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交流教师工作总结

城乡交流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2022-02-06 11:3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交流教师工作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乡交流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

    一、活动的目的

    1、开展结对手拉手活动是落实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充分发挥城市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援和帮助结对子学校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共同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为此,我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1、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了管理分工,明确要求,落实责任。2、建立了工作制度,每年组织召开结对学校手拉手活动经验交流会,沟通情况,交流好的做法,研究进一步落实的工作,对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经验给予宣传报道。3、注重实效,重在提高教育质量。手拉手活动重在教育思想的交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手拉手活动,切实让结对子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受益。鼓励创新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结对子学校更多的支持。

    二、主要活动内容

    1、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制定了定期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开展手拉手活动。

    2、开展了结对学校学生间交流与协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共享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等。

     3、XX年年10月18日上午,我校陈晓波校长带队,全镇的学校行政和骨干教师到凉高山小学学习交流;11月1日凉高山小学送教到李白河小学;12月大安校送教到我校;2009年10月8日陈晓波校长带领全镇学校行政到广华小学学习。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校之间加深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我校教研工作、教学管理等工作。学校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今后我们将加大结对面积,让彼此相互学习,相互 促进。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定期互派干部、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让我校骨干教师得到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向结对学校教学的学习;

    3、加强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以此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总之,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将这项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下去,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使我校更快发展,促进不同区域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我市文明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安区李白河小学

第2篇

我校承办的这次大型活动,由省教育厅教师处安排,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县教育局具体部署。

来自省、市教师培训中心的领导有贾腊生、胡惠明、李再湘、吴阳光、吴金辉、陈德榕。

送训下乡的专家、教授有李再湘、刘建琼、吴元其,送教名师有曾京、陈劲松、易晓晓,都是名噪一时的湖湘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攸县教育局领导、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负责人;有全县各高中、职业中专、初中以及民办学校的代表;有城关镇江桥小学和本镇各小学的校长与老师;还有远道而来的醴陵栗山中学的9位老师,共计近400人。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人气之旺,在我校都是空前的。

活动过程精彩纷呈,亮点迭出,使人忘却了时已初冬,所感受到的全是课改折射出来的灿灿阳光。

课改,确实如朝阳东升,其道大光,丽天而韵海。

在课改的阳光下,我们的教师在迅速发展。

攸县电视台记者、“成长abc”栏目主任黄敏如是说:“这已经是第五次将镜头投向皇图岭镇中学了,对于该校的老师,我们每一次都必须刮目相看。作为教师,能在皇图岭镇中学工作真是一种幸运——因为只有改革,学校才可生存,教育才有出路,教师才能发展。”

跳出教育看教育,也许看得更为真切,透彻。从我校教师呼啦啦的拔节声中,长期关注教育的传媒工作者的欣赏,认证了我们的那句话:“课改就是最好的培训。”

许多与会老师表示出钦佩:“你们的教师,团队意识非常强,也很能执行,不管哪一个会场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合作,在自觉地做事。从一份份学案,一本本笔记,一块块展板,一堂堂开放课,都可看出老师们的认真、敬业和执着。”

是的,这次活动真的体现出了全体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不凡素质。除了老师们的爱岗爱校,自强不息,应该说,与课改的磨砺、促进是分不开的。只要你肯同步,肯投入,肯创新,可能会苦一点累一点,但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欣喜与荣耀。本校教师09年的赛课和论文获奖情况就足以让我们笑脸绽放。

不敢想象,没有课改的阳光,我们的教师会如此灿烂。

在课改的阳光下,我们的学生在茁壮成长。

三位送教名师在课后和教研组长与校方交流的时候,纷纷由衷赞叹——

曾京老师:“想象之中,农村中学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这样的活跃可爱,这样的勇于表现,这样的有见有识有思想,这样的有才可展、有艺可示。如果说我们的课还算成功的话,你们更为成功,培养出了这样高层次的学生,让我们省城有些学校都自愧勿如。”

执教的易晓晓老师与点评的吴元其教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你们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步子迈得大,且能踏在实地上。你们的老师和学生,观念很前卫,素质很全面。如何破除旧思维旧模式,如何推进课堂改革,你们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

陈劲松老师:“我在全省多所学校上过课,无论是城镇还是乡下,从没有上过这么得心应手的课。看得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你们学校早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训练有素了。我也去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可以说有些方面你们已经有所超越了。我们雨花区外国语学校本来打算让备课组长以上的老师到你们这里来,现在改变主意了,全体老师都来!”

“这里的学生真的不一样,文明守纪,自信自律。”“校园里找不到垃圾,课堂上找不到不听讲的了。学生比我们学校的听话多了。”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也不时地肯定着我们的学生。

是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应该觉得学生是可爱的,是值得欣慰的,是可雕可琢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应该看出“活动育人”的魅力。这个方向,必须把握,坚定不移。

在课改的阳光下,我们的学校在日渐提升。

在专家点评和讲座时,我们听到的依然是对课改的肯定:

“皇图岭镇中学给这次活动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我们要找的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充满着活力与生机。”

“省、市、县各级应高度关注这所学校,全力支持其改革。要让皇图岭镇中学成为名校,攸县的,株洲的,乃至湖南的。”

“我们以后还会来。希望你们保持发展的势头,时有所进。我们会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介你们的。”

伴随着课改,学校的品位有了提升,老师和学生的品位也相应提升。不少高中,特别是私立学校,最想要的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这就是水涨船高,这也是团队的熔铸力量。什么样的模具铸就什么样的产品。每一个皇中人都要珍惜、热爱、发展这个模具,把自己打造得更为合格、优秀。

别人的赞誉,当然不乏溢美之辞,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

但这些掌声与鲜花,毕竟是对于我们的鼓励、鞭策。

学校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将这些赞誉当作有所松懈的理由。

学校真诚的感谢全体师生为这次活动所作出的艰辛努力。一切的荣耀归于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

为了更好的将课改进行到底,特对本次活动作如下几点总结: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准备充分

本次活动,得到了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培训部李再湘主任的全程关注与指导。大到活动宗旨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小至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李主任都一一过问。活动前一天晚上,李主任一行不顾旅途劳顿,到各会场察看,调试,直至十点多。其认真、负责、一切都落在实处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1】 ■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县政府调研员、教育局局长谭小宁等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活动,从筹办到开展,进行了周密部署,并始终参与。

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行动方案。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积极参与,师生全员激情投入,各处室通力合作,精心组织,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展示了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二、相互配合,充分交流,共同提高

本次活动,第一节课全部对外开放。各上课老师为此都能精心准备,认真规划,不分你我,相互配合,有效地发挥了团队作用,推出了较高质量的观摩课。其他教师也十分重视,能把这次活动看作是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次邀请的来宾,都是兄弟学校的精英,我校教师能与他们积极交流,相互探讨,得到了很好的学习、锻炼。

三、名师授课,风采斐然,收益颇丰

本次活动,我们有幸听了三位省城名师的课及三位专家的点评。他们的课堂,他们的点评,大气而平实,各具风格。

三位年轻专家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各自的教学设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表现尤为突出。另外,这三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识的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将知识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知识,使学生深刻的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极大地调动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除此之外,课堂上还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课件的制作比较实在,没有华而不实,体现了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

专家导评与讲座更是让我们如坐春风,所获甚丰。他们的导评激情四溢,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极具特色的可操作性。参加活动的教师代表无不感叹这种送课送训下乡的好形式,老师们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希望我们的老师将这些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落实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调整,从而使这次活动真正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四、认真研讨,总结不足,以利提高

1、活动准备、接待方面:本次活动筹备事务多,显得有些仓促。

2、课堂开放方面:个别课堂留有遗憾。例如学生交流展示中,老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得不够。学生的感悟与理解往往是浅层次的,学生展示以后,老师应加整合,从杂多走向系统,从浅显走向深刻。

五、明确方向,继续努力,乘胜前进

本次活动,既得到了专家和名师的指导和引领,又加强了与各兄弟学校的教研交流,也促使了我校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活动期间,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进校园,进课堂,对我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对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育人环境、教学设施、办学特色进行了一次大检阅。

活动之后,各处室要认真做好活动情况的记录、整理与存档工作。各科、组要认真总结、整理反馈意见,对发现的不足应予及时整改。

总之,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教学活动的交流,又是一次全面展示和检阅,这对我校教育教学是一次有力的推动和提升。

我们必须戒骄戒躁,且行且思,使教育教学实践更加理性化;不断提炼,升华,使更多的做法、经验理论化;持之以恒,使活动日“最好的课堂”“最好的校园”常态化。

我们还要争取各级领导和专家对课改的关注、支撑,以求破茧化蝶。

九万里风鹏正举。

老师们,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我们的天空,正显辉煌;我们的前方,曙光灿烂。

让我们在教改的道路上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并走得日益精彩!

(2) ■ 相关文章:

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辅导员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城乡教师交流阶段性工作总结

2010年教师工作总结

第3篇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重效率的校长队伍,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事股在2009年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总结2009年、2009年中小学校长公开竞选以及××中学公推公选等办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竞聘和公推公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的机制。今年,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班子上,要把那些思想进步、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有改革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并逐步解聘不合格校长,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

2、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省市校长培训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高中校长,幼儿园园长赴省培训学校、初中校长赴市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做好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布置、组织好小学校长、教务处主任赴沁阳永威学校轮训。办好新任小学校长的资格培训。积极联系外地办学先进单位,组织我县部分小学校长赴这些先进学校挂职锻炼。要逐步建立校长述学制度,每位校长在进行工作总结述职时,要述学,要有专门的述学材料和学习笔记。

3、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校长说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今年的

“校长说校”仍然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办法,对在“校长说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同时,开展“副职说配合”活动,今后校长的人选主要在表现好的副职中产生;启动“校长说课”活动。

4、加强校长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化,本着客观、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评估,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认真严格,不搞形式。通过考核,促进校长素质的尽快提高。实行考核评估内容具体化。要采取领导考核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听汇报与查资料看实绩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认真的考核评估。实行分类考核,区别对待。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极不平衡。因此,对校长要实行分类考核,可分为:城区、农村及农村偏远三类,实事求是,以类定级,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实行考核评估结果公开化。考核评估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综合分析,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印发全县,进行通报,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晋职、聘任、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校长,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其中有突出贡献、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推荐上级表彰。同时广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对考核不称职的校长给予通报、戒勉,限期整改或免职;对因工作失职,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校长,视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完善教师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师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形成支教工作的长效机制。顶岗教师原则上根据派出支教教师的数量等额安排。今年,将安排城镇学校教师50余人到偏远农村小学支教。

2、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学校合理的层次结构。在乡镇各个小学中,实施

“走教”办法,即音乐、美术、英语等教师,在本校工作量不足时,可兼任几个小学的课程。加大对英语、音乐、美术等短缺教师的招聘数量。建立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工作制度,优化农村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在高中实施全员聘任,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制度,逐步优化高中教师队伍。

第4篇

为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2010年7月19日起,我校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为期两年半的“创先争优”活动。现将两个月来我校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特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党员干部真学真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党委充分利用校园网、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载体,每周向党员、教职工推荐学习材料,并通过集体辅导、个人自学、结对帮学、入户送学、在线交流等形式,确保学习内容全覆盖,学习对象全覆盖。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校还专门编制了创先争优活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有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内容,有总书记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重要讲话,有全市教育规划刚要的提纲要点,也有党员、教职工在学习活动中结合本职岗位的体会和打算。该测试实行闭卷形式,单人单桌,确保党员教师真学真知、真知真会、搞通弄懂,全校党员人均97.6分,学习效果显着。

二、开展“四访”活动,拓展活动时空。为活化创先争优活动载体,拓展党委党建工作时空,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今年7月下旬,校党委组织186名党员、教师分赴我区各乡镇,开展了以访家庭(奉献爱心)、访学生(答疑解难)、访家长(合作双赢)、访村居(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四访”活动。该活动历时两天,共走访42户贫困家庭、6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受到了广大农村干群和街道居民的热烈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四访”活动是我校党委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在全教会上关于“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与实践相结合”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也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新举措。学校广大党员教师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城乡居民的新风貌。

三、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四个对待”讨论。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引导他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在暑期教师培训期间,我校党委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性教育的专题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党员干部一起面对党旗重温党员入党誓词、党的宗旨以及党员权利与义务。仪式结束后,校党委还组织开展了怎样对待师生、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的“四个对待”讨论交流活动。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再次被点燃并引导到创先争优、岗位建功上来。全体党员干部感受深刻、印象深刻、教育深刻。

四、颁发教师特别奖,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我校党委坚持以教师为本,紧紧依靠教师办学,创新创先争优载体,引领教师个人自主发展。8月28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在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集会,在认真总结暑期生活、科学部署新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别开生面地举行了教职工特别奖颁奖仪式。顾名思义,“特别奖”的最大特色就是“自主奖励”:奖项自己确定,颁奖词自己撰写,电子演示证书自己制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校教职工一起逐一观看了每位教职工特别奖项电子演示,并一一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此项活动体现了校党委对每一位教职工自身亮点的充分肯定,彰显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文化管理的新境界,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内驱力,唤醒了中老年同志的激情,也成为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特色工作。

五、举行特别的仪式,铭记特别的责任。如何在教师节庆祝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是我校党委开学初思考谋划的重要校事。经全校党员教师的广泛讨论,举行庆祝教师节特别升旗仪式,师生庄严承诺的方案便出台了。9月10日上午,学校举行了特别升旗仪式热烈庆祝教师节。仪式上,全校5000多名师生举起右手,从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创先争优、守纪成人、苦学成才、文明礼仪等二十个方面作出庄严承诺。特别的节日,特别的仪式,特别的承诺,特别的责任,特别的效果。特别升旗仪式不仅鼓舞和教育了每一位师生,也丰富了我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

活动催生特色,特色促进活动。在上级党委的科学指导和坚强领导下,在今后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将在圆满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紧密结合校情,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努力形成活动特色,使我校党委创先争优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5篇

在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本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昌平校区的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对在校学生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还不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我负责的班级是高材0806-0811班,通过入学考试转出到实验班9人,优秀生转入本专业11人,降级生3人,06级退伍回来的学生1人,由于乙肝,肺结核休学2人,色盲原因转到信息学院1人,现共有184人,其中优秀生18人。管理这个集体对我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过一学期的磨合与了解,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的衔接和目标,并在不懈的努力和关怀下使同学们顺利的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新学期的大学生活与大学的生活节奏合拍。

我认为,导员绝不仅仅只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的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我这名辅导员工作的应有之意。我们这些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辅导员同样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并与学校方针政策保持一直。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自己这一学期的工作。

一抓好自身的理论学习:

政治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使自身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持在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作风上我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工作,个人要求严,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与此同时我不断的加强个人修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要做到光明磊落,正大光明,说道就要做到,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耐心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当前我校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的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非常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我刚接手高材专业08级的6个班的时候,我们彼此是非常陌生的。08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生活,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还未有稳定的依靠。为了消除这些孩子们的孤独和顾虑,从开学初我分班召开了班会,走访宿舍,找学生谈心以及通过飞信邮件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我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有点到面力争使每一位同学在思想上能又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我还建立了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在班会上总结过去一月的问题,指明下一月的努力方向。事实证明,例会制度的效果是明显的,积极长久的。我也非常重同学们热爱自己集体的这个主观能动作用,利用《材研人》这个大家喜闻乐见媒体宣传的作用,以班为单位组织自我编写反映个班的文章和情感历程向其踊跃投稿。这份杂志使学生们及时了解同学间,专业内外各项时事,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一个良好的班机思想氛围。

(1) | | | | | | | |

查看更多>>

三班风学风建设

我认为,新生一定要在大一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长,学生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优良的学风,班风,舍风正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无形的重要因素。而作一个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慢慢形成。

1.强调,督促与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相结合。每次主体班会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必讲的重要内容,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思想贯穿整个的教育工作之中。本学期还明确了规范的考勤制度,每堂课学习委员点名后必须由任课老师核实签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采取定期检查笔记本的方式督促大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期中考试过后,找成绩较差的学生谈心,帮他们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些正面的引导。对于个别极端分子,采取”说服教育与严惩不贷”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重新走会教室。同时针对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各班开展了”以好帮差,带动全体”的一帮一学习活动。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找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整体上带动全班的学习气氛。

2.利用好学院和学校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类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本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加与东区老师及研究生学长们的交流,可以大力鼓励学生们参加像本科生的萌芽杯科技创新大赛这类的活动,同时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的博士生班主任也是非常好的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有关专业学习方面的资料。共有12个团队参加。目前08级的学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学习。在班风建设方面我一直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张班委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建立了较完善的班委干部每月例会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同学们与高中不同学生没有了固定教室,这就将工作的阵地由教室逐渐转移到了宿舍。鼓励舍长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实施舍长定期回报制度,凡是夜不归宿外出者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在及时上报辅导员老师。此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宿舍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宿舍共荣辱的观念。

四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的把握

当代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我们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产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汇报制度。

心理委员每周汇报一次制度、班长团支书每周例会制度,班委每天签到制度来多方面有效的了解各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我平时还要多关心学生,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地开导学生,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与学生的特殊沟通手段——网络

现在新生入学每个同学都会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贫困同学也由学校绿色通道发放了爱心手机,这对我与每一个同学直接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保证,我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短信了解到每一个同学的现状和去向,保证了第一时间掌握同学心理状况。并通过qq及飞信群的签名,以及校内网,博客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会以日志的形式讲心理话,这种方式更加可靠更有针对性。

五贫困生的工作

建立班级负责人队伍更好地传达完成工作。目前我所带的184名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6-11班经学校认定的贫困生共有48人,申请绿色通道33人,办理国家贷款,生源地贷款共26人。从各班贫困生同学中指定班级勤工助学工作负责人,方便更准确,全面的传达信息。同时方便了解贫困生同学的心理动态。同时,我还联系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效玉教授为特别贫困的同学筹集资金,为其购买羽绒棉服。前后总共为整个材料学院08级高分子材料专业,和生材材料专业特困生四十人购买过冬的羽绒棉大衣。

此外,从08级学生入校以来学校就实施了给贫困生每月发放生活补助的政策,这使贫困生能相对集中的受到生活资助。在贫困生的评定过程中,我一方面听取广大学

第6篇

构建“大学区”,打造优质、均衡教育

2014年10月开始,合阳县教育局全力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度”。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立足合阳教育发展实际,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从管理机制创新着手,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合阳县教育局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分布状况,按照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和名校引领、相对就近、城乡捆绑,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原则,组建成立11个大学区,其中普通高中1个、初中3个、小学4个、学前3个。全县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大学区管理,实现大学区管理全覆盖。学区长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园)长担任,大学区在学区长学校(园)带领下,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轮岗交流等新思路、新方法,整合优质资源,带动成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计划用2~3年的时间,以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示范引领、输出理念、共享资源、集团化发展等办法,引领带动成员学校实现捆绑式集约运行,通过互通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全县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高,逐步实现全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较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八个统一”是管理理念的核心

“大学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学区内学校相对集约的“八个统一”:即“统一学校管理、学管理、统一设施共享、统一课程资源、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校园文化”。(1)统一学校管理: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研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向性管理策略,建立系统性制度及运行机制。(2)学管理:学区内建立共同的教学管理机制并确定相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对备课、上课、作业及教研活动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落实和评价。(3)统一设施共享:各成员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室、功能活动室等硬件设施互通有无,合作共享,有效利用,资源增值。(4)统一课程资源:各学区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试题库和各类电子平台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交流共享。(5)师培训:以国家、省、市、县、学区五级培训计划为依托,倡导以学区为单元的课程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区内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团队。(6)统一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由学区长学校统一安排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统一质量检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对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诊断,并按照质量发展目标和指标要求,全面考量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增幅变化情况。(8)统一校园文化: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挖掘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人文精神、国学经典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学区文化、校园文化。

“时间表”是合阳立下的军令状

1. 探索试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借鉴西安市大学区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合阳县工作实际,制定全县“大学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学管理、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典型引路、实践推动。各学区根据县局实施意见制定好本学区“大学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尝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

2. 有序推进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在总结探索试行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秋季,全县各学区按照方案实施步骤,结合实际,重点在“统一学校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尝试,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打造特色。

3. 完善提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完善“大学区”管理运行机制,总结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经验,实现大学区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考核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1.实施学区长负责制。

每个学区设视导员(兼职)一名,视导员由县局确定;学区长一名,由学区长学校校(园)长担任;副学区长若干名,由成员学校校(园)长担任。学区长领导学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每月召开一次“大学区管理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学区内成员学校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学区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学区内先进管理经验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共享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共享。各学区每月召开一次成员学校分学科或分学段教师工作例会,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讨论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学区长学校每学期总结汇报大学区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大学区工作总结会。

2.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

在探索试行的基础上,学区长学校通过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扩大办学效益,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3.建立校长、教师交流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学区内教师、校长交流和轮岗力度,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向有序流动。学区长学校每年向成员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带动成员学校发展。二是建立学区内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缺科教师校际间送教、兼课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名师课题研究制度等,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学区长学校满6年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每年流动人数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其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应占到交流总数的30%以上。

4. 实施“大学区”捆绑式考核。

大学区工作实行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捆绑考核机制,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和年度工作规划,提出具体考评方案,对学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综合考评。对学区长、副学区长的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树模、校长任用的主要依据。

开展学区研修,共建共享教研成果

借助大学区管理平台,遵循“面向全员、整体推进,聚焦课堂、注重实效,区域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县成立了11个学区教研组,结合学区和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推出了学区研修模式。该县教育局成立了业务指导、学校包联和督导检查三个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夯实主体责任。业务指导组包括教研室、电教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分别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教师培训、体艺活动、劳动实践培训等工作;学校包联组由局领导学段包抓,以股室为单位分学区包联,股长为包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督导检查组由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主要任务是督导检查大学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大学区实施过程中,三个工作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强力推进。

该县教研室指导学区长学校成立了学区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学区间送教送培,校本研修、学科研修活动;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学区为中心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各类比赛;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艺教师培训、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举办学区校长课改论坛,每月一个主题,扎实推进课改取得新成效。各校长根据本月研修主题,认真梳理交流学校课改点滴做法,分享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达成共识后,对下一月学区研修工作进行安排,引导成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研修工作。成立学区大教研组,开展学区研修。中小学大教研组以高效课堂为主题,分学区开展讲座解读、“听――评――议”课例研讨、跟进培训等系列研修活动。学前教研组主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开展研修活动,先后开展了现场诊断、五大领域“课例研修”和大学区管理制下的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城关小学区提出“引领、协作、共进”的学区发展理念,组织学区优秀教师“7校滚动授课”,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财力倾斜、承担学区学生活动全部费用,调动了成员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城关二小学区提出学区管理的“8大目标”,建立了学区管理QQ群,实现了学区管理信息化。第三小学学区开展的“需求式”送教下乡和“相约星期五”师训工程,赢得了成员学校的一致好评。城关中心学区提出的大学区管理“例会、教研、活动、宣传”四项制度,提出质量检测“6统一”要求,推动学区学校实现了4个转变。城关中学学区利用教师资源优势,组织成员学校骨干教师来校跟岗实践锻炼;发挥远航文学社辐射带动作用,在学区学校开展了“彩云之南”作文竞赛,在《意林》等全国学生刊物发表习作600余篇。实验中学学区,以1268德育工程为抓手,在学区学校教师成长和传统文化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承担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场会;第三中学学区发挥学校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作用,在教育科研、质量监测上加强统一协作,以考促改,以考促教,增强教师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达到有的放矢、共同提高之目的。

校园艺术月让学区更富有特色

今年5月以来,合阳县教育系统在全县范围开展以“激情五月 礼赞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均举办了校园艺术节活动,活动以班级、学校、学区、县级四个层面自下而上逐级开展,多所农村学校校园艺术节活动为首次举办。各校园立足校情,举办了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如城关二小的“乐德教育”艺术成果展、甘井镇中学的“我梦最美”梁山校园文化展、县幼儿园学区的“七彩童心中国梦”、县中心幼儿园的“乡土文化润泽童心”等。

第7篇

写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对以往的工作情况有一个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对工作中的优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一点弯路,少犯一些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益.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通过这次参加了“国培”,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愈发显得科学、生动、有趣。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学习,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大开眼见,学会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使我的思想上受到了彻底地洗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祖国的复兴全在教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我将体会总结于下:

一.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对教育的认识。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老师的赞誉,使我对当初多选择感到无怨无悔。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我们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一个人长时间重复着某一项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儿戏不得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姿态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的工作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发展动向,紧跟时代脉搏,从而使我国立于民族不败之林。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的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学习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懂得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三.充分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不同阶段,他们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世界上决不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教学要因材施教,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们谈心,不断地进行家访工作,了解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灵活运用地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循循善诱地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致以行,使错误消灭于萌芽之中。让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形成温暖的大家庭,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当地指导,让他们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成可持续发展型人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四.学以致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孩子们缺乏创新精神,学生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成为无用的书呆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进行恰当地运用,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多问为什么,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真正成为一只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长大以后才能投入社会,进行很好地工作,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真正使自己从教学匠转变成为教育艺术家,赢得桃李满天下。

我们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兢兢业业,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去过,增加使命感,以阳光的心态去工作。不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女性的天性,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一片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一名教学的艺术家,与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其乐无穷。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的飞速前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首先要肩负重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国教育部决定采用“文本教材+配套光盘+网络培训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为不同条件下的教师培训提供了学习支持。

做为农村中学一名老师,有幸同我校所有老师参加国培行动,感到十分荣幸,虽然我们学校只有3台机子上网,但是只要有时间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去做会作业或听一会儿课。这种网络培训模式,无异于给传统培训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聆听每一位专家对现在教育的看法,对新教材的解读,从教学开始到结束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听完课有和其他的老师讨论,讨论自己是如何教的以及他们的教学经验,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不知不觉中,国培就要快结束了,回味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感触颇深。

(一)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XX大代表明确提出,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时代先锋,知识的富翁。因此,国培行动给我们搭建了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本次培训,有资深网络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对“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媒体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反思”等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模块的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三)国培行动,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行动,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意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要教好学生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二、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三、相互交流

第8篇

关键词:远程培训;教师成才;专业发展;通道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74-02

一、教师专业成才通道建设面临的问题

1.专业研修局限性严重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成才的道路需要对教育科学以及前沿教学现状有足够的了解,但是教师毕竟不是教育学的研究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研究空间和教学广度,因此,教师在成才发展方面需要有专业化的教育研修指导。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研修发展主要是依靠校本培训,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而且校内的教师本身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化的行动研究。

2.成才督促制度化严重

教师专业成才之路的督促往往来自于学校,而学校的成才督促工作有着较强的强制性反应。首先,表现在对教学的主体有着强硬化的教学成绩规划,这种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方式有着单一性的弊端,必然会使得进行相应教学新方法研究的教师兴趣大减,缺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得教育工作者缺少交流感悟的空间。而对于教师的专业培训而言,学校的督促作用又较为弱化,往往只是将工作总结、体会、建议、感想以及“浅谈”之类都看成校本教研成果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校方对教师成才的督促过于强调制度化,通过强硬的制度化严厉督促教师作出多方面的成绩,而对成绩形成的过程不重视;通过传统的培训制度进行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而缺乏对培训结果的应用情况研究,使得教师的培训工作形同虚设。

3.培训内容阶段性严重

对于教师的成才通道的建设,学校以及相应的教师培训部门对培训内容的合理控制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1)培训内容脱离实践严重。教学研究应该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的教学问题和学校发展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力量,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的研究活动。但是,很多培训内容只是针对某一个教学理论而展开的,对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情况没有深入调研。(2)培训内容阶段性严重。对于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而言,更多停留在微观层面,没有立足于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视角,教师教育水平的推进不仅涉及培训模式、课程资源和培训效果,还涉及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且培训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平台的创新必须纳入一个整体的框架进行系统研究。而当前的培训内容忽视整体性,对单项的培训有了培训、有了成果、有了收获就停止了,这种培训实际意义极差。

二、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师专业引领作用

1.形成合作和交流的研究状态

远程培训形成的是及时性的合作与交流状态,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虽然为教师提供了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缺乏及时性,因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所研究的教育内容往往是教师参与其中的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教师与教师之间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而远程教育由于其设计的探究层面更为广泛,教育问题更为前沿,所以能够为教师提供他们所没有接触过的教育教学内容,并在这种未来式的情景设计之中,激发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的研究热情,形成看法交流互通互助的研究状态。通过这样务实、有效的实践性、前瞻性、广泛性的研究活动,教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合作与共赢、交流与探讨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2.形成广泛的教育资源库

远程教育能够形成广泛的教育资源库,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教学研究、专家解答、专家理论、教学案例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而且在教师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这种教育资源更是以飞快的速度不断提升,教师完全可以在远程教育空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教育资源获得机会。另外,远程教育的资源库还能够提供给教师自主设计数据库、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的机会,使得教师能够投入到数据库建设之中。

3.形成广泛快捷的培训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受培训面极为广泛,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培训,其本身具有时空的适应性和教育的开放性,而且教育设备设施能够延伸到城乡、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而在教学时间上突破了固定教学时间的限制,扩大培训规模,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同时,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传统的培训方式以集体研究为主,教师需要抽出课余时间进行教育研究,而远程教育能够提供更为快捷化的培训模式,教师可以自由地进行网络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扩大了教师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

三、远程教育培训对教师成才通道的促进发展措施

1.构建学用结合博客群落的培训格局

远程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主要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博客群落的形式实现创新化的培训格局。所谓的博客群落就是通过博客的形式,通常参与远程培训的教师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网站专注在特定的教育课题上提供评论、新闻、实践案例等内容,并设置博客的留言和沟通方式,使得参与培训的群体之间有互通有无的空间,形成大规模的教师链接。这种培训格局的优势包括:(1)使得教师拥有了个人教学理论建议自由表达的空间;(2)有利于教师教学知识的过滤与积累;(3)形成了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这种博客群落的形式使得沟通交流更为快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能够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当然,在构建博客群落的培训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学用结合的指导,要鼓励学员将新学到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博客上发表实践结果。同时,培训领导者也要注意对博客内容的整理,通过集体交流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整合,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的培训内容。

2.构建流程多元化的集体专业培训格局

为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给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必须重视多元化的集体专业发展的交互设计。根据交互过程实现专业发展的合理化互动。交互提升包括对话渠道和网络渠道。对话渠道:提出主题(主持人)――各抒己见(沙龙)――提炼共识。网络渠道:个人发帖(论坛、博客)――参与者自主交流――专家点评。这一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使得远程培训成为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教师通过网络共同研究教学内容,然后通过个体实践将教学结果放到交流平台上进行集体反思研究,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了共同发展、联合互动的模式。

3.构建无限延伸的专业发展评价网络

第9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异。”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主要调节手段和重要举措,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想化期望,也是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其均衡发展是实现整个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还是过程和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从他的论述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及家园合作对幼儿健康发展的意义。教育的实践现状中,城区的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沟通良好,家园良性互动密切,家园共育的活动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措施有效,有助于幼儿健康发展。然而在城郊或者农村的园所,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偏差,无法做好与幼儿园的沟通工作。孩子入园后就觉得所有的教育就是幼儿园教师的任务,造成了孩子在幼儿园与在家庭两面性的表现,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以下简称“岳麓区”)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以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机制,开创了幼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家园共育模式,城乡幼儿园同向、同步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融为一体,推动了岳麓区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示范家长学校办学经验的移植,转变民办、农村园的家长教育理念

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的园所开园期间同步开办家长学校,根据《岳麓区家长学校工作条例》规范办校,从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家长表彰、办校经费等做到了“三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做到了“十有”:有学校委员会及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有稳定的讲师团、有保证家长学校正常运转的活动经费、有校牌、有教室、有学期工作计划、有家长学习教材、有考核、有相关制度、有学期工作总结;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细到了每次活动的记录表、听课观摩记录表、学员签到表等做到格式统一。科学而规范的家长学校办学,使岳麓区拥有了一批省、市、区示范家长学校。如湖南省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一幼儿园等。家长学校的示范办学,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做到了同步,有效推进了幼儿园的发展。优秀的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向民办园和农村园进行置换和迁移,从而避免了“走弯路”。如进行家长学校创建的园所多次进行互相学习与交流;示范家长学校的优秀教师还走入民办园和农村园,提高了园所家长学校的授课效果。现岳麓幼儿教育集团幼儿园基本形成了“幼儿入园,家长入校;幼儿离园,家长结业”的规范化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二、家长网校的统一管理,提供城乡园所家长和幼儿园平等对话的平台

在家长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下,借助网络的力量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岳麓区教育信息网开设了家长网校专栏。家长网校尝试创新互动模式,其主要模块包括:专家引导、教师答疑、家长点评、家长论坛、家长委员会、家园互动等沟通平台。网上有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生理保健和心理卫生方面等专家几十名,如孔燕萍教授、于春仪教授等专家可以在网上回复家长与教师各种疑问。在家长论坛中发起并讨论的有营养、育儿、免疫、心理、法律等问题,由各位专家来解惑和引导。网站向家长介绍家教知识和幼儿园的重大活动实况,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做好家园配合工作,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家长网校还能让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建立幼儿健康成长电子档案,留下孩子成长的记忆。同时,网站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了平等的对话平台,家长可以直接和园长、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解决育儿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家长抛出的问题,教师和园长定期上网参与讨论,与家长达成共识,融洽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促进了家园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岳麓教育信息网定期对家长网校进行更新,免费为区域的每个园所建立园所网站,园所之间可以通过网站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三、家庭教育指导站的惠及,专业的教育咨询和家教指导的专家引领

2015年随着岳麓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省级立项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的推进,在省、市、区关工委领导的支持下,全区共17所幼儿园成为区域课题研究的实验园所,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为17所幼儿园2万多名家长提供了APP家庭教育学习平台,每个家庭一个学习账号,可以随时登录向在线的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教育咨询;提供了班级俱乐部公众微信服务平台,可以浏览到当前的家教新理念;每月发放了亲子共同观看的系列光碟,家长与孩子在观影中学礼仪、明道理、正习惯,增进浓浓的亲子情;统一发放了科学育儿的教材《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专家的分析、案例的提供,帮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定期有省内外的家庭教育专家下园进行家长学校的授课,如杨智军教授、庞海洋老师等多次走入指导站园所进行科学育儿的讲课。家庭教育指导站让实验园所家长受惠,享受到了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

四、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实现“教育家长、提升教师、培养儿童、家校(园)共育”的学习共同体

在岳麓区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研究中,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的途径通畅:家长可以在家里登录网站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在网络上与教师对话;来园可以观看视频资料,知晓园内信息;还可以走进幼儿园体验幼儿一日活动。这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家长义工、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成了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将当下的家园共育做得更加完善和有特色,2015年11月,依据《岳麓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精神,岳麓区成立了首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周淑群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汇集了全区近50个单位优秀的家庭教育名师和成员,在首席名师的带领下,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心理学中的团体辅导理论及方法,探寻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新思路,工作室成员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优秀群体效应,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起到培养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基地的作用,成为孩子成长的前沿阵地,更好地为岳麓区家庭教育、家园(校)共育、社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五、“互联网+社区教育”的重磅推出,现代化工具使用真正实现“家园”无障碍交流与互动

近年来,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让科学育儿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给孩子适度的爱”等学前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已逐渐将宣传重点向社会、家庭深入。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运用现代化技术工具,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结合《岳麓区“互联网+”教育创新方案》的思路,在岳麓区开展“互联网+社区教育”教育实践活动,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融入社区教育中。依托岳麓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家长学校资源、家园共育资源、教师社团资源,丰富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完善的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主要形式为邀请专家和在校名师在互联网上开课,讲解当下家庭教育热点问题与家长互动相结合,解决当下家长的育儿困惑,开课为一周一次,每次授课30~40分钟,活动的前部分由授课老师就家庭教育授课主题进行12分钟讲解,帮助家长分析主题中孩子发展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活动的后部分是15分钟为家长答疑解惑,3分钟授课老师进行主题的小结。通过在线直播短时间讲解,长时间弹幕交流,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直播节目的讨论互动中来,很好地拉近了线上和线下之间交流的距离,扩大家校共育课程的影响力,全面利用互联网优势让家园(校)共育深入人心。“互联网+社区教育”构建了家园共育的新理念、新思维,进一步促进了岳麓区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工作的新常态发展。

六、家园共育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的永恒话题,也是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为切实开展好家园共育工作,很多园所积极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如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一幼儿园的课题“幼儿园融入式家长工作策略的研究”等均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从2002年创办至今,14年间,接连开展了3项家长工作省市级规划立项课题,例如,在2005年―2007年开展“家长幼儿园半日生活体验的实践研究”中,家长通过积极来园参加半日生活体验活动,不同的角色体验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自主性、积极性,家长教育观念和家教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与家庭教育质量明显改善,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距离更近。2009年―2012年紧接着开展了“幼儿―家长团队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研究”,形成了“幼儿―家长团队游戏”的内容体系;家长参与“幼儿―家长团队游戏”情况良好,家长们顺利掌握了“幼儿―家长团队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家长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课题成果《幼儿―家长团队游戏》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幼教同行借鉴课题成果收到良好效果。2012年―2015年,省级家庭教育重点课题“幼儿园亲子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实施,将家庭教育指导的视点转移到亲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课题专著《亲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60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阐释了一个朴素的教育规律――良好的习惯养成贯穿于亲子互动之中,不仅折射出亲子教育的现实困境,而且透视了幼儿成长历程的多元画面,当然也展示了亲子教育的智慧和魅力。

优秀的家园共育课题成果向全区进行推广,多次接待省、市幼教同行来园交流学习,他们将课题做法带回去借鉴运用,同享课题资源。园所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业务水平取得长足发展,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家园共育效果更加凸显,亲子关系进一步和谐。

第10篇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大连市教研工作紧紧围绕教育行政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区域教育实际。市区两级700多名研训教师立足本职,敬业乐群,为服务我市基础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以来,学院和各区市县进修学校先后构建了“研训一体”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研训一体”体制和机制下,多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始终坚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基础教育”的教研方向,不断夯实教研的基础性地位,构建了“以校为本、校际互动,区域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到了“纵向有指导、分层有落实”,打造了“行政驱动、专业带动、基层主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大连地区教研工作的合力。多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宗”“基于需求,引领需求”的工作理念,坚持“重心下移,职场跟进,躬身实践,打样示范”的工作思路,强化“标准先行,制度跟进,培育特色,关注成果”的工作要求,开辟了“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工作路径,创新了主题式、参与式、沉浸式、开放式、网络式等教研方式,培育了大连地区教研工作特色。多年来,广大研训教师能够做到“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不走样,服务基层初心不动摇,提高自身素质不停步”,在课程改革大潮中锤炼队伍,在指导实践中反思成长。广大研训教师能够做到“学而不厌,蕴蓄源头活水;躬身实践,服务城乡教育;甘为人梯,助力名师成长”。研训教师的工作虽然繁杂,但我们始终坚持工作研究,提炼学术成果,专业指导力不断提升,打造了大连地区研训人的实力。在2010年辽宁省研训中心组织的首届研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们大连地区研训教师获奖数量荣获榜首、遥遥领先。高中、初中、小学、学前4个学段35个学科100名研训教师参加省级决赛,有53人获得一等奖,占我市参赛总人数的53%,占全省一等奖总人数的20%,其中14人获得第一名。2011年1月19日的大连日报以“深研笃训求卓越,教师教育做领军”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在全国各级学术团体、学术会议上有大连研训人的形象,在国家级教材编写中有大连研训人的音符,在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中有大连研训人的风采。大连地区的教研工作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认可。2013年,“校本研修互助网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项目”入选了教育部“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示范项目,学院应邀在教育部的高级研修班上作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报纸期刊对大连经验作了广泛介绍,赞誉为“大连模式”。在今天的会议上,大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通知》,这充分说明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大连地区的教研工作也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北京、天津、广州、武汉、温州、福州、南昌、沈阳等各地同仁纷纷来我市学习交流。回顾我市教研工作,我们始终在规范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进修学校的精心谋划和实践,更离不开广大研训教师的倾心付出。

二、教研工作的思考

“十三五”时期,我市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以促进公平、高位均衡、提高品质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高标准对教研工作也提出了转型的新要求。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研工作会议上,刘利民副部长就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思想转型、任务转型、方式转型的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教授,华东师大学者崔允漷教授等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从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型,树立大教研观的内涵和要求。在这种转型趋势中,一些地方的教研室已经作出许多思考与探索。例如,上海市教研室提出了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为基础,完善“课程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资源建设中心、质量监测中心和数据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新形势下,我市教研系统还需要反思不足,正视差距;需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角色定位要准。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者、课程实施的推动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区域教育质量的促进者、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咨询者等角色中,教研工作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二是服务对象要清。在服务政府、服务教师、服务校长、服务学校、服务家长中提升教研品质,在最终服务学生中实现教研的终极价值。三是工作站位要高。适应转型新要求,要积极树立大教研观。要纵向到顶,从哲学高度看教育,从育人高度看教研;要横向到边,积极推进教研内容从单一转向多元,实现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整体链条,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四是创新举措要实。“研训一体”的真谛和精髓是思想一体,“研而不训则浅,训而不研则空”,必须夯实教研的基础性地位,牢固树立“教研为培训之基”的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完善“主题引领、课题牵动、课程依托、网络支撑”的工作路径。五是特色亮点要明。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培育教研工作特色和亮点,丰富大连区域教研工作经验,培育和传承区域优良教研文化,提高区域教育发展软实力。六是自身建设要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作为师者之师,我们要做品行之师,学问之师。要敬业有德,要敬业有法。法就是政策和规律。无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还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要求我们对教育政策了如指掌,对理论研究有独到见解,对教育规律有深入洞察,对学科本质有深刻把握,对服务对象有深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拥有引路人的睿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实中不迷茫、不跑偏,在服务中有威信、有影响,才能为一线教师指点迷津,为破解实践难题开出良方。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大连教育学院作为市级研训机构,在今后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大连市教育局中心工作,强化“指路子,搭台子,结果子”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举措。首先是“指路子”,即指明发展方向:一是标准先行,发挥标准的导向作用。完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一线教师指路引航;研发区域研训教师专业标准,为研训教师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二是建章立制,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研发大连市教研工作规程,为教研工作铺路铸石;研发大连市校本研修及互助网建设规程,为基于校本的教研、基于集团化办学的联合体教研以及基于校际和区域的互助式教研夯实根基。三是培训跟进,发挥培训的引领作用。继续实施领雁工程,做好培训者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培训,以训促研,助推教研工作提质增效。其次是“搭台子”,即搭建展示平台:一是德育工作特色展示平台。依据我市研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开展德育形成的特色成果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二是优秀课展示平台。以两年一度的市级优秀课评比活动和“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优秀课展示活动、展培活动,让优秀课在推进课改中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三是教学模式展示平台。为我市在新课改中培育的百花齐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四是研训教师展示平台。开展研训教师专业素养展示活动,以展促训。通过展示活动,夯实研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提升研训教师的专业指导力;通过展示活动,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发挥优秀研训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五是研训教师管理平台。建设大连市研训教师网络管理平台,发挥网络平台的管理、培训、指导、交流和评价功能。六是教研工作沟通平台。通过会议联席、工作联手、区域联动等举措,强化我市研训教师队伍的团队实力和整体合力。最后是“结果子”,即强化成果意识:一是强化实践成果。以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发展、一线教师专业素养作为评价教研工作的金标准。二是强化咨政成果。以教育教学报告、专题咨政报告等为载体,强化咨询责任,以政府满意度作为衡量教研工作的重要标准。三是强化专业成果。以始为终,注重形成教研工作的标准成果、制度成果、课程成果、学术成果以及队伍成果,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总之,“十三五”的征程已经开启,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研有道,探索无涯,贵在有方。学院期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鼓舞干劲;期望通过“指路子,搭台子,结果子”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举措,与进修学校同仁一起,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在“十三五”末期再进行教研工作总结时,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有特色,自身队伍建设更加强大,服务我市基础教育更有成果。

作者:王冬凌 单位:大连教育学院院长

第11篇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为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立足全局抓落实,创新举措抓落实,集中精力抓落实,各项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各项教育事业实现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增量提质,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召开开全市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加快做好城乡幼儿园规划与建设工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所。全市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增省优质园20所、市优质园22所,目前,全市省优质园达209所,占比58.4%。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负校校行”活动,启动市薄弱初中课程基地和小学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指导区加快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步伐。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全面加快薄弱高中创建三星级步伐,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启动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3所学校参加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评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成效,7所省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加大省高水平示范校创建力度,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通过省专家组评估验收。省技能大赛共获奖牌93枚,其中金牌3枚。2014年对口高考技能考试过关率达97.1%,,位居全省前列,本科达线262人,专科达线2342人,本专科达线率达98.3%,创历史新高。加快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13个专业大类,106个专业方向。全市社区教育完成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创业培训0.2万人次,精神文明培训10.6万人次。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继续为各县区免费定向培养幼儿师范生100名,目前已经完成招生宣传和面试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培训449人次,其中,出国培训48人次,省级培训329人次,市级培训120人次。精心组织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共组织215名社会人员和全日制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测试。精心组织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选拔工作,共推荐上报26人。组织市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目前共有662人参赛。18名教师在省“两课”评比中获奖,获奖率达90%,居全省第二。

3.各项教育惠民举措落到实处。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新建、开工、加固校舍17.9万平方米。拆除、停用D级校舍36.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全市所有D级校舍100%停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实施。老城区部分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市实验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马陵高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完工。启动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午餐保障行动,起草了《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午餐保障行动实施方案》,并向各区征求意见。实施中心城区食堂改扩建和午餐配送工程,目前,改扩建食堂2.3万平方米。教育现代化创建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宿豫区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的现场督导,创建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提升创建的针对性。深入沭阳、调研,促成县委、县政府尽早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推进,确保今年下半年通过申报,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过省厅评估验收。制订我市更高水平教育现代的创建方案,并在区先期试点,启动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教育提升工程。加快马陵高中新校区建设进度。加快青华中学、宿豫实验高中三星级创建步伐,大力推进市钟吾初中校园改造工程,打造省级精品校园。深化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和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成果,调优做强教育资源,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全年6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建立工作调度、任务督办、监督检查、进度通报等长效工作机制,一着不让地抓好推进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校安工程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的研究,按照市政府四届四次会议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分类指导,分批建设,确保民办学校的校安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舍改造维修长效机制,实现校舍安全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2.推进基础教育优化发展。一是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提高。以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学前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加快农村薄弱园建设,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所,创建省优质园25所。二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努力实现普高教育的优化发展。加快薄弱高中创建步伐,创建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1所。实施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级人数,实施精致管理、精品办学。进一步规范高中招生秩序,规范执行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级各类初中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深入推进市级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普通高色发展。

3.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品牌特色发展战略。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提升办学层次,加强名优专业、基地的建设。认真制定学校品牌发展的规划,进一步加快优质资源的创建步伐。全市年内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所,创建省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二是实施改革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专业承办、产业承包”的学校管理机制,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经营性实习。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快建立职普沟通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技能大赛和对口高考的成绩。加大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达80%,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达95%,三是加强社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让社区教育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加快构建以市开放大学为龙头、县(区)开放大学、培训学院为骨干,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居民学校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体系。

4.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公平办学、公平招生的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以奖”力度。二是优化民办教育发展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内外企业、名校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品牌及管理优势,采取收购、合并、兼并、组建教育集团等多种形式,对运转困难的民办学校进行兼并重组;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根据区域生源变化及时变更办学层次或转型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服务管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年检制度,明确民办学校的发展目标,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投入、星级创建、校安工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名师引进力度。用足、用活中心城市1亿元名师引进基金和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市外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力争今年人才引进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认真做好暑期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制订培训规划,不断创新培训模式,让更多骨干教师能够到名校跟班学习、更多名师能够来我市开班授课,使外地先进教学经验和优秀教研成果在得到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能力。三是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健全区域内教师、干部交流机制,深入推进干部教师交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12篇

2012年工作总结

一、基础教育工作

止目前,我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

(四)以新课改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强化领导。县、乡、校层层设岗,营造“抓质量、提质量、上质量”的舆论氛围,全员树立以质量生存、靠质量取胜、谋质量发展的观念。二是明确目标。从小学“两率”(及格率、优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 三、常规工作

(二)狠抓校园管理,创建优美环境。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

(三)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四)精简超编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构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我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七)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出台了汝南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汝南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八)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为加强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