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09:0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传统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空间艺术。透过那斑斑驳驳的一砖一石,人们能够从中解读出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宗族家庭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时代性的差异;从横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土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人民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文中,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礼制”与中国传统建筑
君主专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礼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很重要的。所谓“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孔子是“礼制”的忠实维护者,他的“克己复礼”等主张,都反映了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同样存在壁垒森严的等级,从建筑的布局、形体、结构到装饰设计,处处皆凝结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规范,以显示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这就是建筑中的“礼”。宫殿建筑中,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殿”,与家人生活起居之处为“宫”。故“殿”的面积与构件都以大为美,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来显示皇权至尊。“宫”的建筑规模则据主人的身份而定,皇帝的起居宫最大,其次为皇后及其妃嫔所居之宫。明清故宫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整个建筑群中最雄伟宏大的部分,居中而立,统摄全局,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后宫中皇帝起居的乾清宫规模最大,其后为皇后起居的坤宁宫,再次为妃嫔所居的东西六宫,皇室家族内部的贵贱尊卑,由此都可见一斑。
民居建筑的等级限制也是极为严密的,各朝统治者甚至以律法的形式来加以规范。各级官员的府邸建筑,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建筑装饰的伦序等级十分明显。例如:基座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一般的民居只能用普通台基,官品较高的府邸可用较高级台基,惟有皇家建筑和佛寺庙宇,才可以用“须弥座”。这种座式原为佛像底座,寓意以须弥山之高显示来佛的崇高和伟大。皇家建筑借用“须弥座”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屋顶式样的不同也代表民居的不同等级,四面坡顶多为皇室和庙宇专用,歇山顶多是达官贵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为硬山顶。此外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天花、彩画等也分不同等级,严禁违礼僭用。
二、“宗族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
宗法家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宗法伦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后,这种观念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中国传统建筑也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宗族观念和思想。
中国传统的居室建筑,是对宗族家庭伦理最形象、最生动的阐述。就平面布局而言,民居的分布多由若干单体建筑来组合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寨。庭院为同祖同宗家庭生活起居之处,村落为同姓同族之人交往活动之处。这种布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族群而淡化个体,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传统家族的宗法特质。民居庭院内部的布局也内涵丰富。为了体现父尊子卑,长幼有序,一般皆将家长所居的正室安排在正上方,同时也安排有祭祀祖宗或家庭集会之地。在“堂”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相对于“堂”,房为从属地位,这与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同时,由于堂为家庭居室中最尊贵的地方,代表同宗集会之地,故人们习惯上以“堂”称父系亲属;母系的亲属不是同祖同宗,故而不能算是同“堂”之后,遂以“表”称之。出于室正房偏的观念,人们称结发妻子为“正室”称妾为“偏房”。同时,为了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动自由,妇女的居室一般被安装在幽深、封闭的院落后部,故传统社会习惯称妻为“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人将妇女之居称为“闺房。
三、“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建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投入。中国传统建筑绐终讲究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映衬,追求虚实相生,情境相映,曲折尽致,意有回境以达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结构、色彩风格皆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各地区自然环境相生相融。西南地区阴热潮湿,蛇虫出没,居室虚空而筑,幢幢竹楼掩隐在片片竹林丛中,拙朴雅致;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漫漫,其居室掘穴为窑,苍茫而古朴;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东北平原地区,原野辽阔,寒冷干燥,故居室雕梁画栋,端庄厚重。在色彩的应用上,北方自然色彩单调,故建筑的装饰色彩浓重热烈,红墙朱门,黄瓦绿窗,色彩热烈鲜明。南方植被丰富,自然色调丰富多彩,故建筑物多采用天然原色,粉墙黛瓦,褐柱青砖,幽雅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园林建筑,是对自然山水的再现。所谓“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指的就是园林中的建筑设计尽可能排除人工雕琢的痕迹,遵循自然山水风景的规律,效法自然,渲染野趣。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往往不得不改变某些固有的特质。如对线条的处理,建筑作为人工创造物,直线是其人力之美的象征,而自然山水风景却多为柔和、流畅的曲线。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雅致唯美的建筑装饰,缤纷绚烂的建筑色彩……无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建筑的极致之美。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无限感悟。让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9(9).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现代茶馆外部空间设计
一、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含义丰富多彩。其中建筑物表面的构件和装饰最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的装饰技术手法。建筑物的上部装饰空间为屋顶部分,其内容包括:屋脊、瓦当、滴水、屋瓦等。建筑物的中部装饰空间为屋身部分,其内容包括:天花装饰、藻井、梁架、墙面、柱、斗拱、枋、雀替、门窗等。建筑物的下部装饰空间为台基部分,其内容包括:台基、柱础、台阶、地面装饰等。
二、茶馆外部空间设计及运用
茶馆的空间大多是由内外两个部分构成的,内部与外部空间相对应。茶馆外部的空间决定着整个茶馆的设计风格与氛围,也决定着茶馆消费人群的多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现在的茶馆大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来布置、营造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其中运用了传统建筑元素的主要有:
1、墙体
墙体作为承重与划分空间的建筑构件,在我国传统风格的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常具有民族特征。茶馆庭院内的墙体除了院墙之外,还包括走廊、亭台楼榭等构筑物的墙体。
在外观上,南北方的建筑依然遵循传统的建筑风格,北方多以灰色为主,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南方则以冷色调为主,以安徽徽派建筑风格为典范。中国式的洁白高墙是浓缩的中国气息的人文情怀,是隐居的理想和寄情山水的浪漫。在墙上有洞门、空窗、漏窗,这样的虚实对比和明暗的结合,使得院落的环境更为宜人优雅,透过漏窗将景致引入室内,同时,室外的景观也不显空洞无味,这是只有中国建筑才有的情趣。
2、门头
门头是茶馆入口处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门头传达的是一种对文化的诉求。
门头的样式风格主要有徽派民居风格、晋式民居风格和宫廷式建筑风格。徽派建筑风格的门楼以重檐飞角、青砖黑瓦为主要特征;晋式民居风格是典型的砖木结构,木门要处理成斑驳的肌理,这样才显得有文化岁月感;宫廷式建筑风格就如同故宫的红漆大门,碗式的铜门钉、狮面铜狮把手位于大门两侧,再配以垂莲门、琉璃瓦等构件,宫廷式的辉煌气派之感油然而生。
位于上海的复兴路上,一个复古式的门头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上海故园。该门头设计引用了多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接下来进行一一列举分析。
(1)匾额。匾额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主要用于传达建筑的名称和性质用途,同时也用作装饰,故园的匾额为木质,创新运用了荷叶的形状,造型精美,将中国文人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情表达得含蓄唯美。该匾额上书“故园”,寓意旧事新人,意在纳晋商文化,会五湖四海之友。
(2)楹联。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与装饰中,屋柱为“楹”,对联为“联”,悬挂在屋柱上的对联称楹联。楹联与中国书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在形式上又体现了对称均衡之美。该门两侧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读书耕田”,此联的运用充分显示了茶楼主人尊崇“忠诚孝义”的品格与情操,。
(3)青砖。砖的使用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该门头的古旧青砖历经百年,透漏出一种别样的沧桑感。青砖绿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是中式茶楼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4)斗拱。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其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该茶楼门头采用层层叠叠的斗拱,使屋檐的形式更加繁复、突出,不仅增加了屋檐的进深,还是精致美观的装饰性构件,更体现了茶馆主人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喜爱和文化内涵。
三、传统元素在青岛本土茶馆外部空间设计中运用的实例分析
位于青岛市南区闽江二路的莲花阁茶馆是青岛最有影响力的精品茶馆,因其幽静清雅的环境和古典自然的装饰手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其门头的形制也做得别有趣味。
首先,从整体来看,其造型上采用多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变形设计,整体造型像是去掉屋顶的明清宫殿建筑,斗拱的部分归纳整合原有复杂的造型,巧妙的简化成为块状的几何形体,但保留了原有斗拱给人的层层叠叠的感觉,水泥的材质又巧妙地将人的想象拉回到21世纪,这种强烈的娴熟的构件运用和设计对比,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
再往下看,一个中式的门楼样式与上面现代的斗拱变形的造型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两边铺装以文化石,色彩上采用黄与蓝的对比,使墙面活泼又生动。门头的右边饰以石刻的照壁样式招牌,装有“莲花阁”三个大字,用黄与黑来突显,使人印象深刻,不由驻足流连。
在这里,现代与古典的碰撞、中方与西方建筑装饰元素的水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笔者更深刻地了解到茶馆空间的设计要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营造更有文化气息的、更能传播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环境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使空间更具有地方性及民族性,从而提升茶馆空间的精神层次,最终打造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地域特点的现代茶馆空间。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23~24.
[2]商子庄.中式茶楼设计元素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20~89.
【关键词】建筑装饰纹样;现代室内设计;传统意境
1、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分类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纹祥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现实存在的各种实物,都可以经过我国古代艺人、工匠的艺术加工而体现在建筑装饰的纹样之中,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实物都是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题材。除此之外,神话、图腾、器物等同样是传统建筑装饰纹样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按照我国传承下来的这些装饰纹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具象纹祥和抽象纹祥两大类。通常具象纹祥具有一定的根源,多为大家熟知的具体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而来,比如动物神兽类、花卉果木类、器物宝物类、人物神祗类等。抽象纹祥则复杂的多,其通常是有许多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对于这些纹祥的形成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多数已无从考证,但其演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实物形象而逐步走向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的。这种抽象的纹路主要有方胜纹、万字纹、龟背纹、回纹、拐子龙纹、冰裂纹、棋格纹、双距纹、连线纹和联珠纹等。
2、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运用中的局限性
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主题思想与现代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两种文化、两种潮流之间的差异性造成的,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装修作品中,既能体现现代气息,又能传承传统装饰文化的作品少之又少。西方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和东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间的冲突,以及传统经济技术和文化意识发展与现代人们意识之间的差异、古今人们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差异等主观、客观因素都会成为中西艺术融合的阻碍因素。中西、古今的差异在装饰装修纹样发展运用到现代装饰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审美思想的差异;②时代差异;③地域差异;④工艺技术差异等。
3、传统建筑纹样结构的秩序感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运用
3.1对称均衡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整齐端庄,装饰性很强,虽然其构图形式多样,但总体来说具有 一定统一性。传统装饰多以中心向四周辐射或者直线想两方延伸,其配合方式呈现对称性和放射性。从整体空间的布局和装饰来看,其采用的方法多为点、线、面层层铺开的方式。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整个空间以中心点为基准划分为若干单元区域,然后再进行单元纹样的组织,通过单元之间的衔接以组成整幅均齐式适合纹样图案。这种追求轴线式对称的审美情节作为儒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传统建筑装饰中变现的尤为突出。对称性的审美情节在传统装饰和现代装饰的追求中的差异性偏差不大,所以在现代建筑装饰中运用较为成熟。
3.2递进反复
递进是指物象形态的大小、方向、位置、色彩等因素有秩序、有规律、循序渐进的变化。这种多元性的重复变化具有很深的层次性,呈现层层递进的表现形式。递进式的装饰纹样艺术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二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元的纹样向上下或左右反复连续起来的纹样。其层层递进的规划方略也正体现了传统室内设计的布局思想。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装饰纹样在近些年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出现较为频繁,其运用主要集中在商务建筑以及较为高档的民用建筑之上。这种传统与西方现代的建筑装饰艺术的融合,其实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形而上的“道”与西方形而下的“器”相结合的尝试。
3.3图底反转
图案的翻转用现论解释的话,可以表述为“图形和背景”,这种装饰纹样艺术在我古代的体现形式多为立体式的。在传统装饰纹样的运用中,正形与负形之间的凹凸显现和隐形模式最为常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太极纹是图底反转装饰纹样艺术最为直接的体现,它运用黑和白的强烈交替变换的美感在同一空间表现粗不同空间的观念并存。这种方式运用在现代建筑装饰中能够很强烈的体现出主、客体的差异性,以突出和隐藏的手法,巧妙的制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案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4、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在室内截面设计中的运用
4.1顶面
中国传统建筑中顶棚的装饰多为木框加彩绘纸或墁板,然后装饰上各种纹样,多为卷云纹、莲花纹、联珠纹、龙凤纹等。在现代建筑装饰理念中,人们崇尚简洁明快,因此在现代的商业、民用住宅等室内顶棚的装饰较少,一般不做过多的传统纹样装饰。
4.2地面
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装饰中,地面的装饰多出现在贵族的建筑之中,一般平民建筑中很少出现。在早期,地面抹一层砂石灰面,多为满足防潮的使用功能,最早的地面纹样装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如回纹、米字纹、绳纹等。经历隋唐宋元等各朝的发展,地面装饰纹样开始多样化。在现代建筑中,地面的装饰纹样可分为空间较大的商用和居民建筑两个方面。其表现载体多为瓷砖和木质地板,民居地面中传统地面纹样的运用较为单一,传统纹样多用于大型建筑的大面积地面。
4.3墙面
(1)传统建筑室内墙体装饰种类繁多,单从墙体的建筑的表现形式来看就包含了搪墙、山墙、坎墙、八字墙、屏风墙、照壁墙、隔断墙等,而在墙体的装饰纹样上来看,则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传统墙体装饰纹样多以书画、壁带、壁衣甚至琴、剑等物品进行装饰。另外为了达到更加层次化的审美效果,墙体上还会开设各种门窗、隔断、罩等,这些都极大的丰富和美化传统室内空间。
(2)现代建筑的室内墙体装饰传承了传统的装饰纹样,但在材料和工艺上采用最新的技术,增加了墙体的承载负荷能力,多以钢筋混凝土为支撑材料。现代建筑的室内墙体装饰纹样更加灵活多变、自由活泼,建筑材料和工艺的支持前提为墙体实现传统装饰艺术和现代装饰艺术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3)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建筑室内装修设计中运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商用还是民用建筑都能体现传统建筑墙体装饰纹样的运用状况。主要的运用包括:运用于较大空间的壁画、运用于独立空间的木雕、运用于宽松环境下的屏风、字画、装饰线脚等。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论文摘要:主要从4个方面分析了场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相似之处,旨在说明场地设计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所追求的宗旨,强调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场地设计虽多见于工程技术层面,但在场地设计的实践中,其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同出一辙。
场地设计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具体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环境,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为基础,有效地组织场地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一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
城市规划也影响着场地设计,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如下:1)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2)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一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切实的反映。比较二者,场地设计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工程实践;而中国传统建筑是人们在理想环境追求的指导下,通过工程实践来营建诗意的空间。二者虽然采取了不同的过程,但我觉得在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
1相同的自然观—道法自然
场地设计所赖以依存的对象是自然。作为人类营造家园的工程活动必须以大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不能妄想去征服自然。人类作为一个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哺育的群体,只在乎用自然的方法去寻找并发展与自然系统一致的法则。应该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当然,这种与自然的互动要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体现出来。场地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作用的前提之下。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而且始终贯穿于华夏文化与传统建筑的观念之中。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宇宙观,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机整体性上,不仅认为认识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是平等的,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种宇宙观念的指导下,“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总原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从天、地、人与自然结合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并且长期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同时,“道法自然”又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成为我们日常行为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2相同的有机整体观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各元素之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场地设计则是从建筑具体地段环境来协调各方关系,但整体性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在尊重具体地段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气候、土地、水、植物、建筑、人及道路、管网等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与具体地段相呼应,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景观特点的有机整体。
在场地规划的实践中,它既包括了整个建筑项目与地段环境的协调,尽可能少破坏自然环境,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或采用合理的方式适当改造地段的环境使之符合人的理想环境要求,同时也包括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工环境、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贯通和交融,效仿自然界有机理念,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中国的风水学与场地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恰恰是风水学术中记载的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话题。
3具体处理手法上的一致性
在具体场地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地形、地貌,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以及水文资料,作出合理的判断,进而形成符合具体地段环境场地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相地理论里也同样讲究望、景、观、卜,“望”是从远处观看地形、地貌;“景”是考察地段与太阳高度角、风向的关系;“观”是去实地考察植被、水文情况;“卜”是指用龟背等器具来进行占卜。古人在进行完这些程序之后才具体来规划用地建造房屋。
在上述“天人合一”的认识论,“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及有机整体论的指导下,场地设计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例如建筑的处理、树木的处理、水体的处理、道路的处理以及景观视觉处理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建方式极其相似。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原则讲究“虽由人做,宛若天开”,因此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树木、建筑、水体及其道路的营建都极力模仿自然有机形式,恢复人对自然共生本性的回归,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
4建筑的处理—与环境共鸣的人工环境
建筑往往是一个基址上最重要的人工环境,是精神与物质的载体。物质可以通过具体的建造来完成,而精神需要与环境的共鸣设计来达到。西蒙兹认为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并把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住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于是在建筑具体处理上往往通过分析场地,结合地形恰当布置田园和建筑,适应地质构造,尽量减少对现存生态系统的干扰,反映气候条件并且考虑景观的布局,强调最佳的效果,整合各种要素,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是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混合式教学;多维赋能;《中国建筑史》
1问题的提出
《中国建筑史》属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内容涵盖建筑的技艺、文史、艺术诸多方面知识,拥有理论、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一是作为理论课,使学生系统学习建筑理论,了解和掌握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脉络、特点和成就,培养其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人文修养等综合素质;二是作为实践课,使学生学习建筑营建技艺,初步掌握本土建筑的类型及其建造方式,具备分析、评价、借鉴我国传统建筑典型实例构造方式和创作思想的实际能力,进而提升其建筑设计和实际动手水平。当下,随着建筑行业与学科专业的发展,各高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开展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正确地、创造性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1]。显然,传统的中国建筑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大多难以达到课程所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鉴于此,“教育观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重知识走向重能力”[2],课程赋能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2“多维赋能”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多维赋能”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所谓教学“赋能”,意即培养能力。就建筑学人才培养来说,即要着力赋予学生活学活用建筑史论,具备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等能力,践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3]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建筑史》教学“多维赋能”何以可能?改革实际探索表明:在教学目标赋能、教学内容赋能、教学方法赋能、教学实践赋能、教学评价赋能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并收到预期成效。
2.2“多维赋能”教学改革与实践
2.2.1教学目标赋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8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也明确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史本科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另一方面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的调查、测绘以及初步的保护或改造设计。课程改革立足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多维赋能在目标定位上下功夫,使建筑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达到预定的毕业要求。2.2.2教学内容赋能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内容赋能通过专题化教学来承担,以此加强学科专业关联性、提升教学计划灵活性、适应教学目标多样性,扩大教学资源开放性[4],达到多维赋能的效率要求。教学内容分如下5个阶段:第一阶段:砥砺前行——中国建筑史序言。从建筑史代表性作品,到建筑、建筑学发展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综述厚重的中国建筑历史,进而汲取前人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开启活学活用建筑史论至建筑设计的能动意识。第二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特征、演变、成就以及知识的表达。分为上栋下宇——中国古代建筑特征、源广流长——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天人合一——建筑意匠3个专题。采用先线上预习,后线下讲授和研讨的教学方法。课后要求学生梳理、拓展所学知识,绘制知识点谱系图表,学习知识的整体架构、相互联系以及逻辑结构图文表达。第三阶段: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实例与价值。分为匠人营国、乡土中国、庙堂高远、华夏瑰宝、咫尺山林5个专题。内涵认知与体验、分析与解码、转译与思辨,并联系实际安排学生对古城绍兴等地的系列古建筑开展调查,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价值认知度。第四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本土营造技艺的解读与体验。古建“文法”——宋、清建筑做法专题,在史论讲授、研讨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搭建若干典型古建模型的实践环节,学生撰写小论文,并交流、分享实际动手操作成果与心得体会。第五阶段:近代中国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的传承、革新以及本土重构。对近代中国“西风东渐”建筑思潮开展课前线上导读和课堂讨论,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其营造技艺以及中西方理念融合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应用。课后布置建筑小设计作业,将古建思想和技艺在当代建筑的创新应用作为成绩的核心评价指标,最后完成分享、讨论、评价学生设计作品,同步师生教学反思。在以上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现场考察、制作、设计;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图文表达等环节,把更多的赋能训练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并向提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化。与此同时,教学还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德育赋能,突出思想引领和价值功能,探索立德与树人、育人与立才相统一的教育实践路径[5]。教学融入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中的“样式雷”视频,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梁思成、林徽因发现唐代佛光寺的过程,探讨“家国情怀”;尤其是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古村、古街、古镇,自觉成为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2.2.3教学方法赋能课程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开展教学方法改革[6]。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①,整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单一史论教学模式和传统作业形式,融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等实际案例讲授,同时强化建筑实地调研、古建模型制作、地域建筑设计等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赋予学生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教学方法赋能而言,改革实践别注重运用以下几个方法的实际运用,培养应用型创新创造人才:一是自主学习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线上线下自主查询资料、选择学习内容、整合信息资源、研讨交流,提升专业高阶思维能力;二是团队合作法,学生自行选择成员组建实践团队,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相关建筑的考察调研、研讨交流、设计制作、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造思维、项目集体攻关能力;三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除了增加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外,还课内课外联动,借助第二课堂有效补充,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开展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运作,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的能力(图1)。2.2.4教学评价赋能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教学评价赋能,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纳入评价范围。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对学生自身能力纵向进步与发展的增值评价[7]。改革教学评价中加强赋能,则十分有利于提升专业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水平。首先,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为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从选题的创新性、理论知识转化应用、绘图质量、语言表达、视频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基于学生自我发展诸多个性差异,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是在教学评价中一一对应,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挖掘潜力、发展特长、大胆创新。其次,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进行的,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学生求知的日常性、训练的自律性、成长的动态性,其本身蕴含着各种能力的生长,这就需要对其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在线自主学习指导、课内外能力实训、地域传统元素批判、设计创新思维形成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再次,开放式激励评价赋能。激励评价是一门艺术,特别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领导之间开放式互动。激励评价赋能展示的正能量,强调“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8];而开放式相互激励评价,可创设出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信感,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实际成效与问题反思
〔关键词〕 近代天津;租界建筑;地域文化;地域色彩
〔中图分类号〕 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3)01-0079-05
0 引言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一书四册,以建筑功能分类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各两册,涵盖了天津本土存在50年以上并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与地域特征的各类建筑。“2005年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后,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 [1]。《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系列丛书是对其中的158处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建筑特色进行了详细解读[2],从书中可以读出天津市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点点滴滴,现存的保护建筑就是对保护工作成果的最好证明。从书中列举的建筑来看,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大多还是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为主,论文选取书中租界建筑为研究对象,透过其保存现状及历史资料的记载,探寻天津独具特色的近代租界建筑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及地域色彩。
一、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天津租界
建筑的风格形成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两种文化之间接触时会产生相互交流渗透的现象,无法在维持其原有的文化形态,彼此之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历史上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几乎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条件下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一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实际上就是由文化冲突过渡到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中西双方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中,有“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种模式,发生在近代天津以“被迫接受”带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明显属于后者。就近代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讲,本土文化在接触到异域文化的最初形式是暴力而非和平的,近代的文化交流是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反侵略的动荡政治背景下进行的交流过程,清王朝被西方列强以武力逼迫开始的通商开埠,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以经济侵略为后盾,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平台:开埠通商、设立租界、公派留学、接纳传教和建立近代报业等形式,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构成,李允先生在《华夏意匠》中提到:“某一时代整个社会倾全力去建造的有代表性的一些重大建筑物,必然反映出当时最高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 [3](17)。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产生了独具一格的近代租界建筑,外来文化赋予了建筑丰富的形式特点和设计理念,成就了中国土地上衍生出的中西文化交融思想下创造出的近代租界建筑,突破了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随着封闭的长时间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传统建筑体系,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和建筑类型与西方建筑文化截然不同,成为两种相对独立的建筑体系。从中国进入近代时期开始,这种单纯的文化环境最终被打破。随着通商开埠和各国租界地的设立,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天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括近代社会形成过程中大量涌现的西方建筑。租界地的建设,使得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受到租界文化的影响,这也是天津接触西方文化的直接途径,也比内地其他城市更早更多的认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各个租界里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其建筑风格和形式与天津旧城区传统建筑大相径庭,也打破了天津原有的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格局。近代天津城市中出现的西洋建筑,是当时西方建筑设计中流行的各种建筑形式,各国租界在营建过程中实施建造的建筑,能够体现出租界所属国家的建筑文化特点、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在与天津地方文化、气候特点、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独有的建筑风貌。
(一)租界中的西式建筑特色群落
从到20世纪初,天津先后建立了九国租界,各租界都是自行管理的“国中之国”,彼此之间不考虑协调配合,各自营建,以本国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建设,有独立的管理机构,这样的建设虽然对天津城市的发展有所推进,但各租界各成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城市建筑物杂乱无章。例如英租界在一些地区内“严格规定必须是外国式建筑,营造计划必须先送工部局批准,对房屋的取暖、采光、卫生、安全及与街道环境的协调绿化也有详细的明文规
定” [4](361-362)。意租界地区规定凡临街建筑物形式不准雷同等等建设要求,各租界基本以本国风格建筑为基准,为适应天津的气候和风土,多少做出一些改变,再加上建筑工人均为中国人,可以理解为租界地建筑是使用中国本土的建材和工匠,来建造西式房屋。
租界地建设期间,各租界内都陆续营建了先进体面的大型建筑,银行、洋行和商场等建筑林立,风格各异;英、意、法租界都规划有高级别墅住宅和新式里弄住宅,借鉴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多种布局方式,且中高级民宅中卫生取暖设施一应俱全,建筑周围还有花园绿地;租界内街道密度大,四通八达,道路铺设柏油或混凝土路面,主要街道设有路灯、通夜长明,一派西方近代城市景象。
(二)介于中西风格之间的天津城市建筑形象
租界区在不断建设扩张,而天津老城区却在1900年后元气大伤逐渐衰落,加上1902年接管天津后开辟的河北新区,与老城区和租界区三者共同构成一段时间的城市平衡发展格局。开埠后的天津城市形象,已不再是原先的“令人惊叹的南北物资交流枢纽” [5](18)、“京师的储运中心,也是整个河北地区的仓储中心” [6](124)。因历史原因由诸多移民组成的传统天津城市,其本身的城市文化就呈现多元性,导致天津人民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强且本土文化底蕴不深的特点,在因租界开发建设接触到西方文化影响后,本土文化自然趋向对西方文化的好奇、触碰、交融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建筑介于中西风格之间的形象特征。例如少数几座近代新增老城厢建筑――天津家之一“益德王”王奎章家宅在主体中国传统式建筑中,局部装饰采用了中西合璧式的廊柱(图1),以及大门上方的椭圆拱券石材雕花(图2)。作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英租界的庆王府,其建筑外观采用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琉璃栏杆交相辉映,建筑内部的房间安排按周边式设计,采用明三暗五对称式排列,这其实是一种四合院模式的变体;为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室内设有宽敞的共享大厅;门窗玻璃采用的是以比利时工艺雕琢的中式传统花鸟纹样(图3);庭院花园的布局、太湖石和凉亭(图4)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
二、租界区建筑外立面材质中体现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色彩
天津城市从明朝天津建卫至开埠之前,一直以传统建筑的模式平稳发展,材料的选择也是遵循了中国北方的传统建材,以砖、石材、木为主要的材料进行建筑活动。“天津卫城初建为由土筑,因而不能持久。大约到了弘治初年以颓圮不堪,弘治六至七年,委都指挥使陈达用砖包砌,并在四门之上构筑城楼” [7](53),如今的鼓楼建筑依循了旧建筑的形式为青砖砌墙,灰瓦顶,门窗等建筑构件则为木材质刷红褐色漆;一般的民居为四合院形式的平房建筑,以朴素简洁的清水砖为墙面或灰砖砌墙,屋顶为灰陶瓦,门、窗、柱等构件则为木材质涂褐色或黑色漆(图5),是典型的北方民间色彩,集合这些材质,共同塑造了天津旧城整体呈一片朴素的灰色调。清末民初建成的通庆里(现天津文化街内),建筑装饰融入了西洋建筑符号,因为靠近老城区,建筑依然保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青砖外墙,灰瓦坡屋顶,这点也可看作是环境色彩辐射作用的体现。
相比天津旧城区的单一灰色调,租界区内的历史保护建筑的色彩要丰富许多,这与西方建筑思想带来的各种建筑材料及其运用方式密切相关。租界建筑是由各租界自行营建,风格各异,规模较大的租界区内还形成了商业区、金融区和居住区等西方城市规划的雏形,例如英租界内的五大道地区成为高档住宅区,区内建筑红砖使用普及,形成了和谐统一建筑色彩(图6);英法租界区内的中街(现解放北路)开设了各类银行、洋行等,形成了金融一条街[8],街道两旁高大的银行建筑选材考究,多以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装饰墙面或柱子,精美奢华,天然石材的自然色彩与混凝土的灰色也成了该区的主要色彩。另外,清水红砖墙搭配灰色石材或浅色水泥墙面的搭配也是租界建筑的用色主流,如原天津工商学院、南开学校范孙楼、原天津公学等不胜枚举。在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从立面材质的色彩可以看出与周边当代建筑明艳的涂料墙面或光滑的饰面砖相比色调淡雅清新,即便是清水红砖的色彩也是柔和的暗砖红色;混水墙或水刷石等立面材质粗糙,建筑色彩为浅灰色系的材质原色,整体感觉朴素大方,散发着历史的沉淀感和时光印记,同时也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色彩。
三、西洋风格建筑中的天津传统文化元素
天津传统建筑中,很多大户豪门喜爱将砖雕、木雕和石雕作为装饰运用到住宅中,以显示身家富有。富商豪门在打造住宅时也是不吝钱财的,怎样舒适华丽怎样营建,从庭院到大门,从厅堂到内房,雕刻艺术可以运用在各式建筑构件上,如照壁、屋脊、柱础、挑檐梁柱等等,在图案方面还广源吸收南北方各地的艺术特色,建筑的装饰纹样十分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的砖雕石刻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天津近代租界建筑以极其丰富的样式风格和建筑空间展现西方建筑文化,在查阅文献和现状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很多租界建筑,会将天津传统文化表现之一的砖雕石刻技艺作为建筑的装饰细节部分融入其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也表现出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建筑情趣。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也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在建造近代租界建筑过程中,所雇用的建筑工人是当地的工匠,这些工匠并没有接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建材运用的也是本土材料,因此在建筑的装饰细节上,工匠们透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带有天津地方文化元素的西洋建筑装饰,习惯性的将天津传统建筑特色中精美的砖雕和石刻艺术运用其中,“无论是紫竹林教堂上的石刻还是哥德式的望海楼的砖雕花纹,都表现了中国佛教的莲花、珠宝和传统的万字图案主题。精美的雕工手艺是天津旧城遗韵中天津手工艺术在洋教堂上的发挥” [9](153)。这些砖雕石刻装饰使得西洋建筑上或多或少的刻上了天津的地方文化印记,这种天津地方建筑文化特征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交相辉映正是近代天津建筑的独特风格所在。
四、结 语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一书展现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卓越成果,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天津租界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进行解读,选取的案例也是能够反映出天津城市文化特色的代表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近代时期的建筑距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之久,近代租界建筑的风格也打破了天津传统城市风貌,其文化影响作用甚至延续至今并成为了天津的城市特色,如今当代新建筑中可见遍街的欧风线脚、坡顶窗套,无不是对西式风格建筑元素的现代演绎。现存的一些被列为“历史风貌建筑”被保存下来进行修复,也依然不能避免现代化的沾染,有的历史保护建筑采取原有材质的基础上覆盖现代材料使之看起来“焕然一新”,磨灭了近代建筑表皮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沧桑感。论文希望透过对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天津近代租界建筑研究,探寻其中所蕴涵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及透过建筑材料的选择运用所体现出的地域色彩,找出其中值得现今建筑从业人员追溯和继承的建筑文化内涵,了解近代天津的“历史情感”,希望为未来天津建筑活动中地域性特征的形式体现做出文化探究和理论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 吴延龙主编.天津历史风貌建筑 公共建筑卷一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 冬雷.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在制度与管理层面的经验探析[J] .建筑与环境,2010(04):114-116.
[3] 李允.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以近代租界为中心[D] .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美]丁匙良,沈弘译.花甲记忆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关 键 词 : 香山饭店 文献综述
一、香山饭店的设计者及落成年代
香山饭店的设计建造者贝聿铭先生以及香山饭店的落成年代,对于1980年以来针对香山饭店的研究方向及研究侧重点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对于1980年以来香山饭店所作相关研究的理解与评价必须基于对香山饭店设计者及落成年代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1、香山饭店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贝聿铭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继承了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们的基本建筑原则。
20世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贝聿铭开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出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建成了一批影响很大的建筑,包括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的扩建等。
自幼生长于苏州庭院的长廊曲径、江山水榭中的童年印象,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建筑与周围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贝聿铭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有迹可循。而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1984年,贝聿铭先生就因为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当年度的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荣誉奖。
2、香山饭店的落成年代及背景
1982年10月,香山饭店落成(图1),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中国的建筑艺术正处在一个徘徊期,主要有三支建筑潮流:时隐时现的西洋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徘徊不定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
贝聿铭先生在1980年就开始呼吁人们警惕新建筑可能对北京城市和建筑艺术所造成的破坏,但这种担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重视。贝先生的担忧不幸渐渐成为北京建筑的事实:新建筑与北京的文化底蕴之间的矛盾变得非常的突出和尖锐。
从建筑体系的发展来看,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已经从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木结构体系转变成了与西方建筑相同的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功能也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大大丰富和完善,体现在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出不同的特定的建筑类型。
而当今我们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建筑结构、材料、功能方面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在建筑艺术层次方面应该如何协调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要素与新的建筑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现出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
中国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形式起起落落,但始终是建筑潮流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使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特定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但同时设计师的修养也决定了其建筑创作艺术水准和品味的高低。
二、围绕香山饭店的争论
香山饭店的设计概念一出台便引起了国内各方的热烈讨论,饭店建成后更是不断经受着众人的检视。贝聿铭先生将江南传统园林的形式融合到了香山饭店中,却并不是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香山饭店建造过程中的得失也被人们一遍遍的评判着。
1、造价问题
香山饭店竣工之初,国内学界就较为统一口径地认为香山饭店是“在不适合的地点建造了一座很好的建筑”,认为香山饭店的建成对于香山景区的自然风景是一种破坏。很多人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初需要积累外汇之时动用5000万美元,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建造一座饭店是不合时宜的,而饭店所使用的青砖都是使用人工进行磨砖对缝等行为,被他们认为是非常奢侈的。
香山饭店的造价在国内比起中国当时的生活水平,每间客房4、5万美元是高的,但与汉城等地所建造的现代化旅馆相比,造价也仅仅是其三分之一。贝聿铭先生在香山饭店中用的最多的材料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的抹灰墙与砖头,之所以加用了青砖,采取了青砖和抹灰结合的这种在江南使用非常普遍成功的形式,是因为考虑到了酒店的特殊性,需要增加其装饰性,避免装饰过于单调(图2)。
2、环境问题
贝聿铭先生是一个在设计上追求尽善尽美的建筑师。香山饭店庭院中的石林是兴师动众从云南石林挖来的,从那以后云南石林的多出了一个60英尺深的大洞,当地的古迹“流水引”从此被破坏了。在现在看来,这样的举动也是不顾经济与环境后果的。贝聿铭先生为了补偿云南“流水引”被破坏的过失,在香山饭店的院子中做了一个云南“流水引”的复制品(图3),但无论如何,云南“流觞曲水”的古迹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当今的设计师们更应当引以为戒,设计建造中为完美主义所付出的代价不应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设计风格问题
香山饭店的设计风格在当时并不为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中大胆“留白”的大师手笔不为很多人所理解(图4)。有人甚至专门立文批判,认为饭店的环境“太素,并且太空旷”,建议拆除牌楼,换掉灯柱,在庭院中心大量布置山石或植物,已达到“增加园林气氛”的目的。所幸在现在看来,这样浅薄的见解已经毫无立足之地了。
三、香山饭店对于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指导意义
现今回首,我认为对于贝聿铭先生香山饭店设计建造的评判太过于拘泥于建筑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角度,是明显失当的,世上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设计,而建筑更是随着人们的居住和使用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如今再看香山饭店,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大政策大环境下去理解。
贝聿铭先生之所以选址香山设计建造这间饭店,是因为“想借香山这个题目看看丰富的中国建筑传统是否有值得保留的地方”。城市盲目的学习西方是坚决不可取的,而传统“大屋顶”形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贝聿铭先生坚持着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这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积极地为我国建筑发展提出颇有助益的方案。人们更应该去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将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建筑融合在一起。香山饭店中将中国的庭院与建筑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属于我们东方的、中国的东西。
我在新年之初探访香山饭店时,仍为各个建筑细节中不时流露出的大师手笔所折服。而在建筑界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贝聿铭先生本人对于妥协后的香山饭店并不喜爱,所以在香山饭店落成至今,贝聿铭先生都再也没有去过。香山饭店在创作过程中是得到了很大的尊重的,相比之下,我们国内建筑师在建筑方面所受到的尊重是不够的,若是连贝聿铭先生这样的现代建筑大师回到国内贡献作品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干涉,那么可想而知现今国内建筑师正经受着多大的外界干扰和压力,这在我们国内建筑创作的大环境下,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
四、小结
贝聿铭先生本人在香山饭店设计建造之初就明确表明过,香山饭店只是他对于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一个探索性的提案。也许在今天看来,香山饭店中的一些设计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但香山饭店所指出的一个大方向是正确的,那就是要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
从香山饭店落成以来,研究香山饭店艺术价值的文献的确不在少数。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感觉到,除了批判性的研究文献之外,其他赞扬学习型的文献大都止步于香山饭店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虽然也有比较多的文献讨论的是建筑的民族化道路的问题,但由于分析客体是整个香山饭店,使得最后得出的结论过于宽泛,过于理论化,与应用到实践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若能通过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分析,则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与现实指导性。最后我认为,香山饭店对于我们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索是具有长期深远的指导与启示意义的,但国内建筑变革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在于国内政策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袖珍本)·坛庙建筑[M]. 台湾锦绣文化出版,2004
[3] 梁思成. 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茹竸華,彭華亮.中國古建築之美 宮殿建築[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光復書局.
[6] 孫大章.中國古建築之美 禮制建築[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光復書局.
[7] 林徽因.林徽因文集 建筑卷[M].百花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71-02
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材料,早在石器时代的人们就掌握了基本的生土建筑的营造技术,根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有大量的以生土为材料的建筑。生土建筑由于材料来源较为便捷而且稳定性良好,直到现在仍然运用广泛。本文要讨论的福建土楼就是典型的夯土建筑,那个时候客家的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居家南迁,并在当地就地取材建立起了自己的家,这就是福建土楼发展的基本历史成因。福建土楼的营造技艺在明清时期到了发展的巅峰,其主要的建筑特点是墙体称重量大、工期长,相对于水、竹、石头等建筑材料其土墙材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综述
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从建筑技艺上讲,传统的土楼构筑技术主要是靠夯土版筑,即通过夯杵等工具将黄土进行夯实并且干燥后来构筑墙体。福建土楼的土楼外墙使用的土配方非常的复杂考究,不仅是建筑材料,其营造技术还特别注意夯筑的工序,除非土质非常好或者天气好,否则夯筑的过程必须坚持一天只行墙一周的原则,等到夯好的土楼质量达标才能进行第二圈的夯筑,每一圈行墙之间的连接处要一定要保证密闭性,必须使用泥刀、竹片进行修正。
从文化意义上讲,土楼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特点及聚族而居的特征,可谓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缩影。所以说,土楼营造技艺的建造与延续,不单单是出于生存、防御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钱程、尹培如(2014)提出,夯土技术在新时展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方向。根据保护的不同等级的要求,在原始复原、改良维护、保护探索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刘托(2012)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二、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现状
(一)保护现状
据一些建筑土楼的老师傅介绍:土楼的选址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参照标准:一是要选择向阳避风,靠近水路地方,从而有利于生活、生产和出行。二是要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文化,实际来看就是左侧有流水,右边有山坡,前方有开阔,后方坚实的外部环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势不但能避开凛冽的北风,同时能获得最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开阔的视野。三是要根据山势的高低、坡度的缓急来选择楼址,使土楼与山体,山势相呼应,配比适当,和谐统一。
历史的经验证明,做好土楼的保护规划,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留住原住民。只有留住原住民,方能保护好土楼,保护好土楼的历史文化。此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土楼的文化研究、强化对土楼和土楼群周边的环境保护,确定土楼保护的有效技术措施,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制定激发土楼原住民保护热情和资金投入的政策措施,编制土楼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等。
(二)相关影响因素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更引起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兴趣,土楼的旅游观光热潮正在兴起。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向公众进行展示的要求。因此,利用土楼开发旅游产业,也就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土楼保护的有效途径。
1.地理因素。福建属多雨、潮湿、温热地区且多白蚁,土木结构的建筑由于缺乏妥善维修保护,会出现老化、腐烂,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维护已迫在眉睫。土楼没有垂直的排水系统,只在一层地面有排水沟槽,卫生、洗澡和厕所的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因为这个问题而失去了接待游客的竞争力。
2.旅游业发展因素。土楼旅游虽然吸引游客,由于景区交通及服务等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众多旅游者来去匆匆,尚未能做到留住来客和招揽回头客,因此也就尚未能发挥土楼应有的作用。为此,在土楼的旅游产业开发中,为避免粗放型的无序发展和超容量开发,应根据土楼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开发富有创意性土楼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规划。
三、基于保护原则的福建土楼营造技术思考
(一)原始原貌恢复
我们上文探索了福建土楼详细的营造技艺,在核心保护区要完全地按照传统的方式对进行修旧如旧,严格地逐一进行标记。邀请当地善于传统建筑的工匠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对土楼的修复尽量使用传统技艺。
(二)改良研究传统的工艺
要求对原有的土墙进行保护,对于风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墙体要根据传统的方式进行修补。在缓冲地带的维护中没有必要严格的按照传统的营造技艺,可以对传统的营造技艺进行一定的改良,主要的目的是真实地还原建筑的风貌。主要的改良方向有以下几点:强化墙体的耐久性;适当使用现代机械,减少人力投入;适当增加土墙的渗水性避免脱落;在墙体外侧增加一定的色彩和质感变化,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做到美观。
(三)保护性探索和研究
周边的环境协调区可以基于保护性原则进行适当的研究和改造,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不改变土质的原料,也就是说,在原材料不断的情况下对其加工的过程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利用泥土装袋化、统一配料、标准施工等多种方法提高土质的加工过程,将传统的土材料的加工变成现代化的加工运作方式,并且严格控制泥土生产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运用统一装配的方法来建造生土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土墙建筑的效率。第二种思路是保持其外形的情况下,对泥土生产的过程进行改良。这个形是保持其风貌的关键所在,由于周边的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原则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在保证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对内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考虑到保护区是不允许出现于原始建筑风格相差很大的建筑的,而且为了旅游以及文物展示的需要,必须要在其原始的外观下对建筑的内部进行创新。
华侨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对福建省土楼建筑区中周边环境保护区新建建筑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和调查发现这些可以量化生产的面砖能够在非常好地还原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保持建筑的坚固性和耐用性,而且其表面的土质纹理也非常的逼真,并且这种技术也在后来经过了加工和改良,这种探索的成果也逐渐转化成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将普通居民建筑或者店铺建筑的外部做成了非常好的土质感,并与保护区内部的土楼建筑形成视觉上的统一。
(四)传承的载体
有调查发现,目前拥有土楼营造技艺的能工巧匠屈指可数。土楼维修之以所工匠难寻,一是因为会修土楼的人少之又少;二是因为这个维修活危险系数大;三是因为报酬低。目前懂得土楼营造技艺,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数少且年龄又大,最小的都已近60岁。老师傅曾带过的几十个年轻徒弟这几年也都转了行。如果个人无法承接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没了传承的载体。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维护保养,也易损易坏,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去维护它、修缮它。所以,还需要政府或企业牵头,集中老匠人,成立项目部。只要有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那么,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参与土楼维修也就有了报酬,这才有可持续发展性。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中存在着各种障碍,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技能鉴定、培训和专业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方法,立法保护、书面传承将是更进一步的探索。
四、结语
2015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实践,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其营造技术也体现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土楼建筑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集合居住、方位、生产生活等各种需要为一体,其营造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福建土楼营造工艺,并且以保护性为原则分析了营造技术的传承和改良思考,对此类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土楼建筑与文化[J].中外建筑,2006,(6).
[2] 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4] 韩洁.谈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环境价值认知――以“福建南靖土楼”为例[J].中外建筑,2008,(5).
[5]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卢丽华.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民居;建筑形态;保护;研究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环境、历史、文化等逐步形成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和实用价值常和当时或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通过总体布局的变化,建筑空间的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的意匠和细部构造等艺术处理,中国传统民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显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一、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1、亲近自然
传统民居建筑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建筑适应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体,有着极强的生态动能。中国的传统建筑多寄情于山水,与其互相呼应,形成浑然一体的人文自然景观。这表现出人们很高的审美理念和艺术哲学。
2、空间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寓意的表现,用有限的手法达到意境的延伸。传统四合院从外面进入相对封闭的院落组合正好满足这一场景变换的需要,照壁、垂花门、前院等场景的变化,达到一步一景的要求,空间序列安排恰当,整个院落连续而不单调。
3、造型的艺术气息
建筑之美,在其表面,浅而易见,但建筑深层次的美在于权衡之中,长短、大小、凹凸等的对比。传统建筑的美并非刻意追求的,它是造型设计、体型设计与平面布局、平面功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的结果,建筑所显现的特有气质也都与它的材料和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兰州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1、平面布局
(1)平面布局特色
兰州民居是北方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兰州民居有明确的流线,清晰的功能,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明确的流线组织给人一种清晰地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走向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这种四合院布置形式、建筑形体与兰州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又各具地方特色。
兰州地区是一个峡谷城市,气候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夏季日照强烈而且降雨量较少,所以防晒保温成为居住建筑的首要需求,再者兰州民居建造用地紧缺,宅院规模相对小,布置相对密集的特点。
(2)平面布置形式
兰州民居的主要布局特点是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平面布置形式。归纳起来,兰州民居的平面模式以独院式布置为主。在整个院落中正房是全院的主体建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房间,一般位于中轴线上南北朝向布置,相对其他用房,它的基座高、尺度大,其地位等级和建筑形制处于全院最高。两侧的房间在功能上基本是供晚辈居住,以示长幼有序,有时也用作厨房或贮藏功能。
2、立面形式
(1)门
兰州民居的大门和北方传统民居的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门是身份的象征,他的建造受到礼制、等级、迷信等多方面的因素,兰州民居院落的主要出入口,有着很明显的进出标志,是区分院内外之间的一个建筑,明显的有异于周围平淡的墙面,位置突出,造型独特,用料考究,色彩应用得当,是围合院落式民居形式中对外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元素之一。
(2)影壁
影壁是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在风水术中,宅门切忌直来直去,门直通会使家族不兴旺。有介于此,宅门便与影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门内外均设有影壁,使其在视线上有一定的遮挡。同时,位于门内的影壁也被作为炫耀家门气派的一种手段,影壁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祈求平安的图案。它不仅有其精神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增加空间意味和视觉层次感。
(3)兰州民居的装饰艺术
甘肃兰州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部,同时处于甘肃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产较丰富,传统民居建筑中雕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的各个部位随处可见,尤其是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做工极为精细,这些雕刻艺术,一方面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它们不但建筑材料、规模给人以尊贵和显赫地位,同时另一方面也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愿望和道德理想。他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的感悟、理解,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应用到建筑中去,从动物中的龙凤到植物中的竹子、桃木等作为建筑装饰的题材,表达文化内涵和内心抱负。
三、兰州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
传统甘肃兰州的民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是木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着施工快、方便和自身重量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兰州传统民居建筑上,它跟其它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一样,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为主。建筑围护结构多就地取材,以我们常见的砖或者土块为基本原材料。木构架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结构,承受着屋面的重量,古代有句谚语叫做“墙倒屋不塌”,在施工过程中,先把主要的木结构盖起来,再把围护结构砌起来,就很形象的说明建筑骨架与维护结构的关系,墙面的这些特点决定平面划分的灵活和门窗位置的根据需要的任意安置。木结构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种结构形式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有直接关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优越感。
四、兰州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
甘肃兰州的降水量少,土质好,可塑性强,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除了砖以外,有的采用土块或者夯土墙,这种墙体在农村使用比较广泛,而且一般家庭几乎整个建筑的维护结构都会使用土筑墙。这种作法有两种普遍模式,一种是青砖与土坯结合,内砌土坯外砌青砖,称为“银包金”。或将土坯夹在中间作芯子,内外都用青砖砌筑,称为“夹心墙”。另一种是在石或青砖勒脚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墙内外都用草泥粉刷,这是农村小型民居常用的做法。此外,夯土院墙,用草泥做屋面垫层,在小型民居中也甚普遍。反映兰州人民对于丰富的黄土资源的充分运用。
五、结论
甘肃兰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不论从平面布局、经济造价还是造型结构、建筑风格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艺术水准,是我国民居建筑中一支不可抹没的力量,丰富了我国民居建筑的类别。兰州传统民居建筑有效利用现有的屋檐、窗棂花、壁画等有效地建筑构件完美的表达了西北民居建筑的特点,内容丰富、做工精巧,使得四合院建筑富有生机和生活气息,而且这样使得四合院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富有层次和扩大的空间效果。
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参考文献:
[1] 何如朴.兰州近代民居及其发展[J].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集,1990.
[2]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关键词]城市园林 景观设计 现状 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94-0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代的园林建筑更为讲究时尚元素的搭配,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虽然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但却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而传统思想却成为了人们思想意识中固有的审美定位。那么,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保持其时代设计风格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之外,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将园林作为城市设计的延伸,用以通过绿色景观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景观现状综述
城市园林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交融,是休闲娱乐与文化教育的场所。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纳入了生态学与美学,从园林的宏观布局出发,将园林景观的局部结构与不同元素的形态特点相互作用,塑造出具有审美效应的园林风景。
景观园林设计意境不再是理论性的风景园林学,而是将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自然生态等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将园林中的自然要素整体考虑,纳入人工要素,建筑作为园林的主脉,对园林起到重要的布局效应,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相互协调,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使园林的功能性得以完善。在拥挤的城市中,园林是少有的绿地,其不仅发挥着城市生态平衡的效应,也是城市居民休闲的场所,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从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角度而言,园林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空间艺术,其具有社会公益性,也存在着生活现实性,符合人们休闲娱乐的物质生活需要,也发挥着提升城市居民精神层次的功能。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城市是国家的微观形象,发挥着国家在世界中的窗口形象的作用。园林作为城市文化集聚地,发挥着城市品牌效应,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可以感受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国家的文化内涵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强调文化意识和服务意识,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城市的本土文化,都要渗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并将当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作为园林景观的灵魂提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如果说,多元文化所体现的是文化共融性,那么,文化的个性化呈现则是文化差异性的体现,也正是城市品牌效应所在。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一)城市园林中的建筑设计
在中国文化中,建筑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它就宛如是承载了历史元素且已经凝固了的语言符号一样,将中国文化特征以建筑形式、建筑设计风格而渗透出来。在中国,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设计。按照传统的园林设计,多以环境塑造为主,园林建筑虽为园林的主脉,但是所发挥的是辅的作用,并散发着人文气息。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虽然存在着功用性,但是依然以景观价值为主,搭配在园林景观当中,将园林景观中所蕴含的基点凸显出来。园林的建筑设计通常选择自然材料,与砖石搭配,给人以和谐之感。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使然,城市园林建筑在设计上依然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多数体现在门窗设计上。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几乎每一处设计都是运用了纹样作为无声的语言表达思想,各种装饰物同样发挥着通过视觉判断解读文化内涵的作用。如果说,中国的园林建筑设计中所装饰的图案充满着艺术情趣,那么,只要人们驻足观看,就会对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以解读。
(二)城市景观中的绿色设计
现代的城市中,园林是绿色角落,虽然在拥挤的城市中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却发挥着景观效应、生态效应、人文效应和审美效应。绿色设计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表达,具有象征性意义。
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并提出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等等的理念,主要是基于日渐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而对城市绿色环境的渴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色设计的重点,所涵盖的范围已经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园林、城市公园等等,而是扩散到广场、小区、街道的绿色景观设计,使绿色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生态的角度而言,城市园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对城市绿色生态环境以协调,使城市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同时对于城市整体形象以美化。由此可见,城市景观中的绿色设计符合了更高的审美需求。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园林的绿色设计使城市园林中的自然环境,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城市形象,随着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升级,绿色设计所发挥的作用已经由绿色功能性上升到审美高度。可见,园林绿色设计最终的受益者是城市居民,他们享受着绿色环境条件和健康而舒适的生活。
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一)城市园林景观盲目改造,导致本土文化丧失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备受重视。为了提高园林景观的时代感,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策划者将越来越多的时代元素用于设计当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还形成了光污染,甚至于对周围的环境形成“热导效应”。园林自身存在着生态系统,开展城市园林建设,更多的是对园林实施保护,并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其符合城市规划意图。但是,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对园林过多的改造以营造人工自然,结果导致园林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处于多元文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上,抛弃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将传统设计摒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园林设计风格,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失去了城市本土化内涵,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
(二)园林景观设计过多的人工雕琢而导致自然生态缺失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当中,除了讲究景观的视觉效果之外,还要发挥其功能性,尤其是居民小区的园林景观,道路两旁的带状公园等等,除了具有整体性美观的视觉效果之外,还要强调其功能性,以发挥文化意识引导的作用。但是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过于倾向于外在的美观,让城市居民感觉到自己是在欣赏园林设计,而无法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为了将园林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发挥园林的功能性,园林的设计者往往会将园林的部分空间设计为游乐场所。特别是居民小区中的园林,更多的是人工塑造园林,各种建筑和生活设施被添加到小区的园林景观当中,以方便小区居民闲暇之余享受自然风光。但是开发商往往会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将更多的景观以各种建筑造型替代,以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搭配满足居民的审美取向,不仅使园林生态遭到破坏,自然风貌荡然无存,还缺少了园林景观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园林景观设计流行元素过多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渗入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更多地体现城市发展理念,园林设计虽然因地制宜展示多样化的风格,但是从空间结构的构建上,要讲究时间的动态性,因此而使园林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会注入流行元素,打造特色各异的人工环境。然而,这种园林景观设计虽然会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却会给人以缺乏文化底蕴的感觉。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过于讲究时尚性的人工塑造的城市园林在风格上会拘泥于时代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流行元素和共通性,使本土文化特点消失。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着每一个时代的人。处于多元文化的今天,更应该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来,使城市居民在园林中消遣娱乐的同时,还能够间接性地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
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城市环境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就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环保理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注重自然环境条件的利用,以打造自然景观为主。那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保持自然地域特点,对于自然条件以合理利用。园林景观中人化自然的改造,依然以当地的水源以及各类植物为主,以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
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园林文化,以含蓄、内敛以及写意为主。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用于园林景观的艺术处理中,以使景观发挥着散发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底蕴的功能,从而使中国文化魅力展现出来,更增强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以园林建筑设计为例,园林建筑多选取古典造型,是对于传统建筑的模仿,但是并不是简单的仿古,而是审美角度上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文化的认同。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上,往往是经过传统文化元素装饰,诸如书法、篆刻、古典水墨画等等,给人以意境无穷之感。将这些人文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塑造中,使得景观更有自然天成之感。
此外,现代的园林已经纳入到城市规划范畴中,那么就要实现园林共享性,使其与城市空间自然融合。对园林实施社区化管理,特别是居民小区以及城市街道两旁的园林,要充分发挥其城市功能性,让园林真正意义地融入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人们物质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对于文化鉴赏层次会有所提高,更为向往精神追求。园林景观发挥着点缀城市的作用,其设计风格不仅代表着城市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展示平台。将园林景观设计中注入时代性的元素由于社会背景使然,但是,要使园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传统文化依然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旨,并实现园林与城市空间共享,充分地发挥园林的功能性。
参考文献
[1] 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
[关键词]建筑 室内 装饰风格 糅合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311-01
对于东方与西方,各界人士及各专业领域都有不同的界定与划分。在室内设计与装饰行业来看,早些时期,中国的装饰风格比较沉稳,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讲究气势恢弘、华丽壮观,给人以威严之感,造型对称,色彩浓郁,材料多以木为主,装饰图案则多龙、凤、云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人们更多的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以至于在现在多见的装饰艺术中总是能够看到多种文化的糅合,我们常常在一处装饰中采用多种风格进行描绘,而形成了现在普遍流行的现代简约风格、新宫廷主义风格、新中式风格等等。
一、明清时期的北京四合院
提起中国传统建筑,首先想到的便是北京四合院,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明王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维持封建秩序,明王朝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有着严格规定,使得北京城市结构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明代住宅以四合住宅模式为主。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承袭了明代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对四合院也有着全面的继承。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盒房。明清的四合院以大中型为主,主要供官僚、地主居住,以中轴线贯通,南北纵轴线为中心,东西轴线为辅助,建筑东西对称,而处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是整座四合院的主要建筑,即最高权利象征。中轴线两边的建筑无论是在构成上还是在体量上均呈对称之势。院落有二、三重乃至多重,有房有院,有大门有二门,有游廊、客厅、照壁、库房、厨房,甚至园林和车马房。
四合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方式,多以砖木构成,是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内部装饰繁杂,雕饰、装修、装饰,都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蝙蝠、寿字、月季花都是常见的装饰纹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四合院是中华民族居住文化的代表。
二、民国时期的小洋楼
民国家居装饰的历史虽然很短,但由于欧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以及维多利亚风格的传入,中西合璧达到一个顶峰时期。建筑渐渐被西式的洋房洋楼取代。家具方面,红木书桌书橱、布艺沙发、架子睡床和片睡床、床边柜、大衣柜等迅速得到国人的青睐。玻璃也在当时的装饰中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租借地中多数的洋房都设有面积较大的起居室,集休闲、会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而为增加其气派,彰显主人之大家风范,起居室内往往陈列有高大而功能齐全的柜子,这些陈列柜样式多变,但都安装有玻璃。家具虽也有雕花,但相较于明清时期的吉祥纹,更多的则是西欧丰满的垂花幔纹、涡卷纹和夹穗纹等。
1、起居室
民国时期,许多洋房的房间都空间宽敞高挑,各房间都建有面积较大的玻璃窗,将采光功能发挥至极致。尤其以起居室最为突出。民国时期的起居室宽敞明亮,白色漆墙,实木地板上面多铺设织花地毯,窗帘样式繁多,但材质多为厚重的绒布。室内多摆设有布艺沙发及茶几、陈列柜、钢琴、壁炉酒柜,也有的设有书桌椅,甚至娱乐设施。集休闲娱乐与会客于一体。
2、书房
民国时期的书房已完全不同于明清时期的书房。明清时期,书房内还设有供休憩的卧房,兼有卧室的功能。而到民国时期,卧室功能已经完全被取消,书房只是用于写作读书兼做会客。而书房的装饰风格已经具有明显的欧式家庭色彩,家具只有书柜、书桌椅、小组沙发配有圆几或小方几等。顶棚多为白漆原顶,仅有吊灯和吊扇,再无其它装饰。
3、卧室
民国时期,由于西式洋房建筑的出现,卧室的家居装饰风格及陈设用途也发生了新的转变,开始出现了欧式家居的新风格。其中变化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片床、梳妆台及穿衣镜的出现,家具上雕花精美,做工考究。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带有浓郁的欧洲风格,布置讲究,井然有序,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三、现代装饰风格
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新的形式,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交融,东方与西方在建筑与装饰风格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人们不再拘泥于本土的装饰风格,而是愈加的喜欢将一些异域风情融入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惊叹于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奢华,美式、法式田园的舒适温馨,现代风格的简约、前卫或者后现代主义的雅致、干练,同样也折服于中式传统风格的深邃、沉稳。可是我们不再专注于一种风格,而是更加喜欢将多种风格特色进行糅合,因而才有了像新中式风格这样集古、今、中、外多种装饰特色于一体的装饰风格。
在现代居室设计中,装饰性或者文化内涵已经不再居于首位,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舒适感,包括身体与心灵。不论是办公还是居住,人们都渴望是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进行,这个空间环境既要满足物质需求,更需要达到精神的要求。比起以往,人们更加懂得在忙碌中享受生活,寻找安逸。一个好的空间环境,不应该被某一种风格约束,不应该墨守成规的被框起来,我们该走向一个环保、绿色与舒适,肯定装饰,多风格、多元化的新阶段。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装饰语言上更关注新材料的特质表现和技术构造细节,而在设计上更强调作品与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很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的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从建筑装饰风格上看,从东汉时期的中国塔,到唐代以后的清真寺建筑群样式,再到清乾隆时期的圆明园,直至今时的各种现代建筑及室内装饰风格,等等。应该说,中国是相当注意引进、吸收外来优秀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
参考文献
[1] 董晓琦,北京工业大学:《四合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更新方式方法研究》,5页,硕士论文,2004.5.
[2] 赵倩.图说北京四合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
论文关键词:模糊美;虚实相生;流动性;功能复合
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模糊性特征,阐明了模糊美的表现形式,即虚实相生、流动性和复合空间,并将这种模糊美的根源归结为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和认知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审美具有模糊性特征,模糊性即不确定性,不是把事物和盘托出,而是使其存在于似与非似之间,是一种“离方遁圆”形式。模糊绝非含混,而是根据主观把握的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取舍与安排,排除无关紧要的因素而使之变得模糊。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多义性而产生了极大的思维能动作用。留有余地,发人深省,往往可使一块小天地、一个局部处理,变得隽永耐看。
空间在我国古代只是以一种无形的、不可量度的、无法触及的、宏大而连续的客观存在被感知。其范围、内容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感知它的主体产生极大的主观联想,不能一语道破,或隐或现,知其然而又不易知其所以然。仅在人们体验了整个空间历程后方能悟出其真谛,且其理解又因人而异。审美过程同时也是创造过程,这就导致了空间艺术本身的模糊性—让丰富的生活感受见于言表之外而让人们自去领会,即寄不尽之意于言表之外。这种模糊美往往通过虚实相生、流动性和空间复合等组织方式来表现,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和认知方式。
一、空间模糊美的表现
1.空间的虚实相生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谈到虚实相生时说: “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处,一开而可同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可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虚实相生所产生的模糊感,主要表现在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上,“水必曲,园必隔”,“景贵乎深,不曲不深”。一些构思精妙的佳景常常隐藏起来,使游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一转身,一抬头,出乎意料地发现了柳暗花明的景色;或者从漏窗花墙中露出几分讯息而引起游赏者“满园春色”的联想。这种虚实相生的模糊感在园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隔”—《长物志》说:“凡人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园林空间越分隔,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的空间,因此大园包小园即此理(大湖包小湖,见图1。曲折的云墙是围还是引?是引,却阻隔了人们的视线,分隔了空间;是围,却引导人们寻路探幽,渐人佳境。粉墙上的花窗欲挡还是欲透?欲透,却又要遮挡;欲挡,却又用窗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也是造园的重要处理方法。佳者如拙政园之海棠坞(见图2),批把园(见图3)、颐和园的谐趣园(见图4)等,都能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如果人门便觉其是个大园,内部空旷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便人园也罕有兴致游完整个园子,所以园林不起游兴是失败的。
“曲”—古人早已指出“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计成在《园冶》中也一再强调“曲”的意韵。他说开池须“曲折有情”;叠山应“蹊径盘且长”;小屋要“数椽委曲”,驾屋要“蜿蜒于木末”,厅堂立基要“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对于廊,更是“宜曲宜长则胜”。
在园林中曲和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运用,曲直自如。就像画家讲画树,要无一笔不曲。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性曲折,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而有些曲桥,定要九曲,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的意味),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丝毫没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如上海豫园前的九曲桥(见图5)
“隐”—前人论画,很注重“隐”的意蕴,布颜图说:“山水必得隐显之势,方见趣深。”唐之契说:“能藏处多于露处,而趣味无尽矣。”张彦远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画境如此,园林意境也是如此。例如:屋后山后用高树、竹林、楼阁等穿插其间作为背景,使得房屋山林向上层层推远,可以造成景外有景的印象;在临水处架石为若干凹穴,使得水面延伸于穴内,形同水口,望之幽邃深奥,有水源不尽之意,拙政园著名的小飞虹就是采用相似的手法,在水面的尽头处架了一个廊视觉上水面似延伸至远方(见图6)。
2.空间的流动性
空间艺术,有点儿类似电影镜头的时空性,它们都有流动的画面。只是观看电影,人坐在观众席上不动,而借助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移动,在银幕上映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建筑则是景物不动,通过人在建筑中的活动,产生视点移动而形成一连串的连续画面。
(1)“动”中寓静。在流动的空间中,要感受的是静谧幽深的环境。在动观的线上串上了一个个静观的点。游人必须步游廊,攀假山,穿曲洞,渡小桥,在动态中来欣赏各种景色。而在一些重点构思的风景主题之前,造园家常常设计了一些亭台轩斋,让人们驻足流连,静静地揣摩欣赏,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这种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既赏景又抒情的极为自由的欣赏方式,是园林艺术动静结合的又一特色。
这种不断改变视点的运动欣赏和中国传统绘画所采用的运动透视(散点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绘画为了集中表现出大自然的典型性格和本质,反映出空间无限延伸的客观存在,摒弃了模拟人眼看事物的一点透视理论,而采用随看随画的运动透视。如清明上河图(见图7),视点可任意升降移动,既可以描绘事物的立面形象,又可展示平面组合,这样就能动地缩千里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间展示千里江山。园林艺术也要凝集自然山水的精华,在小范围内再现自然之美,就要让游人尽量多地欣赏到各种不同的风景形象,所以动态的、在时间进程中的连续观赏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沿着园中主要游览路线进行的观赏活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改变视点的一幅幅风景画的连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景色,领略各种山水林泉的风光,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流动中体会空间美。
(2)静中有“动”。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艺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只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如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领人们“游”,而且引领人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正是这种“望”,使人的视线有了流动的方向,即便是站在园中任何一个固定的地点,都会感受到空间的流动,视觉的通透,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而这种流动性的实现恰恰是空间模糊美的真实反映。
在园林中处处都可见漏窗、曲桥、长廊、亭台轩阁,它们是建筑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到空间流动性的组织中来,它们的存在,将传统空间的模糊性推向了更深更微妙的境地。
窗子在丰富空间、引导视线的流动性上是很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大教堂也有窗子(见图8),但那些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子,不是为了使人接触外面的自然界,而是为了渲染教堂内部的神秘气氛。中国园林建筑的窗子(见图9-11)则是为了接触外面的世界。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就是巧妙地运用门窗空洞和漏窗,打破墙围合出的封闭局促的格局,变封闭空间为渗透空间,增强了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把绝对的室内和室外空间变成了虚实相生的空间。
中国园林中多处设置“影壁”,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其带动空间的流动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它可以是一个屏风、一块石头,一堵墙。苏州狮子林一进腰门便是一座假山为屏(见图12),留园则是一个石头屏风(见图13)。即使像残粒园那样的小园,在人园洞门处,也以峰石半露。这就是所谓的“景愈藏,景界愈大”。一个屏障,既隔断了空间,又联通了空间,给人们更多想象的余地,暗示人们前方难以揣测的空间变化,也在引领着人们的脚步。
除此以外,还有层层进深的庭院、高大的牌坊、蜿蜒曲折的廊子、镂空的门,等等。无一不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的流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3.复合空间
复合空间指的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复合,即“亦内亦外”的中介空间。从这个角度讲,复合空间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糊空间。在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这种空间处理的方法以徽州素有中国民间故宫之称的“承志堂”为例。这是一个富商大宅,其内部空间以串联的方式展开,蔚为壮观(见图14)。
将其内部封闭空间(如卧室)、墙体等涂黑,厅堂向阳一面完全开敞与天井之间无一墙一柱间隔,此处的空间表现出半室外半室内的特性,空间实体性降低,在空间封闭性示意图中显灰色,天井由于没有屋盖而呈白色。最后得出这个院落的空间封闭性示意图(见图15)。这一居住建筑的内部主空间—厅堂就是模糊空间,居住生活中大部分活动如会客、宴席、家人交流等均在此进行。将空间封闭性示意图中的封闭空间去除,只留下代表模糊空间的灰色图块,从而得出模糊空间分布图示(见图16),其中可以看到内部模糊空间以天井及庭园为中心展开。众所周知,居住建筑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其私密性,然而从对“承志堂”的分析中发现其主空间本身却是半室外的复合空间。设计者的目的如此鲜明,其对模糊空间灵活而务实的态度得以体现出来:模糊空间以天井及庭园为中心展开,天井在此的作用就是创造一个私密的室外环境,而天井的外围高墙确保了居家的要求。在天井内,自然的要素如风、雨和阳光等被引人到了日常生活中,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空间认知与模糊美
这种模糊美得以表达并被感知,追根溯源,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一条贯穿始终的“根”,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即强调人自身的内在修养,并以此达到与天地相合,从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显示人自身的意义,正如成中英所言“自然被内定为人的存在,而人被认定是内在于自然的存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基础上发挥浪漫情调,使无生命的建筑具有生命的情调。
1.空间观念中的模糊美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在精神境界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是站在固定的地点,以固定角度透视深空,其视线失落于无穷。其对这无穷的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冒险的、控制的、探索的。中国人对于这无尽空间的态度则是如古诗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人生在世,如泛扁舟,俯仰天地,容于中流,极目悠远。其空间意识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线角道,不是希腊的立体雕像,也不是近代欧洲人的无穷空间,而是迂回曲折,遥望着一个目标(道)。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说:“行到无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国人不是向无边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低徊之,玩味之,点化成音乐。
2.空间联想中的模糊美
清代邹一佳在《小山华普》中说:“一卷如涵万壑,寻尺势若千寻”。在绘画中,画山石,要概括高山大川的形象,使欣赏者如临其境。园林中的叠石堆山亦然。我国古代园林中的假山,多堆叠于庭院之中,以限制视点的距离。同时即使是一块山石,其体型也以能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或为崇山峻岭的缩影为上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中有一景:刚走进门时,“忽然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色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其中描写大观园山石的处理手法,首先是限定了视点位置,加强了假山插天的高度感染;其次是山石旁没有配植高大的树木,只是点缀了草本植物。如果在假山旁边配植大树,就会在尺度上把山石比小了,那样就会破坏联想,游人也就不会对一块大的山石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