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设计

时间:2022-02-15 22:1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建筑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业建筑坚持绿色设计的必要性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产业链关系着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生产建筑是工业经济的基本设施结构,只有保证建筑物结构性能的正常发挥,才能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生产环境。

1.减少生产污染

工业产业在各类生产活动增多的同时,企业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这与工业建筑密切相关。例如厂房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阻碍了工业污水的正常排放; 建筑通风系统结构不完整,导致工业废气清除不及时等。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绿色设计,可降低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程度,经循环处理后可重新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实现节约成本与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

2.降低生产成本

成本高、收益少是制约工业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控制成本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建筑物是日常生产活动的基础设施,能够为操作人员及设备提供足够的生产空间,一旦建筑物失去原有的应用价值,整个产品生产链便会受到限制。绿色设计方案运用于工业建筑,不仅优化了建筑内部的结构性能,也能明显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投资金额。

3.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日常生产效率和产品供应量的提高。工业生产是一项技术性活动,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工业生产,可以加快工业生产活动的频率。对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设计处理,结合生产操作的具体要求优化建筑结构,可以增强建筑物的实用,从而促进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绿色生产、效益增收”的目的。

二、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现代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设计,不仅符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也满足了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期间对厂用建筑的要求。从经济角度考虑,未来工业建筑的普及必将带动新型经济模式的推广。因此,设计单位提供的绿色建筑方案至关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中使用了多种物资原料,其长时间堆放或非正常使用易造成腐蚀性污染,会对工业生产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防腐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1.总体布置

腐蚀性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工业生产区域出现淡水污染、空气污染、残渣污染等多种问题,后果相当严重。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从总体布置上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尤其是增强结构的抗腐蚀功能。具体的设计方法是: 首先,用于储藏腐蚀性物质的工业建筑,应将其布置在自然通风较好的位置,并且保证仓库的长轴与风向相互垂直; 其次,生产区内应尽可能多地设计给排水系统,特别是注重管道的敷设路径,以及时把生产污水输送到处理区净化; 最后,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的设置,这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人员与设备的安全,也另一方面有利于开阔视野。

2. 单体设计

为了保证建筑总体结构性能的发挥,绿色设计需从单一的个体展开设计。相对于总体设计而言的单体设计,从根本上讲是针对某一建筑结构进行绿色设计,以减少该工业建筑在生产期间产生的污染。以墙体设计为例,该局部建筑的防腐设计应注意墙体结构和墙体材料两个方面。墙体设计可采用内外墙保温系统,维持厂房建筑内热能的均衡性,防止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 墙体材料选用环保型材料,能增强墙体的抗腐蚀性能,以保护墙体的长期稳定性,既美观又环保,同时节省维修费用。

3.建筑构造

无论是哪一种建筑结构,其核心构造均是混凝土结构,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多数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这也是绿色防腐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随着混凝土配制技术的改进,绿色工业建筑可采用的防腐结构形式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是比较常用的厂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根据生产的要求合理选择。例如在中小型厂房设计中运用钢筋配合混凝土的形式,可以增强建筑的牢固性; 大型厂房可直接设计钢结构,以扩大厂房建筑的跨度。

4. 环保材料

工业建筑结构组合形式复杂多样,不同工业企业的厂用建筑是不同的。防腐设计是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也是解决建筑物性能受损问题常采取的措施。厂房是工业企业的主要建筑物,其防腐设计应积极选用环保型材料,既可发挥绿色建筑物的设计效果,也增强了工业建筑的结构性能。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设计重型钢结构来作为加工厂房的支撑主体,为厂房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也方便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三、不同厂房建筑设计的要点

绿色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工业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的建造投资,并为日后的生产阶段创造节能、降耗、环保等多功能环境。随着工业厂房工程数量的持续增多,建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厂房建筑的类别考虑,设计人员还需结合不同的厂房,在设计中编制有针对性的绿色工程方案。

1.单层厂房

单层厂房是最普遍的工业建筑,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单层厂房建筑的绿色设计需重点考虑结构的布置,以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实施。厂房设计应先确定生产线的分布方案,再考虑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此外,对于建筑内的通风、采光等问题,可适当控制厂房结构的跨度,扩大通风、采光的面积,避免工业生产废气过度集中。

2.多层厂房

为了适应大范围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多层厂房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很多,建立了横向与竖向的生产流水线。根据多层厂房面积广、结构多、高度大等特点,在绿色设计时应合理调配空间面积,充分利用厂房内的各个生产区域,以减少厂房面积的浪费。同时,必须设计相对应的空调系统,且准确地布置在厂房内部,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气效果。

3.加工厂房

工业企业的加工厂房一般有冷加工、热加工两种,设计人员需考虑冷热加工生产的具体要求,编制环保节能型建筑物方案。一是热加工厂房,该厂房易产生大量的余热、烟尘而形成废气污染,绿色设计方案中应配备多功能除尘系统,利用机械设备实现自动排热排烟; 二是冷加工厂房,可分为重型冷加工厂房、轻型冷加工厂房。以轻型冷加工为例,绿色设计应选择大柱网结构,以方便厂房内工件运输活动。

4.动力厂房

企业实现自动化、一体化生产模式,各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在提高产品加工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动力厂房的功能是提供设备运行所需的动力,但其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从安全及环保角度考虑,动力厂房设计应妥善处理特殊气体的储藏保护。例如锅炉房、煤气站的设计,既要缩短两个厂房之间的距离,也要设计多功能的传输管道,以方便动力源的传输。

第2篇

1 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1.1 科技进步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当科技方面出现大的变革的时候,工业生产得到进步的同时,工业建筑设计的方向往往也会随之改变。蒸汽机发明的时候,取代了水力作为动力,使得工厂不必依河而立,从而带动工业建筑设计也发生改变;当电力取代蒸汽作为动力的时候,使得钢铁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也带动了电力、汽车制造业的出现;在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许多能源覆盖的今天,各种工业产业更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产业,也带动了工业建筑的设计变革。

1.2 建材多养活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当突破了泥土、石木作为建材的桎梏,工业产业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现阶段以钢材作为建筑主体的工业建筑结构渐渐成熟,也就使得施工的工艺变得多样化,建筑造型的设计选择也越来越多,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段以及设计理念也不断成熟进步。

1.3 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观多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在发现环境污染已经影响人类生活以后,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始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开始懂得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后世子孙在这个美丽的地球安然繁衍。这种观念的出现对于工业建筑设计的直接影响是,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开始关注建筑所在地环境、气候资源,不断增加建筑利用率,减少占地资源,以避免增加环境负担,浪费自然资源。

2 工业建筑设计的新趋势分析

2.1 高科化趋势

高科化就是在工业建筑中利用更多高科技技术,使用更多高科技材料,在建筑风格上也更加高科技化。高科技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利用在工业建筑中,设计理念中也出现了更多新的结构体系。这种改变形成了更多样、更灵活的建筑。建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建筑占地越来越小,建筑设计也就越来越精密、自动化。以计算机控制的高科化工业建筑设计更能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工艺更加精密,流程也更加完美。

在工业建筑的创作上,更多的表现为利用高科技材料和新型大跨度结构体系,提高工业建筑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在技术及设备上,更多地满足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在信息技术上,建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工艺流程、物流、人流及信息流更加顺畅。

2.2 可持续化趋势

建筑行业种类不断增加,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于环境的消耗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更多的空气、水、垃圾污染,给环境带来了更多的负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所以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必然出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工业建设尽管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由于经济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许多工厂因选址不当、设备陈旧、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等,极大地影响着城镇的环境质量,急待加以改造。而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工业建筑正进入蓬勃发展期,现代化的厂房不断拔地而起,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工业开发区。因此,为了自己的明天,为了不再使工业污染直接威胁人居环境,避免资源的耗费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走绿色工业之路,使工业发展自身也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2.3 人性化趋势

当代工业建筑实际的思想多为形式服从功能,注重工厂类型,大部分建筑为了容纳更多材料,多数以大窗户、大空间、大的屋子架构为主,造成大部分工业建筑造型类似,设计外观单调,并不人性化。所以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增强,开始越来越注意人性化的设计,避免单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造就更好的工作效率,一个单调压抑的工厂,只会使得工人难以放松,长期以往,会造成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不适,因此更加人性化的工作场所也就成为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分前进方向。

人体功效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就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创造让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氛围,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4 城市化趋势

现代工业建筑中,一类占地广,基本可以达到几十公顷,更甚者可以达到几百公顷。另一类多为高新科技园区,多为包含高科技研究、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园区。还有就是相对规模较小的建筑,多为进行工艺生产的小型建筑,所以现阶段工业建筑已经不仅仅是远离人们生活区的建筑群,更多的是围绕着人们生活的工业建筑。

从生态的角度而引发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关联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工业建筑的影响己经不再局限于其独立的领域,而是关系到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环境因素相互关联的发展整体,因而尊重工业建筑和其周围环境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工业建筑创作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包括工业建筑的选址布局,除了要考虑如交通、劳动力、原材料来源、区域经济和规划等因素外,还要注重节地、节能、生态环保,以及对人文环境的影响等诸方面。

2.5 文化性趋势

工业建筑的文化性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公众面前追求良好形象,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使工业建筑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表,以物质形态来展示企业文化体征,突出企业个性,提升企业形象。从而在一些工业建筑创作中引入人文因素,开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建筑作为广义建筑学中的一员,在新时期条件下,对建筑审美价值和艺术性追求的新探索,也是关于工业建筑的文化性探索。

2.6 多元化趋势

科技的进步为建筑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保持生产空间所需的温湿度等物理指标,成熟的结构体系、建材和施工技术可应用于不同地点的每一个工厂,加上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对于传播和复制的有力支持,使得现代工业建筑总体上呈现出全球性趋同化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区别;工业建筑;设计

引言

工业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类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工业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建筑具有一般建筑的共性,又具有突出的个性,所以在设计上和民用建筑设计有着不同点。

1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的不同特点

1.1 服务目的不同

一般来讲,民用建筑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需要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是以满足生产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及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们在其内正常工作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顾名思义是人们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场所,工业建筑首先就是要满足生产中的场地、运输、库存等基本生产要求,同时还要提供人们在劳作中的环境与舒适。

1.2 设计指标要求不同

对民用建筑而言,结构侧移指标要考虑装修材料的要求;考虑到人在建筑中生活工作的舒适性,很多超高层建筑要进行舒适度验算。对工业建筑而言,一个设计优良的工业建筑结构,必然是能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工作的结构,但结构中存在的设备千差万别,设备的最佳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对结构的需求更是多样性的,所以很难从中找到规律。工业建筑中结构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设备能良好的工作,但结构工程师对设备的不了解和考虑设备后技术上的难操作性使这一基本目标很难达到,所以工业建筑的设计指标只能是基于结构的,而不是基于结构中设备、管道等的。

1.3 与民用建筑设计的程序不同

工业建筑设计与民用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是工业建筑设计比民用建筑设计多了一道工艺设计。对于工业建筑来说,首先要对其进行工艺设计,然后分析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

工业建筑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工艺、设备、生产操作及生产要求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在做建筑设计时,要与工艺专业多进行交流,按照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例如,在做选煤厂设计时,由于原材料为颗粒状,每道工序都是由上到下,重力流动中逐渐进行。因此,对选煤厂设计的关键核心部分是弄清生产线竖向流程。由该流程上标示的设备确定厂房平面、层高及建筑高度。选煤厂有较多的设备及与其连接的各类输送管道,由这些设备管道和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确定平面开间及跨度;根据设备的各阶段连接确定厂房的层高和高度。整个平面、层高确定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复核调整,直至达到工艺生产要求。在做结构设计时也要与工艺设计协调。厂房都是为生产服务的,厂房设计中结构专业作为配套专业首先应满足工艺要求,结构设计也只能服从于工艺条件。而工艺设计人员在工艺布置时,经常与结构设计发生矛盾,要开洞的地方是框架梁,设备本来可以沿梁布置却布置在了跨中等。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应多与工艺协调,尽量了解工艺布置,使设计和施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1.4 荷载作用不同

荷载计算是结构计算的条件,荷载取值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工业建筑中的设备不仅要考虑静荷载,还要考虑动荷载影响,计算过程极其复杂。基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应配制的设备,以及生产操作、设备维护更新等实际要求,工业建筑的楼面荷载均很大。如许多工业厂房的吊车梁上有吊车荷载,吊车荷载最大轮压超过70 t,吊车荷载是由两组移动的集中荷载组成,一组是移动的竖向垂直轮压,另一组是移动的横向水平制动力,吊车荷载具有冲击和振动作用,且是重复荷载,如果车间使用期为50年,则在这期间重级工作制吊车荷载重复次数可达到(4~6)×105次,中级工作制吊车一般亦可达2×106次,因此要考虑疲劳而引起的强度降低,进行疲劳强度验算。另外,工业建筑由于每一层平面均不相同,平面漏空多,加上设备的分布,使得整栋楼的质量分布极不均匀,质量的刚心严重偏离。同时由于开洞面积太大并常有楼层错层现象,导致楼板局部不连续,其侧向刚度也不规则,所以工业建筑不利于抗震,地震时容易产生扭转,在设计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克服这种不利影响。

1.5 预留孔和预埋件(预埋螺栓)较多

工业建筑为了满足工艺的需要,需要安装大量的设备,故需要大量埋设预埋件(预埋螺栓),同时要设许多预留孔,各预留孔和预埋件(预埋螺栓)与轴线的几何关系以及空间(上下层间)几何关系非常复杂,而且相互间几何关系要求非常精确,所以每层的标高和螺栓埋设位置都要求非常精确。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结构施工图中详细标明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大小规格及准确的定位尺寸。特别是如果在结构施工图中未画出预埋件(预埋螺栓),往往造成预埋件(预埋螺栓)漏埋,现场补设预埋件(预埋螺栓)既费事又浪费,既增加了业主的投资,又拖延了施工进度。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在出图之前应认真设计、复核,要求结构施工图中须注明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大小及定位尺寸,技术交底时,须向施工单位阐明这一点。预埋件(预埋螺栓)一定要选择相应的受力预埋件(预埋螺栓),所以要与工艺专业进行多交流,按照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预埋件(预埋螺栓)。

1.6 工业建筑不注重人性化设计

工业建筑作为生产资料,理所当然要为生产服务,所以过去工业建筑设计只讲生产要素,不重视环境和人文关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操纵生产的最活跃因素是人,以人为中心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不言而喻的。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的重生产工艺,轻人的行为、心理要求的倾向,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做到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工业建筑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们置身于工业建筑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民用建筑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很少体现,我们应该把民用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理念充分的运用于工业建筑设计当中。

1.7 工业建筑设计缺少艺术性

历史上,由于受经济条件及思想认识等限制,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满足当时企业生产工艺的要求,使工业建筑设计几乎成了生产设备外壳的简单包装。现今,工业建筑设计上仍然存在这种倾向,一座座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工业区、厂房遍布祖国各地,如图1所示的钢结构厂房在各工业园区都能见到,它们简直就是企业或公司用来“圈地”的工具,许多项目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耗能、环境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工业建筑也应该摆脱旧的模式,走向一个具有时代特征,蕴藏着文化内涵,体现审美倾向的新形态。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应体现新特征,新思路,新模式。因此在工业厂房立面设计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合理地确定窗子和墙面上柱子、勒脚、窗间墙、窗台线、挑檐板及女儿墙等各个构件的关系,合理地划分和组合,构成统一的艺术整体,以求得厂房整个体形的简洁美观。

图1某钢结构工业厂房

第4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趋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业建筑的发展进程

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大量的使用机器,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许多新技术与新形式产生,工业建筑也从此诞生了。它更加注重功能与形式相互适应,大胆尝试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建筑造型开始净化,摒弃了传统繁琐的装饰手法。

1909年德国现代设计奠基人之一的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在柏林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所设计的透平机制造车间(AEG Turbine Factory)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包豪斯(Bauhaus)创始人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于1911年和梅耶尔(Adolf Meyer)共同设计的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Fagus Werk,Alfeld),采用非对称的构图;简洁整齐的墙面;无挑檐的平屋顶;大面积的玻璃墙;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等处理手法,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金属协调统一,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美,它也成为第一次时间大战以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大跨度建筑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又有了新的突破,此时利用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来覆盖大空间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多。工业厂房为了节约空间,倾向于坡度平缓的扁壳。1945~1951年的英国南威尔士布林马尔橡胶厂(Bryn Mawr Rubber Factory),通过采用厚度为9厘米的扁壳,柱网尺寸达到27×21米。

1955年由丹下健三设计的原町图书印刷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建筑,在90米跨度悬臂钢桁架中部由一对钢筋混凝土柱支承,整个屋顶由十一件这种钢桁架构成,四面为玻璃墙面带遮阳设施,内部空间开敞灵活,反应了当时日本工业建筑已经步入现代化水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正值英国电子时代的没落,政府为了发展电子工业,投资建造了Inmos微处理器工厂,把这个项目委托给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Inmos微处理器工厂的前身是罗杰斯十年前建造的Reliance Controls电子工厂,这个工厂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可以生长的建筑,一个单层的钢结构厂房,36米跨度、中间无柱的车间,可以根据生产要求不断地灵活调整生产路线。

随着现代科技、工艺的发展,国外的工业建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建造联合厂房、多层或高层厂房,实现对土地的节约利用;通过对厂区绿化,把绿植引入车间和生活空间;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标准,避免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工业高速发展,对环境和生态平衡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另外,工业建筑的设计思路已经更新,更加重视艺术创作,发挥建筑师的作用,工业建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

我国自1949年解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量的工业厂房和工业基地诞生。从最开始的效仿苏联工业建筑设计,到期间的、赶英超美,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60年来,我国的工业建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很多代价。随着中外设计合作的增多,更多的国外先进的技术被引进,我国的工业建筑也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工业区拔地而起。这些新兴的工业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辅助配套建筑、精心设计的厂区环境,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工业新区的建设依托于旧城,同时又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中心以及大市政的开发建设。例如深圳的八卦岭工业小区、蛇口工业区、厦门湖里工业区、沈阳南湖科技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建筑蓬勃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被采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建筑类型:

多高层厂房,如河南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是单多层结合的工业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7.31万平方米;上海丝织厂织机大楼为7层25米单跨的高层厂房,车间内部无立柱,全空调系统,技术夹层设在大跨桁架结构空间层内,采用钢绞线曲线后张预应力大跨度框架剪力墙体系。

灵活通用车间,如1986年建成的兰翔机械加工车间,宽72米,长192米,柱网为12米×12米,能承受不大于1吨的悬挂吊荷载。厦门工程机械厂的柱网扩大到18米×18米,灵活布置的悬挂吊起重荷载可达5~10吨。漳州港机厂的柱网达24米×36米,用悬臂吊和龙门吊解决15吨的运输问题。上述车间全都采用轻钢网架结构。

洁净密闭车间,如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南京研发中心等,造型简洁新颖、色彩明快、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特点。

现代交通能源建筑,如北京空港四机位机库、北京与上海的空港配餐楼(工业化厨房)、波音747模拟培训中心等航空附属建筑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至于城市热电厂、水力发电站和核电站等在规模和技术等级上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现代仓储建筑,如大型冷库、民航货运库、观光平台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融合性

工业园区的形成,使不同功能建筑相互交叉。与城市的交通、市政、科技、文教和服务设施相依托;共同带动城市经济、技术、社会服务的发展。生产和生活、产业与科教、工业与民用等不同功能内容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其基本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广义来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诣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

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The Guiding Princip of Sustainable Design)中列出了关于建筑设计的六项指导原则:

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低到最小;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意识;

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重视对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及建材。

属于广义建筑学范畴的工业建筑,同样也应该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进行可持续设计。

文化性

纵观当代建筑的发展思潮,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到高技术派。到新理性主义,到解构主义,甚至这些年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沿着一条不确定的轨迹一直向前,但在最近这十年,建筑思潮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明显,而是各种风格和理念的混杂,我们很难分辨出那一个是当代建筑思潮的主流。 从深层的原因分析,这种局面的到来是90年代以来文化及艺术多元发展的结果和最终反映,而对于建筑来讲,建筑思潮不过是艺术更新与变革的一种反映,建筑本质上最终仍然是功能,空间这一类东西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东西,当然不是说形式和视觉上的形象对人类的生活不起作用,从这个层面去说,综合性可能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当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在注重功能技术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有关未来发展的种种因素,除了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持续,有关建筑的种种探索一直未断,作为文明载体之一的工业建筑,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生产,工业建筑的设计实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思想理论的核心。

创新性

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孕育新材料的诞生,并且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去,材料技术的进步,迫使新的施工工艺的出现,从而带动了工业建筑外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网壳结构、膜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的产生,一大批造型新颖的建筑纷纷涌现,多彩炫目,夺人眼球。

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就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去。“人类工程学”作为一种边缘科学、方法论,是随着大工业生产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的重生产工艺、轻人的行为、心理要求的倾向,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戚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使得远距离的模仿成为可能。建筑可以超越其所在环境和地点的限制,人们能够随心所欲的得到需要的形象。当代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不在是各民族间差别迥异的传统建筑,而是全球性趋同的方格子建筑,这说明建筑趋同现象已经跨越传统和地域的界限,而成为全球性的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

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不足

我国正处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建设宏伟蓝图的大好时机。工业建筑在取得长足的进步之后,要寻找差距、承认差距、扬长避短,走向世界。在市场化、全球化、地域化的世纪网络中,我们面临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的不足。工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规律,工业建筑都存在,但工业建筑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对建筑师来说,工业建筑与体育馆、医院、住宅一样,都是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类型的建筑。在建筑艺术上,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功能布局、空间处理上是相通的;在新技术、新材料、整个设计程序、方法上也是相通的。我们有理由呼吁管理者、开发者和建筑师不带偏见地共同关心和提高工业建筑设计水平。

教育上的不足。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和建筑师的水平、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有着密切关系。在学校教育期间,应让学生对工业建筑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建筑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工业建筑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好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并学会运用“工厂美学”、“机械美学”的观点来处理好工厂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

建筑师发挥的作用不足。一般说来,工业建筑项目中的总设计师往往是由工艺专业人员担任,建设师仅仅负责参加前期工作,对地方规划局、建委的审查申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综合协调。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尚未被确认。另外,受到工艺、总图、结构和机电等专业的限制,建筑师的作用仅仅是对工业建筑外观形象加以修饰,对上述专业的设计内容一般没有发言权。而且建筑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业主的服务存在误区,一种是缺乏服务思想,粗放设计,缺乏对建筑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推敲,在工程设计中留下许多隐患,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一种是过分迁就业主的眼前利益,为节省投资成本,降低装修标准,放弃造价较高的新型材料,去掉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辅助用房、福利用房,使建筑本身失去内涵。

结束语

本章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谈论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历程,同时对国内近期的发展趋势做出一番阐述;另一方面总结归纳出国内现今与西方的差距。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在新的时期内,建筑师们应该不断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费麟,《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工业建筑,2003年第33卷第4期

第5篇

结构是一个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建筑结构有一个前期的准备,而结构材料的选择则是非常重要。就目前情况而言,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受到广泛的青睐,就其在工业化方面的程度,就非常有益于工业建筑的构造。结构设计者要抓住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断地去探究新技术、新设计方法,来提升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创造出新颖、高质量的工程。本文详细探讨了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

关键词:

工业;轻型钢结构;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随着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广泛运用,其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具有指导性作用,轻钢组合材料在安装过程中比起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在技术上的要求要高一些,需要精确的设计图纸和材料选择,还有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关,才能避免出现事故。要对轻型钢结构结构设计方法和应用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创新问题,建筑行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1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简介

轻钢结构主要指采用小截面的角钢,钢管和圆钢或薄壁型钢,铝合金H型钢以及压型金属板制作而成。轻型钢结构其具有自身独特之点,如:其自身结构简单、质量较轻等,这些优势使得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加快速度之下,减少时间方面的浪费,而且该种结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性要求不高,可以在施工的同时进行批量生产,做到同步进行。门式钢架结构体系是我国轻钢结构工业建筑中最主要的结构形式。为了加强轻钢结构的侧向刚度,抵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通常用槽钢或角钢在柱间布置垂直支撑体系。轻型钢结构的建筑构造较为简单,材料也比较单一,相比较其他的建筑构造方式更容易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轻型钢结构独特之处使得其能够得到建筑商的青睐。相比其他建筑结构材料而言,该种结构的优势及特点十分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批量生产的速度非常之快、施工中技术较为简单、在截面开展方面面积较大、施工中能够避免有效的浪费、自身质量不重、造型精致而轻巧、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等。其使用有效地配合国家科学发展理念及环保节能理念,不仅能够有助于资源的节约,而且节省时间、劳动力、投资等。

2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钢产量处于不断增长的地位,其在建筑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是建筑施工良性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工业建筑有着很多的预埋件,如果有遗漏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对其加以修补,这样不仅仅会造成成本增加,而且影响了工程进展,如:施工中随时注意钢结构的节点,虽然有时表面上看起没有存在承受弯矩的情况,但是有时可能产生转动的情况,而且与结构分析中的假定情况不符合,更是对整个工程的预算起到负面效应。柱下条形基础,假设基础的翼缘板选用的是缓坡形式,则一定要注意坡角不能太陡,不然则会降低工程施工工艺效果。节点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着钢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在工程设计当中,选择使用轻型门钢结构设计,在施工现场装配的过程中,最下端的螺栓没有预留足够的扳手空间,避免力矩扳手没有办法安全运用。节点设计一定要达到构造简单、传力可靠、受力明确、工艺性良好的等方面的要求。目前,钢结构材料被广泛运用到住宅建设的承重之中,这促使住宅建设材料运用的多样化。除此之外,其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如:生产系列化、零件标准化及可以进行工程式的批量生产,不仅在费用方面相当低廉,而且在建筑安装中时间较短。如果施工队伍在建筑过程中采用其他材料或许没有这种较为全面的优势。工业建筑受载非常大,为确保其强度方面的准求,通常会将梁柱截面面积设计的会大一些,钢筋比较粗密,这会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的难度。

3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的设计要点

钢型结构的优势加大了其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量,而大量的使用使得该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相关的理念也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更加人性化,这些观念的发展促使相关施工日臻合理及环保,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的钢型结构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节省资源、时间和投资,并且在施工之后的质量更是非常有保障,除此之外,所有施工都是在遵循国家硬件条件下进行施工。轻型钢结构在质量方面不重,在刚度方面不大,所以在建筑施工如果遇到加层结构的施工,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拓展,从而使得加层的建筑业非常安全可靠及稳定。钢结构住宅更能满足节地、节材、省时,提高住宅功能质量的要求,促进我国住宅建设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加层构造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的地震效应。在屋面材料选择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工业建筑对材料的实际需求,选择价格适中且质量较好的屋面材料,为后期工业建筑奠定基础。

4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应用发展

随着轻型钢建筑结构的不断应用,其范围的不断扩大,轻型钢结构被广泛运用到仓库及工厂的建设当中,这些仓库及工厂在规模上处于中小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钢结构的设计软件处速发展的阶段,与此相关的一些软件设施得到不断地完善,这为施工中钢结构设计图纸的完成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方面。当前,我国在住宅建设方面大量引进该种材料,而且以系列化、通用化,以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为基本方向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制。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会有新的飞跃。防腐蚀、防火、抗震、抗风、防雷和防暴是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的安全内容,通过对轻型钢在工业建筑的应用,可以得出,安全设计在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及实用性是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性准则,为此就要求设计工作者需严格的按照有关的设计规章制度来工作,详细的了解施工工艺顺序,全方位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优化,最终达到建筑技术经济性能的有效统一。轻型钢结构加强的主要方式是在原有建筑主体结构上进行直接性加高,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得到加固以及优化主体结构的目的。当然要实现此目的需要一个经济完整并且合理的设计方案,所以做好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设计十分重要。

5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建设厂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厂家选择轻型钢结构。而关于轻钢结构体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成为目前较为青睐的对象,虽然其优势非常明显,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前及施工中应注意研究、开发和经验总结,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以利于轻型钢结构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二燕.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设计应用[C].2015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年.

第6篇

关键词:多层轻钢结构工业建筑的基本特点、防火分隔构件的完整性、室内物理环境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 述

1.1简 介

目前轻钢结构工业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单跨或多跨实腹式截面门式刚架结构承重体系,部分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轻钢屋盖组合结构;围护材料主要有压型钢板和夹心板,从形式上又可分为波纹板和平板(少数建筑采用轻质砌块围护)。板材的连接方式有搭接、咬边、卡扣三种方式。

1.2 特 点

(1)施工周期短:轻钢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所有构件均可以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对一般规模较小的工业厂房仅需45天至2个月,而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则需要6~12个月左右,所用工期为后者的1/4~1/5。

(2)经济效益好: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结构面积较小,实际上增加了使用面积。轻钢结构建筑的含钢量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降低10%-20%,造价降低10%~30%。一般24m-48m跨工业厂房、仓库,不设吊车,含钢量仅为40-50kg/㎡;设5吨以下吊车梁时,含钢量也只有50-60kg/㎡。在投资决策后短期内便可投入使用,提前获取投资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

(3)适用范围广:

a 适用于软弱地基:轻钢结构建筑质轻,基础埋深浅,尤其适用于软弱地基。

b 适用于生产车间和库房、飞机库、体育馆、展览馆、集贸市场等大跨度建筑。跨度大内部布置灵活,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生产要求;

c 适合于工期要求紧迫的突击性工程和需要重复使用及临时的工程;

d 适合于施工场地狭小、要求干作业工程及缺水地区的工程;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重轻,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抗震。

(5)可拆卸搬迁:如果业主需要搬迁,整个建筑可在短时间内拆迁,损失极小,而这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无法具备的。

(6)环保节能:轻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一是可干式施工,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减少噪声和粉尘;二是大量减少高能耗材料混凝土和砖瓦的使用;三是建筑使用年限到期,拆除时产生的垃圾少,废钢资源回收价值高。

当然轻钢结构工业建筑也有它的局限性,如不宜用于环境温度超过80℃的场所,不宜用于强腐蚀环境。随着近年来防火、防腐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轻钢结构防火、防腐的缺点已得到较好解决,使它在工业厂房以及民用设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建筑设计

2.1 结构选型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首先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要求选择适用、经济的柱距和跨度。在满足生产工艺和设备安装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建筑造型设计,就一般项目而言经济跨度为24m、36m。对特定要求的工业建筑(同一跨度、吊车吨位相同、高度相同、使用荷载相同及所处环境相同)随着柱距的增大总用钢量先是减少而后增加这说明存在最优柱距,主要原因是随着柱距的增大,作为整个厂房结构的“用钢大户”刚架的用钢量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并随柱距的增大降幅趋于平缓;而次结构用钢比率却随柱距的增大而上升,当柱距较大时其用钢量占了主要地位。结合近几年的经验,一般来说经济柱距无吊车时为8~9m,有吊车时为6~8m。

当然最优柱距受跨度、吊车、层高、使用荷载、所处环境不同以及蒙皮效应、空间协同作用等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2 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节点构造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安全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安全包含防火、防腐、抗震、抗风、防雷及防爆等方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建筑专业,谈一谈轻钢结构工业建筑防火设计。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根据生产工艺、原料和产品的性质特点及其在整体中所占面积比例,确定该工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并结合工程规模确定建筑耐火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多(单)层丁、戊类厂(库)房采用轻钢结构时是可以不做防火保护的(使用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的部位除外,且屋面为不上人屋面),这样能节约造价10%~20%。对于其它需做防火处理的钢构件在轻钢结构工业建筑中一般采取刷薄涂型防火涂料。随着防火涂料工业的发展,新型薄涂型防火涂料不断出现;一般新型薄涂型防火涂料的厚度与耐火极限的对应关系如下: 0.5厚为0.5h、1.5厚为1.5h、2.0厚为2.0h、2.6厚为2.5h。所有钢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均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6年版,以下简称《建规》)的要求。所用防火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须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CECS24:90》的要求,并严格按其要求施工;每遍刷涂厚度宜为0.2~0.3mm,每次刷涂时应待上一道涂膜干透后进行,露天作业时不得在雨天进行。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除甲、乙类外)一般规模都较大,往往在厂房中附设有仓库和办公用房,并设有夹层;大多数为综合性厂房,需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在设计和施工中钢结构构件的防火问题一般会得到重视,而建筑物中水平和垂直方向防火分隔构件的完整性往往会被忽视。

① 防火隔墙

工业建筑中内隔墙数量一般较少,大多数内隔墙均有较高的防火要求。笔者在施工图纸校对和多数工程的竣工验收中经常能看到内隔墙与外墙屋盖间的空缝没有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防火隔墙特别是封闭楼梯间和疏散通道隔墙起不到应有的防火、隔烟作用。封堵材料可采用钢板刷防火涂料或防火板,耐火极限应根据该防火隔墙上的防火门窗的要求来确定;构件间的缝隙应满嵌防火密封胶。

② 夹层楼板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往往在厂房中附设夹层用做仓库或办公用房。在施工图纸校对和多数工程的竣工验收中经常能看到夹层楼板与外墙、屋盖、疏散通道防火墙与屋盖间空缝间的空缝没有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夹层楼板起不到应有的防火、隔烟作用。封堵材料可采用钢板刷防火涂料或防火板,耐火极限同甲级防火门窗的要求;构件间的缝隙应满嵌防火密封胶。

③ 未出屋面防火墙

为了降低造价,根据现行《建规》的规定,多(单)层丁、戊类厂(库)房采用轻钢结构时是可以不做防火保护的(使用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的部位除外),未做防火处理的钢结构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一般达不到0.5h。有时为了建筑的美观和屋面防排水问题,防火墙未按规范要求出屋面0.4m,而是根据2001年版《建规》的条文说明和已建工程的经验,将防火墙两侧各3.0m范围内屋盖的耐火极限提高到1.0h。此做法中有一点往往会被疏忽:支撑该范围屋盖的檩条和钢梁、钢柱未采取相应建筑耐火等级的防火措施,起不到相应的防火作用。2006年版《建规》则十分明确防火墙必需出屋顶,除非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0.50h。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创新方向、工业建筑节能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innovation cannot leave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proposed can through the wall energy-saving, doors, Windows, energy saving and use of solar energy three ways and energy saving, to suppor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nnovation direction, industri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既作用于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它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使用者的生活。随着人民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生态建筑将成为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现代建筑通过节能设计会对促进生态环境与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1、建筑设计的生态概念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进一步证明建筑设计与生态建筑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 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 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 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1)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 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2)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 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3)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2、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设计方向

2.1生态的设计

生态建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建筑与生态关系。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例如:有些建筑是屋外的电伏板为房间夜间照明提供能源,大大的落地窗充分接收阳光的明媚,房间内一片温暖。该住宅的设计极大地响应了低碳世界的口号。现在的居住建筑只讲求快速建筑,大的居住容量,忽略了人们的居住感受,居住需求。普通楼盘的楼间距在越来越小,窗户也是能矮多少就矮多少,到处充斥着廉价房的感觉,售价却是天价。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在保护当地绿化基础上,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周围环境,更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处处生机勃勃,展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性。

2.2可持续发展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口数量剧增,有限的地球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环境破坏,资源浪费。这就对我们建筑设计提出了难题,如何让设计出的作品即受人类社会的欢迎,又受自然环境的欢迎呢?所以可持续发展策略已经成为设计的必然选择。一些发达国家把高新技术,高投入作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的手段。例如一些欧美国家建造的房子外墙全部都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对于家居取暖用电等节约了开支,减少了煤的利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目前是不提倡大面积采用上述高成本方式。在这样的事实情况下,现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传统建筑设计结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方式,达到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例如许多网友提出来世博会各国场馆完全可以再利用,将其改造成旅馆或是公寓,往往拆除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者通过高新技术的支持,开发新兴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第三将废旧材料重复利用,在建筑拆除或建造时往往会有许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经常被填埋大海或是被堆弃,一无是处。能否将这些建筑垃圾重新利用,在设计之初就将其纳入设计方案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三种工业设计的节能途径

3.1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 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 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以外墙为例, JGJ26- 1995 标准规定, 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 时,北京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1.16W/(m2·K), 而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 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3.2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 其中传热损失为1/3, 冷风渗透为1/3, 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风渗透, 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 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其节能措施有:

1) 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JGJ26- 19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部分) 》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 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2) 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 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 如毛毡) 、弹性密闭型材料( 如聚乙烯泡沫材料) 、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3) 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户门与阳台门应结合防火、防盗要求, 在门的空腹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 以增加其绝热性能;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 这样可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 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 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 有条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辐射玻璃;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 采用大窗扇, 减少小窗扇, 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 减少窗芯, 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 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

4) 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 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 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在住宅中, 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 外门设防风门斗, 防止冷风倒灌, 楼梯间设计成封闭式的, 对屋顶上人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3.3利用太阳能

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 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 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据美国能源部评估, 1990 年美国太阳能经济可开发资源量约为22Mtce/年, 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6%。所以,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 是建筑上很具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等。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 相当于2.4×1012tec, 2/3 国土面积的太阳能总辐射量超过0.6MJ/m2[6]。如果将太阳能源充分加以利用, 不仅有可能节省大量常规能源, 而且有可能在某些区域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

总而言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生态观念关注的是材料的综合利用、节能与耗能的全程比较、传统技术的革新采用和先进技术支撑等。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的观念,而不是生态技术的片面运用;强调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态问题,工业建筑节能可以很好的帮助生态建筑设计,促进生态环境与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理念;环保;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绿色思维就是以“创新为魂”“平衡为本”的思维模式,来创造性的从事建筑设计活动。因为种种不可克服的原因,建筑师往往不能够设计出一种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的建筑,但是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在绿色思维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其次就是平衡。虽然说观点的本身是无形的,但是它却在最大限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最终的成果。

1 绿色设计建筑的标准和它的原则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

绿色建筑一般就是说要企业争取做到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建筑施工。总的来说就是要企业在建筑过程中,减少人工对于环境自身的破坏,比如破坏生态平衡等等。绿色建筑应该是在保证绿色空间建筑的基础上,让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都可以很好的满足现如今的社会需求。绿色建筑设计完全不排斥传统的文化理念,而是应该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新的创新思维,让它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使它具有现代的艺术气息,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很好的感觉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亲切感。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总的来说,绿色设计是一种比较先进而且科学的设计手段,它要求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还必须要坚持高效、整体环境优化以及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1.2.1简单高效的发展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往往能够很好的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要坚持简单高效的原则,这是实现节能环保建设的第一步。

1.2.2 整体环境优化的设计原则

建筑可以说是一个涉猎多方面内容并且其中每一项内容都十分复杂的项目,它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优先保证产品的质量,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考虑如何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必须要坚持整体和环境优化的设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自然环境和建筑的和谐统一。

1.2.3 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健康舒适的原则是为了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产品的实用性能。一个建筑企业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必须要首先考虑用户使用的健康感和舒适程度。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实现自然环境和用户之间有效的协调,使得室内空气可以很好的流通以及采光面积和隔音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设计。

2 绿色理念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

2.1 集成化设计

以上是某城市集成化设计的基本流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集成化设计就是要求成立专门的收集组、设计组等来进行三班倒,这样就不会因为工期短、涉及的面积广而造成的质量减低和内涵的减少。在多个学科集成的设计上,一般从方案的设计阶段开始,就不仅需要建筑师,还需要设计师,以及每一项所涉及的专业人员都应该提前参与,而且,与此同时,还需要有社会学、环境学和其他一些学科知识的引入。应该努力在设计前期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采用一些数字化的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判断,争取把常规技术做到最好,以便可以更好的提高舒适感、节约资源。比如说:对于每个户型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音等等都做出精确而又细致的计算,方便不断对于设计做出适当的调整。为了不受到城市交通道路噪音的影响,可以在建筑的布局上,使得前院和道路相邻,住宅区集中布置在后院,或者是考虑一些地势的高低,在靠近街道的一侧作为商铺来设计,还有就是可以将一些厕所、厨房等设计在临街处,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段来尽可能减少噪音的传播。在阳台设计方面也要综合考虑如今的科学技术,利用一些湖面来作为人工湿地,在结合MBR的技术做一些中水处理,减低一次性的投入费用和运行经费。

合理的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利用技术、MBR法中水处理工艺、沼气利用等等。思维可以控制行动,观念决定出路。作为一个设计团队,应该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尽量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用绿色的思维来创新绿色的建筑设计,用智慧和科学技术为社会节约资源,回报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家做出自己

应有的贡献。

3 工业建设设计的方法

3.1 引入绿色的建筑理论

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切实的适当引用绿色建筑的理论,用以实现我国工业建筑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说,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人文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互相结合。在建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新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出路。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环境的绿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建筑和自然环境互相统一,美化我国的城市面貌,最终实现建筑社区周围环境的根本改善。

3.2 采用绿化系统、营造出优质的环境

一般可以将东侧的基地设计成为绿化带,这样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休息交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环境。西北侧的基地可以适当的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这样就可以减少以及阻挡冬季西北风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地下室的顶板应该设置成600mm种植土,然后再将它的屋顶设置为绿色屋顶系统,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冬季保暖性和夏季隔热性能的提高。平台种植的植物应该适当的以灌木和藤木类为主,这样可以很好的调整冬季和夏季的日照强度。

4 推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措施

建筑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以便实现对于工业建筑设计人员的定期培训。还要对设计人员在工业建筑知识上的结构进行一些调整。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的培养员工工业建筑设计知识、环境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等等。绿色工程设计人员都是具有灵活的大脑,清晰的思路,全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言而总之,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和一项十分严峻的考验,因而最近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以及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兴起,减低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国家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绿色建筑设计行业也应该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做出一份贡献,从建筑的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着手,加快低碳建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12,35(2):68~69.

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分析、方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在建筑领域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方向。工业建筑用地一般为总建筑用地的30%左右,它不仅影响着人们起居还会影响着城市整体布局、风向、环保处理方式、建筑形象、交通等因素。近些以密集的技术、全方位的信息、科学的管理、多元化的资金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建筑应运而生,一体化、人性化、生态化、高科技化、多元化、可持续化以及文化性都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

一、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由于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因素对于工业建筑的影响,早期工业厂房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生产工艺以及空间方面的需求,近些年随着工程技术以及理念的不断进步,工业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生产设备构筑物外壳的简单包装,同时也给建筑形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地区分布比较合理、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呈现以下局面:

1、新型工业区厂房发展迅猛

城市根据自己总体发展策略,会规划新型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时对于厂区内环境也会精心布置,不仅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体现一个城市管理制度以及水平的高低。

2、工业建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外先进现代工艺的引进,我国工业厂房设计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一些用地比较紧缺的城市,高层或者多高层厂房建筑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香港以及台湾这样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此类工业建筑发展趋势更是明显。

3、灵活通用车间的应用。

在厦门某工程机械改扩建厂区内,柱网布置间距已经达到了18m,这就使得厂房内部布置更加灵活,双向悬挂吊起重荷载可以达到10吨,所有管道都架设在网架下,通风机及其变压器几种在屋面上的设备通廊里面。较大的网格间距不仅节省了工期以及工程费用,还能使建筑内部使用效果加强。

4、洁净密闭车间的使用。

在一些工业厂房设计中,一反常态,有的厂房已经主球造型简洁新颖、色彩明快、功能合理以及技术先进,这些特性都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一些科研试验建筑选址位于山明水秀、空气清新的开阔地带,不仅可以满足厂区内生产工艺的要求,还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有些建筑还做到了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厂区布置。

在一些能源工业建筑中,都利用到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最新型的科研设施、科技含量也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比如之前建成的东莞沙角电厂主厂房,就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城市内垃圾焚烧进行发电,不仅缓解当地了污染状况,还有效利用了资源,为我国能源再利用以及生态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这些先进理念的工业厂房建设,表明我国在工业建筑设计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二、我国工业设计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

1、设计观念上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在功能布局、空间处理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另外,工业建筑设计与其他民用建筑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程序以及方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以后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深入专业分析,还要重新认识综合的价值取向,将各个方面的碎片整体结合起来,要从局部到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与延展。结合目前我国工业厂房设计的现状,我们应该继续改变我们固有思想,改变我们呆板的专业分工观念,把我国工业建筑的时间与国外优秀设计理念与方法结合起来。

2、体制方面的差异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设计院分工已经沿袭了原有的苏联模式,分工较细,但是比较呆板,没有过多的自由,工业建筑设计主要是由已经注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设计。在设计院实际运行过程中,由工艺专业决定着平面设计,总图专业决定着总图布置,结构专业决定着剖面设计。

3、教育水平的差异性

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教育相对于国外,还是由有些差距的。工业建筑设计水平与学校教育、培训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工业设计本科教育环节中减少了工业建筑原理的讲授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使得我国工业建筑的设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断层,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为此,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应该对学生给予全面认识,可以通过讲述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事项,让他们明白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四、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分析

1、工业建筑的城市设计化

目前较为先进的工业建筑主要是建立在规划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建筑学的思想进行指导设计以及后期的工程建设。通过城市核心作用,使工业建筑的观念以及理论进行整合,把建筑、景观与城市规划的精髓整合为一个综合整体。在重视建筑群体以及城市布局的总体规划的同时,还要追求相对整体协调美。我国未来的工业建筑建设将会更加注重于与城市其他部分的交流,这主要设计到生活、娱乐以及商业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厂区内部人员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还可以加快厂外人员对于厂区内的了解,不仅促进了业务发展,还提高了城市内相互之间的融合水平。

2、高新技术、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未来工业建筑在相关材料以及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也会更加系统化以及集成化。这是由于现代高新技术厂房,不仅可以代表社会技术的最高水平,因而在建筑形象上,无一不是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准。

3、趋同以及更加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使得远距离的模仿已经成为了可能。建筑可以超越其所在环境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得到需要的形象。当代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不再是各民族间差别迥异的传统建筑,而是全球性趋同的方格子建筑,这就说明了建筑趋同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建筑多元化也将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更好利用资源以及保护资源,节能建筑、生态建筑以及绿色建筑将成为全球性的新潮流。在新的时代下,建筑领域空前繁荣,各种理论、思想不断涌现,将会形成工业建筑的多元化景象。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已经注入了人们在生活以及其他实践过程中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工业建筑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工业厂房,它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好的工业建筑不仅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员工的凝聚力,陶冶情操,还能增加他们的交流以及健康水平,我国工业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在新理念以及新技术方面多下功夫,为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刘许民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探讨――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区设计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01

【2】曾勋; 王小华 新思维新空间――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观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07

【3】 郝艳芬;张军朝;陈俊杰;赵荣香 浅析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前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03

第10篇

    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建筑手法的同时,也不断的谋求自身的新的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迅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新建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的建设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区的开发建设,使得工业建筑类型与城乡整体文化环境关系日趋紧密,从而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对旧城区老厂房的结构改造也显得行之有效,这样使得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随着施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外现代工业建筑中高新技术、新工艺也被引进,这样使得工业建筑形式在不断发展中日趋完善,从而实现了标准化、多样化。特别是多高层厂房、现代交通能源建筑等一批新型工业建筑的出现,不仅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还大大节约了土地。

    2.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通讯业等都非常重视自身发展,采取各种手段加大企业的透明度和对外自我宣传的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便打入国际市场,有的把自己的工业理念作为一个参观点,间接的做成了工业旅游项目,为此,这个过程中就建筑设计方面布置了适宜对外开放的参观路线,在参观途中还可以接触或购买该企业宣传的展销产品。

    2.2主导性原则

    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不仅要抓住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考察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找出差距,及时采取措施。目前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外企业加入竞争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自我形象应该具备主导性原则,要积极的做好对外自我宣传、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从前那种对外封闭自守的建筑设计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想把企业做活做大,就必须使企业具有新的功能概念,努力营造环境优美、选材精致、造型新颖、跟进发展步伐的国际工业建筑体系。

    2.3安全环保原则

    现在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已得到了一些控制。俗话说“安全第一,环保先行”。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眼下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安全。在整个工业建筑设计初期,作为设计者就应该秉着此项原则,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并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布局,避免日后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有些工业涉及到半导体、医药以及生物化工、原子能电站等,这些企业在建筑设计中需特别创造一些洁净工作区间,以防止各种辐射给人体带来损害。

    3.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

    3.1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省地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各种能源都在逐渐匮乏,特别是今年来工业建筑等大型建筑的大规模新建,使得土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节能省地必须放在首位。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利用也较为普遍。目前很多工业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严格控制发展新增加工业建设用地,发展节能型工业厂房。

    3.2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大,而工业建筑的设计主体也从以生产设备为中心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因此人的因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这样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把人性化这个潜在优势尽可能的发挥,让人们置身于工业建筑的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 ,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标。

    3.3注重工业建筑的社会文化职能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组成的工业及工业建筑,同样也承担着文明继承和发扬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也应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及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比如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香山饭店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标志性建筑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象、新趋势,他们诠释着这个国家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3.4工业建筑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建筑有着它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它可能是体现一个时代的标志。也可能是记录某个时展历程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探索和寻觅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族和国家,在它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

    种因素的作用,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对于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适当保留可以延续历史记忆,为企业留下深厚的企业文化,这样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人类特有的文明。

    3.5工业建筑的多元化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这种情况在工业建筑中也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往来的逐步扩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现象也慢慢展现出来。建筑场地的地域性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及品牌不同、民族性的各异加之大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境外”设计事务所的参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工业建筑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接受全球性的同时,承认各民族、地区和地方文化的价值,在平等合作互利竞争的同时,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跨文化的、有特色有个性的工业建筑。

    4.结语

    虽然现在工业建筑发展已逐步完善,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业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内部和外部应该相互结合,尽量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总的来说,工业建筑设计需要回归艺术。随着高科技产业区迅速蔓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建筑的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增长,产品生产和更新换代周期的不断缩短,对工业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学习,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建,李旗.工业建筑形象的发展与创作.工业建筑.

    [2] 刘德华.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J].新建筑.

    [3] 铁军,王雪松.工业建筑的技术运用与表达[J].工业建筑.

    [4] 黄兴元.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建筑学报

第11篇

关键词: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建筑设计

1结构体系

工业建筑中追求工期与结构强度,轻钢结构在承载能力上可以达到使用标准,同时在结构重量上与其它建材相比较也有明显的降低。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将材料焊接成型,形成整体的轻钢结构框架,在根据使用需求支撑部分进行完善。轻钢体系设计阶段需要对承载能力与结构自重做出详细计算,利用材料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减少材料使用量。这样所修筑的轻钢结构能够达到最优的形式,满足工业生产需求。钢结构的设计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网状焊接形式,更牢固。也可以是排架形式,焊接过程简单便于操作。需要对材料的间隔距离进行计算,如果在设计方案中难以体现出整理结构强度,借助计算机的构图软件便可以轻松完成。结构建筑的前期准备阶段,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探讨施工方案。首先是基础施工材料的保护,金属材料长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很容易氧化,影响到基层承载结构的强度。在柱脚表层刷防腐材料,有效延长钢材料的使用时间。尤其是车辆通道周围的钢结构,距离一定要计算好,以免使用阶段出现碰撞问题。其次是对焊接形式的选择,如果是主要承载结构,要避免在应力方向直接焊接,这样会对结构的坑压能力造成影响。工业建筑通常高度比较大,目的在于为生产环节提供更大的空间。最后是充分利用结构转换,实现钢材料在承载能力上相互促进,并且不会造成压力影响。针对高度与材料选择两方面来进行优化设计。

2外墙体系

在建筑物的外墙结构中,会选择轻钢板块材料来修筑,外墙并不是主要的承重结构,使用性能更侧重与保温。对钢板材料进行预制,采用波纹的形式,与平面结构相比较承载能力更强,并且结构与砌块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外墙还需要在基层使用砌块打底,轻钢材料与内墙之间,要使用保温材料填充,这样工业建筑投入使用后,可以维持室内温度处于恒定状态,以免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外墙还要考虑美观程度,要保障钢板材料在涂层颜色上的一致性,发现变形或者保护涂层损坏要及时修补。

3屋面做法

屋面结构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同,在轻钢板材便面安装可以固定墙面材料的物体,同样需要填充保温材料。工业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是结构的自重,屋面整体质量要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否则使用阶段容易剥落。屋面防水要针对钢板的衔接位置来进行,使用密封材料加固,并在钢材的表面使用防腐材料涂刷,这样既能起到防水作用,也能保护材料使用安全,减少雨水的腐蚀。部分工业建筑在使用阶段,会铺设防水层,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施工期间要注意保护防水层的完整性,一旦损坏防水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虽然已经进行来完善的防水准备,但材料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3—5年之后需要对材料进行更换,以免在雨季出现漏雨的问题。

4楼、地面做法

这部分施工项目中,轻钢材料是作为打底来使用的,还需要继续铺设地面材料。两层的厂房建筑,地面施工时要保障完整性,一旦出现误差则会影响到地面的承载能力,可以采用捆绑钢筋的方法来进行,钢板材料打底后,再浇筑混凝土材料,形成最终牢固的地面结构。厂房二层建筑结构使用期间不会安装一些大型设备,因此地面机构的承载能力控制在使用标注内即可,过于强调结构强度会造成原料浪费。如果浇筑是分层次进行的,则要考虑衔接问题,凝固后的材料仍然分层,很容易破碎。具体的混凝土材料浇筑量,还需要结合钢筋的直径来计算,这样才可以保障不会发生露筋问题。《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垫层“纵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其间距可采用3m~6m”“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其间距可采用6m~12m”,面层要求“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规范只规定了一般情况下的分缝要求,但对于配筋地面、楼面如何做,并没详细说明。我认为无论地面还是楼面,如果分两层浇筑,配筋层可以设后浇带来解决混凝土收缩问题,面层设缝;如果是一体浇筑的,后浇带自然必不可少,纵横两向还要设置假缝,但假缝不要切断钢筋,并在钢筋表面留出一定厚度保护层,缝中填弹性材料。但由于工业建筑工艺要求,特别是一些高架库,货架比较高,地面稍有不平就会影响其稳定性,所以应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对地面平整度做出限定,适当高出规范值,通过方案的规划设计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立面设计

工业建筑平面一般都方方正正,立面造型也不会有太多变化,这实际上是给建筑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将立面做的既简洁又不简单,并能体现时代精神。有的建筑师对于工业建筑设计不重视,总是说做得再好也就是个厂房,而我觉得不然,能将简单的东西做好才是水平。这些年,我一直想摆脱老厂房立面设计的呆板,让它们拥有轻钢结构独特的气质。我刚参加工作时做的一个厂房,甲方资金比较紧张,我做了3个方案,最终选定在墙面上画色块的效果,并用大写M来体现公司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还有一次,和日本一家立面公司合作,厂房平面很简单,立面公司并没有做夸张的造型处理,只是用材很精致,建成后效果不错。

6防火问题

工业建筑的防火措施与民用建筑有所区别,主要有4个特点:

6.1厂房不单有耐火等级的分类,还有火灾危险性分类,从甲到戊共5类,其中甲类是易燃易爆的厂房或仓库,戊类的定义是“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6.2从使用性质不同,工业建筑分为厂房、仓库两种。工业厂房一般流水线比较长,人员比较稀疏,防火分区面积、疏散距离的要求相对宽松。例如:丙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二级的防火分区面积可以做到8000m2。库房由于长时间堆放货物,易引起火灾,要求比较严格。

6.3轻钢结构厂房主结构、墙体、屋面等都是钢质的,钢的耐火极限仅有0.25h,远远不能满足防火要求,所以主要钢构架均应喷涂防火涂料或做其他防火措施。

6.4一般来说,防火墙与墙面屋面相交处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然而对于轻钢结构来说,即使堵实火焰也会烧破钢板窜到另一个防火分区,况且由于板是波形的还有檩条、支架的存在,封堵本身都很难。规范明确规定,对于这种情况防火墙应凸出屋面、外墙面至少0.4m,在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7结束语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并不如公共建筑复杂,但也并不简单、乏味,其实重要的是用心,用心体会、用心理解、用心学习、用心创新,只要用心去做建筑,再简单的房子也能创造出亮点,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马琴.浅析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张遥.浅谈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入门之道[J].武汉勘察设计,2012(10).

第12篇

作为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再生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工业建筑再生的理论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关于以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工业建筑再生设计手法的归纳少之又少。本文从工业建筑改造背景、文化教育导向改造案例和再生手法并通过厦华电子旧厂的改造实践来摸索和总结基于文化教育的厂房改造设计的新途径。

关键词:

文化教育;工业建筑;再生设计;设计手法

1工业建筑改造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成为很多国家城市创意空间塑造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欧洲和美国在城市复兴中分别为80%和70%的空间更新项目与此有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形成系统的工业建筑改造理论和手法都能为中国工业建筑更新和再生提供丰富的经验。旧工业建筑在改造在我国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的过程整体基本分为三个时期[1]。初期工业建筑的改造主要是强烈的功能需求进行改建或扩建,这个阶段对国外的案例和理论了解少,改造设计的手法和思路比较局限,缺少系统改造理论指导。中期的探索围绕上世纪90年代展开,由于改造成效显著、成本较低,此时工业建筑改造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各地方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参与到工业建筑更新的改造中,例如:北京的双安商场;末期,从90年代后期至今,期间工业建筑再生和更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期受到国外设计思潮和优秀案例的影响,这时的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呈井喷效应,改造对象从厂区、仓库到船坞,改造内容涵盖商业、艺术和展示等,例如:北京798、上海红坊等等。随着改造理论的成熟,改造手法的多元化,改造的内容也不断地在增加,如一些院校和私立教育机构将工业建筑改造为文化教育空间。

2文化教育为导向改造案例

作为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工业建筑改造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门的改造对象。随着工业建筑的改造和转型,其内容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其空间跨度大、层高多样化是文化教育建筑青睐的转型载体。1980温特图尔的锅炉厂旧工厂被改造成为温特图尔苏黎世建筑学院,改造完之后立面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形式,建筑内部分为两层空间,直穿式的过道成为很好的展示和评图场地,大跨度的空间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绘图教室和交流空间,建筑内部建筑结构给人粗狂的空间质感,改造完之后感觉空间功能和教育内容和谐一体。国内一些厂房经过改造成为文化教育空间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内的工程坊、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等等,都是由校内工厂转型再利用成为文化教育建筑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作为校办工厂在经过改造后进行华丽转型,建筑内部空间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改造设计,利用大跨度直跑楼梯串联垂直交通并丰富空间的视线层次。在空间的节点上形成高低不一的半围合空间,这些空间即可以用来做展示和评图,也可以来做班级和团体活动具有灵活多变性。建筑局部空间保留着原有厂房的设备和结构无不唤起使用者对工业文化的记忆和空间穿越感,该空间的改造取得较大成效,也作为国内教育建筑改造的一个经典案例。

3文化教育建筑改造再生手法

通过对比和总结以往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优秀理念和手法,并根据文教教育建筑的特点,形成以下改造再生手法;

3.1引入绿化

工业建筑改造成文化教育类建筑,首先要改变的是空间氛围[2]。引入绿化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是可以在建筑之间的广场引入地被、灌木和乔木,丰富空间的层次。工业建筑内长期的重金属致使土壤严重受污染,植被起到生态修复和美化作用。其次可以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在建筑立面和空中种植绿化来改善建筑立面视觉效果。最后可以采用建筑内部绿化方式,在建筑内部挑高空间、天井、中庭处种植植物来绿化空间内容。

3.2塑造形体

3.2.1立面造型:

工业建筑改造使其进行功能置换既要保留工业建筑的特点,也要突出替代功能的属性。因此改造过程中,对建筑立面造型的调整和更新是必然的。采取对窗体和柱网内的墙体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附加表皮的形式,如在表皮添加穿孔彩钢板、穿孔铝板、防腐木、有机玻璃、钢化玻璃等材料进行立面形体塑造。

3.2.2增加链接:

对于建筑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对单体建筑立面进行设计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加强独立建筑形体之间的联系。设计中可以采用连廊的形式对建筑形体进行串联,既能保证交通的流畅性,也能让建筑之间产生空间围合关系和形体材质对比。针对二层以上空间可以采取玻璃框架空中连廊的形式,大大增强区域内的空间层次感。大面积的玻璃框架有时也会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建筑形体,如北方天气较为寒冷,会用玻璃框架将多个建筑连接一起形成入口、中庭或其他交流空间。

3.2.3增减形体:

改造中为增加形体功能或展示建筑形态内质,会采用增加或减少建筑形体方式。增加形体称为为扩建,根据增加功能的类型进行设计,如增加大型多功能厅就会附加独立形体用连廊接连或者穿插到建筑内部,形成材质的对比和反差。立面增加主要表现在将窗体和平台向外出挑,形成对外的观景平台等。减少形体常规采取方式是全部或局部拆除墙体和楼板保留柱网框架,形成公共场所和交流休闲平台,的柱网与主体建筑形成虚实对比并塑造强烈的工业文化氛围。

3.3组合空间

工业建筑改造不仅要对建筑外形进行设计,更重要是室内空间的改造,根据不同层高和跨度会形成以下两种方式;

3.3.1水平组合

工业建筑改造内部功能置换最为重要,因此就涉及内内部空间的分割和布置,建筑跨度较大的空间根据文化教育功能需求进行水平分割,如学生教室和阅览室面积较大,教师办公、交流空间、厕所等其他功能面积较小,根据功能分区和柱网跨度大小对水平功能重新组合。水平组合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墙体,与固定式空间不一样的是很多文化教育空间偏好移动式墙体,主要是可以灵活多变,根据教学需求组合大小不一的空间功能,如深圳华侨城的有方文化教育空间,作为一个展示空间在安排教育讲座的时候将展墙全部推移到墙边就可以形成一个大型交流场地。

3.3.2垂直组合

垂直组合就是增加或减少垂直面的层次,对于层高超过4.8m的空间可以采用增加夹层来丰富垂直空间界面和功能面积,对于层高4m以下的建筑门厅、大厅或者内部公共活动空间可以采用打通垂直楼层界面,形成两层挑空的敞开空间。另外可以利用层高对形体进行错落退台式的处理来丰富垂直界面;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展览空间设计打破垂直分层和水平分层的界线,以一种垂直递进的方式逐渐抬高和递减[3]。

3.4梳理交通

交通的梳理与空间的组合不能分离,同时交通也作为一个独立重要的元素影响着空间的层次变化;

3.4.1水平交通:

水平交通有直线贯穿式、环绕式、发散式等,工业建筑柱网以框架结构为主,开间多,水平交通要注意消防疏散,特别是尽端空间要注意开设次入口和垂直疏散出口,梳理内外流线使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捷[4]。可以用抬高、降低和材质变化进行功能分割丰富水平交通的形式。

3.4.2垂直交通:

文化教育建筑的交通消防疏散要求严格,工业建筑置入文化教育功能必须要严格按照消防要求进行改造和设计。垂直交通是重要的交通节点,其串联各楼层之间的交通关系,特别是需要增加电梯和拓展垂直交通的形式成为改造重点。如华清学院,在入口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大跨楼梯直通二层形成冲击力强烈的垂直交通形式,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则采用直跑楼梯直通三层,成为空间改造中突出的设计亮点。

3.5丰富细节

3.5.1墙体:

墙体的设计主要包含立面开窗细节,如针对青少年空间开窗,可适当降低高度,改变窗户的材质,丰富开窗造型,改变工业建筑开窗的单一造型。墙体的材质可以进行丰富和细化如采用磨砂玻璃、穿孔板材、红砖、彩钢板等进行材质的对比。

3.5.2小品:

在允许条件下适当保留厂房原有的工业设备,如锅炉房设备、厂房机器组件等可以成为空间中重要的展示元素,作为改造的重要方式记忆的延续也给空间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建筑的内涵。

3.5.3水平界面:

常规工业建筑地面都采用耐用水泥材质,而作为文化教育类建筑空间,需要丰富地面铺装造型,如利用原有形式形成跑道、铺设软质材料、增加地面导视内容丰富地面材质的形式。工业建筑楼层较高,局部空间如儿童交流空间,需要增加吊顶来塑造亲和的空间氛围,同时可以利用统一不规则吊顶造型来丰富空间主题。

4厦华电子旧厂改造设计

4.1基地现状

厦华电子旧厂房位于湖里工业园区,南临湖里大道与特区纪念馆,西至象屿保税区,距港口码头、机场与火车站仅5km路程,与厦门岛外三大区紧密连接,交通便捷,周边配套成熟。厂区作为闽台文化产业试验园的一部分,在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的申报中脱颖而出,这些以老工业厂房为主的区域正等待着转型的时机。基地由南北两栋建筑组成内部停车系统紊乱,功能流线不清晰,除基地内三棵大榕树,没有其他绿化。厂房建筑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高,跨度大,适合用来做展览、教育等公共功能空间。通过调研发现湖里区在教育文化空间方面发展较为薄弱,特别是以湖里大道为交通轴的空间,缺少文化教育类型的活动空间,这不利于区域内青少年的休闲娱乐的多元化。因此在改造中将区域的功能定位为以服务青少年学习、休闲的文化教育活动空间,主要功能以文化教育为主,辅以展览、办公等功能,通过功能的置入来丰富和提升区域内的文化氛围和活动类型。

4.2设计内容

4.2.1建筑改造设计:

厦华电子厂主要有两栋分别高五层和六层的厂房组成,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方盒子玻璃幕墙厂房式建筑造型。在改造设计中首先从加强两栋建筑的连续性入手,利用梯田的退台形式,层层递减形成连续的立体绿化界面,在更有利于视野通透的位置加层,积极营造水平无阻、上下通透的开放视野[5]。每层退台都是两栋建筑的联系室外交流空间和立体空中绿化,为建筑空间植入绿意。这些退台用来不同种类的植物,儿童和家长们都可以加入其中进行互动种植。临街的建筑表皮采用彩钢板并在上面进行激光穿孔形成竹子的剪影效果,阳光穿过钢板投射到墙体上会形成竹影的斑驳感。同时利用不同功能空间的形体穿插向外出挑,形成室外的观景平台,丰富立面的形体层次和空间机理。

4.2.2广场改造设计:

对于文化教育的建筑来说,室外活动空间尤为重要,在改造设计中有效的借用空中绿化平台同时,最大限度开发广场空间。基地现有三棵大榕树分布在不同的空间节点,首先利用高低起伏的连廊形式将三棵榕树的空间进行串联,再利用形体切割的方式对硬质空间软化处理,形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绿化形体。为避免绿化形式的单一化和塑造空间的活跃感,对绿化体块较大的节点进行曲面立体绿化处理,增强竖向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中主要利用木材质、绿化植物、水景、长廊和硬质铺装同时点缀一些雕塑小品,形成喷泉跌水、表演舞台、观景平台、起伏长廊、休息空间等丰富的立面轮廓,力求以简单的形体设计塑造多样的活动类型。

4.2.3室内改造设计:

两栋建筑分别为教育馆和科技馆;教育馆主要包含文化手工制作、艺术培训、武术培训、亲子教学、展览区等功能。改造中植入大型的旋转楼梯,从底层通道顶层强化垂直交通的形式,丰富交通空间形态。设计中融入自然的叶片元素,对其进行变异处理,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和形式肌理。曲线和圆形的是空间分割形态的主旋律,在遵循活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空间流线的设计。科技馆主要包含科技活动、室内探险、科普知识区、科学体验区、办公等功能。室内改造设计疏通多处楼层直通屋顶,形成空中连廊和室内中庭,基于较好采光和空间互交性将中庭用来做休息交流空间。部分功能利用形体向外出挑的形式对单一立面进行突破,在大空间中融入小盒子元素,使室内体验维度增加。

5结语

我国文教类旧工业建筑改造不完善,作为以文化教育为向导的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不仅仅关注工业建筑形体本身,更要侧重育人精神的塑造。特别是作为教育的空间场所,要始终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从人机工程学出发,以实用、舒适为前提,来塑造一个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场所。每一个案例的尝试都是建筑师对改造这一命题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反观现在很多厂房改造过度艺术化的处理,我们更需要考虑人为使用的可行性、实际性和探究其延伸的人文关怀。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作者:叶茂乐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奎.从旧工业建筑改造到高校建筑空间拓展的初探[D].湖南大学,2011.

[2]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

[3]杨瑾,王满军.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J].城市建筑,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