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06:5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滕王阁序课文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离骚》 “惟” “唯”
粤教版语文必修1节选了名篇《离骚》编进教材之中。本人通过对比发现,2004年版本此课原文中的“惟”字到了2010年的版本中均换为“唯”字。具体情况是:
1.“惟庚寅吾以降”改为“唯庚寅吾以降”。
2.“惟草木之零落兮”改为“唯草木之零落兮”。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改为“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可知,两个版本的选文皆来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的《楚辞集注》。由此可以推断,把“惟”改为“唯”的是教材的编写人员,跟课文选文的出处没有关系。
本人认为,上面三个句子中的1、3句可以更换,但第2句应该保留原样。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惟”、“唯”、“维”三字异同的情况。
根据《古代汉语》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惟”、“唯”、“维”三字的本义分别是:
惟:动词“想、思考”。如:《诗经·生民》:“载谋载惟。”《汉书·张良传》:“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
唯:表示应答声(作此义时应念“wěi”)。如:《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今有成语“唯唯诺诺”。
维:名词,指系物的绳索。如:《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说文解字》对这三个字的解释是:“惟,凡思也;从心佳声,以追切。”“唯,诺也;从口佳声,以水切。”“维,车盖维也;从系佳声,以追切。”可见许慎已经认为这三个字是形声字,并得出了它们的本义。
在本义上,王力的《古代汉语》认为“三字不相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认为:“在本义上三字不相通,但是在‘思’的意义上,‘惟’和‘维’通用。”后者的意见之所以与前者有出入,可能是后者考虑到“思惟”现在一般写成“思维”。但实际上除了“思惟”可写成“思维”外,“惟”和“维”通用的现象极为罕见,所以王力的《古代汉语》才干脆说“三字不相通”。
依据杨伯峻在《古汉语虚词》中的观点,“惟”、“唯”、“唯”三者在作虚词的情况下往往相通。比如下面各种情况:
一.副词:只,只有。
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唯善人能受尽言。(《国语·周语下》)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诗经·扬之风》)
二.表原因副词:正因为,只因为。
惟居深禁,不可不知而豫为计也。(陆次云《费宫人传》)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礼记·檀弓下》)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狡童》)
三.句首或句中语气词,一般无实义,有时表示“希望”。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孟子·滕文公上》)
惟君子察焉。(杨恽《报孙会宗书》)(表“希望”)
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表“希望”)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大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
由此可知,“惟”、“唯”、“维”三字在作为本义使用时不能通用,在作为虚词使用时往往相通。
前述教材中改动的三个句子,第1、3句属于句首语气词,“惟”跟“唯”甚至跟“维”可以互换。第2句是动词“想、思考”之意,用的是“惟”的本义,所以不能随意地用“唯”或“维”进行替换。
查阅有收入《离骚》的作品集,不论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曹础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还是《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上述三个句子在作品中皆用了“惟”字。
粤教版2004年版本中“惟”、“唯”、“维”三字同时出现在《离骚(节选)》一课中。除本文前面列举三个包含“惟”的句子外,课文中包含“唯”、“维”的句子是:
1.岂维纫夫蕙茝!(副词“只、仅仅”)
2.夫唯捷径以窘步。(原因副词“只因为”)
3.夫唯灵修之故也。(副词“只、只是”)
在新课改要求下,新课标肯定有所调整与改善。在教学中,“新课程目标”所指的是以下方面:第一、阅读与鉴赏中的“必修”,要求应该做到“学习我国文言文优良文章,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从当中吸取智慧;按当代观念角度出发分析文章,评析作品存在的意义与历史背景”。第二、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还要求“阅读浅易的古文,按照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去学习理解词句的意思,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思想。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常见的虚词、实词、句式的含义和主要用法,应该做到在使用中举一反三。阅读诗歌与古文,了解与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作品可参考附录一《古诗文诵读篇目》)。第三、在选修的内容中,文言文(诗歌、散文等)都有很多要求,”学习文言文中的优良诗歌散文文章,学习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分析文章中的内涵,感受文章艺术性,利用历史眼光与不同的观念去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给予正确的评析。第四、借助相关资料书、以及词典等工具书,理解较深奥的文言文(要求不能超过附录中的古诗文的难度)学习一定数目的文言文优秀文章。了解与学习文言文的诗词相关规律以及扎实的基本相关知识,学习理解文言文的一些相关常识,积累文言文文化知识,将文言文的知识在脑海里深刻的扎下根基。
1. 提升文言文价值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提升了不少。整体地看文言文学习方面的要求,我们可以用“高、宽、活”三个字来概括。“高”是指着眼点高,把文言文的学习上升到传承文化、培养精神底蕴的高度;“宽”是指学习文言文的范围更宽,对于文言文作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方面,视野一定要放宽,也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发生的事情; “活”是指文言文学习不能拘泥死板,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要灵活,通过广泛的阅读,达到“活学活用”。
由教育部出台的新课标的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从文言文的本身价值出发,重视 “文与道”,强调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教学。“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些论断,经过长期的讨论酝酿,逐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人们认识到应适当开发文言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丰富学生的情感,涵养其灵性,提高其文学素养。但是在“语言”这个层面上,由于新课标的有关定义仍然较为模糊,导致了各种片面的理解,从而使不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在“繁与简”、“难与易”方面存在较大距离,影响了教学效率。
2.明确文言文选读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何谓“浅易”?“读懂文章内容”,“读懂的标准”是什么?“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如何分级?这些问题不解决,各学校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施教,各行其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就在所难免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内涵深厚,唯恐学生读不懂,就从文中的重点词句讲到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有关典故、艺术价值、政治历史文化意义,旁征博引,无限扩大。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须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即可,明白大意、了解主题即读懂的标志,于是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把文言文教学当成了古汉语知识教学,课堂上偏重文言知识的讲授,整篇文章侧重的就是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
针对于“浅易”二字,在古文中几乎没有一个较精确的定义,也没有相关内容来做界线分析 “浅易文言文”。叶圣陶曾经说过“明白晓畅的古文”也只有根据某些特点来进行判断。。在《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熊江平)分析“按照语义角度分析,采取多少诘屈聱牙句子,同时,评析采取的多的叫难度大,越多难度就越大。反之,用的少的诘屈聱牙内容,就叫着浅易。按照词句内容分析,按照利用生僻的词句与典故来判断难易,涉及到的陌生名物典型制度,则用的多的叫做难度大,用的少的叫浅易内容。无论是在判断词语常用是否,就应该针对于语言材料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古文的“难易度”主要是针对高中生来说,并不是针对于成人的方面来分析的。按照内容与实际要求分析,那就是针对高中生古文阅读水平作调查研究。可是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都还不够,这个“浅易”标准很难以规定,以前,刘国正先生列举了四本书来分析古文的浅易问题:《史记》(纪传部分)、《孟子》、《聊斋志异》、《梦溪笔谈》。他分析认为,高中生应该借助词典、成语词典等资料书去参阅这四本书的难易程度。1980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修订稿中,也在对高中生“读的能力”的要求中,具体说明:“具有初步阅读诗歌散文等方面能力,例如要求读懂《史记》、《孟子》、《聊斋志异》、《梦溪笔谈》等选注释资料。按照此方法较简便,但是仍然能够辅助高中生了解“浅易”古文的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学习吃力等现象。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高中语言的《浅易文言文界说》中这样规定的,较“浅易”的相关界线做了分析与规定。这些高中学生一般比较认同这些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浅易主要是古文的主要内容,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采用白话进行编著的文章,这些就是“浅易”的判断标准。文言文主要是在先秦到清朝的过程,按照先秦为基础,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例如,柳宗元、韩愈等都是代表作家。第二、针对于“浅易”是一个相对的定论。针对于高中生而言,“浅易文言文”主要是看常用词、次常用词、虚词、实词等在典型句子的使用。这些范文中,主要是以叙事、写景、抒情、一般以说理为主,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情结;文章的风格明朗,不追求过多词藻上的修饰,只是强调韵律上的整体和谐,这样的范文在我国古代主要出现在秦汉时期的散文形式以及唐宋家的古文作品。
根据实际分析,在现阶段我国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就与现在的“浅易”要求不完全相符,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文中虽然语句极其优美,但由于典故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在阅读时往往注释非常之复杂,在内容上也要比原文多几倍;《逍遥游》主要讲的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原理,将的是大智慧,但哲理较深,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根据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分析,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实验版的语文教材分析出文言文相关理念。按照“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规定进行设计语文新课程的目的。明白了“浅易”的标准,我们可以把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理解为:在对待像我们前面讲的秦汉散文和唐宋家这样的古文作品(以《劝学》《师说》《赤壁赋》为代表),在阅读上要充分感受我国民族的优秀智慧,以一种“民族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和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内容难度降低
语文科必修部分的调整主要集中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离骚》、《滕王阁序》等要求不再全文背诵。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具备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要点:“特”“壮其说”“得”“诬”“本”“但不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