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铁道车辆毕业总结

铁道车辆毕业总结

时间:2022-03-29 22:15:59

铁道车辆毕业总结

第1篇

“订单培养”是依据专业与企业双方对加深校企合作的强烈意愿,采取企业提前介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以及实施的一种方式。通过企业提前录取专业学生以及一年的“订单培养”,让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缩减用人单位后期培训的时间,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但结合专业近几年“订单培养”的教学工作、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现场调研以及“订单培养”毕业生在岗位工作情况的反馈等方式,当前“订单培养”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订单班学生专业构成复杂,基础知识差异大当前制定的“订单培养”方案是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两年专业培养为基础进行设置,“订单培养”专业课程拟定的教学对象主要是经过了专业基础素质模块及专业必修模块学习的学生。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但随着近年铁路运输企业用人需求在急剧增长,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学生无法满足铁路的用人需求。而相关轨道类专业学生,受地铁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影响,同样无法满足铁路的用人需求,因此企业将招收范围扩大至学院其他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学生。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2012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订单班为例,开设了2个司机订单班,3个检修订单班,而司机订单班中其他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学生占司机订单班总人数的36.4%,检修订单班中其他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学生占检修订单班总人数的77.6%。按照当前订单班学生的构成,大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基础素质模块及专业必修模块的学习,为了照顾所在订单班中其他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不得不向基础理论倾斜,降低了“订单培养”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一致性不强在“订单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的制定原则,是以电力机车相关工作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如广铁司机订单培养方案、广铁检修订单培养方案。但通过近年来对订单班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岗位工种的调研、回访,结果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不仅限于机务段这种专门从事电力机车运用及检修的部门,还包括以检修客运车辆及货运车辆的车辆段和检修CRH型动车组的动车运用所及动车段。由于电力机车、铁道车辆以及动车组在结构和检修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而“订单培养”模式中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电力机车为检修及运用对象,造成订单班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未来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符,让企业用人单位增加了岗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也降低了“订单培养”效果。

(三)专业课程教学重实践技能轻知识体系完整高职院校的最大特色在于高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性强,近年来高职教育理论也在提倡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方法,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等。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岗位技能的要求更高。虽然在教学中推行了相应的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的调研及订单毕业生的回访,发现“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铁路相对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及专业性,无法类似其他普通专业借助多种途径获得最新知识,因此普通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订单班专业课程学习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由于“订单培养”的时间是半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半年的顶岗实习,受教授课时的限制,让“订单培养”更多地局限在对订单学生某一特定岗位的专业理论及技能的学习,未考虑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可能因为机车型号更新换代,转岗等情况,知识及技能渠道的狭窄导致学生在后续岗位上的持续发展以及上升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另一方面,随着实践技能越来越被看重,导致教学中容易出现重实践技能轻知识体系完整的偏差,片面追求对学生某一特定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相关岗位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实践技能训练过程中,分拆的工作任务,很难将实践与理论有效的结合,结果只是为了单一任务的实践而实践,无法真正学会从工作岗位整体考虑去处理问题,也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二、“订单培养”问题分析

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所建立的“订单培养”为例,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是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12家重点国有企业,设置派出机构4个,直属单位33个,工程建设指挥部10个,拥有8个运营合资公司,主要管辖广东、湖南、海南三省铁路,总营业里程651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1449公里。“订单培养”学生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统一招收,毕业后会由集团公司根据下属各单位需求及学生地域等情况再行分配。在“订单培养”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并不直接参与,主要通过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联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相应的下属单位对“订单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和实施。通过对“订单培养”方案中的校企联合开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机制无法满足“订单培养”的相应要求,其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订单班学生的招生分配与培养工作不够紧密,订单班学生未来具体工作单位及岗位的不明确,造成了“订单培养”中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不一致。第二,因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数量多,工种差异较大,往年订单班学生就业后的具体工作岗位,需要到报到后再具体分配。铁路下属企业需要投入相应资源,进行培养教育后才能上岗。企业不但没从“订单培养”中得到利益,反而提高了成本,同时自身的生产安全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第三,“订单培养”中必然涉及到聘请企业现场专家参与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订单培养”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方面,在缺乏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直接参与和相关政策支持下,下属单位由于涉及生产安全问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的顾虑,参与“订单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三、“订单培养”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提出:“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新机制,指导推动学校和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该文件对解决“订单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指明了方向:从校企合作的根源上进行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双平台”联动机制,如图2所示。

(一)建立校企合作联动机制,为“订单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制定及实施,首先通过校企双方有效沟通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点。通过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共同参与的高层次“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提前明确订单学生在铁路企业未来就业岗位。在充分考虑机务段、车辆段和动车段岗位的不同性质、订单班学生专业基础差异等因素,对“订单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在建立了高层次“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分别指定下属专业和相关的下属企业(机务段、车辆段、动车段)共同实施“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在实施过程中既起监督职责,又为“订单培养”与“生产安全”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途径,解决下属专业与企业参与“订单培养”中的后顾之忧。

(二)引入一体化教学和职业技能竞赛,保障“订单培养”的教学效果为避免“订单培养”中重实践技能轻知识体系完整的现象,改变现有的理论与实践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法。在课程中按照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机车司机、机车检修技师、动车机械师等岗位工作流程分解为项目模式,让学生作为项目教学主体,结合所需的理论及实践技能,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快速掌握所需岗位的职业能力。由于铁路春运等原因,企业接收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会在大三开学两周后。可利用开学初期开展以订单班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专业课程与技能竞赛平台结合,检验订单班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同时促进轨道相关专业学生和普通专业学生的比赛交流,取长补短,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互派制度,让校企双方从“订单培养”中共同受益企业专家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岗位工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订单培养”需要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共同参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考核及评价的设计工作。一方面订单班学生可以更直接地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企业专家能够学习专任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企业员工开展自我技术培训的能力。而“订单培养”中的顶岗实习阶段,让学校专任教师有机会到现场企业进行企业实践。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专业教学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能够有机会与企业现场专家合作,为企业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开发专业培训课程以及相关项目研究,让校企双方从顶岗实习中共同受益。利用高层次校企合作联动机制,订单班学生可按实际岗位提前分配到下属生产运用企业进行“准员工”式顶岗实习。让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培养出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企业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实现校企双赢。

四、“订单培养”的改革实例

针对2013届广铁订单班设置,充分考虑了订单班学生的专业、就业岗位等因素,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探索。1.通过举行学院与(集团)公司高层次的“订单培养”协调会,明确订单班学生的工作单位和未来岗位,对订单班的组建进行初次划分。在本次2013届订单班中以机务段和车辆段两个单位的工作岗位分别开设订单班。2.在同一工作岗位性质的订单班中,再依据订单班学生的基础不同分别开设订单班,而订单班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按照机车专业订单班、轨道类相关专业订单班和其他类专业订单班分别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课程,让订单班能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订单培养”模式改革框架如图3所示。

五、小结

第2篇

【关键词】铁道运输行业;企业调查;职业教育

1铁道运输行业职业教育企业调查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铁营运里程的不断增加和高铁配套设备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铁应用技术与管理水平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和提高,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对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是否符合现代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以及铁路铁路运输企业对目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的高低,这些问题是铁路职业院校和现代铁路运输企业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2企业调查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范围是中国铁路总公司18个铁路局及集团公司,具体部门有机关机务处、供电处、车辆处、电务处、工务处、运输处、客运处、货运处等业务处室和相关基层站段。问卷调查涉及的高职(中职)铁路相关专业有: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铁道工程、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通信与信号、铁道运输共6个专业。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了解铁道运输行业职业院校各专业毕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了解铁路相关企业对铁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了解铁路相关企业相应岗位的需求,以及铁路企业一线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意见建议。

3企业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

自2015年3月初开始进行企业问卷调查工作。历时月余完成问卷调查,截止截至2015年4月中旬完成企业调查问卷全部数据回收完毕。此次企业问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5298份,其中有效份数5281份,无效份数17份。

4各专业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分析

下面通过对企业调查问卷综合项目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期望从中可以了解在当前教学体系下,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情况,从侧面辅助分析我们当前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利于进一步的改进提高.由于此问题包含因素较多,可考虑采用双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数据的计算利用Matlab编程实现,输出数据见表1。由以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隶属度分别为0.7333、0.7198、0.7488和0.6974;而总体综合能力隶属度值为0.7296。以上所得出的隶属度值均介于0.6至0.8之间,也说明铁道运输职业院校毕业生总体综合能力评价结果为较强。相对而言,四项能力中评价较好的是基础能力,其隶属度为0.7488;四项能力中评价较好的是创新能力,其隶属度为0.6974,评价等级为一般。

5意见和建议

5.1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院校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5.2教材建设要强化校企合作,开发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职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要结合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根据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5.3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关注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德育教育,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5.4重视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强化相关职业能力训练在企业调查问卷汇总表中可以看出,铁道运输类各个专业有多个不同的技术岗位和工种,同时还有许多新增的岗位,每个技术岗位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重视自己所学专业不同岗位能力培养,不断强化相关职业能力训练,以提高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竞争力,达到未来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鲁华.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第3篇

作为2012年度“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的科技标兵,潘树平一直走在科技创新道路的前沿。1992年,潘树平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被分配到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处工作,从此他便与铁道车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衷科技创新,自加入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厂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研制工作。爱岗敬业的他自从走上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岗位以后,更是成为了公司新产品开发的领头人。

搭建科技平台,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自主创新,拼的是核心技术,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高速、重载、专用铁路车辆生产经营的优势企业,轨道车辆制动机研发制造的主导企业。南车瞄准世界铁道车辆前沿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保证了企业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南车先后有32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攻关奖,形成了涵盖敞、棚、平、罐、漏等多个类型、多种规格、不同轨距的产品系列,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最多、最全生产资质的新造企业。

潘树平团结带领公司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为促进公司又快又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领导组织技术讲座、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报告会,组织科技论文评选、汇编优秀论文集、奖励优秀论文获得者,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科技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多年来潘树平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积极参加各项技术交流活动,是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货车、转向架学组成员,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会员、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支持者。在学术研究上,他在《铁道车辆》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出口巴基斯坦集装箱平车的研制》、《25t轴重摆动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等多篇论文,并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他负责开发的项目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中国南车集团2005、2007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他参与的《搭建一流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论文获南车公司第一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他带领公司科协荣获眉山市“2010、2011年度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在实施“金桥工程”项目中,不仅为公司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经济实力和品牌价值。

2011年始,潘树平和科技团队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地开展了48项科技研发工作,其中有19项货车新产品研制工作、14项关键零部件新产品研制工作和15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南车眉山车辆生产的新型80t级通用敞车、通用棚车得到铁道部认可,被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定为这两个车型的联合设计单位,27t、32.5t轴重副构架式转向架获得设计主导权。由公司自主开发的70t级焦炭车、黄磷罐车被推入市场,大轴重货车制动系统、UIC标准制动系统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巩固铁路货车拉铆钉技术主导地位,新增紧固件新产品8项。2012年,南车眉山车辆公司完成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立项评审75项。

潘树平积极投身“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战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中,努力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服务。他组织科协和团委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核心内容,组织全公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五小”活动,提高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对推动公司产品升级、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树立新风讲理想

重任在肩比贡献

2009年潘树平兼任公司科协秘书长,负责科协工作。潘树平充分发挥科协工作的优势,积极倡导公司科技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把“讲、比”活动作为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平台,把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在“讲、比”活动中,他注重群众性、实效性、广泛性和深入性,不断扩大“讲、比”活动的覆盖面,积极搭建活动服务平台,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发展。

第4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改革;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46-02

一、绪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技能的专科以上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构建能够体现终身学习、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而做好中高职衔接,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在课程体系上也要做好衔接。本研究依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对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

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主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以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为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生产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能够热爱本职岗位;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产教一体,寓学于工”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轨道交通站台、车辆、机车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改造和销售等工作岗位,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中职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广东省的中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及本学院的铁路行业背景,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动适应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等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以轨道交通类企业为主,面向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站场和车辆维修制造企业一线。为了做好花都示范园实施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针对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典型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析。本研究对包括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广州铁道车辆厂、日立电梯、广州升华科技、珠江钢管集团等在内的(珠海公司)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企业涵盖了包括轨道交通行业、装备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或设备涉及机加工设备、起重设备、钢铁加工设备、电梯。企业规模从50人到上万人,调研企业无论大小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装备水平较高,主要岗位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机、电、液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企业产品或生产设备的主要特点。参与调研的企业都是具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岗位,大多数岗位对素质总体要求高,需要具备机、电、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人才社会需求分析。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装备水平提高,对机电类人才技能要求逐渐提高,需求数量也稳中有升。无论是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工厂或是装备制造行业,都具有大量现代化装备,这些设备为了满足各自特定的工艺需要,形态各有不同,但是从设备原理来看,仍就没有跳出基本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或由电力拖动,或由液压气压驱动,控制系统由低压电气控制器件控制,或结合PLC或单片机控制。对维护人员的需求要求是尽量能够掌握机电液综合理论知识,经过几个月的顶岗实习后可以独立处理一般设备故障。从需求数量来看,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行业、车站设备维护、装备制造业设备装配维护需求人员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增加趋势。尤其是高铁车站设备维护方面,湖南联创公司是开拓性从事高铁和城轨车站设备维护的企业,目前由于车站设备门类众多,维护人才匮乏,企业主要是负责高铁车站设备值守,出现问题再联系不同的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对于高铁车站或其他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为其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考虑到广东省近几年的高铁建设,高铁和城轨等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目前来看是人才培养空白,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对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岗位有不同要求,如从事电气设备维修要求具备电工上岗证,从事电梯维修要求具备电梯维修证,等等。

3.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中职教育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突出技能的养成和实际操作,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职业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奠定基础,既满足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学习。两年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融为一体,遵循“厚基础,强能力”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除了“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以外,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精心设置了“机械+电气”双支撑的“专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知识的平台性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包,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主线指引下,充分兼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习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类专业为例,主要是依据轨道交通车辆修造企业和站场设备维护企业,分析岗位群的工作职责,针对职责履行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后续技术发展和相应岗位群调整而需要的学习能力开设的课程。

4.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格局是以维修电工的岗位需求安排课程,依据机电设备维保、技术改造所必需的机、电、液核心知识与技能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校内所有课程结束后安排毕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专业选修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考虑针对车辆修造企业或站场设备维护岗位群所需技能不足而开设的课程,这是对专业课的扩展或补充。根据调研分析结果,课程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则设置,同时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成长的综合基础来搭建课程体系的框架和课程路线,如图1所示。

四、结语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为了做好中高职衔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铁道车辆电气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15-01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能够直接与企业对接,而学习铁道车辆电气课程的学生毕业主要的就业方向为铁路,从事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相关类工作。所以《铁道车辆电气系统》课程能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重中之重。笔者在长期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中积累经验,现就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看法。

l 教学形式

以前高职铁道车辆电气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铁道车辆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操作,比如综合控制柜试验等,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铁道车辆电气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车辆电气课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中,以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而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步演示,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铁道车辆电气发展现状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那么近些年铁道电气发展的情况与学生学习的特点更是密不可分。铁道车辆电气课程区别与其他铁道车辆课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目前铁路的发展逐渐增加电气设备,用电量越来越大,迎合铁路电气化发展的特点,铁道车辆电气系统这门课更新速度非常快,经常出现每年更换教材的状况。这对于教师本人是个严峻的考验,教师本人需要时时关注铁道电气化进程,铁路电气发展的新技术,不断的学习,补充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够不被淘汰。这与其他一本万利的课程相比难度无疑增大了许多。频繁更换的教材,所配套的教学资料也会跟着变换,教材的内容也是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也要在同样的课时内接受更多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如何在不断更新的电气技术背景下,传授给学生更多的铁路电气化知识才是研究的重点。

3 教学内容

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现场工作中需要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综合控制柜使用、塞拉门的使用与维修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讲解。对于蓄电池、柴油机发电车、感应子发电机是现场工作中不能直接接触,而且即将被淘汰的部分,就可以分配少部分课时进行讲解。

同时对于最基础核心的电气原理应该让学生烂熟与心,例如图1所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DC600V客车电气系统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涉及到的从接触网到机车再到铁道车辆的供电技术以及铁道车辆主要的电能分配等需要学生能够清楚的讲出其供电原理。

4 实训课程

铁道车辆电气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训课为重点,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训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1:l,安排在实训室进行的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50%。实训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当然这对于实训室的实训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铁道车辆的实训设备有着价格昂贵,淘汰速度快等特点,这也一直困扰着铁路院校的教学。设备采购周期长,等到采购到位也许已经淘汰,设备价格昂贵,不舍得投资,实训经费不足等原因一直制约着电气实训室的建设。

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体会某个操作要领,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熟练完成操作的目的。每次上实训课时应该采用实训课记成绩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训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能更好的使学生高效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实训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 小结

铁道车辆电气装置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结构。结合铁道车辆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应用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把理论和实训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实作中消化理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铁道车辆空调课程 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铁道车辆空调》是中职学校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笔者在长期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经验,现就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看法。

1 教学形式

以前中职铁道车辆空调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铁道车辆空调装置的检修试验操作,比如压力试验及抽真空试验,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铁道车辆空调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车辆空调课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中,以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演示,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方式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铁道车辆空调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铁道车辆上都安装有空调装置,这样,《铁道车辆空调》也就成为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由于《铁道车辆空调》课程相对开设较晚,可选用的教材较少,以前曾选用过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了枯燥感。而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市面上适合中职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在教学中铁道车辆空调课程应选择由中职学校编写的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特点的教材。

2.2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现场工作中需要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制冷原理、单元式空调机组组成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制冷系统的检漏、压力试验、抽真空及制冷剂的充注等技能操作是现场工作中直接用到的,要重点介绍,重点演练,掌握这些方面的技能对铁道车辆专业的中职学生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

2.3培养自学能力

铁道车辆技术发展迅速,车辆空调装置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专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热泵工作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已掌握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再把四通换向阀结构给同学们介绍清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热泵制冷与制热的系统原理,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实践操作

铁道车辆空调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训课为重点,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训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1:1,实训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铁道车辆空调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体会某个操作要领,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熟练完成操作的目的。每次上实训课时应该采用实训课记成绩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训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能更好的使学生高效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实训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训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训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及报告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50%,实训成绩考试占50%。

5 小结

铁道车辆空调装置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铁道车辆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应用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把理论和实训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实作中消化理论。

参考文献:

第7篇

我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铁路局,报到后被分配到其下属的太原铁路分局太原车辆段。按当时的政策,大学毕业生要劳动一年、实习一年后,才能到所学对口专业定岗定职。我在检修车间配件组劳动期间,研制出一个吊装夹具,被送到车辆段技术革新成果展览上展出,受到关注。1966年初的一天,段长李培林跟我说:“段上想让你参加修车库的技术改造工作,怎么样?”我说没把握,可以参加试试看。几天后我就离开班组,跟着段总工程师王立臣及搞电的技术员冀廷龙出差到大同,我们这一趟的任务是到附近沿线看修桥替换下来的工字钢。我们准备用来自制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桥吊)的主梁,看是否合用。我们三人在大同火车站下车后,到铁路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带上干粮,顶着寒风,从大同出发,坐火车到附近一个小站下车,又步行几里路,终于在铁道旁,找到了我们需要的工字钢。由于当时资金和钢材指标都非常紧张,为了省钱和尽量利用废旧材料,我们看了看规格还可以,就决定用它做主梁了。段上还陆续找到工务段养路替换下来的报废铁轨,准备做桥吊栈桥跑道,做桥吊桁架用的角钢等大都也是利用废旧材料。材料基本落实后,就要进入制作程序了,由于我们这个桥吊的跨度要由修车库宽度决定,必须是15米跨度,这是个非标产品,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样品可参考,而王总又是工人提拔起来的干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技术教育,因此,这个桥吊的非标设计及一些技术问题自然落到了我一一这个刚毕业的大学实习生稚嫩的肩上。没人具体指导,而且我是学铁道车辆的,没有学过起重机的设计制造,怎么办呢?我想:既然已经接受了任务,总不好打退堂鼓,只好硬着头皮想办法完成任务。首先我找到同时分到太铁分局的我校起重机专业的黎国良同学,借来几本起重机专业的教材自学,先补充桥式起重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重点研读消化了移动载荷的强度计算后,着手对我这个5吨15米跨度的桥吊进行了强度计算,而后参照有关图纸资料,完成了结构设计。

正当我向王总汇报后准备制造时,问题又来了,原来我们在大同附近找到的工字钢不够长(只有12米长),必须接长才能满足我们所需的跨度。我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所能看到的参考实物,它们的主梁工字钢都是一整根,没有接长的先例,那么我们的工字钢主梁怎样接长呢?我反复研读了我的焊接教材,提出双面开坡口对焊接长成15米,焊缝磨平后,再在工字钢立面两侧焊缝上错开补焊两块加强板的方案。当时王总和师傅们都不同意加强板错开焊,嫌麻烦。我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坚持要错开焊,并反复向他们解释:错开焊是为了分散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以防钢梁承重后不是从焊缝处断裂,而是从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断裂。王总仍存疑虑,我提议搞了一个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在同等压力下,他们主张的对贴焊加强板的试验样品首先断裂,而且就是在我所说的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断裂的,而我坚持的错开焊方案的样品完好无损。王总当即拍板,肯定和通过了我的方案,实施后获得了成功。

在制作安装中,我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质量监督。王总和师傅们有丰富的生产和组织工作经验,他们研究制定出用杠杆、滑轮、千斤顶等土法吊装的方案。由于当时设备简陋,土法上马,许多技术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施工过程中险象频出。一次我刚到施工现场,王总对我说:“小郑,你晚来一步,刚刚好险啊!一根跑道钢轨正吊在半空中,突然掉下来摔断成两截,幸好底下没人,才没造成人员伤亡!”不久,我又亲历一场险情。在桥吊主梁吊装过程中,我正在各作业点紧张地巡视时,走到三脚架处,发现扶杆的三人中,胡师傅扶的那根杆有些晃动,手没压紧,正要叫他压紧,看到这根杆移位,赶紧大声喊:“要倒!大家快跑开!!”话音刚落,大家刚跑开,忽听“砰”的一声巨响,吊件落了下来,末尾处碰到远处存放的钢件上,钢件被砸起移位,又碰伤了一个过路工人的脚,造成轻伤。其他现场人员及时跑开了,没有造成伤亡。惊魂落定,我去查看被砸坏的场地,还真有些后怕,庆幸自己巡视,正好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喊大家跑开,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我们的工作是紧张、艰辛、劳累的,甚至还有危险,但大家团结协作,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有时还有些小花絮调节精神,工作又是很愉快的。我们技改小组中,有个架子工师傅有身绝技,能徒手沿6米多高的栈桥柱子爬上爬下,如履平地,像猴子一样敏捷。让他从地面向高空跑道作业点运送工具、材料,他不走梯子,而是直接从栈桥柱子徒手攀爬,又快捷又省事,大家非常赞赏,他也很得意。于是在劳动间歇休息时,他常常给我们表演这一绝活,引起阵阵笑声;有的师傅天南海北地讲些故事、趣事;有些相互调侃取乐,气氛活跃,轻松愉快。我这个大学实习生融入他们中间,受此气氛感染,忘却了那日夜加班加点苦战的劳累疲倦,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干劲。大家吃苦耐劳、不惧艰险,终于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每当我到修车库看到那两台5吨桥吊忙碌的身影,那喜悦和欣慰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由于我们自制的这两台桥吊安装在修车库内,同时又自制了三组自动架车机,并自行施工将主库接长40米等一系列技改项目的完成,大大地提高了修车库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车辆段的这次技术改造,受到了北京铁路局的表彰。太原车辆段1965-1966年的这次技术改造工作,还被载入1997年出版的山西通志第二十二卷铁路志中。

如今时钟已走过了48个年头,我已从一个青春焕发,刚步入社会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古稀之年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但每当回想起这段意气奋发,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心里总是那么振奋、那么眷念、回味无穷。

第8篇

关键词: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73-02

铁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虽然许多职业学校都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着积极地实践和探索,但是对实践教学的理解还存在的偏差、课程设置还存在与企业实践的脱节、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成为学科建设的瓶颈,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加强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为铁路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保障,十分必要。

1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标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能适应大铁路、城市内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实践教学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目标是服务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的。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理念是通过实践教学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强调基本技能到岗位群技能掌握,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及未来工作岗位的热爱,培养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实操技能,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2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组织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适应本行业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笔者将以本校(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及其目标就业单位特点为例,来阐述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主体,分层递进方式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层次:强化课内实验,打好实践能力基础。

目前本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开设了电工技术、机械制图等等专业基础课,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性过强或者是只听、只看不动手或者跟着指导老师一起做实验能完成,却不能独立完成的现象。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现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实训之前完成本次实训内容的预习,对实训的主要内容、原理和可能遇见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开始实训前,由指导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本次实训课题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分组实训,一对一检查。

第二层次:重视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落实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电工、钳工考证、专业综合认知属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中的第二层次,综合考察各门课程知识的学习情况。我们根据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设计,例如电工课程设计中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外部控制接线、正反转实现。综合认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学校里面有机车和车辆实物可以供学习,但是车型不全面且技术比各铁路线路使用车型滞后,因此将学生带到武汉大功率检修段、武昌南机务段、动车段等单位参观学习。

第三层次: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强化和深化。

在基本完成大部分基础技术课和教学实习之后,在大三年级,用一学期甚至两学期的时间,到本校合作企业或者未来的就业单位的对口专业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由企业的师傅和校内的专任教师共同指导,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3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高职实践教学资源体系是由掌握过硬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专兼师资队伍和具有较先进教学设备、仿真教学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学习一体化的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成果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能否被有效落实的关键。

3.1 实践教学资源体系之师资队伍建设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多种多样,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即促进“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和教书育人方面同步成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促进教师成长的分为以下三种方式:院校培养、校企合作、教师自主发展。

院校培养: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中迫切需要被培养的教师,这一部分教师从高等院校中毕业不久,绝大部分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其以上,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技术前沿有一定研究,并且大部分属于非师范专业。本校学生的培养方向是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这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从他们曾经的技术研究转变到基础知识传授和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方向来。如何顺利、快速的完成过度,靠青年教师自己个人探索,难度大,效率低。此时院校要担负起重要的角色,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如送青年教师到专业的教师岗前培训机构完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相关的理论学习,同时采用师徒形式,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教研活动、随堂听课指导对青年教师给予切实的业务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态度、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院校要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从业证书制度建设,要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

与企业合作培养: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让具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教师传帮带,促进实践教学经验薄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基础上;积极从铁路局相关单位(如武汉大功率检修段、武南机务段等)引进与聘请技术专家,建设实践教学专兼师资队伍,鼓励教师采用半脱产或者是脱产形式到企业挂职锻炼,担任企业技术员、技术顾问或者直接顶岗到与该教师所授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中去,在岗位一线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丰富工作经验,学习铁道机车车辆行业的最新技术,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使企业成为稳定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聘请专家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任教师一起参与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科研工作等,在此过程中提高提升兼职教师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同时在共同的教学工作中,本校专任教师也能熟悉并学习到来自企业一线的岗位技能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自主发展:以上两点是外部驱动力作用,与此同时还要依靠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推动,内外结合才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师通过文献、期刊等各种学术载体,学习先进技术理念,在寒暑假到企业学习锻炼学习企业现场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在教学中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让自身的成长和价值实现成为教师个人学习进步不竭的动力。

3.2 加强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承载技能培养的摇篮,是将理论与岗位实践联系起来的场所,是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的场所,实训基地的设置应该分层次,递进式设置,主要分为一般性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基地,以及设置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训基地。

3.2.1 一般性实训基地建设

该类实训基地仅从一般性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需要,不考虑真实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生产性环境条件,来购置培训设备,构建应用性实训基地。其作用是让学生具有基础性的实践操作技能,如电工、钳工、电子、计算机等技能。

3.2.2 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

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设施时,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构建。实训基地环境建设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未来所从事的岗位,了解该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了增强了难度及实用性,场景尽量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信息。本校已经服务于机车车辆学院的有LKJ实训室,城际铁路屏蔽门实训室、动车组模拟驾驶实训室,和正在建设的制动机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综合实训室等等。

3.2.3 校外生产实训一体化基地

各铁路单位是根据实际需求而开展的生产或经营实体,将可以接受学生参与生产活动的单位建设为校外实训基地,这类实训基地具备了零距离培训的条件,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生产的主体,生产活动既是学习过程也是工作过程,培养了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责任心和创造能力等。如本校已经建立了武汉大功率检修段、武汉动车段、武昌南机务段、江岸车辆段等多处校外实训一体化基地。

4 结 语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在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代,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从内容、师资、实践资源三方面构建与实施,致力于促进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发展,为铁路行业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建,陈承义.高职铁道机车车辆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12).

[2] 李作奇.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

2013(11).

[3] 李增平.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4] 刘浩.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2(10).

[5] 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

[6]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第9篇

一、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关键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是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忽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被动的认知体而存在,教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使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缺乏创造性和自信心。课堂教学中的这些问题与传统的教学以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直接相关,要改变学生作为被动的认知体的处境,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互动式教学就是对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积极的学习者。

二、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技能。车辆运用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有关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与事故的调查处理等教学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言传口授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而项目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变为交流式的谈话、探讨和总结。

以笔者讲授车辆运用与管理课程中关于车辆行车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这一项目的教学内容为例。

1.第一步: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首先要根据项目涵盖的学科知识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详细编写《项目任务书》,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可操作的工作内容。简要介绍车辆行车事故的类型、调查处理的方式、调查内容及事故责任的判定。

2.第二步:布置项目

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也可根据实验实习条件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分发《项目任务书》,讲解任务要求,使各小组明确任务。每组成员可以推选一名组长(也可称为工长),具体负责任务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并负责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本人用幻灯片模拟展示以下两个案例并提出思考问题:(1)案例一:2009年5月4日,乌鲁木齐铁路局担当的T70次(乌鲁木齐—北京)旅客列车哈密站开车30分钟后,机车后5位车二位轴热轴报警,乘务员盲目带车,到柳园站轴温已达122℃,造成甩车事故。(2)案例二:2010年9月24日,乌鲁木齐车辆段担当的N945次(哈密—乌西)旅客列车发电车3号机组着火,造成发电车损坏,中断行车3小时33分。起火原因系高压油管接头泄漏,柴油喷到高温排气管上起火。针对以上案例,笔者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上两起事故属于哪一级事故?作为一名随车列检员,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置?如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事故调查分清责任?从事故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3.第三步: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

组织各小组讨论发言,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分组时应注意合理搭配,以便使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分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学生简要说明自己对案例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见解,供小组评论、切磋、反驳和补充。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适时点拨,结合相关的原理和理论进行指导,并且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展开生动而激烈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各小组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项目工作计划》,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具体的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工作计划和方案拟定好之后,各小组进行评议,然后进行改进和优化,最终确定工作计划和方案。

4.第四步:项目实施

各组组长组织组员对工作计划进行分工,明确每人的任务,强调工作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筛选、整理资料,进行任务的设计和验证,解构项目,不断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在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等环节,完成任务。计划书中对每一步的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显示项目进展情况,便于教师随时检查、指导。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加强课堂的控制,使学习高效有序进行。

5.第五步:项目评价

教师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组学习工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通过项目成果汇报,小组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点评,共同总结等方式进行项目的总体评价。将评价结果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在评价表上。教师点评应当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阶段,是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应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出现场评价,指出优缺点,讲述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并解答学生的疑问。点评时应注意不要把案例归结成一个结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第六步: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两例行车事故概况表(安监报—1)和行车事故处理报告(安监报—2)。

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工作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加强对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它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实施项目教学的几点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教师不仅要清楚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而且要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通过巧设疑问来调动学生主动思维,或者适时讲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轶事趣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散疲劳感。再次,教师应注重案例素材的积累。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理论的同时还要走向社会,参与专业实践,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并通过实践使专业理论更加感性和具体,获得丰富的案例素材。这样,教师对于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最后,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

2.对教学手段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对于课程内容中结构复杂的工作原理图和操作流程图,仅靠教师在黑板上画,既费时,又不易画好,因此,有必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当教学中涉及这些内容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进行教学。采用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再结合互动式教学,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对教材的要求

铁道车辆专业是铁路的特有专业,专业课程教学与现场密切相连。随着铁路的5次大提速,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铁道车辆的生产和检修。而教材出版周期长,教材内容陈旧,实践性教材的缺乏成为教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尽快开发出图文并茂的教材,能够直接反映现场的生产实际,做到实践性教学中的实习、演练内容完整,标准统一,同时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有较强的针对性。

4.对实习、实训基地的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离开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争取企业对教学工作的支持。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铁道部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业教学评估和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两次机会,购买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模型,包括车辆柴油发电机组、客车空调机组、转8A型转向架、K2、K4转向架模型、地铁车辆模型的实验、实训设备等。这些设备与生产实际运用的设备外形结构、内部构件和工作原理几乎完全相同,结合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校外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铁道车辆的毕业生大都从事铁道车辆的生产、检修与运用管理工作,学校应充分利用与铁路单位的良好关系与车辆厂、车务段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技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马上顶岗作业。

5.对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

第10篇

呜——一声长鸣。从风景秀丽的__之滨飞出一条“巨龙”。20__年4月27日,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ssj3),在素有“机车摇篮”美誉的__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研制成功。该车是目前铁路货运提速的急需车型,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科技开发重点项目之一。该车的总体主管设计师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公司最年轻的专家、电力机车总体主任设计师--__。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成功永远属于不畏艰难的攀登者。__的成功,源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的执着。

__,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分配到中国__集团__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配件二分厂设备组见习。进厂伊始,他心情激动、踌躇志满,以为很快自己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了。然而事情并不象他想象得那样简单。当看到车间里一台台进口的加工中心、工人们手中复杂的图纸和琳琅满目的高精度部件时,__的心紧缩起来,深切感到学识上的差距和实践经验的贫乏。于是从到车间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头扎进工作现场,虚心向老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向老工人学习,每天都把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带回宿舍,学习钻研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__由站着看到跟着干;从师傅带着干到独立操作,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不仅掌握了各种设备的维修工艺,而且解决了许多设备的“老大难”问题,受到领导和工人师傅的称赞。

1995年,__调入公司技术开发部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技术开发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距甚远,一切都得从头开始。__拜老工程技术人员为师,到现场向工人师傅学习,利用工余业余时间,翻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仅半年时间他就全面掌握了内燃机车原理、主要电气部件、机车总装、调试、试运转等各方面知识,为从事新型内燃机车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资料积累。

20__年5月,公司为了适应铁路牵引动力的新调整,决定开发生产ss4型电力机车,__责无旁贷担任了该车的主任设计师。尽管他对电力机车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想到公司百年历史上多少代人“生产电力机车”的夙愿将在自己手上变为现实,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带领一批刚刚毕业的青年设计师深入机务段考察调研,收集资料,请教专家,经历5个多月的连续加班加点的日夜奋战,先后审核完成137套计3500余张图纸、28份技术文件、15份试验大纲,终于在残缺的资料堆里完成了生产ss4型电力机车的技术准备工作,保证了20__年底座轮,一次试验成功。为“机车摇篮”增添了一支奇葩,结束了公司只能生产内燃机车的历史。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__担当了公司自主创新的领军人。20__年10月,为了适应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需要,满足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要求,公司经过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决定与国外著名大公司联合开发时速120公里,载重5000吨的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该车设计起点要求高、难度大,并首次在整车中采用pro/e三维设计。这副千斤重担历史地落在了__肩上,他担任了时速120公里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ssj3)的总体主管设计师。

__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这副担子的重量,一头挑着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一头挑着公司的前途命运和万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初生牛犊不怕虎。20__年5月,__带领60多名年轻设计师,凭着敢想敢干的闯劲儿和奋发图强、永不言败的拼劲儿,开始了ssj3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的设计工作。“他心里装着祖国7万里铁路和整个公司,惟独没有自己。”然而__却说,“生命渴望远方,事业企求卓越。信念的火焰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塑造了无悔的人生。”

理想是现实的人对未来的想象和设计。__把“设计出世界一流的电力机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最大的心愿。在设计ssj3电力机车的180多个日子里,他带领大家,早来晚走,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工作中来,从未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和星期天。在机车开始组装的日子里,他带领设计师们到现场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为了抢时间,工人们两班倒,而他们却只能“连轴转”,吃住在车间,经常工作到凌晨2、3点钟。由于睡眠不足和超负荷的体力支出,__的眼窝塌陷,本来就比较消瘦的身体,一下子又减了10多斤。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都劝他休息一天再干,可是他却风趣地说,“我没事,这样的减肥效果真好!”

成功的轨道终点永远是起点“,他总是这样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第11篇

[关键词]地铁;车辆调试;问题;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当前发达城市,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的调试关系到地铁的安全运行,通过调试我们能发现地铁车辆存在的问题,采取先进的方法和相关的措施及时进行更正和调整,提高地铁车辆的整体运行性能,保证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地铁车辆调试存在问题

在地铁车辆调试的过程中诸多原因都会影响到车辆调试,下面就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叙述。

1、调试整体规程不合理

(一)车辆调试没有与业主、分包商提供的更新资料协调;

(二)车辆调试规程无明确参数指标;

(三)车辆调试规程内容没有使用相应的国际或国家标准;

(四)班组在存储新旧调试规程时划分不明确;

(五)班组组织学习规程时没有明确的学习记录。

2、调试工艺存在问题

(一)人员安排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劳动成本;

(二)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明确,没有排除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隐患,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车辆的损失;

(三)工艺用料的安排使用不合理,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成本投入;

(四)工具的使用不规范,对调试中所用到的工装、工具、各试验仪器未给予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方式方法;

(五)对与调试有关的相应文件的编制不齐全;

(六)编制的调试工艺文件未上报部门审批且未盖有相应部门的受控章即发放使用。

3、技术改造通知的管理不善

(一)技术改造通知未下发到相关部门;

(二)技术改造通知归档整理存在缺陷;

(三)班组人员未对技术通知进行记录保存;

(三)班组人员未组织对技术通知的学习,部分人员不了解通知内容;

(四)对下发的技术改造通知未做好相应的试验记录。

4、调试要领书管理存在缺陷

(一)在编写调试要领书时,没有完全理解设计原理和依据,对具体的操作细节叙述不足,或者理解有误导致编写出现错误;

(二)调试要领书中的重点试验项目存在缺项;

(三)调试要领书的测量数据要求填写实际测量值,要领书中没有详细的标注出相应的技术参数要求;

(三)调试要领书在记录填写时存在错误,时间填写混乱,人员作业项目不明确;

(四)调试要领书的错误项未能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进行修改更正。

5、调试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艺技术人员对调试流程认识不充分,没有按照标准及时的修订调试流程;

(二)相关部门没有详尽的工作计划,未对人员及调试项目进行合理安排;

(三)工艺技术人员未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理班组反映的问题;

(四)未分期、分阶段对班组员工进行培训,以致一些工作人员对调试流程不熟悉。

6、计量工具在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一)因为计量工具在购买时少购或者缺货,使得相关班组在工具的使用时出现配置不齐的现象;

(二)一些计量工具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使其计量标签模糊不清或者缺损,在使用时影响工具的有效性;

(三)一些班组使用的计量工具未及时送检计量以至过期;

(四)一些班组在使用计量工具时不规范,导致计量工具器精度受到影响;

(五)相关部门对已报废的计量工具在存放时,没有明确的划分,使得新旧计量工具器混杂。

三、地铁车辆的调试

在地铁调试前要根据地铁车辆调试的内容对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在通过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后,调试人员根据调试工艺文件和要领书对地铁车辆进行调试,在确定地铁车辆调试内容后,调试人员要根据调试内容逐项系统地对车辆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填写《地铁车辆调试要领书》,调试结束后,调试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调试项目进行签字确认。

在地铁车辆出厂过程中调试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完成车辆的总装并对地铁车辆的功能性进行调试,此项工作在主机厂进行,其涉及的检测调试项目也较为繁多,主要是对车辆进行静态调试、动态调试、车辆走行试验、制动力试验等,静态调试包括:通电前的检查,通电前的测定,蓄电池操作,设备操作,车间电源供电,辅助系统试验,空调系统试验,门系统试验,解挂钩试验等,保证车辆的整体运行性能。动态调试主要包括:试验前准备,牵引系统功能试验,制动系统功能试验等。动态调试主要是对车辆在运行中的安全性进行试验,保证车辆运行中的安全。第二,到场后的车辆还应该做好相应的部件检测,其中以部件损坏、接线松动、设备破损为主;在实际行车调试前,还要对车体、内层空间、外观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完毕后,地铁车辆调试人员配合业主、信号公司做好车辆的信号调试工作。ATO模式,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运行,在此模式下,列车可依据信号系统提供的信号完成列车的自动运行。

四、地铁列车的牵引制动系统

以某城市地铁为例,牵引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主开关(MS)、高速断路器(HB)、VVVF逆变器(VVVF)、滤波感应器(FL)、制动电阻器(BR1和BR2)以及牵引电机等,VVVF逆变器能够进行变压变频控制,从而在较大范围内控制牵引电机转数(即列车速度)。VVVF逆变器能够通过空转频率(转差频率)控制牵引/再生操作和向前/后退操作,并且在不切换主电路的情况下输出相位排列控制。

制动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包括:风源装置,制动控制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防滑装置,空气簧装置,汽笛装置,联挂装置等。制动系统能在司机控制器、ATO/ATP的控制下进行制动和缓解,具有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电控混合制动、防滑控制、停放制动控制等功能,并采用高度的模块化和集成化,利于日常的维护和检修;设有维护终端,可实现列车的静态调试、动态调试、测试及诊断;具有故障诊断和状态信息的显示及监控的接口,具有故障记录功能,便于故障分析和处理。

五、地铁列车的密闭性和冷热滑试验

地铁车辆的水密性测试主要是测试车门及通道是否渗漏水,此项试验对今后地下线路的行车亦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将水密性测试纳入调试例行试验。在冷热滑试验开始前,工作人员要对铁路线路进行巡视检查,检查铁轨有无异常,线路上有无杂物等,巡轨完毕后由内燃机车在线路上以较慢的速度行驶轧道,一切正常后,可进行冷热滑试验。冷滑试验是指在第三轨无电状态下,列车由内燃机车牵引,主要测试全线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关系以及车辆与隧道、车辆与站台限界的复核,列车回库后重点检查受流器情况,情况良好只做一次即可。热滑试验是指第三轨有电状态下,列车首次在正线运行,通过监视器记录受流器与第三轨有无大的火花,列车由低速逐步过渡到高速分阶段进行测试。列车回库后主要检查碳滑块有无大面积的掉块及灼伤。“开口项”主要是指列车在调试阶段发生的故障未能完全处理好而作为预验收遗留的项目。调试人员应密切注意“开口项”的整改措施,有责任跟踪调试及整改的全过程,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反馈给主机厂和供应商,并将“开口项”是否关闭情况及时上报监理部门,同时也为后续列车调试提供资料和数据。

第12篇

煤矿铁路主要担负着矿区煤炭生产运输任务,铁路大多数依矿而建,运输环境与国铁相比比较恶劣。列车作业任务频繁,各种机车混合运用,调车作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中占据重要位置。

1.方案研究背景及原理

目前运用的机车在调车作业中,由于原设计的调车设备布置为单向操纵,不能有效地控制停车位置(基于列车惯性),所以还不能把装车、计量、调车作业纳入集中控制范畴。机车牵引调车是比较原始的方式,它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只需机车司机、调车员、装车员协作配合进行装车作业,装车时间较长,影响机车运用。在煤炭生产企业,煤炭产品需集中储存仓,整列车待装外运,因此装车时需要不断匀速地移动列车,逐节车对准仓位。由于机车制动原因,车辆时常出现少装或多装现象,同时由于装车和调车配合不当,在两车皮连接空挡处,出现撒煤现象。因此有的站场敷设有添减平台,有的在轨道侧面下方设刮板运输机回收撒煤,这样增添了设备、增加了作业人员、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列车在站场的滞留时间,影响车皮周转。再者,经常性的(摘挂钩)连接,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的因素。

2.调车绞车方案实践应用

随着蒸汽机车逐渐淘汰下线,动力不足是铁路运输部面临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个问题龙煤鸡西分公司铁路运输部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快的速度,更高的标准,搞好动力更新工作,投入资金,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献计献策,开展技术攻关,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广新经验、新工艺;在恒山铁运科立井站1、2股道上安装调车绞车(如图1)。

3.调车设备布置及调车绞车的选择

调车设备布置,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总的要求以不增加占有场地面积和较少的导绳装置。这就要求布局合理,调车绞车的合理选用和配套构件的合理布置。

3.1布置形式

3.1.1 调车绞车牵引,调车绞车设在铁路钢轨外侧,如图2所示。

3.1.2 调车绞车牵引,调车绞车设在轨道中间(或下方),以不影响车辆的通行,拉紧装置由导绳轮导至铁路外侧,如图3所示。

3.1.3 牵引车牵引,绞车设在钢轨外侧,钢丝绳围结于侧帮上,如图4所示。

三种形式,各具特点。图2所示可用于稍大一些的绞车,钢丝绳在导向轮上缠绕的抱角为300°;图3所示,调车绞车安装在轨道上(或下方),维修方便,钢丝绳的抱角为220°,由于牵引绳和回绳都在道心内,安装托辊比较简便,同时它能使钢丝绳保持在托辊上滚动,减少了钢丝绳的磨损。图4 的钢丝绳抱角为180°,用于尽头式站场。我认为应选用图3的形式,因为它兼有通过式和尽头式站场使用调车绞车牵引的特点。

3.2绞车的选择

绞车的选择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3.2.1 站场条件,由于矿山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对于整列到发的站线,不宜于向纵布置把站场拉成一公里长,且单线装车增长了装车时间,站场管理也不方便,因此一般情况都是双线装车,甚至是三线同时装车,以压缩纵向长度

3.2.2 调车绞车牵引力的计算。调车绞车的牵引基本上是在直线区域或无坡度的站场上作业,因此计算中只考虑基本阻力、启动阻力、绳和绳轮的摩擦阻力,即可。

4.调车绞车特点及优势

4.1调车绞车牵引钢丝绳在轨道中心,牵引力集中在车钩上,充分利用了机械功(如图5)。

4.2调车绞车的牵引车直接与车辆(挂钩)连结,通过调车绞车在轨道中间牵引车辆,避免了钢丝绳的拉偏。

4.3调车绞车的牵引力大,牵引车可以在列车的一端匀速牵引车辆进行装车作业。

4.4调车绞车是以绞车做牵引主体,由调车绞车的牵引车(碰头)钩舌与车皮碰撞连接,不需另行敷设轨道,牵引车平时停放在站线的尽头处(或停卧在轨道下基坑内)。

4.5由于调车绞车和牵引车的钢丝绳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不需摘挂人员,当列车进入站场,经机车推顶到位与调车绞车碰撞并自动连接后,即刻可以开始作业装车,计量完毕后,由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出室,拔去连接插销,然后返回控制室,将调车绞车复位,它既省时省工,又安全可靠。

5.经济效益

该项目针对铁路调车工作在煤矿铁路中的作用和意义及调车与安全工作基础,结合铁路运输部和恒山铁运科立井站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经过周密测算、对比;恒山铁运科立井站1、2道安装调车绞车前,需3台机车作业,才能保证东山煤矿的正常生产,外发商品煤必须机车带装,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天气,都需要调车员在煤仓下指挥机车装车,连结员防护道岔,装15辆车需6小时,安装调车绞车后,装25辆车一次作业可节省装车时间30分钟左右,提高装车效率45%,可节省动力(10D型)机车一台,节省机车设备款750万元,一年可节省燃油费133.6万元,机车辅修、中修、大修费69.8万元;取消道岔2组,节约道岔材料费27万元;节省扳道员5人、乘务人员12人,一年可减少工资支出36.72万元,一年为铁路运输部增收节支1017.12万元;安装调车绞车后1、2股道可以同时装车、同时过衡,互相不受影响。调车绞车解决了煤矿铁路调车与安全技术规范不完善的难题,有效提高了运输效率,强化了调车安全技术保障功能,实现了铁路运输高运高效的目标,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