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近期思想汇报

个人近期思想汇报

时间:2022-12-19 19:0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近期思想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近期思想汇报

第1篇

工作思想汇报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护士长的帮助,本人在思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工作中向优秀同志看齐,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将本人近期思想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倾听患者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加强自身的工作作风树立崇高的奉献精神,这是我们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出发点,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护理工作是高尚的,也是很辛苦的,但是每时每刻都应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辛勤劳动帮助病人解除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自觉克服个人的种种困难,必要时放弃某些个人利益。自觉加强责任感,要有热爱本职工作和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品德,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

要养成勤快而细致的作风一个护士进入病房,从观察病情,处理医嘱,打针,发药,乃至病人的生活照顾等各项工作都包含着护理艺术和技术,因为无论做哪项事情都必须轻巧而细致。怎样把握事情的先后和轻重缓急,我们护士要做到头脑清醒,反应灵敏,手脚勤快,动作迅速,干净利落地一样一样地去完成,并能做到细致周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既不能懒散拖拉,更不能丢三落四,差错不断。当然,这种工作作风的形成,一靠自己自觉地、科学地工作,二靠严格规章制度的保证,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懒散,制度松散必然形成坏的作风,不仅影响病人的治疗,还会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工作一旦发生差错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否则将会贻误病人的治疗或抢救。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工作,同时要求护士要有“慎独”的修养,因为多数时间护士是独自进行操作的,因此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护士对各项操作规程,如无菌技术操作,无论有无他人在场,无论日间夜间,都必须同样按操作规程进行,决不可马虎从事。

3、要有热情和蔼的态度护理人员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和治疗效果。一般来讲,住院病人往往都会有些思虑,如焦急、忧虑、甚至猜疑、悲观等心理现象,护理人员与其接触时,说话声音的大小、声调表情、态度、动作姿势等都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病人希望从护理人员的言行中获得安慰、依赖和希望。护理人员应该重视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言行态度,这是对病人心理护理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护士穿上工作服,跨进病房,就是进入“角色”,对病人的照顾和关切,都通过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而自然表达出来,绝不能带着情绪上班,如果带着情绪甚至往病人身上发泄是非常错误的。护士在工作中应该超越自我,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因此应将病人作为我们的一切工作和出发点,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这样就一定会取得病人的信任,得到病人的配合,而信任和配合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如果取得了病人的信任,有时工作中的一些小的失误会取得病人的理解和谅解。

4、积极提高自身的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要有熟练的技能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愿望而缺乏专业技能,是无法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的,因为护士从事的工作不只是打针发药、生活护理等简单的劳动,而是包括护理学在内的医学工作,对象是人,这就赋予了护理工作神圣而重要的地位。由于护理要体现在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各种临床工作,尤其是一些治疗性工作,都必须通过护理实现和完成。在日常工作中护士要配合医生做好对病人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同时要按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精神抚慰,可使病人顺利地接受治疗,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娴熟的护理技能,一是要稳,动作要轻柔协调、灵活稳妥、有条不紊,不仅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也给人以美感;二是要准,即动作严格按护理常规办事,操作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是要快,即动作熟练,手快,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四是好,即质量高,效果好,病人满意,自己也满意。在护理工作中时间常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娴熟的技能往往赢来安全、挽救生命。在观察危重病人时,护士是第一线的哨兵,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医生不失时机地做出抢救手术的决策。因而护理的技术是广泛的、深刻的。因此我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医疗环境剧烈变化的形势下,医护工作者处在矛盾的旋涡中心。如何适应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如何适应时展的要求是每个从业者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党员,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出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群众。唯有自身的觉悟提高了,工作作风,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提高了,才能真正影响和带动其他人。

第2篇

关键词:学生干部 创新 体制 教育思路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可行方法。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学生中确立培养目标,如何让部分学生干部首先成为“榜样”,这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校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创建培养平台

1.建立学生干部培养新标准

“人才盛,事业兴”的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人们的认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怎样的人才队伍,不仅要有“高招”,更要有“新招”,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每名学生都渴望成才,都想出人头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学生的思想深处进行正面的引导,建立长效机制,正确使学生树立高尚仁爱的道德品质、敢为人先的竞争观念、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服务态度。新形式、新标准、新要求,只有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适用性人才。

2.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1)创新的选拔体系。选拔学生干部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干部的选拔要通过组织推荐、他人推荐、自荐、竞选等方式产生。思想道德摆在首位,既考虑其能力,又要考虑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严格的筛选,多方面考察,全方位的思考,力求达到学生干部的合理化配置,使其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榜样示范性作用。

(2)健全的监督体系。科学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学生干部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正常程序正确履行职责、正常开展工作的必要手段。学生干部选后,就应该充分信任、把握方向、大胆使用,并及时帮助和指导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在信任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能够及时全面地发现和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动向并进行正面引导和正确干预。

(3)有效的激励体系。建立学生干部的考核,是对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的全面评价,这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在考核结果的基础上,仔细地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激发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3.建立有针对性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

(1)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干部也是出自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也具有年轻人的普遍特点,遇事情不能认真全面的分析,易冲动、急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做他们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坚持,要建立长期的辅导监督机制,持之以恒的常抓不懈,不能急于求成。

(2)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参加培训,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定期参加团课、党课的培训,上交思想汇报,并根据近期表现,根据实际情况,一对一谈话,进行帮扶教育工作,这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干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了解社会、国情、民情的机会,以便于早日与社会接轨。并通过校刊、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进行表彰,让这些学生干部作为辐射源,带动其他的同学。

二、创新教育思路

1.培养和关心并重

学生干部首先是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在从事学生工作中,由于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容易滋生骄傲的自满情绪,“官”味十足;或在繁重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任务中,经受不起打击,不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韧劲。因此,在使用学生干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倍加关心爱护他们,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建立起良性的生活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扫清障碍。

2.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干部的不良思想动机

培养学生干部是使用骨干的前提,在培养过程上要避免走入误区。一是避免走入“重名轻能”的误区。在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上,要为他们创造多种条件,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同的职务上都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正确树立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不受名利的诱惑,避免学生干部为学生服务的本质发生目的性的偏离。二是避免创新性工作的学生干部短缺。我们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这就需要高校的学生干部首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工作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地工作,才能引领其他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因此,要引导学生干部有创造性的思维,要培养学生干部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竞争意识,积极地带动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三是避免学生干部权利欲望大于榜样作用,缺乏奉献精神。高校学生干部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干部”这个问题。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完善过程。杜绝有些学生干部在小范围内拉帮结派,搞不正之风,包庇不良作风。要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就要有高要求,严格地把守考核监督关。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干部,要及时教育,对于不思悔改者,坚决给予批评,并取消工作职务,将机会留给其他同学。

3.提高沟通能力,健全人格

学生干部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桥梁,是沟通的纽带,他们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也是同学们的同窗好友。所以,如何在良好的同学关系中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健全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关心同学。教师应学会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干部自己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得到全面的磨炼,不断地完善自己。

第3篇

一、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掌握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笔者对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和走访。通过调查和走访,认为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队伍不稳

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辅导员队伍中,组织服从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做“跳板”的多,安心学生工作的少,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而辅导员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经验积累及其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2.人员不足

调查显示,目前许多高校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配备辅导员,但很少能按照国家教育部1:200的规定配备专职辅导员,辅导员人员不足问题凸显。而辅导员配备不足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大,甚至导致许多工作停滞不前。

3.素质偏低

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他们更希望他们的辅导员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辅导员政策理论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的调查中,有很多学生认为辅导员能力一般,与大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

4.结构失衡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选聘标准做了如下规定:从辅导员学历看,要求辅导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从对辅导员专业要求看,要求辅导员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

但调查发现,不少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没有达到要求。辅导员学历参差不齐,甚至于出现专科辅导员带本科学生的现象;真正来源于“思政”、“管理”、“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文化教育专业的人少。这与教育部要求有一定距离,也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5.地位低下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实际上高校辅导员地位没有得到肯定。

调查发现,相对于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机关干部来说,辅导员工资低,职务晋升困难重重,职称晋升路途漫漫,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少。这些实际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6.职责不明

在现实生活中,辅导员的工作范围非常广。诸如大学生的宿舍内务、迟到早退、课堂纪律、党团活动、思想汇报、听取意见、批评教育、文艺演出、年终总结、勤工俭学、礼节礼貌、新生安排、学生军训、运动会组织、值班值勤、后进生帮扶、助学贷款、事故处理、心理解答、班务会活动等等。

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辅导员往往感到疲惫不堪。笔者在阅读文献时,经常看到类似的话,“辅导员总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除了睡着了时间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学生的”。而辅导员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胡子眉毛一起抓”,就会淡化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影响辅导员作用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辅导员队伍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只有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和条件

利伯曼(M.lieberman)认为,所谓“专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所谓“专业化”,就是某种职业从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建设过程。普通职业发展成专门职业,应当满足以下标准:(1)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其成员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或训练;(2)有专门的专业知识的支持;(3)在社会上享有相应的专业声誉;(4)有法律法规或政策对专业边界的保护;(5)其成员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研究的能力。

按照以上标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就是依托专门的机构及专业训练体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使辅导员掌握专门的职业和技能,实现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全面有效地履行辅导员职责的过程。具体说,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队伍建设规范化。要着眼于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建立辅导员队伍发展规划。同时,完善辅导员选聘、培养、奖惩、提升、流动等制度,对辅导员队伍进行规范管理。(2)从业人员专业化。要求从事辅导员工作人员不仅具备该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途径

1.明确角色定位

从学校方面看,高校各级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辅导员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高校必须在辅导员培训培养、辅导员待遇、辅导员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像培养学术骨干一样,舍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努力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从辅导员自身看,辅导员应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学生工的需要,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导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者,大学生文明修身的引路人,校园文化的促进者和创造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

2.优化选聘机制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选拔人员是关键。优化辅导员选聘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立辅导员选聘机构。要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遵循“公开选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选聘辅导员,防止任人唯亲、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

其次,合理制定并坚持辅导员选聘标准。一是素质标准。要求选聘的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学历标准。一般本科院校选聘辅导员要坚持本科以上、研究生为主的原则,以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专业标准。选拔时要注意辅导员的专业特长,一般要物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管理专业、教育专业、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政法专业、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工作,并要求具有较强的写作讲演能力。

其三,严格选聘程序。选聘程序应主要包括确定辅导员来源;笔试;面试;职业能力测试等环节。

3.加强岗位培训

加强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是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可靠保证。加强辅导员岗位培训,可以从制度和内容两方面着手:

从制度上看,一要制定辅导员定期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包括新聘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现任辅导员的在岗培训。要合理制订辅导员培训计划,从新聘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开始,主管部门要与其本人共同制定近期、中期与长期发展规划,使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与其自身发展要求相一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定期培训。二要建立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随时会遇到一些新问题。为使理论培训与具体的辅导员工作实践相结合,为辅导员提供现实有效的指导服务,应建立辅导员例会制度,以会代训。

从内容上看,一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理论培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选送辅导员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培训,让辅导员通过读硕博研究生、脱产进修、出国深造、学习访问等方式学习学生工作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并相应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二要加强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培训。在重视辅导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注意辅导员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创造条件,给辅导员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岗位轮换等锻炼机会,提高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三要对辅导员进行相关科研能力的培训。要制定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辅导员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使辅导员在学理论、找规律、重研究上下功夫,引导他们积极向“专家型”的辅导员方向发展,为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4.提高工作待遇

一方面要教育辅导员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对他们规范管理、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的烦恼苦衷,本着“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切实爱护、保障待遇”的原则,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具体来说提高辅导员待遇,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每年要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评选“优秀辅导员”,满足辅导员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承认与尊重的荣誉感。评选优秀辅导员可以纳入教师表彰奖励体系中,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

其次,改善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努力为辅导员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采取弹性工作制度;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物质保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素质;制定辅导员长远发展规划,确保他们中的优秀人才能够得到多渠道的提拔和重用。

其三,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要从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在高校内部体制改革进程中,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在全盘考虑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加大对辅导员的倾斜力度。

其四,切实解决辅导员晋升难问题。在辅导员晋升职称方面,比照专业教师单独设置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使他们能够享受同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样的待遇;在晋升职务方面,设置科级、处级辅导员职务,其经济待遇等同于学校相应级别干部。同时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