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

生态道德论文

时间:2022-12-06 13:0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道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道德论文

第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但由于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以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劣,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更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生态道德的教育。对于部分专业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对于生态保护的课程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对学生生态道德层面的教育;对于全校范围的学生,高职院校更是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导致无法向学生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不仅无法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对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因此,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化,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意识到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重视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单纯讲授生态保护知识,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也无法指导学生将书面化的生态道德知识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保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更为专业的生态环保知识与生态道德修养,而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授课教师普遍存在自身生态环保知识较少、生态道德修养较低以及生态教育能力较差等现象,并没有受到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仅凭自身学习及环保知识难以有效教授。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也会影响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浪费水资源、浪费纸张等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因此,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教师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实践基地、辅助网站、图书馆资料专业性很强,主要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基地、网站、资料少之又少,无法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影响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4.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生态道德教育滞后、教育体系的缺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知识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很好地将生态道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没有意识到浪费的坏处,在生活中不自主地表现出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行为。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导致这些不良现状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没有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压缩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课时,无法确保有足够的课时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生态道德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呆板的理论知识上,单一乏味,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生态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滞后。其次,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仍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更多倾向于各专业设备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较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甚至没有相关教材,只能靠教师课上的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的内容,大大缩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范围,不利于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同时,由于教学资金投入少,高职院校无法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无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影响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根本目的。最后,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投入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加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不重视的散漫学习态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1.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职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种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热点等,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专业课教授的过程中,融合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本专业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第三,高职院校应开设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第四,高职院校也要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或是环保名人来校为学生做生态道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

2.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成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机会,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震撼学生心灵,转变观念,从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加强生态道德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让生态道德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高职院校还应该利用网络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制作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网页,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3.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充分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资,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完善教学计划,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确保课时充足,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专项经费,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第2篇

作者简介:顾泽慧、梁锡祥、王倩、田飞,东南大学2011级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87-03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随着高科技引发的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交通、网络等问题的出现,科技道德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科技伦理状况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是当今大学生在学术伦理道德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科研项目上存在严重的抄袭、作弊、造假等现象。同时,大学生对科技伦理效应的关注相对欠缺,其认知亟待提高。

一、科技伦理道德内涵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客观规律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由何人来掌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科技伦理道德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二是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即目前高技术引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能源、交通、网络等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状况。

二、调查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科技伦理的现状,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采访为辅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再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个案采访则更深入了解被调查者对科技伦理的态度与认知。

问卷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被调查者自然情况,据以分析不同的因素对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影响程度。二是学术伦理,了解被调查者本人对其自身及周围学术道德失范的态度与认知。三是被调查者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关心程度和对待科技伦理的态度。

(二)研究样本说明

本项目以江苏省普通公立全日制大学和独立设置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方便和随机的方式选取8所学校,每所学校发放100份问卷。在发放问卷时尽可把握性别和年级的比例。其中研究生比例设置为30%,但由于部分学校无研究生,所以在最终数据有所差异。另外每所学校专业调查对象至少包含3个学科。问卷发放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97.4%。

调查对象中,女生占50.6%。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占数据总数的12.5%、67.9%、19.6%。其中专科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0%、7.2%、4.3%;本科一至五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9.1%、21.4%、16.4%、10.2%、0.8%;研究生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9.1%、5.8%、4.7%。调查对象涉及10个主干及部分其他学科:哲学(1.5%)、经济学(8.6%)、法学(4.7%)、教育学(2.4%)、文学(6.8%)、理学(9.4%)、工学(42.7%)、医学(10.5%)、管理学(9.6%)、艺术学(2.6%)、其他(1.0%)。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

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的探究,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以及对学术不端的认知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7%的大学生用规范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格式上,有47.8%的大学生使用过中英文摘要,关键字的使用比例为67.1%,参考文献86.5%,脚注3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只有15.5%。从结果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用规范的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必备的格式要件中,参考文献和关键字的使用程度较高,而中英文摘要、脚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较少被使用。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认识不足。

问卷还对老师和学校对大学生学术规范的教授和培养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12.8%的学生曾听老师详细讲解过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相关知识,大致讲解过的有37.6%,只是提到过的有29.8%,从没讲过的占19.8%(下图1);在学校是否开设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课程、讲座等相关活动上,经常举办的占9.9%,偶尔举办的有41.1%,从未有过的是10%,而学生自己不知道有没有的占到39%(下图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学术规范的资源较少,对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少,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

2.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身边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情况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整体把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身边学术不端现象较为普遍,62.8%的学生认为存在一些,11.2%的学生觉得很少存在, 1%的认为身边不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再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学术研究中的挂名现象,25.9%的学生认为存在并且很多,67.1%的认为存在但是少数,6.9%的认为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尽量预防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方面。有52.2%的大学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会浪费公共资源,损害公共利益,有81.4%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有70.2%大学生认为会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79.5%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学术虚假繁荣。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再次,面对身边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大学生如何对待?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16.4%的学生平时较为关注,46.6%的很少关注,35.6%的只是听说过,而1.4%的没有听说过。在对考试抄袭和作弊的态度上,40.8%的大学生是坚决抵制, 48.5%的大学生表示可以容忍但自己不作弊,10.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结果让人担忧,大学生普遍不关注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身边考试抄袭和作弊也是一个平和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和对于学术不端的危害的认识上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深刻的意识到了学术不端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既不关注也不抵制。这表明我们需要推动大学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来抵制学术不端,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问卷从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减少学术不端的措施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因选项中,63.3%的大学生选择了“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68.9%选择了“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74.8%的选择了“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45.1%选择了“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措施选项中,75.4%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66.1%的选择了“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55.6%选择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64.4%的选择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这样的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普遍赞同学术不端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要解决这种情况,需要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

(二)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

下面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现状。

1.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

关于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问卷中采取了相对简明的问题设计,从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入手。调查结果显示,52.1%的被调查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46.7%的大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只有1.2%的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很了解。另外,96.7%的大学生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由此可知,虽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相对明确的价值判断,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

2.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具体问题的认知状况

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态伦理和信息伦理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引起这些生态问题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对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9.2%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36.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只有4.6%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对于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19.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14.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只重视自身发展忽略环保,31.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54.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口膨胀,54.4%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如法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等。

对于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39.9%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5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5.9%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关于沉溺网络社交以及身份虚拟化对人道德、情感的影响,50.2%的被调查者赞成网络让人肆无忌惮,逃避现实,49.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图4)

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导致生态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口膨胀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是主要原因。与生态伦理相比,人们对信息伦理的关注程度要低一些,当问及网络社交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时,被调查者则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赞同与否定的观点各占一半左右。

四、总结与对策

第3篇

关键词:学校伦理生态;制度德育;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13-04

学校伦理生态又称学校教育生态的伦理价值性,或称学校教育的生态合理性,是微观的学校生态。学校伦理生态即学校范围内以伦理为原点,以教育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学校伦理生态强调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辈群体,学校制度规范、课堂教学,以及与校园人文设施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而和谐状态,即一种理性人的理性生存样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伦理环境的大变化,当前的学校伦理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冲突。

一、当代学校伦理生态的审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速与深入,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频繁发生,而道德教育对此却颇显无力,出现了价值选择困惑、道德价值裂变、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用生态哲学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国当代伦理环境,不难发现学校伦理生态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学校制度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学校交往生态、学校意识生态等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制度生态迷失,导致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功利化与专制化现象出现。“学校所强调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范以及所开展的训练活动,是特地‘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学生的生活。”[2]学校制度强调学习规范、行为纪律、分数排名等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意识与人格品性的比重少之又少。同时,教师与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活动的主体,未能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之中。学校对道德教育活动的响应,仅是表面化、口号式的提倡,并未从实际工作中着手,德育制度的落实、德育活动的开展更没有得以有效实施。在执行过程中,学校奉行以物待人的非人格化管理方式,将道德结果量化、外显,以管理代替育德,德育活动形式主义化,引发了学生自身原有道德素养与现实情境中失范的伦理制度规范之间的冲突。

其次,学校文化生态的功利性日趋加强,“重分轻德”“以分代德”的德智矛盾日益突出。学校文化生态只注重学生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智力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情感陶冶、品性人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不少学校根本“没有把精神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3],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失去效用,不能与自成一体的学校特色教学活动协调一致。同时,绝大多数学校着重强调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控制、导向,学生群体的凝聚,以及对客观生活、学习条件等物质方面的供给与补充,校园精神文化被简化为辅助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全不在意校园文化在对学生品性、道德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与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学校交往文化的异化。走向功利化的学校制度之中,完整的精神人格被物质、功利抽空,只剩下类似人、物对应的“我—它”关系,师生、教师群体以及学生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功利。师生关系变成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师生关系中原有的情感逐渐淡化,权利义务关系变得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学生将教师当作与其对立的存在性对象,师生冲突频繁。在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的恶性竞争机制下,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变成勾心斗角的竞争关系,对功利的追求取代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学生为了争夺有限的奖励与荣誉,变得自私自利,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取代温暖互助的友谊,这必然导致学生在个性与道德发展方面产生异化。

最后,学校伦理意识生态的滞后,学校很少觉察到道德意识层面发展的重要性,故而较少以发展的观念指导教学工作,为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以及正确的道德判断的启发与指导,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当代中国经过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从一元向一元与多元互动的转换过程,原有的“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主义”的价值观,逐渐被日益出现的多元化价值观念所取代。但学校并未依据社会实际进行有效调整,在观念上仍表现出冲突、传统的特点,忽略了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与学生所在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在学校所受的道德教育的影响远不及在社会与家庭中所受到的道德熏陶。学校教育对价值多元化和伦理时代性的理解与实践不到位,制约学校意识生态建设的价值观取向,致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脱节。

综上可见,学校伦理生态在学校制度建设、人际交往、规范意识以及教学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项生态建设的理性、和谐发展。学校制度生态的形式化、专制化,文化生态的功利主义倾向,交往生态的冷漠与异化以及意识生态的深度滞后,严重阻碍了学校伦理环境的体系建设与系统发展,导致多项因素混乱与冲突。学生在这种功利、形式、冷漠、混乱的伦理环境中,自然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完善的个人品性,更无从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

二、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育人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里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4]建设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就是要让学校的每种元素都成为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媒介。

所谓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是指学校内部的系统性、一致性的人文伦理环境,强调学校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交往生态、意识生态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旨在通过各要素间的良性循环,以平等交互的方式获得协调发展,从而生成和谐一致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德性、有德行的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不仅强调学校伦理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和谐运作,还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由此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伦理文化整体。“系统内部外部、主体客体间的有机统一,要素间彼此依赖、互促互利、主客互换、动态平衡”,[5]是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平衡理念。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作为目标一致、蕴涵伦理道义的人本生态系统,对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1.积极的情绪感染与激励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可以实现诸要素的伦理合力,对学生情感情绪的感染效果十分显著。无论是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还是积极向上、诚实正派的校风、班风建设,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教师交往中的情感流露,以及人际交往中营造出的特有氛围,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自身优势,给学生以悉心的关怀与爱护,往往会成为学生情感共鸣的源泉,由此而产生和升华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学生是同伴交往的情感主体,他们通过主动交往,领悟人与人之间理解互助、真诚友爱的可贵,不断强化对自我、对他人的认同。这种和谐、友爱的人际生态,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归属感,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良好心态与理性的道德观念。

2.正确导向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正确导向效应,突出表现在学校氛围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功能上,主要通过心理暗示、言语导向、规范指引产生作用。从学校制度文化到意识精神活动,从集体规范到人际交往,学校伦理生态都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参考,给每个成员心理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并接受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思考。在校园里,如果从教师到寝室,从会场到餐厅,从室内到室外,到处都是文明健康、积极进取、道德理性的舆论宣传,传播的都是讲思想、纪律、规范、理性、向上的精神,那么,学生的思想行为就会被导向正确的方向上来,不仅学会学习,还将学会做“会学习的道德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正是为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情感、能自主、会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教育氛围。

3.规范约束效应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无声的命令,这种命令隐藏在学生接触的人和事之中,渗透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之中,它能规范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尽管这些作用都以潜在的形式发生,但各要素的相互协作与渗透,仍会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产生暗示,促使学生规范并约束自身言行,取得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其中,伦理规范与道德制度就是约束学生言行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对伦理道德规范的学习与掌握。校风、班风是另外一种无形而有效的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反映师生科学文化素养、目标追求、治学精神以及行为风尚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风、班风,不仅能规范群体成员的言行举止,形成群体心理约束,还会促使成员形成共同“气氛”,生成集体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由学生自主、自愿融入自身观念之后,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从而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

舆论评价也是有效约束个体行为、培养学生道德理念的价值规范。个体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对学生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道德认识上的变化,还可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反思,并以此调整自身言行。受到舆论支持、赞扬并引起自豪和荣誉感的行为,学生会乐于坚持和发挥。相反地,得不到舆论支持或受到舆论谴责并引起愧疚感的行为,学生会努力去克服和改正。

4.道德示范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表现在:首先,教师是学生的人格榜样、道德模范。教师以身作则,不仅提高角色威信,还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与渗透性。其次,同龄人的示范作用。由于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或一致的特点,因此,交往圈内获得奖励与褒扬的先进学生、个人事迹,就成为其他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此外,广泛渗透于校园、教材中的榜样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也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5.美感教育的渗透效应

物质环境、直观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人类思想、智慧与情感的物化表现,是彰显一定时代人类创造力与审美力的重要标志。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系统所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不仅为师生提供生活、学习空间,还超越了物质本身的特质,逐步演化为审美教育的载体。无论是学校雕塑绘画艺术,还是文艺长廊的浓厚人文气息,都能够让学生懂得美的价值,培养美的情感,丰富美的知识,追求美的境界,从而在“美的学习”中实现美德生活。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践行美的艺术,施展美的才华,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领悟人生真谛,洞察内心思想,以此来追求更多美好的事物。

三、建构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

正视冲突型伦理生态的种种问题,调整和改造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泛功利化关系,建设和谐型伦理生态,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管理

道德规范与道德规则只有通过人的选择,才能真正发挥积极效应。有鉴于此,“学校纪律就无需涵盖整个学校生活。儿童的态度,儿童的举止,他们走路或背诵课文的方式,他们写作业或记笔记的方式,等等,都无需预先精确地规定。因为如果纪律这样扩充开来,就违背了真正纪律的旨趣,就像迷信与真正宗教的旨趣完全相反一样”。[6]

学校制度生态的完善,首先必须做到规范与制度的合理,必须彻底剔除管理中带有歧视性、压制性、惩罚性的规定和措施。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要和学校文化相适应,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也要摆脱形式化与简单化的痼疾。其次,学校制度建设需发扬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保障学生参与制订制度的权利,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制订制度,他们才会有深刻的行为体验,才会自觉自愿、主动遵守制度规范。

2.加强校园舆论文化环境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加强校园舆论文化建设,关键是强化学校“三风”,即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领导作风是“三风”之首,是关键。学校领导应提高自身修养,理性处事,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教风,也是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作风,对学生也具示范效应。学风是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学生不仅有序组成“学习团体”,还相互合作,建构公正的“道德团体”。优良的学风促使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成为道德的人。

3.建构尊重、理解、对话的人际交往方式

尊重、理解、对话的交往方式,能够实现师生、生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建设中,师生关系的改变尤为关键。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彰显着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理解则是构成双方共同行动的基础,同时,真正的理解又建立在彼此平等、双向交流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师生达成共同的愿景,认可并接纳共同的规范,实现人格与道德的真诚交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是要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来进行交往,尊重他的人格与自由,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就是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以朋友式的人格相遇去引导他、帮助他。[7]此外,师生交往要从传统的单向式主客体关系转化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要实现由管理者、训导者向指导者、咨询者的重心转变。

4.建立价值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主见、有思想、会创造的个体,就要在活动与交往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促进他们的自主建构。价值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一是做好道德导师,为学生提供价值引导,通过实例教会学生自主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选择强加给他们。二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学生不仅是规范与理念的学习者、遵从者,也是规范的创造者、执行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令他们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学会理性思考和选择。三是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合理的道德选择,并鼓励他们坚定道德信念、准则且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

[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23-27.

[3]杨宁.学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5.

[4]苏霍姆林斯基.帕弗雷什中学[M].//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3.

[5]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然伦理;道德伦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优秀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现代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探讨,能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技伦理背景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科技伦理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对伦理学包括科技伦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科技伦理思想,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特别是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启示作用。儒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仁义道德寻求理论根据,认为仁义应当结合,还提出“与天地参”用来表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儒家提倡爱民爱物,包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物的生存是离不开环境的,认为和是理想境界。儒家和道家的这些思想对今人在处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西方科技伦理背景

西方的科技伦理思想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肯定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探讨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科技道德的准则。近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强调科技道德并非起源于宗教道德,剖析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求实、怀疑、创新等科学精神,还进一步校准了科学道德准则。而到了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伦理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西方科技伦理思想探讨了科学家应肩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规定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道德要求。总体来说,西方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人员的主体性和科学的独立性,强调了事物的客观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技伦理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的主要伦理思想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揭示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他们深刻地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从而使道德观成为科学的道德观。其次,他们论述了科技与道德的相互作用,科技发展推动道德进步,道德进步促进科技发展,强调科技要为人类服务。他们重视生态伦理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二、科学发展观是现代自然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和谐作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早就用他们的思想把这个与自然相处的法则阐述了出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对自身看法的改变,对自然态度的改变,人们好像逐渐忘记了和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认为人高于一切,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对自然界的掠夺早已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被严重地破坏了。

(一)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现代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和自然及其它系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不能凌驾于任何一个系统之上。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社会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和科技的异化,变得日益严峻。美国学者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发表后,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加之人对自然权利与义务的深入探讨,逐渐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到了议事日程。

权利与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反映。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矛盾。在对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个人对自然的索取都会牵涉到其他人的利益,正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协调,进而渐渐地演变成整个人类社会跟自然的矛盾,自然成为了这种矛盾的牺牲品。

人对自然的权利是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基本生存,主动向自然提出享用的权利,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些必需品,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但权利不等于利益。利益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而权利则无此区分。我们不能把不正当的利益当作权利来使用。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自然界,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危机,所以对自然界的保护是我们不可推却的义务。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的思想,不仅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包含其中,而且对这些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清楚的界定,提倡在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上,不但要求人要有限地取之于自然,而且对于这种索取也应平衡各方面的资源,从整体上考虑到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的发展观是适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且也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有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全世界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国籍、种族、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各个国家应当平等地去履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国家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这种平等。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利用了当时廉价的资源和能源,从自然界中肆意索取,由此而积累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多是被迫以牺牲一定的环境为代价,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代内不公平,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发达国家对治理全球生态环境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主要责任。要实现全球社会的代内公平,就是要建立全新的全球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的,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前者来说,就是注重代内公平,既要求我们不断地发展,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又要我们承担起对当代人的责任,把发展限定在可持续之内,注重对现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有代内公平就有代际公平,代际公平是代内公平的深入,在我们注重当代人发展的同时,科学发展观也要求保护后代人的权利,是当代人对后代人所承担的单方面的义务。这种发展鲜明地体现在人类代际关系中,它使代际关系成为一个现代性的问题,人类后代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体的当然成员,本代人要尊重后代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科学地发展,要求我们去预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避免其出现,而不是造成破坏后才去补救,这是由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西方的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警告人们:不能通过扩大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追求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更是符合自然界的本质规律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功利性的发展观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往历史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和对物的极端关注,这种只看物不看人的经济发展观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科技的价值理性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科技活动中弥漫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了满足人的物欲所需,整个20世纪人类利用掌握的高科技向自然进军,结果造成了大自然的污染,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终日与机器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淡化,虽然物质生活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与它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伦理规则。

科技道德伦理,是指人们在科技活动时对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学家及其共同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科技道德里人是主体,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科学发展观就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体现了现代科技道德伦理的内涵。所以我们要通过研究人自身来开展科技主体道德人价值的研究,使科技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如果在科技活动中没有一个好的道德,对于科技的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埋没科技本身对人类有益的作用。人们必须围绕科技的人文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并不断地弘扬科技的人文精神。由于人们过多地注重科技的强大的实际作用,科技的功利价值几乎成了科技的全部价值所在,而科技的人文价值,却被人们淡忘了。科技的人文精神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却可以为我们改变世界提供好的方法。科技一旦与人文分离,就成了没有内涵的空壳子,所以,科技只有与精神合一,才是完整的。寻求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合一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学;三位一体;德育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街角青年的社区防范研究》(项目编号:12FX18)阶段性成果。

生态学观点认为生态系统得以欣欣向荣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在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彼此之间能够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实现生态链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生物圈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生态链,它与自然界的生态链有所不同,它不仅有基于能量流传递摄取的关系,更多的是知能流的富集关系,不仅有横向的,还有纵向的,还有纵横交叉的。

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其它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序交换的过程,因此,它同样受到生态链的影响。青少年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各因子之间彼此相联,共同构成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生态系统。社会、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道德观念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场所,针对当前青少年价值追求功利化、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实践虚无化、价值取向不稳定性等问题,本文尝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让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之间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适应,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形成一个稳定、常态的教育机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实际上也就构成了生态学上的横向生态环流,形成(家庭一学校一社会)的三角环流模式, 三者有组织地协同配合,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地发挥整体合作的优势,实现一种全方位的价值观教育格局,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巩固着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的实现。

1 实现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家庭与学校都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虽然,在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他们的教育目标却完全一致, 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是一项需要阶段性与连续性良好统一的过程,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互助活动,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了解和沟通,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首先,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激发起他们教育好子女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积极与学校合作,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其次,建立家长教学支持系统,学校教学过程向家长开放,使家长能明确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活动内容安排;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留给家长,并定期将学生的在校情况汇报给家长;开通家长热线电话主动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再次充分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录象、录音、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向家长、学生、教师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以及如何实现家校良好互动,避免误解,为家校双方的联系和反馈创造了便捷条件,例如利用互联网开通学校网站, 建立网上热线、家长论坛、开展网上互答、问题答疑等等。

2 实现社会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教育生态学中的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认为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其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跌,一旦离开小生态环境,个体、群体则会失去生存能力。在教育生态中,学校就像一个花盆,处于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与现实世界脱离,加之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方法,学生很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当美好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青少年会对课堂上知识和理念将重新审视,甚至怀疑,如果没有新的权威和理论体系可以信服的话,就会出现迷惘,甚至形成某种极端的价值观。

为了克服这种花盆效应,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系统, 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社会,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的成长、精神塑造、人格完善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2.1 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资源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社区居委员会作为连接点,纵向连接区教育委员会和学校教育组织,横向联结街道内各及社会团体,将其资源聚合传递给学校,丰富、充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可以与其他社区组织加强联系,抓好学生的校外志愿者活动,让青少年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人指导,倡导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体验和认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2.2 充分利用社会公共事业资源

社会与学校及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延伸学校教育,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专业人员请进校园,把学生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见习,到这些部门实际了解其运作过程,了解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及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将这些资源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等教学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开放式的课堂,让社会成会学习教育的有力补充。

3 结论

家庭是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的补充场所,既能够检验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的成效,又能够巩固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的成果;学校是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最稳定的场所,能够提供系统化、现代化教学资源,并能提供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丰富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社会为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提供重要的实践场所,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自己的认识,深化自己的认识,最终实现实现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飞跃。因此,建立起(家庭一校园一社会)的三角环流教育模式, 能有效破解当前青少年道德观念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社会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Cremin L A.Public Education,1976.

[4] 钟洪.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环境[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生态文明的社会,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公众的生态道德已经成为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其生态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意识

环境教育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国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又逐渐意识到,单一地强调环境教育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它有使教育滑向单单注重环境一边的倾向与危险,我们要进行的是以“人与环境”双向整体为内容的教育,更准确地讲,应该叫“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德育先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与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育人类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何谓生态意识?美国科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eopoid)于1933年在《大地伦理学》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说:“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自然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针对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

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就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环保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水平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在对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位。70.3%的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来源途径。

2003年6月至11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实施了“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其中涉及居民生态意识内容的这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的生态意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数据分析表明,大体上,被访者的生态意识水平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有超过7成的人生态意识是不及格水平,而在接受大学本科以上教育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达到70分以上。

从1998年和2003年这两次生态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相关教育之后生态意识明显高于非学生群体。然而,据一份2002年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次调查将北京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概括为:环境知识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政府寄予厚望,但同时又对政府工作缺乏了解。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很多同学对自己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

此外,我们浙江林学院在2006年寒假和2007年暑假牵头发动了“全国农村废弃物现状调查”和“全国农村废水现状调查”,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000多份,调查对象涉及全国诸省份。根据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显示,在我国(主要是农村),人们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意识非常缺乏,许多在其他领域可再度利用的资源,如家禽粪便、植物秸杆、沼液等,成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物。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总体水平高于中老年人,但他们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与中老年人无明显差异。

总之,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启蒙的任务,但从生态保护的实际行为层面来看水平还是很低的,很多只是停留在生态知识的认知水平,严格说来,并未上升到生态道德的高度。这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耍使学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因此,现阶段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多下工夫,使他们的生态意识由浮泛的认识层面向更为深入的自觉行为的层面转化。

三、生态人培养理念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

一个人可能具备环保知识和生态意识,但这只是生态环境道德的初级阶段。生态道德的养成有一个从认识生态规律的“真”到形成生态道德的“善”的过程,其间结合着对生态“美”的体验。

生态教育的目标在于要实现从17世纪以来笛卡尔和牛顿开始的机械的世界观向整体的生态的世界观深刻转变,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要把与新的世界观相联系的价值观系统通过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因此,帮助大学生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既要与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奴役的传统的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决裂,同时也要批判以自然为中心强调自然对人的奴役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最终都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

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理想境界是实现从“包含了生态知识与理念”的道德行为体系上升到“整个道德行为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在此体系下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生态特征和生态理想的生态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努力。

(一)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重塑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是培养个体生态意识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部分高校正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我校正积极筹备并将在2008年春季学期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通识课程来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及生态道德等的普及教育。通过通识课程的开设,并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位的教育与熏陶,形成浓厚的生态教育氛围,共同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向纵深发展,这必将对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养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生态道德教育合力”

我国很多学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对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开展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事实上,要真正做好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全体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奴役自然的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具备一种整体教育意识,由各类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与配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的培育。只有教师真正从内心认可生态教育的理念,并整合全校力量形成一股“生态道德教育合力”,生态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效。

此外,由于生态伦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有一支专门的队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由相关的专家、学者直接承担生态道德课程的教学工作。

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或是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形成及其素质。

(三)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努力改善个体生态知识与生态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做到知行统一

对于道德教育,的看法是,“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是要注重实际行为,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因此,在人类生态意识普遍觉醒之时,高校首先迫切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

1.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生态规范。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2.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生态意识。组织大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通过第二、第三课堂形成多维立体教育网络,在实践中提高意识。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的实践。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状况调研,也可组织大学生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开展生态宣传。这样,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同时也提高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规律的认识。

第7篇

    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任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森林资源监督队伍

    搞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关键在人。“打铁先需自身硬”,由于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监督队伍。使这支队伍在这一阶段,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

    1、抓好政治素质建设。作为一个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算得上一个政治合格的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抓好道德素质建设。道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一个森林资源监督人员仅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德,人就驾驭不了自己的才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个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大力提倡无私奉献,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使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3、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尽快提高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我们应下大力气抓好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拓宽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知识面,并积极鼓励个人采取各种方式自学。

    二、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理念要更新

    理念是人们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统一思想的凝核,是激发内在活力的动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念,在大力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以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全力打好相持阶段攻坚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打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一是把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森林资源监督组织建设,把政治责任感强,业务精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森林资源监督队伍中去。着力提升基层森林资源监督队伍的监督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二是调整森林资源监督方向,实现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从木材生产型监督向生态建设型监督的转变。三是调整森林资源监督方式,把事后监督核查转移到事前建议、审核、事中监察与服务上来,大力推进超前监督,监督前移。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预见性很重要,工作超前,监督工作才能主动,才能未雨绸缪。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汇总、掌握和反馈各种信息。其次,要综合分析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在各种信息和情况中抓住关键、抓住苗头、抓注重点,提前警示,及时提出监督建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四是不但要搞好宏观监督,而且还要做好微观监督。为保证相持阶段的林业生态建设确实取得实效,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要把握关键环节,要密切监督林业用地的使用情况,严格控制住木材采伐限额,对木材生产、销售、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监察力度。对超限额采伐、超证采伐、无证采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要加强伐区调查设计、伐区上报审批、伐区拨交、采伐作业现场管理、伐区验收、木材缴库、木材销售运输等各个过程的监督。中国论文服务网专注于为广大经济职称评定客户、经济论文快速写作客户,提供优良的范文格式下载,管理论文快速写作指导资源,欢迎各位老师参考指导。

    三、创新森林资源监督的体制和机制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目前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满足不了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发展要求。一是现有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体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极不适应,目前这种分级派驻,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形成森林资源监督的整体合力。二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现行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干部在业务上对上一级森林资源监督部门负责,但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待遇却由驻在单位管理,从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投鼠忌器”,在一些问题面前不能理直气壮,挺不直“腰杆”,有时会出现顶不住的现象。三是由于现行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人、财、物都靠驻在局支撑,一方面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按派出单位的要求对驻在局的林木采伐管理和森林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交通、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上要依赖于驻在单位,使得监督工作的力度大大受到削弱,工作起来理虽直,但气不壮。由于体制的不顺畅,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大力进行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从体制上解决机制不活的问题。

    四、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合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笔者认为,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执行力,定期不定期检查基层站的各方面工作落实情况,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一,对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有重大事项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追究。第二,对被监督者造成森林资源破坏和损失的彻底追究。三是森林资源监督的上级部门应尽快制定权威性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条例》,彻底明确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便基层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使监督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五、全力坚守监督阵地,齐抓共管,打好林业发展相持阶段攻坚战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伦理消费行为竞争行为生态伦理

论文摘要:旅游业是新兴的高速发展的产业,目前国内外兴起旅游热,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社会、伦理问题,分析了目前旅游发展带来的一些旅游伦理问题,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注重生态旅游,合理规划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是涉及到多个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随着旅游发展,由于受到外因以及内因等的影响,旅游业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经济、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破坏,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我们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我们不得不对其予以重视。

一、旅游伦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1980年世界游乐组织把旅游定义为,“人们小于非移民及和平目的或m于导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外出旅游。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必须处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文物古迹的关系、旅伴之间的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等等,道德规范是协调这些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规范。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旅游伦理”。旅游伦理基本规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其所协调的基本关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尊重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凿;(2)尊重保护文物古迹,实现人与历史的和谐;(3)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4)认真对待自我,实现身心和谐。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又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它的实质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i个基本的方面,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论、不断优化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二、建设旅游伦理的重大意义

建设旅游伦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游客旅游目的的实现。旅游伦理可以为游客的旅游行为指示道德方向,并内化为旅游行为习惯,提升游客的人格,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在宽松的氛用中达到旅游的目的;其次,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用旅游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第,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伦理首先规范调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生人有助”是其重要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有助于升华旅游者的人格,进而自觉创造熟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旅游伦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戴尼逊·纳什(DennisonNash)从“帝国主义”的概念开始分析,指出今天的帝国主义与以往已有所不同,提出了旅游具有帝国主义的侵略特点。他超越了对具体的旅游过程的研究,把旅游活动看做一种文化接触和交往的方式,注重分析它对接触双方带来的影响。旅游开发特别是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十分重视对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给当地社会带来民族文化的破坏,社会秩序的破坏等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开发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旅游者去民族旅游区旅游都希望能够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于是出现了讲民族旅游资源的本来面貌不加修饰地呈现在旅游者面前的情况。在实际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往往存在“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现象,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扭曲和“舞台真实”,都给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旅游开发的进程,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者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带到旅游目的地,渐渐地使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情况发生变化。弱势族群的文化传统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外力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当代民族一国家对边缘地域和非主流群体的“同质化”或“经济一体化”战略是此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旅游产业向“弱势族群”聚居地的拓展也只不过是构成这一战略的一个子环节而已。

2.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有的人类学家把旅游称之为“现代朝圣”。但是有的认为也是世俗的,因为旅游本身包含了很多世俗的成分,如娱乐、游玩、享乐,即他们所谓的四个S:太阳(Slln)、沙滩(sand)、冲浪(surf)、性(s)。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了许多具体问题,如文化认同问题,文化整合问题,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问题,文化的重构与真实性问题,文化的生产和保护问题等等。旅游业带来的很多社会问题,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及由于而带来的疾病,如性病及艾滋病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也将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反过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世俗性特点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文化优越感强加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使离开原居住地的,非定居性的活动,旅游者的活动受原居住的道德约束较小,会出现文化优越感,旅游者就想把自己的消费观念强加到旅游目的地。其次,正常道德行为约束程度下降。由于离开了原来的熟悉环境,不再受到原有的道德法规的约束,很容易做出违反道德道义的行为,出现赌、黄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再次,出现奢侈浪费消费情况。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夸大消费行为,出现攀比心理,从而出现铺张浪费,浪费社会资源。最后,旅游消费层次降低,消费质量不高。特别是娱乐消遣文化,它偏重感官享受,刺激受众的直接需要。

3.对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个非传统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是一个赢利性较高的行业,但是在利益驱使下使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正进入服务业革命时代。旅游服务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旅游企业存在缺乏旅游服务诚信观念,从而导致经营组织者和旅游者的利益纠纷不断。中国现有的旅游服务质量却不尽人意。旅游秩序混乱,不合理的行程安排,不规范的旅游服务等,导致了旅游利益纠纷和大量旅游者投诉,严重败坏了中国旅游业的声誉。由于旅游服务者的诚信服务意识不够,缺乏旅游服务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督机制,导致我们旅游企业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出现恶意削价,损人同时害己;以贿赂的手段拉拢顾客;为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制造和散布有损其他旅游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的虚假信息。盗用别的企业的名牌或开发成果等等现象。

4.过度不合理开发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开发,就全球大多数国家而言,都经历了先建设,后环保;先过度开发,后治理污染的曲折道路。中国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而独特,但是,面对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者数量倍增的压力,旅游资源稀缺性表现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从旅游资源开发者、经营组织者到游客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由于一些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旅游摧毁旅游”的现象。

第9篇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必须有所本、有所凭,否则就会陷入盲目之中而招致失败。作文备考亦是如此。

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没有任何一道试题能像作文题那样每每成为焦点,引人注目。原因很简单,作文题有着其他任何一科的任何一道试题远远无法比拟的分值优势。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考场上作文若出现闪失,又几乎注定了语文考试的失败,而这又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对作文的复习备考,理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作文的备考应当而且必须有据可依,这才能保证复习的正确方向。

一般而言,作文复习备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依据: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二是语文考试大纲,三是上一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前两者是理论性的政策依据,后一个是现实性的实践依据。有了这三个依据,才会避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和可悲。

一、“课程标准”是新世纪关于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式等的纲要性文件,其中虽未正面涉及高考,但有关写作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主张,其实已对近两年的高考产生了潜在而又现实的影响。梳理其要点,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关注与认识——作文的“本”与“源”。写作的源头活水应是现实生活,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套话之所以成为一种令人忧虑的普遍现象,就是因为学生缺乏丰厚的生活积淀,三点一线式紧张的学习,单调的重复,程式化的训练,割断了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料的脐带。为此,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为打开学生眼界,提高其认识水平,增强认识能力,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学生应该“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要求。2004年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建议”、全国卷Ⅲ的“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重庆卷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辽宁卷的“平凡与自豪”、湖北卷的“买镜”,2005年全国卷Ⅱ的“位置与价值”、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等话题都是对课程标准的自觉遵循和回应。

2.思维与表达——作文的核心与重点。思维发之于内,表达形之于外,二者是作文诸能力中最重要的。思维质量不高,作文易形成内伤;而表达水平欠佳,作文易产生外伤。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力求“表达真情实感”。可见,无论是思维还是表达,课程标准都强调要避免趋同而竭力求异,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彰显自我,表现真实的、真诚的自己。

3.道德与审美——作文的灵魂与品位。道德是一种美好高尚的人性,合道德是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语文课程改革十分注重以中华民族道德伦理为核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虽然我们不主张文章中人为的、刻意的道德说教和泛道德化的倾向,但提倡文章要表达写作者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人性修养。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大凡好文章都能以其情感的美好而给人以道德的提升和启迪。关于审美,不独阅读教学中有,写作教学中同样存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表现在写作中,就是要求学生能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作文这个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让写作过程成为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写作的结果怡心养眼,做到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卷面美……

二、考试大纲是直接指导高考命题的权威性文件,考试大纲在保持连续性的前提下做了重大调整,调整之后将会保持几年的相对稳定。与写作相关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取消分值规定,这意味着作文的分值不再像以前那样统一规定为60分;二是将原来总体要求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应用文”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两点变化在作文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属体裁方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市直高级中学)

第10篇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教育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网络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第11篇

论文摘要:“道”与“和”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道”与“和”为基石的道家思想感悟,形成了与今天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思想。“道”与“和”在新时期的辫证统一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自然与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于“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这条“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是新时代的自然和谐之路,是人类走向进一步成熟的必由之路。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孰是孰非的理论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其中,道家因为其独特的对待人与自热的哲学思想而被广泛深人的研究。道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非常重视,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基本观念,它主张把人与自然摆在同样的一个层面上,主张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和谐,主张以平等的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这些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生态理念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性和互通性。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曾经说过:“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观察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

一、“道”与“和”—老庄哲学的生态智惫

道家的“道”源于先秦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先天地生”,“为天地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从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上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统一起来。后来的庄子在很多程度上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他在《庄子·大宗师》中说,“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以老庄的“道”的思想为依据,建立的宇宙万物论,强调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皆产生于“道”,从而说明了天地万物的同根同源性。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生态智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万物和谐思想。作为宇宙万物之源的“道”是天地产生之前的物的整体,所谓“道”本身是一个和谐完满的整体,所以是“一”。“一”既表示“道”的整体性,也说明“道”的和谐性。不仅“道”本身是和谐的,而且其产生万物的过程也是和谐的,万物生长最终是动态的过程,是“和”之中生成万物。“和”与“道”是生成万物的根本原则。由“道”而生成的天地万物也是和谐的。第二,自然无为思想。“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不为,而是有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功”。也即是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妄作为。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应当也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社会状态。第三,寡欲知足思想。就自然与人的关系来说,老子的“寡欲”、“知足”,适当地克制人的欲望,凡事适可而止,这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有意义的,人只有做到寡欲知足,才有可能做到自然无为,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才能“常足”。

庄子也讲“道”化生天地万物,但较多地讲“道”存在于自然界的具体事物中,“无所不在”,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物我为一的思想。《庄子·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并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差别,只是不同的功用怎样看待的观点罢了,“以物观之”、“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趣观之”,也就是“万物一齐”。这种思想反映出了庄子对人与自然之同和谐的追求。第二,顺乎自然的思想。庄子讲“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和谐,就是要求顺乎自然,强调不要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人为地毁坏自然,损害生命,只有遵循自然的原则,才能把握“道”。在《至乐》篇中有一则“以鸟养养鸟”的小故事说到,要让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对待自然物,就应当像“以鸟养养鸟”那样,也就是依照自然物的本身规律,而不能凭借人的主观想像而“以己养养鸟”。顺乎自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

由于道家对生命的关注和对大自然自然状态的追求,在道家哲学思想中自热而然地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的特殊体验和感悟。“道”与“和”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其生态思想的智慧。在“万物和谐”、“自然无为”、“寡欲知足”、“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这样的感悟中,形成与今天的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思想就不足为怪了。

二、以生命为中心—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来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些西方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人正在逐渐放弃自己信仰的基督教,转而信奉东方宗教,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等。这些宗教的核心是拒斥突出的二元论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大自然的所有构成部分在本源上都是同源的。通过把自我融合进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中,东方的宗教思想排除了通向环境伦理学的思想障碍。东方的古老思想与生态学的新观念颇相契合。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物鸿沟和道德鸿沟都荡然无存。正如道家指出的那样,“万物与我同一”。

当今一些生态学家也明确认为,道家“为一个生态社会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哲学基础,提供了解决古代人与自然对立的方法。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西尔万和贝内特也说: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正是这样以“道”与“和”为基石的思想使得道家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更加关注生命伦理。道家的思想以生命为中心,以普遍的生命为中心,以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自然存在为中心。在西方,个体的权利是环境伦理学的主要依据,而在东方,人们很明显地回避个体权利的观念,道家的思想中,万物的每一物都拥有某种目的、潜能,都能对宇宙有意义,共同体的范围是没有界限的,内在价值在宇宙极限扩展。这些远古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正成为当今许多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学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来源。

现代西方的生物中心主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生物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以生命为中心”,是以所有的生命为中心。生物中心伦理的先行者阿尔贝特·史怀泽根据他对中国道家的研究和对“敬畏”一词的领悟构建了一套“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明确指出,他所敬畏的生命绝不仅仅是人的生命。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的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

保尔·泰勒在他的《尊重自然》中提出了“尊重自然”的伦理学思想。所有的生命形式(包括人类)都拥有绝对平等的天赋价值和道德价值。人们既有责任考虑他们自己的“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也有责任考虑其他生命形式的“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他所向往的理想共同体是一个扩展了的生命共同体,其成员虽然难免相互侵扰,但都受道德的约束力量的调节。泰勒估计,实现另一个伦理飞跃—从尊重所有人到尊重大自然—是我们现在最崇高最神圣的道德天职。这种思想与强调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家是有相通之处的。

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他的深层生态学中提出了两个基本规范,一是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二是人能与其他生命同甘共苦。这与“贵生”和“慈心于物”的道家思想是一致的。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道尔顿对于道家的思想也是赞同的,并且给予了很高评价:“西方的科学与东方经典文化似乎幸运地互补。主张环境保护的生物学家要像道教徒那样保护自然的节奏……无为,以不为二为之,相信事物会照管好自己。如果人类对事物不横加干扰,那么事物就处在自发的自然系统中”。

三、“自然而然”—新时代的生态和谐之路

由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人对自然、神及真命天子的顺从崇拜,人理所当然的对自然规律能动地适应遵循,人对主宰、命定被动地顺从。道家思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强调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亦有消极的一面,以致形成唯心主义的天命观等。这与古人没有从自然走向人类的历史生成,没有从人和自然的实践和理论关系上看待问题,没有越出农业生产、自然经济和宗法血缘的狭隘眼界和历史局限,忽略了外在自然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反思人类发展的“主宰”和“统治”自然的“伟大事业”,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将人类推向“生存还是死亡”的边缘。如何将道家思想继承、批判与发扬?如何彻底去掉其对“顺天”和“畏天”的主宰命定?如何赋予其新世代的意义,从而实现人类与其生息与共的自然自然而然的和谐?

《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自然而然”,是宇宙天地万物以及人(当然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根本法则,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是这种关系的根本法则。“道法自然”指示出天地之道就是“自然”,所以虽然世界当中有许多尊贵的东西,但最可尊贵的还是自然而然。诚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四类归结,由低到高分别为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究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我们在这里所阐述的这种“自然而然”并非只是那种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而是由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趋向于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第12篇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