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文化论文

经济学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01 16:0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文化论文

第1篇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

[2]李盾.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6(06)

[3]张敏.国际贸易实务中案例教学法创新探讨[J].时代教育,2010(04)

[4]路军.首席故事官:基于故事魅力的超级领导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吴学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探讨[J].教师,2010(09)

[7]李俊利.管理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北方经贸,2010(12)

[8]杨清,徐建良.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RFID系统数据分析.微计算机信息,2006,(9):2-4.

[9]MattWelsh.TheStaged.Event-DrivenArchitectureforHighly-ConcurrentServerApplications.EighteenthSymposiumonOperatingSystemsPrinciples.ChateauLakeLouise,Canada.2011.October:21-24

[10]王衍波,薛通.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0-200

[11]王晓燕.浅谈PKI技术及其标准.上海标准化月刊,2002,Z2(018):36-3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纺织服装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学报,2012(4):2-3.

[2]徐志发,陈更新.面向集团客户信息化服务的移动运营体系分析[J].电信科学,2006(3):2-4.

[3]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2-3.

[4]魏新辉.服装终端策划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5]李枫林,杨小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2(11):2-4.

[6]程志华.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及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3):2-3.

[7]陈鹏.可信云平台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2-4.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金娟,段向华,蒋丽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流程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202.

[2]霍布斯.精益生产实践——任何规模企业实施完全宝典[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213215.

[3]傅贤治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99117.

[4]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13):2527.

第2篇

金融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庞大体系的一个分支,更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地理学科的一个子集。金融地理学家Leyshon和劳拉詹南均认为金融地理学是由经济学衍生而来的。国外很多学者将经济地理学分为旧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并认为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应该在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顾朝林等,2002)。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包括两个重要主题,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另外,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模型分析的方法。地理学家却对经济学家认为的“新经济地理学”持批评态度,他们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考虑了区域的个性,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普遍受到重视。国内的学者一般更加关注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而国外研究金融地理学的学者则格外推崇地理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我们可以从Yeung(2003)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定义看出这一点: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embeddedness)的理解;对社会主体变动性身份的描绘;探讨耗散背景在塑造经济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是繁杂、琐碎和不系统的,本文只是尝试对其目前的研究工作做一梳理。

一、关于在金融学研究中是否纳入地理要素的争议。

传统的观点是以O′Brie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O′Brien,1992)。一些学者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提出了相反意见。Porteo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电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Zhao(2002)则将信息分为标准化信息和非标准化信息。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金融部门需要更接近信息源。更多的学者则从社会和背景等软性要素出发,转向了“缺失的地理学”,认为需要对全球金融系统的多元化地理学认真看待。

二、强调地理因素在金融现象实证分析中的作用。

Beaverstock & Doel(2001)分析了东亚金融机构的空间体系结构,指出危机的空间性和由这场危机产生的关于全球金融系统的地理学上的争论。Clark & Wojcik(2003)对德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欧洲一体化水平及资本市场有效性低,一些职业投资者仍然可以从搜寻信息、分析信息中获利,因此需要离信息源近一些。对德国的研究表明,不仅国家边界而且区域边界对市场透明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Maurseth(2001)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法介绍了欧洲经济的收敛性,同时凸显了地理因素的作用。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是Labasse在1995年写出的关于里昂地区金融地理学的博士论文,劳拉詹南对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三、关于货币地理学的研究。

这方面的文献相对来说是最多的。如Marx, Weber & Simmel对货币支配模式的研究;Douglas, Polanyi & Zelizer对货币社会含义的研究;Dodd对货币网络的研究;Thrift对国际信用货币网络的研究;Leyshon & Thrift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排斥性的研究等等。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有关货币、货币网络和金融网络的研究有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和人文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关历史和社会人类学的。如Zelizer(1989;1994)对传统社会关于货币的作用与效果提出了批评。Dodd(1994;1995a;1995b;1995c)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其货币网络的概念上。Thrift(1994;1996)主要致力于金融网络的研究。这三位学者在研究货币地理学的过程中,都坚持货币是比政治经济学所指的复杂得多的多元化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和具体化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货币交换与信用和债务的地理学。另外,货币地理学的相当一部分研究集中于政治经济方面。如Leyshon(1998)特别研究了金融的排斥性(Financial exclusion);另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的金融经济,在研究经济因素的同时,也强调了世界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货币地理学的研究开始由一般性转向特殊性,由对系统、网络研究的关注转向对主体的关注。如Wills(1996a;1996b)关于财经服务社工会的地理学;Allen & Pryke(1994;1995)关于伦敦金融市场的空间表示;Clark(1997a;1997b)关于信息、知识与金融决策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目前处在关于经济、文化、空间和位置关系争论的最前沿。

四、关于金融流动和金融中心的研究。

Clark(2003)论述了全世界时空范围内金融的流动。Leyshon & Thrift(1997)以及Martin(1998)对货币怎样流动、如何将远距离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如何成为资本主义运转之轮的剂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很多学者都是从信息以及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讨论金融的流动。Portes & Rey(2000)主要从信息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股权资本跨界流动的决定因素。金融中心问题同样是金融地理学家研究的热点。Gehrig(1998)利用市场摩擦理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趋势与另外一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趋势并存。他同时论述了金融市场的离心力与向心力,探讨了金融中心的未来。将信息腹地(information hinterland)理论应用到金融地理学领域中,并探讨中国金融中心的演化,这方面的工作由Zhao、Smith & Sit合作完成。

第3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799

国内刊号:42-1020/C

邮发代号:38-4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以及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组织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信任,增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机理。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发展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是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是大量相关联企业的集聚,威廉姆森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则》(1975/1979)一文中指出,不确定性、交易的重复频率和资产的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性的高低程度不同,与之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这三个决定因素程度较低时,与之匹配的是体现古典契约关系的市场规制结构;当这三个变量较高时,与之匹配的是同一规制结构(企业)。而当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被其称为“三方规制”和“双边规制”的中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存在,是由组织本身的效率决定的。

一、产业集群降低了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形式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分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生产费用(PC)下降,但另一方面,又会使市场的交易费用增加,其中交易成本是指交易行为发生时,伴随产生的信息搜索、交易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成本;交易费用的提高有时会抵消专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好处。

从企业生存环境角度看,中小企业在专业化生产降低了生产费用的同时,伴随着交易费用的增加。当交易费用的增加远大于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生产费用降低时,所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都会被整合到企业内部以达到成本的最低化。这样一来,我们所熟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通用企业”就会应运而生。

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改善由于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引起的交易费用的增加。中小企业通过结盟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在获得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费用降低的同时,通过集群降低了交易费用,则企业就不会将所有的生产环节内部化,而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外部化,自己则专注于最具竞争力的价值活动,以实现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利益。

二、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道德风险发生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进行,所以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关于“有限理性”的预设表明,人拥有的知识能力和决策能力是有限的,不仅受到物质因素和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与限制,还受到诸如记忆容量、判断准确程度、计算能力有限性的限制。这一预设的逻辑结论是:必须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来预防和弥补人理性的不足。制度的存在匡定了交易者的行为界限,能够减少(虽然不能彻底消除)预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那种有利于交易重复进行的制度安排。产业集群制度的出现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并规范人自身的决策行为,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以及企业之间的高度信任关系是难以建立和维持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常态,企业间的交易很容易陷入一次性的交易的囚徒困境博弈之中。假定在市场上有任意两家非集群企业A和B,在交易中企业A的策略空间为(守信、不守信),企业B的策略空间为(守信,不守信)由于非集群企业交往可能是一次性的,同时对机会主义的惩罚机制只能是个人实施的一次性惩罚。在这个博弈中双方都存在占优策略,就是不守信。企业间交易往往陷入一次性信任博弈的囚徒困境。

而在集群组织中存在着信任的自律机制,假定企业A分别为产业链中的一个下游生产厂商,企业B、C、D、E、都为产业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企业A和B、C、D、E之间的关系是委托关系,因此同样存在着诸如侵吞欺诈和质量控制等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不同的是与一般企业间的关系相比,集群区内的企业间对于不讲信用的惩罚机制发生了变化。

三、产业集群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集群制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技术创新网络资源体系中,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已经替代劳动力、物资、资金、信息而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只有知识才是企业维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一切来源,技术创新正是通过企业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流动转化形成的。

制度经济学认为:知识分为可言传知识(显性知识)和不可言传知识(隐性知识),技术创新源于隐性和显性两类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而隐性知识流动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关键。显性知识很容易通过文字和数字表达,容易被理解、传播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专有,很难确切表达,它由理念、信念、心智和组织文化组成,不易被模仿。隐性知识由非可言传知识构成非正规的、琐碎的知识,往往高度复杂并特定于地点、环境和时间---非可言传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恰当地获得(边干边学),产业集群企业中的成员基于互信原则,来自不同企业的雇员能够经常地坐到一起,进行各种非正式的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在同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内的不同班组之间也会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传递信息和学习技术、技巧。增强了隐性知识的交叉传播,提高了创新能力,增强了集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制度形式,通过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所构成的集群内复杂而紧密的网络,模糊了企业的边界,提高了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道德风险的发生,通过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使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东,《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数学课堂;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3]223号)

近十年来,不少数学文化类课程在中国高校兴起并蓬勃发展.2011年7月南开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0多所高校的300余位教师、学者参加了会议,杨叔子院士做了“文理交融,打造数学文化特色课程”的专题报告, 24个大会报告中包含有清华大学程钢教授的“数学文化与清华大学的人文教育”,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的“让文化架起沟通数学的桥梁――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文化》的课程建设”,广东工业大学郝志峰教授的“数学文化融入线性代数教学的探索”,华中农业大学邹庭荣教授的“华中农业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与推广”,河南科技学院郭运瑞教授的“我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探索与教学实践”,南昌大学黄先玖副教授的“南昌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等等.由这些报告可以看出数学文化类课程在各个高校的兴起与发展状况,许多教育专家们正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借用数学文化类课程更好地让数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如何借用数学文化类课程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开辟一条新途径.

近些年来,地方院校发展迅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中充当了主力军.因此探讨地方院校的教育教学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地方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地方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数学文化的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各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地方院校新生入学成绩下降、高考成绩普遍不高、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局面,再加大学数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特点使更多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数学文化恰是学生的兴趣点之一.关于数学文化的书籍及论文很多,顾沛先生认为“数学文化”除了包括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之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纯粹数学、数学史、数学故事、几何图案及某些特殊意义的数字等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既能让学生看到数学人性化的一面,数学史中的趣闻轶事又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讲述数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发现的愉悦,体会到数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讲述数学的美,可以教会学生用美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总之教学中数学文化的引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数学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

德国数学家汉克尔说过:“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往往被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高等数学教材很多,但内容的选材都是按照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的顺序编写,即建立微积分的“逻辑顺序”是由极限理论到微积分,而微积分的历史发展顺序正好与之相反.由于知识的历史发展顺序与课堂教学顺序不一致,造成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极限时便感觉云里雾里,瞬间栽倒在对极限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中,给后续学习带来困难.如能结合数学史讲述极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微积分的发展史,相信学生通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极限的定义,更能体会极限的思想和精神实质.数学是历史的产物,陈省身曾说:“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在教学中讲述数学的发展进程,可以让学生尊重、分享、欣赏及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

(三)数学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按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势在必行.根据文件精神,应用技术型地方院校要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地方院校培养人才应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它的教学不应走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教学不应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而应追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数学文化有很多的教育价值,其核心教育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线性代数”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应用相当广泛.但由于学生的基础、教材的选择、课时的安排及教师的教法等问题,学生普遍认为“线性代数”枯燥无味,丝毫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线性代数”教材中多的是理论与计算,较少涉及与我们生产生活相关的例子,即使这门课程已结束,学生还在困惑学了“线性代数”到底有何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专业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列出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专业息息相关的案例,如在讲述方程组时我列举了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剑桥大学的减肥公式;在学习矩阵知识时,我讲述矩阵乘法在经济学、密码学中的运用等.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及创新精神.

(四)数学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

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素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受教育体制影响,当今的理工科学生大多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大多缺乏科学精神.人文知识的缺乏易导致大学生精神的空虚,科学精神的缺乏易导致学生不敢面对挫折,这些最终会导致学生人格品质的失衡.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塑造人,养成健全的人格.作为很多专业必修的大学数学,如何利用好数学课堂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品质呢?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在讲述微积分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牛顿与莱布尼茨等数学家的生平,牛顿曾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他还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家所具备的高尚道德情操及在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二、地方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时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老师对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认识问题

数学老师对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认识,往往决定或调控着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的情况及效果.如果老师认为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对于学生很有教育意义,那么在教学中他就会重视数学文化的引入,课前会精心准备相关材料.但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了解不够透彻,致使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运用数学文化知识,从而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

(二)数学老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的储备问题

数学老师的素质是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教育的关键因素,而老师所储备的数学文化知识又是老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讲一分,不说肚子里储备的知识有十分,起码也要有四、五分.但目前任课老师的数学文化知识的储备很欠缺,因为地方院校大多脱胎于老的中等专科学校,这些老师的年龄结构偏大,没有精力亦没有动力去查阅有关数学文化的书籍、资料,而新进的年轻老师,又因繁重的教学任务及科研任务,没有时间去钻研.

(三)数学老师对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运用能力问题

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不是简单的拼凑、移植,应对它进行深入挖掘、改造、提炼,实时、有效地引入数学文化.但由于目前大学数学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本身学时少、内容多,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马不停蹄地往前赶,教学中只注重演算和解题技巧,何况目前的教材也较少涉及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他们不想也不知怎样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知识.以致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美女,在学生眼中成了X光照片上的骨架.

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几点建议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对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以及运用的课题将成为目前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地方院校鉴于办学时间不长,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经验,应针对自己本校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合理地引入数学文化,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对自己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文化内容的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设置上做到: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在听取数学文化内容时,发现与自己专业的契合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在引入数学文化时 ,还必须把握住数学知识的难度与空间,让不同专业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不要本末倒置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已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注重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成为教育者们的共识,但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要达到高效的教学,教师在引入数学文化时必须把握恰当的“度”,把数学文化有效地融入教学当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

(三)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对数学文化知识的储备会严重影响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事实上近几年有关数学文化的书籍与教材都发行了很多,如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张楚廷的《数学与文化》,顾沛的《数学文化》,郑毓信、王宪昌等的《数学文化学》,李大潜主编的《数学文化小丛书》等等,其次《数学教育学报》也刊登了许多与数学文化相关的论文及报道,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等网站,还有微信公共账号培杰国际数学文化等都有关于数学文化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与同行交流探讨等各种方式,增长自己的数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为教学中数学文化的引入打好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 2011,20(4):5.

[2]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青建.数学史简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形式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分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生产费用(PC)下降,但另一方面,又会使市场的交易费用增加,其中交易成本是指交易行为发生时,伴随产生的信息搜索、交易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成本;交易费用的提高有时会抵消专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好处。

从企业生存环境角度看,中小企业在专业化生产降低了生产费用的同时,伴随着交易费用的增加。当交易费用的增加远大于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生产费用降低时,所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都会被整合到企业内部以达到成本的最低化。这样一来,我们所熟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通用企业”就会应运而生。

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改善由于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引起的交易费用的增加。中小企业通过结盟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在获得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费用降低的同时,通过集群降低了交易费用,则企业就不会将所有的生产环节内部化,而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外部化,自己则专注于最具竞争力的价值活动,以实现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利益。

二、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道德风险发生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进行,所以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关于“有限理性”的预设表明,人拥有的知识能力和决策能力是有限的,不仅受到物质因素和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与限制,还受到诸如记忆容量、判断准确程度、计算能力有限性的限制。这一预设的逻辑结论是:必须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来预防和弥补人理性的不足。制度的存在匡定了交易者的行为界限,能够减少(虽然不能彻底消除)预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那种有利于交易重复进行的制度安排。产业集群制度的出现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并规范人自身的决策行为,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以及企业之间的高度信任关系是难以建立和维持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常态,企业间的交易很容易陷入一次性的交易的囚徒困境博弈之中。假定在市场上有任意两家非集群企业A和B,在交易中企业A的策略空间为(守信、不守信),企业B的策略空间为(守信,不守信)由于非集群企业交往可能是一次性的,同时对机会主义的惩罚机制只能是个人实施的一次性惩罚。在这个博弈中双方都存在占优策略,就是不守信。企业间交易往往陷入一次性信任博弈的囚徒困境。

而在集群组织中存在着信任的自律机制,假定企业A分别为产业链中的一个下游生产厂商,企业B、C、D、E、都为产业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企业A和B、C、D、E之间的关系是委托关系,因此同样存在着诸如侵吞欺诈和质量控制等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不同的是与一般企业间的关系相比,集群区内的企业间对于不讲信用的惩罚机制发生了变化。

三、产业集群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集群制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技术创新网络资源体系中,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已经替代劳动力、物资、资金、信息而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只有知识才是企业维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一切来源,技术创新正是通过企业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流动转化形成的。

制度经济学认为:知识分为可言传知识(显性知识)和不可言传知识(隐性知识),技术创新源于隐性和显性两类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而隐性知识流动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关键。显性知识很容易通过文字和数字表达,容易被理解、传播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专有,很难确切表达,它由理念、信念、心智和组织文化组成,不易被模仿。隐性知识由非可言传知识构成非正规的、琐碎的知识,往往高度复杂并特定于地点、环境和时间---非可言传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恰当地获得(边干边学),产业集群企业中的成员基于互信原则,来自不同企业的雇员能够经常地坐到一起,进行各种非正式的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在同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内的不同班组之间也会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传递信息和学习技术、技巧。增强了隐性知识的交叉传播,提高了创新能力,增强了集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制度形式,通过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所构成的集群内复杂而紧密的网络,模糊了企业的边界,提高了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道德风险的发生,通过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使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东,《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张范洲,《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J],《价值工程》,2004年第6期。

[3]进,《产业集群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第7篇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则需要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端培养。在课程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采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考试评价的作用是有组织地提供调节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分析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施动态评价考试的效果,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讲授急需教学改革的创新方式,能满足专业的实习实训与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近五年,我校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十余家省内外高校、深圳中联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公司进行专业考察学习和走访调查,邀请邵阳市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以及部分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召开两次考试评价方案专家座谈会,针对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动态考试评价方式的改进途径,达到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微观经济学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包含了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数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仍主要采用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10%、期末成绩70%,实质上是将期末卷面总分作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总评分情况,评分结果过于静态和片面。然而,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运用相应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政治社会文化现象的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若仍采取过往的静态评价方式,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动态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上课,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过程和随时的认知变化,进行适当干预和互动,推动学生进步。Lantolf&Poehner认为,动态评价模式可分为干预式模式和互动式模式(2004)。动态评价在心理学、中小学教育、高等外语教育等领域研究硕果累累,彭湃,周兰兰(2016)发现学生反馈和自我评价是研究最多的主题,其次是评价方法以及教育测量等主题,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观教学过程中。在经济管理类教学评价大多集中在实验教学中。张夏(2016)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同行评价达到经管类实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的目的,而对于微观会计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并不多。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建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模式,对该课程过程性动态评价设计方案、设计方式进行探讨和应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建构

本文针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特点,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以动态评价为理论指导,通过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运用按照预先准备的案例教学设计的干预式模式,同时课程设计和答辩的互动式模式,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的三位评价的全方位评价,建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一)建立课程学习档案

课程学习档案记录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该课程的每次课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评价,以及这门课的课程评价、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记录着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干预和课程反思等。

(二)干预式模式———案例教学设计

干预式教学模式可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师课前选编典型案例学生自主解读案例师生就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理论提升学生交流推广”的思路展开研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案例,教学全过程师生应该是全程参与的。案例教学的优点是一箭双雕的,不仅满足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课堂大纲共同决定的,需要将这三个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教学案例置于为教学目的服务作用,若应用不当,案例教学就会像“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三)互动式模式———课程设计和答辩

互动式动态评价模式强调学习是教师、学生和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有意图的安排和设计相关知识点,适度放开教学范围,唤起学习者的求真意识和追求知识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指导,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专业能力,拥有人文、科学和专业素质。

(四)全方位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过程中运用干预式模式时,每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在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在线测试的形式或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的方式,了解该课程的运用情况和学习效果。运用互动式模式评价时候,适度给学生设置积分奖励,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应用能力。(2)学生互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过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一个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组,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互相学习是以学习任务为主题开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答辩。在这些课前讨论和课堂答辩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学生,更是合作伙伴。学生在伙伴式互动学习中内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可以进行打分。学生合作撰写课程论文或PPT答辩是打分的主要依据,学生在与其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各类专业知识的积累、专注相关知识,同时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的精神。(3)学生自评。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制度建设、学习内容及课程收获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和自学的意识。学生自评过高或过低都将引起师生的重视。(4)教师的三位评价。在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种规章制度基础上,学校坚持“评教”、“评学”与“评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学校领导和督导听课查课的同时,学院领导听课、教师同行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学校每年公布评教结果,加强课程主讲教师的被评价效果。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应用

(一)每个学生建立课程学习档案

作者选取了本校会计学院17级会计1班和会计2班共计99人,运用了动态评价法作为动态评估的推行对象。17级会计3班和4班作为参照组,仍采取过往的考试评价方法。本校教师让实验班学生登记好课程学习档案的基础资料,并让学委统一汇总。在参照组仍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建立了课程学习档案组的班级学习效果更佳,师生互动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加强干预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质量以及学校品牌效应较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高校较低,学生理解力不强,干预式模式的应用要注重不要设置的太复杂深奥,因此,在讲授第三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概念和应用这一节时,课前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请客吃饭”案例教学,让干预式评价更接“地气”,学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要求学生对该案例进行衍生和拓展,上课时该小节的内容是由一名学生讲授,5名学生代表进行点评,使得学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计量方式和方法,若讲课学生讲的不够好,则要求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和解释。最后,教师对学生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打分,明确学生的不足和优点,并将学生自评的部分计入到个人课程学习档案。

(三)采用课程设计和答辩加强互动式模式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课程设计和答辩。在讲授第二章供应和需求理论时,课前在社交平台上组织学生明白该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因为该章节比较特殊,属于学生过往已经学过的内容和知识,因此,在具体问题的探讨和理解时,就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讲授第九章市场失灵的时候,该章节的内容从未讲过的陌生章节,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较差或个人原因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太明白,因此就会针对性的先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和表现一般的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感兴趣的微观经济学的专题,主动查阅资料和搜索信息撰写课程论文和进行答辩。答辩的时候,每个人就自己各自所作的工作和内容进行阐述,教师将根据答辩内容计入到个人课程学习档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评分准则现在调整为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10%、课程设计40%,期末考试30%。

第8篇

1.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

2.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基础会计》

3.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

4.后现代教育理论: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新视角

5.基于目标起点论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6.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7.国外教材在财务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8.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9.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10.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探析

11.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2.把握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特点 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

13.财务管理本科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

14.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内容侧重和教学法的选择

15.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经验对我国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启示

16.能力导向的财务管理本科教材设计研究

17.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

18.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19.财务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探讨

20.关于财务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21.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22.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3.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4.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货币银行学》教学研究

25.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26.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合理性探索

27.财务管理本科“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8.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财务技能应用型人才研究

29.吉林省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设置——以海口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为例

31.应用型新建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逻辑

32.本科财务管理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33.新形势下地方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定位的SWOT分析

34.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5.财务管理本科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研究

36.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37.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3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0.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41.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42.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4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基于Dural System教育教学模式

44.财务管理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探讨

45.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与教学

46.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47.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4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50.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51.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设想

52.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课程研究

5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54.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55.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56.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构想

57.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58.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课堂内外的分析

59.关于构建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60.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优化

61.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

62.“零距离”特征的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63.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64.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65.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分析

66.浅谈本科阶段财务管理专业体系的建设

67.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研究

69.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70.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研究

71.基于就业能力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改革研究

72.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材若干问题研究

73.《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本科教学调查——来自某师范学院的调查数据

74.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调查分析

75.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下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建设

76.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研究

77.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究

7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途径研究

7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80.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索

81.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82.案例教学法在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83.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框架构建与评价研究

84.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规范化探讨

85.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谈本科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86.提高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思考

87.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88.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89.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90.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91.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误区与创新研究

92.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初探

93.民办本科院校《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94.虚拟班: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95.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6.珠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97.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98.本科传统教学模式特征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知识经济;文化生产力;正向转化;反向孵化;经营资源

知识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一个标志语,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我国大学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也遇到了诸如“债务危机”、“学术打假”、“毕业生就业难”等与大学发展相悖的阶段性困扰。能否从知识经济中找到解救大学危局的钥匙,进而能否从知识经济的需求中找到对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的平衡关系,以确定大学不同层面的建设格局?从三大生产力(科学生产力、技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演化规律来阐述知识经济在大学的发展轨迹,探索知识经济对大学学科建设的正向转化和反向孵化进程,是本文研究的宗旨。

一、知识经济对大学的需求

在普通产业中,一个消费者购买一个生产者的产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一个好产品;第二,的确是这个生产者生产的;第三,这个生产者现在还在生产、而且做得不错。在相对健全的社会里,确认是否是一个好产品,要靠政府和学术界。要确认生产者的真实身份,则需要生产者自身提供真实可验证的信息、并形成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共识。要确认生产者的现在进程,是为了消费者能确保自身的消费福利,这就需要生产者具有良好的生产形象(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和服务机制)、按标准和规范生产出合格乃至良好的产品。如果大学是一个生产者,则属于知识经济范畴当中的人力资源培育和集成知识的生产者,也就是说,大学的产品是能增值的人才以及能武装人才的合适的知识。由于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不可逆积累的特点,在对大学产品进行阐述时不能简单地使用“消费”这个词,而需要把“消费”置换为“需求”,即表述为“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的需求”。需求者购买大学的产品,同样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优秀的人才和先进适用的知识;二是的确是这所大学生产的;三是这所大学现在还在生产、而且可持续发展。与普通产业产品不同的是:大学产品的确认,不仅要靠政府和学术界,更重要的是靠三大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家计[household])的历史评价(相当于时间的积分函数)。但如何判断大学的真实资质,则出现了真正的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柠檬效应”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需求者由于发展进程的原因尚没有形成判断大学真实身份的办法,以致大学的信息对需求者来说过于抽象而无法判断。要确认大学的发展进程和今后是否可持续,既是需求者对大学的未来忠诚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生产者自身生产要素获得配置的必要条件,因为人才的文化特性(尤其是母校情结、复合型知识结构倾向)和知识更新需求特点,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比那些短期行为的大学更能获得长久的资源支撑。那么,知识经济对大学究竟有什么需求?首先,大学是新知识的生产者之一。大学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大学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技巧和相关的经营管理工具;大学可以为大众(消费者或家计)提供社会发展和持家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技巧培训。第二,大学是人才培育的基地。培养高度专业性和高度复合型的人才,都是大学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方式,同时大学文化对人才的影响是长远的和深度的,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大学对他们的培养方式和过程(包括专业素养、人格、可再造性等)都具有终生的影响。第三,大学是新生产力转化和形成的示范者。大学可以通过产业设计和知识集成手段,实现三大生产力(科学生产力、技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向现实的价值转化,建立可控制的产业合作化市场,从而完成经济学上“看得见的手”的历史性演变。换言之,知识经济对大学的需求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新知识的生产、人才培育、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在操作层面上,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的大学,应该具有“教学、科研、产业、学生特色”四大发展领域,教学是大学的基本职能,科研是生产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途径,产业是生产力示范和人才培养实践的基地,学生特色是打造大学文化和品牌忠诚的基本保证。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产力要素分析

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首先要从经营资源要素(人、财、物、空间、信息、时间、关系) 的角度确定大学发展的生产力要素。第一,毫无疑问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是教师,但是大学的经营体制不同,大学教师的人力资源主体地位的程度并不相同。教师个体在“教学、科研、产业、学生特色”领域中的能力不可能是均衡发展的,同时他们所处的团队由于团队文化和管理能力的差异,也导致教师个体会遭遇“机会选择的陷阱”。第二,大学的财力资源是生产力要素中的血液,但是大学的财力资源由于历史体制和所处地方经济环境的影响,财力状况千差万别,加上我国大学中真正可以自我理财的大学经营者数目极少,因此只要政府支持减少,大学的经营状态就会恶化,近年出现的高校债务问题困惑着相当多的大学,导致大学职工队伍动荡、大学设施维护不良、教学和科研质量下降。第三,大学的物资装备水平是人力资源效益提高的必要保证。越复杂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更高的教师队伍,对物资装备的依赖度更高,而且装备的完备状态也是经营运转的基本条件,甚至装备的易耗件不足,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也是致命的,而且在现存的物质装备管理体制下,经常发生装备管理人员和装备使用人员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大学的装备闲置率和完好率不对称。 117第4期江新喜,等 大学知识经济学思考第四,大学的空间位置是大学经济区位的重要因素。地理远隔的大学,通常运营成本高,信息交流相对滞后,教师队伍不能保持经常稳定向上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受到交通或区位的阻隔。第五,大学的信息资源是大学经营的核心资源,但在大学的信息资源能否实现其经营价值,关键在于信息手段的完整性和信息利用能力的强弱,因为信息资源本身存在着时效性(陈腐化函数)和不可逆积累的特点,也就是说信息如果不及时利用就有可能“过期作废”,而另一方面若掌握和利用的信息领域越广阔,其产生的价值就可能是累加的(或乘数效果)、并不会因为用过了就失效,所以从信息特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的学科结构和层次越完整,其利用信息所产生的价值就越高。第六,大学的时间资源是一个价值的宝库,在生产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各人群的时间利用特性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存在着与各种设施依存性程度不同的客观规律,因此只要对上述各种经营资源进行时间管理,不难发现从时间上挖掘价值的潜力甚至超过资金等其他经营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第七,大学的关系资源是一张可以提升大学社会地位的网络平台,大学内外的各种人群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的缘故,主动或被动地编织着大学的关系网络。就关系的种类而言,大致可以列举诸如 “官产学研相结合”关系、校友“同窗”关系、校际提携关系、文化亲缘关系、区域领导地位关系等。从以上经营资源要素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对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深刻影响的首先是人力资源,而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是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这三项要素组成核心竞争力的生存因子; 其次是作为生存因子的保障体系,资金、时间、空间、物质要素是重要的环境因子,它们可以加快和强化大学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这种意义上看,大学的知识经济生产力又兼具生态经济生产力的许多特征(如大学的发展必定与环境的发展相互关联等)。

三、大学生产力的转化路径

大学生产力包括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一是培养人才和生产知识的部分———这部分可以归纳为学科建设形成的生产力;另一个是大学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的部分———这部分是知识成果转化所形成的生产力。学科建设与知识成果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协调关系,经营创新是学科建设和知识成果转化的共同的原动力。笔者从自身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两条大学生产力转化的路径: (一)大学科技成果与学科建设向生产力的正向转化路径如图所示:大学科技成果按照一般路径从学科建设发展的成果中分离出来,需要经历开发研究、产业化前期的诸多环节(如中试评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经营计划等)、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动力学评估、经济主体认同、市场检验、产业组织、消费者屏障等转化的必要路径,一路过关斩将、不出半点差错,才能实现正常经营。这些环节都是必须经过的,但是大学的最初的科研计划和学科建设计划并非都能与最终的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为大学的科研实务中,自由研究和计划研究是并存的,而学科建设也经常是以自身的学术需求为第一需求,所以这条正向的转化路径经常只有很少的成果能进入转化过程,且其成功率非常低。我国大学的大多数科研(包括教改研究)传统,都仍然停留在“花钱搞科研、科研(教改)出论文、论文出职称、有了职称就加薪、加薪校长就头痛”的状态,“科研专业户”(以获取科研经费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团队)越多,大学的埋没成本就越高。以往大学科研成果中所包含的埋没成本十分巨大,所以科研成果的拥有者会对所形成的产品有很高的心理期望值,加上“高科技高投入所以高价格”的观念误导,其结果是上市价格偏高,也导致消费者对所形成产品的逆向选择,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上市成本,而导致产品退出经营。 118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二)科技成果市场化对大学学科建设的反向孵化路径大学在新时期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依存的平台———即学科建设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学科建设平台———是近年、特别是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开展以来各大学努力打造的平台,名师队伍、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名学者(例如长江学者、井冈学者等)、两院院士、政府津贴获得者、重点学科、专业学位点、重点实验室(基地)、精品课程等,是学科建设平台的具体实施内容。学科建设平台的目标是要实现作为大学的正常的知识传播,它的载体就是所具有的特色学科群和特色专业,其成果评价的终极手段是测定大学所生产知识的创新程度、以及大学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水准。但是这样的成果评价手段并不能直接反映社会需求与大学成果(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适合程度,这是因为大学培养的拥有知识的人才毕业后并非直接进入社会需求的第一线的缘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需求至少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生产资料的设计、制造层次(这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市场,商品价值来源于与一级市场的博弈结果),另一个是生产资料的营销、使用和生活资料的整个经济过程层次(这是一个典型的一级市场,即实现最终商品价值的市场),两个层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矛盾运动和博弈关系。[1](P188-192)换言之,大学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并不能直接向社会需求转化成为生产力,而是为社会需求提供作为信息知识和人才的资源基础。知识和人才的资源基础只有在经过精确整合和与市场结合后,才有可能转化成为社会所需求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大学贡献社会的目标,并从社会贡献中取得大学应有的报酬。 119第4期江新喜,等 大学知识经济学思考

产业孵化平台———是国际社会在20世纪中期开始逐渐扩大的大学产业发展趋势。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经营,是大学产业孵化平台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硅谷”、“筑波科学城”、“学园都市”到“大学科技园”,无不与以大学为背景的产业相关联,加上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的产业孵化平台既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又是大学建立科研和产业基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孵化平台的目标是孵化人才、孵化企业、孵化技术,这个平台的最大特点是采取各种类型的互助合作化机制、建立精确的资源整合体系,把企业、人才、技术引入市场当中,以实现其作为知识经济资源的价值。该平台的实施载体有:职业经纪人制度(创业经纪人、科技经纪人、产业经纪人、文化经纪人),中小企业大学校(一所没有校门的社会经营大学),知识经济中枢型产业公社连锁超市大市场,价值形成及资源循环引导系统等。值得强调的是,产业孵化平台建设须在产业设计和知识集成条件下进行。产业设计要求的方向路径是“核心技术———技术群———核心产业———产业群”,因为单一的任何核心技术或核心产业都无法产生系统效益,只有形成协调、互补的技术群或产业群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要求。而知识集成则要求创业和企业孵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要素(资源、技术、经济机制、市场)之间实现精确整合和相互协调,这就对知识本身提出了创新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创业和企业孵化本身都是有成活率这一客观规律的,所以大学产业孵化平台必须有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相对数量的创业团队或入驻企业,才能形成有产业文化和创业氛围的孵化环境,提高成活率、降低孵化成本。平台的意义不仅是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大学知识经济发展的路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展现了经营资源的积累特性所反映的“平台势能”。从积累特性上看,大学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属于不可逆积累,就是说它们无论怎样使用都不会减少价值;但物质资源、空间资源和财务资源则是可逆积累的,他们会随着消耗的增加而减少价值。可逆积累的资源量相对稳定、不可逆积累的资源利用效益越高,平台的势能就越大(也就是说产生的影响越大越深远),可实现的知识经济的价值越高。反向孵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两个平台的相互协调是建立在市场利润诱因、技术群整合诱因、产业群整合诱因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诱因驱使学科建设更加面向社会经营实际,而缩短了产业转化的路径(甚至能直接进入二级市场或部分一级市场),同时也使产业孵化平台的成活率大大提高、降低了产业转化成本。

第10篇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自然地产生联想,打开思路。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地要“过渡”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因为是供材作文,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为是写议论文,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审题、选材、组材和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理论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2009]44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2、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3.4%,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mm,径流量达297亿m3,人均5380m3。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水库面积5.6hm2。海南水资源总量为375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转贴于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海南在1988年建省以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第12篇

论文摘要: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若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1现代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1.1动态性发展性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1.2内容多样性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TT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1.3虚拟性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

2.2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它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同时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包括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 (Gli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

2.3司法诉讼学司法诉讼学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会计 (ForensicAccounting)这一特殊的会计发展分支。它是针对于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由会计人员对于特定的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反映,对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会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诉讼会计既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会计,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它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和陈述、以财务呈报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在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3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分类,学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分为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前者强调应用规范性的方法,即运用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它主要主张会计理论的发展不应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理论应当高于会计实践并指导会计实践:后者则是在规范推理(Inductivereasoning) 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一定的经济假设条件下研究有关会计问题,它主要强调会计实务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由上述对两种研究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二者的优缺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是在先假定会计目标继而再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再加上它缺乏有关的数据、模型来支持其观点、论断,这种会计理论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怀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过分依赖于有关的经济假定条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往往是木存在的),而且现阶段虚假的信息资料、经济数据充斥会计市场,再加上经济计量方法或经济模型自身就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局限性,因而利用虚假的信息资料,借助于不完善的经济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结果,确实有待于广大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