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2 00:24: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文明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中学初三:欧阳宇涵
审核老师:郭红红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名牌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重大价值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头。加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晚清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在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孝道
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就是孝悌。儒家的孝悌就是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道并不仅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赡养,还要对父母怀着诚心诚意的敬爱的感情,虽然现在的时代较之前有所不同,但提倡孝道,重视对父母物质的赡养及情感的慰藉,这一点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
2.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感受最深,最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陆游等这些人都在用实践践行着爱国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显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义
孔子说“见利思义”,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荀子也指出:“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重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造就了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品格。在历史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总是以大局为重,舍弃私利,才得以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4.诚信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诚实守信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甚至把诚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认识,他说:“诚者天知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也指出:“养心莫善于诚。”而今天它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还被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高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项重要要求。
5.礼义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子在阐述其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时,把“仁、义、礼、智”视为“四德”,认为礼的“端”即根源是“辞让之心”,就是对上级的尊重,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中国传统文化之“礼义”。追求的是一种“谦”的态度,一种“和”的文化,同时讲“礼”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显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个人素质。
6.勤俭
勤劳的品性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发愤忘食”“头悬梁,锥刺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无一不是对中国人民勤劳品德的反映。中华民族崇尚勤劳,也提倡节俭,孔子指出君子之德即“温、良、恭、俭、让。”三国时,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虽然如今的社会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勤俭仍然需要提倡,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需要倡导。
7.勇敢
中国传统文化别强调勇敢这一美德。孔子把勇敢作为三大德之一,孟子把勇敢分为血气之勇、意气之勇和恪守道德信念的“大勇”三种。而这所谓的“大勇”就是属于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推崇的智勇和义勇,勇敢不同于怯懦,也不同于鲁莽,它是为了高尚的目的而坚持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勇敢就是临危不惧,勇敢就是大义凛然。
8.律己
律己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另一美德。孔子曾说:“多责己而少责人,则远怨恨。”凡事要多求诸己,要从思想品德上及行为举止方面从严要求自己,要经常自省、自察。传统伦理特别强调对人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这一美德造就了中国人民包容,忍让的性格。中华民族民风笃实宽厚,这也是一种“和”的文化,“和”的美德。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按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个体的价值
①可以引导政治方向。爱国的美德,为公的美德等这些美德可以启发和引导人们走上符合社会发展的道路,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感。
②可以塑造个体人格。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些为人处事的美德对个体人格塑造,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③可以规范调控人们的行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这些传统美德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起到推动的作用。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的价值
①有经济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传统美德的劳动者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社会道德可以影响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经济。
②有政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爱国主义、大公无私等美德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有重要价值。
③有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非但没有过时,而且随着历史的积淀、岁月的检验散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于丹现象”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有自信相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在现代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
④有生态价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状态,强调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强调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古于自然中,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道德教育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大公无私、勤劳简朴、诚实守信等都有内在的联系,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可以找到根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结晶。现在仍然具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组成、价值实现、任务完成以及未来发展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3.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上、下[M].中华书局,2004.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英语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渗透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是灵魂。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导向作用。初中生是未成年人,而中华传统美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所以,每学期开学校领导总是号召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应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是渗透,但却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的。它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德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光。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有助人为乐的;有尊老爱幼的,有勤俭节俭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团结互助的;有立志成才的;有助人为乐的;还有严己宽人的,等等,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就会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地对学生渗透我国的高尚民族美德。可见,英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英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英语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历来都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故事结合中国伟人的感人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讲述曾经为祖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英雄们的事迹。这样在巩固英语的学习的同时,也训练了英语的写作,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在课堂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英语教学与礼仪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礼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学生,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在遵循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学“true;believe”等时,我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学“stop;station;office;class”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学“help;wrong;state”时,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英语教学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素质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教育人本论,它的核心是: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所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例如,The old man got into the car.我们不译为“老头进了小汽车”,而是译为“那位老先生上了那辆小汽车”。在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中尽量多选取尊老爱幼,扶危助困,奉献爱心题材的素材让学生写,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4.英语教学与勤俭教育相结合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当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其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再次,我们还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既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又把学生在家庭和社区内的道德行为列入矫正和测评的范围。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德育教育实现实效性、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从而巩固我们的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把她原有的智慧发掘出来,继承下去,使她能不卑不亢地服务于当代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花盛开的更加鲜艳!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
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记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车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满了人。到了宛平南路这一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还带着一位年幼的小孙子,居然没有人让座。那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车门口一直走到车尾,可满车的人却毫不在乎,视若无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连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们。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看着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个站点,都会播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我想,这是在浪费电。我听了几百遍了,想必经常做车的人听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满座的人,面对他们却不加理睬。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让座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种义务。现在,人们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意吃个亏——正如让座这个简单的动作。此刻的让座已成了那变质的面包,像个足球似的被人们踢来踢去。
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
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题记
中华名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名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红桥区第十一幼儿园园长
杜建茹
许多年轻的父母会想到给孩子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是极为重要的。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传统美德的灌输可以使幼儿更好的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作为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吸收国外教育理念,更要保留中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培养幼苗健康地迈向新生活。
河东区第三幼儿园园长
杨丽梅
中秋佳节之际,围绕这一“亲人团聚、思念故乡”的社会大环境,对幼儿进行“爱”的主题教育――在“为什么这一天全家要团聚?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的―个传统节目?”等问题的引领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了解这个节日的内在意义。在“育情”“寓教”中,使幼儿萌发爱亲人、爱朋友;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中华民族优秀而深厚的文化,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信仰与传承,让孩子们感到做―个中国人的快乐和骄傲。
红桥区第三幼儿园园长
陈玉燕
如何在幼儿中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有三:1.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浅显易懂,切忌高高在上,远离孩子;2.形式要多种多样,儿歌、故事、歌曲、表演、童话、动漫等等,以游戏为主,切忌空洞说教,简单灌输:3.方法恰当,注重体验。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总之,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幼儿了解、感受、实践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河东第四幼儿园园长
张雪玲
如今,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越来越受到青睐,长期下去,我们的未来将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节日。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利用丰富的节日资源,对幼儿进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中秋节在传统民俗中是―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幼儿园要充分挖掘这一节日文化内涵,开展系列活动,对幼儿进行喜庆团圆、国家统一、吉祥圆满等爱他人和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河东区第二十一幼儿园园长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说:“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那么新时期学校如何加强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抓教师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2 抓学生
当今的中小学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丰厚,整天过的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并且社会“公德心”淡簿、审美迷蒙、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感淡化和社会公德弱化,不要说对传统美德教育缺少认识,就是对现代的事物也缺少认识,所以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学习传统美德知识的平台,利用校园广播、课堂、图书室等阵地加强如《中华美德五千年》、《新三字经》、《新增广贤文》、《社会公德四字歌》、《弟子规》、《论语》、《仁爱教育格言二十条》、《仁爱八德歌》等宣传,让学生耳入目睹,使学生能喜欢上,然后利用讲故事、演讲、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培训,力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
3 抓文化设计
学校要在校园内形成统美德教育的浓浓氛围,善于设计。利用古代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融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内容,让学生深受熏陶,时刻警示做中华美德的传人;同时在各种学科教学中也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品德课程,尤其要注重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4 抓实践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一切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他曾说:“在学校,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因此,学校在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对传统美德教育培训学习外,还要对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予以实践,加强训练。
5 抓家校共育
在关注政治的同时呼求更大程度的自由,当代青年政治意识高涨,能够主动参与,但是,受西方无政府主义及文化思潮影响,绝大多数表现为绝对民主和极端民主。青年学生看到社会主义民主还有不够完善之处,西方的政治、法制、政府制度对社会主义也有某些可借鉴的东西,这是不无一定道理的。但是,他们在比较两种政治制度时,看不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本质上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自由,连在资本主义都行不通的绝对自由和极端民主,却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以行使,这种观点显然是十分幼稚的、模糊的、错误的。最后,追求短期行为和拜金主义。我们已经度过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历经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受商品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青年有了相当的竞争、效率、商品等商业意识,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相应的收获,许多青年中的短期行为和拜金主义不仅以一种观念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行动上也有所反映,校内从商,甚至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大片的辍学经商现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在全球化视野中,道德教育只有立足本国实际,紧握时代脉搏,实现自身的历史性转型,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应有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第一,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培育。要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建立在传统美德对个人、家庭与社会和谐之重要性的基础上。应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要避免一味地把教条的、空洞的道德知识、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把它们还原到实际的生活世界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不再被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袋”机械、被动地接纳老师传递的道德知识,而是要以积极的情感去体验和理解,从而促成他们的精神提升和变革。
第二,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知识教育。在现代条件下,要想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价值得以彰显,就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认知教育人手。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深知,方能笃行,只知不行与只行不知都不符合人的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学生对人生、社会、家庭和各种人际关系的认知与理解多是现代的观念,很少留心古人留给我们的合理内核。这就要求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务必把古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古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陈规旧律区别开来,并对其传统概念之内涵进行现代开拓,丰富其内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承上要赋予其现代意义,同时还要使其与现代道德意识相结合,整合成为现代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内容,能够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第三,强化传统美德的实践教育。道德性的获得要靠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人的理智品质仅靠知识传播和认知就能有效地培养。因此,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大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美德是十分必要的。知行统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美德贵在实践、贵在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得到真切地诠释,在人们的行为中才能得以表达。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优化辅导员素质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职业素质对于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思想方面,要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引导工作的根本素质,这是由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思想引导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执行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政策素质,新时期,要有综合运用理论、政策、实践的能力素质。其次,学习指导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社会文化向多元化格局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心理特征、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处于快速更新的动态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也不断涌现。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艺术,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调整能力结构,提升指导学生学习所必需的素质,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心理辅导方面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从一个人身上得到的信息的多寡。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这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辅导员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并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因此,辅导员应系统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还要初步学习心理辅导的一般技巧。例如,用眼神鼓励,及时回馈信息,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与来访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等。最后,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才能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收集到第一手的真实案例,辅导员必须具备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症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病因”,给出“药方”,并且通过系统分析与梳理,从众多的就业问题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大学生就业典型题案,辅导员才能针对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细致地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想问题,并帮助他们加以克服。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由于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其渗透力和影响力更为明显和突出,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方面,在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在构筑全社会共同理想、激励人民团结奋斗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精神文化对于激发人们的主体性、陶冶人们的心灵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产品都要体现价值追求、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良好心灵,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第一,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优化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所以当前要注意扩招以后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各种仪器设施等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以社会制度引导社会伦理的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伦理环境,而良好的社会伦理环境不是自生的,需要制度的激发和保障。尤其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下,国民普遍缺乏对社会公共伦理的道德自觉,制度的先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构建人本、科学、诚信的微观制度环境,引导师生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作为受教育者身处其中的直接环境,学校制度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价值资源。如果各项制度在制定和执行中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很难想象教育对象会真心相信政府和学校传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结语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需要下一定的苦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天长日久地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来源:文章屋网 )
伟 大 的 民 族 精 神
中华,历经五千年苍桑锤炼和洗礼,这颗镶嵌在世界文化顶峰的璀灿的明珠,无疑它将以无以伦比的慧光普泽人类美好的未来,光彻宇宙无际的今天和明天。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云蒸霞蔚,辉煌灿烂;它,四季常青,永垂不朽。它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圣洁之父。乞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抵苍穹中,作为你的荣耀见证,请照亮跑道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颁赠优胜者常青树编成的花冠,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辉映,有如一白色斑澜的岩石造成这巨大神殿,崇拜你,啊!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美德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其实,现在我们身边依然存在着许多具有民族精神的民族英雄,那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难道说老师不是民族英雄吗?是,她们是的,老师默默的敬业奉献,发放出她们一生的青春年华,她们为了让我们的将来会更加美好每天都传授我们知识,教导我们学习,让我们长大后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仅仅不只是我们的老师,还有在奥运会上屡次夺魁,为国增光的奥运健儿,在那跑道上的一刹那间,蹿出一匹黑色的“马”,,他奔赴冲刺,跑到世界各地,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美德。此时此刻,富国强民的志向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美德,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民族精神,表现为一种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遭遇坎坷,挫折时,也要坦然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拨开乌云,走想成功。在历史的轨道上,正式由于无数满怀希望的自信者,才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自信,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自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 民族精神,也是一种忠,真诚,知恩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流传,辈辈传颂。这种精神,使的我们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民族精神,还是一种团结的精神,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一种宽容的精神,是一种勇猛的精神,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
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更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几千年,何等风光?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和不发展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精神,亿万中华儿女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总之,诵读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主要的内容,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诵读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
作者2010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同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就读于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在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中提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有这样一则报道,南京朱桂珍女士,请保姆照顾生病的公公,保姆上岗不到1年病得比她公公还严重。为了良心,今年61岁的朱桂珍,反过来照顾了保姆整整9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我相信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朱女士,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可能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血液里流淌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典型事迹应该大力宣传表扬,通过教育引导来启示和激励群众,凝聚社会崇德的共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者,积人而成。只有人人修身自律,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来法以后,除了专业上的学习以外,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法国科研人员对于废物垃圾的处理态度和方式。比如说接触过细菌、癌细胞的所有物品在丢弃之前全部要作灭菌处理;不同毒性的化学药品和试剂要做分类回收,给专门的公司做特殊处理等等。与其说是他们执行的标准比较严格,倒不如说是他们对于生命伦理的尊重和整体道德素质的表现。因为这些科研垃圾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丢弃的话,不仅直接对从事垃圾回收工作的人员造成威胁,而且长期如此,对于周围的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人类的发展都是极大的威胁。所以许多包括生命伦理、科研道德在内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生命伦理、科研道德也是德,作为海外留学人员,敬业诚信,严格遵守并执行即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可以和各个国家不同的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学习他们的长处。在实验室里,我跟他们学习法语,也会教他们一些汉语。我们隔壁实验室有个老师对中国厨艺非常感兴趣。我推荐她去看《舌尖上的中国》。后来她跟我说看完之后非常感动。第二季播出的时候,没有英文字幕,她也听不懂,是什么让她觉得美好并且感动呢?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美德,勤劳朴实善良。正如里面的一句脚本所说,只有最勤劳的人才能吃得到最极致的美味。我们的民族美德不仅要在中国大力弘扬,更要走出国门。爱国,友善,把中国带到全世界。
21世纪是中国腾飞发展的一个世纪,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世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发现生命之美,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