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1:0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单位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事业单位不具体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活动,事业单位作为特殊的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发展社会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创立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单位本身的利益,而是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社会福利而服务。为了维护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需要规范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尤其是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既保证单位健康发展,又能满足公众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和高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以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现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浪费、决策随意、效率低下甚至贪污舞弊等现象,如假疫苗事件、公积金贪污案件等,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财政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组织成员行为,明确权责关系,明晰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和资产安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是其内在沉淀和外部需求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发展理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的总称。事业单位文化是其职能履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医院形成了仁爱、守责、勤勉、诚信的文化,高校突出了钻研、敬业、开放、诚信的文化内涵等。事业单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建设,将全体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行协调融合,形成特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职工的个体价值和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实现统一,从而凝聚人心,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明确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理念,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承担者和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其文化建设必然要体现社会公益性,使事业单位开展的业务活动符合社会公众预期,符合公共财政的发展目标,并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文化建设,事业单位能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营造健康有序的业务环境,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软实力。尤其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广大职工理解改革精神和实质,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内涵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具有趋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一致,它们都致力于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履行好事业单位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实施对象一致,它们实施的对象均是单位的“个人”,通过对个人行为的整合,对个人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使每个人都能按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开展业务,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三是作用点一致,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都能促进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制度规范,促进事业单位有序发展。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方法上,前者以制度和流程设计为基础,以风险防范为基准点,明确不同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并辅以奖惩措施,是一种“硬约束”;文化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熏陶,凝聚人心,提升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部门团队精神,是一种“软约束”。内部控制是“他控”,文化建设是“自控”,两者缺一不可。“好的制度可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使好人变坏”,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将显得苍白;缺乏积极的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好,也难以有效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例。”在良好的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才会成为全体职工的行为规范。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文化是统一思想、价值观念的黏合剂,内部控制是“法”,文化建设是“德”,只有将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建议
(1)转变思路。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体现在围绕国家政策贯彻、主题落实等方面,形式上也较为单一,以文体活动为主,迫切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整。不少事业单位已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并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某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推出自己的文化理念:“质量为本、技术领先、数据权威、服务高效”,“与您共创更安全的世界”,理念推出后,配套的是一系列流程服务承诺,内部控制设计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规范的流程设计和内控措施实施,实践了单位的文化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检测服务。(2)以人为本。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再好的制度设计也不会产生高效率和良好的效果。事业单位要重视全体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完善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方案,提升全体职工按制度规则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部门协作和团队建设,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事业单位要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建立科学完善的聘用、培训、晋级和淘汰机制,制定合理的绩效奖励制度,不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发挥管理者的带头作用。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和思想观念对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自觉遵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全体职工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4)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设计没有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事业单位应完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内控制度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考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设立内审部门,从组织机构上保证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作者:赖江涛 单位: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裴文君.如何改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代商业,2010(17).
2.赵春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及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致富时代,2010(12).
地勘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步把地勘企业做大、做实、做强,必须打造既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好“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不断培育属于地勘企业独具特色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通过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向外界展示地勘企业独特的价值取向、内在素质和精神风范,并将这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主张溶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使企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引领并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考虑地勘单位独特的行业特点和历史传承,又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全面反映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职工的共同理想,在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经营改革的初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独具特色的地勘企业文化。
2.1提炼和确立企业核心理念
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员工凝聚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支撑和引领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精神基石,是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环境、解决管理问题的价值取向依据,是广大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动力。企业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容。企业的使命是指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理,企业使命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在重大战略决策上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如,迪斯尼公司的使命是“让人们快乐”;中国移动的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沃尔玛公司的使命是“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企业的愿景是指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构想和设想,对未来的憧憬及展望,是企业的远期愿望及长远目标,鼓舞人心的良好愿景是企业凝聚人心的重要因素。如,中国移动的愿景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福特公司的愿景是“使汽车大众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处事的信条、原则和信念,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真实写照。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的尊重”;海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沃尔玛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永远让顾客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近几年来,内蒙古有色地勘局按照自治区关于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的要求,实行了“事企分开、分类管理、分轨运行”的管理模式,使企业部分彻底从事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闯市场,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需求,内蒙古有色地勘局把企业文化建设做为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途径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了《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在广泛征集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使命“承担责任,创造价值”,企业愿景“做好做实做强”,核心价值观“人为本,真为魂,和为贵,拓为神”。
企业核心理念的提炼确定工作要遵循“精准定位、精准表达、精准阐述”的原则,既要深入挖掘单位原有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加以彰显、传扬,又要具有先进性、激励性和行业性特点,并要吸收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元素,以适应市场竞争和战略发展的需要。既要个性鲜明,符合行业本质,富有企业个性,又要文采生动、易于理解与传诵。内蒙古有色地勘局的企业核心理念就是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广大干部职工聪明才智和意愿的结晶,充分挖掘和彰显了地勘单位的文化精髓,体现了行业特色,反映了有色人的共同心愿、共同使命和共同价值观,是地勘单位的行业职责、发展方向和遵循的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
2.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具体形态,以及社会公众成员对这一形态的总体评价,包括企业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外部形象是指表层的形象,是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员工素质、精神风貌、发展情况、实力水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综合实力形象。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建立地勘企业形象,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勘单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明智之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改善企业的“软环境”,使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处于更加活跃的良好状态,能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能赢得管理部门、社会团体,金融等管理机构的支持和合作,有助于引资合作,有助于吸收优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功能。塑造良好的地勘企业形象的途径有以下内容。
一是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员工队伍的现代文化素质不仅是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勘单位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造成人才引进困难,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这对于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不利因素。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决定地勘单位要想在市场中树立现代企业形象,必须迎时代潮流而上先从打造一支“现代化”的职工队伍入手。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积极进取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树立先进的经营思想和公平竞争意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内蒙古有色地勘局为了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企业核心理念为基础,延伸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的管理理念是精细管理,重在执行;人才理念是德才兼备,尊才育才;学习理念是全面学习,学以致用;安全理念是强化素质,注重预防;行为理念是遵纪守法,规范自律。制定了工作规范,如,工作时间不能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喧哗。爱护公共设施,保持清洁。开会时应将随身移动通讯工具设为震动或关闭,会场内禁止吸烟等。制定了形象规范,如:工作时间原则着正装,男员工不留怪异发型,女员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员工要举止端正,谈吐文明,精神振作,严禁说脏话、忌语,多使用文明用语等。一系列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的施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员工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注重表层外在形象设计。表层外在形象主要包括局徽章、局歌、局精神标志、局容局貌、公文袋的设计等,其设计要体现地勘行业特点、对外业务方向的特点以及宣传效果。内蒙古有色地勘局经在职工中广泛征集后,确定了局旗、局徽和局精神标志“地矿之光”,搬进了装饰一新的新办公楼,统一了宣传标识和工作服装。局展览室落成,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形式展现了建局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成为凝聚和宣传企业精神的重要平台。开辟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健身房、阅览室,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比赛活,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一系列“软实力”形象的塑造,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合作形象。
三是突出地勘特色形象的构筑。企业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以地质找矿、勘查开发为主业的地勘企业来说,勘查项目的施工质量、找矿资金装备、人才技术条件、合作的信誉度等构成了企业综合实力形象,这是企业整体形象的基石。做为刚刚踏入市场不久的地勘企业来说,在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实现滚动良性发展的同时,树立讲诚信、守信誉的对外合作形象也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三光荣”传统,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企业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追求合作共赢,讲究诚实守信,追求求真务实,强调同心同德,培养员工的协作精神和市场公平竞争意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3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印在书上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才能使每一名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并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才能真正扎根于每一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共同的承诺和共同的责任,并自觉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使其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宣传推广。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要通过企业内部各种简报、墙报、标语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造成强烈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使企业理念和道德行为规范逐渐被员工熟知并成为员工共同意识和自觉习惯。二是注重领导垂范,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不仅要模范遵守,更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文化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增加新的现代化色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三是典型的示范启迪。企业精神是无形的,为了使广大职工体验到有形的企业精神,要通过实现的经营指标、重大地质找矿成果、在市场合作中赢得合作方广泛赞誉等可喜成果,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要通过选树和表彰先进代表人物来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使企业精神在职工中不断得到灌输和宣扬。四是注重感情投资。在企业精神建设中必须重视对广大职工进行感情投入,以诚换训,以情换情,使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就是我的家”,真正理解“兴我荣,局衰我耻”真正内涵。(本文来自于《中国矿业》杂志。《中国矿业》杂志简介详见。)
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 江苏无锡 214028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单位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单位员工的思想的进步。
[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单位文化;对接
党的十报告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系统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新的目标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可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更好地为单位的工作服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之间的异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文化是一个单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本单位员工认可并在潜意识当中进行遵守的一种价值标准。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都是通过教育灌输、情感渗透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员工素质为目的,具有凝聚、协调、激励的功能。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励员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实践,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形成单位共同的价值追求。
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既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单位文化,也不能用单位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它们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单位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管理性、经济性,属于经济范畴。二是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对员工在单位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问题进行疏导。单位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结合本单位内外环境确定的管理理念、单位精神等,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以此规范和管理职工行为。三是特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共性化”。立足于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其基本精神适应于每一个单位。单位文化追究“个性化”,具有原创性、自有性和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单位的一种个性的差异化文化,也是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长久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的体现。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单位文化创建中的作用
相对于涉及面比较广的单位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显得非常明确,它是单位文化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是单位文化的灵魂。同时单位文化的创建又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精神依托。[1]首先单位文化的发展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为单位员工的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风貌的熏陶提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单位文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总体发展的框架;其次,单位文化的创建不是一个短期的、快速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一旦形成一个优良的单位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全体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单位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发挥到以优秀员工带动整个单位的文化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单位文化的发展要紧跟时展,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形成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步前行。这种发展的适应性、开放性和连续性同样不是一种无序发展,它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指导。最后,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单位文化建设更好地提升品位,规范发展。要取得单位文化的提升,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文化的发展点,这个发展点是一个兴奋点,是单位员工的需求的体现。单位文化建设就是要寻求这个兴奋点。我党所推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全体员工进行服务的,单位员工的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我们要以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实现其人生的发展价值。
三、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文化的对接
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具有一致性、持久性、稳定性。一旦一种思想观念形成,它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保持行为上的一致性。当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其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都是为了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保证单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其中物质需要为较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需要为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建设单位文化的时候,要首先满足单位员工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目标努力。这就需要树立一个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用以协调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单位可以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目标,引导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单位发展方向的个人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
2、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扩充单位文化建设的广度
为了使单位文化的积淀更为厚重,单位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多角度来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为其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可以和党建、工会等机构联合起来,对员工的生活进行整体规划,并与单位的各个社团联手,使单位文化深入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保证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2]
3、把握时展的脉络,提升单位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水平
与时俱进是我党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单位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闭门造车,要体现出单位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政治理论上引导员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引导员工明确工作和生活的与时俱进,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提升单位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如同骨肉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任意一方面的忽视都会影响单位员工思想的改造。在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到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去,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员工的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单位;人力资源;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F412.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电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建设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是企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及发展的、具有该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的行为规范。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把电力文化、电力精神融入到电力企业的思想建设之中是当前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使命,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事情来培育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
一、构建电力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全体员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逐渐成为影响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电力企业广大员工不是企业的附属物,而是企业的主导者。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强调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企业通过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丰富企业发展的人本观,使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志和谐共进,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人的和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最终必然体现在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上。要给员工很好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社会宿舍、交通补贴等,给员工以安全感,并经常组织员工进行集体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尽情地在愉快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沟通,体现公司乃至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员工工作的条件还比较艰苦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有一种自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事业放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没有领导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没有领导的参与,企业文化就缺少号召力和凝聚力。
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构建企业文化将显得极为空洞。运用 360 度考核方法和量表法,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考核测评。将业绩考核和态度能力考核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企业绩效考核涉及的管理层级多、岗位庞杂、员工数量大,难度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更大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将绩效考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效能。
四、激发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广大电力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就好比“空中楼阁”,失去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搭建好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从规章制度的设立到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广泛听取员工的呼声,同时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和物资保证。
五、立足于本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富有特色和鲜明个性的电力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里都存在着文化现象,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同时由于企业的使命,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依此要求所有企业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建立企业文化是极不合适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为我国提供丰富电力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现实中,电力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还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建设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策略、自身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抓住不同时代特点的同时,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鼓励创新,要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鼓励思变、创新为荣、不怕失败与挫折的活跃而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员工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电力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
六、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电力企业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近年来,由于我们不懈的努力,电力安全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一方面在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同时,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整体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作用
事业单位的文化是在单位长期的经营与实践中所积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加强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单位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出单位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使单位各员工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经营效益的提升主要就在于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以不断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为主要内容,强调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致力于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加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对做好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加强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通过对单位员工的文化宣传、教育,提高了单位每位员工的文化知识,提升了单位员工的高尚的追求,提高员工的精神价值,为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
(二)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时代感。
事业单位的文化建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都具有的较强的时代特征。正是由于它的时代性,而不是传统的枯燥无味的理论,所以更有助于提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对单位员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建设为单位注入了新的理念,一旦这些新的理念与思想成为事业单位全体员工自主的群体意识,在单位内部员工中就会形成自觉的意识和创造思维,就会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动力。
(三)做好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事业单位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使单位的内部制度管理与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单位员工的质量,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使单位的员工做到言行统一、员工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三、加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出现了许多的新特点。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重视文化建设,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在事业单位内部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功效。
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针对于单位内部职工开展的,工作主要性质都是相同的,做单位内部职工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职职员的思想、文化教育,使单位员工能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事业单位要想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扶持。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对单位的员工进行思想培训、教育,要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对员工的教育作用,使单位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单位发展为最终的奋斗目标以及正确的科学文化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单位所有员工积极参与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自愿性。
(二)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文化的凝聚力。
事业单位的文化是单位所有员工的共识,体现着事业单位的整体意识,所以,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必须将单位员工的个人追求与单位的追求紧密的连接起来,将所有员工的个人力量凝聚成事业单位统一意志下的整体力量。首先,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单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不断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为单位服务的意识,将个人的发展与单位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的工作目的。事业单位要在理想、道德、业务技能、单位纪律等各方面不断加强对单位员工的培训、教育,在事业单位内部不断构建团结互助的员工关系环境、充满激情活力的精神环境以及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加强单位员工对单位的信任,将单位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想促进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必须要充分调动单位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单位员工能够树立主人翁的精神,能够一心一意的地投入到单位的发展建设中。要让单位员工主动参与到单位的文化建设,采用员工乐意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单位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对员工开展文化、理论教育活动,解放员工的思想,及时更新员工的观念。还有在单位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团队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引导单位所有员工都能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能够自觉的抵制传统、腐朽的思想侵蚀,不断塑造事业单位的文化环境,聚集单位全体的力量,从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
(三)发挥出事业单位文化的激励作用。
事业单位加强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单位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不断激励单位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在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中逐渐形成以事业单位的价值观、单位精神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对端正员工的工作动机,激发员工的自身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员工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所以事业单位在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对单位员工的激励,一般对员工的激励行为包括两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事业单位的文化激励就属于精神激励。例如,事业单位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精神文化的讲座,或者观看一些比较激进的宣传片,邀请一些先进的模范人物讲话等方式,对单位员工进行精神上的激励,以满足单位员工的精神需求,增加员工的精神力量,让他们对单位产生一种归属感,保证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对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单位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要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保证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完成,促进事业单位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特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是一个高度分散作业、流动员工众多的行业,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艰苦,某种程度上员工的思想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同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和企业竞争优势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施工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体系与之相适应,以一种精神的动能来带动和支撑人们的思想、行动,凝聚力量,争创精品名牌,塑造企业形象,才能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适应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时俱进,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1 企业文化产生的作用
1.1 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导向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凝聚企业员工的重要向心力。施工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有力地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分散、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施工企业必须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在广大员工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自觉把个人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把个人行为统一到企业行为的共同目标和方向上。
1.2 企业文化的激励力和约束力。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它尊重人的情感,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氛围,注重强化团队意识,以共同的目标理想来激励员工,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员工,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使企业员工与企业整体步调一致。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并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2 施工企业文化的特点
2.1 施工区域较为分散,且流动性大。施工企业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而项目又具有分散性,远离本部施工较多,管理跨度较大,这就使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更大,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有凝聚力、更有声势,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才具有实际意义。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很多工人跟随项目是一年或两年换一个地方,缺乏组织性,这也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较有难度,而且工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些都加大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2.2 产业工人的劳动文化特点。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工作都要由工人来完成,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对工程质量的把关除靠有限的检查外,主要靠工人的负责精神和自觉性,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2.3 产品具有特殊性。施工企业的产品和其他企业不同,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因此需要施工企业的员工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也需要管理机制对材料、机械设备的严格审查操作。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的约束,对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3 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人文环境、文化修养、个性素养、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的施工企业形成一种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及企业精神,是需要时间和实践过程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掌握和明确培育、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的原则。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是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靠职工办企业,要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自身业务技能为重点,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力”来引导和协调职工,做到以人为本,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3.2 全员参加的原则。主观既是企业生产的活动主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只有全体职工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并贯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职业行为上,才能产生良好的经营成果,促进主观素质的提高。
3.3 领导带头的原则。要加强施工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自上而下落实文化建设的责任,企业领导者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设计、倡导和示范的带头作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企业文化的培育既要领导者的倡导,更有领导者的模范带头,要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自身的人格力量,以增强企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3.4 服务与企业复杂战略目标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形象等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5 继承与创新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一个逐步形成与复杂的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既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精华和成果,又要立足继承企业自身的优良传统,确立适应自身的企业文化;既要树立战略眼光、长远目标,又要明确阶段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6 继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养职工的共同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提高职工的文明水平,进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利润,促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并不断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确保员工高涨热情持久化。
4 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切实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少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关键是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对企业的其他资源因素、产品、技术、资金、企业管理者及管理模式而言,企业文化是最能发挥稳定作用的因素。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是整合人力资源功能的有效手段。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强调职工是企业实现一切目的的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职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即企业文化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升华,从而形成巨大合力,促进企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中始终发挥着宣传教育、凝聚人心、激励、约束作用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作用。
4.2 立足企业实际,继承与创新并举,引领企业文化整体推进。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但面对当今社会进步潮流和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企业实际,又要随着客观环境和企业内在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对大型的建设施工企业,大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承,来引领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4.3 努力塑造企业形象。一个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精管高效的企业团队,就要真正实现“干一项工程,创一块牌子,树一座丰碑,留一方美名”,向形象要信誉,要订单,以形象促发展。
4.4 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如创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文明便利的生活环境,创造催人上进的成才环境,和谐互利的外部环境等。企业要以良好的信誉,良好的效益,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严格高效的管理经验,为社会作贡献,以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5 发挥企业宣传阵地和工会文化建设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挖掘提炼,扩大对外宣传。
4.6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奖惩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创新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奖惩制度来保证。如不定期的组织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先进,鞭策帮助落后等,使企业文化建设既扎实有效,又常建常新,持久发挥效能。
结语
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通过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建设优良的施工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从而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阶段、率先针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员工的精神培养、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团结力、凝聚力等提出了新型理论,对于更好的指导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应用的范围已经得到了拓展、事业单位、科学研究单位、其它的生产运行部门等都可以应用企业文化理论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提高在社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实现自身的效益和价值。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事业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
我国众多的事业单位需要积极转变固有的观念,深刻的意识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它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使得事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获得提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中的员工需要具有良好的使命感、责任感、观念感,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升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效率。
(二)应用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具体来讲,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的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学习者与传播者。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对于员工的素质与精神进行全面的提高。因此,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素质和精神状态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传播、践行工作。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包括对于员工的文化培训工作、技能培训工作、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等内容。而对于这些内容的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有利于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难,提升员工对于事业单位的认同感。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在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与缺陷,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对于这一方面的不足进行补充与完善工作。第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创新。比如:通过优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扩展事业单位的市场空间与范围、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与形象,保障其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进步。
(三)持之以恒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
事业单位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众多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具体来讲,第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众多活动的开展,需要在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下塑造企业特色的文化环境、独立自主的精神、事业单位员工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因此,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还是对于员工来讲,需要锲而不舍的坚持,在良好工作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员工培养机制等的运行下渐渐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第二,需要进行良好培养资源的应用。比如:需要对于众多企业文化培养的经典案例进行学习,结合本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应用多样化的载体进行丰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环境。
二、事业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事业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第一,企业文化是事业单位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提升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企业文化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导航。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一盏明灯,可以照清其未来发展的道路。第三,企业文化是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使得其员工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神影响下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的按照学习到的企业文化内容来进行管理与经营,使得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第四,企业文化可以充分的展示出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使其在市场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效益和价值。
以科学的安全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人机并重,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行为,着力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主要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
2、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主要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物和环境的安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其它涉及安全的厂规、厂纪等。
3、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建设。企业安全精神文化主要指安全意识、思维和心理素质,安全技术、管理理念及管理机制,安全文学、艺术、安全文明氛围等。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1、重点辅导、普及推广。6月上旬,镇安监所组织召开各村、重点企事业单位安全负责人会议,布置落实安全文化工作。
2、培训交流,共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很少,各单位要组织企业培训交流,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共同提高。
3、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全镇将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好的单位予以授牌表彰,对贡献较突出的个人予以奖励;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伍的单位给予批评,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处理。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底子比较薄弱,欠帐较多,并非朝夕之事,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一项期工作任务。全镇今年计划创建5家企业安全文化典型企业,分别是:市有机化工厂、工艺品有限公司、市印染有限公司、市化学品有限公司、市化学品有限公司。明年,全镇企业安全文化先进企业要达到50%,争取用三年时间,全面提升全镇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每年10月份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评比、考核,年终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考核办法及时间另行通知。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 工作构想
十年企业靠产品,百年企业靠文化”,能够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单位,无一例外都有着令人称赞的优秀文化。可见,文化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希望能通过文化建设得以夯实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增长风潮的带动下,国内企业目前普遍处于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行业企业之间竞争持续加剧。这种情况之下,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各大企业先后为整体建设布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由此,本文现对其建设路径与创新措施展开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文化建设工作内容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文化必定存在完善的激励机制。正由于激励机制的存在,职工为企业单位做出贡献时可以得到应有的赞赏和鼓励,从而可以促使企业单位职工尽职尽责,充分发挥出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则是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管理风格以及企业的良好形象等的总和。为了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作为企业发展灵魂的企业文化必须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表现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文化精神面貌。在文化建设中,通常员工的思想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向,所以,文化建设的方向必须要结合内部员工的实际情况,再综合企业宗旨以及整体发展战略等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树立企业特有的精神与文化。不容忽视的是,在企业单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员工的主体意识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其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还能促使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为企业单位的发展方向提供一条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发挥激励作用
文化建设的主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文化建设可以带来员工归属感的提升,企业员工都是社会人,不仅仅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同时也有情感层面的需要。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员工情感方面的需要,同时发挥强大激励作用,将不同员工统一到一致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下,从而让企业以及员工成为一个共同体,促其为企业单位付出更大限度的努力。
(二)提供导向作用
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一方面是针对职工的行为和思想,另一方面是围绕整个企业单位的运营管理和价值取向。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即意味拥有了专属自身的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针对职工的行为或思想偏离问题,及时指引其回归正确的标准规范,维护企业单位秩序稳定。
(三)建立品牌作用
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实行起来也较为复杂,但其能够为品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从而保证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效应。简单地说,品牌价值不仅表现在时间的积累上,还突现在文化建设的底蕴上。大多数人对于品牌形象的认知,多是一个以企业单位的文化和产品服务组合在一起的“软件”和“硬件”的复合体。鉴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之不断改变的还有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和处世观念,为了更好地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强文化建设是其中必要之举。
(四)加强凝聚作用
“加强文化建设,创造新成果”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方针,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软”调控手段,从根本上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谐和健康,其能够促成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所有职工在各个不同领域达成共识,从而明白其自身的职责所在,继而树立更强的集体荣誉感,并与组织的价值理念达成共识。
三、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一)工作缺乏全局战略意识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亟须发掘更多、更好的手段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正如前文所述,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单位的综合实力,也是制定发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然而,部分企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缺乏树立全局战略意识。
(二)文化建设标语太口号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部分企业单位领导者仍然将文化建设成了“口号”文化,甚至还有部分只是将文化建设相关标语悬挂在内部过道、会议室等角落;或是作为一种展示,便于向来访者介绍功绩所用。然而内部职工并不了解自身所见“文化”为何物,觉得只是一种宣传,类似广告。更有甚者,借用古诗词中的句子来充当文化建设的缩影,利用古诗词的深刻蕴意彰显企业单位内在的“文化”。如此“口号化”的文化建设,不仅有碍于真正意义上“文化”的形成和内化,也将使职工产生对文化建设相关错误认知,长此以往亦不利于企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工作框架陈旧且形式化
文化建设“形式化”,可以说是文化建设“口号化”的升级版。部分企业单位为了营造历史感、沧桑感就引用气势宏伟的古诗词句,或者直接截取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作为文化建设的框架。更有甚者直接利用与“利益”相挂钩的专业性理论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化”也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误区之一,其不仅难以为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也将使内部职工逐渐漠视文化建设,从而衍生出更多的负面影响。
四、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构想
(一)立足发展实际,在文化冲突之中寻求创新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多元化、体制改革、国外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地冲击和影响下,每一间企业单位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新职工与老职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新、老职工之间难免会出现类似“谁不服谁”的情况,这对于每一间企业来说,都是考验,但也是机遇。由此,只有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寻求创新,才能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拓创新时不仅要结合当前市场形势,还要紧密围绕内部职工的实际情况,通过领导层的带动作用,将创新理念逐步深入到职工的心中,使之懂得相互关心、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文化内涵。
(二)树立优良价值观,塑造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古语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清楚地说明了必须用制度、规矩来制衡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建设的规范约束作用往往无处不在而且力量巨大,故而应充分发挥道德信仰、共同价值观、文化氛围等方面无形的规范作用,用管理来制约每一位职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作业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人的工作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决定了结果,决定了绩效的好坏,因此必须有形约束与无形约束相统一,外部制度约束与内部职工自我约束相结合,使职工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真正发挥管理的实效和高效。比如,可以不记名的方式,定期在企业中展开领导职工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或开展网上论坛、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在优秀的文艺作品潜移默化之中,不断陶冶情操,最终塑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创建双赢局面
基于上述可知,文化是现代企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必然要有优秀的文化作其理论支撑。而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即是将不同的物质、行为和制度文化分别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为此,相关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运用合理的方法将思政工作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协调功能融入文化建设工作中,不断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一言蔽之,当企业有了先进的文化理念指导和夯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作为指向,才能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才能更贴近职工实际,进而使职工在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共同指引实现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感受文化的魅力,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文化建设的实质属于软管理范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更高水准、更深层次的管理理念,它主张尊重职工的价值,着力于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除前文所述,笔者认为文化建设工作在其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勿以形式主义、表面工作为方向,一定要发挥“文化”的真正精神效应;平衡内外建设的关系,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能以极端化的融合形式出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工作落到实处,才可增强企业履职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白雪.面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李晓莹.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 黄咏梅.企业文化对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下),2009(3).
[4] 陈晶萍,蒋雪.花旗银行与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比较分析[J].金融经济,2008(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共同价值观,以实施“用安全文化助推安全生产”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为长远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和建设手段创新,积极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家共同信守的安全文化,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户外标志、标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设施和手段,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广泛宣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和带血的企业利润”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发展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
(二)开展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行动。即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的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的意识,从我做起、互相关爱的意识”;在从业人员中加强“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互相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掀起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三)开展安全文化“五进”行动。创新形式和手段,打造平台和载体,以典型引路,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基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宜于接受,提高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开展全民安全教育行动。在社区、村镇、居民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宣教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提高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要树立“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知识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安全文化知识和应急管理选修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学校安全教育。
(五)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行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安全社区。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立足安全预防,建立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社区民众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加强社区安全环境建设、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基础,推动基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行动。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不断充实和丰富创建内容,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定标准,加强对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七)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行动。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加强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特别是新入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市里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安委办、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及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质监等部门组成,定期研究有关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安委办,具体负责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区(开发区)也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优势,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细化建设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市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各自业务范围,制定本部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见附件)。各市区(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按照全市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上下联动,横向联合,步调一致,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全市掀起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
胜利油田努力构建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把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使企业文化成为提升油田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日前考察后说,胜利文化建设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也创造了一个范例。
近年来,胜利油田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集中群体智慧和力量,总结提炼了胜利文化的标志性语言,确定了胜利文化的价值理念。他们把胜利文化分为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次,同时对油田各行业的子系统文化和各基层单位的子文化进行研究创新,构筑起了比较完整的胜利文化体系。
领导重视,强化运行,强力推进。从2001年起在连续4年的油田党委扩大会议上,胜利油田都对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和保证措施。2003年,油田成立了胜利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处(与党委宣传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负责对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综合和指导。油田党委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全面推进胜利文化建设。
大力实施“意志化”工程,把胜利油田的价值理念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意志,“内化于心”。专门下发《关于启用胜利文化标志性语言的通知》,对胜利文化标志性语言的规范使用做了明确规定。他们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胜利日报、胜利电视台、油田局域网和胜利宣传网都及时动态宣传各单位深化胜利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编辑出版《胜利文化手册》,出版了“胜利文化丛书”《构筑胜利文化体系》和《胜利文化建设读本》,创办了《胜利文化》杂志,使新时期胜利精神和胜利文化核心内涵被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理解和信奉。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把文化理念“固化于制”。他们把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的体制基础和行为准则,作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完善和调整油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立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抓好职工道德规范的落实,从而把胜利文化融入到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版权所有
各单位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作为胜利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建达标队,创优秀队,争行业一强,夺名牌队”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突破口,以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为重要任务,从各自实际出发,总结提炼能够体现行业性质和基层单位特点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并用这些理念规范职工行为,使其“外化于行”,让职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注重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推出了以“新时代青年创业者”国梁、“新时期劳动者的旗帜”陈景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李进龙、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吕幸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在职工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经过宣传、教育和实践,新时期胜利精神和胜利文化核心内涵深入人心,并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国家有关部委及山东省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对胜利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胜利油田被授予首批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在山东省“八喜杯”企业文化建设比赛调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和组织奖。2003年胜利油田荣获了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评选的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大奖,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二十年系列评奖活动中,胜利文化获得“建设实践奖”和“设计案例奖”,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耀峰获得“个人贡献奖”。去年10月,在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建会十周年庆典上,胜利油田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称号,并被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单位;胜利油田党委书记王立新被授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个人”。在由山东省国资委、省经贸委和省企联组织的优秀企业文化成果评选中,胜利油田荣获特等奖。
关键词:建设 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高速公路越来越显示出它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出行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高速公路管理者都在深思的问题。本文认为推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持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1 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在设计建设、经营服务和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单位显著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核心价值观和经营、服务、管理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建设、经营实践、服务过程、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形象展示的总和。
由此可见,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总的来说是一个由核心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链,根据内容大致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科技层、物质层等。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关系。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是灵魂,是指引单位发展方向的明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高速公路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高速公路作为服务性行业,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高速公路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高速公路发展势头猛进,东出西联南北通瞿的高速公路主网络框架在全国已成规模。由于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可能会因人而异,容易造成这样或那样的断档,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由于是本单位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过提炼和提升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核心价值观、精神、经营和管理理念,是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因此来说,文化建设要比任何建设更加持久和稳定。作为高速公路要保持发展的势头不减,后续力持久,就必须在这一领域引进文化建设,用文化来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速公路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 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作为文化体系不外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等。
2.1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是灵魂。高速公路文化是在这条路的设计施工时就开始的。各种争先创优目标、典型人物事迹成为高速公路的精神或口号,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激励作用。
2.2 行为文化。文化以人为载体,高速公路的文化特点必然要深置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礼节等,这些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在员工身上的外在表现,称为行为文化。
2.3 制度文化。高速公路上的制度文化是高速公路从上层到基层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一个单位的文化确立和推行必须通过制度来加以保障和落实,而各类规章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根据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适时的进行修订完善。
2.4 物质文化。高速公路上的物质文化是通过道路的清洁通畅、绿化美化、设施设备、路容路貌、站容站貌和工作环境等物质要素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点。
2.5 科技文化。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首选,靠的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结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高速公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开展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强化人们对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高速公路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的成长也离不开单位的发展。既然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那么尊重和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发展就尤为重要。一方面高速公路事业不断发展,一方面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历时最长的时间与青春都是在高速公路上,个人的成长、发展需求与单位的发展在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这个层面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3.2 注重加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应做到表里如一,切忌形式主义。作为高速公路的文化建设首先应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一种风气,一种作风。二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引导和培育职工争一流、上水平的意识和车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使高速公路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可。三是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使高速公路这一群体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发扬民主,贯彻人本理念,造就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激励职工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把自己与高速公路的发展视为一体,积极为高速公路的发展献计献策;五是提炼升华,将企业精神归纳为简练明确、富有感召力的文字表达,便于职工理解和铭记在心,对外形成特色。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