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13:4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区教师交流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构建“大学区”,打造优质、均衡教育
2014年10月开始,合阳县教育局全力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度”。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立足合阳教育发展实际,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从管理机制创新着手,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合阳县教育局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分布状况,按照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和名校引领、相对就近、城乡捆绑,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原则,组建成立11个大学区,其中普通高中1个、初中3个、小学4个、学前3个。全县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大学区管理,实现大学区管理全覆盖。学区长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园)长担任,大学区在学区长学校(园)带领下,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轮岗交流等新思路、新方法,整合优质资源,带动成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计划用2~3年的时间,以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示范引领、输出理念、共享资源、集团化发展等办法,引领带动成员学校实现捆绑式集约运行,通过互通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全县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高,逐步实现全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较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八个统一”是管理理念的核心
“大学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学区内学校相对集约的“八个统一”:即“统一学校管理、学管理、统一设施共享、统一课程资源、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校园文化”。(1)统一学校管理: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研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向性管理策略,建立系统性制度及运行机制。(2)学管理:学区内建立共同的教学管理机制并确定相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对备课、上课、作业及教研活动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落实和评价。(3)统一设施共享:各成员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室、功能活动室等硬件设施互通有无,合作共享,有效利用,资源增值。(4)统一课程资源:各学区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试题库和各类电子平台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交流共享。(5)师培训:以国家、省、市、县、学区五级培训计划为依托,倡导以学区为单元的课程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区内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团队。(6)统一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由学区长学校统一安排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统一质量检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对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诊断,并按照质量发展目标和指标要求,全面考量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增幅变化情况。(8)统一校园文化: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挖掘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人文精神、国学经典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学区文化、校园文化。
“时间表”是合阳立下的军令状
1. 探索试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借鉴西安市大学区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合阳县工作实际,制定全县“大学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学管理、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典型引路、实践推动。各学区根据县局实施意见制定好本学区“大学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尝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
2. 有序推进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在总结探索试行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秋季,全县各学区按照方案实施步骤,结合实际,重点在“统一学校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尝试,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打造特色。
3. 完善提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完善“大学区”管理运行机制,总结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经验,实现大学区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考核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1.实施学区长负责制。
每个学区设视导员(兼职)一名,视导员由县局确定;学区长一名,由学区长学校校(园)长担任;副学区长若干名,由成员学校校(园)长担任。学区长领导学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每月召开一次“大学区管理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学区内成员学校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学区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学区内先进管理经验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共享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共享。各学区每月召开一次成员学校分学科或分学段教师工作例会,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讨论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学区长学校每学期总结汇报大学区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大学区工作总结会。
2.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
在探索试行的基础上,学区长学校通过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扩大办学效益,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3.建立校长、教师交流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学区内教师、校长交流和轮岗力度,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向有序流动。学区长学校每年向成员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带动成员学校发展。二是建立学区内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缺科教师校际间送教、兼课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名师课题研究制度等,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学区长学校满6年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每年流动人数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其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应占到交流总数的30%以上。
4. 实施“大学区”捆绑式考核。
大学区工作实行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捆绑考核机制,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和年度工作规划,提出具体考评方案,对学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综合考评。对学区长、副学区长的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树模、校长任用的主要依据。
开展学区研修,共建共享教研成果
借助大学区管理平台,遵循“面向全员、整体推进,聚焦课堂、注重实效,区域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县成立了11个学区教研组,结合学区和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推出了学区研修模式。该县教育局成立了业务指导、学校包联和督导检查三个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夯实主体责任。业务指导组包括教研室、电教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分别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教师培训、体艺活动、劳动实践培训等工作;学校包联组由局领导学段包抓,以股室为单位分学区包联,股长为包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督导检查组由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主要任务是督导检查大学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大学区实施过程中,三个工作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强力推进。
该县教研室指导学区长学校成立了学区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学区间送教送培,校本研修、学科研修活动;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学区为中心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各类比赛;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艺教师培训、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举办学区校长课改论坛,每月一个主题,扎实推进课改取得新成效。各校长根据本月研修主题,认真梳理交流学校课改点滴做法,分享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达成共识后,对下一月学区研修工作进行安排,引导成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研修工作。成立学区大教研组,开展学区研修。中小学大教研组以高效课堂为主题,分学区开展讲座解读、“听――评――议”课例研讨、跟进培训等系列研修活动。学前教研组主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开展研修活动,先后开展了现场诊断、五大领域“课例研修”和大学区管理制下的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城关小学区提出“引领、协作、共进”的学区发展理念,组织学区优秀教师“7校滚动授课”,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财力倾斜、承担学区学生活动全部费用,调动了成员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城关二小学区提出学区管理的“8大目标”,建立了学区管理QQ群,实现了学区管理信息化。第三小学学区开展的“需求式”送教下乡和“相约星期五”师训工程,赢得了成员学校的一致好评。城关中心学区提出的大学区管理“例会、教研、活动、宣传”四项制度,提出质量检测“6统一”要求,推动学区学校实现了4个转变。城关中学学区利用教师资源优势,组织成员学校骨干教师来校跟岗实践锻炼;发挥远航文学社辐射带动作用,在学区学校开展了“彩云之南”作文竞赛,在《意林》等全国学生刊物发表习作600余篇。实验中学学区,以1268德育工程为抓手,在学区学校教师成长和传统文化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承担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场会;第三中学学区发挥学校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作用,在教育科研、质量监测上加强统一协作,以考促改,以考促教,增强教师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达到有的放矢、共同提高之目的。
校园艺术月让学区更富有特色
今年5月以来,合阳县教育系统在全县范围开展以“激情五月 礼赞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均举办了校园艺术节活动,活动以班级、学校、学区、县级四个层面自下而上逐级开展,多所农村学校校园艺术节活动为首次举办。各校园立足校情,举办了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如城关二小的“乐德教育”艺术成果展、甘井镇中学的“我梦最美”梁山校园文化展、县幼儿园学区的“七彩童心中国梦”、县中心幼儿园的“乡土文化润泽童心”等。
一、加大学习力度,确保内容、确保效率。
以自身的需求为动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自我素质。本学期以《教研室内部管理手册》、《思考与实践》、《致加西亚的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多元智能新视野》(霍华德加德纳)为重点学习内容。学期初认真做好学习计划。除了保证每周五下午的固定学习时间外,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学习,确保学习内容、确保学习实效,及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并认真完成学习体会,为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提供理论的支持。
二、增强服务意识,关注课堂、关注教师。
1、关注常态课堂,关注年轻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和老师提供支持与服务。本学期在集体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个体调研的力度。一方面,对以往关注的重点学校(小学、小学、小学等)进一步给予支持与关注。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情况,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恰当处理教学各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英语学科相对薄弱学校的调研与指导。以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等学校作为重点调研对象。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对骨干教师及新教师的关注。在打造本学科优秀教师队伍的同时突出对新教师从课前、课上及课后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指导,提高新教师把握教材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开学初针对本学期教师任课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被关注对象,制订跟踪指导计划,以备课、听课、送课、评课等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收集汇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教研活动与教师们一起研讨、解决发现的问题。(计划期中前或期末前进行1--2次新教师培训,主要面对近1、2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3、做好毕业班复习指导工作。认真分析10年六升七的教学成绩,发现问题有两点:1、霍庄学区的各校英语成绩仍然落后;2、天穆小学、小淀小学和朱唐庄小学,语数成绩较好,但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低。这几所学校将成为自己今后个体下校的重点校,加大帮扶力度,使这几所学校的英语成绩尽快提升。
4、完成《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工作,并将在平时调研中发现的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较好的课,再进行认真地指导后,第十六周进行全区展示或送课下校活动。
5、做实基础性教研。尝试以教材分析——课例研究——课堂教学问题专题分析与研讨——课例研讨与复习指导为常规教研模式,围绕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日常教研的质量。第七周进行六年级阅读教学课例研讨活动;第八周进行四年级单词教学课例研讨活动。
三、转变研究方式,聚焦问题、探索策略。
1、本学期以“优化设计、规范课堂、激趣促学、提高效率”为主题,扎实高效地搞好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小现象,如:课堂用语不规范、巩固环节落实不到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脱离语境单纯讲授对话等等。本学期我将针对教学中操练环节不扎实的现象开展专题研究,结合课例研讨、微型课展示或日常教学实录分析等方式揭示课堂教学中影响效率的种种因素,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学初结合教学设计及优秀课例展示对一、三、五年级进行第一轮的教材分析,第12周将结合知识树的制作开展说教材活动并将与三、五年级的第二轮教材分析结合在一起。第13周针对一年级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在快乐中学英语”为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2、在区级教研的基础上,落实教研员包学区的方案,参与并指导学区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定期组织学区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学区组长制定学区教研计划。(研究问题、作课内容、作课教师、评课内容、反思设计、解决问题策略、总结等方面)定期参加学区的教研活动,深入学区和所属学校,指导解决存在问题,开展送课下学区活动,促进学区以及校本教研的开展。
3、进一步完善教师档案,建立学科队伍梯次链并开展分层教研活动,特别是针对骨干教师,为他们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提供各种历练的机会。积极发现并培养年轻教师骨干,不断完善学科队伍建设。本学期将结合双优课评选对选手进行前期培训。
四、开展特色活动,展现风采、优化教研。
1、组织好59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选手积极备战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初赛力争推荐出我区的优秀选手进入复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在成功举办第五届小学生英语短剧展演的基础上,积极畴备第六届小学生英语短剧展演活动,进一步促进我区小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本届展演活动从上学期开始着手准备,6月份下发了展演活动的通知,9月3日前报名,9月14日召开领队会,10月10日进行初赛,经过初赛按比例精选出优秀节目进入复赛,力争推出一批更为精彩的节目。
3、本学期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两项活动:(1)期中后加强对区双优课一等奖选手进行说课辅导,为备战下一届双优课作好准备;(2)第十周与、区区际之间的骨干教师共同交流、研讨活动。以“四年级《新版小学英语》的课例交流展示活动”为切入点,通过交流查找问题,锻炼后备力量,备战明年的市双优课。
五、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推动教研工作上水平。
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导参加“全国第八届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英语选手的指导工作。完成东北师大课题的课题的结题工作,完成结题报告和工作报告,同时做好主要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实录的录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课题的顺利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六、加强教研信息化建设。
1、不断补充和完善各年级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的整理,做好教材分析活动。将各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内容,按单元将知识点在学科网站上。
曼舞欢歌,展五区师生风采;
奇花妙笔,扬中华文化精华。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区内各学校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通力协作下,第五学区“绽放美丽,拥抱梦想”艺术节活动,从各校筹备到区域精品展示,历时约半年的时间,于2019年9月12日圆满结束。
此次汇演,既是第五学区为庆祝70周年的一份献礼,也是对学区艺术工作的一次检阅与展示。现将我学区艺术节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为艺术工作创造氛围。
各校责任校长高度重视此次艺术节,秉承大学区共谋、共担、共享、共进的理念,把艺术节活动作为既是展示自己学校的一个舞台,也是展示学区团结协作的一个窗口。
无论是校内展示还是区域集中展演,四位责任校长都会悉数到场,观看同时,交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学区方案制定到区域展示,学区内主管美育工作的领导们,先后三次齐聚到学区长学校,共同研究相关工作,大家献言献策,力争使我学区的艺术节活动圆满成功。
二、师生参与,为精品节目保驾护航。
本次艺术节,从社团活动到学校精品展示,四所学校共有三千余名学生参与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率100%,并根据师资情况,学生兴趣,设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小组并做到了组组有教案,课课是精品。
这次艺术节,在我学区内体现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工作者”。各学校从艺术节目到艺术作品,指导教师也是丰富的,亮甲山中心校的节目除了音乐教师还有许多是班主任老师指导的,朝阳中心校的节目,有音乐老师指导的、有体育老师知道的、有英语老师知道的,还有班主任知道的,但他们最显著的就是,都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因此他们的节目展示出来的就是活力四射!溪河中心校的音乐老师专业水平较高,他们的节目显现出的艺术水准是其他三所学校所不及的,可以说是我们学区精品中的精品。
参赛的书法绘画作品共计80余幅,其中美术作品数量较多,种类丰富,质量较高,体现出了师生的绘画水平。
三、艺术工作坊,彰显学校艺术特色。
朝阳中心校,将纸艺作为学校艺术工作坊,让人们对纸的艺术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溪河中心校中国结,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情结,编织着浓浓的中国情;白旗中心校的珠艺工作坊,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作品,凝结着师生们三年多的心血。
四、通力合作,为成功展示奠定基础。
由于学区长白旗中心校正在建设中,学校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溪河中心校主动承担了主展区的任务,其他两所成员校积极响应学区长学校的要求,按时报送节目、艺术作品、主动要求参与布置展区的工作中,四所学校犹如四个兄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使得我们区域集中展演精彩纷呈,学区艺术节活动圆满落幕。
展演的文艺节目,从四所学校优中选优,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曲艺四大类共11个节目,其中朝阳中心校3个节目,溪河中心校6个节目,亮甲山和白旗中心校各一个,每一个节目的背后,都镌刻着领导、老师、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五、反思不足,为下步工作布局谋篇。
1.方案制定还是存在脱离学校实际,可操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与局里的方案雷同,教育局的方案是站在全局角度,用于指导全市中小学的,其站位较高,有些环节只能是提出大方向的要求,而我们学校要制定的方案应该是面面具到、具体化、明确化的,甚至应该认责落实到每个人上。
2.思想陈旧,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绘画种类、形式还比较单一,本次参赛的作品多数是儿童画或是线描绘画一类,形式种类上缺乏创新;艺术节目种类相对较丰富,但表现形式、内容还很老套,不能与时俱进。
3.多数学校艺术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师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多数学校的艺术节还存在是德育领导的事,或者是班主任的事,音乐教师只不过是个打下手的,占不了主导地位,致使整个活动的艺术性大打折扣。
4. 有些节目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主题,节目缺乏艺术加工,很多展演节目都是网上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缺少原创,学生表演时大多数节目演员没有表情,体现不出童真童趣。
全面管理 高位办学启
教育集团成立后,面对在校师生人数多、覆盖学区广、校区跨度大等实际情况,学校依托多年办学实践,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系统总结出“一三四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即夯实“一切”学生和谐发展基础的办学思想;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扎实的基础学力、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坚强的适应能力的“四有”优秀人才。这些纲领性的发展理念,渗透在学校以“人本教育”“超越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中,具体转化为“三互、三态、六体现逐渐形成”的“三三六”办学举措。
在全市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全体教师励精图治,图强思变,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2006年以来,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市区前茅,多位和平区中考状元诞生我校。其中,在2006年中考中,一三四中学获全市第一名;2010年,在生源全部是学区学生的情况下,一三四中学以总分高于第二名学校10.8分的绝对优势,居全区第一名、全市第二名。在2011年中考中,成绩在7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2010年提高了4.27个百分点,化学、历史成绩再次位居全市第一,各科满分共计279人。考入实验、二中、育才四中等省级示范高中人数再度增长。真正发挥了名校引领示范作用,彰显着一三四中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学风格和育人风范。
伙伴模式 特色办学铸品牌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伙伴式”管理,为学校优质发展提供强劲引擎。学校从制度入手,对各部门实行“块块管理,条块结合”的“伙伴式”管理模式,落实“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的“三提精神”,做到工作到位不错位、不缺位,形成整体的“伙伴式”综合管理模式,成为和平区的一个品牌。
实施“互动式”伙伴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完成传统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为学校发展进入科学轨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坚持德育为先,完善“伙伴式”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品质环境。学校构建了“以常规为基础、以特色为亮点、以静态为修身、以动态为养德”的全新德育工作体系。实现“伙伴式”合作,每周的伙伴式优胜小组量化考核选拔、班内小组的竞争、小组内互评的展开,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三四中学特质的优秀人才,成为促进和平发展的栋梁之才。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六学一案”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创设有效途径。实施以学生小组为主体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模式建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学校质量整体高位攀升。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色:模式特色是六学一案五点化;管理特色是突出六体现,小组团队评价与互访互学制相结合;课型特色是三课一赛,即常态化的求知课、规范化的求学课、体系化的活动课和伙伴式小组擂台赛。如今,学校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国际视野 开放办学思路广
从整个和平区看,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是和平区南部学区大学校,创建了具有特色的大学区管理模式及与农村辉山学校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托管校。
从全国看,学校现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青海、新疆等地区骨干教师每年约有200余人来学校参观学习。2011年9月,吴艳校长被云南省教育厅聘为云南香格里拉第二中学的荣誉校长。
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学校魅力
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魅力校园”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上,陇西二中大型配乐诗朗诵《威远楼放歌》作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唯一的文艺节目,登上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晚会上,50名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 展现了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节目获得了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金奖。
这是陇西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陇西二中校园,记者看到一个个别致的小景观让整个校园显得文化气十足,处处都有激励名言,处处都是墨香诗韵。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校园文化战略,从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科研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校园宣传栏里,校报《二中月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阵地,《二中月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月报》主编贾志刚老师带领记者参观了他们的编辑部——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每期报纸,墙上挂满了学生写作活动时的照片。
这份创办于1996年的小报已坚持办了17年。2003年10月,在北京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校刊(报)评比中,《二中月报》从参评的1500多份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荣获“首届全国中学九十九佳”称号的校报。
贾志刚介绍说,在《二中月报》的带动下,由学校学生会组织成立了山文学社,文学社社员也办起了报刊,从《山》开始先后涌现出了《梦溪斋》《渭水珠》《陇原谷》《流金岁月》《飞天之梦》《枫叶红》《小白杨》等文学社刊社报,这些由二中学生自发创办的文学社及报刊的出现,为同学们营造起一个学会成长、学会选择、学会交往、学会友爱、学会自主发展的舞台。
《二中月报》创刊17年来,培养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帮助众多学生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服务社会的人生追求,为他们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的读书和写作兴趣,为营造立志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而在陇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校园文化也搞得有声有色,走进学校就可以看到,由学生亲自设计和绘制的宣传板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教室及楼道里挂满了学生的作品。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随着音乐和老师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舞蹈结束后,校园广播里播出了由学生制作的新闻节目和英语口语。
校长汪伟彪介绍说,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较多,除了锅庄舞外,还有兔子舞、健美操、中华武术操、校园集体舞蹈等。每天早操后还有精彩新颖的早间新闻播报和英语口语演讲。
南二十铺学校虽然不大,但各种社团就有十来个。在社团活动室记者看到,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制作的作品精致美观,剪纸艺术社团的学生们把剪纸作品汇编成了一个小册子,供同学们欣赏。
汪伟彪说,学校社团活动的宗旨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开启学生心智,拓宽知识视野。同时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并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的这些社团活动,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南二十铺学校地处山区,经济落后,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这就使得学校有二百多位留守儿童。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还设立了一个亲情视频聊天室,由老师做辅导员,定期与学生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同时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陇西各个学校,像这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经常开展,教育局还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今年5月,以“阳光体育·健康活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和全县首届中小学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30多所学校的152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表演。威远之声少儿合唱团在第17届魅力校园“爱在香港·飞跃梦想”2012全国青少年新春大联欢活动中荣获金奖。
同时,全县建立乡村少年宫28个,指导各学校组建各类学生社团320个,学生兴趣小组2000多个,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高效课堂:彰显学校活力
2012年5月23日,来自雪山学区、菜子学区、碧岩学区、渭河学区共100名教师参加了在雪山小学举办的“陇西县西南片优质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这两年,高效课堂已成为陇西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热点,像这样的观摩和研讨活动在各个学区经常开展。以学习江苏洋思和山东杜郎口等省外著名课改学校经验的新课改教研活动在各个学校也已开花结果。
根据县教体局一年探索、二年成型、三年完善并取得成效的高效课堂发展思路,各片区通过学科教学研讨,为教师构筑对话与研讨平台,研究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进一步推进优质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研讨,促进校际间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首批参加跨越式课题的学校共7所:包括5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农村试验区。通过历时六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探索出一套可以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使更大范围的丰宁农村孩子受益,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于2008年9月和2009年9月,分两次将课题学校从6所扩展到11所,又从11所扩展到32所,几乎遍及全县各个区域。共有试验班110个,试验教师127人,参与试验的学生4 535人。小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全部在非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中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①
本试验项目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探索、总结和提炼,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丰宁发展规律、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的“丰宁”发展模式。让高质量、高效率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志,使农村校(或薄弱校)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名校(或强势校)学生一样的良好教育,从而切试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将丰宁试验区课题经验总结如下。
一、聚焦小学主科(语文和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和中心都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放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是丰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也是多年来丰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方向。特色均衡是从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特色的视角出发,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特色优质数字化课程的建设为核心探索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理念。特色均衡理念指导下的区域义务教育倡导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效应,使学科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等教学特色凸显出来,在特色中找均衡,在均衡中寻特色,最终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上。
二、区域内联片教研
在2009年9月课题试验学校达到24所这一相当规模时,为了促进试验区内各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整合试验教师教研资源和课题指导力量,以便在片区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的同伴互助、扩大区域片区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课题组和县教育局协作对24所试验学校实施了多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研模式。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同课异构,准备高质量的示范课。每次联片教研之前,课题组都会选定某一片区中的1~2位教师准备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所有参加该片区教研的教师都会针对该课进行同课异构,通过QQ或邮箱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共享出来供全片区内的教师参考。课题组组织整理这些教学设计方案并指导1~2位教师按照这些方案进行备课。
片区教研,以听课和议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课题组成员和该片区的所有教师听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评议。评议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该示范课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而是所有参加议课的教师都要说出从这堂示范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堂课与自己准备的课的异同。这样的片区教研打破了教师之间由于人际关系的原因对议课的表面应付,也更加注重教师学科知识的增长与构建,为教师找到一种快速共享知识、抓住关键知识、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或困惑的新途径。
独立上课并改课。片区教研结束之后,片区内的所有教师都按照教研时的上课思路将示范课的内容在本学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试上,并将试上的教学设计方案在QQ群中或通过群邮件共享。
总结反思。在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各与会教师需要结合本次活动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或反思,例如结合观摩课例进行自我剖析、反思收获以及如何自我改进等,并将反思发表在QQ群论坛上,教师之间互相阅读并可做出点评。
三、跨区交流
为开阔丰宁试验领导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使试验教师能较快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念,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让课题进展进入快车道,课题组在丰宁区组织了多次跨区交流与研讨的活动。2004年至今,课题组组织丰宁区试验教师及领导参与了跨越式课题暑期研讨会、北方区教学交流研讨会、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课堂教学研究现场研讨会、宁夏永宁参观交流活动等多项活动。通过这类与教育研究专家、其他试验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跨区域交流,促进了丰宁试验区的教师和领导进一步学习创新的理论体系、扎试有效的课题实践方式、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与试验学校间观摩交流,在课题管理、网络试验班教学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估、小学英语、小学语文、中学文科、中学理科等方面都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在丰宁区积极推动跨越式课题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2010年5月,在丰宁县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下,丰宁试验区举办了“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共同商讨中国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搭建高校、行政、学校“三位一体”系统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协作平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这些跨区域的交流研讨活动十分有效地推进了丰宁试验区的课题工作的展开。
四、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解决课堂教学的“少、差、慢、费”的问题,课题组和县教育局举办多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如2009年4月3日,为了进一步落实有效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丰宁区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语文教学扩展阅读、夯试写字、提前写作,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次通过现场听课、讲座指导、交流研讨、学生现场作文、成果展示等,在构建丰宁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新模式,探索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写字教学、落试扩展阅读和跟进写作训练策略与方法,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步入良性发展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五、发挥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
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地发挥了其职能作用,配合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对全县的各中小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专业引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课题理念、模式、方法、技术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探讨,积极研读新教材、新课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当试点校的课题研究已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可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理论、技术、模式和方法时,为了推广课题成果,以使丰宁更大范围的农村儿童受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实施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组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教师行为”为培训的出发点,制订了系统的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课例培训、交流互动等,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活动开展了包括听课和评课、组织县级骨干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配合各学区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等。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全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老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教师得到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激发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激情,并扩大了课题的影响面,促进了丰宁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家校互动以取得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课题研究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是试验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家长的态度和对试验效果的肯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甚至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援。丰宁三小、一小通过组织家长观看教学实录、联席会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自愿为试验班班级添置多媒体设备。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课题、对学校教学的信任与支持。家长的支持减轻了试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了学校和试验教师的信心。此外,非试验班学生家长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支持学校的试验工作,一种参与、支持试验的氛围已经形成。总之,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成为了积极推进课题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试验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一、教学过程严格规范,强化过程,注重成效
本学期语文组积极配合教导处,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测验等常规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严把教学质量关。
1、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环节,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本学期进行了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大家能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有力地保证了教与学的效果。
2、抓好学生的早读、辅导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从总体上看,本组教师加强了学生的早读管理,并能合理地安排课外阅读,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注重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这是我们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一个可喜变化,做到了与时俱进,融入了时代的发展开拓精神,使语文教学更富成效。
3、抓好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落实,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逐步改变我校学生习作薄弱的现状。按照学期计划,本学期,我们坚持做到作文早起步与学生习作日常化,完成学期大小作文各八篇,教师详批2篇的目标,经检查,大部分班级抓的较好。并积极抓好学以至用,港湾文学社组织学生参加现场作文比赛活动,各班参加踊跃,成绩显著。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促进交流,提高素质
本学期,教学研究仍是本组的工作重点,按计划地开展了以下教研活动:
1、开学初,按照学校部署,教研组积极配合教导处深入课堂,开展“推门听课”活动,进行随堂教研。尤其是加强了对新教师常规的指导,并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上课环节的实效。
2、组织本组成员开展了3次集体备课活动。课题分别为:《吆喝》、《大自然的语言》、《皇帝的新装》。组员积极参加讨论,集思广益,形成三个完整的教案。
3、围绕学校“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这一活动主题,开展组内公开课活动,按照学期初的计划,陈雪燕,李芬芬,周美花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公开教学,课后组织了评课交流,达到了促进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在课后的教研交流中,气氛积极热烈,此种教研活动深得组员好评。
当然,以上教研活动的成效,与参与教师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也是我组扎实进行交流研讨的结果。通过结合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进行实际的交流研讨,既活跃了教研氛围,又增强了教研实效,使全组教师在教研中得到了提高,避免了教研活动的走形式。
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巩固知识,强化实践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重要的不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用知识。籍此,语文组举行了一系列的学生实践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按照教研组工作计划,XX年1月3日开展了港湾文学现场作文比赛,有力地促进了作文训练和习作兴趣培养;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县正文比赛活动(节能减排),在学生努力和语文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共有2篇习作获学区一等奖,多篇二三等奖,既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3、加强了图书管建设,组织学生管理好图书管。勉励全体同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4、组织全校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活动。
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完成目标任务
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集体,一学期来,大家都能立足本职,严格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等环节,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学习,做好笔记,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听课和交流,写好听课记录,业务研讨氛围浓厚,有教学反思和检测分析。能按时完成学科计划及复习措施,能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整个学科协调发展,势头良好。加强教研组阵地建设,按时更换出版教研组专栏。经过学校的几次检查及检测,大家都较好地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任务。
五、工作不足及设想
静心回顾,成绩我们应该肯定,但不足和缺点我们更应进行反思。经过认真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师通盘考虑的观念仍然不够,语文教学从低到高的连贯性欠缺,存在班级本位的误区,对提高我校语文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虽然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写话、写段、写篇的要求,但仍有个别教师不够重视,忽视指导,只停留在表面,实质效果不大。[page]
2、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教学思想跟不上时代要求,存在不切实际地灌输教学,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影响学生的全面进步和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当然,这与教育改革不无关系,我们应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阅读教学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早读仍然有不读现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大纲要求,各级的阅读教材及阅读课没有发挥作用。班级性的语文活动少,存在活动有形式而效果不明显的弊端。
4、个别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不够积极,有拖拉、推诿现象。
诚然,工作总是在进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以上总结、不足,肯定有不太全面、不够成熟的地方,请相关领导给予批评和谅解。也希望各位能够更热心地关注和支持语文组工作,我相信,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有了全组教师的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高静 杨红 河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03205。
摘要:本文以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网络、电话访谈,等方式,总结分析了他们在海外的文化传播能力现
状,及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得到的帮助。
关键词: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胜任力;问题;帮助
一、前言
中国教育部于2006 年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
划”,从国外招募志愿者在当地从事汉语教学。这是中国国家汉
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
缓解各国对汉语教师的紧缺状况而实施的一项计划。
新时期的汉语国际推广一改单一地将外国人“请进来”的模
式,而是主动的让汉语教学“走出去”。
我国于2004 年开始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目前已选派25000
多名教师和志愿者,这些教师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34 个国家。
这一举措成为提升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教师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不仅担任着汉语教学任务还肩负
着文化传播的重任。传播能力又叫人际能力,美国学者特伦霍姆和延
森定义其为:“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
二、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能力分析
汉语教师海外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外语语
言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跨文
化融合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针对以上能力,本课题组向往届及
现任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发放问卷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7 份。
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外语语言能力:指外语学习和应用的能力,能应对日常生
活、教学及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外语言交际,表达自己的思想。
受访者中91.5%是专职英语教师,其中大学英语教师占到
46.8%。因此,他们在语言上有很大优势,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
日常生活、授课及社交活动。在思想表达方面基本没有障碍。
2.表达交流能力:指善于利用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进行沟
通和交流,实现更好的合作。
由于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为专职教师,在国内都具有丰富的教
学经验,出国之前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和培训,同时经受过严格的
筛选及选拔。因此大家在沟通合作方面都很有自信。仅有8.5%受
访对象表示在语言表达方面欠缺,这影响到沟通及合作。
3.跨文化沟通能力:即能够与文化背景和价值理念跟自己不
同的学生、家长和同事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40.4%的受访者,认为在与家长、同事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
有所欠缺。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导致的。89.4%的受访教师能够
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及同事沟通,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
校表现。78.7%的受访教师能够向校方反应自己在授课中遇到的
问题及需要得到的帮助。
4.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顺利而有效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
境,能在异域环境下自我生存、维持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承受
孤独、寂寞、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59.6%的受访教师表示在教学及生活中,由于孤身一人,身
处他乡,感到孤独、工作压力大。97.8%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心
理承受能足以克服这一切。能够在压力之下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及
生活环境,并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为自己有效减压,快乐地工作。
5.跨文化融合能力:就是能对他种文化的包容和理解,了解
学习者国家的文化,融合双方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学知识。
93.6%的受访教师表示希望了解美国文化,因此在完成授课
任务的前提下,主动观摩美国本土教师授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
法及教学理念。同时尝试运用到中国语言及文化的教学中。
6.自我调控能力:是对工作中的挫折及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
自我调控的能力,善于调整心态。97.8%的受访教师表示,在工
作及生活中遇到挫折之后,能够迅速调整心态,通过体育运动或
与国内家人沟通等方式,摆脱心理上的不安及沮丧。
由以上问卷统计结果可见,绝大多数受访教师有较强的文化
传播能力,能够积极地调整适应新环境,遇到困境时能够放平心
态。善于接受他国文化,并能够融合双方的价值观念,用英语与
学生、家长及同事进行沟通。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点,有
很大一部分受访教师认为两国的文化差异影响了有效沟通,因此
汉语教师对当地文化的学习及了解十分重要,应该更积极地与当
地居民与美国同事沟通,更多地走入他们的家庭,多参与他们的
各种文化风俗活动。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题组通过网络、电话、亲自拜访等形式,走访了数十位
历任及现任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谈谈在文
化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如下:
1.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兴趣,让他们愿意并接纳
中国文化。
2.在文化传播“度”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些教
师在推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由于没能把握好度的问题,使得一
些学生及家长提出了抗议,认为教师在对美国孩子灌输中国思
想,这使得教师的中文教学及文化传播受阻。同时,产生了很多
负面影响。
3.如何能够更好地在当地社区开展中国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
4.如何更好地在学区甚至整个州,更好地延续中国文化推广。
由于大多数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期为一年,这就意味着,一年
之后会有另一位继任志愿者开展这项工作,如何能够更好地衔接
及延续之前的工作,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中希望得到的帮助
很多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一些帮助:
1.在汉语教材中设置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将文化与语言学
习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希望教材能更贴近美国学生,照顾到美国
孩子的兴趣点。
2.希望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帮助及支持。在文化推广中,发动
更多的当地华人、华侨,让他们参与其中,进而扩大影响力。
3.希望汉办能够提供更多前任志愿者的工作笔记及教案,以
便推广工作的有效延续而不是重复。
4.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出国前的培训,多给教师一些案例分
析,使教师多一点心理准备,这样在国外面对突发状况时才能更
沉着、冷静。
参考文献:
[1]王静.《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0年11月.
一、引导品悟
语文教学应当以读为主,但读的前提是悟,只有品悟得深刻,才能读出意境,读出韵味,读出个性来。那么怎样品悟呢?那就要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反复玩味,精心推敲,细致琢磨。
1.抓住体现线索的词语促思,化分散为集中
上课教师教学的课文是《会飞的蒲公英》,这篇课文借助“蒲公英”的一路相伴,既展现了孩子成长的历程,也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期许。有的教师抓住了写妈妈送礼物的词展开教学:蒲公英、书包、连衣裙、水彩画;有的教师抓住了表示时间的词引导学习: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有的教师抓住了描写小路的词促进学习:山坡、山路、大马路、林荫道。正是这些词语能很快使学生把握了课文的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2.抓住对比鲜明的词语促议,化浅薄为深刻
文中有两处描写妈妈神态的语句,出现的位置各不相同,也蕴含着不同的深意。教师在教学时把两次描写目光的词语提炼出来,引发学生的议论与思索。教师是这样提问的:“为什么妈妈两次带我来到山坡上,一次是‘目光亮亮的’,而后来‘眼睛里盈满了泪花’呢?”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对比感悟,学生终于明白:第一次是因为妈妈看到“我”勤学上进,心中无比欣慰;而后来又因为我考上了大学,妈妈看到我实现了梦想,心中万分激动,所以喜极而泣了。在对比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母亲的心意。
3.抓住蕴含深意的语句促读,化平淡为神奇
(1)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开始学生只体会到句子的表面含义,体会出蒲公英的特点——喜欢自由高飞,但教师不满足于此,继续追问:难道妈妈仅仅是向孩子介绍蒲公英吗?孩子在思索后回答:这句话更体现出母亲的希望,希望孩子像蒲公英一样,能飞出大山,追求梦想。教师引导朗读:能读出妈妈殷切的希望吗?接着,教师又适时地进行了引读:不管高山多么险峻,都遮挡不住孩子求学的脚步——;不管山路多么崎岖,都阻拦不住孩子远大的志向——。在读中学生的梦想在高飞,妈妈的希望在延展。
此时,有一个孩子又发现文中描写在梦境中,孩子变成了蒲公英在“飘荡”,而母亲的话中为什么用“闯荡”而不是“飘荡”呢?通过深入解读,学生明白,文中运用“闯荡”更体现出蒲公英的顽强勇敢,而“飘荡”,好像给人随意、无所事事的感觉。这时教师再次鼓励学生读这句话时,读出孩子战胜困难、无坚不摧的勇气。
(2)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镶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句子中的“缝、镶、绣”看似平淡,但却蕴藏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剖析:表面上母亲绣的是会飞的蒲公英,而实际上妈妈把浓浓的爱缝进了书包里,把无声的鼓励镶嵌在学生的心上,也把殷切的希望绣在了一针一线里。
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细细品来,文字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意蕴,只有在用心品味之后学生才能从心底读出神韵来。
二、激发想象
吴克杨曾说:“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如何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们放飞心灵呢?文中往往有很多给读者以无尽遐想的留白,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有效的资源激发学生想象,张扬学生的个性。
如根据文中“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松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一句话,可让学生想象:蒲公英还会飞过——飞过——飞进——呢?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里任意驰骋。有的说“飞过潺潺的溪水”,有的说“飞过辽阔的原野”,有的说“飞进了蔚蓝的天空”,学生的思绪伴随着蒲公英自由地飞翔。
教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还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将来飞出校园,飞到社会,会怎样完成自己的梦想?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使学生的思想从无边的畅想,又重新回归于现实的土壤里。无论是追求梦想,还是回归现实,教师都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张扬了他们的个性,放飞了他们的心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三、有效评价
教师只有在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内涵后,才能适当地抓住时机,运用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和有效的提升。有效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纠正了学生思想的偏移。
1.激励性评价
当有的学生发现文中在不同的句子中运用了近义词“闯荡”和“飘荡”,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真是独具慧眼,善于观察又勤于思考,集智慧的头脑与敏感的心灵于一体。”这样的评价保持了学生的自信,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2.点拨性评价
当有的孩子理解不透彻、不深刻,或有时偏颇时,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导入正轨。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想象说“蒲公英会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进异国他乡”时,教师可以这样点拨:“难道她的母亲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从此远走高飞,不再回来了吗?无论蒲公英飞得多高,飞得多远,飞不出什么?”这时孩子们想到蒲公英也许永远“飞不出母亲温暖的怀抱,飞不出对故乡的依恋。”学生飘飞的思绪被教师拉回到正轨。在点拨性的评价语中,学生的心灵得到荡涤。
3.提升性评价
当教师让学生畅谈理想时,有的孩子说“长大要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此时教师可以评价:“你真是一个有志少年,让孩子长大成材是每个爱子心切的母亲最朴素的愿望。”当有的孩子说“要学成后回到山村教书”时,教师可以这样赞扬:“你真是有情有义,知道回报故乡和亲人的培养,这也是伟大无私的母亲心底最崇高的理想。”在这样的点拨下,学生既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又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1联片教研的出发点
化解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问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当前,渝北教育均衡发展硬件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软件建设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非均衡状况。渝北区是一个从农业大县发展起来的新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中小学的地理位置涵盖了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更偏远的农村,城乡之间、学区之间、学校之间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学校、大学与小学校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乏力。就教研而言,存在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问题”,急需通过构建联片教研机制加以解决。
1.1联片教研要以化解“盆地现象”为出发点,促进农村学校基本均衡发展
全区农村学校69所,农村学校学生总数27975人,其中小学17001人,初中7993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生城区流动趋势明显,导致农村学校生源规模急剧萎缩。近三年,兴隆镇、大湾镇、茨竹镇“三镇”15所学校中有12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大湾镇金安小学减少了25.50%,大湾中学减少了25.17%;茨竹镇华蓥山学校减少了58.27%;兴隆镇渝兴中学减少了30.25%。生源萎缩必然导致班额人数减少。据调查,20人以下的班级数茨竹镇有5个班,大湾镇有7个班,其中金安完小一年级8人,华宇希望小学一年级9人。这些学校由于布点过于分散,生源锐减,学校教师编制极其有限。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情形下,这些学校的教师往往身兼数科,教研不是形同虚设,就是想开展教研也无同伴相助,孤立无援,很难形成教研氛围。因此,联片教研要以化解“盆地现象”为出发点,促进农村学校基本均衡发展。
1.2联片教研要以化解“平原现象”为出发点,促进普通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普通学校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生源质量等诸多客观因素一直制约着教研文化的建设和健康发展。譬如,教研活动形式单一。许多学校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每一学期安排上几节公开课,然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至于对教材分析与探讨、教学反思交流、作业设置研究、命题研究、试后分析、学生评价,学生差异分析、学生管理等则没有列入其中,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更谈不上针对本地、本校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本校的发展特色。又譬如,教研活动发展缺乏专业引领。由于学校所在条件不一,有许多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研究能力弱,教学研究的氛围淡,接触有关高校专家的机会少,所以对这些学校而言校本研究只能是停留在学校原有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就像专家称的“萝卜加萝卜还是萝卜”。有鉴于此,联片教研要以化解“平原现象”为出发点,促进普通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1.3联片教研要以化解“高原现象”为出发点,促进优势学校高位均衡发展
优势学校特别是区教委直属学校教研有特色,但这种“优势教研”正面临“高原现象”的考验。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日趋功利,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学生的问题日益严重,优势学校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而学校学生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压力,变大的工作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另外,在学校中教师缺乏自主性,职称评定的论资排辈现象使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教师感到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失去前进动力,久而久之,成长中的“高原期”就会越拉越长。为此,联片教研要以化解“高原现象”为出发点,促进优势学校高位均衡发展。
2联片教研的制高点
确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理念”为了带着真理走向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真理,为了认真贯彻“博学、穷理、强师、优教”的理念,联片教研在各校校本教研的基础上要分别以“案例研究、问题研究、行动研究”等多元方式进行。联片教研工作要切实管理好“兴奋、困惑、理性”三个周期,切实抓好“培训研读驱动─科研课题牵动─实践研讨互动─总结反思促动─理性创新连动”五个相互作用阶段,形成“理论、实践、练兵”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确立“务实、理性、创新”的“三个理念”。
1)联片教研要确立“务实”的理念:立足校本,以“校本”统整片区教研格局,以“校本”引领教研走向,以“校本”提升教研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让结构日趋优化,建立和完善了以区级教研为主导、学校教研为基地、教师个人教研为基础的联片教研组织体系;二是研究要讲实效有深度,实施以科研引领、专题深入、学科展开、板块切入的问题研究策略,依托市区级专项课题研究,促进对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的深入;三是要形成“以研为本”的推进机制:“确立研究问题─个人独立钻研(备课或专题发言准备)─集体交流研讨─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种循环往复螺旋推进的集体教研基本模式,调动各类学校各类参研者的积极性,克服“图虚名、走过场”的教研弊端;四是联片教研时间要得到保证,过程要规范。
2)联片教研要确立“理性”的理念:能在承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促进区域教育人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这种教研形式是智者的体现,能体现出一个区域教育者的思维水平和方式,是全局性战略性的思维;是仁者的表现,能体现出一种爱心和责任感;能深化认识,促进八个方面的基本转变。一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围绕“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学生发展、均衡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二是课程功能意识的转变:从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向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转变,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师生互动,增强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四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从教师本位、教材中心向遵循学生身心规律、关注学生发展转变,发掘与整合教材教育因素,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创新;五是教学内容的转变:从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向多学科渗透、培养综合素质转变,重视多学科相互渗透、知识的交叉运用、综合实践训练;六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学习的“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型”转变,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七是课堂面貌的转变:“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差异发展”要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师生关系日趋民主和谐;八是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从只关注基础知识的考试向重视非书面测试、重视综合素质发展转变,重视评价意识培养,开展“成长袋”探索。
3)联片教研要确立“创新”的理念:要体现一种勇者的精神,倡导“课堂拼搏”行动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区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博”中“学会教学”,是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应该在“课堂拼搏”中不断进步。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通过撰写教历,自我反思,记录自己认为对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如果这样做了,就是一种“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境界,追求的就是均衡发展之教育。
3联片教研的着力点
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种文化”联片教研能稳步持续地向前发展,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拂去现今浮躁的尘土,呵护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扎根于文化的土壤里,培育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
3.1从联片教研功能出发,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文化
联片教研重在以强带弱,以强促弱,建立校际间的教研学习共同体,使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形成和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区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此,根据我区教育状况、教育管理体制及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从方便学校和教师出发,建立联片教研片区。全区设立四个一级联片教研共同体和一批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以街道和镇为单位)。机场高速路联片教研共同体,包括龙溪街道辖区、双龙湖街道辖区、双凤桥街道辖区、回兴街道辖区;长江流域联片教研共同体,包括洛碛镇辖区、统景镇辖区、石船镇辖区、麻柳沱镇辖区、御临镇辖区、龙兴镇辖区、张关镇辖区、大盛镇辖区、明月镇辖区;渝邻高速路联片教研共同体,包括石坪镇辖区、王家镇辖区、高嘴镇辖区、古路镇辖区、大湾镇辖区、玉峰山镇辖区;210国道联片教研共同体,包括华蓥山镇辖区、茨竹镇辖区、兴隆镇辖区、木耳镇辖区、悦来镇辖区,这四个为一级联片教研共同体。下设若干个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确定片区教研共同体内部召集单位,并由召集单位会同若干所学校组建成教研群体。区教研室为各一级和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确定1-2名教研员,作为联系人。
3.2从联片教研职责出发,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文化
1)区教研室承担全区联片教研活动的布局规划、内容安排、管理评估等工作,主要通过教研员联系蹲点制度,负责为联片教研共同体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督、成果评估等工作。各教研共同体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安排好区域内联片教研的计划、活动及检查评价等工作。各联片教研共同体(含二级教研共同体)的召集单位是本片区开展协作活动的召集人,具体负责联系、召集、组织本片各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2)各联片教研共同体,在各校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以及阶段性工作需要,召集单位(强校)每学期要承担一至二次主题活动,组织本片区学校老师开展理论学习、学科教研、教学互访、校际会课、下乡支教等活动,以及其它关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合作研讨活动。积极承担区教科研部门统一安排的、以片区为单位的各项教研活动。
3)教研员作为联片教研共同体的联系人,负责与学区、召集单位的联系,帮助学区、召集单位筹划和组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及时了解和通报联合教研片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情况,善于发现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组织指导、评选校本教研示范校、校本教研示范片区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等活动。
3.3从联片教研实效出发,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动文化
联片教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构成教育公平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灵魂。为此,必须构建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互动共进特征的活动文化。
1)共同规划。由牵头学校与协作学校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出联片区联片教研活动计划,在教研室的策划下对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形式、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安排。
2)共同备课。采取个人研究(备课)—集体讨论(会诊问题)—形成通案(集体智慧)—个性化修改(突出个人特色)—教学实践(观摩)—集体反思(教学)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以此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改信息共享,教法学法共享,达到彼此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共同说课。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采取名师(或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说课的形式,共同分析课标、教材、教法、教学程序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共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
4)共同上课。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由名师(或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完成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使同一节课呈现不同的风格,同一教学内容教出不同的趣味,从而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特岗(青年)教师共同成长。5)共同评课。采取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互相评课的方式,由名师(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把诊号脉”,由青年教师对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感受,说反思。
6)共同研讨。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紧扣联片教研主题,围绕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薄弱教学内容,共同谈看法,提建议,找问题,寻策略。
7)共同研究。成立联片区学校课题组,研究各学校共同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教学管理问题、教师能力素质问题调查、生源质量问题、教育教学方法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教学反思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措施。
8)共同交流。在联片区内开展备课、说课、公开课、评课、学术交流、质量分析、教学反思等竞赛活动,努力开放校园,开放课堂,开放研究,引领教师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自加压力、自生动力,努力挖掘,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的目的。
9)共同总结。在每学年的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由牵头学校与协作学校共同对一学年来的联片区教研工作从“为何而做”“怎么做”“做后体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尤其是总结联片教研活动中的特色作法和经验,便于开阔视野,启迪思考,促进联片教研的深入开展。
10)共同表彰。在共同总结的基础上,以联片区为单位,由牵头学校和协作学校在联片区范围内依据评比条件,共同推举出一所联片教研先进学校,推举出若干名联片教研活动先进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表彰奖励,以此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展联片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4结语
【摘 要】教师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应该具备各种各样优良的素质。其中,语言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修养之一。这是因为,语言是教师用来和别人交流信息,传接系统科学知识,并影响着学生思想感情和行为品质的重要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逻辑性;情感性;形象性;启发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素养概括为六条,其中第五条便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思想交流的工具。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掌握和运用语言是一条首要的基本功。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对象是儿童,因此,加强语言修养更为重要。
1. 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内涵 对于语言,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的表情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王庆辉在《创新型教师的语言艺术的约定与达成》一文中说到教师语言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专业语言和态势语言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就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
何谓教师的语言素养?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等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一般包括专业语言、态势语言、情感语言几种素养。教师无论教授何种学科,都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语言,丰富的态势语言和情感语言。
2.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特征
2.1 语言的逻辑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渴求知识浇灌的未来建设者。而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主要通过语文教师正确的发音,去学拼音,学习普通话,学习语文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更要科学、准确,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所谓的逻辑性就是符合思维规律,能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判断,严密地论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明、前后一致。巴甫洛夫说过“如果你想用词,那么就要时刻去理解用词的真实意义”。
如果有些教师认为儿童知识水平有限,思考能力差,就可以“以其昏昏,使其召召”。从师德上讲这是“误人子弟”,时间一长,自己将威信扫地。例如有位教师给孩子讲故事,为了渲染“春意”,就说:“冬天过去了,冰雪融化了,热带鱼妈妈带着小鱼游过来了……”我们想想既然是热带鱼至少要在20℃以上的水温中才能生存,而早春季节,冰雪初融,热带鱼怎么会游过来了呢?这个带有常识性错误的说法,也许不久就会被孩子识破。由此看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词汇丰富、语言准确,决不可以模棱两可,更不能有错误。
2.2 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语言中带有真挚的情感是多么动人心弦!再准确的语言,如果只是平淡理性地讲解说明,也会让人昏昏欲睡。特别是面对一群精力充沛、爱动爱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要求教师的语言在保证逻辑性的前提下,注重语言的情感性。
当然教师的情感不仅表现在娴熟的专业语言上,也表现在丰富的态势语上。自然大方,准确得体的形态也是展现教师良好台风,体现教师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目光有神,富有表情,表现出自信,显示出智慧,充满活力,能随着课文内容表达出爱、恨、痛苦、愉快的情感变化,就会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眼神和表情变化中受到文章的熏陶,受到人生的启发。
2.3 语言的形象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还表现在语言的形象性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感兴趣,也更容易记牢。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成果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来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不过,这些辅手段只有和教师语言密切配合时,才能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给孩子说话,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情绪饱满,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睦的语境。儿童爱用直觉思维思考,习惯于从感情角度认识事物,因此,用“显象语言”比用概念语言说话的效果更好。例如:教“鸟”和“乌”两个字,为了让学生将两字辨别记牢,教师说:“小鸟身上长着花羽毛,它头上黑黑的眼珠,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所以'鸟'字里有一点;可是乌鸦全身长着黑羽毛,它的黑眼睛我们看不到,所以'乌'字里没有一点。”这样使所讲之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的认识心理特点,适时、巧妙、灵活地点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小学生受知识能力等因素所限,思维易浮于表面,因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习题,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等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另外,语言的启发性要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还要准确地把握启发的时机。如《早春》一文中,当学生不能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时,教师的一句“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境吗?”引发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诗句,学生的思维就出现了亮点。如果不能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启发的时机掌握不好,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只能是劳而无益。
3.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培养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月听评课”活动。每次活动之后都要评课交流。我交流时总结出了一些教师在教学语言表达细节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能很好地使用普通话教学,部分教师普通话不达标,夹杂着浓郁的方言色彩。
第二、教师的专业语言表达还达不到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境地。有些教师在对教学内容阐述时不够明确,仅仅围绕教材教参绕来绕去,不能化抽象为具象,不能由浅入深,生动的说明。
第三、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杂音很多,不简洁连贯,学生听起来很吃力。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啊”“嗯”“哦”等语气词过多,有的教师喜欢用“如果……的话,那么……”等口头禅,这在老教师中尤为突出。
当然,教师语言素质的培养不是可以刻意学习的,它需要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它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为此,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提高:
首先,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营造一个文明用语的大环境。普通话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都要尽力用普通话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霖,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外化,更是教师形象的象征。
其次,教师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课堂的起、承、转、合设计是否合理。譬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设置问题,怎样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怎样结束教学等等。每个细节教师都要了然于心,精心设计。这样教师讲课时才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才不会出现语言贫乏或语言嗦甚至语无伦次现象。
最后,要加强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日常教学中,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评课,加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教师的听、评课也不仅限于同行教师之间,还可以提倡跨学科听课,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借鉴学习别人的教学语言,教学机智等教学艺术。
当然教师语言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同时更应该通过自身学习来提高完善。
总之,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是语文教师言传身教,做好教育教学的工具。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逐渐形成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充满个性化的职业语言。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教师素养》:主编:张行涛郭东歧出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6月第一版
[2] 《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主编:张万兴出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5月第一版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和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拥有广州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 2014年,学校全部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也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该联盟成员中国大陆十所高校之一)。
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非常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多年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科研等广泛的学术合作,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二)IBP项目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3+1+1国际本硕连读项目(简称:IBP)是我校携手众世界名校、英国工商管理协会(ABE)联合开发的国际本硕连读课程,项目核心课程荣获海外合作大学和英联邦教学大纲及学历管理委员会(QCA)认可,属于广工大自主招生的国际教育项目。学生通过在广东工业大学三年学习,第四年赴合作海外名校继续学习,通过1-2年获得海外大学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所获高等学历可获得中国教育主管部门认证。
三)招生对象
面向全国招生,高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历毕业生(应届往届皆可)
四)项目优势
名校对名校
广东省属重点高校联合国外一流大学开设教育项目,所对接的海外大学资源丰富,结构科学,30%属于世界名校,60%中等偏上高校,10%正规保底学校。满足不同成绩阶段的学生的择校需求。
对接灵活
一套国际课程学分同时得到美、英、澳、新等众多世界大学认可,选择面广且灵活,完成国内学业转至海外大学直接攻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综合考评成绩优异的学生将推荐至全球百强大学继续深造。
特色专业
依托广东工业大学特色专业,IBP项目是省内开设数字艺术专业(国际教育项目)的高校中的佼佼者。通过广工大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优势,培养精通英语的数字艺术人才,实现学生通往皮克斯、梦工厂等一流国际企业择业梦想。
专业灵活
商科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海外大学有30多个商科管理类专业可供选择继续升读,基本涵盖海外大学商学院及管理学院热门专业,优势在于有利于学生在海外大学确定专业和二次专业转换。
英语环境
项目采用中英双语授课,英语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教师倡导学生在教学区内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帮助学生逐步具备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大一至大三,都有外教,学生出国前可达到适应全英教学模式。
国际氛围
广东工业大学将校内各层次国际教育项目在番禺校区国际教育学院统一管理,每年均有海外大学领导和知名学者到校访问和交流,与国际教育项目学生零距离对话交流。为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提升和未来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舞台。
发展规划
学校不仅专注学生学业,更关注学生归国后的就业。项目部联合“志通人才”就业服务机构为各阶段毕业生提供就业前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及就业推荐服务。
五)招生专业
数字艺术设计方向(Digital Art)(2017年度计划招生20人)
学生愿景:成为精通英语的国际化一流设计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熟练英语沟通技能、良好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留学对接专业:3D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平面设计及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及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特效、游戏及互动设计等(视个人作品有更多专业可供选择)
职业领域:国际多媒体艺术领域中担任动漫、平面媒体、信息技术、影视媒体、广播媒体、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网络数字媒体、游戏等行业中从事数字媒体的创作、产品开发、艺术设计等工作,该该专业毕业生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需求量大,机会多,起点高,国际化人才更是炙手可热。
对接海外院校
英国
提赛德大学Teesside University
(数字艺术专业历年排在全英前三,全球前20)
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数字艺术全球排前12)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数字艺术为该校强势专业)
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数字艺术专业排全英前15)
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数字艺术为该校优势专业)
美国
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
(好莱坞资源丰富,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
意大利米兰(英语授课)
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 新技术艺术学院 诺瓦拉欧洲传媒美术学院
(全球美术学院排名前15)
六)学习规划
第一年
主要为基础英语+专业学分课程学习。因材施教,中教外教结合,全面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基础,为第二年的雅思强化培训以及出国作充分准备;同时安排部分专业学分课程;
第二年
主要为雅思强化培训+专业学分课程学习。在第一年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上,开始进行针对性更强的雅思强化培训,为出国准备要语言成绩,同时外教继续帮助学生在英语实用上再突破;专业学分课程同时进行。
第三年
主要为专业学分课+出国准备,更多外教用英文进行专业课教学,真正做到逐渐与国外课堂趋于一致,确保学生出国就能最快适应全英教学。完成国内阶段计划的全部学分课程后,留学部老师将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海外大学对接工作。
(国内师资全部为广工大中教+外教,外教比例占50%以上)
学制
国内阶段
国外阶段
证书
时间
主修课程
时间
主修课程
3+1
3年
基础英语+雅思强化+专业学分课程
1年
本科专业学分课程
国际本科
3+1+1
3年
1+1年
本科+硕士专业学分课程
国际硕士
(备注:“1”主要针对英国、新西兰、意大利,美国和澳大利为“1.5”或“2”)
七)教学模式
同步海外大学的授课模式
一流师资:国内阶段课程集合本
校教师、外籍教师、海外大学客座教授、优秀企业专家等共同授课。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浸泡在广东工业大学浓郁的学习氛围中。
教 材:项目专业课程教材大部分均从海外大学原版引进,使学生过度到与海外大学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进度,逐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全英语教学环境,以便学生出国后能够更快速的融入到海外名校学习中。
案例授课: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并通过讨论、辩论、演讲、写作等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及学术能力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于此同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研究,使学生具备项目研究的能力。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同样也采取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个成熟的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与社会实践与市场需求连接更紧密。
形式灵活:除了正式课堂,每学期还将举行两至三次教学活动,如话剧比赛,英语竞赛,参加英语角等当时辅助正式课堂,寓教于乐。
八)管理模式
每个班级配专职班主任及教导员,除了管理学生日常事务,每学期至少保持与每位学生一对一沟通两次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及时关怀学生,如有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阶段性困难或疑惑,确保学生在学业、身心方面都得到的关注与关怀。
九)报读流程
入学考试
所有报读广工国际本硕连读项目的学生,都需参加广工大组织的入学考试,包括面试,英文口试,英文笔试,心理测试(艺术生额外需要提交作品集,现场进行创意创作测试),综合打分,择优录取。
免笔试条件:
A、高考分数在当地在二本分数线以上
B、高考英语成绩在90分以上(150分制)
C、过往雅思成绩在4.5以上
报名时间:每年3月1日-8月15日
招生对象:全国历届、往届高中毕业生或者中专生
报名材料:身份证、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单复印件
费 用:
商科管理方向 45000元/年
数字艺术设计方向 55000元/年
教材费:1500元/年(多退少补)
住宿费:1700元/年(四人间,不含水电费)
海外大学学分认证费:4800元(仅第一学期开学一次性收取)
十)联系方式
报名咨询:(东风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三号楼(来校请提前电话预约)
教学地址:(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市广路钟三路段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