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00:58: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律动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以唱导游;以游助唱;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97-01
一、模式的结构特点
“以唱导游,以游助唱”使学生在音乐课中热爱音乐的美,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它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诱趣一动静结合,训练实践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第一步:创设情景,诱趣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律动练习,可以满足学生动的心理;故事引趣,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上来;游戏激趣,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学习新知创造欲动的心理氛围。
第二步:动静结合,训练实践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训练、实践。以节奏练习为例,如果仅有教师的热情,充其量只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许还会导致混乱的状态,而学生也难以受到真正的训练,所以训练必须做到动静结合。首先是心动,然后才是手动、口动,乃至身动,静中有动,而动时心中平静,从而达到整体和谐与发展。
第三步: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在美的乐感和美的动作的陶冶中从内心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这一课堂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始终以唱游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形成一幅活而不乱、动之有序的动态性结构图。
二、教案举例:生日快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片断)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师:刚才,小朋友进教室时,脸上都笑眯眯的,为什么?(生答)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里会很高兴?(生答)对,过年、过“六一”节、出去旅游、考试得了好成绩……心里会特别高兴。今天是小兔灰灰的生日,咱们该怎样表示一下呢?(生答)。好,咱们就一起来为灰灰庆祝生日。(出示生日蛋糕,点亮生日蜡烛做发声练习,边表演边演唱:《祝你生日快乐》)
(三)节奏练习
师:平时同学们过生日时,好朋友可能会送礼物给他,今天灰灰有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它解决一下,就当送给它的礼物吧。
1.复习旧节奏;
2.组成新节奏拍打。
(四)视唱练习
(教师事先在同学的座位底下藏一些节奏、曲谱、头饰等)灰灰也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请你找找自己的伙伴,并唱一唱。(生边律动边找伙伴,视唱曲谱)
(五)教授新曲
师:刚才小朋友送给灰灰一首生日歌,灰灰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也要唱一首生日歌送给小朋友――你们听。(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生日时愉快的心情)
师弹奏歌曲旋律,生朗诵歌词。
师弹奏歌曲,生边哼曲谱边律动。
分析演唱时力度变化,齐唱歌曲。
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并唱歌表演。
(六)欣赏乐曲
整体欣赏:感受音乐的情绪。
分段欣赏:对乐曲进行对比,并内化,欣赏小结。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灰灰的生日过得真热闹,我们又唱又跳,不仅感受了《喜洋洋》的欢快和喜庆,而且还学会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生日蜡烛》,知道了我们演唱歌曲不仅要有感情,而且还应该注意力度的变化。以后只要我们多听、仔细听,那么,欣赏音乐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较快的提高。(随着乐曲边律动边出教室)
三、实践效果与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唱游教学;主体性
引言
唱游教学是一种倡导“动中学,动中学,乐中学”为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加入音乐游戏,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唱游课即是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下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简述唱游教学及其特点
(一)唱游教学的概念
唱游即是一种边唱歌边游戏的活动,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多元性的模式。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动动中去感受音乐,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的特点
1、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旨在“玩中学”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鉴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这方面可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创设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小就学会以兴趣为前提提高自学的能力。抓住小朋友都喜欢玩的天性,就采用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在无形中就可以掌握很多知识,并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更好的融入集体,同学们都各尽所能,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2、创设有效情境,注重“乐中学”
创设情景的教学特点主要是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将儿童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吸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的应用进行布置情景,如果学生具有动手创作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裁剪或自制道具,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也可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使教学更具动画性,易于学生在动态教学下接受艺术的熏陶。
3、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会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各尽其职,全面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低年级教育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感、自学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加以游戏的渗透,使学生更容易打成一片,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增强集体意识感。如有些歌曲的旋律带有舞蹈性质,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舞步进行舞动,而教师则需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有效的结合,真正做到人人参加,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4、加入竞赛,注重“动中学”
基于儿童现阶段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竞赛可使学生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结合音乐律动运用音乐游戏、歌唱表演、集体舞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的学习。
加入竞赛并非为了体现竞赛的残酷性,而是通过竞赛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做到人人参与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做到“动中学”。如一年级学习《小青蛙找家》一课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歌曲旋律之后,组织学生对演唱歌曲和动物声音、表情、动作进行模仿的比赛,最终由专业老师评出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竞赛中的表现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加音乐课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理解“唱”与“游”的关系
音乐教学中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即为“唱”,所谓唱就是依照歌谱将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用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应该对歌曲的背景、旋律、律动、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生命的歌曲,让学生完成一首有内容的歌曲的演唱。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根据实践教学目的划分的话可分为:音符类游戏、节奏类游戏、听音类游戏、识谱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和其他游戏。可根据不同主题的音乐进行音乐游戏的挑选,游戏也包括舞蹈、歌唱表演等,不管是哪种游戏方式,只要是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学习音乐,即为“游”的一个分支。
唱游教学模式中的“唱”与“游”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一节音乐课顺利的完成,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及歌谱中的节奏、节拍、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音乐游戏中,使学生更好的走入音乐的殿堂。[7]
(二)唱游课应该怎样“游”
首先,游戏要有目的性。在进行唱游课时,教师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此次音乐游戏的目的何在,不能一味的追求游戏这一教学手段,重要的是利用游戏使之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如一年级教材《三个和尚》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听音乐,问:歌曲中讲了什么人都在干什么?聆听过后学生很快的回答了问题,然后教师就开始让学生选角色开始表演,可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却是手忙脚乱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包括节奏、节拍强弱、旋律都在运动,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使其感受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理解音乐所抒发的内在感情。
其次,动作要有和乐性。唱游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做游戏时教师带领学生蹦蹦跳跳,组织学生动作的统一性和节奏性,强调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进行。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节奏、节拍都可用动作表现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的动作要与音乐的节奏统一,否则音乐游戏就相当于学生漫无目的的玩闹,自然唱游课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三)“教”与“学”相结合
在唱游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考虑准则。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进行有趣且清晰的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之后进行创设合适的情境和游戏类型,学生依照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音乐游戏的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教师制定的教案以学生为主,在实践中学生只需按照教师安排的整体目标进行活动,在音乐游戏的动作、舞蹈中可适度地进行二度创作,唱游课具有灵活性,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唱游课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配合得当,以学生为主体来上好一节唱游课。
结语
唱游教学是现在中小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适合现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了多种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知识,了解音乐的奥妙所在。现代教育提倡教师更注重人性化的教书育人,唱游教学则在多媒体教学与游戏结合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1】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用心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用心与老师呼应。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状况预计不均衡,状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资料。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取,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潜力。
四、改善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资料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潜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潜力和实践操作潜力的培养。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小朋友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会唱好多歌曲。多半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重点放在舞蹈、律动上。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内容
一册教学内容分为《我上学了》、《好朋友》、《动物说话》、《开火车》、《宝宝睡觉》、《做游戏》、《北京儿歌》、《过新年》八个单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5首,聆听作品17首。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充分注意这一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4、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四、教学重点
1、初步培养儿童良好的歌唱习惯,从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逐步求得音色的统一。
2、知道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听辨音的高低,听辨音的长短,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五、教学难点
1、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
六、教学改革措施
1、教改专题。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改措施。
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5)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3】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4】
暑期已过,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1――12班的音乐教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时间,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还不熟悉初中生活,所以在新入校阶段,引导学生熟悉新的音乐教室环境,与学生讲解初中音乐课堂形式,在课堂中如何体现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等等。同时进行八孔竖笛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吹奏技巧以及简单的乐曲吹奏。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5、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分行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分行性能力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能力。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等。
9、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与歌曲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四课时
第二单元,四课时
第三单元,三课时
第四单元,四课时
第五单元,三课时
五、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总之,在本学期中,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为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5】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四年级的教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将作如下的安排:
一、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与高段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