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教育实习总结

体育教育实习总结

时间:2022-04-25 19:3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育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教育实习总结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实习,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参与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来综合检验、培养自己独立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能力的一次实践演习,是一门融实践性、专门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重要课程。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中等体育教师,体现高等师范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全面衡量和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提议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育实习方式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重点,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下, 2003年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及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提出推动了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在改革中高师及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表现出很多问题。

二、制约因素

1、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过缓

从1995年以来,全国掀起了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热潮,从体育教育的起源、发展及其它先进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不合理性。在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基础教育课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量多,学科涉及面窄,偏重政治思想教育;自然科学类课程偏少,基本上都是工具性课程。虽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所用教材都力争向更新、更实用方向发展,但还有很多教材内容陈旧落后,教材前后内容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联系。因此,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当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2、实习时间不充分,安排不够科学

首先按国家教学大纲规定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一般是专科4—6周,本科8—10周,而部分省市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时间仅为5—7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完成教育实习的全部内容是很难实现的。实习时间的不足,导致实习生刚刚进入实习状态,还未来的及进一步了解中学体育教材,实习时间就结束了,不利于实施实习生的教学计划。其次,大部分省市的高校将体育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学生在实习期间因找工作或考研的影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实习过程中即使发现了问题,由于实习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也得不到回校继续学习、再实践的机会,不得不带着问题走向工作岗位。第三,目前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只是将理论教学与教育实习简单的并列在教学计划中,一般是将教育实习放于理论教学全部完成后进行,理论与实践之间拉长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教育实习之间没能紧密的联系起来。

3、部分高校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全面,忽视实习后总结评价的重要性

准备工作的不全面主要表现在:⑴对中学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向学生介绍的较少,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教材了解不够深入。⑵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在资格认定上缺乏硬性的标准和规定,对实习指导教师虽然规定要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和知识渊博的教师担任,但是实际实施中只是随意委派一些课时较少的教师。⑶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技术课练习较多,教师在传授技术中分析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少,对高难动作的保护实施的指导较少。

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后也会进行总结、评价,但总的来说总结的目的不太明确,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总结评价的方面不够全面,仅限于中学实习教师的评价,不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大部分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只要求学生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实习评语交回学校就算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总结由于没有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缺乏对学生的具体反馈。本科生实习后也只是知道实习单位给予的评语内容或等级,而对实际的实习效果没有一个明显的认识,使本科生在实习中所获得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作用与今后的教学中。

4、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角色的转换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由“学生”变成“教师”然而又是非正式的教师。在角色转换中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他们既要接受带队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安排,同时又要积极努力的教育好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但许多本科实习生对这中角色的转换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⑴部分实习生的主动能动性差,中学指导教师说什么则做什么,指导教师怎样教学他们也就如此照做,没有一定的教学创新性。⑵实习生教学经验缺乏,但又常以“教师”角色自居,对于不懂的问题不愿意或不好意思请教指导教师,常常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同学之间讨论,因此出现走弯路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本科实习生没有明确体育教师应尽的责任、义务以及相应的权利,不知道怎样处理与指导教师、原任教师、原班主任、同组实习生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育教师角色对社会、事业、生活及本职工作应持的态度,在思想、心理、业务等方面没有积极准备,为角色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实习生对中学体育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现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认识不够

实习生对中学体育教材的钻研不够,具体表现在:对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不了解;对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对于教材本身的难易程度、运动负荷大小掌握的不好。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知识水平的不断更新,现代中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征发证了明显的变化。在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内容与目前现代中学生的特征大不相同,同时由于生长环境、生活水平的不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师体育教育也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中学生对其生理、心理有所了解,使实习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教育。

6、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于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有脱轨现象

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不强,没有高度重视中学的实际需要,忽视了以学校为本的新型教师培养教育,许多实习生反映,他们在大学学习的很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脱节,他们感到“在大学学的很多内容在中学用不上,用的内容没学上”。这种大学与中学的合作脱轨,加大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目前随着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使得基础教育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更新,中小学体育课已初步完成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转型,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多次的修订,但始终与中小学基础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不多,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交流甚少,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未能跟上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步伐,这致使高等师范体育院系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7、实践性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效果评价不够健全

目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第四学年,实习时间大多为6-8周,实习的内容有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要适应大学教育到中学教学、适应“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而且要完成各种实习任务,必然造成实习匆忙、实习质量不高、实习效果不理想的后果。

教学实习成绩是对实习学生教育实习所设置的的实习任务的各个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价。然而有很多学校采用一次性评价,即以一次公开课来评定成绩,这种一次性评价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指导作用和客观评定作用。因此实习学生也不能全面了解到自己的 不足与优势。

三、结束语

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制约我国高师体育本科专业教育的相关因素,那么如何改革目前教育实习的具体实施内容及方式,加大体育本科生知识与能力转化的培养,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作者后续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柳编著《体育教育实习的理论与实践》.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第14页

[2] 朱璐.高师教育实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 王启明等.体育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一)见习准备阶段(第1周)

我到达实习学校后,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实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并对我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我研究讨论体育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在试教前将教案交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指导教师批阅,获得同意后,在小组中作试讲,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顺利上好课。在这一点上我做了及时的调整,光坡中学的班容量不均衡,有的班50多人,而我的班则80多人,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及时修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大班量教学。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和实习教师的具体情况,我分配了班主任工作,深入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实习阶段(第2—7周)

1、教学工作:

见习结束后,我正式进行教学工作,实习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和球类(排球、篮球、足球)展开教学。中学体育课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我实习面对的主要是初中生,他们活泼好动,教学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刚从大学课堂学生角色进入中学课堂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总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练习的少,老师讲的很多,一节40分钟的课堂要讲一半多的时间,学生还没练习几次就下课了,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当然,我们也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相互之间听课评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实习将近尾声时,学校安排我们进行全校的公开课教学,在体育组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进行了公开课教学,获得了学校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2、班主任工作:

在教学的同时,我深入学校班级工作,协助原班主任管理好所在班的日常工作。在学生工作上,我获得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原班主任几乎将全部工作放手给我,让我充分得到锻炼。如组织学生早读、自修、读报、编黑板报、做劳动、主持班会活动、家访等。我每天六点就起床到班上组织早读,一直到晚上九点晚修结束才能休息。每周的班会课是最精彩的,我先设计好班会主题,同学们畅所欲言,既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渗透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经常旷课的学生,在原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下我及时进行家访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为了增进班级之间的了解,根据学校元旦球类比赛的安排,我还安排了和其他班级进行了球类挑战赛。

3、课外体育工作:

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我协助学校做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工作。

(1)结合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我们实习组与学校每周开展球技交流赛,既增加实习老师与学校老师的交流沟通,又强化提高了双方的球技。此外,我们组织了学校和县委以及其他学校打球交流学习活动,在学校宣传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2)在初二体育负责人受伤后,我积极负责了整个年级的早操和课间操工作。

(3)组织广播体操比赛。在初一组广播体操教学结束后,我负责组织了初一组的广播体操比赛。比赛前各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班级荣誉感,同时也体现实习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

(4)组织其他文体活动。在实习组的建议下,我们协助学校开展了“光坡中学首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推广校园普通话”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四)总结阶段(第8周)

(1)实习生做好总结:实习教学工作结束后,我及时检查自己在实习中的态度和表现、成绩及问题所在,提出努力的方向。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实习小组进行评议,整理出小组的书面总结和实习生的初步鉴定。

(2)实习学校的领导、体育组组长和任课教师对这次实习做总结。指出实习生的优、缺点,提供合理建议。并在实习鉴定上做了意见,肯定了这次实习取得的成绩。实习学校为我们实习组设庆功宴,双方互赠纪念品,组织学生欢送实习生。

(3)回校后系实习指导小组作总结报告,确定实习成绩。

二、主要收获

1、我系实习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和积极指导实习工作。一方面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结合实习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各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控制课堂气氛,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活跃。

3、熟悉班级工作,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

4、绝大多数实习学生对教育实习比较重视,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虚心请教、能按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教案,精心试讲,认真记听课笔记,大胆评议。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这一切赢得了实习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为我们体育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经验和体会

通过这次教育实习,我们有以下的经验的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前提。

为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领导,我系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管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

实习期间,加强了监督、检查,指导老师赴各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了教育实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指导教师是实习活动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对实习学生的教学活动、纪律考勤、成绩评定等都负有直接责任。一个实习小组教育实习搞得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我系选派了工作认真,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担任指导教师,他们对实习学生敢于严格要求和管理,受到实习学生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届教育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较差,专业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过关,有的学生对教材体系、教材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不能从整体上理解知识结构及教法特点,不能按教育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有的同学教案不过关,教案设计简单。

鉴于存在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大改革的力度,认真总结教育实习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弥补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以利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我们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实施新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与培养目标、规格不相一致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转变的要求。

2、逐步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使教育实习具有连贯性,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第3篇

关键词:学生; 教育实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66-001

一、前言

教育实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教育实习问题已引起了许多高校体育院系高度关注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因此总结存在教育实习的不足之处,找出差距,对今后的教育实习工作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对有关人群的走访与观察,重点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三、单一实习模式的存在的局限性

1.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保定学院体育系本科学制四年、专科学制三年、社会体育学制两年,实习一般都放在最后一学期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实习的地点一般为中小学,实习内容重点为中小学体育课;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地点为健身俱乐部。有实习分组,指导老师一般带12名左右的实习生,实习成绩都填在实习鉴定表上,装入学生档案中。也就是说,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引起我系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了,我系也得面对这种现实。

2.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

单一的教育实习方式的地点及对象一般都是固定的,实习生都是面对中小学学生,实习的重点都是体育课。虽然体育教学组织能力是体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但是不应该是能力的全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局限在学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

3.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视野的拓展

体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考试过关,将来能够顺利的毕业而学习。然而正在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没有引起学校及学生的高足重视,一般认为群众体育与高校无关,而是体育部门的事,这将大大缩小学生的视野。只有挖掘民间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才能为将来学生毕业时顺利找到工作。

4.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兴趣的发展

学好体育课、学会上好体育课、学会运动会的编排与组织、运动场地的划分及规则裁判法固然重要,但这只是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只有这样,实习往往使学生缺乏创造性,使学生产生懒惰的思想,形成自满的情绪,长期以来抑制对体育钻研的兴趣。

四、实施多元化实习的构想

多元化体育教育是实习就是打破原来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实习对象单一的实习方式。无论是几年制的学生,大学生活始终与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在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项目的全面实习。

具体实施措施是学校体育部门积极主动地与外界社会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的需求,在社区居委会,当地教育局,各单位工会、各俱乐部及其他体育组织的大力协助下,与校内和社会上的各种体育协会、体育组织建立良好的联系,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习。

五、实行多元化教育实习的意义

1.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体育需求的动态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多元化实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可以及早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尽快地融入到体育行业,进行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练等,以便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开阔体育生的视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生深入到俱乐部、社区等进行实习,可以了解群众体育的重要性。从中得到从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自学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缓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不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就业面。

六、结论与建议

1.传统的单一教育实习模式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视野、体育钻研能力。

2.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要求高校体育专业调整实习计划,使学生及早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样可以减缓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3.实施多元化实习模式必须面对各种困难,要求各级各类体育管理部门积极协商共同推进,完善高校体育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早期进入到俱乐部、社区等锻炼出我院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及组织能力,同时也推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起.体育教育专业实行“学校、社会一体化”实习方式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0.12:79-80

第4篇

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了更多。接下来,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一

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体育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了更多。下面我将这两个多月的实习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加强学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

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实习期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三、我的思索。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困难,也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1、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换一次脚,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2、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3、上课期间,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也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告诉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体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乐于接爱不同观点,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对进一步促进完善新课标的评价方法起着积极的意义。

四、我的不足。

实习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改进:

1、对学生,对教材应该更加的细致:需要更钻研新的教材,处理教材应先分析各班学生特点,作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2、培养自己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观察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可能的话,进行教育调查,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总之,从这两个多月的体育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较出色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体育训练,培养更多的体育优生就很艰难了。总而言之,教育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我将继续以认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二

转眼间我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已经结束,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学生一下变成了老师,曾经感觉非常不适应,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使我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回想这一学期的实习工作还历历在目。

回想我刚到我的实习学校林口中学时,看着陌生的校园,操场,教学楼以及陌生的面孔,我既紧张又兴奋。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同时收获了更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期间,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体育教师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一个学期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为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了现实,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回想这一学期的实习生活,每一秒都充满了汗水和感动。当我漫步在实习校园里,那出自学生一声声的真诚问候掩盖这段日子遇到的所有委屈,最后剩下的只有数不清的欣喜。

我在实习期间正好赶上学校的广播体操,而我从未接触过这套体操,实习报告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为了尽快适应教学,准确的将这一套体操传授给学生,我经常在休息时间和学校的其他体育老师一起讨论,研究体操视频,独自练习,虽然开始上课时比较仓促,但是我还是慢慢的适应过来了。来到学校经过短暂的观摩后我独自走上了讲台,虽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示范动作不熟练,分解带操动作迟缓,口号不流利,底气不足,但我还是完完整整地把课上了下来。期间我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我反思,不断的改进自己,同时也得到了学校其他老师的指点。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帮助,使我体会到了教师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仔细地备课,写教案,积极向其他老师学习,认真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为了在短暂的实习期间充分锻炼自己,我们主动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一起上课,带学生练操,虽然比较辛苦,但当看到学生们作出标准整齐的体操时,心理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

转眼间,实习生活已经结束,这段短暂的实习生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永无止境。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在这四个多月的体育教学实习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当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要出色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体育训练,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优秀学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教育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我将继续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执教水平,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三

愉快而又艰辛的顶岗实习工作开始了,在过去的二个星期中,我们都能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时的掌握上,在班级的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实习的时间还不长,但感受颇多。

通过二星期的实习我觉得:

一、教师要有自己独到之处

虽然实习之前,我们也进行了试教,但是面对中学的实际情况还是没底。随着课改的实施,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要求。这也要求了我们要改变传统而又枯燥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老是束缚于老的教学方法中,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新意。

二、初为人师,为人师表

教育实习开始以前,系领导对全体实习生进行了动员,并结合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向实习生进行了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教育,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因为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

特别是在这所以军事化为管理体制的学校中,我们更应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注重和指导老师、别的老师或其他实习生进行交流,多去听听他们上的课,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切实深钻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在实习中,我门不仅仅只限于教学工作,还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大量有益的活动,丰富实习生活。我们和学生之间,我们不仅是实习老师,更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切实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需,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还应保持适当。我与学生交朋友,空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或有重要事情时,要对他们提出高要求,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才可保持一定的威信,让他们也有一个怕度,否则就很难对班级进行管理。

三、收获与体会

在实习之前,我一向认为做一名教师很简单,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尝到了教师的辛苦,更多地感受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和光荣。特别是学生的那一声声“老师好”,把我的心都叫得乐滋滋的。可能是因为在大学中享受惯了,过来一时适应不了这里的氛围,开始感觉很累,但是一进班级碰到学生就变得精力充沛,一点疲劳都没了。与学生在一起,生活更多的在于充实。

做一名老师容易,但要做一名好老师却很难。做一名体育老师更加难。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首先,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然后,又要顾及班中的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实习时间已经过了三星期,其实这还只是一个起点,相信在接下去的实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这些收获和体会,都对于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帮助。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四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也要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学会如何面对真实的社会以及学校生活。特别是由学生到老师的一种转变。

对于每个人而言,第一次总是很难忘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底下几十双眼睛,其意义可想而知。而在这一个月中,也让我体验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踏上东西湖开发区辛安渡中学——这片我余下几个月生活与学习的热土,第一次在50多双渴望的眼睛注视下,和他们说话,讲课以及交流。这并不像普通的实习那样看起来轻松,因为没有指导老师在旁边,这让一切都必须自己摸索。现在想来,与我换岗的老师对我也是相当的信任的,第一天去学校后,在把我介绍与学生后,就让我开始带课。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很紧张的,当时是带的初一学生,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上我的体育课的要求后,就进行教学任务——广播操《舞动青春》,第一次上课的过程远远没有我想象中得轻松,由于初次与学生见面,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听话,课堂纪律维持的还是很不错的,但依然有个别调皮的学生,还好我事先有所准备,已经大致想了一遍第一堂课会遇到哪些问题与解决方法,所以第一节课还是有条不紊的在预定计划中进行,但自己还是有点不足的地方,由于自己初次上课,导致时间上没有把握好,下课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拖了一点时间的堂。总体而言,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都很听我的话,这点让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一个月对于课堂教学,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我觉得实习不仅仅只有课堂上课这么简单,因为实习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与学校的一些老体育老师的交流与配合,他们身上毕竟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因为是个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所以除我外,在我们学校另外有两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教师的经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与他们交流是件很让人受益匪浅的事情,其中一个老师是我们学校专门带射击队的——射击队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这让我有幸能够学习到对于射击这个不是很普及的运动项目是如何进行训练的。还有就是如何和自己宿舍的老师相处,我想这也是一门学问,由于和大家是初次见面,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是让大家叫我——小叶,因为我年龄是最小的。在宿舍,我都以一种谦卑的态度,认真向每个老师学习如何和学生相处,在一个月中,我和宿舍的老师相处的还是很愉快的。

总体来说,这一个月收获还是很多的,十一前一天举行的全校秋季运动会在其他两位体育老师的配合下成功的举行,算是这一个月来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吧。这一个月自我觉得还是很有进步的,当然这和学院工作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后面的实习生活会越来越顺利的。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个人总结五

一、实习结果:

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所教学的班级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选择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五年级学生调查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

二、实习体会: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去的心理品德。通过教学实践,为此,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的,并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全面教育。

我在杂志上看到这么一节课。自己就拿来上了一下效果很好。我是这样上的:上课之前我知道这个班学生特喜欢比赛,我借此给学生门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省会吗?你们喜欢比赛吗?好那我今天就带你们去参加比赛吧,为了班级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大家就要认真学习技术动作,把握好机会,胜利是属于你们的,我相信你们有信心夺取最后得胜利,对不对?这时我出示了今天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让学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很好。鼓励学生,使体育教学生动有趣。一位学生说:“老师,象这样的体育课我们可喜欢了。

2、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对照《教育大词典》对教育实习范畴作了基本的界定。正确诠释和理解这一界定,为我们开展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拓宽了操作空间。 

 

本文对照《教育大词典》对教育实习范畴作了基本的界定:“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学院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学校进行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见习、试教、以及协助开展各项工作等。”教育实习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表现的社会实践工作,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学习做教师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对师范教育管理、培养目标及整体教学质量的验证,而且是促进高校教育延续与发展策略的不断完善的有利途径。 

一、组织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基本理念与看点 

1.突出其师范性、双重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体育专业教育实习要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为根据。在双方学科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习生为主体来完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此需突出其师范性、双重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师范性即代表教育培养目标总体方向不变,实习生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在宏扬体育文化教育和促进社会文明中体现师范教育的职责与义务;双重性即代表实习主体既是学生学习的延续又是为师教学的开始,在验证教与学关系,以及是否在推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综合性即代表实习主体在多元化教育培养后,是否展现了体育教育、教学的水平,论证不以具体指标的完成为依据,而要强调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准绳;实践性即代表实习主体要把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借以教育实习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进行实践,并借助于指导和帮助自觉修正和完善自身的不足。 

2.体育教育实习要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相联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基础体育教学的发展。实习生的介入需要格外关注实践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和学生参与心态,以及社会化浓缩的娱乐性特征,并作为看点给予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1)户外性,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和空间开阔,可以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育和成长,然而户外环境自由度的相对扩大,容易引发兴奋致使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实施,需加强组织与管理力度。(2)安全性,场地、器械和器材的使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但使用不当易导致伤害事故,需反复提醒并加强安全保护措施。(3)艰苦性,风吹日晒、重复磨练、肌体反映等现象,在对其作出科学解释的同时,反映出在吃苦耐劳精神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格外关注学生心态变化并不断地给予鼓励。(4)娱乐性,体育除正常的技术动作学习外,技能的培养多以游戏和竞赛活动的方式来体验,可以通过规则、要求和方法来引导,但游戏或比赛需要在分组、时间、情绪、内容、目的及方法方面有针对性地调控和体现,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体育的愉悦。 

二、指导实习与参与实习程序的职责和任务 

1.指导老师的职责与任务。实习是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教育培养过程。学院指派的指导老师作为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形象代言,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管理经验,来有效促进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带队老师要保持文明、谦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协助实习学校和辅导老师共同完成教育实习的各项具体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发扬民主,还要善于帮助解决实习生生活琐事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格外关注和引导实习生人际交往、处事方法,以及问题协调的能力培养;还要组织实习生借教育实习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体育比赛和以及班主任等各项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适宜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的研究,灵活运用专业学科教法,自觉提升专业技能。 

2.实习生的职责与任务。实习生要积极投入对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借助中、小学教育平台展示教学技能并获得客观的评价,以便为日后不断修正和完善能力体系提供参考。体育专业实习要折射出体育教育为人师表的内涵;体现教师包括工作态度、语言表达、动作示范等基本素质和素养;以严肃、严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反映体育特有的认真、规范、标准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体现驾驭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学计划、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进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练习手段、应变措施等,通过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反映对学生成长发育规律和教学规律的透彻理解;体现实施教学管理包括对班级容量、性别比例、能力差异等常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状况,以便做到教学时胸有成竹;体现介入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渗透于学校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及比赛之中,甚至要涉及班级、年级和全校性体育锻炼的辅导工作。总之,对实习生而言,教育实习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既要体现学有所用,又要表现学有所长。 

三、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指导教师要以为人师表为准则,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发挥指导作用为功能,完成实习工作为己任。要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中小学的教学特点,认真总结经验在不断开拓进取的实践中,自觉强化和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 

2.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体现专业素养。在服饰选择、环境设置、器械安放、器材使用、教态风格等方面,要有意识地展现自身的文化修养,并集中反映在教学组织、教学程序、技术分析、技能鉴定、练习评价、环节点播、阶段小结、课后总结等组织教学方面,对于意外事故、应变反应、情绪控制等方面要有矫正行为的意识表现。 

3.学生面对双方的指导老师要保持同等尊敬的请教态度,虚心听取指导与建议,学会善解人意,克服主观臆断,认真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和师德修养,并通过细心观察和分辨,索取更多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的技能与教法。 

四、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的延续,指导体育实习既是一项复杂的再教学过程,又是培养和发展个性品质与才智增长的再教育过程。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借教育实习的平台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利于自觉提升和增强对本职工作那份厚重的责任与义务;从学生的角度,能够主动运用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等项工作的体验和尝试,为自身的能力发挥和后继发展奠定信心和基础。教育实习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应具有的品质,体验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结合的复杂过程,从中促进教学心智和才智再次得到升华。倘若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负责地做好这一关键环节的工作,才可谓是对师范教育培养递交了一份完整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刘清黎.体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第6篇

关键词 职业素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5-03

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管理、技能和服务等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实际上,一边是社会体育岗位的巨大缺口,另一边却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不断下滑,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岗位流动性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社会体育岗位需求分析和改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入手。

一、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处于一个长期的社会转型之中[1],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鉴于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意愿空前高涨,各种形式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层出不穷,这是我国社会体育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社会体育为载体的各种复合型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式,形成了庞大的新型社会体育行业群体。新型的社会体育行业由于其他经济产业的加入,与原有的社会体育企业在经营目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济增长点等多个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于从业人员也从单纯的注重体育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由于体育产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要求也日趋细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纵观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除体育健身知识,运动训练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服务、营销、沟通、团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除一般性的职业能力外,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前四位职业素质[2],其中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来完成。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

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涉及专门院校、师范类、理工类等各种类型高校。各校的培养目标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各种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3]。在培养方向上,社会体育专业从原有的体育健身指导扩展为康复保健、体育营销、体育管理、体育媒体、户外运动等多个专业方向,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契合愈加紧密。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行业的职业需求和认同度不高。另外,由于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项目的发展及变化周期明显缩短,学生掌握的社会体育知识和技能过时较快,学生就业后经常出现知识陈旧、落后等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教育理念导致高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社会体育专业在开设之初,所有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实践教学投入依然不足。对于实践教学不重视,导致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不完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数不到总学时数的20%[4];没有完善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技能学习相匹配的阶段性实习环节;对于学生就业观念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需求较低,对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差,抵触情绪大,常常应付了事;实习环节的考核过程及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情况。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构成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提高等途径形成和发展[5],一般可分为专业职业素质和非专业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与从事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非专业素质是指除专业能力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心理及人格等,非专业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特征[6]。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口,如何将大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转化为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社会体育岗位加工和服务的对象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单纯的具有体育专业素质并不能胜任这一行业的职业需求。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及岗位的职业特点来看,对于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职业实践来完成,因此,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模式

体育专业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有的专业素质实都放在第四学年来进行,由于学习的体育知识和项目比较多,时间过长会出现遗忘和技能退化现象,影响到专业实习的质量,另外,体育技能传授的方法、手段和技巧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以上原因,将专业素质实习由原先的集中实习改变为分阶段实习,和专业教学体系各个阶段相结合,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实习,在巩固提高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职业素质。

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以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经历作为基础,因此,要把大学生放到完全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进行锻炼和培养,在不断的尝试、挫折、总结和反思中去获得实践经验,形成自我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和生涯规划能力。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按照先校内后校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阶段、分岗位进行有目的的职位实习,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情况和特点,协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早为就业做准备。

2.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

建立大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对每一次专业技能实习和管理、营销等岗位实习进行评价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给学院教务部门。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练评价和校外实习基地领导评价,从各个角度对于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体系进行总结和修正,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教学与专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一个闭合的实习教学系统。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制度,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评价结果全部归档保存,并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各项素质情况及特点,预期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各项职业素质。

3.重点建设校内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

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第一站,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要在这里完成,同时对于各种管理和营销等岗位进行初步了解和实践,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原则。第二,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基地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第三,引进俱乐部管理模式,构建俱乐部经营团队,以在校学生和教师为营销和服务对象进行实际运营,重点培养大四学生的各种职业素质和积累实践经验,为最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后,依托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及年轻教师轮换培等制度,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替换,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校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在与健身俱乐部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实践基地合作范围。要根据所在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就业需求大、就业质量高、职业生涯长久的社会体育行业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例如,随着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冬季旅游的新特点,东北地区应把各个大型滑雪场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对于社会体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另外,要加强公益性的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如与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建立若干小型实践基地,为社区体育服务,为中老年健身群体服务,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雷艳云,李艳翎.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8-11.

[2]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35):80-84.

[3]汪爱平,范洪彬,李焰,张勇斌.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5-87.

[4]田英,郑玉霞,李凤娟.论高校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39-141.

[5][6]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7.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Quality

Qu Honggang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forma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social sports should be based on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s fou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s very weak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lack in the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Cultiv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ged intern mode layer by layer, build social sport practical bas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and introduce club management mode and public sports services. Meanwhile, th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ir vocational quality situation. Based on that,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establish the intern evaluation system and file system for students,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ty.

第7篇

“顶岗实习、双向培训”提出的时代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念的演进过程经历了政治目的论、体质目的论、技术技能目的论、全面发展目的论、育人以及“健康第一”的现代化发展过程,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体育教学与时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关系所引发的,即依据时代的变化和教育发展的特征将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造。在学校教育领域,科技文化对体育教学文化的挤压,学校体育文化发展逐渐缺失,体育教学在实践操作中又因为缺乏文化内涵,而导致其思想僵化、功能单一,这造成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逆反心理。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国民体质为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注重了体育的工具性价值,却缺乏对体育价值的考虑,进而又导致了体育自身教育力量和教育地位的衰微。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功能对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健康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其所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是现实的难点。中小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常常将教学实习视为一个临时性的包袱,这种担心主要是出于对实习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担心,如担心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对班级、对学生的缺乏控制力,担心教学实习会打乱学校原来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气氛,担心被顶替下来的教师无所事事等等。因此,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和高校合作培养实习教师的过程中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这造成了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变成了旁听生或者做一些辅助教学的简单工作,并没有真正到课堂上进行锻炼的机会。②也有的学校为实习教师安排了上课的机会,但是没有对其在备课、教案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教学指导。还有一些学校对实习教师的教学过程采用放任的态度,常常把实习教师当作是全能的教师,任何事情都由实习教师来做。

“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的问题与反思

高校实习时间通常安排在大四上学期,顶岗实习的时间跨度普遍为一个学期,这种安排形式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学情境、维持顶岗实习的严肃性,同时也有利于基地学校安排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是容易造成实习基地学校任课教师同一学年内各学期相比师资不均衡,以及出现学生实习与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在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时间方面比较灵活但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集中到高校进行8周的理论课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到城市中小学分别进行为其1周的见习和实习;第三个阶段返回原单位进行16周的教研工作;第四个阶段到高校进行为期1周的综合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从顶岗实习、双向培训过程的指导情况来看,高校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每个实习点都安排指导教师,而实习教师作由于缺乏适当的管理,容易不知所措,针对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多安排责任心强、协调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入驻农村中小学所在地,统一指导该地实习生的各项教学工作和生活安排,同时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督促基地学校完善师范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同时,要改革教师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以基地学校为中心,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把理论讲授、专题研究、观摩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学员的自我反思、参与互动。目前多数学校安排实习和培训的教师比例为1:1,这种模式便于管理的同时也非常的实用,但是,实习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如果完全将课堂交给实习教师而不去管理和指导,未必能达到教学实习工作的目的。因此,在对实习人数的安排方面要与培训教师以2:1或3:1的比例进行置换,这样能够为实习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对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参与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对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管理以及教案的编写上,对科研工作积极性较差。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该树立科研意识,要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并以高校教师为指导,以课题小组为单位,促使培训教师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课题论证的形式集体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能够边实践边研究,实现让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能够参与或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

本文作者:王鹏工作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第8篇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它的实施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如何构建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教师远程培训的培训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体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的附件中指出: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联合,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相结合,组织支教教师、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中西部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1]

首先是遴选问题。包括参与的培训机构、优质中小学以及骨干教师的遴选。高水平的培训机构的遴选是通过各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的标书进行评审,确定入围名单后再组织答辩,最终确定项目任务的承担机构,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这种竞争择优机制,以竞争择优盘活教师培训资源,以竞争择优促培训质量的提升,改变了以往直接由行政任命培训机构的模式,让具备优秀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做到优中选优,这是保证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培训组织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协调培训机构与优质中小学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培训当中,一部分优质中小学认为培训主体的是培训机构,自己只是协助参与,让优质中小学全面参与到培训中来,让培训机构和优质中小学形成强大的合力,这是培训组织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遴选体育骨干教师学员是“国培计划”体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培训质量好坏的关键,并直接影响培训的全过程。能否选派到高水平、高素质、有潜力、可造就的优秀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不仅关系到此次培训,而且决定整个“国培计划”既定目标的实现。从2010年一些省市的体育骨干教师学员反馈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专业不对口问题,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或者一些退伍军人担任,没有专业正规的体育教师选派,只有抽调他们参与培训,造成了一些参训教师专业不对口。第二,学历,职称,教龄等与体育骨干教师学员的要求不符,部分学员学历、职称偏低,教龄较短。第三,被选学员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比例较大,显然,这与“国培计划”实施目的初衷相违背。第四,一些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本身就少,学校不愿意把一线的骨干教师派去学习,对置换来的师范生能否胜任一线骨干教师的工作表示怀疑,让骨干教师去学习,学校体育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开展,于是就派一些闲置人员参与培训,造成一些人被“国培”了。在这种状况下,有些学员培训学习时得过且过,放松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这种不纯的学习动机和怠慢的思想行为偏离了“国培计划”的培训目的和要求,影响了“国培计划”项目的教学与培训质量。[2]

其次是培训的方式问题,主要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本身实践性较强的体育学科来说,培训中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中总结实践。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集中研修时,一些专家主要在高校及城市中学从教的居多,没有农村基层中小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条件不很熟悉,造成设计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难以满足基层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影子教师”跟班学习时,也是在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学进行,这些中学在当地市、县都有一流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不一定适合农村中小学。如何把先进的体育理念运用到农村中小学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受训教师在未来教学中如何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是培训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所以在培训中应当注重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突出“问题教学”,启发教师总结经验、培养反思能力,努力提升参训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参训教师的可持续成长。

最后是置换问题。“国培计划”2010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一般按照同学科1:2的比例进行顶岗置换,即两名师范生置换一名在职教师。在具体的置换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一次置换,即选派两名师范院校师范生直接进入体育骨干教师所在中小学顶岗实习,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进行脱产研修,这种一次置换优点是置换操作简单,由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参与就能解决问题,涉及的部门较少,出现问题也便于沟通、协调。由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本身较少,体育骨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最为担心的是体育骨干教师参与学习时学校体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问题,师范院校顶岗师范生能否胜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工作是一次置换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次置换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另外一种是两次置换,第一次置换以县为单位,按照专业对应的原则,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与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实习学生之间进行。通过置换,选派农村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进行脱产培训研修,选派体育师范生进入中小学顶岗实习,把体育师范生集中安排在县城中小学进行顶岗;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即农村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由接收体育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中小学选派优秀体育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这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说能很好地实现培训院校、县城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三者之间的互动,也能为农村中小学带来优秀的教师资源,解决其后顾之忧。但是两次置换需要省教育厅、师范院校、地区及县级教育部门和基层中小学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任何一方出现问题置换就无法完成。从2010年一些地方实施的两次置换反馈来看,也出现不少问题,造成了一些“空换”现象的出现。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数量、质量以及置换学生的实习意愿难以满足置换需要;置换出现问题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不积极协调,造成顶岗置换衔接时常发生脱节;置换到农村中小学的在职体育教师面对农村中小学的状况,有的显得无所适从,同时难以保证他们安心在农村中小学顶岗3-6个月。所以,采用一次置换时,各师范院校最好在顶岗前组织顶岗师范生参加岗前强化培训,以确保他们能胜任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采用两次置换时,应当加大对优质城镇中学支教工作的教育宣传力度,同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主动协调,不得已可以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以确保置换的成功,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育实习;教学能力;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毕业后走进学校当体育老师的主力军,因此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部分院校在现行的体育教育培养模式上却存一定的问题。

一般的师范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都会安排一次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实践,是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通过实习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获得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改革的浪潮中更是面对了社会需求的压力,如何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教育实习凸显的尤为重要。通过对教育实习的总结以便及时的调整办学方向,修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教学能力,是各大高校首要的培养目标,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的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反映了教学计划贯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这些问题,对实现改革的具体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三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30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00人,男生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搜索和图书馆查阅收集近5年相关的著作期刊论文4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详实而全面的理论资料参考。

1.2.2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多年从事体育研究的教师专家以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获取相关的指导信息。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相关的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教学能力评价

学生的教学能力高低,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通过实习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对高校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的评价,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具备情况。

2.1.1实习生的课前准备能力

这里所说的课前准备能力,也就是他们的教案书写和课的内容组织的情况。其中主要的就是教案书写。老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所编写的教案的满意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实习学生教案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百分之五十五的实习生编写的教案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而非从教案编写中获取灵感,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知。他们设计的教案,过于死板,没有针对性,粘贴复制照书搬抄多,而真正的自己去理解创设的东西少。

2.1.2学生的教学实践

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口令能力、动作示范能力、讲解能力、纠正错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第一,我们发现,38%的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缺乏形象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解释,缺乏专业术语向通俗语言转化。并且还有部分学生将教案背得很熟,但照本宣科,或是抓不住关键,贪多求全,重点、要点、难点不突出。还有就是30%的学生即兴讲话的能力差,当课堂上出现意外事件或纠正某一错误动作需即兴讲话时,一般都比较差,或吞吞吐吐,或欲言又止。学生自身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锻炼,学校根本上缺乏对学生进行把教材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口头语言的专门性训练,教学上没有这样的措施要求,学生没有这样的机会,实习中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第二,运动技术好一直是体育专业学生的特长,与讲解技能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学生的示范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较好。

2.1.3学生的课外体育组织和指导能力

这里所谓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组织比赛和裁判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实习生的组织比赛和裁判的能力好的占20%、21%,差的分别占8.9%和5%。结果表明,学生的组织比赛和裁判能力还是存在了不可忽略的问题。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实习提出新要求,使问题更突出,改革更迫切。我们校以及其他一些高校受传统的师范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目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种种问题。

2.2.1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

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除了与自身的素质有关外,主要与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关。因此,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相关任课教师的调查,可以掌握高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具体情况。

(1)课前准备能力: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的能力有: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而运用体育教材、布置教学场地及器材的教师大约有一半左右,对于编写体育教案的能力的培养的教师占在百分之六十;但是,重视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师仅仅不到百分之三十。对其它能力的重视程度处于一般水平。

(2)教学实施能力:在所调查的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能力的因素中,教师重视的有:运用口令、课堂教学管理、组织练习、动作示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指导动作技术和健康意识培养能力。可见,高校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2.2.2高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综合性不强,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尽合理,教育教学类内容欠缺,其中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特别体现在“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中。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体育专业性,忽视基本教学理。

(2)教学实践不足。

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课程教学逐步地完成。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教育教学课程都是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甚至《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这种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在一些学校几乎也完全是以理论讲授的方式教学,缺少专门的、综合的教学能力实训课程,致使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教学理论知识,更不容易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将其内化为教学能力。尽管多数高校也安排了教学见习,但是重视的力度不够,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实践效果。事实上,毕业前8-16周(各个学校情况不同)的集中教育实习就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

3.提高教学能力的对策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培养,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

3.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要经过学习、掌握、理解、消化等过程,教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武术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措施,采取相应办法,有计划、有目的、分段进行。

第10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以学校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协调的育人机制。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更注重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学生在校内外各类实训、实习基地的时间显著增加。在“工学结合”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延续体育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和培养“准职业”人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终身体育服务,已成为高职体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设计

1.信息平台构建的思路

任何理念和技术革新都会带来三个变化。第一是我们利用技术使工作做得比过去更好;第二技术革新的结果使我们本身的工作任务发生变化;第三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带来了社会的变化。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应用,为实现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信息平台是一个架构在现有网络信息系统之中的、不改变系统的管理、运行、发展模式,信息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条内部信息通道,实现网络信息的互联、互通、互用的相对统一,进一步拓展了网络功能,实现教学网络化、可视化和远程化,构建成为体育信息化教学提供“资源丰富、通畅快捷、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平台[1]。

2.信息平台构建的基础

当今,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使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一系的变革,实现体育教学跨越时间的限制、突破空间的约束,为师生之间建立一个更好的互动平台,实现体育教学信息化增值服务。

3.信息平台构建的原则

明确性: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向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从而拓宽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创新性:根据学生在“工学结合”阶段学习活动环境及职业岗位对身心素质的特殊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创编、整合发展高职学生职业体能、职业素养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方法。

实效性:信息平台的构建者和管理人员将高职体育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地分类和组织,并将信息数据快捷地、传递,让学生在网上快速检索到各自需求的信息与互动反馈,并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渠道[2]。

二、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实现

1.利用Flash技术美化和完善信息平台的界面

Flash是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使用Flash能创建漂亮的、可改变尺寸的、以及极其紧密的导航界面、技术说明以及其他奇特的效果。本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恰到好处地使用Flash技术,使平台的使用功能和外观,经过多次修改与测试运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2.以ASP、HTML为脚本进行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平台以ASP、HTML为脚本进行编程设计,以ACCESS为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构建动态信息平台后台数据更新系统,方便各专项老师及时、简单地进行数据更新。信息平台的数据均源自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积累(专著、教材)。

3.信息平台数据信息图文并茂

信息平台数据信息采用图文并用的形式来组织数据,聘请专业摄影师拍摄示范人员的技术动作完成影像素材的制作,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更易掌握动作技术。[3]

4.信息平台数据信息及时更新

为了使信息平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应根据实训、实习等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偏好),及时更新信息平台的数据信息,为学生创造一个时看时新的体育锻炼信息平台。

三、总结

本研究构建了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体育教学网络模式,息平台基于校园网形成了低成本、见实效的开放式体育知识学习环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融合,实现了平台共用、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机制,从高职体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层面,使课堂体育教育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训、实习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高职生终生体育的培养过程。对我国高职院校重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做出实际探索,研究仍然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提升内涵,以期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建伟.关于体育信息资源利用和整合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

第11篇

  教师实习心得个人感悟1

  一年的工作已结束,回顾自己在一年里所做的工作,虽说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中能充分发扬民主,但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因此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平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自费订阅的《小学体育教师》、《甘肃教育》等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改要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我担任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一、狠抓运动队管理,全面提高运动水平。在运动员管理上,既要体现“严”字,又要有爱心。学期初,我就针对各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各队考核奖励制度对运动员的出勤、训练情况及比赛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每周进行总结评比,全面提高了训练效率,平时,我能协助各运动队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针对队员们的学习成绩下降,训练时间不能够保证等现象,积极做好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交流,极力争取他们对训练工作的支持。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训练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第二、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做好分管工作。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必须努力提高学校的体育比赛成绩。为此,开学初,我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体育工作计划,合理做好体育组的训练分工。通过学习,我充分体会到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督促我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做好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为运动队选拔后备力量。

  同时,积极开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九月份,体育组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成功举办了本年度冬季田径运动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运动队选拔了一批后备人才。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教师的表率。

  一年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四、体育成绩有得有失,任务尚很艰苦。

  一年来,通过多方努力,学校体育工作有了一定成绩,但是羽毛球、乒乓球比赛距上级下达任务尚有差距,排球队尚需加大训练力度,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力争在本学期比赛中为我校嬴得加分机会。

  教师实习心得个人感悟2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主流。当然,素质教育一直未被取代,只是在某种程度转变方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维度粗存在差异。如何发展教育,培养全方位人才,摆脱应试教育弊端,需要每位从事教育的人思考。

  到房实习已经一个月,三中的学本堂让我对于上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三中是房区为数不多学本堂是的试点,在整个北京这种模式比较少见。或者说,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可以说明一点,很多学校没有深入,而三中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一直坚持在轨道上。

  学本堂,无疑是学生本位的堂,相较于教本堂,教师本位。在整个上过程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从未改变,但相较于教本堂的教师在堂的讲授与组织,学本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前预习与对知识理解的展讲。前预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讨论则相互交流探讨,有利于学生的小组合作。同时,最重要的展讲环节,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组织展示语言能力的展现。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思考机会,相较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生可能欠缺很多,但对于同龄的班级同学,也可能更具有说服力。锦上添花的是教师作为大同学的补充,完善知识,让堂更加丰富。

  整个学本堂模式当然也有弊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预习评价单的完成程度有待提高。而问题评价单怎样最大程度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再提升。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海域很多的阻碍需要突破,倘若逐步解决问题,这将成为新的教育发展动力。作为实习生,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深入研究。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实习心得个人感3

  时光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两个多月的实习期已经接近了尾声。回想实习的这段时间真的感受颇多。想起实习的第一天,我来到实习基地中学,学校领导向我们介绍了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建校历史、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学生总体情况、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等,同时对我们以后实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期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既兴奋又激动。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我对实习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特将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情况做简要的汇报:

  一、教学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师不再将知识“填鸭式”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方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新课改以来,随着考核目标的转变,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更加注重德育,并且严禁教师体罚学生。让教育以培养下一代合格的中国公民为目标。

  1、听课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也为我们的实习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在这期间,我听了不同老师、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他们的课堂上都体现了精心、细心、爱心:对环节设置精心,课堂提问设计精心,对孩子有爱心。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而我,也希望自己是只辛勤的蜜蜂,能够博采众长,努力上出让学生满意的化学课。逯老师上课富有幽默感,上课的时候重难点分明,教学逻辑性很强,尤其板书这方面写得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积极地去听课做笔记思考等。而孙老师跟逯老师略有不同,他是更偏向于让学生思考的那一类老师。他提出一个问题一般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慢慢引导学生一步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还有其他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精彩,看到他们的课,我们这些毫无教学经验的实习生,真的是惭愧啊。老师们教学的睿智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让听课的我感叹,听课真是一种享受,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我也可以从中探寻出一套能够为自己将来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

  2、试教

  听课是为上课所做的一个铺垫,是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的第一次上课内容是《金属的物理特性》这一节,由于我带的是九年级化学课,教学任务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第一堂课有好的效果,在课前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进行学习,并虚心地请教我的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她的经验以及那种对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我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大纲,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另外,为了上好这节课,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之前我都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和图片,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时常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上课时认真讲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让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切中要害地点评。从讲课声音与语速、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在教态方面的小毛病,也被指导老师指出,这让我感到教师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教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悉心指导成为了我进行教学实习工作信心的来源。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让我把一份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主要从早晨的早操、早读到课间纪律,课间操,课堂纪律,眼保健操,午休管理,晚读,自习课,晚修管理等方面着手,每样事物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我还做了一下几点工作:

  1、参与班级活动

  在我班,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篮球赛、校运会的报名等我都亲身参与当中。在月考后,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找到学习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出来谈话,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

  2、主题班会

  在实习期间,我还组织了主题班会,进行一些主题教育。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也提出了表扬,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在班会上都发言,但是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新想法、新的打算。通过主题班会,提升了自己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师生间的关系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35-03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教师的重要基地,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但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受以竞技为核心的教学结构体系的影响和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在体育教学中较多地注重体育专项的专业性,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何培养担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师资,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

一 田径教学能力的内涵与外延

1.田径教学能力的内涵

田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按照田径教学的规律,运用田径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健身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它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获得田径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掌握田径教学规律;田径教学的实践活动;主动求知的心理基础。

2.田径教学能力的外延

第一,田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的能力、掌握田径教学目的和原则的能力、挑选教材的能力、制订田径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田径教案的能力等。

第二,田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讲解与示范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突遇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负荷能力、纠错与指导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第三,田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成绩评定能力、裁判能力、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能力等。

二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和时间偏少,没有科学系统地安排

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课程教学逐步完成。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教育教学课程都是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致使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教学理论知识,更不易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将其内化为教学能力。尽管多数高校也安排了教学见习,但重视的力度不够,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实践效果。事实上,毕业前6~8周的集中教育实习就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

2.对学生教学能力缺乏系统、综合的考核机制

考核本身具有评价、反馈、激励等功能,通过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考核,可以评价高校教学工作成效,让学生和教师看到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中却缺少一个系统、综合的考核办法,致使学校、教师及学生本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把握,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这不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脱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缺少与基础教育相联系的长效机制。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不尽了解,教学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致使许多实习生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文件等方面都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准体育教师”不能满足中小学体育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 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教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通过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和掌握所学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具备技战术分析与运动队训练的能力。其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体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运动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一般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体育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田径运动项目的竞赛方法和裁判知识;组织运动队的训练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准确掌握体育专项技术要领,动作的难点、重点、易犯错误以及教学步骤。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教学能力落到实处。

第一,通过准备活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

(1)培养教态、口令、领操及组织调队能力

从第一学期第一堂课开始就由学生轮流整队集合,主要通过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来进行。要求实习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行为规范还是言谈举止,均以一个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实习生口令的培养,主要针对个别学生采用专门训练的方式,如针对口令不够洪亮的学生,在实习后加喊一节操的口令,队列指挥口令不合格的学生,实习后进行2分钟的队列指挥,组织并调队,同时布置一些课外专门性练习,这对训练他们的标准口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编操能力

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实习过程中,安排布置学生编写的教案里要求包括徒手操、游戏、专项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练习。要求书写工整、文字清晰、图文并茂、有动作要点、运动量等。游戏不能重复,要求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进行编排。

第二,通过教学课培养学生教学能力。

(1)培养学生撰写教案的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多进行试教。在教案撰写上,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了解教案撰写的基本格式,主要练习内容和时间的分配、掌握等。教案要求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在教师确认符合要求后方能上课,教案的撰写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堂课的整体把握与设计的能力。在能力培养上,教师可不断增加对学生撰写教案的要求。主要方法有:一是介绍撰写教案应考虑的因素。如课的时间、学生状况、教学条件、课的主要形式、所教授的内容(复习内容)、各部分的要求、衔接方式等。二是保证课时分配合理,要求学生自己先提前试讲以确保上课时间分配的准确性。三是保证课程内容搭配适当,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反映课程的任务要求,符合教学原理与学生练习原理。

(2)培养讲解示范能力

讲解是指对技术动作加以语言的概括,示范是指对动作技术的表演。讲解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学生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完成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试讲,讲解动作要领、要点要求、练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讲解能力。而示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技能,促使学生自身的运动实践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运用示范,教会学生示范的技巧、正确的示范位置、合理的示范面和示范时机。善于运用正、误对比示范,善于运用完整与分解示范。

(3)培养学生分析与纠正错误的能力

学生在试教过程中对教学时学生出现的错误一般能及时发现,但纠正起来就显得束手无策,“某某同学什么技术不对”是试教学生常用的语言,但对产生的原因与纠错的方法,试教学生却极少谈起。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采用典型错误剖析的方法,介绍发现错误后如何分析原因,如何选择纠正手段,如何让学生去体会动作,并在每节课中对做得好的试教学生给予积极性的评价。

(4)培养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是田径教学的组成部分,是教学与训练的补充。根据教学进度,在平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解规则。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到什么项目,就讲什么规则。如在学习标枪技术时,按规则要求整理好场地,说明助跑道的宽度,助跑必须在助跑道内,对身体及标枪落地后的要求,成绩如何丈量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教师可示范犯规或违例动作,现身说法。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改进技术外,还要对其犯规动作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犯规,在进行考核时让学生担任助理裁判员,以提高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教学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中试教学生每进行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可有效地将试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使学生在以后教学中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6)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处于主动地位,除完成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外,还要注重思想教育,要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最深刻的感染是人品、学识和能力,可见,教师的形象和内在素质是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体育教师应把思想教育糅合在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常规的执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产等品质,同时还要讲究方法,以理服人,体现在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中。

第三,创建突出学生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为本,在掌握田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田径课程评价的新体系。(1)增加评价内容。在学生技术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技术动作的教学讲解、教学组织方法的实施等能力考核;单项技术科学健身方法与手段创新能力考核;组织竞赛的裁判知识与能力等考核。(2)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定量评价与达标评价的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进行田径技术考核时,技评达标与讲解示范同时进行,其中技评达标要以一定的强度按照正确的动作技术规格完成。(3)改革评价形式,实施教师集体评价与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技术考试采用抽签制,把A(短跑、跳高、铅球)、B(跨栏、跳远、标枪)以跑、跳、投的形式分为两组以及定向越野比赛(必考项目),学生采取抽签方式,选择一组内容中两个项目进行技术评定。理论考核以基本理论、技术理论、裁判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试卷形式进行评价。(4)突出能力评价。为了实现田径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在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能力考核,将能力评价贯穿于每个评价环节中,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技术动作的教学能力、运动训练的实施能力、田径比赛的组织能力和健身方法手段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抓实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创建多种途径的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加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组织和带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三字一话”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支持和帮助学生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基本技能比赛。开设和安排形式多样的小讲台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轮流的形式来上课,要求他们编写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要求,结束后老师进行讲评;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进行全面检查,如教案评比、体育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体育专业说课比赛等,以赛促练。

第二,丰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担任非体育专业班级的课外体育辅导员,协助做好课外活动的组织辅导、运动竞赛的训练与指导,以及健身知识的传授与推广等。另一方面,可以安排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级各类运动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在实战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技能。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接触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一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中小学中,选择能起示范、指导作用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的课进行观摩,在课后为学生讲评课中的要素,组织学生对课的设计、教法的组织和运用进行讨论,分析出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二是让学生亲身走进中小学校园,担任课外体育活动辅导工作或参与运动队训练;三是通过高校在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于大学的全过程,使高校面向基础教育,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接轨。

第四,严格把关,抓紧抓好教育实习。要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严格把好教育实习的质量关,杜绝将教育实习变成一门普通的高校课程,甚至走过场、流于形式。教育实习教师应切实负起监督、指导的职责。在实习过程中,教育实习教师应抓住几个重点:一是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与实习基地共同切实把好实习质量关;二是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教学技能的指导工作,尤其是课前准备的指导和课后评议,包括课程的准备、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理解、教法的准备,以及在课后的评议与总结。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培养,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曲飞.论大学生田径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改革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4)

[2]王美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能力形成因素的系统分析[D].四川大学,2005

[3]张来霆.田径[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