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

时间:2022-09-21 10:1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

第1篇

(一)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机构情况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开始启动以来,成立了县级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各乡(镇)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各票村级合管小组,县乡两级在管理委员会下分别设立了各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新农合工作的经办机构,县编委在机构改革中曾下达的编制为:县合管3名,大镇2名,小乡1名共13名编制,乡(镇)合管办隶属于各乡(镇)合管委管理,县、乡合管办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

在实际工作中,县合管办借调、抽调了5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各乡(镇)也指派1-2名工作人员,但是由于队伍不稳定、职责不明确,硬件不到位,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稳定、健康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三年来的运行情况

我县从20*年9月开始筹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卫生部门着力运行,参合率稳步上升,广大参合农民群众受益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良好。

20*年度,我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1517户、305197人,实际共有25243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2.88%,按人均缴费10元,省级财政补助2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1262.16万元,其中两级财政拨付我县新农合资金全部到位。20*年度,共支出新农合资金742.126万元,共有338258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达134%。

20*年度,全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0528户305197人,实际共有64655户258490人参合,参合率为84.7%,在20*年基础上提高了1.88个百分点,按人均缴费10元,省级财政补助4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2326.41万元,20*年度,全县支出新农合医疗资金1665.53万元,共有486844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达188%。

2009年,全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3*3*人,实际共有64655户266855人参合,参合率为87.12%,在20*年基础上提高了2.42个百分点,按人均缴费20元,省级财政补助4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2668.55万元,至20*年4月1日,已到位533.71万元,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助款项未拨付到账。2009年第一季度,全县支出新农合医疗资金392.48万元,共有127330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已达47.72%。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20*年1月至2009年一季度止,共27个月,应筹资金6257.12万元(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没有拔付2148.8万元),到位资金41*.32万元,扣除风险基金592.25万元,可使用资金3516.*万元,已使用资金2800.14万元,结余715.93万元。

(二)我县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情况

目前,全县有卫生行政部门一个,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34个,其中县级6个,乡级11个,村级117个。有医务人员401人,大专以上学历157人,占39%;中专学历210人,占52.3%

有村医235人,有病床353张,千人口病床数1.*张,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0.98人;按学历分:本科学历18人,占职工总数的4.47%;专科学历121人,占职工总数的30.02%;中专学历238人,占59.05%;高中及以下学历26人,占职工总数的6.45%。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有223人,护士75人,药剂人员7人,检验人员8人,放射人员3人,工人身份从事医疗工作30人。按职称分:有高职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4%;中职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4%;初职16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1%;无职称人员3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127人,执业助理医师49人,注册护士77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80人,占全县执业医师总数的63%;助理医师24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9%;注册护士61人,占注册护士总数的74%。

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行执业医师法,实行严格的医生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我县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全县卫生管理和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职称管理进一步规范,但从全县来看,依然存在不足: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我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8人,按20*年**省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应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8人的标准,我县应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855人,目前现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25人,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全县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数只有8人,仅占卫生专业技术人数的2.46%,妇幼、护理、公卫等专业高级职称人才严重缺乏。

第2篇

根据贵阳市部分基层医院现实情况,结合本院药剂科实际条件,尝试论述基层医院药剂科开展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可能的工作开展途径。

2结果

2.1基层医院的现实情况定点医疗制度改革后,拥有大量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型医院,成为了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从而形成了大型医院就诊人满为患,部分基层医院门可落雀的极端现象,这不仅导致了就诊难的社会热门问题,也使得部分基层医院陷人了挣扎生存的困难境地。在医院软硬件条件均较为欠缺的情况下,促进诊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减缓就诊患者的流失或促进患者的回流,成为了基层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用药水平的提高对基层医院生存发展的意义基层医院因其就诊患者数量有限,致医院规模一般较小,缺乏一些大型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同时也不能进行一些疑难手术等,因此,药物使用成为了基层医院疾病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众所周知医院用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强调用药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基层医院诊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2.3药剂科医院药学服务开展的途径鉴于用药水平的提高对于基层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药剂科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开展促进医院用药水平提高的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成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基层医院药剂科现有条件,可从两个方面开展医院药学服务工作:促进医护人员用药水平的提高和重视患者的用药教育。

2.4促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用药水平的提高基层医院规模一般较小,临床科室也相对较小,医护人员数量少,因此,在药剂科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不影响医院用药保障,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是前提条件。

2.4.1促进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提高的工作开展临床医生的处方或医嘱是患者用药的凭证,因此,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或掌握药品相关信息可促进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的提高,如:将新进药品资料分发于相关医生,可促进新药使用质量的提高;将国家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时地转达临床医生,可促进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药物说明书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药品临床使用指南,而临床医生却没有获得药品说明书的直接途径,对临床医生及时提供药品说明书,将促进药品临床使用质量的提高。

2.4.2促进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用药水平提高的工作开展医生处方,护士给药,是住院患者的用药过程。大量资料显示,不恰当的给药方式,将极大的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重视医院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给药质量的影响,将促进医院用药水平的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给药过程中常存在的问题: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合理的给药间隔时间是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保证,而护士的工作情况常造成给药时间不合理情况(如:3次/,意味着下次给药需间隔sh,然而多次给药与护士的轮班制度,造成间隔时间常超过或少于sh);不规范给药方式,不规范的给药方式也影响药品临床使用的质量(如:需避光使用的药品,护士常因操作繁琐,而放弃使用避光器具),所以,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可针对性地对医院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药品规范使用的知识培训工作。

2.5患者用药教育药品使用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的药物相关知识,将促进药物使用水平的提高。基层医院药剂科条件较为有限,对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依据条件:针对基层医院门诊患者较多的情况,开展窗口患者用药教育工作[2〕;编写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等相关合理用药知识的通俗性传单等方式,以促进患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程度的药物知识等方式,促进患者掌握一定的药物知识。

3讨论

第3篇

[关键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近年来,石嘴山市卫生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病有良医”工作目标,积极落实《石嘴山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1-2015)》,通过提高人才待遇,支持和奖励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实施绩效考核,兑现绩效工资,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学科加速发展、医院创新进步的良好环境。

一、卫生人才工作现状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5家,其中,综合医院29家(包括民营医院16家),中医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家,乡镇卫生院22家,村卫生室204家,门诊部、诊所、医务室263家,妇幼保健机构3家,卫生监督所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急救中心1家,采供血机构1家。实有床位45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5.84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68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36人;有执业(助理)医师2.93人,每千人拥有医师2.71人;注册护士2274人,每千人拥有护士2.94人。

1.完善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方式。坚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注重工作业绩,将品德、知识、能力、服务满意度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实践能力考核,在高级职称评审中引入实践能力测试和统一论文答辩。在职称聘任时,严格按照职称聘任考核办法测评打分,择优聘任。近两年,争取市人社部门增设51个高级职称特岗聘任,以缓解职称评聘矛盾。二是开展人才评选表彰。在推荐选拔自治区“313”人才、市级“351”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贴等基础上,实施卫生“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和“塞上名医”评选,评出20个医学优势专科、20名学科带头人、40名专业技术骨干和60名青年后备人才。推荐3人参加自治区首批“塞上名医”评选。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发放职称津贴,对特殊岗位设立津贴,重奖科技创新,鼓励和引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参与技术革新。3年来,全市卫生系统内有500余人次参与到技术革新中,申报了市级“五小”成果97项,28项获市级不同奖项。四是畅通人才上升通道。在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上,打破编制内外身份限制,对所有编制内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将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中长期后备干部候选培养对象。

2.打造培养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一是多渠道拓展培训方式。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培训项目,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选派卫生技术骨干到区内外医疗单位进修深造,建立和完善区内外卫生专家对口支援,完善医联体挂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带教、培训人员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定期组织临床、护理、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开展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演练等活动;组织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分学科菜单式培训。二是开展“名家讲堂”、“群英论坛”活动。市级两家综合医院定期邀请上海、北京等区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在医院内开展群英论坛活动已成常态。自2013年“名家讲堂”开展以来,已邀请到包括我国著名创伤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知名医学大家40余名。三是实施“以教兴医,医教相长”战略。开展创建宁夏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附属医院工作,市属两家综合医院成功创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家医院成功创建为教学医院,市、(县)区疾控中心实现宁夏医科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3.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优势资源下沉。城市“大医院牵手小医院”的医联体模式,由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中医医院、自治区五医院牵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对口指导”、“院办院管”、“团队帮扶”三种方式,组建综合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联合体,大医院医师定期到基层坐诊、讲座,使大医院的技术、专家、管理等资源输入基层医疗单位,用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两年来,医联体内160余名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开展健康讲座180余场。二是加大对外医学交流力度。坚持每年举行科技周活动,各大医疗卫生机构与上海、北京、福建、陕西、四川等区外高水平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区外医学名家到在我市义诊、讲座、查房、手术,指导各大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三是落实“名师带徒”。综合医院将老科主任聘为“首席专家”,建立“首席专家”工作室,也促使了年轻医师的尽快成长。市中医院推进院内师承跟师,确定7名年轻医师以一对一跟师7名院内名老中医导师,使名师经验得以传承。

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补充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通过支医和公开招考,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聘专业人员,两年通过全区统一招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79人。二是大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委托医学院校承担培养任务,定向免费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学本科生和乡村医生;开展社区技术人员全员岗位培训,进行社区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和专题专项培训。

二、问题与不足

1.高精尖医疗人才匮乏,专业学科特色不突出

全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某些重大疾病在本地医院不能诊疗,需到外地大医院治疗,增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4篇

关键词:培养 引进 高素质 卫生人才 医院发展

一、队伍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技术队伍稳步增长

2009年12月卫技人员占人员总数77.5%(183/236)人,2012年12月卫技人员占人员总数83.7%(288/344)。卫生技术人员增长有显著性差异(χ2=3.50,p

二、年龄结构层次调整显著,改善明显

2009年12月,30岁以下、31-35岁、36-40岁、41-55岁、55岁以上分别为60、36、37、36、14人,至2012年12月调整为154、37、33、55、9人。卫生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F=0.083459,p=0.0169)。主要表现为年轻医务人员的引进力度和效果明显,但中青年骨干人才引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三、队伍知识层次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2009年12月尚无博、硕士研究生,至2012年12月博、硕士研究生均实现零的突破,分别为1名、2名;此外,本科、专科、中专学历人员分别从41、87、41人增加到96、124、58人,增幅分别达134%、43%、41%。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变化无显著性差异(F=-0.88,p=0.20)。尽管本科生引进力度和效果明显,但专科学历比例过大,导致学历结构没有质的变化。

四、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改善

2009年12月尚无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至2012年12月,正高职称实现零的突破增加为2人,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从12、53、112人增加至23、63、179人,增幅分别达92%、19%、60%。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由12:53:112变化为25:63:179,中高级职称比例显著增加,整体结构比例得到优化,而且均为金字塔型,表明总体结构分布比较科学,但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t=-0.5246,p=0.309337)。主要为初级职称人员晋升比例较大,中高级职称所在比例较小,表明中高级医务人员的引进和晋升均存在问题。

五、专业结构、岗位分布更趋合理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人员、医学影像、其他专业分别由72、10、60、16、10、6、9人调整为87、5、138、18、13、14、13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岗位结构变化有无显著性差异(F=0.29,p=0.079983)。

六、业务总量和人均工作量有较大增加

2012年与2009年相比,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病人住院床日数增加显著增幅分别达88.9%、139.7%、165.1%,其卫技人员人均门急诊人次、人均出院人次、人均病人住院床日数增长明显,增幅分别为19.9%、53.6%、68.6%(具体见表2)。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量变化有显著性差(F=146.4938,p=0.00678)。尽管门急诊总量增加明显,但门急诊人均的工作效率低于住院部。

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卫生人才总量有质的增长(p0.05)。学历、职称结构优化滞后,不能适应单位整体发展进度和需求。建议加大与本科以上高职称的中坚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特别是35-45岁之间的技术骨干的引进力度。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我院(所)成立于1973年。是准科级财政定额拨款卫生事业单位。机构成立时的名称为旗蒙医药研究所。1984年增加了旗蒙医院职能。现在是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承担蒙医药科研与蒙医医疗两项任务。30多年来在旗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院(所)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本地区集蒙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制剂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民族医疗,科研机构。曾编著出版《蒙医常用方剂选》《蒙医乡村医生手册》等五部医学专著。《哈屯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蒙医药实验治疗肝病》等三项科研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兴安盟二等奖。1980年全区科研机构调整我所是唯独保留的旗县级科研机构。1997年以较大的优势步入国家“二级乙等”医院行列。目前基本达到了“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院(所)现有职工145名,全部在岗。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名,占职工总数的83%。行政后勤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17%。专业技术人员中本、专科学历人员7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编制床位80张,实际开放60张。设有内、外、妇、儿、五疗、急诊、眼、皮肤、骨伤、原创:肛肠、口腔、耳鼻喉等十二个业务科室和四个疗区。检验、放射线、功能等五个医技科室和药剂、手术室、供应室等五个辅助科室。年门诊3万人次,收住院患者2000例。

二、院(所)改革建议

1、近十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医疗需求,院(所)不断扩大医疗业务范围,开设新科室、新学科,开展新业务、新项目,由95年的三个门诊、一个疗区、三个医技科室、两个职能科增加到现在的十二个门诊,四大疗区、五个医技科、五个辅助科室和五个职能科室。内设机构比较完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比例比较合理,基本满足社会医疗需求和医院管理要求。随着院(所)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患者量逐年增多,有意向和应收住院患者平均达100人左右,而我院(所)床位只有60张,住院患者量远远超出病床数。目前日平均住院患者不下90人。病床使用率达到了150%,床位、医生、护士均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急需扩大病床数和人员编制。计划总床数增加到120张。按床位与人员之比1:1.4的医院定编原则,人员编制需168个岗位。

2、我院(所)是财政定额拨款单位,每年财政拨款只够职工年工资总额的26%。医院大部分收入贴补到职工工资中,剩余部分用于其它开支。院(所)全部收入只保证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很难做到基础设施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金资困难极大的限制了医院(所)整体发展提高。

以上是我院(所)现行机制运行状况,希望旗委政府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给予我院政策倾斜,增加人员编制,全额财政投入。满足医院实际工作需要,适应社会医疗需求,促进我旗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

第6篇

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医院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就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进行不断地探讨和实践,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监督考核的环节管理,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1领导重视、构建体系

继续医学教育得到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由院领导和代表本院各学科、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委员,主管院长为副主任委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学术活动、授予学分等工作由教学科负责处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各项工作加以审定和监督,指导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效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医院实行院长—主管院长—教学科—科室主任—继教秘书五级管理模式。

1.2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落实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天津医院制定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继续教育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关于职工在职学习的管理规定》《公派出国进修学习选拔办法》等,同时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职业再注册等相结合,并成为必备条件之一。建立培训—考核—晋升—临床应用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建立人才流动、淘汰制度,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约束力,提高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使继续教育工作得以健康、持久的发展。

1.3网络管理、提高质量

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是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前提。为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力度和效率,减少重复、繁琐的工作,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动态信息,天津医院将计算机程序软件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统计和管理,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增强了学分记录的准确性,减少了统计工作的繁琐,降低了工作强度,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更具科学性、高效性和规范性[2]。

1.4经费投入、保障实施

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的培养力度和经费投入,完善软硬设施环境,搭建现代继续教育平台,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新建医院配备报告厅、多媒体会议室和workshop室,安装手术远程传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音响和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2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继续发展,让他们理解到只有通过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医学科学的海洋里充分汲取新的养分,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3],才能使自己医疗专业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2.1申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天津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了医学情报共享合作协议,以达到尽快地向临床一线输送各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之目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促进天津医院科研及临床应用[4]。为了鼓励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增强医生自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本院内实行每周定期通报制度,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医院教学、医疗和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

2.2举办院内学术讲座

每年有计划地举办以已实施的新技术为主的院内学术讲座,科室讲座主要以三基训练为主。每星期五下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科交叉为特点的院内学术讲座,注重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常态运行、长效运转的机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实用性强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新技术应用交流和专题实践教育等活动,使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和更新知识结构、新技术,使其临床医疗应用得到提高。

2.3外出进修、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

为使各专业技术人员得以及时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医疗技术,有计划地挑选各科室优秀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培训及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外出学习人员回科后在本科内进行学习心得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也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院内各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2.4远程教学

为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和三基训练的渠道,天津医院已和24小时医学频道建立了远程教育合作体系。24小时医学频道汇集了国内外的医学视频资源,全部以视频的形式在互联网上24h不断地播出。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基培训、手术操作、教育讲座、医学会议四个板块的内容。三基培训包括三基视频操作演示、题库、考试系统。三基视频操作详细演示了三基操作的具体操作细节,医生、护士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进行观摩、学习。题库及考试系统能够实现全无纸化自动网上考试,实现了考试工作的四个“自动化”,即自动出卷子、自动考试、自动判卷、自动总结汇总成绩。医学三基考试试题部分从基础到临床,从医技到护理多学科收录了从易到难多种题型的考题,涵盖范围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24小时医学频道方便地学习相关卫生技术知识,24小时医学频道体现了“按需学习”的教育理念,可以合理解决工学矛盾,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

2.5以教育者为导向模式向自我导向模式转变

教育者导向模式包括学术会议、临床病例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培训班、新技术推广、远程教学等;自我导向模式包括浏览期刊、视听或音像制品、CD-ROM媒体和互联网等[5]。以教育者为导向模式向自我导向模式转变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使继续医学教育有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时间、知识水平、爱好寻找所需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逐步树立只有终身教育,才能终生职业的观念,真正把参加继续教育转变成自觉行动,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形成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模式

形成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模式(CRISISS模式)是英国采取的,经欧洲医学教育联合会验证,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教育界的认可,成为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合理的有效模式[6]。

3.1医学教育参加者培训效果的评价

先明确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需求,当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这一要求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后,教学科以问卷形式让参加者对讲课内容、方式进行满意度的评价,并对学员不满意的情况进行整改,然后再对每个项目进行再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达到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目的。这就对授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者必须选准切入点、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医学科技的最新动态,不断进行内容更新,注重授课艺术和效果。教学科还根据授课效果有侧重、有目的地安排授课教师,以促进授课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使专业技术人员临床诊治能力、科研工作能力有所提高,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有所增长。

3.2项目效果评价

有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以管理人员对专家授课教学效果的重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术理论高、临床经验丰富不意味着他的教育水平也同样高,教育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及口才表述能力的综合表现,所以继教管理者应对每一位专家的教学效果加以重视,及时了解听课医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情况,对专家提出一定的授课要求,教学效果提高了就增强了医生自觉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提升受教育者各方面水平的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卫生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特点;②项目选题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即“四新”“三性”;③项目是否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的;④项目是否为本学科国际、国内发展的前沿;⑤项目是否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发展;⑥项目是否为国内医疗先进技术和成果;⑦项目是否填补国家、市级空白,有显著社会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4取得的成果

第7篇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是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妇产医院,目前有大石桥本部、秦岭路院区和宜居健康城医院三个院区。医院承担全市十区六县(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妇女围产保健、妇女两癌普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危重症救护、新生儿危重症救护、腔镜培训等工作。

开放床位600张,临床、医技科室33个,在职职工116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7人。年出院患者3.5万人次,分娩婴儿1.4万余人,门诊量80万人次。

医院学科实力雄厚,为全国妇联、国家卫计委“心系新生命”项目单位、国家卫计委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流产后关爱(PAC)”示范医院、卫计委新生儿健康促进合作项目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河南省智力残疾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专科特色突出,妇科、优生遗传科、新生儿科、儿童康复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优生遗传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产前筛查医学重点实验室”;妇科产科手术学、新生儿科为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护理学为郑州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设有“郑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郑州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郑州市优生遗传产前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产前筛查中心”、“郑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郑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郑州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服务人群覆盖中原地区,妇产科超声、胎儿四维筛查、优生遗传等在全省享有盛誉。

为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现面向全国诚聘专业技术人员91名。

一、博士研究生

(一)招聘条件

1.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2.主要专业:妇产科学、儿科学、生殖医学、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专业)、病理学、临床医学;

3.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二)待遇

1、通过郑州市人社局公开招聘可办理入编手续;

2、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积极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问题。

3、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4、享受医院人才政策:面议。

二、应往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一)招聘专业及条件

妇产科、儿科、儿童保健、儿童康复、护理学、重症医学科、生殖医学、人类生殖胚胎、生物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诊断、病理学、医学检验学、眼科学、视光学、耳鼻咽喉科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211、985院校、有执业证书、有规培证者优先。

(二)待遇

1、一经录用,办理人事手续,缴纳五险一金。

2、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三、本科学历及实用性人才

(一)招聘专业及条件

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本科统招全日制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211、985院校有执业证书、有规培证者优先;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大专以上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有科室管理经验者优先。

(二)待遇

1、一经录用,办理人事手续,缴纳五险一金。

2、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2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四、助产、护理岗位

招聘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起点统招全日制),年龄35周岁以下,有护士执业证书,二级以上医院有助产、麻醉护理、重症监护工作经验者优先。

五、财务

高级会计师、有二级以上医院财务工作经验者优先。

六、报名方式

(一)网上申请

有意者请登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zzfybjy.com/InfoWeb/Index.aspx),点击“新闻动态”“人才招聘”下载填写《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报名简况表》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邮件的主题、附件名称统一使用以下格式:姓名-专业-学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认证电子注册备案表》)、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论文及科研成果奖励等相关资料的扫描或高清照片,发送至邮箱。

(二)资格审核

1.根据收到的报名简历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查。

2.条件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三)面试考核

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七、注意事项

1.请应聘者保持电话畅通。

2.所提供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应聘及录取资格。

联系人:翟老师、吴老师、李老师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医务科和护理部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

各科室要充分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

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鼻饲及胃肠减压;清创缝合的基本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等。

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

五、培训方式与安排

采用医务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医学理论、专业和急救知识及技术。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做好记录。

(1)开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训演练:以院、科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集中训练等方式,抓好重点内容和重点科目的学习训练。各科室在科主任、护士长的主持下,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提问;医务科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观摩技能操作录像,并组织院内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专家授课,护理部每月负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培训。

六、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培训考核对象:全体卫技人员

2、每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本专业常规诊疗操作技术,医务科、护理部将统一组织培训、考核;

3、医务科每半年组织一次理论知识考核,每年组织两次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给药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等;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

4、各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医务科、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培训、考核的内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资料。

七、奖惩措施

1、每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医院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考核结果纳入医务人员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执业周期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及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

2、医院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凡经补考“三基”考试考核仍不合格者,当事人予以下岗处理。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二)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反映了为医之道的根本,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根据《医务人员分级培训计划》,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分级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住院医师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制定2012年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梁晓红副主任医师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由刘玉嵚主治医师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

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

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

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侵权责任法》、《病历书写管理规定》、《母婴保健法》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胎心监护仪使用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骨盆测量、产科四步检查法、正常分娩产程观察及处理;电除颤仪器使用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

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月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利用手术培训考核无菌术、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切皮、结扎、缝合等技术。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定期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1、科室每月对本专业知识组织考试1次。参加全院三基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免疫、病理生理、药理、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除参加全院考试外,科室还要对住院医师进行定期培训、考试。

2以下产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症循环学习:正常产程观察及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妊娠时限异常、正常产褥、异常产褥、异常分娩。

3、重点加强产科相关技能培训:骨盆测量、产科四步检查法、会阴侧切及缝合技术、手术基本操作、心肺复苏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胎心监护仪使用技术等。

4、利用晨会对十五种核心制度学习、提问,人人过关,每月抽考。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三)

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医技、护理人员“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年三级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考核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严格执行《三级医院“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办法》(宝医发【**】54号)的有关规定,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科技教育处、护理部负责安排“三基”知识培训讲座,确定参加考试的各级人员等。

各学科“三基三严”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

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穿脱隔离衣、鼻饲及胃肠减压;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培训教材主要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临床分册》、《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医技分册》、《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护理分册》等。

五、培训方式与安排

采用医务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医学理论、专业和急救知识及技术。科技教育处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做好记录。

1、学习训练阶段(1月1日至10月31日)

安排10个月的时间采取自主学习、岗位训练、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的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医务人员的学习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1)开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训演练:以院、科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集中训练等方式,抓好重点内容和重点科目的学习训练。各学科在科主任、护士长的主持下,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提问;科技教育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观摩技能操作录像,并组织院内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专家授课,护理部每月负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培训。

采取闭卷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深化训练效果。

六、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培训考核对象:全体卫技人员

2、每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本专业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科技教育处、护理部将统一组织培训、考核;

3、科技教育处每季度组织一次规范化培训医师理论知识考核,每年组织两次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给药技术等;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

4、各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考核,科技教育处、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培训、考核的内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资料。

七、奖惩措施

第9篇

一是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医院每年拿出业务收入的1%,用于科研投入,鼓励大家多出成绩快出成果。鼓励大家撰写论文、搞科研。撰写论文分版面费,医院全部报销,并每篇给予100元的奖励;科研成果每项奖励500元;参与著书是主编的,每人奖励500元,副主编每人奖励300元。

从今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分院级领导、中层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三个层次,采取不同办法和形式,进行轮训。

实行学分制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按上级卫生部门规定的要求,每年需完成相应学分;除此之外的干部,5年内必须完成60学分。

对于管理人员,在按照县委组织部、人事局安排,进行学习培训的基础上,从20*年起,计划到20*年底,对所有妇女干部轮训一遍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争取都能达到计算机中初级操作水平,掌握现代化的管理和办公技能。尤其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妇女管理干部,采取脱产学习、定向培训、重点培养的方式,着眼于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强化学习与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努力培植后备力量。

对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各科根据情况,要求科室护士长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并鼓励脱产学习。医院规定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一年,报销进修费6000元;在国家级医院进修一年,报销学费8000元。每年至少引进1—3项新技术,对取得明显效果的,除一次性奖励主要人员外,该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按一定比例提奖给所在科室。

参加脱产学习取得国家承认的第二学历的,将分10年给予报销学费。正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方法,全院妇女干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是借助载体,强化岗位练兵。医疗行业是一个社会服务性行业,它不仅是一些危重病人的生命之舟,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女性的个人素质、工作技能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女性素质,强化岗位建功是确保女性职工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在提高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把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纳入医院发展规划,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我们规定每月第一、三周的周五下午为政治学习时间。系统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同志《为人民服务》、《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献,学习党纪国法、院规院纪。让大家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知医院规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在坚持常规政治学习的同时,我们把创建各种岗、号、星、手作为载体,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和具体人员的特点,开展不同的争创活动,把科护士长推倒活动的前沿,让其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管理才能。医院给其搭舞台、作导演,让其尽情展示、表现。通过特定环境和岗位的锻炼,使她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均得到提升。

取得的成效

第10篇

受__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我区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以下汇报。

今年以来,区政府把组织实施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作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年”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民生“工程”和巩固提高我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的高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使生殖健康服务惠及更多的育龄妇女,全面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据统计,目前我区有下岗失业、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及城镇无业已婚育龄妇女40082人。这次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服务的总体目标是使全区低收入家庭和无业、流动人口的已婚育龄妇女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检查优质服务;受检对象个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区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长效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这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区政府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加大了支持力度。一是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并研究了项目实施方案,充分肯定了实施项目的重大意义,大力支持项目实施工作。二是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侯学东为组长、区人口计生局局长王芳为副组长,所有综合治理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和指导全区的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三是提供经费保障。年初这项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区人口计生局经费预算,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补充检查所需器械设备、项目启动、宣传培训、电子档案建立和招聘技术人员等。目前已购买专项医疗设备及一次性耗材7万余元,支付技术人员工资5万余元。

区计生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对技术人员采取全员竞聘、以岗定人的管理模式,保证人员结构合理,组成专业普查队。每支普查队由妇科医师、内科医师、乳腺医师、b超医师、检验技师、心电图技术人员和护士组成。区计生服务站对街道、社区计生干部及参与这项工作的3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统一检查表格,统一工作要求,定期上报工作进度。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育龄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意识,区人口计生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安排以社区为单位,在健康检查前张贴公告,印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小折页10万余册。邀请医学专家为地区群众集中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8场,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短片30多场次,培训群众近万人次,深受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接受检查,人口计生局一方面推行“服务站+服务车”模式,即除在服务站开展检查外,还采取划分区域、分片包干、流动服务车进社区、技术人员走上门的形式,在全区各街道、各社区巡回普查。另一方面,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由区人口计生局牵头负责,计生、卫生联合实施。目前,我们已组建了5支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服务队,其中由区计生服务站组建了2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计生联合组建了3支。为了更好地指导群众接受体检,检查组将检查流程印制在体检表上,并安排街道、社区计生干部做好引导工作。

为了使健康检查工作按程序规范操作,我们聘请市内各大医院相关教授、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对全区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检查、考核和质量把关。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统一确定检查项目,检查包括内科检查(心肺听诊、肝脾肾触诊、测量血压),乳腺检查(含乳腺诊断仪检查),妇科检查(常规检查、阴道镜),盆腔b超检查。参与检查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以上职称,衣着整洁,用语规范,态度和蔼,坚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卫生规范操作,使群众既满意又放心。目前,5个健康检查服务队已对6个街道、42个社区的15000人次开展

了健康检查服务。通过检查发现,我区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达51.38%,对女性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女性健康、工作和生活。因此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必须要形成长效机制,每年定期开展,使妇科病早发现、早治疗、切实提高广大育龄妇女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服务车进社区开展检查工作,虽然方便了受检群众,但由于社区硬件条件较差,有的也无法借到合适的场地,因此一般情况下开展检查的条件较为简陋,影响了群众对检查工作的信任度和接受检查的主动性。

目前,全区各街道计生服务站编制基本上被其他岗位人员挤占,街道技术服务人员几乎没有,全部依赖区计生服务站力量。而区计生服务站编制只有5人,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全区技术服务的需求。为补充力量不足而面向社会招聘的医技人员工资待遇较低,政府补贴资金无法满足招聘人员的预期收入水平,所以,招聘人员队伍极不稳定,影响了检查工作进度。

充分利用人口学校、社区科普知识长廊、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同时将宣传融入检查工作中,坚持有针对性地向群众讲解妇科病临床表现、主要危害、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等,真正提高广大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根据我区实际,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逐步把计生服务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计卫联合,优势互补”,尽可能满足地区群众生殖保健的服务需求。

区街两级计生服务站都将把每一位接受健康检查群众的情况登记造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个人健康电子档案。认真汇总分析健康检查中的有关数据,摸清全区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种类,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积极开展随访跟踪服务,形成健康检查服务的长效机制。

第11篇

【关键字】免疫规划;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6-01

免疫规划的管理和免疫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是免疫规划工作的基本保障,青海省90年代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省、州、县、乡、村五级为一体的计划免疫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使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常规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人群针对疾病的抗体水平普遍提升。为摸清我区免疫规划人员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对扩大免疫规划的技术保障,2013年对城北区现有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免疫规划管理手册》的内容,制订统一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人力资源配置调查表,现场收集地区免疫规划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区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以及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年限等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质控,现场抽取5%的问卷进行复核,要求调查一致性达100%,符合率达98%以上。

1.3 统计方法:采用offi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讨论

调查显示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20~29岁占13.33%,本科学历的占5.33%,农村接种门诊中无学历占20.51%;职称结构初级、无职称占85.34%,与省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雷同[1],主要特征为人员更换频繁,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其原因为这部分人员缺乏继续教育机会和条件。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我区免疫规划人员数量不足,按现有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与地区总人口数相比,平均为2.50/万人[2], 不能满足我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需求,严重制约我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调查发现我区免疫规划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易在今后免疫规划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直接影响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发生差错事故的人员综合素质低,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占大多数 [3.4],为此,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中,应加大对免疫规划队伍建设和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免疫规划的服务质量,从整体上改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鉴于我区目前免疫规划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改进:①提高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及时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和改善学习环境,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②加强培训,逐步改善低学历、低层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③严格执行“青海省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人员准入制”,对所有从事免疫规划服务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和考核合格后发放预防接种上岗证和预防接种许可证,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调离岗位和取消预防接种资格;④对无学历、无职称和年龄偏大的人员,进行学历教育,以适应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对年龄偏大且无学历者分流和换岗,保证免疫规划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切实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建海,郝增平,张永基,等. 青海省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8):69-72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报告[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53-75

第12篇

一、招聘数量及条件

(一)招聘数量

襄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招聘护理专业技术人员100名,其中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系应届毕业生30名,剩余名额面向其它高校毕业生招聘。

(二)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过硬,热爱护理专业,有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有奉献精神。

2、统招进入全日制普通医学院校(二本一及以上)学习,获得护理或助产专业本科(统招本科不含“中起本”、“专套本”、“专升本”学历)及以上学历;

3、2018年应届毕业生需通过2018年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往届毕业生须持有护士执业证;

4、应届毕业生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3年7月1日以后出生);往届毕业生要求具有三级甲等医院一年及以上工作经历(以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证明为准),年龄可放宽至28周岁以下(1990年7月1日以后出生);

5、五官端正,身心健康,沟通能力强,礼貌大方。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应聘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正在处分(罚)期间的;

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司法调查或者审计的;

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曾被开除公职;

4、现役军人;

5、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可不受理应聘的人员。

二、公告

在我院官网上2018年护理专技人员招聘信息。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现场报名

高校校园现场报名时需提供:个人简历、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在校期间成绩单(学校盖章有效)。截止日为招聘当日。

2、网上报名

应聘人员下载并如实填写《襄阳市中心医院公开招聘护理人员报名表》后,通过发邮件的形式将报名表电子文档和各类证件(身份证、毕业证、学历、学位证、护士执业证、在校期间成绩表,荣誉证等)的扫描件,发至我单位人力资源处邮箱([email protected]),也可到我单位人力资源处报名。截止日2018年1月31日。

四、考核办法

采用面试考核、试用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一) 面试考核

1、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本科毕业生面试考核

学生大学前3年综合成绩排名前50名的学生入围面试,面试采用量化打分方式。学生大学前3年综合成绩、面试成绩得分按权重50%评分,两项分数相加成绩排序前30名学生取得试用期考核资格。

2、其它高校校园招聘采用现场面试考核

由我院招聘考核小组前往湖北医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对符合我院招聘条件的学生,进行现场面试考核,通过面试考核后即取得试用期考核资格。

3、网上报名面试考核

高校招聘结束后,剩余计划数用于招聘网上报名应聘人员,招聘考核采用集中面试考核,应聘者资料审核通过后由我院统一通知集中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通过面试考核后即取得试用期考核资格。

(二) 试用期考核

试用期考核由我院统一安排,试用期为一个月,试用期结束后,由护理部、人力资源处、试用科室对试用人员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考核等级为良好以上的试用人员择优聘用。

五、确定聘用人员

医院招聘考核小组依据面试考核结果、试用期考核情况,拟定聘用人员名单,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最终确认正式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我院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被发现并查证核实有违反考核纪律和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取消聘用资格。

六、体检、办理聘用手续

由我院统一组织拟聘用人员进行入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出现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情形的,不再聘用。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我院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与新聘用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咨询电话:0710-3511271 人力资源处

监督电话:0710-3511407 监察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