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馆开学重点

图书馆开学重点

时间:2023-01-23 00:34:02

图书馆开学重点

第1篇

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是图书馆事业的一项创新,不仅开辟了图书情报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渠道,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教学和科研职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当前,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势头良好,展现出了新生代的活力和特点。困扰图书馆硕士点发展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非教学部门设立教学机构,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各高校通行的维持措施是图书馆硕士,最“虚拟化”,认为这种“临时行为”不利于硕士点的长远发展。

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卫院士说过:“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只有把最高端做好了,我国才能成为教育强国”。只有成为教育强国,才能实现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增长速度很快,正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不断提升着图书馆的学术气氛和业务水平,进而转变着其他单位和部门对图书馆的看法,图书馆硕士点也在不断刷新着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数据。

1图书馆硕士点的几个典型特点

1.1国外没有发现图书馆设立硕士点

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有关网站进行查询,没有发现国外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和培养研究生的信息。

1.2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大都与教学院系联合

由于高校教学院系师资力量雄厚,可以对图书馆硕士点进行传帮带,所以高校图书馆的硕士点与教学院系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居多。

1.3图书馆硕士点的申报基础大都是文献检索教研室

图书馆硕士点的导师大都是承担文献检索课多年的教师,申报硕士点的条件正是他们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

1.4图书馆硕士点都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

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都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科,其中情报学硕士点数量约是图书馆学硕士点的2倍。

2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是一种共赢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共有22个,大部分是与教学院系合办的,少数是图书馆独立办学。对于与院系合办的图书馆硕士点,一年级研究生在院系上课,二年级开题以后跟图书馆导师做研究;对于图书馆单独承办的硕士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图书馆承担,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即由图书馆管理,除了公共课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之外,一切培养程序都在图书馆内进行。

我国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实践证明,我国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可喜可贺。

2.1硕士点为图书馆安装了“学术引擎”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资源等硬件增长速度很快,已不亚于美国。从这方面来看,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不能说不重视。然而,图书馆硬件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图书馆地位提高多少,图书馆员的待遇依旧偏低,高学历人才依旧不愿到图书馆工作。

显然,图书馆的“软件”建设才是提升图书馆人气值的关键。正如美国人所说: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只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

调查表明:我国最好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约占35%(现有158人,其中博士学历9人,硕士学历47人),其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在10%以下(山东省13所主要高校平均为7.6%)。因高级人才缺乏,图书馆先进的设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电子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现代化服务受到制约。

高校图书馆硕士点的出现,不仅开辟了图情高学历人才培养的渠道,而且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图书馆现代职能的开发,有利于图书馆地位的提升。

2.2硕士点为图书馆搭建了人才平台

程焕文教授等曾对全国21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2002年的研究生去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硕士毕业生51人,就业于图书馆的仅为8人;博士毕业生8人,就业于图书馆的0人。

近几年由于就业形势不好,高学历人才开始流入图书馆,年轻硕士为大学生借书已不再是新闻。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早在1982年,教育部曾经号召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图书馆工作,并指定重点高校举办图情知识培训班。那时,的确有许多人响应号召豪情满怀的进入图书馆,但是在图书馆工作与在院系当教师相比,毕竟存在较大的反差。于是,大多数人因不甘心借借还还、开开关关,陆续离开了图书馆,只有少数人留在文献检索教研室,也有少数人以后成为图书馆领导。由于图书馆缺乏高学历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20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很少主动到图书馆工作。

高校图书馆硕士点的设立,为图书馆种植了一棵“梧桐树”,会吸引许多“凤凰”的目光。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图书馆硕士点不仅会集中一批高学历人才,而且会为图书馆探索和搭建其他人才平台、开拓多种现代服务提供了创新团队。

图书馆硕士点还具有潜在的辐射效应。目前,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校内领先,如果硕士点积极开发图书馆的人才“软件”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硕士点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可能会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2.3硕士点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研究空间

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对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那么,对我国原有的教学院系硕士点和科研单位硕士点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国的图情学科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美国为什么图书馆没有硕士点?这些也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图情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现有56所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2003年注册在校生约1.8万名,2002-2003学年共毕业硕士研究生约6000名,其中5175人通过ALA认证。美国图书馆不存在高级人才贫乏的问题,美国高校图书馆也没有必要成立硕士点培养研究生。

我国从1981年开始培养图情研究生,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个硕士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08年国内已有112个图情硕士点,虽然在数量上超出美国1倍,但招收研究生总数不足1000人。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成立硕士点,多一条研究生培养渠道,无疑有利于加速我国图情高学历人才培养。

从图情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来看,我国高校教学院系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培养的研究生并不熟悉图书馆业务,一般也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我国科研单位培养的研究生更重视科技文献研究,适合在科研单位文献部门工作;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生培养,则更重视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联系和研究,也更适合在图书馆工作。综上所述,三种渠道培养的图情研究生各有特点,应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图情学科的发展是有利的。

2.4硕士点为学校建设增加了学术机构

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大都诞生在普通高校,基本不属于综合性大学,甚至也不属于著名大学,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图书馆成立硕士点,既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又开辟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学科,高校领导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原来设有图情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意味着专业设置重复。对于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著名高校而言,学科点已经非常丰富,学校领导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培养质量,而不是增加学科点的数量,对于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又是一个小学科,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如清华大学图书馆。

对于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普通高校来说,增加硕士点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因此,无论是教学院系还是图书馆申报硕士点,无论是大学科还是小学科,学校领导都给予大力支持。我国现有22个高校图书馆硕士点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硕士点外,其他大多数硕士点都是属于普通高校图书馆。

3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需要冲破桎梏

3.1需要冲破思想上的桎梏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上指出: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的空间很大,改革的步子可以大一点,胆子也可以大一点。

3.1.1图书馆能否培养研究生?图书馆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缺乏办学经验的情况下,直接申报硕士点是有风险的。学校研究生处能通过吗?国务院学位办能批准吗?研究生培养质量能保证吗?

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研究生教育必须在不同教育体系、不同管理系统、不同地域、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学位类型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等方面实现和谐发展”。这就说明了图书馆并不是研究生培养的“”,学校职能部门也不应该对图书馆申报硕士点进行干预。

3.1.2图书馆办教育是否错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什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怎样才能与高校发展建设相适应?图书馆硕士点的成立同时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因此,图书馆从事研究生教育不是“错位”。

3.1.3图书馆办教育是否侵权?高校图书馆硕士点虽然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规模都很小,2008年高校图书馆22个硕士点总共招收研究生不足100人。因此,图书馆硕士点只是为提高现代化服务职能而设,作为教学院系高学历人才培养不足的补充。不足图书馆十分之一的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不能算是侵犯教学院系的“教学科研权”。

3.2需要冲破人事制度设置的桎梏

3.2.1图书馆硕士点的机制建设培养研究生是图书馆教育科研职能的扩展,硕士点必须名正言顺。但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关系,图书馆业务与研究生培养分属不同的校长分管,图书馆人员在职称上又与教师分属不同系列,因此在图书馆设立教学部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困难重重。

虚拟部门培养研究生绝非长久之计,图书馆硕士点需要及早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合作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等,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只有具备了高级人才培养的有效程序,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不断提高。

图书馆硕士点不仅需要设立专门机构,而且应赋予合适的级别。考虑到研究生培养的高起点性,图书馆硕士点在级别上应与图书馆等同,或相差半级,与教学院系的研究所相对应,这样有利于硕士点接受研究生处、科研处、教务处等部门的指导。一定要防止把硕士点放在一个馆机构(如:信息部、技术部等)内部,使研究生培养成为图书馆部门工作一部分的情况。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硕士点负责人由馆长兼任,由于馆长习惯了处理图书馆日常事务,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对硕士点投入过多,而硕士点又没有正式机构,所以其日常工作由馆内某业务机构。可以想象这种在行政和业务上都理不顺的硕士点,对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只能是维持和应付,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是难以保证的。

3.2.2图书馆硕士点的师资待遇图书馆人员一直属于教辅系列,与教师系列在待遇上有着一定差距。成立硕士点后,导师们的工作重点转变成以教学科研为主,在职称上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以保证在待遇上与教师一致。如果图书馆的导师与教学院系的导师在待遇上长期存在差别,肯定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4图书馆硕士点的实践

4.1图书馆硕士点的机构设置

图书馆硕士点在业务上与图书馆其他机构联系较少,属于图书馆的特殊机构,所以非常难以定位,理论上可能需要校领导协调人事处、组织部和图书馆共同解决,实践中图书馆硕士点多与文献检索教研室混同在一起。图书馆硕士点日常工作有的由教研室主任兼任(如:东南大学图书馆),有的设置硕士点秘书(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有的由图书馆办公室主任负责(如: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显然,上述硕士点管理模式都是临时性的,常常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尴尬和漏洞。如:研究生处、科研处、教务处召开有关会议要求各院(系)主管研究生、科研、教学工作的领导参加,图书馆领导时常缺席,容易导致图书馆硕士点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4.2图书馆硕士点导师的待遇问题

提高图书馆硕士点导师待遇的关键是解决职称转变问题,如何把图书情报系列转变成教师系列,需要人事处统筹解决。山东理工大学的做法是,图书馆根据硕士点的工作需要提出要求,人事处发放征求意见表,愿意由图书情报系列改教师系列的导师可更改职称系列,但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待遇和教师一致;保持图书馆系列的导师待遇上保持不变。

对于图书馆硕士点新引进的研究生,人事处统一按照教学系列安排,这就基本解决了图书馆高学历人才的待遇问题,也解决了研究生不适合图书馆工作也可调整到教学院系的后顾之忧。

4.3硕士点对图书馆教学职能的促进

图书馆硕士点对图书馆的师资、教学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大大促进和提升图书馆的教学能力。如: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硕士点担任的文献检索课2007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是图书馆教学科研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研究生不仅在课程的网站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且在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和图书馆馆藏利用方面开设了大量讲座,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

4.4硕士点对图书馆科研职能的开拓

随着图书馆硕士点的建立,图书馆的学术队伍逐步加强,科研竞争力也在增强,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如:山东理工大学2003年上情报学硕士点以来,已先后申报成功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0余项。

4.5硕士点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气氛

图书馆硕士点的建立,会增强图书馆的学术气氛,全面提高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实现图书馆教育和事业互促共进的双赢。

5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趋势

5.1长期在图书馆独立发展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硕士点发展正常,并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途径。如:南航图书馆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福州大学图书馆积极对社会培养图情高级人才;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招生和分配无忧;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连续两届研究生毕业指标位于学校各硕士点前列,有两人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博士研究生。

然而,要保证图书馆硕士点的健康发展,必须成立专职教学机构,理顺研究生培养程序,使图书馆教学科研工作正规化,让更多的教师和导师把研究生培养当成本职工作,把精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中。在这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5.2逐步并入教学院系

因缺乏办学经验,有些图书馆硕士点开始阶段性地与教学院系挂钩,利用教学院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规章制度,暂时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走弯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院系承担了研究生的主要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学院系对图书馆硕士点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重点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于现阶段独立办学的图书馆硕士点来说,如果长期不能设立正规的教学部门,将教学院系的研究生培养程序移植到图书馆,就难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图书馆硕士点就很可能被逐步并入教学院系。2008年,已经有个别图书馆硕士点因招生困难而由独立招生改为由教学院系代招,这就是一个向教学院系转移的信号。

第2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调查

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区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情况,笔者在Internet上对广西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学校分别是: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工学院图书馆、桂林工学院图书馆。调查内容包括栏目设置、电子资源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书目检索、读者信息及导航情况等。

1 网站内容调查分析

1.1栏目设置调查与分析

分别登陆上述8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在图书馆主页上可了解到网站的栏目设置情况,列表如下:

由表1可以看到,各馆网站的栏目设置均清晰合理,基本上将读者经常使用的项目,如入馆指南、开放时间、信息导航、本馆资源等作为一级栏目列出,并且对本馆的信息资源都作了详细介绍。所有的网站都设有公告栏,通过新闻报道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新动向、新举措,以及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讲座,为用户利用图书馆提供方便。各馆网页上也都列有读者导向栏目,内容包括本馆机构设置、馆藏布局、入馆须知、借阅规则等,读者只要打开图书馆主页,就能了解图书馆的概况。除了上述共性外,各馆的网站的栏目设置又各具特点。如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主页设置有读者意见栏目,并专门开辟网页答复读者意见。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与用户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主页的栏目较为丰富,广西大学图书馆主页设置有咨询台,通过网络提供读者常见问题的解答,受理E—mail表单提问。读者培训栏目内容也很丰富,包括有读者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数据库使用指南、中图法分类表、中文核心期刊表以及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好几个图书馆主页上都提供有特色服务栏目,如一些表格下载、浏览器下载,等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主页开设的馆员交流栏目,为本馆馆员进行信息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栏目。

1.2电子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

在网络时代,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部分。所调查的8所高校图书馆网站,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供读者使用,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各馆都很重视馆藏电子资源的建设,提供的电子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电子图书,也有电子期刊和报纸,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还提供会议录、科技报告、专利数据库以及音像资料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购置方面,各馆相对比较集中,一些大型数据库如CNKI清华同方数据库、重庆维谱中国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是各馆购置中文电子资源的首选。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CNKI清华同方数据库和重庆维谱中国期刊数据库的购置率都超过了80%;超星等电子图书的购置率也超过了70%。在外文数据库的购置方面,各馆的区别较大。有的多达30、40个,有的少至1、2个。这与各图书馆的资源购置经费和馆藏重点有关。如广西大学图书馆,由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而且又是“211”工程院校,资源购置经费比较充裕,所以购置的外文数据库较多;而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也许是由于本校的教学科研特点,所以购置的外文资源较少。在自建数据库方面,好几个图书馆都建有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尤其是几个比较大型的图书馆,不仅把本校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点,而且还根据自己的馆藏特色,自建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如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数据库、文学作品数据库、教学主干课程参考书数据库等;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广西民国图书、馆藏广西旧地方志;广西工学院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及广西中医学院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所建设的抗病毒中药数据库和壮医壮药数据库等。

1.3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有5所图书馆在主页上设置有网络咨询台,但其中2所主页上的咨询台栏目是无法打开的,实际只有3所图书馆提供了网络咨询服务。广西大学图书馆提供FAQ(常见问题解答)、E—mail表单提问和公告留言等咨询服务;财经学院图书馆是以FAQ和留言簿方式提供服务;广西工学院提供的是E—mail表单咨询服务。从调查情况看,广西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咨询服务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开展得比较好,其余的或者是根本没有开展此项服务,或者服务手段太单一。

1.4书目检索和读者信息栏目的调查分析

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所有图书馆的主页都设有书目检索和读者信息栏目,且大多数都在一级栏目列出,便于读者了解馆藏情况和查找所需书目。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它提供了丰富的检索入口,使检索更为简易。同样地,几乎所有的图书馆主页也都设有读者信息服务,在此栏目可查找本人的借还情况以及超期催还的通知,有的还可以办理续借。

1.5导航情况

图书馆网站导航是图书馆提供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方式,是对本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组织的有效方式。在所调查的8所高校图书馆中,有6所图书馆网站设置了该项目。可见,各馆对导航工作是比较重视的。不过,导航内容多数都是做学科导航和本馆资源导航,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做了站外导航。

2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存在的不足

2.1栏目设置不够规范

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有些图书馆网站的栏目设置不够规范,有的网站将同一内容放在不同的栏目中,使读者查阅时随意点击,浪费时间;有的栏目长期虚设,没有内容或无法链接。

2.2网站建设缺少交流和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若缺少交流互动和服务项目的建设,将会影响图书馆网站作用的发挥。从调查的8所图书馆网站来看,设置有网上服务功能栏目的不多,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工学院图书馆提供有网上预约和网上催还服务;也只有少数图书馆主页设置有交流栏目。笔者通过点击全国各省份的著名大学图书馆网站,发现FAQ作为一种有效的读者自助服务方式已被很多图书馆采纳,而在所调查的广西高校图书馆中,仅有3所图书馆提供了该项服务。网络在线咨询作为时下最先进、最快捷的咨询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没提供此项服务。各馆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2.3网络导航服务不到位

网络导航一般分为站内搜索、站内导航(本馆资源导航)和站外搜索(网络资源导航)。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的图书馆网站都没有设置站内搜索。除了广西大学图书馆网站建有站内、站外导航;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站外导航外,其余的图书馆网站只建有学科导航或本馆资源导航。而且各馆的学科导航也不够深入,仅列出了本校的学科名称和学科带头人,没有提供其他的相关信息,如学科动态、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源,等等,这样的导航系统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另外,所提供的站外导航信息资源内容太杂乱,没有经过分类和整合,不便于读者的利用。

2.4电子资源不够丰富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足,将会影响到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也影响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较为丰富;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电子资源也相对多些,但在外文数据库购置方面,除了广西大学图书馆购买了32个,其余的图书馆都是仅购买了几个。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3 对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的建议

3.1增加交流性栏目的设置,开辟交流平台

一方面,可以设置一个读者意见栏目,征询用户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指出的是,最好是参照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开辟专门的网页来答复读者,让读者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处理意见,这样有利于提高用户与图书馆交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图书馆网站可以针对本校的学科专业和教学重点,设置一些学术交流性的栏目,如科研论坛、教学体会、经验交流等栏目,为用户提供远程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利用图书馆网页为学校营造学术氛围。

3.2开发网站的服务与教育功能

通过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大多数都只具有介绍功能,很少设置服务和教育功能。因此,广西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本馆的网站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具体做法是,加强网上的参考咨询服务,所有上网的图书馆,在主页上都应提供FAQ服务,并且最好是将FAQ做成数据库,提供分类浏览和关键词检索,便于读者利用;还应提供E—mail表单咨询或留言板,供读者提问,并且要对用户承诺回答时间。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开设在线咨询服务。另外,在图书馆主页上可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如信息查寻、个人图书馆和MyLibrary(我的图书馆)等。关于个性化这一服务项目,依笔者之见,一些小型的图书馆,目前尚未具备条件,应以信息查寻为主,即提供查寻本人借阅信息、提供网上续借、网上预约和网上催还等服务。而一些条件较好的图书馆,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则可以进一步开发服务功能研究,如可开展“我的图书馆”这一个性化服务项目。即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定制最近新书、相关专业栏目及新闻、书目数据库等服务项目以及国际上有关本学科、本课题的研究前沿和进展情况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站的教育功能。可将图书馆编制的各种指南、手册,如新生入学教育、图书馆手册、图书馆利用指南以及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指南挂到网上,供读者学习。在这方面广西大学图书馆做的较好。不过,指南内容还应更详细、具体些,如数据库的指南可增加一些实例演示,这样效果会更好。各馆如有能力,还可以开设网络课程进行读者培训。

3.3采用网络导航和自建数据库的办法来弥补数据库不足的缺陷

网上导航是弥补本馆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根据调查,图书馆网站上设有站外导航的图书馆仅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其余的图书馆网站所做的网络导航都是一些简单的学科导航。因此,广西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导航服务,提供一些国内外上网图书馆网站、网上报刊和其他精彩网站的链接。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网络资源导航的建设中的信息资源内容选择必须针对其服务对象来进行,选择的重点应是教学科研机构、文献信息机构、网上免费数据库、报刊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最好能将这些资源加以分类和整合,方便读者获取。另外,各馆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基本上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围绕本校的重点学科来收藏资源,形成本馆的特色馆藏。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出反映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和本校重点学科的专题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如广西民族大学的重点学科是民族学,该校图书馆可利用本馆丰富的民族学资源,建设一个民族学专题数据库。又如,随着东盟博览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东盟国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如经济贸易问题、法律问题以及东盟各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所以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目前,在广西,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这方面的资料,因此,可以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考虑将现有的馆藏资源数字化,建成一个特色数据库,并提供网上服务,以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这种特色资源具有权威性和独特性,可以体现本馆特色,开创品牌式服务。在信息时代,只有特色馆藏和服务才能显示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和地位。其他的高校图书馆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如广西中医学院已建有了抗病毒中药数据库和壮医壮药数据库;广西财经学院也可以建设一些经济类的专题库,以丰富本馆的信息资源,突出本校的学科特色。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服务SNS 图书馆2.0 图书馆服务

[分类号]G250.7

1 图书馆应用SNS的现状

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化网络服务),旨在为一群相互联系的人建立并反映其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社会网络软件或工具、为用户建立社会化的关系网络群的互联网应用服务。2010年初,世界第一大社会化网络站点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用户已超过4亿。

1.1 强化公关宣传

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研究已形成较完整体系,其研究领域包括图书馆与媒体、筹款与营销、对外宣传等,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年轻人密度较高的社会化网络站点中,图书馆可利用此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网络用户,树立起图书馆网络时代服务的新形象。国外不少图书馆都在Facebook和Myspace两大SNS站点拥有自己的主页,其中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和英国曼彻斯特图书馆的Facebook主页的关注者数量高达4043人和1294人,是利用Facebook主页开展公关推广较为成功的案例。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利用Flickr开展PictureAustralia项目,鼓励社会大众通过上传照片的方式参与此项目,从而扩大了Picture Australia项目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影响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利用Youtube(视频SNS网站)进行图书馆推广活动,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图书馆的理念与服务,有效增强了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1.2 完善参考咨询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2009年统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总量从1996年的155 336持续下滑到2008年的58 763,仅为1996年的三分之一,0CLC2005年的报告也显示只有很少用户在查找信息时选择使用图书馆网站和参考咨询服务,SNS可在图书馆和用户间建立起直接关联,让参考咨询服务直接延伸到用户所在的地方,SNS的出现或可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带来新的契机。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在Faeebook上建立名为“MLibrary2.0 faeebook group”的小组专门开展基于SNS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OCLC的志愿者图书馆员在Second Life(SNS游戏网站)中的虚拟图书馆每日定时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其服务形式包括信息岛、阅读讨论会、创新用户教育等。这些案例展现了图书馆利用SNS完善参考咨询服务的前景。

1.3 增进用户互动

美国布鲁克林大学图书馆的Myspace主页的日志更新频率较高,通过这些日志,宣传了图书馆现有的和即将开展的各种活动,包括书展、艺术比赛、音乐鉴赏会等,让已是图书馆好友的学生们及时了解图书馆活动。上海图书馆在“豆瓣同城”中申请了“上图讲座”主办方的身份,通过豆瓣同城活动推广上海图书馆的讲座,现已有3 472人长期关注该主办方。有意参加讲座活动的用户只需在豆瓣活动页面上点击“我要参加”,讲座开始前凭借豆瓣ID即可入场。于此同时,由于豆瓣同城活动的交互性很强,上海图书馆还能及时获得用户对讲座的信息反馈:通过“参加”和“感兴趣”的人数了解活动的受欢迎程度,通过活动论坛中的留言了解用户对讲座的满意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讲座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当前Twitter全球用户已超过1亿。美国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利用Twitter向用户传播本馆重要新闻,例如图书馆相关活动与展览的通知,用户评选“我最喜欢的图书馆员”活动以及图书馆节假日开放时间变更等;伊利诺伊州厄本那一香槟分校本科图书馆通过Twitter向用户各种图书馆相关信息,包括资料归还最后期限的温馨提示,数据库暂时无法使用的紧急通知和图书馆助理招聘信息;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的Twitter则更注重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相关服务和各种研讨班活动进行告知。

1.4 构建专业社区

2004年,美国费城大学Paul J.Gutman图书馆馆长Steven Bell和宾州州立大学贝克斯分校图书馆的技术馆员John Shank共同建立了Blended Librarian网络学习社区。该社区旨在营造一个创新、合作、交流的平台,使成员可以通过虚拟得到职业发展和学习的机会,2009年底,成员总数接近4 000人,是较成熟的图情专业人员社区。ALA、Second Life librarian借助NING平台创建图书馆社区,还有以图书馆2.0和青少年图书馆为主题的各种社区,社区成员可在其中展开学术及工作讨论。国内图情界建立SNS社区――书社会,基于Ueenter Home构建,面向图书馆员、图书馆学研究者以及所有关心图书馆、对图书馆及其图书馆学友兴趣的友人开放的社,成员达到855人。在书社会中,成员可通过各种SNS应用业内信息、开展学术讨论、发起相关投票等。

2 图书馆发展SNS模式

随着SNS在图书馆工作和服务各领域的应用程度加深,按照构建SNS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三种模式:直接加入,积极引进以及自主开发SNS模式。

2.1 直接加入SNS模式

图书馆应用SNS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加入现有社会化网络站点。例如,伊利诺伊州厄本那一香槟分校本科图书馆、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丹麦图书馆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都拥有自己的Myspace主页,其中美国图书馆协会已有6 655个好友。。国内也有很多图书馆加入SNS站点: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在豆瓣网建立了豆瓣小组,其中多个小组图书馆的成员达到数百人,首都图书馆的小组成员高达2 663人。图书馆加入社会化网络站点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站点的网络工具,操作简单且易于维护,是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交流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积极引进SNS模式

图书馆应用SNS的第二种途径是主动引进SNS技术,包括添加社会化软件和SNS应用。社会化软件是指那些可以支持远程交流与合作,并可供用户添加和使用各种内容的一系列网络工具,包括诸如Wi-ki、Tag、Blog等Web 2.O应用和较早的IM、邮件列表等工具;SNS应用是指社会化网络站点所支持的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普遍比较简单实用,一般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对接到SNS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

不仅开发了自己的标签(Tag)系统,允许用户对图书馆的资源添加标签,还研发了可嵌入IE和Firefox浏览器的图书馆工具条插件,此外还利用社会化软件提供在线辅导小组、即时信息和在线聊天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开发了可接人豆瓣API的OPAC馆藏查询的应用程序,安装了此应用程序的用户在浏览豆瓣上任何一本图书时,这本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便直接显示在用户所浏览的豆瓣页面中,告知用户该图书可通过图书馆渠道获取。

2.3 自主开发SNS模式

图书馆发展SNS较高级的模式是自主开发SNS服务,此模式的开展建立在图书馆社会化软件服务有一定用户量的基础之上,利用SNS相关功能来强化用户与图书馆间和用户之间的关联性,使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形成黏性。2007年,美国Ann Anbor地区图书馆以利用Drupal开源代码开发出社会化的OPAC,用户可对馆藏图书进行加标签、打分和评论的操作。此外,网站还为用户提供了个人空间并开放了添加评论、导入日志和添加RSS订阅等功能,这些已具备了SNS的基本特征,可看作是图书馆自主开发SNS的雏形。重庆大学图书馆研发了ADLIB 2.O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空间,有文档库、共享库、图片库、私家藏书等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个人书斋。个人书斋是集个性化服务平台、个性化学习平台、个性化空间为一体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旨在将图书馆所有服务整合为一体,是国内图书馆自主开发的SNS先例。

3 图书馆SNS发展策略

3.1 准确定位图书馆SNS服务

首先,图书馆应对发展SNS服务进行必要性分析。图书馆开展SNS服务的前提是存在大量图书馆用户或潜在用户认同并使用SNS,而实际上部分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并不符合这一前提条件。这样的图书馆应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发展SNS服务,否则很可能造成既浪费资源又收效甚微的结果。有条件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或其他形式调查本馆用户对SNS服务的需求情况,从而确定是否有必要发展图书馆SNS;其次,图书馆发展SNS服务还应进行可行性分析。发展SNS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图书馆应在充分考虑本馆实际情况和借鉴其他图书馆发展SNS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SNS服务发展计划,从而保障图书馆SNS服务能持续、顺利且有效地开展。美国学者Ja.SOB Sokoloff在考察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图书馆的Face.book主页时指出,该校图书馆的SNS主页中有太多图书馆网站的链接而欠缺SNS特色,这样的Facebook主页只是图书馆网站附庸,没有充分利用SNS站点吸引用户及潜在用户的优势,可见图书馆SNS服务特色是关键。

3.2 图书馆SNS模式选择策略

2007年OCLC调查了美国民众和美国图书馆馆长对图书馆自主建立社交网站的看法,近一半的民众和图书馆馆长不赞成图书馆自建社交网站,他们的理由主要有:图书馆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地方,建设社交网站并非图书馆份内之事,已经有足够多的社交网站。这份报告反映了并非所有图书馆都适合自主建立SNS站点,表明图书馆发展SNS服务模式选择的重要性。每个图书馆在计划发展SNS服务时,都应根据用户需求和客观条件选择适合本馆的模式:直接加入SNS模式成本低、易于维护,适合小型或社区图书馆;积极引进SNS模式需要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相应的服务水平,适宜大中型图书馆采用;自主开发SNS模式要求有一定的用户积累,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的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图书馆较为合适。英国图书馆系统供应商Ds公司和北欧的Axiell图书馆集团,在2008年共同研发了一款名为Ds Arena的产品,集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和SNS用户个性化服务,不仅提供大众标签、读者评分、读者书评、读者讨论和建议等功能,还让用户能搜索并链接到各种用户感兴趣的馆外资源,被媒体称作“新一代图书馆网络公共界面”,为用户提供SNS功能是图书馆集成化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第4篇

关键词:谢拉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教育

J·H·谢拉(JesseHaukSher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教育学家,一生都在勤勉钻研学术理论,为图书馆学事业做出卓著的贡献。1928年谢拉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入学资格,但他却选择了斯克利普斯人口研究基金会并担任该会的图书馆长和助理研究员。这长达十二年的工作经历为其日后的研究与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1970年出版的《图书馆学的社会学基础》、1972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育基础》和1976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引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

本文力求在体会谢拉一生学术造诣后所形成的宏观性知识体系,着重从谢拉提出的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根据谢拉对图书馆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与见解,浅析与评述谢拉的独到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当今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给出重要参考引证。

一、谢拉谈图书馆学教育

1.1图书馆学教育思想

《图书馆学引论》是谢拉1976年所著,被认为是其图书馆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谢拉提出图书馆学教育的结构应由六个要素构成:专业的基本原理、专业学科设置与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服务的对象、专业工作中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的认识、评价研究成果的技能。[2]

谢拉认为“图书馆学教育必须同其他教育一样面向未来”。为图书馆学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打开了不一样的视角,要求图书馆学教育能够迅速适应环境,跟上时代技术的进步,不断丰富其专业思想知识体系。

同样谢拉认为通过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的图书馆员应具备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社会学等规范学科作为其知识至关重要的储备。在《图书馆学教育基础》书中他还提到书目组织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核心,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并且运用记录和书目组织的知识性内容,才能做到尽可能提供给读者符合他们的需求整理完备资源。[3]

1.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

从提高图书馆学教育方面来看,谢拉重点提到了高校的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将图书馆学专业水平在高等教育中得到有效提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谢拉引用威廉森提出的“利用大学资源丰富图书馆学教育。”故而研究变革图书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力求用专业的图书馆学教育方法解决相应的教育模式。从而对专业图书馆学教育的出现普及与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从对图书馆学教育的目的来看,他培植起来的教育体系也遵从了当时对教育及其该为学生培养起一种学习追求真理知识的理念。即学生“作为专业实践者具有掌握并分析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概念的能力,具有用逻辑方法处理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的能力。”创造出真正的学术环境是其不断努力的方向,普通教育对图书馆员的最基础的专业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图书馆学教育的具体要素来看,当今时代面对社会的需求,图书馆学的主要课程应该首先考虑受信息因素的改变:一,大信息观念的流行,其中包括图书馆学与传播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作用。二,信息资源,在网络信息和数字信息的持续下,图书馆会日益朝着丰富馆藏电子资源方向发展。三是信息技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大环境下,对图书馆员能力素质的掌握也出现了新的要求。谢拉在当时就已看到社会日益发展进步下产生的新问题并提出适应当时教育发展改变的口号“今天图书馆教育工作者依旧面临未过时的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协调的问题”。谢拉也给出自己的看法,不同学院的各自建设,也会使图书馆专业教育也呈现出很大差异。所以学生需要的基础课程教育结构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社会发展中图书馆所形成的的传统理论。二是图书馆应该具备为人类活动提供服务的专业实践的知识。[3]于是谢拉大兴改革之风:四十年代取消按类型划分学院后,五六十年代的课程设置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基础课之余开设了许多实践领域课程项目。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去选修和主修课程相关的课程,更深入系统化给学生知识性的培养。

1.3对本科生图书馆教育的观点

谢拉提出“在图书馆学教育中图书馆学方面应像避免瘟疫一样避免本科生课程、夜校课程和函授课程。第一种课程使图书馆学处于最低技术水平学生没有时间学习专业课程。”笔者对这一观点存在疑问,图书馆学本科生教育其实是一种基础的培养,这种专业思想和学科知识的系统理论认知,对本科生阶段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况且在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变化下,存在对课程理念认知相碰撞的现象是极为正常的。同样,一些学者也曾探讨图书馆学本科生教育问题“虽然我们的本科教育面临着困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图书馆学专业正在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在改革中这种困境是可以被改变的。弱化、淡化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故在这一观点认知上,我们应辩证看待谢拉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观点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我们更应对当今图书馆本科教育保持清醒透彻的认知,不应存在对其是否理应存在的歧义。

二、图书馆承担的教育职能

将图书馆与教育这个名词联系起来也是的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当今图书馆的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人们物质财富得到一定满足后,对文化方面的追求呈现不断加深的态势,图书馆的地位也逐步提升,促使其教育职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图书馆是否是一所教育机构,如何能够更好发挥其教育的职能,谢拉提到“在英、美图书馆的传统中看到,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是有历史先例的。”同样要求图书馆员也要兼具教育的职能要求,基础知识、专门知识、经验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将馆员个人素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馆员对教育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离不开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和建设的。他提到图书馆首先被考量的就是其所提供的的是一种什么层面的教育,为了更好提供这些教育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展开对受教育人群的评测,针对落后贫困地区图书馆还需承担扫盲的工作,包括开展更多与学校课程相交融的辅助性教育活动。

三、结论

第5篇

关键词:服务功能;转型;定位;图书馆联盟;虚拟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历来高校都是人类社会人文精神和科技知识的荟萃之地,而这一荟萃结果则是由高校的传承与创新两大功能来实现的,即由高校具体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来实现。而高校的这两大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撑作用,因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离不开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查阅、使用,而高校的信息管理的重点环节或关键部门是图书馆。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各种文献资料,从而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正因如此,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它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任务。

一、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型和重新定位的原因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任务,这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不但不能改变,还必须加强。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形式、服务方法、服务技术等方面必须转型和重新定位。

第一,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打破封闭、对外开放。所谓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

美国是图书馆联盟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有200多个图书馆联盟,其中有相当规模的大约在150个以上。例如,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简称Ohio LINK),它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和学院图书馆与俄亥俄州图书馆组建的图书馆联盟,可为79个参与机构的50万学生、教工和职员服务。它按合作协议采购、联机编目,开展网上图书流通服务,实行馆际互借,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和利用网上电子文献资源等。在Ohio LINK网络系统中,已装载有各成员馆的馆藏资料3,100万余件,其目录系统覆盖79个成员的700万条记录,目录系统可同时提供4,500个用户查询。中央书目库年查询量为300万人次,参考书目库年查询量为1,000万人次以上。

2008年4月,由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13家公共系统、高校系统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探索合作开放、资源共享的新模式。联盟的宗旨为: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共同发展。联盟在资源建设、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成员馆之间通阅、联合采购等方面进行合作。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图书馆联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打破了高校图书馆过去只为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的封闭模式,加入了联盟就意味着不但要为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还要为所有加盟的其他校外读者提供服务。所以,联盟的服务模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第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要求高校图书馆掌握信息技术,建立虚拟图书馆。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其显著特点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图书馆与互联网的结合变为现实,图书馆将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新的网上服务功能。例如,开展馆际间互借,实现资源共享;向读者提供网络参考文献和电子出版物;与读者进行网络信息沟通,等等。

高校图书馆从向读者提供纸质的报纸书刊发展到向读者提供电子出版物,如果说是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实质将是图书馆服务方式、馆藏资源的深刻变化。作为21世纪图书馆的技术模式和发展方向的虚拟图书馆,其重要特征是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出版物由于在信息存贮、检索和传递等方面的多种优势,必将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出版物代表了未来图书馆的馆藏方向,是发展图书馆网络、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1997年我国出版电子出版物1,025种,1998年出版1,442种,增长40%多。上世纪末,在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电子出版物的比重已经占到整个出版物的40%以上。进入21世纪,电子出版物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

第三,跨国招生、国际合作办学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多种国别或地区的相关信息。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招生、国际合作办学越来越多。欧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每年都到我国大陆招生或商谈合作办学事宜。此外,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在扩大从大陆的招生名额,同时也有更多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生来大陆学习。这种状况既为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选择,也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还有利于大陆民众与港澳台同胞的交流与共识。但是,这种机会越多,越需要慎重选择和决定。不了解那个国家、那所学校的真实情况,盲目做出决定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为这类家长和学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服务内容。

第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信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萎缩,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当然就业难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就业观念问题、用人单位招工条件的限制等。但是,就业信息的不完整、不对称、不及时也是影响招工和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就业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化解就业矛盾,并且为大学生自己创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二、高校图书馆转型和重新定位的方向与策略

高校图书馆面对外部环境与学校内部条件的变化,必须以变应变,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和工作方式,我们称为转型。转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所谓封闭型,是指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为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服务,不对校外开放。所谓开放型,是指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而且还要对校外的读者服务。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建立要求加盟的高校图书馆要对所有联盟成员体的读者提供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由封闭转为开放,不是削弱对校内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功能,而是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服务功能。首先,阅览、流通可以采取开放的方式,借鉴图书超市的服务模式,阅览室、书库都可以开架由读者自己选择,出口处刷卡,室内设置安全监控系统。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自由选择;其次,图书馆要主动与科研课题组沟通,对科研立项的内容、层次、研究范围、研究阶段、结题和验收时间、每一阶段都需要哪些文献资料或信息情报作为参考,都要清楚,以便能为科研活动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服务,促进科研活动顺利完成;再次,图书馆要深入教学部门,了解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哪些参考资料,重点学科和课程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成果是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采编图书和提供服务;二是由实物型转为虚拟型。所谓实物型,是指图书馆过去的馆藏图书资料基本上都是纸质的印刷品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杂志、图书、档案,等等。所谓虚拟型,是指图书馆的馆藏逐步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过渡,光盘、软件、数据库、电子报纸、电子期刊杂志、电子图书、网络搜索等虚拟的信息资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虚拟型图书馆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搜索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正因为有这样的优点,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和开发势在必行,也是图书馆实行开放型转变的基础条件。首先,图书馆联盟成员分散在各地,有的读者甚至是在国外,要利用联盟的信息资源,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网络搜索、阅读和下载;其次,目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配备了计算机,实行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备课、制作课件时需要的大多数是电子的、数字的影像资料。高校教师实行的是不坐班制度,在家备课或制作课件,或在实验室从事科研,或在外地从事调研、实验、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需要参考资料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查找,非常方便和实用。

在转型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定位的问题。所谓定位,就是图书馆主要为哪些人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是什么。因为无论哪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为所有的读者服务,提供所有的读者所要求的文献资料,满足任何一个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要。既然如此,每一个图书馆就要量力而行,在认真分析可能与需要、规模与效益、眼前与长远等各种关系之后,做出恰如其分、适合自己的定位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弱项,通过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为是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做出的重新选择,所以称为重新定位。一是定位要分工明确,有利于优势互补、节约经费。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至少每年要召开一次会议,明确每一个成员馆计划采购图书、期刊的目录,根据每一个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进行采购分工,这样既可以解决“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也能够把有限的图书采购经费用在“刀刃”上,然后再通过资源共享使联盟成员的读者都能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例如,农大图书馆主要采购农学方面的图书和期刊;工大图书馆主要采购工学方面的图书和期刊;师大图书馆主要采购教育教学方面的图书和期刊;综合性大学主要采购本校最具特色、最有学科优势的那几个方面的图书和期刊;二是定位要层次明确,有利于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高校划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又分为硕士、博士)等层次。图书馆的定位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层次确定服务的重点对象。例如,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理论性要强、程度要深、难度要大、知识点要新。以培养专科生、本科生为主的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要突出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同样的道理,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也是根据层次来选择的。博士、硕士毕业生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创业,起点高、科技含量大,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专科生、本科生没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应以起点低、资金投入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网.

第6篇

图书盘存工作是图书馆图书业务流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工作环节,是实现图书业务流程的闭合、良性循环的关键。定期开展盘存工作,对于提高图书馆资产管理、员工工作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重庆大学图书馆2009年以来开展的盘存工作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盘存工作的各环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对盘存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流程管理 图书馆 盘存

1引言

流程是一系列完全闭合的、适时执行的、有逻辑性的活动,它服务于以流程为导向的业务对象。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PM),又称业务流程管理或企业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最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管理的本质是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一个流程如果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种种变化仍能实现效果和效率,则该流程具有适应性。

图书馆的图书业务流程是图书馆的核心流程,传统的图书业务流程是:图书经资源建设部采集、编目、加工、典藏到外借书库或者阅览室提供读者利用。简化如图1:

这是一条单向、开放的流程,不符合流程完全闭合的基本要求。图书典藏到阅览室或书库后没有相关环节定期对资产进行核查,多年以后图书实际状况与图书管理系统里的数据会有很大出入,因为图书在利用中存在丢失、报损、调拨、剔旧等损耗,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的损耗都能及时发现并据实修改资产状态,因此无法保证馆藏数据与实有资产吻合。读者根据错误的馆藏信息在书架上找不到图书,抱怨因此产生,降低了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没有准确的资产数据,图书馆无法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员工工作质量管理。理想的图书业务流程应是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的流程:图书经资源建设部采集、编目、加工、典藏到外借书库或者阅览室提供读者利用,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图书盘存,并据实完善馆藏数据。通过定期的图书盘存,实现对图书数据与馆藏变化的监控,使馆藏情况清楚、正确。简化如图2:

2重庆大学图书馆盘存工作缘起

重庆大学图书馆1930年建馆,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期间经历过多次大规模图书资产调配,如20世纪50年代全国进行院系调整,重庆大学图书馆部分文、法、商、医图书也随着院系调整而调拨给四川大学、四川财经学院等图书馆,对馆藏数量有一定影响。2000年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三校图书馆的馆藏也进行了合并,实行统采统编,设立了四个分馆:A区理工分馆、B区建筑分馆、C区历史文献分馆、D区虎溪分馆,四个分馆定位不同,馆藏也进行重新配置,各分馆既有新建的阅览室,也撤销、合并了一部分阅览室。另外,建馆80余年间有多次大规模的捐赠,如80年代赠送西北建筑工程学院,90年代赠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水校,以及多次的剔旧报损。经历了上述变化,图书馆的实有资产与累计资产有了很大的出入,但是数据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历时多年,相关工作记录不完整,无法确认。

90年代初,机读目录兴起,图书馆开始大规模地回溯书目数据,以便采用计算机管理。重庆大学的机读目录是根据卡片目录进行回溯的,卡片目录与图书实物之间的出人没有能够在回溯的时候发现并修改,导致图书利用中数据错误、数据不完整、数据缺失等情况屡屡发生。

基于以上原因,重庆大学图书馆的资产状况不够明晰,各校区图书分馆的资产没有可信的数据,而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图书业务流程不完整,只有图书的编目入库,缺失已入库图书的定期盘点清查环节,无法形成闭合循环的业务流程链而造成的。重庆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3月决定对整个资产进行盘点,以彻底摸清图书馆的资产状况,并将盘存列入日常工作,设置了专门的盘存管理岗位,负责盘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

3重庆大学图书馆盘存工作实践

3.1盘存管理权限确定

管理权限设定是基于流程和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的重要环节。资源建设部是负责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核心部门,图书资产的变动状况理应由资源建设部进行全程的监控,盘存中出现的问题图书,问题数据也应由资源建设部进行清理解决。因此,重庆大学图书馆确定资源建设部拥有盘存、处理损耗书籍入库的权限。

3.2盘存业务系统功能设计

重庆大学图书馆使用的ADLIB2.0系统设计了“盘存工作”功能模块,下设盘存历史、盘存设置、进行盘存、盘存审核、损耗书籍入库、盘存统计查询6个功能点:

盘存历史:各馆藏地盘存历史情况显示和查询,可以查询每一次盘存的损耗情况,以及输出损耗图书的清单。提供按分馆、馆藏地检索。

盘存设置:设置盘存工作的相关参数,如:需要盘存的馆藏地、盘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盘存负责人、参与盘存馆员等。

进行盘存:具体的盘存操作,有盘存权限的馆员才能进行盘存操作。通过扫描图书的馆藏号或条码号盘点图书。

盘存审核:盘存负责人审核盘存,并可以在此取消已设置的盘存批次。审核通过的盘存批次状态为“已审核”,不能再进行“进行盘存”的操作。

损耗书籍入库:对盘存过程中漏盘的图书进行入库操作,需要授权才能操作。盘存损耗的书籍馆藏状态为“盘存损耗”,不会出现在读者检索结果列表里,需要进行入库操作更改馆藏状态后才能检索利用。

盘存统计查询:包括盘存工作量统计、盘存损耗书籍分类统计、出版年统计、出版社统计。

3.3盘存工作组织与开展

3.3.1盘存方案拟定

盘存方案是整个盘存工作的实施方案,包括盘存方式选定、盘存人员确定及相关部门任务分配,盘存所需设备器材计划、盘存时间表确定等要素。

(1)盘存方式选定

图书盘存的方法从盘存的范围分可分为全面盘存法和抽样盘存法。全面盘存法是对列入检查范围的所有图书进行全面、彻底的盘点的方法,能够得出该馆藏地实有图书,损耗图书的精确数据,能全面了解图书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书目数据错误、馆藏数据错误、数据缺失等情况,并可根据盘存结果对馆藏的数据进行完善,能实现重新确认图书状态的目标。但是工作量大,时间长,对读者使用图书影响大。抽样盘存法是在列入检查范围的图书中,抽取一部分价值较大、利用率比较高、容易丢失的图书进行盘点的方法。抽样盘存法具有针对性强,工作量相对较小,不用搬动所有图书,盘存时间短,对读者使用图书影响小的优点。但是只能得到图书的损耗率,不能将所有问题图书数据修改完善,不能完全实现重新确认图书状态的目标。

从盘存地点是否接待读者来分可分为开馆盘存法和闭馆盘存法。开馆盘存法是指盘存过程中,图书馆照常开放,不影响读者使用图书的方法。多用于读者比较少,图书量较小的馆藏地盘存。闭馆盘存法是指盘存过程中,图书馆完全闭馆,不接待读者的方法。多用于读者量大的馆藏地盘存,因为读者量大必然会大量翻动图书,影响盘存的精确性。

图书馆可以结合盘存目标,选择不同的盘存方法。重庆大学图书馆针对理工分馆多年未进行彻底盘存的事实,采用闭馆全面盘存法。

(2)盘存人员及相关部门确定

盘存工作是跨部门的工作,涉及到读者部、资源建设部、系统部等,工作分工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沟通协调工作很重要。重庆大学图书馆盘存工作由资源建设部负责,具体包括盘存工作人员培训、盘存工作组织实施;读者工作部参加盘存,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准备所需的推车、操作空间等;系统部负责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电脑安装、电源线、网线、条码阅读器等相应设备器材准备工作。

至于盘存所需设备器材与时间表的计划,要综合考虑盘存馆藏地的空间、能够闭馆的时间来安排。空间大可以多安排员工进行盘存,这样能缩短闭馆的时间,所需要的设备器材也就比较多;反之则减少员工,延长闭馆的时间。

3.3.2盘存工作开展

重庆大学图书馆使用的ADLIB2.0系统“进行盘存”功能点通过逐册扫描馆藏号或条码号进入盘存系统,系统自动添加生成实际资产数,已经外借的图书自动计人实际资产数据。

盘存工作开展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的分工与管理,多人在同一个馆藏地同时开展盘存工作,对书架进行分配并要做好标记,否则容易漏盘。对有问题的图书需要分门别类地摆放,方便接下来的处理。重庆大学图书馆使用的ADLIB2.0系统将资产设定为盘存状态后,不允许对该馆藏地的资产进行新增、调拨与修改。因此,问题图书如:馆藏地错误、无数据、数据错误的图书处理在盘存结束后进行,都应分开摆放,方便后面的工作。盘存的意义就是在于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处理,按问题分开摆放有利于提高处理问题图书的效率。

3.3.3盘存结果统计分析

盘存结果统计分析包括图书损耗率的统计、盘存损耗图书情况统计分析、损耗原因分析等。

图书损耗率统计:盘存损耗图书是指馆藏账面有,但没有盘存到实物的图书,系统自动将该书馆藏状态标注为“盘存损耗”。图书损耗率一图书损耗册数/账面册数×100 9/6。如表1:

盘存损耗图书情况统计分析:通过实有资产与账面资产比对,生成图书损耗清单,对该图书清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损耗图书的分类情况,出版年情况,出版社情况,如图3、图4:

损耗原因分析是盘存最重要的一环,只有认真分析损耗的原因,才能进行相应的改进,减少损耗,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通过理工分馆的盘存,我们发现造成损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三方面:

一是管理不到位,导致相关工作环节没有落实到位。例如:图书捐赠、剔旧、报损后没有按照要求及时进行馆藏数据的修改;图书馆内部借书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图书附件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主书与附件分离,附件还架困难。

二是数据回溯不完善,导致部分图书不能提供检索,变成死书。理工分馆的盘存中发现有近2万册图书是数据回溯时遗漏了的。数据缺失,读者就无法检索,形成死书,造成图书资产浪费。

三是数据错误没有及时发现并更改。馆藏号与书名不相符、条码号错误等问题也比较常见。

4.结语

盘存工作是图书馆应定期开展的一项日常工作,是图书馆图书业务流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工作环节,图书的定期盘存是对馆藏种种变化的监测,从“采编典流”的单向流动,变成“采编典流盘”的循环流动,实现了整体文献管理水平的提升,利于提高图书馆资产管理、员工工作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尚未受到图书馆行业的普遍关注,也缺乏广泛的实践,对盘存工作的研究急待深入。

参考文献

1贝克尔(BeckeGJ)等著;刘样艳,薄玉秋译.业务流程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5

2李明子.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流程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12):956-958

3柳瑞禹等.现代工程与施工企业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89-295

4陈国刚.图书资产的清查与管理.图书馆界,2010(4):63-65

第7篇

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从系统的开发到具体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技术和软件的支持。本文将对当前图书馆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抓住重难点,从而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便利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

1 图书馆软件开发的发展

1.1 图书馆软件开发的历程

1.1.1 自主开发软件阶段

上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开始逐渐被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行中,这个时期是图书馆自主开发软件的阶段。由于处于图书馆数字化的初始阶段,只有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利用早期数据库系统,进行自主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图书馆各方需求的增强,图书馆软件需求也不断新增,所以,一些图书馆的自主软件开发也更加多样化、专业化。

1.1.2开源软件应用的个性化时代

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软件开发的重点与主要需求就是合理的管理系统的选取。这一时期,图书馆相关软件的发展更加成熟,许多商业软件的发展大大满足了图书馆的需求并促进了其发展。但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也面临着大大丰富的资源和一系列尚不成熟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而这一时期开源软件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数字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2 当前图书馆软件开发的重点与难点概述

当前,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其发展道路也必将是以数字化为主导的。上文我们已经介绍过现阶段图书馆软件开发的主要特征和现状,这也为我们当前图书馆软件的开发的重点提供了信息。尽管处于先进的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系统的运行,除了先进技术之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也需要朝着低成本、低耗能、短周期的方向发展。而目前开源软件的运用则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合理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仍然是图书馆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以,当前图书馆的软件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图书馆与开源软件的结合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也是图书馆运行中的重点。

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问题

2.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管理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自动化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方式,而自动化的图书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图书馆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图书馆业的自动化,包括图书采购、边牧、典藏、流通、期刊管理、公共检索等方面的自动化;第二,实现图书馆信息的自动化;第三,实现在校园网中提供图书馆信息检索等服务的自动化;第四,实现读者利用校园网进行图书检索的自动化等。

2.2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对于先进科技的深入运用,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有了更好的发展契机,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图书馆业总结了许多先进经验,一些科学的管理软件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中国春晖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发的“神驹版”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共创”图书管理系统等,都是先进的管理系统代表。

春晖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管理和运行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较为先进的管理系统之一。春晖管理系统是编目管理、采验管理、读者管理、流通管理、期刊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中也包括了丰富的服务内容,如读者借阅信息查询服务、图书期刊目录查询服务等,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如教师参考资料推荐、新书通报、信息等。这些内容和服务作为各自独立的小系统又紧密联系,并与整个管理系统相互呼应。共同促进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发展。

3 图书馆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3.1 开源软件对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作用

第一,开源软件的利用可以帮助图书馆掌握软件开发相关的核心技术,增强图书馆对于软件的了解甚至主体操作程度,图书馆避免了版权问题带来的干扰,从而能够将软件与图书馆实际需要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紧密结合,而软件的实用性和使用价值就大大提高,也真正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

第二,开源软件的使用可以促进图书馆之间的有效合作。这里的合作主要指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合作,这是技术类的交流,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之所以说开源软件能够促进图书馆间的合作,是由于传统的软件开发和相关技术手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无法得到广泛传播,这就造成了许多图书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又无法真正促进软件技术发展的局面。但开源软件则为个图书馆软件开发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各个图书馆乃至各领域的人才进行探讨和研究,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软件开发,而这也必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3.2 开源软件开发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遵守开源软件使用许可规则

严格遵守开源软件使用许可规则是其在图书馆运用的重要前提。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许可规则却屡屡被侵犯,这些现象不仅不利于开源软件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图书馆的软件开发进程和发展。所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许可规则,也要对开源软件的正确使用有所了解,如开源软件真正版权所有人只是软件原始许可证颁发者,而并非其他。

3.2.2坚持标准化

坚持开源软件应用和开发的标准化是为了达成技术上的兼容。标准化问题也是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许多操作系统的不兼容现象则大大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进行可以通过扩大其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的范围和加深其参与程度来实现,例如在文件编制。自动化设计等方面使用统一标准,以促进开源软件标准化的增强。

4 防火墙技术在图书馆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图书馆的软件开发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问题,也只有在安全的操作环境下,任何先进的软件和技术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影响的不断加深,保证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安全也算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在图书馆中的运作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就几个方面:

第一,防火墙在过滤不安全服务,保护网络安全发挥着作用。防火墙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来减少网络系统可能受到的攻击,从而大大提高图书馆软件和网络的安全性。

第二,防火墙对于网络保密性和私有性的保护。图书馆网络中的某些站点是极易受攻击的对象,而许多重要和隐秘信息就会被恶意窃取,威胁图书馆网络安全。而防火墙技术的运行,则可以有效保证站点信息和系统信息的私有性。

第三,防火墙技术在控制网点系统访问中的作用。外部的访问可能会是对系统的恶意攻击,但大多数的网点在防火墙的保护之下,可以控制外部访问,从而防止恶意访问带来的威胁。

5 结语

图书馆在我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古至今,图书馆的演变和不断更新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关系到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无论是国家性的图书馆还是学校的图书馆,都与个人发展和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学会用全新的视野来看待图书馆的发展问题。上文中我们图书馆的 数字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其中的软件开发难点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希望这些努力能够促进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加快与时俱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范红.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刘俊英.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问题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6).

[3]孙承建,刘刚.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起步于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03).

[4]王瑜.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J].冶金信息导刊,2001(03).

作者简介

陈志建(1972-),男,重庆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第8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调查

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区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情况,笔者在Internet上对广西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学校分别是: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工学院图书馆、桂林工学院图书馆。调查内容包括栏目设置、电子资源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书目检索、读者信息及导航情况等。

1网站内容调查分析

1.1栏目设置调查与分析

分别登陆上述8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在图书馆主页上可了解到网站的栏目设置情况,列表如下:

由表1可以看到,各馆网站的栏目设置均清晰合理,基本上将读者经常使用的项目,如入馆指南、开放时间、信息导航、本馆资源等作为一级栏目列出,并且对本馆的信息资源都作了详细介绍。所有的网站都设有公告栏,通过新闻报道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新动向、新举措,以及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讲座,为用户利用图书馆提供方便。各馆网页上也都列有读者导向栏目,内容包括本馆机构设置、馆藏布局、入馆须知、借阅规则等,读者只要打开图书馆主页,就能了解图书馆的概况。除了上述共性外,各馆的网站的栏目设置又各具特点。如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主页设置有读者意见栏目,并专门开辟网页答复读者意见。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与用户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主页的栏目较为丰富,广西大学图书馆主页设置有咨询台,通过网络提供读者常见问题的解答,受理E—mail表单提问。读者培训栏目内容也很丰富,包括有读者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数据库使用指南、中图法分类表、中文核心期刊表以及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好几个图书馆主页上都提供有特色服务栏目,如一些表格下载、浏览器下载,等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主页开设的馆员交流栏目,为本馆馆员进行信息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栏目。

1.2电子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

在网络时代,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部分。所调查的8所高校图书馆网站,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供读者使用,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各馆都很重视馆藏电子资源的建设,提供的电子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电子图书,也有电子期刊和报纸,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还提供会议录、科技报告、专利数据库以及音像资料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购置方面,各馆相对比较集中,一些大型数据库如CNKI清华同方数据库、重庆维谱中国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是各馆购置中文电子资源的首选。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CNKI清华同方数据库和重庆维谱中国期刊数据库的购置率都超过了80%;超星等电子图书的购置率也超过了70%。在外文数据库的购置方面,各馆的区别较大。有的多达30、40个,有的少至1、2个。这与各图书馆的资源购置经费和馆藏重点有关。如广西大学图书馆,由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而且又是“211”工程院校,资源购置经费比较充裕,所以购置的外文数据库较多;而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也许是由于本校的教学科研特点,所以购置的外文资源较少。在自建数据库方面,好几个图书馆都建有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尤其是几个比较大型的图书馆,不仅把本校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点,而且还根据自己的馆藏特色,自建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如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数据库、文学作品数据库、教学主干课程参考书数据库等;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广西民国图书、馆藏广西旧地方志;广西工学院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及广西中医学院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所建设的抗病毒中药数据库和壮医壮药数据库等。

1.3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有5所图书馆在主页上设置有网络咨询台,但其中2所主页上的咨询台栏目是无法打开的,实际只有3所图书馆提供了网络咨询服务。广西大学图书馆提供FAQ(常见问题解答)、E—mail表单提问和公告留言等咨询服务;财经学院图书馆是以FAQ和留言簿方式提供服务;广西工学院提供的是E—mail表单咨询服务。从调查情况看,广西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咨询服务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开展得比较好,其余的或者是根本没有开展此项服务,或者服务手段太单一。

1.4书目检索和读者信息栏目的调查分析

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所有图书馆的主页都设有书目检索和读者信息栏目,且大多数都在一级栏目列出,便于读者了解馆藏情况和查找所需书目。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它提供了丰富的检索入口,使检索更为简易。同样地,几乎所有的图书馆主页也都设有读者信息服务,在此栏目可查找本人的借还情况以及超期催还的通知,有的还可以办理续借。

1.5导航情况

图书馆网站导航是图书馆提供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方式,是对本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组织的有效方式。在所调查的8所高校图书馆中,有6所图书馆网站设置了该项目。可见,各馆对导航工作是比较重视的。不过,导航内容多数都是做学科导航和本馆资源导航,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做了站外导航。

2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存在的不足

2.1栏目设置不够规范

在所调查的8所图书馆中,有些图书馆网站的栏目设置不够规范,有的网站将同一内容放在不同的栏目中,使读者查阅时随意点击,浪费时间;有的栏目长期虚设,没有内容或无法链接。

2.2网站建设缺少交流和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若缺少交流互动和服务项目的建设,将会影响图书馆网站作用的发挥。从调查的8所图书馆网站来看,设置有网上服务功能栏目的不多,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工学院图书馆提供有网上预约和网上催还服务;也只有少数图书馆主页设置有交流栏目。笔者通过点击全国各省份的著名大学图书馆网站,发现FAQ作为一种有效的读者自助服务方式已被很多图书馆采纳,而在所调查的广西高校图书馆中,仅有3所图书馆提供了该项服务。网络在线咨询作为时下最先进、最快捷的咨询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没提供此项服务。各馆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2.3网络导航服务不到位

网络导航一般分为站内搜索、站内导航(本馆资源导航)和站外搜索(网络资源导航)。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的图书馆网站都没有设置站内搜索。除了广西大学图书馆网站建有站内、站外导航;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站外导航外,其余的图书馆网站只建有学科导航或本馆资源导航。而且各馆的学科导航也不够深入,仅列出了本校的学科名称和学科带头人,没有提供其他的相关信息,如学科动态、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源,等等,这样的导航系统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另外,所提供的站外导航信息资源内容太杂乱,没有经过分类和整合,不便于读者的利用。

2.4电子资源不够丰富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足,将会影响到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也影响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只有广西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较为丰富;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电子资源也相对多些,但在外文数据库购置方面,除了广西大学图书馆购买了32个,其余的图书馆都是仅购买了几个。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3对广西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的建议

3.1增加交流性栏目的设置,开辟交流平台

一方面,可以设置一个读者意见栏目,征询用户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指出的是,最好是参照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开辟专门的网页来答复读者,让读者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处理意见,这样有利于提高用户与图书馆交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图书馆网站可以针对本校的学科专业和教学重点,设置一些学术交流性的栏目,如科研论坛、教学体会、经验交流等栏目,为用户提供远程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利用图书馆网页为学校营造学术氛围。

3.2开发网站的服务与教育功能

通过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大多数都只具有介绍功能,很少设置服务和教育功能。因此,广西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本馆的网站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具体做法是,加强网上的参考咨询服务,所有上网的图书馆,在主页上都应提供FAQ服务,并且最好是将FAQ做成数据库,提供分类浏览和关键词检索,便于读者利用;还应提供E—mail表单咨询或留言板,供读者提问,并且要对用户承诺回答时间。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开设在线咨询服务。另外,在图书馆主页上可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如信息查寻、个人图书馆和MyLibrary(我的图书馆)等。关于个性化这一服务项目,依笔者之见,一些小型的图书馆,目前尚未具备条件,应以信息查寻为主,即提供查寻本人借阅信息、提供网上续借、网上预约和网上催还等服务。而一些条件较好的图书馆,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则可以进一步开发服务功能研究,如可开展“我的图书馆”这一个性化服务项目。即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定制最近新书、相关专业栏目及新闻、书目数据库等服务项目以及国际上有关本学科、本课题的研究前沿和进展情况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站的教育功能。可将图书馆编制的各种指南、手册,如新生入学教育、图书馆手册、图书馆利用指南以及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指南挂到网上,供读者学习。在这方面广西大学图书馆做的较好。不过,指南内容还应更详细、具体些,如数据库的指南可增加一些实例演示,这样效果会更好。各馆如有能力,还可以开设网络课程进行读者培训。

3.3采用网络导航和自建数据库的办法来弥补数据库不足的缺陷

网上导航是弥补本馆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根据调查,图书馆网站上设有站外导航的图书馆仅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其余的图书馆网站所做的网络导航都是一些简单的学科导航。因此,广西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导航服务,提供一些国内外上网图书馆网站、网上报刊和其他精彩网站的链接。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网络资源导航的建设中的信息资源内容选择必须针对其服务对象来进行,选择的重点应是教学科研机构、文献信息机构、网上免费数据库、报刊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最好能将这些资源加以分类和整合,方便读者获取。另外,各馆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基本上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围绕本校的重点学科来收藏资源,形成本馆的特色莶亍经济贸易问题、法律问题以及东盟各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所以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目前,在广西,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这方面的资料,因此,可以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考虑将现有的馆藏资源数字化,建成一个特色数据库,并提供网上服务,以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这种特色资源具有权威性和独特性,可以体现本馆特色,开创品牌式服务。在信息时代,只有特色馆藏和服务才能显示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和地位。其他的高校图书馆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如广西中医学院已建有了抗病毒中药数据库和壮医壮药数据库;广西财经学院也可以建设一些经济类的专题库,以丰富本馆的信息资源,突出本校的学科特色。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9日

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期高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图书馆适应时代要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课题,是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创新水平的有力保证,造就一批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优秀馆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馆功能发挥、服务水平提升和创新服务的需要,也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思想观念原因,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提高图书馆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认同建设,增强职业荣誉感。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馆员缺乏职业危机感,对自身工作价值认识不够,许多人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也出现了“得过且过”的现象,要通过定期培训、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图书馆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职业自豪感,鼓舞士气,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二、注重图书馆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1、建立新馆员岗前培训机制,使其具备基本的岗位素养。由于图书馆员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新馆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高校图书馆工作概况及前景介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高校图书馆规章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对新进馆员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年轻馆员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所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有的放矢的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去。

2、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图书馆员来说,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来提升自己是一条良好的途径,也是图书馆应当鼓励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图书馆负责人应积极创造条件,对人才培养给予经费上、时间上的支持,针对馆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拓宽知识面,调整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业务技能的提高,包括掌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顺应时代要求,了解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熟练运用常用的办公软件;要努力提高外语水平,以适应学术国际化、知识全球化的大环境。同时,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强馆际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拓宽视野,也从兄弟院校的探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三、注重图书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1、重视一线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和吸引高学历专业人才两个方面。图书馆应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制定科学、系统的在职培训计划,逐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执行图书馆相关激励政策,积极支持馆内职工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高学历专业人才对开拓、创新图书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加大图书馆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要用好,把他们放在图书馆的重点岗位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成为图书馆专业的带头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破除限制人才发展进步的条条框框,让人才有更大的空间发展,最大程度上做到人尽其才。

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凝聚力。首先,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务进行量化考核、定时抽查、随时检验,合格的给予嘉奖,不合格的限期改正,到期没有改好的,进行调整或撤换;其次,建立以读者为主的馆员考评制度。图书馆应通过发放读者意见表、召开读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建立长效的读者意见反馈制度,根据馆员与读者联系的频率、覆盖面的大小、提供文献和指导的及时程度、准确和全面程度、对科研的影响和帮助情况等因素,将读者意见作为对馆员评价考核的重要部分,让每一位馆员都能重视读者的意见并从中得到有效的激励,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逐步形成包括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内的运作模式,激励学科馆员逐步改进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

3、提高图书馆员的福利待遇。高校图书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本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而且可以促进图书馆与本校师生在科研协作上的良性互补。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者,应深刻认识到知人善任是关乎该馆发展前途命运的大事,图书馆应改善馆员的工作环境,提高馆员的待遇。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员的工资待遇较低,提高工资待遇能够使馆员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自我价值和满足感。另外,应当适当增加图书馆员的科研经费,这不仅可以使高素质馆员有用武之地,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且可以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图书馆的科研梯队。

四、加强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改革

高校图书馆为推动自身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建成以读者为中心,以科研为目的,以知识为根本的综合性学术图书馆,为学子与老师们创造更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因循守旧,依然承袭陈旧的服务理念,沿用落后的服务模式,单纯为了借还书而服务,这严重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使馆员队伍充满活力的人员管理机制迫在眉睫。首先,图书馆应建立相关岗位责任机制。大胆突破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优点与弱点,并根据各人的特点、专长和能力有目标性地进行工作分配和使用,做到知人善用,将冗杂的图书馆业务由大划小细分,分别落实到不同的员工身上,形成相应的责任制度,以便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工作;其次,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不拘一格任用有创新能力的人,同时尊重和信任员工,放手让员工工作,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不畏首畏尾,做到人尽其用;再次,馆领导应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图书馆事务,灵活处理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和道德的感召力将员工凝聚在一起,使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相互配合、协调与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瑞英.地方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8.3.

[2]师宇明.高校图书馆人才危机与危机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1.

第10篇

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经费及技术力量有限,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不足等原因,在电子资源馆藏建设和利用方面远远落后于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电子馆藏建设的合理定位,并制定适合高职图书馆特点的电子馆藏发展策略,充分发挥电子馆藏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馆藏建设定位

电子馆藏是指在电子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购买、租用、自行开发、建立镜像、链接等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电子信息资源。包括本地收藏和远程登陆使用的各种电子资源,如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文档和Internet信息资源(免费并被图书馆编目加工以数据库的方式提供使用)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履行的职责不同,电子馆藏的定位也不同。

1.1定位原则

1.1.1用户定位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需求定位电子馆藏的建设内容,电子资源的选择无论在数量、质量、可用性、易用性上均应适应用户的需求。

1.1.2特色定位原则

馆藏建设的特色定位原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首先,高职教育具有多样性、地方性、岗位职业性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有相应的资源体系与之相适应;其次,特色化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谋求自身价值与发展的要求。在电子馆藏资源建设上应以专业特色为依据,以用户需求为基础,以重点学科为导向,体现高职馆的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

1.1.3经济定位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及技术力量不足,不可能像高校图书馆那样全面引进和开发各种电子资源。在电子资源的建设上要尽量实现“投入最少,效益最大”的目标。一是用最少的钱引进需求最大的资源,尽量采取集团购买方式,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更好的服务;二是引进的资源要得到最大的利用,即阅读价值和信息服务价值最大化。在建设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避免电子文献的交叉重复,二是要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和本馆的经济实力。

1.2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馆藏的发展目标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来确定。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应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相一致。高职教育的运行主要以教学为中心,图书馆应重点履行教育职能。

2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馆藏发展策略

2.1更新观念,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尽管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电子资源的数量有限、品种单一、缺乏特色。

2.2深入调研,做好电子资源的采集工作

首先,在采集电子文献之前,图书馆应做好调研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较少,图书馆的选择也应该更慎重。如何做到规划合理、技术先进、投资少、效益好,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工作,包括对读者的需求情况,学院的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电子文献的特点及适应性、易用性、价格及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等进行调研,并据此来确定电子馆藏的收藏方向和特色。

其次,要选择多种采集方式,处理好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比例。对于通用数据库可采取集团采购方式。因为集团采购可以争取到比单个图书馆更多的优惠和更好的服务,达到降低费用、减少投入、节省经费的目的。

2.3建立行业、馆际联盟,合作共建特色数据库

在网络环境下,特色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利用高职显明的行业特色,加大力度完整系统地收集本专业信息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独、人独我全的某一专业特色馆藏。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上,建立行业、馆际联盟,合作共建的方式。

2.3.1联合校内科研部门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形成校企联盟,开发行业特色数据库。

大多数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联系紧密,有利于图书馆对内部出版的会议资料、技术手册、年度报告等灰色文献的收集,从而进行行业灰色文献数据库的开发。通过行业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还可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为行业科研服务,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2.3.2建立馆际联盟,共建共享专业特色数据库

一是加入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如CALIS文献保障体系;二是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各相关的“高职馆”(如交通类、经管类)对特色专业文献进行共建共享。各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本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分工与合作,如交通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建立高速铁路数据库,轨道运输管理等特色数据库,还可结合高职与馆藏特点,建立职教信息库、实训教学资源数据库、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考试参考文献信息数据库、本院校教职工论文和专著数据库、学生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教学课件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等。

2.4开发网络免费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导航库

因特网为信息用户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大都处于无序化自由状态,以零散信息形式出现,未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聚类,使用户难以有效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管理,针对特定读者的需求建立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指引系统,使读者快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国际动态,节省网络搜索时间。如:根据学校的重点学科科研和教学需要,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针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导航等。鉴于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学科专业背景缺乏,可考虑与院系协作建库,以保证学科导航库的质量与利用效果。

2.5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

首先,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一是馆内宣传,图书馆要经常向本馆人员通报最新馆藏资源及建设进展情况,让每一个馆员及时了解电子馆藏的建设情况,新增电子资源,以便更好地向读者宣传推介;二是对外宣传,要通过多种途径,向校内读者及时提供馆内电子资源的动态收藏情况,特别是对最新引进的各种资源及开展的相关服务项目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每周一小时讲座,学院的院报,宣传栏、自己印制的小册子、图书馆主页等宣传方式,让全校的师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图书馆还可以从电子资源中获益的典型用户为例,增强宣传的说服力。

其次,图书馆还应加强对读者的利用培训。从我院读者电子资源的利用调查来看,高职院校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电子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应承担起指导读者查找各种文献资源的职责,对各种电子资源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综合,对读者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可重点介绍本馆各类型电子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上提供各种数据库的详细使用手册,并定期开展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与使用技巧的培训,培养读者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景祥,蔡雅云.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的建设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5):41-42.

[2]罗春荣.电子馆藏评估:内容与方法[J].图书馆论坛,2006,26(1):5-8.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微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6-0026-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domestic hospital librari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pplicaton and perfection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hospital libraries. Methods Web Survey method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offered by WeChat public platform used by domestic hospital libraries. The service mode and service features were studied as the focus. Existing problems were foun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Results Only 22 hospital libraries had their WeChat public platform, with their unique features. Announcements and activity reports were the main ways for propaganda of hospital libraries. Conclusion Hospital libraries should fully make use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nd expand the content and mod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 hospital librari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formation service; micro-services

Web2.0环境下的Lib2.0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1],微信作为Web2.0时代的即时语音通讯软件,巨大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因其具有高效性、即时性、个性化,操作简单,交流方式多样化、互动性强、可以及时掌握用户意见的特点,拓宽了图书馆服务方式,可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受到图书馆界的青睐。

医院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馆藏、经费、人员的有限性,及时高效快捷提供医学信息是服务的目标。微信公众平台更快速、更智能、跨平台的特点较好的契合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服务现状,较好的开发微信图书馆,对丰富医院图书馆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手机微信6.3公众平台的公众账号模块,及中国等级医院查询系统(https://.cn/ usp/roster/index.jsp)。检索时间为2016年7月8日。

1.2 排除标准

虽有认证,但非一般意义实体图书馆;有公众号但无任何内容(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图书馆、北医三院图书馆);有公众号但名称不统一无法识别。

1.3 研究方法

在公众账号微信搜索栏输入“医图书馆”或“医院图书馆”,通过移动网络,并结合中国等级医院查询系统进行检索,用医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全称对搜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逐一对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进行访问,并对每个服务平台的历史消息进行逐条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服务情况分析

利用微信进行推广已成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趋势,而医院图书馆也毫无例外地开始借助微信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7月8日,已有22个医院图书馆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其中18个已通过官方认证(占总数的81.8%),正式为订阅者提供信息服务。18个通过官方认证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均为订阅号,说明订阅号为医院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服务模式。

而值得注意的是,开通微信的医院图书馆区域特点不明显,东中西部均有,但医院等级较为明显,全为三级医院图书馆,说明三级医院图书馆更善于运用新媒体拓展信息服务。详见表1。其中,BDYY图书馆之家实体图书馆为北大第一医院图书馆,千医图书馆为山东千佛山医院图书馆,盛京医学图书馆为辽宁沈阳的盛京医院图书馆,眼视光图书馆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图书馆,宣医图书馆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图书馆,毓医图书馆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图书馆。

2.2 服务特点分析

2.2.1 通知公告和活动报道为主要服务内容 通知公告和活动报道是医院图书馆进行宣传的重要方式[2],18个通过认证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有15个图书馆(83.3%)有此项内容,位居第一,北京胸科医院图书馆、瑞金医院图书馆、天津市肿瘤医院图书馆因创建时间较晚,暂未见此项内容。

馆情速览、图书推荐并列位居第二,均有12个图书馆公众号(66.7%)开设此项内容。馆情速览包括图书馆简介、开馆时间、联系方式等,是对图书馆全貌的展示。而图书推荐是图书馆借助新媒体揭示馆藏资源的最有效方式[3],同时也是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重要方式。对于已开通图书推荐的12个图书馆公众号,馆藏图书推荐形式主要有图书封面图片展示、多本书文字列表展示等。另外,一些图书馆还会从其他信息源精选摘录一些图书推荐文章。在文章内容的选择方面,医院图书馆较多倾向于健康科普信息、医学人文、医疗卫生日等。

11个图书馆公众号(61.1%)开通电子资源导航,位居第三,电子资源导航为医院微信图书馆的重要特点,其方式主要有部分电子资源的微信直接链接、网页电子资源的间接链接等。

位居第四的是馆藏查询、图书续借,有9个图书馆(50.0%)能直接通过微信查询馆藏资源(链接到网页查询或回复书名查询),完成图书续借功能,这项功能往往需要订阅者绑定读者卡号。馆藏查询是医院图书馆推广纸本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而图书的微续借,高效便捷,能较好地满足和适应医护工作者特点,有利于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2.2.2 独具医院图书馆特色的微服务 调查发现,医院微信图书馆的SCI信息传递独具特色,8个图书馆公众号(44.4%)有SCI信息传递。其常见形式有本单位职工最新SCI发文展示、特定学科期刊SCI影响因子推送、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等,说明医疗卫生行业较为关注SCI,医院图书馆也可以在此领域拓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方式。

读者荐购也有8个公众号(44.4%)使用。利用微信开展读者荐购不仅符合医务工作者特点,而且可以较为高效、合理化地完善图书馆资源采购工作,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如北京同仁医院图书馆的同仁选书、毓医图书馆的你选书我买单、宣医图书馆的微信选书等较具特点。

科技查新、收录引用及阅读推广均有6个公众号使用(33.3%),其中科技查新、收录引用是医院图书馆重要的特色服务方式。

盛京医学图书馆的世界读书日、浙大一院图书馆的书香浙一、昆医附一院图书馆的云阅读等阅读推广栏目,表明越来越多的医院图书馆加入到提升医护工作者阅读素养教育中。

远程访问(VPN)及医学前沿有4个图书馆公众号(22.2%)使用。远程访问服务推介打破了实体图书馆的界限限制,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医学文献资源。

而医学前沿则体现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按钮作用,鉴别、分析、评价最前沿、最具价值的有针对性信息。医学前沿常见的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杂志》(BMJ)等顶级医学期刊信息编译后的信息推送、学术会议新动态等。

除上述具有共性的微服务外,一些医院图书馆独创微栏目,如浙大一院图书馆不用用户亲自到图书馆也能借书,只需在微信后台框内留下科室、姓名、联系方式,图书馆会把阅读的图书送到科室,提供上门服务,不仅充分利用了微信的实时咨询功能,同时能较好地体现图书馆的主动服务。而浙大一院图书馆、宣医图书馆、毓医图书馆等开设的培训预约栏目,由图书馆拟定培训课程及培训时间,读者以个人身份进行报名,当报名人数>10人时即开展课程,人数不足则取消课程。不仅较好地利用了微信的功能,节约了时间,同时针对性、个性化较为明显,极大地拓展医院图书馆的微服务。

3 存在问题

3.1 形式及技术方面

首先,开通时间晚、数量少,微信名称不统一,全称、简称、汉语拼音形式均存在。其次,没有充分利用微信的各种技术,如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在18个订阅号类微信平台中,只有5个图书馆(盛京医学图书馆、浙大一院图书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图书馆、千医图书馆、眼视光图书馆)提供关键词回复功能;微信平台在48 h之内可以回答读者提问,但很多图书馆未使用该功能。第三,目前微信平台已对全部用户开放自定义功能,可以将图书馆的常用服务罗列,方便读者使用[4]。

3.2 内容方面

首先,各个微信平台发送形式多为纯文字类和图文类信息,很少有语音和视频信息[4]。其次,信息的推送无特异性,很多内容未进行鉴别,基本来源网络,未分析受众差异,批量推送;第三,微信内容未分模块,与读者互动性少。

4 对策与建议

移动互联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逐渐向主动化、异质化、互动性、共享性等方面发展[5]。而医院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务人员,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同时承担临床医疗、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等多项工作,时间非常有限。医院图书馆应充分运用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医学用户服务。

4.1 突出主动、个性化、特色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个性特点及信息需求,主动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服务内容、方式、时空个性化的一项服务[6]。医院图书馆可以应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抓取用户访问图书馆网页、微信、移动图书馆的过程中留下的各类数据,提取用户的专业、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分析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根据用户兴趣、科室、专长等方面推送和定制专属信息[7]。如可以根据读者兴趣的不同将关注者分为不同组群,定期向成员推送有针对性的新书介绍或前沿讲座;特定专业学科的最新指南;医院的重点优势学科中关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经济学评估的最新证据等。根据读者检索记录,分析其需求层次与深度,从而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医院图书馆还需要根据医院特色和科室优势,突出特色化服务,挖掘学科资源,关注学术动态,高效快捷及时推送具有特异性的医学资源。

4.2 重点关注参考咨询服务

微信图书馆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当用户有需求时可向微信图书馆请求信息咨询服务。医院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的预设服务一对一精确推送,建立24 h实时回复的自助咨询服务模式。针对读者的常见问题事先设置好答案,自助回答,实时互动。而对医疗用户在临床(问诊、查房)中的临床决策支持、科研中需要获取的即时参考信息,图书馆员在收到咨询请求后,应快速检索信息并及时反馈,反馈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图书馆使用方式问题,可通过语音或文字回答;数据库使用问题,可通过视频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当需要医学图片时,可直接截图传送;而对于临床决策支持,可以语音加文字的方式与用户沟通回答。总之,图书馆应运用微信的各种技术和功能,丰富微信表现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不同组合来回答用户的各类咨询,从而形象生动地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医学用户的不同需求[8]。

4.3 提高读者参与共建图书馆的意愿

微信图书馆的信息问答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账号绑定后,读者一对一咨询,都是一对一回复信息,读者的问题及建议,较真实体现读者的想法和意愿,微信图书馆建设需要提高读者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力度,如读者参与荐购图书(纸本、电子)、期刊、电子资源等,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服务的改进,提高用户满意度,扩大图书馆影响力。

在用户培训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微信较强的互动功能,调动读者积极性,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完全由读者决定,只需达到一定的人数和规模,即可开展课程,培训结束可以实时答疑,得到较好的反馈评估,从而较好的实现用户体验,提升图书馆微服务质量。

4.4 实现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微信平台打破时间、区域的限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搭建本单位读者虚拟的交流和学习平台,还可以跨区域组织用户开展各类交流与讨论,如各省市县级医院医护读者,本业务系统不同单位的交流等。医护读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加研讨,如进行医学文献的共同阅读,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讨论等,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5 维护用户忠诚度

维护读者用户的忠诚度,加强用户对公众账号的黏性是微信公众账号不断发展的源泉,要想使用户保持长期关注,首先,需要不断激发及保持读者的兴趣,举办读者广泛参与的各类推广活动及抽奖活动[9];其次,医院图书馆信息的推送需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发挥图书馆员的信息按钮功能,注重提升信息推送的质量,把握好度,实时调整推送的频率及内容。第三,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应答模式,给予了用户良好的咨询体验,因此对用户的咨询要及时有效回复与解答[5],从而打造具有较强亲和力和深度信息服务的微信平台。

5 结语

微信作为自媒体平台,具有独特优势。微时代医学信息模式的变化,读者需求及行为的变化,需要医院图书馆及时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突出个性化、特色化,高效、便捷、即时地拓展医院图书馆微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丽,王丽伟.图书馆2.0服务模式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 32(8):69-72.

[2] 蒋丽平,郑红月,易安宁.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国内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现状调查[J].现代情报,2014, 34(10):79-82,87.

[3] 王保成,邓玉.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82-85,91.

[4] 王聪,郭继军.医学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3):69-72.

[5] 杨燕梅,刘浩,哈斯也提・牙森,等.医学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模式及平台搭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3):26-28,58.

[6] 李昕.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分析[J].现代情报,2007(4):56-59.

[7] 张玲.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1):78-81.

第12篇

(菏泽学院 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

摘 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各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作为高校图书资源课程建设的重要分支,在当前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挑战与机遇.构建科学特色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网络课程建设研发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高校特色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准确性、特色化、学术性及易检索性等特点,明确其目标与定位,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95-02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互联网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跨越了时间、空间与距离的障碍,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所需信息.[1]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建设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此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当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有效信息资源,构建特色化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特色的网络图书信息服务.

1 构建高校特色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作用

构建高校特色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高校图书馆藏特色化建设.互联网盛行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已屡见不鲜,对馆藏特色化要求更趋紧迫,特色成为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要素之一.当然,每个院校所设立的学术研究方向的侧重点各有差异,使得各院校具备自身特色化馆藏特色,重点发展自身特色化信息资源正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所期待的图书优质服务.可见,图书馆特色化成为彰显图书馆自身价值与馆藏品牌的决定性因素,迫使当前高校图书馆努力构建特色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建设.

其二,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腾飞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化网络图书馆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图书馆,读者不再仅仅是学生与教职员工,而是趋向于多元化群体,使得其传统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此环境下,要想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必须从传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中转变,走特色化路线,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特色化科研技术的优势,优化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读者提供特色优质化的图书服务.我们应当顾全大局,拓展服务范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三,提供科学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应当适应现代化学科与科研的需要,根据其科研方向拟定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科与馆藏体系,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3]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的融合,推动高校整体发展.当然,在此之前需要根据高校的学科特点加以分析,整合信息资源后进行明确的馆藏定位,以特色化学科与传统馆藏融合为基础,发展科学合理的特色化馆藏资源建设体系,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服务,实现图书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2 建设高校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建设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之前,应当了解其特点,才能使构建定位更明确,构建框架更合理,更符合构建特色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要求.[4]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信息建设的提供者,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时,应当具备准确性、特色化、学术性及易检索性等特点.具体而言:其一是准确性,图书信息资源作为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产品,应当保证信息的准确性.[6]通常情况下需要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筛选史料,及时更新原始信息,以满足读者现时需要,保证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正常运行.其二是特色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了网络化进程,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各高校已形成自身特色化优势,每个院校都设立了特色专业或热门专业,以吸收更多的莘莘学子来校就读.基于此,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当充分利用高校特色化学科的优势,对特色内容进行网络技术处理,整合各类学科有效资源,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以提高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其三是学术性.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学术性.[5]建设高校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当以学生、教职员工及社会读者为服务对象,围绕高校特色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及时获取各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充分利用网络及其他途径了解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动态,及时搜集最新学术性信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科研服务.其四是易检索性.高校图书馆应自建符合学校要求的数据库,而数字化图书馆涵盖的内容广泛,不可能在主页全部列出,读者要查阅所需的信息资源,离不开检索工具,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开发或构建时应设立检索范围,整合有效信息进行分类.读者在需要时,可输入关键字点击检索工具,即可进入文献信息页面进行查阅、下载或购买.当然,对于优秀的检索工具,其检索能力与质量应当符合反应快、途径多、易于操作及关键字相关率高等要求,为读者提供快捷、准确率高、易检索的优质服务.我们应当遵循其准确性、特色化、学术性及易检索性等特点,建设读者满意的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特色化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3 明确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目标与定位

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时,应当明确其目标与定位.其建设目标旨在整合具有结构化的资源系统,构建统一的访问站点与检索通道,以集成化学习、研究、论坛及管理为一体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易检索服务.[7]针对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位,应当根据高校各学科的特色发挥共享平台的优势,过于追求全面或完整,便会适得其反,不易于实现资源共享,反而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所以,要想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网络图书馆界获得一定地位,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于特色化馆藏资源、行业与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特色化优势,全力打造富有现代个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4 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主要从资源整合、技术处理及信息推广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其一,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不容忽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作为建设共享平台的重要步骤,在遵循读者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原则的同时还要注重与高校特色化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保证高校科研建设的可持续性.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包括学校内图书馆藏专业化信息资源与社会各单位馆藏资源两个方面.前者,其服务对象为学校内部信息资源整合,涵盖高校各学科纸质与电子图书信息资源整合分类,统一建设检索共享平台;后者,其服务对象为社会成员,其馆藏资源涉及面广泛,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各单位馆藏资源相互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互通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其二,针对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先进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如客户端的开发技术、数据库的开发技术以及 Web数据检索查询技术等,以实现各个相互独立、分散数据库的整合以及应用系统的整合,形成一个跨库检索平台.[8]又如限制用户浏览或检索及发布信息可构建用户注册平台等.其三,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推广服务至关重要.构建的目的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为读者提供特色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大图书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一般而言,各大高校图书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都争相采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其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可采用网站、QQ、MSN、微博、微信及其他推广渠道提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的知名度,增加其点击率、浏览量及注册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高校图书馆采用先进的技术为读者提供使用说明与视频演示,便于新注册的用户操作,引导读者能快速地自主利用特色信息资源.[9]针对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可根据其学科特点及读者需求深入开展短信推送及定题服务活动等.对于老顾客,充分利用短信平台为其推送最新图书信息;针对新开发用户,可利用网络平台、读者浏览中心、老客户论坛,与通信移动终端运营商进行合作等途径推送图书信息;针对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可根据进展与预期科研需要主动推送读者.同时,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个人中心平台,方便读者管理个人资源信息,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信息资源使用情况与个人填写信息,推送相关图书或定制内容,从而提高特色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满意的图书信息.

5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校特色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具有重要作用,旨在促进高校图书馆藏特色化建设,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且具有学术性、准确性、易检索性、特色化等主要特点.基于此,我们要明确其开发的目标与定位,从资源整合、技术处理及信息推广三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高校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干冬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5):159-160.

(2)薛克香.U时代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6):64-65.

(3)李小红.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重点学科的相关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王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144-145.

(5)宫晓梅.高校图书馆特色化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7):39-41.

(6)贾振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8(06):95-97.

(7)龙国华.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1(10):123-126.

(8)冯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