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流行文化论文

流行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12 14: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流行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流行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张国荣,传统文化因素,现代流行文化,文化价值

 

张国荣(1956―2003),中国香港乃至亚洲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国荣的一生是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作为一名流行音乐的演唱者和词曲创造者,一生共出版个人演唱专辑80余张;作为一名享誉亚洲乃至全球的电影演员,一生共演出电影作品50多部,先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等。2009年“张国荣”作为一个特定词组被《辞海》所收录。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在香港文华酒店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人们对于张国荣的关注反而更加的强烈了,很多原本不喜欢或者更本不知道张国荣的人,开始关注张国荣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甚至其中有一大批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张国荣歌迷、影迷的群体,一时间流行文化流域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后荣迷”的现象,并在网络中迅速流传,每一年张国荣的“生日”和“祭日”都会成为网络媒体、报刊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所关注的文化现象,怀念之风盛行。很多人包括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都对这一现象大惑不解,虽然在欧美流行文化领域早已出现过并一直存在这种“逝者文化流行”现象,但是放在中国却似乎并不多见。首先,中国地域广大、地域性文化差异大,流行文化的发展速度快、更新淘汰率高;其次人文历史论文,现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受西方影响比较多,属于中国原创的因素不多,“创始人”在中国流行文化领域较少,且影响有限;最后,现代流行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在大陆地区,作为流行文化领域的精英和代表,往往很难拥有较久的文化沉淀性。因此,张国荣现象给我带来了很多思索,透过对张国荣个人以及其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作为一名现代流行文化代表者的张国荣,却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或许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张国荣现象的出现以及张国荣作为一个特殊文化“符号“的产生和持续流传。

一、张国荣个人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生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中国香港一个多子女的手工艺人(父亲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裁缝)家庭,从小在外婆的隔代照顾模式下成长,可以说张国荣成长的环境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家庭色彩的。由于多子女家庭的特征,张国荣性格中具备了比较典型的中国人的特质,比如谦和、友善、懂得分享但又比较谨慎;20世纪70年代,张国荣前往英国Leeds University攻读纺织及时装,求学之路具有典型的中国人“子承父业”的取向,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张国荣更加直接的接触到西方文化,并受到影响。后来由于家庭经济无力支持其学业,张国荣选择回到香港,1977年以“亚洲业余歌手大赛”亚军的身份进入纷繁复杂的娱乐圈,开始了自己自食其力、艰苦创业的历程,从默默无闻的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不断尝试和努力,完成了人生的“求索”之路,并最终获得个人事业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许张国荣演义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梦”。这种经历使张国荣的个人形象成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成功”途径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这一模式下成就的张国荣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喜欢和欣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张国荣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1.张国荣的歌者形象和歌曲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作为一名流行音乐演唱者和创作者,其艺术生命大致可以分为三段,1979年到198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张国荣主要发行的歌曲作品以时尚新潮的英文歌曲为主要形式,本人展现的艺术形象也是青春活力、时尚灵动、洋化明显,虽然收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成功,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张国荣受到了来自现实的巨大考验和挑战,“天将降大任”的传统思想或许成为这一时期他安慰自己最好的良药人文历史论文,当然对于他的喜爱者,张国荣也成为他们在人生奋斗时期遇到不顺时的一个感情寄托和情绪宣泄的出口;1982年到1989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张国荣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他通过一系列粤语歌曲成为流行音乐明星。放弃英文歌曲选择粤语歌曲,是张国荣能够顺利走上艺术高峰的一次重大决策。粤语是中国的一个方言,从语言学的角度不难发现粤语是中国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发音方式、句式形态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特色;此外,作为殖民地的香港,粤语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国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张国荣选择“下里巴人”的粤语歌曲作为他的突破口和主要表现形式,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追求质朴、珍视乡土情切的价值选择的;从1989年张国荣退出歌坛至今是张国荣歌曲演唱与创作的第三阶段,在张国荣歌唱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张国荣选择了暂时退出乐坛,为新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非常符合中国人“强而不欺人”的道德判断,为其作为一个艺人的“德行”加分。在这一时期,张国荣经过几年的沉淀,与1997年又重新复出歌坛,完成艺术转型,歌曲演唱和创作,突出了“新”、“雅”、“温”的特点,歌曲中的填词部分更是选择了具有古典诗体特点又兼具小资情调的林夕的创作,将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兼容并蓄的特点符合了港人和中国大陆地区听众进入21世纪前后的中西融合的文化选择。

2.张国荣的演员形象和影视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作为一名演员张国荣也经历了诸多尝试,他可以演绎现代文艺青年、叛逆少年、英雄警探、邻家大哥、中年男性等社会角色,同时也能驾驭边缘人群、同性恋题材、无厘头夸张等内容,这些角色在多变的中国社会中,总是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实际情节,张国荣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展现的是阳关、积极,同时又简单、纯真的外在特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加之现代媒体宣传的作用,张国荣从外形到角色被定义为“漂亮”、“干净”、“斯文”、“优雅”、“亲切”、“质朴”,这些词语正是中国人尚儒思想的外在标准。在张国荣的诸多影视剧中,使之享誉国际的正是具有中国社会特色又极具戏剧冲突、悲剧色彩浓厚的《霸王别姬》,张国荣演绎的程蝶衣一直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认可,其形象鲜明、深刻且悠久。除去“同性恋”感情的可能原因,张国荣在这部电影中,充分展示了一个优雅、纯真、执着的中国文化领域“艺人”的形象。从宋代以后人文历史论文,中国文化更多的偏向于“尚文”精神,看重和谐,其中对于男性的较高层次文化要求集中表现在,既要斯文、优雅,又要讲究原则、勤奋、善良、执着。而张国荣的影视形象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并通过他完整的演绎得以体现。

三、张国荣社会形象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是现代传媒文化的产物,媒体在宣传中将张国荣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和宣传,有意无意中扩大了对其身上优秀特质的展示,关于张国荣星路的艰辛、爱情的坎坷、艺术的执着、为人的善良和乐观等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内容得以广泛宣扬,使得张国荣的形象具体、鲜活又高尚。尤其是张国荣意外离世之后,中国人对“英年早逝”长久的惋惜之情,也是促使“后荣迷”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国荣作为一个著名的艺人,在艺术生活的同时,往往选择比较低调的生活方式,并且注重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追求,关心社会、关注弱势、乐善好施,这种低调和平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之风不谋而合。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国荣现象的出现包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色彩,是具有底蕴、赋有生命力的。从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在现代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价的价值,对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国荣.baike.baidu.com/view/6360.htm

[2]洛枫.张国荣:禁色的蝴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大燕.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略论流行歌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云梦学刊.1998年第01期

[4]周忍伟,陈荣杰.中国文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江风.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香港“后学”现状,通过对香港学界的后学研究的学术透视,认为香港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具有独特的处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中间性”特色。其主要表现为:注重当代大众传媒的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分析,强调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不可忽略性,关注当代最新理论范畴及其阐释理论框架,对当下文化精神走向加以把握;同时注重从宗教神学角度看后现代后殖民主义问题,并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香港文化身份和个体价值选择的深层对话。总体上看,香港的后学研究拓展了和地区性经济共荣圈的构想,都在新的世纪政治经济版图上再次参与变更文化优劣间的地图,再生不同形貌的文化压迫关系。因此,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对后殖民的文化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三,后殖民主义的困惑。后殖民文化的错综性质表现在:全球资本主义在网络和消费主义扩张中由经济一体化导致政治一体化,使弱势族群、社区人群和身份认同统统纳入全球消费机器的高速运作中。而国家民族主义的扩张,往往以文化民族主义甚至反殖民主义的话语,来指代弱势社群和另类社会的文化发声。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论者提醒说,“如果肯正视后殖民世界政治的吊诡和复杂性,我们就不会随便挪用简单化的‘反西方’、‘本土主义’辞令来为任何发言位置辩护,而应该检讨这些所谓‘本土’和‘反西方’是置放在什么的一种文化和政治的历史脉络底下,在什么政治和制度实践下运作” 。就香港而言,后殖民评论的困境在于:后殖民批评被想当然地视为研究“殖民主义之后的世界”的理论,从而将殖民地看成为地理上遥远、时间上过去了的现象。因此重要的是面对这些问题,质疑殖民文化运作本身及背后体制的政治性。在我看来,罗永生研究中值得称许的是,他注意到后殖民评论对亚洲华文地区的意义,后殖民话语作为一种异样事物,立足于自己位置的重新厘定,并成为与他者相互生成的新空间。同时,他的研究还具有体系性思维的特点,在阐释中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并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而非简单地从日常生活中检出几个现象加以感性的分析。因而结论一般比较具有可信性。总体上看,香港的后学研究尽管还存在着多种问题,但是仍然在诸多领域和学术层面上拓展了中国后学研究的范围,深化了中国后现代后殖民研究的内涵和意义。香港知识分子对处于当代中西语境的市民社会和流行文化加以关注,阐释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的文化精神动向和怀旧意识心理,在全球化世界秩序和电子网络媒体中为中国文化定位,为身份认同和文化想象进行文本政治的解读,进而为后东方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格局划界,倡导重建中国图像的重要性,并挑明西方中心话语中的汉语神学的意义阐释问题。这一系列新的问题、问题意识和对问题的解决,当对大陆文化界的精神重建有所启发和提醒。不仅如此,我们还应看到,香港的后殖民主义在政治话语领域和科技文化领域直接参与文化身份的重新确定,力求消解西方中心论的文化歧视眼光对中国文化的身份误置或身份强加,使对“中国形象”的认识获得了多元开放的文化眼光。这不仅为当代香港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后殖民语境中的香港文艺思潮和文化批评的模式也有很大影响。

①梁秉钧(也斯),现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香港的流行文化》、《书与城市》、《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文化》等。

②③④也斯:《香港文化》,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版,第20页,第29页,第30—31页。

⑤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香港之发展经验》(合著)、《中国人的三个政治》、《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中国民本思想史》、—40—香港的后现代后殖民思想脉络《中国政治与文化》。

⑥⑦⑧金耀基:《全球化、现代化与世界秩序》,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2月号。

⑨陈清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副教授,致力于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主编《香港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合著)、《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编有《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

⑩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代序:文化想象的时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xvii-xx页。 同上书,“普及文化的普及技术”,第255—276页。 有人认为:“看看印度与缅甸,给英国统治了上百年,其政治与经济确实活脱脱的一团糟。英国人连自己的国家也搞得暮气沉沉、了无斗志,凭什么自夸殖民统治带给香港成功?但某些香港人仍用这种自卑媚洋的心态去看世界。”(周华山:《后殖民同志》,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年版,第278页。) 简瑛瑛主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台北:立绪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37—267页,第239页,第260页。 朱耀伟,香港浸会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后东方主义———中西文化批评论述策略》、《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 朱耀伟:《后东方主义———中西文化批评论述策略》,“前言”,台北:骆驼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台北:骆驼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7页。 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版,第15页。 周华山,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消费文化:影像·文字·音乐》、《解构香港电影》、《异性恋霸权》、《同志神学》、《香港同志故事》、《北京同志故事》、《后殖民同志》等。 周华山:《后殖民同志》,第41页,第394页,第402页。 洛枫,原名陈少红,留美博士,主要著作有:《距离》(诗集)、《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 洛枫:《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第59—60页,第98页。 罗永生,香港岭南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谁的城市》。 罗永生:《后殖民评论与文化政治》,载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第11页,第14页,第23页。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东方主义、文化身份、文化危机。

第3篇

波普艺术(popularart)是流行艺术、大众艺术,它追求流行、时尚、大众。波普艺术通过拼接、大色块、夸张、重复罗列的造型、不同的符号、重复的图案等方式表达出设计的美。

为了更好地在汽车营销中释放更多的精准销售信息,凸显车型的产品定位,增加其在各媒介中的曝光以及关注。本次论文针对波普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关键词】波普元素汽车营销视觉设计

1.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对波普艺术元素引入的必要性

1.1大众审美的需要

流行文化是最易让大家接受的,这也是目前流行音乐和交响乐相比,人们更加喜爱流行音乐的因素之一。波普艺术也正是反映的大众流行文化,这正好与大众的审美需要相吻合。

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一副符合大众审美的图面,能有效的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波普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审美艺术,具有现代性的人文精神构成了其美学的核心思想。波普艺术反映出来的正是大众的审美情趣,反映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关联。对于汽车市场产品推广工作者来说,如何设计符合大众审美的视觉设计是能有效传递产品价值的需要,如何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其设计表现需要迎合现代青年的桀骜不驯、标新立异消费心理的需求。

1.2时尚个性的需要

波普艺术在定义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流行化,如何来满足现代年轻受众的需求呢?运用波普艺术元素来设计图案可以有效的满足这类人个性、时尚的需求,吸引这类人群的关注和兴趣所在。

Jeep牧马人的产品特点为个性化、时尚化的代表车型(图1),定位为喜爱旅游、越野的男性消费者,图2结果显示,采用了多张波普艺术元素的车型图片的文章所获取的订单数量是采用普通图片文章的订单数量的1倍多,浏览量的差距将近2倍,使用普波艺术元素的汽车营销视觉设计能更加有效的吸引精准消费者的关注,使用波普艺术元素运用到汽车营销视觉设计是时尚、个性的需要。

1.3商业价值的需要

波普艺术达到顶峰的背景正是由于商业化的需要,波普艺术对于商业化价值的呈现显得更为重要。针对客户群体制作了一项汽车购买倾向调研问卷,针对消费者对于购车需求的特点分析,从而印证波普艺术元素是否对于商业价值的需要。

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重要结论,25岁-34岁用户(80年代后出生的用户)占到了购车比例的40%;从这项数据可以得出,购车的主力人群在80后,这类人群具有桀骜不驯、标新立异,受到了波普艺术影响等特点。

在80后这部分人群,对于车辆不仅仅只是代步工具,同样也是一种对于情感的表达,它们将车视为自己的家人,装扮自己的爱车成为他们的个性化情感宣泄的方式,在车贴的选择上,也会以更加独特、夸张的造型及颜色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1.4时展的需要

波普艺术这一概念是在1954年正是被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达到鼎盛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艺术与设计是否还会被认可,是否还会成为现代及未来的需要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购车已经不再单纯的为代步,也将车型视为自己的家人以及伙伴,成为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里,更加需要波普艺术这样大胆、个性、与众不同的视觉设计来吸引消费者。

2.波普艺术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2.1波普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2.1.1造型的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深受大众流行的影响,这些理念和特点源自于生活的感悟、体验,波普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的设计先锋代表品牌――MINI的造型、颜色搭配、宣传设计的运用正是迎合了大众对于汽车的生活需要,这款车诞生后,逐步引起当时年轻人的关注,小巧的设计、时尚的造型、便宜的价格深受大众市场的喜爱。

2.1.2色彩的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十分注重视觉设计的新鲜感和形式感,这样的特点影响了其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里色彩和图案的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波普艺术最多的是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大色块的对撞拼接,从而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运用鲜艳、明快的颜色,通过色彩的对比、大面积的色块拼接组合,也正好符合了喜爱年轻、时尚、充满活力的年轻消费者们(图3)。

(1)用色的比例和节奏。波普艺术的特点是将色彩创造成具有类似节奏般的色彩,使其展现出跳跃的节奏、感受。同时通过不同大小的色块搭配、颜色的位置顺序形成立体具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具体的方法包括采用重复、重叠、变化颜色的形式营造出渐变的节奏感受。

(2)色彩的调控。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常常会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将车型的年轻、活跃进行表达。如果想要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色彩更加醒目,可以运用完全对立的色彩进行互补搭配,或者也会使用彩度较高的颜色作为视觉设计中的基调色,再搭配一些对比强烈的颜色,这些明快的色彩的运用即符合波普艺术的特点,也能营造出明快的视觉效果,这更加适合突出年轻有活力的车型。

2.2波普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2.2.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波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在美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波普艺术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富有商业气息的艺术,它非常关注大众商业形态的消费特征,通过复制、对比色的色调、拼贴组合图片等这些方式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的表现,使产品更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大众艺术,是通俗文化的象征,在艺术中大量的运用废弃物、招贴画、广告等进行拼接组合,并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里的符号,创造出来的艺术感受。时尚的元素、对比的色彩、消费性等都是波普艺术的特点,这些特点并不限制是东方或者西方国家,甚至通过东拼西凑,将东西方不同感受的作品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具有强烈对比的艺术作品。

2.2.2多维性的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满足大众的审美,从而创造商品的价值成为了十分关键的问题,通过运用设计语言表现产品的特色,充分展现产品的独特魅力,迅速而又准确的把关于产品的识别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正确引导消费者,从而唤起消费者购买欲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提高商业产品的附加值。“设计是对人和人观念的满足”,在如今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美不同的追求,表现审美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个性化、标新立异化。这就是“新鲜感”流行文化(也可认为是波普艺术),之所以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其本身不断的通过创造、再创造,对消费者不断保持着“新鲜感”、“潮流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消费时不仅仅是在乎这件产品的使用价值,也会考虑到这件商品是否时尚、新奇,使用产品时不希望带有“过时”的感受。

结语

第4篇

[论文摘要]步入90年代,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概念向模糊化发展,世界流行文化室内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共性化"的创造。室内空间设计更有几种引人注目之处,如大型复合商业设施的升级,历史文化的香味,自然材料的应用,高科技的应用,中国在近50年里室内空间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在国际新文化环境的创造方面予以更多的重视。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城市大量建设,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的设计机会。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随着与应用科学,艺术一起不断的深入发展,为人类提供更新,更进步的空间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理念,思维空间,从而推动着社会生活的精神文明进步,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为大众真实地服务着。

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历史。如果说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第一代(也就是二十几年前从美术中分离出来,扯起现代艺术设计大旗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使命,那么,发展到今天的现代设计,则需要我们新生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探索和建立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WWw.133229.COM

对于一种潮流时尚的追求,是社会人们要求进步的一种表现,而从事表达实现这一追逐的设计师行业的设计人不应只站在商业因素的左右去“巧妙”变化,更应该深入了解室内空间艺术设计的实际内涵,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精神,彰显自己艺术修养和品位人生的态度,去引导时尚,真实地实现大众愿望而服务于大众,不只是简单的“迎合服务”的商业因素左右求全。

民族风格的新发展是一件让各国设计师们共同追求的课题,现代社会单纯的说某种东西是民族风格是会让人发笑的。新风格的出现也是新文化到来的预兆。运用传统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结合今天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她的世界文化既民族综合创新探索追求。现代世界室内空间设计流行的风格就是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风格。对传统的认识价值,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教育史等等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的历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是一部存在于空间环境之中的大型的、直观的、生动的、全面的史学书。

不断延续风格,潮流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相互贯穿与延续,深入考量,而不是把自己的范畴圈起来,在狭义的范围内玩起“设计”的游戏,这将在未来的工作效果与格局受到很大的拘束,这对刚刚投入到室内设计这个领域的设计人非常不利。所以设计师在将来的思维空间中以地方概念为出发,综合全面的学习多元化知识信息并能主动地融入与国际接轨的观点,检视设计方案,创造自己的风格,多元思维,全面,科技,生态的维系目标,必将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同行服务于大众,树立设计师自己的社会价值。

设计师本人就是一个比例尺。无论在任何环境里必须拿出这个比例尺,对所处的空间进行比例、尺度的比较分析,时间长了自然成了一种职业的习惯。设计意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对空间、环境、形态、比例观察而产生的一种职业习惯。

设计作品的表现手法异常之难是不难想象的。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设计要求,给人能够对话的引导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寻求的道路。找到适合现代室内空间环境,探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每一位设计工作者在现时环境空间设计领域里追求空间表现的一个课题。

要改变、引导全社会对传统观念的新认识。在现实的环境里找出一条中国民族风格的新表现方法。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人的建造物里面肯定有适合今天社会文化的精华,努力去寻找定会找出新的表现形式,寻找它为民族风格的发展发行了一张在空间设计领域中跨进21世纪室内空间设计的门票。

在室内空间设计物身上附加照搬古代文明符号,是设计上最要不得的东西。文明的历史香味飘进了现代建筑空间,同时香味也飘进了室内空间。而这种香味指在某种程度掺进传统的精神。它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消化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时代风貌。这就是设计者今天要追求的时尚,它既要强调历史性、文化性,同时还要产生时代性。

认真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是对一个设计师的设计水平综合评判的唯一标准。把握整体大方的形态,仔细刻画是势态、形态、姿态加强的重要视点。新一代设计师追求的应该是去掉镜框的作品,有新的构思。

设计师是提高修养、品位的时候了。对比例、尺度、色彩和造型的完美和谐与统一,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精品应该诞生在对环境和条件深入的调查与理解。 对维护传统风格、夺回传统风格、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心态应严加克服。积极探索,试图超越,设计观念的异彩纷呈是检验一个设计师的标准。

切记设计师匆匆忙忙,顾此失彼 建筑物在功能、构造方面,现代人比古代人更科学了,可空间、环境、形象、风格在当今社会里确实成了设计师的一大研究主题。

设计行业的更新 我国的室内空间设计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初具实力的职业设计人才宝库,无论从人数量和素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同样也面临着设计人才的更替,设计队伍重组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室内空间设计师作为一个热门职业的同时也存在着潜伏的危机。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室内空间设计逐步走上了正轨。同时出现了大批的年青设计师。 室内设计师队伍面临着一个不可抗拒的人员交替。正如改革开放初期老一辈室内空间设计师还发挥着作用,但队伍的中坚力量已由出生于5060年代的第二代室内设计师所代替。等到了进入21世纪,接力棒将传到80年代出校门的新一代室内设计师的手中。这一代的设计师们将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要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将决定中国室内空间设计今后创作及发展方向。

相信,21世纪的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将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产生巨大震撼。人类的生活需求更趋于个人的“专有”。设计师是一个为各类人服务的综合产业。也许这种革命性的变革,会把我们今天所坚信不移的生活理念“砸”个粉碎,但我们如果已准备好自己的知识,坚信,室内设计将会给日益发展的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室内设计将更加“以人为本”,给人类更加关爱。

参考文献:

[1]《建筑师》1999年4月第87期

第5篇

    论文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tl]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深刻地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经验。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而这些都是可译的。刀良好的双语(母语和第二外语)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人文化因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人重写轻说,主张慎言;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人却主张雄辩、畅言;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因此,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着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 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正是凉风习习,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南北半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河水东南流,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人大海,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佛法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as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Judas' kiss"(死亡之吻)。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 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怪经》当中,龙(the Great Dragon)代表了黑暗势力,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 one' s child to be a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 。同样,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翘、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我国着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真正好的翻译,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再辅以必要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第6篇

论文摘要:家居墙画目前从国内各主要城市流行开来,这种新的装饰形式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又是对个人亲近自然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思想来源,还是整体设计及时代意义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普通的情感都与中国传统的居室文化思想相吻合。

家居墙面的装饰是现代室内设计重要的构成要素,其中,以自然景致为题材,以手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室内墙饰在如今的装修中出现并逐渐升温,这种体现浓郁的人文风格、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彩绘墙面深受人们的青睐。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求新求变的消费趋势,而且还体现了当下的现代人对自身精神层面的审美文化渴求。

一、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历史渊源

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如原始洞窟中的洞穴岩画、湿壁画等。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类宗教图案类的图案。论文百事通而这种视觉图式大都取材于宗教,因此,带有明显的宗教教化和象征的意义。而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岁月里,饥民对壁饰中隐藏的超自然的“神性”顶礼膜拜。此时,壁饰还往往会作为权利和财富的代表,尤其是皇家宫廷以其奢华、显贵令普通贫民叹为观止。

工业社会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壁纸等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个人的私密空间,改变了平民化空间中单调的墙构材料本色。但是为了适应机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往往许多本真、质朴的感性设计理念逐渐被统

一、机械的工业理性所取代,钢筋水泥“笼子”里的现代人更渴望一种自然的、朴素的人性的回归。而纯手绘则以自然风景、动植物形象为题材、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它的易亲近性、易感动性恰恰迎合了工业理性下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求。

二、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思想来源

以自然景象为题材的家居手绘墙悄然兴起并流传并不偶然,在思想根源上它与我国几千年传统居室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化,它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使得千年来木构架建筑成为我国独特的建筑文化构成,庭台楼阁假山池水、室内陈设家具与木雕屏风隔断的相互映衬,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文化趣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使这一思想一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而当下以自然题材的家居彩绘墙的出现其实正是这种文化在现代社会大众意识中的延续。彩绘文化墙这一形式有效地将自然“搬进”私人空间,从而使个体居室回归到传统“天人合一”形态上,这是“推窗见景”的造物观念在个体生活中延续或再现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特征及整体设计

手绘墙可以摒弃画框装饰的生硬与造作,将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画面定格在墙壁上。图案选择的多样性也为家居装饰打上了“个性化标签”。家居彩绘的性价比很高。墙体彩绘价格实惠,而且还可依据主人的审美品位选择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样式。此外,它具有环保且易于清洁修补的特点。

彩绘墙画风格有中华风情、简约、田园、卡通等。一般来讲,家居墙画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第一,墙画彩绘之前应该对其设计风格做一选择,以及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色彩造型。第二,充满创意的彩绘墙画并不局限于家中的某个位置,客厅、卧室、卫生间都可以选择,甚至是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都可以用手绘的精致图案加以装饰。第三,选择合适的绘制材料并掌握正确的绘制技法。绘制的墙面需要2-10号的羊毛笔若干支,手绘用的涂料最常见的是丙烯颜料。在绘制时通常是由具有绘画功底的人用铅笔打好底子以后直接绘制,或采用幻灯片,将图案直接投影在墙上再描画。打好草图后,用排笔轻轻拍淡些,接着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涂色,即可完成。新晨

四、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时代意义

第7篇

常见的如下十种:

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用到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用到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八、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如一习作《掌声》:“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上面这篇作文的开头:““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这句十分别致,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劲,它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调,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第8篇

关键词:美术专业毕业论文;论文开题;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06-2

美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艺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艺术考察与材料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及使用,学科论文与实用文体写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良机。近年来,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规范化方面有所改善。然而,随着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却逐年下降,其中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尤其严重。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辅导与管理工作,本文对这些年质量下降的毕业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规律性问题。并针对问题,对论文教学计划和方案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常见问题

(一)论文选题

合适的选题是提高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多数同学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显得陈旧老套,自主性不强,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大。其次是论文选题盲目笼统,不够精准,缺乏内涵和外延性,或文不扣题,部分题目字数偏多不够精炼,逻辑性不强。或选题偏大,无法用一两个月、数千字深入展开论述,只能点及皮毛。如《工艺美术研究》《论中西方文化艺术比较》《论中国工笔画》《论产品包装》《论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我的何去何从》等。或是论文题目结构不完整,只有名词,缺少动词或介词,或者是重复使用动词,如《抽象与写实》《内衣的流行色》《传统民间绘画艺术性的研究分析》等。因此,导师的积极引导或建议学生选择有研究价值的和正确的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

(二)论文开题报告不按照要求填写,随意拼凑一些不相关的内容

对该课题的研究目的较含糊,缺乏对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其次知识面狭窄,查阅资料不够,在该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把非常陈旧的选题说成是国内外现在无人研究,本项研究可以填补本课题空白。研究内容不够简单明了,满篇幅的长篇大论。

二、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常见问题

(一)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全文的浓缩,也称内容提要或概要。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素。不对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和评论,我们学生在摘要撰写时惯用“本文”、“笔者”等作为主语,习惯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及自我评价。还有大部分摘要复制正文中的某一段落,结构不完整,不能够概括反映论文内容构成。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字的选取都是遵循一定规范的,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关键词的内容应该与论文密切相关,不能使用常用词,如特点、比较、研究等。

(二)文不对题或研究方向与本学科偏离

文章内容与标题有明显不符和偏差,非本学科研究范畴。如:《电热水壶的可能性研究》标题感觉与艺术设计专业无关,而文章内容却是电热水壶造型设计。还有一些文章不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比如谈关于绘画情感方面课题,前一两段内容还围绕绘画情感这条主线,中间部分就偏离到绘画教学问题上了,再后的结论则偏离到另一个主题上了。

(三)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选题的自主性不强,题目与研究内容陈旧、老套、缺乏创新。表现为单纯叙述多,口头用语或方言使用频率偏多,对选题的静态解释和再次印证做得过多。创新和理论深度稍显不足,有些论文在研究具体画家或具体作品时,过多地描述画家的生平,不善于与其同时代的作品去比较,更没有放入当时整个社会大文化环境中去分析,这就使得作者在论文自主分析能力方面显得无力,更缺乏对问题的判断与定论。其次有些论文行文中分段过渡不自然,依靠小标题进行上下段落衔接,引用图例量大,而对图例分析缺乏深度,文章拼凑痕迹明显。下载一些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内容拿来不加分析地肆意组合,前后自相矛盾。如《关于地域民俗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影响》一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肯定地域民俗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然而到文章结论部分话锋一转,对前面的论述予以否定。

(四)论文结构不完整

主要表现为论点不鲜明或没有论点,结论不充足或没有结论,“缺头少尾”或“虎头蛇尾”。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对研究内容单纯的叙述或介绍,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切入点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或者是文章开头架势很大,随着文章的深入,论述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对所提论点不能自圆其说,首尾缺少呼应。

(五)格式不够规范

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习惯自我发挥,对论文原有固定格式进行随意修改,破坏原有格式及结构。二是不善于阅读,对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理解不够到位。三是没有掌握WORD软件功能,无法按照论文格式标准要求独自完成。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思想认识与指导力度不够。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增加,师生比逐渐加大,几乎全体专任教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由于美术专业教师主要承担技法课程教学工作,且大部分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平时缺少论文写作与系统的科研训练,在论文写作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论文辅导工作中存在许多困难。从毕业论文的开题到写作及最后答辩难以达到严格的规范要求。

从学生的层面上讲,由于艺术生在招生录取中,文化分数要求普遍偏低,尤其是文字写作能力偏低或缺乏兴趣。因此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困难重重,易出现言语匮乏、概念模糊、格式混乱、文不对题,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是美术学科学生缺乏端正严谨的态度,学生普遍认为论文写作与专业技巧知识关系不大,毕业论文的撰写较耗费精力,不必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成绩只要合格即可大功告成。此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相关学科文献资料源的丰富,给学生提供了论文参考的便捷途径,同时也给论文抄袭提供了方便,论文抄袭拼凑成风。另外就是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大部分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心情浮躁,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于是出现毕业论文写作不够积极主动,甚至应付的情况。

这既是教风与学风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们在论文工作中对此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能完全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本学科毕业论文工作中,从自身的工作中找问题,严抓教风与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工作方案和实用于美术学科的文体写作标准及评价体系,这将对美术学科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立以系负责人与教研室分级管理制度。把教师能否完成本学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作为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指标,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老中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确保学术与教学相互促进。同时以传帮带的形式,对青年教师有规划培养,直至青年教师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及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

其次是实行导师制,根据教研室分若干课外兴趣辅导组,可安排学生在第二学年后半阶段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志趣和专长制定训练计划,内容可包括美术基础、艺术创作(设计)、阶段应用文写作、创新训练等,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平时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研究过程影响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兴趣。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的前提,为学生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是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情况,实行毕业论文类型多样化,如艺术史论、民间艺术、艺术评论、创作(设计)构思与理念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设计)撰写可行性报告书、结题报告书。在撰写此类文章时,思路不能只停留在创作(设计)方法或内容本身,而要上升到对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意识形态、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关注,要有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抄袭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与研究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科研能力。

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这些问题是年复一年重复出现的,同时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参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全体教师有坚定的意志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确保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复合教学法 研究 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01-02

复合教学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既符合学科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又顺应大学毕业生职业市场的变化。复合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中已广泛流行二十余年,如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相统一的课程,就加强了自然科学的人文趋向。国内许多综合性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改革时对此也已涉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不断加大,尤其是专业课,其内容涵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多个学科,其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复合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更显突出。针对专业课的这一特点,我们尝试对专业课及与之相关的多学科、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教育,对“复合教学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复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十个结合”。

一 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相结合

结合地方高校学生特点开展教材建设。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学团队与国内其他地方高校合作,编写了《化学反应工程》教材,教材侧重于工程应用,并将最新科研成果编入化学反应工程新进展,强化教材的实用性。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作为新世纪化工类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之一,被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推荐教材,目前已被兰州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内近十余所高校采用。教材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证和推动作用。

二 课程教学与专业外语相结合

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重基础英语,轻专业英语;专业词汇相对贫乏;阅读专业文献少;对专业英语在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规律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与专业外语相结合,具体做法:第一,关键词汇英文化。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课程涉及的专业术语、关键词汇等用英文给学生写出,这样便于后续的双语教学。第二,板书内容英文化。在关键词汇英文化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教材内容,全部采用英文板书,保证了专业词汇的重现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为学生下一步阅读原版教材奠定基础。第三,指导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双语化。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原版教材,指导学生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即选择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部分章节阅读,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与质量,而且也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并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经验、体会等。课堂教学中板书及口语表达以英语为主。

三 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在该学科中反应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经验法比较粗略,不能高倍放大;数学模型法是从过程的内在规律出发,更好地反映了过程的本质,放大周期短,放大费用低,可以高倍放大。但数学模型一般都比较复杂,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求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数学模型法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使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建立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2)绘制数学模型法计算框图;(3)编写数学模型计算程序;(4)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

四 课程教学与文献检索相结合

文献检索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能力,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熟练程度不够,对本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种类及常用检索工具了解不够全面。鉴于此,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与文献检索相结合,具体的做法是:在介绍参考文献时,将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学者、著作、刊物、常用检索工具等全部介绍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检索训练,我们拟定几个本课程的专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文献检索,再把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加工提炼,撰写专题综述。实践证明,通过此项训练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五 课程教学与科技写作相结合

科技写作是从写作学科体系中派生出来的新学科,承担着科学技术信息和成果的总结、交流、传播和贮存任务。科技写作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水平,我们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与科技写作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将课程的重点内容分成几个专题,让学生首先进行文献检索,在此基础上按照科技论文规范撰写专题报告。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分类、加工提炼;如何把握论文的整体架构;如何展开正文部分;如何撰写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如何选择论文的关键词等。为使各个专题组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举办专题报告会。这样,同学们不仅巩固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文献检索、科技写作、课件制作、上台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六 课程教学与技术经济学相结合

作为《化学反应工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对反应器进行正确选型、有效放大、最佳控制。所制定的技术方案必须满足“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可靠”,由此可见,本学科与技术经济学联系紧密。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与技术经济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工程问题涉及诸多因素,因此工程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反应技术开发、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反应过程的控制时都要利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使效益最大化。同一化工生产过程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同时,通过多方案比较习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反应器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七 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纵观近年的毕业环节,学生基本上是以做毕业论文为主。而对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是化工企业,从事工作以后,无论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还是老工艺的技术改造,都离不开化工设计。虽然化工原理有课程设计,但其主要是针对单元操作的物理过程,不是一个完整的化工设计。化工专业的学生缺少了化工设计这一基本训练,对今后从事化工设计工作显然是不利的。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安排了课程设计。具体做法是选取“某一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工艺计算、设备设计、绘图和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化工设计全过程。经过课程设计,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1)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2)工程计算能力;(3)技术方案比较和选择的能力;(4)工程制图能力;(5)科技写作能力。

八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构建了以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为主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以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满足贯穿于学生整个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有化工设备展及配件区、工业催化剂展区、塔填料展区、典型工艺流程动态模型展区、化工管道安装实训展区。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的参观学习,对化工工艺过程及设备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其工程概念的建立,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主要是选择一些具有典型反应设备的化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石家庄金石化肥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石家庄化纤化工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公司、山东金岭集团公司、河北冀荣氨基酸公司等,他们所具有的典型反应设备有: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反应器、均相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反应精馏装置等。在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不同情况,学生可以采取参观、短期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九 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实验设置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而是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为:课程组利用学校和学院设立的实验教学研究项目基金,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筛选出了“基本技能―现代技术、综合应用―创新能力”综合培养的有特色的实验;建立了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室。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达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学生可自主选择课题或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课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十 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本着“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技成果与技术转化为教学优势资源,分别从理念、成果、方法和手段等多途径与教学结合,渗透于教材编写、理论与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环节,实现了科研向教学的多方位转化。同时,言之有物的教学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科研成果进教材。团队鼓励教师撰写教材、讲义,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之中。在编写《化学反应工程》教材过程中将微反应器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引入第四章《非理想反应器设计》中,将在超重力反应技术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写入第十章《反应工程新进展》中,将在催化反应新工艺开发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引入第六章《气固相反应器设计》中。

第二,科研成果进课堂。团队将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科技和教师本人最新研究成果如离子液体中的化学反应、微反应器的开发、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际应用等引入课堂,在第三章《理想反应器设计》的授课中,以“返混”和“平推流”为主线,讲授了团队开展的工业反应器改造的实例,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

第三,科研成果进实验室。教学团队着力于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装置的开发研究,将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融入其中,开发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针对反应工程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发了多釜串联特性实验、反应精馏实验、气固相催化反应综合实验以及超重力反应器性能测定实验等多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装置,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科研成果进毕业环节。团队坚持将学生的毕业环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相连,毕业环节论文题目80%以上来自纵横向科研课题,真实的科研课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显著提高。

第10篇

宋瑜,女,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04年上海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2007年获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坚持跨学科研究,主要研究专长为媒介与文化、受众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等。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参与编写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影院动画长片叙事模式的创新研究-2013EYS016),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哲社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此外,宋瑜还具有多年传媒行业从业经历,曾在国内多家新闻传媒机构担任节目制作人、编导和主持人等。本期学者专栏特刊出作者关于微电影的流行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三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摘 要:微电影的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文化特征和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社会性格和文化行为模式相契合微电影在与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本文试图从对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分析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了解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关键词:微电影;青年亚文化;文化性格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168-03

自2008年底开始,微电影迅速蹿红于网络,在艺术作品、商业广告、碎片阅读的交织中逐渐发展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微电影是指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平台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或短时下观看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规格的叙事类影视作品,用电影的拍摄技法、画面质量、镜头语言,以及宣传模式等娱乐手段为观众营造出观赏电影的氛围体验,并借助社会化媒体传播机制实现病毒式传播。应该说,微电影从制作、播放到观看;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再到传播受众,每个环节都与青年群体和青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文化研究已进入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时代[1],因此本文试图从分析当代青年的文化性格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把握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一、当代青年社会性格与文化行为特征

主文化和亚文化是社会学领域建立的一对分析范畴,强调文化结构是一个动态的阶梯,文化结构本身可能是一个相对矛盾体。一般看来,主文化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一种补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同时身处多个亚文化中并发挥作用,而每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都会经历多种亚文化。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的性格结构。社会性格的形成是个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协调的结果,既包括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历程,也包括环境对个人的塑造过程。在任何一种复杂的文化中,都有着一些普遍构成的社会性格与文化特征。亚文化性格,主要界定于它代表着不同于正式的主文化要求的那种行为模式特征[2]。

应该说是大众文化间接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的亚文化性格,使之成为打上这个时代烙印的一种文化特质。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青年亚文化性格不断被塑造和强化,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时代特征的出现,使青年群体从一个人口学上的群体变成一个重要的文化群体。大众传媒提供的开放与多元的信息空间所引发的社会变迁跨越了数代人的经验。年轻一代不再只是从书本上接受社会化的知识,前辈的经验也不足以帮助人们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用“时间上的移民”来描述当今青年人如何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与现实状况中成长起来,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青年亚文化、亚文化性格被塑造、被认同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思想生存和社会生存的另一种需要[3]。

在当代,青年亚文化性格首先表现为由大众文化培养出来的一种逆向化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亚文化性格创造出的“社会距离”使青年人单薄的个性不会在过分沉重的社会压力下崩溃垮塌。青年需要这个“距离感”来保持他们的个人化空间,保持不同于主文化的生活方式,保持自我独特的个性。正是这种与主流文化的距离感,与自我及标准社会性的距离感创造出了这个时代青年的另一社会性格特质――前卫型品格,表现为一种广义的理念与个性,一种生活信念的追求,它的特点就是保持个性与时代同步状态,并渴望超越时代。前卫品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打破传统行为定势,成为开发行为潜能和创造力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带来行为的非标准化、对秩序的排斥与心理反抗。

总体看来,青年亚文化性格的发展改变了青年社会化既有逻辑,青年文化开始成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前导。它一方面打破单项平衡,改变个人被动接受文化的状态,使青年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并由此影响青年一生的心理及性格;另一方面,它强化了逆向型自选的价值认同与心理满足。玛格丽特・米德曾给了青年文化现象一个漂亮的名词――后喻文化,即从晚辈向长辈传递的文化[3]。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拇指文化都可以称为典型的后喻文化。微电影的流行也不例外。

二、从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看微电影的流行

有学者将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特点概括为:新型传播技术与高科技文化产品的应用是其技术特点,社会分层所形成的多重亚文化圈是其阶层特点,右手拼命工作,左手拼命刷卡的生活方式是其消费特点,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是其价值观特点。[4]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视为青年流行文化的一道新景观,因为其从制作、播放到观看,无论是社会功能、技术特点、文化特征还是消费特点或价值观取向,都与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文化性格相当契合,也因此才能在同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一次现代化的“重生”。

1.从社会功能上看――用后现代的外观提供感性内容,帮助释放现代性焦虑。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大众文化得以风行并在本世纪初成为近乎带有全球意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性的焦虑不无关系。所谓现代性,即现代人的社会性,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现代性与市场时代竞争秩序紧密相关。市场竞争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也带来了作为追求社会效率最大化的社会分化、收入与社会地位分化以及个人生存状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结果。现代性虽然意味着无所不能的梦想、奋斗与成功的可能,但是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致性社会关系,追求事业成功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失败、淘汰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面对心理上很脆弱的自己,以及由社会竞争、失意带来的无法抑制的焦虑。现代性引发的焦虑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2007年英国研究机构针对城市居民的步行速度作了调查,把人们行走60英尺所花费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得出排名前四位的是新加坡、哥本哈根、马德里和中国广州。英国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青年群体迫于工作压力,一日三餐花费时间总共不到40分钟,还有45%的调查对象吃饭完全以感觉饥饿为标准,常常等到处理完手里的事物才吃饭。在这个生活压力过于沉重的时代,讲究效率成为人们行事的唯一准则。同样是休闲方式,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能看到起承转合的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达到调节情绪效果的微电影显然比2小时左右的电影更符合“快餐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消遣需求。

现代性带来的心理负荷有多大,大众文化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因为在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消费中,现代性的焦虑可以得到有效的宣泄和转移。当代青年的现代性精神需求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人每天面对繁忙的学习生活、沉重的就业压力,理想迷失的工作状态渴望得到情绪的释放,微电影出现填补了生活中的那些碎片时间,并帮助他们缓解、转移、释放现代性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感。微电影给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现代性与人织的舞台,用后现代碎片化外观提供一个个人性化的故事,通过高科技数码工具带给青年人轻松愉快、休闲刺激的感官体验,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的。

2.从制作主体上看――打破专业垄断与模式化创作,重新诠释艺术内涵。微电影的低门槛、普及性和互动性催生了许多草根导演,其中绝大多数是有志于电影创作的青年。信息时代的青年强调的已不再是社会与长辈们曾经说过什么,而是一种“我行我秀”的思维方式和胆量气魄。微电影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打破传统电影由专业制作团队角色分工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的模式,强调个人只要有兴趣和技能,就可以写剧本、做演员、做导演、做摄影――这使得电影从过去曲高和寡的艺术向民主与草根靠拢。同时在线视频技术的成熟更为这些草根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播出渠道,进一步使影像艺术走下神坛、摆脱专业人士把控。在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草根秀”时代,人人都有机会用电影的形式去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从这一角度而言,电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涵已然发生了改变。

同时,微电影创作的高度自由性和无模式化作业流程,也是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创作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是,不破坏和颠覆主文化的制度与秩序,但却通过自身特有的文化行为表达着对正统权威的逆向思维、不顺从、不恭敬、不在意、崇尚偏离行为倾向。正因为此,我们看到青年导演们吸收着不同的灵感元素,探讨各种人文主题,剖析出人生的不同侧面,时常以另类表达重新诠释“年轻”的涵义,由此形成当前审美取向五彩斑斓、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的微电影格局。

3.从内容生产上看――体现消解崇高的生活态度,满足颠覆传统的体验。在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现象的各种讨论中,人们敏锐地注意到青年一代“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的性格特征及其与他们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同中国近代当代历史上激进青年的“反抗”文化不同,“游戏一代”的文化是以“拒斥”为其性格特征的,这样的拒斥在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中是以自我边缘化的姿态去对抗来自社会的角色期待、角色要求的,是以对成年人社会的支配价值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的担当团体的激烈否定为背景的。当代青年似乎对一切无法呈现于传统媒体的新鲜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种颠覆传统的。21世纪的互联网科技无限扩展了青年人的媒介触角和窥视欲望。微电影常常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碎片叙事模式和惊悚、、无厘头搞笑等元素的运用吸引青年受众,体现出消解崇高、游戏一切的生活态度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好奇心和意念幻想的欲望。

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社会距离感需求,使得他们崇尚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强调自身个性的独特性。微电影以或娱乐休闲或刺激新奇或简洁感人的故事情节满足了青年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借助视频分享网站一键转载的便捷性、微博的链式传播及SNS网站的庞大社群关系,触动青年的“分享”神经,达到病毒式传播效果。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年群体会根据个性化需求选用不同的媒介、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在观看如《四夜怪谭》《酒店星座爱情故事》等游走于敏感禁忌话题边缘的微电影时,就满足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同时释放了心中压抑的情感,达到了自我宣泄的目的。

4.从营销模式上看――改变生硬灌输的广而告之,诉求情感共鸣的信息传达。与传统电影植入式广告常常受到猛烈抨击不同,大多数青年观众对微电影广告却持宽容态度,认为与品牌传播相结合是微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有机环节,是无法避免却可以接受的。这是因为微电影改变了将产品或品牌信息生硬直白地添加到广告中向消费者“硬”性推销的传统营销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情节完整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广大网民主动关注、有趣性观看,乐于自发自愿的转载和传播,以实现产品及品牌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虽然在情节设计上难免带有商业色彩,但只要剧情设置合理、情感打动人心,观众的抵触情绪比对传统广告要小得多。

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受众以青年为主体,微电影能否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是微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情感共鸣分为深浅不同的两种,浅层共鸣由文化符号构成,如特定时代的音乐、当下热点新闻事件、有代表性的符号表征等,这类共鸣发生速度快但要持续影响力却不太容易;深层共鸣以受众群体共同的心理经验、精神情感、人生经历为基础,这类共鸣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力更为显著。全球知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2011年投资拍摄的微电影《语路》讲述了l2位具有新青年标杆性先锋人物的奋斗故事,通过分享这些过来人走出困境的智慧和勇气,激励当代青年“永远向前”,使他们对品牌产生了切身体会,有效地实现了拉近和青年群体距离的营销目标。

5.从传播方式上看――满足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需求,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作为“后喻文化”形式的微电影符合当代青年逆向型行为方式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被同辈人认可的行为方式选择,更能通过参与其间而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它的传播方式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迎合了当代青年渴望得到自我身份认同和参与社会互动的心理特征,满足了青年受众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社会交往要求。

首先,影片的播放在时间空间上是自主的,甚至包括播放的内容,完全由受众自主选择;其次,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青年观众可自由选择转发、参加投票或参与评论,同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影片评价在论坛、博客以及各大网站,可以在电影公司甚至演出明星的官方或个人网络空间留下自己对于影片的看法和建议。在此,匿名性评论给予了青年群体自我的无限释放,在发表影片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与观点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而不必存有太多顾忌,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使观众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释放。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为草根青年提供了参与传播的经验,这被学界认为是培养大众参与能力的最有价值的途径,使得草根阶层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社会传播活动的简单陪衬,由此获得一种参与的,进而把网络原生态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5]。

三、总 结

可以说,是青年群体和网络文化成就了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广泛的影响力正是得益于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特点相结合、网络虚拟社区和人际传播形式相结合,然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文化工业充分利用了青年群体的潜在力量,推动微电影发展成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并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演变成重要的话语力量,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以上探讨进一步说明,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是由社会后代精神所催生,是一种“后喻文化”,而传播媒介变革以及文化工业则在微电影的流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年需要激扬个性、海量信息、娱乐体验,需要快速便捷、互动共享、追逐新奇,所以微电影应运而生;随着电影艺术思维与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多媒体和移动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青年群体对视觉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时尚快捷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微电影必将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第11篇

论文摘要: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而将有关日本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日语教学中,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这其实是中日两国国民基于对文化母体国与文化接受国这种定型化思维模式的误区。从历史上看,日本从中国吸取了大量的文化营养,表现出许多与中国相近的东方特色。但是,中国与日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毕竟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收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在行为方式上,均表现出典型的异质文化的差异。所以,仅仅依靠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本特定的文化背景考察日语,才能把握丑语的本质和规律。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

1 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日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词、旬、语法为主的教学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从而导致学生对听读材料的接收往往因为文化知识的欠缺而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因此而不够得体。跨文化交际不能顺利完成。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日语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日语教学较多采用传统的语法翻泽法和结构分析法,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日语知识的传授上,过分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大量精力投入在日语句型、语法的讲解与替换练习、文章阅读与应试能力等方面。仅把语言作为符号进行传授,而忽视语境、语用等问题,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中日文化背景知识对比方面资料匮乏;学生学习日语的环境主要是课堂,而能够与他们交流的是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和同学,这就使学生无法经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动与挫折,自然意识不到了解跨文化的重要性;学生课外自学能力差。所以,如果不在教学中更多融入文化因素,跨文化教学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2 日本文化对日语教学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久远,但是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给学生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种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的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隋唐时期开始,汉字文献大量地进入日本。这使日本人逐渐认识到汉字的用途以及先进的中国的文化,从而激起了日本人强烈的学习和创造的欲望。他们利用汉字的草体和偏旁部首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从而改写了日本只能口头交流而无法书写本国的文字的这一历史。单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当时的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日本人是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向上的民族。近代,日本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这给日本的文化又带来了大量的新汉字词汇,贴切恰当地把各种全新的概念表达出来。他们还在学习欧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同时,在语言方面也获取了大量的外来语。后来日本人把外来语全部由汉字书写改用片假名书写,方便了外来语的获取。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其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并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风土民俗内涵。认识这种背景和内涵,对于理解掌握一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3 日本语言的文化特征

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影响着日语的表达方式和词语的选择,其语言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寒喧问候语丰富、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敬语的广泛使用以及词汇伴随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1)寒喧问候语丰富。日本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勤于日常问候是营造和睦气氛最基本最重要的礼节。因此,日语中的日常问候寒暄用语种类繁多,表达形式多样。日本人每日初次见面时除了互道一声 “你早” “你好”之外,还喜欢围绕季节、天气寒暄一番。

(2)语言表达委婉模糊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这主要是受 “和”意识及 “以心传心”意识的影响所致。日本人在与周围人相处时,强烈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和谐的心理,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处处考虑到如何让 自己的话语给对方好感,即使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委婉地谢绝、似是而非地回答、留有余地地断定与承诺、巧妙地迂回暗示等模糊表达方法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3)敬语的广泛使用。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方面的各种差异,说话人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敬语在目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日本人的 “内外”意识的典型表现,最能体现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交际艺术。同时也是 日本传统纵向型社会结构一 上下关系在 日本人语言行为上的具体表现。正确地使用敬语被视为一个日本人必备的教养,同时也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们普遍将能正确地使用敬语看作是高雅、有教养的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物的成败,El语的敬语有着复杂的体系。传统上一般把日语的敬语分为三大类,即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礼貌语。尊敬语是对于谈话中所涉及的受尊敬的人或其动作、状态及相关事物表示敬意时所使用的语言。

4 日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主要途径

(1)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角度出发,有如下的一些措施。①教师不仅仅是日语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应是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对于目的国的政治、经济、宗教 、艺术、建筑、文学、音乐、流行时尚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背景,要随时注意流行的日语学刊、流行语、外来语等,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变迁。这样对于日语的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会博大精深,引人人胜。②对于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以语言教学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精读、报刊选读、语法、会话、写作等课程之外开设相关的社会文化课程。在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设置中。不能只局限于交际语言的培养,还应重视非语言要素的培养。此外还可以采取举行文化专题讲座的方法。聘请学术界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定期的举行有关文化讲座,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比较法。所谓比较法是指比较中日语言中文化的内含从而理解语言的方法。通过比较词汇的文化内含、语言运用的文化背景发现异文化的共通点和相异点。比较法是探寻文化干涉要因的好方法。采用比较法,将目的i吾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某些差异进行比较导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① 日本有但中国没有的。②中国有但 日本没有的。③中日两国都有但有差异的。具体可以通过说明比较、道具比较、事例比较的方式。说明比较是指通过解说、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的不同点。道具比较是指对道具如图片、卡片、图表等进行比较的方式。而事例比较则是把自己或者周围人经历的事情或者经验作为事例进行比较的方式。

(3)挖掘词汇语法的文化内涵。词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词汇的分布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特征。如金田一春彦(1986)中所举到的,由于欧洲民族历史上畜牧业发达,所以有关畜牧业的词汇丰富发达,而日本发达的是渔业,所以对鱼的命名以及创造大量国字来命名。这一点也比较显性。词汇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促成的。

从词汇的生成上说,日语中古代产生了很多所谓的 “和毁漠捂”。它们当中,有像 r立腹、平氖、本氖、大丈夫、未觫 、存分/ 存外、案外、大俄、戆命、勘弁、得心、纳得、承知、用心、料筒、辛抱、速虐 、觉悟、顿着 J(金田一春彦 (1986))这样的词。高岛俊男 (2001)说过: “二扎岛 二 f 意味f耋、字力 岛轰 日本人生活 加加岛出 墨r 0、弓、南弓0、f 、意味f耋日本人 目々 生活 加 南为”,表现了日本文化客观上需要有更多的词汇将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细分:

在语法上,文化对浯言的影响就不如词汇以及交际中表达那样明显了从词类分布上看,日语中名词占到了大多数。反之,汉语是动词性语言。换言之,汉语是动词性语言;目语是名词性语言。例如: 行槎 荷物重量制限力。

这句话翻成中文的话,一般译成是: 上飞机带行李不能超重。 显然,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是不同的。与此相关联的是,汉语的动词比较带有具体性 (译成日语时通过包括拟态词在内的副词来补充 )。在汉语中,动词对各个动作行为予以区别,这样就分化出很多意思稍有不同的动词,如关于 “看”的动词就有:“看、见、瞧、瞅、盯、觑、瞪、瞥、盼、瞄、睬、睁、望、赌、瞻”等。

5 结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心理、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人们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际障碍和困惑。仅靠语法正确的日语,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与日本人打交道。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完成必要的 B本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当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介绍日本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其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领悟。

参考文献

[1J郭常义.日本语言与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30

[2]杜勤 日本语言文化结构的心理分析[U].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5

[3]王秀文 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4] 刘风娟 在公共日语教 学中引入 日本.2007

第12篇

摘 要:该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缺少思辨能力和阅读量,外因是缺少正确的指引及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要以内因为根本,外因为辅助,从提高思辨能力开始,培养学生学术阅读的兴趣,进而推动整个学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阅读能力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大学生无疑是各个学术领域研究的苗子,无论是理解力,还是对于知识的激情,都较普通大众强些。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挑战,许多大学都提出了建设国内或者国际一流大学的口号,在走向更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素,而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二、学术阅读能力

学术阅读能力指学生为掌握相关专业内容而具备的阅读能力,即需要掌握大量复杂信息和艰深难懂的概念。目前针对学术阅读有两种分类方法。Fillmore & Snow(2000)将学术阅读能力归结为十种能力:1.总结文章,利用语言线索来理解和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2.分析文章,通过语言特点来判断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情绪;3.从文中提取大意并与相关思想和信息进行联系;4.评估文中论据和论点,并判断其逻辑性;5.辨认并分析各种文体中用来触发背景知识和起到言后效果的篇章特征;6.认出书写语中不和语法和使用规范的语言并能纠正其错误;7.使用语法手段整合句子使之更严谨、有效,并使用多种手段使句子连贯篇章;8.写出逻辑性强并由论据和细节支撑的文章;9.阐述词汇方面的问题;10.提取精确信息并能使用合适策略利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将学术阅读能力简洁地分为三大类:1.做个有效的读者(快速阅读,快速寻找信息等);2.成为主动的读者(具有阅读技巧);3.做个有批判性的读者(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虽然这两种分类侧重点不同,但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都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概括文章主旨、寻求所需信息,并且能对所读文章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些学术能力的培养正好可以改善目前学生精读和泛读不分,精度效率不够高、泛读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匮乏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透视当代大学学术现状——在知识经济当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是否依然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助产士。如果大学只关注适应社会的功能,必然导致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削弱大学的自身价值。傅斯年(1949)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大学的差异,对中国大学缺少学术创造精神表示不满。他批评中国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更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很像是开店开公司,培养的是螺丝钉;美国名校则把自己看作是学术殿堂,培养的是独立研究与思考的精英人才。因此,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培养既是对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增进了解、拓展学科视野,进而为学术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又是为“学术殿堂”的构建添砖加瓦。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5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大学三年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已有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相对成熟;另一方面,大三是学习与工作的过渡时期,毕业论文已经提上日程,因此对学术阅读的了解胜于大一大二学生,研究的可行性更强。

四、结果与讨论

(一)思辨能力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思辨能力,量与质变,正确指引及学术氛围几个方面调查。首先,关于学生在阅读学术文章时对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会进行分析推理并查阅相关资料佐证。

根据表格可知,接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不会”,而回答“会”的仅占总数的16%。这说明学生在学术阅读时抱着旁观者并非参与者的态度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没有进行批判性思考,即缺少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源自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学界也常被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三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5种性格特征(文秋芳等2009:42)。思辨能力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它能使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解释现象,对研究现象做出多维度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只完成了阅读过程中的物理过程(physical activity),而忽略了心理过程(mental activity),即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当下十分普遍的是学生在学术阅读过程中遇到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时都情愿跳过,而并非追根溯源。而思辨能力缺失的直接后果是分析和思考能力减弱,综合判断和推理归纳能力不足,语言组织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二)量与质变

在问到是否阅读过相关学术文章,是否对学术科研有兴趣并参加过相关活动等问题时,结果如下:

根据表格数据显示,回答“偶尔”“没有”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9%,其中关于阅读量的问题,比例相差较大。由此可以看出,阅读量达不到使阅读能力发生质变的要求也是影响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量不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阅读能力质的变化。一方面,阅读总量急剧下降。今天多数大学生的普通书籍阅读量尚且达不到要求,甚至远远少于初中和高中,更不用说专业性更强的学术阅读了。根据以上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来不阅读此类文章,或者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勉强阅读一下,也还只是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快餐文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如今社会的节奏加快,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冲击传统文化。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多吃无益。文化快餐同样存在此类缺陷,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多啃也会无益。处于现代快节奏社会里,快餐文化在部分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某些思想的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使得大学生对于速成、精简形成了习惯与依赖,惰性思维应运而生,思想趋于腐化与懈怠(潘知常《流行文化与孤独的大众》,2002)。作为最有激情和创造力的一代,当学生们疲于思考,沉迷在这些浅显易懂甚至低俗的文化中时,某一天思维也会停滞。更别提处于另一极端的要求有敏锐目光和深刻思想的学术阅读了。

(三)正确指引

关于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资料和文献,是否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学术信息等,选择“经常使用”的占30%,“偶尔”或“不使用”的占70%,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充分合理地使用已有的工具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学术阅读。其次,关于老师是否会推荐看学术文章的问题,62%的同学回答“会”,其余则是否定回答。虽然这次肯定回答人数过半,但比例仍然不是很高,表明老师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引还有所欠缺。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尤其到了大学阶段更加考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学生应该有自我判断力。但事实是这些已经读了十几年书的学生们对于学术阅读也还只是个初学者而已,因此需要老师作为引路人,从而激发他们的潜力和热情。老师讲解不应受教材的局限,而应广泛涉猎,并随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以构建开放式的课程资源。老师要经常开设一些专题性的学术研究报告,介绍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老师的讲解也应做相应的改变,抛弃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代之以研讨与对话,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研究能力。此时,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僵化的结论,而是不断思考的流程(苏春景等,2010)。

(四)学术氛围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问到所在学校学术氛围时,其中仅有6%的学生认为“较为浓厚”,而80%认为“一般”,剩下的则选择“几乎没有”。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高校的外在学术环境有待加强。

学术环境的好坏是推动大学学术活动产生的重要条件。学术风气的质量制约着大学学术活动的品质。目前,我国高校迫于各种评估和竞争的压力,在实施学术规划、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创作时,大都采用量化的管理办法。譬如,有些高校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发表(或出版)若干篇论文(或专著、教材),对不同级别的专业人员均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此外,有的高校还规定必须有几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则不能晋级,或不能领到岗位津贴,甚至予以降级(杨冠英 2006:14)。众所周知,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如果环境不正常,这个东西就可能被异化,作为学术研究基础的学术阅读也是如此。因此,打造一个和谐、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在做数据分析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有效问卷共50份,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24名,其余是自然科学类。在回答阅读学术文章的频率时,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经常”比例是64.3%,而自然科学类的仅占12.7%;在问到自己参加过的科研活动时,前者仅有19.4%,而后者却有70.8%。由此可见,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专业的巨大差别。自然科学是以实证、说明为主导的理性方法,而人文学科更多地使用内省、想象、体验、直觉等非理性方法。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可以互相补充,因为它们在探究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思维能力,使用不同的概念,并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使用事实、规律、原因等概念,并通过客观语言沟通信息;人文学科是想象的产物,使用现象与实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语言表达(《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760页)。这恰好证明了二者对于学术阅读的态度,人文社科通过阅读主观感知,自然科学通过实践理性证明。

五、结论

学术阅读作为一种交际活动,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笔者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四个主要因素,分别是作为内因的思辨能力和阅读量及作为外因的正确指引和学术环境,旨在通过此四项因素的分析,让教育工作者及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学术阅读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协力为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而努力。

(该论文为宁波大学学科项目[JDW1407]和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2]潘知常.流行文化与孤独的大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2,(1).

[3]苏春景,张济洲.试论当代大学的学术创新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5]杨冠英.“量化模式崇拜”:我国高校学术体制建设的问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