。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建有辐射安全监测实验室、核通风与空气净化实验室、核应急救援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有:用于核环境安全监测分析的EQF3220结合态/未结合态氡子体及氡/钍测量仪、用于核通风与空气净化实验的粒子图像速度分析系统(PIV)、APS-3321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以及正在建设的环境模拟风洞实验室。

六、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2]。核安全工程实习基地建设时采用两条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南华大学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已有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南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十二五”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研究生实践中心”和“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基地”,都已经成为了核安全工程的实习基地。另一条途径是新建校外基地。由于核安全工程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为此,我们以国家核电产业链为导向,补充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通辽铀业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我们与这些基地间采取顶班替岗、校企科研协同、为企业选拔后备人才等多种互惠的合作模式,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基地在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4周和毕业实习2周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在开展部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基地完成的教学改革。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是目前唯一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没有现存的参照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需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知识点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也希望各相关用人单位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作者:刘迎云 蒋复量 王淑云 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Abstract: Nuclear professionals training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ay for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broad basis, value practice, much channel, large collaborative" is proposed.

关键词: 核专业;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Key words: nuclear profession;training mod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28-02

0 引言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体现了系统思想与技术创新模式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深化。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国际上涌现出大量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组织特征、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1,2,3,4]。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5]。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随后,教育部正式推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各高校积极响应,并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社会单位联合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整合资源要素,打造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南华大学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在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实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湖南省政府共建的管理体制,在“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本文研究探讨了协同创新环境下南华大学“宽基础、重实践、多渠道、大协同”的人才培养

模式。

1 突出特色,打造协同创新培养平台

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覆盖核产业链核学科专业的高校。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列入试点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校情,精心规划,密切校企联系,突出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2012年,学校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改革机制体制,以“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平台共建、体制创新”为主导思想,汇聚国内核燃料循环系统的优质资源,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签署协议,由学校牵头组建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核资源开发、先进核能技术、核燃料循环安全技术与装备”三个创新平台,并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签订了共建南华大学核能产业科技园的协议,将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2 把握规律,树立协同创新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立校之本。协同创新已成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教育协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过程中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同创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形成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局面,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面临并需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6]。

高校要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开放式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学校与各创新主体的联合,让创新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新主体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创新主体实践平台,传授实战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建立创新主体参与的质量保障和评价的多元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创造适合其成长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对核专业的学生,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南华大学须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这一主旨,形成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利用行业、地方的特点和优势,突破以往封闭式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核专业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

3 整合资源,实施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过去的强调不同主体参与性,转变为强调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性,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南华大学依托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坚持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实施“宽基础、重实践、多渠道、大协同”的培养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人才培养创新资源要素的整合,建立核专业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3.1 “宽基础”。充分利用各协同单位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有效改变目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核科学与技术、核资源开发、核动力装备、核仪器仪表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适应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3.2 “重实践”。组建协同创新试验班,每年从大一年级核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选拔20~30人进入试验班。试验班学生经考核可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将培养方案中与工艺、装备等有关的课程安排在协同创新中心授课,将毕业设计、论文等安排在现场进行。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处理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3 “多渠道”。整合协同创新中心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能力训练平台、工程技术开发平台、生活保障平台以及实践教学信息系统,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通过组建协同生产实习基地、教学科研导师组、工程实践中心以及大学生进企业、校企定向联合培养、暑期社会实践等举措全方位、多渠道强化对学生的培养。

3.4 “大协同”。与各协同单位建立若干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以工程实践训练、工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协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入开展协同创新,是高校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行业与地方共建高校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核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南华大学要在打造“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加快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行“宽基础、重实践、多渠道、大协同”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形成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局面,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制订体现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要求的协同创新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6-11.

[2]Miles,R.E., Snow, C.C., Miles,G.. 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how communities of networked firm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economic wealth[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3]Etzkowita 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8.

[4]Auerswald P,Branscomb L ,Demos N,et a1.Understanding Private-sector Decision Making for Early-st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A "Betwee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Project"[EB/OL]. 2012-1-2, http://Atp.Nist.gov/eao.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监督管理,种子质量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生产保障,种子质量的优势直接关系到农业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政策壁垒被彻底打破,种子市场全面放开,种子企业及经营业户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吉林省白城市种子企业及经营业户由《种子法》颁布前的6家,增加到570家,种子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由过去的国有经济独家经营,转变为国有、集体、民营和科研院所共同发展,而且分布广、分点多、跨度大,而从事种子管理工作的人员只有90人,获得专业执法证书的只有40人,经省级核发的种子检验员5人,检验人员17人。面对当前庞杂的种子市场,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尤显重要,进一步加大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规范种子企业行为,净化种子市场,预防假、劣、冒种子坑农、害农,确保种子安全势在必行。

1.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依法进行。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相关法律有国家颁布的种子法、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商标法和广告法等,农业部制定的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种子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种子检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1.2执行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规程、包衣和包装技术规程及各类作物种子的产品质量标准等。

2.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几种形式

2.1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企业的管理与监督,主要通过对种子企业进行种子生产经营的资格审查,把好质量与监督的切入口。

2.2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实施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一方面是通过对种子企业加工、包装后进行抽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不合格种子流向市场;另一方面是对种子市场的监督抽查,达到对监督管理好种子市场的目的。

2.3通过设立种子举报电话,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农民购买到不合格的种子,通过举报电话直接向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举报,及时处理假劣种子案件,达到了对售后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

3.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未健全。随着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现有的质量法、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有关技术标准为政府和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进行种子质量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随着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现有的法律渐显不足,表现为覆盖面不高,针对性不强、规定的不够详细。

3.2监督抽查覆盖面不够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抽查的作物种类仅限于杂交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和小麦,还有相当一部分作物没被抽查到,抽查的主体仅限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子企业及经营品种数量较大的业户,对市场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尚未大范围开展,作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由于人员、经费的限制,检查不到位,存在死角现象。

3.3检验员队伍建设尚未完善。种子法要求,种子检验员分为种子检验机构的种子检验员和种子企业中的检验人员两类。在检验机构工作的人员是实施种子管理部门的检验、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种子质量监督管理能否做到公正、公平、科学、求实,目前来看仍存在的问题是队伍规模与承担的任务不相称,虽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但要真正承担起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重任,尚存在不足。市县级种子质量检测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利用国家投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对增强种子检验能力,提高检查水平,强化种子检验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强化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已建立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管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工作开发程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所差异,影响了检测机构在政府实施种子监督管理中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4.进一步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的对策

4.1加快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步伐,促进种子质量监督管理法制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是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前提,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抓紧种子法及有关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配套法规的建设。要积极探索种子质量的快速鉴别的方法标准和规范建立,关键要做到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打击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4.2加强监督抽查工作,促进种子质量监督的制度化。种子管理部门通过组织监督抽查,掌握市场种子质量情况并将有关种子市场信息向社会公布。

4.3加大对种子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种子质量的核心在企业,对企业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建设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供种质量,降低农民用种风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4.4加强种子检验员的队伍建设。为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创造条件。种子检验人员是政府实施种子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种子监督管理,必须做好检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检验员的整体素质,制定有关种子检验管理法规,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对种子检验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的力度,指定统一的考核技术规范提高检验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建立种子检验员管理评审制度,规范管理,对工作成绩差,不合格的种子检验员进行通报批评或取消资格,建立全国种子检验员信息库,对种子检验员队伍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需求从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求。运输需求分析是运输供给的基础,运输供给只有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满足运输需求的特点,才是有效供给。

    1运输需求与运输量

    “需求”与“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需求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运输量是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服务水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现有运输能力下所实现的运输需求。在运输能力完全满足运输需求的条件下,运输量不能代表社会经就是活动对运输的需求,仅代表被一定运输设施所限制的运输需求量,尚未被满足的运输需求部分就是潜在的运输需求。显然,当运输设施得到改进,运输能力得到加强时,潜在运输需求就会转化为运输量。正是潜在运输需求影响着运输供给使得运输业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努力增加运输供给满足运输需求。运输业的发展是在不断诱发潜在运输需求、不断挖掘潜在运输需求,并使得这些潜在运输需求得以实现的过程中使运输业自身得到发展。

    2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

    2.1空间差异是运输需求产生的直接原因。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社会了展和经济状况三个方面。

    2.1.1自然状况方面的差异是地区直接在自然条件方面相互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不同,这些自然状况主要指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某些资源集中于一些地区,而其他地区由于资源的稀缺不得不从资源集中的地区输人资源。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在本地区需求不足或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而利用率相对较低下,也努力寻求其他地区的需求,以扩大本地区资源的利用效果,就必然产生运输需求。地区的地理颁布以及在运输网络中的位置也对运输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地理位置好,运输需求产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畅,运输条件不好,必然会对运输需求的生成起到消极的作用。

    2.1.2社会状况方面的差异作用表现在各地区人口、文化方面的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就造成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生活、就业等相对困难,迫使一些人到其他地区去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流动人口。各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各地区不同的工作、休息、节假日时间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这样就使各地区之间产生频繁的社会交往,由此对运输需求产生影响。

    2.1.3经济规模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地区的物资调人调出量和频繁程度在不同的时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其物资消耗量相对较大,同时,其产品产量也比较高,因而与其他地区的物资交流就更加频繁。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地区之间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相互补充、相互信赖,建立地区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贯穿在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使得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过程有效地联系起来,此外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提高了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度,新的科学核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从而使运输需求不断产生很大的变化。

    2.2经济发展是运输需求产生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是一个牵动整个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和各个环节不断变动的过程,经济活动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运输联系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与协作、地区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求经济结构按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一些行业的高速发展,而这种变化必然要引起各行业的某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这也造成运输需求的变化。

    2.3运输网络是运输需求产生的必要基础。运输网络系统将各经济区域通过运输线路联系在一起,是各经济区域赖以实现相互之间运输联系的数量的必要基础条件。同时,运输网络也决定了各经济区域之间运输联系的数量、强度、速度及旅客与货笺的流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对各种类型的协作在求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依赖和制约关系。运输网络使得各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得以实现,从而也对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促进资源的全理配置。

    3运输需求特性分析

    3.1需求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人和物的空间位移,因此运输需求不但几乎是所有经济和社会主体的普遍需求,而且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3.2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运输业面对的是种类日益繁多的货物和各种不同身份和出行目的的人群,运输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包括安全、速度、方便、舒适等质量上的要求。

    3.3需求的派生性。运输需求只是社会经济和派生需求,运输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

    3.4需求空间的特定性。运输需求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不同空间地点间的位移,具有特定的空间要求。

    3.5需求的时间特定性。运输需求在发生时间上的统计特征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客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主要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律的支配,货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一般受各种社会生产活动规律的制约,引起运输生产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和不均衡性。

第7篇

关键词:技术发展;岩矿分析;测试;应用;发展

一、岩矿分析

(一)岩矿分析的相关步骤

目前在岩矿分析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首先是对试样的加工,然后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再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再根据选择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和相关分析,最后得到分析结果。针对试样加工,主要分为破碎、过筛、拌匀和缩分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试样加工时要严格的遵守相关规范,不然会造成勘探、计算和分析等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定性主要是分析试样属于什么样的岩相,其中的各类元素的组成成分,半定量是根据定性分析得到的相关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岩矿中各类元素的含量,用以选择更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针对测定方法,是根据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对试样中元素含量与工程元素含量进行选择,对含量高的元素通常情况下使用重量法、滴定法,对含量低的通常采用光谱法;针对方案分析及操作,由于该阶段比较复杂,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主要涉及了分析和测定方法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然后对试样进行分解,再对分取溶液进一步分组测定,由于目前的任何分析方案都不具备全面性,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和更新;针对审查分析结果,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去找出问题,以确保质量。

二、岩矿分析技术法

由于目前在矿产资源的勘探深度越来越深,并逐渐从陆地转向海洋等原因,使得岩矿测试和分析已经向着多领域进行发展,随着化学测试仪器的不断进步,常用化学仪器分析技术法有分光光度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比浊法、电子和离子探针法、荧光测定法等等,而色谱法主要有热解、气相、液相色谱法,核技术法包含了y辐射测量技法、中子活化分析技法、x射线荧光测定法。目前最在对岩矿进行分析时,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技术上已越发成熟,对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主要是因为将该方法和一些操作数据、试样模型、离子的分离和交换等领域想结合,得到的析结果很理想,例如硅酸盐样品中多元素的分析、对铁、铜、铅矿中的主次成分分析等;而过去的10年间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缺陷很明显,虽然该法在操作上很简便,干扰也比较小,但是该方法的验出限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该方法中的缺陷很多学者采取了很多的办法,例如在溶液中加入一些有机表面活性剂,或者利用原子捕集器提高岩矿中某些特定元素的灵敏度,经过改良也有不错的效果;对贵重金属或者稀有金属主要采用的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该领域目前是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主要是受到地质实验室、样品和灵敏度等原因的影响。

三、岩矿测试物理法

岩矿物理测试法近几十年主要将晶体化学、量子力学以及晶体物理学作为研究基础,再把矿物学、结晶学、波谱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主要包含了电子谱、x射线谱、发光发热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x射线谱、质谱、激光拉曼谱等等,再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深入的测试,例如研究对样品内部的超显微显示、对晶体的出溶、位错、反相、晶畴研究、对x射线的微结构研究、对晶体的选取分析、对晶体的有序和无序研究、对晶体内部晶介分布研究等,除此之外,晶体化学研究领域中对晶体的元素成分分析、离子键、离子占位以及配位情况等都能提供科学的研究信息。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岩矿测试物理法对岩矿测试学科有重大的贡献,实现了对微区地质测试研究,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矿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重要科学成果,为矿物研究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

四、岩矿测试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对岩矿的测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对岩矿的测试技术主要有宏观、微观和古代研究。对于宏观研究,主要的研究角度是从天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将地球作为一个小的研究对象,放眼于整个宇宙,把地球和其它天体进行对比研究,该研究方向视角极其宽广,解决了很多的其它研究方案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将整个地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去认识我们生存的地球,得到更多不为人知的信息,也可以把抽象的事物进行宏观研究,比如对地球环境研究,让人们认识到我们生存的家园面临的问题和现在的承受负荷等问题,切实让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保护环境有莫大的帮助。宏观地质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区域,对岩矿研究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微观研究,它的研究视角与宏观研究正好相反,它的研究领域是微小世界的研究,比如对岩矿中的含量、元素种类等进行研究,微观研究不仅对分子、原子的结构、地质学、岩矿测试技术等方面有重大的贡献,还对各类显微领域和显微生产领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古代研究,在考中学中,对岩矿的测试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古代的环境、气候、生态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古代研究中,依赖岩矿测试技术是考古研究中重要的一环,例如对贝壳、叠层石、岩石结构等研究,都是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岩矿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岩矿测试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围绕着宏观、微观和古代研究,通过这几个方面可以对岩矿的化学成分、构成结构、晶胞参数等岩矿内部结构都能精确的测试出,对于岩矿表面的价态、形貌、表面元素也可以通过仪器扫描出,对当地的气候、土地结构等都有很好的确定。从岩矿测试技术发展来分析,未来在这方面的发展主要跟随着三维立体图像技术的进步而更加精准和细致,并在全面保护样品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得到定量分析结果,在对常量元素分析时要尽量多的得到痕量、超痕量定量分析,在宏观上加强对宇宙天体试样品进行采样分析或者遥测分析,对地下深部无法采样的结构加强遥测研究,在微观上,对仪器和分析方法进行更新,提高仪器灵敏度和清晰度,增强分析方法的分析速度和分析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去探索自动分析技术,并要保证测试的质量。

六、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矿测试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经验,人们对岩矿测试领域有了更新的认识,加上国家对岩矿测试重视力度在加强,所以岩矿测试工作在我国的能够得到更快的进步,为以后的岩矿测试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大中.对"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的建议[J].四川地质学报,2009,23(1):57-61.

[2]王燕.探讨岩矿测试技术状况分析及解决办法[J].中华民居,2013,(3):232.

[3]陈文,万渝生,李华芹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技术及应用[J].地质学报,2011,85(11):1917-1947.

第8篇

关键词:需求与推广;水资源;技术

一、发展趋势和科技需求

在强烈的社会实践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水文水资源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其研究领域和研究尺度不断扩大,技术方法的先进性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于水利和相关行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的趋势是:

(一)水文信息的采集和监测能力将不断提高。地面水文信息采集监测站点与气象雷达和遥感卫星等将形成立体观测信息网络,大大提高对整体水文事件特别是极端水文事件的分析、监测和预警能力。

(二)大尺度以及环境变迁影响下水文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研究陆面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量的转换机制,而且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等更先进的空间观测手段研究陆面海洋大气界面上的水分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三)跨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水文水资源与地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交叉性不断加强,将促进实现水源有效开发利用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核技术、地球观测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等在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各个领域中融合渗透,使得水文水资源的研究方法出现突破性进展。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旱灾害严重等问题,并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力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矛盾,是水文水资源科技研究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结合水文水资源领域科

技的发展趋势,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技术需求主要包括:

(1)在防洪抗旱减灾方面。加强新技术、新途径(如雷达测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同位素技术、信息技术等)在洪涝、干旱、水环境监测(包括水雨情时空分布、地下水监测、土壤墒情生态条件等)和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水文与气象耦合的水文预报技术研究,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2)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一方面是“开源”,包括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技术(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技术、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技术、雨洪回补地下水技术、污水资源利用以及海水淡化等)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是“节水”,开发和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水质水量监控技术,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

(3)在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时和预警技术;加强新一代卫星遥感技术对水体浊度、水环境、生态条件等监测信息的推广应用。

(4)大型公用基础软件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水文水资源领域包括大量的专业软件,包括水文监测分析、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管理等,这些软件专业性强、适用性广泛,推广这些软件,有助于提高水文水资源行业的水平。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十分必要,因为基础资料是进行所有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根本和基础。

二、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现代水文预报预测技术

现代水文预报预测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提高水文预报预测的预见能力,从而为抗旱防洪减灾更好地服务。所以应当加强气象与水文相耦合的预报预测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推进定量的气象数值预报预测产品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提高水环境变化、抗旱、防汛的预报预测水平;并加强对短中期台风暴潮、水雨情、天气的预报预测工作。这些推广技术包括了气象与水文相耦合的对降雨径流长中期的预报技术、结合定量的气象数值预报预测产品、基于新途径和新技术的水文预报预测技术、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天气雷达测雨信息源的实时的洪水预报预测技术。

(二)水文信息的监测、传输技术

必须推广具有较高效率、操作方便和高灵敏度的水质、旱情、水雨情等实时监测与预警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抗旱防洪减灾目标的要求。这些推广技术包括了新型、高灵敏度的水文信息的监测传感器、远程传输、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设备、地下水温度和水位等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河湖水质的在线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依靠卫星遥感信息进行大范围的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分析技术与设备等。

(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

对于流域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实质就是以统筹解决生态安全、供水安全与防洪安全目标等的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因此应当建立和推广将总量控制来作为核心的统一调度的流域水资源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从单一的水利工程调度跨越到跨流域或全流域多水源(过境水、地下水、地表水)的统一配置和调度技术。这些推广技术包括了跨流域生态改善与应急输水监测技术、流域工程体系中多目标联合调控的技术、区域地下水的修复与保护技术研究、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地下水数值的模拟及其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三、地下水数值模拟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研究进展来看,研究结果更多都是比较侧重于特定区域、单一模型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应用性。对于耦合模型来说,更多的是从数学优化角度来进行耦合,单纯追求模型模拟精度,忽略对耦合模型内在机理的讨论研究。实际上,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多尺度性、突变性和随机性等本质属性的存在,使得对地下水动态预测研究变得较为复杂,如何建立既能提高地下水动态预测精度又能真实反映地下水系统内在规律的预测模型,显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取决于地下水数学模型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模型是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内在核心,模拟软件是模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模型的发展将会扩大软件的适用范围,提高模拟的精确度。软件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模拟软件的速度、质量及现代化水平。尽管世界上地下水及其相关模拟软件多达数百个,但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地下水软件能解决一切地下水问题。根据国际上地下水的研究动向,可以预计今后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向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实际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机理研究。如以确定性模型描述地下水系统的内部环境特征,将边界条件和源项作为随机时间序列建立预测模型,从而建立确定性随机耦合模型,来预测地下水动态,提高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

(2)无限边界有限处理的研究,尤其给定水头边界。

(3)数值计算方法,减少计算内存仍是地下水流数值分析的重要课题。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相结合来处理一个课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4)介质的非均质性及由此而引起的参数的尺度效应研究。

(5)非饱和流及非饱和运移问题,多相流及其运移问题等的模拟研究。

(6)3s技术与地下水模拟模型紧密集成技术依然是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7)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痕量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反应和有微生物参加的生物化学作用所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考虑物化反应和生化作用的溶质迁移模型,特别是地下水中有机物质迁移模型将是一个重要研究趋势。

第9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地质勘探;工程管理;质量监管;

前言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要点十分庞杂,我们挑选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工作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坚定基石;做好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是施工建设的保障;做好施工建设前、中、后期的监理控制,是建设精品优质的工民建设工程的保证。其最终目的都是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地质勘探

在进行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时候,地质勘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任何一幢建筑首先要有的就是稳定的地形条件和坚固的基石作为支撑,如果根基都不能稳固,那势必建筑物也不能经历风吹雨打的磨练。城市建筑各种各样,其作用各有不同,但是他们还是有着基本的共同联系,正如地质勘查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建筑都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而且是必须第一个考虑的因素。在进行项目建设时,不断要考虑经济支撑条件,还要考察地形地势,甚至是整体布局的美观性问题,后两者都是勘察的范围,在合适的地方建设合适的项目,也才能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安全得到保障。

地质勘查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的勘察项目有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四个方面。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来决定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发展什么项目的建设,如在一块平坦开阔的土地上就适合进行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房舍建筑,这样的地方既不用动用大型机器进行地貌的休整,能节约很多额外的开销,而是地势平坦,交通也比较方便。而在地势高低相差太大的阶梯分界处,是绝对不能进行工业厂房或者是民用居室的建造的,处于两级阶梯交界处的地势是极不稳定的,很可能就出现地势塌陷,地震等自然灾害。所以再进行工程建设时是必须要进行地质勘查的,否则是后患无穷。现如见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工程建设之前,也会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查,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马虎,虽然他们勘查出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利益原因,他们并不重视这种理论性的勘查结果,而是继续进行项目建设,其结果也只是给人们带来一系列危害,所以我们相关负责人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人民的利益考虑。

水文条件的勘查,也是必须谨慎的一个问题,对水文条件的勘查和完全了解就可以避免地下水造成的危害。其勘查主要查明的是有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绝对标高和季节变化幅度,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和埋深,如果不掌握具体的资料,就容易造成日后的隐患。地质结构的勘查对地质基础结构、基础砌置深度,施工方法的采用以及保证建筑物日后的稳定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要想建筑物能稳定安全,经济实用,选择适宜的地质结构是关键,如果有不良的土层出现在建筑物影响所涉及的深度内,那我们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费用来挽救损失。动力地质作用勘查就是避开泥石流、地震、滑坡、地面沉降、冻土层造成的危害,找准他们的分布区,就能避在不知情下造成的意外损失。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质量监管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工程材料的质量审查

对材料的外观、性状、质量、数量、大小尺寸都要进过严格的检查核准,不能出现任何问题。特别是在质量问题上,每种材料的保真度一定要有明确的材料证明,不能出现用假材料来代替的情况。而且各种不同的材料要分工保管,存在不同的仓库中,而且是要做明确的存档的,以避免日后偷工减料问题的出现,也更加确保建筑设施的质量问题。

2、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性

不能随便招收一些不懂建材的打工人员,而且对员工要有明确的工作手册和职业规范,技术人员要时刻牢记,并遵守相关规定。之所以说要有专业性,是确保在建设中出现任何临时性状况,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找到缓解方案,防治事态扩张,为下一步充分研究解决方案赢得时间,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从事建筑工作的公司多,所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赢得更好的声誉,好的技术员工也是一大保证,他们能及时变幻思想,与时俱进的改进建筑方案,坚持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所以对于员工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3、相关负责人一定要有充分的责任心

企业单位更是要做到责任与权力的明确清楚。特别是在出席工程质量问题,甚至是工程事故问题中,一定要有第一时间的负责人来做出相应的回应,不能像大多数情况一样,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搁置一边,自己极力推卸责任。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把责权问题解决清楚也是企业质量监管必经的一个过程。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监理

工程监理是伴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加之结合我国的国情需要下,在建筑行业中推行的一项科学的管理体制,其根本性的目的就是保证工程质量,目前在我国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施工中都有及广泛的运用,事实证明这项措施也是科学合理的。它的运用是值得借鉴的,也必须保证在施工建设中得到运用。

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事前监理控制

监理企业的资质是经过严格审批的,他们本身是公正公平的去监理市场其他建筑施工企业,事前的监理主要是在业主的招标、投标程序上。业主应该坚持在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下公开招标,在入围的企业中选择合适的企业与之合作,招标洽谈合适以后,监管人员要第一时间对中标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包括施工管理、质量体系与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审查,并要进入施工现场对工地的水电,公路交通问题进行考察,一切不利于后期建设的行为都要第一时间改正。

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事中监管控制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性的监管,对于招标的建筑施工中所要运用到的各种技术要给相关的监管人员交底,细化到具体的操作者、所运用到的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构配件等,要明确到每一项工程由谁做,怎么做,具体步骤的实施都会有提前的审核,以便及时发现不合格不达标之处,及时改正过来。

3、严格监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活动

这是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关键之所在,如果出现任何纰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对每一项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活动都会有明确的记录,而且各项资料都要整理组卷,确保资料的齐全完备,并且每一项都要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只要有任何一项缺失都会被监理人员拒绝验收。最终的质量签收也是十分严格的,工程建设完以后要对地基承载力、地质状况条件、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查。

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事后监理控制

最后的监理控制也就是最后验收阶段,各项验收合格资料收集完毕后,最后就是审核技术文档阶段的各项处理,包括对工程设计变更、新工艺、材料技术鉴定、处理事故问题报告等全面细化的审核,目的是强化事后监管,确保工程优质完工。

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虽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项目实施上,却有着很多的相似点,本文宏观的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工程监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而保证以后的建筑工程都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沈锦儒;振冲碎石桩工程监理的实践与体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论文集 2011

第10篇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应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从新的视角找寻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迅速发生着变化,其观念、思路、制度和方法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1 人力资源资本化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人被视为“劳动力”,在既定规则下组合、使用资源,对企业带来的价值限定在岗位职责的范围之内,人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劳动报酬,员工仅仅被看作是生产的“成本”。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关键资源是知识、技术和信息。而人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本成了最关键的资源。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劳动熟练程度等。

1.2 管理职能战略化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以甄选、招募、培训、薪酬、绩效评价等事物性活动和传统性活动为主要内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不仅具有传统的管理职能,更要进行知识管理、研修开发、战略调整以及战略更新等新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正向以创造出一种既能承担新的战略角色,同时又能成功地履行原有的种种职责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色渐渐定位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这样才能成为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1.3 管理方法人本化

对人性的假设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20 世纪20 年代,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表明人是“社会人”,认为管理者更应该注意被管理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职工参与管理,以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与“成就的需要”,改变对被管理者的外来控制与自我控制。后来麦格雷戈提出了Y 理论,Y 理论中的“人”被称为“自觉人”,他认为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被管理者需要的环境,尽量把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对工作具有挑战性,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最终,“复杂人”论者认为,人性假设应考虑人的个性,考虑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可能是纯粹的“自觉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映的“复杂人”。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正是综合了人性假设的各种观点,提出的最适合现代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未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智能的开发,只有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发人的潜能,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现代管理强调“柔性管理”,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以感情调动职工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需要、价值观的变化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充分的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4 管理手段现代化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如网上招聘、网上在线培训、网上沟通等。人力资源管理也有许多专门技术知识,如员工培训与开发技术、员工考核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技术、激励管理技术等,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组织结构由复杂向简单过渡,员工的工作时间更具弹性,工作内容有更多的选择,工作流程越来越简单,工作标准化将逐渐被更多的员工个性和创造性所代替,以信息网为工具的虚拟化工作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将有更多的灵活性。

2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持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必不可缺。人才资源竞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中之重。下面就从不同的视角探寻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对策。

2.1 “以人为本”,“能本管理”

工业化时代的管理者基于人是“经济人”的假设来管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专家和学者在人性假设的问题中研究更加深入,逐渐提出“社会人”、“复杂人”等的说法。在工作中人们不仅要获得一定的金钱,还要满足个人的某种满足感,更甚者要在工作中有所激励,使其获得成就感等等。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适合时代开发出来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以人为本”要求管理者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构建多样化、分层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员工的精神状态、文化修养、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注重人才的筹集、教育和培训,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从而增强长期竞争力。

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能本管理”的本质就是尊重遵从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开发人力,从而尽可能发挥人的能力,以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2.2 组建优秀的人力团队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优势。而只有优秀的人力资源而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效用也是不行的,优秀的人力资源需要在管理者的管理下形成团结一致的团队,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就形成了企业最大的优势。

组建优秀的人力团队要从几方面着手:第一,适才,即选择适合企业的员工。适才就是企业员工不论智慧、才能或专业能力,只要能胜任担任的工作,且能满足他追求工作的动机,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愉快合作,是否是最聪明的人不是最重要的。第二,留才、激才。依靠激励导向式的酬薪策略和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的报酬将有显著的差距;按个人能力、技能、绩效而不是按职务付酬;企业给予员工一定的福利点数,员工可以在点数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第三,用才,即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在重视现实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员工的潜在能力,营造与员工一起成长的组织氛围,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空间,为优秀企业家和员工团队创造宽松的创业和工作环境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四,育才。任何优秀的人才不进行培训和学习也会被时代淘汰。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把培训的目的由过去的使员工适应企业当前需要转变为对“企业人”的塑造;把培训的对象由原来的少数人员转变为企业全员培训;把只关注培训过程转变为更注重培训结果。

2.3 构建终身学习的组织理念

知识和信息时代需要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组织强调组织成员的“不断学习”,这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基础。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只有能够设法使企业组织的所有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赢得长期的发展。他提出在企业中实行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以构建一个相互关联、彼此融通的学习型企业组织,并保证企业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良胜循环。

3 结束语

在21 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已经逐渐由功能性部门转变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企业只有在这快速而剧烈改变的竞争环境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变革,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月坤: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在融合中创新[J].中国建材,2006,6.

第11篇

【关键词】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办法

1.现状分析

1.1存在问题

1.1.1业主方面

对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理解深度不够,认为清单报价就是最低价格中标,愿意花最少的价值获取最优工程。

由于多年来建设工程粗预算、多签证、下功夫结算的现实影响,往往认为后续还有结算把关,不能把问题充分考虑在工程建设前期,为工程量清单计价留下隐患;受急于开工心态的影响,在完成项目登记后,业主就要求在短时间内结束招投标工作,确定施工单位。而工程量清单报价在当前各方理解程度差异较大和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若在短时间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势必影响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

1.1.2投标方方面

在传统计价方式的作用下,以预算价为基础反算项目综合单价,以应付工程量清单报价。

由于多年来习惯于政府部门下发的定额,使预算人员缺乏成本测算资料和经验,不能真正体现企业成本价格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加之企业预算人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其水平都难以满足清单报价工作的需要。此外对招标文件理解深度不够、将不该计入成本价格或应计入成本价格的成份没有搞清、缺少一支编制企业定额的高层经济管理人员队伍、以及计算机应用不到位等,都是影响工程量清单报价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1.1.3招标机构

由于目前各招标机构缺乏从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专业人员,编制中存在对工程量清单报价总体概念模糊、认识深度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文件编制水平不高、工程量清单计算方法掌握的不好、工程量清单计算错误、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如招标文件套用工程量清单模式,由于未能真正掌握清单报价的方法,给投标单位造成理解中的多头思路、报价差异大、计价困难等问题,评标时给专家造成不应有的麻烦。

1.2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践的几点思考

1.2.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培训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派生出来的新生事物,作好建设工程造价体制改革全过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十分重要,通过专家讲座与研讨会,以及相关报刊杂志进行广泛宣传,使全行业了解造价体制改革、认识造价体制改革、接受造价体制改革。让建设各方主体及中介咨询单位尽快适应新的计价模式;要经常性的开展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讨论并组织工程量清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清单报价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基本掌握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并运用于具体地业务工作中。

1.2.2充分准备、精心组织

充分保证招标评标工作的公正合理,关键在于评标办法是否科学,对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的招投标活动,其评标的依据、方法和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将是我们当前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工程量清单计价要全面推行,必须取得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是做好工程量清单计价推行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1.2.3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保障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设计研制出界面直观、动作快捷、功能齐全的高水平工程量清单计价系统软件,解决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报价中的繁杂运算程序,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方便,以满足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各方的需求。

系统软件不但可以编制出规范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也可以在评标过程中随机抽查详细的报价分析,借以判定其所报综合单价的组成是否合理,同时也可确定有无低于成本报价现象,系统软件可充分体现高科技手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2.4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文件和合同的衔接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企业进行投标报价和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

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涉及价格的部分,应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相关条款列入其中,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内容融入施工合同之中。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通过合同备案制和合同跟踪管理制度的实施,做好对工程造价变更、工程索赔和工程结算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顺利施行。

2.把握源头,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1正确理解工程量清单招标

由于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有的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评标办法要求和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方提供的报表根本不一致,导致在评标时,评标办法没有数据支撑,最后只能草草了事。

有的工程量清单的划分有歧义,导致在具体评标时,不同单位的报价差异极大,致使评标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更危险的是,如果评标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那这种情况所带来的问题就像“烂尾楼”一样,会在后续的施工、设计变更、结算过程中带来不少难题,致使业主利益受损。

因此、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参与工程造价的各方遇到了不少问题。这其中,如果招标方的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发生了偏差,将会导致投标、评标、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2进行需求分析

一是对要招标的建筑物特点,如建筑物的规模、结构、施工难度、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进行认真分析。

二是对业主自身对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分析,这里主要分析时间要求、功能要求、质量要求等。

三是对业主自身的能力进行分析,例如是否具有建设项目的管理能力等。

2.3确定发包形式

一个与建设项目特点以及业主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发包方式,能给业主在后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减轻很多管理负担,同时会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

如果项目大,又有很多复杂的专业项目,而业主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又不够强,则应该考虑选择总承包的方式。这样做,可能会使总投资难以压下来,但可以避免由于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不当,造成的返工浪费、工期延误等风险。

反之,若专业不多,且多为常规项目,则可以考虑由招标方直接与各专业承包商签订分包合同。这样有利于业主控制总投资。也还可以考虑以补偿给主要承包商一笔管理费的形式,将协调配合的责任转移给主要承包商。

招标方在需要对大型工程项目划分标段时要注意,标段划分不宜太小,这样会增加业主的管理成本。

2.4确定合同价格形式

如何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确定符合要求的合同形式,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常见的合同价格形式包括:(1)固定合同总价;(2)固定合同单价;(3)可调合同价等对于承包商而言,如果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相当详细,市场上材料价格稳定,并能据此比较精确地推算造价,则固定合同总价的发包方式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图纸和说明书不够详细,未知因素较多,或者遇到材料突然涨价以及恶劣环境的影响,承包商必须承担应变的风险。为此,承包商会加大不可预见费用来消除这些变动因素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工程报价,这最终对业主是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可行的办法是在固定总价合同中增加一些必要的条款,由业主分担建设期的部分风险,从而降低承包商的不可预见费用,使总包价下降。这样做对于业主与建设工程承包商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当工程项目较大,造价较高并且施工技术相对较复杂时,要综合考虑造价和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这时就应该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但是并不是造价越高就越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要严格地审核技术标部分对商务标的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软件人才;工程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平台;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118-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24

引言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现今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要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急需培养大批适应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国际化、实用性的软件工程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国际化水平上都不能很好满足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业界环境、高素质创新型软件人才。如何实现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加快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是软件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软件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不协调。

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忽视软件产业发展对先进技术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经验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国际标准规范接轨,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素质教育多是以授课方式进行,不能融入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过程中。

2.教学模式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注重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传授,而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识记和重现,处于一种被动式学习状态,而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和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仍然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3.缺乏过程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现有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监控较少;对理论教学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尚未建立符合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教学评估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4.学生国际竞争力较弱。

目前我国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差,具有英语听说能力,能阅读、书写英文项目计划书等技术文档和用英文讨论交流问题的软件开发人员严重缺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国际竞争力小;这种以应试为主的英语教育模式、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是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软肋。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如何培养与软件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建立怎样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是软件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1.确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

在借鉴IEEE和ACM的SWEBOK、SEEK等软件行业标准以及美国Carnegie Mellon大学、Michigan大学、加拿大Waterloo大学、McMaster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结合对微软、IBM、HP等著名IT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熟知领域、面向工程、遵循规范、融入团队、通晓外语”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根据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制订了“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边界模糊化、学分动态调节制、职业训练预备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2.构建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秉承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既符合国际软件标准规范,又符合我国IT行业特点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构成。

(1)兼顾专业基础与产业需求课程设置方案

以国际软件工程业界如IEEE、SWEBOK、SEEK等提出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我们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向企业广泛征集行业和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削减或调整了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课程,增加了大量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课程,这样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课程体系和动态教学计划。图1给出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组成。

该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考虑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传承,又具有明显的软件工程专业特征,其总体规划和具体课程设计均以专业基础和产业需求相融合为原则。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领域的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在侧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将专业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软件技能、软件项目实践、实训、企业实习、创业教育等不同层次与方式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课程也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意识,在工程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渐进性阶梯式软件工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CDIO高等工程理念为指导的基础上,我们整体规划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以“软件项目实践I工程实训I软件项目实践II工程实训II企业实习”为主线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以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3.量化可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院所有的本科学生都能参与企业实践,我们加强了对校内外的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学院目前已经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合作办学,包括微软创新中心、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国家Linux推广应用与培训中心(红旗合作)、重庆市信息安全技术中心(华为合作)、重庆市中间件实验室(金蝶合作)、中标麒麟Linux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中标合作)等。同时,聘请50个企业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

(2)自主研发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为实现从教学管理、项目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实践教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软件实践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该平台建立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之上,包括CMMII.2、PMBOK2008、UML2.0等,提供了一个完整和集成的技术架构,同时也提供一个量身定制的实训管理体系。该实训平台为学生软件项目实践及工程实训提供了大量的管理工具和企业的研发环境,如缺陷管理、任务跟踪管理等,为实践课程及实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质量,如何加强学生过程化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系列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与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运用信息化支持管理平台我们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管理,从而形成了实践教学过程科学、规范、可度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通过采取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干部评教等措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建立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必要、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课程内容是否陈旧、课程开设时间是否合适等。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测试,尝试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严格把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组建了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分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果相吻合。

(3)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学院提出了“两个背景、两个精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原则,即具有工程领域背景和国际化背景;精通软件新技术、软件工程新技术,组建了学院的教师队伍,其构成如下:

学院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软件企业兼职教师+外籍教师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保证了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4.加强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创新人才

(1)科研项目牵引,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教师的科研成果应该与教学相结合,我们鼓励老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前沿讲座等形式将它们融入教学内容中。为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指导本科学生参加SRTP、国创等科研项目,成立“软件创新实践班”,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优秀拔尖人才。

(2)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采用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验活动,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学生科技社团。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微软创新杯程序设计大赛等,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团队形式,思索创新解决方案,体验解决某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科技社团氛围自由、开放,在教师不对学生产生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实践创新想法。

(3)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与美国、加拿大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培养本科生,共享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加大与IBM、Microsoft等跨国IT公司合作力度,保证学生能够在国际软件公司进行学习、实习与就业,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采用双语教学、聘请国外高校和企业教师授课、招收外国留学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使学生掌握国际规范与标准,扩大了国际化视野。

三、推进软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经过这几年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系列的教学成果,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继续推进软件人才培养。

(1)教育改革成果的推广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3年,学院申报的“构造渐进性阶梯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造就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获得了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参考,提高了软件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培养

现有的师资队伍来源主要由高校教师和留校博士组成,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应进一步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加强师资的工程化培养,加强与知名软件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定期派遣教师到公司学习和实践。通过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扩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范围,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学生能够加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基金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型实践。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重要途径之一,软件开发所需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创业,学院每届毕业生中都有部分同学走向创业之路。但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缺乏对创业教育的培养,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本领,培养创业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软件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实施,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效果明显。2005年至今,共毕业1078名本科毕业生,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据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以2011届193名本科生为例,约65%的学生进入了国际著名IT企业(如IBM、微软、HP、网易、腾讯、华为等),8名同学被推荐到美国做交换生,46人被推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6人赴耶鲁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纽约州立石溪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外及港澳留学深造。

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学生历年在各类竞赛获奖一直处于全校前列,近三年来总计获奖人数510名,仅2011年全年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01人次。自2008年至今,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学生共有130名,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的共有98名;本科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90%,六级累计通过率达70%;学生在各种大赛中表现优异,如微软项目实践大赛有51人获奖,微软创新杯大赛26人获奖;第三届“红旗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竞赛16人获团体奖,全国首届软件创意大赛中2个团队获得了三等奖。在2011年的IBM大型主机全国大赛中获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和三等奖20名、团体二等奖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