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12 12:06:14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双师”素质;课岗交融; 项目主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09-02

国家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尤其是骨干校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1 骨干校建设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对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2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要求

2.1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要求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改革建设重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是指在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依托学院的职业素质平台,组织相关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三维建模制作员等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开发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要的项目,将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科学地将其转化为阶段学习的学期课程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由浅入深选取项目进行教学,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建立“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

2.2 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在实施“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岗交融”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计算机专业要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

“项目主导”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真实项目开发能力。“项目主导”中的项目是在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主导整个课程体系,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项目的序化、项目的教学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保证。教师应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序化项目的实施流程、设计项目实施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项目教学。

3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根据骨干校双师建设任务及“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相适应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3.1 培养规划建设

1)制定专业双师中长期培养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课程师资匹配情况,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结构,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发展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专业双师培养规划中包含教师的达标要求、达标时间,培养途径,评估办法,要求取得中高级行业专业证书或技能级证书等情况。

2)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在骨干院校建设期内的专业成长规划(职业生涯成长规划)。个人规划应符合系部专业总体规划,满足系部专业总体规划要求。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应有阶段目标,纳入专业培训规划之中,教学办配合专业建设小组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落实情况,使专业的规划落到实处。

3.2 培养措施建设

骨干校建设要求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围绕“订单班”、“工作室”、“接力培养”三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

1)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教师项目开发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的充分运用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融生产、建设、管理、教学、服务于一体,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项目开发共同促进的目标。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地把教学与生产、开发实训相结合,把软件设计理念与实践项目开发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

校外实训基地同样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场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从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等多方面深层次进行合作,形成面向生产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锻炼,掌握实际岗位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流程,胜任实际工作任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和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鼓励教师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做"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训进修,更新职教理念,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重要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师的能力水平,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平台培训教师。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动态,派遣教师参与IT行业的技术培训,掌握IT技术发展趋势,并将技术的更新反映到实际教学改革中。利用行业企业的员工培养平台及培养资源,培训教师掌握企业岗位需求、技能,将行业企业培训的优势与资源、经验应用到教学中。

利用高职高专联盟师资培训平台培训教师。国家示范校工程使一批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平台,派遣教师到具有相近专业的示范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等经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开发、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材编写的能力。

3)校企共建工作室,实现企业化运营,提升教师实践与科研能力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教师与企业共建工作室,以开展生产项目、科研研究为载体,通过企业化运营来提高专业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工作室的运行可以使高职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科研能力。

4)积极引进兼职教师

企业处于生产最前沿,拥有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把校内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还要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也变成学院的“双师型”教师。

3.3 激励措施建设

1)职称评定倾斜。把下厂实践、企业顶岗轮训、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经历作为我系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现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引导。规定评职人员需要具备1年及以上的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优先评职的待遇。

2)在聘级中,把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技术服务、横向课题研究等内容作为聘级的重要采分点。

3)在待遇方面,制定向双师教师倾斜的措施。被选派到企业学习的教师,享受在岗教师的一切福利待遇,并给以课时补贴;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时间可抵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评优中,同等条件下,双师素质教师优先;对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给予报销费用。

3.4 保障措施建设

1)认定标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规定了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执)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训(验)室建设;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主要参与是指除主持人外排名在前三名);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院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

2)资金保障。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划拨专项双师培养经费,保障教师培训及下厂实践需要,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经费保障。

3)条件保障。根据教学计划,在时间和制度上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保证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连续性;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寒暑假或者课程设计时间段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脱产到生产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去顶岗工作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

4 结论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完成骨干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建设任务的同时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庆红.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

[2] 陈胜利.“双师型”教师资格评价标准探析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3] 沈文娟.试论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1).

[4] 刘勺华,王胜山,周同根,房亚.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教学 职业岗位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我院开展与企业联合的“订单式”“冠名班”培养,直接将企业需要的技术讲授和培训搬进课堂,大大加强了专业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素质和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一、校企合作实施方式

以我院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为例,简要说明校企合作实施的主要方式如下:

1、成立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及课程特点,聘请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精密机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专业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研讨,对一学期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查找不足,调整和完善相关计划,保证教学与企业需求同步。[1]

2、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原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保障制度与实施措施,通过“现代―海鸥”育人共同体,大胆构建与实践符合本专业现有条件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校便与企业师傅签定“学徒协议书”,学生三年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伴随、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师傅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车间或企业实习岗位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师傅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指导融入现代钟表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强化钟表行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多证书毕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手表装配和维修等岗位高端技能人才。

3、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4、轮岗实训模式

学生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自动车床操作、数控车床操作、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手表装配、质量检验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的实战能力与竞争实力。

5、顶岗实习模式

第6学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生在轮岗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完成毕业综合实践,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

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职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由学校负责完成,职业技能学习领域(包括轮岗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主。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无缝对接。

没有企业参与教学的职业教育是落后的教育,学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步就班的实施教学,实践和实验教学设备陈旧,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跟不上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造成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出现了真空地带,导致了人才供应数量、专业类型、人才规格层次无序的状态。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开展“订单式”“冠名班”教学,学院与企业评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专家团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2]

2、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激发学生创造力。

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企业环境熏陶和必要的实习条件、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生产实践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学生在师傅带领指导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同时,也把在实践中的体验进行理论对接,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

3、有利于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是从高校高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内设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在企业创设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高职院校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在校企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实施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一是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二是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呼唤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以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职业院校本身也要转变观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4期

[2].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第3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质量控制;机械制造专业

高职教育的办学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为当地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能力培养上。因此,对于这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基于这个原因,高职院校将与能力培养最为直接的课程设置作为能力培养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案,在最初进行专业设置时,就已经把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所必需的知识支撑与具体课程对应起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具备了明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当然,作为高职院校系统化教学的课程设置,它有着能力培养和形成知识多元性、综合性的规律和特点,仅仅简单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相关知识的课程,其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致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因此,在高职课程的设置中,不仅要把直接对于能力的形成产生最为直接意义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还必须把能力形成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的课程作为辅助,使课程设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基于本地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案。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校企双方组成专业课程开发专家小组,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明确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及相关职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确定岗位群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行业技术标准和学生持续发展需要,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构建

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修订,并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确定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岗位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3.融合“双证”教学内容,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 “一体化”

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认定有机结合,客观评估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实现一体化,社会培训与认证一体化。

二、课程体系模块

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通识能力模块、职业通识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按类别分为素质提升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三、教学计划安排表

1.全学程时间安排表

见表1。

2.教学计划进程

按照课程的类别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安排课程教学。

3.教学课程设计及课时比例表

见表2。

四、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1.课内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建立了三级教学管理系统,一级是由学校领导督查和评督处负责的顶层管理系统;二级是由系部与教务处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院的教学规划;三级是由教研室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具体安排落实学院和系部教学计划。

(1)学院领导督查和评督处管理系统。校领导和评督处每学期开学之初即制订本期听课计划。该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既要检查那些平时学生反映比较好的老师的授课情况,更要对那些学生评教反映一般的教师的授课起督促作用。听课后认真填写《教学督导委员会课堂教学评估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进行检查、评价,该评价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2)系部与教务处管理系统。系部负责教学质量体系的实施,负责落实系部级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课程教师梯队建设、审定课程主讲教师资格;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系统改革;做好专 业、课程、教材、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尤其是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教材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配合学校完成对各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状态监控和质量评估。

以教务处为主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包括教学质量意见、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听课、各类教学评估和检查、学生信息员信息、毕业就业信息等。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级各类人员和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意见;对教风学风建设、教学改革的有关建 议;对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意见和建议等。经过统计、分析、汇总、处理各类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教学质量论证决策系统提供决策依据。

由教务处负责教学状态及质量测评结果,应做到信息及时到位,问题、责任到人,并限期整改。对于通过教学检查、质量抽查及其他渠道获取的教学信息,要通过文件、报告、简报或校内媒体等方式及时给有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必要时通过教学工作委员会召开教学信息反馈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系(部)、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班级,敦促各类问题尽快解决。

系部与教务处检查教师日常授课情况及教学运行情况。重点检查课程授课计划、教案是否完整。

(3)教研室管理系统。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机构,它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一是发挥组织管理作用的范围广,覆盖了该部门所有的授课教师。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要体现教研室的传帮带的功能。二是管理最为细致:从教材的选择开始, 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安排,尤其是授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各章节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疑点是否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的采用是否先进、合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教学进度安排是否合理;课后作业安排是否适当。

2.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生产过程中建立实际工作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实训教学管理由系部、教务处、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负责全校学生实训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1)实训教学计划的管理。实训教学计划由系部相关教研室带训老师编写,系部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实施计划执行。实训教学计划设计应以学生训练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动手,采用认识见习、多媒体教学、模型制作、实践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展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发展,适应现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2)实训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教务处、各系部和实训基地共同负责学生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学生实训的日常检查由各系部负责。各系部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时要求学生爱护仪器设备,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整齐,确保实验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务处和系部每年对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检查1~2次,及时了解学生实训情况,与实训基地一起共同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3.毕业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项实践训练之后,到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现场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保证毕业生顶岗实习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建立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务处、就业处、系部、企业人资部门等相关部门代表组成,对顶岗实习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处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各项具体事宜。

(2)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及实习计划,由系部和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共同编写,系部主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实施计划执行。

(3)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暂行规定,按要求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教务处、系部和顶岗实习基地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顶岗实习基地的具体教学工作由基地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负责。学校组织教务处、系部和就业处与实习基地加强衔接,每期对顶岗实习基地企业进行访问调查,及时了解顶岗实习的学生生活和工作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顶岗实习鉴定的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接受实习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完成时应上交如下文件: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提供劳动照片等资料;企业考勤 (有公章);企业评价考核表(有公章)。

(5)成绩评定方法。有关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评定学生表现及成绩,其中:

各工位实践成绩和企业评价――50%。

劳动纪律――20%。

实习笔记、实习报告――30%。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从理论到实践的复杂的系统过程。我校机械制造类课程体系采取的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检验,需要不断地总结修正。

参考文献:

[1]王新荣,张 霞,王俊发,等.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整体优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03).

[2]柳 青,张辛喜.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09(02).

[3]田彩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龚永坚,成 军.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赢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2011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进一步指出: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彰显职业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是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则是实现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使教育对象通过生产性实训转变成为符合时代所需职业人的物质基础,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定义与模式

教育部于2007年发布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试行)》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而生产性实训基地至今业界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相结合,共同开发具有生产和教学双重功能,通过产品的设计、生产、研发及社会服务等生产性环节,实现产品生产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基地。通过对江苏34所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且称之为“企业主导模式”;二是以学校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且称之为“学校主导模式”;三是以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管理的且称之为“校企共管模式”。这三种建设模式各有特点,“学校主导模式”可以较好地落实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意图,但存在着生产真实训练不够,运行成本较高等不足;“企业主导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性实训运行成本,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生产过程,但学校教学属性被弱化;而“校企共管模式”在正确处理校企双方关系的前提下,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生产过程,又能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处理好教学性和生产性之间的关系,导致出现了有些实训基地只重视生产,而忽视教学,有些实训基地过分强调教学,而不重视生产,有些甚至出现生产和实习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抵触等现象。未能真正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经过深入调查,仔细分析,归纳了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生产计划与教学计划存在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计划性。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则是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依托,由于生产任务存在不确定性,故按现有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学生生产实训,需要一段相对固定且较长的时间段,这让企业很为难,学校也很受委屈,企业生产计划与学校教学计划的矛盾长期存在且无法调和,所以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达不到设想的初衷。

2.实训人数安排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现行的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故生产实训也就顺理成章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但是,企业的生产安排及岗位的设定都是以能完成生产任务为前提设定安排人员的,一般情况下各工序环节大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仅需少量的设备维护和质量检测人员,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生产时不能一次安排太多学生,否则就不能保证正常地开展安全生产,也不能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技能训练与经济效益存在冲突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就会将学生技能实训作为重点,就会尽量满足学生训练时间,并允许实训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消耗。而企业生产则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仅在时间上要求紧,还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学校技能训练需求和企业效益目标的矛盾在生产性实训实施过程中尤为突出。

4.两类指导教师对学生生产实习指导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多数实训指导教师都对企业岗位不熟,对企业生产流程不清;企业员工对教育教学不懂,对教学管理不精。由于高职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并没有在企业任过职,对于企业一些生产流程不熟悉,导致实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工作人员(带班师傅),虽能指导学生上岗工作,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清,对学生学习能力不楚,对教学方式方法不懂,再加上心理上认为学生不是正式的员工,故在管理考核时很自然地就不执行严格的管理与考勤,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5.标准不一,使工作人员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

由于校企双方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不同的薪酬制度,所以基地管理就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模式来进行管理。正常情况下企业是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各种表现对其进行考核和奖励,而对于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其工资由学院发放,现在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教师都是采用的坐班制,对于其真正的工作目前还很难提出具体的评判标准和有效要求,所以企业化管理对他们几乎不可能,许多时候大家只是凭热情或自觉在工作,工作的效果与真正的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相同的岗位出现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很容易使工作人员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对策

1.顺应时展,增强自我适应性

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所以学校在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结构模式,确定开展实训项目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当然在建基地之前应有细致的调研,充分的论证,对行业企业有充分的沟通,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顶岗实训项目、内容及安排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的影响很深,基本都是根据学科体系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教学安排的,而这样的教学计划、时间安排都比较固定且周期较长。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校企合作新的模式,学校应通过自我变革,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来适应企业生产计划。如可以将稳定的、周期较长的教学计划分解成短期的阶段性的教学任务来实施;将学科知识分解、整合、提炼成项目知识、岗位知识,这样就可以使教学计划瘦身,使科学知识和典型岗位知识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使人才培养目标更易达成。这样的教学安排会显得灵活机动且富有实效,进而就能适应企业不定的生产计划。对于生产实习时间问题,应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在确保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强调学生所进行的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学生实习的需要,适当调整教学进程和实训内容。

2.改革教学方式,实现公平教育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初衷就是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和技能,了解岗位所需,为以后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每个学生都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训,但是一个岗位不能同时满足全班所有人同时进行顶岗实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班级进行分组,进行错时轮岗实训。

由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是根据相应的项目知识、岗位知识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出来教学项目,所以对每项任务和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人数等都做了明确地安排,精心地设计。进而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就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项目化、小班化教学。这样到生产实训时就可以安排学生按岗位进行轮岗实训,可以很好地解决岗位少与实训人数过多的矛盾,也能很好地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参加实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同等教育,公平教育。

3.承担历史使命,共育技能人才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创新的源泉,是决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而人获得培养和锻炼的场所无外乎来自学校和单位,故校企双方对人才的培养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校企双方应紧密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应将产品生产流程,工作岗位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校,并派熟练员工、管理人员等和学校教师一起将学科知识整合提炼成项目知识、岗位知识。根据真实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内容分析,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当然学校也可以派遣教师下企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并适应教学规律,为校企共同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基地进行顶岗实训时,企业一方面应按产品的生产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物料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生产基地自购一部分元器件等物料,补充培训和生产中的原材料消耗。

由于平时的学习训练直接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训练出来的学生对企业岗位就非常熟悉,繁忙时学生还可以为企业充当“助手”、“临时工人”等角色,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完成生产任务,也可以使学生在生产中得到锻炼,真实地实现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当然,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企业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对于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产品质量优良的,要给予表扬及奖励。

4.改革用工方式,构建协同融通的人才机制

大力推进协同融通的人才聘用机制。针对实训指导教师对企业核心岗位不熟,企业员工对教学管理不精的问题,校企双方可以构建协同融通的人才聘用机制。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实现工作团队的“同一”——相同的管理,一样的待遇,必须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身份协同融通机制,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即企业的技术和业务主管到学校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参与课程的开发,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教师在企业担任具体的技术或业务工作,参加企业一线的产品生产工作。

只有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参与学生生产劳动的指导,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有所了解,进而才能有所精通。也只有学校的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一线产品的生产,参与培训企业员工,才能对各岗位有所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发出与实际完全吻合的项目化课程,也才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同时,对于行业技术大师和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和学校要启动“共引共担共享”机制,即以“企业提供高薪+学校提供事业编制”的方式,共引、共担、共享行业内顶尖的技术大师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的新模式,形成以项目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5.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考核机制

针对校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很难管理的情况,可以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项目化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应打破原先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不分企业员工还是校内指导教师,按实训项目性质和内容,根据完成实训的标准,按学生人数进行计酬。当然,为保证生产任务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同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训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制定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员工、指导教师的工资及奖金挂钩,学生与实训成绩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础进行有效管理,真正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第5篇

摘要: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除了承担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外,还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供服务的任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其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

一、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相关概念解析

实训基地是由若干实训室或实训场所构成,是提高受训者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实训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实训基地位于学校内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位于企业内部,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建设的。

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牵头,主要由政府注资建设,培养行业或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开放性、公益性的服务平台,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的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及社会团体,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是以高职院校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在满足于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为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与开发、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开发、就业等提供服务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益性平台,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后,通过专业的岗位实训,获得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与市场的完全对接,其强化的是岗位的真实性操作。

2.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其一,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能够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便于解决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促进社会就业。目前,许多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找不到工作,同时,许多企业招不到员工,高级技师更是难求。这种矛盾的根源固然与大学生的好高骛远等心态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各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档次有关。许多高职院校还是一味的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建设高职开放型实训基地,既便于解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不足实训难以开展的问题,又便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其二,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便于加强对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使之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而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其三,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便于解决社会上的再就业问题。高职开放型实训基地,可以为下岗职工、社会无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强化被培训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进而提高其再就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对象

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是以高职院校为依托,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的资源共享型实训平台。根据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职院校的学生

教育部[2000]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充分的实践操作来完成,而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就承担着这一任务。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围绕岗位的技能要求,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便于学生通过实战训练,提高技能和综合素质。它是将理论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职业素养的形成融于一体的实战场所,主要培训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

2.企业员工

时代在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企业更新了生产设备,革新了生产方式,造成原有岗位的员工很难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急需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升。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除了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训外,还可以为企业的在岗职工提供培训与服务,这种合作是一个典型的校企合作共赢的过程,既服务了社会,又提高了自己的社会知名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管理经验充分,公共实训基地设备设施较为先进,师资水平较高,具备为企业进行理论培训与岗位技能提升的条件,可为企业在岗职工提供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此外,利用公共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还可以同用工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员工的数量、岗位性质及技能要求及学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设置好培训内容,并落实培训,达到考核要求后,将合格学员送到企业就业。做到定向培养,定向输出。

3. 城镇下岗、失业、无业人员

受国际金融形势大环境及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及技术更新的影响,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企业经营处于一种不景气或倒闭的状态,员工下岗在所难免。另外,由于自身知识与技能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新的要求,也造成了一些城镇失业人员。此外,还有一些本来就无业的社会人员。他们的再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其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优势,为城镇下岗、失业、无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4.农村剩余劳动力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转向农村的非种植业,二是转到乡镇企业,三是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技术水平低。要想顺利实现转岗与上岗,对他们的培训必不可少。即使是转向农村的非种植业,没有知识和技术依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转移到城镇的,由于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缺乏、综合素质低,找工作依然是个难题。为此,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有义务利用公共实训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顺利实现转移。

三、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

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承担着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提供培训和服务的职责。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应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而量体裁衣,做到培训有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1.围绕高职院校学生而开展的培训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生的培养应注重能力本位,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人才的质量体现在基础理论知识、岗位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方面,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技能的实用性、技能的职业性和技能的高级性三个方面,其表现形式是职业技能资格证。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承担着高职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要任务。因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训对象的专业岗位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选择实训内容,构建实训课程结构,有针对性的为高职学生提供技能操作与岗位培训,特别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围绕企业的员工而开展的培训

(1)新员工的培训。新员工培训是指对企业的新雇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企业的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规章制度和岗位要求;组织结构、部门划分及隶属关系;产品与市场定位、企业文化、价值观等等。

(2)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有如下内容:管理技能方面,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工作分析、绩效管理、人员招聘、培训、劳动关系、团队建设、激励与沟通等;生产管理方面,如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环境分析方面,如战略与目标的制定、组织结构层次及决策等;业务能力方面,如企业管理技术等;领导艺术及团队管理。

(3)对企业在岗员工的培训。 主要有以下内容:企业的发展战略、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工作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工作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等。

3.围绕城镇下岗、失业、无业人员而开展的培训

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与政府劳动服务部门、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为城镇下岗、失业、无业人员提供培训与服务。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种类的需求情况,结合下岗无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对下岗职工、失业或无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这种培训以技能操作、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短期培训为主,以长期培训为辅助,突出实用性的原则。主要培训内容涉及到家政、保安、花卉、绿化、电焊、装修、电器修理、机械操作、工程车驾驶、挖掘机驾驶等。

4.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开展的培训

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开展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向转向农村的非种植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由家庭养殖技术与管理、农村运输与服务、农产品加工与管理、贸易知识与技术等。二是面向转向乡镇企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是岗位工作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三是面向转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的培训,主要培训其生存与发展能力,培训内容涉及到建筑技术、服装加工、电焊、计算机操作、电子技术、包装与装修、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搬运、物业管理、保安等。

小结: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为社会提供公益的任务,它的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准确定位关系着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厘清这种关系,高职院校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厂办技校;二级学院;变化趋势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校,企校办学一体,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曾是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的一面旗帜。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这种实质性紧密性的校企合作方式,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应运而生。两类学校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其精神内核是相通的。本文从两类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两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以期归纳总结出随时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变化趋势,试图为市场转轨期研究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参考。

一、背景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工学校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这一时期,政企不分,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企业机构合一;二是政府机构和企业职责不分。

本文探讨的厂办技工学校特指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技工学校。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一批技术工人,而解放前传统的以师带徒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本着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精神,普遍开办了技工学校,如钢铁、石油、纺织、机械、交通等所需技术工人都有厂办技校自行培训。由于这一时期的厂办技校归属国家业务部门管理,在学校办学资金上依托于国家对企业的让利以及所属企业对学校的拨款投资,所以学校办学体现了政府企业的要求,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这种企校一体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我国技术工人培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市场转轨时期的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企业的行业主管局撤销,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企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改制,过去应该属于政府职能和社会事业的事业性事务正式从企业剥离出来。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不再自行举办技工学校培养员工,而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这一时期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本文探讨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共同创建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以设备、场地(分院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投资。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资源建设、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二级学院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学院负责提供招生计划、组织教学和管理,进行教学督导和检查,双方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紧密型的运行体制。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学院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黄海汽车学院(二级产业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学校负责运行管理。汽车学院现开设有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目前,黄海汽车学院已经成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应用性技术服务中心。

二、不同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比分析

所谓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着重从办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保障条件及招生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厂办技校及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异同及变化。

(一)培养目标:由强调岗位直接对接到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

厂办技校的培养目标强调岗位直接对接。1955年,劳动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提出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贯彻以生产实习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到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由于厂办技校服务于所属企业,学校培养目标通常围绕企业制定,强调对特定岗位的适应。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培养目标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目标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学校各个专业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或“应用技术型人才”等,如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公司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二级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该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各行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汽车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通过对比可看出,培养目标的设定逐步由针对特定岗位能力培养过渡到不同岗位间能力转换的培养,这种变化体现了经济转轨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转岗能力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厂办技校的专业设置单一化。1953年高教部发布《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设置专业原则的通知》,提出“技术学校设置的专业力求集中单一,以不超过四个为原则”。厂办技校立足为本企业服务,专业设置围绕企业生产需求设定,这一方面,紧密切合了用人部门的需要,培养了满足所属企业需求的人才,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同一地区不同企业和部门重复设校或设专业,岗位覆盖面较窄,通用性不强,容易造成毕业生的岗位转换能力低,不利于以后的进修提高,而且人才需求量相对要少,专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办学效益不高。

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多样化。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专业建设的原则“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开放”,并强调专业设置“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2009年,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锐集团创办的二级学院——中锐汽车学院,在考察到当前市场对汽车维修和营销有较大需求后,于2010年学院又开设了两个新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通过以上对比可看出,专业设置越来越注重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需要。

(三)办学保障方面:由计划配置到市场整合

从师资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的师资由企业配置。教师身份附属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国有企业改制后,学校从企业“剥离”,原来属于厂办技校的教师,大部分被所属企业安排到工厂中做工人。这些有文化有技术的教师和工人承担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因而从师资方面保障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2)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有来自学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共17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8人,占47%,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是9人,占53%。专兼职老师互相配合,理论和实践特长互补,保障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实训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主要由企业配置。实习基地的教学物资、设备条件比较好, 特别是为第三学年的学生下车间进行适应性实习提供了条件, 对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成为厂办技校办学的亮点,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在谈到技校对学生吸引力时说“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进厂里工作,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有利于学校招生;二是学生能去厂里实习”。(2)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的实训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在辽宁曙光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合作企业为保障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投资兴办实训基地,如辽宁装备中兴通讯NC学院依托国内通讯企业的龙头中兴通讯,投入学院价值近1600万元的通信专业实训设备,全真模拟通信企业的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涵盖了3G通信技术全系列产品线的设备,同时建立了八个专业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40台专业维护终端及专业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

由以上对比可看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师资和实训保障方面,越来越注重市场整合。市场转轨时期下的职业教育办学应发挥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四)招生就业:由统招统配到双向选择

从厂办技校来看,“计划招生、统包分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工学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统包分配”的运作模式。由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的需要下达招生计划,统一安排生源。毕业生是由劳动部门和办学单位联合定指标, 定毕业生分配名单, 与学校商议后 ,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 由学生持学校的介绍信到所分配的单位工作。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和用人单位挂钩,分配流向主要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属于一次分配定终身,学生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来看,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一是与学校合办二级学院的企业优先享有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时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从合作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愿意从二级学院选择员工,这是因为,首先,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紧扣企业生产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去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能迅速适应胜任岗位需求;其次,二级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办学中,会适当的把企业文化融合贯通到校园,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校园文化,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已经融入企业文化中。从学生角度来讲,对于毕业后不能留在合作企业或不想留在合作企业的学生,可以去人才市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财会专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技术、重技能、重岗位”的教育目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学生通过在学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生产一线综合实践、顶岗实习一年,全面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组织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对接。

2.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在征求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专业核心能力,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充分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传授“职业技能”为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上以“够用”、满足“需要”为尺度,实践上以“会操作”、“会应用”为目标,把知识、技能、实践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体系构建,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会计员的岗位技能要求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满足职业岗位资格必须的知识构成。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市场调研明确财会专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岗位,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分析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明确完成这些工作的核心能力和应具备的素质,在此基础上具体划分岗位工作领域,将岗位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出完成这些任务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

4.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引进企业具有“双师” 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按计划对在职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的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实践,提高在校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满足教学需要

教材的选用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在教材的选用上,优先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最新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满足教学实训的需求。

6.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我院在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了认识实习、校内实习实训和校外实训组成的“三位一体” 的实习实训内容和“双训”工作体系。“三位一体”即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校外顶岗实习。“双训”即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职业基本技能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两个工作平台,把整个实践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将课程实训安排在校内进行,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将实训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第二阶段,在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课程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参加实际工作,得到业内行家里手的直接传授和指导,采用“顶岗实训”方式,完成“模拟实训”到“职业实训”的过渡和转变,使专业实践教学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职业,为学生接触社会、直接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7.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顶岗、就业提供保障

建立、完善会计手工及电算化二合一仿真模拟实训室,增加配套财务会计软件和实训设备、手工操作设备、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手工和软件熟练进行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培养出纳员、会计员职业能力。

在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吸收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8.推进“双证书”教育

进一步推行“双证书”教育,将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标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双证书”教育,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会计员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双证书”教育。

9.加强考核标准建设

第8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岗位;整体设计;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2008年,我国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有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2007年高职高专在校生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该年招生283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表明,高职教育已由规模扩展转到内涵发展上。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缩短学生上岗后的适应期。如何打破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壁垒,保证两者之间的相互融通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职业能力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上岗,关系学校服务企业的社会效益,更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能力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间偏差的原因

本文在调研行业对造价工作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素养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基础上,对照几所职业院校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分析毕业生能力和岗位能力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追溯到校内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课、专业实训等的知识点,逆向反思教学改革存在的盲点,追寻职业能力要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间差距的症结。分析出教学效果与职业要求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1.岗位能力调研力度欠缺。根据岗位群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市场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上岗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根据岗位群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构建教学内容和过程是职业教改的核心和重点。但目前对岗位群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分析力度欠缺,导致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市场需求不合拍,岗位需求值与校内培养出的实际值存在差异。岗位值强调综合能力,实际值给出的却是单项能力,单项能力间的有效融通和提升没有在校内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强化,成为现在学生看看都会,但却动手做不来这一现状产生的根源。

2.职业能力地位不突出。目前不能在人才培养目标内系统地体现职业能力和有效地提升职业能力成为教改的瓶颈。以实训体系为例,依据“学科本位”体系设计的实训仅起到验证理论课的作用,实训对职业能力的构建不能以整体的教学计划体现,同一实训内容多次重复或核心职业能力内容处于真空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两大主要问题。所以剖析岗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制定出符合“能力本位”的培养计划是保证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

3.综合素质呼唤知识间的通融。职业能力体系的建立需要由本专业“知识点”串成“知识串”,再链接为“知识链”。知识链的连通只有在打通课程间壁垒和知识通融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灌输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才有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笔者对“学生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整合能力”这一问题做过长期的调查、分析和思考,调查表明,该能力不能有效形成的核心原因一是缺乏知识点间的有效通融,二是没有充分和有效发挥实训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三、职业能力培养设计体系

从岗位需求出发,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和总结,针对上述调研分析到的工作领域对造价员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设计和优化。将学生三年学习为整体,通过比较创新,提出培养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组织、职业岗位体验等一整套职业能力培养措施,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完成学生从知识到专业素养的积累,寻求职业教育与校内职业能力培养间结合的途径,建构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实用化培养体系。本设计总体思路如图1。

整体设计关键点如下:

1.岗位调研和分析。据调研结果,企业对造价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可归纳为“合理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造价”两大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

2.人才培养标准的明晰。按照调研到的造价岗位能力需求,提出岗位能力内涵和要求,分解岗位能力要求为具体培养标准,明确教学所应达到的能力。以“合理确定造价”核心职业能力中的“工程计量能力”模块为例,细化出的人才培养标准为:

(1)编审估算、概算和预算;

(2)编审结(决)算;

(3)编审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价;

(4)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5)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与索赔。

3.职业能力设计的实施及优化。以整体性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要有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服务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的核心在于,一是将真实岗位体验和校内实训间的壁垒打通,不仅是内容上,而且还有实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等的改革。二是每一教学环节都影响着岗位职业能力的构建,因此必须建立学生岗位能力层层递进的教学结构,为学生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提高奠定基础。三是按照造价职业能力要求细化标准,由教师联合行业人员编写相关实训教程,作为岗位能力培养执行的保障。

这里选取优化中的几个典型环节为例,讨论如下:

“合理确定造价”职业能力中的“工程计量能力”优化设计见表1。

“工程计量能力”培养的核心知识为:建筑物构造、施工工艺及组织、工程计量理论、工程计量实践、毕业实训五大部分。毕业实训各校都有统一的规定,此处针对前四部分知识体系展开课时安排的讨论。本文确定该能力下各知识体系课时的思路为:在调研行业专家、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已毕业学生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工程计量能力”的主要知识体系,依据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基本原理,由多位专家判断各知识体系对“工程计量能力”贡献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判断矩阵R,随后对专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若通过,则计算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排序。若未通过,则要重复前面的过程,修正专家意见,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依据该判断矩阵的权重分配“工程计量能力”知识体系间的课时。具体流程如下:

根据AHP法,由专家构建“工程计量能力”知识体系间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R。式中的1、2、3、4分别为建筑物构造、施工工艺及组织、工程计量理论、工程计量实践知识体系。式中的rij表示第i个因素对于第j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向量特征值会随rij的微量变动而改变,用CR来衡量决策者前后的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通常认为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中CI为一致性指标;n为判断矩阵阶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n=4时,其取值为0.9。本例计算结果为:

“工程计量能力”模块共计280课时,根据计算所得本模块各知识点的权重,得到各知识点的课时为:。即“工程计量能力”中建筑物构造:65课时;施工工艺及组织:35课时;工程计量理论:78课时;工程计量实践:102课时。

4.实训体系组织模式。实训是造价员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学科本位实训设计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按能力本位主体设计出的“工程计量能力”实训体系如表2。“能力本位”实训优化了实训课程,避免了内容重复,节约了课时,凸现出岗位技能要求,删减了走马观花式的认识实习,强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彰显出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基本初衷。

5.教学团队的组建。“双师型”教师承担着课程改革、教学策划、工作过程设计、工作情境转化等任务,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担负着知识体系构建和重组的作用。他们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双师型”教学团队要通过调研造价行业的岗位需求,明确和归纳出岗位能力的内涵和要求;明晰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细化教学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从而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组织。

四、结语

打破学历教育与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壁垒,建立和优化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需要我们从岗位职业能力出发,以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改革和整合实训内容,定位造价员培养标准,优化能力构建的课程体系,翻译实际工作情景,构建实用创新的实训模式体系,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完成专业知识到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校内培养与工作职业能力的要求对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03]16号.

第9篇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1、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目标定位是构建新体系的关键。专业目标定位是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针对市场需求,来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据市场需求预测分析,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电算化操作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胜任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在充分考虑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岗位知识要求、职业拓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的情况下,然后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开设课程。

2、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现状,把坚持专业方向与适当拓宽就业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就业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把课程设置与学生会计职称考试结合起来,突出会计岗位知识能力的运用;把在校学习和就业结合起来,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新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1、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教学课程体系

(1)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的设置力求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观,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和“必需、够用”的原则。还应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预测等操作知识实践能力。应设置的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会计》、《市场经济学原理》、《财经法规》、《经济法基础》、《初、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强调与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职称考证相结合。以保证学生在学业修满后取得1-2个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2)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按双轨制办学体系要求,必须注重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三年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断线”。并规定实践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建立“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单独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外贸单证》、《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同时,《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国际贸易实务》、《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专业课程和部分公共课采用上机、实训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纳入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之列。会计综合实训分校内模拟分岗综合实训和校外综合实训。校内模拟分岗综合实训应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它弥补了我国目前会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财务操作流程相脱节的缺陷。具体做法:按目前企业中财务分工,将学生(模拟会计人员)进行分岗,按岗位设置职能,对模拟企业每发生的一笔经济业务,按企业经济业务流程,模拟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模拟实训操作。以培养学生适应会计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

2、应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构建和实施新体系的突破口

专业培训目标的实现,产学研是突破口。首先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特别是使理论中一些无法认知的感性认识得到体验;其次是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真正的提升;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会计专业究竟应该学什么。

(1)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通过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应根据实训计划安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中小企业组织的会计理论与会计业务学习,保持会计专业的专业教学与管理还密切注意与专业行政主管部门配合,与省财政厅主管会计工作的会计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2)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活动。注重校企联合,为企业和社会会计人员的再教育服务,积极投入社会,回报社会。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交流与合作。

(3)校内实训室建设。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是做好学生实习工作的关键。通过构建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设置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全套财会室工作场境,配备多套财会印章与财会单证,给学生一个全真模拟实训场境。

第10篇

摘要:李维斯的寓言故事《动物学校》告诉我们企业用人与育人的很多道理,企业用人应该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但企业往往以设定的标准来衡量员工的长与短,而忽略了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在培训上,企业也要避免《动物学校》的误区,应该让培训有针对性,真正适合员工需要,符合员工发展方向,而不是强行灌输。员工也应该知悉自身特长所在,追求全面发展同时应有重点突破。

关键词:企业用人;员工特长;培训;发展

《动物学校》是R.H.Reeves对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教育状况进行的辛辣讽刺。美国的教育体制我们未曾经历,没有发言权,但读罢《动物学校》,我们是否感到了似曾相识?作为企业,我们又当如何改善?作为员工,我们又如何避免?

一、寓言故事《动物学校》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订立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本领,为方便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跑。到最后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自己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

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它精神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得丙,跑步更只有丁等。

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家管教。在爬树课上,它第一个到大树顶,可是坚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会老师的要求。

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词。

另一方面,地鼠为抗议学校未把掘土打洞列为必修课,而集体抵制。它们先把子女交给獾作学徒,然后与土拨鼠合作另设成功学校。

二、企业用人

(一)企业: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由李维斯的寓言故事《动物学校》,可联想到企业用人、育人。首先企业用人应该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但企业往往会犯《动物学校》的错误,以企业设定的标准来衡量员工的长与短,而忽略了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很多企业,自诩为人才加工厂,不管员工进来时的差异性,而一味按照企业设定的标准对员工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轮换,甚至有意在招聘时抬高招聘标准,且不说企业和员工的机会成本,仅企业在员工培养和培训上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与得到的结果就不可同日而语。

试想一下,如果企业能够在招聘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来招聘合适的人才,那么就不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试岗成功率就会增加。也就是招聘时就要选择那些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而不是将不适合的人或不具备岗位要求的人培养成能够胜任岗位的人。企业也不会因为人为抬高招聘标准,出现高素质人才对就了低职位不满而离职的现象。

(二)员工:彰己所长,暗补所短

有些员工自己并不了解或者说并不充分了解自我,或许与企业一样会说,不知道自己(员工)的本质长短在哪里。那么,企业嘴大,员工口小,你说我长处在哪就在哪,员工还美其名曰:服从组织安排!不管企业给安排的岗位适合不适合自己,先干着再说,并且会在干中学习,有的学习还非常努力,如鸭子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那般。但是,会在岗位中工作得很累,会很长时间掌握不了技能和技巧。这是组织安排与自己愿望不是悬殊太大的情况,如果组织安排与自己意愿落差太大,那就会像地鼠一样,去另立学校。如果没能力另立学校,大不了一走了之。

因为不满目前岗位而离职的每年都要大有人在,这其中就有招聘时就决定了的。原因无外乎企业没有按岗位要求去严格招聘,员工没考虑自己的特长及未来发展而且急于落实职位。但这种离职,对企业和对员工双方都是不利的,双方都增加了机会成本。

员工求职,是否一定得适合自己的特长?其实就像上文所说,很多人一开始对自己适合做什么并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在实践中试了以后才会发现。还有一些人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管做什么,只要认真去做,认真学习和总结,就能够做好。这样的人才,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

转贴于

所以员工也不能停留在自身特长上,甚至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成绩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代表未来。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不学习等于放弃发展的机会。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很明确地指出了每位员工应该走的路。学习也不再仅仅是校园里的事,不再仅仅是青少年们的事,学习已经成为潮流,学习也成为人们终身必修的课程。

员工可以通过学习,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使自己的职业范围更宽,职业生涯潜力更大。

三、企业育人

(一)企业:针对性培训

企业用人,更要育人。企业育人,无非是让员工长之更长,或者是补员工之短。现代企业在育人上,投入甚大。不仅仅是各种内训和外训,还有隐性成本更大的轮岗或岗位实训。有计划、有目的的轮岗,可以发现员工之长,至少可以补员工之短。但盲目轮岗,与用人之长相违背,而且带给组织更大的隐性损失。因为不熟悉、不熟练、不专业,会出现延误、差错,导致组织整体效率的降低,甚至会影响到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隐性成本难以测算,甚至难以发现。

如某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培训与发展相当重视,每年的财务预算都有相当比重的培训费,而且公司与目前培训市场比较知名的几家培训机构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关键员工和一些客户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现场每次都很热烈,大家热情高涨,但培训后所取得效果却没有人进行后期评估。笔者曾与公司里一些关键员工交谈过,很多员工特别是一些技术型员工对那些管理培训并不是很渴求,培训的内容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但事后很少能用得上,时间一长就都忘记了。这是公司培训缺乏针对性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家公司,着重对中层主管的培养,对主管的要求是“独挡一面、上传下达、拾遗补缺”,所谓“独挡一面”就是要主管能够独立处理岗位上的事务,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上传下达”要求主管理解公司的战略、熟悉公司的政策、认同并遵循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才可以起到上传下达之功效;“拾遗补缺”就是能够快速补位,在出现岗位空缺、职位空缺或事务空缺时,能够随时补缺。为了达到主管的要求,公司启用轮岗培训计划,即将培养对象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轮岗,而不是遵循员工的原有专业、技能等,结果公司在轮岗过程中,发展速度大大受到影响,由之前的50%以上增长速度降到10%左右。

在企业培训上,我们也要避免《动物学校》的误区。让培训有针对性,真正适合员工需要,符合员工发展方向。而不是强行灌输,灌者很累,接受者接收的很少,达不到管理者想要的目标。

(二)员工: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员工自我学习也是如此,很多员工学习意愿很强,动力也很足,但是面对浩瀚书海、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市场,个人可能会手足无措,似乎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想学,结果无从下手,或者仅仅学了点皮毛。学了点皮毛也许不是坏事,怕就怕,只看到了树木,就以为自己得到了森林,结果在工作中,盲目运用,而且自以为是。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我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专业,胜任所有的岗位。员工在业余时间学习时就要学会取舍,既要全面发展更要重点突破,重点学习那些与自己岗位相关、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寓言对企业用人和育人的启示

解决企业用对人和育好人的问题,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个人共同努力。从寓言《动物学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招聘前借用现代专业工具

为了发现员工的长与短,仅是员工本人和他周围人也未必能看得清,好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有专业工具可以借用,如性格测评、管理素质测评等。HR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帮助员工认清自己的长短,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只是与其自身其他素质相比较而言,就像左手与右手相比,哪个更有力量。而每个个体的差异很大,就如《动物学校》中鸭子会飞,但与老鹰相比就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的。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企业的标准,从而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代企业在招聘新人上,也建立了自己的测评系统。古有伯乐,人们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企业的人力测评系统就是现代企业的伯乐,相信会为现代企业引进越来越多的千里马。

(二)培训前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当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低于所要求的水平时,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只有针对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规划与设计每次培训活动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主管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培训需求分析是日常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定位包括人员分析、任务分析和组织分析等等。

(三)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第11篇

据测算东莞市各类金融企业每年约需金融事务专业毕业生800名左右,再加上其他相关行业的需求,每年共需约1300名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基于社会的不断进步,金融、证券市场等用人单位也对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岗位基本礼仪,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培养技能的基础,为此学校的专业课程教育必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注重开设课程的实用性。

(3)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营销人员资格证、理财规划师证等,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

二、制约东莞中职金融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金融行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其用人标准及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的学历偏低,学生的实习、就业得不到保障,这对金融事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地冲击。

(三)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构建实用、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本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四)实操实训教学环节薄弱,离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实践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缺少相应的实训功能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五)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金融专业和部分会计专业的师资实行共享,专任教师中具有财经、会计类专业学历者居多,而金融保险类专业的专任教师相对较少,再加上专任教师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专业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东莞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增强实践技能,争取到2016年,全市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将达到80%以上;根据专业发展阶段性特点,制定教师培训内容,坚持以在职培训为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创造条件组织部分教师到外地一些学校学习,到金融机构参加实践;有计划安排教师攻读研究生;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老师,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

(二)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框架,坚持以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安排课程内容,设置有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和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划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金融基础》、《保险基础》、《证券基础知识》、《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投资理财》、《点钞、翻打传票技能》等专业课程,规划银行、保险、证券三个专业方向。

1、以校企合作专班为起点,开办更多特色专班,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充分利用学校创新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模式,“送教到企业”,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学校的影响力,为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也为学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联系,充分利用金融企业优质的岗位实习资源来实现学校职业教育的最优化培养过程。在专业模块教学中,根据学生在金融企业中就业岗位的需求,编写《出纳岗位技能实训》、《会计基本技能》、《投资理财》等校本教材。

(三)加快校内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实现实习与就业零距离,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未来几年,拟筹建金融保险综合实训室、证券交易模拟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巩固与建行、农商行、友邦保险、平安保险、东莞证券等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尝试深化合作模式,建立更多的校企合作专班,实现“订单式”培养。

第12篇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安全事关家庭幸福、学校稳定,社会和谐。为强化我校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我校以贯彻落实《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评定规范》为契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力的保障了学校安全有序运行,现将我校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针对教育行业常规安全工作重点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和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了年度总目标及工作计划,各业务部门根据学校总目标制定了本部门目标。目标内容包含:制定依据、部门、人员,伤亡、火灾、食品安全事故、传染病等事故控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签约率100%、在岗教职员工、学生安全教育率100%、定期检验率100%、事故隐患整改率100%。同时,根据本单位年度总目标,制订了年度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与整改、安全教育活动、培训演练、预防事故等的技术措施针对性计划。在安全防范设备设施的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劳动保护;安全评价评估、重要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隐患评估和整改;应急救援器材、装备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安全标志及标识;其他与安全直接相关的人员、物品或活动等方面按相关要求对技术措施计划进行实施和考核,考核记录齐全。

二、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根据规范要求,首先,我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安全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各部门安全负责人、专职学校安全管理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同时,建立了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校级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部门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内容包含:上级安全文件会议精神传达落实、总结上一阶段安全工作、分析校园安全形势、研究并制定阶段性安全对策、协调解决安全问题、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其次,根据《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和各级具体管理人员,按年度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内容涵盖学校业务工作的所有内容。

三、建立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教育培训、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整改、建筑物和教学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保障等。制定年度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建立经费管理及使用台账。建立教职工工伤保险、校方安全责任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等管理制度。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和校方安全责任险保险费。按照上级行政部门要求,积极宣传、鼓励学生购买校园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完善安全事故责任保障体系,并为保险购买、理赔等提供必要协助。

四、加大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培训

按照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及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和《生命.生态.安全》教材,将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常规教学管理,做到有教材、有阵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有教研、有评价,有序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安全宣传教育任务。建立教职工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安全培训。

做好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估。电工、保安等非教学岗位操作人员,培训每年不低于20学时,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培训不低于40小时、教学岗位每年不低于12学时。依法应当持证上岗的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本单位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主要负责人每年培训不低于16学时;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培训学时不低于40学时。

五、加强教育过程中安全控制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