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级会计考试答案

初级会计考试答案

时间:2022-06-27 23:1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级会计考试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级会计考试答案

第1篇

为加强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我厅制定了《**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考场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监考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评卷工作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场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监考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评卷工作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和《**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巡视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应加强对有关考务规定的宣传,让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了解有关考务规定。同时,应当在考试期间将《**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考场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场规则》、《**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在各考点显著位置提前张贴,向考生公告。《**省关于印发〈**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场规则〉等文件的通知》(*财会[2003]48号)同时废止。

《**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考场规则》

一、考生在本科目考试开始前20分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放置课桌左上角,以便核查。考试开始30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试开始后60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退场,退场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进场续考。

二、考生进入考场时,必须将所携带的背包、书籍、纸张、笔记、报刊、手机和寻呼机(手机和寻呼机应设置为关闭状态)、电子记事设备等主动放在考场指定的存放物品处。考试开始后考生不得互相借用文具和计算器。

三、考生可以携带钢笔、铅笔、圆珠笔、塑料橡皮、尺子和非立体式不带汉字储存功能的电子计算器(免套)进入考场和考试座位。

四、考生发现试卷分发错误,试卷字迹模糊、有折皱和污点等问题时,可举手询问,但不得要求监考人员解释试题。

五、考生应当按照要求用蓝色、黑色、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

六、考生在答题时,应当使用蓝色、黑色、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的指定位置答题。考生答题不得使用涂改用品。

七、考生在考试中途一般不得离开考场,如确有需要暂时离开考场必须经监考人员同意并由指定的监考人员陪同。

八、考生应当尊重考场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监考人员的监督和检查。

九、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将试卷和草稿纸反扣在桌面上,经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考生不得将考试试卷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如果考生在考试开始60分钟后,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前交卷,也应执行本款规定。

十、考生因个人原因如座位坐错、姓名和准考证填写错误等造成成绩差错的,后果自负。

十一、考生在考试期间违规、违纪的,按照《**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二、本规则自之日起执行。

《**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监考规则》

一、为规范我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以下简称“考试”)监考行为,严肃考风考纪,制定本规则。

二、监考人员应当按照考试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监考职责,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监考人员不得从事监考以外的其他行为。

三、监考人员进入考场必须佩带统一制发的监考标志。监考人员应当在开始考试前25分钟,共同领取试卷和草稿纸等,并直接进入考场。

四、开始考试前20分钟,监考人员组织考生有序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完成以下事项:

1.监督考生将所携带的背包、书籍、纸张、笔记、报刊、手机和寻呼机(手机和寻呼机应设置为关闭状态)、电子记事设备等放在考场指定的存放物品处;

2.向考生宣读《**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考场规则》及有关注意事项。

五、开始考试前10分钟,监考人员当众核对试卷袋密封情况,核对试卷袋封面的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无误后,启封试卷袋,分发试卷。

监考人员发现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不符、试卷错装、漏印、错印时,应及时报请主考采取措施。

六、试卷分发完毕后,监考人员应当提醒考生清点试卷是否完整,检查试卷是否有污染、破损、漏印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并指导考生在试卷指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

七、考点发出考试开始的信号后,监考人员宣布开始答题。

八、考试开始后,由一名监考人员在前台监考,其他监考人员应当逐一核对考生本人与准考证、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相符,核对考生试卷中填写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身份证、准考证相符。发现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九、监考人员对考生提出的有关试卷印刷等问题,应当众答复,但不得对试题的内容进行解释。

十、监考人员对在考试中途确需离开考场的考生,必须有指定的监考人员陪同前往。

十一、考试终了前15分钟,监考人员应当提醒考生注意掌握时间。

十二、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监考人员应当完成以下事项:

1.督促考生停止答题并将试卷和草稿纸反扣在桌面上;

2.按座次顺序,检查核对考生试卷中填写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是否准确、完整;试卷页数是否齐全;并收集、清点、整理试卷和草稿纸;

3.组织考生有序退出考场,并清理考场。

十三、监考人员应当根据考场的考试情况,如实填写《考场情况报告单》的各项内容,对于考生的违纪行为,应当详细填写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违纪事实及有关证据,并由监考人员共同签字。

十四、监考人员应及时将整理后的试卷和考场情况报告单送交主考验收。将试卷按座次顺序装订和密封成册,然后将试卷册和考场情况报告单一并装入试卷袋内密封。

十五、主考应对试卷密封前后至送达指定地点并验收无误的全过程负责。

十六、为保证考试正常进行,监考人员有权制止除主考、副主考、巡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入考场。

十七、监考人员严禁任何人在考试期间,将试卷和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考场。

十八、监考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宣布考试开始和考试结束,不得提前和拖延考试时间。

十九、监考人员违反考试有关规定的,按照《**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十、本规则自之日起执行。

《**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评卷工作规则》

一、为规范我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以下简称“考试”)评卷工作,加强考试评卷工作的管理,制定本规则。

二、省财政厅统一组织、领导和部署考试评卷工作。各市财政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考试评卷工作。

三、省财政厅统一制定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各市财政局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厅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织评卷工作。在执行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过程中,对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有疑问的,应及时向省财政厅报告,在未得到正式答复前,应执行现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不得擅自修改、调整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四、各市财政局应实行全市集中统一评卷。

五、实行手工评卷。评卷时,应当分设若干评卷小组,根据试题的科目、类型,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每人一般负责一类题型试题的评卷,严禁同一人负责一份全部试卷的评阅。

各市财政局应当选聘责任心强、组织纪律性好、作风正派,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实际评卷工作经验的人员承担评卷工作。

六、考试评卷工作采用评卷人负责制,评卷人应当将每一大题分数登记在每题题首及卷首相应成绩栏内,并签字署名。每册试卷评阅完毕,评卷人要在每册试卷封面相应题号栏内签字署名。

七、评卷一律使用红色墨水笔或红色圆珠笔书写,以阿拉伯数字记分,记分要清楚规范。严禁评卷人员在试卷中涂抹,更改试卷答题的内容。对属于评卷错误确实需要更正得分的,必须在试题评分更正处签字署名。

八、评卷小组应设专人对已评试卷进行复核,并在试卷卷首总分栏中签字署名。

九、评卷人员发现试卷密封不严、倒装等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评卷小组负责人进行处理。

十、评卷人员发现试卷前后笔迹不一致、答题雷同等异常情况时,应提交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处理;发现大面积舞弊,有违纪嫌疑或遇到其他重大问题时,应当及时报省财政厅处理。

十一、应当建立阅卷质量内部控制制度,组织专人在阅卷期间对已评试卷进行抽查。

十二、应当建立试卷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有关试卷的保管工作,确保试卷安全。领取或退回考试试卷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十三、应当建立严格的评卷场所保卫制度。评卷人员凭评卷工作证出入评卷场所。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评卷场所。

十四、应当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人员承担试卷得分的计算机录入工作。试卷得分录入工作应建立严格的牵制和监督制度。

十五、应当建立严格的评卷保密制度和评卷工作纪律。评卷人员不得私拆密封线、不得翻查密线内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不得查询考生分数。严禁将试卷带出评卷场所。

十六、有直系亲属参加本年度本地区考试的人员,不得参与本年度的评卷工作。

《**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场规则》

一、考生在本科目考试开始前20分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放置微机工作台左上角,以便核查。考试开始30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试开始后30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退场,退场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进场续考。

二、考生进入考场时,必须将所携带的背包、书籍、纸张、笔记、报刊、手机和寻呼机(手机和寻呼机应设置为关闭状态)、电子记事设备等主动放在考场指定的存放物品处。考试开始后考生不得互相借用文具和其他物品。

三、考生可以携带钢笔、铅笔、圆珠笔进入考场和考试座位。

四、考生不得擅自登录与本人无关的考号,不得擅自拷贝或删除与本人无关的目录和文件。

五、考生应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登录考试服务器,并仔细核对屏幕显示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核对准确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发现准考证号或姓名有误,应举手示意,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处理。

六、考生如发生无法登录考试服务器、发生机器故障等异常情况,可举手询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处理。考生不得擅自关机、自行处理。

七、考生在答题时,应当按规定的顺序进行,考生答题不得随意打乱顺序或不按试题要求进行操作。

八、考生在考试中途一般不得离开考场,如确有需要暂时离开考场必须经监考人员同意并由指定的监考人员陪同。

九、考生应当尊重考场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监考人员的监督和检查。

十、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包括时间已到自动停机),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完成交卷操作,经监考人员允许后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干扰其他考生。考生不得擅自关闭计算机。

如果考生在考试开始30分钟后,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前交卷,也应执行本款规定。

十一、考生因个人原因如姓名和准考证号输入错误、答题不按要求进行、误操作等造成成绩差错的,后果自负。

十二、考生在考试期间违规、违纪的,按照《**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本规则自之日起执行。

《**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监考规则》

一、为规范我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以下简称“考试”)监考行为,严肃考风考纪,制定本规则。

二、监考人员应当按照考试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监考职责,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监考人员不得从事监考以外的其他行为。

三、监考人员进入考场必须佩带统一制发的监考标志。监考人员应当在开始考试前2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检查考点考务准备工作。

四、开始考试前20分钟,监考人员组织考生有序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完成以下事项:

1.监督考生将所携带的背包、书籍、纸张、笔记、报刊、手机和寻呼机(手机和寻呼机应设置为关闭状态)、电子记事设备等放在考场指定的存放物品处;

2.向考生宣读《**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场规则》及有关注意事项。

五、开始考试前10分钟,监考人员应当逐一核对考生本人与准考证、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相符,核对显示器中显示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身份证、准考证相符。发现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六、考点发出考试开始的信号后,监考人员宣布开始答题。

七、监考人员如发现考生无法登录考试服务器时,应及时要求考点专职人员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必要时应及时向考试管理机构汇报。

八、考试开始后,由1名监考人员在前台监考,其他监考人员在考场内巡视。监考人员发现问题,如系统故障、死机、死循环、供电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应和考点专职维护人员共同确认,如属于系统本身故障,可允许考生重考;如属于考生误操作造成,则不得允许考生重考。

九、监考人员对考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应当众答复,但不得对试题的内容进行解释。

十、监考人员对在考试中途确需离开考场的考生,必须有指定的监考人员陪同前往。

十一、考试终了前15分钟,监考人员应当提醒考生注意掌握时间。

十二、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监考人员应当完成以下事项:

1.督促考生停止答题并及时完成交卷操作;

2.按座次顺序,组织考生有序退出考场,并清理考场。

十三、监考人员应当根据考场的考试情况,如实填写《考场情况报告单》的各项内容,对于考生的违纪行为,应当详细填写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违纪事实及有关证据,并由监考人员共同签字。

监考人员应及时将整理后的《考场情况报告单》送交主考验收,再交存考试管理机构。

十四、为保证考试正常进行,监考人员有权制止除主考、副主考、巡视人员、系统管理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入考场。

十五、监考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宣布考试开始和考试结束,不得提前和拖延考试时间。

十六、监考人员违反考试有关规定的,按照《**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七、本规则自之日起执行。

《**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评卷工作规则》

一、为规范我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以下简称“考试”)评卷工作,加强考试评卷工作的管理,制定本规则。

二、省财政厅统一组织、领导和部署考试评卷工作。各市财政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考试评卷工作。

三、省财政厅统一制定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各市财政局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厅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织阅卷评分工作。在执行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过程中,对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有疑问的,应及时向省财政厅报告,在未得到正式答复前,应执行现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不得擅自修改、调整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四、各市财政局应实行全市集中统一评卷。

五、实行计算机评卷。评卷时,各市财政局应当选聘责任心强、组织纪律性好、作风正派的人员承担评卷工作。

六、做好成绩的后续管理工作。后续管理工作应建立严格的牵制和监督制度。

评卷过程中如因计算机病毒等客观原因造成考生无成绩的,各市财政局应及时组织该类考生补考,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七、有直系亲属参加本年度本地区考试的人员,不得参与本年度的评卷工作。

《**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违规违纪处理规定》

一、为加强我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考试”)工作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规范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考生,是指根据**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考试工作人员,是指命(审)题、监考、主考、巡视、评卷等人员和考试主管部门及考试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以及参与考试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

本规定所称违规违纪行为是指参加考试的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

三、各市考试管理机构,对参加考试的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应当按照本规定,认真处理。

四、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手续完备、适用法规准确。

五、考生在考试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相应的考试成绩按无效处理:

1.未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的;

2.在试卷中做明显标志的;

3.考生未使用蓝色、黑色、蓝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而使用其他书写工具答题的;

4.在试卷密封线外和草稿纸上答题的;

5.试卷上字迹辨认不清或在试卷上使用涂改(修改)液的;

6.未在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前核对姓名、准考证号,导致考生姓名或准考证号不符的;

7.未按规定要求完成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交卷操作的。

六、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一般违规违纪行为,应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经警告仍不改正的,责令离开考场,并给予当次该科目成绩无效的处理:

1.抄袭他人答案或有意提供他人抄袭的;

2.以交头接耳、打手势、夹带资料、传递纸条等方式传接信息的;

3.擅自将背包、书籍、纸张、笔记、报刊、手机、寻呼机、电子记事设备等用品带入座位,经警告不予改正的;

4.故意损毁试卷,或将试卷及其他考试用纸张带出考场的;

5.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时,擅自进行与本人考试无关的目录和文件等操作的;

6.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或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考场的;

7.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卷,或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

8.在考场及禁止的范围内,扰乱考场秩序,影响他人考试的;

9.其他一般违规违纪行为。

七、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责令离开考场,并取消其全部科目的考试成绩:

1.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

2.由他人在考场外协助答题的;

3.本人离开考场后,在该考试未结束前,出卖试卷答案的;

4.与考试工作人员串通作弊或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5.其他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八、对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人员,通报其本人所在单位。

九、对无理取闹、扰乱考场秩序、辱骂监考人员、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考生,取消其当年考试资格,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监考人员发现考生有违规违纪行为,应当在《考场情况报告单》中如实填写违规违纪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违纪事实等,由考试管理机构根据“违纪”记录,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考试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违规违纪行为,考试管理机构必须立即停止其从事考试工作,并取消今后继续从事考试工作的资格,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违反考试报名、命题、试卷运送及保管和交接、试卷评阅及登分等有关规定的;

2.丢失或损坏试卷,造成试题泄密的;

3.丢失或损坏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试卷密钥盘,造成考试无法正常进行或试题泄密的;

4.因失职造成考生未能如期参加考试,或使考试工作遭受重大损失的;

5.不认真履行监考职责,造成考场秩序混乱的;

6.纵容、包庇考生作弊的;

7.擅自为考生调换考场或座位的;

8.考试期间擅自将试卷带出或传出考场的;

9.考试期间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10.参与或组织考试作弊的;

11.因命(审)题发生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12.在评阅卷工作中,擅自更改评分标准或不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卷的;

13.擅自修改考试成绩的;

14.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十二、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定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违规违纪行为,考试管理机构必须停止其从事考试工作,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为考试定点单位的资格:

1.考试考务准备工作混乱,导致考生无法进行正常考试的;

2.丢失或损坏试卷密钥盘,造成考试无法正常进行或试题泄密的;

3.不认真履行考点职责,造成考试纪律混乱的;

4.纵容、包庇考生作弊的;

5.考试期间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6.参与或组织考试作弊的;

7.工作失职造成考试成绩库丢失或无法上报的;

8.擅自修改考试成绩的;

9.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第2篇

近年来,会计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富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结构。但目前会计高职教育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是盲目扩招、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下滑等原因,造成社会上会计人才相对过剩。二是采用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用陈旧的教材,造成刚毕业的学生上岗后缺乏实践经验和知识更新能力。三是在校生的会计职业资格教育不能真正实施,造成应届毕业生成为会计职业准入制度下的就业难问题。四是高职会计课程的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而是把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五是高职会计教育关注较多的是在校生的职业教育,而忽视对当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鉴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共享资源库建设的角度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4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1)4个专业核心技能。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提炼4个专业核心技能,即会计核算(手工核算和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技能、报税与审计技能。(2)3种工学结合方式。会计教学中与会计职业准入制度结合,实施3种工学结合方式。“学中做”方式。一是第1至第4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初级、中级)、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在具体实施中,按照“14:5”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前14周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5周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二是“做中学”方式,即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三是“做中考”方式,即第6学期按照“15:4”的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安排15周时间进行校外定岗实习,4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会计综合技能考试。(3)2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

二、建设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高校访学、企业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取得“双师”证、取得博士学位;具备专业理论功底深、实践操作水平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组织协调能力强,把握会计发展的前沿,能够负责会计电算化专业论证、撰写论证报告;研究会计专业建设方向,确定专业特色;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方案。二是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使其取得“双师”证书、硕士学位。具有会计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把握专业某一核心课程的发展动态与前沿理论,并具有该学科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该学科的实践教学,有一年以上同专业企业工作经历,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具有乐于教学、甘于奉献的精神。能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组织相关项目培训。三是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一年以上,或者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可以聘请在职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财税管理部门或中介机构聘请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三、建立开放型会计实训基地

建设三个中心(会计环境仿真中心、会计业务仿真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9个实训室(虚拟企业实训室、虚拟会计工作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工商企实训室、银税审实训室、ERP实训室、ERP认证培训中心、财务咨询公司)。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四、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制定等既考虑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二是创建“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细分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技能,根据培养计划将会计单项技能分散到会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第二阶段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方式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弥补了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以会计理论为主线,单科会计专业课程讲授为主,从而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操作流程脱节的缺陷。实训贯穿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分岗实训。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按目前企业财务办公室的设置,将会计实训人员(学生)进行分岗,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训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会计人员的人事安排和实务传递,更接近财务实际操作,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第二环节综合实训。主要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培养学生的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纳税及报税技能,财务管理及分析技能。第三环节实岗实训。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企业各个部门(生产、供应、销售等)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真正感受会计实岗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五、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模块:一是会计资格证考试模块。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现会计资格证书与会计教学目标的融合。为学生在第一年下学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准备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技能证书考试模块。学生在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人员参加会计电算化中级资格考试,实现会计技能证书与会计教学目标的融合,其主要内容包括中级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据库应用技术。三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块。会汁从业人员达到履行相应级别会计专业职务的能力。在现阶段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在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会计人员参加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四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模块。继续教育是法定的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可以每年根据当年会计知识更新的需要动态制定,为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完成的继续教育提供标准,同时,也作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补充新知识的标准。五是模拟考试系统模块。针对会计资格证书考试、会计电算化中级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由系统自动生成模拟试卷,客观题自动阅卷,主观题提供标准答案,在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大部分课程考试完全的自动阅卷。

第3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学好会计,兴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会计专业了解甚少,甚至还存在误解。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必定会影响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如何帮助学生跨上专业学习的第一个台阶,既需要任课教师的热情,也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帮助学生对会计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通过向学生介绍和描述关于会计和会计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学生了解:社会为什么需要会计,会计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而对于这些专业背景的介绍又要避免简单说教。可以利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觉会计不是遥不可及,正所谓“会计来源于生活,会计服务于生活”,以此增加学生对会计的亲切认知。如,可利用国内外知名的会计造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通过这样轻松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是什么、会计为什么而存在等问题。

(二)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的专业优势,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方面,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社会上有许多工作和职务就是专门由会计人员去做的,如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的财务及内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审计、咨询工作;投资分析、税务征管、财政金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也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毕业生有良好的上升通道,较高的个人收入。

(三)将生活引入教学,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 将抽象的概念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会计的魅力,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如,用“合伙人把家庭消费列入事务所的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来讲解会计主体的概念;用“家庭财产的分类管理”来解释“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的细分”。

(四)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经验 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层次的财经报刊(杂志)、专业书籍,以及资讯丰富且更新迅速的专业网站。用源于生活的素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背景,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恍然有所悟的感觉,确立自信,变畏惧为兴趣。

二、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会计工作的变化,会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使会计教育跟上商业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环境对会计工作与会计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知识经济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劳动者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并持续运用它们。知识经济导致会计工作的多变性和多样化,对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教育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将成为会计教育目标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次是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全球化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提升了知识的扩散效率。信息技术应用大大改变了会计工作内容和程序,从而使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处理并创造性应用信息的能力。最后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封闭保守走向开放合作,实现互利互惠的过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企业经营国际化,会计人员面临的不仅是日益复杂的国内业务,而且有许多新型的国际业务。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迫切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国际化视野,拓宽知识结构,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会计教育必须面向全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正在不断缩短;不会再学习的人会成为现代文盲。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就强调“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学生所获得的不是教条的知识,而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美国职业会计师团队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做过调查,提出会计人员应具备七大类能力:即沟通能力,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决策能力,会计、审计与税收知识,企业与环境知识,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七大类能力中,只有一类与专业知识直接相关。这实际上与国内提出的会计教育目标应定位在专才基础上的通才不谋而合,即本科阶段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只是给予专业知识的传输,应该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初级会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入门课,必须重视会计拓展能力的培养,体现强化基础、扩大知识视野、注重能力培养的会计教育目标。

(1)传承内容。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作为一个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系统,掌握细致的会计技术和方法非常必要。初级会计学课程要向学生展示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传授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具体而言,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目标与对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学科分支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第二部分为会计循环,包括账户设置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与账簿、账项调整与财务报告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接触会计实践,建立起会计信息生成的立体过程。第三部分为会计规范方面,包括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内部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如何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受到政府行为的管制。

(2)扩展内容。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和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地融为一体。对于从事管理型会计的人员而言,单凭会计知识对企业做出的财务诊断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财务决策也不可能正确。教育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倡本科生应构建“金字塔”而非“豆芽菜”式知识结构。林志军(2004)的调查发现,越是高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管理、金融、税务和法律知识所占的比例就相应越大。基于实践需要,扩展授课知识面,既源于教材但不必拘泥于教材,在学科的交叉中融合;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授课单元指定阅读书目,并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进行讲解,或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3)强化内容。首先,会计的实践性强,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除了让学生勤于校内的手工模拟操作,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要互相渗透,使矗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无形的厚墙不再成为一个障碍。其次,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无论学生在本科阶段如何努力学习,能够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毕业后学生仍然要面对许多新的知识与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学校有限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终身工作的需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最后,强化诚信教育。会计工作具有经济后果,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AECC认为“入门性会计课程对于商业专业学生获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关口前移至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课堂,课堂不仅要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会计情感和会计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是通往根据教育理念所设定培养目标的“桥梁”。为了实现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下会计教育改革的目标,除课堂讲授外,应该在较大的范围内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信息分析、公司实习、科技应用等。纵观教学方法的讨论,实质就是在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教学模式应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强化启发式、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体现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培养目标,追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讲授-演示教学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讲授法利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对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有一定的好处。但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对知识的传递接受以单向为主,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反馈;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讲授内容缺乏有效的分析与归纳,把讲授简单处理为满堂灌,或者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缺乏启迪作用。讲授法的完善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合开展演示教学,即教师应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会计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交互探讨;利用会计核算教学软件讲授企业的业务循环,增强实践指导性;利用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讲解,延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

此外,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准备要侧重通过分析与归纳,将相关理论知识、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等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如“T”型账户图简洁、直观,经常在会计教学中被用来反映会计处理的程序与方法。在学习完工业企业的业务循环后,很多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会计业务不知所措。这时,不妨启发学生结合工业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退出),运用“T”型账户展示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利用首尾相接的借贷平衡图,帮助学生熟练运用会计科目、掌握账户结构、熟悉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解教学将繁杂经济业务的内在联系予以条理化,对于厘清学生思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会计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经过师生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之中。《初级会计学》课程的专业术语多、基本理论多,案例教学可以减轻学习的枯燥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财务报告时,可以根据实务中的代表性观点设计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体会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差别。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案例设计与课堂组织能力。案例设计时,要求教师兼顾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选题要小而精,有一定的研究性;课堂讨论中,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置身案例情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引导讨论的方向,适时进行归纳总结。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喜欢案例教学,也渴望案例教学,但需要在演进技巧、信息处理能力、PPT制作技巧等方面进一步强化。

(三)实践教学法 会计工作的实践性、技术性强。开展形式各异的实践性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寓于直观感性的业务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可分为实地实习和模拟实习。由于课时及地点限制,现阶段的实践教学以模拟实习为主。模拟实习以会计基础理论的应用为导向,设计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通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实物载体形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会计循环及信息加工的可视过程。模拟实习中,可以通过同步实验分解理论知识的难点,突出学习的重点。如,通过训练学生填开销售发票的相关操作,使其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通过综合实验模拟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充当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从事不同岗位的会计工作,感知会计信息生成的整个流程。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将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探索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环节,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应探索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 传统高等会计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手段,偏重具有标准答案、只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试内容,基本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是一种“学校主导型”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单一的评价尺度缺乏探究性和开放性,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公正衡量学生的真实能力;(2)缺乏灵活性与综合性的评价内容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不思考、考前抱佛脚的学习陋习;(3)考核方式倚重期末的卷面成绩,对实践操作重视不够,考核内容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联系,“高分低能”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缺乏竞争力。

(二)评价机制的创新 随着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转换,《初级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其课程评价机制也需要创新。一方面,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总评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建立行之有效的平时成绩考核标准,防止将平时成绩演变为调节总评成绩的杠杆。通过课程阶段测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撰写、模拟实验等形式落实平时成绩的考核,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全面。同时,适度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减轻学生期末考试负担,使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这样才能持久的吸收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完善期末卷面考核。卷面考核不仅要评价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还要评价其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卷面的题型、难易程度和题量的科学设计是关键。客观题重视基本原理的考核,分录编制题重视基本业务处理方法的考核,案例分析题则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减少记忆型知识的考核,增加“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指不是唯一答案或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和态度融为一体。增加对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的考核,会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张瑞君:《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教学新模式的思考》,《会计研究》1998年第11期。

[2]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无纸化 应对措施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以下简称无纸化考试),是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会计从业考试管理模式。

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工作的开展,改变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对于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进一步规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提升考试权威性和公正性,甄选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人员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2008年12月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指导意见》(财会[2008]16号文),推动了全国各地无纸化考试工作的开展。从2009年下半年广东省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开始,2010年江苏省,2011年北京、上海、贵州等地也相继实行,到2012年底,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此项工作。

2009年财政部继续了《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财办令[2009]10号),对于无纸化考试,由建议转向命令,建立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考试题库的建立,使得下一步无纸化考试由各省市自行举办到全国统一举行成为可能。

一、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出现的新问题

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情况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关注。

1、无纸化考试通过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已实行无纸化考试省份的通过率:江苏省是19%,浙江省是19.8%,上海市是35%,中央国家机关最高2012年上半年达到55%。对无纸化考试的不适应,包括考试时间缩短、增加了电算化会计考试、教材的覆盖范围大小,知识点难把握等问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无纸化考试使各地的会计界的教学、培训辅导老师以及参加考试的考生一时间都失去了方向,疑问重重。诸如题库是如何编制的?题库考点对考纲的覆盖程度、如何调整教学的方案等都困扰着大家。

2、教学、复习的教材发生本质变化

以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没有指定教材,考试都是各地考试主管部门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会计从业考试的理解来解读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即“地方版教材”),每年的考试的试卷也是自己编写的,因此,地方版的教材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考试的范围一般以本地教材为依据)。现在采用“财政部题库”的无纸化考试,地方版教材的考点的覆盖范围和知识点的讲解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其权威性也大打折扣。这一点,已成为会计界的教学、培训辅导老师的共识。

3、对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财经仍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占比较大。在整个社会强调会计从业规范的前提下,在高职教育普遍推行双证毕业的理念下,在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考验下,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通过率低下无疑对社会、学校、学生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会计从业人才缺口大,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院校声誉降低,招生受影响;学生就业难,专业对口难。

二、如何提高无纸化考试的通过率

如何提高无纸化考试的通过率,在提升考试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同时,甄选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人员队伍,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

(1)熟悉财政部的考试大纲,其中的知识点是题库试题编写的依据。

(2)全面系统教学、学习。命题范围、命题依据一般都不会超出指定教材,因此,一定要充分地运用指定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考纲,把握好重点、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通读、精读,在对指定教材进行精读的过程中或精读以后多做习题。对于课程的所有要点,必须全面掌握。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猜题、押题的方法,对付无纸化题库考试这样的考试,只能适得其反。

(3)抓住考点、关键词。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要学量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很重,内容很多。面对繁杂的内容,教学、学习的最佳方式是要抓住考点、关键词。想完全记住课程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抓住考点一大特点是从浩繁的课程内容和相关法规中提炼出要点,以便学生消化吸收,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课程和相关法规的内容很多,大量的知识点要学习,记忆量是相当大的,一般学生都会有畏难情绪。其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并不是传统的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各地的考试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等客观题题型。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考生掌握知识面的情况。如果考生理解了课程内容,应付考试就已经有一定的把握。怎样使学生理解呢?这要求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5)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考试的大量内容是学生工作中要碰到的问题,包括各种目前实用的和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准则、操作规程等,既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在教学、学习当中,侧重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传授,既符合考试有大量实物内容的特点,又帮助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一举两得。尤其是实际工作中就能接触到的东西,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

(6)讲练结合。坚持每章都进行单元测验,认真分析每次测验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下阶段教学中改进。多做几次模拟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找出应对措施,提高科目考试的合格率。做习题有利于巩固知识和发现不足,可以亡羊补牢。特别强调前几年的统一试卷必须做过。历年的试题能够反映近年考试的出题思路,规范我们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熟悉、掌握命题规律和把握试题的总体难度。通过做题,学生可以尽快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还可以了解试题的出题点和侧重点,找到真正考试的感觉。历年试题的重复率较高,今年考过了,明年还可能会考。

2、将会计从业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各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精心安排教学,将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现在的无纸化考试大纲覆盖面广,应该与会计专业日常教学安排有机结合。使之可行也易于实施。

3、选用新编的,对考试直接有效的教材、教辅和软件

教材和教辅的不适宜是考试通过率低的重要原因。应该选用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比如上海华泽出版社根据“财政部题库”编写的会计无纸化考试的“课征融通”教材,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本考试用书,较好地解决了教材问题。另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择也很重要。现在大部分省市都使用用友的财务软件,应根据考试需要和现在本省的规定选用。

4、加强辅导培训,不断探讨好的辅导效果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实力雄厚,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老师培训辅导学生;重视第一次课,让学生认可;注重教学方式,结合实际多举例,吸引学生,帮助其理解。

(2)不要高估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推动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培训老师要做到:不断重复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适当的给予强制性内容。推动学生前行。

(3)重视考前冲刺。考前一、两周,培训老师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考前冲刺训练,包括:梳理重难点、标注易考点;制作知识结构图;教授答题技巧;强调考试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不要粗心等。

现在网上也有很多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辅导,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鼓励考生结合本省市的考试情况和要求,认真选择后参加辅导,提高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应对技能。我们也期待下一步无纸化考试实现全国统一,使会计从业资格的要求统一,选拨会计人才的标准统一,教材、教辅统一,进一步推动会计人才选拨和管理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常规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指导意见(财会[2008]16号文).

第5篇

对口单招 财务会计 有效教学

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已实施了20余年,令无数职校生迈进了高等学府。如今,对口单招已成为职业学校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报考对口单招班的学生也日趋增多。因此,各职业学校对于对口单招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本科上线率,是摆在从事单招教学各位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笔者从事对口单招高三《财务会计》教学已有10多年,下面就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保障有效教学

对口单招财会专业理论课由五门课程组成,总分300分。其中,《财务会计》约135分,占45%。由此可见,其在总分中绝对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因此,根据江苏省对口单招的考试时间,对高三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本人制定了如下复习计划。

通过三轮复习计划的制定,一方面,使教师对该课程有了总体性的把握,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复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复习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整合教材内容,促进有效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财务会计的内容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教材的内容有些是滞后的,且全省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所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最新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笔者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企业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企业财务会计》以及《初级会计实务》等几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有些内容甚至参考了《中级会计实务》。再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详细地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通过这样的整合,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地理解和熟悉财务会计的内容,把握财务会计的精华所在。更有利于进行有效教学。

三、实行教案学案一体化,提高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在高三之前已系统学习过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因此进入高三是全面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如果还采用新课的讲授方式,不仅教学进度缓慢,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的做法是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案一共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知识精讲、典例剖析、巩固提高和总结反思。在每次上课前,预先将学案下发给学生,并提出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能根据学案上的知识要点自己去尝试。当然,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可在学案上直接列示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课堂教学时,要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案内容不是以教师讲为主,而是要让学生成为主角,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采用口头回答、小组讨论、自我测评、互相评价等方式,以此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案学案一体化,立足于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解决,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有效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无纸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根据《关于2010年度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知识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财会〔2010〕5号),从2010年下半年起,广东省省属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知识考试将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模式。所谓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无纸化考试,是指采用优化的题库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电脑随机组卷生成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电脑答卷考试并立刻生成考试成绩的考试模式。

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下简称《财经法规》)的教学工作。采用无纸化考试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比以前纸质考试有明显下降。其中,《财经法规》科目是考证的瓶颈,通过率下降幅度大。究其原因,一是题型变化大。无纸化模式减掉了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剩下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型的锐减使得学生的得分点减少。二是多选题得分难。多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占试卷一半的分值,而且漏选不得分,选漏等于答错,失分严重。三是学生对新模式的不适应。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都是采用纸质试卷考试,考证时突然换成用电脑考试,这让他们感觉非常不适应。

自从采用无纸化考试后,笔者在《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教学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使得学生该科的考证过关率达到了65%左右的好成绩,这与本市同类学校相比成绩排名都是前列的。下面就新型考试模式下《财经法规》的教学方法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明确教学目标

《财经法规》是会计专业基础课,知识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财经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违法会计行为和违法现象;要求学生在从事会计这一工作之前,要树立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同时,《财经法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之一,要求学生学好本门课程,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好充分准备。最终要使学生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好第一节课

《财经法规》知识点多而散,内容枯燥又需要学生记忆很多东西,较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在上第一节课时并没有急于讲解书中的内容,而是向学生阐述该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好本门课程,才能依法办事,顺利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在将后的财会工作中立信于人,奉献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讲述近几年来我校考证通过率的实际情况,强调该学科是三个考试科目中的一个瓶颈,考试难度最大。历届很多师兄师姐们都是该科不合格而考取不到会计证。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从根本上开始重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中职生接近三千名,多来自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多为文化基础差、厌学、叛逆、年龄太小又不愿出去社会工作的群体,很难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再按照以前“老师说,学生听”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取合适的、多元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善于利用归纳和总结法教学

本门课程中有不少知识可以进行再次提炼压缩和归纳总结。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读教材时,应该启发学生善于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巧用总结法学习课程。例如在讲授“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时,让学生通读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成图表的形式。这样,整个会计法律制度的关联就一目了然,便于教师讲解,又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2.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法和口诀法教学

在《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大量鲜活案例开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在案例中成长。例如,在讲授“支票”时,可以运用案例:“某公司财务科的小张拿着一张转账支票去开户行提取现金,被银行拒绝了,请问银行的做法正确吗?”学生通读课文,每个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看法和依据。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银行的做法正确。因为支票可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

本学科知识点零散杂乱,内容枯燥又需要强记,不受学生喜欢。如若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口诀法教学,将硬邦邦的法律法规转换成诗歌般优美的口诀,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是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如果用谐音讲它们转换成为“真是灵”(针、适、灵),读起来朗朗顺口,学生又容易记住。再如“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也可以用谐音转换成“今日收” (金额、日期、收款人),这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无纸化模式

1.开设上机课,增加上机课教学课时

过去《财经法规》的课时全为理论课,在教室教学。为适应无纸化模式,我们应该适当开设上机课,如每周两节上机课,可以使学生熟悉电脑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每次上机课都要有明确的操作任务,例如章节练习、章节考核、单选题、多选题或判断题的专项训练等。教师若不布置任何教学任务,而让学生自由操作电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无事可干,逐渐失去兴趣。要给学生定一个目标,评一次成绩,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几题、正确率要在百分之几以上等,促使学生产生竞争的能动性,从而形成学习的良好循环。教师应当经常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当面讲解其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同时,教师不能有偷懒的思想,不能认为布置完任务后就可以呆在教师台上做其它事情,放任学生利用电脑玩游戏、看网页、看电影、听歌等,这会严重影响到本门课的教学质量。

2.创建考证模拟系统,有的放矢

当前无纸化考证模式是采用题库进行随机抽题组卷方式考核,方式新颖,难度加大。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校计算机教研组和会计教研组的专业资源,创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模拟系统。这样就能结合上机课很好地展开《财经法规》的无纸化模式教学,有的放矢。在这套模拟系统中,应当包括练习系统和考试系统。练习系统可以有章节练习、单元练习和专项练习(单选、多选和判断)等,侧重于学生训练和巩固章节知识。练习系统中的题目都附有答案和详细解释,学生每做完一道题目就能看到,便于及时巩固知识。考试系统可以有章节考试、单元考试、专项考试(单选/多选/判断)和全真模拟考试等,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系统的创建应该尽量接近当前的会计考证系统,特别是全真模拟考试系统,可以在系统的界面上、形式上和题量上全真模拟。教师组建适量的题库,模拟系统随机抽题组卷,学生交卷后系统自动显示考试成绩。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模拟系统中适当增加模块,例如显示成绩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答案并附有详细解释,学生能够拷贝本次抽到的试卷和答案的电子版,便于他们回去打印和复习巩固知识。

总之,为适应当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的新型考核模式,《财经法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及时调整和创新。“穷则变,变则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经法规》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国际比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世界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早、成熟度高,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会计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教育目标,它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是该领域方面具有一定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通过归纳总结了他们在会计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特点,可以对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找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办法。

一、国外会计教育的特点分析

1、美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1)会计教育的目标

美国是会计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会计教育仍承袭英国的师徒制。在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大学开设的会计课程与CPA考试课程紧密相关。到1950年,美国会计教育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会计专业,但是会计教育的重心仍是为学生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做准备。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大公司经济权力的空前集中等环境因素,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发生严重背离,会计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1989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ce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简称AECC)成立。1990年9月AECC在《会计教育的目标》(Obiec—tives of Education for Accountants)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在将来成为职业会计师,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Lire-long leaming)的技能。”也就是说,会计教育不可能传授职业会计人员应掌握的所有知识,但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技能,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2008年1月31日美国商学院联盟(Association to Advance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简称AACSB)明确指出会计教育目标应多样化。目前最盛行的会计教学目标为:专业胜任能力、沟通技能、团队技能、道德规范、企业管理知识、批判性思维、有效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会计人员能全面分析事物的各个因素,并不断进行反思,实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或做出合理的决定。

在美国,会计教育界必须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给会计教育界,并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因此,美国会计教育总能培养出符合会计职业界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2)美国会计教育非常重视会计入门教育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EC在1992年6月公布的《会计教育状况公报》中强调第一门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建议各大学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应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名称可以叫《会计学导论》。它主要介绍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和政府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会计入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也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2、英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在会计教育方面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会计专业多隶属于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会计通常与经济学、管理学学位结合在一起设置专业,很少设置单纯的会计专业学位。英国本科会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每个学年均包括两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短学期经常开设一些课时较少的专题课程,聘请客座教授、实务界人士讲授,开拓学生眼界。

(1)会计教育的目标

英国各大学会计专业都会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规定的质量框架下,围绕着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4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生应知应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道德修养教育。认知和智力技能主要指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能力。核心和转换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管理信息能力、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实务操作能力指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自主技巧。

(2)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重视会计入门教育。英国大学非常重视会计入门教育。大学一年级都开设“会计入门课程”,该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老师会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经济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会计的概念,日常经济生活中需要掌握什么会计知识。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了解会计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课程、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如何学习、如何选课等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文章。

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机构资格考试完美衔接。从1854年爱丁堡会计师公会获得英国皇家特许资格至今。英国的特许会计师职业团体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英国有六大特许会计师职业团体——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EW)、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S)、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I)、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ACCA)、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简称CIMA)、特许公共财务及会计协会(简称CIPFA)。各大会计师公会各自组织考试,一般考试科目达十几门之多。例如,要获得特许会计师(ACCA)资格,必须通过涵盖了财会、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十四门课程的考试。

许多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英国当地的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格考试科目紧密衔接,学生在获得学位时,同时能免试多门特许会计师资格考试课程。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证书通常是进人大公司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通行证。英国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常与ACCA考试挂钩,并随着AC-CA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调整而调整。这样会计本科毕业生在ACCA的14门考试课程中可免试8-12门课程。

“三明治”课程体系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为了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在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涯中,英国大学允许学生休学整整一年或两个半年到企业兼职,即工作实习(Placement)。由于实习期长,企业也很愿意招聘兼职学生。“三年学制+一年兼职”的特色课程体系被形象地喻为“三明治”课程。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又缩小了理论和实际的差距。

3、澳大利亚的会计教学方式

澳大利亚大学强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学方式丰富多彩,会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

“课程计划”(suerect Program)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总体规划。在每学期开课之前,教师必须运用网络资讯及多媒体设施向学生“课程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授课安排、参考文献、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评分标准等内容。强调学生应如何安排与管理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以使他们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澳大利亚会计教学以课程学习为主,安排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授课、小组讨论(rutofi Questions)、课堂练习与辅导。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的纲要内容可在网上下载,教师着重讲授课程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思考。小组讨论,是学生的必修项目,教师每周都在网上布置小组讨论的问题或列示在“课程计划”的表格中。学生们必须在“小组讨论”课前完成所有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各准备一份答案,按时交给辅导教师。讨论交流时,学生除了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外,还要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也要回答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述。“小组讨论”强调分享思想和相互理解,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迅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练习与辅导阶段,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老师的任务是随时为学生解惑。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二、国外会计教育对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启示

1、根据市场需求确立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我国并没有达成统一权威的认识。根据美国的经验,会计教育目标的制定应由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共同协商完成,会计教育界应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来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由于我国会计职业团体的影响力弱,很少参与会计教育的研究,没有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的权利。会计教育目标基本上是由教育界凭自己的感觉单方面制定的。因此,我国应鼓励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的研究,经常向学校提供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会计教育界和职业界的联系渠道,制定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

(1)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设置课程体系

我们已经知道:美国早期会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团体(如ACCA)资格考试紧密挂钩。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可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将会计理论教育定位于会计资格证书的培训,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并为学生将来完成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做准备。简言之,高职会计教育应围绕职业资格证书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随着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学生会计实践技能的培训

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会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英国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一般是聘请会计职业界的专家来讲授,他们的讲课贴近实际,讲解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可以迅速拉近学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距离。英国的“三明治”课程体系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推行的“工学结合”与英国的做法很类似,让会计学生直接进入生产企业财会部门实习,直接向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实务知识和工作技能,逐步完成由学生到会计职业人员的转变。但是,在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接受会计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实习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共性问题。

(3)重视会计入门教育

英美国家都非常重视“会计入门课程”,这一做法值得模仿。来自普高的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一般知之甚少,如果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一门《会计学导论》,介绍会计的历史、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会计学科的知识框架结构、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律等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

3、改革教学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相对较低,积极尝试澳大利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动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逼迫学生主动学习,逐步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学生经常大胆地发言回答各种问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迅速提升,课堂气氛也会渐渐活跃起来。学生当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当配角了,在知识的传授上就不要面面俱到了,只需讲解专业知识的整体框架、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沿着正确的道路思考问题,直至取得正确的结论。

4、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会计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会老,学过的知识也会过时,因此,我们必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会计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并在漫长的会计职业生涯中取得骄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陈文涛,论美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06):60-65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77-82

[3]陈曼,美英会计本科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2010,(03)(下):152-153

[4]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U],改革与战略,2004,(08):66-70

第8篇

一、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基本情况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从教学效果来看,独立实践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借助计算机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操作。独立实践课程一般集中进行,每学期初的前4周和学期末的后4周是独立实践课程最集中的时段,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1-2周的课程设计集中学习,在此期间,一般避免安排其他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课程设计。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定目标和任务,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完成预定的任务。很多学生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或者能够比其他同学提前完成任务,非常勤奋刻苦、废寝忘食,他们完成任务后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二)案例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有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通过接触实际案例和实习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理论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比较抽象、枯燥,实务资料也非常有限,加之现在与每门课程理论教学课时缩短,学生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匆匆忙忙、似懂非懂,缺乏对课程内容清晰和具体的认识与把握。通过课程设计,面对实际案例和资料,曾经模糊的内容变得清晰,抽象的理论也成为具体实际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得到了强化。如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账簿、报表,理论课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只局限于一些浅显的概念、分类等方面的认识,但在课程设计中,面对真实的凭证和账页进行填写时,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很快就一一得到了印证。

(三)师生交流顺畅,教学氛围融洽 课程设计时,教师和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随时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多,教学氛围热烈而融洽。由于课程设计中是以学生做为主,教师只起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因此,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己动手,遇到困难或发现问题时能够随时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解答每一个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另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理论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同,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的不足

(一)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的困惑 按照教学安排,一般是先上理论课程,学完理论课程以后,就安排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但课程设计的安排时点总是有些不妥,目前尚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由于大部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初的前4周或者学期末的后4周,相比较而言,能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态度和效果都相对较好一些;而若安排在期末,则与后几周的考试周重叠,导致学生总是一边复习其他课程,一边参加课程设计,遇到考试时间和课程设计时间冲突时,就得无条件给考试让路。因此,若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末,学生一般会比较焦虑和浮躁,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使学习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但从理论课程和独立实践课程的安排来看,本学期上完理论课程,接着就进行独立实践课程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由于刚刚学完理论课程,学生对内容的记忆比较清晰,通过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得到很好的衔接和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相比之下,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往往都是针对上学期所学过的理论课程,经过一个假期的间隔,很多学生对前面学过的课程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从而影响课程设计的效果。然而,独立实践课程时间的安排不可能仅从学生和学科角度出发,更多的会牵扯到其他课程安排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即便仅从教学安排来说,由于独立实践课程较多,必须采取期初、期末都排课,才能满足目前所有的独立实践课程安排,因此,上述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独立实践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流于形式,成绩评定标准不具有客观性 课程设计一般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出勤;平常课堂表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最后完成提交的作业;答辩;实践报告等。成绩评定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上各部分内容,采取五级评分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最后确定综合评定成绩。在这一过程中,诸如学习态度、提问以及答辩等方面,很难有精准的计量标准,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所以,即使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可能都会存在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上的偏差。因此,如何能够使考核方式更合理,评价标准更客观,尽可能减少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成为目前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三)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存在抄袭现象 目前本科教学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少数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抄袭现象。这不仅存在于理论课程中,而且在实践课程中更严重。理论课程中,只要是限定时间上交的作业,总有部分学生因为不会做或不愿意自己动手做,而参照别人的作业,有时候甚至一个班级中出现一种或仅仅两三种统一标准答案。对此,老师都煞费苦心想对策、讲道理,包括承诺学生不分等级、不打成绩,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对于全程只有一个大作业的实践课程来说,相同的资料,集中而有限的时间,大量而琐碎的计算和业务处理,都成为课程设计中先天不足的诱因,导致总有一些学生借鉴和模仿别人的作业,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这种现象更明显。

(四)教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个体差异,影响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大部分独立实践课程都要借助于计算机和各种财务软件,而负责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本系的专职教师,不同教师由于日常理论课程教学的分工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组,包括会计学、审计学、税法、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不同课程组的教师对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和储备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讲教师外,其他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熟悉程度很有限,而面对大量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时候会感到力不存心。同样,对于各课程组的教师而言,面对非本课程组的一些细节问题同样会感到底气不足。如作为主讲会计学的教师,当遇到税法方面的一些具体规定时,总是担心会出错。由于实践课程往往是一个年级几个班同时开课,但以行政班级单独指派教师,所以在安排教师时,在本门课程的教师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安排其他课程组教师补充进来,这种教师本身学科和个人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一)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独立实践课程,协调好其他课程考试安排 理论上说,独立实践课程应该是在理论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一种实际练兵行为,只能是同时进行或者在理论课程结束以后进行,所以,在学期末安排本学期理论课程对应的独立实践课程应该是其中优选方案,但只有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期末考试或其他课程对课程设计的干扰后,这种优势才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安排、考试安排过程中要组织有实践课程教师参加的专业论证,全盘考虑,拿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务部门在安排全校必修课考试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针对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改集中安排的实践课程为分散进行,这样既能够缓解机房期初期末的资源压力,也能够避开期末考试的干扰,但具体设计进度必须注意要与理论课程对接,分散学习的效果如何也有待实践来验证。另外,可以考虑错峰排课的思路,并不一定所有课程都是从开学到放假这样的长学期课程,可以试行课程短学期集中安排,比如8-10周为一个理论教学周期,然后安排实践课程教学。

(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独立实践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价体系 建议以各课程组为单位,组织对独立实践课程的研讨和开发,通过调研和论证,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成绩评价标准,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对于考核方式,要重点关注其实际效果,好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规范的、可操作性强、量化程度高的成绩评价标准,如,借助于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不仅避免了学生抄袭,而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会计这一行业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学科,对现存法规有着高度的依存性,只要相关法规修订或改变,会计处理就要随之发生变化,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不断学习成为会计人员工作的常态,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职业能力。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这种专业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的学习能力)应万变(的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认清学习目标,才能摆脱那种只求分数、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作弊行为。另外,应积极探索借助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约束学生的抄袭行为,如实名认证、单机版财务软件的使用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学生的作弊行为。

(四)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培养跨学科的多面手 目前,课程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课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不熟练,集中表现在一些比较难的教学软件应用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会计教师而言,会计软件的应用是会计独立实践课程中最大的障碍,急需采取一些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包括计算机培训、各种财务软件、教学软件、办公软件等的培训,建议以学院为单位,定期举办计算机和软件培训班,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2)实施课程轮换制度。建议在教师个人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进行课程轮换,鼓励教师开设新课程,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多元化的专业教师人才,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如,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3)办公室中专门安排容量大的电脑并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以备教师平常学习和使用。(4)编制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程式化的问题,如由于学生操作不当会出现一些计算机问题、系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有专业的解决办法。因此,建议在每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都编写统一的教学指导书,将常见问题及其对应解决办法列举出来,这有助于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2JGYB2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编号:50280235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目标驱动;小组教学;会计学原理;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孙小斌(1977-),男,四川广安人,河南工业大学2001级会计学生,现任松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会计学原理,又称“会计学基础”或“基础会计”,有时也被称之为“簿记学”或“初级会计”。“会计学原理”主要阐述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知识和会计基本方法的知识体系。“会计学原理”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在会计学科的大厦中,它当之无愧是极为重要的基础。也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会计学原理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而设立。传统的“会计学原理”教学则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写,学生抄。由于其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模式单一,再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教学本身兴趣不大,结果导致老师在讲台上非常辛苦,学生则是睡倒一大片,或者偷偷看小说。至新媒体出现以后,老师就开始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依然存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情况。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是一种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他不仅增强了会计学原理的趣味性,同时也加强了会计学原理目标的培养。

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任务来驱动小组成员通过协作、探究共同完成并达到一定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整合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驱动学生学习,变传统的教师“教”会为学生“学”会;而学生则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互动、互助,发挥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

一、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的运用

(一)设计目标

可以将高职院校的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成绩分解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两者可设计为5:5或者4:5。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就是拿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目标。拿5:5来说,每个小组必须得到一百分,则该组的所有同学平时成绩记为满分,即五十分。如果小组得分只有八十分,则该小组所有同学的平时成绩就是四十分。最高分不能超过满分,也就是说平时成绩超过了一百,最终还是以平时成绩的满分为准,不能加到卷面成绩里边去。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小组去争取得一百分。那么,学生们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呢?其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1.知识抢答,围绕书中重点,出一些单项选择题或者案例分析题,回答正确一个加两分,两个加四分,错误没有分。2.知识轮流答题,围绕书中难点,出一些多项选择题,按小组序号轮流回答,回答正确一个加两分分,两个加四分,错误没有分。3.判断题,围绕书中难点,要求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正确一个加两分,两个加四分,错误没有分。4.实务题,回答并计算正确一个,一组加五分,错误没有分。5.研究报告,每一组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报告,根据其内容评选出优、良、中三等,优加十分,良加八分,中加五分。

(二)合理分组

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的分组原则是:6到8人为一小组,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穿插组合。任务出现后,由小组成员探究、讨论、协商具体答案和方法,然后选举一个代表或者自己试行操作。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以监督协助小组完成目标,每个班选举一个课代表给班上的组员加分扣分,并每周向教师汇报该班几组同学的表现状况。老师每隔一周就要向学生公布得分情况,形成你追我敢的竞争意识。

(三)反馈调控

采用“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必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要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每周都要听到组长和科代表的汇报:一是要知道班级和每组的得分情况,二是要知道题的难度系数是否适中,三是要知道每组同学里的学生们的表现。并每周向学生当众宣布得分情况,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通过每组每班的得分情况,适时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答题的积极性,并做出一定的调控和处理。尤其是对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予以鼓励表扬,抢答老是被忽略的同学,要给与机会调动其积极性,要给每组同学发挥空间的平台和机会。

(四)最后得分

每位同学最后的平时成绩得分情况由课代表、组长、老师一起根据其一学期的表现记录来商议打分。

二、目标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评价

(一)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忽视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加之会计学原理的勾背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对会计学原理课不感兴趣,甚至逆反和抵触。我们要将会计学原理上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是以一种目标作为设定,以竞争作为手段,以知识作为展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热情,增强会计学原理教育的时效性。

(二)目标驱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方法

“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采用的是“利益关联”的多元评价方式,也就是每个小组目标总体完成情况直接影响该组成员的总评成绩。小组内部人员一人加分,整组同学都能享受加分,小组内部人员一人减分,整组同学都要减分,实行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的方式。一些同学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可能没有多大兴趣,但是鉴于全班同学都在为荣誉而积极配合老师的学习,也会为了自己的同学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增强其小组的凝聚力。

(三)目标驱动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会计学原理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完全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会计学原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而来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他和传统的会计学原理教学相比:教学目标没变;教学重难点没变;教学手段没变;教学工具也是多媒体和板书的结合;只是在教学方式上缩短了教师讲的时间,增加了目标驱动环节,迫使学生完成目标,能更加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能更加积极的主动地去学习,能更加重视这门功课。

三、目标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

会计学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比较乏味,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本身比较薄弱,再加之一些学习困难生就更觉得上这课很是索然无味。但是又介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被逼着学习,非常痛苦。“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迫使那些学习困难生主动学习,主动看书,并且为了小组的荣誉还得积极回答问题,好好表现。因此,一些困难生在这种教学法之下也不得不学习。即便痛苦,但是加分的喜悦也为之感到欣喜,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会计学原理课,一般则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写,学生抄。有了多媒体之后,在教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有了ppt,有了视频,有了音乐等。但是,学生也很难参与到理论课的实践中去,只有单向接收知识或者视频、音乐等带来的感受。“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则迫使学生为了达到目标,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主动的去看书,主动的去回答问题,主动的和小组成员合作,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活跃开去。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学原理理论课作为公共课,很多学生对这些课程根本就是不重视、不担心,没考过,也不担心,大不了补考,补考也不花钱,没什么大碍。“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迫使学生去看书,而且是主动去看书,因为平时不看书,平时不正确回答问题,就没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差了,连期末考试都不用考了,就意味着你要补考。再差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还没有进考场,就已经宣布自己挂科,所以学生不得不自主学习,久而久之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提高了。

(四)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思想,特别渴望独立,尤其是现在的高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渴望独立中更显自我,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在知识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五)加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

会计学原理理论性较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但这正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的地方。为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们是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上课也是绞尽了脑汁,最后都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在知识抢答、知识轮流回答等各个环节都贯穿了知识的内容,学生想要得到这个分数,就不得不主动的去看书、学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

四、小结

“目标驱动式小组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结合传统的会计学原理教学模式改进的一种教学方式。还处于一种比较稚嫩的阶段,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其成熟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笔者将继续研究并使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昊.基于美国教改经验的中国会计教育革新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2]迈克尔・戴尔蒙德.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研究和实务[J].会计研究,2005,(12).

[3]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08).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问题;对策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不同于会计系列课程的法律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会计学科相互衔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是教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培养目标分析

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会计专业本科低年级开设,目前笔者任教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功课繁杂,教学内容有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课程,对经济法基础知识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清楚。使经济法教学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培养懂法律、知经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问题分析

经济法教材欠缺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整合。有些教材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经济法发展。例如2014年公司法、预算法都做了大量修改。笔者使用的2012年版经济法教材无法反映诸多变化。教材内容罗列法条,缺少具体案例,课后缺少习题练习,导致教学陷入单纯讲授法条而缺乏基础知识支撑的困境。

(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

第一,经济法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国家干预措施,面对日新月益的经济情况,经济法呈现变动性强,数量繁杂状况。多数教材中既包括市场契约法又包括市场主体法,还包括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等。内容远超法学中经济法界定。经济法教师面临内容选择困境。第二,学生对经济法理论内容理解困境。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习惯标准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感觉较难接受。例如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有的教材列入宏观调控法,有的教材列入微观经济规制法。

(四)教学方式困境分析

第一,经济法需要大量法律法规做支撑,内容繁杂,会计类学生对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法律规范难以理解和掌握,感觉十分枯燥。第二,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每周3节,整个学期48课时难以深入讲解经济法内容。教师害怕案例占用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把多数课时用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缩短或取消,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难以提高。

(五)考核方法仍需改进

经济法课程教学时数较少,考核次数也较少,缺少平常考核,以期末闭卷一次考核为主,考试时间为2小时,若内容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方式来考核记忆内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缺少理解。难以满足实用性教学目的。若试卷中以过多案例方式考核,2小时内也难以全面考核课程重要知识点。

二、解决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会计专业学生主修课程是会计学,经济法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会计专业有关经济、民商法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二,经济法教学目标应与就业和考证相衔接。用人单位希望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丰富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在校期间考证主要是会计证或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教学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从单纯学历教育到学历加素质教育。

(二)经济法教材建设

首先,经济法教材要联系会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衔接,给会计专业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参加资格考试提供帮助。教材应加大实践能力训练,附有较多实际审判案例题目,并配套大量习题供学生熟悉知识点。其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适当融入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比如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融合,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知识结构适应会计专业相关法律事务需要。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内容应包括:(1)法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经济法基本制度;(2)民法,主要涉及物权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3)商法,主要涉及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内容;(4)社会法,主要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5)经济法,主要涉及宏观经济调控法,如票据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等内容;微观经济规制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内容;(6)诉讼法,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对与会计工作相关性不大的,如产业调控法律制度,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土地法和房地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可略去。其次,教学计划要考虑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分清知识点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专业及就业相关经济法规,能正确分析案例。最后,对会计专业法律知识要求应有别于法学专业,内容要体现会计特色,有针对性联系会计工作中遇到的经济法问题。如票据法内容编排可参考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填写要求。

(四)改善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经济法作为会计专业无先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教师以恰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如通过合同法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合同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产生学习欲望和动力。其次,避免授课出现经济法与会计知识脱离现象。着重讲解会计监督经济法规。例如:上市公司做假账的问题源头在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有做假账的强烈动机,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粉饰或掩饰财务报告,就难以被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聘请。政府(税务局、检察院等)因技术和政治障碍,难以短时间遏制大企业造假,社会投资者、内部职工力量太弱,没能力遏制大企业财务造假,小股东如持股排第三名至第十名的机构持股者,有一定能力,但权利不够。引导学生提出公司法改革建议,拓宽创新思维。最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会计工作,要重视涉及会计学条款学习。下面以公司法公积金条款(第166、167、168条)为例说明。

第一,法定公积金范围有些学生常将法定积金和资本公积相混淆,第166条第1款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百分之十列入法定公积金。第3款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第16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因此,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两种。法定公积金以公司法为计提依据;任意公积金计提由企业权力机构决定。资本公积金是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第二,盈余公积提取基数很多学生认为盈余公积提取基数是净利润或可供分配的利润。授课要讲清会计公式。例如: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其他转入是指盈余公积补亏加其他调整因素后的金额。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因此,提取盈余公积金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当年税后利润。会计处理如下:①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即历年累积盈利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比例②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即历年累积亏损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年初未弥补亏损)×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第三,法定公积金与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比例限制。公司法第168条第2款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百分二十五。学生常混淆盈余公积构成及留存比例计算。可用举例明确。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2014年,该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为60万,提取任意公积金累计为40万。当年,该公司拟公积金转增公司资本50万。A方案用法定公积金30万、任意公积金20万转增资本,B方案用法定公积金40万、任意公积金10万转增资本。问:应选择何方案?解:转增后至少留存的法定公积金数额=100×25%=25万。任意公积金不受25%限制。应选A方案。

第四,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用途公司法第168条第1款规定:公司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弥补公司亏损。教学发现学生对公积金用途难以分清,可提及公司法条款结合会计处理明确。资本公积有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能够转增资本的是资本公积的资本/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发生经济业务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不能转增资本。

(五)考核的方式要围绕会计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

第一,课堂测验要改变标准化或记忆性考核方式,注重课堂案例分析和阅读理解等能力培养。例如布置思考题,如何理解公司法第166条规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若同学难以解决,可结合库存股会计处理提示。例:甲上市公司于2014年11月1日回购1万股奖励员工,2015年2月1日尚未计入个人账户,若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分配2014年利润,那么在2015年2月1日甲公司持有本公司的1万股用于奖励职工股份是不参与2014年利润分配的。原因是公司利润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公司分配利润,需将公司分得利润分配给股票持有人。导致循环往复。第二,布置课程网站作业与考试,利用课程中心网站开展网络化学习。通过网站论坛及时答疑,加强教学互动。平常可布置对某法律现象提交论文方式,加深法律条款应用能力。第三,做好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的设计,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构建经济法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考试模式,实行教师流水批改试卷方式。

综上所述,经济法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考证需要相衔接,以明晰教学目标为前提,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编排教材,分清教育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素质拓展,最终培养出懂法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斐:论经济法教学中的选择困境及其解决原则[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实验; 会计实验教学; 共享资源库;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121-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人们对会计实验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各方面又非常关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其相关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一、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需要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一)培养会计人才“能力为重”,需要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那种全面素质较差、能力较弱的会计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8月28日)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表明实践教学对于本科生(理工科和文科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高职院校更重视实践教学,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这些院校都极为重视会计实验(实训)教学。

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是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提出对学生的培养,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来说,能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各种具体能力:(1)学习能力,如表现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外语能力)、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2)实践能力,如表现为工作能力、服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3)创新能力,如表现为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总结能力、调查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培养会计人才以“能力为重”,重要途径之一是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仅培养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共同提高。

(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1.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界定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相对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而言的。什么是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有多种认识,例如:(1)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指所有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实现学生自主的实验教学。(2)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由学生自己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订实验步骤,自己通过手机或上网预约并安排做实验,自己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实验教学。(3)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自主选择,随时预约并进入实验角色,实现网上课程辅导,网上答疑讨论,网上在线测试的实验教学。以上几种认识都突出了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但需要指出这种自主性不是盲目性,而是有指导和组织的自主参加的实验教学。因此可以说,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学生按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内容),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制订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预约并安排实验,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这种认识包含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系统的以下要素:(1)以学生为主体;(2)老师为辅助;(3)学生遵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4)选择实验项目(内容);(5)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6)制订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7)利用共享资料;(8)预约并安排自行实验;(9)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程夏教授就提出“会计实验室的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①,要求会计实验室要面向社会开放,并促进会计实验产业化。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开放。所谓开放,是指解除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条件下的限制,即不利于会计实验教学的各种规定,只有开放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开放是相对的,开放按其范围有:对内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学校内部其他专业学生开放,满足他们需要会计实验的要求;对外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需要会计实验的社会其他院校和相关单位,对外开放会计实验教学。对会计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要通过创新进行改革、提升和整合。

2.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意义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预约安排实验,在会计实验过程中,自主地依据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各种实验工具,按照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自己进行考核评价、处理和总结。通过会计实验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有效模式。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对模拟企业的一定时期经济业务,依据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管理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期末编制会计报告,向有关方面披露会计信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会计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时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和创新的机会。在会计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新问题,要独立思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会计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会计法规的规定进行解决,并可结合参加各种竞赛对专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的限制,以开放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会计实验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专业理论指导,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学风、作风,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集体)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规范个人的行为,正确处理会计事项。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会计精神,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实验教师的要求是全面的:专业上,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学业、就业、创业”三业实验,或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实验;理论上,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法规上,要学习和掌握会计法规和相关的法规;能力上,要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上,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6)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扩大了使用范围,增加了实验时间,开放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创新性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验,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会计实验,实施资源共享,使实验设备资源、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师指导和辅导实验教学的作用。在会计实验过程中,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二、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以会计实验为内容,采用开放形式的教与学的同步活动。为了规范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活动,需要选择确定一种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规范形式,据以规范会计实验,揭示其全过程,是组织和考核会计实验的标准。选择哪种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有多种认识,如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开放式、多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立体化、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基于ERP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化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游戏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等。笔者认为,以上各种认识主要强调了教学模式的特征,考虑适用的广泛性采用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或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学生主体、实验开放内容、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实验过程、实验成果考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等构成要素。

(一)会计实验教学计划

会计实验教学计划亦称为会计实验教学方案,是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会计实验目的、会计实验对象和会计实验内容所制定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包括会计实验培养目标、实验学生主体、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开放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实验过程、实验成果学生考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等。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要求: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会计与相关内容相结合,会计实践与会计研究相结合,内容开放与创新相结合,学生自主性与教师辅导性相结合,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等。有人误解,以为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需要会计实验计划,任学生个人随意安排。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仍需要按会计实验计划实施,需要教师辅导,以保证完成会计实验任务。

(二)以学生为实验主体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从被动式实验转换为主动式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自觉地积极参加会计实验,按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以学生为实验主体,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自律观念,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地遵守会计实验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结合研究与创新,团结同学,相互协调,相互尊重,按实验步骤积极认真地进行实验。在开放式会计实验过程中,不是老师放手不管,而是对负责组织实验的老师有更高的要求,改变“抱着学生走”为“引着学生走”,在实验与理论、研究和创新结合方面,给学生更多启发式的指导和辅导,组织研究创新型讨论活动,促进学生通过实验在各方面得到提高。

(三)开放实验内容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依据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参与实验的学生是开放的。开放实验内容包括:(1)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单一会计学科(如会计原理或财务会计)实验、相关学科(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结合)实验和综合性或整体性(会计各种基本学科)实验,或初级实验、中级实验和高级实验项目,或会计课程实验项目和会计专题实验项目等;(2)选择实验类型,选择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或基础性、提高性和综合性实验,或学业性、就业性、创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3)选择实验方法,选择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研究式方法和创新方法;(4)选择实验形式,选择会计实验现场教学和会计实验网络教学;(5)选择实验手段,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6)选择实验时间,选择固定(计划)时间、全天工作作息时间和预约时间;(7)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的实施细则;(8)自主安排实验。开放实验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以适应学生的能力要求。

(四)共享教学资源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具有共享教学资源。在实施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由于这种会计实验模式的对学校内部和外部开放,使得会计实验涉及的实验内容广泛,相应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平台要拥有全面、丰富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这是实施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会计实验教学对内对外开放,参与实验学生涉及多种专业,除会计专业外还可能有其他专业;参与实验学生或人员涉及多方面学校和单位,有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还可能有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部门的学生或人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共享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既有共性的各方面都能采用的教学资源,也有特色的专项教学资源可供各方面选择,这样才能顺利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五)自主实验过程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实验的学生需要依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具体的《会计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实施细则》,按照选择的实验项目、实验类型、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时间自主地安排会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理论联系实际,依据会计法规和相关法规正确处理会计事项,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掌握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采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利用会计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经济业务。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自主实验过程,要成为操作过程、学习过程、研究与创新过程,才能使参与实验的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实验成果考评

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参与实验的学生按照自主制定的《会计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实施细则》规定的会计实验内容完成以后,需要学生自主地考核与评价实验成果。自主评价实验成果,要依据《会计实验考核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价的内容包括:(1)会计实验全部资料,按实验内容分类装订成册,按《评价办法》计分;(2)会计实验自测试题答卷,参考共享教学资源中会计实验试题答案,按《评价办法》计分;(3)会计实验总结,其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研究、提出新问题和新认识、能力提高和存在问题等,按《评价办法》计分;按照正确性、理论性、操作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确定三部分的比重,然后计算会计实验总成绩。

(七)对外开放实验组织形式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对外开放组织形式,按开放区域分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种:(1)对内开放,是对学校会计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放会计实验教学。由学校会计实验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专业会计实验的共性要求或基本要求以及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分别组织会计实验。(2)对外开放,是对本地其他院校和社会有关单位的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人员和相关学生和人员开放会计实验教学。可以组织学校会计实验联盟或校企研会计实验联盟,共同组织会计实验教学。实际上,社会上的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等组织,已有各种需要实际操作的“会计实务操作培训班”。这种对外的会计实验教学,集中优势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可以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节约教学成本,促进会计实验教学事业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一)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推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库是通过IT技术,将高校乃至社会上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序、有效地集中起来,为学校和社会各种用户会计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提供优质会计教学资源服务的资源库。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必要的。在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8月28日)中提出:“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本科生开放,打破‘学科壁垒’,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同样,会计实验室要打破“学科壁垒”,就是要对本校本科生开放。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11月26日)在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在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各学校由于会计实验教学投资不够,使会计实验教学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和使用效率偏低等。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适应地区高等学校的聚集和大学城的崛起,各学校之间教学联系密切,为了克服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会计实验教学投资,提高会计实验资源使用效率,优化会计实验教学资源质量,并为学生自主会计实验创造条件,客观上需要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库。建立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库是能及时地满足师生会计实验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会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资源库,有利于最大范围集中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会计实验的现代化水平。

(二)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②

1.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1)共享教学资源库的一般内容。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是在一定区域内,打破学校的界限,对应有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实行各学校共享。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为有效地开展会计实验教学提供各种可被利用的教学资源。会计实验教学资源一般包括用于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条件、科研条件、专业条件和管理条件等。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11月3日)在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指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有人认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用品、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信息和教育政策等内容。

(2)共享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分类。为了充分地运用共享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需要对各种资源分类。有人提出按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性质,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或分为教学资料、教学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在会计实验教学中,一般将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相应形成公共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资源库。

2.公共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公共教学资源是适用于各种学科实验必须具有基本前提而使用的一般性教学资源。它包括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和实验教学环境。

(1)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库。其内容包括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会计实验对象,一般以企业为实验对象(内容),公共教学资源也就是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或拍摄各种与会计有关的影像资料,如企业全景、各职能机构图示、生产车间、工艺流程、产品特点、行业资料等;或虚拟工厂、虚拟职能部门、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产品等。会计实验条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必需的一般实验设备、用具和用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其要求、就业资源等。

(2)实验教学环境库。实验教学环境的设计,依据会计实验教学方案,按照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和普遍适用性的要求,主要包括:1)实验环境的设计,有教学公告板、实验预约与管理、实验资料管理、成绩查询与管理和交互讨论区等。2)实验活动的设计,按照一定会计实验模式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相应形成的实验氛围,反映交互方式的交流及其效果。3)实验资源的设计,按照实验内容和要求的实验资料及其相应的实验条件。

3.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是适用于会计专业实验在公共教学的基础上而使用的教学资源。它包括以下各种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1)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库。主要是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会计专业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各种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及其实验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本校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外其他院校会计实验教学计划等。

(2)实验课程(教材)库。一般会计实验教材: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管理会计实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专门项目实验,综合实验,或初级会计实验、中级会计实验、高级会计实验;精品课会计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会计实验,省(市)级精品课程会计实验。会计实验课程(教材)也适用于网络课程的会计实验。

(3)案例库。案例是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案例的内容一般包括:事实描述、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应用领域、建议等。案例主要有会计案例、财务案例和审计案例等。

(4)特色资源库。具有部门、行业特点和特殊事项的会计实验,如会计制度设计实验、税务筹划会计实验、旅游会计实验、地区会计实验、破产企业会计实验、会计创业实验、会计就业实验、资产评估会计实验等,还包括实验资料、实验教材和相关资料。

(5)专业标准库。教学标准一般有:会计教学标准、会计实验教学标准、各种会计课程标准、各种会计实验课标准、会计实验模式标准、会计实验试题标准、会计实验考评标准、会计实验教师标准、会计实验教学条件标准、会计实验教学管理标准等。

(6)习题库。收集会计原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审计等会计系列课程及其实验课程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7)问题库。各种会计实验课程的问答题及其答案,会计实验教学常见问题、难点、热点、重点讲解(答案),以及讨论题(思考题)及其答案等。

(8)试题库。试题的编写以学科的知识点结构为依据;内容要科学,无学术性错误;无歧义,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数量要足够多,在知识点、难度与认知内均衡分布。各种会计实验课程的试题及其答案。

(9)实验作品库。学生实验作品主要有:各种会计实验作业、专项会计实验报告、会计实验总结、会计实验调查报告、会计实验创新活动报告、会计实验专题研究论文、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建议等。

(10)实验考评库。会计实验的考核与评价资料:1)对学生评价,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学生选择内容的深浅程度、作业情况、答疑情况、讨论情况、创新情况、参与态度、实验作品和实验考试情况的评价;2)对实验教师评价,教师提供媒体素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作业批阅、提问及点评、答疑讲解和分析、讨论的分析和点评、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参与态度、创新组织活动和试题内容的评价。

(11)实验文献库。实验文献(信息)库的内容:1)会计实验教学活动,即各种学校组织会计实验的情况;2)会计实验论文与著作,指各种报刊发表的会计实验论文,各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实验著作;3)会计实验主课教材,指与各种会计实验教学所依据的各种会计教材(主课教材)及其学习指导书;4)会计实验相关资料,指与会计实验相关(如金融、财政、税收、企业管理)的论文、书籍、业务知识;5)会计实验重大事项,如会计实验研究组织、会计实验研讨会、会计实验(实训)杂志等;6)会计实验国外相关资料,包括其他国家与会计实验相关的论文、书籍、活动资料等。

(12)多媒体库。多媒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③会计实验多媒体内容,主要是媒体素材和课件。会计实验媒体素材,如实验用材料(原始凭证――发票、纳税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图表、图像、音频、动画、视频;会计实验课件,如各种会计实验教材、专项会计实验资料等的课件(课程软件)等。

(13)实验规范库。与会计实验相关的会计规范有:1)会计法规,会计法律、行政会计法规、地方会计法规、会计规章;2)会计制度,指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制定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3)会计职业道德;4)与会计相关的国家政策,包括其他法规、规范性文件,社会公民道德等;5)国际会计规范,如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

(14)实证研究库。实证研究是依据确实的证据,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的研究。主要有:1)规程实证研究,是依据确实的证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的研究。规定的程序一般是:引言(前言、导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实证检验;结论与建议;局限与启示。规定程序8项,也可少于8项。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实证论文。2)调查实证研究,是按照研究对象和有关要求,采用一定的调查形式,在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调查研究报告。3)实践实证研究,是个体在一定期间亲身参加单位的会计实际工作,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和提高认识,并据以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专题论文。实证研究库的内容,包括实证理论、实证方法、实证论文范例等。

(15)实验教师库。实验教师是组织会计实验的教师,要反映实验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从事实验教学的经历、实验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等。实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1)人格素质,要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2)专业素质,具有广博而精深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3)创新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1.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原则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要(以下简称教学资源库)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整合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外部相关信息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并对学校内部各专业开放,对学校外部其他学校和社会开放。

(2)共享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校内各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和学校外部其他学校和社会有关方面,通过互联网,共享教学资源库。

(3)覆盖面广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内容上应覆盖学校所有院系的与会计相关的专业,适用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以及社会上与会计相关方面的需要。

(4)内容充实原则。教学资源以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为主,兼顾相关方面的各种教学资源,如文献和法规等资料,形成海量的资源库。

(5)多样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内容在形式上,有实验教材资源、素材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课件资源和教学网站等。

(6)实践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与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力求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相适应。

(7)科学化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在运用上结构合理、可扩展,方便操作和使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培养。

(8)先进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各种会计实验教材和相关资料,要在原有基础上吸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现行的会计规范,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

(9)智能化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建设上,要有适合学生和教师不同需要的模块,便于学习和实验,不同课程的自动组卷、自动判卷,通过知识点的关联能去寻找尚未掌握的知识点。

(10)标准化原则。教学资源库的不同内容,按现有的标准,分别遵循国家标准、部门标准(或法规的规定)、行业标准,或企业自主制定的标准(要求)等。

(11)可靠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以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而编制的,反映客观实际,其理论、方法与实务是可靠的。

(12)可扩展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反映了现时会计实验的实际和水平,没有绝对化的限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可不断地更新与创新发展。

(13)稳定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长期各个学校会计实验教学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断优化和提升,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因而相对比较稳定。

(14)实用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便于学生在会计实验过程中使用,应具备操作简便、运行快捷、多种检索供选择、界面友好清晰、优化网络传输,有利查询等特点。

(15)多功能原则。教学资源库对内和对外开放共享,供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共用,提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用于会计课程的学习、实验和研究,为学习会计和其他知识提供方便。

(16)针对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按其性质,分为各种分支资源库,便于集中学习和运用;按其实验需要,可以形成不同课程的套装,便于不同实验课程的使用。

(17)规范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不同内容,要分别依据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其他规定编制规定;对会计实验教材和其他资料的编制,要规范其对象、结构、概念、标准和考评等。

(18)技术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时,按其内容的性质、用途和要求,采取“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安全保密性”的技术方针,分别采用相应的技术。

(19)操作性原则。教学资源库通过互联网,与校内和校外的链接要畅通,选择会计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按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和考评等。

(20)经济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建设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选用和整合教学资源时,要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资源,避免重复投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2.共建教学共享资源库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要分两步走,先是面向校内共同建设,然后是面向校外共同建设。

(1)面向校内开放共同建设阶段。在学校领导重视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面向校内开放,以会计实验室为主,同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并自愿加盟,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制订共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库计划,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方案),在原有会计实验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加盟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经整合、充实、创新发展而逐渐建成校内开放的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2)面向校外开放共同建设阶段。根据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想,“以高校为依托,以产业为载体,通过组建若干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有关企业应用实践便利”,在同一地区,组建有其他院校、企业和有关单位加盟的领导小组,制订共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库计划,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方案),在校内共建会计实验资源库的基础上,引进加盟学校专业和有关单位相关的教学资源,经整合、充实、创新发展而逐渐建成对外开放的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在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有计划对外开放;建设网络会计实验室;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开放共享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等。

【参考文献】

[1] 邝溯琼,杨定新,陶利民.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

[2] 江金兰.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3] 宋爱华.基于ERP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11).

[4] 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5] 吕飞豹.基于网络游戏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

[6] 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7] 郑家茂,熊宏齐,潘晓卉.构建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8] 钱洁,刘志学,唐,等.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9] 张永雄.基于开放式模式的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10] 刘雁.会计模式实验室建设与会计实验教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

[11] 罗红.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12] 赵美芳,朱单,金珠鹏.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13] 陈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会计之友,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