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园林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时间:2022-10-16 11:4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园林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园林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第2篇

一、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方面的落后与不健全

首先,管理体制方面的落后与不健全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依然沿袭着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政府一直在扮演着协调经济与社会的重要较色,这样以来就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其次是比较缺乏科学整体指导规划的指导系统。这是因为城市绿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如今已呈现了多元化趋势的局面,而政府主管部门却很难去控制和规范部分绿化的工程。比如:少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生态型楼盘时,从节约资金和降低成本两种角度考虑,就找人随便种上几棵树,铺点草坪,并借此来蒙混过关。然而整个开发的工程率却比较薄弱。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很多管理部门目前都尚未建立起考核和监督的机制,并且也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纳入到各级相关领导政绩的考核内容上去,甚而至于有的还未能列入到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薄弱的监督机制。

最后是城市里的园林绿化管理目前还缺乏一整套比较统一且协调的管理体制。对于大部分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和管理以及建设,一般都遵循各自为政,比如城市里的各个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辖范围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各开发商等,这些部门里的园林绿化管理基本都是自成体系,在管理体制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同时也因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导致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最终使得有些城市整体的绿化环境遭遇到了严重的损害。

(二)规划管理的缺位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的园林绿化规划方面还缺乏长远性。一般而言,整个城市里面环境质量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的好坏,然而该城市园林绿化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又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好坏。通过这样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使城市的园林绿化地在整个城市的建筑规划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保证有一定的比例,从而达到了最终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巩固和发展,并且为整个城市里的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已编制了合适本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最终由于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的指导,使得整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不相协调,这样一来就造成远远不能达到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对现代生态型城市的要求。

其次我们应该都看到了不少城市目前还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由于缺乏这种较为长久以及稳定的规划系统来指引整个城市在绿化方面的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的同时就没有可靠的依据,结果就会导致整个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方面与实际规划实施的脱节。就会让城市园林的绿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也大大的滞后于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以及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要求。

(三)绿化管理理念与实践方面的落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市的政府部门基于园林绿化管理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整个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功能认识不清。比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与整体园林绿化建设不相协调。表现在大多数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绿地预留面积的比例都相对不足,高标准的绿化景观也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现在都不从城市建筑功能与市民生活的需要方面出发,在破坏绿色植被的基础上来构建人造景观,不少城市的园林规划过分看重城市绿化的最终景观效益,只知道一味盲目的追求覆盖率,却忽视了城市绿化的综合生态效益。并且我们也看到了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不能像其他的商品货物一样能够在短期内就可以直接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而它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少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导致城市绿化管理实践和理念出现滞后局面。

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方面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推进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体制

首先便是基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各级管理部门务必要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尤其是在体制上更要逐步完善分权分级管理,并且管理的重心一定要逐渐下移,调整其职能配置,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和谐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其次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管理体制;最后是需要建立起管理部门的责任机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在管理方面的工作任务量巨大、涉及面非常广,而且具体操作起来也非常复杂,这也就需要众多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来完成的一项社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就要求各个管理部门必须倾力重视与关注城市绿化,建立起城市绿化管理责权。

(二)从严控制绿化建设的用地面积与配套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中,为了能更好地配合城市规划作了强制性的内容管理,应该对“绿线”进行特定的规划,以单独图来对它进行编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城市绿线的规划设计要求。要为城市绿化的建设预留好足够的建设空间,以便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并且城市的绿化工程必须要与建设里的主体工程项目规划、征地、验收、建设同步进行,要坚决抵制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现象和行为。并且有关部门应该采用法律以及经济与行政相结合的监督手段来保护和发展绿化成果,特别是要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严肃查处,从根本上来切实维护和协助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提高城市绿化管理创新方面的理念和实践

第3篇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概况

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基础中不断地的引入各种先进的园林施工工艺。各个城市的特点和当地的地域风情都得到极大的重视。尽管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和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在设计水平和整体规划布局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第二,在园林景观建设方面,其相关建筑技术比较落后,施工工艺有待创新。特别是园林设计是近年来最新的设计产业方向,其建筑施工的技术、工艺技术等手段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体系,大多沿用旧式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细化设计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第三,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理念没有将生态环境和设计有效的统一,往往会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第四,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突出不够。第五,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的植物往往没有完全考虑其自身的生长特点,后续养护能力不足,导致相应的景观使用寿命不长。

2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人文倾向性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任何城市的人文特点,地域风情都可以从城市园林景观中透射出来。特别是现阶段各个城市都乐于将整个城市的人文理念作为一个城市特色品牌呈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设计都融进了城市的人文特色。如江南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注重突出江南水乡的人文特色。园林景观中搭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小路搭配绿色的植被,释放着整个江南水乡的人文主义情怀。而北方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搭配宏大的建筑人文特色。四合院配合着大花园,无不展示出北方城市的雄峻。如何能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把人文倾向完美的融入进去,这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多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任何城市都不缺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这种独特的优势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善于查找、分析、总结各个城市的人文主义特色,将历史的瑰宝挖掘出来,让其再次发光闪亮。其次,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较为落后,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整个园林设计的发展要求。因此,转变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也是有效促进人文倾向很好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设计者们要在内容上、技术上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融入新的设计元素,把人文风貌能更有新意的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后,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上无法和西方的先进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相媲美,特别是材料方面制约着许多新的思路和理念与技术的融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人文理念的提升。

3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使城市变得更加漂亮,也能为整个城市带来独特的韵味。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在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注入新鲜的人文主义情怀。这不仅是城市独特内涵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也是城市未来建设发展的方向。

作者:全晓东 唐师 单位: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第4篇

作为时代的产物,现代艺术能将人们在社会中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体现出现。目前,现代艺术已在各个领域中发展、渗透,为人们创作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雕塑、美术等领域,都能体现出现代艺术。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能充分体现出现代艺术的特点。现代艺术作为时展的新潮流,应不断发展及更新,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园林具有强大的功能表达性与较深层次的艺术性。城市园林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的科学,目的在于能在现代园林中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出艺术特色,如空间布局、城市绿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视角已逐渐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活空间艺术等方面转变。目前,城市园林设计的重点在于城市形态及空间布局,通过优化设计这两个方面,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布局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空间布局艺术性的核心在于布局的美观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要重视空间的灵活运用及园林的动静分区、相互融和。城市规划建设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且需要涉及园林建筑、植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建筑、植物等内容合理划分园林空间,能使园林更加错落有致。在进行城市园林空间布局时,必须要保证园林建筑、植物等内容布局的合理性、协调性,不仅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摆放的具置,还要考虑到整体空间布局效果。另外,在园林选址上,必须要掌握整个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平面场地,才能结合实际进行园林场地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园林的比例、节奏变化等内部格局,才能保持园林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在园林中充分体现出现代艺术价值。

3.2植物绿化的应用:

植物绿化是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其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同时将园林植物与山石、水体等要素配合起来,以发挥植物的形态、色彩等特点。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植物绿化能发挥着丰富、美化空间的效果,而大部分的园林景观都与植物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植物种植设计和停车场的结合,能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空间特色。在设计形式上,将竖向的常绿植物配合横向圆形突起地形,可形成树阵式排列,使其形式别具一格。而在植物种类的配合时,常绿植物和地被植物之间的结合,能起到很大的景观效果。园林植物造型艺术形式较多,如配植、花卉、草坪等造型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可从植物的造型用途、美学原理及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出园林植物绿化的艺术价值。

3.3小品艺术的应用:

硬质小品伴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现代城市的各个场合中应用,如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现代艺术品具有着独特、新颖的造型,并以简洁、流畅的外观体现出其自身内涵,且与一个独特的方式展示出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各种事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优秀的小品艺术能给不同类型的园林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特色,且内涵往往需要人们用心去交流、思索,使人们在思索中更好地感受园林独具特色的小品艺术性,使园林各具时代特色。

3.4雕塑的应用:

雕塑作品作为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要素,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广州雕塑公园,通过在公园中应用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雕塑景观,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园林的艺术性,也能充分体现园林的时代特性;如公园中的百米浮雕,能很好体现岭南地区几千年来的经济文明发展史;又如“吮田螺”、、“荔枝”、“鸡公榄”等独具广州风情的雕塑作品,能体现出昔日广州人民的风情习俗;公园中的雕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并集历史、文化及社会等要素为一体,能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性及时代特性。如今,随着雕塑造型所采用的材料越来越广泛,且造型越来越丰富,并结合了现代及古典要素,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而且,还可以园林植物上进行雕塑,既能体现现代环保艺术,也具有较好的养身及审美价值。

3.5绘画艺术的应用:

绘画艺术同样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线条、色彩容易被转化成平面设计图中的要素。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能从现代绘画艺术中获取更多的灵感。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现代艺术不仅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重要的思想源泉,也是设计最根本的形式源泉。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应用抽象绘画的构图形式,以抽象、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通过结合深浅不同的植物色阶作为基调,通过比较醒目的色彩,并采用简约、整洁的构图设计手法,以组成自由的色块形式,使园林景观能获得强烈对比下的和谐统一。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一、城市园林的功能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所谓身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心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但草坪的生态功能有限,只相当于森林的1/25,光靠草坪来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是不够的。相比起来,建设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林,地面上是草本地被植物的森林,其生态和环境价值就要高得多。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森林绿量是草坪的3倍。据测定,同样面积的乔、灌、草复层种植结构的森林,其植物绿量约为单一草坪的3倍,因而其生态效益也明显优于单一草坪。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而森林则有良好的参与性能,人们可在森林中尽享鸟语花香、尽情休闲娱乐,使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地相处。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二、病虫害治理原则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因此,在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基于此,我们的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三、病虫害治理对策

(一)把好植物检疫关

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三)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生物农药除了Bt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五)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6篇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两者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结合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也就是说而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否则,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工与养护两者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园林施工的要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二、园林养护的要点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1、灌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一一乔木不得少于90公斤,灌木不得少于60公斤。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2)水量充足:(3)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1)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2)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3)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3、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殖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4、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两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病虫害一旦在早期给予控制,其防止很困难。

三、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1、园林施工与与养护均是园林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2、园林养护应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对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做好资金安排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绿化效果的过程。种植和养护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园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有害生物问题分析对策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城市环境质量。

一、城市园林中有害生物的现状

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点发生,其蔓延之势已覆盖了我国5亿多亩森林。危害100多种植物的美国白蛾在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扑灭”,而且新疫点频频出现,现对北京已成包围之势,正在敲响北京的大门。国槐的蛀干害虫锈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东南部为根据地,局部为害国槐、栾树,九十年代中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击,成为蛀干害虫的优势种,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树“国槐”新的重要蛀虫。从未过长江的北方蛀虫臭椿沟眶象,在本世纪初,跟随寄主千头椿大举入侵上海市,形成严重危害。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毁灭性害虫,遍及华东各省,如今又向东北扩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发现受其侵害,至2002年发生面积已达27万亩,成灾面积13.5万亩,4万亩松林在虫口下濒死或枯死。杉树、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阳,大有向东北扩散之势。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积已达50万公顷。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哈尔滨周边地区再度暴发成灾。蔗扁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危害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防治难度较大,如今已遍及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等各地城市园林,危害植物达22科之多,除巴西木、发财树、绿萝、一品红、棕竹、鹅掌柴外,全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园林许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杨树烂皮病1999年春在东北全部及华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被害致死柳、杨等绿化树木近15万株。松枯梢病在山西、陕西、辽宁大发生,大连沿海地区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银杏大蚕蛾仅在陕西就发生2万公顷,东亚飞蝗在西北、华北再度暴发成灾。2003年春,长春市因冻害死亡杨、柳树2万余株,由冻害引发病害,严重染病的树木3万多株。原产南美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作为畜禽饲料、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以极快的无性繁殖,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夺主”的心腹之患,占据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坏当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堵塞交通,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生物间生态平衡。

二、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

园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间互相联系并使之成为一体的纽带。国外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虫、“五小害虫”(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

2.2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害虫与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可以说植物一栽下去就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源头。

2.3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猖獗

随着国际间植物交流的频繁,侵入型害虫不断传入我国,而我们当地天敌尚不能马上跟踪适应,这些自然控制因素的丧失使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严重危害100余种花卉植物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和前面提到的蔗扁蛾就是近年从国外传入的,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

2.4城市生态恶化为病虫害的发生开启了方便之门

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佳、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当某种生态因子达到灾变程度,养护管理又长期相当不力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2.5气候异常促使城市园林病虫害大发生

在城市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园林植物生长势极弱,这时气候方面的因素则变成决定性影响因子。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确定为灾变性气候引起。2003年春长春大量树木死亡也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

三、防治的对策:

3.1加强抗性植物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以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实,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

3.2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加强养护管理就是人为地调整适合目的植物生长,而不适合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目的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有害生物很难侵入,也不能大量繁殖,对目的植物构成威胁。从根本上解决植物衰退病这一难题。

3.3从规划设计着手,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园林规划设计,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北方冬季景观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大可不必一味追求完美的绿色,去与自然规律进行无谓的抗争。

3.4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保护环境,使有害生物的控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绿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项目。如何根据城市地域环境与气候、地域植物特性与生物特性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并通过分析进行绿化植物引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品种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部门面临的首要工作。由于近年来对生物入侵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不仅仅是以美观为基础更主要的是要保护本地生物链的稳定,避免引入植物、生物的泛滥,影响城市的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以科学的分析与实验为基础,以现代植物学为理论进行。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科学性的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是一项必须通过科学分析与实验的工程,是对城市生物环境有着重要印象的工作,其对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区域的生物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慎之又慎,要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分析为基础,以地域气候与环境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以此达到美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目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遵循其所应遵循的原则,以保障城市环境与生物链的稳定。

现在国内城市绿化选择的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不耐旱、浪费水,缺一点水就发黄,管理费用也高。应逐渐缩小其种植比例,代之以节水、耐践踏、耐旱、不用修剪的暖季型乡土草坪。“虽然这些乡土草坪一到10月份就变枯黄,但综合效益要优于冷季型草坪。”据了解,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认识到冷季型草坪的问题,每年从我国进口草坪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在园区管理过程中,利用爬行卫矛、白三叶、小叶扶芳藤、锦带等地被植物逐渐取代老化的草坪,既改变了景观效果的单一性,又节省了管理成本。这些地被植物大都比较耐旱、耐阴,生长快,繁殖力强,成坪时间短,绿期长,既可观叶又可观花,可粗放管理,养护费用低,可以种植在乔木下,减少裸露地面,大大提高了生态效益,,同时这类地被植物可以不断的繁殖分栽,为园区绿化提供更多的绿化材料,如白三叶的种植,其中的1/3是来自不断繁殖分栽形成的。

2.“大树进城”方法分析

虽然饱受批评,但“大树进城”这种名为造绿实为毁绿的做法仍在一些城市存在。免费论文参考网。城市绿化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搞“速成”。免费论文参考网。“大树进城”之类的错误绿化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财政资源,而且也导致了异地原生态森林的破坏,不利于城乡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所谓的“大树进城”,就是从农村或山区购买大树,移植到城市,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改善城市的绿化水平,提前建成森林型城市。在移植中,伴随大树进城的,还存在挖掉普通大树换成“名贵”大树的现象。

“大树进城”始于上海。从1998年起,上海共向市内移植了胸径15厘米左右的乔木22种、5万多株,两年中耗资5000万元。随后,许多城市争相仿效这一快速绿化城市的“捷径”,在国内某市的“绿化方案”中明确规定,要用1个月的时间,让“万棵大树进城”。于是,那些深山老林中才能见到的高大树木纷纷在闹市安了家。但等待它们的却是:进城树木大量死亡。在引进数以万计大树、珍稀树种的某省会城市,移植大树的死亡率超过70%。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大树进城”是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联系在一起的。专家指出,成年大树一旦移植,树体加速老化,2至3年内处于假活状态,即使3至5年确定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城市绿化不能靠成活的大树“输入”,应该立足于栽种树苗,让幼树适应城市的土壤和气候,自然地茁壮成长。

3.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尤其是外来植物的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引入植物的安全性。以水葫芦为例可以看出,不科学的植物引入会对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水葫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其最初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生环境进行景观修饰,但是,引入后却在部分水域迅速蔓延,严重威胁了水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而在一部分地区其由于水生生物链中的部分鱼类将之作为食物,水葫芦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是促进了该地区的鱼类繁殖,促进了该地区水生生态的恢复。在进行植物引入时,充分考虑植物特性也是保障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的关键。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对园林规划的推进。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市内园林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必须以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思想,选用多年生木本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主体,减少和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绿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扩大城市圆领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注重引入植物的繁育与控制是现代城市园林植物引入的重点,对于非本土植物的引入,繁育一直都是园林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园林植物的引入应以便于繁育为基础,利于控制为重点进行选择。避免出现水葫芦、薇甘菊等情况的再次出现。通过选择与本地气候特点相近的、生物链相近的植物,确保园林植物引入的繁育与控制,在注重园林景观植物观赏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结论: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是关系到城市周边环境、生态环境、生物链稳定的大事,有关审批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性与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进行审批工作,以此保护地域生态的稳定。同时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也要在注重引入植物观赏性、经济性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论证,确保引入植物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薇甘菊、水葫芦等事件的再次发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基础,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农作物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在致力于引入园林植物的同时,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建设(园林)主管部门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设和节约并重、发挥绿地功能为主景观为辅的方针,走勤俭节约、科学建绿的道路,加大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全面保护自然区域为前提,以节水、节能、节约资金为目标,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支撑,全面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建设中少走误区,真正做到少投入高回报。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小园林;建设原则;贴近居民生活

中图分类号:S68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07-1

一、序言

城市小园林建设能充分体现城市绿化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既有利于市民的观瞻,又能实现环境和植物的和谐统一,起到美化城市的重要作用。陈琰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园林建设――基于河北秦皇岛市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城市园林建设是体现科学发展社会观的一个缩影。城市园林建设必须将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第一内容,使之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贴近,更加密切实现城市园林的集约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园林建设中的浪费和损失,是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关键”。可见,城市小园林建设不但要贴近居民生活,而且必须要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二、城市小园林的建设原则

(一)贴近居民生活原则

贴近居民生活原则是城市小园林建设的首要原则。城市小园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美化环境,愉悦居民的生活情趣,因此,在校园里建设时,要充分照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尽量采用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采用草地、灌木、乔木立体种植的模式,保持四季常绿、花开不断。在小园林的设计上,要错落有致,体现出层次感。如在小园林建主题花坛,花坛周围以大叶黄杨、金星桧、锦熟黄杨等常绿灌木围成篱笆,坛内以草坪、花卉、灌木为装饰,配以鹅卵石小路、人工喷泉,间以高大的雪松、紫杉、银杏、合欢、五角枫等高大乔木,使整个城市小园林带给人们祥和、舒适的感觉。

(二)节约资源原则

节约资源原则是城市小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城市小园林建设也应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园林是我国城市小园林的必由之路。在保持城市小园林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如在小园林灌溉及人工喷泉用水方面,采用城市中水进行灌溉,减少对市民饮用水的利用份额。在小园林建设时,尽量采用价格低又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的花草树木作为城市小园林的主打植物。

三、城市小园林建设的建议

(一)不断提高城市小园林的设计水平

不断提高城市小园林的设计水平是保证城市小园林建设符合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国外高水平的城市园林设计,我国的城市小园林设计的水平还很低,许多小园林设计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城市园林设计,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这样的设计,虽然在艺术上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但是,并不贴近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因此,在城市小园林设计上,我国的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城市小园林设计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并创造性地结合所在城市的气候、人文景观、审美情趣、典型植被、生活习惯等影响城市小园林设计的客观因素,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同中国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符合所在城市居民审美情趣,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愉悦享受的,融艺术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高水平的城市小园林作品。

(二)在城市小园林的建设中增加绿化植物的种类

在城市小园林的建设中增加绿化植物的种类是充分保证城市小园林建设美化环境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小游园建设中,不仅要将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本地植物纳入小园林建设的主要原料,而且要不断加强外来植物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之逐渐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不断增加绿化植物的种类,为小园林植物多样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城市小园林的建设中,尽可能多地采用适宜观瞻并且使用寿命长的植物,如:光叶榉、银杏、臭檀等乔木,在适应城市居民观瞻需求的同时,兼顾到城市小园林的绿化功能。与此同时,尽量减少生命力较弱、不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的种植和繁育,以降低城市小园林的建设成本,达到建设节约型城市小园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园林建设――基于河北秦皇岛市的研究[J].老区建设,2009,(10).

[2]田建林,杨海荣,周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节约型园林[J].河北农业科学,2009,(2).

[3]王乾宏.结合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2-29.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

随着城市景观规划生态意识的觉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也被赋予了应有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中的精髓,吸收了世界其它城市园林绿化有益的经验,遵循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修复生态系统,使其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谋求持续发展,以体现出功能、环境的文化性,结构和布局、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环境的基础。只有完善发达的城市绿地系统才有可能营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人们在欣赏、享受美的城市绿化景观的同时,能够更加自然、亲近地融入到城市绿地环境中。

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旨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在不同区域实践的好坏,以提出今后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方向。

1 国内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论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要求的生态园林绿地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出现了“世界花园城市”和“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此时,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主张用生态理论作指导,建设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园林绿地系统[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已融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内的城市绿地建设就此达到了新的[2]。1986年,中国林学会在温洲召开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植物造景与园林生态”研讨会上,周义录、展瑰琦、余森文等人首次提出了“生态园林”新概念。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观点,强调绿色生态环境对建设人类生存空间的调节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由植物构建的城市景观,在功能效果上与植物群落结构设计有密切关系。21世纪初,城市绿地进入区域生态绿地及城市大园林绿地阶段。生态园林观点成为制订城市绿化的方针和政策,也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3]。

国内众多大城市如北京,南京、深圳、太原、哈尔滨等纷纷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和绿地系统规划实践工作[4]。

1.1 人工植物群落的研究

人工自然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景观丰富的前提,也代表了城市的绿化发展水平,更是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是绿地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王晓俊(2000)认为“自然式种植注重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特点,植物间或植物与环境间生态和视觉上关系的和谐,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利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5]。”聂磊(2002)提出城市生态绿化概念,并从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构建合理复合人工植物群落,提高植物配置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6]。严玲璋(2003)曾提出“城市绿地以有生命的植物为主,构成的植物群落以 10~20 年后再现自然界的顶级群落为模式建成的生态绿地”[7]。宋兴琴、邹寿青(2003)提出在生态绿地建设中,创造多样的生境,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吸引益鸟、虫等有益动物回到城市中,不仅能形成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机制,还能大大丰富城市景观,为市民创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8]。李妮等(2006)通过分析研究成都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不足,归纳现有的植物群落特征,提出“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的营建理念,即遵循植物配置方法,营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9]。郭丽(2009)提出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10]。李燕等(2010)提出了生态园林的主题是自然植物群落或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要使园林绿要使园林绿地景观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园林绿地类型的多样化和园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11]。

1.2 绿化不能背离生态规律

目前我国在绿地建设中有不少违背城市生态规律的现象,如:“广场热”、“草坪热”、“景观大道热”等,为绿化而绿化,造成自然地貌植被被破坏。鉴于这种现象,不少学者提出了绿化一定要与生态相结合,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绿化建设离不开生态学理论的支撑。马少妆(2010)提出了:无论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或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都要求城市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发挥美化景观、发展经济等多种效益[12]。杨培峰 (2007) 以攀枝花市攀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为例,指出绿地系统是城市内最重要保障安全的功能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优劣,对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是否健康稳定显得尤为重要[13]。韩忻德 (2002)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要在积极搞好城市绿化的同时,在郊区建设大规模的环城林带,抓好道路、河流绿化及近郊绿化,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绿色生态圈,形成良好的大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成为“森林城”、“园林城”、“生态城”[14]。胡建军(2007)在对无锡市生态城市建设中提出了“绿线”规划的具体措施,把无锡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定为“环、楔、廊、园”的结构模式,可见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化是重要的一部分[15]。蒙光远 (2005) 分析了目前城市环境绿化建设中潜在的隐患,指出人类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协调与恢复主要是通过城市绿化来实现的[16]。黄雪萍(2009)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的途径,主要观点有: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内执行自然的“纳污吐新”的子系统,传统的绿地建设,重在挖掘单体的景观功能。生态观念引入城市建设,为认识和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复杂城市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7]。忻一平 (2009)指出城市需要绿地,城市更需要景观生态绿地。所谓生态绿地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植的绿地系统[18]。李昌浩(2007)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设计理论被引入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满足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绿地阶段[19]。李兴平(2004)指出城市绿化的本质就是生态建设。其次,加强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绿化在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果是显著的,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20]。王海 (2009)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即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 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有效防治和处理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21]。

1.3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范围有3个界限:一是市域;二是市区;三是城市建成区及分区。张菲莉 (2005)的《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在全面调查分析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布局与原则[22]。赵艳华(2008)的《三河市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稳定的绿地系统结构,建立具有三河市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体系[23]。董慧玲(2007)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绿地系统[24]。陈粉丽(2009)通过探讨兰州市绿地具体建设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和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25]。陈竟(2008)探讨了在生态园林城市定位下的新疆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决策方法,在各类绿地规划和绿地综合效益两个方面,运用生态学原理,比较分析法,多目标决策,AHP 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决策[26]。胡英(2008)对包头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做了详细的研究,进行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建设规划、树种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27]。

1.4 新技术的应用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也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无论是绿地现状的调查分析,还是各类绿地的定位、定量以及功能的确立等,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不少新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运用,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广泛,它有助于更合理地规划绿地系统,同时也更容易协调城市绿地与城市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目前,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原理现运用如下:

辛江等(2005)对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绿地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试用TM多波段组合对乌鲁木齐市绿地所进行的解译,较好地提取了城市生态绿地的信息,对乌鲁木齐市绿地分布格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生态绿地建设今后应施行的策略与措施[28]。胡勇和赵媛(2004)采用卫星遥感数据,选取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29]。肖荣波等(2004)介绍了城市绿地生态研究中的遥感特点,并论述了3S技术在城市绿地覆盖清查、绿地三维量估测、适宜度评价、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绿地生态质量监测和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了展望[30]。

1.5 小结

国内在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方面的研究很多,涵盖了很多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更注重人均绿地指标,因而我们要加大对绿地结构和空间配置的生态学研究力度,城市生态园林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2 结语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于绿地系统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研究理论比较详细,但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理论在实际规划设计时,还需要加大对绿地结构和空间配置的生态学研究力度。因此,我们要做好绿地系统的生态学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并把生态园林理念加入绿地系统的研究,使城市绿化能够展示出顺应自然的崭新面貌,这将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到极大的作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需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收稿:2012-01-05)

参考文献:

[1] 王绍增.论中西传统园林的不同设计方法[J]. 风景园林,2006,6:9.

[2] 李昌浩,朱晓东,国外绿色通道建设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7,20(3):34-39.

[3] 冯彩云.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科技建议,2002(2):15-18.

[4]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 北京,中国建筑丁业出版社,2005.

[5]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聂磊.城市生态绿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 城市问题,2002(3):28-30.

[7] 严玲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J]. 中国园林,2003(5):44-47.

[8] 宋兴琴,邹寿青.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新探[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5):62-64.

[9] 李妮,陈其兵,杨玉培.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 西南园艺,2006(3):24-26.

[10] 郭丽. 赤峰市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合理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85-86.

[11]李燕,王新,李红旗. 节约型生态绿地探索与实践[J]. 新疆林业,2010(4):51-52.

[12] 马少妆,梁玉玲,姚婷. 广州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 能源与环境,2010(10),128.

[13] 杨培峰,胡上春. 山地城市生态建设控制性规划初探――以攀枝花市攀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为例[J].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2007,27(2):9-13.

[14] 韩忻德. 试论城市绿化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作用[J]. 咨询与建议,2002,12(4):69-70.

[15] 胡建军. 无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 蒙光远. 生态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隐患与对策[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1):113-116.

[17] 黄志萍. 浅议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构[J]. 资源与环境,2009(6):96-98.

[18] 忻一平,范向阳. 让城市重返绿林――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生态绿地建设探讨[J]. 国土绿化,2009(1):10-12.

[19] 李昌浩,朱晓东,潘涛. 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39-43.

[20] 李兴平.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49-51.

[21] 王海. 浅谈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以包头市为例[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6):64-66.

[22] 张菲莉. 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3] 赵艳华. 三河市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4] 董慧玲. 浅议济宁市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J]. 山东林业科技,2007(2):105-106.

[25] 陈粉丽,张松林,白芳铭. 兰州市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浅议[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50-253.

[26] 陈竟. 新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决策方法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27] 胡英. 包头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8] 辛江,马勇刚,张健峰. 乌鲁木齐市生态绿地格局遥感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53-57.

[29] 胡勇,赵媛.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之初步分析[J]. 中国园林,2004(11):34-36.

第11篇

【关键词】 园林绿化 苗木栽植反季节栽植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目前反季节栽植已成为城市绿化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我们要从植物生存、生长的客观规律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季节栽植的成功经验,注重应用科技新成果以及先进园林机具,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实施反季节栽植的损失,解决植物非生长季节进行绿化施工的难题,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大大延长了绿化施工期。

二.对反季节栽植的理解及其重要性。

反季节栽植,就是在不适宜的栽植季节进行绿化施工,按植物生存生长规律,常规的绿化施工是从3月中旬开始至5月末结束或者是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而在其它时期栽栽树木就为反季节栽植。反季节种植树木,也因树种的不同而各异,各种树木除有共同的生理特点外,又都有它本身的特性。本人的施工经验来说:反季节栽植落叶树比常绿树容易成活、灌木比乔木容易成活。较易成活的树木:如国槐、栾树、香樟树,白蜡、合欢、枫树、灯台树、雪松、龙柏、桧柏、侧柏、黄杨、木槿、紫荆、碧桃等。较难成活的树木:如玉兰、香泡树,柿子树、稠李、女贞、云杉、水杉、法桐、马褂木等。最难成活的树木:如落叶松、华山松、白桦等应尽量避免反季节栽植。而有些适应性较强的乔木;浅根性、须根多的花灌木反季节栽植对成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杨树、柳树、榆树、银杏、臭椿、丁香、连翘、紫薇等。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绿化种植和造园,需要在规模和时空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跟上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在城市建设中,绿化施工是一些建筑工程的配套工程。同时其本身又是具备一定的独立施工体系特征和效益的建设工程。由于城市规模和相应绿化任务的不断加大,迫使园林部门要常常打破常规,要在非正常季节下进行绿化施工。绿化种植工程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主要工程项目,为了符合设计要求,体现绿化效果.尽早发挥树木的功能作用,在施工中多选用大、中苗木进行移栽。同时,社会上对绿化尤其是富有特殊任务的绿化工程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反季节栽植,而且要造园成景。一是树木要大,二是要彩化,三是景全,因此,反季节施工其经济由于是在非生长季节进行绿化施工,大大地延长了绿化施工工期.增加了绿化施工年工程量。社会效益则是加快了城市绿化进度,加快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造。所以,城市建设需要反季节绿化施工。

三. 反季节栽植需注意的问题。

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株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植物成活率与移植期﹑植物根再生能力﹑树体储存物质多寡﹑是否断根﹑移植技术措施及植后管理密切相关。

为解决非正常季节绿化施工中遇到的难点,我们可以从种植材料的选择、种植土壤的处理、苗木的运输和假植、种植穴和土球直径、种植前的修剪及种植等方面严格把关,从而尽可能提高种植成活率。

1. 种植材料的选择。由于非种植季节气候环境相对恶劣,对种植植物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在选材上要尽可能的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种植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汁要求;大苗应做好断根、移栽措施;水生植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植生带,厚度不宜超过lmm,种子分布应均匀,种子饱满,发芽率应大于95%。

2. 种植前土壤处理。非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土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3. 苗木的运输和假植。大苗在非正常季节种植中,假植是很重要的。这里推荐一种经济适用的假植方法:夏季施工硬容器苗法。此法是提前创造条件在休眠期断根,种植在容器中养护,如木箱﹑柳竹筐﹑花盆。在生长季节,也就是施工时,根据容器情况,不脱离或脱容器栽植下地。其特点是:可靠性大,管理简单,可操作性强。

4. 种植穴和土球直径。在非正常季节种植苗木时,土球大小以及种植穴尺寸必须要达到并尽可能超过标准的要求。

对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质均必须放大树穴,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并及时填好回填土。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挖穴、槽后,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5. 种植前修剪。非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前修剪应加大修剪量,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

(1).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待地上地下平衡。

(2). 落叶树可抽稀后进行强截,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枝,修剪量可达6/10~9/10。常绿阔叶树,采取收缩树冠的方法,截去的枝条适当疏稀树冠内部不必要的弱枝,多留强的萌生枝,修剪量可达l/3~3/5。针叶树以疏枝为主,修剪量可达1/5—2/5。

(3). 对易挥发芳香油和树脂的针叶树、香樟等应在移植前一周进行修剪,凡10cm以上的大伤口应光滑平整,经消毒,并涂保护剂。

四.养护与管理。

1.养护。

栽后尽快浇水促发新根,还可灌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树冠树叶用遮阴网适当遮阴10~15天,并用喷雾器向叶面喷水。

在土壤干旱的地区,可以在种植时使用保水剂,它能够吸收大于自身体积l0倍甚至数百倍的水分,将其储存起来,然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

易日灼地区,应用草绳缠干,并在草绳上适当喷水。

2.管理。

反季节施工的管理,重要环节就是浇水,通常要紧跟“三水”才能确定成活。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的树木多,枝叶根据不同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通过喷洒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抑制发芽,减少叶面蒸发水分。灌水时可混入发根促进剂,促进发根。对于老树、贵重的大树或生长不太好的树,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做断根处理。最理想的断根时间为第一年春季,第二年春季或第三年春季进行移植。在阴天或遮光条件下移植有利成活。 为了保湿,在植株主干和较大的侧枝进行草绳缠绕,再用杀菌剂对所缠绕处喷施,最后用薄膜扎严。根据天气情况在湿度较小时,进行喷雾保湿,土壤湿度不够时,应及时对根部进行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既浇则透的原则。对植株要经常喷施叶面水,进行保湿,并在水中添加2‰的尿素和微量元素,保证叶面养分供应。

五.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当前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城市园林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条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贾广涛 顾松安 园林苗木的反季节栽植探讨 [期刊论文]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2]杨燕 反季节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6期

[3]于德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植物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3期

[4]刘根东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反季节施工问题探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6期

[5]娄磊 探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1期

第12篇

论文主要从观赏果树的发展起源、种类品种、功能作用、配置原则、土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调查,归纳出北方地区植物配置与造景中,能较好发挥其优良特性的观赏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出我国果树观赏栽培中的若干问题所在。

【关键词】观赏果树;品种;树木配置;园林绿化

一、北方观赏果树种类和品种

我国果树有59科,158属,670余种,品种上万余种。其中蔷薇科、葡萄科、芸香科、鼠李科、无患子科和桑科种类最多。我国是世界果树的主要的起源中心之一。北方地区由于受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多栽植落叶乔木、灌木、藤本等植物。

1.1 落叶乔木

1.1.1 苹果(Malus domestica) 苹果,蔷薇科,苹果属,原产于欧洲、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四川和云南等地区均有栽培。

1.1.2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山碴,蔷薇科,山碴属,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安徽及江苏等省区。

1.2 灌木

1.2.1 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 (L.)Raf.)

构橘,芸香科,构橘属,原产中国淮河流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m。

1.2.2 枸杞(Lycium chinense)

枸杞,茄科,枸杞属,原产于中国。落叶灌木,高可达1-2m。东北、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宁夏枸杞最为著名,宁夏被称为中国著名的枸杞之乡,枸杞也是宁夏五宝之一。

1.3 藤本

1.3.1 葡萄(Vitis vinifera)

葡萄,葡萄科,葡萄属,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落叶藤本植物。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1.3.2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山葡萄,葡萄科、葡萄属,原产中国北部。落叶藤本植物。我国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有栽培。

二、北方果树资源的观赏性

近年来,城市绿化的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城区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应用的观赏果树种类较多,其中许多种类或花朵美丽,或果实特异,或叶片多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它既能有效增加园林树种的多样性和景观持续性,又能提供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产生较好的经济价值。根据中国北方地区适生树种和观赏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观花果树观果果树观叶果树观枝型果树

三、北方观赏果树在园林中的应用

3.1 城市园林造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也不断增速,在城市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城市园林绿化的优劣作为判断城市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有:一是城市道路绿化。二是城市居住区绿化。三是公园绿化。

3.2 休闲观光采摘园、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绿化

休闲观光采摘园、风景区及森林公园因其目的各不相同,故在绿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风景区与森林公园绿化主要考虑注重对风景区与森林公园保护,基本没有人为破坏痕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较大。因此,在这类园林中种植果树经济效益高,可充分发挥果树的特性,对环境也没有不良影响。

3.3 居室、庭院和单位附属绿地绿化

果树盆景是果树栽培学原理与我国传统盆栽、盆景艺术的巧妙结合,通过主干整形修剪、环剥、控制根系等矮化栽培手法将果树植于盆中的栽培模式,具有不占土地、移动方便、观赏性强等特点。盆栽果树是把观赏果树种植在花盆之内,使其开花结果供人欣赏的一种栽培方式。

3.4 观赏果树在沈阳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

沈阳市继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后,沈阳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现在市政府不断加大绿化力度,终于使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m2。如今的市区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对市区内公园、广场、道路、单位和小区绿化情况调查发现,沈阳市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植物还是以传统的花草、花木居多,而对观赏果树的利用则显得不够充分。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是不利的。单就花木而言,它虽然有着春花烂漫、夏叶葱茏的自身优势,但如果普遍、广泛地用它们来美化城市,将不可避免地形成平淡,更难以寻觅到能够标志城市的特色景观来。

四、讨论与结论

中国的果树资源丰富,分布很广,无论在北国南疆、大小园林都可以进行广泛的栽植和引种驯化。果树的果实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而只作为一种食品来使用,近年来也只是少量的观赏应用。通过上述的综合分析,应该要认识到果实因其具有色彩亮丽、气味芳香、形态奇特等特点的独特观赏性,通过合理的配搭、布置表达不同的主题,展现各异的风情人情。果实室内装饰的应用,将会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观赏水果,这与果实的食用性并不矛盾。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将更多地选择适合园林栽培观赏的果树种类,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进行科学的艺术规划和设计,逐步克服目前观赏果树美化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使果树不仅作为经济树种种植,而且将更多地发挥它的观赏和文化价值,应用于美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郗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3]朱跃,胡彬.中国北方地区观赏果树种质资源与应用前景[J].山西林业科技,2009,38,2(6):54-56

[4]楼炉焕.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史丹.沈阳地区优良海棠品种筛选及繁育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