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20:0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承红色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20年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文明。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的党风政风是关键所在。要以基层微权力腐败治理为抓手,通过制定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务运行流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培育多元监督体系等举措,实现正党风赢民心树新风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励和监督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村规民约,以良好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奇迹的背后有着必然,振堂中学是一所为纪念“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将军,而在其家乡建立的学校。在革命最危险、最困难时期,董振堂将军勇挑重担、浴血奋战,为祖国、为人民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献出最后一滴鲜血。家乡人用将军的名字为这所学校命名,不仅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与纪念,更显示了继承将军遗志、弘扬将军精神的坚强决心和伟大气魄。以宋茂岭为校长的振堂中学领导班子,不负众望,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凝神聚力、呕心沥血、不断探索、勇于开拓,闯出了一条经济穷县办精品教育的特色之路。
一、继承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是传承烈士精神的主阵地,教师更是主力军。振堂中学充分挖掘红色革命优势,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着力开展教师内在素质提高工程。
进入振堂中学的教师首先要精读《董振堂将军列传》一书,全面了解将军传奇而光荣的一生,学习董振堂一心为国为民、一生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树立献身祖国教育、造福千家万户的远大理想,塑造爱岗敬业、人品端正、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的自身形象。为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五个一”感恩行动,让优秀教师得到了应得的尊重与荣誉;学校雷打不动的周四学习日让所有教师开阔了眼界,紧跟教育新形势,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学生,更好的教育学生:利用“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特殊时间组织了节日慰问、教职工联欢会、趣味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放松了教师心情,提升了教师幸福指数。
振堂中学的教师个个充满激情,时时朝气蓬勃,忙而不乱,累而不怨,感人事迹不断涌现:“无名”教师默默资助贫困生的生活费;宋会君老师替本班学生交学费;生病的孩子被班主任领回了家:毕业班的一位女生抱着宿舍管理员喊妈妈……
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振堂中学生根、发芽、开花!
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完善制度管理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但有时也是改革、创新的桎梏,成功的改革、探索必须有制度的突破与创新做后盾,才有底气、才有动力。振堂中学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靠制度创新消解发展中的矛盾与障碍。
敢于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教师评价制度,制定颁布了《振堂中学教师量化考核办法》。把教师的日常出勤、教学态度、师生亲和程度、普通话使用情况等多项内容都量化到教师积分系列。改变过去仅凭领导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实行教师自评加教师互评、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上学期在全校范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推选“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规模之大、效果之高,前所未有,使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
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制。早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前,振堂中学就实施津贴活用办法,把本人津贴的一部分拿出来,按实际的工作量、教学成绩、工作态度、积分变化等进行二次分配,大大激励了全校教师的积极性。
在评优评模评职称方面,打破过去的论资排辈儿现象,大力向一线教师、优秀教师倾斜,并且用制度规范下来凡是学期末积分排名后十名的教师、年轻力壮但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均取消评优评模评职称资格。
制定过程民主化。每学期开始时,学校领导都要征求各位老师对学校各种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民主精神,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使其更加规范、公平和完善。
三、发扬大无畏精神,勇于教改探索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发展,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无私无畏精神,努力寻找一条与时俱进、而又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教改之路。
在此过程中,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倡导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交流提高”作为教改的主要措施,今年上半年,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师代表200余人次,分赴邢台、石家庄、衡水、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广大教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并将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了学校。“以亮点教研促教学,以特点教法促成绩”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各学科同时开展:语文突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数学突出题库建设和层次竞赛教学;英语突出口语教学和兴趣教学;文综突出情感教学和课堂效益教学:理综突出实验教学:音体美突出特色、特点教学:周四全体教师集体培训学习时间成为了学科专题e-N的主阵地。12名教师获市说课、优秀课例、教育成果等教研教学奖项,30多位教师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育在线等专业期刊、网站发表60余篇教育论文。为此,县教文体局教改专刊,在全县予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振堂中学设立开放教育交流基地,县域内各学校均可随机入校,学习交流。
四、光大人文精神,丰富校园文化
每一位学子走进振堂学校都要经过一面“红色教育墙”,在甬路的东侧用彩色的瓷砖烧制的反映董振堂将军传奇一生的连环图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高大的“将军石”巍然挺立,每间教室的外墙、每个楼梯的拐角、每条走廊的两面都有学生全体参与、人人动手自办的板报、展板――而这仅仅是振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部分。
【关键词】彝族服饰 图案 文化内涵 现实意义
一、概论
彝族服饰图案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大多数服饰图案主要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和图腾崇拜。彝族服饰图案及其由此所构成的独特民族服饰风貌,是彝族民族性格、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习俗的重要表征。随着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放与发展,彝族服饰受到较大冲击,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受到周边民族和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一些具有原始特色的服饰图案已经遗失或正在遗失,研究彝族服饰图案并进行创新,使其发扬光大已迫在眉睫。
峨边彝族自治区和金口河区是隶属于四川乐山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县,其地处小凉山,位置偏远。较为封闭的空间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这两个地方在过去的日子里和外来文化交流较少。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彝族服饰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外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该地区彝族的彝族服饰文化也在经历着变迁。本文以金口河、峨边为代表,对彝族服饰图案进行分类研究,并阐述它的艺术特征,尝试运用于现代的图案设计以及当地的旅游业中,力求提升其文化产业价值,为凉山彝族图案所蕴涵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沿袭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分类
(一)按图案的来源来分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两方面。由于该地区位于高海拔山区,高山、峡谷与河流遍布,因而在其服饰图案中保存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图案,如山、河、波浪纹、云彩纹。另一类图案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分为简单图案和复杂图案:简单的图纹以几何图案为主,图纹简单,颜色统一,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如涡旋纹、台阶纹、指甲纹等;复杂的图纹则与彝族的习俗传统、生活观念密切相关,如火焰纹、葫芦纹。
(二)按题材类型划分
动物、植物以及抽象几何图案等是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题材。以这些题材为基础,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大致可以两类:一种是具象图案,这一类又可以细致地分为动物图案(以动物的某些特征或者部位为主,如羊角纹、鸡冠纹等)和植物图案(将生活中的一些植物通过变化变为一些具有浅显的象征意义的图案,如菩提图案、花纹、太阳花图案等)两小类;另一种是抽象几何图案,这一类图案是以寓意较为复杂的几何纹饰为主,如八角纹、山纹。
(三)按性别和年龄划分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在男女服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装通常用样式简单的图案来装饰。着色方面,图案色种较少,色彩对比度不高。小凉山彝族女性服饰的图案较为复杂。在颜色运用上,一般选用较为鲜艳的颜色,强调色彩的反差。此外,在不同年龄群体服饰中所采用的图案也略有不同。小凉山彝族老年服饰图案样式多以线条为主,纹饰简单。儿童的图案展现的是活泼可爱的风格,色彩是以红黄以及相近的颜色为主调。而中青年服饰图案的样式和颜色是最为丰富的。就其寓意而言,儿童服饰图案寓意偏重茁壮成长之意,在中年服饰中则是倾向于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而在老年服饰图案里注重表现健康祥和之意。
三、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一)图案的分布位置
小凉山彝族服饰在衣襟、袖口、领口、围腰、帽子、挎包等位置都绣有图案,且每个地方的图案结构、搭配均有所不同。就小凉山彝族服饰中最重要的围腰部分而言,大图案一般位于围腰的中间位置,是整件上衣的突出点,如篝火纹。此外,一些小图案点缀在围腰周围,起装饰作用(见图1)。衣袖图案的走向是根据衣服的裁剪曲线缝制的,这些图案具有小而精的特点,以纯色为主。袖口和领口的图案,排列紧凑整齐,颜色种类偏多,图案以线条为主。小凉山彝族的帽子类型丰富,图案简单,有帕帽、荷叶帽以及儿童帽(见图2)。荷叶帽上的图案多数由线条组合而成,样式单一,但色彩丰富。儿童帽的图案大多数是经过简化的抽象图案,题材一般是花卉纹、羊角纹等,在大多数小凉山彝族的挎包上也有此类图案(见图3)。
(二)图案的艺术美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图案的颜色和样式组合上。首先从色彩上来讲,图案颜色明快,给人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在大图案和小图案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大图案中,一般以黑色或红色为底色,黄色为边框色,展现的是一种色彩张力美(见图4)。在小图案中,往往是单色调的,绿、蓝、紫这三种颜色最为常见,体现的是静态美与精细美的融合。此外,就其颜色搭配而言,不论是单独的图案还是整体图案,对比感十分明显。同时,在图案组合方面,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视角来欣赏,小凉山彝族服饰的图案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整体上,小凉山彝族服饰每一个地方的图案排列整齐有力,呈现出一种阳刚之美,留白的空间与图案分布和谐。局部上,其所展现的是精致美与对称美。图案简约却细腻,大多数图案是以中间为对称轴,形成左右或者上下的对称感。颜色是黄色和黑色的组合,色彩对比强,线条具有曲线美。小凉山彝族结婚时所穿的上衣整体展现的是一种简约,大气又不失韵味(见图5)。
四、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图案色彩的文化内涵
小凉山彝族是一个崇尚“三色文化”的民族,三色是指红色、黄色、黑色。在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中,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调色,兼有绿色、蓝色、白色和紫色。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一定的彝族文化内涵。彝族自古是一个尚黑的民族,黑色寓意尊贵。同时黑色是土地的象征,表达彝族人民对自然的由衷敬畏与感恩。绿色和蓝色在彝语里称为“纳”,也是黑色的意思,表明这两种颜色与黑色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涵。红色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凉山彝族聚居于高寒山区,火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红色正是火的最直接的表现。它是驱除妖魔鬼怪的吉祥色,是能带给彝族人民温暖的色彩。此外,红色还代表着彝族英雄的血,象征着正义、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而黄色代表的是美丽、大方、光明、富裕、健康、安宁,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图案的民俗内涵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大多是神话传说、信仰的浓缩,展现彝族人民的生命观。图6为蕨芨纹,在彝语里被称为“鸳头鸡”。蕨芨来源于蕨芨草,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无论生存环境多坏,它都可以存活下来,且根系发达,长得十分茂盛。一方面,这个图案是小凉山彝族人民对生命意识本能的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它与小凉山彝族的生育观念有关。在小凉山彝族地区,他们有多子多福的生活观念,而蕨芨草的枝叶繁茂正与此观念相通。
(三)图案的宗教内涵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既掌管通神之权,又通晓和掌握本民族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人、事。在彝族人民心目中,毕摩是神的化身。毕摩服饰中的图案具有特定的含义。例如,毕摩在祭祀场上专用的法帽,是一种形状像斗笠的帽子,它的材质有竹子、铜、羊绒。竹法帽编出的圆形图案有九个或者七个,数量的不同代表持有这种法帽的毕摩等级,也区分了大毕摩与小毕摩参与祭祀活动规格的差异。同时,小凉山彝族地区的毕摩服饰图案的颜色和纹饰也有特定的含义。颜色以黑色为主调,蓝色和青色为辅,这三种颜色的叠加正是毕摩崇高地位的体现。毕摩服饰图案基本上都是线条构成的,样式较为简单,体现出人们对毕摩的崇敬。另外,在小凉山彝族地区,毕摩所用的一些法器会被彝族人民作为服饰图案,如虎牙这一种法器用于驱邪,而彝族服饰图案采用虎纹,寄托着彝族民众趋吉避凶的愿望。
五、彝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彝族服饰不同类型图案在现代服装中的不同应用
彝族服饰图案样式丰富,造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服饰图案体现出不同的美学形式和文化意蕴。
1.人物图案的运用
彝族服饰中人物图案,虽是用刺绣工艺完成,但造型逼真,神态生动,看起来栩栩如生。如图7中的图案,圆的外层是以纯黑或纯红来塑造人物,较为抽象,但是人物造型、动作等较为清晰。红色和黑色相互交叉,协调搭配,看起来简单大气,在现代服装运用中大多用于点缀衣摆、衣领或袖口。圆中心的人物则非常生动,头发颜色及其穿着都一目了然:左边女子两只手高高举起,形成一种优美的弧度;右边女子左手撑地,抬头凝望前方。两名女子曲线非常优美。女子中间有熊熊燃烧的一团火焰,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小火苗,这与大圆和小圆外的火焰纹相呼应,给人一种生活红红火火的感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作为衣服的主要图案元素。
2.动物图案的运用
彝族服饰上的动物图案多种多样,有飞禽,有猛兽。在彝族服饰动物图案的设计中,遵循“形神合一”的原则。图8是五彩斑斓的蝴蝶,看起砀挥猩机与活力,蝴蝶身边点缀着花朵,好似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各个年龄段衣服都可加入该元素,但不适用于太过花哨的衣服,可用于整体风格较简单的衣服,绣入一两只作为点缀即可。
3.植物花卉图案的应用
彝族服饰中的植物花卉图案,可用于局部点缀,也可以大面积使用。图9绣的是花,花以深红和浅红为主,由波浪纹和回旋纹构成;花的周围散布着大小不一的绿叶;花的底部绣着蓝色的茎和红色的根,象征着富贵吉祥。该图案适用于中老年服饰,不过其中根茎叶和花可以分散点缀,提取其中某种元素,并与其他元素结合重组,形成新图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图10中的服装以红色为基调,衣领、衣摆和衣袖用小花作点缀,小花点缀着一圈绿叶;衣服中间的花大小不一且有绿叶相称,花朵与绿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图案色彩与服装整体色调保持协调一致,看起来富贵大气。
4.几何形图案的应用
彝族服饰中的几何形图案,主要包括三角纹、菱形纹、锯齿纹、水波纹、回形纹、火焰纹等。在衣服设计中,可以用典型的几何图案组合,如菱形纹、直线条纹、方形纹、三角纹等,每一层样式都不尽相同,独特新颖。虽然图案组合较多,但是并不觉得花哨,反而极具层次感。色彩搭配上深浅交叉,协调统一,是当今年轻女孩比较喜欢的民族风格。
(二)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及优势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彝族服饰图案的大多以女装为主,多运用彝族服饰图案中的波浪纹、直线条纹,以及螺旋纹。图11的半截裙是间接运用,设计师借鉴了彝族服饰图案的颜色以及几何图案中的直线条纹。半截裙中直线线条较为平滑,疏密相间,简洁而不简单,大气而重细节。并且以不同深浅的红为底色,色彩艳丽,中间再穿插一些过渡色,具有一种色彩流动的美感。上衣整体以白色打底,再绣上花卉图案,左右对称。其花卉是由彝族服饰图案中的花卉图案变形而来,在色彩上颜色更丰富,在形状上也不再是简单几何形的组合,更复杂,线条也更平滑。彝族服饰图案形态各异,为现代服装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也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中,民族服饰元素日益流行,大多数人希望返璞归真,追求原始的民族文化。彝族服饰图案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运用到现代服装中能增加一种独特的美。彝族服饰图案在运用到现代服装中时,有的设计师采用直接运用,将彝族服饰上的图案整个运用到现代服装中,而有的设计师则是间接运用,采用解构重组或者变形等方法为其服装设计服务,使现代服装独具特色。
六、彝族服饰图案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一)彝族服饰图案在宣传海报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得较多的服饰图案为几何图案,究其原因几何图案适用范围广,且造型多变,用于点缀和装饰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海报是以图形、文字、色彩等诸多表现手段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具有直观的特点。如图12中的海报,带有鲜明的彝族特色。海报左边是以三角纹样式作垂直延伸,右边是一个姑娘的半边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其帽子上的纹样。该海报主要表现的是彝族的刺绣。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制作精美、异彩纷呈,不管是花鞋、飘带、围腰,还是钱包、枕头、各类饰品,都能绣得精致独特,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彝绣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海报中间“彝绣”两字用的是服饰图案有的几何造型,加以变形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独特且突出刺绣的主题。总体来说,海报色彩鲜艳,线条平直中不失柔和,融合了彝族服饰图案的几何造型,极具民族风情。
(二)彝族服饰图案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产品包装与一般的广告设计有区别,产品包装具有立体性,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色彩的协调性。想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产品的销量,产品包装在设计上需要花点心思。如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点缀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图13中有关彝家漆器的包装盒极具彝族风情,顶部和底部分别以条纹形几何图案点缀,再加上回旋纹和圆形图案,使其看起来富于流动感,不呆板。顶部与底部相得益彰。产品中部以大红色为底色,正中在金黄背景中呈现漆器图片,大气、醒目,且代表着一种红火吉祥之意。 “彝家漆器”四字与左边用彝语写的相呼应,不失为送礼的佳品。
(三)彝族服饰图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彝族工匠运用自古相传的木雕、漆绘艺术等来表现彝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设计师们往往借鉴彝族服饰的图案对建筑进行装饰和包装,体现了彝族特有的地域特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很高的公众评价。在现代建筑中,有的大面积使用彝族服饰图案,而有的则用于点缀和装饰。图14中的墙个性鲜明,顶部以黑色为背景,上下两部分红色的变形回旋纹向左右两边延伸,回旋纹中点缀着黄色的花卉图案。整面墙最突出的便是正中的图案,以黄色为背景,人物图案与动物图案有机结合在一起,好似一个女子骑在牛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体现生命的本真。图15是一个牌坊,其设计古色古香,红色漆木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喜气洋洋,寓意极好。
(四)彝族服饰图案在家具及家纺布艺中的应用
家具及家纺布艺日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设计师在设计家居布艺时可以说是创意不断。如今民族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时尚,追求真善美、追求古朴自然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诉求。彝族刺绣的色彩搭配艳丽多彩,对比强烈,用色泼辣大胆。在家具及家纺布艺中,或多或少加入彝族元素,会使风格有很大突破和改变,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图16的椅子极具彝家风格,椅子整体为黑色,四条直线将金黄色羊角图案相连接,中间一个火红的大圆,其中左右两边的牛角相对称。牛羊皆彝族人民崇拜和热爱的动物,通过这个图案彝族人民对其热爱程度溢于言表。椅背以红色为底色,顶端和底端为金色回旋纹,中间一只静静矗立的鸟,给人吉祥富贵之感。图17是当地一种特色布艺,俗称背单,也叫背篼。其用处是将孩子背在背上,可以空出双手做其他事情。这个背篼独具特色,将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搭配起来,以火焰纹和牛角为主,看起来红红火火,富有生气。
(五)彝族服饰在促进彝族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设计时尚服装,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竞争力强。如果大力发展以彝族服饰图案文化为主的旅游商品,经济来源有保证。并且把彝族服饰图案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可扩大其影响力。如图18、图19中的碗、壶都能加入彝族服饰图案,其图案十分讲究装饰的对称性和变形的抽象性,点、线、面的运用简洁得体。漆器的色彩浓烈而明快,感染力极强,对色彩的\用寓意民族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用黑、红、黄三色,色彩协调且大气,黑色为天地之本色,寓意庄重与威严,红色代表热情豪放而勇敢。碗和壶都以回形纹为主,且富于变化,使造型更加丰富独特,集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身,深得游客青睐。图20是小凉山的彝族新寨将彝族服饰图案运用其中,别具一格。
彝族服饰图案发展旅游商品的优势首先是彝族服饰传统文化保留完好,彝族聚居地众多,为第六大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为彝族服饰图案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是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和开发彝族服饰图案,对彝族服饰图案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有保障和促进的作用。最后,我国旅游消费现状反映了我国旅游商品缺乏特色,而彝族服装和饰物样式繁多,其服饰上的图案应用途径广。
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同样的颜色和样式看多了总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彝族服饰图案样式多,我们可以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不同的图案利用解构和重构的原则使其形成新的图案。其次,彝族刺绣虽精美但效率较低,可在传统的刺绣、珠绣、扎染等基础上,运用丝印、激光雕花、数码印花等新型制作方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最后,要树立服务意识,政府可大力培养该方面专业知识人才,对来访游客进行详细地解说,大力打造彝族特色产品,着力于彝族特色住房。
七、总结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承载着彝族的审美文化内涵。但由于峨边地区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较大,其生产方式大都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制作。这样,彝族服饰就自然处于劣势,导致手工艺人为谋活路而放弃制作。并为追求利益一味迎合市场和顾客的喜好,文化因素也逐渐荡然无存。怎么去保护和发展凉山彝族服饰就成了现今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基于对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作用的分析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服饰图案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从而树立彝族特有的文化理念。只有明确了服饰图案所包含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意义,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彝族服饰图案。为此,小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亟须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去保护和抢救。具体措施如下:政府应大力扶持传统服饰,各县市、乡镇、村队逐级开展服饰普查,并尽全力恢复和再制作,使服饰和制作工艺不会丢失民族特色。峨边地区较大凉山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业逐步发展,应创立属于小凉山彝族特有的品牌,并以图纹、色彩和做花工艺为基础开发多种旅游纪念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形成有规模且规范有序的产业化道路。
项目来源: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四川省峨边县彝族服饰图案研究》,项目编号:201610649013
参考文献:
[1]刘茜,李纶.浅析彝族服饰图案仿生艺术语言[J].文艺探索,2009(01).
[2]陈晓莉.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文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
[3]陈煜鑫,郝云华.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邓军文.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109-109.
[5]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
[6]何宗云.浅析彝族服饰色彩在家居布艺上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2(08).
[7]赵浩.凉山彝族图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6,6.
[8]冯燕.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审美内涵与现代服装设计[J].当代艺术,2009(1):57-58.
何思敏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王秋惠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通过分析了苗族服饰的造型、颜色以及图案,阐述了苗族服饰的制作过程、特征以及她的设计美,并挖掘出了她的创作源泉以及她的内涵,这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现代艺术设计拓宽了视野。在我们现代多元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是在慢慢的缩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这些传统文化应当更加的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应当继续传承和研究下去。
关于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意义
我们国家拥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她们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而最有魅力的就属苗族的服饰了。首先,苗族这个少数民族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他们是靠着口口相传的文学和所有服饰上的图案艺术来记载这种历史文化的。由于苗族服饰款式非常之多,样式也非常之奇特,所以是所有文化当中最具民族特色代表性的物品。在我们着力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情况下,必然是能够挖掘出更多有关于该民族服饰文化,使其形式和内涵得到更好的解说,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和重组这些设计元素把它们运用到我们当代的各类设计当中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具我国的民族特色,并使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大的发扬。
苗族服饰的特点
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苗族也不为例外,它有着丰厚的民族特色文化,他们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其他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湘、滇、桂等地区。经考察证明,苗族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称之为苗语,却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服饰图案来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苗族的历史文化很多都被蕴含在这些苗族的服饰当中,于是苗族的服饰又被誉为“无字史书”。这部“无字史书”记载了各个角度的民俗生活,而苗族的艺术观就是保留从古至今的服饰特征。苗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苗族,其服饰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花苗、白苗和汉苗。这种分类方法也是苗族服饰的特点之一。
苗族服饰中造型的设计美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苗族服饰的款式造型艺术之所以值得研究,是苗族服饰的款式造型和所用的服饰材料、面料以及制作工艺技术等,各支系均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中国远古服饰文化的演化系列。早在《后汉书》 《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诗句。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
1.自然形象的模仿:苗族服饰中造型的形象主要是来自对于自然形象的一种模仿,苗族的一部分文化是伴随着它的迁徙而发展的。自从他们迁徙到贵州、湖南湘西等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由田野山川等的环境,他们希望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怀念和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汇集到自己的服饰当中来,所以形成了服饰中固定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例如苗族的妇女把迁徙中遇到的极大难关——长江、黄河、毒虫冲、风雨头、雾罩山制成了大小不同的五道平行线刺绣在了长裙上,不准随意的改变。
2.象征与自然形体的结合:苗服上的刺绣即苗绣。苗绣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抽象的与具体的、真实的与幻想的相结合的,他们把现实世界的元素打散后再重新组成新的艺术自然形象的元素,其中局部的表现的自然形象又是实在的,而新组成的艺术自然形象又是各个元素的综合体,使其超越了各个形体原本的自然属性。其中象形纹用形态和象征来指代和表达意思。例如花苗中的星辰纹,五个方块或直线分别代表了中西南北中五方,象征着满天星斗。这样物体就是由一个抽象的物体形象来构成的,具有主观上表达的意思而产生的形式美。
3. 历史形象和臆造:一些宗教性的传说、历史性的人物和一些虚构出来的人物在种族中被人们所接受后就会不断的传承下去称为了苗族服饰造型的新的视觉形象。例如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等。
4. 配饰的应用——银饰:在苗族当中流传着“无花无银不成姑娘”的俗语。花是指花衣,银就是指的银饰。她们都细化把漂亮的服装与华丽的银饰统一起来。银饰佩戴的部位大致有三个:头部、胸颈部还有手部。头部的银饰是因地而异的;胸和颈部佩戴的银饰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但也是非常的复杂的;手部的银饰主要有银手镯和银戒指。她们还喜欢挂这种不同的银蝴蝶在衣角的下摆,银角和银牌上刻蝴蝶花纹,这寓意着苗族人民对其祖先蝴蝶妈妈的崇拜,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苗族服饰中色彩的设计美
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民俗习惯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服饰上的用色也不一样。但从整体上看他们都互相影响和传播。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配色,而这些独特的色系能为我们国家整个民族服饰的发展给予了优越的条件。在色系的设计当中非常注重民族的特色,将具有民族特色和民俗审美的情趣形式、元素或者是文化的符号运用到服饰的创作形式当中,使其两者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而苗族也赢得了“多彩的民族”的美誉。
1.苗族服饰的色彩:苗族服饰的色彩运用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权,有体现除了民族天性的执着与纯朴,所以使得苗族服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众多民族当中。
2.色彩的运用特征:首先,她们使用的色种非常的少,但色彩的纯度高,颜色之间的对比也是相当的大。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红色,认为红色是最美丽、最圣洁、最具有生命力的颜色。其次,有着明显的色彩偏向。他们喜欢用红色却忌用黄色,而这跟历史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在古代黄色是被定为皇帝御用的服色,而一般的百姓只能穿白色黑色和青色的衣服,以前的苗族百姓在服饰上就不能使用黄色。这就形成了苗族人民的色彩偏向,而这种色彩偏向却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鲜明的色彩个性。
苗族服饰中图案的设计美
在苗族服饰当中,无论是她的制作工艺还是她的风格都很受人们的喜欢。苗族服饰当中的图案蕴含着非常丰厚的内在意义,所以有学者对于苗族服饰存在的解释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语言,汉族有汉语,有汉字;而苗族也不例外,她们有自己的苗语,却没有自己特定的文字。所以她们把服饰上面的图案当作是自己独特的文字。这就是为什么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苗族服饰文化中的图案艺术,也堪称为“无字史书”。这同时也使得我们该怎么去了解苗族文化。
1.苗族服饰图案的形成:苗族人民非常的勤劳,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平日的劳作中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他们经历过很多次的家园变迁,但是他们所居住过的地方的自然地理风物却都深深的印刻在他们的记忆当中了。他们把每次居住的地方都当做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所以他们也非常的爱大自然。当然,他们也把这些美丽的图案运用到了日常用品和服饰当中来,这样一来就能显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苗族服饰图案的种类:苗族服饰中的图案造型非常的独特而且千变万化,大体可以分为几何纹、动物纹以及植物纹。
① 几何纹:几何纹是人类最古老的纹饰之一。苗族服饰图案中几何纹是有十字纹、云雷纹、水波纹和一些几何自然纹象。这种几何纹的工艺完成主要靠的是挑花、织绵、贴花等。苗族人民认为几何纹是织布中的经线跟纬线交织形成的最基本的单位之一,也是他们民族图案纹饰当中最基本的结构。在这些几何纹当中,较常见的是二方连续模式和线条的放射状模式,每一件绣品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案相互拼凑组合而成的。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它们的组合很有规律。
② 动物纹:这种纹样是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观察之后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对其轮廓的变形。似像非像,带有神灵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几乎完全承袭了远古时期中的艺术题材和风俗,也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自然风貌。再加上苗服独特的工艺制作手法,把这些动物纹饰做的更加的夸张,使得原本已经非常有吸引力的苗服更加一筹。其动物纹多以牛纹、龙纹、蝴蝶纹、鸟纹和鱼纹为主。
③ 植物纹:在植物纹当中,大多数都是把花卉亦或是植物作为题材,又可分为抽象型和非抽象型两类。虽然被分为两类但是都是以表达某种意义为目的的形象,这既是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山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他们热爱自然的景观和他们民族整体的迁徙历史有关联。这种植物纹多半以生活中常见的向日葵、野、蕨类植物以及一些山中叫不出名字的野山草为主。而在刺绣过程中也不会单单的只绘制植物花样,还会跟动物纹一起构成。例如以织花龙图或刺绣的动物为中心,周围再配以花卉纹。
苗族服饰中的图案特征:苗族服饰的图案特征可以从这些图案所形成的过程和它所代表的内容中得出:首先,这些图案的形成和设计都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次,这些图案都具有深厚的内涵。
结论
苗族服饰从原始时期的蔽体御寒的简陋研发制现在多姿多彩的服饰艺术,伴随着苗族人民从古至今数千年的生存史。苗族服饰蕴藏着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和历史生态的内涵。它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沟通着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它就好比是一部“无字史书”记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境遇,用图案代替了文字,表达着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如今,传统的苗族服饰尤其是盛装也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这些服饰也越来越趋于商业化,逐渐失落了原本的文化与审美内涵,苗族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的象征在当代的文化当中还能否被继续研究和传承下去,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服装艺术系)
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方面,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国文艺界将迎来新格局新气象的时下,贵州文艺界积极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贵州文艺发展新篇章。
勇担时代责任
“不禁想起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全国作协主席铁凝如是说。与铁凝一样,对于此次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不少投身文艺、关注文艺的人很自然地想到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彼时,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奠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此次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是全国文艺工作的里程碑会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发展。正如铁凝所说,对于激励和引导全国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意义深远。
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贵州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反响强烈。10月17日,贵州文艺界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代表结合自身体会,畅谈贵州文艺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10月18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推动贵州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贵州文艺工作新局面。
11月11日,以“落实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我们怎么干”为主题,贵州文艺界代表再聚首,包括文学界、影视界、新闻界、戏剧界、美术界、音乐界、文艺评论界的代表围绕着如何打造精品力作、如何实现文艺服务于人民等话题积极发言。
“彰显贵州的声音和形象,关键还是要出作品。”这是与会者的共识。省文联主席顾久认为,的讲话表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贵州文艺工作者应该勇于担当,深入挖掘贵州的文化资源,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中华文化精神,追求文艺作品的厚度、高度和温度。“新时期文艺工作需克服碎片化、平庸化,要扬崇高之美,蕴涵养、修善德,切忌逢场作戏。”
文艺发展异彩纷呈
盘点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并不为过。在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贵州都有了新突破新成果。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多彩贵州”这个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依托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多彩贵州风》民族歌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国际摄影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取得了成功。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挖掘、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强贵州形象宣传、助推旅游发展、繁荣贵州文化市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比较于“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声势浩大,贵州影视创作则可谓奇峰突起。《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近距离击杀》《幸存日》《云下的日子》……一大批影视作品应运而生。《绝地逢生》等作品还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传统文化弘扬方面,孔学堂作为贵州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邀请名家开坛讲课,名气日盛。《孔学堂》杂志的出版、孔学堂书局的成立,为贵州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新的活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贵州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采集了《苗族古歌》、《苗族古经》等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完成了诸如《亚鲁王》、《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等国家级项目,众多研究作品和舞台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奖,扩大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歌曲创作方面,《醉苗乡》、《好花红》等一批贵州民族歌曲广为流传,唱出了贵州的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天蝉地傩》、《仰欧桑》等民族舞剧则对纯朴、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推陈出新,创作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舞台艺术佳作,在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演出广受好评,体现了高水平的艺术性。此外,画院、音协、摄影家协会、杂技团、交响乐团、木偶戏团等各类文艺团体,都积极活跃于全国乃至世界舞台,成为一张张展现贵州形象的文艺名片。
贵州文艺蓬勃发展的同时,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尤其是中青年文艺工作大显身手,成绩斐然。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编剧的多部影视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丑丑、陶明喜等贵州籍导演用影视作品演绎着贵州的人文故事,阿幼朵、阿鲁阿卓、张超……他们不同风格的歌曲,却都能让世人闻歌声而知贵州的美与魅。
为推动文艺繁荣,贵州积极出台鼓励激励措施,2009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从2012年起每年新增设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2000万元,强力推动文学艺术的“原创振兴计划”等政策、机制,这些举措为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9年至2013年,共有近300件精品佳作获得贵州省《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奖励。近年来,贵州文艺作品已先后荣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戏剧奖、全国戏剧群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音乐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国家级奖近40次(件),全省文艺发展势头良好。
文艺创作期待新突破
“向主旋律作品倾斜,向农村题材倾斜,向原创作品倾斜,向青年作家倾斜,着力打造贵州文艺主力军。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文联名誉主席徐圻表示,新时期,贵州文艺界将以出作品、出人才为核心内容,创作代表贵州特色、中华文化的文艺作品,搭建贵州文艺起飞的新平台。
贵州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三线文化等等,可以说,贵州是一片文化的沃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贵州文艺创作敢于探索、斩获颇丰。但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贵州文艺作品中真正叫得响、真正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数尚少,打造贵州文化主力军,首先要在精品力作的创作上实现新突破。
“‘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还是太少。”欧阳黔森认为,在如何打造精品上,贵州还需下大力气,推出一批全国“五个一工程”项目。
“五个一工程”包括五个方面: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但从目前贵州的获奖情况来看,仅有《夜郎新传》《》《那山刺梨花更红》《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醉苗乡》《近距离击杀》《仰欧桑》等27项作品获奖,相比较于整个“五个一工程”已经评选出超过千部作品的体量来说,贵州获得的奖项数量太少、占比太少,与北京、上海、江苏这些100部左右获奖作品的省市比较,贵州差距还很大。此外,不难看出,贵州“五个一工程”获奖项目主要集中于电视剧(电影)领域,而其他领域获奖作品寥寥无几,这意味着贵州的文艺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平衡,贵州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是喜歌善舞的民族,但在戏剧歌曲的评选方面,贵州却难见优势。
“文艺创作要讲究规律,什么都想表达,等于什么都没表达。”欧阳黔森表示,对于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来说,在制作时往往想把很多素材都装进去,但这却会破坏作品本身的结构,最终影响作品的质量。“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抓住一个方面讲透彻。”
“五大”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统筹城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祖荣(1966-),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程华
(1971-),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大学生素质教
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27-03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了严峻的挑战。新农村建设需要掌握改造、创新农业、农村经济
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元的才能和实践技能的、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的现代高技
结构。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地高校要切实承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的智力、人才资源库的任务,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发展农
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长效机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需要经济杠杠对工农业产值的干得好”的大学毕业生。
调节,需要政府对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需要政策对农业一、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倾斜,以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所在地方的最高学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
府,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身,理应承养模式上倾向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只注重学生的基础
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智力、人才资源库地位和作用。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训练;强调理论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现实,向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观提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注重知识传承,忽视创业精神和创新
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1、图2)。
3.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重新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的
目标是重点强化“实践教育”分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体系。
制订新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两个“往回找”思路,一是坚持从
毕业生的出口往回找,从用人单位对需求人才的要求返回来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坚持从行业岗位、城乡统筹发展所需人才
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返回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每个专
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
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区域经
济社会和本专业领域科技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
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能力标准,再根据能力标准确定课程模
块,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
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教育的地位,以“应用为导向”加
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形成技能过硬、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新的人才培养方
案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办学定位。该方案中课程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实践教育得到
明显强化,实践教学比例上升至
38.11%;选修课比例达到
18%。这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
综合素质的发展。
4.推行“五大”教学改革。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
才,就必须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
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推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向应用
型教学的转变,学校围绕本科教学的几大要素——课程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公共课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
展开了全校范围内的“五大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全校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
职业能力要求重组课程单元、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应
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各专业中大力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课时
量;广泛采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在城乡统筹发展
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改革公共课教学。公共课程教学是一条培养学生人文与科
学素养、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的
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改革采取讲座、
红色文化体验、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等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家乡的素质提
升。大学英语采取分类分层教学,努力提高各类各层次学生的
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体育采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在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某方面的体育
特长和“终身体育”意识。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课程考核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考
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
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
特点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
用能力。通过增强考核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体
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知识与技能考核并重的考核模式。采取操作、项目训练、口试等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
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鼓励学生以问
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社会组织和企
事业中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毕业论文
(设计)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真正
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5.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办学特色建设,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发展
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顺应不同社会需要,通过局部率先突
破,才能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实
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设置特色学院。学校设置了服务外包学院、文化遗产
学院等特色学院,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外包学院瞄准了重庆三大服务外包园区以
及学校毗邻的永川服务外包园区对软件工程(英语、日语)、英语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计算机动画(服务外包)等服务外
包人才的需求,本着“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和“来源于产
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行业标准,不断引进企业教育资源和工程实
践资源,实行嵌入式教学。文化遗产学院以植根地方为发展战
略,致力于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转化的研究、实践与人
才培养。在研究对象上,立足重庆,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
研究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以教育传承为自身特色;
在自然遗产范畴,以四面山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支点,突出自身
地域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构建核心课程、专业方向、
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四个层级的合作教育模式。几年来,文化遗
产学院已完成了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况的田野调
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在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初步
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明图集的编撰,提出了重
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的划分及其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
梳理;通过对重庆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经济理论。
第二,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目。学校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
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现
有专业不能满足需要而社会又急需的、在相关行业中具有驾驭
能力的领军人才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
人才辅修项目坚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生个性发展、理论与实
践一体化、特色办学、交叉复合、鼓励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原
则。目前已开设了礼仪(礼宾)、服饰形象设计与表演、非物质文
化遗产管理教育传承、数字摄影师、导游技术与艺术等八个项
目,其教学实践促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学生跨学
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拓展就业空间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结语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统筹
为指导,通过发展应用型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五大”
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开展
应用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学生服务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所需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基础,
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城乡统筹需
求,增设了一批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
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
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方向、酒店
管理方向、财务管理、生物技术(检验检疫方向)、社会体育(保健
康复方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探索了以
辅修项目教学为支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交叉专业为方
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工业园区互动的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模式等。
[注释]
①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美学;用户体验
图书馆起源于文化,致力于文化。现代图书馆就像一部立体、富有魅力的无声教科书,它以开放、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来访读者进行审美的熏陶和塑造,将知识文化内化于人的所思所想,促进人类继承和发展知识。作为公共建筑,空间规划利用对图书馆是否能够充分发扬文化特质、表现艺术审美具有重要影响。提升图书馆空间规划的艺术意境与文化品位,能够更好地将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展现出来,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的职能。
一、图书馆空间研究现状
随着国外诸多探讨空间先进理念的推动,图书馆的空间价值被重新发现,国内图书馆界针对空间这一主题的探索也日益深入。颇受关注的图书馆空间研究涉及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IC空间)、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Commons,LC空间)、第三空间(TheThirdPlace)以及公共空间(PublicSpace),研究的主题方向扩展到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学习空间、创客空间、阅览空间、共享空间、空间布局等。从空间理论的研究层面来看,图书馆界对空间主题的探究从最初的建筑空间、空间布局等物理空间,发展、延伸至对图书馆价值理念层面上公共空间和第三空间等的研究。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美学理论为指导,旨在从艺术审美及用户体验的角度把握图书馆空间规划的美学表现,探讨设计美学视域下的空间规划办法。
二、图书馆空间规划与设计美学的关系
(一)图书馆空间规划的美学要素
现代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是集馆舍环境建设、知识信息建设、文献资源建设、用户需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设计,是通过风格定位、功能划分、空间布局、动态流向、光照设计、色彩装饰、材料运用等环境艺术手法,创造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者基于使用功能和设计美学的要求,综合考虑绿色生态、陈设艺术、空间色彩、声环境、空间采光、通用设计、家具形式、视听环境和通风系统等,将图书馆总体空间艺术和建筑之美深度融合,利用局部空间的特定环境,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年龄、性格、职业读者的多元化的艺术场所。设计优良的图书馆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雕琢,使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丰富为美学展示和价值引导,将美的内涵全方位地展示给读者。图书馆在知识收集与资源保存的基础上,其空间功能也融合了立体的美学拼贴,在无形中创造着一种综合效果。
(二)图书馆空间规划引入设计美学的必要性
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重要特征。现代图书馆不仅要呈现出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纵深,更应是人与人相互交流、思想碰撞、创新知识的集合地。良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读者对文化的探索与交流,通过美学引导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转变读者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获得吸引读者到图书馆的持续动力,在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同时,借助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现对受教育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健全、完善的品格,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和价值导向的树立。因此,设计者应当综合考虑图书馆自身、读者、美学、使用体验等多种因素,打造功能设计、审美情趣和使用体验都让人满意的图书馆空间。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凸显图书馆建筑的艺术性,而且应该充分实现图书馆空间审美的文化传播功能。
三、燕山大学新图书馆空间规划中利用设计美学的实践
燕山大学新图书馆(以下简称“新馆”)通过理性的空间组织和造型手法表达了简洁有力的现代感。主体建筑由若干个类似盒子的形体组成,设计概念取自古代线装书,建筑外观体现了中国线装书书函的雅致结构,自然地围合出内庭院──内含中国传统书院中的园林精神理念。竖向排列的玻璃幕墙与石墙形似书架,规则地排列着,体现出韵律感,象征理工院校的严谨学风。外观界面的透明玻璃使读者在室外就能够感受到内部的阅览氛围,室内的空间开阔、自由、流畅,也为读者与行人创造了联系交流的可能性,流动性的空间设计将图书馆的公共性与阅览空间的开放性和接纳性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以燕大文库表现文化传承
大学文库是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藏阅空间,建立大学文库是高校图书馆对学校智力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收藏、保存、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中国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大学文库,有研究学者认为,中国高校文库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高校文库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则处于实体文库与虚拟平台共建阶段,也有少数一流高校的文库已经达到根深叶茂、资源与服务日臻完善的阶段。燕山大学图书馆于新馆规划设计燕大文库,在收集燕山大学名师、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学名师与优秀校友的学术著作、教案、讲义、笔记、手稿、手绘图纸等进行收集、陈展。名师是有着深刻思想、业界公认的专家、学者,是能够感染学生的教师,他们一生中产生的大量著作、手稿,使用过的教学教案,批注过的学生论文等文献资料,能从不同侧面彰显学校的教育科研、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与成就。燕大文库秉承“弘扬学术精神,传承燕大文化”的设计理念,承担了燕山大学文化传承的责任。除收藏和展示区外,燕大文库还设立了接待区和阅读区。设计师将文库功能与建筑美学相结合,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元素,延展文库藏、展的功能至交流和阅读,通过室内设计实现文库收藏与展示、阅览与交流的功能,吸引读者驻足与利用。
(二)以主题书斋展现人文情怀
现代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之一是把图书馆作为多种目的使用者长时间停留的空间,图书馆正走向高度的空间复合化。长时间处于开敞的大环境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设计者应根据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打破单一的藏阅空间界限,将功能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演变为容纳学习、科研、交往等多样化、多功能需求的复合型学习场所。新馆于开敞的传统阅读区域以书斋的方式规划设置了6个特色主题阅读厅,借助建筑结构,打破单调、机械的开敞式阅读环境,根据所处区域藏书的内容定位书斋的设计风格和主题意向,例如,社会科学藏书区设计了红色文化与馆史典藏两个文学主题;自然科学藏书区展示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科普类主题;样本藏书区规划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史学主题。6个主题阅读厅的装修设计及家具选购与所在大区的室内设计风格相互呼应,形成了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体系,既可以单独使用,成为开敞阅读环境中的点缀元素,又可以巧妙地成为共享空间中的衔接空间,将公共开敞的藏阅区域通过设计美学合理地配置,构成良好的空间序列体系。同时,利用角落空间和边缘空间围合出的半透明环境,可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研究和交往互动需求,实现领域感和独立空间体验。通透的玻璃隔断使读者在书斋之外就能够感受到内部的阅览氛围,书斋内的包容、自由、流畅也为读者创造了联系交流的可能。书斋的设计不仅使图书馆的公共性与阅览空间的开放性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增加了过渡空间的阅读氛围,凸显了空间的艺术审美与人文情怀,是充分发挥设计美学指导意义与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实践之一。
(三)以创意梦工厂实现多样化文化服务
图书馆空间的多样性表现在兼具个人与协作、开放与封闭、安静与嘈杂等多种属性,随着读者学习行为、阅读习惯和研究目标的改变,更多的研讨、交流、协作、创新、展示空间横空出世。保持公众兴趣是现代图书馆设计的目的之一,趣味性的空间体验让阅览环境不再乏味单调,通过空间的层次性打破实体边界,同时延伸心理空间。图书馆的开放交流场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新馆利用大厅上空的连廊开放讨论区域设计沙龙性质的创意梦工厂,借鉴奥地利设计公司BeneGmbH的BOX概念,以盒子为基础模块,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灵活地组合为桌子、长凳、案台、阶梯等,轻松改造家具结构和空间形态,为团队工作和沙龙文化注入新维度,激发团队活力和创造力。创意梦工厂创造的自由、灵动的空间特质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变化,更催化了服务创新与空间融合的化学反应。燕山大学是理工科类高校,燕山大学图书馆在努力营造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的同时,竭力为广大师生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文化支撑。新馆通过布置开放的交流空间,努力为读者营造集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创新体验、社交体验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为图书馆多样的文化服务提供更多可能。
四、设计美学视域下图书馆空间规划利用的思考
(一)融合时代文明特质,展现文化育人内涵
图书馆建筑是典型的文化建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刻写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明轨迹的重任。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设计应与文化背景良好地融合,将当下时代的文化底蕴充分地体现出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群体主要为高校的师生,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设计应结合本校历史底蕴,立足学科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规划设计的艺术性;区级、市级或省级的公共图书馆则应当结合当地的文脉,有效地挖掘地域文化,将图书馆与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习俗与空间艺术设计联系在一起,让读者一步入图书馆就能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善用科学规划理念,提升空间美育价值
良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读者对文化的探索与交流,现代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设计应放眼于图书馆整体环境构架,合理地布设多样化的功能分区,设计流畅的交通动线,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光环境和装饰环境,提供人性化的室内导向系统,同时对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研究,充分权衡暂时与永久、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期之间的利弊关系以及计划与实施的差别控制等问题,最大限度、最为合理地利用图书馆人文及现有的景观资源,创造出集生态美学、环境效益于一身,适合读者学习行为和满足读者精神需求的环境。
(三)发挥设计美学优势,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艺术性是图书馆空间规划的灵魂。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和对话艺术。设计师应以审美的视角规划图书馆空间,提升空间的意境与品位,根据馆舍建筑风格及文化定位,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于图书馆内部大环境中,使空间的环境氛围协调统一,通过满足读者深层次的心理追求,达成读者追求美和感受美的强烈愿望。总之,设计师应将图书馆建筑之美与艺术之美高度融合,努力让每一个室内区域的设计都能够体现出现代化、开放化、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魅力,从而打造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图书馆,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的特殊使命。
五、结语与启发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近年来,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多数图书馆开始意识到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且针对空间规划带来的环境美化、服务延伸和管理探索等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活动。目前,国内图书馆的空间环境构建已经呈现出艺术氛围营造与理性空间构建相结合的趋势,功能空间设置也从为单纯阅览、单纯体验、单纯艺术表现而设置的直接单义空间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发展。但是大部分图书馆的规划设计仍以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和业务服务为主,较少丰富空间内涵,更不用说融入空间美感。加上受经费投入、服务主旨、治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图书馆在全方位考虑和融入用户价值感官、审美需求、文化传承等方面还有所不足,设计中仍然存在不能与功能充分融合,无法与区域、校园和图书馆文化协调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将设计美学融入图书馆空间规划,将美学和文化要素场景化,通过空间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和艺术元素的高度融合提升图书馆服务动能,打造有温度、有灵魂的学术文化公共空间,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著,廖薇.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演化及再造的驱动机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2):22-28,41.
[2]B-architecten.合成美学布鲁塞尔Muntpunt图书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4(3):112-117.
[3]程妹芳.基于LC服务的图书馆空间整合与重组──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36(12):68-70.
[4]彭悦莹.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J].当代旅游,2019(2):235.
[5]兰小媛,潘卫,郭晶,等.大学图书馆文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9):70-74.
[6]胡惠琴.日本图书馆设计的时代性[J].建筑学报,2003(9):66-69.
关键词:实践教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协同建构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出现倍增;鉴于此,国家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2012年,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的目标功能,建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践制度。究竟以何种原则、方式、标准加以推进,促进实践育人的目标体系构建?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思政专业)为例,就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协同建构展开探讨,旨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界说及理论阐释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内涵
实践教学概念,最早源自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这一实用主义思想不但影响美国教育,也影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1]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实践理论。对蕴含的“惯习”和“场域”分析发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创造出支持性的“场域”和培养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惯习”结论。[2]“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内在性的外在化的双重过程”[3],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解释逻辑、行为方式和解决方案。
(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作为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地位的实践教学,哲学、知识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情境学习[4]等均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实践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成为实践教学中的根本性指导,对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轻技”和“重术轻器”具有积极作用。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主张关注知识结构、学习者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探索与发现未知、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5]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交互,视知识为一种基于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情景活动。作为一种情境活动,社会实践不仅反思和审视传统教学,而且提出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实践教学策略。
二、传统思政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概况及问题
快速工业化中,工具理性强化与价值理性弱化成为思政专业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的关键性问题与矛盾症结所在。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统筹兼顾各学科专业内部差异性问题上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社会影响和认知度较高的自然科学,较多投入实践教学获得正常运转;而对于社会适用面广,实践基地选择存在适用的人文社会科学未获得应有重视。学科综合特性弱化专业性,思政专业尤其如此。事实上,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最终目标,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建立的本源。应围绕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目标,在优质品牌化理念指导下拓展实践基地的规模和数量。[6]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不高、缺乏制度化、教学实施与基地不健全、考评机制体系欠科学等问题,[7]旧的问题尚未破解新问题不断涌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实践教学与就业发展脱轨
实践教学缺位,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获得相应提升。在对某高校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在2011级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有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公共关系与实践、班主任工作技能、军事训练6门,2014级调整并增至7门。教育活动学分由2011级的23.12%,降低为2014级的14.78%,降低2.02个百分点。按照课程与教学环节相关强弱度,2014级培养方案调整为军事训练、社会实践、计算机实验、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公益活动、创业创新实践。除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军事训练3门课程正常开展之外,其余课程实践教学几乎形同虚设。
(二)激励机制不足,职业倦怠增强
高校人事制度和工资绩效改革滞后,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方式严重阻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一是高校“行政化”不仅未去反而加强,导致教学的中心地位遭到弱化;二是对教师更多地约束,缺乏科学激励示范与引导参与,强化“官方课程”,难从根本上增加实践教学权重。研究发现:缺乏激励机制,教师除部分自觉和职称晋级需要外,大部分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教学。即便投入,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
(三)实践教学注水,缺乏专业师资
大学生就业多元取向,导致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有人借自主实习之名通过熟人关系盖章敷衍了事,当然,大部分学生参与集中实习。可条件稍好的实习单位,出于教学质量、教学进度考虑教育实习变成见习。作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教育实习存在“注水”现象,其余实践教学便可想而知。事实上,实践教学与师资匹配、科学研究密切关联。调研还发现,某高校思政专业16位专职教师中仅5位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近乎纸上谈兵。办学30年,仅28篇教改文章。无不反映教学质量弱质。令人担忧。
(四)实践针对性差,目标不够明确
实践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寻求真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发展使命感。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和扩展学习空间,将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接轨。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实践能力相对欠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服务能力弱化,很少从就业和人才培养供给侧实施改革。另外,实践内容设计和环节安排浅层次、粗浅化。
三、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规律性与目的性
(一)规律性:实践课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实践教学中,合规律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照规律办事。体现在课程性质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与建构逻辑。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上,就是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性。1.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内在逻辑实践教学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无论办学层次、专业定位等宏观方面,还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环节等微观方面,合理性建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在推行实践化建设、系统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和内涵化建设上深下功夫。”[8]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质量的逻辑选择。2.尊重学科建设的逻辑规律和实践理性实践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4~7学期,要在学习公共平台课、学科平台课,甚至部分专业平台课基础上展开,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经验。思政专业的规范化建设,必须遵循专业建设规律,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科学路径。人才培养既要严格按照规律办事,又要在尊重实践基础上开拓创新。实践教学本质上是实践证实和理论求真的过程,倘若脱离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学科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3.符合人才培养的运行规律与实践逻辑加强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基地化、课程化建设,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受真实、体悟真知,最终实现能力提升与观念转化。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创造性,亟需学校主动与政府、社会以及企事业单位协同建立实践基地。诸如借助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助学校、厂矿、企业以及乡村等载体,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借助社区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公益机构,建立社会活动基地。
(二)目的性:实践教学的底线思维与目标体系
合目的性是指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实践教学合目的性,内含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价值与目标的协同建构,目标体系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内在统一。第一,知识目标。实践教学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丰富和发展理论,并促进知识生成、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再生。第二,能力目标。本质上,实践不仅在于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更在于通过实践验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在教师带领下,将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扎根基层磨砺自己。第三,认知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性解决。第四,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将课堂教学转为课外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EQ”和“IQ”,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善恶标准。
四、深度推进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思政教育专业建设的生态位建构
作为一个开放性耗散系统,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以就业为目标、以发展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就业与发展的底线思维实施生态位建构。第一,课程设置生态位。正确处理专业与非专业、基础课与通识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及课程与课时的权重。第二,专业建设高势位。思政专业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具有明确政治方向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理论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内化为实践动力和行动指南。第三,人才培养专业位,要具备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的能力,且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和管理。
(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与学分权重,强化教学过程参与和全程指导,以及实践成果转化。建立一个与政府、企业、学校、社会、个人“五方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整体性育人。一方面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另一方面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服务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管理,具有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注重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及规范性
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第一,教学安排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必修课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建构起互通的知识体系。诸如选修课中的调查研究、下乡支教、政策宣讲以及社会服务。第二,教学推进中,课程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和逻辑性,确保实践教学持续性开展,满足不同年级实践需求。第三,教学规范,健全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明确权责与制度化规范管理,规避惯性思维和形式化实践。
(四)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联
实践教学的实践性,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的。脱离理论指导实践是盲目行为,思政专业师范性特征,决定为中小学培养扎根基层的思想政治教师、思政工作的教育与实践者。选择定向性和专业性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定向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专业素养。
(五)注重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效果测量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第一,教学过程开放性监控。邀请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建立客观公正的质量监控体系。第二,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设计一个科学的评价表让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进行自我成长测评,并将测评成绩计入成长档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最终走向成熟,实现监督者监管自身。第三,教学效果综合测评。监控内容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课程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自评与互评、校内与校外、定性与定量等综合测评机制。
(六)强化教师主导与实践主体无缝对接
根据获取信息由感知到把握,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双向流动和反馈过程,需要积极注重实践教学的信息交换与解码过程统一,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无缝对接。一是强化教师对专业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能力。二是对学生实践行为实施能力建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角色与知识能力转化。三是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七)注重实践成果转化与实践产品开发
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业实践、就业择业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推进课程资源空间整合与育人体系整体优化。一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运用科学化手段促进实践教学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二是将实践成果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否定之否定中,建构科学的知识生产链和产业生态链,以及知识再造价值链。三是在反复实验基础上,将成功的实践模式加以推广。
五、结语
未来议程中,实践教学需强化以下问题研究。第一,强化系统集成研究。诸如实践教学战略性、教学安排针对性、课程设置合理性、实践过程规范性、考核评估科学性等方面。第二,强化整体性研究。实践教学与国家战略、知识转化、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结合,突出实践性、方向性、价值性和目标性科学建构。第三,强化“品牌”战略凝练专业特色,建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成长发育型问题,实践教学究竟如何开展以提高实效性,依然期待学界同仁与师生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借鉴、传承与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与美国综合大学影视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比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3):11-16
[2]刘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8.[3]皮埃尔•布迪厄,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127-131.
[5]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7.
[6]吕丹,高鸣.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4):90-94.
[7]刘涛.地方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