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力资源培训总结

人力资源培训总结

时间:2022-04-13 13:0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资源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力资源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 培训 途径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分析

1.对人力资源培训认识不足。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觉得员工培训与否对于企业的生产发展影响并不大,而且员工培训需要企业投入成本,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受到这种观念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会逐渐忽略员工培训这一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已经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培训,但是实际的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2.人力资源培训缺乏计划性。企业战略是决定人力资源培训方向的,但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却陷入了“没有培训万万不能”的误区,在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盲目性,培训起不到实际效果。加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培训课程都是企业管理人员即兴想出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甚至会出现跟风培训的问题。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完全不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流于形式,无法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3.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注重培训而不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虽然一些企业也会在培训完成之后对每一轮的培训讲师进行评估,总结培训课程的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实际考核。参加培训的员工在完成一次培训之后应该总结培训的经验和收获,但是大多数的员工对培训课程不重视,课程结束之后也不及时地总结问题,这样不仅是对企业,而且对员工自身都收不到培训的实效。

二、新时期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培训观念。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很多企业的领导常常将企业工作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生产经营上,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重视不足。管理人员过多地偏向于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问题,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是受到了常年的冷落;另一方面,必须要增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企业所进行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并不是得不偿失的,虽然在短期内会让企业有一定的投入,但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所收到的实效是非常好的,人力资源培训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要帮助员工成长,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培训观念,这样才能够让人力资源培训收到实效。

2.科学制定人力资源的培训计划。企业必须科学地制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该计划应该有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计划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是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而制定的;短期计划主要指的是培训实施,它是从长期培训计划内容出发,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而实施的。人力资源培训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及地点、讲师情况、培训手段等,企业应该根据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差异来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结合企业自身规模、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经费以及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学的培训方法。

3.做好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分析。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培训属于一种投资行为,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效果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分析。通常我们都使用“费用—收益”这一模式进行分析,对费用与收益进行比较来判定培训效果。费用一般包括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两种,直接费用通常有企业投入的讲课费、讲师的费用、培训对象的津贴、培训教材的费用等;间接费用一般有培训对象在培训时所损失的工作量,回岗后对岗位工资的适应过程所损失的工作量。收益主要说的是培训对象在培训后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力的提高,工作态度得到了改善。我们可以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投资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评比,从而判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同时以此来作为企业以后人力资源培训方案的制定依据。

总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做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也逐渐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积极地采取各种培训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素质,确保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对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的日益饱满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多元化竞争。低水平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如何通过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来满足对人才的需求,使企业发展壮大,取得竞争优势,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莱芜地区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诸多原因没能完全转变观念,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莱芜地区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持续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一 莱芜地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相混淆。

虽然莱芜地区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已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够,缺少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故人力资源部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开展本职工作,工作仍然停留在原人事部所承担的业务上,仅是涉及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基础性工作,被动的服务于企业发展,不能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

(二) 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尽管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高层领导已经认识到竞争环境下制定长远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人力资源规划比较简单,人力资源规划的范围相对狭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层次比较低,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2.缺乏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观念,把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为静态地信息收集和相关的人事政策制定,依赖于以往规划,一劳永逸。这种静态观念与动态的市场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极不适应的,造成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三)缺乏严格、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缺乏严格、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束之高阁,没有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使企业陷入管理监督的困境。

1.认为绩效考核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企业高层只做关于实施绩效考核的指示并未具体指导,其他部门则把绩效考核当成是一种监管,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采取自我保护意识,使绩效考核成为压力。

2.缺乏明确、科学的考核标准。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全员参与度低,人力资源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使得绩效考核指标脱离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主管随意性较大,考核标准不明确,缺乏科学性、公正性。

(四)缺乏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

1.企业的培训计划流于形式。虽然很多企业通过调查员工学习意愿与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但培训计划实施过程缺乏监管,且公司不愿在培训上投资,进行培训总结时才发现很多培训计划都没有完成,等企业出了问题才匆匆忙忙想办法,培训成了事后诸葛。

2.培训与企业战略脱节。培训就事论事,企业今后有什么样的战略和重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果,人才的主要差距是什么,这些在培训前都没有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的设计。

二、 改进和完善莱芜地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现在的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

1.树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相联系的观念。将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角度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实现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要覆盖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2.加快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能的转变,从企业经营目标的背景下来思考和研究问题,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业绩的原因,不单单是被动的执行企业的命令,要发挥主动性,将人力资源工作从基础性工作向例行性和战略性工作开展,使人力资源工作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水平。人力资源部门从以往的“行政支持”转变为“策略的筹划及执行者”,需要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及需求,要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所以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特别高。企业要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就必须需吸收、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水平。

4.全面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进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基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应逐步加大人力资源改革力度,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重新科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方案,全面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操作更简捷、程序更细化。

(二)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1.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只有在战略目标清晰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所以人力资源部门要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的特点,根据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

2.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的战略决策、制定规划方案及执行规划,每一环节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上下共同协同,人人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献计献策。

3.建立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观念。在人力资源规划中注意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和风险变化,能有面对风险的应对策略,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1.在认识上正确对待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企业高层领导要了解绩效考核的基本知识、基本流程,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看待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给绩效考核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达到公司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企业要和员工多进行沟通、交流,让员工真正了解考核的目的、意义和过程,消除员工的顾虑。

2.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绩效考核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分析,把员工岗位职责、工作能力与成果的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客观明确、符合企业实际管理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完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3.绩效考核制度与人才激励机制挂钩。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决策、晋升、参加培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让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在人才激励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绩效考核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重视企业内部人才培养。

1.确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把管理定位于服务,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给每个人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多投资,花大力气帮助员工在组织内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

2.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根据上年度培训计划的总结及分析培训的需要,确立培训计划,作为本年度培训的工作重点,并根据培训目标决定培训的具体课程,做出培训的预算规划。

3.建立完善的培训开发体系。对于内部人员结构复杂、内部岗位繁多,技术、能力要求各不相同的民营企业,组织的培训开发必然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与多方法的体系,企业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就需要真正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于公司战略发展。

4.进行有效的培训评估。培训一段时期后,以调查受训者的工作绩效改善来评定培训成效。培训考核结果应与培训人员的晋升、提拔、上岗等工作联系起来,使培训工作真正被重视起来,不走过场。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丰厚的报酬固然能够吸引人才,但是要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具有战斗力的团队,良好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进企业员工的团结,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减少教育和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并最终使企业获取高额利润。企业的文化建设一般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有企业自己的口号或精神标语;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

三、总结与展望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就是一切。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而又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莱芜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才可能吸引到所需的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以及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才能助推企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夏志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9.

第3篇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经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r)

高级管理人员:(executive)

职业:(profession)

道德标准:(ethics)

操作工:(operative employees)

专家:(specialist)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hrci)

.

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政策:(policy)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目标:(mission)

股东:(shareholders)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

管理多样性:(managing diversity)

.

工作:(job)

职位:(posting)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工作说明:(job description)

工作规范:(job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计划表:(job analysis schedule,jas)

职位分析问卷调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mpdq)

行政秘书:(executive secretary)

地区服务经理助理:(assistant district service manager)

.

人力资源计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hrp)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长期趋势:(long term trend)

要求预测:(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给预测:(availability forecast)

管理人力储备:(management inventory)

裁减:(downsizing)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

.

招聘:(recruitment)

员工申请表:(employee requisition)

招聘方法:(recruitment methods)

内部提升:(promotion from within ,pfw)

工作公告:(job posting)

广告:(advertising)

职业介绍所:(employment agency)

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

实习:(internship)

.

选择:(selection)

选择率:(selection rate)

简历:(resume)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有效性:(validity)

客观性:(objectivity)

规范:(norm)

录用分数线:(cutoff score)

准确度:(aiming)

业务知识测试:(job knowledge tests)

求职面试:(employment interview)

非结构化面试:(unstructured interview)

结构化面试:(structured interview)

小组面试:(group interview)

职业兴趣测试:(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

会议型面试:(board interview)

.

组织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hrd)

培训:(training)

开发:(development)

定位:(orientation)

训练:(coaching)

辅导:(mentoring)

经营管理策略:(business games)

案例研究:(case study)

会议方法:(conference method)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工作轮换:(job rotating)

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 ,ojt)

媒介:(media)

.

企业文化与组织发展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od)

调查反馈:(survey feedback)

质量圈:(quality circles)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

.

职业计划与发展

职业:(career)

职业计划:(career planning)

职业道路:(career path)

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

职业动机:(career anchors)

.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ppraisal,pa)

小组评价:(group appraisal)

业绩评定表:(rating scales method)

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排列法:(ranking method)

平行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硬性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晕圈错误:(halo error)

宽松:(leniency)

严格:(strictness)

反馈-degree feedback)

叙述法:(essay method)

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

.

报酬与福利

报酬:(compensation)

直接经济报酬:(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

间接经济报酬:(in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

非经济报酬:(no financial compensation)

公平:(equity)

外部公平:(external equity)

内部公平:(internal equity)

员工公平:(employee equity)

小组公平:(team equity)

工资水平领先者:(pay leaders)

现行工资率:(going rate)

工资水平居后者:(pay followers)

劳动力市场:(labor market)

工作评价:(job evaluation)

排列法:(ranking method)

分类法:(classification method)

因素比较法:(factor comparison method)

评分法:(point method)

海氏指示图表个人能力分析法:(hay guide chart-profile method)

工作定价:(job pricing)

工资等级:(pay grade)

工资曲线:(wage curve)

工资幅度:(pay range)(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

福利和其它报酬问题

福利(间接经济补偿)

员工股权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sop)

值班津贴:(shift differential)

奖金:(incentive compensation)

分红制:(profit sharing)

.

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

安全:(safety)

健康:(health)

频率:(frequency rate)

紧张:(stress)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催眠法:(hypnosis)

酗酒:(alcoholism)

.

员工和劳动关系

工会:(union)

地方工会:(local union)

行业工会:(craft union)

产业工会:(industrial union)

全国工会:(national union)

谈判组:(bargaining union)

劳资谈判:(collective bargaining)

仲裁:(arbitration)

罢工:(strike)

内部员工关系:(internal employee relations)

纪律:(discipline)

纪律处分:(disciplinary action)

申诉:(grievance)

降职:(demotion)

调动:(transfer)

第4篇

目的:为了贯彻的实施,,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从事药品生产员工达到上岗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公司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检验人员以及和维修、清洁、储运、服务等与生产活动和质量管理有关的人员,新员工或调入新岗位的人员。

内容:

培训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工作秩序,使生产各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运转,使每一位员工胜其职、负其责,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生产中出现混淆污染和差错,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培训内容:

以的基本内容为主

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药品管理法质量法规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岗位技能和操作卫生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对洁净区无菌生产区的人员要进行无菌和净化要求的重点培训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人员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具有识别药材真伪的能力

培训方式:分为脱产集中培训、业余自学、现场培训、公司外培训、公司内培训等多种方式。

培训、考核的实施程序:

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根据总的培训目标,结合每年的生产任务情况和实际需要,并征求各车间意见后,制订员工培训年度计划,经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后执行。

普及教育:年度培训计划中,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分为普及教育和深化教育。普及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员工,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内容为基本知识,形式为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中脱产授课。本阶段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组织考核。第二阶段的内容为与本岗位操作有关的质量法规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岗位技能和操作卫生规范等相关内容使员工能够按质量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标准化规范化地做好本岗位工作培训由各部门自行组织,考核由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实施。以上两个阶段的考核结果均记录在个人培训记录中。

深化教育:深化教育的对象为企业负责人和各部门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内容为对实施的深入学习,着重加强对质量管理意识的培训。可以由个人或部门提出,自行安排,报人力资源部备案,也可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相关人员外出学习或外请专家授课。阶段培训结束后,参加人员对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归入个人培训记录。

新入厂员工上岗前培训:先进行普及教育的第一阶段,由人力资源部下发相关资料,由其自学;再进行第二阶段培训根据其工作岗位的不同,由车间对其进行岗位培训。普及教育结束后,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其考核。

对调入新岗位的员工:除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外,由新岗位车间主任对其进行岗位职责说明和相关的操作规程的培训,并对其考核,将培训、考核结果上报人力资源部,并签署是否留用意见,由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上岗。

增加新品种的培训:工厂新品种在正式生产前,均应对全体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主要内容为与新品种相关的技术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由企业文化部统一安排培训时间,具体内容由产品开发部制订,培训方式为各车间相对集中和全公司集中相结合,培训结束后,由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组织考核,报企业文化部备案。待全体员工均通过考核,才可正式生产。

继续培训:如有新的药品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新的操作规程等要及时对有关员工进行培训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巩固原来的培训内容

考核结果的评估和颁发上岗证:

颁发上岗证的前提条件:必须进行每年一度的体检,符合“人员健康查体管理规程”中要求的上岗健康状况。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的培训考核结果进行评估合格者才能上岗

新入公司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对新入公司员工的培训考核结果进行评估,如合格,则建议核发上岗证,由主管或质量部经理签发上岗证;如不合格,则建议不聘用该员工。

对在岗员工:人力资源部每年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考核,并对上岗证进行年审,加盖年审章。如考核不合格,则暂时收回上岗证,待补考合格后再发放。

对在岗员工更换岗位:需要对其进行新岗位的培训并重新发上岗证,同时将原上岗证收回作废。

上岗证的管理:对考核合格的员工所发放的上岗证,均有不同编号,在人力资源部备案。丢失上岗证,需向人力资源部书面申请补发,批准后补发,给与新编号,同时原编号作废。如员工调离本公司则将上岗证收回,同时作废。

上岗证签发部门:由主管或质量部经理签发上岗证。

各级人员的培训和上岗要求:

企业负责人:掌握实施的意义和内容,确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实施的有关知识、方法和评价的基本准则。并且具备所要求的素质以胜任其职责。

各部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实施的意义和内容,把要求的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贯彻到工作中,并且具备所要求的素质以胜任其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掌握对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要求的容,确立明确的质量意识,并且能够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把质量意识贯穿于产、供、销全过程。

具体从事生产和检验人员:掌握的总体要求,掌握要求的本岗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其执行。

生产辅助部门人员:建立起明确的质量意识,明确对本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并严格照章执行意识到本职工作和生产部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培训档案的管理

公司要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制度化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关文件收集归档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公司要设立员工个人培训档案将员工每次培训的情况纪录在案以便日后对员工的考察

归入培训档案的内容:

公司培训档案: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讲义、各车间培训考核登记表、年度培训考核总结。

个人培训档案:个人培训记录、个人培训考核试卷、考核结果及培训评价。

归档程序:每个培训阶段完成后,主办人应在一周内将要求归档的培训内容整理归档,培训管理部门以年度为单位将全公司资料整理编码成册,个人资料也以年度为单位归档保存。

对培训教员的选择和评估

第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人为中心,同样人也是社会前进最关键的资源。但是怎样才能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的作用从最大限度上得到发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本质上属于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首先培育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队伍,这样才不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因此,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就要增强职工培训活动的市场导向,教给企业职工分析市场现状、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经济体制转轨,首先冲击的是存在时间较长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多数体制比较陈旧,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因此,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要使人力资源培训的理念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企业要致力于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来提升企业职工的知识素质、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水平,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量,从而实现增加企业经营收益、适应体制变化的目标。

2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措施

2.1引进文化要素

优秀的企业员工,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想培养职工严格的纪律性、优良的道德和奉献精神,就要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引进企业文化要素,创造人力资源培训的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富有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够团结企业职工,从精神层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强化企业员工的文化教育,鼓励员工发扬团队合作、大胆创新、互相友爱的优秀企业文化精神,逐步培养起企业员工的归属意识和协作意识,为人力资源培训营造积极的氛围。

2.2加强需求研究

许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实效性不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抓住人力资源问题的关键,没有在分析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培训方案。只有认真分析了实际的企业需求和人力资源问题,才能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进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从企业整体层面的需求来说,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来确定员工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职工个人层面的需求来说,企业员工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职工的需求应当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因为只有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职能,整个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和竞争力。转变人力资源培训取向,就是要将对员工的需要分析作为培训系统设置的指导,使培训活动能够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2.3工作方法的创新

在新时期下,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培训创新时,要想使工作和事业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能够保证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那么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方法的改进,使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另外,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使时要将教育对象划分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教育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另外,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宣传教育也尤为重要,要注重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一些电话传媒的方式来进行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宣传,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的方式来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进行宣传,这样就增加了人们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兴趣,又使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2.4更新培训模式

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应当贴近员工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潜力,并实现员工的自我完善目标。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组织专门的培训人员队伍,以便提升这种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企业在技术等层面上的特殊需求,只有企业内部的人员了解得最清楚。因此,企业内部专门的培训人员队伍,具有培训便捷高效、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吻合等独特优势。在许多企业内部,都有一批操作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员工,这些员工能够熟练操作生产设备,且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操作技巧。企业可以邀请这些企业生产专家来为新员工进行培训,让老员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心得传授给新员工,从而提高新员工的进步速度。

第6篇

一、我国目前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培训内容

在供电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安排时应该根据员工不同的技术和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内容的合理科学安排,以免出现对于新员工而言培训内容过于深奥或者是对于老员工而言缺乏培训深度的问题。公司的人力资源在对于新员工进行培训时其内容一般为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目标、员工规章制度和守则以及工作安全操作等等具有岗位共性的培训,同时包括新员工所从事的岗位对于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岗位以及员工不同的入职时间所安排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另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另一项工作是对于在职老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在职员工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岗位的员工参与同一个内容的培训时,不仅会是企业的培训资源产生浪费现象,同时对于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的员工所产生的培训效果不明显,使得员工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效果有限。

(二)缺乏能够胜任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

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过程中,负责培训工作的师资质量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培训师在员工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训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学精神以及职业素质等问题将会对于培训之后所取得的效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供电公司中其重要的行业特点是技术密集和专业性强,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选择能够胜任培训师工作的师资力量是其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很多规模较小的供电企业中,缺乏高质量的培训师资力量,导致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有限,使得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程度。

二、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供电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体系中,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计划制定、实施过程以及培训效果等三个环节实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缺乏其运行效果与质量。由于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需要不同内容的培训工作,其培训过程中较为繁琐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过程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成果。

(二)建立健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供电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才能够有效保障培训效果和质量,因此其需要打破传统的考试评估反馈方式,采取多重指标和方式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工作,并且对于反馈的内容进行深入、合理、科学的分析,以便于能够总结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为后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从而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1]。

(三)优化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

培训师作为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将对于培训效果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供电公司应该加强对于培训工作师资力量的优化提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培训师岗位,保证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供电企业可以发挥优秀专业人才的带头作用,树立模范员工代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供电公司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相互合作和交流,通过考察、学习以及合作共赢的方式,建立不同企业之间的外部培训渠道,保证培训师资具有鲜活[2]。

第7篇

一、研究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问题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对组织机构而言是具有能动性的、可持续开发的、高增值性的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为组织带来极大的效率与效益,同时也是一种成本。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利用不仅关乎公共组织自身的效率,而且由于公共部门靠公共财政供养,被公众赋予了公共权力,承载着公众对公共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而体制改革却进展缓慢的社会转型期,贫富、阶层分化日益加深,社会矛盾比以往很多时期都更复杂,“仇富仇官”现象普遍。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作为实权机构,更为心理弱势的公众所关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或者处事方式方法不当等任何一种问题的发生,都更易激起公众的反感与质疑。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会造成公共部门效率低下、运转不良,还会引起公众对公共部门极大不满,认为公共部门耗费国帑,却提供不了良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甚至会促使公众扩大到对国家与政府治理的整体不满,影响国家与政府的声誉,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当前中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浪费现状及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并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非常必要。

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的现状及问题

对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浪费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可以发现基本归结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的问题。

1.硬件方面。第一,公共部门的岗位与职务规划不科学,部分岗位工作内容简单,重复性高,对员工素质与能力要求不高。第二,绩效考核方式单一固化,且流于形式。第三,人员冗杂,只有流入没有流出机制,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第四,监管及追责制度不健全,导致“吃空饷”等侵占公共资源的问题出现。

2.软件方面。第一,人力资源培训形式化、单一化。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偏重理论不重实践,偏重课堂不重调研,偏重讲解不重探讨,尤其缺乏不同岗位间的轮岗、交流等。第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乏善可陈。大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很少有涉及对员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导致没有专业部门、对口导师对其进行帮助,使其陷入职业发展方向迷失的状态。第三,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的缺失。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事件,均是由于缺少正确的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从而阻碍了个体及部门的发展。

三、避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的解决办法

1.进行科学、合理的部门岗位与职务规划。根据公共部门承担的职责、公众对该部门的要求以及该部门业务运作的规律,做好科学的、集约的、高效的服务流程规划与环节设置;根据流程规划与环节设置划分小部门,设定岗位、职务及相应的数量;还要对每一个岗位、每一种职务进行清晰的、明确的岗位描述与职责划分。

2.建立公平的、有效的、创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包括按行政级别分配、按劳分配、按专业级别分配、按目标考核结果分配,以及各种创新奖励、项目奖励等分配机制在内的全面的薪酬制度,加大公共部门员工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同级别员工差距,是促进内部竞争,提高部门的能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最大限度地用好人力资源的保障。

3.建立有进有出的人员流动机制与人力资源使用的监管制度。组织内人员保持10%左右比例的流动对保持组织活力与效率有很好的作用。这个比例可以给予组织内人员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也不会影响到组织的稳定与正常的运转。公共部门的人员固化较严重,亟需建立与考核相结合的人员淘汰机制,促使部门内人员流动起来,优胜劣汰,除旧迎新,促进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8篇

1.人力资源管理动态控制

呼叫中心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进程当中,应当仔细分析呼叫机构层次分布的详细情况,针对各个员工的权限职责、素质能力以及岗位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呼叫中心当前人力资源当中各类数据信息,为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资源支持。要想有效降低人力方面的成本,应当尽量实现呼叫中心内部的垂直管理,针对各个编制进行优化,必须要明确制定岗位职责权限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呼叫中心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管理效果评估体系,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控制目的,持续优化改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效能发挥。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精细化

第一,呼叫中心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健全。所以,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前的体系来进行健全,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制度落实执行的控制能力,使得新的体系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第二,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属于实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程当中必须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切实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权利与责任,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有效提升广大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三,切实加强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与评估工作。因为呼叫中心业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工作条件在不断变化,各类规章制度也在不断进行着完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应当进行对应的调整,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变化。

3.构建人力资源预警体系

由于呼叫中心行业核心员工存在着客户服务代表的供给和需求的双重特殊性,决定了在呼叫中心行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再加上呼叫中心的话务量是随着广大用户的爱好时间变化而进行变化,新业务推出、平均处理时间的变化以及突发话务量的提升使得企业对于客户服务代表席位的需求持续变化。这就需要采用人力资源预警体系来进行应对,人力资源预警体系是构建在现阶段掌握的信息资源基础上,通过针对影响呼叫人员流动因素进行研究,并且通过针对前后台工作量的预警指标与量化指标的构建,完成对未来特定阶段的人员需求预测。同时能够在出现人员危机以前发出人力资源需求报警,依照不同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有计划的人员补充,从而有效保障新员工的培训教育时间,保障熟练员工的到岗率,进而有效防止因为人员流失所造成的损失,保证接通率与话务量的相关需求。

4.健全呼叫中心培训体系

针对新员工来说,呼叫中心应当对其实施基本的呼叫业务培训、呼叫中心组织架构以及呼叫中心文化培训;针对老员工而言,应当加强服务与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由于呼叫中心的发展,必然会不断更新自身的服务与业务,新业务方面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呼叫中心还应当重视员工的情绪状态,定期针对员工实施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教育,才能够有效提升呼叫中心的服务品质。此外,呼叫中心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建设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日常工作与员工培训当中,在广大员工内心当中树立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实现凝聚人心、降低流失率的目标。

5.总结

随着呼叫中心的不断发展,今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然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够促进呼叫中心业务高效、有序的发展。

作者:朱采频单位:中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第9篇

毕业之初能来到三星这个平台是我的万幸。当前很多人主张大学生要先就业再择业,我向来不赞成,认为这不过是无奈之举,如果能有丝毫的机会还是要在就业之前择好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丝毫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有的)。我就是在毕业之前花了相当的时间在对自我的审视和人生方向的选择上,所以说,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本专业(人力资源)工作是我的必然。不过,尽管是必然,三星人力资源部这个平台也确实让我意外惊喜,在做好了一波三折的打算之后能够顺水推舟地实现这个目标对谁都是一种万幸!对万幸的事自然不能辜负。

一、工作描述

一个月内的工作感觉繁琐、忙碌,但是总结之下要做的也不过简简单单的几件事:

一、统计分析岗位需求。定期了解各分公司的缺员情况,随时掌握人员变动状况,定期对入职人员做分类统计,有效利用岗位分析表。

二、搜寻并联系紧需人才。每天查看邹平人才网、51job、公司邮箱,筛选求职者简历,联系合格者面试,并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获得所需人才信息并取得联系。

三、办理员工报名、入职手续。

四、更新、完善人才库。定期掌握集团公司及各分公司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信息,随时登记大专以上学历来访者信息,保证内外部人才库的更新。

……

也许随着对工作的熟悉我还会接触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如员工培训、活动组织、招聘会、招聘宣讲等等,但是对于当月来说,目前的工作内容已经足够我消化一阵子了。熟能生巧,在我熟练掌握各项工作后也许会发现,今天看似有挑战性的工作也不过如此。

我的工作重点是招聘,在员工的招聘、入职方面的具体工作我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的:

一、前期工作。

1、分析岗位需求;

2、重点、紧急岗位建档;

3、搜寻、联系所需人才。

二、初试阶段。

1、重点了解、验证应聘者基本条件;

2、对初试合格者登记;

3、开介绍信介绍到岗位复试。

三、复试后阶段。

1、在登记表上标注;

2、交待次日或指定时间前来培训,交待应办手续,对需体检者开查体介绍信。

四、培训阶段。

1、收齐身份证及其它必要证件复印件、体检报告、无犯罪证明等;

2、培训;

3、填试用通知单,并招经理签字。

五、入职办理阶段。

1、签合同、填员工信息登记表;

2、检查合同、登记表、体检报告、无犯罪证明没有问题,发放试用通知单。

六、登记入档阶段。

1、按公司分别做入职登记;

2、合同及相关证明分别存档;

3、大专以上来访、入职者登记;

4、整理保存试用通知单存根及介绍信。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

工作任务的执行、工作方法的选择、工作流程的熟记现在来说都已经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要想真正的契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融入小到本部门大到整个集团公司的工作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调整适应。这个过程或许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工作方法和流程的简单问题,它受到自身观念、思维、经验、性格、心理等多方面本性因素的制约。通过这一个月来的自我观察和身边朋友同事的评价,我总结出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弱点:

一、相当程度上的幼稚、不成熟。首先是处事态度和方法的不成熟,在学校里身边都是跟自己年龄、知识结构差不多的同学、朋友,交流起来不用有太多顾忌;但是工作以后要面对很多类型的人群,从普通职工到高层领导,从小弟小妹到大爷大妈,性格多种多样……乍面临这种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人际网络既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如履薄冰。其次是思维观念的不成熟。有很多问题看的不够透彻、想的不够长远,或者还是以以前简单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了复杂的问题,以致有时会出现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漏洞。然而,这两点不成熟的表现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经验的不足造成的,社会就像那块磨刀石,只有切身与之相磨砺方显利刃!

二、不是足够自信。这一点是我在就业之前就已经总结出来的缺点之一,往往我总是将自己置于边缘角落的位置,对中心位置的焦灼感有些心理上的畏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我将这个弱点剖析出来以后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自信需要底气,底气源于资本,一种心理状态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或者不同寻常的经历,也许对于我在时间上还有点欠缺也许在经历上还有所不足,但是只要我保持心理状态时上进的就不怕起点低,也不怕路途远!

三、表达沟通能力需要提高。初来的几天,经理也评价我说“敏于行而讷于言”,一语中的。我前不久看的一本书叫《钝感力》,教人们在为人处事、心理反应上要学会有一些钝感,或者说木讷;也主张在语言上不要太敏捷、灵巧,而多一时间和精力在思考上,我受这种主张的影响很大。不过,虽然我不以为做人力资源要像业务员那样巧舌如簧但是也不否认,语言上的过于木讷也是一个影响工作的缺点,起码在沟通上是一种障碍。

2012年企业人力资源部个人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部干部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高分经验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招聘总结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词汇总结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人总结 ·中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另外,从外部环境方面来考虑,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孤悬海外,不沾圣化。自入职以来就在招聘办公室这边,没有经历总部的融合适应阶段,很多工作上需要摸索,大部分工作属于受总部遥控型的,虽然并不影响工作的进行,但是对于环境的融入却是一个制约因素。

三、问题应对思路

针对以上总结的个人及环境弊端,接下来我将采取如下调整应对思路:

首先,多与人交流。无论是经验不足、不够自信还是表达力差,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接触的人少、与人交流的少、涉足的社会层面狭窄,因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从心理上改变对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的看法,不以之为一种负赘,相反,要从多姿多彩的人际交往中体会结识各种各样性格的人的乐趣。多与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思考总结、多以学习的姿态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第二,保持下班后规律、上进的日常生活。坚持每天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强壮,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从外表上体现出自信的气质;坚持不断的学习,每天补充些知识、精神食粮,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自然能做到口若悬河,腹有经史自然能够处事不惊,也自然对自己不用怀疑。

第三,多向领导请教。我相信绝大部分领导尤其是年长的领导都不会厌倦年轻下属向他经常问一些问题,相反,他们肯定以能够把半生的经验教授给我们年轻人而欣慰。我身在办公北楼,北楼有林经理,也有其他很多有经验的领导、同事,我有问题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当然,我每天都会往南楼去,很多问题都不用占用多少时间,汇报工作的同时听听经理的指导。经理当时说要随时学习,抓住人就问。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应当学会、学精这种能力,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甚至路边认识的每一个人,如果他们有可能解答我的问题我都要向他们请教。

第四,拜访各分公司。经理也支持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光是通过柏拉图所谓理型世界来认识事物是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感官世界切实的体验过才能有触目惊心的认识。因而光在脑子里想当然的构思出分公司的样子,推断出内部的工作流程是不够的,当别人问起的时候即使能够瞒天过海但说起来也不自信,所以一有机会就过去瞧瞧,跟公司的领导同事交流交流。

四、几点个人观点

经理说,刚来到一个环境中我们要先学习,等把这里传统的东西学会了、学通了我们才有资格对它提出创新意见。我来到三星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月,学到的东西不少,但是较之岗位所有的工作只是皮毛而已,尙没有学完学完更不用说学会、学通了。不足以提出个人看法,但是与先前所学理论知识相较,确实发现许多不能契合的地方让我不能明白,因而大致列出来请求经理指教。

一、部门人员的角色。刚来面试的时候,经理说过我们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人才培养中心,是为公司培养锻炼人才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本部门职员的流动性,大多职员都在一两年后调任其他岗位,然后再从内外部选拔、培养。这样一来,我们部门就成了一个中转站,永远形不成一个有实力的稳定的团队,因而人力资源部也不容易壮大起来。所以,我感觉人力资源部应该有一个内部的提升机制,从而使提升不单单是外调,当然这种提升的方式可以使灵活的不限于职位的晋升。

二、对待高学历求职者。首先是在面试方面,对于特别的岗位我们应该有专门的面试流程设计,不应该让他们跟所有的入职者一块到办公室凑热闹,或者处理方式不应看起来太过随意,以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理都比较敏感,一时可能接受不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然后是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大学毕业生对待劳动合同的态度十分谨慎因而过于死板,因为学校在就业指导中都有强调关于劳动合同签订的问题,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应聘电厂的毕业生不敢签合同走了,所以在劳动合同方面还要进行一些思考。

以上是我一个月来的工作总结,以及一些想法,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经理批评指导。总体来说,这个月是以学习和适应为主,真正的工作,或者说做出有价值的工作还在于以后的加倍努力、不断进取。

2012年企业人力资源部个人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第10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24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080—02

一、辽宁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不到位

目前辽宁省事业单位对员工培训有以下四种倾向:一是重学历教育轻技术和能力的非学历培训。盲目要求员工拥有职业文凭,无论其文凭与本单位或者本岗位是否相关,只要有文凭就行。二是不重视员工培训的成绩,没有制定培训成绩的考核计划和一定的赏罚机制,写一些象征性的报告就能通过单位领导的检查,说明单位对员工的培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是走形式、走过场。三是培训结果没有与职工待遇、升迁挂钩。没有按培训成绩进行审核,结果好坏一个样,对员工的升迁没有影响。四是培训内容与其工作职责任务脱节,造成培训结果不理想。

(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一方面表现为考核的目标不明确。年终考核成绩过于笼统,基本都是一些不明确的评语,并不能从中了解到每位员工的真实绩效水平。大多成绩基本为中等层次,分不出优劣,而且一些部门要求优秀的人数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这就使得所评定的成绩失准,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而且没有与之相应的奖罚措施相结合,必然导致员工对考核的过程以及成绩不以为然。另一方面表现为考核的方式过于简单和形式化。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责不同,所处的领域不同,用一个标准来对所有员工进行考核未免简单化和牵强,而且考核的结果并没有与员工的切实利益挂钩,考核的结果失去意义。同时绩效考核缺少量化的考核内容和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核工作业务量大,但收效不明显,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单位领导很难通过绩效考核掌握本单位的真实情况。

(三)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科学

一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设计不科学。辽宁省许多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纯从晋升的角度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取得的效果收效甚微。因为对员工统一进行的晋升政策满足不了中低层次干部的实际需求。二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所谓按绩效发放工资,导致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导致人员产生消极不求上进的情绪,此外还缺乏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分类分级激励,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参考价值;另一方面表现为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的跟踪推进和检查总结评价机制。

总之,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许多单位领导和人事部门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现念和体制机制。

二、改善和优化辽宁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和培训。从长远意义上说,人员培训是促进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人员的教育培训事关单位和事业的长远发展;要全面系统地安排培训。首先,要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研,结合单位工作的特点,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当的超前性。加大关键岗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投入,切实保证事业单位既具备拔尖人才,也能有一个整体质量好的优秀团队。其次,要对培训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通过对培训过程的总结,对培训后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达到使培训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素质的整体提升,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重视和完善绩效考核工作

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单位领导、人事部门和广大职工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绩效考核工作放到议事日程,加强督促和检查,使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明确考核内容,量化、硬化考核指标,增强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出发确定考核的内容,应以其承担现职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和完成工作目标需具备的条件为基本依据;三是要坚持考核原则,严格把关,使考核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坚持考核原则,做到层层把关,才能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考核等次的确认才会被广大职工接受并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四是要重视平时考核工作。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的资料记录和积累,为年终考核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充分考虑平时考核的比重,以解决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脱节问题;五是要有专管部门及专人负责。不能把考核工作视为临时性工作,由其他部门和人员代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职工考核台账和档案,并起到监督和督促考核者的作用。

(三)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其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充分运用好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制定切实有效科学的激励机制,需对每个部门做全面的调查了解,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大到群体小到个人,每个岗位都应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人力资源部门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使考核机制更加科学、有效,使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实现效果、效益最大化。

(四)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管理方法固然重要,管理理念更重要。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职工和单位是命运共同体,在目标的实现机制上相互依赖、相互保证。按照激励理论的观点,职员之所以被激励是因为职员有需求。每个职员在加入组织时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个人目标在组织中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决定员工的去留。要培养和提高职员的组织忠诚度,单位在向职员传播和强化组织目标的同时,要关心他们的工作成长和生活质量。充分考虑职工个人特点、兴趣、特长、性格、技能和发展要求等,积极营造单位与职员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帮助职工规划实现自我超越的职业目标,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坚定同本单位共同发展的信心,努力为实现单位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逯泽春,常燕军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1(3):89—90

[2]李洁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1(6):69—70

第1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获得优秀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外部引入和内部培养,而企业内部培养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能力的保障。

一、国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虽然在逐步的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首先看清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人力资源培训体缺乏科学性

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往往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就盲目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因此这种培训具有不科学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方式单一

由于员工的生活阅历、受教育程度及个人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人培训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内容恰恰缺少这种针对性,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都相同,且过于形式化、理论化,缺少对员工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知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很多培训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导致培训失去了实际意义。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式过于单调,培训过程几乎就是“填鸭式”教学的过程,对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强度不够,相关内容的考核也只是走形式,因此不能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影响培训的效果。

(三)缺少健全的培训激励制约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缺少相应的激励制约机制,参加培训的个别员工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等原因,不能正确认识培训的意义,惰性心理较强,不情愿甚至逃避培训。所以,尽管组织培训的人员将培训过程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操作起来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建立相关的激励制约机制,将培训与工资、升职等挂钩,以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健全的激励机制是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有效途径。

二、国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构建对策

要想让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在企业中发挥最大的功能,就要其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适应培训市场,逐步建立有利于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培训、考核、使用的相关制度,以迎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实用性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健全的人力资源体系应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将员工培训放到重要的位置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蓬勃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让员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保证企业的活力。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促使员工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员工团队精神、执行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思想观念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运用新思维、采取新方式,将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做到最好。按国家相关规定,自2008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出国家政府对企业培训的高度关注。企业要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地挖掘员工各个方面的潜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将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二)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要确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以保证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性、合理性、实用性。

1. 确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完善的培训制度是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前提,它主要由服务、激励、考核、奖惩制度等组成。人力资源培训制度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进行合理细致的制定。

2.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是达到培训目标的垫脚石,是人力资源培训成功进行的保障。所以,培训计划的制定要认真、缜密:首先,计划要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其次,计划要注重企业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员工的个人利益;再次,短、中、长期培训要相互补充,自成一体;第四,企业要根据社会、经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趋势制定具有预见性的计划,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第五,计划要拒绝盲目性。

3. 注重对培训教材的选择

培训教材是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资料,影响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选择培训教材时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目的性、实用性,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使人力资源培训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4. 重视培训结果评估

对培训结果的评估是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企业高度重视。评估应以员工的反馈、工作绩效、工作成果、知识等为标准,在评估的过程中需将这些标准综合起来,用实践检验培训过程的合理与否,以便以后更好地改进培训工作。

(三)制定多层次普遍性的培训方案

合理的培训方案是对全体员工分层次的进行培训。对于管理层的员工,要注重对其分析能力、掌控能力、预测能力等进行培养训练,以提提高其综合领导能力;对于普通员工,要注重对其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以确保工作按时、顺利的完成。

(四)健全有效合理的激励制约机制

合理的制约激励机制是保证人力资源培训圆满完成有效途径。在培训过程中,应将企业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也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有效方式,要结合培训评估的结果,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新的积极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国有企业要清楚的认识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有效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周文娟.基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08年23期

[2]刘艳莉.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12期

[3]陈晓黎.对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第12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point out the character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plan and the present question that exists in supply power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plan of our country.Then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the summary of human resource plan theory and the actual state of our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plan,it gives the step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plan system’s construction.Finally it gives a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resources plan primary coverage,and this can help our country’s supplies power enterprise to improve the human resources condition, and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Power supply enterprise;Human resource;Plan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民生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需要重新高度认识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已成为管理者高度关注的焦点。供电企业需要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市场化的竞争格局。

1.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质,加上计划经济的影响,供电企业的外部环境处于封闭状态,这使得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有其独特之处。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如下[1]:

1.1 通用性与独特性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规划体系的构建上要遵循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规律和通用的体系结构,但在具体设计思路和方法的选择上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供需的预测。

1.2 可预测性

受传统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供电企业内外部的流动性都比较差。员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力资源供应和需求的预测性很强,可以很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另外,我国供电企业的外界影响因素较少,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的驱动变量较少,因此具有很强的预测性。

1.3 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存

供电企业是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和体制还很不健全,技术和方法也很落后。供电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和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在电力市场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受国有制的影响很深,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一定限制。管理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性,对发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总量绝对过剩、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2]。

2.2 系统性不够

我国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较为狭隘。很多管理者把人力资源规划等同于简单的人员得招聘和供需预测,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此外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尚未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缺乏对自身人力资源状况的系统分析也缺乏与同行业的比较和交流,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性不够。

2.3 专业化不强

目前,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缺乏战略性规划的制定,岗位配置不合理、薪酬设计不透明、权责设定不清晰。需要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加强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在关注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制定适用于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3.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构建的步骤

依据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构建的步骤并结合供电企业的特殊情况,总结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构建的一般步骤[3]:

3.1 内外部环境分析

要想做好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首先是利用SWOT工具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国家的相关政策、电力行业环境等。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基本状况、企业员工的人数、教育程度、结构等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等信息。根据以上的分析找出企业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企业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来利用内部优势,抓住机会,弥补自身不足,避免外部威胁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是指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数量、结构、素质等进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流失预测等内容。供电企业应明确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发展、岗位设置、人员能力等来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和模型。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预测方法包括定量预测方法和定性预测方法[4]。定量预测方法包括:趋势外推法、指数平滑法、产需预测法、多元回归预测法、经济模型法、计算机模拟法、随机网络模式法等。定性预测方法包括:德尔菲法、现状预测法、驱动因素预测法、散点图法、描述法等。

3.3 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能进一步更深层次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外部供给预测和企业内部供给预测。供给预测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预测等内容。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包括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5]。内部预测方法包括:技能清单法、人员核查法、随机网络模式法、人员接替模型法、马尔可夫预测法等。外部预测方法包括:德尔菲法、目标规划法、直接调查法等。

3.4 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人力资源供需分析的情况确定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净需求,判断是否达到了供需平衡。如果未达到平衡,可以由针对性地进行招聘或培训等工作。人力资源部门依据企业的总体战略、人员的结构、人员的数量、未来人员需求等信息来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地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规划与环境和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不合理的地方,要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修正,使规划能不断地完善,存进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

4.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人员补充规划、人员流动规划、人员培训规划、人员薪酬规划等内容。

4.1 人员补充计划

人员补充是供电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效的人员补充工作能节约成本、提高人员效率,为今后的培训、考评、薪酬、激励等管理活动打好基础。所以的供电企业都应同时通过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补充人员。内部招聘主要是通过岗位调动、晋升等来实现。供电企业外部招聘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系统内招聘职工子女。二是引进各类高校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的年龄、学历、素质结构。三是接收复转退伍军人[6]。

4.2 人员流动规划

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主要包括晋升、调动和降职。降职是一种惩罚性人力资源流动方式,降职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士气与活力。若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则不采用降职方式。人员晋升就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其层级结构,有计划地把有能力的人提升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企业晋升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线晋升机制,即循着单一的途径由底层到高层。另外一种就是多途径晋升机制,组织中的每一名人员均有较多的弹性晋升机会。

4.3 人员培训规划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专业型的电力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教育培训途径,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使员工更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供电企业人员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和系统性很强,培训的内容、标准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供电企业的培训基地建设要适应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加快提高技能人才比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各类人才选拔、技术技能津贴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技术技能比武,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完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技能等级结构[7]。

4.4 人员薪酬规划

在薪酬分配上,供电企业应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与工作的艰苦程度,分层次来进行薪酬分派,同时要以经济效益和贡献大小为标准,向关键技术岗位倾斜。拉开关键技能岗位与一般技能岗位的工资差距,以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向关键岗位流动,形成关键岗位上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高这些岗位上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技术岗位津贴;对高技能操作人员实行技能专家津贴,高级技师、技师津贴。对于因急需引进的人才实行协议工资等薪酬政策,稳定并激励关键人才。

5.结论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销售逐渐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对电力体制改革关注日益紧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服务成为电力行业的大势所趋。在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大量的人才为依托,供电企业必须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博.发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10-25.

[2]王守嵩.县级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6-20.

[3]李振杰.东营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16-28.

[4]苏培彬.NX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26-38.

[5]赵冬冬.河北超高压分公司人力资源规划项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