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

时间:2022-10-14 08:1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开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开发

第1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目前,乡村旅游尚无统一认可的概念。国内的观点一般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旅游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各种农事劳动,即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强的劳作活动;三是乡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1.目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很多学者做了研究,综合目前的国内研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划分标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表1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类

第一类划分标准主要是从投资、管理的角度考虑发展模式,解决如何实施乡村旅游开发的问题;第二类划分标准从游客动机出发,考虑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要设计富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融入并感受最纯朴的乡村生活情趣;第三类划分标准实际上概括了目前乡村旅游的基本形态,主要是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分布、特色吸引物来探讨开发模式。第四类标准依据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和路径,指出其发展的动力、成因和方法路径。从发展路径来看,我们可以将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归纳为两种:

(1)景点依托模式(或者称毗邻资源模式):是乡村景观与旅游景点(区)结合、连动的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依托已有的旅游景点(区)的吸引力和客源流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使单纯的观光旅游与体验乡村风俗有机结合。

(2)都市依托模式(或者称毗邻客源模式):此种模式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托大城市的市场发展起来的,其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里的居民,旅游者出游的目的以放松心情、享受休闲为主。

可以看出,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有多种,但依据前三类标准划分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缺乏可模仿、推广和借鉴意义,可操作性较差,要实现可借鉴、推广,必须研究其发展过程和路径,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依据第四类标准划分的开发模式。,即景点依托型与都市依托型两种模式。

2.两种模式――景点依托型与都市依托型

(1)景点依托型。该模式主要是指,在著名旅游风景区周围发展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旅游观光者,针对这些游客,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借助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城市居民旅游(严格地说来是对乡村差异性的资源和对城市市场的相邻关系的双依托)。其资源优势主要是自然环境,其产品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兼有观光的体闲;二是与景区旅游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

(2)都市依托型。都市依托型模式是指借助乡村自有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多样客源的城乡居民旅游(严格地说来是“搭便车”形成的差异性产品组合,实际上也是双依托)。其资源优势是自然环境兼原有名胜,其产品要素是兼有体闲的观光。

这种模式下,因为客源距离旅游目的地较近,所以重游率高,易形成忠诚客户,从而向周末度假休闲方向发展演变。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在不同的开发区域,针对不同的旅游客源及旅游需求,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将这两种开发模式结合起来运用。 详见表2。

表2都市依托型与景区依托型的开发模式

三、本文的回顾与总结

本文首先研究了乡村旅游缘起、概念,以及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即景点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的开发模式。当然,关于旅游开发策略中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等都未进行考虑,有待于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乌恩等: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2002.05

[2]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5

[3]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人文地理[J],2001.16

[4]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农村经济[J],2003.10

第2篇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156-02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 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 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陶瓷生产制作流程旅游开发

对于任何一个陶瓷生产地来讲,存在着大量陶瓷生产作坊、企业,它们是发展陶瓷旅游特色经济的基础,也最能代表当地的陶瓷工艺特色。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艺技术保密的前提下,将陶瓷生产、加工,交易地点开辟为陶瓷旅游景区。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处理、坯、釉料制备、坯体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造型设计与成型模具进行开发与挖掘,让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在陶瓷旅游开发中,不仅注重其观赏和趣味性,还要培养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对参与性强的陶瓷工艺项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适当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对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制作工艺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旅游者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二)陶瓷工艺品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陶瓷旅游本身来讲,要增加多种收益,就需要开发经济价值高、游客喜爱的陶瓷旅游工艺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划中可以开发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工艺品,如唐三彩,各类艺术瓷盘、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艺品,宜兴紫砂壶;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盏,青花瓷工艺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礼品一条街、亮马河工艺品市场、天津的南市及广州文昌路工艺品市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在陶瓷工艺品开发中,首先,应注意艺术瓷产品品种、花色,手法的创新,根据旅游者喜欢新、奇、变的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和消费倾向,设计和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工艺品。其次,对陶瓷工艺品产品要加强包装装潢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避免各厂商相互模仿、重复,在销售时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

(三)陶瓷实体文化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的开发,让旅游者认识、了解陶瓷生产只是一个层面的内容,任何一种劳动或成果都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中国陶瓷还是中华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上,不仅让旅游者学会看陶瓷,学制作,还要懂得品文化。这就需要开发一系列有关陶瓷文化的实体景区,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琉璃的上釉及窑烧技术,直接催生了现代釉面砖的诞生。秦砖、汉瓦,一路的传承与演变,成为中国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为当代建陶产品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及设计源泉。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就是体现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实体形式之一。

1 陶瓷博物馆。陶瓷博物馆是“陶瓷”产品的集中展示区。

该博物馆应具有展示、教育、宣传等复合功能。“陶瓷”产品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产品特色、陶瓷文化将通过陶瓷博物馆得到宣传与展示。如号称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国陶瓷馆展示面积4 000多平方米,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 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 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

2 陶艺街。陶艺街是“陶瓷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依托,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与外观的艺术性。通过陶艺街创办,实现游客以陶艺体验、陶艺文化熏陶与陶瓷物购物。陶艺街应具有观瞻、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号称“台湾的景德镇”的莺歌镇就有条举世闻名的陶艺街,镇上有800多家陶艺工厂和陶艺店,旅游者来到这条街上,能感受到浓浓的陶瓷文化氛围。

第3篇

【关键词】温泉旅游 开发模式 温泉城

温泉旅游是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从而达到养生、休闲、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温泉旅游起步虽晚,但温泉旅游业发展迅速,总体来说,温泉旅游的开发有四种主导模式,即康体保健式、主题度假式、文化体验式和综合开发式。然而,在政府的努力与支持下,全国相继出现了一批温泉城。温泉城的开发建设,是以温泉的综合开发为切入点,故本文认为,它可作为温泉旅游综合开发模式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新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使得温泉旅游地在原有基础上有面上的扩张,成为振兴地域经济的重要项目。“温泉城”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如下:

一、开发温泉城的SWOT分析

(一)优势与机遇

1.资源优势。温泉城的旅游开发主要依靠温泉资源优势,获得口碑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城市(乡镇)的发展。温泉城一般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旅游产品的功能相对齐全,集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多种功能为一体,能适合多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其次,温泉城的功能整合完善,游客停留时间长,旅游收益高,能带动整个城市的消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政策支持。温泉城的开发,多由政府支持,由政府招商引资,投资资金相对丰厚,加之政府的扶持,大大减少温泉开发的风险。其次,温泉城的开发多为大工程,开发力度大,设施完备,档次较一般的温泉度假村要高。

3.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温泉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提高。若温泉城定位清晰,配套合理,以特色的温泉为卖点,其需求临近程度将很高。

4.品牌优势。鉴于温泉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驱动力,故政府一般会将城市作为营销对象,其宣传力度大,效果佳,不仅能吸引短途、近郊旅游的城镇居民,还能吸引周边城市乃至国际游客。

(二)劣势与挑战

第一,温泉城旅游开发模式的最大劣势是受其自身区位、客源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一般而言,其区位条件远离大中城市,故客源受一定影响。第二,温泉城针对各层次、各类型客源市场,若定位不准确或配备不合理,易造成旅游淡旺季分明,资源闲置成本过高,从而陷入经营困难的危险。第三,温泉城的开发建设耗资大,历时长,若开发不当,容易产生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环境,从而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第四,随着国内一些温泉城的成功营造,各地通过包装整合,纷纷打出自己的名号,如大连安波温泉城、大庆林甸打造绿色温泉城、浙江武义温泉城、汤山新城“国际温泉城”,山东莱西市欲打造北京威尼斯,凸显激烈的竞争态势。

二、开发思路与策略

温泉城的旅游开发应借助政府的力量,突出温泉特色,力求在宏观上把握好旅游资源的营造方向,在微观上重视温泉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要通过申报“中国温泉城”与大力宣传,以促进温泉城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以此提升温泉城的知名度和品牌。

(一)结合自然,融于自然,在设计上凸显“天人合一”

对于北方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北方温泉城周边的冰雪资源以及生态资源,开发出温泉、运动、生态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寻求刺激的强烈愿景;对于南方而言,可突出南方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气质,充分利用温泉城周边的山林、小溪、农田、果园等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发一些山林漫步、小溪漂流、田园观光、果园体验采摘等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在内容上为温泉旅游注入活力

在温泉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如温泉养生文化、温泉景观文化、温泉服务文化、温泉沐浴文化、温泉文学与艺术、温泉养生与休闲文化、温泉地宗教与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所以,文化既丰富了温泉旅游的内容,又为温泉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首先,应融入丰富的养生文化。其次,在民族特色浓郁的温泉地,应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发特色的民族洗浴文化。例如藏族的藏药浴——五味甘露汤,日本的温泉节,都影响深远。对于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温泉地,可开发文化型温泉旅游地,如西安的华清池、北京小汤山和南京汤山等。除此之外,还可开展温泉节庆活动,日本众多的温泉度假地,在一年中贯穿着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和庆典,使游客在沐浴温泉的同时感受并参与文化活动。

(三)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在宣传上发挥品牌效应

第一,加强温泉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对短中长期地热的勘察、开发利用和保护作出科学的安排,并弄清地热资源状况、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从温泉营销的供需环节入手具体细致地分析当地经济的开发条件、潜在市场、拓展空间等,并作出科学、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第二,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作为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面向社会开放温泉旅游投资市场,大量吸引民间资金。第三,可借鉴日本和台湾开发温泉资源经验,把温泉与其他旅游景点、休闲等项目捆绑起来,以温泉旅游为主要卖点,与其他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实证研究——大连安波温泉城

(一)资源优势

大连安波具有天然的高温淡水泉,经我国地质部门和联合国地热专家费富斯顿鉴定:安波温泉水为亚洲之最。其温泉日供水量为8000吨,是我国已经开发利用的117个温泉之一。安波地区环境幽静,气候宜人,其充足的净化空气中负离子比市区高7~10倍,适于休养生息。大连安波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属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是一个被森林环绕的温泉小城,有林地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5%。大连安波还拥有西周时期的巨石文化遗存——宋屯石盖墓、青铜器时代古代酋长或奴隶主的坟墓——俭汤大石棚以及被誉为辽南名刹的报恩寺。

(二)开发思路与经营策略

大连安波意在打造温泉、滑雪、登山、农业观光为体系的绿色温泉之城。其主要项目有温泉度假村、大连安波滑雪场(雪场每年在11月份开始正式营业,至次年3月份结束)、鸡冠山等山旅游景点以及农业生态观光园。目前大连安波温泉城拥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安波鸿缘山庄等60多家宾馆酒店、娱乐中心、疗养院、招待所,有床位3000余张;大中型游泳馆4个,室外游泳馆1个。室内外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其开发经营策略可见表1:

综上所述,温泉城的旅游开发与建设,是针对人们健康消费的品位日益增长的趋势,着重发挥基于商务会议、康体理疗养生和休闲娱乐以及绿色住宅的功能,并以此为龙头,配套完善相关的各类服务项目,最终温泉城开发建设将成为一个综合地产项目,形成温泉产业集团,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地在开发温泉城时,需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标杆性的尺度去铸造城市的精品,以聚集效益及整合泛旅游,带动周边土地、房屋的升值,促进区域绿色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朱跃东.温泉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4.

[2]李文雯,方百寿.青岛温泉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王华,昊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

[4]黄芙蓉.我国温泉旅游文化的建设[J].流通经济,2011,(36):162.

[5]胡志毅.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7-320.

第4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宁县;旅游开发

1.引言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武宁县是该规划中的全国生态示范区,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武宁县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2.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理解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Ceballos Lascaráin首次定义“生态旅游”,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是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2.2 生态旅游的理解

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生态旅游要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二是生态旅游要兼顾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三是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生态意识得到提高。

3.武宁县旅游资源现状

武宁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辖县,地处湘鄂赣三省边陲要冲。全县总面积3506.60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武宁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拥有庐山西海国家风景名胜区80%水域及绝大部分岛屿。近年来,随着建设“生态旅游大县”战略的确定,武宁县旅游业建成开放了20多个景区,“山水武宁”生态旅游品牌初步形成。目前武宁县已开发的代表性旅游景点有神雾山、武陵岩漂流、鲁溪洞、长水农家乐等,正在规划开发建设的有庐山西海国家湿地公园、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园、庐山西海百花源、罗平镇长水村“田园之乐”休闲度假旅游区等旅游项目。

4.武宁县山水旅游开发问卷调查分析

笔者分别以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表明,到武宁游玩的旅游者大部分对武宁山水旅游环境是比较满意的,此地吸引他们的主要项目是山水观光、漂流和温泉,到此旅游的主要方式是参加旅游团队或者自驾游,在此游览的时间一般为1-2日,主要消费在1500元以下。他们对于生态旅游理解的层次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无污染,山水环境好的程度;在生态旅游知识的培训上,针对旅游管理人员级别的较多,但针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的相关培训较少;对于武宁当地居民来说,大部分认为目前的旅游发展对当地既有破坏也有改善,他们对于生态旅游的理解程度大都会从外来者对当地人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出发,但总体理解不够全面。

5.武宁山水旅游开发对策

5.1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武宁县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山地森林生态旅游区、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区和农业类生态旅游区。针对森林资源开发,可以结合其特有的生物景观资源,在保护公园现有的特色森林植被景观的基础上,充分重视风景林的营造和原有林种的改造,使其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和立体绿化格局;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必须实施分区开发制度,将湖泊湿地旅游地分成保护区、治理区、示范区和娱乐区;从问卷调查反映,武宁农业类生态旅游区并未能引起游客的很大关注,此类旅游主要存在季节性波动和各旅游区功能单一、开发雷同等问题。对此,在当地农业类生态旅游区可以通过开展专题体验旅游活动,充分挖掘具有强烈乡村特色的地方戏以及传统节日的民间娱乐和节庆活动;同时在不影响居民正常劳作的情况下,根据游客和居民的不同需求,在农耕示范区设立“当一天农民”、农耕“出租”等乡村体验活动,实现游客、当地居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5.2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旅游产品本身是一种收入弹性很大的消费品,因此,如何针对根据不同产品的弹性结构设计构建生态旅游产品,是武宁生态战略实施的关键。从调查问卷反映,武宁当地的旅游产品多为中短途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而此类旅游产品的弹性也较小,可以保证一定的客源量,但产品消费不高,对相关产业的经济带动性不大,对地方来说经济效益低,同时过量的观光客也将对旅游资源有较大影响,所以在武宁县根据其旅游资源开发生态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可以吸引部分高层次的游客,争取到更大的生态旅游产品市场。休闲度假旅游因其吸引游客周而复始游览,其经济效益总是呈无限循环的态势,因此打造长休闲目的地将是武宁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5.3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通过问卷反映,到武宁的游客大部分属于一般旅游者,应实现生态保护\市场开发\社会教育等要求的协调一致。未来的旅游者不但是花钱买享受而且也是做了十分重要保护工作的人,加强对旅游者环保知识的教育是旅游地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创造就业机会,如吸收他们从事导游、餐饮、护林、防火等工作,支持他们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他们能自觉的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保知识的培训也在很大方面对旅游者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武军 陶暹光著.江西生态旅游业:理论与实践.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04.

[2] 张伟强 陈文君著.旅游规划原理.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8.

第5篇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109

第6篇

一、在原有遗址基础上对明中都恢复重建

截止目前为止,明中都遗址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毕。在未来,为更好发挥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效应,建议政府部门积极拨付资金,用于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工作。据史料记载,明中都气势恢宏,丝毫不亚于北京紫禁城。待明中都遗址得以恢复重建之后,便可恢复往日雄风,成为滁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原有遗址进行保护。诸如,奉天殿遗址、承天门遗址、东南角楼遗址、宫城城墙等,均应极力保护。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明中都遗址形成更好的文化沉淀,让游客更好体验到历史的沧桑。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恢复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建议滁州市相关部门将具体计划书及资金需求上报给省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从而获取更多省政府及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倡导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积极为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工作捐款捐物,用于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

二、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位

滁州市在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明中都遗址属于典型的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打造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应对景区内的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应在原有皇城遗址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遗址进行重建。为增添景区内的旅游吸引力,还应对景区内的各种景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如植被规划设计、河流的规划设计、假山的规划设计等。在景区打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科学的恢复明中都皇城原貌。待明中都遗址景区打造完成后,可借鉴扬州瘦西湖景区的做法,对游客售票。为更好实现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价值,刚开始定价时,门票的价格建议不要过贵。如若门票不贵,则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此进行文化旅游。待游客越来越多,且景区设施越来越完善时,可适当提升门票价格。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滁州市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必须进行科学定位。

三、明中都遗址景区周边需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明中都遗址的发掘工作刚完成不久。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需积极做好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诸如,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道路设施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酒店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其它商业设施建设等。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滁州市在将来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时,方能更显成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在此之前,滁州市政府、旅游局及交通规划部门,应做好通力合作,积极发挥好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共同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征求旅游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四、积极做好明中都遗址旅游的媒体宣传工作

目前,人们对明中都遗址并不了解,仅有少数人知晓明中都遗址。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及旅游局应对明中都遗址发掘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报道,积极利用媒体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明中都遗址。这样的做法可为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做好重要铺垫。除此之外,滁州市还应将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积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待景区打造成功后,更应利用媒体的力量积极向外进行宣传,引导更多人到明中都遗址进行文化旅游。总而言之,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要想真正发展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从现在起必须切实做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饮食民俗特点旅游开发继承

旅游业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旅游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旅游业已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层次的提高,以往的观光游已经不再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他们更多的希望能走进原住地人的生活中,并且体验他们的生活,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饮食民俗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地方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大不相同。我国素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在民间流传的《口味歌》就是最好的佐证。

同时,各个地方都有特色小吃,与那些著名的菜系相比,地方特色小吃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平民气息。如北京的驴打滚,爆肚;上海的排骨年糕,;云南的米线,丽江的鸡豆凉粉等从南到北,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

(二)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众多,形式的历史久远。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形成了带有本民族烙印的饮食民俗。汉民族作为一个主流民族,其饮食文化特点是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注入到饮食文化中,特别强调通过食疗来达到身体内在的平衡,并且极其讲究饭食的色,香,味,形,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味觉上,都追求一种美的享受,这也是中国菜遍布世界的主要原因。

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在饮食的发展上也各具特色。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喜欢吃糯食,鱼生;瑶族喜欢吃冷食,如竹筒饭,肉鲊,鸟鲊;蒙古族的手抓羊肉,炒面,马奶酒;维吾尔族的烤肉和馕,还有著名的烤全羊;回族的粉汤,油香。

(三)稳定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文化模式,它还是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从饮食方面来说,食物的来源总是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不同地方的人们吃的食物总是相对固定的。如生活在海边的人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鱼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生活在高山牧区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牲畜的肉和奶就是他们的主要食物。

虽然随着交通的发展,食物的流通也变的更加频繁,在各个城市的菜市场都能买到产自其他地方的蔬菜和鱼类等,但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饮食习惯已经历经了千年的传承, 并且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内化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很难打破的。

(四)传播性。

饮食民俗在时间概念上是传承的,同时在空间上也是在向周围扩布的。这种表现在时空上的扩布有的时候是自发性的,如人口的流动,贸易的往来带来饮食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的时候则是带有目的性的,如受旅游活动影响。

我们在这里想要讲的是饮食作为一种地方特产而被旅游者有目的的从旅游地带回其居住地,如新疆的“阿布拉”的馕经常作为一种特产被旅游者带回居住地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种礼品在传播的同时也起到了饮食文化的固化,正如春天里花儿的种子,只有更广泛的传播才能保持物种的顽强的生命力。

二、饮食民俗和其他民俗的关系

(一)岁时节日食俗。

在中国许许多多的节日中,很多都是和饮食有关的。也许最初的节日就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产生的,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期,人们面对自然所显示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一遇到自然灾害可能就要食不果腹,所以人们在丰收的时候祭天、祭地,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岁时节日和饮食的关系可以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只有通过饮食才能更好的表达岁时节日的含义。

(二)人生仪礼食俗。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通过举行不同的仪式和礼节来表明进入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在各个环节中对食俗的要求和约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1.婚姻食俗:在我国,传统的婚姻结合要经过提亲、定亲、迎娶、回门等这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饮食习俗。如在有些地方,男方到女方家来提亲,女方都要设宴款待来客。到了迎娶新娘,有的地方还要在嫁妆中陪上一些食品,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期间给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准备的一种非常隆重的宴席,并且在民间非常注重宴席的质量,从入席到开席上菜,乃至菜名,菜品的摆放都非常的讲究。

2.生育食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香火”的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孕的妇女为了求子,妊娠期妇女为了顺利的分娩,所以在饮食上就要遵从一些特殊的规定,如民间有吃瓜求子的习俗,吃鸡蛋求子的习俗,有的地方认为在妊娠期的妇女多吃龙眼,生出来的孩子的眼睛就又大又亮,有的地方认为不能让怀孕的妇女吃兔肉,骆驼肉,否则认为生出来的孩子会长兔唇,或者怀孕的周期将会延长到12个月。

(三)食俗。

1.佛教对饮食的规定:佛教作为一门古老的宗教有着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并且在饮食方面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教把食物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通过这种划分,把“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

同时,为了更好的修行,传教,还规定僧侣过午不许进食,因为佛教认为,早晨为天人食时,中午为法食时,下午为畜生食时,夜晚为鬼神食时。

2.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来源于《古兰经》,在《古兰经》里对饮食有个总的要求,就是食物应该是“合法”并且“佳美”的。所谓合法,就是要在真主名义下宰杀的东西,因此不能吃不合法的东西,不能吃自死动物的肉,不能饮动物的血,因为不洁;所谓佳美,就是只能吃好看干净的东西,如羊,牛;不能吃长相丑陋且不干净的东西,如猪;不能吃不反刍的动物,如驴,狗;不能吃性情凶猛的东西,如蛇,鹰。在伊斯兰的两大节日“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中,对饮食也有一些要求。

3.道教对饮食的规定:道教源于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宗教思想以追求长生不老为主要目的,因此十分注重饮食养身。道教的饮食规定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食疗,讲究食草木药物,主要是为了强壮身体和安神养心;二是注重素食,并且尽量少食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而应多食水果。

三、饮食民俗在开发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饮食民俗不仅是物质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不仅满足旅游者的基本生理需求,还在旅游业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影响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饮食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我们需要更正确客观的看待饮食民俗。

(一)中华饮食的特点:选料广泛,菜品繁多;讲究美感,艺术性强;饮食与文化相得益彰;讲究医食同源。

(二)饮食民俗的本质:饮食民俗从现象看,是物质的,但是究其本质,它表现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领域。比如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两千多年前,端午节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三)饮食民俗的继承。

1.注重文化内涵建设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不仅自然资源要注重文化领域的开发,物质民俗更是如此。在开发饮食文化时,不仅要对菜品本身精益求精,更要对其文化和内涵得到一个很好的挖掘和提炼。

2.强调地方特色有句俗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地域性极强的饮食民俗中,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这也是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第8篇

关键词:蒲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一.蒲剧

(一)简介

蒲剧,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

蒲剧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当地习惯称“大戏”或“乱弹”。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这些实物史料不仅证明了晋南地区蒲剧等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同时也存在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潜力。

(二)艺术特色

蒲剧传统剧目有本戏、折戏500多个,题材上至远古,下至明清,有文有武,风格多样,以做功戏、唱功戏居多。各行当的代表剧目齐全。主要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等;主要板式有二性、流水等。蒲剧的音乐节奏强烈、明快;唱腔高亢、豪放、流畅;表演即舒展、粗犷、大方,又细腻、活泼、欢快。并擅用各种特技以表现人物情绪和性格,如翅子、胡子、梢子、鞭子、跷子等技功。蒲剧凭借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浓厚的地方色彩,使其在晋南民间深受喜爱。许多赞赏近代蒲剧及著名演员的谚语,至今仍流传不衰:“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盛《藏舟》”、“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谚语里说的(孙)广盛,(王)存才,都是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名旦。20世纪50年代蒲剧艺术空前兴旺,不但整理改编出一大批传统剧目如《徐策跑城》、《麟骨床》等,更涌现出一批优秀演员。由五大蒲剧明星——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联袂出演的戏剧电影《窦娥冤》,遍映大江南北。

二.蒲剧的旅游开发

(一)戏曲旅游的概念

戏曲旅游属于专项的旅游产品,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旅游项目。戏曲旅游是以戏曲文化为平台,兼具娱乐性、欣赏性、休闲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不同于其他旅游活动的特点是季节性不明显。

(二)戏曲旅游与蒲剧的关系

蒲剧借助旅游得以发扬,旅游借助蒲剧得以丰富。目前蒲剧同我国其他的戏曲行业一样,正处在转型期。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戏曲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减退。在戏曲艺术处在低谷之际,戏曲旅游的出现有力地带动了戏曲的发展。旅游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了欣赏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文化。而由戏曲传播给人们的文化影响,会更直接,更生动,更容易接受,更具衍生力。这就给戏曲带来了市场和经济价值。人们通过旅游,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戏曲,也通过旅游衍生出了其他消费项目,例如戏曲工艺品、音像制品等等。旅游带来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蒲剧传播者的积极性,使人们又重新审视这一古老艺术的价值,进而促使人们逐渐深入地了解这些传统文化。

将蒲剧艺术打造成我省的旅游名片之一,可以丰富晋南地区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增强当地旅游形象的特色,成为当地重要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不可替代。蒲剧这一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三)蒲剧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1.节庆活动产品

“所谓的旅游节庆就是指以旅游文化为背景,以旅游促销为目的,以各种传统的、现代的节庆、会展、民风民俗活动为载体而举办的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戏曲旅游节庆作为开展戏曲旅游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戏曲旅游的节庆活动产品开发就是以戏曲文化为内涵,以戏曲旅游为主题,以戏曲活动为主线,以旅游节庆为媒介用戏曲节庆做旅游文章。蒲剧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理应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品牌。我们可以兴办每年一度的蒲剧文化艺术节。从而进一步借助蒲剧的旅游产品,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舞台艺术产品

我们应将蒲剧这一民间戏曲定位于高雅的舞台艺术,提高其可欣赏性,增加受众。这就提高了对编导、舞美、音控、服装、道具的要求,从而使这门艺术更好的呈现给广大游客。

3.影视产品

影视作品对旅游资源、旅游地的宣传作用是毋庸小觑的。我们应当拍摄一部或几部关于蒲剧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播放使大量的观众对旅游地心生向往,扩大旅游地的影响力,提升旅游吸引力。

4.博物馆产品

建造蒲剧文化博物管,直观、系统地展示蒲剧的艺术特征、文化脉络、历史沿革。将其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博物馆内。博物馆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设施,同时也可以作为旅游地的文化地标,可以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

5.旅游纪念产品

发展蒲剧特色旅游也可依托一些实物,例如脸谱工艺品、戏曲服饰、戏曲乐器等,开发出供游客消费的旅游纪念品,形成横向、纵向纵横发展的产业链。在此类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以文化美学和工艺美学为指导,切不可粗制滥造。这些不光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同时又是旅游宣传片。戏曲工艺品本身是物质的,而其制作技艺则是非物质的,引导旅游者探知戏曲工艺品制作技艺传承,同样是蒲剧旅游工艺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戏曲工艺品的开发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挖掘戏曲文化的产业深度,有效提升戏曲工艺品的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通过戏曲工艺品的开发拉伸蒲剧特色旅游产业链,扩大蒲剧特色旅游的影响,培养旅游潜在消费人群,为蒲剧旅游的深度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9篇

笔者通过对CNKI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一共14篇,这说明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根据笔者统计CNKI搜索结果,近几年国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基于旅游需求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磊,2010),以淮安为例,认为淮安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终端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运用主题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开发策略;《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建忠,2009),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途径;《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杨丽,2001),认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要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樊玲、洪锋,2007),认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可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饮食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要充分利用饮食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以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胡一旻,2009),认为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分析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发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黄继元,2005),认为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毛震,2007),认为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四川地区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佛教饮食文化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研究居于表面化,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研究意义及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一)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特色饮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作为旅游购物品。[1]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饮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拉动当地农业、餐饮业、制造业的发展。

泰山雄伟壮丽,成为中国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底蕴丰厚,泰山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加大对泰山饮食文化的开发力度,有利于更深刻地挖掘泰山文化内涵,使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感受泰山的浩瀚与深邃。

(二)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泰安地处我国古代齐鲁大地的腹地,其饮食文化属我国四大菜系的鲁菜系。中国历代都有对泰山的封典祭祀,由此而形成的泰山祭祀性的饮食文化一脉传承,至今仍绵延不断。泰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山东省的中部,北依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因此泰安的饮食文化深受济南菜和孔府菜的影响。泰安属泰山所在地,泰安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泰山文化的痕迹,泰山是一座神山、圣山,包罗万象,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着人世沧桑,佛、道、儒相安于泰山,泰安的饮食文化必然有佛、道、儒文化不同程度的渗入,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洋洋大观的泰安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各种文化兼蓄并存。泰安依托于泰山,泰山的物产是泰安特色菜的主要用料来源,泰山的儒、道、佛文化又从素食方面对泰安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延,使得泰安菜呈现出多样而质朴的特点。以泰山物产和泰山儒、佛、道文化为基本内涵的泰安饮食文化主要表现为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野菜宴、泰山赤鳞鱼等。

不同文化的聚拢,促成了泰安丰富多样的特色饮食,主要有泰安煎饼、野菜宴、东阿阿胶、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

三、泰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专门经营具有地方特色餐饮的酒店不多,地方餐饮质量较低

国内外游客来到泰山,除了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探寻历代帝王在泰山上留下的足迹、体验泰安的民族风情外,同时对依托于泰山文化底蕴下的泰安的饮食充满了期待,对此,并没有引起泰安政府和旅游行业的重视,“正宗四川风味”、“沙县小吃”、“佛跳墙”、“韩国休闲餐厅”、“哈尔滨餐厅”、“客家水煮鱼”、“东北餐馆”等餐厅在泰城林立,而“鲁菜馆”仅有“泰山一家人”一家连锁餐厅,对于以“泰安名吃”命名的正规餐厅却几乎没有,泰安回民聚居区最为著名的早餐———糁,只在路边的小摊位有,却没有环境优雅、制作工序精良的正规饭店,没有打造属于泰安的字号,同样泰安煎饼、泰山赤鳞鱼、泰山豆腐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字号,没有专门的饮食文化管理部门,这种现象时间长了,易使本地独有的工艺和技术慢慢退化,宝贵的本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逐渐消失;有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利润,在工艺和选料以及加工上偷工减料,使游客花了钱却品尝不到正宗的泰安美食,从而对泰安饮食大失所望,严重影响了泰安饮食文化的口碑。

(二)宣传力度不够,营销体系不完善

“山东煎饼”、“东阿阿胶”闻名中外,泰安因依托于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煎饼”、“泰山板栗”、“泰山三美”、“泰山野菜宴”等独一无二的饮食资源,游泰山、品泰安美食成为游客游玩的主要目的,但如此优越的先天条件却并没有得到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对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进行整合营销。人们谈到北京,就能想到“全聚德烤鸭”等老字号;来到重庆,说起火锅,就能想到“德庄”、“小天鹅”等火锅名店;提起扬州的早茶文化,那肯定离不开“富春茶社”,提起泰安,却没有一家代表泰安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餐饮名店,所以,必须加大泰安饮食的宣传力度,将泰安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品牌来包装,完善营销体系,实现泰安餐饮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参与性不强

目前泰安餐饮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开发主要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开发者忽视了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游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追求吃得有品位,所以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是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的。泰山作为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受到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顶礼膜拜,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泰安的饮食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对于游客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菜肴的制作会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方面应该引起泰安饮食企业的重视。

四、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基础,笔者对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泰安饮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将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山、济南饮食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充分利用“山水圣人线”的优势,推出“品孔府宴、尝泰山煎饼、饮泰山女儿茶、感受济南菜”的饮食线路。

(二)推出饮食文化旅游专项产品

1.泰山农家乐体验游

“农家乐”是一种依托农业的“寄生”产业。因此,“农家乐”不是毁农造景,而是以农为景;不是抛弃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简单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而是在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基础上,增加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

泰山北麓“农家乐”已颇具规模,“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农业观光休闲游正在成为都市人群休闲消费的时尚,泰山野菜、泰山炒鸡、泰山山珍正是发展泰山农家乐体验游的优良先决条件。泰安要充分利用泰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泰山北麓清幽的农户庭院,以农户的菜园、花园、果圃、鱼塘,配合上泰山悠久的文化氛围和民风民俗,如泰山封禅文化、东岳庙会等,要让游客动手采摘菜园、果园的菜品、果品,这些成为游客的用餐原料;要为游客准备野鸡蛋、板栗、核桃等“农”味十足的土特产供游客选购带回家。

2.泰山豆腐宴专线游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泰山豆腐被誉为“泰山神豆腐”,豆腐宴大概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经过历代厨师的挖掘整理,泰山豆腐宴已成为鲁菜中的一朵奇葩。宴会时有多达150多道豆腐菜可供选择。以豆腐为主料烹制的名菜有:一品豆腐、八仙瑶池聚会、佛手豆腐、人参豆腐、芙蓉豆腐、荷花豆腐等,色香味形,美仑美奂。泰安开发豆腐宴旅游专线,让游客在品泰山豆腐宴尝泰山美食的同时,遐想帝王封禅泰山时的情形。

3.在现有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

泰山文化底蕴深厚,饮食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元素,在对泰山进行旅游开发时,在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感受泰山雄伟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体味泰山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内涵,得到心灵的净化与灵魂的升华,泰山野菜宴、豆腐宴食用历史悠久,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如“在体验泰山封禅文化的同时,感受豆腐宴、野菜宴”,则一定能给泰山旅游增添更多的乐趣。

4.大力开发饮食类购物品

泰山当地特产丰富,有泰山煎饼、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各种品质优良、品种多样的饮食类购物品,可以考虑自建直营店、零售店并且通过与旅游购物店合作,销售独具特色的泰山饮食类购物品,作为游客返家携带当地特产或旅游观光式购买,通过游客的无意识营销,对泰山饮食类购物品进行推广,同时实现宣传泰山文化的双赢效果。

5.兴建泰安美食文化街

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建立泰安饮食文化一条街,美食街的整个设计要结合泰山封禅文化、民俗文化,如泰山石敢当信仰、泰山山神崇拜、东岳庙会等,使游客置身于泰山浩如烟海的文化氛围中品尝泰安美食,让游客对泰山美食在口感和内涵上都被吸引,同时结合泰山东岳庙会,借助泰山东岳庙会的影响力,策划泰安美食节,借此平台宣传泰安美食。

6.宗教饮食文化体验游

泰山佛、道、儒三教合一,普照寺、灵岩寺成为泰山佛教的神髓所在,开发佛教素食文化体验游,使游客体验泰山佛教的空灵和浩瀚;碧霞祠、岱庙为道教神灵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神府,给了无数善男信女以寄托,定期举办道教饮食养生论坛,在提高现代人养生意识的同时,宣传泰安饮食文化及宗教文化。

7.加大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美食节、洽谈会、旅游大篷车、建立旅游饮食推广网站等平台,宣传泰山饮食文化,通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活动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在对外的媒体宣传片中加入对泰安饮食及文化的宣传。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日渐增强,旅游网络推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宣传方式,网络营销旋风正席卷整个旅游市场,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营销商机,正在成为主流旅游营销平台。现在游客普遍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各种旅游信息,他们获得的泰安饮食信息多是从旅行社网站、各种自助游网站等得到,此外还有一些官方网站如山东新闻网等,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个网上泰安饮食旅游超市,所有的泰安饮食旅游资源都在里面展示,为游客提供各式选择,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还要针对不同客源地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泰安饮食旅游推广网站。

第10篇

【关键词】古镇旅游;当地居民;旅游未参与者;开发商;利益博弈

【基金项目】本文受凯里学院青年课题(项目编号Z1129)资助。

我国的古镇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拉动地方经济、带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受益不均等负面影响,引起目的地居民的不满。

一、当地居民与开发商利益博弈问题的产生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就是当地居民和开发商。当地居民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因为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建筑物需要统一,古镇原貌需要保持,传统习俗需要传承,这些都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而且,随着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越来越成为古镇旅游的核心性吸引物。所以说,当地居民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古镇旅游开发的成败。而旅游开发商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导着市场经济活动。任何古镇旅游开发都要市场化运作,而资本所有者――开发商事实上主导了古镇旅游的开发。由于当地居民个体的力量极其渺小,旅游开发商主导旅游开发,他们往往只顾自身经济利益而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而政府为了自身政绩、税收等方面的利益考虑,也往往站在偏袒开发商的立场。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的措施进行反抗,例如抵制旅游、敌视游客、甚至暗地破坏旅游开发等等。

二、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古镇旅游开发

(一)博弈理论

1944年美国学者诺依曼和摩尔根斯坦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出版,使博弈论在经济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博弈论问题通常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参与博弈的博弈者;二是每个博弈者可能采取的策略;三是所有博弈者可能选择的每一种策略组合情况下的每一个博弈者所获得的支付。博弈中的策略决定对于博弈者至关重要,参与博弈的所有博弈者的策略一旦确定,他们从博弈中所获得的利益(支付)也就同时决定。

博弈论研究的基本点是策略行动的选择研究。策略行动是一种竞争者通过影响对手对于自己行为的预期而影响对手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行动。可供寡头选择的策略行动,像首先行动优势、确实可信的威胁、创造声誉、阻止对手进入等都是经常使用的。例如,旅游开发商在利益受到威胁时,可以通过采取“威胁”策略,即以退出旅游开发为威胁,通过切实可信的“威胁”向政府、当地居民施加压力,从而在利益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在现实中,政府在处理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矛盾纠纷时往往会偏袒开发商,这与开发商的“威胁”策略不无关系。

(二)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分析

在当地居民在与旅游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中,开发商的博弈目标是经济收益最大化,而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却不尽相同。当地居民中的“旅游未参与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主要是一种社会利益博弈。他们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中,不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经济收益,反而还要共同承担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诸如物价上涨、环境污染、公共资源被侵占等等。在缺少获得经济收益渠道的情况下,他们会积极的向开发商诉求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社会权利,也可能以此为由要求经济上受益。而“旅游参与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主要是一种经济利益博弈。他们已经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已经从中受益,他们的博弈目标是想从开发商手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经济收益。本文着重分析当地居民中的“旅游未参与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

一般而言,在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关系融洽的古镇,旅游开发一般比较顺利,双方都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相互拆台、敌对破坏的古镇,旅游开发比较失败,双方的收益都很低;还有一种情况,当一方守法、正当经营,而另一方不守法、恶意竞争时,不守法者总是比守法者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于是,我们根据当地居民和开发商的收益状况构建以下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其中其中,C>A,D>B, b>a,d>c。

为了表述清晰,我们用数字代替字母,使C=5,A=4,D=2,B=1,b=3,a=2,d=0,c=-1于是构建完全信息条件下当地居民旅游与开发商的博弈支付矩阵。

在开发商采取“合作”策略前提下,当地居民采取“合作”策略获得的收益为2,采取“不合作”策略获得收益为3,此时“不合作”策略带来的收益大于“合作”策略;在开发商采取“不合作”策略的前提下,当地居民采取“合作”策略获得的收益为-1,采取“不合作”策略获得的收益为0,此时“不合作”策略带来的收益又大于“合作”策略。所以,无论开发商采取什么策略,当地居民采取“不合作”策略带来的收益都大于“合作”策略,即当地居民的最优策略为“不合作”策略。

同理,开发商的最优策略也是“不合作”策略。

在理性假设条件下,当地居民中的和旅游开发商都会采取“不合作”策略,而这种(不合作,不合作)策略集却造成双方收益的最小化。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一方率先改变自己的“不合作”策略,转而采取“合作”策略,但是他不能保证对方也会采取“合作”策略,那么他的利益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例如,当地居民在(不合作,不合作)策略集中收益为0,他率先改变自己,采取“合作”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采取“合作”策略收益为4,采取“不合作”策略收益为5,于是理性的开发商会采取“不合作”策略。这时,率先改变的当地居民收益却变成了-1,比以前还少。这就是说,博弈双方一旦陷入不信任、不合作的怪圈,率先采取“合作”策略的一方会遭受更大的利益损失。于是,博弈双方在明知道“不合作”策略收益非最优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率先改变自己的“不合作”策略,博弈双方从而陷入一种“个体非最优、集体也非最优”的博弈陷阱。

以上便是从西方经济学博弈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地居民与开发商不合作的原因,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双方利益博弈的主要内容。

(三)双方博弈的主要内容

1. 维持古镇原貌带来的生活不便

古城镇的存在价值是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物、古朴的环境以及众多文物遗存这些凝固的、静止的事物,而且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古镇人传统的生存状态,即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许多专家指出,古城镇要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及恢复古城的传统环境和风貌,包括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水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风情。大多数情况下,开发商是借助政府的力量出台法令、法规来保持古镇原貌。

政府出台保护政策侧重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促进古镇旅游的长远发展,以获得社会声誉、知名度、政绩等等。旅游开发商支持赞同文物保护政策,目的是为了获得长远经济收益。但是,旅游开发商和政府并没有站在当地居民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没有考虑到种种文物保护政策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什么不便,更没有考虑应该给当地居民利益补偿。当地居民作为古镇的主人,政府一道法令,就无偿剥夺了他们很多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例如,黄山市、大理市、丽江市出台的“典型村落村民建房管理措施”就对居民建房的审批、建筑风格都有具体的限制要求,具体见表1。

从当地居民的角度来讲,古镇的种种保护政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例如房屋的审批、选址、建筑风格、结构等),抑制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降低了舒适度,如此种种我们可以归纳为“负效用”。当地居民受到了生活上的“负效用”,如果没有一定的“正效用”相补偿就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为了获得公平收益,当地居民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通过各种破坏活动引起开发商对他们利益诉求的关注。例如在广西黄姚古镇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商借助政府的力量把老街的古建筑全部保护起来,禁止拆建。旧房不能拆、不能改变原有结构,建新房又无地方,严重制约了古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由于居民利益严重受损,致使部分群众反对对自家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反对民俗文化的展演,甚至对旅游业进行有意识的破坏,阻碍旅游开发,降低旅游的文化品位,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形象。

2. 扰民问题

参观民居建筑是古镇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游客四处游走必然会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干扰,加上部分游客素质不高、行为不端,扰民现象愈演愈烈。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史密斯认为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情况呈两个倒立的金字塔,“即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旅游对东道主地区的文化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东道主地区的人对不断增多的游客的感觉则日益淡漠。换言之,旅游越是成为大众旅游,它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就越深刻,个体旅游者对当地民众的适应程度就越差”[2]。

扰民现象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扰民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当地居民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抵制反抗。例如,对游客冷漠敌视,蓄意引发矛盾冲突,破环旅游设施,或者为避免游客骚扰而离开旅游地。丽江古城的“空巢现象”就与当地居民为逃避游客骚扰有很大联系。丽江古城本地居民大量外迁,民居成为商铺和客栈,古城变成了一条商业街。 “空巢现象”降低了古城的文化内涵,不利于旅游的长远发展。开发商为了维护长远利益的获得,必须要控制旅游扰民现象。在此问题上,开发商的“合作”策略是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对当地居民进行利益补偿等,“不合作”策略就是对游客的扰民行为放任自流。

3. 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旅游接待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彻底处理就排放于河流或湖泊,大量游客涌入造成的生活污水过量排放都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游客在寺庙游览时烧香拜佛,造成烟雾弥漫会污染空气,更多更普遍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带来的汽车尾气和其它运输工具在运行过程中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旅游业本身的环境噪音污染主要来自客运交通、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方面;游客的消费能力本来就比当地居民强,游客剧增也更大了垃圾的排放;另外新的污染源也在不断产生,如光污染主要是由饭店、酒楼、商场的玻璃墙、铝合金板、釉面瓷砖等装饰性材料产生,各种霓虹灯、广告牌、探照灯等强光干扰人的正常视觉。

由于游客在旅游地滞留时间较短,所以这些污染问题的主要承担者还是当地居民。特别是那些当地居民中的“旅游未参与者”,他们未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经济收益,反而要承担旅游污染带来的生活不便,所以他们的反抗情绪尤为强烈。当地居民的抗议没有效果时,当地居民自身的角色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可能由污染受害者变为污染源,例如看见别人随地乱扔垃圾自己会学着随地乱扔垃圾。由于控制环境污染会增加成本,所以在监管不利的情况下,理性的经济人为了减少成本会去污染环境,这就是旅游地污染的“公地悲剧”。毫无疑问,“公地悲剧”最大的受害者最终还是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

4. 古镇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当地居民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经济影响。旅游业发展造成了本地区经济的外向性特征,其各种设施和服务大都是以游客服务为首要目的。传统居民被迫迁移,一些传统经济逐渐衰落,传统的就业方式被迅速涌来的旅游浪潮淹没。地价上涨、物价高涨、交通堵塞,这都给本地其他经济发展带来了生产成本增加、销售成本增加、劳动力的流失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给其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当地的各种资源集中于发展旅游业,其机会成本是错失了发展其他行业的机会。

在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中,开发商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地居民在面对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经经济影响时缺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但是,当地居民可能通过其他的途径,例如抵制、破坏古镇旅游的方式进行抗争,也就是他们的“不合作”策略。为了保证古镇旅游的长远健康发展,旅游开发商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负面经济影响,同时给当地居民一些利益补偿,这也正是开发商的“合作”策略。

5. 当地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与分化

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商机的有限性,客观上拉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例如,程阳风雨桥的利益分配就存在着这种很尖锐的矛盾。因为核心景点的辐射能力和各村寨资源同质性的现实,程阳风雨桥旅游业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包括经济收入和提供的就业机会。程阳八寨侗民对旅游收益分配普遍感到不满。他们认为,程阳桥是先辈艰辛所建的公益性事业,为八寨所有,可作为景区开发了,人们的收益状况却差异很大,除了极少数的直接旅游从业者外,大部分的村民并没有从旅游业中获得生活的改善,村民多有抱怨。

由于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收益分配不均,导致当地贫富差距拉大,进而可能引发邻里关系恶化。如果当地居民对收入不均贫这一现象认识不清,就可能产生“旅游未参与者”对“参与者” 的孤立,进而对古镇旅游采取不支持乃至抵制态度,部分当地居民甚至希望恢复以前共同贫困的生活状态。当地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邻里关系恶化,以及当地居民的不合作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古镇旅游的发展。

6. 文化的变异

文化变异主要是由于旅游开发商的重利行为造成的。如丽江古城的东巴文化就是因为各种重利行为而发生变异。东巴教本是一种原始宗教,有着极强的神秘性,现在却成了全民的宗教,连东巴文字也成了商品。由于缺乏文化产品的权威认证机构,街头的各种东巴文化衫、壁挂等饰物谬误百出,损害了“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声誉。还有就是由于开发商对当地文化不尊重,引发了对地方文化拥有权解释权的争论。文化常常根植于当地人的头脑之中,透过日常生活的言语、行动表现出来,只有当地人的诠释才能完整。格尔兹认为,“文化存在于文化持有者的头脑里,每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头脑里都有一张‘文化地图’,该成员只有熟知这张地图才能在所处的社会中自由往来”[3],因此“只能通过文化持有者自己的文化话语去撰述自身的文化”。但是,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经济收益,而不是文化的原真性。例如在黄姚古镇的旅游发展中,旅游公司的经营者、导游及其工作人员基本上由外地人担任,对当地文化的解读,大都为迎合游客喜好或者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对地方文化加以篡改、编造甚至误读,忽略了当地人对自己文化文本的叙述。如对古镇自然景观“盘道石鱼”“南蛇扑蛙”的解释,完全删改了“地方性知识”的本义,引发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拥有权、解释权的抗争[4]。

文化变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地居民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这就需要开发商加大宣传教育,吸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文化的建构,优先考虑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等“合作”策略。

三、对建立当地居民与开发商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

(一)博弈陷阱问题的解决

博弈陷阱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解决博弈陷阱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市场失灵。当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客观上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外部力量主要是指政府,只有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博弈陷阱。此外,还需要建立明确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双方行为的实施,其中一方采取“合作”策略时,能够保证另一方也会采取“合作”策略,这样才能跳出博弈陷阱。

(二)建立当地居民与开发商利益协调机制

具体而言,处理好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成立由古镇当地居民代表组成的“旅游协会”。现行的村民组织“村委会”更像是一级政府组织,更多的体现政府的意志,不能很好的反映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旅游协会” 要由当地居民中的“旅游参与者”和“未参与者”代表共同组成,由村民民主推荐产生。旅游协会成立之后,当地居民以集体的形象出现,既能够更好的反映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又能够对当地居民起到监督作用,减少“公地悲剧”的发生。

2. 对当地居民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协会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对古镇旅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由于认识误区所导致的各种破坏行为,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中。

3. 以人为本,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率、收益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地居民的经济意识、权利意识日益觉醒,要求旅游参与、旅游受益的意愿空前强烈。开发商应该尽可能的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对拥有文物产权的当地居民给予利益补助,尊重当地居民参与决策的权利。在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率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创新,例如,允许当地居民可以出资的形式参股古镇旅游企业,还可以尝试让当地居民把土地、房屋、建筑等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总之,让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增强当地居民的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

4. 积极发挥“精英”的作用。社区内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磨合下,社区内部往往已经形成了某种内部机制来维系社区的运转。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一个“熟人社会”[5],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之上。在一些古镇、古村落,当地居民拥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一些精英人物诸如“寨老”“族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行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5. 政府的适当干预。由于市场经济失灵导致公共物品缺失,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博弈陷阱”,这些都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只有政府通过立法、监督、经济、税收等多种手段才能解决此问题。

6. 环境保护组织、遗产保护组织等公益机构的监督十分必要。由于没有利害关系,公益机构能够站在科学、客观的角度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监督既有利于文物资源的保护,又有利于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丽江古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就曾因为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受到世界遗产组织的“黄牌警告”,后来丽江古城接受遗产组织的建议进行了积极改进,从而保证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车震宇、保继刚:市县级政策与管理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的重要性――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为例[J].建筑学报.2006(12)

[2]Smith,V.L.1989.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3](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海岛旅游;选择模型;开发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7.08.103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产业,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旅游产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旅行方式。特别是2015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浙江舟山召开,阐明了海岛旅游是“蓝海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是对海洋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是海洋经济的新蓝海,海岛旅游已成为沿海地^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海岛旅游作为“蓝海经济”的重要战略支点,如何在“蓝海经济”战略中实施开发而发挥重大先驱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下,必须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的特征去研究其开发模式,海岛旅游采用何种开发模式对海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围绕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系统分析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企业及政府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因素进行模块分析其供给和需求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新模式加快推进了海岛旅游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快速“起飞”和持续发展。

1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环境分析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受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区域经济、交通条件、旅游企业和综合作用的影响等核心因素制约,这些供需的核心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开发模式的选择机制产生积极影响。

1.1海岛旅游资源禀赋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受海岛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在选择具体开发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之前,需分析海岛旅游资源特色,从海岛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海岛文化等人文环境对海岛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只有系统分析海岛旅游资源供给因素,才能使海岛旅游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并形成产业优势,从而提高海岛旅游竞争力。

1.2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开发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岛所处的区位与需求的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因素。客源市场远近对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也具有不同层次影响,开发模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与客源市场相对比较的远海岛,海岛资源相对贫乏,则可通过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发展海岛旅游。

1.3交通条件

交通是海岛旅游开发的桥梁和纽带。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是海岛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海岛的可进入性增强,缩短了游客行程时间,节约游客时间和金钱成本,加快游客周转速度。交通条件优越,而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

1.4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一是区域经济影响海岛的对外联系程度。区域经济越发达,相应对外联系程度越高,区域内外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越大,从而外来游客来岛旅游量增加。二是区域经济影响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地居民对海岛旅游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当地游客数量。三是区域经济影响投资规模。海岛旅游开发是利用海岛资源再开发的高投入的旅游项目,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海岛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和消费层次。海岛的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客源市场相对较大,交通条件较为完善,则适宜采用客源市场主导模式或是综合协调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

1.5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也直接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科学合理,政策条件优越,则有利于发挥海岛旅游市场机制,旅游企业的规模较大、经营水平较高、服务配套完善,有利于从市场驱动上推进海岛旅游开发,通过市场机制吸引企业进行海岛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政府不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具体的干预,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1.6政府支持

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决定政府对海岛开放开发政策支持态度。其态度和行为是开发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若政府重视海岛旅游开发,政府将主导海岛旅游开发,且政府财政支撑力度就大,将加大力度建设海岛旅游的基础设施,提高海岛的可进入性,完善海岛旅游配套设施,并通过政策扶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海岛旅游相关人才,为海岛旅游开发创造完善的条件;并融合社会资本,构建海岛旅游开发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海岛居民参与、经营海岛旅游,实现海岛资源共享,构建利益驱动机制,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海岛旅游协调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除受上述等因素影响之外,还受旅游主体、社会政治环境、海岛承载力和气候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而这些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也有所改变,从而带动开发模式的变化,甚至有可能使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从一种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因此,海岛开发模式的选择只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从长期发展角度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是不停运转和改变的。

2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

2.1选择机制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对海岛旅游资源从供给和需求分析得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受到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区域经济、旅游企业以及政府等要素的影响。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其他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这三个要素而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则是通过协调各要素关系,保证海岛旅游客流、信息流和收益流的顺畅,促使游客从客源地向海岛旅游目的地流动。选择机制的动态函数模型构建为:

其中,C(t)表示的是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也就是旅游质量等级,C(t)值越大表示海岛旅游质量等级越高,α为C(t)的加权系数;M(t)表示客源市场的规模,即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大小,M(t)值越大表示客源市场规模越大,β为M(t)的加权系数;E(t)表示区域经济,E(t)值越大表示海岛区域经济水平越高,β为E(t)的加权系数;C(t)・M(t)・E(t)表示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三者共同的影响作用,δ为加权系数,ε指误差系数,表示除这三个要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交通条件、旅游企业和政府行为。为了简化分析,C(t)、M(t)和E(t)三者的取值分别取最大和最小两种状态,则Y(t)一共衍生出8种状态,如图1所示。

2.2选择机制模型的分析

根据以上选择机制动态函数模型可以分析出海岛旅游在不同环境、资源条件中,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其选择的开发主体形式也不一样。通过动态函数模型分析得出八种不同开发模式,这八种不同动态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2.1模块1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D1所示,模块1的C(t)、M(t)和E(t)值都小,即模块1的海岛旅游资源禀赋较差,区域经济水平低,客源市场规模小,一般是海岛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因此,模块1的海岛应选择“特色生态+政府主导型”的开发模式。模块1的海岛虽然距离大陆较远,客源市场小,且海岛旅游资源也并不丰富,但这类岛屿的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能以其特色的生态环境吸引到客源,但该类海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只适合适度的小规模旅游开发,因此,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指导和监督海岛旅游开发,一方面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缩短海岛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的相对距离,扩大客源市场规模;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海岛旅游资源的保护,适度开发。

2.2.2模块2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2的M(t)值相对于C(t)和E(t)值较大,而且可能比C(t)和E(t)值大很多,即海岛旅游的资源禀赋不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但其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对于模块2的海岛可选用“客源主导+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该模块的海岛虽然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匮乏,区域经济有限,但其距离大陆较近,区位条件良好,客源市场广。因此,该类海岛可以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发展海岛旅游。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机制不完善,需要以政府主导,开发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完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

2.2.3模块3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3的C(t)值相对M(t)和E(t)值较大,即海岛旅游旅游丰富,但其客源市场小,区域经济水平低,该模块的海岛可选用“资源主导+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3的海岛虽然远离大陆,区位条件差,游客空间移动成本高,导致客源市场小,并且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好也限制了海岛旅游开发,但因其具有丰富的发展海岛旅游所需的资源,能够以特色的自然资源吸引游客。因此,该模块的海岛需要通过政府主导,构建衔接沿海大陆和岛屿之间的交通条件,并充分挖掘海岛文化资源,减弱资源利用的单一性和空间布局不平衡,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4模块4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4的C(t)和M(t)值较大,E(t)值较小,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且客源市场广阔,唯一不足的是区域经济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成熟,因此,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4的海岛具有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的自然资源,深厚底蕴、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距离大陆较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客源市场规模大,因此,模块4的海岛要开发种类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客源市场的多方面需求,需要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

2.2.5模块5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5的E(t)值相对于C(t)和M(t)值较大,即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不高,客源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模块5的海岛可采用“特色生态+混合成长型”开发模式。该模块的海岛应充分发挥其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对海岛进行适度开发。由于海岛开发初期,不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企业对海岛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完善海岛开发的基础设施,使海岛开发初具规模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海岛旅游的后期开发和经营管理中,政府则退出主导地位,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责。

2.2.6模块6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6的E(t)和M(t)值较大,C(t)值较小,即海岛的旅游资源禀赋不高,但海岛区位条件好,客源市场规模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客源主导+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5的海岛自然资源不丰富,但其距离客源市场近,具有广大的投资空间,通过市场机制吸引企业、民间资本或外资,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可提高海岛开发的效率。

2.2.7模块7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7的E(t)和C(t)值较大,M(t)值较小,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市场规模较小,模块7的海岛可采用“资源主导+混合成长型”的开发模式。模块7的海岛自然资源丰富,但因其区位条件的限制,客源市场相对较小,企业投资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在海岛旅游开发初期,需要政府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海岛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的相对距离,减少游客的旅游成本,扩大客源市场。待客源市场规模形成后,通过市场机制引进企业参与到海岛旅游开发与管理,强化市场作用,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2.2.8模块8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8的C(t)、M(t)和E(t)值都较大,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规模大,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8的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优异,且离客源市场近,具备大规模的客源市场,海岛旅游开发投资前景大,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海岛旅游开发。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成熟,因此,通过市场主导,由企业进行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等的开发,提高海岛旅游开发效率。

3海岛旅游开发选择的新模式

根据选择机制动态函数模型得出的八种开发模式,结合海岛旅游供给和需求的环境分析,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从旅游主体、动态流程及基础模型等进行三维分析,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是影响开发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构建开发模式选择机制模型的重要影响因子。如图2所示,从资源驱动需求因素来看,可以分析出模块1和模块5可选择特色生态型模式;模块2和模块6可选择客源主导型模式;模块3和模块7可选择资源主导型模式;模块4和模块8可选择综合协调型模式;从投资需求主体上分析,模块1、模块2、模块3和模块4可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模块5和模块7可选择混合成长型模式;模块6和模块8可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

根据图2模型所示,从供给和需求上可以分析出,一种开发模式可以对应若干类型海岛,不同海岛在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上具有相似性,那么将会选择同一种开发模式。同一类海岛也可能对应不同的开发模式。如果海岛的客源市场规模较小,达不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海岛旅游开发的要求,那么同类海岛在不同地质环境或地区,会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由此可以分析而归纳得出,海岛旅游开发可划分为三大类型新模式。

第一,海岛旅游开发因资源驱动型的驱动因子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资源主导模式、特色生B模式、客源主导模式和综合协调模式。

第二,海岛旅游开发因旅游开发投资主体的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混合成长模式。

第三,海岛旅游开发因管理体制的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经营管理模式、旅游开发区式复合治理模式和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华旅游.吴必虎.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报告(2015)[EB/OL].(2015-10-13).http:///article/52661.

[2]安应民,邓灿芳,游长江.三沙市建市背景下的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分析[J].新东方,2012(4):7-12.

第12篇

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对象是一切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文化客体。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缺乏这两者,就很难称得上是生东旅游。生态旅游最初在提出来时就是作为一种环境发展战略,目的是通过旅游,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首先关注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的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旅游开发也是一个多目标体系,这与一般的旅游开发有较大的不同.其开发成功的标志不是最大的商业利润.而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护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既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时也关注当地群众的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体现在社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以及自然和文化环境质量得到维护。为此,应遵循如下的开发原则,以保证生态旅游开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文秘站: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即使自然保护区、风员名胜区这类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半封闭或封闭区域,生态旅游也不应是象牙宝塔,否则也很难持续发展。只有当地居民理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从中受益,才能使区域生态旅游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让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从社区的初步评价,到规划过程与实施,直至不断发展中的监测,都能反映出“共享的社区设想”,从而得到当地的支持。

所谓“泄露”就是旅游的收益流到旅游区域以外。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该项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保留在受影响社区内。这也是维持当地计区和群众对生态旅游开发信心的重要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和扶助,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更多地参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从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从而使新的商业机会能在地方层次上解决,使生态旅游的效益用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四、区域整体发展原则

目前一些地方开发生态旅游,大多是单个的项目,不仅规模不大,同时一些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因此显得十分零星和破碎,导致了一般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生误解,认为生态旅游项目比较牵强附会。确实、任何单一的生态旅游项目都难以有足够的吸引力,更不要说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有区域思路,要从更大的范围来考虑,要将一个地方的生态旅游项目放在区域的背景中来认识,否则即使有较大的投资,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益。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基本单位应为一个县,这样便于在政策和管理上获得支持,而且也有利于项目的连接。特别要注意不同地点之间的项目联系以及对已有景点做新的开发。

生态旅游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不足,以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在经营管理上没有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