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

时间:2022-02-14 13:10:39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

第1篇

一、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积极为地方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二、学历和资历

申报地方经济师任职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学历,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三年以上。

2.中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八年以上,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三年以上(职业高中、技校、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二年以上,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四年以上),经大专水平考试合格,可申报评审。获得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大专专业证书,或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六门以上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试。

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四年;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六年,可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十年;职业高中、技校、高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十五年;无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二十年,以上人员须参加市职称办认可的相应级别的专业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可直接破格申报中级职称。

三、工作能力和经历

申报地方经济师应具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熟悉国家现行的有关经济法规并能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为本企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任助理经济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体组织实施完成市、区级以上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主要经营者,经主管财务部门认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在创优新产品工作上成绩显著,为苏州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可,产品市场较好,优新产品产值占本企业总产值50%以上。(年创利税100万元以上)。

2.在县级市、区范围内属经营好、效益好、有影响的骨干工业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左右,年创利税300万元以上),或流通行业(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年创利税1千万元以上)中担任企业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二年以上,任职期间工作突出,对企业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3.苏州市级技术进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明星企业、或累计获得县级市以上明星企业称号两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近年来企业管理成绩突出,经济效益明显。

4.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贡献突出,组建企业集团公司,形成规模效益;推行股份合作制等经验得到苏州市主管部门表彰并推广应用。

5.参与设计制定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规范化,效果明显,得到苏州市主管部门表彰,被推广应用。

四、业绩和成果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业绩是评定地方经济师的重要依据,在任助理经济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在任现职工作期间,从事的经济专业工作受到苏州市条线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表彰奖励。

2.获得苏州市表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厂长(经理)、农民企业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县劳动模范。

3.在苏州市级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技术报告(总结)两篇以上;或在县级市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技术报告(总结)三篇以上。

4.长期在经济岗位工作,担任较大规模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连续三年以上,并担任过本专业中专及以上水平专业课教师,得到有关部门表彰的。

凡不符合学历或任职年限要求,需要破格的人员,除符合其它条件外,应具备本文第三条款和第四条款规定条件中的共三条。既不符合学历要求,又不符合任职年限要求的,除符合其它条件外,应具备本文第三条款和第四条款规定条件中的共四条。

破格人员申报地方经济师的材料,在送交评审委员会前,应分别经市、县级市职称办审核。对极少数学历、任职年限与本文要求相差甚远,而成绩特别突出,应符合本文规定的多项条件。

鉴于经济系列初级职称多年来未开展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目前申报评审经济师暂不强调是否具备助理经济师职称。符合专业工作年限规定的可不作越级申报,评委会应着重对其能力与水平的考核评审。

第2篇

【关键词】中职制糖专业;师资建设;经济发展;对策

制糖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制糖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承担保护我国食糖安全供应责任的同时,在全省600植蔗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还承担境外替代种植、稳定边疆、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任务。基于这样条件,为了保证我省制糖业的发展,中职教育制糖专业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为了突出中职教育制糖专业的优势地位,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加至关重要。

一、中职制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

由于我省中职学校教育发展起步较晚,要大力制糖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从转变中职制糖专业师资建设理念开始。目前,对中职制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理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转变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理念,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教师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转向全能型发展;转变中职制糖专业师资培训理念,如改变培训方式、倡导终身学习等,有人提出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建设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指导思想。

2.转变中职制糖专业师资培训投资观念,改变投资渠道,变单纯由学校承担教师培训费用的单一投资模式转为教师个人、学校、政府共同负担培训费用的多元投资模式。

3.转变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强调人本主义、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

4.转变师资队伍素质观念,提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并重。

二、中职学校制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学历、年龄结构失衡

由于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大量年轻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即缺少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偏多,比例竟达到39%,而处于教学黄金阶段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40~50岁教师仅为22%,导致学科带头人缺乏、科研能力青黄不接,严重阻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存在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甚至出现重理论忽视实践的情况,失去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重实践能力的本初要求,这对打造制糖专业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制造了更多的阻碍。

2.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相对于本科院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待遇以及科研经费等都远不如前者,导致部分优秀教师严重流失。另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对教师无序流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高学历或骨干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其他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对于学生、学校有百害而无一利。

3.奖惩制度的有效性不够

目前,各校已按上级总体要求,初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和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是,从战略的高度来看,现有的奖惩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管理上的要求:一是学校的薪酬,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而且岗位薪酬在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倾向,对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激励力度不大,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二是各类的教职员工的岗位要求还比较模糊,没有体现出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行政管理与教学辅助等各类人员岗位的特点,不利于分类管理和有效考核;三是学校一般都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成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却在薪酬制度上没有足够的激励政策;四是对教师的情感需求关注不够,奖惩更多的体现在物质措施上。而要提升中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凝聚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就要针对其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

4.符合中职制糖专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中职制糖专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完成形成具有其特色性、针对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且限于客观原因,许多地方现有的中等教育政策制定、专业规划和培训又总是以普通教育为优先,中职制糖专业教师的相关制度内容多是参照普通教育的相关制度标准,这无疑不利于有效实现中职制糖专业教师的个人价值,不利于体现客观、公平和公正的评价原则,不利于充分调动中职制糖专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三、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中职制糖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方针,一方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计划,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到制糖企业实习,参与制糖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与制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共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聘请制糖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来学校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或在制糖企业指导学生实习。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中职制糖专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其发展也体现着不同的区域特点,它们大多是以本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与它们所服务地方的经济发展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互相推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复合关系。

1.地方经济对中职制糖专业教育的影响的分析

(1)地方产业结构决定了中职制糖专业教育的结构

地方制糖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制糖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制糖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反映了制糖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院校培养制糖专业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本地区内制糖产业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本地区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

(2)地方制糖技术结构决定了中职制糖专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地方制糖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制糖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中职制糖专业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

2.中职制糖专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

(1)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中职教育来提供。其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所以,中职制糖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制糖产业经济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场所

制糖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制糖企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

(3)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

中职院校制糖专业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制糖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制糖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制糖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五、加快中职制糖专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制糖专业教育经费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制糖专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及资金,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利用金融、税收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中职制糖专业的发展。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培训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及其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帮助,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团体、个人、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捐赠。

2.全方位调整中职制糖专业教育结构

适应我国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制糖专业结构。主要做法是:(1)改专业设置审批制为备案制,鼓励支持中职制糖专业按照市场人才需求作出快速反应,适应对制糖产业的需要。(2)引导职中职院校按照市场需求改造传统制糖专业,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制糖专业设置的指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3)加强骨干和制糖特色专业建设,重点捉好制糖专业人才培养建设。(4)对中职院校制糖专业设置加强宏观调控。

六、总结

总之,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也代表学校综合素质与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由于其不同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更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与专业的培训等,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及毕业生的要求,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岩,吴兴伟.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晓,史旦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置及编制核定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14-21.

[3]杨宗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核心竞争能力DD浅谈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80-82.

第3篇

关键词:台湾;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174-02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能力和师资构成上的不足仍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制度建设入手,取长补短,完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台湾职业教育的概况

台湾的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术(普通)教育与高等技职教育两大体系,而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则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层次丰富、学制多元且具备完善的立交桥教育体系,其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可以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具备浓厚的工程技术色彩。

从发展历程来看,台湾的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台湾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劳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过渡,职业教育也随之变革提升,具体如表1所示。

台湾的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力。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至2010年12月,台湾共有技职类院校92所,学生共计693688名,已成为岛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引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

台湾技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台湾职业教育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师资来源、培训和评鉴考核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 师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是台湾技职体系教师队伍的特点之一。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一般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4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以及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鼓励职业学校优先聘用具有实务经验、持有乙级以上技术证照者担任专业实习科目教师,对于缺乏实务经验的教师,则送到企业进行培养。因此,有许多课程的教师都是学校直接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行业背景。台湾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至2010年,本科层次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且大部分都有海外进修的经历,如龙华科技大学76%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云林科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位于技职体系龙头地位的台湾科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高达97.3%。由于台湾的职业教育具有浓厚的工程技术色彩,因此,高学历加上丰富的实践经历使教师具备了极强的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也为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重视培训 台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除师范院校外,还有一般大学和技术学院设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教师。在政策层面上,台湾通过《技专校院提升师资素质实施要点》鼓励教师研究、进修和晋升,以改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素质;2004年1月出台《奖助技专校院选送教师国外进修学位项目计划申请要点 》,以两年100万新台币的标准补助技专校院教师出国进修博士学位;2008年9月《补助技专校院师生取得民间职业能力鉴定证书采认执行计划要点》,拨专款资助教师获得“民间职业能力鉴定证书”,以促进教师的实务能力。同时,台湾的各类技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再学习和职业培训,普遍采用留职留新的方式支持教师出国进修,或到产业一线参与实务锻炼和技能学习。

完善的评鉴制度 评鉴制度是台湾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保障教学质量、推动师资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台湾相关部门建立了标准化的师资评价标准,各类技职院校也相应出台了教师评鉴制度。从内容看,台湾技职院校师资评鉴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学术或技术研究、服务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其中教学一项主要包括教学负荷、课程规划、教材教案和学生反馈意见等;学术或技术研究主要指期刊论文、专利、技术研究报告、出版书籍和产学合作绩效等;服务主要包括对学校事务和各级实验室的管理、辅导学生课外活动、主持或协助校外学术团体活动等。在措施上,台湾的各类院校普遍将评鉴与教师聘任、晋升等挂钩,如台湾科技大学在“教师聘任及升等审查办法”中就明确要求将教学绩效、专门著作、服务与辅导表现等列入晋升的评审项目,并规定“新聘之讲师及助理教授于到职六年内、副教授于到职八年内未能升等者,自第七、九年起不予续聘”,旨在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层面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品质和个人素质。

台湾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值得借鉴

比较内地和台湾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对台湾技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内地借鉴。

第4篇

【关键词】钦州 企业用工 中职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10-02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以及我国第五个保税港区落户钦州,钦州市经济迈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落户钦州市的企业越来越多,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用工需求量很大。相比之下,钦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仍较缓慢,处于薄弱状态,无法满足钦州企业的发展需求。本课题组就此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中职教育改革策略,并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实践。

一、钦州市企业用工的困境

据《钦州市“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测算,2011年至2015年,钦州市对技能人才需求量为174800余人,尤其是石化、林浆纸、燃煤电力、粮油加工、铁合金、保税物流这六大支柱产业需求量大,钦州市所有中职学校2011年至2013年支柱产业的在校生仅为22590人,培养学生人数无法满足钦州企业用工需求。

同时,由于政策、政府、职业教育、企业本身等方面的原因,钦州市企业发展过程中,用工难已经成为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对钦州市的企业进行调研,发现钦州市内的企业用工普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招工难;二是员工流动大;三是员工招来了不好用;四是员工素质低。原因有两点:一是招聘的农民工没有经过有效的岗前培训;二是招聘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低,价值取向、吃苦耐劳、服务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二、钦州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备受技术人才地位和待遇低、办学条件亟待提高、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匹配、社会系统支持不够等方面的困惑,在我国教育中处于弱势状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好的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弱。

钦州市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历经坎坷,虽然在三年职教攻坚中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共有10所职业学校,其中规模较大的学校共有6所: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合浦师范学校、钦州农校和钦州商贸学校,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当前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尤其很难助力解决钦州市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例如中职学校规模不大,2011年至2013年招生总量为30914人,年均招生约10000人;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强,尤其“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质量差;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少;教育教学水平低;培养培训的质量不高。

三、基于企业用工难的中职教育改革探索

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服务企业发展,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着力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招生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培育专业。专业是中职学校与高中的重要区别点,是中职学校的“保驾者”与“护航员”,更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专业建设是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也是各中职学校致力做好的要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问题,并着力做好:一是围绕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专业。基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在钦州投产了1000万吨/年的炼油厂,需要大量的化工技术人才,学校于2010年申报开设了精细化工专业,目前全区仅有3所中职学校开设了此专业;基于钦州港口经济大开发,需要很多物流人才,学校于2009年申报新开了物流与管理专业;基于坭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钦州重点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之一,学校于2010年申请开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坭兴陶方向)专业;基于钦州市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学校于2012年申请新开了学前教育专业;基于学校专业建设的现实和对钦州市企业调研的研讨分析,学校于2012年向相关部门申请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整合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二是围绕示范性专业建设标准,做强做实专业。为了引导各中职学校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中职教育服务能力,广西教育厅制定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专业基本条件》和《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积极谋划,科学推进,目前共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与会计4个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民族工艺品制作(坭兴陶方向)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同时其他专业均按示范性专业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逐步做实做强专业。

(二)校企培养。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个主体,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两大基础。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探索了校企培养模式。

1.校企教师培养。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力量一直处于较薄弱状态,急需进行各种卓有成效的培训和培养,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于2013年专门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抽调了2名中层干部担任主任和副主任,并选拔了3名工作人员,目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主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一是校本教师培养,鉴于学校实施校部二级管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了教师“四级”校本培养模式,即“学校统筹培养―学部具体培养―专业、教研组全面培养―教师自我培养”,将每周一、三和五下午4点半到5点半定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由各级根据计划进行有效组织。二是教师到企业锻炼培养,学校遵照“教师个人提需求―专业、教研组共同商讨计划―学部做出具体方案―学校全面统筹安排”的流程,每年都要求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到相应企业进行1~2个月的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管理、生产和技术革新。三是企业人才进校培养教师,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年轻教师偏多,企业实践经历缺乏,急需加强培养,为此学校充分借助企业技术人才优势,聘请优秀人才进校给予教师有效指导。比如坭兴陶专业,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了企业大师李人、黄明海等进校上课,并收坭兴陶专业教师为徒,进行手把手的帮扶指导,坭兴陶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2.校企人才培养。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各中职学校的培养规模均比较小,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充分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上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一是学校学历培养。学历培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不容忽视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也非常重视全日制学生的学历培养工作,目前在校学生达5800多人。二是企业订单式培养,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实行“订单培养”。其一,企业委托学校招新培养,设立冠名班,如钦州市泰禾集团在汽车学部开办了一个“泰禾班”,万和医药在经济学部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一个“万和班”,中国移动钦州分公司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一个“移动班”。其二,企业组织在岗的职工定期、不定期到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进行集中学习。其三,学校在企业开班培养,学校要发展就有必要大胆地“走出去”,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引企入校,送教入企”行动学习活动中发现,坭兴陶企业的工人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到学校进行集中学习,为此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主动与企业沟通,将班开到企业生产车间,在2012年共招收了两个班,共100多名在职工人。

(三)统筹招生。招生是中职学校的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事,更是各中职学校倾人力、物力和财力想办好的一件大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招生工作:一是充分重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严格执行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阳光招生”政策,积极与各中学领导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招生支持与送生帮助;二是充分发挥学校招生就业办的作用,推行“领导带队、能人带组、人人共担”的办法,共同做好招生工作;三是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深入企业进行招生宣传,争取企业组织职工报名到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或者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送教入企――在企业中开班,发动企业工人将自己未高“中”的孩子送到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就读。

四、中职教育发展需要各方助力

要破解钦州市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关键仍在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这也需要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完成的工作。一是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或共同制定不同专业的技能训练手册,在学生到企业前就完成专门的训练工作;二是把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引入校园,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减少跳槽;三是学校和企业互动、互相渗透要常态化形成一种尝试合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学校、企业对第三年顶岗实习的学生要共同管理。

(二)学校要完成的工作。一是学生在校期间,要不间断地对他们进行德育,特别是对他们进行价值取向、吃苦耐劳、服务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二是引导、帮助学生多考“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大力宣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观点,介绍发达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和优厚待遇,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尊严”。

(三)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员工的吃饭、住宿问题;二是为员工购买社保金的问题;三是对持有“中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员工,提高待遇、给予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搭建大平台,让企业、学校、学生能经常性地互动、了解、交流;二是加快推进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企业用工,对企业录用持有“中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员工的,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三是调整降低社保金缴纳的基数;四是解决中职学校非实名制教师的岗位准入问题,落实他们的待遇,树立他们的“职业尊严”。

(五)媒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媒体应积极、正面宣传职业教育,营造“一技在手,生活无忧”、“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中职再打工”等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对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引导家长多送孩子到职业学校学习;行业协会要参与整个过程并起到指导、规范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燕清.中职学校实施学部管理的探索――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14(6)

[2]周翠如,卓志兵,高晓兵.励志克难攻坚,锐意乘风追梦――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纪实[J].广西教育,2014(12)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规划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因此,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由于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日常交通便利,联系快捷,迅速满足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零距离服务需求,因而地方高校具有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地缘优势。同时高校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应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对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服务方式体现在为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地方城市由于远离重点高校密集的中心城市,加之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难以引进高级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地方高校在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地方高校是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技术革新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也是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活动及商务活动的区域日趋国际化,对外交流成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外语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国际交流的必要手段。但是,目前在地方城市中,高水平和高能力的外语人才依然比较缺乏。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外语人才群体,他们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自身也有能力为地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校外语教师助力的需求并考量地方外语教师的外语素质与能力,高校外语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外语人才

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件即为高质量的人才,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促使现代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人才保障,这其中包括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对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深广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促进作用。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高校外语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经过对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南省春季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的走访调查得知,构成社会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各大中型企业对单一语言性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极低,而同时企业急需的一专多能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数量又极为短缺,形成“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这一现状直接反映了目前某些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高校毕业生不符合企业外语方面的用工需求,这既降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又拖滞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是现阶段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的首要工作。河南省高校外语课程的设置大都以单纯语言文化培养为教学目标,只有极少数工科院校开设行业英语等复合型外语课程。转型时期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单一性外语语言人才培养转变为外语与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有机结合,合理分配课时占比,使学生将外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通过外语掌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满足就业需求与社会用工需求。同时,高校外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降低理论测试的比重,提高实操环节的评分,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为地方企业提供助力提高其对外经贸竞争力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跨国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外语人才对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贸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外语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因为参与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各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和采购各种生产要素,都离不开外语人才的直接参与。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才能够获得这些必要的国际贸易信息。外语人才能够驾驭现代经济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框架的提出,以往主要面对国内贸易的中西部地方企业面临更多的对外贸易机遇。较之国际贸易人才储备丰富的沿海地区企业而言,中西部地区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但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与过程,即使立刻改革,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此情况下,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由高校外语教师对企业内部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外语培训,使企业较快地建立起自身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储备力量。高校外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外语语言文化知识与企业对外贸易中需要的谈判、报关等专业内容相结合,在口语、阅读、写作及翻译等方面有所侧重,与企业需求对接,更好地满足企业国际贸易的需要。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既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语言基础,又要有非常宽泛的知识面,在市场营销、国际结算、进出口业务操作等方面灵活自如地操作。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三十余家大型省属企业和一百余家优秀民营企业,在河南省全面融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主线下,这些企业的对外贸易将会呈现出质的飞跃,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例如民营企业河南瑞贝卡集团已与23个国家、地区产生贸易往来,从产品推介、外商接待到会展布置、商务谈判,企业的发展势必需要更多精通外语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在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语言本身,更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业务往来方向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目的国的文化风俗培训,使其在商务谈判、外商接待等工作中更娴熟、得体地交流,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提高企业影响力及产品利润。

三、为地方传统文化对外推广提供助力

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传统文化的对外推广对提升地方软实力起着较大的作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华参观游览,如何更好地将地方传统文化项目推介到国际舞台已被越来越多的部门、机构所考虑。在地方传统文化对外推广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可以提供较好、较强的有效助力。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洛阳牡丹与龙门石窟等景观久负盛名,将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项目推广到国际社会,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观赏牡丹、欣赏石刻,既提升古城洛阳的国际知名度又为洛阳市带来更多的外汇收益。洛阳地区的高校外语教师即可通过编写外文介绍书籍、制作外文视频材料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介绍洛阳古城的传统文化,在洛阳美景与国外游客之间搭起畅通的桥梁。与洛阳相似的文化古城安阳、许昌、开封等城市,均可在高校外语教师的助力下,将更多的古文化资料翻译为外文版本,通过更多的外文资料,将城市的魅力展现在国际舞台。同时,高校外语教师还可以发挥专长,为更多的历史文化景观或旅游景点制作语言严谨、用词标准的景区介绍、路线指示、景点说明等标志性展牌,订正已有展牌的外语语言错误,提高景区的文化层次及规范性,将地区景点和文化景观作为提升地区软实力的窗口,吸引更多的国际人士来欣赏我国的秀美山河及深厚历史底蕴。

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支持

高校外语教师具有理论研究的知识储备与科研能力,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发挥专长,集合优势资源,组成课题组,就地方发展的短板进行前瞻性研究与讨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与未知。在解决问题之前,充分的理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任何决策都应建立在充分理论研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理论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指导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地方性决策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特点,错误的决策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延误与影响是长期的、致命的,关乎地方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乎地方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理论研究人员进行前瞻性研讨,为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提供前提保证。在此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在外语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提供理论支持。综上所述,高校外语教师利用地缘优势和知识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课题研究等手段,将知识优势投射到校园范围之外,积极投身社会,将知识转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闻梅,郑悦.外语人才对保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战略研究.财经界,2010(3).

[2]黄秋凤,王鸿雁.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双量”需求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

第6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双师型教师 双证书人才 科研可行性

[作者简介]朱成华(1971- ),男,四川南充人,成都工业学院机电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四川 成都 6117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83-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而高职高专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职高专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最为直接、并且最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而成都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四川省唯一的一所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是四川省实施“一号工程”、建设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教育基地重点依托的高校之一。其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能力,能从事机械工程、液压传动及自动化领域内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大专业,每届有两百多名毕业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应以为社会培养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生产与经营、技术管理与服务等的高等级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建立一套与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有机融合的理论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应加大力度建立与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最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水平通过学生对相应岗位的竞争力来体现。据此,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教学水平,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即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以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因而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搞好“双师型”建设,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竞争力,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的意义与紧迫性

“双证”中的毕业证代表教育标准,而职业资格证代表用人标准。只有取得了职业资格证,才证明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有能力做具体的一类工作。高职高专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将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较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技能人才,也有助于缓解企业对高级蓝领需求的紧迫状况。此外,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要求,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实行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经验和效果。证明它确是一个培养高职人才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经过“双证书人才”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行业后,行业普遍认为双证书教学模式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又重视生产实践技能培训,重视专业学历文凭,重视生产的经验培养。这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具有较强的岗位竞争力。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学历证书可以反映劳动者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就能减少用人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招工成本,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及其紧迫性,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制定政策,加强导向作用,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保证今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时,都能拿到一个或几个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参加现有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资格证书考试;另一方面还要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各个方面积极参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工作,使这些标准与教学计划有机结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的培养的措施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的培养要紧跟上市场的需求

要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来建设与发展专业,密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经济、市场的沟通和联系,努力使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发及产业调整相适应。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强调遵循教育规律,也应重视市场的作用。首先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跟上市场的需求,主动面向社会办机电一体化专业,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次,在办机电一体化专业过程中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办学道路开放有走出去、请进来两种形式。走出去指机电一体化专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融入经济,参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大循环之中;请进来指打开学校围墙,将社会各项服务机构,社会经济请进学校,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建设融为一体。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探讨更加灵活的办学形式,采用订单式、量体裁衣式、自助餐式等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实用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办学规模和质量。

第7篇

文章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海洋食品类专业为例,提出要按照依托行业、对接市场的专业建设思路,开展实地调研,确定企业全程化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培养的联盟化,构建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室和教学实习基地,以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对接市场发展。

关键词:

专业建设;海洋食品;市场发展

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发展,2015年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达50%。消费势头保持增长的同时,民众还关注安全消费,绿色消费,促进消费对消费者健康水平的提升。食品工业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渐趋提高和健康安全意识重视程度的日渐提升,“安全无污染、绿色健康、优质营养”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与青睐,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切时,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类人才需求也非常迫切了。依据舟山群岛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是提升食品工艺与检测专业(海洋食品方向)整体办学水平的钥匙。针对舟山区域范围内的海洋食品相关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组织座谈、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对如何进行建设专业,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海洋食品类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高等教育的领域里,开设食品类专业主要集中在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而海洋食品类专业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缺少该类型的专业人才约30万以上。舟山海洋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专业建设也相辅相成地发展,以对接市场为宗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专业建设机制;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2海洋食品类专业建设的机制研究

2.1海洋食品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现状从2005至2015年这十年间,食品安全事件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食品安全,同样成为制约出口水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2005年孔雀石绿事件开始,出口水产品因激素、抗生素、微生物超标遭遇技术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企业面临的困难是质量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指标的关键要素是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类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因此海洋食品安全监控方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所成立的新区,舟山区域总面积2200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410公顷。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海洋食品加工业是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海洋食品企业拥有烤鱼片、烤鳗、鱿鱼制品、各类单冻机、鱼油提炼、湿法鱼粉、虾仁、鱼糜等先进生产线200多条,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以上,水产品冷库300多座,日冷冻8000余吨,冷藏能力20万吨,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比较繁多的海洋食品系列。海洋食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舟山全市共有海洋食品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今天,从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人数也远远不够。我们走访调查了舟山代表性的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就企业从业人员组成、年龄和技术等级结构、工资收人,作了广泛的调研,从调查结果看,从事质量管理和质检人员少于10%,而小企业基本在5-7%左右,高层质量管理人员更少,其中几个代表性企业的情况如表1。对企业管理层人员构成情况(如表2)调查来看,一是大多数企业员工年龄偏大,管理层的断层已经形成,而且还呈加剧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行业;二是企业不重视技术员工的培养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在人才培养不愿意花精力和金钱,员工的技术等级在低位徘徊,一线劳动力的素质也得不到提高;三是管理层员工的学历分布也不合理,由于企业处于低技术水平,很难留住高学历人才,同时具有本科学历的年轻人也不安心民营小企业;四是员工的总体工资收入较低,而且工资增长潜力较小。从企业的员工结构调查来看,舟山企业对大专类学生很是青睐,学生也有用武之地。调查显示,对学历的要求大专为主,其次是本科,最后是研究生,他们认为大专学历人群能扎根企业的艰苦工作环境。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基于我校立足舟山、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方针,本专业定位与舟山区域经济、市场发展需求联系紧密,培养一批具有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专长的人才,为舟山海洋食品加工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打造我校食品工艺与检测专业的“海字号”特色。

2.2建立和完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学院双主体人才共育的办学格局已经兴起,瞄准市场发展和企业需求,实施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舟山海洋食品企业人才的需要,以食品工艺与安全检测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食品工艺、食品保鲜、质量检测、质量安全管理方向的职业能力培养;采用“2+1”教学模式,即两年学校教学,一年企业顶岗实习。

2.2.1实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程化组建以行业、企业、学校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开展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了解区域内企业产业调整、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变化,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分析职业岗位的定位与需求,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每年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海洋食品质量检测、海洋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储运的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至少取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2.2.2实施订单培养的联盟化所谓联盟化订单班就是根据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共同组建一个“订单班”。舟山海洋食品企业中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总数的1.6%,可见企业规模总体结构布局不够理想,绝大数是中小型企业;然而从事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企业100多家,占工业企业数的31.0%,这百家企业已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如HACCP计划、ISO22000:2005体系等,他们通过了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注册,所以这些企业都需要专业人才来保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同时这些企业的主营产品由冻品类、鱼糜制品类、休闲干制品类,产品种类基本一致,生产工艺也大同小异,企业需要的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人才要求也基本相同,所以设立联盟化的订单培养模式比较科学可行,这样既实现学生的订单培养,又使企业得到了合格的人才。

2.3构建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和教材

2.3.1对接市场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开发课程体系借鉴先进的CBE教学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职业教育模式,将一个职业目标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二个层次的分析,分别得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从而提炼出该职业技术岗位的学习领域。根据对海洋食品企业调查情况分析,企业真正需求岗位主要是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其他岗位需求量不大,具体分布如图1:图1岗位需求根据职业技术岗位的学习领域,构建以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岗位技能类课程的课程体系;专业和技能类课程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确定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室,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部分技能类课程在校外实习基地开设,采用“企业导师授课制”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学生成绩按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的实绩来评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达到岗位应知应会要求,具备了岗位操作技能,成为一名技能型人才。人文素养课程由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文化类等的构成,规定学生必须获得足够职业教育学分,同时广泛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行业专家等开设相关讲座,开拓学生的视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2紧密校企合作建设校本教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是关键。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一线,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组成,开展充分的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编写,编写定稿后请企业专家审定,最后确定课程标准。对于培训教材,专业教师要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研究教材内容,由企业专家执笔写作,这样才能反映企业生产的最新技术,避免闭门造车。学校要充分依托企业优势,运用现代化手段,把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实景拍摄成录像,丰富教学资源,避免现行教材的文字形式,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建设校企合作下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是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培、国培项目学习,落实教师培训结束后必须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专题讲座的制度。按照专业与岗位对口原则,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和访问工程师项目,教师带着项目下企业,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兼职教师管理工程,每年从知名企业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业务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同时通过聘请、引进、培训、交流、竞赛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三是年轻教师的培养工程,新引进的教师最好是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有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建立新进教师导师制,由资深教师结对,一对一指导。新进教师在1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2年内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健全“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2.5建设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实习基地实验室训条件如果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实训环节难以得到落实,教学质量无法达到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是空话,建设符合人才培养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实习基地是十分重要。

2.5.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校内基础实训室,针对相应课程开展的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职业技能。我校专业的实训中心有二个功能区域,①食品工艺综合实训室,基本解决食品工艺方面的实践教学需要;②食品质量检测实训室,目前能完成常量物质和微生物的检测,还不能进行微量物质的检测,新的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同时建设校内厂的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模拟企业化工作过程,目前已建成舟山金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2.5.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区域经济中发展良好的水产品企业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基地,如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舟山晶和食品有限公司、舟山金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舟山正龙食品有限公司、舟山骏威水产有限公司等,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且运行与管理规范,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学生每年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毕业实习与就业达50%以上。

2.5.3试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和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每年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安排“工学交替”教学模块,如《海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就采用工学结合方法,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训,一是现场参观当前的水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二是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参加生产一线操作,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整个工作流程,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和实训、实操的针对性,所学知识与现代化生产紧密结合。加强学校专业老师、企业现场指导老师紧密联系的顶岗实习模式,把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成绩评定交于企业现场指导老师完成,实习报告、行业调研交给学校指导老师完成,这两个成绩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

2.6融入区域产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拥有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企业需要有人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搞好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局面。一是教师借助企业平台把科研成果、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得到了推动生产发展的助力;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使科技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和学校可以借助各自的实践实训条件,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包括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员工转岗培训、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等,这样企业依靠学校的优势,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帮助企业培养科技创新能手,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而学校依托企业力量,培养了能参与市场竞争的可用人才,这样既帮助企业发展又提升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

3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融入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专业建设要不断创新,增强自身发展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才能使高职教育在整体上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玲,陈思东,李卫.地方医药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有效对接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03):1-3.

[2]凌伯勋.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高职药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23-26.

[3]楼燕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98-99.

[4]张丽英.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60-63。

[5]李习平.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药学专业建设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22):27-28。

[6]陈兵红,陈茂铨,王东明,应俊辉,张鑫燕.依托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林业教育,2015(03):20-22.

[7]李茂松.浙江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9):30-32.

第8篇

这次农村教育改革一不搞群众运动,二不搞一刀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先搞实验,然后扩大实验区,最后在全省推行。各个实验区的农村教改各具特色,但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

一、更新观念,树立教育为当地培养人才的思想

思想的转变,是农村教育改革成败的根本。我们过去早已提出教育“三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未来)的问题,但实际上仍然是基础教育投入多,真正与农村和基层有关系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投入不够;而基础教育又是重视文化课、提倡升学率,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过去,我们常常就教育谈教育,就经济论经济,没有把教育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经济氛围中来思考,也没有把经济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这次农村教改,就是要把这样的认识端正过来。

首先明确农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其次是提高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的认识,改变过去只有从事教育的人搞教育的做法,提倡全民搞教育,全社会搞教育。

这样,在思想上产生了四个转变:从过去认为教育只是投入,周期长而效益慢,转变到应将教育提高到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从过去认为上学只是为了升学,转变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来认识;从过去认为农村教育只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转变到应开办各种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教育;从过去单纯依靠教育部门办教育,转变到全党办教育、全民办教育、全社会办教育。在解决好“教育与经济”、“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同时,还在教育观、人才观、就业观等观念上更新认识,提高各级领导和各阶层群众进行农村教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然而,观念的更新不是简单的事情。过去,贫穷落后地区的群众所认识的唯一“脱贫”之路,是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然后留在城里工作。他们认为,所谓“就业”就是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端上“铁饭碗”,而通过教育、通过科技改革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没有被放在重要位置。河北省农村教改实验县在转变教育观念上做了不少文章。他们一方面大力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尤其是当地的建设服务,为改变贫穷的面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投资投力改革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还着力抓典型范例,用事实教育和说服群众。教改实验县里涌现了大批通过改革后的教育、通过科技手段致富的例子,大大推动了农村教改的进程。

二、改革教育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使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在调整教育结构方面,首先打破的是过去单一的普通教育体制,积极推广“三教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包括职业技术培训班,职工学校,业大,函授,电大,以及部门、厂矿、企业单位和个人办学,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抓教育的局面。尤其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上,各地区都花了大力气,而且,各地都根据自己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开设专业课程。一方面各县都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另一方面,各县因地制宜把初中和高中改为职业初中和职业高中。例如完县在1988年把5所乡办初中改为三年制或四年制职中,主要设林果、畜牧专业,个别初中改为“3+1”制,即三年普通教育毕业后,再学一年专业技术。

目前全省149个县设有职中400多所,专业140多个,在校生近20万人。多数职中和职教中心设有实习基地,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保定市区阳县开办了雕刻学校,既开发了丰富的大理石矿藏,又弘扬了传统雕刻工艺,对当地的农民脱贫致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此外,这些县93%的村办了成人农民学校,形成了一个三教统筹的网络,使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除了在教育结构上进行改革外,农村教改的实验县区还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这就是,从小学起增设劳动技能课,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在初中还增设了当地的概况、资源、历史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1990年各实验县都编出了一套乡土教材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文化课的内容上也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农村观。

三、利用高校的优势,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吸收了高校的参与。

教改一开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张家口师专、张家口农专、保定师专、河北农技师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等就积极投身其中,随后,北京农大、中国农科院,中央教科所、河北机电学院、河北地质学院等也参与进来。据统计,先后参加河北省农村教改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有42所。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分别承包一、两个实验县,在农村教改中发挥其人才、知识、技术和信息优势,帮助实验县进行智力、科技和经济开发,取得了明显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的参与也推动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使之更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帮助实验县制定教育和经济发展规划。

高校参与农村教改的目的,是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所以,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组织教师、学生到教改实验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潜力提出合理配置和挖掘的计划,并对县经济发展作出近期和长远规划,例如清华大学联合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张家口农专等单位,用一年多时间,走遍了阳原县平地丘陵,查阅了上万个数据资料,同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阳原县中长期经济与教育的发展规划及优化研究》,为阳原县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步骤和目标,并制定了“一煤炭、二建材、三加工、四运输、五建筑、六服务”的工业发展方针。天津大学动员了十几位教授,上百名学生用了3年多的时间,在完县做了大量的、细致的、详实的调查研究,完成了近20万字的《河北省完县社会、经济、教育总体规划》,为完县的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2.推广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促进脱贫致富。

农村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发展教育,获得实用技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所以高校参与的好处是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技术推广到农村生产中去,一方面使其科研成果能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帮助农村改变了落后面貌。在这一点上,各参与农村教改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充分显示了其优势。例如河北农业大学近年来派出近千名师生到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在职中开设专业课等形式,传授技术,解决难题。他们在完县进行了几十次农村技术专题研究,在果树、蔬菜、食用菌等领域进行了全县性的技术推广,仅“经济作物丰产技术试验示范”一项,年总产值达7417.8万元。张家口农专帮助阳原县改造低产苹果园。有一个村55亩苹果园,1986年全园总产150公斤,经技术改造后,1987年提高到2,500公斤,1992年总产达60,000公斤,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帮助农村地区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上,高校同样做出了贡献。例如阳原县长城水泥厂,1988年建成后1年亏损107万元。1989年清华大学派专家到阳原县进行实地考察,解决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当年就扭亏为盈。清华大学还在造纸、皮革、稀土铸铁暖气片等领域帮助阳原县进行技术改造,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着力培训师资和技术、管理人才,逐步使农村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办好教育,促进发展。

农村地区尤其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师资匮乏,是农村教改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改中,各县不但对原有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幅度调整,还兴办了许多职业学校、成人学校、业余学校等,这就使原来已经不足的师资队伍更加匮乏,针对这一状况,各参与农村教改的高校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帮助解决困难,它们通过举办学历教育班,招收定向培养生,开展专题讲习班,接纳长期、短期培训生,举办针对性很强的灵活多样的训练班,开办业余师资培训班等,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村培养师资和技术、管理人才,尽快尽好地解决农村地区师资问题和农村技术管理人员问题。例如近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农业技术师院等院校各为农村地区培养合格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几千人。这些教师和技术人员回到家乡后又进行培训、讲习等传授农村实用技术,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4.帮助农村地区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中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更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各参与农村教改的高校,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为职中和普通中小学制定学校建设与发展规划、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写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教材,并在仪器、设备上大力支持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科学实验、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经营服务”的多专多能的学校。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农村教改,促进了农村教改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同时也使高等教育走上了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体现了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四结合,增进了高校自身的活力。高校的参与,发挥了内部科技推广的巨大潜力,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着眼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办学与引进信息、推广技术密切结合

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放在了文化教育与引进信息、推广技术以及脱贫致富的结合上。各实验县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系统地作了教育与经济的全面规划,把教育规划与经济规划合二为一。教育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变,办学形式的多样,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切实地进行,在通过教育推广技术、引进信息、促进生产上,办学单位实行了“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法。所谓“上挂”,就是农村地区的办学单位挂靠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单位;“横联”是把办学与当地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配合;“下辐射”是指把从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得的适合当地生产的技术通过与当地工业、农业、科技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向乡、村、农户传播推广。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有意识地接轨,使劳动者在提高素质的同时增强了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从而使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逐渐形成,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54-04

一、关键能力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特征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者群体和个体提出了新要求,注重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已不相适应。关键能力指的是基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腾斯(Mertens)对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后,给“关键能力”下了一个明确定义,并将其看作是“进入日益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拥有关键能力的从业者能快速适应职业变换,在新环境下和新职业中重新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职业需求。

在梅腾斯(Mertens)之后,很多国家的学者对关键能力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德国学者雷茨(Reetz)、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等人对关键能力理论做出了重要发展。雷茨(Reetz)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则重视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他区分了三种跨专业能力标准:跨学科和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与个性相关的能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及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尽管各国学者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笔者对其加以总结后认为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强调学生工作的胜任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强调现代社会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在组织中的学习、工作及共同活动的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不断变革加速了职业的更替及职业流动,因此,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终身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要在工作后继续学习进修。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不断学习,以提高个体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适应性。关键能力不仅是个体的一般智能结构,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总之,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独立于特定的工作岗位,适用于任何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是职业发展和生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为代表的“智”造引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代表的产能转移、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代表的创新驱动,作为各产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三个突破口,为我国产业升级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人的升级,面对职业与就业形态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生涯发展需求日益凸显。高职教育是不断契合产业发展升级的教育,这就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具备从事多种职业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应对现代化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职业适应能力等,即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关键能力的人才。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具有下列与普通高校教师关键能力不同的特殊性:一是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关注职业生涯发展,以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多元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实践性。高职教育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贴近真实的企业岗位生产实际和工作流程开展教育教学,突出实践性,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三是应用性。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教会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知识,将实习技能转化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四是创新性。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创新发展的本质是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性,长期使命是提高学生的发展力。

综上所述,未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技能型“蓝领”,而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银领”。从培养目标反思教师素质,要求教师练就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关键能力,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要素之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高职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要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将其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对职业领域中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迁移应用于实践,教会学生“做”、解决“为什么做”等教学活动和教学关键环节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建设能力

高职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更直接地与产业行业相联系,与技术进步保持一致,不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其专业设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性、前瞻性进行预测和论证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即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平衡社会需求、市场导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的能力,具备做好专业发展与规划、专业群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等多方面专业建设系统工程的能力。

(三)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社会服务职责要求教师能够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能够从事应用性科研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因此,教师应具备围绕企业中具体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改造等问题开展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及关键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积极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能力。教师在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服务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跟踪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学习能力

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全球经济,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及时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具备反思和创新精神,努力发现教学规律并升华到理性思考,促进自我发展。

(五)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首先,要认清学生特点、社会需求与高职培养目标,以来自工作领域的要求作为参考,同时考虑学生的发展和职业生涯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高职教育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六)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对于教育者而言,应用型科研能够为教师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大大提高其“双师”水平;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学生在广泛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操作和实践水平,而且能逐步养成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推理等能力。因此,如何实现应用技术的传承、如何应用与创新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新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应当以解决实际生产运营问题为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产业发展实际,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确立研究对象、找寻研究方向,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使三者协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

1.以规范性制度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序运行

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有章可循。要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顶岗锻炼,与企业密切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年以上),然后上岗任教的制度。企业可以制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对新教师实践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将到企业实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统筹管理,提升教师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并保障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培养机制稳定化、锻炼途径专业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要健全系统培养制度。全面推进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重点提升新教师职业教育认知水平、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在岗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技术服务开发能力等关键能力;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机会。要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出台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国家、本市、学校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解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教师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促进教师关键能力可持续发展。

2.以激励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能在何种程度上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激励效应如何。因此,应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面,要出台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关键能力要求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学术性与实践性、学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实施能力和业绩导向;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重视应聘者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的业绩,对贡献大、业绩突出的教师优先聘用,激励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待遇方面,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聘期任务、责任大小紧密联系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从而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岗位职责、聘期目标等,为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以约束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的出台或许不易,但制度的执行比制定可能更为艰辛,其中,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制度的执行尤为关键。要制定包括教师聘期目标管理、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学建设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能力达标、科学研究能力达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研发等作为关键指标,引导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等技术活动,实施企业服务项目,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关键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1.以开发新专业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新专业开发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专业开发与建设中,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对所在区域产业项目与学校专业对接开展专项调研,召开行业企业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等参加的对话会,对学校所在地产业发展现状、专业建设现状及对接情况、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支撑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这一过程既是新专业开发的过程,更是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过程。

2.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与构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教具,设计创新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产品推广、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得到培养。

3.以承办、参与全国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赛项开发、指导、参加大赛等途径,能够贴近行业企业、贴近竞赛装备、贴近赛项内容,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

4.以开展培训、技术服务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按照企业需求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要组织教师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扶贫等服务项目,参与企业新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等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静.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谈高职教师能力标准[J].时代教育,2011(5):199.

[2]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4):53-56.

[3]任波,孙玉中.探析高职教师能力标准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49-50.

[4]任伟宁,滕祥东,顾志良.高职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师资队伍结构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7-29.

[5]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0):56-59.

[6]曹海英,冯海燕.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基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J].学理论,2011(22):180-182.

[7]李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21-24.

[8]张巾帼.项目驱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89-92.

[9]林宇.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10-14.

第10篇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外语经济学把研究外语、外语人的本质以及外语人的能力视为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一个单独变量,力图通过提高外语人的能力实现外语对经济的助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外语教育应该意识到高端外语人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以外语经济学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外语经济学;高新技术产业;高校外语教育;高端外语人才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49—03

基金项目:1.河南省科技厅2012年度调研课题“河南省国际创新型理工科+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项目编号:122102310525)阶段性成果。2.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外语经济助推河南高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132400410529) 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11—28

作者简介:张瑞芳(1981— ),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与发展,外语已成为我国涉外经济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的外语经济学把研究外语、外语人的本质以及外语人的能力视为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一个单独变量,力图通过提升外语人的能力有效地消除中外贸易交流中产生的困难,实现外语对经济的助推作用。[1]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知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无论对发展现代化技术还是对促进就业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知识密集、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周期短、学科带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商业运行的时效性和国际交流的必要性,因此,高端外语人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端外语人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高新区经济以其高附加值、高回报率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河南高新区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截至2012年4月,河南共有省级高新区10家,国家级四家,这些高新区成为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产物,高新区始终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涉外经济活动离不开外语,尤其是世界性工作语言英语的介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和高新技术的高端外语人才。

首先,高端外语人才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能够担当起对外交流的重任。语言承载着文化。一种具体的语言与另一种具体的语言所承载的东西是有区别的,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秩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文化以及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2]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具备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熟悉对象国的民族特点,并且对其母语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透彻,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十分具有优势。

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外语人才通常具备法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精通 WTO 游戏规则,具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高端外语人才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够担当起引进先进技术、创新的重任。目前,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及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在这些高新技术中,新的巨大生命力,如新材料、新能源、新方法等无一不大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使企业产品占领市场,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引进、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具备高新技术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且拥有高水平外语的技术人才,可以看懂最新的外文技术资料,迅速了解国外的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为企业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目前的高校外语教育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根据外语经济学的观点,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其成本表现在学习者为学成这门外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这门外语之后,是否经常有使用的机会以及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效益和效用。[3]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主要包括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两个部分,由于这两块英语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外语人才与上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相去甚远,而且满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因此,不满足语言经济学的价值和效益原则。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了要培养高素质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师资、办学条件等诸多局限,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还停留在喊口号上,教学管理混乱,课程设置随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004年,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组从学科规划、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管理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对四所院校进行了试评估。结果显示,英语专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教学质量意识不强等。以课程设置为例,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依然按照传统的课程模式围绕语言、文学设置。大一、大二开设语音、听力、阅读和综合英语等基础课程,大三、大四阶段则开设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语言学、翻译、写作等高级语言课程。这样的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掌握了英语语言这项工具,由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环节中涉及到怎么使用这项工具时就会处于茫然状态,在求职或实际运用中需要英语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结合使用时, 便信心全无。近些年迫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高校外语专业也尝试着按照英语专业技能课加相关专业课的模式设置课程,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英语专业学生选择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因为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出身文科,数学基础较差,辅修这些课程难度非常大,占据时间多,坚持下来的结果可能是英语基础知识没掌握好,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得非常有限。此外,一些学校虽然也设置了经贸英语或者商业英语课程,但由于师资缺乏,形同虚设。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目前河南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是学习两年大学英语的模式。所有非英语专业不分学科,统一开设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听、说、读、写、译由一门课程全部承担。尽管我们一直在倡导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是沿用传统方法,新生入学后,没有英语测试,除音、体、美专业外,其他专业使用统一的英语教材。这种不分层次的做法使得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如听天书,疲倦懈怠;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在重复学习,提不起兴趣。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听、说能力差,即使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也因为基础英语不扎实使得专业英语课流于形式。

三、以外语经济学为指导,探究高校外语教育

要想培养出目前经济市场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高端英语人才,高校外语教育应该以外语经济学为指导提高外语人的能力,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外语人才,实现外语对经济的助推作用。

(一)分专业培养高端外语复合型人才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然而,由于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实行了文理分科,让出身文科专业的英语专业学生掌握科技、军事等专业的知识难度非常大。要想让外语人提升能力,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全科“高、精、尖”的通才不太现实。笔者认为应该术业有专攻,分专业培养不同的外语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于企业需要的管理、外交、法律人才可以由英语专业培养,主要培养模式可以是“外语+专业”。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阶段开设语音、听力、口语等基础课程,考虑到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和近些年社会用人单位的反映,较硬的基本功为重中之重。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有必要增加听力、口语的课时量,并且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听力课程可以摆脱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选择同时期的VOA或BBC的即时新闻作为授课素材,使学生听到地道的英语,了解最新的时事。当然这些听力材料难度较大,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口语授课教师最好由具有教育资质的外教担任,没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所在城市的外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最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成就与乐趣,增加以后工作中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自信心。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翻译、写作能力也是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服务企业的重要素质,同时应加入实践课程。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取得联系,让学生翻译企业所需材料或写作企业与外资来往信函,这样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成效会更加显著。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英语专业知识课,如英美文学、英美文化和语言学等课程,向外语研究型人才和外语教育者方向发展。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技术型外语人才主要由相关热门专业培养,培养模式为“热门专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外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5]

在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英语听说基础后,热门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科技阅读和高级写作等课程。有资料表明:世界上70%以上的科学家懂英语,世界约85%的邮件用英语书写,世界电子检索系统中90%的信息用英语存储。热门专业的学生要想在进入企业后掌握先进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就要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人才。同时,高校管理者可以在与高新技术相关的热门专业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课程与学科密切结合,侧重专业学术交流,培养学生与世界同行专家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既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听、读),也包括表达信息(说、写)和转述信息的能力(译)。

(二)提高师资水平

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我国英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端外语人才的保障。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都缺乏高水平的教师。现行的职称评估机制不偏重教学、教师培训机构不健全等都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校管理者应该建立合理的师资培训基地,制定良好的师资培训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制定健康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鼓励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切实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落到实处。

(三)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模式的观念,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国学生在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又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进入高校,而许多高校的课堂除了形式上与中小学不同外,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产生懈怠情绪。如同“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的道理一样,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在更为直接的理解、实践、再理解、再实践和提高的循环中实现的。如果在进入大学后就能让学生进入企业体会一下赚钱的艰辛和自己的不足,他们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许多高校都是通过“道德修养+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评定机制不能激励人才的培养,也反映不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将与其合作的企业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在高校进行理论的教学,在企业中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改变现有的考评形式,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和每门课中学生练习、操练的比重,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高校外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到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更关乎到市场经济。高校外语教育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市场需求的中长期预测为基础, 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提升师资水平,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分专业、分类别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德福.外语在涉外经济中的功能探究[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5).

[2]张德富.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J].商场现代化,2011(8).

[3]马慈君.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第11篇

【摘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审计服务的盈利越来越少。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专长,拓展非审计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务诊断。此举既能帮助客户改善管理、增强竞争力,又能为事务所增加收入、提高收益、实现双赢。

一、我国非审计服务及财务诊断现状

(一)我国非审计服务现状

非审计服务是指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除审计服务以外其他各种服务的总称。一般包括鉴证、咨询服务和其他服务。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都是法律允许注册会计师开展的业务。

目前,我国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5800多家,分所638家,注册会计师71596人,非执业会员7万余人(数据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同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生存、发展的压力,促使众多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拓展新的服务市场,即非审计服务。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非审计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非审计服务必将深受客户欢迎。

虽然供需双方都非常重视非审计服务,但是实际状况并不理想。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中为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的比例不是很大,有近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仍旧只提供单纯的审计服务。在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中,咨询服务大约占三分之二,主要集中在较为成熟的财务顾问、可行性研究、制定筹资、投资方案等服务项目。咨询服务收入在整个事务所收入中的比重相当低,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十分显著。国内同行相比,规模偏小的事务所开展咨询服务,无论在质上或者是量上也远逊于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对于新兴的非审计业务尤其是咨询服务,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占领应有的市场。

(二)我国财务诊断现状

财务诊断属于管理咨询的重要内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账簿与业务处理、财务结构、资本运用、利润及费用管理、会计资料的利用等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改善方案并指导实施,改善企业管理的服务性活动。

财务诊断不是财务分析,也不是财务检查,它是横跨会计、财务、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经济、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目前,财务诊断已发展成为专门用于帮助企业消除经营管理中的弊病,改善经营管理,开发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生存与不断发展的有效工具。尽管施诊者实施财务诊断时个体差异较大,但是财务诊断已具备基本运作体系,分为承接业务、搜集数据、诊断分析、提出报告以及指导实施等模块。

目前,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财务诊断的重要性,迫切需要专业管理咨询机构进行智力支持,但是现有的管理咨询机构大多提供公司战略、组织架构、营销渠道、生产流程等方面的设计与指导,专业从事财务诊断的机构并不多见。究其原委,不是财务诊断市场小、不值得介入,而是财务诊断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对诊断机构与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施诊者具有较高专业能力以及较丰富的经验积累。财务诊断需要施诊者既熟练掌握会计、财务技能,更要深谙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大多数管理咨询公司不具备这些人力资源,因此难以深入开拓财务诊断市场。早在1999年,当时的“五大”(安达信、安永、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其管理咨询收入就达到了334亿美元,全面超过传统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如麦肯锡、BCG等。

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诊断的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具备开展财务诊断的多种优势。

(一)人才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涵盖会计、财务、审计、管理、法律、工程、计算机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人才正是财务诊断所必需的。事务所开展财务诊断,无需额外招兵买马,只需结合原有岗位加以财务诊断的专项培训,组建财务诊断团队,让相关人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和技能专长,以胜任财务诊断工作。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利用现有专业人员开展财务诊断,在知识、技能方面不存在冲突,而且组织有所保证,更加有利于财务诊断的开展。

(二)技术优势

财务诊断实施的形式与事务所开展审计服务(特别是经济效益审计)所采用的流程较为接近,技术方法也多数通用。财务诊断主要是针对客户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结合施诊者的经验进行分析,找出病因,提出改进建议,并指导客户实施修正;查找病因的过程中运用到逆查、顺查、抽样等技术方法。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服务是针对客户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运用逆查、顺查、抽样、复核等技术方法,对客户会计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提出意见。两者的操作具有相似性,不同的是财务诊断更强调系统、深入,反映出的服务意识更强,但不具备审计服务的监督性质。

(三)成本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能够获得客户的会计、财务、业务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并借助计算机管理所有客户的数据、信息。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成了客户的信息中心。这些海量的、分行业的信息是实施财务诊断的基本素材、无价之宝。财务诊断的最大开支在于客户和行业数据、信息的搜集以及专家库的建立,而事务所已经拥有这些,以此为基础开展财务诊断会节约事务所的成本支出。

(四)信任优势

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开展财务诊断,会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注册会计师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并且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与管理咨询公司相比,客户会给予会计师事务所更多的信任。

三、开展财务诊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财务诊断属于咨询服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提供财务诊断,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但是有观点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会影响到审计服务的独立性,言下之意开展财务诊断也会影响审计服务的独立性。其实,只要理顺财务诊断等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的关系,一定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客户以及社会都受益。

(一)开展财务诊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事务所在提供非审计服务,而且主要集中在较为成熟的财务顾问、可行性研究、制定筹资、投资方案等方面,所以事务所业务较为单一,整个运营成本主要由审计服务来承担,自然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财务诊断与审计服务流程相近、技术类似、信息共享、人才通用,以较小代价甚至无需额外成本支出,就可以为事务所增加收益,分担运营成本,减轻生存、发展压力。此外,如果对客户先行财务诊断,则对客户的基本情况有了较多的掌握,随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时,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二)开展财务诊断,可以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事务所关注、控制的重点,花费了事务所大量的人力、物力。究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事务所自身的,也有客户造成的。财务诊断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在审计常规技术、方法以外,运用专门方法对客户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与诊断,得出更为真实的判断,用来提高审计的准确性,规避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财务诊断帮助客户改善了经营管理、提升了经济效益,自然客户会对事务所有所依赖,而不会人为制造障碍影响审计服务,从而保证将审计风险控制在的合理范围。

(三)开展财务诊断,可以提升事务所的竞争力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单纯的审计服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审计服务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有着“大者恒大”的趋势,这势必导致部分事务所举步维艰。开展财务诊断,为事务所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既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为自己增加财富,使事务所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开展财务诊断的建议

尽管财务诊断能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但在开展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保证审计服务独立性

事务所开展财务诊断首先要以保证审计服务的独立性为前提,否则事务所将无立足之地。应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同一客户同时提供审计服务和财务诊断。为避免角色的职责冲突,注册会计师在同一时间只能对同一客户提供一种服务,要么是审计服务,要么是财务诊断。这样可以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能保证审计服务的独立性,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取信于社会公众。注册会计师为某客户提供财务诊断后,不得立即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这样可以防止利用审计业务与财务诊断的关系掩盖不当行为。这些举措保证了审计服务的独立性,在这前提下,事务所开展财务诊断才有意义。

(二)保持财务诊断技术更新

财务诊断是一种开放性的工具,横跨会计、财务、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经济、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技术、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尤其在定量分析领域,新的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开展财务诊断就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吸收新的知识、理论,转化成财务诊断专用技术、方法,可以使得财务诊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到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定期组织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学习新的知识、理论,安排实际锻炼,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更新、提高财务诊断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注重综合诊断与专项诊断相结合

财务诊断有多种类型,按涉及范围分为综合诊断和专项诊断。综合诊断是对客户经营管理的全部进行的财务诊断,专项诊断只是针对客户经营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财务诊断,比如盈利能力诊断、成本诊断、税负诊断等等。开展财务诊断时,应该区别具体情况,采取适当诊断类别。如此可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把有限的资金、时间、人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财务诊断要与生命周期相结合

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产品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经历的四个时期: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产品等表现出来的特征、性质是不一样的。以资金需求为例,一般来说,在萌芽期、成长期的需求就比成熟期、衰退期大很多。结合不同的时期开展财务诊断,可以针对性更强,有的放矢,得出的诊断结果更可靠、更容易实施。

第12篇

关键词:考试系统;系统设计;模块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00-02

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是针对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的专业性考试系统,针对客观性题(单选、多选、判断题)能够自动生成试卷,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答题,学生当时就知对与错,学生答完后,自动显示成绩。该系统也可以形成传统考试试卷。使用该系统进行考试,可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达到既省时又省力的效果。该系统集用户管理、题库管理、成绩管理于一体,它涵盖从出题到考试,再到阅卷的全过程。

综观考试系统的发展,是有纸化考试向无纸化考试的转变,是以主观题向客观题占优势的转变。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可以消除人为形成的能力评价与基础知识熟练程度评价的割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性跟踪,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人为形成的能力评价与基础知识熟练程度评价的割裂,建立一种综合而公允的评价系统。

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是应用计算机进行无纸考试的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通用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是对传统的考试方法的创新。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方式、方法有如下好处:(1)可有效防止学生作弊――因为每份试卷都随机生成,相邻机器间题目不重复,这就可避相邻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2)学生可及时知道考试成绩――考试结束,系统可立即时显示考试成绩,并打印参加考试学生的个人成绩,可以避免学生对成绩有疑问的现象;(3)减少监考教师的负担――由于学生之间题目不同,监考教师就不用防止学生舞弊,监考教师只须进行考场管理。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有助于高校实行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一、总体设计

1.需求功能概述。在线考试系统,实现教师出题、学生在线考试、自动评分,减小阅卷的工作量。教师以管理员身份进入后台编辑题库,随机生成试卷,也可查看考生注册信息,以及所有考试的记录。学生进入考试系统后注册了信息,即可登陆,选择考试项目或练习,答完试卷提交即可看到成绩,然后可选择退出或继续进行其他考试。

2.软件结构。在线考试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师后台管理和学生在线考试。

3.技术实现。

平台:J2EE

技术:Struts2+Hibernate3+Spring2.5

数据库:MySQL

应用服务器:Tomcat6

无纸化考试软件采用流行的B/S三层结构,考生通过浏览器变即可以参加考试,不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软件。

二、模块设计

1.模块描述。根据系统规划,对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软件的模块进行了描述,并将它们的模块功能由表1列出:

2.系统业务流程。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的使用者为两类用户,它们分别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操作,它们的操作界面不同,分别为管理员界面(教师)和学生界面。学生界面只可以在线考试以及练习,其余的功能均在系统管理员界面完成。

3.数据库设计。通过数据库系统对学生基本信息和考试内容进行设定。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可以和学校数据库进行连接,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考试科目、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等,将它们生成数据库。同时学生在使用系统进行考试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学生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学生在某个考试中的成绩。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三、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

经济与管理专业通用考试系统(EMES),对高校教学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都有极大帮助,同时可以减轻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