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泥塑教案

泥塑教案

时间:2022-08-22 15:0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泥塑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泥塑教案

第1篇

行知行园本教研教学改革一、坚持“行知行”,开展园本教研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强调了“行”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讲艺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想谋求专业化的成长,其重要的途径便是“行”――实践。

1.写反思。“实践+反思=成长”,坚持写教学反思是我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有力的举措。陶行知先生有反思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教师的反思,记录的都是他们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及思考,真正把问题变成课题,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把课堂变成了研究的主阵地,把自己变成了学习、研究者。这样,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广大教师不仅养成了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教学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与水平。

2.结对子。“师徒结对”是最基本、最传统的带教方式之一。每一位导师须带教1~2名青年教师。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带教”的内涵与形式也在扩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带教”意义外,导师与被带教对象还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指导、合作、共建、发展的带教关系。在导师的指导带教下,青年教师将会得到迅速成长。

3.立课题。我园积极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活动,把陶研、教研、科研融为一体,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以课题研究来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国家级课题《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推进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4.编教材。新课程改革对于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三级管理模式,即中央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尤其鼓励地方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根据学校特色和地理环境编写园本教材。

我的家乡――长汀是客家首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间风俗,共和国名将、傅连,体坛名将陈宏、张庆军等名人曾在这里生活、学习过,怎样引导孩子们去认识汀州民间的传统文化,去探索发现汀州民间风俗的艺术魅力,利用本土的教育资源,让孩子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这些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为此,我园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通过实地考察、搜集整理先后编写了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园本教材。如大班《有趣的客家民间风俗》《秀丽山城真美丽》《汀州名人我爱你》;中班《客家儿女手儿巧》《古城新貌多宏伟》《历史名城远名扬》;小班《客家童谣我会念》《客家游戏真好玩》《客家小吃味道美》等园本教材,充实了幼儿园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坚持“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进行教学改革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儿童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指出:“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要把教和学紧密相联,即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理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造性的课堂应该是孩子的人性得以张扬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孩子们为创造主体的课堂。为了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实现解放,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为了使集体备课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使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在备课内容上强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备课形式上强调变教案为学案,以学定教。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共同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各抒己见,在集体议课过程中交谈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要与同事合作,共同探讨集体议课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要对集体议课后所形成的参考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幼儿实际的教案。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成为幼儿虚心的学习者;平等的合作者;真诚的赏识者;价值的实现者。强调“注重生活教育”“活动中学习”“关注兴趣”。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运动,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良好的个性是非常有益的。

三、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拓展教育时空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应扩张到大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去,同样,社会的各方面和大自然也应引进学校和课堂”。

1.开设特色课程。我县的泥塑、剪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艺人也层出不穷。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培养审美情趣,我园积极把泥塑、剪纸艺术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向幼儿系统传授泥塑、剪纸艺术知识。另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幼儿走出校门,去探访民间艺人,互相交流,感受民间文化气息。

2.加强社会实践。我们经常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列活动,让幼儿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我们先后组织幼儿去老人院慰问孤寡老人、看消防队叔叔演练等活动,我们还充分挖掘当地的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参观上官周故居、纪念馆、福音医院、张赤男烈士纪念碑等名人遗迹,走访世界体坛名将陈宏、张庆军,通过听取介绍,观看图片、录像资料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学陶师陶的道路上,我们将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园本教研新途径,形成“在反思中成长,在互动中提升,在实践中发展”的园本教研的新局面,就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20xx美术教师工作总结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20xx年的脚步已走过了一半,一个学期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新时期的小学生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认真备课,及时书写教后反思。一学期来,对于五年级的新教材,我加大了研究力度,备课时不但要被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于三年级也同样和同课头老师备课,共同研讨,并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平时有时间还通过网上查询,外出听课,学习有关师德的书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美术教育》还订阅了《少儿画苑》,使自己在教育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做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立足“用快乐贯彻课堂,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四五年级美术及三年级两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课时量比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级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仔细评价,不同类型得到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平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对于有些课程,由于材料原因,无法正常进行,于是,我创设了校本课程,把泥塑课改为橡皮泥课,水墨画改为油画棒创作课,这样不但加强了课程进度,也让我们的课堂增加了乐趣。特别是橡皮泥,泥塑的色彩太单调,而橡皮泥是五彩的,学生就抓住这一特点,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看着学生的一件件作品,我惊呆了,更让我知道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多高多棒。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它工作:

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本学期对于美术兴趣小组这一特色,实施了突破,一大周安排三次活动时间,并对人员进行了挑选,经过培训练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先后参加了新密市举办的师生书画比赛,中国少儿书画比赛,从比赛中让学生增加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对于跟班工作,本学期依旧以往的制度,及时照看学生,随学生吃饭。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感恩之情在我心中”师生演讲比赛,第三届“绿色童谣伴我行”活动,“班歌、校歌评选”活动,校运动会,期中家长会,第七届“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六一节”文艺演出,“兴华小画家”书画展等,同时还有许多的宣传海报、展览橱窗等等,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需要全程积极参与,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打的热情把它们完成,基本上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育得失。

1、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不够,以后改进。

2、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人员和次数应在加强些,创作的内容应多样化些。

第3篇

长期以来,很多专业教师在上手工课时,往往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忽视结合社会需求明晰教学目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着向学前教育机构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需结合幼儿园现实需求,以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手工制作”这一课程,在开课之前,我走访了南宁、钦州几家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并对一些之前在我院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幼儿园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就我院开设的手工课程教学情况与幼儿园实际需求进行访谈。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了“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目标:(1)掌握不同阶段幼儿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2)能根据需要制作玩教具;(3)能按要求进行环境创设;(4)能上好幼儿园手工课。在此基础上,我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时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教学内容应同时兼顾当前学习和未来教学要求的特点,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为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和适用的职业技能,我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选取泥塑、折纸、剪纸、布艺、拼贴画、废旧物品做教玩具、果蔬造型、种子贴画、树叶粘贴画、手指画等项目作为“手工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我采纳多位幼儿园老师的建议,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性,在该项目下制定详细的子项目,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整学期的教学有章可循,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参与式、探究性学习

3.1理论讲授先行,让学生掌握手工课学习的意义及要求

传统的手工课教学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建构。然而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为此,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我安排六个课时就“手工制作”课程学习的意义及手工制作基本原则、注意事项、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等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几个课时的探讨,学生深切意识到“手工制作”这门课程对他们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这门课的态度;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制作玩教具、进行环境创设时在材料选择及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要求,这为接下来的手工制作训练打好基础。

3.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手工课的兴趣,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让学生欣赏我课前制作的作品和往届学生及幼儿园制作的作品,并分析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网上收集相关主题的视频、图片,直观、唯美的画面及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这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创造性制作玩教具奠定了基础。

3.3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授课方式

传统的手工课程教学中,以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技法与模仿作品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及生活背景、忽视手工制作的地域特殊性及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学习与现实脱离关系,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针对这一问题,在授课方式上,根据不同内容主题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如与学生相比,泥塑、剪纸项目是我的强项,在要求学生针对该主题进行作品制作时,我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对该主题相关的历史、制作技巧及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并进行随堂指导。而有些主题如利用各种贝壳制作玩教具中,因我们学院地处沿海地区,很多学生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对各种贝壳种类非常熟悉,也见识过很多由贝壳制作的手工艺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该主题的指导老师角色交给这些自告奋勇的学生,由他们组织小组成员搜集相关材料,并结合制作的玩教具必须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环境创设的要求制作出多样化的作品。教师角色的双重转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4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以个人、小组相结合方式完成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手工课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创设有利条件。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授、相关知识经验拓展及制作技巧演示结束之后,基于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要求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完成作业。针对较简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主题则要求个人完成,如泥塑等。某些手工制作有困难且不易达到效果的主题,如结合幼儿园教学要求用贝壳装饰主题墙,要求学生组建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具备互相学习,共同合作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备创新性的要求,也使学生主动探索、发散思维,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3.5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手工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教师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并列的“专业技能”。④幼儿园教师最根本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根据课前对已毕业的学生走访了解到,很多学生手工课理论知识、技能掌握很好,但是在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教学活动时,未达预定效果。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之前的手工教学安排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组织教学能力训练的培养。为此,我把每一个学生必须到学校附属幼儿园组织一次手工教学活动作为整个学期教学计划重要一环节。在学生到幼儿园组织手工教学活动前,组织学生编写幼儿园手工活动设计教案,严把教案设计关,落实课前试讲制度,全程参与学生组织手工教学活动过程,并请幼儿园老师协助点评、指导。学生通过亲自组织幼儿园手工教学的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3.6举办手工作品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互动交流

成果展示是以美术课程为核心的手工制作课程的一个很好的形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成果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手工课程开课之初,明确告知学生在将近期末之时将面向全校举办手工作品展,届时将分两个展区,一个是平时课堂作业展区;另一个是参赛作品展区,学生个人设计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的玩教具参赛,由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学生作品进行打分,分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奖励。手工作品展成为让学校其他专业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平台。

4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第4篇

中学美术鉴赏,是中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树立审美观以及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鉴赏贯穿中学直到大学,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初始阶段,课时内容必须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掌握学生的欣赏特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提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趣味性

面对一副美术作品,该如何鉴赏?从目前中学美术课来看,教师课堂讲解知识的时间很多,留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时间很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充分把握课堂重点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不但要提前预备好当天的教案,慎重选择当天课时所用美术作品,题材内容要符合当天课程侧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以下几个方法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1)放大学生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哪怕很小,教师也应该放大其优点,给学生巨大鼓舞,使得学生从心里不厌烦美术课。(2)指点学生的思想方向,老师应该从教学的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联想、创造、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教师在教学中肢体语言要丰富,或适当的夸张的肢体语言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给学生以亲切,愉快轻松,心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工具,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改变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发展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上老师通过教材、教案,复述式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填鸭式教学,学生真正能掌握知识的甚少,特别在于初中阶段考试重点不在美术,导致学生以及教师从根本上不能认识到,美术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艺术感的重要阶段,传统教学模式,课上几乎都是教师再讲,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无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联想等能力。作为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应该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上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空间,帮助、发掘、引导学生的潜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例如:学生老师互换教学角色,教师课前准备好一副美术作品,课上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上台讲解这幅作品,好在哪里,支出哪里不足,作者的思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教师在学生讲解完成后,补充讲解,对学生理解错误的进行引导,使其正确认识,对学生分析对的,加以鼓励,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在例如举行学生之间的美术作品比赛,课上老师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内容,讲解作品表达思想,老师进行综合点评,学生选出那个作品最好,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竞争的机会,激励学生主管能动性。与此同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美术的印象,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点评,既能互相学学习,又能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三,明确艺术多元化特征

画有定理,但无定法。如:国画中荷花的画法,通过水墨的浓淡来表现荷花的虚实,虽然这个荷花和现实中不一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是荷花。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写实、夸张、抽象等任何形式都有其独特内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化特征,让学生改变固有思维,认为美术只是照样子画下来,画得越逼真越好,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如何利用马的哀鸣寓意西班牙人民受苦受难的所产生的恐惧、爆裂气息,如何用狰狞的牛头表现当政者的残暴,与社会的黑暗。引导学生走出固有思维,大胆的在绘画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性格,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大胆将绘画手法结合、融合,创作出新的形势的作品,不拘泥于单纯评论作品的好坏,重点培养学生认识艺术多元化特征,例如国画与水彩、油墨结合等通过不同画风结合创造作品,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作品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作品充满思想、灵性,而不单纯的写生、临摹。同时教学上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展示其他形式艺术作品,如:剪纸、插画、兽皮工艺,竹编工艺、年画、泥塑、布艺等民间艺术手法,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增加教学娱乐性,同时更是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能充分意识到艺术多元化特征,不拘束学生思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对各种民间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提出自己看法,然后教师在旁解答疑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艺术形式的认识。

四、提高老师自身艺术水平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提高教学亲和力,提高自身威信,教师以身作则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美术鉴赏家相比美术欣赏对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要去更高一些,教师不仅仅通过教学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名著,以及民间艺术等更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分析、点评,从中理解到艺术作品的内涵。如教师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知识,美术方面的相关论著,提高自己对美术科学知识的认知,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有关方面了解更多方面的美术信息,除去关注经典美术作品外,更应关注现代美术作品的动向,加以对美术的理解。

总结

提高中学美术鉴赏水平与以上几点是密切不可分的。在积极提高鉴赏课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维,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上多进行角色互换,以及引用一些类似新颖有效的方式,充分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力与内心世界,更好把握美术鉴赏教学,引导学生对美术多元化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积极认识美术的多元化特性,引导学生走出固有思维,发展个性化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掌握历史作品鉴赏能力同时加强对美术作品现有发展方向认识,做到为人师表,树立在学生中威信。

综上所述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需要以上几点相辅相成,环环相接,增加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中学美术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玫,王辉.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j].美术教育研究,2010,(2):83-84.

第5篇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设计;儿童绘画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美术实践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合理的设计活动。同时国家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的法规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范了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等。所以根据《刚要》的要求,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通过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具体的实施方法、效果反馈来加以说明:

一、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绘画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因: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在儿童尚未熟练的掌握抽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绘画来指代事物和宣泄情绪。绘画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认知和心理成熟阶段都有不同的绘画表现。绘画活动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绘画活动当中的要求、活动方式、绘画的素材以及评价都很容易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以上的原因都说明,儿童的绘画心理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设计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1、介绍“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教会学生制定适度的绘画活动目标。

新《刚要》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要求教育活动要建立在对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绘画活动设计的课程当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绘画发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个别辅导上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尺度。的确,现有的教材当中对儿童绘画的年龄和水平介绍甚少。因此“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有必要了。

“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设计到心理学的知识较多,教学辅导需要联系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是要总的介绍色彩、形线画和泥塑相比,他们各自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对绘画所涉及的三种领域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有个整体的了解。分析每一堂活动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当中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准确的把握该节活动课程的设计目标。

二是补充歌德的色彩理论。引领学生理解色彩的视觉析离与对比,了解色彩的情感。从而根据儿童的心性情绪,帮助幼儿寻找适宜的色彩归属。允许色彩目标的表达多元化。

三是要介绍儿童形线发展的阶段。只有让学生对各个年龄段儿童绘画应当出现的特征有所了解,才可能适度的安排绘画活动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正确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方案为儿童涂鸦阶段(18个月到3岁):介绍罗恩菲尔德关于涂鸦的四个阶段和罗达凯洛格对儿童这一时期的20个基本的涂鸦形式。基本形式阶段(3岁到4岁):介绍凯洛格的涂鸦在画面上的安排形式;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阶段(4到7岁):介绍这一阶段儿童人物画的特点。让图示目标更加的合理。

四是要介绍儿童绘画各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涂鸦期儿童自发的绘画;加德纳对儿童涂鸦“造名”或者命名现象的说明;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反复等特点。让学生们了解对应的发展特点可以兼顾群体需要和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让绘画的表达目标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分析“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教会学生创设适当的活动情景。

应该看到,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独特的事物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能够影响绘画的各种因素。补充儿童绘画的动机、儿童绘画的经验、社会文化的影响、绘画材料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影响等等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让学生能够根据活动课程的目标创设合理有效的活动情景。例如儿童具有梦幻的心性,所以在创设活动情景的时候可以设计童话的、艺术化的故事和情景让儿童置身其中。儿童同时也喜欢直接的经验,反对抽象的概念。所以创设活动情景的素材需要有实物的引入。调动儿童的视觉、触觉甚至听觉味觉来感知素材。

3、关注“儿童绘画的情感表达”让绘画活动的重点设计能够保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学生把握教学活动的重点,要从儿童的心理健康出发,重视心性的表达,注重事物的积极性的渗透。不能够简单的要求儿童对范画进行描摹,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绘画的素材。注重观察实物、注重儿童自身的情感在绘画中的表达。比如颜色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在儿童绘画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和基本形式阶段)儿童选择颜色的无意识性。但他们更偏好暖色;而随后的人物形式和图式阶段就由儿童把图画中的是事物颜色与他们知觉到的环境的颜色联系起来,开始更喜欢使用冷色。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画面中形象的大小、对绘画的任务做出的反应等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绘画活动中,让儿童健康发展。

4、了解“儿童的绘画天分”扩展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思路和经验。

为了让教学方法更加的恰当和多元化。需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天分对于不同儿童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也需要符合新《刚要》当中对教育活动的要求,需要强调儿童早期表征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独创性。所以,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素材积累了解天才儿童的共同性与个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因材施教。

三、效果反馈

1、学生在编写教案的过程当中,教学目的更加的明确,重难点把握更加的准确,设计的教学方案更加的人性化。

2、11级实习的学生反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能够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重视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更善于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能够尊重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走访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反馈:这部分学生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等更能够贴近儿童内心,帮助儿童成长。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认可。(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荷兰)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河北教育出版社

[2] (美)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轻工业出版社

第6篇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第7篇

一、卫生保健,及配合工作

1、今年是传染病流行的极高发的一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期还没有过去,H1N1又向我们凶猛的袭来。这对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又一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班及时召开班会,结合园里的要求制定了本班的防控措施,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进行宣传工作,希望家园一致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2、我们坚持每天做到开窗通风,加强晨午晚检,加强日常消毒工作。熊老师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工作从什么也不了解到慢慢熟悉,到现在能自己熟练的独立工作。自己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工作中,她从来不怕麻烦,虚心好学,每天很早就来到幼儿园,坚持用消毒水擦拭孩子能触摸到的每个地方。每周二是我班晾晒被褥的时间,从二层往下搬了30多床被褥她从来不怕麻烦。每周坚持消毒玩具及拖鞋。上下午班老师加强孩子的洗手这一环节的培养,盯住每一位幼儿,让孩子彻底把小手洗干净。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班没有发现一例传染病,出勤率也是很高的。熊老师除了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积极主动配合班上老师的教学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关心照顾每一位孩子,受到家长的好评。

3、王阳阳老师是一名非常细心、有爱心,虚心好学的老师。工作中从来不计较时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我们班在制作活动区和布置环境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经常是早晨到园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离开,别看她年龄不大,但对待幼儿非常细心,耐心是一名非常好的老师。由于我们班的两位年轻老师对我班工作的大力支持,我班工作才能开展的这么顺利,我对她俩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以幼儿生活为背景,开展更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蒙氏教学对于我和王老师来说还是不太熟练。今年的蒙班教研组加强教研,学习。对我们帮助很大;在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同教研组长杜老师及其他老师请教,在10月底我们班对蒙氏工作向家长进行开放,分成两组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的。第一组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展示了“带插座圆柱体与彩色圆柱体相结合”,第二组是年龄偏小的幼儿,展示了“棕色梯”,两次展示工作都是由王老师来进行。在展示工作前,王老师虚心向杜芳老师请教,杜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开放活动进行的非常好,受到家长的好评。

2、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九月份完成了“好吃的月饼”及“爱祖国,爱家长”两个主题活动。十月份开展了“重阳节”的主题活动。我班请来了两位老人,一位是淘淘小朋友的奶奶,一位是蕊蕊小朋友的奶奶,让幼儿懂得了从小要尊敬老人,好好学习,孩子们为奶奶们制作了小礼物。

3、我们这学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预设与生成”“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场地,科学划分,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材料,齐动手。在睡眠室设计了“小小建筑师”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半成品,及辅助材料。如各种瓶子,盒子,各种标志,红绿灯,花坛,玩具汽车,楼房等等,给了孩子们自己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活动室布置了“手工坊”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各种材质形状的小瓶子,纸卷筒,毛线,果壳,贝壳,彩泥等材料。激发幼儿装饰的兴趣,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并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经验。还开设了宝宝图书吧,及生活区,益智区。在楼道开设了娃娃家。我们用各种布为幼儿创作了包子,饺子,香肠等食品。用照片和彩纸把娃娃家布置的非常漂亮,温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活动区孩子们非常喜欢,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及专注能力。同时园里也开展了活动区观摩,评比活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在互相学习中,开阔了眼界。

4、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提高户外活动质量,我园开展了户外玩具制作评比活动。我们用椰汁桶制作了漂亮的梅花桩,用硬纸杯制作了彩色石头、蝴蝶飞起来、沙包等共30多件户外玩具。

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身心、品德健康发展

1、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教育幼儿要尊敬国旗,升旗时要行注目礼,唱国歌。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通过各项主题活动,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尊老爱幼等良好情感

3、通过秋季体育运动会,让幼儿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并通过活动学会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四、重新认识环境价值,让墙面说话

1、围绕主题目标创设环境,并随着目标的变化使环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功能,走进我们班给人们的第一视觉就是艺术气息。我班环境创设的意图来源于“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延伸——中国的民间艺术,通过脸谱,染纸,剪纸,吹画,拓印,泥塑,板画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这些作品中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也有老师自己制作的。

2、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创设,使幼儿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的参与环境创设。在我班的环境创设中,孩子们参与完成的部分,我们非常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有的孩子完成了脸谱的创作,有的孩子进行了染纸活动,有的孩子参与了泥型的制作,到了吹画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全班幼儿都进行了尝试,根据幼儿的肺活量大小及吹的技巧,吹出的画面各种各样,非常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兴奋。

3、创设实用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废旧物品。我们班的环境创设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完成的。孩子家长们从家里带来了盖帘,簸箕,凉席。我们制作了簸箕娃娃,盖帘鱼等。用薯片筒制作出形状可爱的毛毛虫,用塑料袋和纸碗,做出了漂亮的美人鱼。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说到废旧材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班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家长们都是争着,抢着给我们带材料,在环境布置期间,我班的废旧材料堆得比柜子还高。

4、在幼儿园开展活动区创设及环境创设评比活动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班的王老师和熊老师作为两位年轻的外聘老师,她们都把幼儿园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早晨七点多来到园,中间几乎不休息,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离开。阳阳心细,画画好,在环境布置中想出了很多自己的设想。如:我班非常有特色的大红剪纸,就是她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走廊的毛毛虫也是她的设想。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熊老师也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塑料袋和纸碗制作出了漂亮的美人鱼。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环境漂亮了,活动区的材料丰富了,家长们都说,我们班室内的环境有浓浓的民间特色,走廊的环境非常童趣,听到家长们的好评,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五、家园合作,拓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对教育的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形形的家长,我们总是热情主动,家长工作持之以恒。“望子成龙型”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我们就经常以通电话的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和表现,并向家长介绍我们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思想,切记拔苗;对待“隔辈亲”类型的家长,我们经常介绍书籍,幼教杂志,谈心,互相探讨教育子女的看法以及好的经验;对待“要求型”的家长,包括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方面还持怀疑态度的这种家长就要以诚恳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将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点点滴滴进步反差反馈给家长。通过不断改进方法来更好的提高保教质量,使家长真正感到孩子在幼儿园能够放心,安心,做到家,园,社会三位一体。

实践证明,我们的家长工作有了显著的效果,在环境布置中需要大量的废旧材料,家长们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六、中心工作

积极筹备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利用半日开放的时机,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参与率高,不但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横向发展水平又了解了孩子纵向发展水平。

本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班是以综合活动的方式向家长进行汇报的。通过律动、歌曲、舞蹈、数学、儿歌、手工等几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王老师进行这样的大型活动是第一次,我们在班会上积极为她出谋划策,她能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准备教案,在下面反复熟悉教案,不断进取。在半日开放活动中,组织的非常成功。家长们也非常满意。熊老师在活动中配合的也非常默契,一环扣一环。在晚饭时也能积极主动向幼儿家长介绍晚饭的名称及营养价值。使得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园学习及生活情况。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表示孩子在幼儿园学了这么多知识,伙食也这么好,家长们更放心了。

七、存在问题

1、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如“三轻”轻声说话、玩玩具轻拿轻放,走路轻,以及倾听习惯,需要不断提醒,不够自觉。所以应坚持不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活动区的材料要不断投放,不断提高难度,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

八、下学期努力方向

1、更好的利用环境因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在家长工作方面,再接再励,把亲子教学落实到家长群中,创造平等,亲和,互尊互重的家园环境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班三位老师将再接再励,努力让小二班的孩子在幼儿园这一片蔚蓝的天空中更开心,更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第8篇

一、农村的美术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年代里,在已经越来越高的呼声中,是非常必要的及不可分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高呼声中,农村的师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除了部分专业美术考生之外,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就这样美术课被迫打入农村教育教学的“冷宫。”长时间地封冻起来。给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有二大原因:

1.是农村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特别是能说会画的美术教师,没有教师谈美术教育我认为是一句空话。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美术教师的匮乏。目前近6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使美术课流于形式。整体美术开课率尚达不到40%。现有师资水准较为落后是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又一困境。农村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一部分为非专业兼职教师,另一部分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师毕业生或专科毕业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还是让学生长期去画石膏几何形体或者简笔画,忽视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与教育机构、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也有很大关系。目前,8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或美术活动场所。

2.农村的自然环境制约了美术的发展,家长不重视、不理解,不给学生买绘画方面的材料和工具,认为是些无用的东西,语文、数学才是第一位的。加上学生视野不开阔,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转变观念,重在育人

在传统的观念中,美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强调的是绘画技巧。把掌握美术技能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因而放弃了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审美文化这一根本任务。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美术课程陶冶情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传统观念中,美术学科就是按照教材“依样画葫芦”,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范画”整齐划一的进行美术实践。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是艺术学科,艺术失去了创造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这种状况在一步一步的转变,但是在农村学校依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思想,转换方式,转换地位。教师要变主体为主导,主导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不能“依样画葫”,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注重个性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而且地域辽阔的大国。各个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各有特色。各个地方也有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教育水平也有差异。就像我们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差异就很大。在美术学科来说,城里学校有专门的画室、静物、模型,有美术馆、文物馆、博物馆、风景名胜……。学生也有画板、画纸、画笔……。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这些都是渴望而不可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美术学科就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了。比如带孩子到田野山间、农舍小院、小溪池塘……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完成美术作品,比如让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花草树木等拼成喜欢的图画等。这不也算一种特色的美术教育吗?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五、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贫困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的艺术教育观念,逐步消除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将对美术教育的有关决策、引导和评价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这个方面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号上而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对领导和管理者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通过继续教育,更新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美术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原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不能适应新的现实需要而显得过于陈旧。而现代社会需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离职学习、远程网络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美术教师,并且制度化、规范化、周期化。使他们明确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具体目标,进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探索,在美术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建立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方式是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应在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引导下,立足本地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现实,因地制宜,不必贪大求全和追求不切实际的城市美术教育模式,力求结合自身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学校美术教育。例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可在当地民间美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方面有所侧重。山涧的石块、地里的烟叶、玉米的包皮、小麦的结杆等都可转化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用之材,中小学生的乡土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课外美术活动中,参观本地的特色建筑,参与本地的编织、泥塑等民间美术活动,既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灵手巧的锻炼,又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第9篇

主题背景挖掘: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是一部老少都喜爱的著作。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幼儿。孙悟空的72般变化、威力无穷的金箍棒、各路神仙妖怪使用的宝贝能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沙僧的忠肝义胆、唐僧的锲而不舍以及四个人一路走来的相互合作、不离不弃的精神也能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因此我们设计了《梦幻西游》这个主题活动。

幼儿经验切入:幼儿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这些神奇的神话人物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让幼儿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孙悟空和其他的角色登场,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参与故事表演,感受故事中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从中使幼儿更好地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引导幼儿利用随手可得的材料,装扮成故事人物,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进入一个新的学习和发展的情境。

二、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讨论、讲述等活动,了解作品中主要角色的人物特征及主要故事情节,丰富相关经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感兴趣。

2.能用绘画、手工、童谣、歌唱、戏曲等多种形式表现故事的相关内容。

3.尝试和同伴共同制作相关道具和背景,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提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游戏

聪明岛:

1.自制西游记迷宫图。

2.自制西游记人物拼图。

3.提供煮熟剥壳的蛋、透明的瓶子、热水,探索热胀冷缩现象。

语言区:

1.与西游记有关的图画书、与猴子有关的图书。

2.西游记人物纸偶,供幼儿讲述。

东海龙宫兵器库:

1.提供各种彩纸,制作金箍棒、猴子头饰、唐僧帽等。

2.提供彩泥,塑造各种人物。

3.提供葫芦供幼儿进行线描和彩绘。

4.提供扇子骨和各种线,供幼儿制作芭蕉扇。

5.制作“妙妙卡通”的材料:卡纸、油画棒、胶水、吸管等。

小舞台:提供各种西游记中角色的服装和道具,供幼儿表演。

五、主题环境

主题场景:布置“花果山水帘洞”、“白骨精美容院”、“南海医院”、“高老庄超市”、“火焰山餐厅”、“盘丝洞”等场景。

亲子互动专栏:展示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超级武器,布置成“东海龙宫兵器库”。

展区:

1.展示幼儿自制的“芭蕉扇”、撕纸“猴子”等。

2.展示《西游记连环画》、“西游记迷宫图”、“西游记棋谱”。

六、家园互动

家庭指导:

1.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西游记》中的故事,并进行故事创编。

2.鼓励家长在家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整理自己的房间,锻炼幼儿的独立能力。

亲子互动:

1.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亲子作业“西游记迷宫图”、“超级武器”、“西游记棋谱”。

2.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西游记中的道具、服饰等。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阅读相关的图书,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的特征,完成调查表“我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

材料收集:

1.请家长帮助收集葫芦装饰品、毛线等,带至幼儿园,幼儿与老师一起制作宝葫芦。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西游记》的图书、音像制品、泥塑人物、猴子玩偶等。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芭蕉扇(美术)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扇子的结构基础上会用编织的方法自制芭蕉扇。

2.对中国传统手艺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扇子若干;彩色毛线、丝带、包装带若干;扇架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扇子。

教师出示各种扇子,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扇子,了解扇子的外形结构。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扇子?

你想有把什么样的扇子?

2.欣赏教师自制的扇子。

教师出示已做好的扇子,让幼儿观察自制扇子的结构。提问:有谁知道老师的这把扇子是怎么做成的?

教师小结:用毛线在扇骨中一上一下穿起来。

3.以儿歌的形式讲解示范扇子的制作过程。

编扇子的儿歌:小扇架手中拿,分开扇架排好队。找出最边小扇骨,拿起彩带打个结。一二一,一二一,彩带钻上又钻下。钻到最边回个头,连续不断上下钻。爬满扇架打个结,编成扇子扇一扇。

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讲解编织扇子的过程,注意观察一上一下缠绕的方法,正反两面连续缠绕。

4.幼儿自选操作材料边念儿歌边编织扇子,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

活动二:真假美猴王(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复制的情节。

2.对《真假美猴王》故事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从该主题一开始,就在阅读区放置《西游记》故事书。

2.请幼儿收集并提供不同版本的《真假美猴王》故事书,以及CD动画故事。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西游记》里,孙悟空一行护送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虽然遇到各种妖魔鬼怪,但最终都被孙悟空打败了。他常用的一个绝技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孙悟空一会儿变牛魔王,一会儿变村姑,一会儿变老大爷,想变谁就变谁。他使用的这种绝技就是非常高超的“复制技术”。不料有一天,孙悟空也被别人复制了,你们相信吗?

2.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真假美猴王》,说说假孙悟空是谁变的。

再次欣赏故事,说说假孙悟空与真孙悟空除了长相一样,什么也相像?

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它俩很相像?后来是谁看出了真假?

3.辨别真假。

故事中,除了有真假孙悟空外,还有真假什么人物?

4.课后延伸活动:

利用午间休息时间让幼儿观看《真假美猴王》的CD动画故事片。

活动三:两个我(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另一个我,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复制现象。

2.产生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在周围布置一些镜子、金属制品、装水的大脸盆,使幼儿能较容易地找到另一个我。

2.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由真假孙悟空引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悟空,引出故事。

师:动画片《西游记》里,一直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两个一模一样的牛魔王。今天我带来的故事《白白的朋友》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

2.倾听故事《白白的朋友》

(1)白白是一头小白熊,它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北极的大浮冰上。熊妈妈教它捕鱼,但有时候,妈妈也让它独自呆着,白白感到很寂寞。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白白看到的另一只小熊是谁?为什么他长得跟白白一模一样,还说一样的话?

(3)原来白白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听见的是回声。

3.寻找另一个“我”。

(1)请幼儿回忆在什么地方也看到过另一个自己。(玻璃窗、镜子、平静的水面、金属制品、照片等)

(2)幼儿自由分散到各处寻找另一个“我”,并及时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快乐。

4.音乐游戏:照镜子。

两两合作,跟着音乐做镜像动作。

活动四:逗牛(音乐)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逗牛》。

2.能做各种逗牛的动作,并在贴纸的帮助下迅速结伴并交换舞伴。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领巾、音乐。

2.幼儿有丢手绢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复习小牛动作。

2.新教集体舞《逗牛》。

(1)学习牛仔的动作和游戏。

输的幼儿,就要站到圈里面去,做可爱动作(教师请幼儿站圈中间做生气动作、可爱动作……)下一个牛仔就是输的人,圈外人要和牛仔一起做动作。

(2)师幼共同游戏。

(3)幼儿学习两两合作。

(4)跟音乐游戏。

3.换伙伴游戏。

(1)学会交换舞伴。

(2)幼儿尝试游戏。

4.结束游戏。

我们学会了一个好办法,换到了很多的朋友。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换到好朋友,我们下次还可以一起来试试,好吗?

活动五:大话西游(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特征及其简单的故事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西游记》主题曲录像。

2.提前进行调查,丰富幼儿对西游记的了解。

活动过程:

1.看《西游记》主题曲录像,回忆《西游记》故事。

这是哪个故事的主题歌?《西游记》这个故事是谁写的?

2.了解主要人物。

(1)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他有什么本领?

(2)幼儿按喜欢的人物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3)每组幼儿代表发言。

(4)设疑:孙悟空本领这么大,假如唐僧只带孙悟空一个人去西天取经,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了解《西游记》中四个人物的优缺点及在故事中的作用。

3.了解故事情节。

唐僧为什么不让徒弟们带着他飞到西天去?--回忆故事情节和内容,感受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的困难、危险与艰辛。

活动六:小猴智救白龙马(健康)

活动目标:

1.尝试锻炼手脚着地向前爬以及正、侧面钻的动作。

2.体验合作与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体操垫3块、小桌子5张(拼搭成魔幻区的山洞)、“金箍棒”25根、幼儿自制的猴子面具25个、《西游记》的音乐磁带1盘、玩具白龙马1匹、塑料圈3个。

活动过程:

1.环境布置。

(1)教师介绍小猴救白龙马游戏内容;白龙马被妖怪抓起来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孙悟空侦察到白龙马被妖怪关在宫殿里,前去救它。去宫殿要经过的地方,老师已经画出来了(展示示意图)。

(2)幼儿分组讨论,根据示意图把场景布置出来。

2.小猴练功。

(1)活动开始,教师扮演猴王,幼儿扮演小猴。音乐响起,猴王从自己身上拔起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紧接着大喊一声:“孩儿们,起床了!”小猴齐声说:“是。”猴王和小猴将手放在自己的额头旁,做观察的动作。师幼根据音乐磁带,一起模仿孙悟空的动作,练习基本功。

(2)为了能顺利地救出白龙马,悟空先要了解地形。

3.智救白龙马。

(1)猴王交待游戏规则:

①戴好孙悟空面具,否则白龙马不认识你们;

②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跟好猴王,否则被妖怪发现了会有生命危险;

③要坚持不懈、勇敢地完成任务,不怕困难。

(2)幼儿戴上孙悟空面具出发,一路上手脚着地爬过“魔幻区”,然后到高坡(幼儿园的花坛)处往下跳,再从幼儿用金箍棒搭建的天然山洞轻快地钻过去,最后侧身钻过秘密通道(塑料圈),到达关白龙马的宫殿(多功能滑梯)。

4.活动结束。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收拾活动材料。

活动七:神奇妙妙瓶(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观察热胀冷缩的现象。

2.形成敢于假设、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瓶子(瓶口要略小于蛋)、煮熟剥壳的蛋、热水。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说说: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玉净瓶、红葫芦可以将敌人吸到瓶子里,我们真实的生活里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2.展示瓶子和蛋,请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蛋完整地放进瓶子里?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

3.分组实验。

(1)请幼儿分组实验,动手试一试。

(2)请成功的小组,交流他们成功的做法。

4.让没有成功的幼儿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再试一试。

活动八:取经四人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感受童谣明快的节奏特点。

2.在朗诵童谣的过程中发现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活动准备:

根据童谣内容组成的六幅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感受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

图片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感受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听了这首童谣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地方好玩、有趣?

2.观察后两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后半部分。

3.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地朗诵童谣。

(1)变换不同形式(拍手、两两结伴等),有兴趣地朗诵童谣。

(2)自由结伴表演童谣。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练习朗诵,并逐渐加快速度,提高朗诵兴趣。

附童谣:

唐僧骑马咚咚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打妖怪,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嘴巴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慢慢行,后面跟着个老妖精。

老妖精,心狠毒,一心想吃唐僧肉。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

手里高举金箍棒,妖魔鬼怪一扫光,一扫光!

八、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对于《西游记》里的故事,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和感兴趣,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孩子通过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和与家长一起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对《西游记》的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收集制作了各种武器和道具,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幼儿一起讨论、动手制作,将整个教室都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场景。手工坊变成了“东海龙宫兵器库”、理发店变成了“白骨精美容院”、餐厅变成了“火焰山餐厅”、整个教室变成了“花果山”,小舞台上天天上演着精彩的《西游记》。幼儿在这样有特色的环境中更能投入到各项游戏活动中。