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时间:2022-09-05 22:2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分析 案例教学法 学生主导 教学方法

0 引言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策制定、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备选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达到改良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获取解决途径的目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的总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要摒弃传统单一的“主体到客体”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①与传统教学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同,案例教学关注复杂的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原理和规则的掌握。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引入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运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基于公共政策的特征,该课程天然具有实践性导向,因此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政策案例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对政策过程缺乏了解,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些技能难以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形成,例如怎样发现与分析政策问题、如何提出政策建议、如何执行具体政策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相当于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寻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长学生分析政策问题的能力。②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教学法优势明显,它有利于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结合公共政策分析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通过针对性探讨政策分析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政策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一方面教学案例多从国外直接移植过来,本土化程度低,学生难以融入案例情景,不利于学生将公共政策理论与我国复杂的社会现实联系。另一方面,“灌输―接受”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缺乏课堂置疑和辩论的热情,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无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让教师向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并适合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是指由学生根据案例自主选取和查阅相关学习资料、由学生分析案例和讲解案例,并由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和汇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往的案例教学法多为教师主导型,即教师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讲解,与学生讨论,再总结得出结论。而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负责布置任务,提供参考案例,组织讨论与点评,将大量的资料筛选,案例分析与讲解,分析报告的撰写,分组课堂汇报等工作交给学生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团队合作、归纳总结以及当众发表演讲等能力。

2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是否恰当,设计程序是否合理,既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教学大纲以及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一般流程,科学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

2.1 前期准备阶段

2.1.1 分组和评分方式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更加强化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而分组是教学是否成功的首要环节。考虑到讨论效果,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但人数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每组大约4至6人比较合适。组长由学生自荐然后共同推选出来,组长在小组中的作用较大,不仅要完成自身任务还要整体协调、安排其他组员的任务。教师除了要对小组共同完成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分(满分40分),还要按照个人对小组的贡献给每名成员打分(满分10分),这两部分的分数总和就是学生的课程总结报告分数,占本课程最终成绩的50%。这样的评分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肩负着提高小组成绩的共同目标,在分析案例和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小组就会进行明确的分工,积极地讨论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按照每个成员所承担的角色和对小组的贡献评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小组合作中最易出现的“搭便车”现象。

2.1.2 公共政策案例选取

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是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③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从案例与特定政策分析基本知识点的关联性、案例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关系以及案例的总体难易程度来考察所选案例的适当性。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通常是对课程教学有用处、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关性、能引发争论和探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因此,考虑到教学目标和课堂效果,综合以上因素,此次教学实践选择将怒江水电站开发建设问题作为一个案例方向,向学生提供了四篇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以此方向为切入点,自主查阅相关案例,进行小组案例讨论,撰写分析总结报告。

2.2 教学实施阶段

2.2.1 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具体实施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应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政策分析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点详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处理公共政策案例的充分理论知识储备。④公共政策分析的教学目标是:系统了解公共政策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所选案例,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运用政策分析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2.2 小组讨论与报告撰写

小组讨论是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分组讨论之前应先确保每名学生都充分学习和理解案例,因此布置四篇阅读材料的读后感为课堂作业。然后选取“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中国政策网络适用性考量――基于怒江水电站开发项目的案例研究”两篇文献进行小组讨论,并结合所学理论撰写案例分析小组报告。要求先简述案例背景,再介绍所用的理论,然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展开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可提炼出全面、深刻、见解独到的分析报告。

2.2.3 小组展示与汇报发言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共有四个班级,101名学生参与,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分为19组,每组4~6人。由于各小组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最后的案例报告展示是学生相互学习、互动讨论的一个平台,因此小组陈述的顺序也就不重要了,各组可以自由随意发言,课堂氛围比较民主、活跃。与以往每小组指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不同,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言,对自己在小组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发表对案例的个人见解,与其他学生分享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感悟。这种小组汇报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随机应变及课件展示等其他能力。

3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教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参与此次教学活动的101名学生,课程及格率100%,其中成绩优秀(90分及以上)的有17人,优秀率为16.83%;成绩(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5页)良好(80~89分)的有53人,良好率达52.48%;成绩中等(70~79分)的有29人,中等率为28.71%。总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9.3%,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根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发现,通过运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每个步骤,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材料阅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撰写、课堂汇报等教学环节,学生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点都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此外,该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虽为主角,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师的积极倾听、因势利导和及时对有争议观点进行分析,是学生对案例问题达成共识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中教学相长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更易掌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 陶.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4):161-163.

② 杨芳.多种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公共政策学》教学实例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47-148.

第2篇

Abstract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past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process, the main body is the class,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link in university courses. Independent colleges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supplementary role,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course, but also b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Independent college; practice teaching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则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工作者的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对独立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概念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指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围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时展状况以及学生的思维、思想特征进行考虑,将教学基础定为课堂,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并且应保证该活动的目标、计划以及实施均已得到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政水平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所以,实践教学的实施可有效促进预期教学目的的实现,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使学生通过实践寻找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

1.2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够有效实现学生事物分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了解社会的条件。“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应切实遵循教育及实践的规律,坚持采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导。所以,教师必须全面坚持马列主义进行实践教育的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创建条件为目的,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及考察中的参与,使其对国际形势具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对我国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方针具有较好的把握,从而能够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情况不在少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方面较为缺乏。现阶段高校学生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如果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学生的性格与品质将难以得到提升,不能正确看待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容易遭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因此,教师必须切实做好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指导,促进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这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与社会相联系,向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传授。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教育的实施,也要促进实践教学的补充与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意识与水平。

2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教育体系而言,由于独立学院的性质及地位比较特殊,导致其教学处境比较困难。因为独立学院办学的独立性特征,经费主要由学校自主筹备,所以和其他政府支撑的院校相比,在经费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并且,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方面的教学缺乏重视,在教学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严重缺乏资金的投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资金投入被削减,使课程教学逐渐趋于形式,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

类似于其他高校,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形式,在传授的理论方面也比较落后,造成课程教学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教育部门对高校实践教学具有更高的要求,并且为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逐渐向实践教学转型。

2.2 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是缺乏活动资金的投入。由于思政教学经费较为缺乏,在目前情况下,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费用就无法得到保障。其造成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活动的减少,甚至在一个学期之内只有一次活动,教育作用遭到限制的情况显而易见。再者,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实践教学在外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较为严峻,教师人数有限,而相比于教师学生人数明显更多,并且大部分教师缺乏履行安全责任的意愿及能力。最后,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受限。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其校外社会实践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难以在时间上得到有效协调。

3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策略

结合目前“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应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有效策略:

3.1 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教学

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要对国内及国际的重大新闻进行关注,加强资料的收集与获取,进行调查研究选题的设计,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题目。教师结合选题,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将各小组根据选题的不同组建研究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实践方案的制定,在教师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小组在开展实践研究前,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实践资料获取的途径以及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等得到明确。如此一来,可提高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把握,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性与组织性。

3.2 促进学校第二课堂、志愿活动以及专业实训的结合

学校第二课堂是指,“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的实施由学校学工部以及宣传部门组织,将学校作为第二课堂,明确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分工。宣传部门的责任是制定各学期第二课堂的主题,并且进行实践教学选题的设计。学工部负责结合宣传部制定的选题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要能够较好地体现社会的热点话题,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例如独立学院的主旨是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选取“人生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等,关于社会话题“可持续发展观”等。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工部应就思政教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与教师展开探讨,促进学生爱国及民族精神的树立。

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各专业均需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是由学工部或者教务处进行。相关科目的实践教学为“形势与政策”科目的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采取“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施效率。例如,在生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环保问题的适当增加,使学生对该科目的价值具有更多的了解。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采用志愿活动的形式进行。就独立学院而言,其志愿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由学工部以及团委组织。志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服务,要使课程的特征及要求得到较好的体现,并且应注意与学生专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在使教学范围得以拓展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及作用具有更多的了解,对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通过感恩节开展孝敬退役老军人的活动,使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总之,上述方式的有效应用,对学生实践教学中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加强新媒体的引进,进行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引入,进行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与建设。由于独立学院在校外社会实践方面的限制,可以通过新媒介的引入,促进“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及时性、开放性以及资源共享性优势,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良好的补充。学校可通过例如校园广播、微博以及电视台等各种媒介的利用,提高实践教学的影响力。例如可以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相关网站,就学生关心的话题开展实践教学,可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4 加强与学生组织的合作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与学生组织的合作,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主要因为学生组织也是学生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因此,与学生会、团委以及党支部等学生组织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与这些学生组织合作,加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包括主题晚会、演讲、讲座、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生实施“形势与政策”的有效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3篇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第4篇

1 课程设置

1.1 在课程设置时间上

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之所以在时间上做此安排,主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参加考证。因为导游资格考试时间是在每年11月,在考证之前系统讲述过本课程,无疑有利于提高考证通过率。相反,如果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那么距离考证仅有两个月时间,课程教学安排就会很紧张。如果课程再往后开设,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在校期间将失去一次考证机会。这一点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会考虑到。

1.2 在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上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涉及法学、旅游管理等学科。鉴于此,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需要学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考虑到专业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都会开设一些旅游专业课,如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但在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是,学生连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都不清楚,只是把抽象的法律规范记忆下来。在此期间,如果没有相关课程过渡,直接让学生学习本课程,普遍都会觉得抽象、枯燥,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虽然高职非法律类专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都会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该课程主要偏重思想道德修养,讲授法律基础知识的学时安排非常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将经济法安排在本课程之前。通过经济法课程学习,学生对民法、合同法等基本法律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将为接下来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材选用

2.1 突出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在课程教材的选取上,首先应突出培养目标。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其主要培养应用性、实践性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提倡“双证书”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还要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建议在选取本课程教材时应以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为主。

2.2 应注重教材的新颖性

《旅游政策与法规》具有时代性的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法规建设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以旅行社行业的立法为例,从1985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旅游行业的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到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再到2009年《旅行社条例》。再如2011年2月1日起施行《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多的新法颁布或旧法被修订,这是历史的必然。笔者认为《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内容应反映旅游行业的最新立法,因此教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尽可能为学生选取最新教材。但是教材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及时掌握所授课程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接触到的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而不是废止的旧法。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毋庸置疑,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笔者认为适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变成学生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采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虚拟案例,充当法律职业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要使案例教学在本课程中真正发挥实效,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尽可能选择典型和仿真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就相当于情景再现,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行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6~7人,男女同学搭配。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得出小组讨论意见。再次,在课堂上交流小组讨论意见,由小组代表陈述每组形成的最后观点。最后,在分组讨论和小组之间交流观点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总结除了给出案例答案外,还应指出案例所涉及的法律关键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难点与思路。通过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原则具体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2 课堂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后辅导则是课堂讲授在时间上的延伸。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每节课所讲的知识,学生不可能全部一听就懂、一讲就会。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过程中,时常有同学反映上课时候听懂了,但是课后做相关练习时就会问题百出。这时教师应及时辅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如果说课堂讲授是抛砖引玉,那么课后辅导则是精心雕刻。其次,课后辅导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教学之余,教师还结合教学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可以课后吸收一些主动愿意参与科研的学生,让其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再次,还可以课后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经理人介绍学科相关进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上网学习、查资料来解决疑问,培养学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的能力。

3.3 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来讲解。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板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点。首先,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增加讲授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多媒体的艺术性还有助于增加课程知识的亲和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这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为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4 考试方法

4.1 考试题型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答题的形式。由于《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如果本课程在导游资格考试中没有通过,意味着将不能取得导游资格证,将无法从事导游工作。所以为提高本专业课在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笔者认为本课程的考试题型可以参照导游资格考试真题的题型,采取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三种形式(判断题40题,占20%,单选题80题,占40%,多选题40题,占40%)。教师应注意平时积累,可以建立相关的章、节试题库,在平时可以加强基础训练。在考试内容上也应当侧重于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章节,如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导游人员法规管理制度、出入境管理法规制度等。

4.2 考试成绩

关于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成绩,笔者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考评的方法。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出勤、课堂提问以及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情况给出;可以增加期中考试环节,并依据期中考试卷面成绩给出期中成绩,期中考试的题型依旧参照导游资格考试真题的题型及比例;期末成绩则依据期末考试给出。三者所占总评成绩的分值可由任课教师给出。笔者通常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

第5篇

二、培训目标

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参训学生,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熟知,并能深刻理解和贯彻,能够牢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三、工作任务

1.巩固和扩大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体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通过名校名师的高考课程辅导,提高我县在校中学生的素质,提高高中升学率。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大学的远程网络教育。

3.利用大学的专家教育资源,为全体学生开设科普讲座、专题知识讲座,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方法、新课程体系解析、高考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在要求,主要开设科普讲座、专题知识讲座,教学方法辅导、新课程体系解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高考课程辅导等。

培训形式: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

五、工作步骤

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从年开始实施,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以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的一中大学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一中设立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一中中学生教学辅导教学站。

2.制定实施计划。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一中教学站分别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将实施计划或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备案。

3.一中教学站要积极配合做好“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

4.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项目。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学习。根据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提供的资源,一中教学站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阶段

一中教学站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报县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1.一中教学站要从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教育扶贫项目”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第6篇

摘 要 本文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具体从政策指引、课程体系确立以及教学结构三方面对高职院校在体育课中如何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 高职院校 有机结合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带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中开展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利用它们的普及性和娱乐性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对现有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

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作用分析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经历长期发展和积淀后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是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的现实反映。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悠长,故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非常多,如龙舟、舞龙舞狮、腰鼓、太极拳、摔跤、武术、毽球等。这些体育项目是与该民族的精神意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不仅可以用来健身,还可以用来进行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

对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项目均具有一个突出的、统一的特性,就是整合性。绝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利用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和传递同民族间的相互认同感,还能够让民族内的人们形成一种非常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开展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了解和继承民族体育项目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力和向心力。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体育课开设的目的是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的竞技精神。而传统民族项目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竞技性,无论是摔跤、龙舟还是武术等,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竞技精神,这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相匹配的。故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实现健身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是应该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让体育锻炼具有完整性和持续性。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具有习惯性、普及性、民俗性等特点,其活动形式和内容所受的约束较小,对场地和行为方式的要求较低,可以通过在学校学习后,进行持久性、长期性锻炼。

二、高职院校中体育课与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实践

(一)政策的引导

将高职院校体育课与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机融合首先需要在政策方面获得支持和引导。要注重适当的经济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开发和拓展,通过编写相关教材、对项目特点和技术的等进行研究、制定可适用于教学的运动方式和竞技规则等增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适用性。由于现行的体育课中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通常以武术为主,其他项目内容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对较弱,研究水平相对落后,若希望能够实现这些传统民族项目的较好的、顺利的开展,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点,选择性的逐步开展和开发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对于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他们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所开设的体育项目进行实地深入学习,向相关领域的体育活动专家虚心请教和学习。在学校政策方面,应该鼓励和提倡希望开设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体育老师进修,对于具有熟练的传统民族体育技能和技术的优秀教学人才进行引进,或者与地方进行合作。总之,若想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并确保其有序的开展,必须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引导。

(二)课程体系的开设

根据学生需求、学校的教学条件,可以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多种传统民族体育课程,由于不同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同,故在学生进行课程选择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初步选择,教师再根据学生情况进一步进行筛选。

此外,由于传统民族项目涉及种类较多,内容差别较大,且师资力量有限,故在进行课程体系确立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于必修课程,可以选择太极拳、武术、拔河、跳绳等经典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对于进阶阶段的体育项目的设立,如兴趣式或俱乐部式等,可以按照学生兴趣,依照上述选课方式进行课程开设,此类体育项目有摔跤、轮滑、搏击和防身、舞蹈等。

(三)教学结构

完善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教材、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对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而言,其在教材的编制方面应该突出体育内容的功能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体育技能为其大学学习提供保障,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以及终身体育的锻炼和培养提供支撑。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中,应该突出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尽量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具灵活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综合考虑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对相关体育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度、自身的发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评价结果不能让学生具有太多的压力感,而是让学生享受传统体育运动,培养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增强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承性。

三、总结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中开展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现有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和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适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同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增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沈桂萍.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思考[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2).

第7篇

一 公共政策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所谓公共政策案例(public policy case),即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公共政策引入课堂教学或学习者思维之中的可操作的应用形态,是对某一公共政策情景(a policy situation)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描述。① 通过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对课堂所学的政策理论知识进行条分缕析的“再检验”,进而更为深入地认识政策过程的现实状况与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多种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估,自觉或不自觉地训练“分析有条不紊、探究坚持不懈、决策当机立断”的政策分析能力。② 作为一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公共政策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需要明确如下几点内容:

1.明确教学目的,避免对案例教学的夸大

根据小劳伦斯•E•烈恩的观点,公共政策案例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帮助学生增长运用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与技巧的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③ 然而,尽管如此,在很多情况下,案例教学还仅仅是有助于上述转变,其作用仍然是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情境体验、讨论的经验积累并不直接等于今后投入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资本。与此同时,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老师也就有一千种案例教学方法,加之每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每个案例又包含多个可供分析的切入点等,这就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综合评估和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量,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

鉴于此,不宜过分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应通过案例教学着力实现如下目标: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存疑”能力,即对信息处理的“去粗取精”以及全面思考、分析的能力。这种“存疑”必须辅之以对事实与相关细节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依据概要推断细节进而得以管中窥豹的推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决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心智上的锻炼和观点的砥砺,有意识地建立、存储有关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法以及相应的预判方案。其次,切实体会到公共管理与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两难困境,帮助学生积累应对常见政策困境的行为选择模式。再次,进一步理解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传统概念,如回应性、责任性和代表性,并使之有意识地强化政策实践中的风险承担意识和责任感。④

2.明确资源与条件,认识案例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首先是教学方式的限制,由于我国政府管理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不透明的特点,使得公共政策课程的教学必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被脱节”,也无法借鉴某些专业的“模拟”或者“实验室”等实体形式去再现一国或者其职能部门的政府管理过程。因此,只能通过“反推或再现”的方式加以分析,这难免会导致案例教学的浅表化和滞后性。

其次是教学对象的限制,如果案例教学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验的实务人员,那么案例分析的过程基本可以通过“模拟或扮演”等方式由学生自主在课堂上完成,但是在校生特别是本科生对于实际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绝大多数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献等重要环节,才能得到自己的判断,这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限制性因素。

3.明确标准与类型,分配案例所属的知识模块

本课程对案例的选择遵循如下标准:首先,具有一定现实性,紧贴实际。在描述案例中所涉及的场景时,一方面力图使其贴近现实,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拖沓冗余。其次,由于概论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同学,为了提高其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选择不太复杂又能考虑所学理论知识点的案例为宜。同时,在案例中设计一定的信息提示与问题,使之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增强对问题的洞察力。再次,案例涉及的范围从总体上涵盖公共政策学科体系的各种典型问题,反映特定制度、事件以及因素在其中的影响。

4.明确教师的角色,设计具体问题与操作环节

案例教学需要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的相关工作,还需要教师安排适合本案例的讨论步骤。教师作为基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引入者、组织者,统领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过程,形成“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寻找问题,教师提问――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点――学生自我评估,教师归纳评估”的若干阶段与环节。具体而言,教师的工作包括:组织和控制课堂;引入理论并提供方法;选择案例并设计分析点;提示思考的线索。⑤

二 公共政策概论课程案例设计与选择的原则

基于上述总结分析,公共政策概论课程案例教学具体思路如下:

1.“新”“旧”案例兼顾

在案例的选择上采取“新”“旧”兼顾的原则,有些案例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却有极高的分析价值。不论是相对较早的经典案例还是时效性较强的新案例,在案例的描述部分都力图给学习者以更多的细节与信息。

2.程序性准备与实质性准备同步

程序性准备是指在课堂用于分派任务、划分小组、安排角色等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等,力图促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掌握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案例分析的程序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消化提升。⑥ 实质性准备指的是如何针对案例设计有争辩性的问题,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热情。⑦ 争议性是案例讨论的基础,没有争议的案例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正如约翰•巴赫(John Boehrer)所说的:“如果你的学生出了教室仍然谈论课堂上的案例,就可以认为你这堂课是成功的。”⑧

3.立足本土,关注外来

由于“中国公共政策知识的积累是从移植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的现成理论和分析模式开始的”⑨,其学术水平还基本停留在介绍西方的政策理论、评价理论阶段,没有深入到政策科学的实质,这导致公共政策的研究与教学存在诸多薄弱环节。⑩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压缩饼干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在时空压缩的特殊语境中发生的,其变革之快、变化之巨、领域之广堪称空前,仅靠仿制和照抄照搬脱离实践的“洋”案例,不可能彻底解决中国现实的公共政策问题。因此,就公共政策的案例教学而言,主要思路仍需立足于关注本土化问题,重点是中国政策实践中的各种鲜活的案例并不断强化本土化思路,与此同时对国外的政策实践予以适当关注,并对之进行精心甄别和客观分析。11

三 案例教学中面临的若干难点与问题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难点与问题有以下内容:

1.经验匮乏导致参与者很难成为“局中人”

这种经验匮乏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在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将一些真实的典型政策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接触并处理大量公共政策问题的机会,然而,由于教师与学生均欠缺实际的参与政策过程或实践经验,所以往往无法将“旁观者”转换为“局中人”角色。教师在分析中也难免会嵌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偏离实际做出错误的推理与分析。与此同时,有些环节的课堂讨论也难免会出现“为了讨论而讨论”的生硬环节。

2.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是被关注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案例和学生是决定案例教学成败的三要素。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学生习惯于“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融入公共政策案例中的情境和角色,对案例反映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无法准确把握案例精髓,仅把案例视为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强学习兴趣的工具,导致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仅仅停留在“讲故事”阶段。另有一些学生有时会显得盲目或缺乏专业性,问题意识差,甚至出现“启而不发”。又或者不愿参与讨论,或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12

3.教师需要进一步综合性地学习与提升

教师既需要平衡自身角色,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呆板,又要熟悉专业理论、了解政策一般,也要了解政策个别,还要具备案例教学理论与技巧以及较强的应变、协调能力。上述环节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学习和提升。

注 释

①陈潭主编.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4

②李小军.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③⑧小劳伦斯•E•烈恩.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指南(郗少剑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69

④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公共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

⑤王敏.高校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高等教育论坛,2007(6)

⑥宁骚.公共管理学的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新视野,2006(1)

⑦江凌、吴江.对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⑨胡宁生.中国社会转型中战略变迁的公共政策学解释――西方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理论的中国应用[J].江海学刊,2006(1)

⑩娄成武、魏淑艳.公共政策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25

11高小平.公共政策研究要立足本土化与实证[J].中国行政管理,2004(6)

12刘红燕.浅谈案例教学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参考文献

第8篇

1.1综合性

建设项目评估实质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确定拟建项目的最佳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建设项目评估是一门知识交叉性强、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

1.2系统性

建设项目评估是从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为项目立项与否提供依据,所以必须将项目评估的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客观、全面、系统地认知拟建项目。

1.3实践性

建设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建设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编制工作计划、进行市场调研、投资估算还是财务分析,都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一个具体项目进行分析或操作,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1.4政策性

评估人员对拟建项目进行评估,必须依据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随着社会经济法律环境的变化,与评估有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所以,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评估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现行的国家、行业和部门规定结合。

2建设项目评估的授课内容

为了实现课程的价值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学校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特点进行设置教学内容。首先,保证完整的知识体系。建设项目评估的重点为建设项目涉及的所有内容进行评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包括必要性分析、技术方案评估、环境影响评估、财务基础数据的测算、财务评估、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社会评价、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恰当处理交叉课程的衔接。建设项目评估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先修课程工程经济、财务管理、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已经将部分理论课程讲授完。因此,在讲授时可以将学过理论内容进行总结,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或者实务操作使学生会灵活运用。最后,突出学生职业和执业能力培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建设项目评估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建设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国家执业技术资格考试中最新的考点结合,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建设项目评估的方法

3.1加强案例教学,完善案例库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建设项目评估活动的认知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选择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启发性的案例,才能前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与理论知识结合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案例体系,保证案例教学在建设项目评估课程中的效能。

3.2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实际评估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的内容,通过设置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模拟现实对某一项内容进行评估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此种模式需要教师只做适当的指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相应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要完成的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小组分工、调研收集资料、分析判断,撰写项目选址报告,完成模拟评估的过程。如此有利于学生开发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如针对某具体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可以组织学生集中在校内机房利用财务软件或者excel完成评估任务;对于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布置课程设计让学生采用分散的小组形式在学校周边通过调研和参阅类似项目评估报告撰写一份完整的项目评估报告。

4建设项目评估课程的考核方式

由于建设项目评估课程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交叉知识点多,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为了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对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该课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即:个人期末成绩(100分)=知识考试成绩*30%+课上作业成绩*5%+平时课上表现成绩*5%+团队协作成绩*20%+建设项目评估报告成绩*40%,其中:①知识考试成绩为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百分制);②课上作业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和作业次数给分(百分制);③平时课上表现成绩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上认真程度及回答问题表达能力酌情给分(百分制);④团队协作成绩是根据课上小组案例讨论和情景模拟中团队成绩及个人表现成绩的综合成绩(百分制),具体为个人表述*30%+团队成绩*20%+个人完成内容*30%+本组成员给分加权*10%+其他小组给分加权*10%;⑤建设项目评估报告成绩为课程设计提交的项目评估报告成绩(百分制),由教师和小组成员给分,团队总体报告分数(老师打)*40%+该同学完成报告内容及答辩成绩(老师打分)*40%+小组所有成员给分加权(小组成员根据该生平时表现给分)*20%。从上述的考核体系中可以看出,该体系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考核的关系,这样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符合考核学生的目的。

5结论

第9篇

一、案例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特性

案例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形式.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理应遵循和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案例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讲解指导的活动,又包含学生探知分析的活动.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自活动,又有深刻密切的联系和包容.但通过大量观摩课堂案例教学发现,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探析”二者之间的活动过程进行割离,未能将“讲”与“探”有效融合、渗透,影响案例教学效能.因此,案例教学应生动体现课堂教学的显著特性,将互动交流特性在案例教学中予以有效体现,把教师对问题内容的讲解,解析方法的点拨,以及学生解题活动的指导等活动,融入整个案例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让教师的主导特性有效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达到教学共进的目标.如在“已知函数f(x)=|log2(x+1)|,满足f(m)=f(n),m<n.试比较m+n与0的大小”解题策略的讲解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提出:“通过学习探究,你能归纳总结得出该案例的解题方法.”此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学习小组间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讨论活动,高中生纷纷结合探知、解析案例的过程及体会,指出:“由f(m)=f(n),化简可以得到mn+m+n=0,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性质可以知道,m,n∈(-1,0]或m,n∈[0,+∞).由于x∈(-1,0]时,f(x)是减函数;x∈[0,+∞)时,f(x)为增函数.由此确定f(m)≠f(n),从而得到m+n>0.”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归纳活动,针对解析过程所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及解题思路,指出:“在该类型的问题案例解答中,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二、案例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要义

案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或阶段,需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高中阶段与其他教学阶段一样,其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及学习品质等方面,始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唯一追寻.案例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习对象感知案例、解析案例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学习对象借助案例教学这一平台,其数学学习技能得到深刻的锻炼和有效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将案例教学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还要将案例教学作为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提升的有效“平台”,提供高中生自主探知案例、合作探析案例、归纳解析策略等活动时机,同时切实做好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点拨工作,实现高中生在数学案例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数学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问题:已知有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1≤x+y≤4y+2≥|2x-3≥|,如果a>0时,在(x,y)所在的平面区域内,求函数z=y-a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分析:该案例是关于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先画出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图,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条件,画出可行域,通过观察图像内容,可以发现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就直线z=y-ax的斜率a>2时和直线z=y-ax的斜率-1<a≤2时,直线平移的点的坐标情况,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教师指导:该案例是关于不等式的线性规划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性规划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小组讨论得出解题策略:正确地画出不等式的线性规划可行区域,准确深刻认知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三、案例教学要渗透高考政策的数学考查要求

高中数学阶段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任务,应达到高考政策的命题考查要求,以便高中生更好地达到高考数学命题要求.案例教学为数学高考活动“服务”,是案例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案例讲解活动中教师不能“就问题讲问题”,开展浅显的案例讲解活动,还应该深刻研析近年来高考政策制定中,有关数学知识内容的考查要求和命题趋势,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选取和设置近年来的典型高考试题,开展讲解和练习活动,拓展案例讲解的外延,丰富案例讲解的内涵,提高案例综合解析能力.如“平面向量”阶段性复习课案例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研析近年来的数学高考政策内容,在讲解现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解题活动实情,结合高考政策考查要求和命题趋势,向学生设置“设函数f(x)=≥a•≥b,其中向量≥a=(m,cos2x),≥b=(1+sin2x,1),x∈R,且函数y=f(x)的图像经过点(π4,2).(Ⅰ)求实数m的值;(Ⅱ)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此时x的值的集合”高考试题,组织学生开展探析和解答活动.学生通过对典型模拟试题的研究、分析、解答等活动,认识到:“平面向量章节更注重学生对解题思想策略的运用,更突出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同时,也对数学高考考查要求有所认识和掌握.总之,案例教学为教师数学知识讲解提供了有效平台,为学生数学学习技能锤炼提供了有效载体。

作者:朱宏雷 单位;苏州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

第10篇

一、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前提

要想钓到鱼,首先要知道鱼儿想吃什么。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否有效,首先体现在培训活动是否针对和满足培训需求,因此,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前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项目开发人员和培训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培训对象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方面的现有水平与应有水平的差距,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从这些原因中确定通过培训来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设定培训目标、开发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方法、开展有效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培训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即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要考虑学员所在单位的需要,即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是否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要考虑班主任岗位的需要,即班主任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及完成这些任务、要求存在的问题;要考虑学员个人的需要,即学员本人的兴趣、意识或意志作用下产生的对培训的要求与愿望。为此,要对德育(教育)行政领导、研究专家、校长、学员、学生家长等进行调研,从而获得班主任培训项目的培训需求。通过对这些需求的综合分析,分析哪些是当前班主任培训最重要、最可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形成有效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进而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主题,为有效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科学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首要环节

根据培训需求预测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有哪些收获,包括新知识、新技能的增长,态度的改变,难点问题的解决;培训活动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员的需求,是否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依赖于有效培训目标的确定。如果没有有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专家团队、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管理等方面容易产生盲目性或随意性,那样整个培训就会失去方向。应该指出的是,不同层级、不同学段、不同阶段、不同时长的班主任培训,其培训目标是不同的,如新任班主任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优秀班主任培训的目标不同,小学、初中、高中骨干班主任的培训目标不同,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的目标也不同。确定培训目标时,有总目标,也有具体目标。

例如,针对目前初中班主任队伍的实际和国家、社会的需要,初中骨干班主任短期培训的总目标是:通过主题式研修,帮助初中骨干班主任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先进的德育理念,深入理解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班主任工作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初中班级管理和德育的各项技能,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班主任工作研究方法。

具体目标可以为:理解师德内涵,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职业理想;更新班主任工作理念,能够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班主任工作;理解当代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特点,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掌握班主任工作计划、班集体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家校沟通与合作、班级工作总结与评价等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学会合理利用学生、家长、社区、网络资源,为实施德育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班主任工作研究方法,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进行符合要求的研究设计。

以上目标是初中骨干班主任短期培训的“通用”目标,由于培训需求和时长不同,每个具体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确定,都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培训目标回答的是“为什么培训”。在确定为什么培训后,就要确定“培训什么”了。培训课程可以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维度来构建。“专业理念与师德”可以有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理念等模块,可以设班主任的职业理想与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多元化的学生观、自主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理念等主题。“专业知识”可以有学生发展知识、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模块,可以设当代学生(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品德教育心理、班级管理心理、学生心理保健等专题。“专业能力”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经验总结与研究等模块,开设的专题就更多了。

由于中小学班主任一般为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短,在确定培训课程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便会蜻蜓点水。为此,每个班主任培训项目都要确定培训主题或培训重点,围绕培训专题或重点选择培训课程,做到集中力量、重点击破,通过一次短期培训集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或两个核心问题。

三、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关键

同样的培训课程,不同的人授课的效果大相径庭。

首先,承担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任务的单位要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督导培训教学、组织生成性资源开发等工作。

其次,应根据培训课程和需求聘请培训专家,并合理搭配德育(教育)行政领导、理论专家与一线教研专家和学员教师。根据学员的需求,聘请的专家既要有区域外的专家,也要有区域内的专家;既要有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家,也要有中小学一线的班主任专家;既要有重点名校的优秀班主任,也要有农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既要有公办学校的名优班主任,也要有民办学校的名优班主任,确保专家的代表性和适应性,要使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学员均能在培训中有所借鉴和收获。

班主任培训的专家团队,应由以下人员组成:

⑴德育(教育)行政领导。他们可以拓宽学员的专业视野,从形势、走向等方面帮助学员从高处审视自己的工作,拓宽工作思路;又可以进行政策解读,使学员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

⑵理论专家。他们可以从理论层面上帮助学员梳理、分析班主任专业化知识,又可以引领、提升学员的专业思想,使学员的工作实践能找到理论支撑。

⑶一线教研专家。一种是专职教研员,他们主要帮助学员在实践层面上分析、教授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操作技巧,他们是高校专家和一线班主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另一种是一线优秀的班主任教师,他们可以以自身成长的经验与学员进行分享,将自己成长的心路剖析给大家,还可以将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思考和学员进行探讨,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多少理论,但他们对班主任工作必须有理性思考、有理念。他们极具亲和力,能让学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帮助。

⑷学员本身。这是宝贵的学习教育资源,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培训资源。他们彼此的交流研讨,可以感受和解决学员们一致关心的问题。

再次,在培训正式实施前,培训单位应组织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解读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活动形式、作业设计等进行认真研究,确保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能实现培训预期目标。如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备课,应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帮助各授课教师达到以上目的。

最后,培训单位要对培训专家进行有效的管理。最有效的管理是对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此了解专家教学效果及学员的满意度,为下一个培训班的专家团队组建提供依据。

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是班主任有效培训的根本保证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要以学员为中心,以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为载体,创设参与式教学情境,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领学员研讨真实的班主任工作问题,在参与、合作和专家指导下主动建构,总结、反思自身经验,发展实践智慧,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题组成员的调研,我们发现班主任期望的培训形式以实用为主,具体是:讲座、案例分析、与专家互动、观摩后点评、研讨交流、德育基地参观考察、优秀班主任工作现场观摩等。过去的班主任培训往往以讲座为主,这样的培训方式必须改革。要灵活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⑴专题讲座。专科理论课程或相关政策法规的宣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但所占比例不能太高,一般不能超过40%。

⑵案例分析。由于理论或政策法规比较抽象,不同学员理解效果不一样,为提升培训质量,要运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为复杂为简单,提升培训效果。

⑶与专家互动。不同层级、不同学段、不同的个体,学习的风格、感悟的能力都不同,个人成长的背景、积累的经验不同,可以采用与专家互动的形式,为学员解惑、学员反思提供帮助和指导。

⑷现场观摩及点评。从理念观念到教育行为,需要教育实践作为媒介。为此,现场观摩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在中小学现场进行,也可以在培训现场设置模拟现场。观摩课可以是外请的优秀班主任执教,也可以是培训学员中的优秀班主任来执教。同样,点评专家可以是外请的理论或实践专家,也可以是培训学员自己。由于班主任培训大多在寒暑假实施,学生不好集中,由此也可以用录像资料代替实际上课。

⑸研讨交流。先分组研讨交流,让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发言,由召集人或记录者记录汇总大家的发言。研讨结束后,再全体集中,进行大组交流,以解决点面(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⑹经验分享。名优班主任或学员可以就自身班主任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开设微型报告或进行现场展示,学员从中可以分享经验、得到启发。

五、加强培训管理,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

管理出实效。没有严格而高质量的管理,培训的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要将培训适当“前移”。学员带着什么目的来,就决定了他们带着什么回去。在培训前,培训单位可以要求学员就班主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本单位或所在学区展开调研,每人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一份德育工作小论文,在集中研修中安排时间组织交流与展示;要求学员思考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本次培训的目标与自己的需求的关系,预测本次培训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并对培训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单位要对教学管理、考勤管理、作业与考核管理、组织纪律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并保证学员知情。要编制研修手册,内容包括学员必须知晓和执行的各项要求,例如:培训目标、课程安排表、主讲专家与讲义提纲、学习资源和文献索引推荐、结业考核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安全工作预案、安全须知等。首席专家和负责人要深入课堂听课,对每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问卷测评。要指导建立班委会,鼓励学员自主管理,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并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要严格考勤管理和考核,实行培训签到制度。

要加强培训反馈。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要从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培训收获与感受、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等,以便在后续的培训中改进或调整培训安排。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通常采用的培训反馈方式是满意度测评,如下表: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满意度测评表

六、强化训后跟踪指导,是巩固培训效果的必然要求

第11篇

一,课程名称:(会计毕业论文)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与学分:14学时 14学分

三,适用专业: 会计本科专业

四,课程教材: 无

五,参考教材: 无

六,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论文选题;

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论文提纲;

修改论文提纲;

撰写论文;

修改论文;

论文定稿.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15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十,说明

1,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2,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十一,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良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及格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不及格

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第12篇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特点

1. 以学员为主体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员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课堂组织及案例讨论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向学员布置题目,要求学员阅读案例,使学员在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锤炼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点名提问来发现问题,并在最后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点进行总结提炼。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充分发展学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生动形象

案例分析可以把抽象的概念、生涩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使学员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法律条文。如《烟草专卖管理》中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介绍,可以先给学员一个实例:“张某想要经营卷烟业务,他该怎么办?”由此引入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流程。首先由学员自己对照《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提出办理的流程和张某需要提交的材料。然后针对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问,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使学员在理解知识、掌握理论、增强能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

3. 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案例准备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往往是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能使学员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技能素质提升

案例分析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更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素质的提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能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能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相互交流,使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5. 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

在案例分析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培训学员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员参与的程度。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

撰写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首先要配合课程与教学目标来决定问题的设计,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并将写好的案例应用于教学中,经过不断的适用和修改,最后使案例更加完整。总体来讲,案例分析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案例选择、案例讨论两个方面。

1. 案例选择

(1)在内容上,应突出针对性、新颖性,既要与《烟草专卖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又要带有前瞻性。如讲烟草专卖许可证一章时,编写案例应突出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2)在资料选择方面,应从实际工作层面出发,把在实际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炼,突出实践性。

(3)在案例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简洁醒目,尽可能地调动学员运用所掌握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案例资料。

2. 案例讨论

(1)教学时间把握。教学时间包括事先案例素材准备的时间、案例讨论的时间以及各个环节上的时间分配,是否安排限时发言及人均发言时间等都应充分考虑,使问题讨论能够深入、充分地进行,并尽可能使每名学员都能参与。

(2)教学程序设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提供素材、提出问题、进行分组、展开分析讨论、知识点归纳概括、问题焦点及分歧讨论、总结点评等环节。

(3)课堂教学组织。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各组之间辩论等。

三、案例分析教学的实施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非常灵活地针对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培训对象来选择具体实施方法。下面是我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来介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烟草专卖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为此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关于涉烟违法行为的案例素材,在此案例中涉及到涉烟违法行为的定性、调查程序、适用法律等知识点。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准备

在正式分组之前,首先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员,让学员对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并查阅相关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形成初步意见。

2. 分组讨论

分组时将学员划分成5人小组,小组的成员要多样化,在划分时可以考虑年龄、所在省份等情况来进行分配。这样,能使学员在讨论时可以增加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加深对案例的理解。

分组讨论后,由各个小组分别派出本组代表进行发言。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发言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讯问并且作出解释。分组讨论的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小组发言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重点讨论。

3. 总结阶段

在分组讨论结束之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师还可以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员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