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5:3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国家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工程硕士 专业实践 学位论文 考核体系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4]王武义,于文男,等.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探讨[会议论文].2010.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2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如何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现创新成果价值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国内诸多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陈骏[1]着力探索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卢巧玲[2]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秦向东等[3]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为核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的基础上,并行引入科研实践及素质培养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其他素质。李如涛[4]以国际化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更新国际化教育理念、完善培养过程、规范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手段,深入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金保华等[5,6]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结了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与相关经验。马连湘等[7-9]人探讨了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林晓等[10,11]人阐述了创新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提出基于创新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刘男等[12]人着重探讨了基于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实践的创新人才方法。张而耕等人从高校学生住宿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及教材资料、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以上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多学科交叉关注不足,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应用实践层面研究不够充分。针对这些问题,近五年,淮阴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组围绕“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总结了一些值得交流推广的经验。
一、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构建包含多种介质的知识平台
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课题组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大力推行包含多种介质的知识平台建设。课题组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主编了包括“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三本教材,同时,针对数字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提出的要求,由课题组设计艺术学院教师负责界面和多媒体设计,由课题组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负责软件开发,由课题组各学院教师负责本学院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学科交叉,大量运用基于网络的交互多媒体技术,完成了机械原理、Pro/E基础设计、色彩构成、装饰图案、计算机通信网、软件工程等网络课程建设和信号与系统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参与了企业形象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
以Pro/E基础设计课程为例,课题组针对课程软件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实例视频演示,将课程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形象、生动的实例中;根据双语教学需要,采用微软Text To Speech(TTS)文本到语音技术,实现英语朗读功能,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通过Ms Agent技术实现了导学动画角色,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点;采用Flash脚本编程,模拟Pro/E操作仿真环境,制作了交互式测试练习。通过多学科交叉开发的该课件,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优秀奖、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该课件已用于机械工程学院OpenWindows学生科技小组的辅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Pro/E操作能力。OpenWindows科技小组成员在近三年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全国二等奖二项,江苏省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和三等奖三项的好成绩。
二、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
课题组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三项、省级科研项目六项以及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通过成立OpenWindows学生科研小组、创・2012设计工作室等,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梳理结题的科研课题,将其整理成教学案例,并应用于科研小组培训,切实做到科研反哺教育。
积极吸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走访了十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参加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以“科技创新项目”、“不同层次竞赛活动”为抓手,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CAD竞赛、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取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的优异成绩。学生在压力感应式踏步产品设计、气动内摆门数字化设计、拆装式栅栏设计等多个企业课题开发中拓展了创新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组建跨学科团队,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
课题组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创新训练计划为支撑,以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导向,构建了分层次、多元化的创新设计体系。课题组指导学生成立跨学科团队,申报了12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批9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结合项目研究任务,指导学生搜集、查询资料,进行调研;组成多学科导师组,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不同专业的教师负责解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个导师指导的方式;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如专利申请、论文写作等,通过讲座等方式集中辅导多个团队成员,培养了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会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优化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最终形成设计作品、软件、论文或专利等创新成果。近几年,课题组共54篇,其中学生第一作者论文8篇,学生参与的论文29篇,EI收录论文20篇,指导学生申请发明专利3项,学生为第一完成人的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
四、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产业园区合作,通过实训项目和创业孵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淮阴工学院2014年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苏北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该大学科技园以淮安科教园为主题功能区,依托淮阴工学院等本地高校及落户淮安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促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大学科技园内高校教师、校友创办的企业合作,利用共建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创业课程学习和创业项目辅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还能解决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毗邻淮安软件园,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淮阴工学院正在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该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参考文献:
[1]陈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5,(01):4-6,19.
[2]卢巧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J].大学教育,2015,(02):1-3.
[3]秦向东,赵艳,杨姝.多轨并行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J].广州化工,2015,(05):212-214.
[4]李如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基于国际化教育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5,(03):1-2.
[5]金保华,刘禹含.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教学研究,2015,(01):87-92.
[6]高伟,刘鑫渝,官建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04):37-45.
[7]马连湘,陈克正,张淑华,等.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5,(03):2,36-41.
[8]韩晓燕,邓冰,李轶佳.产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3,(32):127.
[9]顾翠花,王懿祥,齐锋,丁丽霞,汤孟平,陈永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63-65.
[10]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02):132-134.
关键词:创新人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张艳馥(1962-),女,吉林白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倩(1989-),女,山西阳泉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107-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高地,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1]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如何不断适应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内容、[2,3]教学体系、[4,5]教学条件、[6,7]教学团队[8]的改进,很少有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专项研究。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给出相应的实施措施和保障体系。
一、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课堂为主的案例或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另一部分是在企业岗位上见习或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随着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相对不够丰富。
2.创新能力培养渠道不够广泛
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从“应用型”定位向“创新型”提升,但是目前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渠道、种类相对较少。
3.实践教学的实施和保障措施有待优化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组织和实施难度大,因此,优化实施和保障措施,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设计
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创新人才要培养四个能力层次,即基本技能培养层次、专业技能培养层次、创新能力培养层次和综合素质培养层次。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更符合能力培养的“实验强化—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四阶段模型。四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将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块对应,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与衔接。创新培养模块推动了复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强化—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四阶段具体过程分解如下。
(1)实验强化。通过实验室里的手工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2)实践应用。要求学生实地开展实践活动,将其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技能向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转变。
(3)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参加学科竞赛等,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
(4)综合素质提升。这一阶段,产、学、研全方位结合,将不同的社会问题、实际问题等纳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到一线参加实践,开展实地调查、营销策划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
2.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模块
应将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目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贯穿其中,按照以下四个模块有序进行。
(1)校内实践。校内实践就是要求学生在校内开展实验、实训。在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改革集体安排课程的方式为学生自主选择安排方式;改革实验课程中形式单一、种类固定的实验项目为内容丰富、多样的实验方式,推行以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
(2)校外实习。校外实践是学生到校外公司、企业等实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感性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为此,学生要互相讨论研究,要向教师、前辈请教,通过一次次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创新培养。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创新学分必修模块,制定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方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图2所示,创新人才培养模块由多个层次、多个部分构成,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及创新竞赛、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实践及技能证书六部分,为学生开辟多种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创新能力培养渠道。
(4)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学生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何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华北电力大学素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笔者总结了本校电气工程实践中心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团队式 大学生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1、引言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性人才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一个顽疾。传统的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认真,按部就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仍然把考试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因此很难大范围营造创新氛围。鉴于此,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所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中心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创建了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联合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咨询委员会,全面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工作,包括规划、实施、指导、评价、经费落实以及成果汇编等;定期公布科技创新项目信息;每个项目限4-5名本科生参加,时间为1年,入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指定课题研究及各种科研活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导老师团队,即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二是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团队。确定了一批创新项目后,团队中的本科生自由报名参加,经中心审核调整后组成项目组。项目组内组长、组员分工明确,力争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一般要求有2~3名核心成员,所有项目组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采纳的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3、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零起点、递进式培养方案
考虑到本科生往往缺乏基本的科研经历,而且以往所参与的科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得到的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都是肢解的、不系统的,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本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原则分阶段实施,对学生形成持久吸引力。对于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实行低年级入门培训和高年级创新实践相结合、团队锻炼和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邀请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集中给学生作一定学时的学术讲座,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掌握文献检索、以及撰写学术论文和综述的方法。邀请高年级学生针对项目过程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定期组织讲座和交流会。在我们团队里,很多高年级同学通过几年的积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学习经验,他们对于新成员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模范示范带头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安排低年级本科生陆续进入项目组,创造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从资料搜集、可行性考察、方案制定、实验比较到最后调试实现的完整的系统全过程,激发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例如:我们每一个项目组定期开例会,每一个小组成员要将自己的阶段工作进展向大家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参与讨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我们也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分配任务: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足的学生安排其开展一些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文档写作、数据记录、协助仿真及实验等一些基础的工作;对于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并勇于承担责任的学生,应让其担任学生团队的负责人,统领整个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成为指导老师的得力助手。团队的这种运作机制学生的研究经历迅速丰富,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很多学生都是从懵懵懂懂对科研有点兴趣成长为团队的核心技术力量,从旁听科研例会、参与学术交流到撰写项目申请书、组织团队攻关、撰写论文并发表等,不断成长起来。
3.2 拓展导师内涵,形成多层次导师梯队
对于每一个加入中心创新团队的本科生,我们都会为其指定一个导师。导师对新加入团队的本科生进行长线跟踪指导。为了摆脱以往导师相对固定、资源有限等缺陷,导师重点带高年级或能力较强的学生,再由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使学生本科四年能不间断地获得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另外,针对一个具体课题,我们采用导师团队的模式,即以课题为牵引,采用导师负责、联合指导。直观上说,是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每一个课题通常由责任心强、科研业务素质高的老师担任课题组长,总体负责安排科研任务,指导过程中,所有导师对开题、课题讨论、结题及论文撰写等进行互相把关、互相促进。另外大胆聘用相关院系资历较浅、前期科研工作积累较少青年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授进行传帮带。这些教师直接申请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们往往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前沿的研究领域有极为敏锐的感知力,然而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他们往往因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而无法实践其科研新思想,但学生的热情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补充其科研人力,加以有效引导后可以协助教师较好地完成科研任务。这样必然有助于青年教师形成独立的科研方向、承接更大科研项目,使得中心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师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6-02
1 引言
研究生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中多处提到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要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就要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积极响应党政府号召,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各高校纷纷提出其创新计划,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开拓。
2 改革招生渠道
2.1 研究生招生需要加大跨学科力度
学科内的研究和交流能够增加对本学科领域理解的深度,但是在广度上还有待发展。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因此在研究生招生的环节可以加大扩学科招生的力度。跨专业招生,吸收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氛围,可以达到扩展思维、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加大招生政策改革具体操作,可以着手于考试科目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改革,减少纯专业性科目,从而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在考试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作为试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答同一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
2.2 改革考试内容取向和评价方法
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在考核中逐步增添对其创新性的发掘和考察是一个改革的方向。鼓励以考核知识为主体的选拔机制转向以考核综合能力为主体的选拔机制,一方面在考核对考生学科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能力、学术潜力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重点。对某些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方面的人才,应扩大特招生的比例,尽可能地将真正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录取进来。
2.3 应对研究生培养中的近亲繁殖现象
为了防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近亲繁殖现象出现,应调整研究生的招生范围,适当减少招收本校毕业生。各高校之间可建立互相推荐考生制度,保证优秀的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之间也可建立保送生制度,确保生源的质量。
3 实行多方位综合培养模式
3.1 实行多学科交融的培养模式
现代科学的集成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新动力。因此,实行多学科综合培养制度,不仅在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学科的优胜劣汰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通过学科创新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建立的创新平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支撑条件。
3.2 调整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课程。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增加学术前沿信息和学科交融课程的传授,以达到扩展知识视野训练创新思维的效果。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的主导式教学为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我的解决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增强问题探讨的丰富性和敏锐性。在国外,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构成他们学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
研究生培养与企业能长期联姻,对企业和学校是一种双赢策略。学生将最新科学技术带到企业,为企业的科研创新带了新的源泉,提高了企业整体高新技术水平;而企业吸纳学生,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去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科研承包。指企业提供资金,校方对科研项目独立承包,进而大学获科技成果专利权,企业享有专利成果生产权。
(2)合作研究。由企业和大学共同建设与管理。该研发中心既是企业的研发中心又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按国家有关法规以协议形式确定知识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
(3)科学园。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联合工业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新技术密集区。
实践证明,这些合作培养模式将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创新科技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4 优化培养模式的分化与整合
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人才,同时需要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当前和长远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4.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化
研究生群体年龄与阅历的不同直接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上。研究生教育要考虑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形成互补、协调的功能发挥机制,才可能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不同分类的学位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有别。学术型学位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领域里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学学位、文学学位、理学学位、工学学位等,它是以研究性为主,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而专业学位是在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所属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实际应用,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
“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因此,对于同一层次,即使是最高学位,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目标和过程显然也是不同的。学位的多样化既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也正是来来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4.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
研究生都要经历系统化专业理论学习,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内在性的共同点,使得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以能力训练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科研实践活动上,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形式显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岗位实习等,这
都是真正的将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5 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5.1 创新的氛围是创新人才的摇篮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学校可以经常性举办学术论坛、前沿科技讲座,使得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的最前沿的动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新的思想的产生,最终达到拓展知识、开拓视野的效果。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生的校际交流,其中包括学术交流、共享公共课、讲座、图书资源、公派出国留学等,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对提高知识水平、开阔视野有好的帮助,这些无疑都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准备。
5.2 合理的育人机制
合理的制度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激励。对于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机制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潜能,促进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研究。相反,如果机制过于宽松无序,会滋长一些惰性;硬性规定过多,增加研究生的负担,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是强制性和自主性、效率和效益的博弈。改革的方向就是达到减小研究生束缚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激发研究生的潜质,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得研究生积极自主的去从事学术研究,这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的内在的要求。
5.3 完善导师培养机制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有可能无形中抑制研究生知识视野的开拓,间接影响其学术素养、价值判断甚至创新人格的形成。在完善导师培养机制上,一方面,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和导师队伍组合的多样性,并积极聘请校外优秀人才做研究生兼职导师,以便于组建导师团队,达到联合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导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导师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对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去设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对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研究团队,提倡组建导师指导小组(校内外导师可按一定比例分配),通过导师小组全面指导研究生或研究生团队,增加跨学科选题。目前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还很少,需要不断探索中发展和完善。
5.4 完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
研究生在开题前认真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其选题进行严格审定,多角度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论文创作中期应建立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督促考查。而在后期,也就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最终评审阶段,应进行“双盲”评阅,即由高校研究生院从专家群中随机拙取专家进行评阅,这样研究生及其导师在论文评阅前将无法知道评阅专家姓名,同样评阅专家也无法知道待评阅研究生的姓名,从而保证评阅结果的客观公正。
对于论文答辩,更要健全和规范,高校研究生院应主动安排答辩委员会成员,避免人情答辩。答辩不合格者,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审核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指导水平,以保障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心。论文优秀者,应对其本人及导师进行奖励,并推荐参加学校和其它优秀论文评选。对于部分研究生,如他们的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即使实验结果并不完好,只要他们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也可参加答辩,通过答辩后,一样可准予毕业,这样可以激励研究生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4
中医教育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医事业能否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研究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状况对当前教育改革和中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拔尖创新人才的提出
2005年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了国内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并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是成长为未来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能够逐步地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根据朱旭红[1]等人的研究,提出中医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为:在中医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或中医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国内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2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现况
2.1 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
在中医界,“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目前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数量约500人,按地域分布东中西部地区比例约为3.4:1.6:1。2009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全国共有30位名老中医入选,入选者均从医55年以上,年龄均已愈古稀,最小的年龄也76岁。
2.2 医学杰出人才
根据2005年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调查报告[2],将人才队伍主体按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分类,其中党政类以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为指标,企业管理类以中国富豪榜和深沪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或经理为指标,专业技术类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以及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的情况为指标,创新类以获高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为指标。其报告显示自1952年的50年期间,中医院校毕业生占杰出人才的0.3%,其中创新人才0.9%,企业管理人才0.32%,专业技术人才0.3%,党政人才为0。中医人才在各类杰出人才中可谓凤毛麟角。
2.3 高等教育
随着中医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医高学历人才队伍初具规模,截止2011年,全国有273个开设有中医药专业的院校和机构,其中高等中医院校有46所,具有培养博士生资格的院校15所,硕士生资格的院校24所,每年培养输送中医人才近12万人,其中硕士以上人员9千多人[3]。
3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况
3.1 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医教育模式主要有家传或师承教育、现代院校教育、西学中班等。
在家传和师承教育为主导的中医人才培养时期,中医人才的成长主要依靠师傅的学术传授水平和弟子个人的努力,培养出优秀杰出人才极其有限。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在解决中医高学历人才培养量的问题上同时也凸显了中医人才质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旨在探索培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探索。如:国家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计划。2011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高端论坛,就中医院校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议题进行了总结交流。“十二五”又开展了卓越中医师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
在继续教育方面,有西学中模式、以继承为创新的研修模式等。如:2008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传承培养工作试点项目”——中医高级临床医师培训班“中医大师班”。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的名医工作室项目等等。
3.2 主要问题
3.2.1 大师级中医人才匮乏,优秀后备人才不足
如前所述,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等大师级人物大多年逾古稀,亟需发展后备人才。由于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培养一名真正的优秀中医后备人才至少需要10-20年的周期[4]。而现代中医教育体系无法输送优秀的中医后备人才,中医后继乏人的现状令人堪忧。
3.2.2 中医院校教育急需改革,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如前述中医杰出人才现况可以看出,近50年来,从中医院校培养的杰出人才仅占0.31%。当前院校教育大多模仿西医学教育的“三段式”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中医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造成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脱节。在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上,中医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许多方面都单一僵化,研究生论文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导师的学术思想,也无法体现学生个人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才华,缺乏学术个性,丧失创新能力。
3.2.3 中医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
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医事业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政府财政投入远少于西医院;二是从事中医收入也相对较低,中医诊断价值没有体现;三是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诊断不能作为法律依据,依赖现代仪器检查越来越强,削弱了中医思维能力;四是中医行业内部也存在对中医缺乏信心的现象。种种原因影响了青年人从事中医的动力,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8%的高年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表示不将中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3.2.4 中医继续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中医人才的成长
继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历教育基础上的提高与升华,现行的中医执业资格认定、职称晋升条件、继续教育学分的使用价值未能完全符合中医发展的需求,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中医药为主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与质量。
4 思考与对策
任何事业的兴衰都取决于人才,惟有立足人才培养,才能致力事业发展。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中医事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大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力度
当前中医院校教育模式的弊端已毋庸置疑,中医人才的培养除了在培养模式上要不断改革,在专业布局上也要扩大中医专业在一流学校的设置面。让一些优秀青年有机会接触中医专业,为中医事业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建议一些有条件的综合性院校积极开设中医专业。
4.2 加大对中医院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医院是中医事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基地,政府在扶持医院发展时,要考虑中医院与西医院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政策上保证经费投入一致,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的相关政策一致,同时增设中医诊断收费项目,以体现中医思维的价值。
4.3 做好中医继承,不断完善中医继续教育模式
中医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名老中医是中医优秀人才的代表,应积极做好中医继承工作,在“十五”“十一五”之后,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研究列为持续科技攻关项目,每五年确定一个阶段目标,逐步提高,逐步扩大范围。
参考文献:
[1]朱旭红,刘建民.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6(3):339-341.
[2]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DB/OL].http://,2013-5-1.
[3]2011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DB/OL].http://,2013-5-1.
[4]郝东明.创新与中医教育[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42.
[5]翟双庆,石琳等.中医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医教育,2007,26(5):14-18.
关键词: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过程,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因此,探索和研究“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于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背景和内涵
1.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被分成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这种阶段划分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弹性化处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对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实践有很高的连续性要求的基础学科。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理科和医科开始采用“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效益及学位论文水平,而且大大缩短了攻读硕士学士、博士学位所需的时间。
2.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是指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培养方式。将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完善和优化研究生教育,使人才知识结构更加精深、广博,在博士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贯性和统筹性是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本质,即通盘考虑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制定统一、连贯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对本科生阶段的知识进行积累,而且还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本科生阶段向研究生阶段的过渡。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
1.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以便适应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目的在于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在基础类学科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点:
一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既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高知识层次和科学研究高连续性的要求,又有利于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学制一般为本科生4年,硕士生2年~3年,博士生3年~4年,加起来需要9年~11年;若要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每个阶段都需要经历入学考试、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基本学制一般为八年,即“3+2+3”的周期分布,在时间周期上明显缩短;同时,该模式通过简化重叠环节,压缩重复内容,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毕业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设计,完善和优化了培养过程,使得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能够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全面的科研锻炼,产出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是增强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减少了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变更学校的次数,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周期长、难度高、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由于学生较早确定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中途不再需要为毕业、就业问题分心,可以在完整的时间周期内规划学术路径,设定学术选题,专心致志开展学术研究;许多学校在本科阶段即为“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配备导师,让他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加强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减少了学生对环境和人际磨合的不适感。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提高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四是连续的时间周期安排。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培养博士生,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供了可能,也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国内外访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是选拔方式不科学。“本―T―博”贯通培养的选拔条件只参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科研的潜在素质,仍是个未知数。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以高考成绩录取的选拔方式,成为变相的“一考定终身”。与那些经历高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三次选拔的学生相比,“一考定终身”式的“本―硕―博”贯通培养选拔方式的不科学、不公正显露无遗。
二是培养环境封闭。“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虽然保证了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但同时也造成了学习与科研环境的相对封闭,近亲繁殖现象突出。在同一学校八年的学习时间,课程的更新速度与层次差异存在局限,教师之间的学脉传承也可能会造成信息、观点来源的单一;由于研究生教育模式基本采取的是导师与研究生“一对一”指导,关系较为固定,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导师之间、学科之间壁垒森严,难以打破。而学术研究需要跨学科技术与知识的交叉融合,需要学术视野的广博和研究领域的开放。因此,“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会对科研的创新性和交叉性造成束缚。
三是操作层面存在机制障碍。在大多数高校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管理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而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各院系负责本科生与研究生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也不一致。如果各部门、人员之间不能形成共识、协调合作、打通环节、统一部署,贯通培养模式就会成为分段式培养模式的简单拼凑,或在出现问题时各方互相推诿,或在出现分歧时各方只站在本部门的立场和角度思考,最终损害学生的利益,造成人才培养效益的流失。
四是课程缺乏连贯。“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式只是做到了“形连”而不是“神连”。普遍来说,“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课程设置“搭乘”的是普通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与普通博士生培养也没有太大差异,并未真正体现出“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式的优势。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虽然“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局限性,但总体来讲,该模式还是利大于弊。因此,应该趋利避害,不断优化贯通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
1.明确阶段目标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 “3+2+3”的时间周期安排,这并不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阶段的区分,而是培养任务的区分,即知识架构阶段、方法训练阶段和选题研究阶段。在前三年里,通过课程学习和经典阅读完成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扩充;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通过实验室轮转、导师团队指导、多课题参与等方式进行科研方法、科研技术和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在最后的三年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知识架构阶段,应整合课程资源,使各年级课程之间形成层次性和互补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前沿,避免内容重复、领域狭窄和结构偏颇;在方法训练阶段,应整合实验室资源和导师资源,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到最先进、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并组建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聆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讲座,参与企业实践工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选题研究阶段,应整合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科研条件,并在必要时将其送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在每一阶段结束时,再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该阶段的学生培养质量给予评估,并作及时调整。
2.优化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是按照“3+2+3”八年贯通式培养,优化培养机制,采用全新的综合培养方案,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动态管理和分流制度,确保三个阶段有机衔接。具体而言,在本科学习阶段,前三年实施学科通识教育。第三学年末将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和个人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分流:通过选拔分流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学科方向并配备导师,进入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阶段学习;未通过选拔分流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进入相关院系,按照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继续学习,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后授予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进入“本―硕―博”贯通班的学生在第五学年还可以在该学科相关专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选择硕士毕业:选择硕士毕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生培养计划后授予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而进入博士生阶段连读的学生继续攻读学位,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高校可在课程修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上全面实施创新型教学,并推行灵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及个人情况,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转专业,攻读双专业、双学位等,也可以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参与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3.完善培养过程
“本―硕―博”贯通培养过程中,应实行贯通培养,按照对学生知识结构既宽又厚的要求强化培养过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构建创新性综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教育体系要求下不断进行创新,加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培养方案的衔接,有机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的结构与系统,进行课程融合、重组、渗透与贯通,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构筑平台课程,实行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注重U大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加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度,强调课程的前沿性,增加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学生从大学四年级开始进入实验室,其部分课程以自学的形式完成,部分课程经导师同意可以免修。为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可开设一些双语或全英语课程,利用院士、博导以及教授们的合作,选派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学习、交流或联合培养研究生,每位学生前六年要有在国外培养的经历。
三是加强科研训练,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科研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多渠道展开科研训练,使“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博士生尽快深入科学研究。可采取的措施有:进入实验室轮转,初步进行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以助研身份参加教授的科研活动,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和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科研氛围中体验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
4.提供制度保障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要实现无缝对接,必须得到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大力配合,并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在该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分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学校领导要在兼顾学校专业特色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达成运作该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入才的共识;职能部门要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划分实施该模式的学科专业范围,然后由各院系自愿申报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运作的策划方案;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具体操作方式可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职能部门只需监督程序和复核结果即可;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上,需要职能部门提出基本要求和规范,各院系负责整合课程和细化培养环节,导师及其团队则要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负责在生源分配、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方面为相关院系提供政策倾斜,院系负责为入选学生指派导师、优化课程、强化指导、落实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建设上,应制定与该模式相配套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分流制度及后续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同时,与该模式相关的保研指标分配、中途学位获取、淘汰学生出口调整等具体问题方面,要由职能部门和院系以及导师们充分协商、妥善安排,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必要的扶持与监管之外,应尽量保证院系享有充分的自和灵活度,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进行处理。
5.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滚动考核机制,以保持整体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在第三学年末,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和个人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分流,不符合要求者可转回普通班学习,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后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通过考核者,进入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阶段学习,在第五学年末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选择以硕士生身份毕业,合格者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学位论文后获得博士学位。通过考核的学生将免试连续完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还应采用多维评估体系。依据发展、注重学生纵向、多视角、多方位的评价原则,对“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侧重培养。院系在培养学分、课程成绩、学位论文考核的基础上,采用导师组制为主的理论研究、科研应用、项目交流的阶段性考核和创新评估双重机制,在“本―硕―博”贯通培养周期中实行导师汇报制度,学校规定最长汇报时间间隔并进行抽查。这样,“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在任何方面取得的成果都会显现出来。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适应了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目的在于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更有利的条件。高校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工作,依托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尊重和关心学生,并通过国际交流、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和推广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关键词] 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时代的产物的创新人才也急需建立规范的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的角度,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取代知识的传授而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广泛借鉴现有成果,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综述
十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为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基础课程安排,确保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在教学计划内,将全校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在培养形式上,实现“多模式、多层次、多途径”推进。理科专业,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工科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文法经管类专业培养知识面宽、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可以部分学院为试点,建立本硕连培班,或者有计划地实施“3+1”、“7+1”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方案。
2.“BEST OF BEST”等形式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尝试
随着学科专业化的不断凸现,基地班等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平台的优势也日益彰显。高校从带动整个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基地,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得以建设。基地班培养的人才基础厚、后劲足,60%以上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专注学术的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好评。同时,试验班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重要形式。试验班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强调外语的专门训练,强调个性化培养,成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
3.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新探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国家和省级的“挑战杯”竞赛活动以其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质量优等特点和空前的影响力、号召力,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子投身第二课堂学术科技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实践教育功能和专业教育等功能,普遍增强了大学生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和信心,浓厚了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很好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挑战杯”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1.“挑战杯”模式的形成
学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以科普类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科技格局。同时,通过多年举办和参加“挑战杯”竞赛,逐渐形成了建立在“大学生科研立项”基础上的项目遴选制度。
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挑战杯”项目遴选制度,学校“挑战杯”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伴随“挑战杯”课题确定、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与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2.“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不同阶段与培养重点的呼应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展露出来。
(1)“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挑战杯”项目在遴选制度的支持下,充分依托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等载体而出炉,即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具备潜质的优秀学生组成贮备人才;通过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申报组成储备项目;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将两条线索结合起来组成“挑战杯”竞赛项目遴选机制。
“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在:一是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二是透彻的政策解析、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在模式的第一阶段,两种手段的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2)“挑战杯”项目开展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
学生把自己的创新思想变成现实的创新实践是整个“挑战杯”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创新实践与“挑战杯”项目研究是同步的。“挑战杯”项目研究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主要是从不同研究阶段培养的创新能力体现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宏观控制能力是关键,这从“挑战杯”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来;实地调研与分析能力主要从数据与材料的搜集与分析中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对团队成员分工安排和控制活动结果这两方面得到提升;创新成果的表达对文字表达和编辑整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形成的作品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成果。在“挑战杯”模式下,创新成果也就是项目研究的最终结果。当然,研究的结论并不等于创新成果,也并不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画上句号,因为创新成果的产生依赖成果的转化,这就要我们构筑通畅灵活的转化渠道。
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创新人才浓厚的创新创造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有力证明。学校自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始终保持着湖北省领先地位和发起单位的资格。截至2007年,我校创新人才累计获得学生专利70多项;在国内各类核心、重点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若干。在2005年,学校创新学子参加了代表世界机器人足球最高水平的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决赛,夺得仿真5:5项目冠军,展示了地大创新人才的风采。
三、完善“挑战杯”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虽然“挑战杯”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也在日益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机制的完善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从项目遴选和创新思维培养上下功夫
“挑战杯”项目遴选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所需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我们要做的是:首先,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很多学生、教师对“挑战杯”还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其次,要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要在“挑战杯”主要依托的青年科技节、科研立项、“挑战杯”系列赛事等常规活动的形式、参与群体、效果评价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使这些平台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再次,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
2.从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上抓落实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教师指导机制。主要形式为:认真进行选题立项指导。专业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准确地把握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总结出有突出价值的选题;科研过程指导。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研究领域的前沿资料,引导同学对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二是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以大学为基地,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科学园或研究园,使其成为大学科研的有效基地;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学生奖励机制方面,可考虑将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与推荐免试研究生相结合、与综合测评挂钩或设立创新学分等。在教师奖励机制上,学校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有本科生参加自己部分课题的教师可以优先立项等。
3.从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中出成效
“挑战杯”模式的成功运作,需要创新成果来证明,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成果认定转化机制。为了使该模式能取得更大成效,利用成果的展示来发挥扩散效应也是必需的。在成果认定转化上,学校应该尽量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信息,如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科技查新等,在学生无力承担相关的费用时,学校要积极出面协调,保护成果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对于极具市场价值的成果要尽快采取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将其推向市场,使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具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挑战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地大校办字[2006]61号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58-02
从2009年开始,为适应各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未来几年研究生教育结构将调整为专业学位型、学术型研究生各占50%。为了保障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1]这表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实现由“知识创新”向“知识转化”的转变,定位于面向产业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掌握。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即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有着重大区别,这也给高校的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如何突破与人才培养面向领域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整合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导师、项目、平台资源,构建基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助于高校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对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同一个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职业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彰显不够;在培养方式上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单一,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协同育人机制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校外导师师资力量不足;论文内容偏重学术性,形式单一;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从招生、培养到社会用人单位评价等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普遍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便车,只是在成熟的学术型培养方案上作简单的修改,与学术型在同一平台上培养,没有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的实质性参与,只是在考核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所降低,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类培养、分类指导”。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内涵为各方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等;各方依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同围绕国家特殊需求、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产业战略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所需的优质资源平台,如依托项目、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联合建立经济实体、创办大学科技园、共建研究中心、企业定制(委托)培养等平台;各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按照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要求监控教学质量[2-3]。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校与协同各方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构建“两段式、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是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第一年在校学习和第二年在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两个阶段;“三结合”是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保证研究生层次应有的学术标准又要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坚持应用研究、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学位论文工作机制;坚持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专业背景与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可由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以及能力拓展课程三大模块组成。
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尽早了解国家、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各领域课程体系中开设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由行业有影响的高级管理专家和高级技术专家领衔主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和行业人士的互动平台;在确保共性培养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基础上,鼓励研究生通过参加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实现个性化培养,将个性化培养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在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完成实践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专业学位的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创新平台优质资源采取“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项目包括国家需求项目、行业企业项目以及仿真项目三层次培养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项目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建立学位论文团队组织形式,改变以往“一人一题”和指导限于一个专业的组织形式,创造条件选择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题,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一个项目组,由协同各方共同组成导师团队(组)。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管理能力等隐性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以及导师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最大化,产生新观点、新思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产出重大成果。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是保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和管理组织,明确各协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调动各协同方人员的积极性,使各方既独立开展工作,又相互协调配合。
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培养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根据“优化、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以实质性协同为基础,以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重点,探索协同平台资源高效共享机制,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4]。同时加强校地协同,积极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培养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联动机制。根据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协同创新项目,实现人才需求、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有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提高。高校应积极探索本科后期教育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优质生源选拔机制,增进考生对行业发展及相关专业学位的了解;企业(行业)根据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在职人员学位进修选拔机制。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培养的考评机制。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过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高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指标的比重, 学校不能成为单一的评价主体,企业也应对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采取对各方评价权重进行综合考量方式;同时在设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用简单的可显现的学术成果的数量和等级作为评价依据,否则就会伤害参与协同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研究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逆反问题,背离了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在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导师评聘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无论校内外导师在评聘时,都应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专业学位职业指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通过建立研究生导师组制度,拓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渠道,强化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拓展行业视野;吸纳国内外特别是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精英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构建学校负责其他主体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一方面推进了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与协同方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R].200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一种建设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网络工程,创新人才,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速发展的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造就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了人们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巨大社会工程,极大地推进了信息化进程,加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对网络通信行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从而构筑了社会对网络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我院于2003年开始招收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并于2007年开始建设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1社会调研与创新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本着学习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的原则,通过查阅资料、会议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调研国内外教学改革和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状况。经过调研表明,国内外许多大学都积极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基础、参与创新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实验题目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应用,所设置的实验项目大多数和实际相结合,如设计太阳能汽车、吉他弦的频率、垒球的运动轨迹、望远镜观察等;哈佛大学强调提高学生兴趣,对实验题目精心设计,如哈佛大学的“打靶实验”等等。然而大多院校虽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都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教学创新等。但这些都只是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枝节的修补,鲜见有从统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多地趋于高度综合,融合将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网络工程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终生学习意识、终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是人们利用已有的信息、经验和知识,基于一定的具有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目的,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能力。因此,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不断产生新思维、新创意、新开拓、新发明和新发现。
具体来说,社会要求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追新求异,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崇尚创新、乐于创新的创新欲望和渴求,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创新人才具有认识未知事物或站在新的角度看待各种事物及问题以获得新发现的强烈愿望,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工作。
第二,自强自信,具有创新品质。创新是实践活动,但没有优秀的创新品质是难以成功的。创新人才每前进一步都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的目标始终不懈地进行奋斗,锲而不舍,遇到挫折和挫败不退却。只有具备这样的创新意志,才能不断战胜创新活动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理想。
第三,个性鲜明,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离不开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与满足,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可能发现新问题、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新人才必须有独立的个性,个性化是创新型人才形成的基本要求。
第四,富于幻想,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火种和出发点,是有效创新的基础。
第五,见解独到,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既有高度分析又有概括的成分,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类型,创新思维有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新颖性等优良品质。
第六,卓越的实践能力。创新要求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无论科学上的发现,还是技术上的发明,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事实上,大多数创新是经过想象、假设、实践三步完成的。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创新人才不仅要勇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卓越的将设想和创意付诸行动的能力。
第七,知识结构合理,多学科综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综合、交叉与渗透的特点。这就必然要求创新人才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要求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因此,创新人才须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这是从事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进行创新实践。创新人才拥有的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路便越开阔。同时,完备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科学综合化、一体化意识,有助于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八,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正在使人类的变革呈指数性增长,学会学习并能及时吸收、灵活运用和迅速更新知识已成为创新人才跟上时代变化、开拓新领域以及进行创新工作的重要保证。创新人才还须具有强烈的终生学习意识和很强的终生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九,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网络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工程师,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工程意识和很高的职业素养,因为网络通信行业是一种工程性很强的行业,必须遵循软件工程、电信工程等的基本原理,按照工程的客观规律来实施一项研发。学生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工程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形成自己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较高的综合素质。工程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工程人员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国际化的开放性视野和非常顺畅地运用外语与人交流思想的能力。作为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要在信息化浪潮中就全球市场准入、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推动有益的商业环境以及标准和安全等重大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行动。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掌握一门流利的外语,是国际化人才的一个显著标识,有利于我们做到博采众长,也有利于占据网络技术的制高点。
2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与定位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我们根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统筹本科总体培养方案。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将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始终贯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中,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内与课外全程全方位支持学生个性发展,使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为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首先,改革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方面:基础理论课教学方面,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调整课程内容及学时学分数,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内容,加强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进行必要的整合,对课程进行重组,建设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群;关键技术类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体现工程技术特点;专业选修课程要增大比例,模块化设计,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选择,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跨学科及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充分体现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和经济、管理、法学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人文、艺术修养的教育、沟通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要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三个层次:基础、专业、应用。基础层:含自然科学基础及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及认识实习等;专业层:含专业课实验、电子电工实习、网络综合布线实习、网络工程实践、专业课程设计等;应用层:含综合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特别是在应用层次的实践教学中,要大力推进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和考核标准,健全能力考核体系,提高能力考核部分所占的比重。
其次,建设一支勇于创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积极与国内国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跟踪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定期安排教师参加相关新技术培训和学术研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形成促进教师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激励机制。建立企业技术主干作为兼职教师上课的机制。
第三,继续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推广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觉悟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兴趣小组等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以项目设计、参加各种赛事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要采取措施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教学模式的创新,采取各种方式,彻底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使理论课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把实践环节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最后,创建以教学为中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学不可能没有科研的支撑,科研、教学必须和企业需求相结合。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开发项目,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型教师队伍,将科研开发中的案例与教学相结合,并且将科研开发项目进行分解,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项目开发,或通过毕业设计进行项目研究与开发。将生产、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实践环节的内容,培养学生科研开发能力,使之成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和特色办学的原则,以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为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专业、学科和产学研项目为载体,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绩显著,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学科建设方向明确,学科团队基本形成,知识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科研成果及其产业化方面作出显著成绩,有些方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3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及措施
3.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坚持“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构建基础厚实、专业精新、个性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如下的创新人才指导性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框架:提出“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达到该目标,构建“理论基础”和“工程训练”互相融合“平台+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平台”是专业基础课程群;“模块”是不同特色的专业课程群。
指导性培养方案:共155学分,其中课程教学130学分,实践教学20学分,创新学分5学分。
1) 公共基础课(37学分):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
2) 专业课(65学分):是指某学科各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
3) 专业选修课(20学分):是指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课程。
4) 实践环节(20学分):主要是指实践、实习、实训环节。
5) 创新环节(5学分):主要是体现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环节。
6) 公共选修课(8学分):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特长、爱好选修课程,亦可跨学院选课或选修研究生低端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即可。
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新的培养方案较好地处理了教学计划的相对统一性与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关系。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根据学校提出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试验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自主性;以实施学分制为背景,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设计多种智能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留有按自身发展潜力选择的余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优化了课程体系和结构,加强基础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学时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加强基础性教学方面,转变了基础教学单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思想,构建了以雄厚的文理教育基础为支撑且能满足不同学科需要的基础课教学平台。
3.2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首先,不断优化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模块设置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注重加强基础与强调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科学组合了公共课基础平台与专业课基础平台。做到“开课有计划,调整有论证,过程有管理,质量有保证”,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完备,教学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并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监控与管理,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建立了多个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中国电子集团第十三研究所、北软教育、石家庄市赛尔软件等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了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试点。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知识学习-生产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全方位递进式的实习教学体系。
第三,建立并完善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平台。我院拥有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包括物理实验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新型薄膜材料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电子与电工综合实验中心;拥有普通物理、电子电工、网络工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先进,覆盖面广,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通过搭建实验资源共享平台,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展了课程创新实验活动。
第四,组建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学团队。注重教学团队建设,组建跨专业、跨学科集科研、教学、管理为一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自主开发或选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以科研促教学,产学研相结合,积极申报各类教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五,优化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管理。加大与科研、应用的结合,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主要来源于科研与生产实际,科研性论文鼓励学生用英文撰写。
第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大力发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以学院无线电协会、软件创业协会等大学生创新协会为基础,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为其提供场地、经费、设备、耗材及技术指导等,利用开放实验室,组织各种科技竞赛。
4总结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构建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能力导向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程搭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平台,构建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势必会推进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梁普选. 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57-59.
[2] 兰晓红.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4):84-88.
[3] 姜仲,杨英鹏,娄军. 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5):107-110.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st Area for Innovative Talent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Chang-guang, LIU Jian-jun
(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论述了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创新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界定和分析问题的素质、不断提出不同的独到见解的强烈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等。同时,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良好的个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创新人才模式涉及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验训练、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等多个环节。
2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制,才能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教育。个性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是指人表现出来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决定着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意志特征、情感特征、理智特征。大学就是要强调个性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同时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创新能力评价应该包括: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从宏观上讲,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点要放在一个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和一个系统上,并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触类旁通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3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的问题
(1)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激发个性潜能,并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但是,学校的培养方式总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批量化培养,关注的是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就可能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生错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学科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研究项目、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等教学资源,自己决定成长成才的方向。
(2)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主要源自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兼顾学科专业的共性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现状要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做起。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常以阐述、推理、演绎、归纳的方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通常以调查、实验、实训、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升华。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过于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教学体系被固化,教学活动注重知识传播,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人手,以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做好综合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和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