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10-18 13:4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机电;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1乡镇煤矿机电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自对煤矿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后,我市各乡镇煤矿均按规定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或配备了机电技术人员,但因各煤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效益、轻管理的错误认识,,对机电管理这一环节重要更重视不够,机构设置不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导致职能管理作用淡化,部门规范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2)对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煤矿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设备管理、机房硐室、机道、缆线吊挂、头面等达标率低。

(3)标准及规范管理不到位。标准把关不严,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有的矿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项目标注不全,帐、卡、物不对应。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需定期测试的项目未做,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淘汰报废处理。

(4)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设备老、旧、杂、脏或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不齐全,保护装置不灵敏或失效,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反跑车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定期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甚至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无进行试验或记录不规范。电气设备没有做到“四有”,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机电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甚至缺少机电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管理和指导生产。固定场所设备未能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

(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煤矿专兼职机电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实操水平低,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7)机电培训走过场。机电培训针对性不强,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或过于简略,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

(8)资金不足。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延点,工作量巨大,加上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能力。随着矿井用电设备的增多,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故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使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经济待遇。

(2)提高技术工人的创新能力。乡镇煤矿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基本上无法实现机械化采煤,如采煤机,大型高效分离设备和破碎与磨矿设备,以及全断面联合掘进机等产品均无法使用。但近几年,矿井不断进行技术改革,设备更新,局部机械化进程发展较快,如采煤液压单体柱的普遍使用、新式绞车、电瓶车、螺杆式空压等设备的使用,以及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等系统的投入使用等,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必须高度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积极开辟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鼓励职工参与安全技术革新、技术论文写作等,提高矿井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建立现代化矿井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要适应现代化的矿井管理,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组织机构。由于矿井的规范化、装备的现代化、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矿井机电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大大增加,组织机构必须体现专业化管理和专家型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建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职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培训,实现组织机构与矿井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相互融合。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职工队伍的建设必须提前进行。现代化矿井面对的不仅是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职工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水平,而其管理队伍、技术管理队伍及采掘队伍应该是知识型、专业型的。

(4)认真落实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准则,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并形成机制。从日常监管检查情况看,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5)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3结束语

综上,为提高乡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第2篇

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现状

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确实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规范,安全生产的状况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改善,但是灾害事故还是不时的见诸于报端。据有关专家统计,全球煤矿灾难发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就在我国,为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按照常理,采用煤矿机械设备生产会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的。那么,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中势必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矿山机械存在的问题

再好的机器也需要人来操作。为此很多煤炭企业专门成立了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机构,这样的培训虽然隔三差五的就举办,看似自上而下都很重视,企业更是投入大量的经费来进行运作,奇怪的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这体现在培训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培训内容不够新颖,甚至与现实完全脱钩,注重理论,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不致用,影响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学了也没多大作用,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意识,再加上教育形式的枯燥无味,接受培训者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把培训视为走走过场而已,虽然最后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但实际能力和业务水平还是停留在原先的层面上。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在某些企业领导者那儿并不被看重。打着节约成本的旗号,只注重产出,在装备的更新换代上投入不足,对于设备的维修和改进不舍得进行投资,导致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系数低,存在隐患多。一些矿主视矿工的生命为儿戏,因为系统设备不可靠,安全设施不到位,才频频发生矿难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在部分矿井中依然存在着大量无“MA”标志设备,有些甚至是国家三令五申明令淘汰的装备,供电设备低劣,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欠缺,采掘设备落后,虽然节约了成本,但也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最关键的就是加大了矿工的操作危险率。

因为煤矿的工作环境较差,并且危险系数较高,虽然收入相对于其它行业稳定,但还是难以受到机械专业人才的青睐,很多这样的专业人才不愿到煤矿一线工作,使煤矿缺乏相应的专门人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的参与,再好再先进的设备也如同一堆废铁,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这也是一些煤矿在机械设备不愿更新的一个原因。有的响应国家号召,更新了设备,就需要自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但这些人一旦掌握了专业技术之后,往往迫不及待的跳槽,进入了其它行业或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欠缺,容易流失,导致人才结构的不稳定,不合理。

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但一些矿工随意操作,使设备超负荷工作,既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极易让设备出现故障,影响生产,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加强管理很重要,但很多煤矿对设备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系统完善的管理要求,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础管理薄弱,技术管理更是一片空白,当然更谈不上计算机管理了,这严重影响了煤矿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与工作,提高煤矿机械开采设备的综合管理势在必行。

矿山机械安全对策与措施

从哲学的观点上来讲,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整个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对于煤矿机械开采设备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加以梳理与解决。抓住重点了,就可以事半功倍,突出难点并解决难点了,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在对机械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革新时,首先要提高安全可靠性,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目标和任务。更新老化设备,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机械开采设备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造,对达不到标准的设备要坚决不用。通过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提高效能以及加强管理和落实责任来实现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其次要注意工作环节的科学合理,表现在要抓住三个重点,其一就是要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发现违规操作的严肃处理;其二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发现隐患立即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矿工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其三就是注重设备的更新,能通过修理解决就进行修理,严重老化的,修理也没用实用价值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弃用,不能凑凑合合,为了效益和减少投入而拿矿工的生命做赌注。

没有资金做后盾,说了也只是白说。要目光长远,认识到煤矿生产对机机械开采设备的要求与日俱增,要做到与时俱进,同国际接轨,就需要有效的加大对机械开采设备资金投入,采用市场最先进的机械开采设备,在选型和运行进行优化升级,只有提高设备质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提高安全系数,也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所以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切实的谈及现代化的煤矿生产,才能切实的提高主设备的可靠性能。

科学管理是企业健康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体现科学管理,也就是事前要有计划,中间要认真落实,最后要做好总结,通过查找不足,为以后的工作完善提供经验。需要改进的加以改进,需要发扬的坚持进行。做好管理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没有制度的保障,就难以达到管理想要的效果。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首先要组建有活力有远见有知识有水平的领导班子,然后制定出协调平衡,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制度,保养维护制度,员工考核制度等。制度一旦确定,就要落实责任,人人按照制度要求执行,要注重对员工的定期考核,促使相关人员的机械开采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第3篇

今年,我县被国务院安办列为全国瓦斯治理示范县。为努力创建全国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县2009年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方案》,编制了《**县瓦斯治理与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和《**县瓦斯综合治理和利用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瓦斯治理工作领导组。开展了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采煤方法调整和支护改革等相关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截至目前,全县煤矿未发生瓦斯事故,煤矿一般事故起数和人数均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内,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目前,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自查,基本达到省安委会制定的《瓦斯治理示范县建设基本要求》。下面简要将我县创建全国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矿井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煤矿矿井13对,核定年生产能力78万吨,其中高瓦斯矿井3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9对;在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中,开采缓倾斜煤层的矿井3对,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9对。

根据全省煤矿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全县13对矿井中,有2对被整合关闭矿井(**煤矿和**煤矿);有2对限期关闭矿井(**烟煤厂至2009年底关闭,**煤矿至2010年底关闭);3对独立保留矿井(**煤矿、**煤矿、**煤矿);6对资源整合主体矿井或独立扩能矿井(**煤矿、**煤矿、**县煤矿有限公司、**煤矿、**煤矿、**煤矿)。

全县煤矿均分布在**矿区的**井田和**井田内,本区域煤层(无烟煤)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组第二加三段,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K2煤层,有1个矿(**烟煤厂)开采烟煤(K1煤层)。目前全县矿井均采用斜井开拓,且均属深部开采,开采标高在+160-±0之间。矿井开采方式为走向后退短壁式开采,工作面采用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急倾斜煤层矿井采场不支护,采空区采用陷落法管理顶板。缓倾斜煤层矿井现基本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刮板运输机采煤,采用炮采机运。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年初,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领导组。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明确由县安监局承担煤矿日常安全监管职能。并完善了县安监局负责日常监管,县经商局负责行业监管,相关乡镇政府负责属地监管的煤矿综合安全管理格局。并对具体责任进行了分工、细化。县编委会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9〕33号)文件精神,设立了县安全监测站,落实了驻矿安监员专项编制7名,现已达到2对矿井配备1名具有专业技术的驻矿人员。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煤矿驻矿人员认真履职的政策和措施。根据川安办〔2009〕32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县安监局和煤矿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组,在安监局班子成员中设立了1名总工程师。由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组对煤矿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管理,真正做到内行管内行。**、五矿两个产煤乡镇,建立了煤矿安全监管站,每个乡镇落实了2名煤矿专业技术人员。

同时,我县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一通三防”管理以及瓦斯治理、人员培训、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管理等制度。建立了“以风定产”公示制度、采掘头面审批制度、煤矿“三量”考核制度、煤矿交换图定期审查制度、隐患整改公示制度。

(二)强化投入,政策激励。

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煤矿瓦斯治理和“示范县”建设经费投入。年初,县财政预算县安监局工作经费45.2万元,专项解决监管人员(驻矿安监员)工资、下井补助、绩效考核奖励;县财政投入20余万元完善了煤矿安全监控中心装备,落实了5名专业监控人员人员工资、运行费等15万元。同时,今年县政府专门落实“示范县”建设工作经费30万元,用于编制“一县一策”和“一矿一策”评审费用以及日常工作支出,并投入25万元为县安监局配备监管执法用车等装备。此外,县政府进一步建立完善矿井瓦斯治理奖励基金和配套资金等激励政策。对已实施瓦斯固定抽采系统建设的矿井,县财政每矿补助配套资金5万元,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达二级的矿井补助3万元。今后,县政府每年将在煤炭统征税费中按2.00元/t标准提取瓦斯治理工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对瓦斯治理工作成绩突出的机构、人员和煤矿企业进行奖励。对煤矿企业建立地面固定抽采系统的按每矿5万元进行奖励;对煤矿企业利用瓦斯发电的按每台(500KW)机组5万元进行奖励。

第4篇

为什么要制定《防治水规定》?

赵铁锤:《防治水规定》是在现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以下简称《规程》和《条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的考虑是适应当前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治矿井水害。一是近年来发生多起重特大水害事故,总结事故教训,需要对原《规程》和《条例》进行补充;二是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少煤矿已经在湖底下、水库下、河流下甚至在海底下进行采煤,急需对相关防治水工作作出规定:三是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发生了变化,制定《防治水规定》,并提升为部门规章,以利于企业贯彻执行和强化对煤矿防治水的监督检查。

《防治水规定》有哪些特点?

赵铁锤:《防治水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防范重特大水害事故规定更加严格。针对近几年发生的重特大水害事故,《防治水规定》在内容上作出了相应补充和完善。如针对2005年广东“8.7”水害事故和2007年山东“8.17”水害等暴露出的问题,《防治水规定》中有关条款规定:严禁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煤矿在雨季要建立巡视检查制度和停产撤人制度,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二是对防治老空水害规定更加严密。据统计,老空透水事故占煤矿水害事故的80%以上,主要原因是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有透水征兆的情况下仍违规作业。因此,《防治水规定》在总则中就明确规定:煤矿井田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第五章中对有关探放水设计、施工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井下探放水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进行探放水。

三是对强化防治水基础工作作出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水文地质勘探等工作是矿井搞好防治水的基础。为此,《防治水规定》专门增加了相应内容,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等作出规定,要求矿井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并且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矿井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必要的防治水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件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也要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并每半年修改完善1次,为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减少了有关防治水的行政审批。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这次在《防治水规定》中,除水体下采煤留设和变更防隔水煤(岩)柱尺寸须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开采外,对矿井其它水害防治设计等审批,均确定由煤矿企业负责。

《防治水规定》对煤矿防治水原则、专用设备配备、探放水作业队伍设置以及防治水技术人员配备等有什么规定?

赵铁锤: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

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装备防治水抢险救灾的配套设备。

这次制定的《防治水规定》与以往《规程》和《条例》相比主要增加了哪些内容?

赵铁锤: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一是增加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指标。原类型划分有4项指标,即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而《防治水规定》根据老空水事故多的教训和有关防治水的调研情况,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增加了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和矿井突水量两项指标。二是调整增加防水闸门和水闸墙的规定。根据我国潜水电泵的发展水平,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井底车场周围不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时,可用潜水电泵排水系统代替。井下需要构筑水闸墙的,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组织竣工验收,否则不得投入使用。三是增加了有关物理勘探规定。物理勘探已成为重要勘探手段,具有效率高的特点,为此,《防治水规定》有关条款中增加了物理勘探方面的内容,要求采用物探、钻探等综合手段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四是增加了水体下采煤、矿井水害应急救援、废弃矿井关闭、露天煤矿防治水以及法律责任等规定。

下一步如何宣传贯彻落实《防治水规定》?

赵铁锤:《防治水规定》是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一部重要规章。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都要认真贯彻落实。

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大力宣传《防治水规定》的有关内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防治水规定》释义,对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重点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宣贯培训。

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防治水规定》的内容,全面理解《防治水规定》的含义、熟悉相关规定,提高煤矿安全执法水平。同时要针对辖区内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培训方案,结合事故案例,组织对煤矿企业从事防治水工作的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第5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 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已是当前企业竞争的主要资源,为切实做好人才战略规划,就需要我们企业做好人才规划的配套办法、细则,增强规划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人才战略规划的有效落实,切实实现公司人才发展战略。

一、充分认识当前做好人才规划工作的必要性

人才的规划是系统人才管理、配置和评价人才需求和基础工作,是确保必要时可以获得所需数量且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的过程,是对现时和未来公司人才工作的一种谋划,是指导公司人才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人才总量的增加、人才素质的提高、人才结构的优化以及人才环境的改善都必须依靠人才的规划建设。

当前,随着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的发展,现有煤矿主体专业人才队伍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人才相对匮乏与加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缺乏的形势严峻。特别是部分资源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收购兼并煤矿工作即将展开,现有生产矿井将陆续达产和二期工程将相继开工建设,做好煤矿主体专业人才保障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2012-2015年,将成为人才需求的高峰期。通过对煤矿主体专业人才规划、培养、储备是开展今后几年人才工作的基础、导向和依据,是满足新建矿井和现有矿井达产对人才需求的保障,做好这次人才规划工作对今后矿井建设和生产,对提高现有生产能力、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人才工作者须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看待煤矿主体专业人才规划工作,充分认识抓好煤矿主体专业人才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煤矿主体专业人才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要以创新、务实的作风和态度做好2012—2015年人才规划工作。

二、人才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储备四个环节,立足激活现有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培养储备人才,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扩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配置,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煤矿主体专业人才队伍,确立企业竞争比较优势,为力争实现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人才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以战略为导向,人才规划与项目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以公司发展、项目建设、生产进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未雨绸缪,科学谋划,保证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开发与实际需求相适应,防止人才供需脱节。

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先当前,后长远的原则。在人才规划中,既要通盘考虑煤矿主体专业人才整体队伍规划,又要突出水文地质、机电、通风安全等特别紧缺专业规划;既要做好胜任工作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规划,又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独挡一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规划,逐步形成各专业、各类人才的合理配备、梯队发展。

三是坚持统筹规划、整体开发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坚持扩大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重点培养和整体开发并重,用好现有人才和培养引进急需人才并重的原则,突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 “三支”队伍建设。

四是坚持服务发展,讲求实效的原则。规划要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出发,要以公司今后几年安全生产经营所需的人才为依据,本着实事求是、前瞻性的原则做好人才规划工作。

四、人才规划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人才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编制人才资源发展规划不能孤立进行,必须考虑同相关规划的衔接配套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人才规划与公司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公司发展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明确自身二级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为保证总体规划的全面落实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其次要处理好人才规划与教育、培养的关系努力做到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同时还要处理好人才规划与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人才规划的关系,坚持以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人才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实际具体做出安排,要保持基本方向的一致性。

(二)要处理好分析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任何一种规划都是指向未来、谋划长远的。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这是制订规划的基本思路。但是,两者不能平分秋色。分析当前是基础谋划长远是关键,重点要放在对未来的谋划上。分析现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理清问题,为安排今后的事情提供基础。规划不是总结,要简洁,不宜用大量的篇幅分析描述现状。

(三)要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

规划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要对未来发展进程中那些至关重要的、影响全局的、重大领域的、重要方面的重大瓶颈问题,提上日程,进行分析,做出安排。规划不是计划。人才规划也是这样,必须有取有舍。比如说,在队伍建设上,必须坚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解决好“顶天立地”问题,以此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举措等几个方面。

(四)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人才评价的关系

人才培养固然重要,但是评价标准问题更重要。因为,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要加快建立人才的评价机制。根据各公司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在以往的人才工作中,普遍对人才培养问题强调的多,人才培养措施落实得少,对人才评价问题关注的少,人才分类评价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建议各公司在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的同时,要研究制定人才的评价标准,并努力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安全 生产 评价体系

一、我国安全评价体系现状

1.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很大,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很多地区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三方面:一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差异大,他们并不是安全评估人员,为了从业去考资格证,很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专业的安全评价从业人员又缺乏企业生产条件的安全评价现场经验,用理论去指导实际,难以落实,导致理论和实际生产经验脱节,安全评价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二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安全评价法律或法规对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三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评价标准的滞后,需要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国家制定的安全评价标准中并没有规定,这就使很多企业存在着监管的空白。

2.新的安全评价方法,逐步得到应用。在我国很多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和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方法做出研究,并对很多行业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在高危行业如:危险化学品生产、非煤矿山、煤矿等行业,做出了安全评价技术规范性指导,有《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等,目前这些安全评价规则已被广泛应用。

3.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从业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国家的重视,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从业技术人员数量快速增长,据调查,截止2010年底,获得国家级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为710家,其相关的参加全国考试并取得从业资格的在2万人以上,经过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培训人员在5万人以上,安全评价从业人员的队伍已形成规模,安全评价涉猎的行业已包括非煤矿山、煤矿、建筑、采油、冶金、危险化学品等等各个行业,并且这些行业里不少具有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已参与到安全评价工作中,使得安全评价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安全评价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安全评价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到相关的具体安全生产条例的施行,都标志着安全评价体系在法律层面上正逐步完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安全评价技术规范性指导文件,如《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等。

二、从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手完善安全评价体系

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事高危行业的一线员工要通过与本工种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及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取得上岗安全资格证书。安全评价的全过程应当有企业的安全技术干部、企业领导参加,带领全体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在生产岗位上组织自查,并形成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三、强化安全监管部门规范安全评价行为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执行的主体。目前,各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不规范,人员配置不合理,安全监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均衡,使我们现在的监察工作不到位。要抓紧完善全国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必须确立安全生产执法主体的地位,日常经费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权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评价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减少或者不遗留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对评价中介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安全评价机构业务水平。针对评价机构的评价报告加强了对评价报告的审查备案工作,及时指导,使评价报告具有指导性。

四、完善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完善安全评价标准是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完善,不管如何,最后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台,才具有效力。而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中监管主体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比例未具体说明,安全评价适用的尺度不明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不明确,整改的操作流程没有明确的说明。所以应尽快做好安全生产法的配套和细化的立法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评价法规和条例,使之形成规章制度;其次,要研究制定高危行业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提高企业市场准入的标准,凡是未达到准入标准的企业均不可以从事该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违反者要加大处罚力度;最后,根据司法经验和实际操作效果进行总结,对事故频发的行业进行分析,改进其评价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五、完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

第7篇

【关键词】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发生频繁,其原因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电设备有一定的关系。要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特别是大中型井工煤矿,其对设备的抗磨损性能和坚固性要求很高。但是在运行环境和开采强度的直接影响下,对机电设备的磨损和破坏较大,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机电设备必然会出现故障。

1 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

大中型井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因设备的功能、结构和运行状态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损坏型,即机电设备本身产生裂纹或者出现开裂、断裂问题,或是由于外在的腐蚀导致变形;(2)退化型,即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老化情况;(3)松脱型,即机电设备的零件有些部位接头或螺丝出现松动乃至脱落;(4)失调型,即设备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或使用时的电流电压过低或过高造成设备异常运转;(5)设备渗漏和堵塞,即设备出现渗漏问题或内部疏通不畅;(6)功能衰退,即设备的基本性能产生问题,导致某些功能失效。

2 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

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是衡量煤矿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机电设备及其技术应用更新速度快,设备的故障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增加了日常维护修理的难度。煤矿企业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为生产质量和效率提供保证。

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较为复杂,有时新故障与旧故障叠加,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在不同阶段故障类型也各不相同:第一,机电设备磨合期:刚刚投入初期生产,故障发生的几率较高,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主要与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缺陷有关,还与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关系;第二,正常工作期:在这个阶段机电设备处于稳定状态,故障发生率趋于定值,是最低的阶段,故障具有偶发性,是设备的最佳寿命期。这一阶段故障原因大多是使用不当、设计缺陷和维修不力造成的,通过改进设计和使用方法,加强维护和保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故障发生率;第三,使用后期,故障率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造成的老化、磨损、疲劳和腐蚀,表现为性能下降、振动或声响异常、磨损残留剧增、排气成分变化、设备过热、出现裂纹并增长、电流电压变动等。

3 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

3.1 科学合理地分析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

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无可避免,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避免拖延开采进度,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过程会受到开采现场的限制,测量数据要参考和借鉴原来相同类型的故障。故障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融合了机械构造和煤矿生产的专业知识,首先要现场采集故障信息,利用科技手段和直接观察判断故障,随时记录并充分掌握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如果机电设备污浊严重,要先清洗干净。其次,科学测定故障发生原理,总结故障原因。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检测温度,制作温度变化表,也可以检验设备精密度,设备性能状态和零部件,借助物理或数学模型,分析检测数据,又便于对故障原因的排除。最后,要合理利用故障分析结论。在排除和发现机电设备故障之后,要系统性地总结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吸取经验教训,将故障信息进行整理并设置档案,必要时作为机电设备的维修索赔法律依据,并为日后的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3.2 把握机电设备日常维修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在煤炭开采时使用机电设备进行生产,操作人员要加强对设备运转情况的关注,正确处理使用和维修的关系,做好日常维修工作。维修机电设备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一些煤矿企业忽视日常检修,使机电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转,会导致煤矿事故发生,影响安全生产。所以,无论设备是否达到计划检修时间,都要按照规定做好例行维修工作;另一方面,贯彻落实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煤矿企业应该配备专门的设备养护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及时处理修复设备问题,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无法在良好运转且修复需要投入较大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如果设备故障发生频繁,更换费用较多,也可以改进机电设备的设计。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保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损坏几率和维修率。

3.3 制定详细地维修计划和流程

在机电设备故障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了解机电设备的功能和型号,制定完善的维修计划,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维修。在维修时,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制定详细的维修内容、步骤、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判断维修的程度和需花费的精力,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和维修工具。

4 预防机电设备故障的措施

4.1 提高煤矿企业机电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进行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定期进行包括现场操作在内的考核,这是保证机电设备良好运转的前提。在工作期间,也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指导和考核,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他们不仅能懂得设备的原理、构造和性能进行合理使用,也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其次,加强对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做好维修工作的同时进行记录,并能够总结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原理,按照维保计划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保养,为日后的检修工作做好准备。

4.2 加强对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预防控制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故障预防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对设备进行安装,确保安装到位,使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同时明确安装和使用环境,有专业技术进行操作,在安装说明书的指导下根据正确的安装顺序开展工作。设备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多次验收调试,在检验合格之后方能投入使用。此外,在每次使用之后,都要做好保养工作,及时进行清理、防锈、干燥、注油等技术处理,充分掌握机电设备的磨损程度和运转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修。

5 总结

我国的大中型煤矿基本实现了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利用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完成煤矿开采生产。煤矿企业要及时对故障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原因,做好日常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同时重视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预防,避免耽误开采进度,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煤矿事故的预防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世飞.大中型井工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

[2]北京开采研究所.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北京:煤炭工监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解决办法;检修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86-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我国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则使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大型和一部分中小型煤矿企业都实现了机电设备一体化作业。自动化、机械化机电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煤矿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但是与此同时,煤矿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生产环节复杂,机电设备容易受环境、使用年限的影响,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损坏、断裂、腐蚀、变形等问题,这不但会降低机电设备工作效率,还直接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安全技术隐患,所以深入分析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并加强对设备的诊断、检修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构造不同,运行状态和工作状况也不同,所以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和故障类型也不同,比如受到环境、制作工艺影响,加上工作时间过长,部分设备零部件会出现管线老化、外皮剥落、过热、磨损、裂纹等现象,有的零件会产生松动、脱落;在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性能参数突然下降,电压或电流出现急剧变化,导致设备失调,声音、震动、排气异常。

通常,机电设备有三个故障发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故障期,在设备早期运行时,故障发生率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发生率会逐渐降低,这个阶段故障的产生大多来自设备自身和环境条件,比如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存在缺陷、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等;第二个阶段是偶发故障期,这个时期是机电设备最佳运行期,设备故障率较低且呈现稳定趋势,故障的发生一般都是随机的,大多是由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日常检修维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第三个阶段是耗损故障期,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在使用后期故障率开始上升,出现设备老化、磨损、腐蚀、裂纹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在煤矿生产期间,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将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秩序并使其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故障诊断和检修,加强技术改造,寻求预防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解决办法

2.1 加强故障诊断与检修

对于故障诊断和检修必须遵循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经济和安全原则,即要保证设备原有使用性能,避免设备零部件或结构体系被破坏;充分考虑维修成本,争取用最少的资金实现维修效益最大化;本着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开展设备检修,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其最大效用。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一般包括温度诊断、振动监测以及铁谱

监测。

故障诊断与检修包括状态检修、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其中状态检修在煤矿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是根据故障特征来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而是通过计算机终端与机电设备的连接对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诊断预报,然后由技术人员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这种检修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检修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定期检修是在预定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不管设备技术状态,可能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工作效率也得不到保障;事后维修则是在故障发生后进行的维修工作,由于不确定性较强,所以造成的后果也不可预知。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当以计划性状态检修为主,并将其与定期检修和事后维修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检修效率。

2.2 优化改良机电设备

由于机电设备在设计、制作工艺、材料、装配调整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当依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本着经济、安全的原则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改良机电设备,以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首先,应当做好现场调查,采集故障原始资料,比如故障发生时间和顺序、运行环境条件等,采集故障零部件的历史资料,比如故障报告资料、维修资料、设计图样、验收材料、操作规范等,对出现故障的机电设备进行初步检查,进行故障鉴别,清理灰尘,进行更换。在电机运行中,滚动轴承的旋转容易引起零部件出现间隙、碰撞和振动,这与轴承制造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可通过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减小振动,比如控制加工平面,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确定加工粗糙度,以此来控制电机轴、轴承、端盖与机座各个配合面的同轴度、光洁度,并使轴承保有必要工作间隙;做好轴承的选择,最好选用密封性的低噪声轴承,这样在降低振动噪声的同时还能防止水分、蒸汽以及灰尘的进入;装配轴承前要加热轴承,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下,并通过保温的方法提高轴承受热的均匀性,有利于减小轴承变形和振动噪音。

2.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预防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设备安全检修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系统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机电设备选型、装配、调试、保存、使用、检修维护等信息的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技能,强化其安全意识,使他们始终将安全操作放在工作第一位;除了正常检修外,还要做好日常维护,对于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执行,若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困难,应及时询问厂家或专家,并做好设备验收;高度重视每一个故障,通过分析故障产生原因制定合理解决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科学的防范对策,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结语

煤矿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了煤矿企业更高的责任。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顺利地开展,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机电设备故障检修维护和技术改造力度,使机电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和技术状态,同时应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和技能,强化其安全意识和对机电设备故障的敏感度,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和环保化水平,并通过现代管理方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产生,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序的开展,为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提供

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全江,刘新泉,朱仰梅,刘涛.设备故障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113.

[2] 张林.浅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及对策[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6):204.

[3] 隋洪彬.试论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与检修[J].中国科技投资,2013,(18):113.

第9篇

关键字:煤矿储量 非正常损失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s mining industry has made new achievements continuously. However, there are all sorts of reasons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abnormal loss of coal reserv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eliminat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problem from multiple angles. Coal is not only in th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lso can not do it. Co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abnormal loss of coal reserves.

Keywords: normal loss measures of non coal reserves

中图分类号:TU195+.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国家的采煤行业也在不断地取得新成果。但是,还存在方方面面的原因影响其向前发展,比如:煤矿储量的非正常损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我国煤矿储量的现状、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一些原因、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相关对策三个问题展开积极地讨论。

一、我国煤矿储量的现状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有“地大物博”的称号。我们国家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不单单是总量较为丰富,各种矿产品种也较为齐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急功近利对于矿物的不当采用,我们国家的矿产在其品种和数量上都有所下降。又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矿产从世界的人均占有量的排名上比较靠后。再加上煤炭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匀,冶炼技术比较落后等原因。煤炭的储量又从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如下表:

二、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一些原因

第一,所设置的矿业权没有合理性。其一,是因为在乡镇中,存在许多小煤矿厂,工业场地的煤柱较多。其二,是因为乡镇的小煤矿厂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资源储量少、井田面积较小、投资能力较弱、管理水平较低等。在这种情形下,很难装备大型、高效的采掘设备,来提升煤矿的回采率。其三,是因为所调查的一些地方的国有煤矿井田的边界大都是地理坐标折线,从而人为地形成大量的边角煤,极其难以开采。

第二,落后的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煤矿开采储量受损的重要因素是采煤设备的选型存在不合理性。具体而言,其一,经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发现,股份制煤矿、地方国有煤矿所选用的采煤装备具有不合理性,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二,通过对乡镇煤矿采煤的调查发现,其采煤所运用的方法是炮采工艺或者是房柱式采煤方法。运用这种采煤方法,会留设大面积的煤柱,及使厚煤层没采全高,从而导致煤矿的储量受损。

第三,行业的管理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其相应的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其一,生产煤矿的储量核减、技术标准、审批程序、报损审批机构等尚不健全,从而造成监管时无章可循。其二,将煤炭工业部撤销之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管理体系,仅仅由地方进行管理,其分工、职责很不明确。

第四,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节约资源的意识较为薄弱。企业获得煤炭资源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其更加关心产量和安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时,往往忽略资源的稀有性,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是乡镇煤矿,他们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储量的管理机构极不重视煤矿的储量管理。

三、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相关对策

第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在质量问题上严格的控制。现在看来,煤矿的一些设计单位所包含的成分较为复杂,其水平的差距也很大。如果想要使煤矿的设计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就要从源头出发,从设计的源头降低回采率。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应的煤矿设计行业的准入制度,并将其严格化。进行煤矿设计的单位,一定得获得煤炭行业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煤炭行业的设计资格和证书要由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如:审查、颁发和实行。例如:年产量为九十万吨以上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一级设计资质。其年产量在三十万吨到九十万吨之间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二级设计资质。其年产量在三十万吨以下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三级设计资质。要将煤炭的资质进行严格的管理,不能变相挂靠或转借等,从而确保其设计质量。

第二,要加强对矿井的监测,从多个层次、角度进行监测。以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为例,在其进行整合之后,大大小小的各种矿井的数量大约保持在600处。按照10%的抽检率进行监测,大概每一年要抽查60处矿井,将所有的矿井都监测完,大概就需要10年的时间。每年对60处矿井进行抽查检验,具体的工作时间为10个月,就要有3个监测小组,且每个小组在一个月中要抽检2处矿井。要正常的开展工作,每个组里最少要有6个人,三个监测小组就需要18个人,外加上7个后勤保障人员,总共就需要25个人。但是,现在的矿井监测力量的编制中只有9个人,9个人很难完成相应的工作安排。所以,应该合理的添加工作人员。

第三,将矿业的权限设置进一步的优化,进而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运用。首先要对我们国家的矿井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调查,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权限管理,并优化其权限设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解决人为因素导致的折线矿井、大矿小开等不科学、不合理的采煤问题,从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煤矿资源的浪费,并为其削减一些隐患。

第四,设立必要的矿井储量管理机构,做好相应的管理事项。目前,有关矿井储量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建立健全,这种现象在市县的煤炭行业较为突出,他们不仅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还没有储量管理机构。要想使使回采率监管工作、生产矿井储量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就要在市县的产煤行业中,应用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矿井储量管理机构。

第五,建设高效、高质的采煤队伍,加强回采率和增多煤炭储量。其一,煤炭企业要将其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建立储量报表和台账,正确、精准的绘出采掘工程的平面图等一些图纸。同时,还要将其及时的做出更新,把企业的资源状况准确无误的反映出来,并将其煤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时、定期的报送给省级的煤炭管理部门。其二,对煤炭生产企业的储量管理机构实施相应的完善措施,运用专业的采煤技术人员,从而使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关于一些没有设立相应的储量管理机构的煤矿企业,要尽快的设立;对于一些已经设立的煤矿企业,要为其配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年产量在三十万吨以下的较小的煤矿企业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协议,从而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其供应一些服务。大、中型的煤矿企业应该配备4到10个专业技术人员。国有的煤炭企业公司储量管理机构、矿务局、集团,应该配备3到5个专业技术人员。其三,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规范来制定生产矿井的地质报告,以确保其准确性,并保证工人的安全性。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煤矿的开采方法不断的创新。煤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煤炭资源。找出煤炭非正常损失的具体因素,从而将珍惜煤炭资源、节约煤炭资源落到实处,为煤炭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严格的把手质量关卡;要加强对矿井的监测,从多个层次、角度进行监测;将矿业的权限设置进一步的优化,进而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运用等。

参考文献:

[1] 王双明;范立民;马雄德;;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唐玄;张金川;;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A];中国西部

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第10篇

一、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安全事故也一直呈现出多发、严重的特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我国煤炭产量为全世界的1/3,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4/5,仅2013年死亡人数达1056人,煤矿安全形势严峻。

造成我国煤炭企业安全事故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说,开采环境较为恶劣,瓦斯浓度高、井下煤尘大、水灾严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安全事故,还是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专业和安全知识缺乏、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经过对2001―2010年间发生的大量煤矿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明确结论,工人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以及煤矿企业组织施行不安全行为等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97%。因此,必须强化人员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实现安全管理预定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人为的因素往往是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引导、规范、制约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便能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创新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与社会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对规范和制约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操作是否规范、安全管理水平、安全防护知识的水平、劳动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事故的预判断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关系到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度、管理、培训、教育等手段可以促使这些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黄陵矿业通过近年来对公司“三支队伍”的打造(即高素质管理人员、高技术专业人员、高技能操作人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连续数年实现了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总之,人力资源部门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和化解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的各个方面,对于配合安全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化解安全危机,从制度和操作上管理和监督安全。下面以黄陵矿业作为案例,浅谈一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1.严格招聘标准,录用合格员工。为确保安全,黄陵矿业不仅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较高、安全操作规范的员工队伍,能够主动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具备较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招聘新员工时,黄陵矿业人力资源部门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从广大高等院校招聘个人素质高、品学兼优、企业所需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从源头上保证职工的高起点、高标准。

2.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员工技术水平高、操作规范,会减少违章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黄陵矿业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培训员工提高专业技能,例如:理论知识集中授课、在岗操作技术学习、特种作业操作培训、“双述”、“三功两素”活动的开展、技能比武等等。 仅2013年公司培训中心培训职工6700人次。黄陵矿业对新进员工进行公司级、基层单位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四级安全教育,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并投资建设了井下实训基地,帮助职工更深入、更真实的接受全方位学习。员工日常上岗操作,需进行班前安全讲解、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总结并书面记录。

3.完善安全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安全是煤矿企业生产重中之重,黄陵矿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将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达到安全与工作绩效、奖惩相挂钩的效果。在实施考核体系时,将人员薪酬划分为基本薪酬和安全薪酬,对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岗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以调整安全薪酬在薪酬总额中所占比例,并每月进行考核,根据安全考核结果,对安全绩效优秀者予以奖励,对绩效较差者予以惩罚。

4.优化工时休假,做好社保管理。工时和休假管理与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工时与休假能够保证员工避免疲劳作业、精力更好地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劳动法对工时和休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黄陵矿业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生产不能中断的特点,实行灵活的工时和休假制度。避免因人少导致员工无法休息,出现违法用工或空岗,造成安全隐患。

公司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员工基本的生活权益和劳动权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保障劳动安全。

5.维护职工权益,预防职业危害。黄陵矿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争取利益,使职工完全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防止职工分散精力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属于职业病多发的企业,黄陵矿业一方面给职工发放劳保,另一方面定期给职工安排健康体检,及时检测、及时治疗,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突出煤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安全监管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系

一、公司将成立区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领导,研究制定安全监管计划、方案和措施,组织安全监管执法和检查督查,并实施安全考核。二、进一步完善公司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保障措施,公司技术人员挂钩负责煤矿日常安全监管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建立完善片区周查月检、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登记建档,严格按照定人、定措施、定时间的“三定”原则逐条督促限期整改,实行隐患整改追踪、反馈和销号制度,确保每个查及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到位。

(二)、积极推进安全机制、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

公司将根据矿井技术改造情况以及安本文 全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的变化情况,开展煤矿测评分类并采取相应监管办法和措施。实行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对公司所有的煤矿进行重新模底、排查,明确受水害和火灾(自燃)威胁区域,追踪督促落实整改。全面安装使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完善区级网络监控平台,并引进应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msrms)”,努力提高公司煤矿风险管理和安全监控科技水平。

(三)、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按要求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井下现场安全生产8小时跟班管理制度,并坚持做好周检工作,每周由矿长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定级管理,及时抓好整改,发现重大隐患立即停产停工整改。二、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每个矿井每年及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每季度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绘制完善12种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图纸,用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三、强化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公司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少于10天,煤矿主要负责人或矿长(井长)每月下井不少于20天,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月下井不少于22天。落实夜班带班和现场指挥制度,各煤矿每班至少有一名矿级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并与工人同上班同下班,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四)、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认真总结近年来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做法,查找差距和不足,按照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和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奖惩约束机制,形成一切利好政策向达标矿井倾斜的良好氛围。继续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监管责任制考核制度,安排公司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挂钩列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技术管理和服务,严格兑现奖罚,确保20__年实现公司80%的煤矿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提升煤矿安全基础水平。

(五)、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管

强化对公司资源整合、基建、联合改造和改建矿井的监管,严格进度和责任考核,促进安全有序施工建设,确保矿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并规范资源整合项目监管指导,明确期限,全面推进施工建设进度,保证按规定期限提交竣工验收。

(六)、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

严格各矿井专职技术负责人配备制度,建立健全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完善技术基础资料、《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和12种反映生产实际的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做到每半个月实测填图一次,并实行季度交换制度。加强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完善优化通风系统,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区和示范矿工程建设,提高煤矿抗灾减灾能力。严抓巷道封闭管理,强化密闭拆封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高度重视抓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每月一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的水害调查核实和论证工作,摸清矿区水文地质和周边老窑采空区、地表水的水情水患,实行水患调查核实报告和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月交换制度。对改建和新建的矿井,一律推广使用螺杆式空压机,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推动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淘汰落后采煤方法、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

(七)、强化安全生产宣传 教育和培训

第12篇

我从2020年9月开始在***矿实习,已将近一年,在见习的这一年当中,我尽量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熟悉掌握多元的专业业务知识,能够比较得心应手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些可以说都受益于各位领导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指导。下面,我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努力进步

见习期间,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缺少实践经验,井下现场经验匮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向同事和井下工人学习,加快补充自己的现场实践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煤矿的每一项工作,争取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综放三队见习期间,开始总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事,要做的报表,要填的资料以及要开的连队会议等,都在队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慢慢掌握。见习期间,恰逢北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面刚安装完成,许多配件、安全防护装备、亮化牌板、设备刷漆等需要及时完善,技术队长带领我们在井下巷道做此类工作,回到地面后有要下放液压支架的各类油缸、排水所用的水泵等,记得很清楚我和材料员在机修厂制作液压支架所用的管子接头,第一次熟悉并使用制作管接头设备,由于工作面初采初放,设备运行不太正常,井下高压管需求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每天要制作很多接头,累并快乐着,大家没有怨言;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北1103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北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内容付诸于实践;每隔五天配合生产部人员进行探顶底煤工作,根据探煤情况绘制素描图等。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时,总会看见很多实际应用中才会有的技术问题,比如,利用“十字”观测法测量巷道收敛变形量,拉进尺计算歪斜等,跟现场的工人、跟班人员学习,他们便是我的指导老师。

在综掘三队、综掘二队实习期间,该队为巷道(煤巷)掘进单位,又是另一个工艺的学习,在掘进西2306运输顺槽时跟着师傅利用先进仪器做物探,遵循先探后掘的规程规定,由于该巷道掘进条件较好,很快就要贯通,配合技术队长收集资料编写了《西2306运输顺槽和前期回风贯通措施》,并找各相关部室领导审核签字,编写了《西2306溜煤筒下口护矸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并找各相关部室领导审核签字。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可以编写一些较为简单的、不太急用的措施。在开始时我找来以前师傅编写的相关措施来对照,他们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画什么图我就画什么图,装订时,图的顺序怎么放我就怎么放,但是我写的措施在师傅批示的时候发现与现场不符,他告诉我不管是编写规程还是措施,我们都要亲自到现场察看,了解现场出现的问题,才能编写,措施才实用,并帮我修改。此后我编写的规程、措施之前,都到现场察看了,并向有经验的老技术员请教了之后才进行编写。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巷道布置及矿区开采的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学好专业技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现在作为安检部的一名技术人员,考取了煤矿安全检查作业证,用于井下的各类巷道工艺、作业人员行为、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检查项目检查,将隐患遏制在制度的“笼子”中。地面主要负责“双控”系统的资料上传、各类风险更新工作,资料室的资料归档保存工作,各类牌板的设计与打印制作工作。

二、恪守本职,扎实工作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在见习期间,经常跟随作业人员一起进出井,现场观察、记录作业人员作业的过程,再与各类《作业规程》、措施等相比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一线经验。也经常与同事、师兄们一起讨论《规程》、措施的编写依据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多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安全检查工作也与此息息相关,需要我多转、多看、多学习。

三、朴实诚恳,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安检部的技术人员,我知道应该具有朴实平淡的本色,努力让自己做到朴实不虚妄,热情不虚假,处事不急躁。心中始终要有规章制度,能够准确严谨的处理每一项工作,特别是井下安全检查工作。

在工作方面,不怕困难,始终提醒自己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虽然煤矿的加班比较多,但我深知井下的煤矿工作更没有假期,所以我们不能有怨言。对于难度大的工作,要敢于迎难而上,以自己诚恳的态度和虚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