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10:4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语文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衔接教学 高中语文
初中语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将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当前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
一、什么是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说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除了知识上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学习机制上的衔接。因此,可以这样说,所谓“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是指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意义
首先可使高中学生们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更容易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其次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带动大批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更早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从而推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再次是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是初高中连贯模式学校的整体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完善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三、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提高。从调查的情况显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衔接意识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备课、上课关注的还是教材、教学内容本身,而对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不够。
同时,教师对所任班级学生的原有语文基础、学习状况的了解程度很低,造成教学上没有注意学生的差异,不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不能因材施教。 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与学生所希望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学为主)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方法的陈旧从客观上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教轻学、教学脱节,客观上阻碍了教学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对教师个体而言,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教材、课标、学生和教师自我,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变感性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教法、学法的紧密衔接。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未来,建立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的语文学习机制。在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是疏通知识,讲清要点,因此常采用讲读方法;到了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已由过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对课文的阅读、分析,因此,就必须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同时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的提高,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经常阅读初中教材,熟悉课文,争取在授课中能时常联系初中教材中的某位作家作品、某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等,以对现阶段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启发,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可使初高中知识上下贯通,前后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确立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要教好学生,做好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什么呢?了解他们的学习、知识、能力和智力,他们的家庭、思想情感,他们的过去(学校、老师),他们的态度、兴趣、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衔接与过渡教学中,教师要尽快的了解学生、适应学生,不能延长这个期限,否则沟壑难填。我校高一语文备课组就对新生做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从各方面来看,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大部分农村学生语文学习问题严重,所以我们就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在听说读写方面一一下功夫。如,学生不大愿开口朗读,便在读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让学生听;学生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周记中发现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无意识,就在默写诗词时,强调标点符号。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运用;浅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76-01
近几年,经历了课改前老教材的一轮高中语文教学,又刚刚体验完一轮新教材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如今我又一次站在高一语文的课堂上,便有机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对比反思、审视自己的课堂。我希望带着学生和自己一起去研究语文,感受语文的美丽与魅力。“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让我惊奇地发现,这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语文魅力,共同开发多元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
“比较”,是对事物进行辨别,发现异同、高低等差别。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指在我们的课堂中采用这种研究学术的新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较中吸取。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
下面就我的《鸿门宴》一文的课堂实践来谈谈比较阅读教学法的运用极其效果。《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也是司马迁自己眼中的得意之作,可是,高一学生一看到文言文还是这么长的文言文就皱眉头,针对县上学生普遍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我从头至尾大量运用比较法,使课堂显得饱满充实灵活而又趣味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效果很好。
一、导入部分历史典故横向比较,激发兴趣,初次讨论
我首先用典故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的仪仗时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交流,谈谈第一印象。然后明确史书为了增加一些对于帝王的赞美可能会有些地方夸大或美化或很有传奇性。这两句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嫌疑,为什么争天下的那么多人里,只有他们两个才会说这种话,别人或许也说过.但就这话来看,反映的是两人对帝王地位的不同的心态.项羽霸气、痛快、直接,但是只代之而未必代的成功,或成功了会怎么样呢?刘邦则是一句当如此,好似自己生下来就却是王者一样,很有气魄,实际上比项羽的”取而代之”更加有力度,更加深刻,更加霸道。
为了加深印象,我又让学生比较了两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来猜测作者并说明原因。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课堂的气氛起来了,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了《鸿门宴》。
二、人物形象分析部分运用团体分类横向比较,在对比分析中突出人物形象,深化内容
这篇文章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运用了对比手法,我让学生试根据人物语言和表现,对比分析谋士张良和范增,武士樊哙和项庄,首领刘邦和项羽等几组人物。以分组讨论上黑板填表后交流反馈的方式,开展人物形象分析。
范增――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张良 ――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项伯――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为臣不忠,为小义背大忠。项庄――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办事不力,刺杀刘邦没成功。樊哙――赤胆忠诚、粗犷豪放、能言善辩、有勇有智、誓死卫主。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不义之人。可见,项羽集团不团结,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刘邦集团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
在讨论分析填表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必须有理有据,精辟准确。情节总离不开人物的表现,故事性作品的内容也要靠人物加以显示,通过人物优劣比较,我们就可以明确“鸿门宴”的必然结局,也能从“鸿门宴”的故事中推知楚汉相争最终情况--刘邦胜在策略,项羽败在轻敌。
通过这种横向比较我闪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透,印象也更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也有帮助,是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三、细节欣赏部分运用名著同题异构比较,找出同中之异
《鸿门宴》上关于“座次”的描写,不足30字,却是传神之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的妙处,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拿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一》中的相关文字,让学生对比阅读。比较之后会发现司马光几乎全部继承了司马迁的记载,但却删掉了“座次”的描写,作为同样伟大的史学家,同样伟大的历史著作,为什么一个要写,一个要删呢?我结合古代礼仪常识,让学生结合现代生活礼仪常识,是学生认识到在《鸿门宴》中本该坐最上位(坐西面东)的是沛公,然而项羽却自己坐了,由此可说明项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从而更加使项羽的悲剧性格丰满而突出。所以一个小小的细节,实际也表明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真乃妙笔。而对司马光的删除原因的讨论,又可使学生发现,如果体裁、写作目的不同,文章的侧重点就会不一样。《鸿门宴》选自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当然要调动一切因素来刻画人物性格,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司马光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即是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写细小的座次了,这样看来,一个是写得精彩,一个删得合理。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三、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体的见解与感悟,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和强化,因此,需要拓展课堂的容量。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字、词、句的积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学生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乘胜追击,拓展容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开放课堂,自主探讨,不仅学生收获很大,教师也会学到很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大纲。
四、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学生既然能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对对联,如果能够拿来毛笔与红纸,不就更能培养学生对这种文化形式的兴趣与爱好?说不定,一节课会成就一位未来的书法家,如果真是那样,更是功德无量,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材 二次开发 拓展模块
教材是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是塑造学生并使之能动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情景,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课程资源并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教材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中职学生因重专业轻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厌学现象较普遍。问卷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厌学比例为71.4%,并呈现出厌学比例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增大、厌学程度随着年级增高而不断加深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班级的专业特点、学生已有语文基础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丰富课程资源,调整教材的篇目顺序或教学目标,并根据现有的教学环境,立足预设立,关注生成,并以学生为本,突出职业性,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
一、基于目标内容调整的二次开发
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时数有严格要求,而职业模块是限定选修的,拓展模块是任意选修的,二者的教学时数要求相对宽松。这种弹性要求造成各地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上差距很大。很多学校重在引导学生就业,重专业,语文仅学习基础模块一年,高二年级开始分流学习,部分专业如文秘、财经专业学生选修职业模块,或不设置语文课;更多学校为了满足升学和就业的要求,高一语文学习基础模块,高二语文学习拓展模块,高三再进行分流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目标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度和顺序,就成了要达到大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教材“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课程和教学衔接”的要求的有效方式。
1.调整教材编排内容
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是教师对课程重构的过程,也是教师知识和经验介入、与情景对话的过程。调整教材编排内容和教学进度作为二次开发的重要方法,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情的具体把握,包含了教师丰富的个体经验和智慧。《语文(拓展模块・提高版)》上下册各有六个单元,每单元阅读与欣赏3篇为必读,另有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中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在高一的基础模块学习过。考虑到职业学校校园活动相对较多,实际上课学时非常紧,删除上册“表达与交流”中的“微型小说的写作”,新增“材料作文的立意与写作”,删除《南州六月荔枝丹》,增加“微博综合性专题活动”。教师在调整教材课文预设目标时,把学情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作为首要依据,结合集体备课建议及教师研读教材文本及相关课程资源的成果,作出判断和选择。当然,对教材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时必须有科学依据,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
2.调整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是作为多元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即教师与文本、学生间达成共识,生成意义的过程。教材文本一方面需要教师解读其预设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基于个人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具体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建构、加工,赋予其新的意义。因此,根据个人经验和具体学情调整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成为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重要选择。微型小说《错号》预设的目标是“体会微型小说精巧的构思,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根据物流和会计服务型专业的特点,从小说内容出发,增加了“初步培养微型小说人物的劝说和营销能力”的目标。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结构清晰,内容简单,是“结合材料议论”的典范,因而在第一课时快速完成教材预设教学目标后,在教学第二课时,调整原来的教学思路,设计为读写结合的材料作文写作辅导课,是对预设目标有益的补充,经过课堂训练,学生整体的叙议结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许多教师反思《生命的五种恩赐》的教学过程,普遍认为教材内容过于抽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无聊。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补充与课文相适应的文本,结合学校3Q7S等校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3.调整教材的教学进度和顺序
下册教材内容总体上与学校课程评价进度较相符合,教学进度和顺序所作的调整较小。而上册部分文本不太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在讨论时一致对教学进度和教材顺序作微调。考虑到会计普通班的文言文基础较薄弱,近半学生有参加高职单考的意愿,连续学习3篇文言文易导致学生因学习密度和难度过大,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感,教师在对上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时,将文言文《项脊轩志》和《游褒禅山记》提前到前半学期分散学习,保障学生充分的时间消化文言文知识,降低了学习难度,利用学生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动机情况以及校情,通过增减教学时数来调整教学进度。如教师压缩《意大利蟋蟀》《景泰蓝的制作》以及“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数,增加文言文的总体教学时数,将教学进度与实际可供教学时数协调到最佳状态。
二、基于课程资源拓展的二次开发
教材二次开发的本质是作为课程情景化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实现预设课程目标和有效教学的强有力保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增强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教师的潜力,发掘学校、地方、教材等相关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的深层次价值,拓展课程资源途径和范围,为二次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教材除教材、教参外无其他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课程资源,实现教材的情景化。当然,课程资源拓展应该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开发过多的课程资源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处理信息能力下降,出现阅读等方面的焦虑,与预设的课程目标相背离。
1.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影音图像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中职学生最喜欢的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电影电视,其次是音频图像,包括歌曲、朗读录音、图片、二维动画,最不喜欢的是文字。教师在二次开发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中引入影音图像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
笔者学校教师在讲析《错号》瞎眼大娘的讲话艺术时,播放了天津卫视《非你莫属》20120924期中前来应聘且广受老板们欢迎的音乐教师的讲话片断,并要求物流学生作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重视讲话艺术,培养服务意识。针对会计班学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陷入职业迷茫的现状,在讲授《游褒禅山记》时,播放了《非你莫属》20121202期经过商业实践洗礼的大专生受老板们热捧的视频片断,分析其志、其力、其物,重点分析其职业理想,并要求学生周末在家完整观看视频,撰写感受文章。此外,教师在讲授《都江堰》时,呈现视频和图片资源;鉴赏《短歌行》时,播放了影视片断和朗读音频;在阅读《祝福》时,观看了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断。学生观看这些视频后深受启发,许多学生在作文里描写了影视对其“心灵的冲击”。在介绍鲁迅、徐志摩、归有光、郁达夫等课文作者时,教师尽量利用与作者相关的图片、音频,这样做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知人论世”的观念,促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2.开发和利用地方与校园资源
中职语文大纲指出,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地方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校园资源就能促进课堂学习,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在学习《游褒禅山记》时,教师充分利用与课文预设目标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如方山、长屿硐天,戴复古族人墓群墓志铭,补充相关信息,对褒禅山洞的特点以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进行拓展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展地方文化知识,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
校园活动中有学生的能动参与和主动建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实效性更强。教师结合学校的早读制度,和教材中的“‘美读经典,文气动人’散文朗读会”“‘传承文化,重温经典’诗歌朗诵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出优质早读专题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包括诵读微博中精选的精彩语句和教师撰写的优秀散文作品以及经典散文诗歌,并要求撰写活动策划方案和体会文章;结合全国的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策划活动方案,然后筛选出方案,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或演讲稿,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部分的即兴演讲和编讲故事整合改编;结合学校在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的优秀作品,展示作品图片,结合“说明书的写作”,要求学生撰写竞赛作品的使用说明书,对照参赛说明书原稿,进行反思提高。
3.利用“名人效应”开发课程资源
受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普遍崇拜各类名人,特别是商业名人。教师对中职学生这个特点,要加以正确引导,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增补相关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没有独自在外生活的经历,很难理解课文《我心归去》里的“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的深刻含义,教师特意选取了家乡名人──“温岭国际数码城”总经理回家创业的经过,帮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在讲授《生活的五种恩赐》一课时,引入凡客诚品CEO陈年和中国电子商务教父马云及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的传奇人生经历与艰辛创业故事,进行拓展学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极富哲理性的教材文本,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此外,在学习“材料作文的立意与写作”教学内容时,利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年度经济十大人物”以及地方名人“平安水鬼”郭文标、“长人师傅”舒幼民等的影响力,在课内与学生一起阅读人物简介材料,补充较详细的人物报道,并布置学生观看视频后撰写体会文章。教材二次开发时关注“名人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名人效应”的正能量。
三、小结
当然,对中职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必须把握一个度,坚持科学开发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学生、资源、环境的能动作用,促进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动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一方面教师必须基于校情学情,大胆灵活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对教材二次开发持审慎态度,科学开发,恰当利用,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语文教师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清林.聚合・钩连・增替・重构[J].中学语文,2009(6).
[2]邓娇芬.中职学生厌学语文探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1(6).
[3]李凤香.关于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成因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17).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理念 主题写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95-02
一 问题的提出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谈到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其实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更为严重。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执教过普通中学,也执教过重点中学,教学对象有从初二到高三等不同年级的学生,总的印象是中学生作文状况非常糟糕。具体表现为:内容贫乏,感情矫饰;没有血肉,缺少思想;“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抄袭移植,难见新意。中学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可谓不够,教学力度不可谓不大,训练强度不可谓不高,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怎样建构?
经过深刻的反省,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出了问题。忘记了作文的根本——作文到底要干什么?常常过于主观和“一厢情愿”,总是从教师的教学目标去看待作文,去要求学生的作文符合教师的要求,去追求一种美好的作文“业绩”,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作文。忽视了作文中的学生的现实状况,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实际情况。重视作文的拟题、命题,在“写什么”上下工夫,而很少想到学生的接受、认同程度,在“能不能写”上缺少追问。
二 对一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多年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盛行着一种主题写作的僵化模式。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特点就是把本来充满生命情趣和创造精神的作文教学变成十几个或几十个单调乏味的主题进行写作,如关于成才、勤奋、文明、礼貌、道德、理想、团结、爱心等。学生就在这种“宏大”的主题套子里进行奉命式的写作,进行填充式的涂鸦,进行毫无思想的操练,其结果就出现了面目可憎的“学生腔”作文。
那么,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弊端体现在哪里呢?不得不说,这种硬塞给学生一套抽象概念的做法首先就违背了写作的规律。因为写作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应该是抒发和表达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感发,而不是来自于抽象概念的注入。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产生根源可能比较复杂,其中有传统的“文以载道”封建文学观的影响,也有“”时期主宰文坛的主题先行文学创作模式的流毒,更有应试教育的因素。无疑地,这种写作模式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很大危害。具体地说,这种主题写作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重理念灌输,轻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的作文主题要有正确性,内容要有进步性,情感要有健康性,材料要有积极性。这当然没错,只是强调得过了头。教师的强调往往代替了学生的生活理解、生活认知,人为地拔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因而没有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地,教师对学生作文涉及的自我情感体验持一种贬抑的态度,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合乎要求,总是力求围绕有“意义”的东西去编造、搬用,弄一些虚假的东西塞到文章中去,而往往忽略了自我真实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样一来,自然就形成了学生作文的内容虚空、情感虚饰的毛病。
第二,重反复训练,轻生活积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只重视课堂训练,只重视某一主题的反复训练,而忽视学生课外生活的积累,没有把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可能某一个主题在初中写了,在高中又写;在高一写了,高二、高三依然写。作文课采取一种闭门造车的方式,为作文而作文,而不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从而表现生活。因而学生的作文缺乏生活的底蕴,缺少生活的发现,缺失生命的激情,成了无病、“强颜作笑”。作文当然也就空洞苍白、丧失个性了。
第三,重形式技巧,轻内容厚重。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写作,由于学生的积累不够,思想穿透力不强,教师往往强调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很多时候,作文训练变成了写作技巧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诸如此类。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写作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指出写作技法的讲授应当适当。因为,作文并不是纯技巧的东西,相对于作文的内容表达来说,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在缺乏丰厚的生活内容的基础上,在缺少真情实感的书写里,技巧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要知道,从心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比经过任何技巧的处理和词藻修饰的文字更富有感染力。
总之,主题写作模式剥夺了学生自我思想的权力,排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内驱力,忽视了学生自我生命体验、生活积累的重要性,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僵化的写作教学理念。
三 作文教学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这话具有真理性,但绝不是真理。要接受某一理论时得问一问它是什么样的理论。是僵化的教条,还是富于生命的思想。若是前者,用它指导实践,一定会走向失败的死胡同;若是后者,用它指导实践,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作文教学理念对作文教学无疑具有指导作用,它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
那么,中学作文教学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作文教学理念才是正确科学而又切实有效的呢?
回答是:回到写作的根本。什么是写作的根本?《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毛诗序》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代杨雄《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多么明白朴素的话!而这朴素的话里却道出了写作的真理。写作就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写作就是自我性情的抒发。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却抛弃了这朴素的观点,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大肆采用一套违背写作根本(写作是人性人情的自然表达的需要)的空洞教条来进行作文教学,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以致读了十多年的书,写了十多年的作文的中学生,居然还不会自然而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省。
回到写作的根本,回到抒写自我思想情感的轨道上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途。“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写作者如果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没有会心、没有感悟、没有体验,那么即便写出了文章,也是没有感情的,与读者产生不了共鸣。所以呼吁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写作的根本上来。
回归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其正确性为:首先它符合认识规律。从认识论看,文章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感受和认识,也就没有情感体验和思想的产生,当然也就没有反映。写作绝不是从命题到命题、从概念到概念的简单抽象推理活动,而是充满人生感悟、情感体验、理性认识的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其次,回到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符合人的情感传达的主体需要。从深层动因来说,写作是内在于人的心理倾诉欲求。人遇于物,必有所感兴。或悲或喜,或怨或怒,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情性。有了许多的情感的积累,自然就有倾诉的欲求,或歌或哭,或诗或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是天生的人性。有了情感,想遏制也遏制不住;没有思想,即使棒打它也不出。所以,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自我情感的抒发,这才是作文之要诀,作文之大端。舍此,必然走向死胡同。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说:“真正的写作源于内心的需要。”可谓一语中的。人是有感情、会思想的动物,人天生以来就有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而写作只是一种思想情感传达的手段,人们借写作来抒发心灵,表达性情,如果抒发的不是真实的自我,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洞见,那写作又有何意义呢?又有何价值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反思现行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较正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方向,从写作的本质去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 回归写作根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训练途径和方法
一种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回归作文根本的理念的贯彻实施也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生活感受训练。一切真知灼见来源于社会实践。一切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是源,写作是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从而分析生活,评判生活,记录生活,叙写生活。
第二,自由言说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说,写作就是说话。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的条条框框太多,便束缚了学生的头脑,以至于学生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应当给学生头脑松绑,去掉那些作文的八股教条,让学生恢复到一种自由自在的言说状态。
第三,示范摹拟训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但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有一个继承和革新的问题,对前人的、别人的创造物进行学习和模仿,吸收拿来,为我所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老师不应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俯下身来,写一写作文,给学生一个示范,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笔者从2009年至2012年间主持了一项市教研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对师生互动过程中大量现象的观察、跟踪和分析,表明教师如果能自我调适心理,规范使用教学用语和体态语,完全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母语的深厚滋养。
一、教师的心理地位对学生语文学科兴趣的影响
人际沟通分析学认为,心理地位是指一个人最早时期确立的有关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基本信念和结论,这种信念会成为此人日后作决定和实施行为的准则。
人的心理地位通常有以下四种:一是“我好,你也好”,这种地位是“健康”的,又称为“赢家”的地位,相信自己是好的,别人也是好的。换言之,就是对世界与人充满信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会与别人共同追求双赢。二是“我好,你不好”,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会表现出一种防卫态度或有很强的攻击性,并且常常处于偏执、愤怒的状态。三是“我不好,你好”,这是以自己为破坏对象的心理地位,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会感到自卑、依赖、无力、自我放弃、无主见,极度服从别人的要求,努力得到赞许。四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这可称为没有意义的地位,是那些对生命失去兴趣的人,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潜能失去信心的人所采取的地位,这样的人不敢信赖他人,有很深的被遗弃感和消极、绝望的情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也不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他整个的人生都是在重复上演“拒绝”这出戏:拒绝自己、拒绝别人,同时又被别人拒绝。第二、三、四种都是“输家”的心理地位。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通常都拥有四种心理地位,人与人的区别只在于哪种地位的比例更高。
案例1: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一名男生朗读课文,读毕,男生怯怯地看着老师。老师紧锁着眉头问:“后面的同学能不能听到他读什么啊?”后面同学立即会意地说:“听不见……”老师转向这位男生:“下次读书声音大一点,不要像个女生似的。”继而面向班上的其他同学:“还有哪位同学的声音比他大的,站起来为他示范一下。”男生一直低头不语。
分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众人面前有出色的表现,同时也希望得到权威的认可,尤其是小学生。这个时期他们对自我的认同绝大部分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如果老师家长等权威认为他是好的,最棒的,他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反之,则以为自己是糟糕的。案例1中的教师此刻的心理地位是“我好,你不好”,他通过借用其他同学的反应和对该生提要求的方式来否定该生的朗读。这种以权威裹挟着“集体力量”的否定,使当事人体验到强烈的失败感,并且会直接与朗读这一行为发生链接,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对朗读失去信心,继而会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如果情绪泛化,就会厌学,对各门课程均失去兴趣。更为可怕的是不断体验到失败感,会使当事人形成“我不好”的心理地位,对自己的人生很有可能丧失信心。
支招:该老师需要不断地觉察自己言行背后的心理地位,找到形成这种心理地位的原因,逐步把个人的心理地位调整到“我好,你也好”方面。同时要真正地理解“尊重”二字,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能强求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都符合教师个体的唯一标准。在反馈时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肯定学生的动机或行为,表扬可以表扬的部分;第二步,真诚地给学生提出希望。案例1中的老师不妨这样反馈:老师非常欣赏你积极朗读的勇气和行为,我相信你下次朗读时声音会更洪亮。
二、教师的禁止信息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学生在与老师的接触过程中,常常会通过教师的语言和体态归纳出来这个教师对学生的禁止信息。课堂中常出现的禁止信息有:第一,不要思考(像你这样的学生,不够聪明,能想出什么呀等);第二,不要存在(像你这样的学生,不能让老师满意,躲到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等);第三,不可能成功(像你这样的学生,注定要失败等);第四,不要像个小孩(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等);第五,不能失败(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
案例2:某初一年级作文课,老师在讲评上次作文时,点名批评了某学生,这位学生作文只写了一半,老师不满地问:“你的作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写完?”学生小声地回答:“老师,我生病了。”“又生病了!你这个学期生了多少次病了?你干脆搬到医院算了,不用上学了!”学生一语不发,呆呆地站着。
每次发现该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体态表情十分不满,语言过激。其实,该生是患阑尾炎保守治疗,反复挂水,作业常常不能完成。后来,他初一上学期没结束就住院开掉阑尾,手术后始终不敢到校上课,休学一年,初二时作文已无法动笔,初三时因所有作业不能完成休学。
分析:案例2中的老师对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同时对学生生病的现状也不能接受,说出了一些“如果不能好好写作业,就不要来校”等抛弃类的话。该生早年因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处,回到父母身边后彼此的关系不是十分融洽,老师的行为一次次的让他体验到早年的被抛弃感,导致了后来写作文时脑子一片空白,无法回忆,无法感觉,无法想象,体验到的永远是不可触摸的痛。
支招:作为教师,要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某些所谓不良行为的存在,比如课堂上理解速度不够快,有时表现得不如成年人想象中的成熟,比较幼稚,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犯再犯等等。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接纳学生目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尽可能少用一些不接纳、不认同、阻碍学生发展的禁止信息,以防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伤害。案例2中的老师不妨这样与学生交流:“我发现你的作文没写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能知道吗?”得知孩子生病后,老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你生病还能坚持写了一半,意志坚强,我很感动,下次如果病得很厉害,可以等病好了再补上,相信你。”良言一句三春暖,老师真诚的语言的安慰,很可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终身难忘的慰藉。
三、教师的简单代替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大千造化无重复,岂能以模铸心灵。”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或者是中成长起来的,这么多秉性各异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学习同一种文化,如果想让他们的表现全部都符合教育者设定的标准,实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所以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丰富思想,完善人格,而不是用各类参考书上的答案来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成长。教育而不越位,这是语文老师重要的责任。
案例3:某高一语文课堂(内地新疆班),老师询问《祝福》中的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一学生回答:“四叔、四婶。”
老师:还有呢?
学生:卫老婆子。
老师:他们是怎样杀死祥林嫂的呢?
学生:哼,用那个时代的文化吧。
老师:是用封建礼教吧。
学生:封建礼教?(摇摇头,不解的样子)
师生双方均不悦。
分析:案例3中的老师在最后用一个标准答案“封建礼教”来替代学生的“时代文化”,看似正确无误,可是在他把学生答案引向自己轨道的那一刻,注意力是他自己预设的想法,而非学生的思维状态,忽略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获得的东西——思考。所以当学生从另外的视角来归纳总结封建礼教的危害,并用一个中性的词“时代文化”进行小结时,老师就看不到这个来自新疆的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了。
支招:作为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要鼓励和培养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能在综合大量现象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来看,培养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客观中立地看待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无论教师预设了多少正确答案,都不能也不应该超出我们的界限,剥夺他们成长的过程和权利,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成长,哪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些缓慢甚至某种失败。
四、教师的认知偏差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表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结论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比较普遍。
案例4:某校高二语文课堂,老师检查学生周末在家背诵古诗文的情况,请了6个同学上黑板默写,共10个句子。结果6个中有4个全对,还有2个同学各有2处有误。老师最后小结道:“通过默写,我发现我们大多数同学在家都是认真背诵的,还有少数同学要反思,自己在家干什么了?心思都跑哪去了?默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瞪圆了眼,学生神情凝重,整个课堂气氛压抑紧张。
分析:当教师面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面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时,常常基于对学生的基本认知而不断进行着这样那样的判断,并据此而确定自己相应的教学行为。然而,受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教师对于学生的人际认知有时是不正确的,甚至偏差很大。案例4中的老师看到2位学生有几处默写错误,于是就在没有了解事实的前提下,主观推断出学生在家没有认真学习,用极端的评价来否定学生已存在的成绩。一个人如果把注意力习惯性地放在别人的不足和缺点上时,就会经常感受到别人对他的不重视,于是对已对人都十分不满。
支招:由于某些负性思维已构成人思维习惯的一部分,而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在与学生互动时这些负性的思维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影响对学生的整体认知。教师需要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或情绪不愉快时,有意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状态,有没有这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一是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容易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两个极端,不能客观地看到在一个人身上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二是主观推断,在没有支持性的信息或相关根据的前提下就做出结论,如案例4中老师在没有询问和核实的前提下就得出学生在家没有认真复习,而且认定学生不想学习。三是选择性消极注视,容易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忽略了同时存在的其他积极的一面,如案例4中老师只看到学生错误的地方(6.6%),忽视了已取得的成绩(93.4%),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放弃努力,不思进取。四是应该倾向,经常对学生说:你应该……你必须……五是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如看到学生某一令人不满的表现时,批评道:你总是……你每次都是……六是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学生的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如某学生作文平平,老师会说:你的写作能力就是不行,以后不能从事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